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创新服务手段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国内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棺(室)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档案馆(室)自行开发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该软件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馆(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4.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5.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北省档案局要求2003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室)全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单位率先向各级档案馆(室)送交现行文件资料,并要求各级档案馆(室)做好现行文件资料的接收工作,搞好现行文件资料的阅览服务。
二、拓展服务领域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
科学系统不断的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交流,只有这个交流处于平衡的状态下,才能不断的产生负熵值,保证科学系统的正常运作,使得科学能够有序健康的向前发展。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就包括了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政策的支持为各种科学的进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在社会政策的推动下,科学的交流通过各种社会媒介得以实现,相应出台的各种激励制度也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以山西科技创新为例,从2010年山西领导干部大会上,由袁纯清首次提出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式发展是山西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用了三十年走完了世界上过去发达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需要腾飞,中国的发展最初就是依赖能源的大量消耗。而2013年中国一年就消耗了36亿顿煤,这个数量几乎整个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作为产煤的大省,山西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贡献的煤资源在全国排名靠前。一方面是大量的依赖煤炭资源,另一方面确实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低质低效,靠资源吃饭,吃资源饭,粗放型的产业规划是山西的常规产业模式。
1.1积极出台相应政策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过程中,2014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从政策层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制订“131”总体构架,引导全省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转型跨越发展进入攻坚阶段。此举可谓高屋建瓴,其中第一个“1”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宏观上定位,从大局上对整体发展的布局做规划;“3”是由3个文件构成的,《山西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引领山西产业发展的前景,《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是具体的战略部署,主要把重点放在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上。《科技攻关项目指南》是战略抓手,具体排兵布阵;第二个“1”是《山西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它的出台为转型跨越保驾护航。“131”总体构架是以重大且具标志性工程为龙头和牵引,山西转型跨越要依托的创新产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瓶颈和限制,该构架重点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与各方面的具体规划部署,作为“131”的指导性文件《科技攻关项目指南》,重点围绕煤炭清洁、安全、低碳、高效生产展开,选取了涉及到这四大领域中16个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引导,下力气扶持。
1.2合理引导发展方向
根据山西煤炭行业过去存在的问题,广泛调研煤炭企业的需求,价值懂科技知管理的专家再三研究论证,改变一直以来使用低质量的褐煤的状况,大力扶持和推广洗煤技术,力争将山西煤炭向清洁型高效型能源转化,扶持发展煤基科技项目。山西在一系列政策制定的过程也十分注重开放性的原则,对于相关产业的科技研发也将采用市场化的形式来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透明的择优,以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和创新团队。整个国家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资源使用模式,煤炭行业如果还守着旧模式不变革是绝对无法生存的,山西政府明锐的意识到这一点,是的一个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时间紧迫,因此,“131”总体构架中也明确的设定了时间截点,按照相关可行计划通过两三年的实践,山西煤炭的重点项目能够获得重大突破及全方位的应用,如煤清洁转化利用、煤矿瓦斯综合防治、二氧化碳封存等等这些迫在眉睫解决的项目。
1.3联动研发机构及企业找寻突破
政府政策的支持,顶层设计的形成帮助山西形成总体目标,明确标识出要下大力气发展的重大创新工程、主导产业领域。在此驱动之下,寻找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及企业,进行配合联动,将“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作为山西能源发展的目标。2015年经过政府牵头,山西科技创新城引入24家研发机构。重点落脚在煤基、低碳等领域,有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煤化所、中科院过程所、中国建筑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这6家在该领域一流的科研院所。同时热情邀请到了华能集团、中煤科工集团、徐州燃控3家央企入驻。研发机构和企业汇集一处,互通有无、联动发展为山西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技术方面有支撑
历史上,科学发展大多时候是由技术的进步所推动的。1608年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利柏希发明的望远镜,直接推动了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这样伽利略才能发现太阳黑子,观察到月球上的山脉,观测到木星拥有卫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作为支撑。在科技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技术是其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2.1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迫在眉睫
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是近年来煤炭行业的渴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日益恶化环境的巨大压力,都要求煤炭行业的新技术能迅速跟进并广泛推广使用,技术的发展能够倒逼科技的飞跃。传统山西经济给人的印象就是“靠煤吃饭”。煤炭经济低迷使得近年来的山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同样陷入低谷。在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能源来源是煤炭,工业原料也基本依赖煤炭,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一次能源消费,煤炭的比重高达50%,这种比重预计在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而山西工业利润80%左右是由煤炭工业提供的,煤炭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呈现畸重的态势,不合理的经济格局,导致山西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极其薄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最近,柴静的《穹顶之下》使得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的讨论尘嚣直上,而山西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以煤造富的模式渐渐消亡,煤炭行业的微利时代到来了,尤其山西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管理,低质量的褐煤大量生产使用,洗煤技术的应用却不到一半,清洁型的煤炭能源这样的技术少人问津,散烧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单纯的依靠比产量拼低价,正如柴静调侃的那样,一吨煤炭可能赚不来一杯饮料。山西煤炭产量不断刷新,屡创新高,2015年煤炭产量预计将接近10亿吨,可煤炭的综合售价却下降了,较低品质的煤占销售的大多数,价格自然一路下挫,2014山西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同比下降约5%,呈现近些年来的最低水平。煤炭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的挑战,有人说,对于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来说,山西谈环保谈转型太奢侈,但是煤炭行业低技术带来的低效益的恶果很快显现。相关山西煤炭工业投资出现近年来的大幅下降,据官方数据,2014年山西煤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约15%,山西煤炭工业亏损加重,山西煤炭工业亏损企业约500多家,并且遍布全省。
2.2技术革新全面突破
“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山西出现了,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山西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也开始发生变革。要改变过“黑”超“重”的工业结构,这样才能消化煤炭过剩产能,才能破解环境生态的高负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迎难而上,要想破解这一困扰山西转型发展的难题,从根本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能够使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过去煤一直都被当做是燃料,而今技术革新将其转变为原料,变“输煤、输电”为“输油、输气”。技术革新在山西整个煤炭业悄然兴起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成果可喜,推广应用工作也在加紧加快。技术革新改变过去品质低劣,缺少清洁技术应用的煤炭使用状况,防止用光资源、用光环境量的状况,对于山西而言保护落后是没有办法创新的,淘汰低效能创新能力弱的煤企,只有如此才能迎来整个煤炭企业及煤炭技术的大患血。技术的革新驱动煤炭产业“破茧化蝶”,从而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对环保刚性约束具有重要的双重战略意义。同时它最直接最高效的为此领域的科学发展提供支持。
3文化指引为铺垫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宗教、艺术等其他文化形式为科学提供了思想导向或方法借鉴。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科技模式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收到根深蒂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环境文化方兴未艾的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就遵循自然法则生存,我们的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医学等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生态文明、天地人文和谐共存。我们本民族文化中打着独立性与融通性有机结合的深深烙印。对内聚合社会,对外吸纳文明。今天我们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并不是单纯的复古,机械地照搬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儒、释、道的文化传统,要想在此基础上有质的飞越,就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生态工业文明相结合,融合提炼我们文化中合理的内核并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3.1挖掘山西文化底蕴
山西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晋商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物全国总量第一,但改革开放后,工业社会高速发展的强烈冲击下,山西的生态环境也遭受着与民族传统及生态观念的扭曲与背离。在山西,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是过去时代的缩影,有环保人士发出呼吁,希望这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样可以是洁净美好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得人民针对这一情况,迫切寻找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创新模式,能够使整个社会重新回归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2打造文化强省
1阻碍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分析
近年来,构建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利于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传统文化迷信权威,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其必然制约着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形成。
1.1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如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以及官本位文化等等,这样一些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影响着自然科技创新。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也造成了传统价值观中科学精神的缺位。例如,韩愈曾在《师说》中谈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从事技术类职业的轻视,并且形成了传统的社会风尚,影响了社会创新精神的生长。官本位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模式,其特点则表现为:“权力是最高价值,获取权力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活动”[2]。社会还崇尚“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观念,把学习仅仅作为当官的一种手段,升官发财成为“志仕”们的终生目标。古人有之,今人亦然。在“官本位文化”下,阻碍了个体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1.2功利主义科学观及其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主要从“工具理性”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科学观,它强调了科学的功利价值。这一价值观在当今的表现:一方面,从科研主体来看,它表现为一种急功近利与浮躁的学风;另一方面,从政府方面来看,它表现为只重应用,而忽视基础科学发展,只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在这里,功利性被看作科学的根本目的、动力和判断标准。中国社会,的确存在着忽视科学人文价值的这种倾向,它只看到“人”,而看不到“文”。即看不到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而人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并获得自身发展。[3]竺可桢先生曾说过: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只有保持这种追求,才能产生对科学的激情,才能克服浮躁,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究,才能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远走得好。
1.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影响科技创新主体深厚的人文素养,则是自然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正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存在,其对人文环境的形成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都产生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近年来,由于社会功利、心理短视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忽略了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对于其成长的意义。为此,笔者对苏南地区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广大网民进行了人文素养现状方面的调查,课题组对某重点大学的96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当问到什么书是他们必须去读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用书。这些都说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背负着历史的积弊和现实的困扰。[4]笔者所在的项目团队通过在校园内广泛地发放问卷这样一种最为简单、也最为可靠的方式,获取了这样一组调研数据(见下图):从两份数据可以看出,在当前理工科高校,乃至其他各类财经、文科类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人文学科不但未能够成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反而变得日益边缘化。
