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融合论文范文

文化融合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融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融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企业;文化力;核心竞争力;关系

企业文化力是评价企业在动态竞争中能力的重要因素,它集中地体现了不同企业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动员力、鼓舞力、推动力的不同特点,并能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总体上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文化力是区别不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值。

一、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性分析

当代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揭示了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企业优势根源的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理论流派,人们通常用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作为对企业竞争优势预期和判断的依据。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由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无所谓竞争优势,并由此得出经济学关于竞争优势外生论的S-C-P梅森——贝恩范式,将竞争优势的分析放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要素结合中进行。而以迈克尔·波特占主流地位的战略理论同样把竞争优势归结为外生优势,其核心是分析市场结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转移到企业的层面,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企业动态观、企业能力观、核心能力观等。这些理论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即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将竞争理论、管理理论更新的是企业能力理论,这是企业文化研究不断演绎和推进的前提。能力理论将知识所固有的性质作为企业的核心刚性,把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定为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及学习能力。在这里,企业作为知识集合体,企业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异、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彼得·德鲁克把知识看作是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各种流派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企业知识存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上,据以得出知识决定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并进而决定竞争能力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说是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有关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核心竞争优势取得与保持的一般原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企业无不期望获得制胜市场的长盛不衰的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融合,其标志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由此开始将企业核心能力的取得定义到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企业组织内部,其后在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中形成了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能力的战略观,后者更为强调企业的无形知识和能力方面。在我国的管理研究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实践作为过去10来年间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十大问题之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致力于研究本土文化制约下我国企业(当然包括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与内涵、培育与提升等问题,其中核心竞争力的取得和保持这一命题是讨论的中心内容。随着研究的延伸,人们似乎承认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假若一个企业能够在动荡环境中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认为这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所谓核心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保持,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各种环境中怎样形成并保持住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问题。

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统的概念,可以类似地用“连续统”的概念来描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在“连续统”中,企业总是在竞争优势的第一阶段,当其竞争优势尚未出现下降时,就转入其竞争优势的第二阶段…,直至第N阶段,从而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得每个循环的起点都高于前一个起点,每一循环的终点也高于前一个终点,由此一环推一环,不断往上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连续统,为企业创造整体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如何才能使循环不致中断,“连续统”的运行能够始终持续下去,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实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们将文化力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力而进行的有益实验。

三、金融文化力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和改造自我活动的产物,它由文化最基本的单位——文化特质聚合形成文化丛,由文化丛的系统联结形成文化模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文化不仅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业文化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形态和管理学属性,前者表明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微观经济的文化,后者主要说明它充满了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按照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分析,金融文化力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以金融企业的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对企业及企业成员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鼓舞力量、推动力量。其基本结构和包含的要素是:

1.金融企业知识。利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金融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哲学角度的知识和管理角度的知识。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管理的角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有关的是企业组织中累积性的常识、协调不同生产技能的有机结构和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尤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性知识。金融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他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金融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这些知识的特点是:专业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积累速度的加快;具有递增效益,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积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其具有的路径依赖性使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其他企业难以成功模仿;由于包含个人知识及企业共享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市场价值;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互补性知识中决定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因此,制度高于技术。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和利润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金融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大师托马斯E·L·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认为:日本企业的高效,是在企业中培育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品质,特别是树立了共同遵守的正确价值观,并能够把它保持下去,因而导致了“日本奇迹”的出现,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塑造了突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企业精神上。中国金融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汇通天下、信誉至上、法至精密等充满礼、仪、仁思想,迎合当时的需要、体现自己存在价值的金融企业文化。在建设现代金融文化时,我国金融业已经将其作为合理内核加以吸取。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已为所有企业所共识,将其作为塑造人、培育人、凝聚人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是否拥有忠诚于本企业的比较稳定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群体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植被和动物种群的不同,同样的道理,企业人文环境的优劣也必然决定人才群体的优劣,人才群体的优劣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反之,即使人才也会因环境不适而渐渐退化失去光泽。这是将其作为金融文化力构成要素的意义之所在。

3.金融企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导。管理科学发展到企业文化阶段已经根本不同于泰罗制、行为科学、理性主义管理,也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管理。倡导“以文化人”的管理观念,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在文化自觉的要求下,金融企业家会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的根源,这不仅是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管理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用文化主导的观点,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就像泰罗制以经济为主要因素、行为科学以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为主要因素一样,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都将主导因素强调为企业文化的培育。

四、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的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将核心竞争力比作一株成长中的大树,分为8大根系、7大主干、6大果实。8大根系是基础层,分别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7大主干是载体层,为企业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果实也被称作转换层,由服务、质量、成本、营销、技术、能力组成。可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多方配合,系统推进。而且,不同的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不同,如中海油的标杆管理、华为的技术为王、联想的刷新理念、格兰仕的比较优势,等等。那么,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与金融文化力又是什么关系?

1.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金融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整合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企业创新理论而得出的管理科学概念。它的特征是: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时代服务文化、竞争文化、金融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团队精神。

2.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金融文化力是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讲求综合国力,一个企业讲求企业力,有一个公式把企业力归纳成: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不论这个公式是否全面,但却已经说明了决定企业力大小的所有因素中都包含文化的要素。文化向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是当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特点。文化是一种力量,在企业运作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纽带和辐射6大功能,每个功能都与核心竞争力有关。导向功能的作用在于引导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化。凝聚功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功能形成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单纯依靠制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纽带功能可以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员工个人加工进行反馈,使企业及时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准确信号。辐射功能可以通过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传达给社会。这些功能综合所形成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文化力是金融企业知识整合的结果,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组成金融文化的元素至少应该包括金融企业价值观、激励机制、经营理念、服务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而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结果,它体现企业对现有知识存量的运用水平,植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其成长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长期作用下形成。企业运用自己的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对各种人文理念进行整合,形成了在本企业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文化,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这种由知识整合所形成的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文化的层面,甚至可以说文化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第2篇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分析

