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国职业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5681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表征 庄西真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9期 13500字
19825682 技术与技能辨 姜大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18500字
1982568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 梁家峰 张洁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10期 9500字
19825684 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区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崔盛 潘昆峰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 16500字
19825685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周建松 《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第5期 8200字
19825686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创新 习凌冰 沈小碚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9期 13200字
19825687 多主体协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思考 肖凤翔 付小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5期 9600字
19825688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及保障措施 曹晔 刘宏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689 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闫志利 邵会婷 《职教通讯》 2016年第13期 10500字
19825690 广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及对策研究 陶红 杨阳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 8500字
19825691 新疆南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分析――以和田和喀什地区为例 房风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5期 8400字
19825692 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丁明军 易烨 陈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8800字
19825693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部治理机制:框架与推进路径 翁伟斌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12100字
19825694 高职教育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多元竞合模式――基于合作竞争理论 曹叔亮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3期 10100字
19825695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述评 吴益群 范可旭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9期 10200字
19825696 社团法人型职教集团的有效运作研究 王志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 9100字
19825697 技术素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 程宜康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3期 10500字
19825698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协同构建 刘杰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 9800字
19825699 应用型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元评价研究――以贵州省某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吴金航 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 11200字
19825700 “叙事”:职业教育“现象学”课程研究 路宝利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3期 15200字
19825701 双师型教师现实生存处境下的培训需求与对策 曾本友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9期 9900字
19825702 现代农业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困境与制度设计 刘西涛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703 成人学习研究的现状审视与未来瞻望――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罗建婷 《职教通讯》 2016年第13期 7100字
19825704 我国成人教育期刊的历史发展回顾 孙培东 徐明祥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0期 9500字
19825705 请过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祝蕾 于蛟 胡宇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3期 8100字
19825706 如何推进我国的终身学习进程――英国推进终身学习的新举措及其启示 吴雪萍 赵婷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9期 12000字
19825707 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王正东 琚向红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第5期 13000字
19825708 民国时期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探索研究 桑宁霞 刘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5期 10500字
19825709 论高等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兴起和演进发展 唐成人 王续琨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710 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启示 冉云芳 石伟平 《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12300字
19825711 浅析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点 姚加惠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16100字
19825712 国外现代学徒制成本分担机制探析――兼论现代学徒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郑玉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5期 8800字
1982571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济解释 励效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714 美国高校新教师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孔令帅 赵芸 《外国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16200字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4539 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研究路径 丁金昌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8800字
19824540 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教育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500字
19824541 大众化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水平的发展变化 张继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5200字
19824542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缘由与路径 周海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43 教育现代性研究的进展及其阐释空间的拓展 金业文 《现代大学教育》 2014年第2期 12300字
19824544 教育政策行动:解释与分析框架 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年第1期 24300字
19824545 监测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图景 王战军 王永林 《复旦教育论坛》 2014年第2期 9400字
19824546 中职免学费政策评估:目标保障与配套策略建构 魏明 张艳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47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肖化移 柳燕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48 我国高职教育现代性演进及增长路径 吴结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49 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 喻忠恩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50 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 郭广军 刘兰明 林春明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1 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陈继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9800字
19824552 高职教育发展转型:意义、方式与路径 张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53 经济先发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以浙江省为例 皮江红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3800字
19824554 六省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组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9800字
19824555 河南省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五力模型”分析 陈一静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6 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分析 倪敏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7 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穆静静 张学英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55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行业、企业办学研究 郭静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600字
19824559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使命、路径和方法选择 陈小虎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第3期 17200字
19824560 城镇化进程中校企合作双方责任与权益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李梦卿 张欢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6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与作用 吕景泉 汤晓华 周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000字
1982456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 郭俊朝 陈晗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6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李露 徐涵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64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训支持体系架构 陈建新 蓝洁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65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吴中江 黄成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8800字
19824566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吴旭君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6100字
19824567 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 汪亚明 王珏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68 高等职业教育金融支持的新模式:校企联合定向办学 王临 《江苏高教》 2014年第2期 5100字
19824569 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建构 邱淑女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0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制度尴尬与调适――基于政府职能的视角 陈春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600字
19824571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结构均衡与优化 廖晓衡 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72 辽宁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建议 孙莹 闫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73 学科知识的逻辑与学科范式的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分析 俞涛 曾令奇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74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课题 吴洪富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200字
19824575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专业的思考 骆秋琴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7000字
19824576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漆军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7300字
19824577 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彭鸿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8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江苏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陈国亮 王春艳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700字
19824579 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邢广陆 《职教论坛》 2014年第8期 12100字
19824580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霍红 刘妍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5100字
19824581 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设计 徐国庆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800字
19824582 “双师型”视阈下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发展研究 李梦卿 万娥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900字
19824583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基于28所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 何霞 刘文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4800字
19824584 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生存特征比较 何霞 《高教探索》 2014年第2期 14700字
19824585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述评 房风文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86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 何津 黄圣男 王德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87 职业院校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比较 房风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8200字
19824588 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赵宏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第5期 9500字
19824589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实证研究 丁耀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90 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县域社区学院的现实基础及建议 刘凤翠 宁永红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91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定位研究 刘春朝 李建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9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的建立与思考 王秋梅 罗清萍 江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93 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研究 苏琪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94 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建模及挖掘 胡艺龄 顾小清 赵春 《开放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21100字
19824595 农远工程网络的教师学习模式研究述评 朱春俐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100字
19824596 高职院校责任文化品牌制度保障体系创新 孙晓庆 《职教通讯》 2014年第8期 5200字
19824597 高职生职业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胡维芳 蒋超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8期 8600字
19824598 近三十年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康红芹 庞学光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99 北洋政府时期职业教育概览 刘金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600 韩国职业教育的一体化特色 蒋家响 《职教论坛》 2014年第7期 6100字
19824601 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其在我国的实施策略 范心忆 《职教通讯》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602 澳大利亚就业技能新框架的创新与核心要素――基于新框架第一阶段报告的分析 李运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603 澳大利亚技能培训体系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启示 吉文林 《江苏高教》 2014年第2期 5800字
19824604 中德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机制的比较 陈东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7期 5300字
