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解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教材以运动系统为主要内容,着重讲述骨骼、关节、肌肉三大器官,包括骨的结构、成分、性能及其生长;关节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舞蹈主要运用关节及在训练中如何保护;下肢肌肉、躯干肌肉的位置、功能及如何训练等等。本教材对肌肉工作原理、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并有舞蹈动作分析举例;探讨舞蹈演员的体能训练,包括影响运动素质的因素及发展素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儿童少年与女子舞蹈训练特点等均作了阐述。作为教材,同时兼顾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内容,简述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与舞蹈的关系。
序言
第一章 人体结构概述
第一节 人体组成概述
一、元素
二、化合物
第二节 细胞与细胞间质
一、细胞
二、细胞间质
第三节 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四节 器官与系统
一、器官
二、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
第一节 骨骼概述
一、全身骨分布
二、骨的形态
三、骨的构造及功能、
四、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五、骨的发生与生长
六、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七、骨龄
第二节 骨连结
一、骨连结分类
二、关节 的结构
三、关节 的运动
四、影响关节 活动幅度与稳固性的因素
第三节 下肢
一、下肢骨
二、下肢骨连结
第四节 躯干骨与躯干骨连结
一、躯干骨
二、躯干骨连结
第五节 上肢骨与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
二、上肢骨连结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一、肌肉的大体结构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三、肌肉工作的术语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第二节 下肢肌
一、髋关节 运动肌群
二、膝关节 运动肌群
三、踝关节 运动肌群
第三节 躯干肌
一、脊柱运动肌群
二、胸廓运动肌群
……
第四章 肌肉工作和舞蹈动作分析举例
第五章 舞蹈演员体能训练
第六章 其他系统简介
第七章 儿童少年与女子舞蹈训练
参考书目
该文只要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发和问卷调查法来获取文章撰写的相关数据。根据选题的要求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在实验前根据文章的研究需要制定相关调查问卷,检验后发放。根据实验要求,把2012级和2013级学生进行编组,已授完课的2012级学生成绩为对照班,在授课的2013级学生成绩为实验班。2012级学生的授课主要采取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验班2013级学生运动解剖学部分章节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大体分为三部分,即为开始20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的重难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并提出自学的要求;而后留给学生50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参阅教材、图谱、标本、模型等教学用具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谈论,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解答;最后教师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辅导。在期末的考核过程中,2012级和2013级学生的考核内容及难度均无显著差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实验前后2012级和2013级学生成绩统计学分析见表1。
2.2成绩分析讨论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基础知识考核主要由平时的测试和习题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过程中对照班成绩16.42士1.86,实验班成绩18.24士1.88,实验前后成绩提升明显(P<0.01),差异非常显著。说明采用自主学习为主的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而后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同时也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常造型思维。他们自行创造问题情境,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达到了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使得运动解剖学原本死板的知识变成了活灵活现、生机盎然的生命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用能力测试只要由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组成,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过去的教学都是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逐步对动作分析的步骤进行讲解,学生学起来相对简单。而在实验班教师只是给予指导,学生自行对体育教学的各种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学习起来相对苦难,以至于在考核过程中出现了成绩相对于对照班低的情况。这也表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并不能贯穿于一门课程教学的始终,在不同的章节,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必然有其优点,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其长处。标本考核测试主要有骨骼、肌肉和内脏部分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掌握程度。在考核过程中实验班成绩31.02士2.80明显好于对照班成绩29.74士3.69,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教师的讲解占主体部分,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标本相关知识的掌握,主要在于课堂上对标本的观察,过去的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标本进行观察,课下够多的时间便是借鉴与彩色图谱和影像资料进行学习,这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给予指导,学生更多的时间是自行分组对标本进行观察,这便增加了他们对标本的感官认识。综合表现成绩主要由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组成,该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气氛活跃,踊跃回答问题,致使成绩相对好于对照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自主学习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在神经系统,动作分析等章节,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较大。这也无形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十分重要。
目前我校运动解剖学教学均采用结构式教学和全过程的考核方式,通过最近几届学生的运动解剖学教学来看,采用结构式教学及全过程考核方式,配合以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能能够时刻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不定期的测试给学生以动力,学生的学习步法必须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利用测量软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实验结果
2.1油松叶的外部形态特征油松小枝无毛,植株表面微被白粉.油松叶两针一束,罕见三针一束.叶边缘有细锯齿,簇生于短枝上[3].两针长度相等,为10cm~15cm,针叶下表面有纵向排列的气孔.
2.2油松叶的解剖结构油松叶横切面呈半圆形,有叶肉、薄壁组织、内皮层、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维管束(见图1).表皮和下皮层胞壁厚,胞腔较小,细胞紧密排列,外有较厚的角质膜(见图2).树脂道5~8个或更多,树脂道的上皮细胞连续排列(见图3和图4).仅一条主脉(单维管束)位于叶中央,由内皮层包围着.
2.3油松茎的木质部茎的横切面则主要观察木质部管胞细胞的状态.分别测量管胞细胞的直径大小、周长、面积以及管胞细胞壁的厚度,并求出平均值.通过研究管胞细胞的状态进而研究油松的输导能力.油松茎的木质部中含有大量管胞,管胞是主要的输导结构,疏导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茎里的管胞与根、叶中的管胞相通,水分和无机盐在管胞中自下而上的向枝端运输[7].管胞分子长者原始,短者进化,管胞小者原始,大者进化,即管胞长度越短,直径越大,这种管胞越进化.次生木质部中的管胞比初生木质部中的管胞更进化(见图5、6、7、8).
2.4数据统计对油松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中的管胞的直径、周长、横切面积以及管胞壁厚度分别取多个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次生木质部中的管胞平均直径为6.099μm,平均横切面周长为21.854μm,平均横切面面积为33.043μm2;初生木质部中的管胞平均直径为4.414μm,平均横切面周长为14.205μm,平均横切面面积为15.027μm2.
3结果与讨论
3.1油松叶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油松叶为针叶,螺旋状着生,幼苗为扁平状,两针一束,着生于不发育的断枝顶端.叶的横切面半圆形,由叶肉、薄壁组织、内皮层、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维管束.叶表皮和下皮层胞壁厚,叶面有较厚的角质层.树脂道5~8个或更多,树脂道的上皮细胞连续排列.这些都是油松叶的特征.
