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服务论文范文

企业服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服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服务论文

第1篇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其产生的动因,服务外包也不例外。1.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是服务外包产生的直接原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是企业实施服务外包最重要的驱动力量。[6]对服务外包产生的这一种原因,可以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交易成本理论从根本上对企业本质进行了解释,并为分析服务外包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2.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是服务外包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自身具备核心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3.服务外包是国际分工及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变化的结果分工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从另外的角度对服务外包产生的原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正是基于劳动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企业势必要考虑在有限的资源里,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部分,形成规模经济,而外包是劳动分工的延伸。

二、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趋势及特点

(一)国际服务外包现状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APCEO)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在2013年8月的《2013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概要中指出,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合同总的平均合同价值(ACV)为212亿美元(其中服务外包旧有领域的ACV为140亿美元,新领域的开拓性的服务外包ACV为72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3个百分点。2012年在经历了前期大动荡的背景前提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于新兴服务外包的影响比传统领域服务外包的影响要大。2012年总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为9910亿美元,其中旧有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与新开拓服务外包合同金额的比例大致为2:1。在9910亿美元中,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服务外包总额、美洲地区的服务外包总额、亚太地区服务外包总额分别为49%、38%、13%。ITO合同金额占2012年总服务外包合同金额的63.2%,BPO发展迅速。[7]

(二)国际服务外包趋势1.服务外包市场较之过去更加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呈现“三组鼎力”的局面。一方面是ITO依然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是BPO的市场占有份额在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技术含量高的KPO正在引领服务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这都能够促使产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使产业呈现全面的多元化发展。[8]2.服务外包业务范围从低端业务向高端业务扩展,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现在的服务外包业务不仅仅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时的IT服务业务,而是有了更加广阔的业务范围,例如金融、咨询分析、售后服务等各种业务流程。在ITO占主要地位、BPO和KPO发展势头强劲的基础上,对服务外包业务所涉及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各企业不仅仅把企业内部一些低端服务外包,也将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外包给别人。[9]

三、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据商务部服贸司2013年12月3日对我国服务外包相关内容的统计,截止到2013的10月份,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23347份,合同金额648.1亿美元,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52.5亿美元,同比增长42.5%。[1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依然不断扩展。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是我国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市场。2013年上半年我国承接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外包执行金额依次为47.1亿美元、32.9亿美元、24亿美元和23.3亿美元,分别占执行总额的24.3%、17%、12.4%和12.1%。[11]服务外包发展带动着我国服务外包就业规模的稳步发展。自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我国服务外包新增就业人员73.8万人。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共计23787家,从业人员共计503.4万人,其中包含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39.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7.4%。[12]各类主体,例如服务外包企业、培训结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都积极参与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中,并初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借助国内重点培养、国外积极引进两种措施的共同作用,服务外包人才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3]

(二)中国服务外包提升的对策建议近些年来,尽管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服务外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如何来提升我国服务外的发展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支持,为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服务外包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不能缺少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并出台更多有利于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善并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服务体系,从外部环境上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协调各个有关部门,提高服务意识,为服务外包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例如可以简化审批手续等。第二,稳步有序的扩大服务外包市场。跨国公司是当前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而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则规模小、实力单薄。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努力改变力量悬殊的状况。例如可以通过优化整合,培育龙头企业,以大代小,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我国服务外包相关产业开放,实现推动整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的目的。第三,积极改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引进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力度。一方面各有关培训机构,各高等院校应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注重服务外包人才语言、技能,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服务外包方面专业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匮乏,因此要加强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给予相关方面人才在研究经费、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优惠政策。

四、结论

第2篇

融之篇服务理念的多赢之道

[以“心”为基,合于心,敏于行]

合于心:真正决定服务成败的不只是服务人员的行动,更在于态度。感情投入就能理解一切,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换位思考,感悟客户需求。

敏于行:主动思考、积极行动,成功的服务在于为客户多想一点,先想一点,才能做得比客户预期的更好,主动服务,超越客户期待。

心行合一:将自己融入客户之中,遵守承诺,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以客户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影响客户,与客户共赢市场,共享发展。

1、服务愿景

成为公用事业领域的服务典范从电力管理者到电力服务提供者的转型源于蒙电对电力营销角色的重新定位:电力市场已经开始从“消费电能”向“消费服务”进行转化,“用心服务、主动服务、亲情服务”是当前蒙电服务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

蒙电全体营销人员将承继蒙电的优良服务传统,不满足于连续四年保持全区公用行业行风评议第一名的现有成绩,更将致力成为电力行业乃至整个公用服务领域的优质服务典范。

培育卓越的服务品牌魅力

建坚强电网,保证电能质量。积极推进,大力拓展市场。区内市场战略:(1)重点开拓工业用电市场,巩固和发展大工业客户用电增长势头。(2)居民用电、农用电和非工业性用电也将是今后用电增长的主力市场。(3)树立竞争意识和主动意识,积极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区外市场战略:一、精耕细作,保障服务水准(1)提倡全员服务意识。(2)完善服务手段。(3)提升紧急服务能力。(4)丰富服务项目。(5)拓展服务领域。二、注重形象,加强品牌推广(1)通过赞助各类社会文化活动、公益活动、福利救济活动,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等,提高蒙电的知名度,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2)充分利用媒体,对蒙电自身形象、企业理念、优质服务、企业英模、优质工程等亮点进行有计划地宣传报道,让公众对蒙电有积极的统一认识。(3)硬广告。在机场、高速公路旁、繁华商业区、中央商务区等处设立大型的企业形象广告,同时结合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广告,定期投放,加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服务宗旨

与员工共享发展,激发员工在服务交互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客户共赢未来,赢得客户的持久尊重与信赖;与社会共创和谐,守护一方蓝天,造福一方经济。

3、核心价值观

换位思考,感悟客户需求;主动服务,超越客户期待。

4、服务品牌名称

“蒙电服务进万家”的服务品牌,通过蒙电公司高度的供电可*性、合理的网点布局、专业的服务行为、亲和的服务态度、方便的联系途径以及高效的问题解决办法,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5、品牌沟通口号

95598,蒙电服务进万家。将95598和蒙电服务进行关联性的占位式传播,抢先占有电力行业的服务标记。95598不仅能基本串联起我们的蒙电服务业务,也是展现行业服务风采的关键接触点,是一个带动蒙电品牌整体形象有利切入点。同时,歌谣式活动主题容易记忆和口碑传播。

通之篇服务形象的沟通之道

[以“情”为桥,畅通业,沟通情]

畅通业:安全畅通的电网是我们获得客户尊重的基本保障,蒙电服务形象沟通体系通过对电力符号的象征性意化,传递出具象的电力行业特色。

沟通情:蒙电服务的沟通之道就是在与客户契约式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以情为桥,以爱为桥的客户感情关联,塑造亲情蒙电的形象。

便之篇服务环境的展示之道

[以“民”为本,为民、便民、利民]

为民:蒙电的服务渠道、服务环境,服务流程的设计皆“以民为本”。

便民:环境设计元素注重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注重区域设计的功能性、合理性、强化服务性。

利民:标准化、统一化的设计加强了蒙电整体形象的可识别性,经济性与实用性的设计强化了蒙电服务的亲民出发点。

标准化服务元素及功能分区

客服中心标准化服务元素指在客服中心每个服务区域的服务设施都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在不同的客服中心采用相同服务元素标准进行合理组合,实现各客服中心环境标准的统一。

内蒙古电网客服中心标准化服务元素主要包括接待台、业务受理台、自助查询台、收费区、等候区、洽谈区、VIP区及办公区。各标准服务元素的设计形式主要以简洁实用为设计出发点,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也便于不同客服中心的操作实施。

业务受理区主要功能为受理客户的各类服务需求,其标准化服务元素是业务受理台。

自助查询区(或查询区)主要功能为满足客户查询信息,其标准化服务元素为自助查询台(A级店)和触摸屏(B、C级店使用)。

收费区主要设置在B、C级营业厅,其标准化服务元素为收费柜台。

等候区标准化服务元素是等候椅。

洽谈区主要功能是方便工作人员与客户更好的沟通交流,A、B、C三级客服中心均应设立此区域。在A级客服中心可增设VIP区域。

捷之篇服务行为的高效之道

[以“简”为标,简程序,快行动]

简程序:蒙电服务流程的核心设计目标就是“简化”,一定要让客户体验到“一口对外、快速响应”带来的便捷感受。

快行动:更迅速的服务响应、更准确的服务行为才能满足客户对蒙电服务“又快又好”的期望和要求。

简而后捷:只有做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简化,服务行为的准确和迅速,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能的服务。

员工行为准则:

蒙电服务行为的提升之道不仅仅需要集团层面在理念方面进行宣贯和培育,也需要在员工个人层面进行思想修养、团队协作、服务竞争、任务完成等个人能力方面进行塑造和培训。

蒙电服务行为四力提升系统就是立足于员工行为准则,来统一规范企业员工的言论和行动。由于在企业中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企业对各个层面员工的行为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将蒙电服务营销文化的员工行为准则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次,在行为规范上体现不同的侧重点。

1、决策层的行为准则

融于市场志存高远作为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永远追求卓越,要对市场和企业经营有战略目光,有战略思想,有全局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向长远,权衡蒙电当前和未来的平衡,保证蒙电战略目标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正确制定。

战略引领控制有力作为企业决策层,要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团队协作,减少团队摩擦,关注服务链条的整体服务品质,在事前要出思路、出规范,使下级知晓向哪里努力;事中要注意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确保中、基层工作与计划目标的一致性;事后要善于评估工作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选贤任能团结众心决策层领导要知人善用,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合理掌握授权与控制,同时,凝聚蒙电全体员工的力量,引领全体员工实现跨越式发展。

敏行善断创新应变

利用蒙电及其外部资源,果断正确地做出决策,并进行合理的资源调度和配置,而不是犹豫不决,或者优柔寡断。同时决策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倡导创新文化,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建立应变机制。

2、执行层的行为准则

目标导向抓住重点执行层要努力扩大职务视野,深入领会公司理念和目标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在公司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擅于抓住重点,为蒙电争取合理收益。

执行到位,反馈及时充分发挥管理层的桥梁枢纽作用,做好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工作。准确及时地把决策层的意思传达给基层,并及时向上层反映基层的信息。

科学管理创新思路科学决策要知人善用,实践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建立适应市场的竞争机制,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决策质量。同时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层的战略决策,贯彻决策层的既定方针和战略要有力度。

务实高效灵活敏捷本着务实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全局考虑问题,严格管理,有计划地分配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任务的高效实施和完成。

3、操作层的行为准则

融入品牌换位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蒙电的一分子,每个员工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了自身的涵养,还直接影响着客户对蒙电的整体认识,代表着蒙电的形象。只有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融入蒙电品牌意识,我们的蒙电服务品牌形象才能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要求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擅于换位思考,多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不吹毛求疵,多看别人的长处。

专业精通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做行家里手,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得到别人的尊敬;只有非常了解自己的专业,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真正服务好蒙电的客户。同时还要注意保持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融洽和谐的气氛能够为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

服务体贴善于沟通从小事做起,面对每一个客户,都必须做到耐心、虚心加细心,加强沟通,努力满足客户需求。用物超所值的服务,打动客户的心,从而以卓越的服务打造蒙电一流的企业品牌形象。同时掌握沟通技巧、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配合主动行动迅速敢做敢当,快捷行动。勇于尝试、敢于承担后果。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必须快捷迅速、规范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蒙电服务宣言

面对自我: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着蒙电的形象。我们不畏惧繁琐与挑战、积极进取、以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不断追求卓越,享受成长,保证完成任务。

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在商业领域中,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peland(1923)和Churchill(1942)的研究。从那时起,学者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关于顾客忠诚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行为论: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认为顾客忠诚是对产品或服务所承诺的重复购买的行为,这种形式的忠诚可以通过诸如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衡量。第二类是情感论:基于情感的观点把顾客忠诚定义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偏好或依恋。测量指标有购买意愿、偏好程度等。第三类是综合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情感依恋和行为取向结合起来,认为真正的顾客忠诚应该是有着较高态度取向的重复购买行为。

二、三者的关系研究

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两两关系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意见,但是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下面这个案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者关系。

代顿·哈德森(Dayton·Hudson)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公司因为能够提供给顾客具有个性化的款式新颖、领先潮流的产品而受到顾客的青睐。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以折扣闻名的低价零售店和一些产品的专卖店由于能够提供给购买者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代顿·哈德森连锁店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和挑战。公司决定实施“金卡计划”以重新获得顾客的信赖。

公司管理层依靠对顾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细心观察,在顾客购物的过程中,积极的留心每个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过细致地观察,研究小组发现,顾客们最关心的是与店员的充分交流,顾客希望店员能够与他们一起分享商品信息,甚至一些小的不被注意的细节也能够赢得顾客的好感。所以公司最终决定充分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一些费用不是很高的软性优惠条件:比如赠送一张上面有有关流行时尚信息的新闻信笺;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即将要销售的产品信息;一张金卡:购物时附带的一些优惠,比如免费包装,免费咖啡,以及专为关系金卡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号码。此外,每个季度还为他们邮寄一些赠券。