19824605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技工教育的启示 陈旭彬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606 世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风向标 黄健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6期 12100字
19824607 德国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研究 王婀娜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 6600字
19825220 打造特色专业集群 助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崔勇 《中国高等教育》 2015年第6期 5000字
19825221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热点的领域构成与拓展趋势 于海燕 祁占勇 《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7期 13200字
1982522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方略 韩永强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7期 10500字
19825223 积极职业教育构想及其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 姜飞月 《职教论坛》 2015年第8期 9800字
19825224 职业价值观教育论纲――基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视角 张艳芳 《职教通讯》 2015年第7期 7100字
19825225 产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职业院校的职业能力测评案例 赵志群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9期 13100字
19825226 辽宁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赵迪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 8600字
19825227 各地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践探索 徐静茹 马树超 《职教论坛》 2015年第7期 12100字
19825228 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585所地市高职院校的调查 金雁 吴建设 《中国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 15200字
19825229 高职院校教学规划编制的逻辑考量 王晓华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 8700字
19825230 职业教育与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张原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7期 15800字
198252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价值感知驱动因素研究 郑爱翔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第5期 12100字
19825232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杜启平 熊霞 《高教探索》 2015年第3期 7400字
19825233 关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的理性思考 杨振军 《江苏高教》 2015年第2期 7800字
19825234 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 孙晓峰 王似保 《中国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 10100字
19825235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蔡玉俊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7期 8800字
19825236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实践探索 步雅芸 金雁 《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 7600字
19825237 农村职业教育概念辨析 翟洪江 等 《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8期 10500字
19825238 我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动力与向度――基于人口学的视角 杨智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7期 8800字
19825239 我国成人教育体系的体制现状分析与改革构想 李春美 《江苏高教》 2015年第2期 6000字
19825240 农村新型社区成人学习策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 侯龙真 《职教通讯》 2015年第7期 7100字
19825241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全程化设计 谢良材 张维佳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8期 8800字
19825242 高职毕业生毕业一年期内离职次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冉云芳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第5期 8600字
19825243 1906~1917年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 张斌贤 高玲 《大学教育科学》 2015年第2期 20200字
19825244 美国、欧盟职业教育评估的取向与特征评析――以评估体制与指标为基础 王永林 《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 17500字
19825245 近三十年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喻忠恩 《职教论坛》 2015年第9期 12100字
19825246 国内外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对京津冀的启示 闫志利 王伟哲 《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8期 10200字
19825247 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方法与启示 吴智泉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7期 10500字
19825248 从美国就业指导模式看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发展 姚三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 6700字
19825249 本位化:马来西亚终身学习战略推展研究 欧阳忠明 雷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9期 10800字
19823574 我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危机与调整 王星霞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8600字
19823575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展立新 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1期 22000字
19823576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577 整合: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 张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78 “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 赵军 马庆发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579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留宝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9800字
19823580 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 黄文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81 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政策意蕴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和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83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戴文静 《高教探索》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58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 张涛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585 职业教育生源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文科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586 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 邓佐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587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 颜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58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李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资源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姜媛 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4600字
19823590 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 王振洪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91 企业一线骨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武蕴馥 董文达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 6100字
1982359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张孝理 陈宏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7600字
19823593 创新企业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型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祖泽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59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董海燕 等 《江苏高教》 2013年第1期 5700字
19823595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 郑若玲 朱贺玲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 9500字
19823596 抗争与彷徨:高职教育层次命题的时代境遇 张衡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期 15000字
19823597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钱乃余 王家敏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期 6100字
19823598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赵志群 庄榕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期 8100字
19823599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易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6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601 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 蔡朔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7900字
19823602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范路桥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900字
19823603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 查吉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4 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 方翰青 谭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5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潘望远 王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5300字
19823606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高凡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607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吴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400字
19823608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评价 肖凤翔 马良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09 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研究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000字
1982361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张天蔚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8600字
19823611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6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8100字
1982361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董丽英 孙二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614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 孙翠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15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16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7000字
19823617 改革征地制度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61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探析 孙小会 沈亚强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5400字
19823619 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蔚丽娟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620 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质量纵论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11400字
19823621 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王美田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 4200字
19823622 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 朱亚飞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623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家强 《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 6300字
1982362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永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李倩 汤光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6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 方志刚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 17000字
19823627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方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 7300字
19823628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实践研究 杨波 冯悦旋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29 职业心理资源开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刘星期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5200字
19823630 文化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迷失与重建 叶小明 周红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1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 杨莉萍 刘甜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32 杨卫玉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3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4 国外企业大学E-learning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宋艳平 秦发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6600字
19823635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 周红利 周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36 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王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7 波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柯政彦 朱迎春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6000字
19822954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黄少平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11300字
19822955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前瞻 郝书辰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8期 7300字
19822956 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周建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4期 10200字
19822957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情况的定量研究 宫雪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12100字
19822958 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董仁忠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8100字
19822959 困境与出路:县级职教中心实践教学问题初探 郝理想 谬英丽 吴芳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9800字
19822960 教育分流与职业学校升学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李红卫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10500字
19822961 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分类 唐永泽 王晓东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2期 8200字
19822962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徐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9800字