与内外侧横型径路密切相关的血管是膝上、下内侧动脉,膝上、下外侧动脉和胫前返动脉。膝上、下内侧动脉及膝上、下外侧动脉分支在关节囊及滑膜组织内发出半月板周围血管丛,在横型径路上、下方环形排列,发出放射支朝向关节中心,供应半月板周缘部。解剖参数详见表2。
2讨论
2.1内侧横型径路解剖描述膝屈曲90°~100°使关节间隙增大,自髌骨内侧缘向下确定髌韧带内侧缘,自股骨内上髁前缘向下确定胫侧副韧带前缘,触及股骨内侧髁,在其下方凹陷处靠近股骨髁侧自髌韧带内侧缘向内侧至胫侧副韧带前缘间切开皮肤长约4.5cm,在浅筋膜内距髌韧带内侧缘38cm处寻找隐神经髌下支,在此处隐神经髌下支呈宽扁形,宽约1.2mm,厚0.5mm,自后内向前下斜跨内侧横型切口,是横型径路中最易损伤的结构,确认后稍向上、下分离,并向内侧推移注意保护之。离断髌周血管网,切开深筋膜、关节囊,此时注意膝屈曲90°~100°时胫侧副韧带松弛活动度最大,可向后内侧推移之,以扩大切口至55mm,避免向内侧切开过多误伤之,在切口内侧端切开关节囊时,注意关节囊纤维层、胫侧副韧带深层与内侧半月板相连,此处是半月板红区,注意不要分离之,以保证半月板血供。
2.2外侧横型径路解剖描述膝屈曲90°~100°自髌骨外侧缘向下确定髌韧带外侧缘,以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头确定腓侧副韧带,触及股骨外侧髁,在其下方凹陷处靠近股骨髁侧自髌韧带外侧缘向外侧至腓侧副韧带前缘间切开皮肤长约4.5cm,离断髌周血管网,切开深筋膜、关节囊,注意膝屈曲时腓侧副韧带松弛活动度大,可向后外侧推移以扩大切口至55mm,避免向外侧切开过多误伤。膝屈曲时股骨外侧髁向后移动幅度较大,是股骨内侧髁运动距离的两倍;屈曲并外旋时易触及腓侧副韧带,但外侧半月板不能触及。
2.3内、外侧横型径路相关血管与内、外侧横型径路密切相关的血管是膝上、下内侧动脉,膝上、下外侧动脉和胫前返动脉。膝上内侧动脉起自腘动脉,位于半膜肌和半腱肌下方,腓肠肌内侧头近端和大收肌肌腱的深部,分出一支到达股内侧肌并与膝降动脉、膝下内侧动脉吻合,一支在股骨上分出并与膝上外侧动脉吻合。膝下内侧动脉位于腓肠肌内侧头深部,沿腘肌近端边缘下行,经胫骨内侧髁下方,在内侧副韧带深面向前内上行,经内侧副韧带前缘到达膝。膝上外侧动脉在股二头肌腱深面经过,分成浅深两支,浅支供血给股外侧肌与膝下外侧动脉吻合,深支与膝上内侧动脉吻合,形成前弓横过股骨。膝下外侧动脉从胫骨上端外侧向前内,在腓肠肌外侧头、腓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深面绕腓骨头到膝前部,与膝下内侧动脉吻合。胫前返动脉起自胫前动脉,在胫骨前肌内上升至膝前方并入髌周动脉网。膝上、下内侧动脉及膝上、下外侧动脉穿深筋膜处距膝关节线9~12mm,在横型径路上、下方环形排列,发出放射支朝向关节中心,供应半月板周缘部。
研究结果表明,塑性模型和器官解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记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总的来说,学生在塑性模型组的得分优于器官解剖组。对于眼球的解剖实验教学而言,塑性模型可能比器官解剖更有效率,更能提高记忆力,解剖组的解剖实践操作能力表现较好,不但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2讨论
模型组的学生得分很高,比我们预计的结果还要好。不同颜色的眼球塑性模型,清楚区分了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有效利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强化知识记忆。因此,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记忆学习。而缺点是学生动手解剖能力不如解剖组,讨论问题机会也少;另外,模型组用的是一个标准的眼球模型,缺少变异的情况。
由于模型结构简单性,可有效的促进学习,从而获得了更高的考试分数。而相对复杂的眼球解剖,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例如,眼球解剖组能更准确的描述眼球细微的结构,如:睫状小带,晶状体的结构等;并且有较好的动手解剖技巧。解剖组的学生虽然问题较多,但学生更愿意接受这样有趣的眼球解剖教学,这主要是在解剖同时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结构,如房水、玻璃体等。近几年,三维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软件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三维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其优点在于数字化的虚拟可视人体三维解剖模型,结构逼真,能够清晰的显示解剖细微结构,为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与三维数字化虚拟解剖比较,塑性模型和器官解剖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它们提供了动手学习的机会,能够反馈触觉信息,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而三维虚拟结构缺少这样的操作机会。正如理查德森所说:即使是最好的三维数字化虚拟人体也存在的根本解剖学缺点,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区别生物的器官与模拟器官真实形态,从而容易导致错觉和误解。三维数字化虚拟技术是广泛受人关注的可以替代器官解剖技术,但同时存在着不同的争议,且费用较高。在人体解剖学系统的教学中,只有结合计算机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
科学、合理、高效的安排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为了本次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体解剖教研室及实验室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多方借鉴,最终确定了一项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方案。
1.1克服学时限制我校局部解剖学大纲规定五年制本科生实习课为18个学时,而完整制作一具局部解剖学教学标本,即使是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也需要200-300学时才能完成。鉴于我校几届本硕学生操作情况(开颅取脑、面部深层结构暴露等几项操作难度太高,学生容易破坏结构且容易受伤,不需学生操作),需要4组学生同时操作,36学时才能勉强完成一具标本的制作。因此效仿本硕学生让一个班制作一具尸体明显不可行,需要几个班共用一具尸体。此次上局部解剖实习的本科学生共有23个自然班,8个实验室同时开课,每次安排三轮实习即可保证所有班级都上一次实习课,因此我们考虑将一具尸体分由3个班共同操作比较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1.2尸体的充分合理利用由于需要3个班协同操作来完成一具尸体标本的制作,为避免各班之间相互影响,同时考虑到班内小组的操作方便,需要将尸体分为三个部分:左侧头颈、腋窝、上肢及右侧的臀部、下肢为一部分;右侧头颈、腋窝、上肢及左侧的臀部、下肢为一部分;腹壁、胸腹腔内部结构及背部为一部分。每个班固定操作一部分,各班再根据人数按每组3-4人分为若干小组,每次实验课有3组同学动手解剖,每组再进行分工,分为主刀、助手和阅读指导,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达到了费时少、不窝工、不冲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的理想效果。
1.3打破常规教学进程由于一次3个班分别操作不同的部位,这样便无法按照以往的教学进度(第一次头、颈部及腋窝,第二次臀部及上、下肢,第三次胸腔、腹壁及腹股沟,第四次腹膜,第五次腹腔脏器及腹后壁)安排实习,必须打破实习顺序,按照各班所分部分分次操作:每次前两个班头、颈部及腋窝与臀部及上、下肢同时进行,后一个班则直接操作胸腹腔浅层及内部器官。解剖时采取组间、组内轮流操作,按先腹侧后背侧、由浅入深、上下搭配、左右交错开工的原则进行,各班操作进度可根据学生实际操作快慢适当调整,但要控制在经4次操作便基本完成。这便要求学生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安排要有适当的间隔,同时也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动手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器械的管理与使用
解剖操作中要用到很多专用的器械,如刀柄及与其相配套的刀片、尖镊、钩镊、平镊、直剪、弯剪、拉钩、血管钳、钢锯、肋骨剪、咬骨钳、凿子、锥板锯、探针、铁锤等。由于器械的种类繁多,为便于管理,我们为每一个实验室配备了一个器械盒,每个盒内放置锤、凿、肋骨剪等大型器械各一个,刀、镊、剪等常用器械各三个,并为每个器械盒打印一份器械名称及数目明细以备师生查验。每次实习课前由学生代表到准备室领用相应实验室器械盒,并对盒内器械清点,确保无误并签字;实习课结束后学生将器械清洗并擦拭干净,清点无误后交回原处并请老师查验。为了避免学生随意损坏器械,我们还列出器械最低价格表,建立器械赔偿制度,以约束学生无谓的损坏。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每学期的第一次实验课上,老师都会详细给学生讲授各种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器械。老师会在课堂上对各种器械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如碰到学生在使用器械时有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教师严格按照临床外科手术操作的要求讲授,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器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成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器械的良好习惯。