在这项活动运作了一年的时间后,“金卡计划”取得了成功。随着销售额以百万美元的数量递增,“金卡计划”被公司认为是一本万利的举措,这项举措在获得顾客的商度忠诚方面实在功不可没,在今后的公司运作中,代顿·哈德森公司决定将这项运动的核心理念运用到公司更多的顾客身上。代顿·哈德森公司通过“金卡计划”成功地挽救了公司顾客的忠诚,而“金卡计划”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赢得了顾客的好感,提高了顾客满意,从而促使了顾客忠诚。

在此借鉴霍映宝、韩之俊对三者关系用PLS路径(PLS路径建模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HermanWord等学者提出,PLS路径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也称内生模型,它描述的是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又称外生模型,它表示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在外生模型中,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有两种形式,即外部模式和内部模式,也称之为反射模式与形成方式,前者的每个显变量与其隐变量成简单回归关系,后者的隐变量与其显变量成多元线性函数。)分析的结果。

霍映宝、韩之俊通过PLS路径建模,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服务质量即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效应系数为0.783,对顾客忠诚的效应系数为0.586,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作用明显大于顾客忠诚,而且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几乎完全是通过顾客满意产生的,因直接效应产生的效应仅为0.003,所以,三者的关系应为因果关系(见图1)。

三、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1、顾客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与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等于拥有市场。市场环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顾客、员工等因素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其中,顾客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无论是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还是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围绕顾客满意的竞争,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在顾客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其经营的对象,保持顾客显得更为重要。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等都是由顾客说了算,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再好,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顾客是否满意与忠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状况。

顾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利润而体现出来的。顾客的主观感受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有重大影响,这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证明。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对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在5年时间里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则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6.6%;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资产净值平均增加约6.46亿美元;企业若每年将顾客保留率提升5%,在5年内就可以将其利润提高25%到85%。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顾客满意、忠诚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顾客忠诚会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增强竞争力;顾客不满,有可能导致顾客抱怨,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顾客抱怨,就会导致企业现有顾客及潜在顾客的流失,进而使利润减少,企业竞争力下降。

2、顾客忠诚的价值

美国贝恩策略顾问有限公司在长期的企业咨询工作中发现:在知识和智力资本举足轻重的行业,处于同行业的各个公司之间的业绩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巨大差距的原因,用常规的市场份额、经济规模、单位成本等因素已无法解释,那么,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贝恩策划顾问公司通过对几十个行业长达10年的调查发现了人们所未注意和研究过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足以解释上述现象及其相互的数量关系,这个因素就是顾客忠诚。西方一些顾客忠诚领先的企业的大量实践证明,客户忠诚是企业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大动力之一。顾客忠诚的价值也可以用顾客保持率来体现,如果顾客没有流失,维持原来的顾客保持率,本身也创造了公司的较高业绩增长,那么,新增的业务和顾客保持率,将对公司产生持续增加的经济效果。

由于忠诚顾客与企业保持长期的联系,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加上顾客忠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拥有同一忠诚顾客群的现象,本企业顾客忠诚的增加意味着竞争对手顾客的流失。一旦形成顾客忠诚,竞争对手想要争夺市场,不仅要付出数倍于本企业维持顾客成本的代价,而且往往一事无成。因此,在竞争时代,顾客忠诚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的重要源泉。

3、顾客忠诚价值来源

顾客忠诚之所以产生如此高的经济效果,主要来源于两种力量。

(1)顾客增长效应

即忠诚对企业顾客存量的增长作用。假设两家公司,一家公司的顾客保持率为95%,另一家公司是90%,即前者的顾客流失率为每年5%,后者为每年10%。再假设两家公司每年的新顾客增长均为10%,那么第一家公司的顾客存量每年净增5%。而第二家为零增长。这样持续14年后,前者的顾客存量将翻一番,但后者将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可见,顾客保持率维持在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则企业的顾客存量每14年翻一番,倘若每年维持10%的增长,企业的顾客存量每7年即可实现成倍增长。

(2)顾客保持时间效应

这一力量往往在利润方面为企业带来更为直接和显著的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赚自每一顾客的利润与其停留的时间成正比。随着顾客保持年限的延长,投资回报率会以指数规律增长。

造成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顾客人均的营业收入增长效应。在大多数行业里,长期顾客对企业的贡献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就是延长顾客生命周期)。因为高度满意的顾客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并愿意为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付出额外的费用,使营业成本减少。长期顾客的服务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在已经建立信赖感前提下的交易行为会把供应商推荐给其他潜在顾客,因而在公司向新顾客进行营销推荐时成本几乎为零,从而间接地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当面临供应商合理的价格调整时,长期顾客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不会因一点小利而离开。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与提高顾客忠诚的对策

通过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关系的探索,我们知道,企业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达到顾客忠诚?

1、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使企业服务质量切实得到提高,首先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企业的一切设施、员工、工作程序都必须以是否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再造企业流程,强化服务的重要性,使员工真切体会企业生存、发展、繁荣的根本是顾客。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顾客的满意与忠诚,首先要做的,就是,贯穿一个理念——以顾客为中心。

2、培养员工的各方面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无论是优质的产品还是优质的服务,都是企业的人员创造的;另一方面,员工与顾客交往时的表现,即与顾客之间交流的言谈举止,也是决定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按照菲力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性利益,而且还包括情感性利益。情感性利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有形产品来满足,但是,很多情感性利益是在顾客与企业的交往和交易中由企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来满足的。所以,如果企业人员在与顾客交往中能使他们身心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顾客的情感性利益,就会激发顾客的购买动机,甚至获得顾客忠诚。提高员工的素质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培养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够至始至终准确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与顾客接触中应表现出礼貌、体贴,永远做到诚信、尽责、合理;培养员工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深入地理解顾客,并与顾客准确地沟通;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3、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使实现企业与客户利益关系共同体成为可能,CRM不仅能给顾客带来价值,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良好的CRM不仅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更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存的客户,而且还可使企业找回已经失去的客户。

CRM的核心是客户的资源价值管理: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保有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这也是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4、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企业提供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能体现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与众不同,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更能以特色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跟本上说,对手难以模仿与超越的服务质量、服务特色是企业设置的最好的转移障碍,这也是企业增加顾客忠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个性化服务有四个关键的步骤。

(1)识别企业顾客,并运用差异化分析。企业对顾客根据他们在消费方式上的某一两个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成为企业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消费群体,甚至是个别顾客。

(2)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对消费者进行归类后,就可以把他们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储备起来,作为现在和将来进行营销活动的数据基础,并在营销人员需要时能随时调出供其使用,这就是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这也是CRM系统的一部分。

(3)与顾客保持良性接触。只有经常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的营销提供方向,不管目标顾客有没有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都应该与他们保持良性的接触,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顾客做朋友,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

(4)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制定产品与服务。这可以说是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实施阶段,企业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都依顾客的需要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5、建立优秀的售后服务与反馈机制

售后服务包括免费送货、安装调试、保质、保量、保时维修等。企业提供良好的售后维修质量、良好的维修服务态度、合理的维修费用、方便快捷的退换服务都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对这些事情所做出的承诺,可以减轻公众的疑虑,提高公众的信任感。同时这种服务补救并不只局限于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存在瑕疵的弥补,企业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反馈,以追求持续的改进和永久的顾客满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Gronroos.C: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A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1994(2).

[3]CroninJR.、J.J.Taylor、S.A.:MeasuringServiceQuality:AReexaminationandExtension[J].JournalofMarketing.1992(7).

[4]Parasuraman.A.,Berry,L.L.,andZeithaml:RefinementandReassessmentoftheSERVQUALScale[J].JournalofRetailing,Vo1.67.

[5]汪纯孝、韩小芸: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第4篇

目前,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挖掘,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经营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仅以苏南地区为例,据2014年10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消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了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据了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而是由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区组成,横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苏南5市将积极发挥本区优势,充分利用本区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挑战,在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的广泛共享,并逐步建立健全本区联动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教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批后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目前跨行政区最大规模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区内南京是创新源头,其他城市是产业创新基地,既能接受南京辐射,又能接受上海辐射,并且能实现区内从研究开始到变成产业的全产业链,会比国内其他示范区效果更好。苏南原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内需转型背景下,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将有助于自主创新发展。另外,以往的创新示范区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不存在行政壁垒,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将为今后在条件好的省市推广提供经验和示范作用。南京本土券商分析师分析认为,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概念,在资本市场上比较新鲜,所以得到市场正面回应。预计短期内会对概念股有刺激作用,长期而言建议投资者多关注相关个股的基本面信息。据调查,近年来,山东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以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山东省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型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综合体现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发展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安全。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意识,积极运用各项有效手段不断推进其发展进程,加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其信息化服务体系,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企业的发展还影响着所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创新又离不开完善的服务体系。

2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代表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其手头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发展计划,以更好地调整和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要求企业积极发挥其核心技术优势,并广泛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健全其创新服务机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掌握更新更全的行业信息,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服务体系信息化主要是能够使很多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链接,能够确保服务资源进行顺畅,并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信息转换平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对企业的各项要求较高。它是一整套闭环回路体系,将各环节从开始到实施完成的成果保存下来。在整个平台建设过程中,企业、政府、高校积极联合,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企业信息平台建设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还有效地增进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中介组织还为企业提供了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转化,同时进行新产品市场的开拓并创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即在一定区域内相关的组织机构所组成的社会系统。创新型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突出了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情况下,企业只有及时转变其经营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创新发展观,才能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基本的网络资源和硬件支持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能够适用于创新型企业进行企业的运作与管理。针对生产类的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需要完成材料的出入库,原料消耗及进炉,存货查询,仓库调拨,库存盘点,库存账表,货品仓位表,库存明细账,仓库流水账,使仓库业务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清晰。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核心工作,一是实现领导部门、管理部门、服务机构、销售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完成系统平台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系统的完善。经过一系列优化整合之后,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更加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其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后的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通用性,信息化平台建立的服务功能适合大多数的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区域间企业共同的技术需求。二是专业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够具有面向各企业产品的服务功能,满足产品在企业中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实用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要能够针对各企业的相对应特点,使企业容易学习,好理解,方便使用。四是安全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以网络资源为基础的,能够拥有数据备份的功能,防止信息的丢失,而且设计服务平台也便于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与纠正。

3总结

第5篇

1.1营销滞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供电企业还没有能力分析、研究全部终端用户的特性,同时,也未能像其他行业一样,拥有比较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电力销售,对电力市场的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无法满足用户对电力的不同需求。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行业依靠信息化技术突破了原有的局限,获得了飞速发展。因此,供电企业需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搜集、汇总电力用户的需求信息,这样可避免顺应自然垄断时无法获得用户认可的问题。

1.2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供电企业倡导的“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即立足于加强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但在实际中,一些供电企业还没有形成主动服务的意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用户遇到问题时,供电企业才维修。供电部门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不能主动分析和排查问题,这主要因为思想观念已跟不上时展的潮流,仍旧以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经营供电企业。这种被动的服务方式非常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1.3供电企业内部缺乏协作性目前,供电企业的业务流程不以用户为中心,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依旧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电力营销和用户服务等属于供电系统中极少数部门的工作,不是企业共同的任务,没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统筹作业、协作管理,进而造成企业内部缺乏协作性、工作效率较低。

2供电企业服务营销的有效对策

2.1完善电力营销体制机制电力营销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供电企业实现成功营销的前提。因此,要加紧建立新的营销制度,以代替传统的营销制度。要想建立新的营销体制,需要融合服务理念。电力营销职能要向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转变,同时,要建立电力销售前、中、后一条龙的服务机制,并将用户服务作为营销工作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电力系统中的95598用户服务系统已非常成熟,该系统对电力系统内部的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能及时满足广大电力用户的不同需求。

2.2深入了解用户需要供电企业应该加强对用户具体需求的了解程度,并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营销服务。电力用户分布较广,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了解电力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用电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主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用电问题。比如缴纳电费、抄表、维修和修复线路故障等。供电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运用各种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尽可能地在用户提出要求前,掌握用户的潜在需求。因此,供电企业要加深对用户用电需求的了解,及时、主动地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2.3提高营销中的服务质量抓好营销汇总的服务质量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完善相关服务流程时,需要做到以下4点:①解决好各个环节、员工、班组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②细化电力营业厅的服务准则。具体可细化为用户分流引导、服务咨询、业务接待办理、投诉处理、宣传介绍、用户体验和应急处理等服务流程。③实行流程跟踪问责制度。用户进入营业大厅后,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避免用户浪费时间,从而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要详细调查流程被终止的用户,且及时给予答复。每到月末,应汇总制作完成的流程表,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利益。④创新服务监督方式。可聘请新闻媒体或社会人员进行服务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对于一些较好的建议,应结合实际及时采纳。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正,从而不断完善供电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形象。

3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洋快餐;服务营销;问题;原因;对策

21世纪,服务营销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热点。服务营销独特的魅力与功用,相信搞市场的人都不陌生。作为服务业重要一员的餐饮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与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餐饮业服务营销,就是采取多种策略,整合餐厅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创造商机,经营顾客需求,使现有各类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以期利润的最大化。新时期的餐饮业,极应加强其"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而洋快餐,作为餐饮业中的重要一员,要想在激烈的中西快餐对峙中脱颖而出则更离不开服务营销。