(一)校园文化涵义

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明的建设而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校园建设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的成果,是一种校园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加大,高职教育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摆着我们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涵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发展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是一种在发展中的出来的结论,成果,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贯彻于执行。是一种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共同目标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达到高效能的企业生产,效率工作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员工对于企业的责任心。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三)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比较

1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着很多不同的内容,分属于不同领域,有着很多不同点

校园文化是针对校园而设定,校园和外面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以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培养出符合于市场需要人才的为目标,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是一种经验文化,企业追求的是一种利益,是一种如果使利润最大化。高职院校是教授技术,是传授学生知识,是培养学生。而企业这是发展人才,为个人提供发展平台,使个人发展成一个对于企业有用的人,能带来利润的让你。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了学生以后更好的就业,要就业也就是要培养出适合于企业的学生,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很多关联和共同点,两者可以融合一般可以实现适合于企业需要的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学生们由中学校园进入大学校园,由于中学校园与大学校园存在着许多不同。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突入其他的变化适应不足,从而使他们容易出现迷茫,学生目标的不明确,在人生上容易发生曲折,导致学习动力的缺乏。我们可以通过实践。通过和企业的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价值观,增强人生的目标性以及学习的动力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大量需要符合于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出旅游企业需要,管理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当初校园教育培养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校园文化应该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优秀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优秀高职学院文化。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学校和企业的交流来完成。通过交流,把握市场动态,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探索

(一)建立与企业相融合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的有力保证。高校要树立适合于企业需求,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应树立一种融合优秀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坚持以技术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必须始终把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1.完善教学元素。在教学中我应该依据社会经济需求的需要,把相应行业的文化融合教学中,多依据实力,给学生们以指导。

2.建设专业文化。各个专业的企业有不同,我们应该吸取各个行业的企业文化做到教学创新,改革。贯彻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心,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们的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价值标准。高职院校要对照企业工作需要,确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首先要把为企业服务看成是高职院校的最大价值取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是否适用?企业是否欢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二)吸纳企业文化的理念

校园文化的发展应该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校企文化。做为才人的培养,市场发展的需要,让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亲身感受到企业文化,企业的需要,从而是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关键。学校应该和企业建立关联,共同建立技能模拟平台,以便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到办公环境,更加真实的模拟训练,从而有助于学生在社会的立足,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校企文化”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学生们适合社会经济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着关键的帮助。全方位的融合”校企文化”,对学生们体验到企业的真实,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从而有了自己学习目标,有了自己的学习动力。从而在以后走向社会,可以满足于企业的要求。

(三)建设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习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人。由于实训文化贴近职业社会文化,能够为社会职业培训、岗位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新的载体和活动基地。高职院校的实训要求,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仿照企业或公司的生产车间设置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聘任专业教师及学生担任各部门主管、副主管,明确职责分工,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担任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在旅游的实训基地,由实训基地的负责教师担任总经理,学生担任副总经理,实训指导教师担任各部门主管,学生担任副主管。可以模拟一套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多体验,而从总结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理。

2.制定规章制度。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制定模拟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了解知名企业,做到与企业接轨,与企业融合。

3.按照落实生产经营和实训教学两项目标,实行模拟公司的目标责任管理。学校的实训基地做为一个工作模拟环境,应该仿照企业工作管理,模拟一些企业标准,企业任务做为学生的实习任务,同时还应该要请一些有经验的,高水平的行业从事者带带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应该总结一些经验,发扬自身的优点,同时也要改善自己的不足。做为高职院校我们要以学生实习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工作能力。

4.以各种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园和企业的交流,多请优秀的企业,成功人士到来校园和师生们交流,传授经验,举办座谈会,报告等等,是学校师生和优秀企业建立一个合理的交流平台,是学生们可以更好认识企业,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在不断接触中日渐完善合作关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企业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意识。

5.将企业文化精髓融入教学与管理全过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生以后能更好立足于社会。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有接触到最真实的企业环境才能提高自己,一般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我们要以”校企文化”为重点,吸取两方面的长处和优势,总结经验,总出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便学校可以更好的发展,更好是学生可以融入到社会。

6.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来说,培养是学生使自己的使命,如何使学校增强社会竞争力,那么就要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的校园文化。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特色,如果没有相应的特色校园文化作支撑,这种文化就会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校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实行校企文化,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的、百花齐放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贴合实际的“校企文化”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

第3篇

1.共通性

首先,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以及重视人的价值;其次,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现代企业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其最终建设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文化这一载体来凝聚人心和统一思想,从而令群体成员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并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再次,二者的具体内容都包括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这一点来说也是共通的;最后,二者的形成过程也是相同的,都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形成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2.差异性

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而校园文化则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者的责任感是不同的,一般企业中的责任都是非常明确且不能回避的,如果完成不了工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校园当中其责任的表现就不如在企业当中那么明显与强烈。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它非常讲求形式,而现代企业文化则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讲究的是速度与灵活性。

二、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措施

1.加强道德教育

高校若想切实有效地将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立身根本,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企业中,人都要具备有基本的道德素质。道德观念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内容。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更加具有道德观念,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

2.加强创新教育

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必须要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高校对学生的最终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和积极创新。

3.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一大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当中。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成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平台。高校应当定期组织校内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投入到企业工作当中,从而真正实现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法律文化;法律传统

一、法制传统与现代法治关系的思路把握

(一)法律传统的内涵

法律传统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存在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与传统法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法律传统体现了从过去沿袭传承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某种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作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性因素,它经久不衰,成为现代人们法律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传统法律却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建构的法律制度及所形成的法律规范,是过去特定时间限度内客观存在的法律文化,而在现代条件下它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