3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尚待改进
1.1标本来源:30例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为成年尸体标本,其中男13具,女17具;年龄25~60岁,平均(42±14.7)岁。
1.2跟骨标本的测量:30具60侧跟骨骨骼标本,采用精度为0.02mm的国产游标卡尺进行线性测量,采用普通量角器进行角度测量,精度为1°
1.3载距突周围解剖结构观察:分别观察载距突周围的解剖结构,测量载距突的长、宽、高,上翻角和前倾角,比较男女之间载距突的骨性测量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载距突骨性测量结果:跟骨内侧中1/3有一扁平突起,为载距突,其骨皮质厚而坚硬。向内上方形成载距突的上翻角,其上面构成跟骨的中关节面。载距突呈平行四边形,长边与跟骨的长轴形成一定的前倾角、上翻角,测量结果。
2.2解剖学结构:跟骨形态呈不规则长方体,上面有3个关节面,以其后关节面为界可分为3部分,后关节面以前是前部,以后为后部,前窄后宽。跟骨中部内侧有载距突(解剖学教材对载距突的描述为,跟骨关节面有内侧一骨性凸起,其构成踝管的上界,对于大小,角度无过多的描述),载距突下可见明显的拇长屈肌腱沟,沟周围较为平坦,有利于血管、肌腱通行。本次解剖标本的观察中,跟骨载距突下方通过有拇长屈肌腱,趾长屈肌腱,胫骨后肌,胫神经和胫后血管。而在内踝后方踝管起始处,血管神经束位于趾长屈肌腱的后方,拇长屈肌腱的前方,斜向前下走形。在内踝尖与跟骨结节顶点的连线中上1/3的交界处,血管神经束浅出,与拇长屈肌腱交叉,行于长屈肌腱内侧并与之伴行,这一点与解剖学教材所描述的整齐排列并不相符。从标本解剖的观察来看,载距突下方的结构中,胫神经和胫后动脉,最靠近载距突的下缘,这也是通过跟骨外侧壁打入螺钉时最容易损伤的结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跟骨骨折术后的病人都会出现足底麻木的症状。
3讨论
1.1切口选择10具(20侧)尸头的枕后肌肉均发达,由于牵开受到限制,故均采用倒“U”形切口。该切口能非常清楚地显露手术视野;若采用直线切口则难以取得满意的手术视野。倒“U”形切口的外侧支为手术的重点区域,其下方为寰枕关节和椎动脉入颅的位置;切口的中线支为辅助侧,帮助肌肉向下牵拉,至枕骨大孔下缘即可。根据解剖顺序可分为3个阶段(肌肉分离阶段、硬膜外阶段、硬膜内阶段)分别进行描述和测量。
1.2解剖方法切口方向朝向枕髁后外侧,即为椎动脉入颅内的位置。枕后肌肉发达者可选择倒“U”形切口,由乳突下方C3横突起始,向上至上项线,向内至枕后中线,即由中线向下至枕骨大孔下缘;枕后肌肉较薄弱者,则可选择直线切口。将枕后肌肉逐层解剖,显露枕后肌肉三角并找到椎动脉及其分支。充分了解枕后肌肉和椎动脉解剖关系,然后磨除枕后骨窗,显露寰枕关节,磨除寰椎后弓至寰枕关节根部,将椎动脉向下牵拉,磨除寰枕关节后1/3,解剖该入路中遇到的肌肉、骨性结构、血管、神经等,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上述结果,记录资料。
1.3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形式,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两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肌肉分离阶段上斜肌、下斜肌、头直肌共同组成了枕下三角,该三角内包含第1颈神经和椎动脉,椎动脉由一层椎静脉丛包绕,该层静脉丛非常致密,对椎动脉起保护作用;第2颈神经的腹侧支固定地从椎动脉的第二部分后方通过,因此,枕下三角和第2颈神经被认为是识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枕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走行斜行向上(见图1a)。头外直肌连接于颈静脉孔后缘的颈静脉突上,是判断颈静脉孔的重要标志之一。测量枕大孔后缘中点距椎动脉入硬膜口的距离等结果见表1,左右两侧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首先在C6~C2关节面和第7~3颈神经根腹侧之间向上走行,在走行途中,先向后方形成一袢,后向外侧再形成另一袢(见图1b),接着继续走行于第2颈神经根前支的腹侧,然后向上通过C1横突孔,沿着寰椎椎板上面的椎动脉切迹走行。远外侧入路的骨性解剖标志为前星点、星点、乳突尖、颧弓根,这些标志间距测量结果见表2,两侧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硬膜外阶段硬膜外阶段位于枕髁中后1/3的上方(4.74±1.24)mm,至颈静脉结节的下方(5.26±0.88)mm。舌下神经管向前外侧与矢状面成角为45°,舌下神经管的颅外段位于枕髁的前、中1/3交界处,枕髁长轴的平均长度(22.36±2.28)mm,枕髁的后缘距离舌下神经管的颅内段开口(8.46±1.38)mm。
2.3硬膜内阶段椎动脉在硬膜内阶段穿过硬膜时,进入一个纤维通道,该通道内有脊髓后动脉、齿状韧带、第1颈神经、副神经的脊髓根。Ⅴ与Ⅶ入硬膜处的距离:左侧(8.04±1.22)mm,右侧(8.20±1.64)mm;Ⅶ与Ⅸ入硬膜处的距离:左侧(5.08±1.24)mm,右侧(5.90±1.54)mm;Ⅹ与Ⅻ入硬膜处的距离:左侧(1.28±2.18)mm,右侧(10.56±1.18)mm。
3讨论
Thomas等于1966年首次报道了经远外侧入路切除上颈段前方病变。1988年,Geroge等报道了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前方病变。从那时起,远外侧入路逐渐发展,目前是延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手术治疗的理想入路。该入路对颅神经和脑干显露清晰,减少对脑干及后组颅神经的牵拉[5],并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切口有多种,如倒“U”形切口(又称为倒钩形切口)、“S”型切口、倒“L”形切口、马蹄形切口等,临床工作中最常用“U”型切口。显微解剖远外侧入路的骨窗暴露范围为:上界达横窦,侧界为横窦与乙状窦交界处,下界到枕骨大孔。但不同患者的骨窗暴露范围不尽相同。当病变主于颅内时,常需要切除外耳道后的部分乳突,显露颈静脉球,再向下切除枕下区的部分骨质长约4cm,这样才能保障充分显露小脑。然后继续向下咬除枕大孔外侧缘,切开寰枕关节囊,磨除1/3~1/2枕髁后,即可见颈内静脉位于枕髁的前方。若病变主于颈外时,则不必切除乳突,但需要切除半侧寰椎后弓和小关节突后半部分。切除小关节突时,切记勿损伤椎动脉,必要时先打开寰椎横突孔,暴露出椎动脉后再行操作。罗亚非等认为三角区是识别血管的标志之一。结合上述解剖结果,我们认为枕下三角和第2颈神经是寻找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前星点、星点、乳突尖、颧弓根是远外侧入路手术时重要的骨性解剖标志点。关于枕髁切除的范围,目前仍无统一的看法。
张恒柱等认为枕髁去除50%以下不影响寰枕关节的稳定性。刘鹏等[10]认为手术时应考虑到颈椎的生物力学结构、病灶大小、患者年龄等因素。王业忠等指出,枕髁的切除范围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若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则应尽可能少切除枕髁,因为枕髁切除越少,术后寰枕关节稳定性越好。周良辅等提出如下观点:①硬膜下病变如胶质瘤、神经瘤、动脉瘤等,切除范围应小于或等于1/3~1/2枕髁,因为该范围既能满足手术野的显露,术后又不必进行植骨;②硬膜外病变如脑膜瘤、脊索瘤、颅颈畸形等,则需要切除部分至一侧枕颈关节。椎动脉与远外侧入路关系最为密切,椎动脉粗细变异较大,直径1~5mm,而且有5个生理弯曲,因此,椎动脉的暴露及保护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椎动脉为了适应头颈部的活动,在走行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生理弯曲,而且在弯曲处均有明显的血管膨大,这种改变或许能减轻血液在流动时对弯曲处血管壁的压力。我们在解剖中发现,椎动脉在寰枢椎上升时向后外方弯曲,如果术者忽视该特点,认为椎动脉从C2横突孔径直接向上穿C1横突孔,而没有发生向后外方弯曲时,操作时易损伤椎动脉。另外,术者操作时也应该重视椎动脉的变异,主要包括数目变异和管径变异,必需仔细辨别,以免造成误伤。本研究显示,椎动脉分支多数是从椎动脉主干后下壁以及内侧壁发出,多为外侧向内侧方向走行。因此,为避免损伤分支血管,在分离椎动脉及分支血管时,应该从外侧向中线沿椎动脉分支走行方向分离。在磨除寰椎横突孔时,从寰椎横突孔后外缘开始磨除,越靠近内侧,操作越小心。