一、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餐饮行业,洋快餐企业也与日俱增。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许多洋快餐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常用的武器仍是食品创新与价格,他们的市场竞争理念还徘徊在产品营销的阶段,以传统的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日常经营和市场营销活动[1]。洋快餐在中国本土,作为典型的顾客高度介入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服务产品特征,这导致了其营销推广方式和侧重点与产品营销有着显著的差异。十几年的洋快餐实践和结果向我们表明,用传统的产品营销的理论来指导快餐的营销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和效益,但也给洋快餐企业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一)洋快餐企业在中国仍然受到排斥

随着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饮食要求开始趋向简洁化和随意化。年轻的白领经常去快餐店享用自己的午餐;周末外出,西式快餐是年轻人吃饭的最佳选择;节假日,西式快餐店人头攒动……可是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也常听见有人责骂洋快餐如何冲击本土餐饮,价格多么贵,还是垃圾食品,服务太西化等等。可见,洋快餐在中国仍然受到部分人的排斥,这些肆无忌惮地言语对其发展极为不利。

(二)服务缺乏差异和个性,洋快餐只能"服务多数"

洋快餐企业的服务让国内许多快餐企业惊叹不已,我们承认它的傲人之处,同时也指出它的不足。例如,快速服务本是洋快餐的特色,95%的顾客会因此而成为回头客。但仍有不少顾客抱怨餐厅的快节奏,连音乐、说话、走路都快。还有顾客投诉辣呼呼不够辣,署条太咸等食品问题。当我们把这些意见向上反映时,餐厅回复:我们都是按标准做的,只要多数人满意就可以了。如果洋快餐企业的管理者知道"一个顾客背后有250个支持者",那么对少数人的无动于衷所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三)重视售中服务,忽视售前服务,难以吸引新顾客

洋快餐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是工作在餐厅内,追求他们所倡导的"顾客百分之百满意"。他们强调"微笑服务"、强调专业品质,整洁优雅的就餐环境是他们的致胜法宝,餐厅设备严格消毒,炊具不锈钢制作,顾客不必为卫生问题担心。专门的儿童椅和儿童乐园为携带婴幼儿的父母提供了方便。顾客根本不必为找调料、餐巾纸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烦神,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美味的食品和完善的服务。然而这一切只有当你进入餐厅成为他们的顾客后才能享受得到,即售中服务。由于洋快餐的相对陌生性和缺乏售前服务意识,新顾客对其所提供的服务在消费之前会产生紧张感,而这会导致新顾客选择其他熟悉的企业就餐以期减少实际体验和预期之间的差距[2]。这样长期不能吸引新顾客,会导致顾客资源后劲不足。

(四)经常出现服务重复或遗漏,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一名餐厅接待员在做顾客访谈时,若访上一位刚接受过其他接待员访问的顾客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顾客喜欢热情服务,但讨厌被重复服务,尤其当他赶时间时,接受两次同样但自己并不需要的服务不仅会招来顾客埋怨,也是浪费员工的时间和精力。同样如果一个需要帮忙拿纸巾或吸管的顾客却找不到服务员,他会觉得被冷落而不满。这些服务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带来的绝对是负面影响。

(五)标准化的服务得不到贯彻落实

洋快餐在很多方面讲究标准,以麦当劳为例,其主打食品永远是汉堡、薯条、可乐,即便有变化也只是原有基础上的细微调整,如在汉堡中增加点鸡肉。食品有严格的定量规定:汉堡包的直径统一规定为25厘米,炸薯条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等。为了使各项标准能够在世界各地的连锁店得到严格执行,麦当劳编写了一本长达350页的员工操作手册,详细规定了各项工作的作业方法和步骤,以此来指导世界各地员工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就算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中的标杆企业,对于其所倡导的标准也无法贯彻落实。例如,餐厅要求收拾每一个餐盘后要喷消毒水并檫拭桌椅表面,但营业高峰期很少有员工能够按标准做。至于每隔一小时用杀菌洗手液洗至手腕以上并揉搓20秒的标准更是无人遵守。

二、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洋快餐忽视树立本土形象与服务公众

洋快餐企业进入中国之所以遭到排斥,一是因为没有树立起中国化公司的形象,没有重视本土市场和世界各国市场的差别,认为洋快餐在中国还是物以稀为贵。他们虽然把握住了各国市场的大致需要:生活节奏的加快、顾客需要快捷的服务、清洁的环境和高质量的食品。却忽略了一些细微而重要的需求:生活水平不同、消费心理和习惯不同等。二是没有"服务公众",中国人重感情,一旦接受了你的恩惠就会口软,而洋快餐没有注重"施恩于社会"。

(二)洋快餐过于重视标准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洋快餐非常讲究标准,这使得服务弹性缩小,当面对多样和多变的服务需求时,往往束手无策。作为餐饮行业来讲,人们进餐厅用餐需求是多样和多变的,有社交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有的喜欢欢快,有的希望安静,如果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满足所有顾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信息宣传方式不对口,所谓的售前服务没效果

洋快餐餐厅花了很大功夫在店面POP设计上,他们试图通过繁多的海报、灯箱、横幅来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食品和促销信息,但90%的顾客把这些信息看成是一种装潢,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只有3-5秒。并且洋快餐企业员工基本上工作在餐厅内,很大程度上只能实现售中服务,你只有走进餐厅才能体会到服务员的殷勤服务和专业素质,真正走出去服务的员工只是去发优惠券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核实,来到餐厅的顾客还是没有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的却很少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四)一人多岗,全而不专,使得服务出现重复或遗漏

洋快餐企业看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团队精神,所以对受聘员工的培训方案基本上沿着这两个方面走。一个新的餐厅接待员要学习和掌握播音、店内参观、顾客访谈、物品资料的整理、记录和行政,并且要求在当班的七小时中完成这些;一个小小的服务员也必须学会所有的煎、炸、烘、调等岗位,这样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全而不专,多而不精。尽管强调需要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来完成,但由于团队中大家都要各自完成同样繁多的任务,沟通和协调常常失效。

三、洋快餐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本土形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公众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以动制动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尤其对于跨国经营的洋快餐来说,服务营销本土化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各国文化传统、消费水平、消费模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3]。1、产品:洋快餐的核心食品是汉堡、薯条和可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稍作变化。例如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香鱼、热汤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价格:麦当劳曾在美国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快餐业内点燃了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稍有上升,虽然正值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纷纷降价之时,但由于促销成功,客流量并未受到影响。3、渠道:争取扩大以店内为主,店外为辅的服务辐射面,不仅要顾客走进来,更要员工走出去,并通过整合营销沟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中国化的公司形象,增强中国顾客对洋快餐的品牌认同。4、促销:从人员选择、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入手。餐厅员工最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广告应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来做,广告主角应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广告要充满人情味;营业推广主要利用价格折扣、优惠券和赠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是企业的长期承诺和经营宗旨,积极支持本地公益事业。如去年11月,麦当劳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善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新华字典》,捐赠给贫困地区的12万多名小学生,影响非凡。

(二)在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会倾听顾客意见

快餐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要为核心,讲求卫生、快捷和便利,麦当劳的QSCV和肯德基的CHAMPS标准堪称洋快餐的典范[4]。但服务的标准化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标准会丧失顾客,所以我们在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服务质量趋于一致的同时,必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洋快餐企业仔细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并根据顾客的喜好情况,为顾客提供差异和个,使顾客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科学地倾听顾客意见是我们更好的提供差异和个的捷径,让消费者自己告诉我们他需要怎样的服务。

(三)信息先行,加强售前服务,吸引和留住顾客

为了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确保洋快餐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顾客流,餐厅在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售前服务-顾客不消费的时候依然为他提供资讯。由于餐饮服务在顾客消费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于是可以在已署名并要求回收统计的优惠券上提供一些有形线索来帮助顾客了解和认识服务,减少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消费。同时,由于现在的顾客越来越关注就餐给他带来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地位上的利益,洋快餐的延伸产品越来越被顾客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延伸产品的重要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使服务通过传播、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被顾客所认同。吸引顾客来,又如何留住他?顾客总是希望获得大于其所付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餐厅必须为顾客提供了最大的让渡价值,即顾客价值与顾客成本之差[5]。增加顾客价值: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制定严格的指标如半成品储藏温度等以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系统把好原材料关。其次,继续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第三,培训员工谦恭有礼,为顾客带来较高的人员价值。最后,提升洋快餐的形象价值。麦当劳金黄色的"M"大门,象征欢乐与美味。麦当劳叔叔、肯得基上校则代表祥和友善。光顾洋餐厅,成为对美式饮食文化的一种体验,也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减少总顾客成本:提供快速服务可以为顾客节省等候时间,标准化的食品可以节省顾客点餐时的煞费苦心……顾客就是在综合考虑价值与成本之后,做出消费选择的。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专业分工,倡导服务分离和调节,避免服务重复或遗漏

1、加强团队合作与伙伴沟通,明确内部分工,各展所长,做到专而精:洋快餐企业可以要求每一个员工学习多个岗位,但要有轻有重,个性突出,每个人不必每天做所有事,只要在团队内协调好,谁负责什么事,负责哪快区域就行了,然后每日轮换。2、服务分离和调节:服务分离是指在服务过程中让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实行部分地分离,也即服务半自助化,比如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巾纸、吸管和番茄酱等。同时,由于餐饮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易消失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价格的调节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克服餐饮业不能用服务储存来平变的,有社交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有的喜欢欢快,有的希望安静,如果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满足所有顾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信息宣传方式不对口,所谓的售前服务没效果

洋快餐餐厅花了很大功夫在店面POP设计上,他们试图通过繁多的海报、灯箱、横幅来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食品和促销信息,但90%的顾客把这些信息看成是一种装潢,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只有3-5秒。并且洋快餐企业员工基本上工作在餐厅内,很大程度上只能实现售中服务,你只有走进餐厅才能体会到服务员的殷勤服务和专业素质,真正走出去服务的员工只是去发优惠券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核实,来到餐厅的顾客还是没有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的却很少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四)一人多岗,全而不专,使得服务出现重复或遗漏

洋快餐企业看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团队精神,所以对受聘员工的培训方案基本上沿着这两个方面走。一个新的餐厅接待员要学习和掌握播音、店内参观、顾客访谈、物品资料的整理、记录和行政,并且要求在当班的七小时中完成这些;一个小小的服务员也必须学会所有的煎、炸、烘、调等岗位,这样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全而不专,多而不精。尽管强调需要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来完成,但由于团队中大家都要各自完成同样繁多的任务,沟通和协调常常失效。

三、洋快餐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本土形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公众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以动制动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尤其对于跨国经营的洋快餐来说,服务营销本土化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各国文化传统、消费水平、消费模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3]。1、产品:洋快餐的核心食品是汉堡、薯条和可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稍作变化。例如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香鱼、热汤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价格:麦当劳曾在美国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快餐业内点燃了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稍有上升,虽然正值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纷纷降价之时,但由于促销成功,客流量并未受到影响。3、渠道:争取扩大以店内为主,店外为辅的服务辐射面,不仅要顾客走进来,更要员工走出去,并通过整合营销沟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中国化的公司形象,增强中国顾客对洋快餐的品牌认同。4、促销:从人员选择、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入手。餐厅员工最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广告应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来做,广告主角应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广告要充满人情味;营业推广主要利用价格折扣、优惠券和赠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是企业的长期承诺和经营宗旨,积极支持本地公益事业。如去年11月,麦当劳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善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新华字典》,捐赠给贫困地区的12万多名小学生,影响非凡。

(二)在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会倾听顾客意见

快餐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要为核心,讲求卫生、快捷和便利,麦当劳的QSCV和肯德基的CHAMPS标准堪称洋快餐的典范[4]。但服务的标准化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标准会丧失顾客,所以我们在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服务质量趋于一致的同时,必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洋快餐企业仔细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并根据顾客的喜好情况,为顾客提供差异和个,使顾客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科学地倾听顾客意见是我们更好的提供差异和个的捷径,让消费者自己告诉我们他需要怎样的服务。

(三)信息先行,加强售前服务,吸引和留住顾客

为了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确保洋快餐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顾客流,餐厅在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售前服务-顾客不消费的时候依然为他提供资讯。由于餐饮服务在顾客消费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于是可以在已署名并要求回收统计的优惠券上提供一些有形线索来帮助顾客了解和认识服务,减少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消费。同时,由于现在的顾客越来越关注就餐给他带来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地位上的利益,洋快餐的延伸产品越来越被顾客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延伸产品的重要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使服务通过传播、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被顾客所认同。吸引顾客来,又如何留住他?顾客总是希望获得大于其所付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餐厅必须为顾客提供了最大的让渡价值,即顾客价值与顾客成本之差[5]。增加顾客价值: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制定严格的指标如半成品储藏温度等以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系统把好原材料关。其次,继续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第三,培训员工谦恭有礼,为顾客带来较高的人员价值。最后,提升洋快餐的形象价值。麦当劳金黄色的"M"大门,象征欢乐与美味。麦当劳叔叔、肯得基上校则代表祥和友善。光顾洋餐厅,成为对美式饮食文化的一种体验,也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减少总顾客成本:提供快速服务可以为顾客节省等候时间,标准化的食品可以节省顾客点餐时的煞费苦心……顾客就是在综合考虑价值与成本之后,做出消费选择的。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专业分工,倡导服务分离和调节,避免服务重复或遗漏

1、加强团队合作与伙伴沟通,明确内部分工,各展所长,做到专而精:洋快餐企业可以要求每一个员工学习多个岗位,但要有轻有重,个性突出,每个人不必每天做所有事,只要在团队内协调好,谁负责什么事,负责哪快区域就行了,然后每日轮换。2、服务分离和调节:服务分离是指在服务过程中让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实行部分地分离,也即服务半自助化,比如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巾纸、吸管和番茄酱等。同时,由于餐饮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易消失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价格的调节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克服餐饮业不能用服务储存来平衡供求矛盾的困难。

(五)专人专业训练与"走动式管理"相结合,贯彻落实服务标准

1、用餐厅第一名的训练代表做服务培训胜过于让他亲自做服务,这样可确保标准服务地准确传递。此外,我们还得利用训练简介和录像之类的方法辅助基本训练。2、"走动式管理"-管理者亲临第一线,不管以什么身份,神秘顾客也好,高级视察员也好,他们的任务就是督促和鼓励员工,让员工时刻提醒自己服务要标准,因为随时有双眼睛盯着自己,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柳思维,邹乐群.市场营销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3-56.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版.