(二)法律传统的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变化,法律传统逐渐形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深深地扎根于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理、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社会成员信仰和认同的载体。所以,法律传统不仅构成了新社会法律发展的历史起点,影响着当下社会法律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制约着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长期发展进程,有形或无形地左右着该社会法律的未来走向。

(三)对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共通性的探究

从法律的可移植性来看,在法律文明包含着一些一般性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从法律文明的共通性来看,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文化的形式之一,彼此间进行相互交流、融合和移植是可能的。因此,既不应忽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关注它们基于人类共性的相通性,并努力在人类文化的差异中寻求各种可能的互补,最终经由理解和化解而达于会通。法制现代化是以现代法治社会为价值取向的过程,反映了现代法治价值不断扩展的趋势。

二、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融合

(一)和谐价值取向下的纠纷调解机制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在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人的领域和自然界领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对自然的总认识便是和谐。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于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均倾向于调解解决。由于调解机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减轻当事人以及司法部门的讼累,又可以防止矛盾激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关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产生出对商业交易尤为重要的信任感和减少风险的作用,因而成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的“社会资本”的宝贵部分。当代中国所独创的人民调解制度甚至还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甚至在1980年9月拟定了《调解规则》草案,中国人独创的人民调解方式已被联合国法律组织接受为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之一。

(二)通过加强人权的保障。实现现代法治与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先秦时期文化仍可以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人权包括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和法治精神。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缺乏,而且相当丰富,中国缺少的法治精神。有待于从传统法律文化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催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没有法律权利的概念和法治精神,没有形成人权的概念,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寓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义和和谐观念,相信人的理性和判断,尊重人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人人爱我,我爱人人,道教中的“道”为天地入主宰的思想,佛家呼吁“泛爱众”普渡众生,这些不仅对推进人权。推行守法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统一和提升人权思想。传统法律文化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提高人们的人权意识。儒家主张道德教化。尤其是对掌权者的道德教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明道德教化的对象首先是统治阶级,然后推及普通老百姓,才会形成推己及人、上行下效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仁”、“礼”、“道”等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与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良好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必将能使人权理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现代法治中建立切实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择其要者必须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当前,在刑事立法上,采取了罪刑法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改善监狱环境,提高刑事罪犯的服刑改造条件。在民商事立法上,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增加可执行性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条款,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弱化弱势群体的举证责任。在诉讼程序上,则强调程序的公正性。在刑事证据立法上,立法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的关注,加大律师查阅、介入案件的权利等等。

第5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83-03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将城市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不错,但因其过于侧重新农村建设自身的需要,而没有放眼长远,没有与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化的开展相融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文化建设显得狭隘,缺乏张力、生命力及功效,也就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开展,且要从推进城市化的视角积极推进,从而使文化建设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中遇到“文化”难题

1.文化缺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困难。城市化通常用城市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情况做衡量,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而这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地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离开农村居住城市的能力,即农村居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现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严重缺乏。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大多农民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以后无法在学习观念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一发生变化,他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旦丧失劳动机会,他们就只能回农村,从而丧失向城市转移的机会。

2.文化缺失使农民的城市生活遭遇困难。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农民从自由散漫的乡村进入到讲求法治规则、文明卫生习惯的城市,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时,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从调查看尽管有近7成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但却还有30%之多的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1]而且对农民工这项适应性调查是建立在农民工这个“临时市民”的基础上的,他们的“适应”感受也是作为过客而得出的,而如果成为城市化后的永久市民则不适应问题推想只会更严重,不适应比例会更大。对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会随着城市生活的时间的变长而逐渐习惯,最终适应;而对于那些上年纪、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是痛苦的,毕竟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那么就有可能使进入到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因适应问题而放弃城市重归农村,而这种不适应的扩展效应可能会使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农民惧怕城市化、抵制城市化,使城市化人为受阻。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法制规则观念等城市生活必需的文明习惯十分重要。

3.文化缺失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问题,给城市化推进造成困难。城市化除了城市人口增加外,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是其标志之一。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原有城市周围的农村融入城市是必然。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与灭绝的危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可能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品牌的价值,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本身就非城市化本意,更会增加城市化不必要的文化、社会成本,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降低城市化的代价,使城市化更顺利推进,就要合理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农民自身的保护意识至为重要。[3]因为只有当地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只有当地农民才更有便利条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现实是文化缺失使农民很难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更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必要选项。

二、城市化中“文化”难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治政策的后果。自1958年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后,城市和农村就存在着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仅在物资供应、参军就业上,而且在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的学校硬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市的学校师资等软件同样好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第一代农民工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文化上的欠缺就是那个时代城乡分治后果的体现。尽管改革开放后,城乡分治的制度正在消除,但也不容否认,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今天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现实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城乡分治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各类文化设施在数量上农村明显少于城市,先进性上明显落后于城市。

2.功利性教育观使然。功利性教育观就是把教育当做能够获得即时利益的工具来看待的作法。对政府来说,就是把教育发展当做政府、教育部门政绩来做。这种观念指导教育的结果就是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数量。很多地方出现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教育的师资、硬件却多不足,教育质量上不去;义务教育做得较好但真正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职业教育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农民现实需要脱离。许多农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其原因就在于学习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花钱费时,不如及早退学外出打工实在。这些现象或后果都是我国功利性教育所导致,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

3.激进城市化的必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超前的、过度的甚至过于激进的城市化却是有害的。近年各地的跑马圈地式的城市扩张屡见不鲜,而这种为扩张城市而城市化的模式,显然难以顾及城市本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能注意城市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些新市区的文化设施明显的不足,文化服务功能极度缺失,甚至有学者说这样的城市化是“城市的农村化”。另一方面,这种激进城市化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超速扩张,而这种为经济利益的扩张往往考虑的只是得到农村的土地,而不会顾及农村的文化遗产与失地农民就业素质的提升。而农民也因自身文化素质的及经济上的需要,往往只关注土地房屋的补偿数额而没有过多关心这样的城市化下农村的文化遗产的损失。

