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外科技论文范文

国外科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外科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外科技论文

第1篇

1引言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家竞争的焦点已转向有效地占有和支配科技资源。因此,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科技政策,将科技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强调科学技术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服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直接资助或间接引导相关科技项目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也从早期是一种科学家及相关学术团体的兴趣性活动,变成为由政府直接领导和支持的一项社会事业,并肩负着国家发展的战略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对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评价也不再是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一种个人监督和促进行为,它已成为政府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和复杂度的大幅提高,科学活动的成本不断上涨。要想进行所有领域的科学研究,并保持全面的竞争优势,即使对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实力也不能承受。有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科学研究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对于国家投资开展的科技项目,必须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高质量的评估,达到确保有限科技资源用于完成最符合国家利益的科研活动的目的。

2国外科技评估活动的实践总结

2.1重视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是各国政府开展科技评估活动的前提

制度化是当前国际科技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科技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制度建设是科技评估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世界各国制度建设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以法律,有的以部门法规,有的则以行业规范的形式来进行制度建设。但经过多年的评估实践和努力,都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科技评估体系和相应的保障制度,使科技评估活动成为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行为,成为政府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为科技大国,美国是使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最早的国家。上世纪初,美国成立了国会服务部,它所进行的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可以认为是科技评估制度的雏形。然而,科技评估工作在美国的大范围开展是在二战以后。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根据GPRA的规定,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制度、美国国会一级的有关科技评估机构的作用、功能、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确定。此外,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法》(1995)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和《国家研究开发实施办法指南》(1997)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日本科技评估机构不能随意设立或撤销;1985年法国政府做出规定,在没有经过评估之前,任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不能启动。法国议会评价局、国家研究评估委员会,前者通过法律创建,后者由部长会议通过政令任命,评估委员会的任期,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报告的公布,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规定,凡开展科技计划评估活动,均需依据有关法律设立机构,遵照法定程序进行工作,出具评估结论和向有关单位反馈结果。

2.2提高科技管理质量和公众的监督是各国政府开展科技评估活动的动因

第2篇

1)美国。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农业教育体制、推广体制和农业科研体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体化发展。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和推广服务通过州立大学农学院这一中间环节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科研、推广和教学工作不能很好衔接的问题,消除了三大系统之间的壁垒,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7]。农业部是农业推广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性农业推广工作。就各州而言,主要在各州立大学设立农业推广中心或推广站,主要工作是:帮助各县培养优秀科研推广人员;及时向县级推广站传播本大学及其他大学、国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美国共有51个州立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和3100个县级推广站,拥有一个完整且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8]。2)日本。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行的是政府与农业协会协同推广模式。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要把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了专项推广基金,1995年,投入推广经费达352亿日元,占农业预算的1.2%;加强了对推广人员的培养,1994年,经地方考试、全国通用的改良普及员数量已达到1万多人。除以上举措外,日本政府还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荷兰。荷兰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采取了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作的模式。就其各方职责而言,农渔部主要负责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重点是发送与传递农业信息;私人推广机构主要是一些生产资料公司的技术服务部门或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付费方式获得所需的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这种政府、地方、农民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研究成果的推广、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助推作用。

2国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的基本特征

2.1农业科技投入主体呈现多元化随着农业市场开放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及农业大企业等的发展和壮大,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有所变化,私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无论从绝对额还是相对额来看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投入主体也由最早的政府包办转变为以政府为主、私人为辅的多元化模式。这种投入模式的转变主要基于各国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的完善、大型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有效农民组织的建立等。

2.2政府与私人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界限日益明显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投入仍是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但近年来,政府投入的重点主要转向基础研究,这主要由于基础研究的正外部效应较大,且由于与产出挂钩并不直接,因此,需要政府增加投入。此外,政府投入在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的、技术难以物化的、社会效益较高的项目;而私人投资则重点放在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2.3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由政府主导在科技推广投入领域,政府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些发达国家,其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面向的是农业企业等机构,而一部分能够物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则主要是由私人企业来承担的。市场化的机构和私人企业同样承担了一定的农业科技市场推广活动,而并不完全是由政府经营。

2.4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并非一成不变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一般并不是固定的,都要随着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各国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加以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就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较快,而且私人参与较多,政府的投入主要面向基础性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则反之,以我国为例,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分配充分体现了农业研究以实验、推广和应用为主的这一特点,2010年以来,基础研究投入仅占约6%,应用研究约占20%~30%,农业科研成果的实验和推广约占60%~70%[9]。

2.5改革农业科研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关注的重点,改革的主要方向大致有三个:一是在资金管理上逐渐向基金化管理方向发展;二是在科研人才和队伍建设方面,实行聘任制管理模式;三是在投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农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如法国在1982年成立了风险投资保险公司,主要由政府出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风险担保。总之,开放、竞争、协作成为国外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10]。

3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3.1继续推行政府主导,合理分配政企分工我国在农业科技推广领域,政府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私人企业也开始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参与主体,但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主要活动应该仍由政府统筹规划,所以我国应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但是,下一步应合理分配政府与私人投资的领域,如政府投入的重点主要转向基础研究,在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的、技术难以物化的、社会效益较高的项目;而私人投资则重点放在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3.2增加投入、吸引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及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和科技投入总量的比重,整体偏低。因此,建议我国应逐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稳步提高两个比重,一是农业科技投入占整个科技投入的比重,二是农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使农业科技投入与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基本持平。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拓宽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3扶持优势产业、明确投入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在农业科技投入项目的审批、立项中,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并结合地方优势资源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农业项目的分布,推广先进技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农业科技投入经费的管理上,由于农业投入的周期性较长,还要特别关注项目投入的可持续性,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3.4鼓励农业研发,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服务传导的长久机制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多数企业对该问题未认识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11]。因此,建议继续鼓励产学研结合,形成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对接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研究,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发机构的中坚力量,体现其研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兴建,鼓励农民科技致富,提高农民对科技兴农的认识,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服务传导的长久机制。

第3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法国高职物理小模块课程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简单地将物理课程拆分为“力学”、“电磁学”、“光学”等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的设计依据、课程的框架结构,还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它并非简单地拆“整”为“零”。由此可见,概括地讲法国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知识结构大致为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衔接知识+应用实践知识。对小模块课程提出教学要求的依据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求。法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小模块课程的特点法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中的小模块课程与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相比较,更能切实体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公共基础课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教学实践显示,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对教师而言,其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将大为增加。概括小模块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1)具有较强的专业个性化特征。紧扣专业需求制定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所需、淡化或删去不需要的内容。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和深入“电学”中的电磁感应知识;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力学”中的静力分析和力矩的训练,而不需要运动学和动力学内容等,专业针对性强。(2)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度高。在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融入专业衔接点知识和应用实践知识,实现了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3)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显示,由于小模块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较强,不同专业其需求不同,教学内容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有完全适用的教材,多数情况下采用同时使用数本教学和学习参考书的形式。如法国高职公共基础课中的“热传递”课程同时使用《热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三本教材及学习参考书。这就需要教师自我设计课程框架,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要特别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性、关联性和条理性,这与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由教材决定课程框架,完全由一本教材决定整个课程内容完全不同。(4)总学时中的理论课学时较少,而指导课和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小模块课程中理论课和指导课的学时都低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而实践课学时则为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关于强化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中法教学交流中的事例:在实践性教学中,中方教师习惯于将实验或实训所需器材设备课前准备齐全并调整好,整齐地放置在工作台上;而法国教师则极力主张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从一堆仪器设备中,去自行挑选、配备完成实践任务所需的器材设备,并独立学会对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查,继而再去进行实践项目的学习活动。(5)总学时数较少,一般在30~40学时。虽然不同课程所需的学时数不同,但总体来说,小模块课程的总学时数都较少。显示了小模块课程特有的贴近专业、小巧灵活、易于变化的特点。