[3]冯云廷,李怀斌.现代营销管理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7篇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投资动因新发展

张诚认为,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不易储藏性和异质性,将导致其很难标准化和规模化许多学者也始终质疑服务业国际化的可能性。然而,服务业跨国投资化毕竟已成为全球新趋势,也逐渐表现出不同于制造业的国际化特征。近年来逐渐丰富的服务业投资研究中,以下几类投资动凶最受学界的关注和认同。

(一)基于市场寻求的投资动因

服务业国际扩张的初始阶段,服务贸易国际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类跨国投资大都集中于金融、保险、零售等与市场贸易直接相关的行业,其国际经营与市场需求量密切联系,因此最初服务业投资以市场寻求为主要动因。李和莫西仁(LiandMoshirian)对美国保险业吸收外资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从东道国视角分析跨国投资动因。保险业跨国公司通过FDI来规避由国际交易市场不确定性引起的投资风险,同时提高海外投资者意向。李和莫西仁构建了保险业吸引外资的东道国因素体系,包括国民收入、相对资产成本、相对工资率、保险服务总贸易额、汇率变动、银行业FDI、保险业市场规模和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证实与保险市场直接相关的国民收入、总贸易额和市场规模对FDI有显著正影响,而起辅助支持作用的银行业FDI和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对FDI也有影响。而钦科陶等人(Czinkota,etal)则通过美国高校MBA项目的国际合作来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海外投资,认为影响因素包括商学院规模、跨国经营经验、产品差异化、潜在市场、合同风险等。

近年来,市场动因理论虽然受到了学界的肯定,但因服务业投资已不仅仅集中于传统贸易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关联的服务业越来越成为跨国经营主体。许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其非核心环节如人力资源、物流管理与市场咨询等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运营,因此作为服务于制造业的专业公司,随着制造业跨国经营也逐渐纳入国际化轨道,原本的市场导向型FDI也开始向其他动因转移。

(二)基于竞争优势的投资动因

服务业跨国公司逐渐表现出其特有的竞争优势。郑琴琴认为,这来源于:(1)对特殊专用技术以及跳跃性知识的关注;(2)竞争重心由关注产品向关注服务过程转移,以服务过程和质量决定竞争优势;(3)关注经验积累的关键作用。跨国公司为发挥和转移其竞争优势,常常会选择高控制进入的投资模式。近年来基于竞争优势的服务业投资动因研究已逐渐增多,其视角主要集中在资产专用性、资产组合模式、东道国区位优势等方面。当然这类投资动因往往集中于企业资源特色较为明显的服务业,如对专有资源和资产组合有较高要求的知识密集型与生产业等。

1.资产专用性视角。此类研究主要源于TCA理论,加蒂尼翁和安德森(GatignonandAnder-son)认为,低资产专用性的企业倾向于以合资模式进入国外市场,而高资产专用性企业则倾向于全资模式。厄拉米里和饶(ErramilliandRao)运用logistic回归对TCA模型在服务企业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认为资产专用性高的服务企业倾向于在国外直接投资,而它又受到资本密集度、服务不可分割性、文化距离、东道国风险和企业规模等凶素的调节作用。

2.不同的资源匹配和资产组合。赛奇和格里菲斯(SeggieandGrifith)肯定了从竞争优势视角探讨服务业国际化理论价值的方法,并发现基于资源匹配的资产组合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对服务业海外投资具有直接影响。他们认为,服务业在国内市场为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资产组合将同样对国际经营有效,即独特资产组合能构建国际化竞争优势,其中包括金融资产、有形资产、法律资本、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组织和信息资本组合等。跨国公司将选择进入那些能将国内市场的资产组合优势推广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国外市场。

3.东道国区位优势,以政策倾向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程(Cheng)发现,中国台湾服务业投资动因主要为获取海外人力资源,同时利用本土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政策优惠。曼格(Manger)通过研究智利服务业外商投资,不仅肯定了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积极作用,而且明确了影响投资的区位因素还包括双边投资条约、优惠贸易协定、不完全竞争及政策管制力等。

(三)基于效率寻求的投资动因

研究效率寻求动因的学者多从宏观和微观两大视角切入。前者重点探讨上游政府和宏观政策倾向对服务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穆勒和拉伍洛克(MuellerandI,ovelock)以中国电信服务业为例主要研究国内政策和国际经济协议对引进外资的刺激作用。他们运用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出于获取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动机,并借此提高国内行业竞争效率。而这类FDI会受到来自国内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外部压力两方面的影响,这正是政府作为中国电信业上游机构而发挥的宏观影响力。此外,他们还探讨了中国政府开放程度不同时(没有FDI,“N”;有限额开放的FDI,“H”;完全开放的FDI,“Y”),中国电庸信盈利战略I;增长战略G)、国内竞争者(退出E;竞争C)和国外投资者(没有投资X;非股权投资I;股权投资Q)可能的战略组合。而史密斯(Smith)以公共卫生服务业为例,认为其FDI作为支持本国卫生防疫系统的服务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下游机构即国民医疗体系运作和商业化程度的直接影响,同时,上游政府的行政管理力度也将产生重要作用。

其他学者则积极关注微观管理运营效率对服务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格鲍尔和弗雷奇(GebauerandFleisch)以制造业服务部门的对外投资为对象,肯定其动因为克服跨国投资的管理风险,并证实管理风险规避和效率提升对服务部门投资的决定性影响,即只要服务部门能更有效地发现和利用战略机会,合理设置战略目标,避免过度激进和随意的管理活动,就必然会选择对外投资。

上述学者主要探讨单个企业对外投资,而近年来投资理论研究开始呈现跨组织边界的发展趋势,尤其体现在价值链运作视角上。拉格曼和弗比克(RugmanandVerbeke)认为,服务业跨国投资动因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处于价值链上下游的企业各自单独经营的灵活程度,二是从市场需求考虑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影响程度。前者从企业特定优势视角,说明跨国公司与上下游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灵活性将决定其是否对外投资;后者则从区位优势角度,说明东道国市场是否具有跨国公司所提供服务的特异需求,这将直接影响其投资决策。拉格曼和弗比克根据这两个维度将服务业跨国经营战略分为4种,如图1所示。

(四)基于距离论的投资动因

马库森和马库斯(MarkusenandMaskus)发现,FDI应当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实体(dis-similareconomics)之间发生,但其主要探讨劳动力素质差异的影响,即FDI遵循从高劳动技能地区向低劳动技能地区流动的趋势。直到纳伽和查希尔(NachumandZaheer)才直接肯定海外经营由“距离”(distance)所导致的成本差异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里的“距离”已被扩展到地理、文化、经济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

研究中部分学者重点关注“制度距离”的影响作用。塞尤姆(Seyoum)认为,制度差距与外商投资间存在负相关,两国制度距离越大,其间的直接投资就越小。一般来说,资本会流向制度更完善规范的地区,因为制度可为社会个体的准确定位和行为规范提供稳定支持,而跨国公司会在不完善制度的不确定性面前犹豫不决。此外文化距离也是另一重要因素。不少学者认为,跨国公司会最先投资在文化相似或心理距离较近的国家,再逐渐向心理距离较远的地区转移。而企业生命阶段对跨国公司文化敏感度亦有影响,处于起步期的跨国公司会对文化接近的国家有明显偏好,进入成熟期后则对文化或心理距离的敏感度逐渐降低。

近年来距离动因研究开始尝试从整体环境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桑切斯和巴伯(SanchezandBar-ber)对西班牙660家服务业跨国公司2002年的国际化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东道国与母国的环境差距是影响其海外投资的主要因素,包括东道国宏观环境、市场需求和企业行为三方(其具体变量如图2所示),它们在不确定性下的变动情况共同构成了影响服务业投资动因的环境距离模型。

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投资动因研究

随着服务业跨国投资的日益深入,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将逐渐从投资客体向投资主体转移,相关研究也开始备受关注,它与传统制造业投资有联系也有差异。“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投资问题,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轨迹和市场运作环境决定了其投资活动的特异性。部分学者认为,流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大都为克服非关税壁垒,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大都为获取廉价劳动力及其他比较成本利益。牧野等人(Makino,etal)构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经济单元的投资决策模型,它通过3个维度衡量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即东道国经济发展程度、市场规模及投资主体战略导向。若新兴工业单元以获取战略性资产为目标,它会选择投资到经济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的发达国家,该决策也须以自身具备学习经验和技术资产为支持。若其致力于获取劳动力或市场资源,则它会选择投资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大型发展中国家,并以自身具备充足生产能力为前提。

这类关于发展中国家投资动因的研究,一方面肯定了国家制度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发掘企业战略取向的微观作用,但多以制造业为例进行研究,对服务业投资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密切相关。

三、服务业投资动因的行业差异研究

除国别差异外,不同类型服务业在投资决策方面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针对整体服务业的投资动因研究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行业差异对投资动因的影响。

对于服务业类型学界存在不同分类方式。桑切斯和巴伯、拉格曼和弗比克认同前人以资本密集与知识密集的分类方式,并认为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往往呈现市场化与规模化特征,以及类似制造业关注市场的运营特色,因此在国际投资时更关注市场和效率寻求动因;而知识密集型往往属于专业服务业,他们需要专用性资产作为运营基础,在投资决策时更考虑竞争优势动因。具体来说,桑切斯和巴伯发现,影响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因素包括国家风险、文化距离、需求变动和市场营销;而知识密集型则为国家风险、文化距离、技术诀窍和企业规模等。纳伽和查希尔则认为,信息密集型服务业集中于知识和效率寻求,以增加其无形资源价值,许多专业服务业属于此类;而信息不密集者则更注重市场寻求和对低出口成本的平台寻求(lowcostexportplatforms),如零售、酒店等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此外,也有许多学者从生产性和消费性视角来划分服务业,前者指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部门,如运输、通信、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咨询等,它们作为制造业的上下游环节为制造业提供专业服务,其国际化必然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因此,效率寻求和竞争优势动因将占主导地位。后者指直接向消费市场提供服务的行业,其经营运作与市场规模、需求变动和营销活动等直接相关,因此更倾向于市场寻求动因。汤姆林(Tomlin)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的投资决策模型,探讨汇率变动、单位劳动力成本以及沉没成本对日本服务业向美国投资的影响程度,运用整体服务业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日本服务业FDI分为可贸易型和不可贸易型,上述因素都与其投资成正相关,其中对不可贸易型生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科尔斯塔德和威兰杰(KolstadandVillanger)对全球57个国家1989-2000年的服务业对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金融、运输等服务业而言,一国GDP和相关行业FDI规模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而对贸易行业来说,GDP和政治风险影响更大,但管理制度质量和民主程度比一般政治风险更具影响力。科尔斯塔德和威兰杰进一步肯定服务的不可贸易性决定了大部分服务业投资基于市场寻求,而生产业则因与制造业相关联而呈现效率寻求动因。

四、启示与展望

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其对外投资活动也由最初的简单出口和销售贸易逐渐向更为复杂的企业扩张转移,因此服务业国际化研究不能简单参照制造业模式,也不能进行整体而概括性的研究,而应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背景服务业的投资模式差异进行研究。如今,许多学者在研究服务业投资动因方面已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仍然存在理论框架不够系统,研究结论只能针对整体服务业,未能体现服务业行业差异和企业个体差异,未能从微观战略层面剖析投资动因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还存在极大的理论空间,学者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探索,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理论成果:(1)针对环境距离、技术距离等国别差异因素对服务业投资动因的影响进行研究,构建更全面的环境距离指标体系。(2)从微观层面探寻不同战略模式或不同生命周期服务业企业的投资动因差异。(3)探寻行业差异、价值链运作、跨国联盟等跨组织因素对投资动因的影响。(4)探寻不同投资动因对服务业投资进入模式、区位和战略选择等的影响。(5)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服务业在跨国投资中的独特角色和动因差异等。服务业投资动因研究不仅要与以往的制造业投资相结合,同时也应把握新时代服务业的专有特色,体现并构建适合于服务业投资活动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张诚.服务业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11Donghui,F.Moshirian.InternationalInvestmentinInsuranceServicesintheUS[J].JournalofMulti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2004,(14).