三、从推进城市化视角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1.降低受教育成本,扩大受教育面,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素质。自2006年起,我国在西部地区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08年起政府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民受教育成本,使农村孩童更容易轻松接受教育,从而增加农村儿童入学率;同时,中央财政还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而各地的农村支教活动的开展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帮助。入学率的提高及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提高不仅会使后起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发挥“后喻文化的作用”,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4]这种“后喻”作用在农村盲和半文盲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有非常意义: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促进观念转变与更新,从而减少观念原因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2.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对于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意义极为重大。而要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三个层次着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对待县一级文化设施要建设好,如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娱中心等,要把它们打造成当地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能够得到较全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帮助。二是对待乡镇级文化站,要打造它们成为中间层次的文化支持中心,既承接上一级——县级文化建设使命,又担负指导下一级——村级文化建设的职责。三是对待村级文化设施,要全面完善其基本文化学习功能。建设一批能满足农民兴趣需要的村民文化中心和健身体育场所,并使这些场所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为其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要就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技能作为前提,因此,着眼于城市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应该放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上,培训一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应用面宽的生产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都能确实掌握1-3门基本实用技术,使其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城市就业之需。

4.加强卫生观念、道德观念及法规观念培养,为城市生活做铺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要使农村“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主要应体现在文明习惯、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上,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做法上,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应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禁赌、反组织及等贴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其次,配合法制教育要狠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还应有针对性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5.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降低城市化成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多数正处在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段,他们缺少更高层次的“归属感”需求,即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需求,因此,也就缺乏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逐渐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乡村庙会、耍狮子、扭秧歌、唱地方戏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政府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起着更大作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农村居民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必然,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为农民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这种必然,促进这种必然的顺利推进。显然新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实现,还是对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以城市化为着眼点的农村文化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N].人民日报,2008-02-21.

[2]姜燕.农民安置型社区文化冲突成因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12,(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教学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这已经不是仅靠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

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都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自觉性,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笔者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具体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建议,共同仁参考。

1. 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束定芳、庄智象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挖掘次词语中重要的文化内容:(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概念。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导致词汇空缺现象。如cowboy是美国社会所特有的,它与美国西部开发有关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冒险传奇色彩。反之,汉语中的有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项,如三伏、三九等。(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书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有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只是一个语言符号。例如daffodil,象征着春天、欢乐,而它译成汉语是黄水仙,仅仅表示一种花卉,不具有daffodil的联想意义。(3)词语在文化内涵上的不等值。如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而龙在封建时代是皇帝的象征,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4)不同文化对相同的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如:grandmother(祖母、奶奶、外祖母、姥姥)、湾(bay,gulf,creek)。(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指的是美国文化的立国精神,即所谓的人人平等自由、机会均等。

2. 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就跨文化交际的点滴体会,向全班作言简意赅的汇报。可用演讲、小品等形式,并借助图片、表格、实物等以取得更加生动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合理安排课堂讨论。一种是分析原因的课堂讨论。通常的做法是先叙述发生过的反映文化冲突的事件,然后提出几种不同的解释,由学生选出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然后与正确的答案作比较并展开讨论。一种是体验型的课堂活动。这种练习中使用较多的角色扮演。教师指定学生一定的角色,由他们扮演,并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的对比与分析,留给学生辩证思考的空间,不致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外活动

把英语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拓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则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在课余及午间播放英语歌曲或观看英语视频,以此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倡走进校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问候,进行英语会话。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讲演、开辟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生动、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由、快捷、便利地从网上浏览和查阅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并通过网络与不同国家的人士直接接触,促进自己的语言学习和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英美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立足课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交际视野,始终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才能融入生活,达到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国家文明的传承,而文明的传承需要靠传播和继承文化来完成。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特色,弘扬本土的文化,让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光发热。英语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它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工具,所以,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改良的英语教育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它给我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那就是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将英语教育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人才。21世纪的世界,英语将会是各国间进行交流与和沟通前提,如果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那将会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说,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如何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前首要关注点,以下是笔者就当前英语教育发展形势提出的三点建议策略:

1.英语教育中对教材进行创新

在对英语教材进行编制时,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典籍作为英语教材编制的蓝本,对英语教材进行全新的编制,还可以用英语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是典籍翻译过来,在内容上进行融合。

2.英语教育中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利用英语课堂讨论、课后发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在课堂上对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讨论,课后学生可以收集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资料,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交流,以达到转变原有英语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融合。

3.英语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英语教育过程的始终,以达到二者更好的融合。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加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评价标准,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视地位,加大英语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二者最满意的效果。

三、总结

第8篇

1.1、二者在内容方面存在着融合阻力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否在发展中更好的融合,其内容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二者在融合中能否形成充满创新元素的,极具吸引力的体育文化产品,对于二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具有极大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体育项目,还没有一个形成较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很多体育项目产品,不仅相对的层次较低,缺乏创新的特色,更重要的是缺乏吸引力与感召力,其产品的包装层次也较低,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在很多的情况下其诚信度也不高。如在职业足球与篮球等项目的发展中,虽然文化产业与相关的体育产业的结合越发的紧密,但是从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核心内容上来看,还没有形成核心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与相关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存在着诸多的融合阻力,在体育活动的内容方面,文化产品的创新缺乏一些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体育文化产品作为支撑,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彼此融合,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文化出版与影视作为平台的体育行业的相关宣传,更多涉及的内容是有关体育行业的负面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于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还有一些文化产业的平台如报纸等在很长一个阶段缺乏有影响力的体育方面内容,长此以往极大的影响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经营与发展,一些文化行业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关门大吉,这也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彼此融合。