19822963 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理论探讨 盛子强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800字
19822964 构建高职院校良性竞争的财政制度基础 宗晓华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700字
19822965 用创新思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欧阳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6300字
19822966 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辛曼玉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5500字
19822967 河南省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 赵学通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700字
19822968 高职人才培养机理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视角 毛才盛 吕慈仙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7期 8600字
19822969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李梦卿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9500字
19822970 着力强化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曹国永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7期 5600字
19822971 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周鸣阳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4期 9900字
19822972 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蒋祥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5200字
19822973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内涵探析 王琴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2974 论职业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的质量判断标准 赵蒙成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8200字
19822975 基于知识流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余霞 张智光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2期 7800字
19822976 员工帮助计划(EAP)的基本属性与有效管理 裴利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700字
19822977 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教育 姜洪侠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500字
19822978 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郭国侠 向才毅 庞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11300字
19822969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朱勤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900字
19822980 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李亚平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6500字
19822981 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 徐朔 吴霏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700字
19822982 职业教育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的提炼与《职业教育法》的修订 赵学昌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600字
19822983 基于试点项目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 黄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800字
19822984 再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郑雅萍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第8期 4200字
19822985 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功能研究 邓安宝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2期 14100字
19822986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程宜康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11400字
19822987 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 李丽珠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2期 7200字
19822988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王军红 周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7000字
19822989 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反思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5500字
19822990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陈必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11300字
1982299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的构建 赵绥生 赵居礼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778 论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贾宁 吴雨倩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7期 8600字
19823779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刘新华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5200字
19823780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朱澍清 刘小华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第2期 9200字
19823781 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2期 11800字
19823782 试论基于实现“体面就业”的职业技能开发政策体系的完善 徐向平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13100字
19823783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9800字
19823784 职业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赵志群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2300字
19823785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GDP4%后稳步提高保障机制 汪丞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8000字
19823786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教决策力形成背景与内涵特征研究 蒋旋新 蒋萌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3787 “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研究综述――从产学研结合研究出发 熊惠平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6600字
19823788 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孙建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789 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关系的对策研究 姜颖 孙永波 贺启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7100字
19823790 河南职业教育政策的生成路径依赖及类型 杜丙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5300字
19823791 我国职业教育的区域结构特征研究 王剑 吕一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792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对接性研究 王茂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6700字
19823793 试析高水平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路径 荀振芳 汪庆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1300字
19823794 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孟源北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0200字
19823795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崔奎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2700字
19823796 基于内在生成理念的高职院校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尤玉钿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7400字
19823797 “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解释 王东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2期 8100字
19823798 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逻辑 唐锡海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7期 7300字
19823799 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王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800 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万军 胡宁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5100字
19823801 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技能短缺问题 王雁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3802 体系竞争力视阈下后发展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 苏敏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7900字
1982380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 何展荣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7900字
19823804 中国现代职业学校建设探索之路 邬宪伟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9800字
19823805 技术知识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路径探析 唐林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806 引进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途径研究 李桂锋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0100字
19823807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问题研究 高洁 《继续教育》 2013年第6期 6000字
19823808 美国批判视域下的课程领导:解读与启示 陈效飞 傅敏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8期 10300字
19823809 课程评价的三种取向及对我国高职课程评价的启示 肖凤翔 马良军 《江苏高教》 2013年第2期 6000字
19823810 论职业资格体系的高职双证课程再开发 刘明生 王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2期 5200字
19823811 试论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内容与实现策略 付俊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10200字
19823812 论高职双证课程开发实践亟需解决的五个问题 柳连忠 王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13 高职院校智慧教学的异构云生态模式探索 叶娟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11000字
19823814 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 朱旭东 宋萑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7200字
19823815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状况与差异分析 周慧梅 吕霄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1600字
19823816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研究现状与实践反思 陆俊杰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3817 注重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 张德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7期 7300字
19823818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本质特征探究 梁成艾 全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819 基于职业特点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探究 赵士谦 史万兵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900字
19823820 浙江省中职师资培养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王向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21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 周国华 蒋国伟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5400字
19823822 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探析 胡斌武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823 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 张蕾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6700字
19823824 同平台不同群体的跨文化教育――关于“9+3教育计划”的调查 文艳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3825 国际成人教育共识与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谢国东 《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9300字
19823826 教育公平视角下成人函授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段恒胜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7期 7200字
19823827 论民国时期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及其当代价值 李华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28 中国独立学院地方化发展战略――基于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的分析 张金波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3200字
19823829 我国民办教育产业战略研究 成刚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2期 11300字
19823830 教育公平视角下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与资助政策研究 毕振力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7900字
19823831 美国多校区大学系统对我国开放大学系统建设的启示 崔新有 许文静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7期 7600字
19823832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前策略 王伟华 陈丽君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13100字
19823833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韩志敏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5200字
19823834 简论苏区时期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熊标 刘东浩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8100字
19823835 欧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新动向 罗志敏 夏人青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8800字
19823836 中、韩两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比较 王中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6600字
19823837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韩玉梅 李玲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8400字
19823838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问责和质量保证:2007年之后的新举措 陈欣 郝世文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1900字
19823839 欧盟2010-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及启示 孙江洋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7期 7600字
19823840 工作场所中的行动学习:国际研究回顾与趋势 王燕子 欧阳忠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600字
19823841 依据美英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解读工作本位学习 龚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4463 “教育现象”何以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鹏 杨兆山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500字
19824464 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诉求――基于生成性视角 胡斌武 等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500字
19824465 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 吴原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3期 8600字
19824466 从实践崇拜到实践批判: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逻辑 曹永国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8900字
19824467 《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法理思考 石纪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8400字
19824468 职业教育秩序:失范与重建 康红芹 庞学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8400字
19824469 现代职业教育的“人道”范畴 周同 宋晶 闫智勇 《职教论坛》 2014年第4期 8100字