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对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这一直是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结合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参与法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小模块课程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法国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结构模式,在课程内容和学时计划上加以改进和调整,将更加适合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需求。首先,借鉴法国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结构模式,将彻底改变我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大而全”的现状,真正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学有所需,学为所用”;其次,对课程内容的改进是指根据我国中学教育的基础和高职专业学习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合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实情;再次,在学时计划上的调整是指法国高职院校制定的课程教学时数通常过于宽松,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较大的压缩空间,一般每门课程仅需30~40学时,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这一点在最近几年的中法班物理小模块课程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调整,例如:上述“热传递”课程的总学时由原来的55学时调整为36学时;“光学”课程的总学时由原来的65学时调整为38学时。综上所述,借鉴法国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结构模式,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教育的整体结构和课程框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教育富有专业特色的小模块课程群体,以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中的物理课程为例:力矩+刚体转动+力学实验机械专业适用的“刚体转动”;电磁感应+电工基础与实例+电磁学实验电气专业适用的“电磁感应”;热传递+传热学初步与实例+传感器实验应用物理与测量专业适用的“热传递”;力矩+压强+测量技术+力学实验土木建筑专业适用的“力矩与压强”;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教育+实践环节工科学生素质教育适用的“高新技术讲座”;等等。

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温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1954

国内刊号:33-1196/R

邮发代号:32-1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5篇

该书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容整形奠基人张涤生教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张涤生院士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对美容整形外科医师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该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丰富全面,书中不仅有美容整形的主体内容,还涵盖了人体美学、美容心理学,并纳入了相关医疗美容法规在内。②内容新颖,对当代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如电脑、超声、激光、光子、内窥镜、生物材料、纳米技术以及组织工程等在美容整形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③将康复医学引入美容整形外科,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后效果。全书16开,1800页,397万字,铜版纸印刷。定价:680.00元(加邮资30元,共计710,00元)。

联系人: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 胡晓佳

邮政编码:400038

联系电话:023-65410744

投稿数字写作须知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刊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节,节间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3,216改为3 216)。但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中文出现的数字,凡属计数数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007年《中国美容医学》征订启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于1992年6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内外多家大型数据库与检索机构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整形美容、皮肤美容、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精品讲座、国外美容最新动态、国内最新书讯会讯等。信息量大(136页)、内容涵盖面宽、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美容医学领域唯一月刊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每期定价15元,12期,全年共180元(含邮费),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27。2007年的邮局征订工作现已结束,但编辑部还可订阅,联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收,邮编:710043。咨询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网址:http://www.zgmryx.com,E-mail: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

・告作者读者・

有关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需具备。仅参与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出版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一书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森恺教授主持编写。埋没导引缝合技术的核心要求是:从疾病的本质出发,以整形外科原则为准绳,在详细掌握局部解剖层次的基础上.采用隐蔽小切口的潜行分离和埋没导引缝合技术手段,实现微创的组织调整和组织移植.该书详尽介绍了整形美容手术的实用方法,可以作为一类新手术方法开拓人们的视野。适合整形、美容、口腔、小儿外科、普通外科等专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阅读和参考。对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临床手术实践有实用性的指导作用。定价:120元,联系电话:010-88703924,010-86641047;Email:lisenkai@yahoo,com.cn,frankchina@sohu.com;联系人:王永前,李强。

敬告作者和读者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从事美容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士和研究教学管理人员的必备读物。

为体现媒体的时效性,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编审周期,便于作者和编辑部的沟通与联系,欢迎网上投稿。投稿信箱: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码)。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册,多作者请自行预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刊名变更的声明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杂志将于2006年第4期起,刊名变更为《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新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98/R。E-mail:gwyxkqyxfc@vip.163.com。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编辑部

社长・总编:辛映继

编:朱宏亮

副 主 编:郭树忠 高天文 祁佐良 李青峰 李荟元 杨壮群

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李庆峰

副 主 任:李 谆 刘彦普 侯成群 韩 岩

责任编辑:张惠娟 李阳利 何志斌

外文编辑:张 颖(英) 夏 炜(英) 封兴华(法)

潘宝华(日) 王胜春(俄)

学术编辑:孙林潮 刘仲荣 舒茂国 郭 丽 范巨峰 屠军波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

・消息・

第6篇

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现状

发表年份。自1991年以来各年度的数量上来看,2000年是重要分水岭,1991年至2000年为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偏少,10年共发表40篇,占所有论文的25%;200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共发表117篇,占所收集论文的75%,虽然其中各年度论文数量仍有起伏,2006年甚至出现了一次低谷。

刊载期刊。我们还参照北大图书馆《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对期刊的分类,对刊载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鉴于该目录的分类相对较细,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在该目录的基础上对期刊类型进行了适当整合,比如把语言学类和外国语类期刊合二为一,通称为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把综合性医药卫生、儿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等医学各学科期刊归为医学类期刊。

如表1所示,1991年―2013年,对这一领域关注度最高的是出版事业类期刊,占发表文章总数的35.67%;居第二的是医学类期刊,占17.83% ;居第三的是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其次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其余散见于体育、文学、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期刊。

研究内容。通过整理和分析这157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的评介,在我们所收集的样本中,2000年前的论文大多数集中于此,比如杨寿康(1993)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的方法;马邦新(1995)探讨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要点;周宗锡(1999)依据《工程索引(EI)》的要求,探讨了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基本原则。2000年以后,这一主题所占比例大幅减少,逐渐被其他主题取代。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2000年也是重要分界点,2000年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介绍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

二是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错误及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错误和问题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比如李学军和马晓耕(2004)探讨了地学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的表达不精炼问题;刘根林等(2008)分析了国内林业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问题;章丽萍和艾红(2011)探讨了我国水产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具体分析某一学科,而是综合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比如郭建顺等(2010)调查分析了英文摘要误用中文标点符号的问题;罗建平、黄伶燕(2011)分析了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英文摘要中的语法错误。

以上研究涉及了众多学科的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反映出各学科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语法错误、缩略语使用错误、标点符号错误、词汇误用、被动语态滥用、语篇问题以及语言表达不符合英文习惯等。这说明国内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我国科技人员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是极具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三是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对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开拓新视角,从多角度对比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试图发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与国外的距离,提高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比如娄虎、颜军(2007) 统计了国内外体育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结果显示,国内作者使用被动语态句频率低于其他国家的作者,而“头重脚轻”句使用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作者。陈彦茹(2011) 分别从美国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和中国期刊网检索源期刊中各选取了15篇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的英文摘要,建立了两个小型语料库,对比了它们的语篇衔接手段,发现中外作者都擅长用指示代词来做前照应,都使用了较多的递进连词。但在人称代词、连接词、词汇重复等衔接手段上,中国作者和母语作者也存在差异。王志娟等(2012)归纳了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论著英文摘要写作结构和内容特点,发现与同类型国外期刊比较,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篇幅较长,目的与题名、方法与结果内容重复,结论中缺乏研究意义的描述,各部分内容的表达不连贯等问题,指出国内期刊可以学习国外期刊摘要形式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加强背景及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虽然此类研究尚少,所涉及学科各不相同,但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存在共性,同时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国内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在语言和语篇上受母语迁移的影响;部分国内作者英文写作水平的局限;部分国内作者对国际学术界英文摘要的撰写标准缺乏了解。

2005年以后,有一些学者另辟蹊径,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邓芳明、龚学民(2007)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为例,通过比较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编委审校的英文摘要和其原文,总结出国内在编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编校水平的建议。陆建平(2009)则揭示了当前我国“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英文摘要的语言与编校质量状况,并提出应注重学术期刊语言编校质量与“核心期刊”遴选之间的关系。

未来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1991年至2013年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发展较迅速,但总体研究数量仍然偏少,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虽然研究数量在不断增长,但20多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总数只有157篇,这与国内科技期刊的庞大数量相比仍然偏少。如前所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总体质量并不十分令人乐观,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不断深入研究,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步入全新阶段,推动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研究的未来趋势是: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中文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因为提高国内英文摘要质量的根本应在于使英文摘要的撰写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符合英文的书写习惯和规范。此外,开发设计英文摘要写作软件,为科技工作者撰写摘要提供高科技的助手,将是未来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则将会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基于语料库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利用语料库的海量数据优势,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第7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双语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0274