2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来促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立足现实,兴利除弊,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
2.1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性转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其一切,而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辩证地分析与改造,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强劲的文化支撑。提倡怀疑和批判精神。迷信权威、墨守成规的儒家传统,不利于个人创造能力培养,更不利于社会创新文化的形成。从科学史看,我们发现,怀疑和批判精神永远都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创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建立起鼓励学术批评的文化环境。扭转重官轻学的积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鄙薄生产技术,一些技术创造被他们看作是雕虫小技,认为只有走“仕途”才是正道。[5]而今,中国最缺的是具有实用知识和经济建设才干的科技企业知识分子。当整个社会都把科技人才视为“国家栋梁”时,又何愁没有获“诺贝尔奖”方面的科技人才。人文精神注入科技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精神,在科学与人文日益交融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使之渗透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
2.2超越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的缺失对功利主义科学观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非功利的一面。一方面,单纯强调了科学的功利性,过分地重视技术理性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科学家在研究的当初凭着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不计任何功利地从事研究活动,集中体现在科学的精神价值或人文价值上。科学所蕴含的巨大的物质利益,也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供了保障,即不把科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由”的事业。因此,树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价值观,超越单一的、狭隘的功利主义科学观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国科学界“冲击诺贝尔奖”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也是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在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典型表现。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所说:得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研究的沃土。我们应当记住,“‘科学’就其本原来说,只能是由求知的好奇心驱动,纯粹为求知而求知,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3]科学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科学的兴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在我们民族中培养起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心,而萌发出来的热爱真理、追求知识的求真态度和理性觉悟,让人们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态生活和功利氛围之上。
2.3融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补共进的,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目前,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首先,更新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通才。确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怀。其次,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改革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经典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并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组织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举办文化素质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文化名人来学校讲学;深化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增强社团活动的育人效应和文化品位。总之,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构筑了广阔的舞台。
3结语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图书馆管理员是联系读者与数据库资源的重要枢纽,他们应能够为读者提供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的整体信息,及时满足广大读者最新需求。但是目前为止,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不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往往只是个“看书人”。他们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学校建立了自动阅读器及刷卡借书等多项自动化服务,然而图书馆管理者的水平却没有显著提高,普遍缺乏复合型人才,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二)宣传力度不够
主要是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微信、QQ等相关软件可以有效宣传图书馆的数字环境,但是好多院校图书馆未建立专门的网站供读者查询浏览,或者建立了官网,但是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流于形式,网站管理者不够重视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有效宣传,网站内容板块形式单一,提升不了师生的阅读兴趣。甚至部分同学由于网络知识储备不足而不了解数字环境中的图书馆情况。
(三)未真正落实“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
对于有些图书馆管理人员,思维方式相对比较传统,认为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即可,对于数字环境中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免费资源知之甚少,不能有效为读者提供咨询信息。他们采用的管理方式俗称“大锅饭”,及分工不明确甚至有人“吃干饭”,只顾着自身的本职工作却没有主动服务的精神,缺乏事业上进心。
二、数字化环境中如何创新图书馆管理策略
(一)优化书籍结构,扩大特色资源
优化书籍结构可从三方面解决:一是不同种类的书籍资源放置在不同的阅览室,不同阅览室书籍数目要大致相当,不可过于单一;二是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不同高校图书馆加大联系,可凭借一张图书证进入多个院校图书馆,相互借阅提升阅读兴趣;三是网络数据库资源要分门别类,规范上传,杜绝不良信息,书籍检索采用统一方式。在扩大特色资源方面,要树立品牌意识和特色服务理念,重视院校特色专业的同时开发特色产品,提供特色服务。
(二)创新服务人才,加强综合人才培养
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培训。鼓励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更好的为阅读者提供及时讯息。上级也要重视在岗培训,可采用“请进来”与“派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图书馆人员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三)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前文已述,微信、飞信、QQ等软件可以有效宣传图书馆的数字环境。除此之外,通过网络、推送技术、预留网页等途径也是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有利途径。宣传除了通关互联网,也可分配专门人员发送宣传单,建立特色咨询台,随时为广大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适时的采取营销手段可以延伸馆藏资源的利用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可在图书馆自身网站设立网站导航系统,提供国际联机、图文传真、数据通信等多项网络化服务,极大的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
(四)创新服务模式,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以人为本,真正落实“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在开展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外,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自身院校图书馆的特色软件,主动为同学们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另外,开设网络课堂也是体现人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表现,同学们在闲暇时间,登陆图书馆的网络课堂学习感兴趣的课程,更好的为师生提供了交流平台。
三、结语
不同于传统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加职能、便捷、快速,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具有优化作用。借助于此平台,加快商品的流通,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的方向是由客户需求支配的,帮助企业制定能保证效益的采购方案。并通过与生产企业沟通,制定订货计划,确定库存数量和存货地点,对流转信息收集、分类、共享,加强库存数量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库存管理。为了尽可能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应尽可能降低库存量和不理要的周转,而库存管理能帮助企业在降低库存量和不理要的周转的同时,保证提高尽可能好的服务。②仓库管理。仓库管理包括产品的挑选、接收、存放、分配管理以及质量的监督,是商品的集散枢纽。③运输管理。运输管理的对象是运输工具,目的是为了在运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工具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2、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2.1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通讯设施、货物搬运、仓储、交通运输等方面,制约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商品运送速度不断提高,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除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重复建设、设施兼容性差则进步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影响基础设施的使用效果。
2.2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物流管理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不断创新的前提条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分割管理是当前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同属物流行业的物流投资融资、物流投诉监督、物流运输监督、物流产业政策、物流设备管理、物流产业布局、物流税收标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却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这种由政府主导建立起各个部门使得物流管理十分混乱,不仅造成了政府部门人员的庞大冗杂,还使得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监督管理的力度大打则扣,极容易造成物流行业各部门的不协调,甚至出现相左的决策,严重影响物流管理的创新。
2.3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技术综合实力不高、发展晚、缺乏政策支持是造成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而信息化是物流管理创新的方向之一。信息化技术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相互和配合,对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而较低的信息化使得物流行业的操作过多地依赖手工,无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有限、信息化管理应用技术较少、资源稀少的电子数据共享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处于初级水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统计资料表明,到2015年,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缺口将达到60万,从一个侧面也突显了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比如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师资力量。相对于硬件、政策、信息的缺乏,人才的缺乏将是致命的。造成这样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其中从业人员待遇不高、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少、政府引导不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2.5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下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注重简单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很少注重物流成本控制、流通加工、信息资料平台建设、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仓库管理、物流中的增值服务,导致综合集成的协调能力较差,影响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很难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要求。而欠层次、低水平、全局性差的物流运输的设计方案则进一步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
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B2B、C2C、B2C以及C2B的逐步成熟,电子商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促进、加快商品流通的同时,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陈旧、滞后,极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网络化,所以说物流管理的创新刻不容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要逐步实现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人性化、多功能化,否则物流企业将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甚至被淘汰。