19824470 中高职衔接:亟待突破改革“玻璃门” 王寿斌 闫志刚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18400字
19824471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空间视域与构架 蒋旋新 蒋萌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5期 10500字
19824472 基于学校与雇主的距离视角解读我国职业教育政策 张慧霞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6期 7900字
19824473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效益研究综述 徐向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12300字
19824474 2014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瞻 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6900字
19824475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及其区域实践 李尚群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476 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分析 罗哲 等 《职教论坛》 2014年第6期 6100字
19824477 湖南职教集团发展策略探究 李忠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478 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杨新宇 张秦伟 吕玉梅 韩向阳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479 基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校企战略联盟”研究 杨德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6500字
19824480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7100字
19824481 守望抚松――关于抚松县职教中心的报告 于志晶 刘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21100字
19824482 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评估方案的文本分析 王永林 王战军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4100字
19824483 制约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问题及对策 陈春法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5600字
19824484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卢志米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 12700字
19824485 职业院校多元化产教结合发展战略的思考 吕寨平 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 6200字
19824486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 《职教论坛》 2014年第5期 6100字
19824487 直觉力:职业能力养成中不容忽视的要件 唐正玲 徐国庆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6500字
19824488 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耦合分析 刘希富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5期 7900字
19824489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产学研融合之实践探索 张玲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490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谢华永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5期 4900字
19824491 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陆国民 王玉欣 《职教论坛》 2014年第6期 8100字
19824492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及调整的现状与思考 王武林 倪永宏 张进林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6500字
19824493 “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 龙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6500字
19824494 需求估计理论下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研究与实践――以南通职业大学专业设置为例 陈旭东 樊登柱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5期 8800字
19824495 适应性视野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蒙维洋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5期 5100字
19824496 论高职院校学习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邵建东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8800字
19824497 教师课改困境遭遇及其消解策略 邵光华 纪雪聪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4期 10300字
19824498 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李树峰 《教师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 11100字
19824499 职业教育本位观的演变与现代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殷文杰 《职教论坛》 2014年第5期 8100字
19824500 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 王彩霞 詹青龙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10500字
19824501 基于就业格局的农民工培训制度设计 曹晔 《职教论坛》 2014年第4期 10100字
19824502 县级职教中心参与新农村农民道德建设模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高立宁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8200字
19824503 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研究 张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6500字
19824504 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策略――基于价值学视角的审视 南海 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 6100字
19824505 城镇化背景下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宋雁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6500字
19824506 培训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 卞忠腾 孙玫璐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4900字
19824507 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意愿调查 李玉珠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4期 7900字
19824508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 朱敏 高志敏 《开放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 39900字
19824509 学习型组织在推进国际化社区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殷玉新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6500字
19824510 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 祖静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8100字
19824511 教育公益性与资本逐利性的冲突与共生――民办高校对社区利益公司制度的借鉴 王波 李小琴 《高教探索》 2014年第1期 9200字
19824512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王义宁 《高教探索》 2014年第1期 9200字
19824513 远程学习支持实践异化现象分析 李娟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3期 8600字
19824514 实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刘海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 8200字
19824515 论远程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白圣豪 《中国成人教育》 2014年第3期 3900字
19824516 国家开放大学企业学习中心建设研究 邵艺 孙丽青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第3期 5600字
19824517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研究 朱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 4200字
19824518 伯恩斯坦的“表意性秩序”理论及启示――一种关于学校德育管理的理论 谢维和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500字
19824519 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 王江海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4900字
19824520 陶行知乡村实业教育思想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王伟华 陈丽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8200字
19824521 科南特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刘向荣 伏纲举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10500字
19824522 陈选善职业指导思想探析 谢德新 谢长法 王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8800字
19824523 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 阎光才 《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2300字
19824524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实践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胡海青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 12300字
19824525 高职教育对现代大学功能变革的影响――基于国际视角的新制度学解读 秦惠民 解水青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 12700字
19824526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价模式调查报告―――以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校为例 李文静 周志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6700字
19824527 韩国中等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特点 赵允德 《教师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 20300字
19824528 美国企业大学的办学经验刍议 陈文沛 《职教通讯》 2014年第4期 6500字
19824529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启示 邱平静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4期 5200字
19824530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审视及其启示 李晓杰 《教育与职业》 2014年第5期 7900字
19824531 澳洲TAFE师资改革发展对我国高职师资建设的启示 余伟琼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532 新西兰资格框架体系述评 鞠慧敏 王文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6期 8200字
19824533 德国《培训师资质条例》及其新发展 王继平 黄怡心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第4期 8800字
19824534 美国专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熊华军 《比较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0100字
19824535 俄罗斯现行中等职业教育标准探析 吴雪萍 刘金花 《外国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1700字
19824536 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设计理念探析 王为民 《外国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15100字
19825985 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高校智库知识供给范式转型 张宏宝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3期 10800字
19825986 论教育伦理视域下的教育公正 糜海波 《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 9600字
19825987 基于本科转型视阈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周建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7年2期 7700字
19825988 供给侧改革战略推动下高职院校质量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刘家枢 张淼 《职教论坛》 2017年第4期 13500字
19825989 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论略 吴兴富 何学军 《教育与职业》 2017年第3期 9100字
19825990 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现代性及实施条件 吕玉曼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 8500字
19825991 关于完善地市高职教育经M保障机制的思考 朱爱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6期 8200字
19825992 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框架 张弛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4期 8800字
19825993 民族地区中高职衔接的要素差异与合理路径 蓝洁 《职教通讯》 2017年第4期 8400字
19825994 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政策变迁: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分析 索磊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4期 8800字
19825995 基于“三力并举”目标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刘兴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 8200字
19825996 智慧云环境中的“师徒制”艺术传承教学模式研究 袁莉萍 曹育红 《高教探索》 2017年第2期 7000字
19825997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 彭志武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1期 7400字
19825998 企业员工职场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探析 朱苏 赵蒙成 《职教论坛》 2017年第4期 9900字
19825999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黄宝印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 7000字
19826000 慕课助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探索 罗三桂 施洁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第1期 6800字
19826001 不同类型院校中课程学习评价的影响研究 郭芳芳 史静寰 《教育学报》 2017年第1期 14600字
19826002 高校教师长聘教职制度:权利博弈与制度变迁 李志峰 江俐 《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 13800字
19826003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朱盘安 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1期 8800字
19826004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有效对策 陈丁玮 《教育与职业》 2017年第3期 6600字
19826005 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 刘晓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6期 9800字
19826006 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及其培养 谢莉花 王建初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4期 8800字
19826007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吕莉敏 《职教通讯》 2017年第4期 6800字
19826008 中国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的双重构建 李丛 《中国成人教育》 2017年第3期 9200字
19826009 我国中高龄人群学习需求及偏好调查研究 许竞 李雅慧 《开放教育研究》 2017年第1期 16500字
19826010 国际终身教职研究的热点主题与知识基础探析 任增元 张丽莎 《现代大学教育》 2017年第1期 16900字
19826011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 王迎 孙治国 刘述 《中国远程教育》 2017年第2期 12200字
19826012 职业教育“协商治理”说辨正 孙长远 庞学光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3期 9000字
19826013 抗战前夕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吴启琳 《职教论坛》 2017年第4期 9200字
19826014 英国《16岁后技能计划》:背景、内容及启示 刘育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第6期 9800字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体现作者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对学术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品德,所以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非常有必要的,关注学术参考网,随时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3]崔相录.素质教育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玉华.大学生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J].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7.
[5]龚珊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观念之辨[J].基础教育研究,2006,(1).
[6]刘海.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7]于静.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8,(8)
[8]成亚梦.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8(1O)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管理[J].吉林教育.2015(22)
[2]王雷.浅析小学素质教育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3]潘旭,张勇.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
[4]张方明,陈蕾.金融危机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5-27.
[5]段丽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融合[J].安顺学院学报,2014,(3):73-74.
[6]林丽萍.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7-68.