1.2、二者在人才方面也存在着融合阻力

目前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更好融合,其中在众多的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需要与实际培养的人才相脱节,现有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二者相互融合工作的需要,产业的融合急需懂业务、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而这样的情况,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才能更好的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克服在产业融合中存在的现实阻力。

2、体育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

2.1、凸显各自优势、相互借鉴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实施

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两种产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凸显各自存在的优势,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凸显其文化的特色,加快其平台的建设,为二者的融合创设良好的融和条件,在文化产业平台的建设中,要加强国内媒体的创新平台建设,以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文化平台,来吸引包括体育产业项目在内的各种展示活动,让相关的体育活动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平台,促进体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相关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要把二者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下大力气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在发挥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彼此经验的相互借鉴,推动二者的更好发展。

2.2、在融合中深化管理改革推动二者健康发展

现有的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更多的是针对个自的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不断融合,原有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很难适应新的融合与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是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要求相关的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产业融合形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阻碍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中,推动产业融合的健康发展,要突破原有的行业分割壁垒,协调产业融合的相关工作,加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要不断的协调产业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产业的深化管理,促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2.3、要加强立法建设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第9篇

关键词:金融稳定;文化建设;风险意识;生态环境

一、加强金融稳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维护金融稳定对于提升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改进和完善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积极有效地推进金融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首先要在整个银行业甚至全社会构建好金融稳定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积极推进金融稳定文化建设,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金融稳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取向引领金融稳定工作,对于有效引导金融业增强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提升行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构建“七大文化”,奠定金融稳定思想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推进金融稳定合规文化建设

金融企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加强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则是金融企业稳定的核心。因此,推行“严格谨慎、内控优先、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是建设金融稳定文化的基础。

1 切实提高合规经营意识。一是高管层要确定合规的经营基调,树立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理念,加强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建立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掌握现代合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全员合规风险岗位培训,形成人人合规、全程合规的文化。二是每个员工要切实提高合规操作和风险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内控制度和操作标准,将每项内控规章制度内化为内心自觉的行为规范。

2 努力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梳理内控管理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结合实际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明确内控岗位和部门职责,健全内控程序,着力营造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按章操作的管理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稽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稽核部门在合规风险管理中的持续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对内控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不定期检查力度,有效形成“自控、互控、监控”三道防线,通过全方位的排查和监督,消除管理和监控的死角。三是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违反职业操守和可疑行为,充分调动职工主动合规和与违规行为做斗争的积极性。

3 积极完善法人治理和决策机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界定股东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划分,强化董事会风险政策的制订和持续监控职能,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的合规管理职责,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协调运作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分支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高管层的执行力,健全经营决策和制约监督机制,提高全面监督合规管理的有效性。

4 全面强化合规经营管理。一是加强资本合规管理。积极引入先进的经济资本理念,加大资本管理力度,确保资本金真实、规范,提足各项拨备,缴足存款准备金,大力发展低风险、低资本占用业务。二是加强信贷合规管理。健全以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信贷制度、信贷政策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贷款审批、“三查”制度以及授权、授信管理,严格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剥离的合规性。三是加强基础合规管理。进一步加强人员控制和管理,根据每个员工的道德品德、思想动态和业务能力分配岗位,认真坚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严格按照会计结算、存款及柜台业务、财务及费用管理等各项制度和操作规则执行,杜绝人为的操作风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合规管理。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担保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执行,任何经营活动都不能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金融稳定发展文化

促进社会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根本目标。因此,推进“提高站位、立足长远、加强合作、协调发展”的发展文化对金融稳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 树立“大局意识”,促进金融业长期、稳健发展。一是积极贯彻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目标和宏观调控要求,逐个项目做好现金流量分析和动态管理,科学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二是建立宏观经济研究分析队伍,加强宏观经济分析研究,密切关注、及时分析判断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充分领会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紧密结合调控意图和经济形势变化,全面审查企业的经营战略,调险偏好,优化业务结构,追求资本约束下的规范、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

2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一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当地产业特点,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调整信贷投入重点,加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找准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在观念上、理念上把握好政策方向,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制订经营发展战略的适应性、针对性和规避风险能力。

3 确立“改革促发展”的经营思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要积极配合、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内部改革的联动性,确保新体制、新机制有效运行。工行、中行、建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上下联动,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基层分支机构的考核管理,农行在改革启动和推进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上级行和有关部门做好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及处置等工作,打好股改基础;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建设,促进转换机制,增强支农服务与功能,确保改革目标真正实现;邢台市商业银行要以批准筹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壮大资金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农发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在积极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内控监督,积极稳妥推进业务转型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二是要加强对自身经营状况、不良资产变化、公司治理、内部

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的监测,注意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职工情绪以及社会反应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加强风险防范。

4 树立“协作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一是金融企业要树立“协作发展”的理念,正确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氛围。二是积极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经济形势分析会、座谈会、银企交流对接会等契机,加强与金融企业之间以及银企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沟通协调,增强银银、银企信息共享。

(三)树立责任为本的价值理念,推进金融稳定责任文化

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是金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因此,要积极培育“爱岗敬业、强化责任、各尽其责”的金融稳定责任文化。

1 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金融企业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邢台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在业务开展、业绩考核和风险内部评估等方面逐步体现社会责任的原则要求,增强对国家负责、对本单位经营发展负责、对金融消费者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精神。业务经营既要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又要产生社会效益,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

2 着力构筑“各尽其责”的管理环境。一是要把增强企业和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种评先创优活动,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充分激发员工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尽责为荣、失职为耻”的浓厚氛围。二是紧密结合业务流程和工作实际,完善工作责任制和各项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分工,细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问责问效制度,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业务操作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3 切实推动廉政建设。金融企业要将廉政建设和责任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