3.1培养专业物流创新管理人才一个企业只有储备了足够多的人才,才能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于物业企业更是如此,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物流管理创新的主力军,是实践创新理念的急先锋,有利于企业的推陈出现更新换代,使企业轻装上阵。对于物流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为主,涉及以下领域:机械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运输学、信息技术专业、通讯技术、经济管理、情报学、包装学。此外,应从生源着手,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政府,应加大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引导高校增加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增加相关教师的编制;向物流协会放权,促进物流协会参与到物流相关专业的建制中。对于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相关专业,积极优化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专业物流创新管理人才稀少的问题,促进物流管理的创新发展。同时,物流企业应积极组织内部员工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培训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为物流管理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立法,明确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权限,使得各部门在行使职能不相互推诿、不相互扯皮,保证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区分物流企业能为和不能为,使得物流管理的创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由于法规和政策不清触碰雷区,打击物流企业在管理上创新的积极性。相关的立法应保证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我们的物流行业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指导,导致整体布局不合理,对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政府应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利用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的阻碍,甚至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证商品运送的畅通无阻,促进物流的发展。基础设施是物流管理创新实验和实施的物质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原有的基础实施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物流管理的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过程中,应以大城市为中心,使大城市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卫星城、小城市甚至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基础设施逐步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3.3健全物流管理的创新体系如果所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那么企业的物流管理创新体系则是内部环境,二则缺一不可,缺乏前者,创新无法长久,缺乏后者,则无法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体系应建立在物流配送方式、配送信息管理上,逐步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机械化,保证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保证物力管理在网络化和信息化上创新的可能,尽快实现物流配送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高配送效率,适应电子商务环境。
3.4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企业智能化处理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物流管理的智能化要求较高,是当前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国外,支持物流管理的智能化的技术已非常成熟,我们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为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缩短自身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资金,尽可可能快递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技术的引进主要设计以下一个方面:仓储技术、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管理的创新也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同时,应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加强对创新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力度,缩短问题处理所需的时间。
一、“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的特征
(1)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旨在通过变革创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跨学科、跨行业的深度融合。跨界不仅拓展了互联网的应用广度与深度,而且通过创新充实了“+”的实际内涵。
(2)创新驱动。“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是在创新2.0驱动下主动寻求各个行业发展的新业态,力求创新体系的重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重塑结构。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界限、结构与格局也被打破。通过重塑结构,传统行业也能够找到新的发展亮点、产生新格局。
(4)尊重人性。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青睐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主要因素是其通过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实现对人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多元的包容。
(5)开放生态。创新2.0驱动下的跨学科、跨行业融合需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开放式生态服务系统,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为创新营造宽松的生态环境。
(6)连接一切。连接在跨界、融合与创新中不可或缺。连接作为一种对话与存在方式,连接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使用体验。
2.“互联网+”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简单叠加,更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下的先进技术、智能设备、简单而又易于操作的软件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变革与创新,为全民阅读提供全天候图书馆服务与阅览空间。
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有机融合侧重于在创新2.0驱动下进行服务结构的重塑,注重读者的需求与使用体验,以开放、宽松的生态环境为读者提供所需的阅读资料与信息、便捷智能的阅读体验、无处不在的阅读空间,为全民阅读的推广助力护航。
二、“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1.树立积极心态,深入认识“互联网+”。树立积极的心态,深入认识“互联网+”的本质与内涵、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密切关系、公共图书馆馆员角色的重要性、“互联网+”环境下工作内容与服务模式的多元性等,有利于公共图书馆馆员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带给公共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找到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和读者的契合点,认真深入学习业务技能与网络信息知识,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公共图书馆各种形式的文献、知识、数据与资源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为读者到馆阅览、网上阅览与访问,了解读者活动提供相应的空间和信息数据。
2.积极探索“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目前,互联网已经实现了与工业、农业、金融、交通、医疗、旅游、教育等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腾讯、支付宝、微信、P2P网络信贷等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图书馆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务、新技术和新生态的发展为基础”的“互联网+”的影响。对于应用如此广泛的互联网,公共图书馆也需积极探索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以及“互联网+”在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方式方法中的应用。
3.引导馆员树立多元化的服务意识。互联网与图书馆的融合也对馆员的业务知识、专业素养、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应用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的读者需求也给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环境下,馆员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应用,更需要树立多元化的服务意识,主动了解读者需求,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的创新,利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内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微信、微博、支付宝等平台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等资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效率,针对读者需求提供多元化、全天候、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使全民阅读落到实处、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1.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获取信息习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智能手机、4G网络、平板电脑日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低头族”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有相当部分读者的阅读从书本转移到更加便捷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电子书也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有了这些便携的移动设备,读者不仅可以将排队等候、乘坐交通工具、茶余饭后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阅读感兴趣的文本以及观看视频课件,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就需要在做好线下图书借还、报刊阅览等日常工作的同时,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获取信息习惯来探索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与读者沟通的网络信息平台,为读者推出合适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空间来阅读并交流读书笔记与感想,获取讲座、交流活动等信息,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推进。
2.方便读者阅读,提升文献的流通速度与效率。目前,已有图书馆与书店合作,读者可直接到书店去选择感兴趣的图书,并凭借该图书馆的借书证将图书借走,由该图书馆负责与书店进行结算,这样一来,读者就可以直接、快速挑选到感兴趣的图书,使图书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当然,此类方案的实施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相互流通之中,其可行性还需要各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互联网+”所提供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文献的流通速度与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简化手续流程,便捷业务办理。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下,时间是毋庸置疑的宝贵财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节约时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为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便利,在信息与大数据的流通下,各种业务的办理手续与流程都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此种便捷同样受到读者与馆员的大力欢迎。
四、“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的调整与创新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平台质量。为了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公共图书馆首先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建设,为服务策略的调整与创新提供必要的设施支撑。其中,硬件设施不仅包括场馆建筑、停车场、办公设备、阅览座位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还包括图书查询、阅览与借阅机器设备等;软件设施不仅包括图书查询、阅览与借阅软件,更包括开发、使用一些方便读者获取信息的软件。通过实践不断创新,以使公共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平台质量,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的图书、报刊等资源的阅览与借还服务,为全民阅读的推进提供基本保障。
2.迎合读者习惯,精确服务定位。科技的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从各个角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关注点是信息内容的精准推送。了解了这个现实情况,公共图书馆就需要“有效迎合”读者习惯,制定全面的服务策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阅览目的、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精确进行服务定位,提升读者的阅览体验。
3.加强馆员培训,提高服务效率。科技的发展进步、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有机融合对馆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还带来了新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公共图书馆就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对馆员进行相关业务与知识的培训,促使全体员工掌握与日常业务相关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软硬件操作技能等,帮助图书馆员快速地、熟练地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所要提供的各项服务。图书馆员应具备相应的服务理念、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准则等,而且图书馆员在集体学习之外还要开展“自我导向性学习”。
4.加大服务宣传,惠及更多读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好的服务与活动有待更加清晰、明了地传递到每个人手中。因此,公共图书馆还需加大服务宣传力度。
【关键词】创新 语文教学环境 创设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脑科学有关人的高级认知机制研究成果的呈现,随着基于知识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有关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社会极其迫切的实际需求,而培养知识创新人才,创新教育是其最重要的途径。
我国中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高层次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具有创新能力,并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学语文是学生素质教育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任务。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了贡献。因此,语文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需要教育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环境控制下的语文创新教学,它的开展与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否有效创设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是语文创新教学有无成长可能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呢?所谓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是根据创造性发展原理,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由师生双方和谐互动共同创设的围绕语文教学活动存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在这种民主、和谐、积极、互动的教学环境中,语文教学不再是僵化生硬的漠视,而是真正关注人的教学。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其充分展现个人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并积极控制学习过程,使之受到求真、崇善、尚美的全方位教育,从而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展、创造性潜力得到有效开掘。既然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有利于语文课堂的优化,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语文,并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语文,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怎样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呢?