随着国家对法治建设的不断重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法治理念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法学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法学专业也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法学就业率近几年来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与此强烈的反差,也不得不让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法学教育进行反思。
一、独立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院校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与一般的普通高校相比较,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就法学专业而言,独立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当是要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法律人才,但事实上,在独立学校法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的主要手段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而言,基本无差别,很难实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最终目标。从现有独立院校法学教育模式上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目前在全国大多数的独立院校当中,法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研究案例为辅。除此之外,在四年的本科学期中,部分的院校还开设了模拟法庭以及案例讨论等实践性课程。但这些课程从在整个法学学习的课程当中所占的比例甚小。理论授课以政策、法律的条文为主,采用的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因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法学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实践性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少,学生与法律实务接触的机会少,对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往往敷衍了事。第二,专业实习期限短,法律职业教育缺乏。这就会造成至少两个方面的不利后果:一是法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实习短,缺乏对实践部门的性质、职能、运作规则等基本知识认识,进入这些部门后很难较快适应;二是不同的法律职业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不够。由于在学生时期对不同的法律部门缺乏深入了解,不利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之间的理解、沟通和协调。此外,受到法学本科教育价值取向的制约,一般的独立院校够舍弃了职业教育,因此毕业生职业素质相对来说较低,严重缺乏法律职业技能技巧。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说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隔绝社会封闭教学,忽视职业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独立院校教学改革——引入“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一词,由“诊所法律教育”派生而来,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是指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法律诊所教育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但是与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灵活性这三个特点。所谓的实践性,就是指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之下,教师通过指导和监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法律程序的多个方面,因此,实践性是法律诊所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法律诊所教育通过真实或者虚拟的案件,让学生在案件中尝试各种角色训练,在真实或者相对真实的环境下认识法律职业,从而培养其执业能力。所谓启发性,就是指在法律诊所这种教学模式下,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由原先的重视理论教育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由原先的“灌输式”讲授转变为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去探索如何进行法律学习,学会如何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所谓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扮演简单的角色,同样也可以感受复杂的庭审活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所倡导的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接触真实案例的机会和感受。同时法律诊所教育的内容也是非常之灵活,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案例经过精心设计相比较,在这种法律实务背景下所接触的案例更为真实,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更为强烈,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
三、独立学校法律诊所教育之探讨
从2000年3月起,法律诊所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渗入到我国的法学院,第一批法律诊所在一些高校当中落成,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的法学院校。他们凭借着雄厚的优势力量和优势条件,已经建立起不同的法律诊所。事实上,就中国目前的法学教育状况而言,引入并扩大法律诊所教育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基本上定位为应用型的,特别是对于独立院校来讲,一方面,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与其教学培养目标相吻合;另一方面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较,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因此,在中国的独立院校引入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性环节教学十分之必要。但是在法学教学模式由传统转向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经费的安排上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成本是相当高的,它的发展是需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为支撑。另外法学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降低理论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重视实践教学。第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师配备需要学院的高度重视。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下,对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经验比传统教学模式下要高得多,法律诊所教育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启发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法学理论水平以及丰富的执业经验,才能保证法律诊所教育的质量以及所提供的法律援助的效果。第三,法律诊所教育还必须具备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该套方法要根据诊所教育的目标,有目的性的设计出对学生有效的测试方式和评价标准,在传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参考文献:
[1] 吕雪梅.当代中国特殊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刊物特色:本刊立足国内,面向行业,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形成了权威性、导向性、理论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办刊特色。
本刊宗旨:以“把握继续教育时代脉搏、引导继续教育发展潮流、继续教育权威言论、剖析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交流继续教育成功经验、追踪继续教育动态信息”为宗旨。
服务方向: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举措和经验;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
受众群体:本刊面向继续教育理论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国家部委机关、科研部队、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着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政策导航、理论纵横、观察思考、科技与教育、探索与实践、军事人才培养、他山之石、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继教信息。
本刊特稿: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政策,发表继续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讲话、论述、言论和重要的深度理论研究性文章。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八点建设性意见》、《澳门持续教育可持续发展》、《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转型》等。
特别策划:以专题形式报道继续教育领域的工作部署、专访专论、会议报道及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论文等;反映各级各类院校、培训机构有关继续教育的最新成果、经验总结等。如:东南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工程教育协会2011年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入选征文:《煤炭行业与工程教育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对电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程教育的思考》、《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
政策导航:刊载全国性及各地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条文,同时就政策法规的特点、内容、出台背景、落实情况等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解析。
理论纵横:以发表继续教育领域重要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学术探讨文章为主,反映业界最新的、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力求在论点交锋、学术争鸣中推动理论繁荣。如:《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困境之刍议》、《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合作理论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等。
观察思考:刊发围绕继续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有关现象和近况进行深入探讨和深度剖析的文章。如:《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现场教学方式初探——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现场教学为例》、《任职教育形势下教员代职的实践与思考》等。
科技与教育:刊发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对继续教育事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类文章,及远程继续教育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的相关文章。如:《学习型社会视阈下如何培养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等。
探索与实践:刊发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继续教育的经验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工作交流、问题探讨性文章,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发展之路。如:《高校继续教育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关于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等。
军事人才培养:探索军队院校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规律和思路,研究军队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军队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如:《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研究》、《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教员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升学员任职能力》、《美军任职教育主要做法及启示》等。
他山之石:刊发反映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的文章。如:《德国工程类专业“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育启示——赴德考察学习随感与思考》、《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等。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刊发“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的高水平、高质量征文。