[3]MichaelR.Czinkota,DavidA.Grossman,RajshekharG.Javalgi,NicholasNugent.ForeignMarketEntryModeofServiceFirms:TheCaseofU.S.MBAPrograms[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09,44(3)-

[4]郑琴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H.Gatignon,E.Anderson.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DegreeofControlovcrForeignSubsidiaries:AnEmpiricalRestofaTransactionCostExplanation[J].JournalofLaw,Economics,andOrganization,1988,(4).

[6]M.K.Erramilli,c.P.Rao.ServiceFirms´InternationalEntry-modeChoice:AModifiedTransaction-costAnalysisApproach[J].TheJournalofMarkcting,1993,57(3)-

[7]StevenH.Scggic,DavidA.Griffith.TheResourceMatchingFoundationsofCompetitiveAdvantage:AnAltcrnativePer.spectiveontheGlobalizationofServiceFirms[J].InternationalMarketingReview,2008,25(3)-

[8]Shu-juAdaChcng.RethinkingtheGlobalizationofDomesticScrvices:ForeignDomestics,StateControl,andthePol-iticsofIdentityinTaiwan[J].GenderandSociety,2003,17(2).

[9]MarkMange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greementsandServicesMarkcts:LockingInMarketFailure?[J].WorldDevelopment,2008,36(11).

[10]M.Muellcr,P.Lovelock.TheWTOandChina´sBanonForeignInvestmenthlTelecommunicationServiccs:AGame-theoreticAnalysis[J].TclecommunicationsPolicy,2000,(24).

[11]RichardD.Smith.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TradeinHealthServices:AReviewoftheLiteraturc[J].SocialScience&.Medicine,2004,(59).

[12]HeikoGebauer,ElgarFleisch.AnInvestig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BehavioralProcess,Motivation,Invest-mentsintheServiceBusinessandServiceRevenue[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7,(36).

[13]AlanM.Rugman,A.Verbeke.ANewPerspectiveontheRegionalandGlobalStrategiesofMultinationalServicesFirms[J].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2008,(48).

[14]J.R.Markusen,K.E.Maskus.DiscrirrunatingamongAlternativeTheoriesof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J].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2,10(4).

[15]LilachNachum,SrilataZaheer.ThePersistenceofDistance?TheImpactofTechnologyonMNEMotivationsforForeignInvest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

[16]BelayScyoum.UStradePreferencesandExportPerformanceofDevelopingCountries:EvidencefromtheGeneralizcdsystemofPreferences[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6,15(1).

[17]EstherSanchez-Peinada,JosePla-Barber.AMultidimensionalConceptofUncertaintyandItsInfluenceontheEntryModeChoice:AnEmpiricalAnalysisintheServiceSector[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6,(15).

[18]ShigeMakino,LaoChung-Ming,Rhy-SongYeh.Asset-exploitationversusAsset-seeking:ImplicationsforLocationChoic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fromNewlyIndustrializedEconomi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2,(33).

第8篇

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有“衣食住行”之说,从而可以看出“食”是何等大事。虽然近年来有很多的企业提高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但在我们的中小型餐饮业作为一个整体,营销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型餐饮企业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行为不标准由于中小型餐饮业进入门槛较低,很多餐饮经营者不是很了解餐饮行业的特点,重销售轻服务,不能够找到顾客最为感兴趣的接触点,没有发现服务环境对于顾客带来的价值,服务意识淡薄,由于中小型餐饮业经营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所以服务的范围、行为也不规范。

(二)中小型餐饮企业缺乏相应的服务人员服务人才配置不合理在目前中小型餐饮企业中,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人员流动频繁,餐饮内部管理人才对于企业内部组织有一定的能力,但他们往往对市场营销的知识少之又少。

(三)对于顾客的需求把握不充足,顾客满意度低中小型餐饮业快速的兴起和消亡,或者是频繁地更新,不能够给顾客安全感,这主要是因为经营者对于顾客的把握能力不够,营销还仅仅是停留在有形产品。顾客的满意度不仅仅是以产品评价为唯一标准,无形的服务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四)客户关系管理意识不够强,不能充分体现客户利益最大化中小型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及服务人员没有真正的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正确的沟通渠道,仅仅是顾客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一些餐饮企业不合格的员工招聘和培训,这是从根本上不利于建立客户和餐饮企业之间良好的客户关系。

二、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的策略

中小型餐饮业服务的营销,便是选择多种策略,结合餐点内部和外部的所有积极的因素,最大化发挥团体优势,制造商机,经营顾客的需求,使现有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优化调配,以期最大化的利润。

(一)重视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的服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将日趋个性化,这更加要求了企业应重视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根据具体的消费场景、时段和目标,提供相应的服务,然后创建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形象。诸如情人餐厅、主题餐厅、风味餐厅等。从当代消费者的心理来看,许多人在消费时,不仅消费的是商品本身,同时消费的是商品的名声以及通过商品体现出来的某种象征性的形象,因为具有一定意义的象征性形象,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的身份地位,也能使消费者产生一种自豪感,带给人们一种谈资、一种体验。在创新,实施完善的个性化服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强化全员强烈的服务意识。中小型餐饮经营者要高度重视服务的重要性,在做好食品质量和特点的同时,还应加强多元化的服务管理。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一个和谐、温馨的餐饮企业文化建设,会让每一个员工都产生很强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归属感,全心全意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第二,增强对消费者服务需求的研究,改善服务内容。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专研,及时地察觉消费者对服务的最新需求,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从沟通中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服务的基本知识,更要学会阅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第三,实现全面和定期的的培训,在结合外部和内部培训的实施,强化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重视强化企业的文化、理念的培训,要注重各项服务技能及礼仪的培训。第四,注重服务的人性化,关怀消费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这样认为的,消费者在被服务的同时,也希望感受到被他人接受并被尊重。所以不能为服务的本身而去服务,而是要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为目标,在以充分的人性化服务为简体,进一步使消费者的精神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二)顾客满意是餐饮企业追求的目标中小型餐饮企业怎么才能保持住顾客和发展新的顾客是管理者们常常思考和探寻的问题。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如果顾客完全对食品的消费满意,然后当他们需要再次外出就餐时就会再次到这家餐饮企业进行消费。长此以往,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就会上升为对企业的忠诚感,他们自己不仅会成为企业的常客、熟客,还会介绍亲朋好友来消费,这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展市场面十分有益。所以,餐饮企业应重视每一次消费后的顾客满意度,这是比广告更具有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的途径。

(三)餐饮产品的质量是顾客能否满意的基础中小型餐饮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不仅取决于优惠的价格,而是要使顾客在消费后认为在这里消费是值得的,美味的食物,优雅的环境,周到的服务,甚至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感觉产品质量和出色的性价比,因此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中小餐饮企业提高食品的整体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满意,以保持住客户和开拓市场,这是服务营销的概念,这是中小型餐饮企业重要的营销战略之一。依据服务营销的战略,中小型餐饮企业基于精确的市场定位,必须认真地去了解市场以及顾客真正的需求,再次对菜单的品种进行检验,严格控制成品的质量;改善餐厅环境,突出环境的特色;服务过程的设计和操作规范,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加强餐厅现场管理,以提高质量。

(四)内部营销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高质量的餐饮产品中不仅体现了厨房和餐厅的艰苦努力,还包含着相关各部门的员工。因此近年来,服务性企业提出了两个“第一”,即“客户第一”和“员工第一”,那么究竟是哪个第一在前,哪个在后呢?营销学认为:“没有快乐的员工不满意的顾客”。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企业的凝聚力等,都将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餐饮品的质量以及对顾客服务的质量。所以,对于中小型餐饮企业来讲,员工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企业的“内部顾客”,为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加强员工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意识到企业的营销目标作为他们的服务行为,同时也将相应增加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三、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内涵;影响因素

由于客户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物流企业开始不断的创新,在企业的相关战略的指导下,引进和学习了一些新的经营的方法和理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顺应着它的发展,改进了一些现有的管理理念,或者是研发一些全新的物流服务产品和方法。

一、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内涵

服务是物流企业的根本,因此想要让企业得到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只有通过提高服务以及做相关创新来实现。在创新的形式上,各物流企业普遍是采用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和质量来实现企业的服务创新。另外,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这样也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不仅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也进一步拓宽了业务的范围,从而提高了本企业的业绩,并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外部因素

1.政策环境和技术

我国物流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离不开我国在宏观层面上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例如国务院在2014年颁布了《物流发展和长期计划(2014-2020年)》的政策,它意味着我国给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政策环境,物流行业也获得了相关政策的极大的支持,也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另外,我国在转变政府的能力和加快构建创新体系的过程中,积极的推进了市场文化的创新,从而使得物流企业处在创新服务的一个的好的大环境,这也进一步推进了物流企业在服务创新上的能力。

2.顾客

根据Larsson和Flint所创建的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模式来看,他们指出客户信息的收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的建立,客户信息的讨论和反映是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从物流企业的特点来看,让客服真正参与到服务过程中,增加客户的参与服务的能动性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加强顾客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同时通过这样的双向沟通方式以及客户反馈系统的建立,能够让物流企业进一步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R.Magnusson则在2003年指出对像物流企业这样的服务类企业来说,用户和客户是相关企业服务创新的主要来源,而且他们所给出的一意见相对与专家学者来说,更加的权威。在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中,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因为物流服务创新的根本是需要面对面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起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互动的学习关系。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深入研究客户的各种需求,并创建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是他们发展的目标。

3.竞争者

斯科特•安东尼在2010年时提出的企业服务创新的观点指出,除消费者本身,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外部的专家和渠道构成了企业在创新思想上的重要的来源。竞争对手作为一种动力,使得个物流企业必须要不断的思考服务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同时,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我国的物流企业不仅来自己国内的其他物流企业,还面临着国际上的物流巨头企业的挑战。在创新战略上,很多的物流企业选择采用跟随竞争者的方式,物流企业服务的方式由于不显著,因此很容易被模仿。另外,竞争者的服务战略上的变化很容易被同行察觉并模仿。所以,竞争者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服务创新。

三、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内部因素

1.企业战略和管理体系

在最初,企业的服务创新活动是随机性的,系统性的,然后现在服务创新已经转变成为了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下执行的一些有意识的系统的行为。因此,企业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实施标准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可以让企业更加了解本企业的实力以及优势,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服务创新的决策。也让物流企业不仅能够进一步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物流企业在制定相关企业战略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还能够指导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保证创新活动能够达到其目标。

2.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包括了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他们则是这些服务创新活动的构建者和执行者。物流服务创新的根本是只由行业的从业人员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来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或者建立一些的新的服务产品去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因此,普通的员工在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物流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他们在与客服进行直接的交流。因此,他们可以更好的去发现客户的需求。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也能够激发起员工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另一方面,他们还是服务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因此这些员工也直接的影响了企业服务创新活动的实现结果。另外,管理者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经营活动的构建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也极大的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四、结束语

除上述影响因素之外,合作伙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的发展,很多的物流企业的创新并不能只依靠自己去执行,也需要与其合作伙伴建立其双方的信任,并实现长期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起交流平台,并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创新效率。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过程中与其物流的设备提供商以及管理咨询企业等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因此当它的合作伙伴产生变化的时候就可能推进物流企业进行相关的服务创新。可以说,加强与其合作伙伴的合作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有着长远的影响。

作者:崔芸 单位:开封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莉,陈阳.物流业服务创新特征及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物流技术,2013,(5):259-262.

[2]杜娟.浅析物流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53-55.