《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将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和心理环境(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两类(Michael and Dunkin,1987)。物理环境指围绕教学活动存在的由物质条件构成的因素的总和;心理环境则是指由心理条件构成的因素的总和。在学校中,构成教学物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指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活动空间等;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指个体心理因素、舆论信息、人际关系以及教学的气氛,等等。[1] 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也应由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子环境耦合而成,两个环境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因此,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兼顾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设与保护安全、自由的学习心理环境
学习心理环境即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种种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亢奋还是消极低落,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接受,是轻松愉快还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宽松还是压抑紧张……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语文创新教学的成败。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有学者提出,要把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和保护学生安全自由的学习心理环境。
千百年来,“天地君亲师”因袭相传,“师道尊严”已成为教师心中一道难以割舍的情意。教室充满着紧张压抑,大多数学生害怕惩罚、嘲笑和失败。这种害怕使得顺从的学生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但却未使他们对学校和语文学习感到兴奋和快乐。因此,作为教师,应从心灵深处彻底转变陈腐的思想,摈弃“师道尊严”,重塑职业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与学生积极沟通,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同时,还要注意“悄悄”的渗透,倡导“情感化”教学,争取学生的合作和信任。
实践证明,学生在一种免于强制和恐吓的氛围中会学习得更加刻苦努力。因此,教师必须找到授权学生的方式,以释放其潜能而不是仅仅强制他们行事。[2]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时刻确保所有学生都意识到:课堂中将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只有轻松的对话、愉快的交流和朋友式的支持。在这样自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才得以进行,学生的紧张感才会不断消除,从而逐渐形成“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心理状态。这样,教师就与学生实现了朋友式的交往,共同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共同分享见仁见智的观点意见,教学达到了同频共振的状态,师生互动也不再是希望,而是无法避免的事实。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才能获得愉悦,获得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精神的自由,获得人文精神,教师也才能获得满足、进步和幸福,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发。因此,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要求教师创设并保护安全、自由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让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孩子在他喜爱的事情中,首先体验到的是在学习中品尝到取得成绩的快乐。” [3] 获得成绩的喜悦能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使他们对自己的发展远景充满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发展的可能性有足够的信心,才会产生行为动力和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并使发展的潜能得到刺激和释放。事实上,被罗森塔尔所肯定的学生,在能力上并无过人之处,但因为教师的“另眼相看”,而使他们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并使这种自信转化为鞭策自己的行为动力,从而在实际的发展水平上确实有了过人的表现。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次表扬、一句激励性的评语,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看法。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潜质的差异充分肯定学生的发展潜能,对其作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发展潜能,并感受到教师对他能力的信任和成才的期待。
体验成功是树立和巩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对于理科而言,语文学习较难直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恰当把握教学的难度,使其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努力。众所周知,学习之路在撒满鲜花的同时也是满目荆棘。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及时强化成功的体验,还要引导学生应对失败,并作出鼓励性的分析,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揭示失败的原因,让他们学会在品尝成功的同时善待失败。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经历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个体的发展是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一步步前进的,因而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进行水平更新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向自我水平挑战的能力,就不会形成真正有助于发展的自信心,其发展也将停滞不前,甚至节节倒退。因而,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并为其提供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扬起自信的风帆,让创新教学的心理环境充满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活力。
三、提供创造范例,影响学习风气
以具体事例为契机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对典型范例的分析,更能强化教学的影响力。榜样是一种活的教材,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体验,也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其影响是最生动的。它符合人的模仿心理特征,并能提供形象化的努力目标。树立语文学习和创造的榜样,可以以点带面,影响集体的学习风气,并激励集体的学习和创造。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反映了人类在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创造,特别是那些生动反映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赞颂创造了辉煌成就的前辈先人的记载,为学生萌发创造动机提供了创造范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能够触动他们灵魂的深处,使学习榜样、主动创新的强烈愿望潜滋暗长。而语言艺术精品所提供的语言文学范例,文质皆美,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欲望,并使之产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动机。[4]
另外,学生语文创造性学习的范例,如思想、结构、写法有新颖之处的作文,包含着创造因素的语文作业,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并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从而缩短学生与创造的心理距离,促进语文创造性教与学的良好开展。
虽然教师对范例的选择和提供应以正面教材为主,强化积极的因素,但并不排斥对消极事例的分析。只要语文教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消极事例中的积极成分或者以之为反面教材,同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与发展。
四、利用物理条件,营造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的物理因素包括场地、光线、温度、色彩、声音、空间距离等,既是一种条件因素,也是一种影响因素。不同物理因素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力。[5]
利用物理因素为教学主题服务,衬托和渲染主题,这是优化物理环境的重要手段。语文是主题较明确的学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物理环境,创设贴近文学作品的特定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强化学生的心理感受。就色彩而言,在教学主题较明快的篇目,如《春》,可以用鲜艳的色彩衬托,表现悲哀的气氛;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则可以用暗冷的色彩来加以渲染。现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营造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插上了幻化的翅膀,为语文创新教学开辟了辽阔的天地。
课堂教学物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构建良好的师生身体活动环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和身体活动是以教室为中心而设计的,这种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缺乏真正的人际交流和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和生理的疲劳,从而引发对课堂教学的厌倦情绪。因此,创设创新型语文教学的物理环境,应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化的师生身体活动的环境,改变目前这种传统的、长期不变的、单一课堂座位排列方式,改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流方式和活动方式。具体可以尝试圆桌型、马蹄型、对话型、小组型、车箱型,等等。相对而言,自由放置座椅的形式比常规的矩形座位编排形式要活跃得多,而车箱式比较适宜于讨论式教学,自由式相对地适用于活动课教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改变师生的位置,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实际效果。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手段,但不同的媒体与信息相配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效果。总体而言,不同媒体传播信息的差别主要反映在两方面:抽象与形象、静止与动态。学生在感受形象或动态的信息时,与感受抽象或静止的信息相比,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引起的表象也更为丰富,思维更活跃,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不管是语文知识还是文学作品都由文字记载,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中利用音乐、图片、电影等多种媒体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抽象性的内容形象化,极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感悟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不能简单地将物理环境理解为条件,它同时还是一种影响源。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种影响源,为营造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创设创新型语文教学环境,兼顾了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方面的内容,真正做到从学生生命个体成长的需要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验语文应用的成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5.
[2]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1.
关键词:区域;环境治理;创新模式
区域是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整合区域孔家结构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群,聚集着众多人口以及大规模的产业,主要是以文化、经济、生态、政治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进而发挥出其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与此同时,区域存在着高度的经济集中、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以及同质性的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文明被破坏,资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增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威胁着社会民众的健康。
一、区域环境污染现状
首先,固体废弃物的大量集中和扩散,导致二次污染事故频发。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过于集中的特点导致区域固体废弃物的不断堆积,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加剧了对水体、土壤以及大气的污染。许多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被直接倒入江中或是堆放在城市的周边,增加了污染源,并且这些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还得不到无害化的处理以及回收,进而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次,土壤污染出现转移现象,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区域中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物随着大气和水体进行着空间的转移和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大气沉降将工业废气以及含有重金属的锅炉粉尘带到附近的城市之中;工业生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河流造成酸化现象;垃圾场的垃圾会随着地下进行渗透,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再次,水污染的现象频发并逐渐堆积,造成水资源严重紧张。多年的工业化发展造成了大量未达标或零处理的污水排放,严重超过了水体自身的纳污能力。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并且成因极其复杂,污染物总量高且种类多,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紧张。区域面临着水质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同时污染范围还逐渐扩展到了地下水,由原来单一的污染发展到复杂性的污染,逐渐形成了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共同存在的堆积状态,进而导致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肆意叠加,形成了复合污染的状态,所以创新区域环境治理模式迫在眉睫。
二、区域环境治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明确制定相关的法制,无法通过法律来对环境进行保护。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保障就是法律法规,现阶段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并没有对区域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主体进行明确的划分,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进而很难做到落实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力度也被大大削弱。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沟通和协商,只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划和政策,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区域之间都有自己所制定的环境标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行政交接的区域很容易出现排污企业转移的现象。与此同时,区域所执行的政策过于单一化,主要以强制性的手段为主,缺乏鼓励性以及经济调节性的政策,并且缺乏其他的辅手段,进而导致社会力量边缘化。其次,机制被破坏,区域环境治理模式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很容易造成“公用地悲剧”的情形出现。中国现有的垂直型行政体制与区域的中心结构不相符,区域往往是根据中央政府或特定行政区政府所下达的政策和命令作为行动的准则和标准,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进而导致区域被传统的科层管理所约束,出现中心和区域松散合作的现象。区域内部的协调机制并没有理顺清楚,导致双方合作之间存在模糊的法律地位、环境政策无法执行到位以及协调机构不具备一定的权威等等问题,进而造成行政区各自行政,出现脱节的情况,所以区域的协调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再次,体制不完善,没有制定系统规划以及顶层设计。城市群的划分主要是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而很难形成顶层设计,制约区域资源的一体化和整合处理的发展。现阶段,区域中的城市都以自政为主,以封闭式发展为发展模式,没有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功能定位等等,进而出现了环境恶化、规模失控、结构失调、盲目竞争等等问题。与此同时,区域建设还没有考虑生态、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影响因素,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的强制性影响造成了区域组织系统的凌乱,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严重,无法保证粗放式、外延式的区域发展模式可持续进行。
三、区域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通过文化的带领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新模式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民族意识应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与自然生态文化相融合,进而建立起国民环保意识,养成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文化,推进社会格局、生产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模式的形成。与此同时,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循环发展作为建设绿色环境的重要工作,重视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服务业,将产业结构向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模式转变,积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使生产过程实现无害化、清洁化以及废物处理资源化,进而形成具有高效循环特征的生态产业文明。除此之外,积极宣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逐渐建立起绿色的消费模式。并且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以及环境政策等等科研教育,让民众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志愿服务中,倡导民众使用清洁能源以及节能电器等,培养共建共享、绿色出行的理念,建设区域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强调绿色出行,进而带领公众实现低碳生活。
(二)多方实行共同治理,加强社会监督和内部约束