继教信息:刊登国内外继续教育领域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会议、活动、项目介绍等消息。
来稿投寄: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编辑电话:王:010-66366871,贾利特:010-66366872,李养正:010-66366874,郭延彬:010-66366874
一、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新角色
新的起点,必须要保持长期一贯的敬业奉献精神,坚持和发扬勇于吃苦、做事干练、悉心全面、有张有持,在总结提炼中有所创新的养成性工作习惯;坚持团结合作、踏实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补台的做事做人原则;立足本职、兼顾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之道。基于这样一种心态,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无以权谋私和徇私舞弊的行为。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负责对新进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学习指导,并对新教师学习情况进行验收。
2、组织了系部教学档案的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3、针对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分析》,力图从全局的角度、行业的视角,在对比分析中立足学院实际,把握我院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
4、先后组织了16院级教学专项研究立项及成果的补报和厅级10门精品课程、6个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工作;
5、组织了公共课教改情况研讨交流会,之前对承担公共课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对公共课施教进行了调研工作指导,为保证此项工作富有成效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对公共课研讨交流情况以会议纪要和简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
6、审核了41个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写成初步审核情况汇报,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在12月15日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交流,提出了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设想;
7、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航标,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经验,一方面,与高教所联合筹备、策划“高职教育论坛”,已举办三期,第四期正在组织中;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全院指导性教育理论、教学信息、教改经验等各类专题学习8次;
8、三次参与组织了院级和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和网站的评审推荐工作;6次参与XX年年研究生人才引进的听评课工作;
9、正在准备2009年8个教学专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和XX年年教学专项课题指南的初步拟订工作;
10、还分别到上海和南京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学习班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会后分别以内参资料和会议纪要的方式向有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学术研究与成果
1、调入学院后,2009年9月尝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申报。以《高等职业教育双证制及其校本实施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尽管没有结果,但是为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009年12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类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7-1784、国内统一刊号cn54-1190/g,)《中国教育月刊》上发表题为《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并或论文一等奖。
3、圆满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审专家的好评,希望能将课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
关键词:科研 建设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8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却不断下滑[1],中职教师面临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难题。科研是立校兴校之本,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科研质量,提高服务体系建设。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重视科研服务体系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科室――医教室,主要负责我校科研及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增加,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数量在全国中职卫校医学教育论文中名列前茅,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在问题
1.科研制度不够完善
我校尽管成立由专门的科室,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暂行规定》等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但中职学校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规范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2.1论文质量不高
中职教师大都迫于职称晋升要求,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注重了论文的数量而忽略了论文的质量。多数论文属于教学方法总结,局限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探索等方面,科研创新意识不强,论文学术水平有限。
2.2 课题质量不高
中职教师因受学历层次、科研设备等原因的影响,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多为教学方式或课程探索方面,以市级社会科学或实用社会科学成果为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较少。
2.3科研成果的应用性不强
科研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没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和价值。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职称晋升的影响,很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论文,而是在评职称前,功利性的东拼西凑一些文章发表,对自己的教学毫无指导作用。还有些教师盲目地承接课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结项评奖,准备职称晋升条件,课题研究的结果对学校的发展指导意义不强,也就很难能够转化为教学力和管理力。
3.科研精力不足
中职教师大多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我校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护理教师,周平均授课学时能达到24节(每周课时为32节),教师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备课和授课上,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不足,精力受限。
4.科研经费不足
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根本[2]。中职卫校大多为财政全供单位,学校各项开支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各地财政对中职学校扶持力度不同,造成各校资金投入不同。我校因资金有限,对科研投入主要用于教师参编教材、和参与各级课题研发获奖情况的奖励,缺乏课题研发经费的支持,这必然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5.科研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校医教室主要负责科研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起到了上传下达及简单的审核指导作用。但因医教室仅有一名专职人员,且办公经费有限,我校科研服务工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发展的需要,缺乏对校级课题立项审核、研发监管及结项鉴定,缺乏对省、市级课题研发过程的有效监控等较高层次科研服务工作。
二、改进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科研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学校的升格,科研在学校的综合实力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保障。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契机,激发学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的正常进行和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将补充《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学校校级课题的立项审批和结项评奖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研质量
中职教师大多科研能力不强,要提高科研质量,首先就要加强对教师开展科研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会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规范科研行为。其次根据学科相近的原则,引进一批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学历人才,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动学校科研的发展。第三对科研工作实行奖励制度,提高奖励额度,增加科研工作在教师百分制量化考核的比例,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3.改进教学模式,教学科研并重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如大班授课、集中授课、网络授课等,把教学任务重的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进行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日常教学优先和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原则[3],同时加大师资引进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某些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4.加大科研投入,购置科研设备
中职学校因受办学经费制约,科研设备往往落后于高校,这就加大了中职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难度,只有加大科研投入,购置相对先进的科研设备,同时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先进的设备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
5.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意识
在学校医教室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科研服务机构,增加人员数量,同时加大人员培养力度,构建科研信息平台,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科研政策及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信息。调动科研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意识,进行主动式服务、参与式服务,做到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实行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这必然导致教师对科研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服务程序、强化科研服务意识、构建科研服务平台是提高中职学校科研服务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利萍,谭白梅,周轩,等.教师量化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3-35.
关键词 技职院校;实务专题;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升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1-0090-04
目前,台湾已构建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技术教育体系,形成了从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到科技大学与研究所,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完整技术教育体系。在这类技职院校专科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中,台湾各校普遍实施实务专题来代替毕业论文。大陆也有个别高等职业院校引入了实务专题教育模式,但大陆本科人才培养中还没有相关的借鉴改革。本文拟对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实施实务专题的必要性及可能面临的困难作一简要论述。
一、台湾技职院校实务专题教育的特点
台湾技职教育为适应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专题制作课程(special project courses)的推广与实施便是举措之一。专题制作课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以研究为主的必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职业发展需要或个人兴趣选取一个课题进行实务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实务制作一般以企业或非营利组织面对的实际问题或现象为研究对象,强调观念的运用与问题的解决,多应用于技职院校与应用性学科专业;研究论文则强调理论的建立或验证,具有学术研究性质,多应用于学术导向的普通大学。专题制作课程的实施流程大致包括如下环节:分组、确定指导教师与专题题目、专题分工及拟订计划、计划审核、专题制作、专题发表[1]。这里主要讨论在技职院校中应用的实务专题或实务制作,相当于大陆高校的毕业论文,但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务实性