国内刊号:44-1530/R

邮发代号:46-18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8篇

关键词:中外科技期刊;营销;广告经营

中图分类号:F713.50;G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120―03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载体,担负着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发展的任务。它是科技工作产出的一个侧面,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与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情况。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科技期刊的营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一、中外科技期刊的营销比较

科技期刊的营销是不仅把期刊分发出去,而且根据读者的需求出版产品,并利用适当的推销手段和措施把产品推广出去,占领市场。“营销”一词在英文中叫“marketing”,可见,它包含很强的市场经营意识,讲究经济效益。而中国的科技期刊,长期以来靠吃皇粮过日子,期刊的创办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计划拨款,期刊社只考虑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许多期刊社经费紧缺,甚至有些期刊社已经无法摆脱困境被迫停刊。

1.中外科技期刊产业规模和实力比较。我国大陆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占期刊总数9000种的55%,学术期刊重复办刊现象很严重。例如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1079种,其中省级学会的564种中,绝大多数不仅与全国性学会所办的515种学术期刊内容重复,而且与其他省级学会的学术期刊重复。这样,本来就很小的学术期刊消费市场被这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学术期刊所分割,导致互相争抢优质学术论文资源、抢占作者和读者市场,形成稀缺的学术期刊资源的浪费。与之相比,国外早已进入集团化运作,一些超大型的集团,可以把市场滚得很大,在经济实力、期刊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经验等方面具有优势,它们特别重视合理配置学术资源,在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上力求创新。研究表明,世界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格局是:少数赢利性机构占有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多数份额,而多数非赢利性机构则占有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少数份额。以SCI收录期刊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商业性出版公司大多数在出版优质期刊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充分说明在世界科技期刊市场中,盈利性机构占主导地位。

2.中外科技期刊发行规模和发行手段比较。我国期刊发行模式的表现形式单一,呈封闭性和垄断性。邮局发行是我国期刊发行的主渠道,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大都通过邮局这条发行渠道才能较顺利地递送到读者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压力,作为主渠道的邮发系统在运行中机制较僵化,投递效率低下,期刊发行费率过高,期刊订阅款严重占用了期刊社的流动资金。期刊总发行环节的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形成较系统的服务体系,发行费用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期刊的发展。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统计,目前90%的全国性学会学术期刊读者面非常窄,全国发行仅几百份,最多上千份,根本拉不来广告。发行和广告不足,直接导致科技期刊经营困难。2002年中国科协对所属全国性学会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515种学术期刊,平均每种年发量仅6.9万册,每种年经营收入仅为11.8万元。目前各种学术期刊不但不能付出较高的稿酬,而且还要向论文作者收取相当数量的发表费。发表费成了维持学术期刊的基本经济来源。

而在国外的科技期刊发行中,邮局发行并不是主渠道,有些是通过期刊出版者直接发行,有些是通过报刊网点零售。期刊出版者为了开拓发行市场,争取更多的订阅者,往往委托销售公司把发行精力重点放在预订工作上,即由销售公司雇佣推销人员,上门挨家挨户地征求期刊订户。也就是说,国外期刊在期刊发行上,是依据期刊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调控和处理的。

3.中外科技期刊广告经营比较。目前,我国仅有39%的科技期刊刊登广告,而其中60%以上的刊物中广告所占版面低于10%,如湖南省125种科技期刊中,有42家期刊社开展了广告业务,其中年广告额在20万~100万元之间的只有10种。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期刊编辑对刊登广告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不少人认为科技期刊是严肃的学术期刊,应该以刊载科研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天职,刊登广告使神圣的科学技术研究带上了铜臭,影响到科技期刊的圣洁形象。

与之相比国外期刊广告比例大,以刊养刊,刊登广告是国外许多科技期刊成功的一条渠道。科技期刊可以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业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降低成本,甚至带来经济效益。并通过提高稿酬吸引优秀稿件,降低期刊价格以吸引订户,形成良性循环。如日本的一本期刊广告可达100多页;在欧美国家,几乎每种杂志均离不开广告;美国科技期刊经营总收入中大约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约30%;欧洲科技期刊经营总收入也有约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许多专业性强的国际著名的科技期刊,如美国的《Scienee》广告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英国的《Nature》在许多国家都有广告,广告收入占刊物总收入的50%~60%而我国期刊广告收入仅占整个媒体广告收入2%~4%,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10%,欧洲10%~15%,美国20%~30%),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量广告刊登不仅显示了这些刊物的市场意识,而且巨额的广告收入在经济上支撑了刊物的良性发展,并以特殊的方式传播着科学技术信息,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拉近了刊物与读者的距离,把刊物带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

二、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

科技期刊在市场营销中的经营法则应该是追求“质量规模”,即学术质量、品牌影响带来的和广告收入及其由此衍生的学术交流活动、版权合作贸易等。因此,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应抓好以下工作,努力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1.整合学术期刊资源,以质为本,打造精品期刊。我国省级学会所办科技期刊与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所办期刊,各省级刊物之间重复办刊现象严重,极大地浪费了学术期刊资源,因此,应当合理地整合,取缔质量差的期刊,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期刊发行工作,拓展市场,增加期刊销售量,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为此,一要实行一稿多审制,积极组稿,获取充足的优秀稿源。一稿多审制即实行编辑初审,针对稿件内容,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审稿,然后由责任编辑复审、副主编统审、主编终审的审稿制度,严把稿件质量关,使稿件质量成为取舍的惟一依

据。真正做到好稿不漏,劣稿不登,杜绝人情稿、职称稿,强调论文的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及实用性,立足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取得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首肯与信任。二要注重期刊的装帧设计。期刊社要在提高刊物印刷和装帧质量上方面加大投入,坚持在每期印刷前由责任编辑、主编校对一次,查对图、表、彩样、文字是否有遗漏,是否美观,有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印刷质量稳步上升。在装帧设计上要努力体现出刊物特色,合理删减图表,力争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使其内容与形式实用、美观、经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三要加强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编辑部人员参加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主办的编辑研修班,督促编辑人员及时掌握编辑业务方面的新理论、新技能,加强选题组稿的力度,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动向。让编辑人员深入到作者中去,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组稿,了解作者的工作重点、研究方向,不断更新知识,切实提高编辑人员的拓展市场能力、经营理财能力、创新谋划能力、盘活人才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宣传营销能力。

2.强化广告经营。研究表明,因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读者对于占15%~25%的广告页码一般表示可以接受,但关键是论文质量要好,广告从内容和形式上要有吸引力。编辑部可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载体作用,积极拓宽创收渠道,为供需双方架起桥梁,不仅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可开辟期刊网站,在出版电子版的同时,推出三维、动画广告,使广告更加生动活泼。

3.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吸纳资金投入。要使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仅靠期刊杂志社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外界的多方面的合作。可采用成立杂志理事会、刊务委员会、编务委员会,增设协办单位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共建科技交流平台。按照办刊经费的实际情况,试行酌量、合理地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以补充提高刊物印刷、装帧质量所需的经费;还可利用国际期刊争先涌入的机会,积极开展版权合作贸易,在国内政策的指导下,与国外出版商合资办刊,吸纳国际资金,并把好的科技论文引出到国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4.采用多种发行形式,扩大科技期刊发行量。科技期刊既是精神产品又是文化商品,作为商品,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实现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发行渠道――邮局订阅、自办发行和赠阅发行扩大发行量。根据邮局的现有工作流程和体制,积极与之沟通协调,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和信息交流通道,争取邮局对科技期刊的政策支持,为科技期刊在邮局系统的订阅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积极为邮局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另一方面采用市场营销手段扩大发行,通过举办会议、培训,培养潜在的读者群;采取商业合作方式,委托国际上专业性发行集团来进行发行;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产品推销,适时推出科技期刊的电子版,以便读者选择单篇支付或者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捆绑式”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期刊的收入。