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等的利益主体进行权责和地位的明确制定,进而建立起多层次网络化的多方共同治理机制。主要是采取建立合作互信愿景来履行共同环境治理的责任,主要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横跨公私机构和组织,共同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作用,进而建立起公民社会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依赖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纳入考核政绩中的标准之一,强化对考核信息的揭示。制定关于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实施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进而对司法诉讼程序进行优化,合理制定出各方责任,并且创新社会民众进行诉讼的激励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出其监督作用,确保环境中的公平,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完善举报机制。除此之外,增强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民众的环境保护工作参与,进而为区域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督促企业完善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激励以及补偿机制,向民众自愿的公开环境保护信息,自觉履行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的责任。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非政府组织进行环境保护,给予其更自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充分发挥出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以及现代社交技术的资源,增强区域环境治理的责任和政策的落实和贯彻,并且通过实施听证制度以及公开环境信息以及通报的制度,进而推进建设社区公众以及网络的参与机制,多方协商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四、结语
区域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汇聚了众多人口和大规模的产业,进而造成了资源消耗过大以及污染排放过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现阶段区域环境治理所存在的问题来对原有的治理模式进行创新研究,进而保证区域环境治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刚.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治理主义视角[J].学术探索,2004(03).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用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与行业客户经营管理、产品及艺术品市场、材料应用、工程建造等相关知识及经验的整合。传统设计培养方案中只注重设计基础理论填鸭式的讲授,或者偏重绘图技能及绘画造型能力的培养,学生并不能充分了解知识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行业客户经营管理方面,如果设计师不能系统分析客户所经营场所的销售方式、管理模式、对消费人群的心理体验的预期的判断,单纯的靠设计的基本空间理论去思考问题,就无法适应特定行业和人群的市场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性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的和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说在传统应试教育体系中重视和实施得不够,而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又是非常强调创新性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只重理论灌输和单纯绘图技术的传统观念,真正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落实到专业教学工作之中。
二、综合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培养探索
(一)首先明确作为学生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几大知识点:1、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首先设计程序是设计得以实现的保证,设计程序是否科学对方案的实现和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学生往往迷信电脑软件的功能,做方案直接就使用CAD绘制平面布局,大家都知道,在方案从无到有,从粗糙到修改直至完善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运用手绘绘制草图方便快捷,而电脑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条线条的出现都需要操作命令来执行,其效果模式化严重,创新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上还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基本理论,掌握国内外前沿设计趋势,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保证先进的设计方法在后续的每一次的设计实训项目的实践中都能够反复应用、体会和拓展。2、设计思维表现工具的掌握,即手绘表现技法和电脑效果图。现在学生在手绘技法和电脑图的重视中往往一边倒的情况,要么重手绘,要么重电脑。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与建设部原勘察设计司2000年对全国室内设计市场的调研,当时全国的室内设计师有20多万人,虽然近年来没有公布从业者数据,不过已经十三年过去,这个人数预计不少于40万,并且人数仍在逐年增加。学生在就业压力之下,为了短期之内就能找到工作,选择电脑图表现的往往占多数,对于此,教师应该强调二者缺一不可,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过程就是将想象语言表达的设计要求表现为视觉空间形象的过程。手绘技法是设计师做设计过程中,快速的捕捉并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段,是设计师个人艺术及设计修养的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是也是通过设计要求的解释来进行范畴重组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限定或修饰附加的过程,并通过草图推进等形式对其解释的外在化形式加以探寻,以最终以某种有形物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3、眼界的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识图、读图、辨图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各种从简单到复杂项目设计的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而不是简单照抄照搬、“人云亦云”的复制者,真正的设计师应该具有独立的创新思维、具备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最简单的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通常指有目标和计划的创作行为活动,在艺术、建筑、工程及产品开发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活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行为活动过程。要想创新,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积累,这个积累即是大量的读图、识图、辩图。很多学生对于作品没有基本的鉴别能力,这个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这个过程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能很客观的评判出一套作品的优缺才能将个人的审美情趣定位在高水平设计要求上。4、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知识。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如果不懂工艺,不认识材料,就完全等同于“盲人摸象”、“纸上谈兵”。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及是在施工现场将设计实施出来,设计方案在纸面上看再完美,在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技术实现不了或是浪费材料造成预算的增加等都是不可取的。经常听到没有多少经验的设计师抱怨自己的“好设计”被施工人员和甲方改的乱七八糟。随着时代的发展,施工工艺和新材料总是在随时更新,都在朝着“更环保、更经济、更美观”的方向发展着,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师,及时更新自己大脑的资料库是必须的。
(二)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多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调研。做设计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解决问题则必须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问题,了解同类问题的现状和历史。这就需要教师带队实地考察,比如在每开一门新课时都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空间、场所,观察空间的形态和风格、饰品的衬托、灯光对于场所氛围的营造、材料的质感、肌理等细致的表达等。针对我们综合类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只有多做、多说,将问题点透、说明,学生才会理解。
(三)积极开展模拟设计公司的工作室实训课程。学生在安逸的校园学习,惰性极强,课堂上讲课走神,做课题训练中磨洋工等现象恐怕存在大部分高校的课堂中。对此,我们可以适时的将设计公司工作模式引入到课堂上。“工作室”模式最早产生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将传统的手工作坊应用到课堂之中[3]。比如我们可以将课桌椅按照人员分组的情况进行重新组合,每组都是一个项目小组,组员轮流负责当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项目的组织、执行、汇报和总结等,教师作为“设计部经理”,对各组方案在开始和过程中多次组织公开评判、讲解、并提出修改意见,并鼓励组与组之间互相提出意见和观点,并最终选出公认的优胜组。此方法在作者本人的课堂上经过多次应用,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优秀作品的展览和收藏落到实处。在学生学习期间,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物力等完成的作品正常来说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专业应该制定一份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留校作品的标准、留校作品的存储、留校作品的更新等,鼓励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品,尽力做到最好。
三、结语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严重稀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制度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为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要求将一般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现实求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已逐步将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因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原有制度框架存在着的根本性的制度制约与障碍,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就成为我国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由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行体制下发展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能同时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增加,这种投入和收益的不相匹配,决定了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因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制度障碍:
(一)政府强制性制度缺乏
强制性制度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施行的制度体系,它在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政府强制性制度的主要表现为:
1.我国现行的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以末端治理模式为立法核心,不能适应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摒弃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末端处理”的思想及生产模式,而转换为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进行“管端预防”为主的模式,因此,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末端治理思想为指导的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废除。
2.我国现行环境和资源法律制度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法律细则也比较笼统,缺乏系统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普遍偏轻,极少追究刑事责任,因而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都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施缺乏强制力。
3.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不均衡,阻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全面执行。虽然我国中央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循环经济制度供给意愿,但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富集而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地方政府缺乏提供有效循环经济制度的意愿,往往采取过度消耗自然、环境资源的方法以求得经济发展、就业增加、收入提高,至于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则常被忽略。
(二)市场诱导性制度不健全
市场诱致性制度指通过市场制度不均衡供给,诱导交易主体在响应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变迁,其是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的重要潜在运行制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诱导性制度缺乏主要表现为:
1.资源定价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健全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资源价格真正成为利益范畴,使它的变动对企业利益的增减有直接影响,具有较强诱导力量而能左右企业活动。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资源的价格,进而改变企业的利益来促使企业主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但是,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资源定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发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2.市场产权制度不清晰。科学的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可以促使产权拥有人和产权使用人愿意为循环经济投入改革成本。由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是作为一种半公共产品来使用,在产权上具有非排他性,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行为,从而导致环境使用(污染)和资源开采的低成本性,不仅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也造成了资源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也限制了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二、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合理的制度创新是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制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它通过调整制度来安排和协调经济利益主体关系,有效刺激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体系:
(一)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创新体系
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它是规范各个行为主体,明确消费者、企业和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约束和依据,同时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考虑,解决目前环境保护法律与资源性法律相互分割,环境执法和资源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应包括3个层次: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专门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在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
(二)加强循环经济的领导和监管组织制度创新体系
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首先,应考虑设立专门的、至上而下的循环经济领导和治理组织体系,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以克服由于涉及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导致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等问题;其实,应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应建立全国性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三)建立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和资源定价制度的互动创新体系