第10篇

(1)人才协同培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是否先进,人才是第一位的影响因素。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匮乏。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协同培养是一种企业为核心,学校为辅助的方式。注重企业当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培养。一方面,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招收员工,并与学校沟通建立好培养的计划,提出员工所应有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的把脉,对缺少的技能人才要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课程,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拓宽人才的知识层面,利用当前比较前沿的课程来培养学生。在培养的方式上可以灵活多变,教师可以下企业进行教学,企业也可以把员工送到学校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从而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企业人才培养和高校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整体体系,也促进了高校教师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通过这种服务,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高校中获取良好的科技人才,学校也可以通过企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了解行业的动向,从而调整自己的招生计划,增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双赢体制。

(2)技术协同开发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很好的发挥高校教师队伍的行业精英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技术开发中,同样的,学校也可以利用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工作中,企业与高校可以进行一些高新技术上的协同开发。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行业核心共性技术上我们国家是非常缺乏的。可以通过高校、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形成科研的新团体,整合各家资源,共同研发,推动行业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3)信息协同分享高校与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合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相互信息共享,企业和高校之间对高新技术的前沿知识掌握的方面不一样,有各自的优势。高校由于所开设的专业比较多,信息比较广泛,对某一种科技的前瞻性要远远好于企业。企业相对比较专一,行业内的一些前沿技术比较敏感,并且专业性比较有优势。信息的相互共享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进步,还能丰富社会的信息资源。

(4)管理协同创新企业所追求的永远是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良好的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工作效益,提高利润,这已经是企业界的共识。学校在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时,因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事项非常繁多,这就要求院校好好做出管理上的调整,方便与企业的进一步联系与合作。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学习并借鉴企业的管理创新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5)资源协同整合进行合作的学校和企业两方在资源上的整合是必然的,无论是人力资源和实验设备的共享,都是全方位的。这就需要学校实事求是的分析自身与企业的优点和不足,促使资源能够有效的分享与利用。学校在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时候,要贴近企业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推进企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的素质,增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够顺利的共享,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2.结语

第11篇

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截止到2014年6月底,盐城市市、县各级财政都设立了配套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共12.4亿元,在各级服务体系建设上都有配套的政策引导手段。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盐城市政府已推动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文件13个;盐城各区县都安排了相关支持服务体系配套建设的资金近4亿元。截止到2014年6月底,盐城全市含镇已建立各类中小企业服务中心45家,已经初步形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

2健全盐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几点看法

2.1完善建设中的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市各级区县政府大力建设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盐城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发展专业行业,如技术交易、研发、转让、产权认证和有关科技信息咨询等,对会计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和扶持,对咨询、广告、调查和劳动就业等中介机构要引导和规范。

2.2盐城市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盐城市各级区县政府为解决盐城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主动参与到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上来、寻求银行的合作支持、让担保业积极配合起来,努力扩大担保服务,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担保困难的问题。

2.3发展盐城市中小企业市场服务功能认真做好市场开拓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搭建展览的展示平台,是盐城市各级政府的任务,在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上要下功夫、积极组织境内外各种商业洽谈会、寻求企业之间的商业对接机会、大力推销中小企业的营销参展、宣传推介等有关活动,在盐城市中小企业进出口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如资金、人才、知识、商务网络等,帮助盐城市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盐城市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2.4在盐城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服务平台国外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比例36%左右,日本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超过40%,中国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比例小于1%。如盐城工学院梁佳伟同学,是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典型,大一时自己做家教,大二介绍同学做家教,大三创办了自己的家教公司,在2013年帮助盐城市在校的600多名大学生解决兼职家教问题。在充分利用盐城工学院等地方高校资源为盐城市中小企业服务过程中,开展合作的就业创业培训教育就大为必要。盐城市各级政府可以委托盐城工学院对盐城市中小企业老板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管理知识;另外在大学课堂里面鼓励学校开设创业知识课程,培养未来的中小企业老板,还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大学生自身就业问题,也对大学生创业中小企业起促进作用。

2.5盐城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健全盐城市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盐城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研发和设计、检测检验方面要提供配套服务,产学研用能有机相结合,盐城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要尽快建立,有助于盐城市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的加快调整。在经济合作活动方面,充分利用盐城工学院等地方高校的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弥补中小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

2.6盐城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在盐城市政府倡导下,可以整合盐城电视、盐城有线网络、盐城广播电台、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等各种媒体资源,搭建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平台,努力营造对盐城市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舆论环境,搞好宣传工作。盐城市中小企业展示与提升自已的形象、企业的知名度上,借助有关媒体渠道来实现,达到企业产品推广和自主品牌建设的目的。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信息服务将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易取得成效

1.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需要良好的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之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周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替日趋加快,只有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得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去,更要与全球的企业竞争,只有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渠道,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及时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熟悉国外环境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政府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企业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迅速地对市场波动做出反应,适时地调整研究开发、经营管理及销售策略。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力量有限,加之单个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会加大,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统一规划和部署,打破区域、部门、行业、领域的分割与限制,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1999-2000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连续对科技兴贸计划重点出口企业进行了需求调查,调查表明:出口企业普遍对“政府能够提供国内外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有迫切需求。因此,创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支撑企业快速反应的信息技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等运营环节中提供专业化、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加入WTO后,国家不能通过各种补贴直接支持企业的生产活动,然而为企业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确实被允许的,并成为各国促进本国企业发展,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通过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更是成为各国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有关调查也表明,企业对政府服务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上,有71.8%的企业认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政府服务项目。

4.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

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鉴于我国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首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聚集在各地的高新技术园区,可以充分利用高新区所具有的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其次,科技型对本领域内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动向更为关注;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息的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同,且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基础条件。

此外,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加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有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有力推动面向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1.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

欧盟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包括EICs、CORDIS、BC—NET、BRE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欧洲信息中心(EICs)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经济区以及中东欧、地中海沿岸,拥有294个分支机构的信息网络。它向中小企业通报有关欧盟的活动和议案,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的信息及技术转让计划。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全面信息(包括计划的执行、结论等),同时还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等。创新传播中心(IRCs)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帮助,协助它们确认技术要求和合理技术,帮助它们参与欧盟科研开发计划。两个企业合作网络(BC—NET与BRE)专门负责帮助中小企业在地区、成员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

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小企业局创办的商业信息中心遍布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每个中心均配有8部10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最广泛的信息服务和资料服务。

法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各级工商会组织所属中小企业信息联网,发挥桥梁作用,提供海外市场信息。例如,法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到中国寻求产品和投资市场,但缺少有关信息和语言工具,因此,巴黎工商会最近成立法中交流委员会,专门承担向中小企业提供中国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家前往中国等事宜。

2.政府出面推动覆盖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挪威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主要大学和26所地方性学院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即TBIC(TechnicalandBusinessInformationCenter)。这些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构成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商务信息提供者(如商业数据库商)一起构成本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同时通过Internet,可以寻求全国其他地区的TBIC的信息支持,从而形成多级、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保障体系。TBIC的突出特点是将信息专家和各行各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支撑体系,且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优势。

日本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实现经营、技术信息共享。各都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地域信息网络和共享的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日本政府还帮助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建立同大企业的信息通信网络,提高签订定货合约的速度和效率。

3.制定专项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美国政府实施了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络,把信息分门别类地输入网络,供中小企业自由选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欧盟投入4400万欧元,启动了“进入信息社会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以融入国际市场。

4.出台各种激励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推出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网络经营的计划,为中小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尤其是培训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目的是使中小企业在网络化潮流中同大型企业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政府方面还积极支持、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行业性内部网络,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最近采取了一项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向各地的中小企业支援机构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建立内部网络和加入因特网,建立广泛的信息和接收系统。

5.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

英国政府开通了“直接通向政府”主页,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该主页于1998年11月开通,提供包括1100多个文件的企业监管指导甚至各种报表,使企业可以方便、迅捷地在本地“一次性”办理完成政府要求的有关审批监管手续。

欧盟最近在因特网上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欧盟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寻找商机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企业之窗”内的信息资料包括经济新闻、贸易博览会信息、近60万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统计、欧盟关于企业的法规和政策等。“企业之窗”可使用欧盟内部通用的12种文字调阅,是欧盟向企业提供的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资料库。企业还可通过这一网站向欧盟委员会反映它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推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根据课题组2003年对我国科技系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在参加调查的78家政府机构(主要是各地科技厅(局))中,虽然大多数单位均建立了网站,但普遍存在浏览量小(53%的网站日浏览量在100次以下),更新速度慢(能做到每日更新只占总数的11%),没有专人维护(57%的单位没有专人或只有一人负责维护)等问题。此外,的信息缺少深度分析,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据调查73%的网站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制,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要想维持一个运行良好的信息网站,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需要专业的信息分析人员,在不断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下,从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加工和整理相关信息,显然作为一级政府机构的科技厅(局)没有精力做这个事情。另外,在地方科技厅(局)也没有设置这样一个机构或专业职位做这个事情。当然,缺少资金支持,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设立专业化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2.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网络环境、机构建设、服务内容提供以及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构建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但资金、人才培养(主要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掌握信息利用和获取技能的人才也很需要)、内容建设则成为主要矛盾,而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能够促进信息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因此一定的资金投入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当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也是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才培养和内容建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信息服务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加工整理出企业所需的信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只有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生产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信息产品,为企业提供满意的信息咨询和服务,才能显示出信息服务的价值,信息服务业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信息服务行业。

因此,作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主体的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观念的转变、机制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3.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服务体系作为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加强,世界各国都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本国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2003年更是提出了科技中介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但是,一个完善、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绝非一日之功,应该把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具体目标,通过有效组织和科学实施,全面推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广泛的服务网络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鉴于中小企业缺少获取信息的资金、人力和手段,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如网站、纸介信息、刊物等,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二是专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对现有机构的人员培训、吸纳新人进入以及组织离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余热等手段,建立一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的专家队伍;三是大力发展从事信息咨询服务业的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和行业发展趋势、投资机会介绍、投资风险评估等信息,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的特点并,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

2.加强机制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将一部分职能、一部分资源剥离出来,通过对原有人员的培训和吸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加盟,组建面向企业服务、公益性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鼓励市场力量进入信息服务领域,通过竞争,激活和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其利用效率。

3.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

资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鼓励专业厂家参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我国政府可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购置的设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同时也可给予正从事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降低税率、税收减免、一定的财政补贴等财税支持,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等方面,对信息化确有成效的中小企业给予积极支持,从而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扶持体系。

4.开展“送信息到企业活动”

了解企业需求,建立联系渠道,及时为企业提供所需信息。同时对企业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查询、主页制作、网上商城、虚拟主机等综合性信息服务。

5.以科技兴贸信息网为依托,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专栏

在已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搜集国内外技术动态、市场信息,建立一个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服务的数据资料库(包括:项目库、人才库、产品库、物资供求库、政策法规库等),使中小企业以较少的费用及时、准确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与各级政府、相关网站建立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振滨,《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区域性、行业性市场中介组织》

2.王晓津,《欧盟中小企业政策评介》西南交通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贸易问题》2001.6;

3.宁军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州城市和企业信息化研讨会文稿;

4.《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国际差距》(2002.8.30);

注释:

[1]本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的阶段成果,本项研究受到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资助。

第13篇

摘要: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是竞争,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竞争气息,通过竞争来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家都把目光放在竞争层面上,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封闭的,都会有很多竞争对手的存在。所以说,企业如何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是一个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通过对监理企业这一服务性企业的调查研究,列出了服务性监理企业开拓市场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目标市场关联市场品牌战略人才战略

引言

本人现在所在的公司是监理公司,是一个服务型企业,马克思曾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435页),所以我们的产品就是我们公司技术人员的服务,而我们的顾客就是建设单位,他们需要利用我们的知识经验为他们建设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控制。

但从现在监理市场来看,自从国家对建设工程必须强制进行监理以后,近几年来成立了太多的监理公司,虽说建设市场份额不算小,但这么多监理公司分下来,还是不够的,同时由于去年国家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以来,建设市场逐步形成萎缩的趋势,这样一些实力不强,专业人才不突出的小公司就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企业要生存发展,还是要想办法开拓市场,扩大销售。

1、确定主要目标市场,以此为核心,向外发展

本公司是监理企业,所以理当将监理放在第一位,以监理业务为主。同时公司所有人员都是长年在进行监理工作,操作起来轻车熟路,但监理业务的市场有很多种,包括:房屋建筑、装饰装璜、市政、桥梁、绿化等。

1.1把握现有市场,开拓边缘市场

首先,我们公司的现在企业的资质范围是房屋建筑乙级,所以我们要以房屋建筑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进行开拓,把主要精力放在房屋建筑监理市场上,我们公司现在的业务85%以上都是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公司从成立至今,一直在做房屋建筑市场的监理,所以对这个市场,公司所有的人员都是比较熟悉的,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同时这几年下来,公司也有了一定的客户群,有些客户要继续造工程,通常首先会想到我们公司,也有一些客户,虽然自己不再造工程,但是朋友要造工程了,也会想到我们公司,把我们推荐给朋友,当然这是建立在我们在对他的工程监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他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其次,可以顺便开拓一下边缘市场,包括绿化装饰装璜的监理市场,这部分市场的资质准入还不是很严,房屋建筑资质也可以进行监理,所以不存在市场准入的问题。而且这部份市场参与竞争的对手相对于房屋建筑来说要小一些,并且风险要小一些,而利润却要相对高一些。我们公司去年绿化、装饰装璜监理工程的业务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包括环太湖景观工程、苏州市吴中区行政服务中心、苏州建行吴中支行、苏州吴中人民医院等的绿化装饰工程,并且装饰装璜及绿化的造价相当高,同样的比例收费就高,所以从产出率来算比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产出率高很多,所以这个市场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市场。同时,现在不管政府,还是企业,都相当重视生态环境,所以绿化工程相当多,也就是我们对绿化的监理业务也相应增加;另外,许多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的装饰使用年限已差不多了,都需进行重新装修了,对我们装饰装璜监理市场而言又增加了市场,例如我公司这次承监的吴中区财政局、检察院、行政中心的装饰改建工程监理,就属于此性质。

1.2提升企业资质,开拓新市场

引进人才,内部挖潜,把公司的企业资质范围扩大、提高,现在具有市政工程资质的监理企业还不是很多,假如我们企业把建筑升到甲级,并有市政乙级的话,那我们的监理范围就宽广很多了,涉及的面也广了;资质升上后,选择的机会就多了,同时投标时你的得分就高,中标的机会就高。同时,市政工程项目是监理行业中产出率最高的工程,由于它的工程造价高,工期短,同样的人才、物力,产出就会比房屋建筑许多。现在道路的造价相当高,几公里的道路,往往要几千万的造价,而且现在道路施工都是机械化施工,工期相当短,所以监理的成本也就相对来说要低一些。同时,由于现在国家正处在大发展的阶段,所有发展市政先行,每年政府在市政上的投入,数以亿计。所以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监理公司都有市政资质的,市场竞争总的来说比房屋建筑小一点。我们只要稍微分一杯羹,就是不小的业务量了。