第9篇

现有24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见表1),其中14种为综合期刊,8种为专科期刊,2种为文摘类期刊,几乎涵盖了口腔医学的所有领域,其中13种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数字化情况调查结果

2.1版权页调查

对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版权页的调查显示,有21本标注了电子信箱,占84%;只有9种期刊建立版权网站;标有2个网址的有1种。分布情况见图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相对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与国外期刊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CNKI

收录全文情况除7种期刊(占总数33.33%)缺失首期或最早数期,《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更新至2007年止,其余13种期刊(占总数61.90%)收录自期刊创刊以来所有全文。

2.3国外数据库收录本研究以PubMed为代表数据库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显示,至2008年9月止,PubMed年收录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只有3种(占收录期刊总数的12%),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其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自1987年1月刊~2008年2月刊共2770篇论著的英文摘要,小部分早期论著的摘要暂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收录1997年2月至2008年8月共1404篇英文摘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1992年6月~2008年8月2064篇论著,其中1960篇提供全文PDF链接,2008年全部则只提供英文摘要。

2.4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4.1主办单位网站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5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拥有主办单位网站的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依托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提供一般性信息包括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甚至全文PDF文件下载,相关链接较全面,构架完善,并设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的链接网页则仅提供版权页等一般信息,不具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文献下载等功能,支持网上投稿。

2.4.2版权网站期刊建立版权网站可借助因特网方便、快速的特点,在提供期刊文献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快、更广泛的医学信息服务[3]。《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是国内目前拥有版权网站的口腔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以印刷版本期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站,其提供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文献设有HTML和PDF两种链接,但全文未上传,也未见留言信息。

3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绝大部分停留在"拷贝阶段",在形式上是单纯印刷版的重复,甚至是印刷版的简单扫描,出版时间明显滞后,且网页设计过于简单;在观念上认为网络只是给读者一个新窗口,没有对编辑流程进行调整;形式上还是一种单向传播,未通过整合内容形成跨媒体的一体化服务,不能满足编辑部及读者多方面需求[4]。这其中的原因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考虑可能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主要负责人对网络了解不深;②缺乏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人才;③网络技术缺乏;④编辑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适应等。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评估 SCI 科技指标体系

对科学研究的评估是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研究者、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通过客观的评价,才能更科学地看出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支持的方向、领域和管理模式;而用什么指标、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机构进行评价,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笔者分析了目前国内较为通行的SCI指标,并提出了自己的管见。

一、SCI及其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简称ISI)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了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其扩展库的来源期刊有5300种,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SCI的数据库具有学科全面、学术影响大、覆盖的国家广泛等特点,国际上的科学计量机构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等)在对国家或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及绩效评估工作中,常用SCI的数据库作为统计源。

科技论文的发表必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科技论文后面往往列有多篇参考文献。SCI对公开发表又被他人引用过的文献建立起的一种独特索引,通过论文间的相互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它追溯某一观点或某一发现的发展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自己著作的被引率与持续时间,估计这些成果的影响与老化情况。就某篇论文而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因此,SCI本质上讲是一种检索工具,并不是一个评价指标。但是,由于SCI收录并统计了期刊和论文的被引证资料,因此其在具备其它专业性检索系统所具有的文献检索功能以外,还具备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力评估、科研绩效评价等功能,使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科研评价方法有两种:其中之一是同行评议。因为同行对本专业的研究进展理解准确,能够客观分析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不过,这一评价方法也并非尽善尽美,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评价者因为知识无法覆盖相关整个领域,可能会把知名度作为评价依据;还有一些评价者在评价中常有感情因素介入等。科学计量法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和定量化,它可以弥补同行评议方法的某些不足。尽管不能说在SCI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就一定比其它期刊上的文章水平高,但由于SCI的国际性和覆盖所有专业领域的特点,它所提供的信息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可以作为传统同行评议和其它评议方式的重要补充。

在我国,对研究机构和人员的评价更多的是采用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客观的标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用SCI作为参考数据,作为了解一个国家或部门的整体研究水平也是可行的。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于衡量基础研究的水平,SCI及其影响因子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客观指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专家评审会,对于这种方式不能笼统地一概否定,但是在现实我国科学所处的阶段,小同行太少,而大同行则不可能对某一具体分支的进展了如指掌,当然就难以判断某项成果是否如申请者所声称的“首次发现”,也难以恰当地运用我国常用的诸如“国际领先”等标准对成果加以衡量。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是封闭发展的。改革开发以后,国外的资源逐渐增多,我国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现实,科学全球化观念的影响,使国人非常认同SCI指标。强调SCI,促使学术研究必须读国外的文献,理解国外的文章,才能写作文章,这样就使中国研究更加国际化了。

在政府层面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重点规划项目结题时专家顾问组要对研究工作进行评估。有量化指标,如重点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等,但不强调发表SCI论文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总结项目研究工作时要统计研究成果和完成论文数量,但是没有强调发表SCI论文数量。因此,用SCI来评价科学研究,主要是民间机构推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政策的产物。

二、应当构件多元的基础研究评价指标

不过,SCI的检索系统也有自己的缺陷,SCI选刊总管James Testa指出,SCI的检索系统只是显示了某篇论文或期刊被他人关注的程度,并不表示论文或期刊的实际学术水平。此外,不同学科的性质不一,SCI的产出数量差距也很大。强调数量,会使那些不用实验,靠模型的学科得到更好的评价。比如,高能物理是一门典型的大学科,工程性很强,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加速器和探测器是一项复杂的科研工程,规模庞大,要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梯队参加,作为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篇数却不多,而每篇文章署名只有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将作为个人科研成果评估的标准,就显得不公平。而另外一些学科,像理论物理,它的个体劳动性比较强,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就比较多。还有一些实验性科学,比如凝聚态物理等,科研物质条件不苛刻,实验设备较少,研究项目的面也较广,研究时间较短,每一课题的规模小,也容易出成果,SCI的引文也较多。过分重视SCI,导致许多教授走上为SCI而做研究的现象,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本质。

科研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简单的定量考核方式虽然有其客观、容易操作的一面,如重视SCI论文数量,虽然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但不能绝对化,更不能把它作为对一切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评估的惟一指标。

笔者认为,科学的评估体系应该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而同行评议一直是国外科技界采用的重要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英国研究理事会曾组织专家对科研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基础研究的评价中,迄今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肯定的仍然是同行评议方法。

第11篇

    医学论文摘要的格式目前主要采用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abstract),它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教授Haynes博士于1990年4月首先提出的[3]。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规定采用四层次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4个部分。结构式英文摘要字数约为150~200个实词。我国大多数医学期刊都采用了4段式结构式摘要。四层次结构式摘要具体包括的内容如下。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重要性,常常涵盖文章的标题内容。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计思路,使用何种材料和方法,并介绍处置方法及主要结果的测定方法,如何对照分组,如何处理数据等。结果:简要介绍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何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此外,还要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着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简要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或讨论,并进行总结,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说明其理论价值,是否可以推荐、推广或需进一步研究[4]。

    2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2.1论文标题问题及对策

    论文标题是论文内容的缩影,要求简明扼要,明确反映主题,便于检索。一般来说,医学科技论文的标题通常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少数标题使用句子的形式。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标题的主要问题是:首字母大小写混乱、标题过长。英文标题的书写形式主要有三种:1)每一个字母都大写。2)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3)除虚词(包括冠词、连接词、介词),每个词的首字母都大写。当标题中间有破折号或者冒号时,其后面的冠词、介词通常也要大写。医学论文标题中医学术语多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6个单词,所以应注意省略不必要的词语。在论文标题中,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一般可以省略,但固定短语如afew中的a不可省略。汉语论文标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表示谦虚或者用以引起陈述的“套语”,如“试论……”、“探讨……”、“关于……研究”、“……观察”等标题。这些词语对于研究性的学术论文来说无任何学术意义,只是一些赘语,所以在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将其省略。但是,如果“研究”、“观察”等词带有限定成分时,则不宜省略,如“……的回顾研究”(Retrospec-tiveStudyon…)。试举一例说明正确标题的写法。例1.StudyOnThe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宜省略StudyOnThe且介词小写,应改为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盐酸小蘖碱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应用)。