护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解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足够细心和耐心,因为这是之后从事护理行业的基础。有一点是和别的学科教学是相同的,那就是所有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过程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因为解剖学是一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只是在课堂讲一些理论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日常见到东西,由浅及深的进行学习,比如说,让学生做一个运动——出拳,让学生自己理解在做这个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到了身体的那些器官,这是学生就会通过课本的人体解破图结合自己的活动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三角肌,胸大肌,大小圆肌等,然后教师在结合课本知识予以正确的讲解。另外,解剖学的教学应尽量多的让学生接触实验课程,在不断的实验中找到学习解剖学的乐趣,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知道什么是解剖学,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中,也要注重多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注重几种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到对解剖学能力培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整体逻辑思维能力,鉴于解剖学的特殊性,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真实的实践,更多是要通过挂图、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来完成解剖学的教学,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学习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要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在结合所学课程有针对性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脑部器官时,首先是通过挂图的方式让学生对脑部的构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最起码让学生知道大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的病例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大脑各个组成部分对人体的不同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使用对媒体更系统更宏观的播放一些视频介绍,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最后就是让学生走进医院,作为一个护理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到护理的工作中。通过这么一系列的课程学习与研究,让学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能对人体大脑的基本构成有新的理解,并把知识慢慢的消化。
另外就是培养学生高度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刚刚接触解剖学的学生来说,对于这门课程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解除这种心理障碍。解剖学是一个高度考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用的教学方法
1)挂图直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是针对比较简单的课程,学生通过简单的看图辅助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对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2)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作是兴趣教学法,其实,这种教学方法通用在护理专业的每节课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之前,首先要通过各种案例培养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为之后的基础知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点对点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对所学的每一节课程都能划分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然后采取不同的途径让学生来了解和学习。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DC于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近年来关于DC分化、发育及抗肿瘤应用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血液肿瘤DC的研究作一综述。
1DC诱导的自身肿瘤杀伤活性
Choudhury等[1]报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外共同孵育后,产生了形态学、免疫表型具有DC特征的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表明这些细胞中t(9;22)的存在,说明它们来自白血病细胞。特异的体外测定DC的功能证实这些细胞具有潜在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体外产生的白血病DC刺激自体T细胞产生了强烈的抗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匹配的正常异体骨髓细胞表现为低反应。用DC刺激的自体T细胞抗CML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体外单用IL-2培养扩增的自体T细胞作用的4~6倍。DC刺激的T细胞也抑制CML克隆前体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体外细胞因子诱导CML细胞向DC分化,这些DC具有明显的T细胞刺激功能。体外产生的DC通过对白血病特异性抗原的有效传递产生抗白血病作用。Robinson等[2]报道,急性白血病(AL)细胞在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亦能向DC分化。作者用21例AL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GM-CSF、TNF-α共同孵育,15例细胞成活,其中12例可观察到符合DC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这些细胞有DC特异性抗原CD1a、CD83的表达,成熟DC还有HLA-DR、CD40、CD80、CD86的表达。9/12例中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这些培养的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原呈递功能,经FISH分析证实,一些AML的DC起源于5q-及ph+白血病细胞,另外2例髓系和淋巴系双表型白血病CD19持续异常表达。AML恶性转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但是体内随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被局限于某一细胞系、然而体外白血病克隆50%可自然向单核细胞、粒细胞成熟,另外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进一步终末细胞分化。该研究证实了AL原始细胞衍生的DC是恶性起源的,表明一种恶性细胞向具有潜在抗原呈递能力的细胞转变,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呈递肿瘤相关抗原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诱导抗白血病免疫反应。需指出的是,DC的白血病起源由以下证据支持:①在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血病原始细胞占90%~98%,细胞数量在整个培养阶段维持稳定且具有恒定的高存活力;②在GM-CSF、TNF-α中培养后观察到的DC占73%~92%,比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祖细胞衍生的DC比例高;③AL单个核细胞生成的DC与正常DC前体行为不一致。体外来自12/15例AL所产生的潜在抗原呈递DC,这一发现提出的两大重要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①一种早期干细胞表型是这种现象的先决条件吗?AL与其它白血病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确定是否如此,以及该现象的真正频率和生物学重要性;②这种体外成熟能允许假定的白血病相关抗原更有效地呈递到有适当受体的细胞毒T细胞吗?