1.3与国际接轨,进入设备监理市场

随着国家和地方基建、技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项目越来越多,设备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也逐年攀升。仅上海市2004年完成工程项目的总投资1404亿元中,设备投资额就达到50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5%.因此,巨大的社会需求决定了设备监理有市场,并且市场潜力巨大。

设备工程建设的投资额度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程进度强度高,工程协调与控制管理极为复杂,绝大多数项目的投资者或业主往往不具备适应上述情形的管理控制能力,需要通过市场采购技术、管理控制等咨询服务。因此,国家以及其他投资方迫切需要一支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单位,建设单位也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单位对其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管理,以避免盲目建设和组织管理不当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减少工程质量隐患。

在发达国家,设备工程监理市场的主体往往由设备监理单位与业主、承包商共同组成。与此同时,设备工程监理市场体系还包括其它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招投标公司等。

在建立和推行设备监理制度的进程中,除了需要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下精心培育设备工程市场,确立设备监理单位在该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以外,还必须完善监理中介服务机构,使之能具备匹配主体的水平,为设备监理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共同培育设备工程监理这一新兴、前景美好的市场。设备工程监理事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培育设备工程监理市场是建立和推行设备工程监理制度的核心基础与关键环节,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如果培育不起市场,市场秩序不规范,就无从谈起设备工程监理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2001年,上海设备监理招标投标中心试运行,设备监理市场特别是项目业主的行为得以规范,设备监理机构的服务得到了各方肯定。同时,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建立了全市首家设备监理招标投标评标专家库。2002年上海工程设备监理招标投标(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设备监理招标中心业务量比最初成立时翻了几番,承接的项目业务量超过80亿元,招标的范围也由最初的轨道交通领域扩展到现在的轨道交通、电力、水务、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前景非常广泛。截止2004年12月底,上海市共批准工程设备监理机构68家,从事工程设备监理工作的人员总数已经达到7000多人;批准工程设备监理招标投标机构26家,从业人员500多名。

所以从上海设备工程监理市场的形势就可以看出,设备工程监理有着广阔的市场。

西方国家的监理市场比较规范,大型项目中银行也往往都在贷款条件中明确要求业主采用监理、保险等手段防范风险,以使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尤其像世界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项目贷款,一般聘请国际知名的监理公司,参与项目建设。由于监理要求严格,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信贷资产的安全。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外银行业的进入,国内设备工程市场也必将监理作为一个贷款附带条件。

当然,工程设备监理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得项目业主的认可和共识。只有项目业主认识到了工程设备监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才能积极开展工程设备监理。

从目前实际建筑工程及设备工程的投建运作情况看,业主的一般作法是将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咨询工作交由行业设计院来完成,且投资咨询着重于工程经济,主要是看投资周期的回报率。接下来的设计阶段也就自然顺理成章地由行业设计院承担,业主认为,如果再请监理单位进行设计监理意义不大,理由为额外增加费用,信任度不够,对监理企业业务素质和能力是否比设计院强也持有疑虑。设备监理的内容包括对重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储运、安装、调试等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业主,其要求不一样。对于标准通用设备、长线设备,业主不一定要求监造;有些企业的仓储管理能力较强,他们不要求储运监理。因此,市场的需求可能是委托全过程设备监理,也可能是某一个阶段或某几个阶段设备监理。结合市场和目前设备工程监理单位的整体现状,在目前一定阶段,可将设备工程监理范围定位在设备采购阶段开始到安装调试阶段比较恰当,有计划、有节奏地在这些范围内精心培育设备工程监理市场,待时机成熟时,有条件的设备工程监理单位联合设计单位组建项目管理公司,为实现设备工程监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现在不仅国有企业意识到要在投资项目中开展设备监理,通过地方监理部门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外资乃至民营企业在了解其重要性后,也纷纷主动要求监理中介机构向其提供服务。”设备监理协会理事长于献忠说。

规范设备工程监理市场的准入与控制市场供需平衡,是确保设备工程监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设备工程监理市场的不断培育与成效的显现,设备工程监理市场会在几年内迅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希望加入这一新兴行业。所以,我们要抢先进入设备工程监理市场,才能走在其它企业前列。

2、瞄准关联市场,多角化经营

在建筑市场中,招标,造价咨询设计,勘探企业与监理企业一样,同样也是属于服务性行业,而招标,造价咨询的工作与监理工作的很多内容也是相同的,监理企业的很多人员都具有全国注册造价师与预决算证书,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开拓招标,造价咨询的市场,同时,这些业务的开展,不仅可以扩大本企业的市场,同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从最简单的一点来说,原来我请客户吃一次饭,只可以谈监理一个业务,而现在可以谈招标,造价咨询,监理三项业务,成功的机会也增大了,同时,公司技术人员可以身兼几职,像招标部门除了负责招标事项外,还包括负责监理工程的投标工作;一些双注册的高级人才,监理业务忙时可以担任总监,空的时候可以到公司负责造价咨询,这样多方利用也降低了成本。我去年考察了常州安厦监理公司,它已率先发展了这种模式,从安厦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来看,它现在已是三分天下了,但是从利润率来计算,它的招标部、造价咨询部的利润率要比监理部的利润率高得多,所以他们老总说,他都觉得监理变成第三产业了。

3、与国际接轨,发展成为顾问公司模式

监理,从国际通行叫法就是management,也就是管理的意思,所以国外大多采用项目管理公司,也就是顾问公司的模式,自从中国改期开放以来,也涌入了很多,国外的、港台的顾问公司,他们的业务范围,包括前期项目策划、设计、报建、招标、施工阶段管理,直至工程全部完工交至业主使用为主。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其本意就是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是对业主委托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管理、监督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监理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涌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监理企业,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尚有较大差距

我们国内的监理公司要发展,也就必须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大量国外顾问公司的涌入,竞争必将空前激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在国内,前几年监理工作刚起步的时候,由于专业监理人员缺乏,所以还不可能考虑顾问公司的模式,随着监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培养及涌现,发展顾问公司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且,随着大量外资、台资企业的进入,由于他们对国内建筑市场不熟悉,而且厂房建造又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所以他们更愿意由顾问公司来帮他们规划、设计、建造厂房。

建设监理公司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发展成为项目管理公司:虽然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业主方将工程项目的全部或大部分管理交由项目管理公司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上述对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的讨论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公司是我国比较有实力的建设监理公司的发展方向,各公司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

3.1人才建设:作为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其业务范围远比目前的建设监理公司宽广,这就要求公司在人才建设上下大功夫,公司应制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一方面下决心培育本公司人才,按照对人才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的要求,着重在人才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培育本公司的骨干,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多方引进人才,为了迎接设计/建造及EPC交钥匙这一类大型项目的管理,首先要引进一些既有设计能力又懂管理的人才,同时要引进一些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或国际工程承包经验的人才。外语水平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3.2利用人世的机遇,主动寻找外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争取在国内的外资项目上与外国项目管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管理。合作的目的是按照比较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求,学习外国公司的长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力争以平等的伙伴关系组建联营体,而且在每个部门中都要安排我方外文好的业务骨干,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外方的经验,尽量不要只分包一部分工作去"独立作战".

3.3要重视主动开拓市场,加大对业主方的宣传力度。我国的业主方,不论是政府投资方还是一些私营业主方大都不懂工程项目管理,因而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向业主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内容、过程,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本公司的实力。要主动开拓市场而不能坐等招标,因为业主方可能常常提不出项目管理招标的内容。

3.4主动建立资料信息库。做好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对一个公司的要求是很高的,应落实专人收集研究以下各个方面的资料并建立一个信息库……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及其管理的内容;。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合同范本;。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项目:管理软件资料;。其他公司有关项目管理的文件、资料、经验总结;。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专著和论文。

有了本公司的资料信息库,才能在接收不同类型的工作时立于主动。

4、注重品牌效应,创建名牌企业

现在的社会,是注重品牌效应的社会,企业要创品牌,创名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监理市场中,鱼目混珠,混水摸鱼的很多,有挂靠的,有承包的,还有些小公司,这些企业人员短缺,实力不足,却把整个市场搞得一团糟,造成了负面影响,很多业主都对监理企业不信任,而我们必须对所承监的每个项目都严格监理热情服务,要做一个项目就给业主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样,他也会向其他要建造工程的朋友推荐,我们很多项目都是这样承接的,而且这种推荐方式签约的机会比较大,因为推荐的人一般都是比较要好的朋友,相互之间比较信任。

而且,一个企业创出品牌以后,很多大的项目的业主都会把品牌公司作为道选目标,在同等条件下,你中标的机会就会比其他公司大。所以要求以工程形象为标志,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经营开拓为延伸,以企业发展战略为蓝图,努力打造企业品牌。

4.1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公司建立初始,就有意识地开展了树企业品牌的工作,包括企业品牌标识工作,工程形象工作、产品标志工作,不仅仅是具体工作,企业还站在树战略的“大品牌”高度,提出要树立监理产业的品牌,树建筑工程品牌,并通过宣传、教育、管理,深化和强化员工品牌意识。

我们认为品牌是企业生产经营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标志,是企业管理水平、营销水平、科技水平的全面体现,品牌是企业通过服务给予消费者或客户的一项重要承诺,作为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无形纽带,知名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的权力和商业利润,它被公认为是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已意识到,对建筑监理行业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随着全国资质就位工作深入,中国建筑监理企业品牌化发展已提上了重要议程。品牌已成为建筑业重要的资产,对我们公司来讲,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感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快速变化。公司不仅仅是搞监理,还要积极涉足其他领域,必须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因此重视企业品牌,积极塑造企业品牌,研究制订企业品牌形象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对现代建筑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国际化挑战,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4.2打造“双高”品牌工程监理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及工程,精品的工程是企业品牌的最重要的基础,质量的高低决定品牌的价值。高质量、铸精品、出名品已成为建设监理、施工企业市场取胜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现在的市场,时间就是金钱,业主不仅要质量达优,而且十分注重工期。对监理单位来讲,今天的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和进度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企业“一抹黑”,信誉扫地,效益受损。更重要的是会使企业在承揽任务和其他工作上陷入非常被动的困境,使拓展市场的百般努力前功尽弃。监理企业要树品牌,就要和建筑企业共同打造“双高”(高速度,高质量)品牌工程。只有“双高”,业主才能满意,只有“双高”,业主和施工单位才能都出效益,达到双赢。

我们公司承监的项目获得了一个扬子杯及五个姑苏杯优质工程奖。

4.3形成创品牌的科技实力企业的品牌是以企业的实力作为支撑的,而这个实力最根本是科技实力。目前建筑市场,特别是规模大的项目,主要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越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越主动,竞争力就越强,取胜的机率就越高。现代建筑结构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科技领先竞争就有了资本,有良好品牌的建筑企业,

在技术上都有自己的强项。

宏观讲公司品牌的科技支撑是个稳定的“三角形”。主要有三个优势支撑。

一是技术优势支撑。

二是装备优势支撑。

三是人才优势支撑。

4.4深化品牌内涵和开拓外延市场目前,动态的市场合作,各行各业的业主根本无法对企业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同时,建筑工程也不是社会大众消费的固定产品,建筑工程每一个都不一样。另外,工程项目投入大、工期长、风险高。产品可以用一个试试,工程不能先干一个看看。这样一来,要市场迅速认同,企业就要有相应业绩,相应资质。为此必须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业务,拓展品牌新的内涵和外延。牌子如何,这就成了建筑市场合作伙伴进行判断和确定是否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的重要因素。

5、加快引进人才步伐,注重员工素质培训

《天下无贼》中葛优讲了一句话,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方向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专家级的管理团队的培养。

企业核心领导层以及企业各部门领导者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整合能力、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服务性行业尤其如此,像监理公司主要利用人力资源创造效益,有好的人才大家都要抢,没有能耐的人是谁也不要的。监理公司专家级的人才就是全国注册的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咨询师等。我们需要专家级的人才,也需要能在工程上老老实实做资料的人,所以,各种人才要兼顾。同时在公司内部也要实行优胜劣汰,好的人才要重点培养,予以嘉奖,而那些没有才能,有时又自以为是的,要坚决清除,不能留有害群之马,因为监理这个行业有可能做坏一个工程变失去一大片市场,公司以前也曾碰到过这些情况,而失去以后要打进去是相当困难的。

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不曾忘了公司内部人的挖潜,有些公司职员,既有监理工程师上岗证,又有造价工程师及预决算员上岗证,这也是一种资源,要充分利用,为企业创造效益。

同时,我们要考虑的是员工素质的培训内容。一个好的企业犹如一艘在波浪中前行的轮船,决策者就是船长,而员工则是各岗位的船员,只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船员,才能在船长的带领下抗争汹涌澎湃的海浪,到达胜利的彼岸。所以我们要重视起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它包含着: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职业交往的培训、综合素质的培训等实质性的内容。

5.1技术知识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从事监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楼宇智能化施工等新兴的技术发展,要有充足的学习准备和扎实的监理经验,这样才能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做到监理到位把好质量关。所以一个企业应该积极的搜寻在建筑市场上的新兴的设备、工艺、材料和建设方案,对工程监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把这种考核的成绩和个人的工作岗位、收入进行密切的挂钩,以保证技术知识培训的有效性。