    2.2英文摘要时态问题及对策

    由于汉语中没有时态,因此时态是大多数中国作者遇到的一个大难题,以至于不知何时用何种时态。有的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者几种时态杂错,给人不知所云的错觉。结构式摘要主要采用三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完成时。Objective(目的)部分,在叙述该文的写作目的时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试验或研究目的时使用一般过去时。现在常常用不定式短语进行表达,如“tostudy…”。Methods(方法)部分,因为都是过去做的事情,故采用一般过去时。Results(结果)部分,也都是过去得出的结果,也应用一般过去式表达。Conclusion(结论)部分,是作者对所的结果的评语,乃写作时作者所持观点,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客观的,所以谓语应该用一般现在时表达。完成时态较少使用,一般用来介绍该领域的背景情况,如他人已取得的成果,做过的试验,得出的结果,对现在或过去造成了影响。当然,使用何种时态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来最后确定。近年来的趋势是更多地运用一般现在时,国外学者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比例要大大高于中国学者。例2.CONCLUSION:Thefindingssuggestanassocia-tionbetweensuboptimalcareandcerebralpalsy,butthisseemstohaveroleinonlyasmallproportionofallcasesofcerebralpalsy.此例结论中的句子用一般现在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认识。

    2.3英文摘要的人称和语态问题及对策

    被动语态的使用是科技文体追求叙述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一个重要手段。国外语言学家曾统计,在科技英语里,全部限定动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用被动语态。其原因是被动语态将所要讨论的对象放在主语的突出地位,因而更能突出所要论证及说明的主旨而且,被动结构也往往比主动结构更加经济、紧凑。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也以被动语态居多,尤其是国内医学论文的英文摘要,被动语态的运用更是占据主流,甚至出现了被动语态滥用的现象。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也要求用第三人称,不可以用第一人称,汉语的无人称句译为英文就往往选用被动语态表达。然而,被动语态的文风在国外科学写作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摒弃[5],国外医学论文越来越多地采用主动语态,主语多用第一人称复数“we”,这是因为主动语态在结构上更简练,表达更为直接有力。因此,为了简洁、清楚地表达研究成果,在论文摘要的撰写中不应该回避使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例3.Weenrolled150patients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duringtheacuteillness.本句使用了第一人称复数“we”和主动语态,不但表达简洁、清楚,而且还可以避免实用被动语态造成的句子“头重脚轻”的问题。例4.SUBJECTSANDMETHODS:Weanalyzeddatafromaprospectivecohortstudythatcaptureddetailedclinicalinformationandlongitudinaloutcomesforallpatientswhoun-derwentcardiaccatheterizationinAlberta,Canada.Westudied11,468patients,1959(17%)ofwhomhaddiabetes.(WilliamA.Ghali,etal,2000)本例摘自《美国医学杂志》,对象和方法的叙述中都用了第一人称复数we和主动语态。国外期刊中有诸多这样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

    2.4数字和缩略语问题及对策

第12篇

2016年6月23日,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在总医院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大会主席、中国人民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就我国外周DCB在治疗PAD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中国血管外科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采访中,郭伟教授首先谈及了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建设问题。他认为,近年来,我国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

郭伟教授详细阐述说:“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近三年来,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的基础研究SCI论文占世界同行业总数的10%以上,临床研究SCI论文占世界同行业总数的7%。近10年来,关于周围血管的专利申请数量也迅速攀升,截止到2014年度,就已经达到320余项。近10年来,国家资助的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项目也逐步增多,尤其是近5年来,科研经费投入翻两番以上,而美国同期NIH资助的血管外科疾病研究经费近几年却呈现减少趋势,尽管资助经费体量存在很大差异,但中国动脉疾病立项增长势头可喜。上述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科研水平在日益提高。中国正逐步形成一支关注血管外科疾病临床和科研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仅包括血管外科医生,也包括部分从事心内科、心外科、介入放射等其他类型的医生。”

“我们也应当看到,数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学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血管外科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郭伟教授继续说,“未来血管外科应当更注重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关于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医学是讲究证据的。证据是选择治疗策略的基础、是确定手术适应症的依据、是评估干预措施的指导、是确认费用负担的途径。小到一种技术、一件器材,大到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都需要大量证据支持。我们发表的临床论文很多,但高证据水平的论文极其匮乏,而关于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几乎缺失。这些造成了我们目前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什么样的血管疾病,也没有自己的血管疾病诊治指南,更不知道中国需要配置多少血管外科医生来管理这些疾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证据,需要很长时间,但不做是永远没有机会的。第二是关于血管器材的创新性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血管外科已经实现了从巨创向微创技术的转变。以腔内技术为主的学科发展模式既推动了学科发展,也催生了一批从事血管腔内器材研发的企业。但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仅有6美元,而欧美各国的医疗器械人均费用已经达到100美元以上;全球前20位医疗器械公司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在这些医疗器械中,心血管器械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就血管疾病细分行业而言,状况与此相似。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是国产器材占有率最高的疾病,其中胸主动脉国产器材占48%,腹主动脉国产器材占28%,而其他血管疾病国产器材占有率少之又少。在国家着力建立创新型社会、以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血管外科行业的器材发展不缺市场、不缺资金、不缺热情,缺乏的是创意、工艺和机制。血管临床专家应主动承担器材创新的重任,因为临床专家最懂临床需求,同时涉及到创意、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创新产品自概念到上市过程中的多个重要环节;而搞好器材创新的关键环节也会极大促进原创性循证医学研究的发展。”

郭伟认为:“当前,我国血管外科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随着国家针对创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实施,必将大大加速行业发展,围绕创新器材的基础、临床科研水平也一定会进入新的局面,中国血管外科的发展也必将进入新的阶段。”

DCB治疗PAD的

循证医学证据

谈到正在举行的“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郭伟教授说:“刚才我谈到了我们必须重视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问题;同样,外周DCB治疗PAD的循证医学研究也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他接着阐述说,PA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其发生率与日俱增。尽管绝大部分患者是无症状的,但该病的演进会直接造成跛行、静息痛,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DCB的问世,为PAD腔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开展了多项关于DCB治疗PAD的对比性临床研究。

“首先我介绍一下DCB治疗股N动脉病变的研究情况。”郭伟教授进一步阐述说,THUNDER试验最早对DCB与未载药球囊(UCB)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该试验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股N动脉病变的平均长度为74 mm,随访6个月后,在再狭窄率、晚期管腔缺失(LLL)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即二次干预率方面,DCB均明显优于普通球囊。然而,在临床症状(Rutherford分级)及踝肱比改善方面,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同年,Werk等的临床试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THUNDER试验中还另设一实验组,即将紫杉醇溶于造影剂中,采用普通球囊进行PTA。结果显示该组上述的所有指标并未有优于普通球囊PTA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股N动脉段血管直径较粗,不利于紫杉醇在管腔中的停留。这也提示不同给药途径下药物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随后的临床试验纳入了更长范围的病变,随访结果也基本一致,即相对于普通球囊,DCB能够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到1年的LLL,降低再狭窄率。在对不同性质病变进一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显示,新发狭窄性病变采用DCB治疗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再发狭窄性病变的治疗结果,TLR率也低于后者。这个结果提示DCB对新发狭窄性病变有更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BIOLUX P-I、PAPID等随机对照试验也陆续开展,以验证新的DCB在处理PAD血管病变中的疗效。总体来讲,现有的临床试验所纳入的股N动脉病变仍相对简单,多属于TASC-A/B级病变。随着腔内技术逐渐向复杂动脉病变的深入,对于TASC-C/D级病变,DCB是否也有很好的表现?Zeller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了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股N动脉长段病变――平均长度(194.4±86.3)mm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年再狭窄率及二次干预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DCB在股N动脉TASC-C/D级病变中的效果可能并不劣于DES。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尚需要有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关于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研究,郭伟教授介绍说,DCB在股N动脉处的表现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也渐扩展到膝下动脉。Schmidt等通过单中心病例回顾,首次报道了DCB治疗膝下动脉长段、复杂性病变(平均17.6 cm,闭塞>60%)的结果。其104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为27.4%,12个月需行TLR比率为17.3%。这两项指标均优于普通球囊PTA。Liistro等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也证实DCB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及二次干预率均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然而,来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的IN.PACT DEEP试验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DCB组与普通球囊组的再狭窄率及TLR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在保肢率的对比中,DCB亦未有更优的表现。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除了与试验中两组患者病变存在一定差异、各组中足部溃疡或坏疽管理方式存在差别外,不同DCB制作工艺存在差别可能也是重要因素。有鉴于此,目前尚不能定论DCB与普通球囊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优劣趋势,还需期待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予以论证。