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实务专题”课程的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务专题制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使学生整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务制作过程中掌握完成特定作业任务所需的工作方法与作业程序,发展创新能力,提高就业技能,如作业流程的革新、产品营销策划等。由此可见,实务专题的主题“不是来源于书本,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硬性摊派,它来源于小组成员的生活和社会实践”[3]。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要注重体验生活和深入实践,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而大陆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习惯做理论研究却创新不足,由于远离社会实践而影响学生就业。
(二)团队性
与大陆高校一人一题的毕业论文模式不同,实务专题要求小组团队共同完成,每组通常是4~6人,视主题需要作适当调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实务专题制作是一个立体系统,每个学生都将面临多个交流与沟通对象:首先是小组间的成员,这是课题实现合作的基础,从课题的选择到最后完成报告和口试,都需要小组成员的配合和协调;其次是指导教师,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必然遇到问题,需要随时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最后是企业和社会,由于制作主题来源于行业和社会,还需要经常和企业、社会打交道。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建立良性的交流沟通平台,在互相尊重和理解中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过程性
台湾实务专题比大陆高校毕业论文的时间更长,约为1~1.5年,虽然时间长,但并不放任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和享受实务制作的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体验探究的乐趣,领会研究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台湾建国大学为例,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每周都要集中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讨论后如实填写《专题制作每周讨论记录表》,指导教师将学生出席及讨论情形作为学期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在每一学期的期末填写《专题制作期末评分表》。而大陆高校做毕业论文的时间往往也是学生毕业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很容易出现“失控”情形。
(四)探究性
有人认为强调实务专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能会降低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事实恰恰相反。首先,兴趣是探究的基础和推动力,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才愿意主动去探究。从实务专题主题的选定来看,主要依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相关,而不是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其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开展研究的根本保障,学生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将受到严格、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如,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在第五学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其研究技能,同时开展“校内专题制作”,为真正的“业界实务专题”制作提前演练和作好准备[4]。再次,强调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题制作。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出席情况、参与讨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都将纳入最终的评分结果,保证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实施实务专题的必要性
目前,大陆个别高等职业学院引入了台湾技职院校实务专题的做法。如,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资讯学院“实务专题”教学的成功做法,各专业将“实务专题”纳入了必修课程,并在2009级学生中率先试点组织实施,每4~6位学生为一组,每2~3组安排一位专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专题组设计一系列实际工作任务,充分利用系部统一时间开放校内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该系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5]。但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中,大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借鉴改革。在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引入实务专题教育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引导高职专升本教育的职业性定位
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发展至今,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和高职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分歧;而在教育实践领域,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本科人才的模式来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职专升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实际上,“无论是从教育理论层面和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看,还是从国内、国际教育实践来看,都应该将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学术型本科教育。”[6]
因此,将实务专题课程引入高职专升本教育,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类教育向职业性方向发展,引发教育模式的相应改革。因为实务专题作为台湾技职教育本科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课程目标定位、选题来源、制作过程、方法选择、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具有职业性、行业性与实证性导向。尤其是对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学生来说,从其入学开始便可开设“研究方法”课程并同时开展“校内专题制作”,第二、三学期开展“业界实务专题”制作,第四学期进行“业界实务专题”成果发表和口试汇报,这样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务专题,从而可以保证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职业定位。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实务专题注重学生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与专业能力[7]。关键能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或可迁移能力,是已知具体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而实务专题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方式提交专题成果,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另外,从专题主题的确立、专题制作的组织到专题报告的撰写、专题成果的发表和汇报,都是由学生小组来自主完成,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关键能力外,实务专题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务专题学习过程中,专题任务以具体的项目开发为载体分解为一系列的实际工作任务,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学生通过对某个专题进行研究和实战,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实务专题甚至可以看成是“职业化的提前演练”,当学生经历过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之后,必将对整个体系相当熟悉,特别是与企业市场相关联的课题,这将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即有利于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的流程与状态。
(三)减轻教师负担,发挥学生优势
由于学生规模扩大,高校教师每年都需要指导大量毕业论文;更由于学生忙着赶招聘会、找工作,对毕业论文越来越轻视,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抄袭现象,毕业论文尤如“鸡肋”,甚至一度引起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是否需要取消的激烈争论,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8]。而对于高职专升本的毕业论文来说,教师除了面临上述问题外,还进一步抱怨学生的理论功底太差,基础知识不牢,缺乏研究方法的训练等。
因此,在高职专升本中用实务专题代替毕业论文,一方面可减轻教师负担。与目前“一人一题”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相比,实务专题采取“分组指导,一组一题”的指导模式,减少了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使得教师能够在每项专题的指导上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从而提高指导效果。另一方面,可发挥高职专升本学生的优势。由于专升本学生来源于高职院校,他们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对实务性课程比较感兴趣,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系统,用实务专题代替毕业论文可以扬长避短。
三、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实施实务专题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实施实务专题教育模式,将会面临一些困难,还需要从理念转变、实施技能培训、相关制度完善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教师的指导能力将受到挑战
大陆高校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置疑。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是专题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处于辅助位置,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对教师的宏观协调能力、与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所指导专题的实践操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专题大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教师可能不熟悉,必须通过再学习才能指导学生。
(二)要求学校与相关行业有充分的合作
由于实务专题的主题主要来源于企业界,因此台湾技职院校实施实务专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学合作较为成熟。技职院校为推展产学合作,往往设有产学合作单位,如育成中心或创新育成中心,以专责其事。2007年台湾技职校院产学合作项目达8509个,产学合作金额达新台币34亿多元,缩短了学校育才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同时,台湾从2005年开始实施“最后一哩就业学程”计划,鼓励技职院校学生于毕业前与行业企业合作[9]。这些措施都为实务专题的实施创造了条件。而大陆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并不多,要实施实务专题教育,就必须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使专题真正有行业项目依托。
(三)需要制订完善的制度措施
实务专题的实施还需要制订一系列制度措施,如实务专题的制作流程、实务专题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的职责与激励机制等,只有这些制度措施都明确才能付诸操作。
(北京联合大学高职处2010年度委托课题《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主持人:王彤)
参考文献
[1]谷冠鹏,付鸿彦.专题制作:台湾高校的毕业设计与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9-02-23(5).
[2]陈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8):389-396.
[3]魏正珠.试论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学生专题研究与能力的提高[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4):9-11.
[4]刘素芳.高职实务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2):43-45.
[5]王彤,朱科蓉.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策略[J].职教论坛,2011(13):21-24.
[6]吴栋淦.谈谈“实务专题”在我院软件工程系的实施情况[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2):37-39.
[7]汤寒锋.本科生论文成鸡肋 毕业论文是否该取消引热议[N].重庆晚报,2009-10-12.