4 积极履行反洗钱职责。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履行反洗钱义务,建立健全反洗钱机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制度等,积极参与、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洗钱行动。二是在经营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可疑情况,认真执行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的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反馈。三是积极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动员、整合全社会的有效力量,严厉打击洗钱行为。

(四)树立积极严谨的创新观念,推进金融稳定创新文化

创新是金融业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出路,是金融业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因此,要大力倡导“积极鼓励、审慎推动、态度严谨、融合创新”的金融稳定创新文化。

1 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金融企业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推进机制,充分激发每位员工创新的潜能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形成既有个性自由、又有团队协作,鼓励创新尝试、宽容创新挫折的组织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意充分涌流的环境。

2 树立风险可控的创新理念。金融企业要正确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防范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既要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又要以严谨的态度,加强风险管理。要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稳健开展产品创新活动。同时,要对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加强预测和监控,根据风险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建立分层次危机处理机制,防范突发性和系统性风险。

3 推动积极严谨的创新文化。打造创新文化,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工作。创新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举全行之力,有重点、有目标地突破和超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把客户需求作为业务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同时,创新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性和虚拟性强的金融产品创新,应认真研究、严格控制和审慎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观念,推进金融稳定管理文化

加强金融稳定管理是维护金融稳定、引导金融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大力推进“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快速反应、重在防范”的金融稳定管理文化。

1 加强监测,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金融企业要积极培养专业的经济分析人才,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业务经营及风险状况的监测和动态分析,深入剖析经济发展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经济结构对金融及自身经营的影响,及时针对发现的问题、风险苗头隐患,研究部署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针对性。

2 密切配合,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动性。金融企业要全力配合、支持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积极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以及各种信息。要积极配合金融稳定领域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对经营中发现的风险问题及相关事项,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反馈,增强金融稳定管理部门对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快速反应,提高风险防范的时效性。金融企业要站在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报告制度。要将快速反应报告制度视为自觉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状况、突发性金融风险和重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当地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迅速反馈报告。使决策部门在充分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在最快时间内做出风险处置决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等级,减小风险覆盖面,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4 整体联动,提高风险处置的可控性。金融企业要结合实际,在各级分支机构建立、完善应对不同类型、范围和程度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对突发性事件处置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增强金融风险处置、预警的敏感性。及时组织全系统对突发性事件和金融风险处置预案演练,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挤兑风险或突发性重大金融风险时,能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六)强化人本管理理念,推进金融稳定教育文化

增强对金融系统全员的教育引导,强化整体合力,在整个金融业构建“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金融稳定教育文化。

1 加强思想教育,夯实全员思想道德基础。一是抓好全员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增强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巩固全员思想道德基础。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社会职业道德观念,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工作中遇

到的思想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帮促活动,引导员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构筑金融稳定的思想基础。

2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操作意识。一是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加强典型案例剖析,增强警示教育和效果,让广大员工充分引以为戒,切实提高安全操作意识,二是加强对风险岗位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演练,使员工进一步明确自己岗位职责的严肃性,熟悉岗位操作的程序、步骤和具体要求,减少工作失误和人为操作风险。

3 加强风险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一是金融企业要加强对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教育,积极开展针对投资者的各类风险投资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促进社会投资的理性增长。二是积极加强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非法集资的内容、性质、危害以及典型案例等,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的自觉性。

(七)强化信用观念,推进金融稳定生态文化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大力推进“协调配合、宣扬诚信、推祟和谐”的金融稳定生态文化。

1 大力宣扬诚信文化。一是加强社会诚信宣传。金融企业要加大对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诚实、守信、守法的观念,推动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加强金融诚信塑造。金融企业要注重自身的诚信形象,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客户对自身的信任,实现金融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有机融合。

第10篇

1.运营管理方面的冲突这一冲突指的是在进行企业服务外包过程中,合作双方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发生的冲突,比如市场冲突、信息对称性冲突、知识产权冲突、人力资源冲突以及合同管理冲突等等。从服务外包合同方面来看,该合同属于法律性文件,是确立双方合作关系的重要文件,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双方可能会对某些合同条款产生歧义,从而引发冲突。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能够决定企业服务外包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员工薪资、员工沟通、人才的留驻等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其决定性因素包括相关管理制度、商业机密以及知识产权等,这些商业信息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泄露出去,则往往会造成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等方面的冲突。

2.文化背景方面的冲突企业在进行服务外包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而发生冲突。这一冲突指的是从服务外包文化广义的概念出发所遇到的文化方面的冲突,比如语言冲突、战略冲突、理念冲突以及区域文化冲突等。不同的区域的国家,其地区有着独特的植根于民众之中的文化特色,这些知识和文化隐性存在于企业职工的内心中,逐渐演变成各种观念,而对于其他的文化知识则比较排斥,导致企业之间价值观体系出现差异,从而引发冲突。同时,企业在制定某一战略过程中,同样也会由于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有可能会由于承包商对企业的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在某些词句的理解方面,会有不同的解释,导致沟通方面和理解方面出现障碍,从而产生冲突。

3.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冲突这种冲突指的是接包企业和发包企业之间由于不同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而引起的冲突,主要内容包括监管冲突、立法冲突和制度冲突等等。企业双方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是否适用于双方的问题,并且往往会在放任与多管之间,反监管与监管之间展开激励的博弈。在这其中,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发包企业是重点对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失去控制,但是往往还是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冲突。通过整合之后,认可权威性、相互包容性以及相互适应性是法律制度冲突实现的目标。