一方面,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明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形成排它性的产权机制,使得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不再是一种无价的公共产品,并能够通过资源定价机制显现其稀缺价格,使得市场竞争主体可以将其与劳动力、土地及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要素计入企业成本,诱导企业主动寻求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更合理利用的环境友善技术,推进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资源产权可转让的情况下,对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技术需求就会增加,新的需求就会对现有技术创新制度的供给带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技术变迁的激励制度和技术产权的保护制度的强烈需求。从而带来环境友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加迅速。而环境友善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则会促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容量资源供给量的逐渐增加,从而形成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创新和资源定价制度的良性互动演进,推动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对科技园区的研究中,有学者从多角度出发分别对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做了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定义、意义、影响因素等,如刘雯雯等(2009)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科技园管理创新、企业入园的战略动机以及园内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常玉等(2006)对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杜海东(2012)构建了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这一复杂动态系统,用动态系统模型工具分别对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给如何发展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梳理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有很多学者对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很少有关于科技园区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内容没有涉及。因此本文的研究,尤其是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里具体哪种环境对创新绩效有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影响的程度多大等内容的研究对农业创新绩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本文聚焦于探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对于园区创新绩效以及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对于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无论是把区域环境看成创新基本要素的创新要素论,还是把区域环境看成影响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因素的创新效率论,两种理论都认可了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从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角度来看,区域创新绩效还受到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而区域创新能力又受到区域创新环境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可以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的作用,同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有间接的产生作用。创新环境是指为创新提供规则与机会的体制和结构因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包括经济要素,还包括各种非经济因素。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区域创新环境是指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水平,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素质、为创新机构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以及本地区创业水平等因素。周景坤(2013)、张莹(2009)在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中,也都引用了区域创新报告的指标;而张危宁等(2006)在研究中则把创新环境分成基础设施环境、服务软环境、政策支持环境和金融环境。综合报告和其他学者的看法,本文把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分成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金融环境4个方面。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通讯、信息以及物流等设施,它的完善有利于园区物质和知识的转移传递,有利于吸引创新重要要素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园区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高。假设H1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1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属于一个创新系统,在创新系统中,它的政策制度安排会影响创新效果,如好的园区科技政策能激励和引导园区企业进行积极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假设H2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政策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2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政策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市场环境指的是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所面对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市场竞争越激烈,园区企业创新动力可能越强,因此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好有利于农产品推陈出新,也有利于企业创新。故农业科技园区市场环境好,则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越好。假设H3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市场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3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市场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金融环境指的是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工程中获得资金及金融支持的难易程度,农业科技园区金融环境越好,对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高越有帮助。假设H4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金融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4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金融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创新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创新系统在创新过程中中把创新组织拥有的资源如知识积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术、管理等)转换成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会影响创新绩效。假设H5: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研究假设关系如图1所示。
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潜在变量和观察变量的确定根据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创新理论的比较分析,以能够反映各个潜在变量的可以量化指标构造相应显变量。即以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园区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构造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潜变量,以园区政策制度与园区发展现状和目标的协调度、园区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能力两个指标反映农业科技园区政策环境,以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所面对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反映农业科技园区的市场环境,以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和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从银行获得贷款难易的情况反映金融环境,以园区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效率、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反映园区创新能力,以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专利数量、农业新品种指标和园区产值反映园区创新绩效。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在变量共有6个,分别是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园区金融环境、要求创新能力和园区创新绩效,由相应的观察变量测量分别反映各潜变量,根据前文相关研究,本文设置见表1。
(二)数据来源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类型,实际变量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来表示,定性数据则用等级标准来表示。本文实证研究时所使用的样本来自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淮安等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其中主要一部分来自对这几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企业调查;二是来自这几个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的管理人员的调查;三是来自高校及研究院所农业经济研究专家教授的调查。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调研,重点放在创新的各种类型农业科技企业;对于高校的调研,选取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4所与农业科技园区联系较紧密的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调查人员重点放在多次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教授以及从事技术创新方面研究的教师上。在相关农业科技园区的部分负责人的帮助下,项目组于2014年3月对孵化企业发放了180份问卷,对高校及研究院所发放40份,对各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放10份,总共发放230份问卷。共收回了187份问卷,回收率为81.3%,其中7份问卷由于所提供信息不全而属于无效问卷被排除,180份有效问卷。对于定性数据,调查问卷采用比较通行的李克特7点式量表。每个题项后有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种对该题项的重要程度,分别用数字1~7表示。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6表示“重要”。数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为了保障结构方程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先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1.问卷的信度。运用SPSS软件,采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alpha)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如果a系数大于0.7,则信度是接受的,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的a系数都大于0.7,总体为0.798,说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2.问卷的效度.运用AMOS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极大似然法检验,效度越高则真实度越高,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问卷的效度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
(四)农业科技园区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假设的检验根据表2和表3可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可以对作用关系假设进行检验。1.农业科技园区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作用模型的估计和评价。运用AMOS软件估计农业科技园区环境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得出,估计结果较好,可以接受此模型假设。2.农业科技园区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模型的结果解释。本文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结果分析,见表5和图2。表5说明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系数的实际P值都小于本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标准0.05,故本文的9个假设都是成立。路径系数分析(见图2)显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路径系数分别为0.741和0.661,假设H1a和假设H1b成立。这说明农业科技园的基础设施环境(如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园区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等)对园区的创新能力如园区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效率、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以及园区的创新绩效如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专利数量、农业新品种指标和农业科技园区产值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样可以看到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也较显著,路径系数是0.625,假设H5成立,说明农业园区创新能力同时又是园区创新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农业基础设施环境即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同样,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也是一样直接地或通过园区创新能力间接地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作为高校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环境法,其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其它传统课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环境法课程作为新生事物来看待,并没有理性地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教师,作为环境法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传统、固有的教育理念早已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环境法作为无法与刑法、民法等大家公认的“大法”相较的“小法”,理应被搁置。于是他们将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等一切与环境法教学相关的工作,视为毫无意义。从不受重视、被动接受、到强迫执行,环境法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另外,上升到国家高度来说,国家司法考试中涉及环境法的内容少之又少,这客观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对环境法教学的重视,同时也给学生传递着一些环境法不重要的负面信息,这种从上到下的教育理念成为环境法教学的一大障碍。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僵化由于环境法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各高校的开展程度也不同。在一些环境法教学刚刚起步的高校,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延续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视为被动接受物,只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将任务讲完,其实就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学生也不加思索,只是一味跟着教师的步伐,一是一,十是十地记、背,从来不考虑“为什么会是这样”之类追根溯源的问题。也许这种对学生识记环境法相关理论知识确实起到一定的效果,学生探索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止步不前,遇到实际问题只能束手无策。换言之,这种教育模式只能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分低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环境法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切忌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割离,这会造成环境法教学头重脚轻,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法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概念和原理的透彻解析,而完全忽视了对环境法实践课程的开展。课堂上教师过分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使他们呈献给学生的环境法案例特别少,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些教师甚至从来不提案例的事情,只是每天按部就班的督促学生背书、记忆东西。这一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容易被社会激烈的竞争所击败,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四)教学内容繁杂无体系关于环境法教学内容方面,大体可以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在是分论和总论的关系界定,环境法教学中对这种关系体现的不明显。其次,分论是教学的主内容,由于其繁杂的特征,许多教师教学中主次不分,造成教学侧重点偏差。再次,环境法教学内容将概念作为主体,而忽视案例分析,看规范分析重于价值评判。“重一家之说,轻百家之言”成为环境法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病,这种弊病一天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环境法教学的质量。
(五)教师的教学技能普遍较低随着环境法受重视程度的加深,环境法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展开,这对环境法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环境法教师的教学技能普遍偏低,很难适应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例如,法学中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但很少教师可以完全驾驭两种语言。以英语为例,双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掌握英语,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总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环境法教学技能低下的现状,也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改革和创新环境法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下该校环境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开辟出改革与创新环境法教学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提升重视程度,改革教学理念近年来,环境法教学始终处于一个发展的怪圈,相较于民法、刑法等“大法”来讲,环境法似乎永远都无法摆脱被忽视的命运。学校、教师、学生的不重视,甚至国家司法考试都将其置于毫不显眼的位置。传统教学理念始终固守成规地阻碍着环境法教学的顺利实施。为了适应环境法改革的发展要求,必须提升重视程度,改革教学理念。国家层面,教育部要改革教育理念,将高校环境法课程置于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位置。司法考试也要加大对环境法相关内容的考试力度,势必运用多种策略提高人们对环境法的重视。学校层面,学校要将环境法作为法学的必修课,并且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法意识,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剔除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教师层面,应转变传统、机械的教学理念,抛开以往对环境法歧视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环境法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步探索、创新环境法教学技能。以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法制观念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创新教学模式,活跃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是环境法教学改革和创新中不可或缺的步骤。环境法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环境法教学模式中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部分,并为创新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传统只注重概念讲解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环境法教学效率低下,可见一斑。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中环境法教学的初级目标,继而不断向目标最终迈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案例解析、以学生为教师等教学模式来达到环境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受到了包括高校在内的几乎所有学校的普及,但部分高校的教师只重视对重要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对环境法的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尙不得普及。