[8][9]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的发展与特色[R].2009中国(长沙)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演讲稿.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opic Courses of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the Bachelor Education Upgrading from Two or Three Year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ZHU Ke-rong, WANG Tong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一、全球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趋势
(一)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竞争性合作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的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需求总量不断上升,走国际化路线是实现全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供需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与服务实现全球流通,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跨国贸易、竞争与整合。目前教育输出国以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出主要以经济和市场化为导向,因而强调竞争,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弥补国内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些国家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生源,并通过海外分校、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增加收入来源。教育输入国以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入以加强本国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品质为导向,因而更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各种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与院校联盟不断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以竞争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以全球范围内教育交流领域最著名、最典型的博洛尼亚进程为例,1999年,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建立统一的3-5-8学制,实行统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46个,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建成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区域性合作之外,各国跨境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日益增多。如,新加坡通过采用新加坡、美国、中国顶尖大学三校合办的模式,创立了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海湾地区的卡塔尔和阿布扎比分别花费数亿美元在本国开办欧美顶尖大学的分校;亚洲理工学院投资10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开办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印度教育部也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国外教育投资者在印度开办大学或分校。
(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服务贸易协定”把高等教育视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服务性产品,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带来高等教育经费的紧缩,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弥补政府削减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而造成的办学经费不足,纷纷改变原有的教育资助或援助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为争夺留学生源,各国除了采取措施吸引留学生外,还通过开设海外分校、特许经营、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为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收入。对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而言,获得经济收益、缓解教育经费压力,已成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具体表现为以留学和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跨境教育项目得到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开展跨境教育的形式多样,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教育输出看作是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战略,强调经济收益。特别是澳大利亚通过TAFE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巨额收入,其教育输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已成为本国第二大服务产业。TAFE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灵活多样:通过在境外设立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来输出职业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来开拓市场;通过输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来获得知识产权收益;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创收和提高学生国际化比例;通过境外交流与培训扩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影响,等。
美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留学教育,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回报。留学生教育不仅给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储备、带来巨额学费收入和经济效益,还加强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近5年,美国各州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再缩减,已达到25年来最低点。华盛顿州过去3年的州财政资金削减了一半以上,华盛顿大学被迫减少其本地生源数以增加海外学生的数量。该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校18%的新生来自国外,每名外国大学生每年学费为2.8万美元,约为华盛顿州本地学生的3倍。该校校长麦克·杨称,正是靠着海外留学生的支持,超过班级人数1/3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华盛顿学生才能上得起这所学校。
法国高教部也在加紧分析研讨如何吸引外国留学生问题。法国高教部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提出,今后在招收外国留学生过程中将扩大招收高层次留学生人数,到2015年使赴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50%提高到67%左右;加强与外国高校合作,到2015年,使通过合作项目赴法留学的学生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2]。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跨境教育质量是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通过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国际的机制,来回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提出的挑战。各跨境质量保障机构也在转向采用通用的质量评审标准,保证跨境教育提供者的合法性,确保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达到认同的标准,所获得的资格得到国际认可。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障跨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分别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学历鉴定机构以及专业团体等在跨境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建议,帮助成员国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跨境办学的质量与有效性,保护学生等相关群体免受劣质教育的伤害。
目前,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但对于外国机构来本国办学或本国机构到国外办学缺乏经验,对于如何保障跨境教育的质量缺乏认识,造成跨境教育市场鱼目混珠,跨境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合作办学信誉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重视,不管是教育输入国还是教育输出国,都在努力加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通过积极的探讨和经验分享,解决跨境教育在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等方面的核心制度安排[3],优化 跨境教育的发展环境。如,针对近几年大学海外教育项目运营中出现项目失败、劣质跨境教育给澳大利亚及海外合作伙伴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及学生福利和安全方面的风险等问题,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于2005年投资135万澳元用于14所大学的15个跨境教育项目研究,希望从中找出海外教育项目质量监控的对策。目前,澳大利亚主要从建立跨境教育质量监管框架、成立专门的跨境教育监管机构、慎重选择跨境教育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跨境教育发展计划、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维护双边合作关系、制定跨境教育项目实施程序和准则等几方面对跨境教育的质量进行监管和保障,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
(一)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教育交流合作大格局已形成
我国已经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也设立了18个双边和多边教育高层交流的定期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个区域合作平台。中美、中俄、中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初步形成,各种语言年、文化年、国家年活动相继举办。目前,已经签署和正在有效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是154个。另外,正在实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有77项。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落实好未来4年“公费派遣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和美方未来4年“派遣10万学生来华留学倡议”等成果。深化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重点推进中俄“语言年”、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构建好中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中国—拉美、中国—东北亚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和区域教育国际合作。
(二)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目前,我国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快速。2012年,先后批准正式或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6个高起点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全国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已达43个,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增多。2012年,共批准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149个办学基础较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732个,约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46%。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修订高校境外办学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高校“走出去”。
(三)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据最近的一项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吸引更多国际学生的目的国。
目前,来华留学发展迅速、出国留学规模继续扩大、留学回国热情持续高涨。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9.26万人,比2010年增加两万多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增加5.99万,增长17.65%;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增长46.57%,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近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出国留学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表现在:留学工作的政策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留学工作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留学工作信息化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将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加强出国留学工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支持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等活动,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一)高职国际化办学需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找准定位
随着高职国际化的发展,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国际化办学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内院校与合作对象在学制、学历层次、教育功能和社会职责等方面的错位。各国由于教育制度、学制发展、社会需求等背景不同,在教育分类上有很大差别。如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同属一个类型。但社区学院又与我国高职院校不完全相同,它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于一体,为特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和具有开放性,在办学定位上更突出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各行业、企业及居民的学习需求。我国高职是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相对照,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5B,即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这也使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得到了权威性确认。《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层次、范围、学制、课程,都明确了各自的定位,自公布以来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行。我国高职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时,同样可以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参考,分析其所举办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以便于选择与自己对口的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逐渐从盲目走向理性和深层次、专业化,更加注重实效和内涵发展。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选择对口院校和对口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越来越成为未来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二)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国外合作方过于以营利为目的,很难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用。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和监测机制,有步骤、有制度、分层次地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规范和引导。另外,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待建 立和完善。目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也有助于促进我国高职学生获得更好的国际就业资格和海外就业机会。行业协会在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必然关注双边、多边的职业教育合作,关注校企合作。目前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UNESCO-UNEVOC)联系中心已达200多个,这些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联合研究,分享经验、发展各国职业教育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极大促进了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电子邮件等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大学在未来将会成为全球学生数量扩张的重要动因。英国教育部看到这一契机,督促大学开发网络课程,英国大规模网络课程平台“未来学习”已经宣布在今年开发网络课程。西澳大利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的科学和艺术类免费网络课程也已经开始全面上线。2014年9月1日,电子教科书将走进莫斯科学校的课堂。现代教学手段在远程教育上的运用加大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学生的求职观念,通过网络选择职业的范围和地域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就业渠道更加畅通。信息流动的速度,决定着高等教育机构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通畅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整合和统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发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当前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高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在教学、科研和国际交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国际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和开放的领域,将面临着与境外大学的直接竞争,特别是生源的竞争。能否抢占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先机,关键要看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切实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提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鼓励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开展境外办学。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增强办学特色,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探索试点高职多样化合作办学模式;四是扩大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加强与全球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区域合作。
参 考 文 献
[1]任君庆,王义.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