郭伟教授对上述研究总结说,DCB在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已获得越来越多临床试验的佐证。对于TASC-A/B级病变,DCB在减少术后6个月甚至1年内的LLL和再狭窄率,以及二次干预率方面,要优于普通球囊,但其中、远期结果,以及在处理TASC-C/D级病变中的潜力尚需进一步的随访及临床试验评估。即便如此,现有的临床研究透露出DCB的潜在优势,已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去继续探索其在PAD中更广泛的应用。

AcoArt I临床研究受到业内瞩目

记者在6月23日举行的“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上了解到,来自全国50多家医院70多名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都是即将开展或者已经开展DCB临床使用的血管外科中心。此次研讨会着重就使用DCB术前的血管准备及术中规范操作等问题,展开了多项讨论。

在研讨会期间,郭伟教授分别进行了幻灯演讲及手术演示,总医院的张宏鹏教授与与会专家分享了DCB目前的证据;该院的刘小平介绍了“如何优化DCB效果”和“细节很重要――良好的预扩张是DCB成功的重要保证”等内容;该院的马晓辉教授和与会专家分享了“DCB联合腔内减容的现状与未来”的话题;该院的熊江教授介绍了“DCB时代,如何应用支架”;该院的贾鑫教授介绍了“DCB――支架内再狭窄的新选择”;该院的许永乐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总医院开展的多个DCB病例。

郭伟教授介绍说:“前面我已经介绍过,DCB在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已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的佐证。对于TASC-A/B级病变,DCB在减少术后6个月甚至1年内的晚期管腔缺失和再狭窄率,以及二次干预率方面,要优于普通球囊,这已经给予了我们足够的信心。此次讨论的外周DCB是由先瑞达公司生产的,已经国家医疗器材监管部门批准上市,其上市前的AcoArt I临床研究结果备受国内外瞩目。值得一提的是,AcoArt I临床研究是我国首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先瑞达DC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的6个月临床造影随访结果及12个月B超随访结果已在多个国内外专业会议上进行汇报,并将于近期在全球著名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这项研究结果不仅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引起了业界的热烈讨论,并让全球外周领域听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使得‘中国制造’再次迈向全球舞台。”另据郭伟教授介绍,先瑞达公司将于近期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进一步验证DCB在真实世界的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学依据。

郭伟教授接着说:“外周DCB的出现,弥补了多年来我国外周市场的空白,给广大医师治疗下肢动脉疾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择,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希望。通过球囊扩张,使附着在球囊表面的药物渗透入血管壁,从而抑制内膜增生,维持管腔的开放以及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外周DCB可用于原发性病变或继发性病变,而先瑞达自主研制的DCB规格型号齐全,具有半号直径,更加适合中国患者的动脉尺寸。不仅如此,独特的专利药物涂层基质,使得先瑞达DCB药物释放更加迅速均匀。此次研讨会正值我国第一个外周DCB获批之际,是全国第一场关于外周DCB规范操作的培训及研讨活动。会议内容采用手术与讨论相结合,会场气氛热烈,病例讨论积极,达到了很好的学术互动效果。”

郭伟教授还介绍说:“此次研讨会着重就使用DCB术前的血管准备及术中规范操作展开了丰富的讨论。良好的预扩张是DCB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们通过详细的病例汇报和生动的手术演示,充分展现了如何进行良好的预扩,并且通过最新的国际临床数据及国外专家的汇报,进一步验证如何规范操作DCB及术后相关问题处理。”

另据记者了解,由总医院牵头成立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正在致力于医疗器材的创新研究,除了临床医生之外,还包括材料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临床医生等各行业的人才。“希望通过临床医生所传递出的需求,由不同领域行业的专家共同努力研发出更加适合于临床患者诊治的产品。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中国研究医院血管医学专委会,开展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加入更多国外病变解决方案,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说服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努力,未来我们的创新研究,能够给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带来新的希望。”郭伟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所以,此次研讨会着重体现的是一个观念的革新,而并非某一个技术的进步。我们科室作为这项研究的主导单位,期待能够推动外周动脉狭窄治疗的新时代的到来!”

第13篇

〔关键词〕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印本开放存取

〔分类号〕G250

A Study on the Barriers in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Liu Jie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s and reason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rriers in implementing process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line exchanges from the view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traditional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ng mechanism, legal right and technique aspect, an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various researchers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magazine publishers, so as to provide the work direc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online exchanges.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preprintopen access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高效传播与使用,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径及手段,并对学术交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的深刻变革,即传统的基于纸质印刷资源的学术交流模式正在向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资源在线交流模式转变。科技论文作为科学交流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流通自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于是,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模式呼之欲出。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科学研究将不再是埋头于二维的文本纸张,而是身处于可游弋的三维信息世界。国内外科技论文在线运行实践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研究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从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原因及意义

1.1推进我国科学研究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其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全局。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大力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研信息资源在整个科学界的充分共享。

1.2顺应科学交流开放存取发展趋势的需要

学术信息的流通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但随着学术出版商业化的愈演愈烈,基于订阅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对科研信息的流通自由造成了巨大的学术交流障碍。为此,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科学交流开放存取运动出现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1]。

为尽快顺应互联网上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趋势,我国相关机构正积极地探索与努力。如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的签署;国内一些OA仓储的出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arXiv中国镜像等。相关会议的召开,如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此外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实现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3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期效益的关键

理想的信息交流系统应是基于网络的、成本效益好、传播更及时、同时并不损及同行评审、能够保护学者和研究机构利益的系统。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要实现其预期效益,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否则,科技论文在线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铺平了“道路”的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推动则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物”。

2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我国的科技论文资源丰富,但是数量庞大的科技论文绝大多数掌握在作者、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科研管理机构)、学会团体、学术会议主办者等手中,无法为公众所获取和利用。从目前科技论文在线的总体运行实践来看,其收录的信息资源量还比较少,资源类型较单一,学科覆盖面狭窄,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明显。具体来说,目前科技论文在线主要收录的是预印本资源,而Internet上的预印本服务器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大的预印本数据库还比较少。除arXiv的文献量较大,文献增长速度较快,在专业领域中影响比较大以外,其他的预印本服务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量少,影响力有限。预印本的文献来源于专业人员通过上传文献投稿到服务器,不需要经过审核。预印本服务器上文献量的多少是由上传稿件的多少决定的,专业人员既然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有义务上传自己的研究信息。信息的上传与下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息的上传也就没有信息的下载,可以说如何鼓励科研人员存档是目前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就必须对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者障碍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估,而这也是采取相应资源推动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跟踪国外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国情,立足我国科研学术交流的大环境来分析国内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障碍。

2.1传统观念和文化上的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其对传统科学交流观念与体制的冲击是剧烈的。比如在除物理、计算机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其他学科领域内,还没有形成一种预印本文化,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开放存取的重要意义。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必须克服来自传统科研交流观念和体制的障碍。传统观念是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希望获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但缺乏主动提供信息资源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相互封锁而造成的科学数据“壁垒”已给我国的科研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资源浪费极大。