Choudhury等[3]报道,AML包括一组血及骨髓中原始髓细胞克隆积累的疾病,恶性细胞表现为髓细胞分化的变异程度及与许多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异常和基因重排有关,特殊的细胞遗传变化通常与特殊疾病表型和临床后果有关。正常多能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克隆共存于骨髓。成功的抗白血病治疗后,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复,但大多数病例,缓解仅为暂时的。因此,对于大多数AML病人的治疗上的挑战就在于防止复发,以期达到长期缓解。为此,Choudhury等[3]开展了体外诱导AML细胞分化成DC的工作,并以此来刺激自体的抗白血病的T细胞反应。他们在体外用GM-CSF+IL-4联合TNF-α或CD40配体(CD40L)产生DC,对象19例不同染色体异常的AML病人,除1例外均产生了DC的形态学表型特征及T细胞刺激特性,这些细胞高表达MHC-Ⅰ类、Ⅱ类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86和ICAM-1。有3例通过FISH分析染色体异常。自体淋巴细胞与AML衍生的DC共同培养能溶解自体白血病细胞,并注意到少许抗自体的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些正常细胞来自于病人缓解期。结果显示有DC表型、功能的细胞能从多数人AML标本中获得。如果已知AML的生物学异质性,就不会奇怪实验结果的变异及偶尔有AML细胞标本未显示有向DC分化。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确保可决定靶抗原而进行被观察到的免疫活性。这些工作潜在治疗上的应用是重要的,白血病DC可潜在地被用作体内细胞的白血病疫苗或体外产生抗白血病的T细胞而用于免疫治疗。它们在免疫治疗上的应用于这种通常致死性疾病可消除微小残余疾病及将暂时的反应转变成持久缓解。
据Cao等[4]报道,GM-CSF可诱导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分化成类单核细胞的细胞来刺激宿主对白血病的免疫反应,即经GM-CSF处理后的FBL-3细胞,DC的特异性标志33D1及NLDC-145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MHC-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显著上调,通过电镜观察到DC典型的形态学。功能上,GM-CSF诱导的FBL-3细胞可明显刺激初始异基因的和自体的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总之,这些结果对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有重要启示。
2DC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Fujii等[5]提出,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DC是可诱导抗肿瘤的细胞毒细胞,如细胞毒T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用射线照射的MHC-Ⅰ类抗原阳性的K562细胞脉冲刺激的DC刺激脐血T细胞能选择诱发清除K562mHC-Ⅰ类抗原,CD8+或MHC-Ⅰ抗原T细胞的这种杀伤活性几乎完全被抗体消除,而CD4+T细胞则不同。这表明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肿瘤细胞脉冲的DC能诱导抗相应的肿瘤细胞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这些细胞毒T细胞是经MHC-Ⅰ类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CD8+T细胞。这个发现具有潜在的重要性,提示DC在脐血移植中及在临床免疫治疗的应用。
近来,脐血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治疗致死的先天性或恶性疾病,且取得显著成功[6,7]。积累的实验及临床依据业已证明该临床措施的有效性。脐血移植无需严格的HLA相合,GVHD发生机会少,这可能归因于新生免疫系统的独特性,更能耐受异已抗原。许多研究提示体外各种不同的功能测定中脐血与成人血比较而言缺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DC。Harris等[8,9]与其他学者[10,11]报道脐血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如此不成熟以至于异基因刺激后很少产生细胞毒T细胞活性。大量证据表明:造血干、祖细胞起源的DC可专门呈递抗原到初始T细胞,因此很有可能DC呈递抗原是脐血初始T细胞激活所必需。对于肿瘤治疗,研究者致力于将肿瘤抗原脉冲的DC用作治疗性的疫苗,同时也用于体外采用T细胞治疗中启动肿瘤抗原特异的T细胞[12,13]。据近来报道,肿瘤抗原负载的DC的免疫作用代表了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有力措施[14,15]。本研究中,试图用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DC,诱导抗肿瘤细胞毒性活性作为脐血移植后GVL效应的体外模型。
在不久的将来,脐血移植可能成为各种不同的致死性恶性肿瘤尤其血液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因为它优于其它干细胞来源的移植。但在脐血移植中,GVL效应减少将成为一个问题。移植免疫治疗的一个目标是创造一种方法,即可避免GVHD、根除残余肿瘤免疫的策略,也可激活脐血单个核细胞抗未知抗原承载的肿瘤细胞。总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正确使用DC可能有益于更特异和更有效的免疫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移植物DC可以直接激活宿主残存的T细胞,导致移植物排斥和移植失败。因此,去除移植细胞中DC,保留干细胞(CD34+HLA-DR-)的重建活性,将会提高移植的成功率[16]。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来源DC间接呈递受者次要组织抗原,是GVHD发生的主要途径[17]。此外,动物实验表明,骨髓去除性治疗只是去除了大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受者DC。
临床移植中控制DC策略[18]:DC是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的专职APC,调控DC或干扰DC致敏途径,有可能延长移植存活并促进耐受。控制DC的可能策略包括:①去除DC即移植前预处理移植物达到减少或消除移植物内DC的目的,避免直接致敏从而延长移植物存活;②抑制DC移行或成熟,通过进一步研究DC移行机制,选择调节DC移行和成熟的某种因子,有可能阻断致敏途径;③阻断DC与T淋巴细胞共刺激信号,如用CTLA-4-Ig阻断B7/BB1和CD28间作用有可能诱导耐受;④DC耐受作用,耐受与嵌合现象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DC在移植中作用,随着对DC研究的深入,人们有希望筛选出某一类型DC,用于诱导移植嵌合体形成。
3DC治疗肿瘤
DC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其分化发育及抗肿瘤应用尤其受到人们关注。动物实验表明应用多种形式的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少量回输即可诱导机体产生极强的抗肿瘤免疫[19]。DC的临床试用亦有报道,DC回输疗法已试用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MM)晚期患者的治疗。对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是应用抗独特型抗体体外致敏的自体DC,目前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5]。德国学者[20]应用独特型蛋白多肽体外致敏的自体DC回输治疗了7例MM患者。其作法是从MM患者血清中分离出独特型蛋白,酶消化降解后用HPLC纯化出多肽,然后用此多肽体外致敏CD34+细胞来源的自体DC,将此类DC给MM患者皮下注射,并随后每隔2周皮下注射一次独特型蛋白多肽,连续3次,结果发现在受检查的4例MM患者中,有2例血中抗独特型IgM和IgG抗体的水平分别升高约8倍和12倍,而且还观察到独特型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表明该疗法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近来有关DC用于白血病治疗研究的报道较多,鉴于未成熟DC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Fujii等[21]报道,为了用DC在体外诱导出自体细胞毒T细胞然后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将G-CSF动员的外周血CD34+细胞用GM-CSF和TNF-α体外培养出DC,这种DC混合群体(包括典型的成熟DC及未成熟DC)能摄取外源性蛋白抗原——钥孔戚血蓝素(KeyholdlimpetHemocyanin,KLH)并将之提呈给CD4+和CD8+T细胞,诱导出KLH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并且他们选择3例AML患者,将放射性灭活的白血病细胞与DC、T细胞共同孵育后,结果其中2例诱导出能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自体细胞毒T细胞,从而为细胞毒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4DC判断预后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Baur等[22]报道了滤泡型树突状细胞(FDC)在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NSHD)中的预后价值。霍奇金病Rye分类中已建立的形态学表型、组织学显示一个宽阔的范围,然而这种组织学不同并未被考虑作为预后因素。NSHD病理组织学分级中两个亚型NSⅠ(恶性)及NSⅡ(高度恶性)的预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着争议,FDC的分析可提供新的预后参数。对59例NSHD进行研究,平均随访时间8年,按分类41例为NSⅠ,18例为NSⅡ。用耐石蜡的单克隆抗体CD21和CNA42免疫染色FDC,在肿瘤组织中区分出三种形式:FDC1,存在着广义的滤泡样结构(n=20);FDC2,存在大量被破坏的FDC网状结构(n=25);FDC3,无或少许孤立的FDC(n=14)。这3组根据复发频率及生存明显不同,发现生存最长的是FDC1组,最短在FDC3组,FDC2组居中(P=0.0025)。FDC状态是一个区别针对所有病人包括不同年龄和分期的预后因素。结合FDC状态和NSⅠ-NSⅡ分级将最佳生存组定义为FDC1-NSⅠ,对于NSHD的传统病理组织学检查,FDC的分析是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方法。结果表明FDC状态的评估更加准确,其真正的预后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应用中加以评估。
对于DC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青睐。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如何调控DC的功能,使其选择性发挥作用。DC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大多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DC分化调控及DC活化机制的掌握,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将会成为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5参考文献