5.2思想道德培训对员工也是为督促员工有着良好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识,而设立的培训内容,它包括建筑法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培训,使员工在市场竞争中合理的使用竞争手段,避免做出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技术人员在驻地项目监理上,要时刻以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建设单位的利益为第一,在施工监理中以廉洁奉公、严格行使监理权为使命,不能因小失大损害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荣誉和利益。员工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关系到监理企业在驻地项目上的企业形象。在工地巡视和监理工作上,要处处尊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在工作上要以谦让虚心,积极的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服务好。不能消极怠工、耍派头、监理松懈、设卡刁难、吃喝索要财物等不良的职业行为,都要时刻以一个高素质监理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不仅是对员工自身一个必要的修养,也关系到企业文化中员工的敬业精神面貌。

5.3综合素质培训,它是根据员工的阅历、爱好、性格而有针对性的培训,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社会礼仪、时事政治、企业发展文化、市场分析、文化修养等内容,目的是对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有一个多方面健康的发展,可适时开展对员工的艺术技能培训和比赛、请专家对时事政治的讲座、社会礼仪的培训和户外体育的竞赛。对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对员工进行较为新兴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和员工拓展素质培训等计划,这些新兴的员工素质培训计划,目的是有专业人员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调整,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员工拓展素质培训是有专门的机构根据企业特点来设计和进行培训,目的是让员工具有挑战精神、相互间的信任和协调能力。无论是那种素质培训都要真抓实干、不能走过场,对员工素质培训的到位,可以使企业的整体水平有着很大的提高,对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的素质水平都是一个良好的保证。

6、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监理公司虽不像一些零售企业,需要做大量广告进行宣传,但适当的广告还是必须的,主要是广告的方式要恰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好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关系到企业的对外发展规划,也是通过实施企业文化而把企业与外部联系的一个途径。把企业介绍到市场中去是开展市场竞争关键的第一步。企业在有效实施了企业宣传后,企业整体上应该有个全新的变化,我们要及时的把这种变化的信号,传输到市场中去、传输到每个建设单位中去。

企业宣传包括企业的画册简介、广告宣传、企业推介等内容,宣传资料要印刷精美、现代感强,内容真实、丰富、详细,避免出现“华而不实”或“平淡俗套”的现象,因为很多客户都是通过宣传资料认识并且对企业有好感的。这些都是一些直观和见效的方法,是把企业通过实施企业文化的成果,通过各种媒介和资料方式向外部介绍、推广的一种方法。

公共关系则是较为有技术性的内容,一般我们都把公共关系(简称公关)庸俗化的认为是陪客户吃喝、联络感情,其实它的本质上是企业与上层管理部门、市场客户、媒体机构、利益关系单位进行系统化、策略化的联系,树立企业形象、扩展企业发展渠道,为企业营造有利和宽松的外部条件。我们通过公共关系这一技术手段,有目的、有策略的向外部介绍企业、认识企业、树立企业的形象,来带动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和企业对外关系的顺畅,辨证的讲有了这些发展和顺畅,对企业市场的开拓也是一个有利的保障。在企业中实施的公共关系,主要是如何策划好企业对外形象的树立,这需要企业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实施,具体的讲就是企业的市场策划。公共关系策划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对企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效果,也许一个企业费很大劲想获得市场对自己的好感,不如有计划的进行某个项目策划。如可以策划企业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免费为周期短、技术要求低的公益性项目、慈善项目来免费进行建设监理,做为监理企业既获得相关业绩、锻炼了技术人员,又树立了企业健康、良好的形象,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中赢得好的口碑和良好的市场形象。

监理公司其它的宣传方式还有以下几种:

第14篇

    已经在石化行业企业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由于专业方向和人员原因,大量IT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也对一些企业带来了过高的成本和人员负担。在这方面,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有限范围内的IT服务外包的尝试,但对外包业务的效果,分化极大,没有统一定论。企业IT业务外包的效果,虽然与发包方需求、接包方业务能力等相关,但决定其成败的基础,却是IT业务服务外包的范围。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到底哪些工作应该实施业务外包,哪些工作能够进行外包,哪些工作需要留下来由自己的核心部门人员掌控,是企业领导者和IT部门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企业IT业务外包的方式有两个极端:一种是业务完全外包,即将企业信息业务管理中的所有业务环节都委托出去,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些企业完全没有IT部门,所有IT业务都由其它公司处理,甚至一些企业将自己原有的IT部门都独立或卖出,以签订合同,支付费用的方式接受服务;另一种是业务完全内留,即企业自行把握信息管理业务中所有环节,从开发建设到运行维护都自己进行,不假手于他人。两个极端方式在少部分的特殊企业可能会有其适用性,但对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尤其是有特定技术方向、考虑成本、人员不足的企业,可能更需要根据自己的切身需要选择一种中间方式——部分外包、部分内留。

    石化企业由于基于业务特点和能源战略重要性等多种原因,管理者首先要考虑企业业务特点,从多个角度区分出来在企业IT业务中,哪些是需要企业进行自建自营的工作,又有哪些是可以交给专业公司的工作。在石化企业种类繁多的IT业务工作中,很难以一条线简单绝对的划分出哪些是能外包的工作,哪些是不能外包的工作,范围的划分需要了解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者和IT专家从规划、建设、运维、安全等多个角度细致考虑,最终建设一套企业IT业务服务外包的标准。

    企业的信息业务应该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虽然由于行业和技术原因,目前IT业务还无法跻身到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业务,但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为保障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应确保IT业务规划在石化的行业中的先进性。目前很多企业会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行业解决方案公司进行咨询,或到一些行业领先的公司进行学习或效仿,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投入大量成本的结果下效果并不好,毕竟只有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才最了解企业业务的背景、现状、细节与深入存在的问题,外来的公司工作进行的再细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全部诉求,针对外部意见,尤其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解决案例,可以进行参考,但在企业的IT规划进行时还是应从企业内部选取各方面、各业务的资深人员结合本企业IT业务的特点、优势、短板等进行考虑。

第15篇

关键词:物流;物流企业;品牌;服务品牌

随着我国物流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物流企业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物流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向市场提供物流服务,如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网络化物流服务等以及与其联系的物流信息服务等。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对于置身于服务领域的物流企业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一、服务品牌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品牌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和商标等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在于把不同企业之间所生产经营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不致使竞争者之间的服务产品发生混淆,从而有利于顾客识别和购买。

就服务品牌而言,服务品牌是消费者对服务有形部分的感知和服务过程的体验的总和,其核心价值是服务的功效,其本质是服务企业提供的一种承诺。企业通过服务品牌向顾客表达出与某个具体服务产品相关联的某项承诺,顾客一旦识别出这一承诺,并通过信息沟通及实际体验而认同了这项承诺,就赋予了服务品牌真正的存在价值,从而使服务品牌成为一种被市场所认可的个性化服务标识。

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载体差异。产品品牌的载体——产品,完全有形化;服务品牌的载体——服务,部分有形化,并且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也比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差,抗外界因素干扰力差。这就为服务品牌建设与管理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增加了难度。

服务品牌构成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模式、服务技术、服务价格、服务文化、服务信誉六部分内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少都会导致品牌缺陷。同时,这些要素也是服务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服务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更关系到品牌价值。

二、物流企业的基本服务内容及特点

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在2005年5月1日联合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的规定,物流企业的基本服务内容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网络化物流服务等以及与其联系的物流信息服务,其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通常,物流服务需求者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安全性、更佳的效益、更多的参与性。因此,物流企业对物流服务的内容需要从质量与安全、时间与效率、监察与控制、节约与增值等方面予以考虑。

从质量与安全看,顾客通常要求物流企业对物流活动的全过程负责,对每一环节都有明确规定,确保不出任何差错。从时效性看,顾客常要求物流企业提供全天候准时服务,而且服务速度要快,信息反馈要快。从监察与控制看,顾客要求能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随时跟踪货物的运输过程,包括了解运载工具、运输线路、运输方式、在途状况、在库状况以及其他实时信息,以便确保“货物掌握在顾客手中”。从节约与增值看,顾客将物流外包从根本上是要求物流企业帮助其节约物流成本,达到降低经营总成本的目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顾客一方面要求物流企业根据货物流传过程中的需要和情况变化,推出加工、再包装、防热、防冻、防潮、防腐等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求物流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让顾客直接上网查询、更新有关数据、办理日常交易,摆脱面对面式服务渠道的限制,使顾客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加便利和灵活的服务。由于越来越强调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越来越讲求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有机联系,顾客对物流服务的全过程表现出更大的参与性。

三、物流企业服务品牌建设与管理

物流企业服务品牌指物流企业服务产品的名字、符号、设计或其组合,它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和商标等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在于把不同企业之间所生产经营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从而有利于顾客识别和购买,同时也有利于物流企业开辟市场。物流企业应该从品牌理念、企业管理、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品牌塑造。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品牌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树立正确的服务品牌理念,准确进行服务品牌定位,确立合适的服务品牌名称。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对于建立物流企业服务品牌至关重要。UPS的“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中铁物流的“向社会提供高效率的专业物流服务”、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的理念给其品牌注入了强有力的前进动力。正确的服务品牌理念是创建服务品牌、占领市场的向导,不致使企业盲目地前进。

品牌定位是物流企业设计、塑造与发展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关键。物流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应遵循消费者导向原则、差异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通过细分市场、目标市场选择和具体定位,创造与渲染企业和服务的个性化特色。

在对服务品牌理念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物流企业确立相应的新颖生动的品牌名称,方便顾客识别和记忆。一个能赢得消费者好感的名称,其本身就是个永久性的广告,同时还可以通过顾客的口碑实现企业知名度的扩大。

2.形成专业的服务品牌形象体系,建立物流企业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品牌推广行动。物流企业应在前期品牌定位及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系统(BIS),形成包括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系统在内的专业服务形象体系,打造企业的品牌差异化。视觉识别方面,在设备商标、印刷符号、电视广告、运货卡车、职员制服等运用一些陪衬性的语句、标记,都可以达到向外界传播企业形象的效果。行为识别方面,企业可以制订统一的业务处理程序、规范以及具体的交接行为,这些都能从实质上体现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服务形象的树立。

同时,严格按照前期品牌设计手册的设计方案开展工作,在公众中树立良好、深刻的物流品牌形象。在统一的品牌价值理念下进行物流规划,包括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包括存储地点、供货点的设施、地理位置、规模等)、库存决策战略(包括安全库存和库存分布等)和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时间及路线选择等),其中心是客户的服务目标水平。

物流品牌推广计划必须连续而有针对性。品牌的推广离不开有效的营销策略,应该充分利用广告媒体,使其进入客户的心中。为了获得客户永久性的忠诚,在物流服务的设计和管理中,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通路,使信息能自由畅通,尽量缩短到达客户的距离,这将有利于物流供应商改进服务质量。通过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增强品牌的附加价值。

3.了解物流业界环境,确认自己的优劣势,决定核心服务内容。在明确了企业的服务品牌定位后,物流企业要按照迈克·波特的五力分析方法,根据物流业的竞争环境,确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查表明,我国物流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以物流总、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市内配送为主,在传统服务种类基础上对物流网络再设计、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和定做条码扫描系统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同时对产品包装、流通加工、原材料质检、代为报关、代结货款等方面的需求也开始兴起。这说明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已渐渐超过传统的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品种的多样化、个性化是物流服务的发展趋势。所以物流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找出自己能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的东西,比如与金融和保险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等,以赢取更多的客户。

4.提升物流企业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做好品牌形象维护工作。一个物流品牌的生存需要企业长期不断的经营。历久不衰的品牌形象要求物流企业练好内功,向经营管理要效益。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品牌之路更加明朗化;将原有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加强内部沟通,大幅度缩短周期,从而提高竞争力。

物流市场的发展以及竞争的激烈,要求物流企业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而企业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产能服务上(服务规范、服务硬件体系,堆场、设备、仓库等)和地域优势上,更体现在市场的营销能力和服务品质上,这两者都体现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号召力。

5.提高服务水平,管理服务内容,为服务品牌提供长期质量保证。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作为企业的一员,人人都应该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观念,在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传递引人注目的连续一致的品牌信息,提供细致周到、富有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从而达到支持品牌形象的作用。

首先,物流企业应用独特的质量经营手段拿取质量系列认证。质量系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实现系统化和科学化,并在建立质量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使企业达到有效运作。同时它还会影响现行的管理体系,引导企业的管理走向以质量管理规模为基础的一体化进程。

其次,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质量。当前,缺少物流信息系统或缺少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有效使用已成为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瓶颈问题;21%的生产企业以及34%的商业企业因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而对其不满。其他普遍存在的速度慢、作业绩效差等都有赖于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影响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瓶颈之一。

物流企业还应通过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发展,形成自己的一套质量文化。质量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讲还是一种管理模式,是质量理念的直接表现和公司质量文化的积累,更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为此物流企业在质量文化建设时,要提高管理者水平和增强管理创新能力,抓好员工培训,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员工文化知识、技术业务素质等,同时管理层应注意质量文化的建设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褚方鸿.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国物流企业的新起点[N].物流资讯.2005-05-16.

[2]申庆涛.谈树立我国物流企业的品牌理念[J].社科纵横,2004,19(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