2.1.1从科研人员的态度看科研人员作为科学交流和科研创新的主体,他们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是科技论文在线产生的根本动因。所以调查分析科研人员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对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重要意义。

国外科研人员的态度,RoMEO项目[2]:该项目完成于2003年7月,是FAIR项目中专门处理权利问题的特殊项目,即解决在OA仓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 RoMEO对机构仓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科研人员、期刊出版商、OAI数据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524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的科研人员认为他们在将其稿件提交给OA仓储后仍享有版权,并很乐意被他人显示、打印、保存、摘引、存取,前提是不侵犯其作品完整性和署名权。这说明科研人员乐意将其成果与其他人员交流,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因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获取和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与学科的发展动态,所以在科学界推行开放存取有其生存及发展的土壤。

在中国,开放存取还是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几个OA仓储,影响力都较小,尚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国内学者亦大多持观望态度。根据初景利教授在“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的态度”的报告[3]可以看出:通过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223名科研人员的调查,只有8%的科研人员了解开放存取,有48%的科研人员略知一二,43%的科研人员从未听说过。不过,有59.2%的答复者愿意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兴趣最高,占76.6%。愿意将预印本或发表过的文章存放在OA仓储中的分别占30.9%和76.6%。调查表明,中国科研工作者越来越了解开放存取,多数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抱有积极而热情的态度。但同时科研人员也表示了相应的顾虑:38.1%的科研人员认为如果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预印本,将没有正规期刊愿意接受投稿,也将违反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30.9%的认为将会导致抄袭现象;21.1%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1%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25.6%的从未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互联网上。由此看出,在我国要推动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1.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交流政策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学术交流模式转向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里,预印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新成果的主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预印本服务器在高能理论物理领域出现后,一年之内就成为该领域信息的标准程序。可以说,这些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使用预印本进行科学交流的习惯,但是在其他学科领域却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资源推动存在障碍。

2.1.3科学协会的不同态度科学协会是应科学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科学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协会本身就是重要的科技期刊出版者,它们在对待“在OA仓储里张贴文献”的问题上,不同的学科团体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可从它们各自的出版政策上反映出来。比如美国心理学协会(APA)1996年针对因特网上科学信息的交流制订了以下政策:作者不能将任何阶段的稿件在因特网上张贴;主编将网上论文作为已不再受理;而且在论文出版后,出版者拥有版权;并不允许作者将APA已经出版的论文再在因特网上全文发表。美国化学协会也有类似的政策:在任何媒介上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本刊将不再考虑发表。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则正好相反,同意作者提交论文要求发表时可以同时将其论文在网络公共服务器上张贴;粒子物理学协会也持相似的政策。由此可见,不同的科学协会有不同的出版政策,这也是进行资源推动的障碍之一。

2.1.4 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态度 由于科技论文在线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会涉及到一系列和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必须弄清楚期刊出版商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以及相应出版政策,否则科技论文在线的运行会有极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为此,RoMEO项目对期刊出版商的版权授权合同和条款进行了细致调查与周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出版商要求版权,6%的要求独占性权利,4%的要求非独占性许可权利;75%的作者在投稿前被要求声明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发表过。此外,RoMEO还就期刊出版商对自存档运动的态度做了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22%的期刊支持作者将预印本预先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69%的期刊只支持作者将后印本即文章在期刊发表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将其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而在对103位出版商的调查中,60%的出版商仅支持后印本的张贴,支持预印本的仅占6%,而且规定了严格的许可条件,而另外34%的出版商不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张贴。由此可见,要实现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来自传统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主要还是个利益冲突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如何妥善处理好其与在先权利人(作者、期刊杂志、出版社、网络)的版权关系是避免版权侵权的关键,寻找真正的权利人,处理好授权问题是科技论文在线运行的成本投入和必由之路。

2.2传统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障碍

科研人员发表成果(尤其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所以科学共同体对科学成果的同行评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交流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科学自身已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评价与检测科研成果质量的系统。从成果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成果确认方式主要是在专业学术刊物上,这是成果能被公认的最有效形式,也是学者不能忽视的一种学术声誉。只要学术期刊还被评审委员会视为惟一正当有效的园地,它就将继续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从著作权的法律状态看,著作权是自动获得的,无须经过出版社审核,但习惯上成果被确认一般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为依据。就目前形势而言,谁的论文能够发表,是由出版社及相关的评审小圈子来决定的。而对电子版知识产权的确认有待形成统一的标准,学术机构是否能够自动承认网上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教师资格、业务评定、申请基金以及其他各种学术评估的有效依据还有待研究,而这也是有些学者不愿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OA仓储公布的主要原因[4]。所以,如何建立一套基于网络学术交流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事关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前景,是当前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

2.3法律障碍:版权风险、授权标准和机制

国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司法判例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科技论文在线健康发展的瓶颈。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会存在很多版权问题和风险。此外,随着版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在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网络传输,开展信息服务的时候,会受到极大的法律限制和版权风险。

具体来说,开放存取模式只限于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它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如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简称BOAI)明确指出:它提供的免费信息不包括作者未授权的作品,而只限于作者同意免费使用的作品;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5]。所以说对于作者享有版权,自己或者授权他人将其论文上载至OA仓储是不存在版权风险的。但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前面已经详细分析了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科学协会、期刊杂志出版商对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政策,所以这就导致科技论文在线进行资源采集时会面临复杂的版权问题和风险,比如要分析:科技论文在线收集的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版权状态与归属以寻找真正的版权人?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使用授权机制和付酬机制?对这些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存在哪些版权风险,等等。可以说版权问题伴随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过程的始终,因为在资源推动的背后是一种版权利益的动态流转和使用,涉及到复杂的版权法律关系与利益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科技论文在线与相关版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科技论文在线就无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4技术障碍:资源采集的标准规范有待建立、统一

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赖于相关资源采集、、共享、检索技术和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的技术标准、专利、科研成果、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情报等科技文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由于缺少有效的平台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上述资源进行汇总与共享,缺少权威的平台、窗口对外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科研人员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引用与开发,导致创新效率低下。虽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支持系统和技术标准: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DSpace系统,实现了大学科研期刊的分享与存档管理,用一种分布式的方法让任何获得授权的机构都能够分享到海量的科研论文资源;一项开放期刊和档案的技术标准Open Archive Initiative(OAI),也在全球协作下逐步成熟,支持标准化的全球科研资源的交换和检索[5]。但是,这些技术工具、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值得大力推广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Ba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2006-10-15]省略/openaccess.

[2]Publisher copyright policies & self-archivng.[2006-10-18].sherpa.ac.uk/romeo.php.

[3]初景利.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2006-10-20].159.226.100.146/会议课件/Chu-JingLi-OA6-3.pdf.

[4]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5]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4-78.