1ChoudhuryA,GajewskiJL,LiangJC,etal.Blood,1997,89:1133
2RobinsonSP,EnglishN,JajuR,etal.BrJHematol,1998,103:763
3ChoudhuryA,LiangJC,ThomasEK,etal.Blood,1999,93:780
4CaoX,ZhaoY,YuY,etal.Immunology,1998,95:141
5FujiiS,FujimotoK,OsatoM,etal.IntJHematol,1998,68:169
6WagnerJ,KernanN,SteibuchM,etal.Lancet,1995,346:214
7SweetmanR,RosenthalJ,SenderL,etal.Blood,1995,86:388
8HarrisD,SchumacherM,LocascioJ,etal.ProcNatlAcadSciUSA,1992,89:10006
9HarrisD,LocascioJ,BesenconF,etal.BoneMarrowTransplant,1994,14:545
10RisdonG,GaddyJ,StehmanF,etal.CellImmunol,1994,154:14
11RisdonG,GaddyJ,HorieM,etal.ProcNatlAcadSciUSA,1995,92:2413
12MayordomoJI,ZorinaT,StorkusWJ,etal.NatureMed,1995,1:1297
13CelluzziCM,MayordomoJI,StorkusWJ,etal.JExpMed,1996,183:283
14PorgadorA,SnyderD,GilboaE.JImmunol,1996,156:2918
15HsuFJ,BenikeC,FagnoniF,etal.NatureMed,1996,2:52
16VanLE,VanKM,MormmaasAM,etal.TransImmunol,1996,4:151
17FerraraJLM,BoneMarrowTransplant,1994,14:183
18孙兆黎,杨贵贞.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20:124
19ZitvogelL,MayordomoJI,TjandrawanT,etal.JExpMed,1996,183:87
20曹雪涛.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8,5:82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使用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其制定和岗位需求脱轨,没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在教学中不能按照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理论课比例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操作少,动手能力弱。这些因素导致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普遍厌烦牙体形态的枯燥理论知识,所接受的牙体雕刻训练又较少,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弱,这与现代口腔专业的需求差距较大。
2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创新教学模式
作为培养口腔工艺技术学生基本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在设计上注意学习任务与岗位实际需求一致,与后续专业课程紧密衔接,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模拟义齿制作的工作任务,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打破传统以单纯模仿雕牙教学为主,教学场地主要在实验室进行的固有模式,把实践教学放在校内仿真工作场景的实训室和校外全真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让师生都以职业人员身份开展教与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把做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事整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2.2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必要的牙体形态雕刻训练,可以逐渐熟悉与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与特征,对每一颗牙达到理解并诠释其特征的程度,牙体雕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从对牙体形态的基本认识,到再现每颗牙齿的细微结构都来源于熟练的牙体雕刻技术。通过反复训练,将牙体解剖形态雕塑作为实训课程是实现培养合格口腔工艺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接受的慢,理解有困难,而且学生厌学枯燥的牙体解剖知识。这就需要在实验课上把学生没有理解吸收的理论知识弥补回来。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简单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的是适应岗位的能力知识。所以实践教学不能简单的就是让学生去模仿雕刻一颗牙,而是锻炼学生对牙体形态的应用能力、对事物的明锐观察力,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智商,还要兼顾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团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
2.2.1以项目导向、以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
实践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以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完全对接,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突出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郑晓梅(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摘要: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毕业后的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中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实践技能技巧知识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积累,在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仅从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教学中以校内实训课堂为主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辅以知识讲授课堂解决学生必备的职业理论知识。以竞赛课堂为延伸,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断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建设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37-02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在项目教学法中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该课程应采用以项目导向、以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在理论课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牢固而扎实的牙体解剖学及相关理论及知识。课堂讲课中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包括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动画及像片、投影、实物教具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型,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易于理解和掌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单纯教师讲授的模式,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并按教学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先教会学生怎么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会操作,再要求学生在学会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2.2.2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积极改善口腔解剖生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教学录像、VCD光盘等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配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适应时代的要求,保障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2.2.3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法
教师示教只是教会了学生雕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雕牙的方法步骤,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而雕牙过程中很多技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与总结。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右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形态练习为例,我们的实践教学是这样开展的:先从视觉上使学生知道这颗牙的大体形态:观察牙体模型,之后理解牙体形态,在纸上描绘三倍大牙体形态,进而缩小描绘二倍大、一倍大的牙体形态;如果有学生绘画基础较差,可描绘5倍大甚至更大的牙体形态,直至描绘标准为止;为便于学生的操作,先进行放大三倍的牙体雕刻,再缩小进行一倍大的牙体练习;最后在石膏牙列上进行滴蜡塑形的练习。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层次不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雕刻进度参差不齐,雕刻作品的质量有高有低。对此,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雕刻技术好的同学为组长,帮助、指导本组成员共同进步。这种互帮互助的助教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2.4开放实验室,设置竞赛课堂