二、新时期下企业服务外包过程中进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1.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在新时期这一背景之下,企业在进行服务外包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文化融合,首先必须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的融合。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需要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并对员工进行不断培训教育,并且经营理念和语言方面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培训才能够达到相通相容的目的。因此,企业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强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和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第一,在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员的相关机构和各大院校中,设置相关管理课程和跨文化交流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对服务外包主要发包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商业惯例以及文化传统进行系统的介绍。第二,与跨国发包企业发展相互合作关系,并鼓励接包企业积极派员工去往国外参加学习或考察实习,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跨文化沟通及交流能力,提高实际工作的效率。第三,促进服务外包合作双方的语言理解和语文化交流,找到不同文化的结合点,使员工对外包活动的认可度得到提升。最后,应该联合主要发包国家的教育机构共同开展教学工作,是学生能够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以及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不同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得到不断提升。

2.建立并完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在新时期这一背景之下,企业在进行服务外包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文化融合,还应该建立并完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承包方和发包方两者都应该建立起专门的实施团队,并建立健全的有效管理模式,确保整个外包合同中的相关内容都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和执行管理。一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整个过程的风险甄别警告机制和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定期会议制度和变更机制。其中定期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各子项目中的经理人会议、高级项目监理人会议以及双方高层会议。为确保外包合同的有效执行,这三个层次的会议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双方的合作变得密切。三是建立三层次的管理模式,当完成业务转交工作之后,外包服务便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三层管理机制在确保发包方已经实施外包业务之后,控制权仍让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四是双方签订外包合同之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业务移交,因此,应该在合同中对外包业务的相关内容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定,使外包业务的流程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对资产转移进行妥善处理。五是设计出必要的应急计划,企业应该针对各种紧急问题设计出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将其列入合同当中,以确保其可执行性。

3.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外包考核体系在新时期这一背景之下,企业在进行服务外包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文化融合,同时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外包考核体系。首先应该对外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准确把握其是否适应工作的绩效以及负责相关外包工作。并了解相关外包部门的工作创新情况职责履行情况以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为企业今后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应该严格监督控制相关人员的服务外包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存在某一方面的冲突,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并建立健全外包人员或相关外包部门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在对外包人员进行工作情况的考核时,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外包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考核,为公平奖罚和明确责任提供重要依据。采用客观统一的考核标准,相对独立且全面的考核要素,统一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另外,还应该与外包考核结果充分结合起来,给予外包人员是适当的激励。企业在建立竞争性的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的同时,应该将脱产培训、职务晋升以及福利分配等多种激励方式综合运用起来,并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企业人员给予合理的倾斜,而对于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外包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

4.不断完善服务外包合同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这一背景之下,企业在进行服务外包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文化融合,还应该不断完善服务外包合同管理工作。在服务外包管理工作中,服务外包合同是控制外包服务商进而减少文化冲突的主要杠杆,是其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紧紧围绕外包合同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事项包括终止外包合同、更新外包合同、签署外包合同、制定外包合同以及选择接包商等方面。双方完成服务外包合同的签订之后,企业相关信息技术的部门的工作便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将原来的工作转变为控制、评估以及监测外包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对接包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确保服务外包工作的质量,不损害到双方企业的利益。同时,应该通过谈判与接包商签订尽可能完备的合同,能够将涉及到服务外包的相关实质性要素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比如双方预期、双方责任、双方义务以及双方权利等等。另外,还应该在合同内容中将服务外包的相关标准、服务等级、服务范围以及服务价格等各方面的内容一一进行明确规定。从目前情况来看,包括财务、人力资源以及IT在内的服务外包已经逐渐形成了外包服务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奖励和惩罚制度、报告机制和服务质量的衡量、对服务以及服务质量的描述、合作结束机制以及争议的解决等等,这一标准的使用取得很好地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三、结语

第11篇

统一思想的客观需要。调查表明,70%企业重组失败是由于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所致。其原因在于员工长期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出现文化抵触行为。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吸纳人才的渠道增多,员工受新事物影响较大,思想活跃,各种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利益矛盾和思想的碰撞。要解决和化解这些问题,靠传统的、简单的机械说教已远远不够,必须实现反映本质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文化融合,构建起能够引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文化,重组整合的过程才算真正完成。强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中,企业管理方法通常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塑心”工程,即塑造心灵的工程,和制度不一样,制度是“束身”工程,即制度是约束规范人的身体行为,而文化是塑造心灵的,所以文化的提升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提升工程。集团重组整合后,面临点多、面广、战线长,尤其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受客观因素影响又比较多,已不能满足企业重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种与自身相适合的企业文化,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管理体系,来弥补重组整合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团队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发展,而员工素质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从各方面支持员工素质的提升。针对整合后各单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急需通过文化融合与创新,构建全员认同的学习型文化,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明确人才理念和用人导向,积极培养和历练,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一流团队。