第14篇

办刊人深知,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只有发挥好工匠精神才能办好科技期刊。凭中国办刊人的聪明才智,无论是品牌策划、定位策划、选题策划、发行策划、包装策划、广告策划都不会输于外国人。国际上刊物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一样,国外办刊人的技术含量不比中国办刊人高多少,只是某些国际刊物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而已。科学技术国际核心竞争力不是单靠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精品期刊”获取,而是靠科学技术创新性、学术性、国际前沿科技信息获得。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平台(ChinaXiv)于2016年6月14日正式上线,中国科学家将由此可获得“首发权”。2016年初中国科学家团队研究寨卡病毒的论文被世界“顶级期刊”拒稿,但随后国外科学家发表在《自然》《细胞》上的论文与他们的成果极其相似[12]。如果中国科学家在本土期刊发表,先通过中国知网、超星、ChinaXiv等预平台优先出版,应该能最先获得国际认可。因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预平台处理,中国科学家在投稿的同时把论文预印本提交给ChinaXiv或相关平台,即便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滞后几十天,也能确保科研成果首发权得到国际认定,更何况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有水平、有能力抢占世界学术制高点、赢得话语权。这表明真正有创新性、学术价值高的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其首发权必定能得到国际公认,这才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以往那种由于管理部门、评价机构崇洋,失去自信,让办刊人、作者乱了阵脚,失去了许多科研成果首发权机会的局面才不会重现。

2.2不忘办刊初心,厘清科技期刊的功能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创新驶入快车道,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由原来的跟跑向并跑甚至在许多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8100万人之多,每年全时研发人员达380万人,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研发投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申请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茅[13]。我国不缺乏优秀的高水平科技论文。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头,又是龙尾”[14]。我们应认清科技期刊的功能和作用,牢记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5]宗旨,不忘办刊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的初心就是甘为他人做嫁衣,办好科技期刊,充分发挥其科技进步助推器的作用。就作者而言,科技期刊是学术传播平台,是园地;就读者而言,科技期刊就是开放的大学,吸取科学营养的圣地。办刊人必须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发扬蜜蜂和工匠精神,采好原料,精雕细琢;坚持创新,乐于奉献;明确宗旨,办出特色;读者为王,真诚服务;努力组约优质论文,既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也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真正办出一批与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化期刊、精品期刊。

第15篇

1天文学学术期数据来源与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情

统计源期刊

中国天文学学术期刊由中国天文学会、国内各主要天文台主办,包括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ResearchinAstronomyandAstrophys-ics》(以下简称RAA),中国天文学会、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天文学报》,上海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天文学进展》及云南天文台主办的《天文研究与技术》。其中RAA为英文SCI统计源期刊,由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负责海外出版与发行;《天文学报》为中国最早创办的天文学学术期刊,发表天文学科各领域研究成果,目前为双月刊,中文出版。我们选择RAA作为统计源期刊。本工作中另一本统计源期刊为英译版刊物,刊名为《ChineseAstronomyandAstrophysics》(以下简称ChA&A)”。为了便于向国际同行宣传中国天文学科研成果,早在1977年就由华裔爱尔兰天文学家江涛先生创办该刊物。它从国内主要天文刊物(目前选刊范围含《天文学报》、《空间科学学报》及《天文学进展》)选译文章,其中近90%的文章从《天文学报》选译,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该刊物的选稿、翻译、校稿等工作目前由天文学报编辑部承担。ChA&A和RAA为本文的两个统计源期刊。它们均为英文刊,由知名出版社负责海外出版与发行。两刊可在海外天文机构查阅,所以国外同行查询该期刊文献时不存在语言障碍。两刊论文的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情况具可比性。

ADS数据库及研究方法

ADS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授权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管理并运行,是物理学、天文学研究人员使用的在线图书馆。ADS的数据涵盖了天文、天体物理、物理学出版物及预出版平台www.arxiv.org。经出版方授权,ADS上的数据包含收录期刊文献的摘要或全文。不同于JCR只收录SCI期刊,而国内如中国知网仅收录国内期刊,ADS收录了绝大多数的天文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ADS中每条检索文献中含有简称为A、E、F、X、R、C等多个项目,点击C(Citationstothearticle)列出引用该篇文献的论文信息,点击R(Referencesinthearti-cle)列出文献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后者由出版社或期刊编辑部提供数据。通过ADS,可以方便检索每篇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及参考文献情况。以201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为第1作者在RAA上发表的有关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主题的综述文章[12]为例,截止2016年7月12日,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其总被引数为69,WebofScience数据库(简称WOS)中总被引数为161次,而ADS数据库中总被引数为175次。该文在WOS、ADS两数据库中按年统计被引用数分别为2、26、37、74、22和2、22、36、78、37(数据按2012、2013、2014、2015、2016年顺序录入)。其中2016年ADS多出的施引文献主要来自预出版平台arXiv的贡献及最新出版但WOS数据库中尚未计入的统计源期刊,包括RAA、天体物理杂志(AstrophysicalJournal)、天文和天体物理(Astronomy&Astrophysics)、经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andQuantumGravity)等期刊。因此,ADS的选刊范围、时效都足以衡量文献的被引情况,适用于本文的统计。

2分析与讨论

统计结果基于ADS数据库,我们将近5年ChA&A论文施引文献数(包含自引)和其中国内作者以及国内刊物贡献比例,与对应的参考文献数和其国内作者以及国内刊物贡献比例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作为对比,我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和数据来源分析了RAA,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国外作者及国外期刊贡献比例(国外作者贡献占比=100%-国内作者贡献占比,国外期刊贡献占比=100%-国内期刊贡献占比)可由此推算,受表格大小所限,未在两表中列出。施引文献数统计截止2014年12月31日。从表1和表2,可得出:1)ChA&A和RAA论文偏向于引用国外期刊文献及国外作者撰写的文献,这与引言中提到的其他学科的统计结果一致。2)ChA&A论文的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内作者贡献比例高达80%,施引期刊中国内占比也高于半数(58%);相比ChA&A,RAA论文的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内作者贡献占比接近半数(49.7%),而施引期刊中国内刊物占比仅为20.2%。3)ChA&A主要引用国外期刊文献及国外作者撰写的文献,但其施引文献主要源自国内作者的贡献和国内期刊的贡献。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4)相比ChA&A,RAA施引期刊文献中国外期刊和国外作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第3条中所提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程度显著缓解。

讨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国内优秀的研究论文逐渐流向国外刊物,从而导致国内特别是中文学术刊物的影响力下降,以致人们对中文期刊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当然,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研方面的投入包括科研条件和人员待遇等均有大幅提高,并且吸引了不少高水平的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的参与。至少目前在部分学科或部分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外的差距日渐缩小,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3]。由于数理天文等基础学科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同时缺少实际应用的评价依据,的被引数自然成为评价个人、项目、单位,以及学术刊物的一个重要数据。以下将进一步分析引用文献时国内作者和刊物的论文可能被忽略的原因,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1)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水平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科研水平,国内刊物与国际一流刊物的差距客观存在。这也是造成上文所述引用和被引不对等的主要原因。2)国内天文学期刊相比国外期刊占比很少。JCR公布的2015年数据中,“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科总共61个刊物,其中中国刊物仅一个,即RAA;而天文学中文核心刊物仅《天文学报》与《天文学进展》两个刊物[14]。3)期刊及审稿人导向。作者在向国际期刊投稿时,渴望论文尽早被接受,会应期刊的要求,或受审稿人的提醒,引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体现研究深度和广度。作者通过引用大量国外刊物上的论文,力图表现出对本领域或本课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体现该研究工作和论文的学术水平。5)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科研现状不够了解。这也是中国科研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客观反映,应该随中国科技发展而逐渐好转。6)中国作者对国内作者和刊物的引用不够重视。这里除了作者自身原因之外,刊物编辑部的宣传和引导不够也有一定的影响。以ChA&A为例,过去极少数作者对自己的论文被选译不知情,部分作者不知道自己的在ChA&A卷、期、页的具体信息,当然也就无从引用,对此我们现在已及时把有关信息通知作者。表1(ChA&A)和表2(RAA)的施引文献数据中国内作者贡献占比有约30%的差距,主要是由于RAA全方位的国际接轨,吸引一批国外作者的投稿(和引用)所致。此外RAA至少有两类稿源使其被引数明显高于ChA&A:一是介绍中国重大天文仪器的系列论文,如2012年大约有10篇关于郭守敬望远镜的论文,被引数约占当年的50%;二是一批高质量和高引用率的评述性论文[15]。需要说明的是表1和表2中的国内作者仅根据姓氏拼写来判断,不能排除其中外籍华人的贡献,可能会导致表1和表2所涉及的国内作者的数据被高估,但不会影响有关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中的国内作者份额的相对比较。这里可能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国外学者对国内研究现状不够了解,对一些原创性成果优先权的争议,乃至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学术偏见等。类似的矛盾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前苏联)之间也是由来已久的。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