因此,环境法教师应勇于应克服缺陷,在教学中应重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有趣并贴近实际的案例,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带去一丝清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各种环境案例的搜集,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胆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理论实践并重,关注经典案例为了提高环境法的教学效率,绝不可忽视其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在环境法教学中要更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传统的环境法教学课堂极其封闭沉闷,满教室都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声音,完全缺乏学习朝气与创新气息。为了适应改革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置于同样的发展平台上,将实践教学作为环境法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高校可以开展一定的环境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庭审判,明确环境案例的解决措施;以课堂为法庭,模拟法庭教学;开展保护环境的相关公益活动等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积极的环境观意义重大。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在理论课讲解时将案例分析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那些永不过时的经典案例,教师应透彻分析,通过设问、诱导、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分析环境法律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时抓住一些新型的、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案例,这些案例对提升学生环境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是正确界定分论和总论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分论中,有的教师讲解环境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建设法、自然资源法等,有的教师在讲解中则忽视生态建设保护法,只讲剩余的两个。这就要求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系统化,形成科学的内容体系。其次,环境法内容繁杂,且重理论轻实际的课程内容极为不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案例较少的内容加之具体的典型案例,多多分析,从而时学生达到在理论的指导下可以顺利完成实际案例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各部门支部法律的时候,除了对具体的重点内容(概念、原则、制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之外,还要借助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反复的学习和讨论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养成了探疑、析疑、解疑的能力,这对其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在每讲解完一部分后,教师应运用图表法或树状结构图等方式将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具有一定条理性,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提升教学技能,打造金牌教师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首先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环境法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既包括政治、经济,也包含文化、科学等。细化为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行政法律等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关注各学科最新的环境动态,不断吸取宝贵的学科知识和经验,促进环境法教学在活跃生机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其次,学校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并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相关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可以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多媒体使用技能的培训,如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多媒体硬件的无障碍使用。二是提供相应的经费为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创造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可以在本校进行外语学习,也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师派遣出国,加强学习和深造。三是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不仅要重视其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该从思想上转变其教学观念,打造最具有潜力的金牌环境法教师。
三、总结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绩效;重庆市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各区域间区域创新能力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着手,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课题组的同志推出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并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划分为五个要素: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因此从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制着手,对于协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给定资源条件限制下,区域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与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创新绩效方面的差别并不能简单地由投入方面的差别来完全解释,创新环境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着手对区域创新能力内部关系做初步探讨。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关于创新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研究,如王树林(2002)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盖文启(2002)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刘顺忠(2002)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官建成(2003)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唐厚兴(2005)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但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少之甚少,赵付民、邹珊刚(2005)区域创新环境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将区域创新环境用政府主导的环境因素、市场主导的环境因素、区域价值观与文化来表示,用创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创新绩效,得出结论:由政府、市场、价值观与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环境解释了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的大部分,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本文试图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里面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创新环境总体概况
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重庆市2005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l0位,5个分指标中,知识创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保持了与2004年持平的位次,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指标对比2004年有所上升,而创新环境对比2004年却下降了4个位次,在五个指标体系中属于劣势,就创新环境而言,在全国处于中等以下的水平,对整体排名起到了负面的影响。除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外,我们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对重庆市创新环境各变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综合得分都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与全国最高的差距很大。2005年金融环境综合得分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并且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前的指标。创业水平综合指标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后的指标,在全国排名28位,在西部也是非常靠后的水平。
可知,创新环境各项分指标的低投入是导致创新环境综合得分低、全国综合排名低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办法是提高各指标的投入,但是创新环境中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究竟如何并不清楚,下面实证研究这五个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
如表1,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5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如有限和移动电话,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物流的载体,如公路拥有量,4种运输方式形成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市场需求用政府财政支出,商品进出口差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水平这四个方面来衡量;反映劳动者素质的指标包括教育投资水平,地区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当年新增大学生毕业人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消费量;反映金融环境主要的指标是技术创新基金和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情况;反映创业水平的指标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注册企业的发展情况。
3实证研究
3.1假设及变量选择
根据系统论,要把握一个系统,必须了解它所处的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结合区域创新能力体系,要分析区域创新经济绩效的好坏,必须要考察区域创新环境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能促成健康发展的区域经济。如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条件好,信息交流顺畅,交通便利使得物流顺利流动,降低了信息和物质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指标的流动效率,自然就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内劳动力素质高,就容易获得创新人才,可能创造出更多地创新成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以人为主的创造活动,高素质人才是创新能力最关键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的需求是拉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当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会促使企业抓住商机主动进行研发活动,而企业的创新必将投入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所以,市场需求大大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绩效。创新活动是一项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充足,金融生态环境优越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使得区域创新能力加强。而资金的短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会降低创新能力,也因此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一个区域内如果有良好的创业文化和传统,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得创新活动通过创业得以实现。一旦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变成了产业将大大地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创新的效率。因此,创业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进而创新绩效越好。
因此形成如下假设:区域创新环境越好,区域创新的经济绩效越好;即创新环境五指标: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越好,区域的创新绩效越好。
3.2模型介绍
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1)是用来描述一个总体中给定样本在一段时间的情况,并对样本中每个样本单位都进行多重观察。这种多重观察,既包括样本单位在某一时期(时点)上多个特性进行观察,也包括对该样本单位的这些特性在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体数据的规律,也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集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伴随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发展,Panel—data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逐渐被经济计量学家推广。
为了进行实证检验,对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进行量化,本文从2002年一2005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选取区域创新绩效指标,创新环境的五指标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一系列的指标的数据,并认为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滞后期为一年。即环境投入五指标为2002年—2oo4年,对应产出的年份为2003年—2005年。并建立模型如下:
是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和金融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统计误差。
3.3实证结果分析
在确定模型之后,用Hausman检验进一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检验结果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对式(1)进行回归可得结果如下:
模型拟合度=0.73607,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绩效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显著的影响,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区域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的系数分别为0.173293、0.610474、0.200429,这说明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分别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依次为提高0.173293、0.614074、0.200429个百分点。同时,实证结果也说明,对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的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甚微。
反观图2中,2005年重庆市在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的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全国最高水平相差甚远。而金融环境的投入却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显然,这种创新环境的投入结构显得相当不合理,这是造成创新环境相对其他四个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
4结论及建议
(1)提升劳动者素质总体水平。近年来,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这些方面大大刺激了市场需求,拉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市场需求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教育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重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下岗工人再培训工程、对农民工培训等的实施,使得劳动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对创新绩效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但相对东中部来说,重庆市知名高校较少,优秀生源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因此,未来重庆市要进一步培育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重点要合理调整创新环境投入结构,改善各指标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显著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等指标的投人。
毋庸讳言,以往创新教育活动属于针对少数优秀专业学生的精英教育和仅为参与校际竞赛或为获奖而推动创新活动的创新教育驱动模式。[3]当前,作为推动创新教育活动重要载体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师指导对象已不再是少数精英化阶层,而是更多的普通群体。由于不同个体在专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面临极大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创新活动中去,如何在创新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能从事更高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如何让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与未来的求职和自主创业活动相联系,如何通过创新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学科交叉和贯通,激发新的创新灵感,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动员和激励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形式,转变成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这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所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创新教育实践课程需要学生走出教室、投入环保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寻找需要解决和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通过提高创新实践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从而推动创新教育实践的实施,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实践表明,推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既可以是建立在一定实验基础条件下的专业实验室,也可以是科研机构或具体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如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环境监测站等。当然,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因此激励广大教师全方位参与到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是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为保证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克服教学硬件的不足,更需要针对大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建立健全阶梯式创新实验题库,设计出多层次、多系列、多模块的创新教学产品供给学生选择,这是推动创新教育活动由少数精英化训练向大众化普及转型的现实需要,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创新教育活动效果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指导教师,教师创新教育思路的改变和跨层次创新教学产品模块的设计,是改变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方式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层次、多系列核心创新模块,也就难以很好体现创新教育面向大众化的教育理念,也就无法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大众化创新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从当前国内高校的情况看,由于大多数学校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于侧重科研,导致一些骨干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学方面,对指导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兴趣,甚至主观上存在抵触的情绪,这几乎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需要激发广大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高校决策层必须引起重视的。