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便于学生的练习操作,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雕牙;实验室随时开放,确保学生有地方练习雕牙。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感受,生命价值的体现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处处闪耀人性的光辉,对学生是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价值所在。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激情和活力,让师生共同来体验和享受这种学习活动的快乐,保持和坚定学习的信念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答案是比赛。比赛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践教学中设置竞赛课堂,可大大激励学生练习和操作的积极性,营造学生竞相练习的氛围。每月举办的牙体雕刻技能大赛,精神抖擞的、激动人心的竞赛场景,使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竞争,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每年举办的省级比赛、国家级牙体雕刻比赛都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参与,学生在积极练习的过程中,早已超越了参加比赛的境界,而是转化为脚踏实地的练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团结协助、朝气蓬勃、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能鼓励他们满怀信心扫除障碍、解决困难并且提高自我解惑能力。
2.2.5与时俱进,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运用信息网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传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验课同样离不开网络。该校已建立校园网,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供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校内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课余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本课程实践教学相关教学资源已在学校网站运行多年,网上开通良好,教学资源丰富。利用网络技术,我们还将建立课程网络,把课件、雕牙视频、参考资料、习题集等教学相关材料挂在网上,开设学习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流,形成一个很好的网络互动平台。
2.3建立多元实践考核方法,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1、乐谱识读。正确的识读乐谱是钢琴艺术学习中的重要基础。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先对乐谱的音符、乐谱符号及休止符等各种不同的符号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审阅,然后再进行分析与具体视奏。这一部分的学习只是视觉上的记忆,但是作品乐谱中每一段落的分布、基本结构、细节等都会在读谱的过程中印入学生的大脑中。因此,读谱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内在规律与逻辑联系,让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乐谱有更深刻的记忆。
2、乐谱分析。“解剖背谱法”属于记忆方法中的理解记忆方法,学生在钢琴艺术的学习中,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记忆程度与其思维活动是紧密相关的。而“解剖背谱法”的运用就是建立在理解作品上的。钢琴艺术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对于钢琴弹奏者而言,钢琴的弹奏是一种灵活且变化万千的心智活动。其学习过程需要弹奏者长期对手指进行磨练,弹奏者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而在钢琴弹奏中,弹奏者思想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弹奏者的弹奏水平,因此,养成分析作品的良好习惯对于弹奏者而言是取得良好弹奏效果的重要保障。
3、作品回想。“解剖背谱法”中的作品回想也就是冥想,是学习者在无琴无谱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练习。这种联系方法要求学生首先要深刻的了解弹奏作品,并且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乐谱。作品回想的联系一般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学生需要看着乐谱在钢琴上进行弹奏练习;其次,以牢记乐谱为前提条件,扔掉乐谱在钢琴上进行弹奏练习;再者,抛开钢琴看着乐谱进行弹奏练习;最后,将乐谱和钢琴都丢开,进入无琴无谱的练习。其中第三步和第四步的联系最能让弹奏者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是最为困难的阶段,这需要钢琴弹奏者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记忆。
二、“解剖背谱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解剖背谱法”与传统的背谱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
教师在钢琴教育教学中首先要从意识上重视“解剖背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乐谱的识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作品乐谱的背谱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将“解剖背谱法”与传统背谱方法中的科学有效部分进行结合。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也不能因为太注重背谱练习而忽视看谱学习,二者要科学结合,交叉联系,以此提高练习者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
2、背谱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递进式教学
学生对于“解剖背谱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按部就班逐步进行,不可一味的求速度、求结果而忽略训练过程。“解剖背谱法”的学习与训练大致要经过四个阶段,也就是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积累阶段与运用阶段。教师要善于根据在学生读谱阶段中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掌握学生的记忆规律并“因材施教”,进行合理运用
“解剖背谱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者要对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形象记忆与逻辑记忆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适应能力。此外,加强学生注意力集中方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记忆力培养,稳定其音乐情绪,让学生在进行音乐作品分析时能够做到冷静细致的好习惯。使得学生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做到心无旁骛、不骄不躁,不免不良的情绪或者心理因素出现记忆断片的问题。
三、结语
在讲述不同部位骨折时携带不同的骨骼标本,让同学大体了解不同部位骨骼的空间立体概念,为进一步讲解骨折打下基础;同时每个部位骨折讲解结束前将该部位的正常骨骼从不同角度进行录像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发送给每位同学,让学生能在课后复习时并进一步加深骨骼的立体空间概念,而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对理解各型骨折的移位和分型(如骨折的AO分型)有很大帮助。通过解剖标本的实地讲解,让同学充分掌握了如下一些难以理解的解剖概念:肱骨的外科颈和解剖颈:肱骨的外科颈位置较解剖颈低,为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肱骨中段后方的桡神经沟: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自内上斜向外下走行的浅沟内有桡神经,该部位骨折容易损伤桡神经;前臂尺桡骨的旋前和旋后的概念:桡骨远端绕尺骨下端旋转到尺骨前方为旋前,相反为旋后。此概念在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时很重要,同时在做桡骨上段背侧骨折时需要将前臂旋后可以将桡神经的深枝远离手术区域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充分了解上述解剖特点后,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中,很容产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手术操作实际的知识迁移,为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打下基础;股骨颈的前倾角:前倾角即人体某部位轴线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股骨颈前倾角就是股骨颈轴线与股骨髁额状面(即人体冠状面)所成的夹角。该概念为一空间立体概念,抽象且难以理解,如无具体骨骼模型很难将此阐述清楚。让同学建立此空间概念同时结合骨盆的标本,模拟人工髋关节置换时的,让学生理解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时如何安装股骨柄假体而保证正确的前倾角度,对预防假体脱位很关键;胫骨平台: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胫骨平台骨折分为Schatzker六型骨折,掌握平台结构对于理解骨折分型和指导临床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骨盆:骨盆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为不规则骨,极难建立立体概念。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课后复习标本录像让学生掌握骨盆环的大体结构和髋臼的构成以及髋臼的前倾和外展角度,并模拟人工髋关节置换时的,掌握正确的髋臼假体置入的空间方向,对于预防假体脱位非常重要;颈椎、胸椎及腰椎骨骼的特点:脊柱颈、胸和腰部位的解剖结构不尽相同。通过大体标本的观察让学生了解脊柱的三柱理论,以及脊柱骨折后三柱损伤和脊髓损伤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骨折的复位和经椎弓根途径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通过上面解剖标本的直观学习,学生对上述较难理解的解剖学概念建立了深刻的立体空间形象,教师将这些临床重要的解剖结构和临床骨折及相关手术要点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加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为进入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相比较单纯PPT讲解立体生动,同时学生的参与度极大的提高。
2骨折的影像学
学生进入骨科临床实习期通常较短,而在实习期间病房所能学习到的临床病例非常有限,同时因目前的临床医疗实际状况,学生直接参与医疗实践活动的比率在不断下降。而临床医学影像资料则是学生学习临床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这些资料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声音、形象和实际操作视频的引导下,增加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骨科影像学资料包括普通X线平片,CT,三维CT重建及MRI。而对于初学者很多骨科专有的空间概念用这些二维的图像很难理解和解释清楚。因此,在学生充分了解和熟悉四肢、骨盆及脊柱的解剖结构后,通过可视化的影像资料来充分掌握临床常见的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运动系统运动方向:因多数骨折病人入院时诊断明确,一般不愿意反复接受查体。因此,我们将部分临床实习将结束的的实习医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制作如下动作视频: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旋前、旋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背伸、跖曲。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上述骨科入门的专科查体方法。(2)由专人收集临床各类骨折的影像资料,并将患者肢体骨折复位前的畸形,复位后的肢体外形照相,让学生有鲜明的直观的第一印象。然后观察骨折前后的X片或CT影像资料。我们经过近十年的临床资料的收集,基本上收集完善了四肢各类骨折的图像,而少数少见骨折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进行收集。一般骨干的骨折较为简单,关节内和近关节的骨折通常都有CT三维重建图像。少数复杂的Neer四型肱骨近端骨折、胫骨远端Pilon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依据三维重建图像体外复制骨折模型供学生直观观察学习,如有类似手术病例则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术中手术者复位和固定的基本原则。(3)骨折治疗的视频资料:目前临床医疗环境环境下,学生能直接上台参与手术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参与手术的同时,对一些临床常见病和典型骨折病例由教学干事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摄像供学生观摩和学习,让其对手术有初步的印象以增加学习的兴趣。①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Colles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部分手法复位过程包括手摸心会、折顶、端提按捺等手法,而复位后的小夹板和石膏固定操作方法也在视频中有所体现。②手术视频:股骨粗隆区骨折:患者术前如何安放在牵引床上,消毒和铺巾。如何在牵引床辅助下闭合复位,采用闭合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区骨折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微创手术的内涵:创伤小、患者康复快、骨折愈合率高,接受微创的理念。
3结语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参考文献
[1]崔怀瑞,孙臣友.解剖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7(9).
CBL教学法是高等医学教学中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利用涵盖某一主题大部分知识点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随后在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在中国的医学教学中也逐渐流行。CBL教学法核心是“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及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病例编排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灌输式”单向被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具体病例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收集、分析和归纳病情的本领,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
2C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中的具体运用
目前,虽然C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被采纳着,但对病例构建、问题设计、讨论模式及如何引导尚无规范、系统的研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课题组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设计。
2.1构建高质量病例
病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题组针对夜大学生掌握集中欠佳的内容,如混合性脑神经、脊髓和脑干的内部结构、下丘脑与端脑内部结构等,对应的挑选了来源于医院的真实病例,进行编排与构建,如周围性面瘫、脊髓外伤、动眼神经交叉瘫、垂体腺瘤与内囊出血等。真实病例常较复杂,初学者分析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对病例进行再构建,把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临床学科知识相结合,体现出设计思路及预期教学目标。病例构建的原则:
1)主题鲜明,即一个病例围绕一个主题,且能覆盖该主题的大部分知识点;
2)客观、真实和准确;
3)难易适中,具有一定的深广度;
4)具有启迪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组将30名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各组分一个不同的病例。
2.2设计问题
教师在布置病例后不主动提问,而是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仔细查找病例中隐藏的问题,制作能体现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考过程的课件,在课堂中讲解并讨论。但这不是说教师处于完全旁观的角色,而是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在构建病例时就体现出。设计问题,要结合理论课程的逻辑主线,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渐深入,把问题藏在病例里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中。问题内容既要明确教学目标,体现神经解剖学的基础作用,又要广泛联系临床各学科,具备实用性。这需要教师对病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脊髓外伤病例中,主要目的是考察脊髓内部的传导束,但可加问手术入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椎骨与脊髓的对应关系,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让他们提前接触临床,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3巧妙引导
夜大专升本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解剖学知识,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病例,应紧扣教学难点和重点,而不能像传统“讲授教学”一样面面俱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仅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不偏离主题思考及讨论,点评学生发言,适当的归纳和总结,把握课堂节奏。教师对病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才作补充讲解,但每次讲解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讨论。例如讨论周围性面瘫病例时,面神经损伤的位置不同,如在内耳道、面神经管和腮腺等处,其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教师对其损伤的位置巧妙加以引导,就能深挖病例价值,扩展学生视野。
2.4充分讨论
课堂上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讲解他们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展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夜大学生虽已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对病例分析较为全面,但也会出现较多的分歧。此时,教师宜鼓励其他组成员积极提问,让主讲人及其同组成员作答。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分析分歧出现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既巩固了神经解剖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临床专业素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从“授之于鱼”转变为“授之于渔”,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这点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5课后巩固
在课堂分析讨论后,每个病例会挖掘出大量的知识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多个学科。教师对此进行概要分析和总结,课后要求每位学生选取1~2个侧重点,撰写科研小论文,进行知识点扩充。值得注意的是,不宜过多加重学生负担,字数以1000~2000字为佳。学生通过检索和查阅资料,请教相关专业人士,一方面巩固了课中所学,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锻炼了获取信息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了科研思维。
3开展CBL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