二、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基本教学体系
从教育观念创新到创新教育实践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5],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的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只有将创新教育实践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不仅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基本的创新技能,还应有优秀的创新人格。[6]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有别于常规的按学科划分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需要秉持“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理念,从“问题-理论-实践”等环节,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同样需要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目前,专门将创新教育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高校似乎还不多见,且除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具有相对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外,大多数高校基本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总的来看,现有文献大多都是从宏观层面,探究创新教育实践的教学体系,如苏初旺等[1]将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等4个部分;王淑萍[7]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高校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徐树建等[8]则从专业层面,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拟就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其发表的4篇论述《创新之根在实践》的文稿中,一再强调“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不难得出,即便是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同样也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带有基础性的创新性思维、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以及创新性设计所需要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等。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以面向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居多,有些高校甚至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受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的综合影响,在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往往要求学生除具备一定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机械、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取舍,并尽可能设计出多种层次和级别的创新活动主题,以适应大规模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教学课时的多少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来看,很多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学时安排都为1周左右,且以集中安排居多,这样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过短,制约了创新实践活动主旨意义的发挥。相比较而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的总课时高达108学时,其中通识性基础教学16学时,专业基础教学24学时,创新实践教学68学时。显然,这种安排不仅内容全面,而且也给学生留下宽松的思考时间。同样,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授课学时和授课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尽可能不要将授课时间集中安排。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当与各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相衔接,通过开展具体的创新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将其称为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用于创新性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受推崇的主要有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思维开放教学法、实验探索教学法以及社会参与教学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有必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虽然在创新教育价值理念的冲击下饱受诟病,但其本身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抹杀的。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出问题情境后,就需要给学生讲授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相关知识点,阐明基本原理,这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环境问题而言,格外重要。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较低年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对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目标的设置上有所区别。具体地说,对于低年级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直观性较强的环境问题,如以城市垃圾沼气发电实例为突破口,针对城市垃圾的收集、分类与填埋,沼气的产生、收集与发电,以及垃圾渗滤液的收集、输送与处理等过程,以高中所学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知识为起点,采用发现式、疑问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高中基础知识入手,结合新学到的大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设计构想,进而引导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高年级本科生,由于有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思维开放教学法或实验探索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或指导的研究生选题,将大课题分解成若干独立的小课题,指导高年级本科生由浅入深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对于带有高技术创新特色的选题则进行专项辅导,通过将实用性、趣味性和技术性地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技能。
(三)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考核办法在创新教育实践课程中,从师生关系到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所以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目前国内创新活动开展的情况看,研究性学习报告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考核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报告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这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或许更为合适。对于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由于实践内容和主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应的考核标准也应有所提高。为此,可以从学术、创新创业大赛作品获奖或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考查,并以此作为推荐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的重要依据。
三、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作为工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极为重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并于2010年成立了创新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承担单位之一,合肥工业大学目前已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00多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00余项。2010年12月,学校与安徽省部分企业联合申报并建设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批准。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实施了“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并已建设9个创新基地。2012年,学校将“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拓展和提升,制定和实施了“英才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卓越班、英才班和博雅班,并通过与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取得6个及以上创新学分方可准予毕业。2010年~2013年,笔者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指导了2个大学生创新团队(校级)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两年的努力,两个创新团队在校级考评中均被评为优秀,7位团队成员中有5人被推免或考取硕士研究生。2013年,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成功申请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依托这一项目,两年来教学团队成员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的推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适应创新教育活动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满足本科生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于2012年5月举办了首期本科教学创新理论与方法师资培训。同年7月,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在全校各专业全面铺开。作为首批接受培训的教师,笔者同另外两位教师一道为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开展了为期1周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在教学准备期间,根据各位教师自身的研究特长,结合一年级大学生尚未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客观实际,经反复论证和协商,提出从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噪声方面制定3个专题模块,并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分3个团队开展教学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在巢湖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基础和经验,围绕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创新主题,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实地调查、课堂讨论和观点评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成绩评定方面,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结合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最终评定课程成绩。在2013年、2014年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中,其他教师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的来看,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颇受学生们的欢迎,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维,也使大家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了更为清楚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喜爱这一专业,特别是对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等领域诸多亟待创新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对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近两年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指导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获得11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与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虽然这类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还较为粗浅,但这已使笔者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渴望和欢迎。当然,3年来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也暴露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严格限定在1周时间内,而且教学活动安排在炎热的夏季,并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相连,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学校层面已认识到本校在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尝试在2015年新版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着手加以解决。
四、结束语
由于教师在大众化创新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全方位参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有必要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向承担创新教育活动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照顾,以此激发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指导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创新教育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
1.微博平台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载体
微博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各高职院校都努力把微博打造成各级学生管理部门联系、服务以及引导学生的一种新载体。学生管理部门和各类学生组织可以通过原创、点击转发、访谈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就为学生管理部门更好地引导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平等有效的工作平台,能够帮助管理部门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2.微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保证学校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高职院校可通过微博一些校园活动信息、奖助贷信息、就业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关注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则可以不限场地、不限时间地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把各类信息到微博上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关注的热度及学生反馈,了解学校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学校各项决策的民主化,推动校园和谐建设的进程。
二、微博环境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
1.明确微博工作的定位和作用
校园微博具有公开透明、平等自由、更新迅速、涉及面广等特点,有利于各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大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微博的这些特点,借助微博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传播速度快、公开透明等优势,引导学生的思想。将微博打造成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
2.注重创新微博宣传形式
通过创建“班级微博”“人人网年级主页”“招生办微博”等形式的组织平台,让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互动、留言,也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公布组织的活动开展情况,让同学们监督和参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3.分层级构建完整的校园微博体系
第一,建立院级微博平台,由院校骨干教职人员组建。同时,可以倡导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中的领导干部、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在学校范围内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优秀学生干部开设微博,利用这个平台各类信息、更新校园动态、展示大学生的风采,还可以鼓励这些校园微博逐渐将部分关注点转向社会层面,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第二,在全校各院系、各班级分别开设对应的微博群,实现院、系、班各层次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微博平台及微博群,主要实现如下职能:
(1)实现信息的交流,各班级之间可以通过微博或者私信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完成班级工作任务。
(2)提供各类信息服务,通过微博校园资讯、就业信息等。
(3)组织各类活动,可以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平台开展“微话题”“微采访”等活动。
(4)展示自己的班级风采及工作成绩。充分发挥微博公开透明、平等自由、更新迅速、涉及面广等特点,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完善校园微博管理制度,保障校园微博的良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