二、集团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面临的问题

2003年以来,装备制造集团经历了五次大的重组。为了解和掌握各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集团采取综合性调查与分散性调查相结合、政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走访了100多个分厂(车间),召开座谈会50多场次。开展问卷调查3次,发放问卷3350张。通过调研分析,准确地掌握了集团企业文化融合面临的几个问题。文化认同问题。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兼并和渗透。重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文化认同问题,即共生、共创、共荣。比如,从愿景目标和发展战略来讲,既要体现全集团的集体意志,又要靠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去实践。但原有的单位各有各的“高招”,已有的理念在员工心中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改变。文化认同得不到真正解决,企业就隐藏着各种隐患,一旦碰到合适的环境,这种隐患就会爆发出来。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新的价值理念。文化继承问题。从内涵上讲,企业文化重组分为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是融合,强弱联合是淘汰。集团文化重组,就属于文化强强联合,针对彼此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行为习惯等必须充分尊重,逐步认同各自的历史文化,,去劣存优,进而达到推陈出新,建设更适合集团发展文化的目的。比如,力神泵业潜油电泵售后服务“四项标准”,射孔弹厂危险品“五双”管理制度,油专的市场开发“1+α”营销法,这些都是各单位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值得各单位相互学习和借鉴,应该传承下去。文化冲突问题。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整合初期,集团对个别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由于打破了部分基层单位的行为习惯,个别员工难以适应这个转变,以致对新的制度文化在意识和行为上,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情绪与消极行为。如“标准化成本”推行初期,各单位在制定费用指标时,都在抬高标准,造成产品成本制定不准确,无论怎么算,收入都包不住成本。文化差异问题。重组整合前,各单位都有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原装备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服务就是市场”的产品制造文化,力神泵业公司构建了以“市场给了我们的一切,我们的一切为了市场”的挑战进取文化,射孔弹厂塑造了“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精细管理文化,很有特色,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集团整合并提出新的文化理念后,员工不容易在短期内接受新的文化理念,有的还会产生排斥,无法适应,从而阻碍企业理念和行为习惯的统一。

三、集团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实践

第12篇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自身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金融精神、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创新能力的总和,是金融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金融企业文化是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又是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金融企业素质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对金融企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执行力

一直以来多数金融企业较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很多金融企业视思想道德建设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金融文化深层次的一种表现,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有的从金融产品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诚信文化角度出发等,这些固然都非常重要,但是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而且贯彻执行很不到位,流于形式。重视金融企业经营,轻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甚至于认为搞一些员工培训和文体活动就是金融企业文化。对塑造金融企业形象、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深层次的领域重视不够;也没有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经营融为一体。

(二)价值观念定位不适应经济形势

有的地方金融机构价值观念定位比较准确,比如湖南省武冈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服务“三农”,注重效益,以人为本,诚实自信,争创一流。但是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业务主体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控股为主的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明显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比如业务服务对象的重心始终放在大中城市的大中企业上,反而忽略了经济改革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影响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进程。大量金融机构设在城市,在广大农村设置较少的金融机构网点,而且像抽水泵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农村金融市场抽取资金流往城市,使农村客户面临着非常大的融资难题,使非正规民间金融大行其道。

(三)道德规范问题较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但是很多金融企业的内部人员存在利益驱动和,一些内部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如国内曾经有一些银行擅自挪用资金进入股票二级市场,一些基金公司经理自建“老鼠仓”,一些员工不遵守业务操作规范等。此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例如商业银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多以财务信息为主,缺少对自身经营状况、经营质量、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程度等的披露,尤其是表外业务风险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更是少之又少。

(四)金融创新环境不理想

我国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战略意图不明显,缺乏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设计。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金融工程方面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金融创新对金融企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各行各业均是如此。但是美国存在着与过度金融创新不相适应的金融监管,这就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中国的情况又是金融创新不够,创新的进程太慢,这就使得金融业务开展受到影响,大量资金云集到银行,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巨大压力。

三、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金融企业要全方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金融危机对各国众多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方位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视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甚至把它当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样的观点。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的重新准确定位,不断凝练自己的文化特色。要进行形象塑造,企业形象由多种因素构成,要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方面进行。要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全方位开展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二)重新定位作为金融服务型企业的价值观念

金融企业要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以诚信立行,以服务取胜,因此,金融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员工在价值观上与市场接轨,树立“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自觉为客户服务,树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标准。目前融资支持的重心应该适当向民营以及中小企业转移,给效益好的民营及中小企业注入急需的资金,支持它们发展,解决更多人就业,以便使中国经济更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三)端正金融企业道德规范

金融企业道德规范建设要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行风作风等内容进行,弘扬新的金融队伍风尚。重心是围绕“至诚服务”和“以人为本”进行。对客户开展“至诚服务”,要把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金融员工行为管理的基本点,竭尽全力地为客户提品安全、业务高效、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金融服务。“以人为本”,是指金融企业在客户服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否则很难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也很难维护和壮大客户队伍,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具有核心竞争力了。

(四)营造良好的适合发展创新业务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环境

第13篇

关键词:梁漱溟;东西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49-02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21年他的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影响巨大。他在这本中发表了自己对于中西文化融合论的看法,对现代人看待中西文化融合现象起到了指引和借鉴作用。

一、梁漱溟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正是在当时西方文化不断进入中国,而中国文化却“无力对抗”的背景下完成的。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可以发现,梁漱溟先生有三个醒人的观点。第一,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的眷恋之情。第二,梁漱溟先生将世界文化分成了三大类:积极进取为特点的西方文化、持中调和为特点的中国文化、消极退后为特点的印度文化。第三,将振兴世界文化的任务落在了中国的头上。这三种观点在学术界也引起了格外的注意。“梁漱溟先生所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谓西方文化的特征为‘向前进取’、印度的为‘向后倒退’,中国的为‘调和持中’(大意,非直录原文)。泛泛地讲,当然可以备一说,但严格地讲起来,横说吧,每一种里都可能包含此三者的成分;竖说吧,每一种都可能经过此三者所经历的阶段”[1]。还有学者认为“梁漱溟的三大路向说就其根本而言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2]。对于梁漱溟先生提出来的世界文化三大路向说这一观点上,虽然还存在批判,这种批判也影响到了“世界文化三路向说”是否能够成立,但梁漱溟先生的这种文化思维是不能因其论断能否成立而被忽视的。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这样说道:“我想但使中国民族不至绝亡他一定会对于这新化、故化有一番解决,有一番成就。又恰好这东方化的中坚,孔化是本地出产,佛化是为他独得。倘然东方化不值一钱固不必论,万一有些参酌之处,那材料不于中国而谁求”[3]237。并且这种文化的复兴,是人生态度的复兴。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尤为重视,他在书中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讲道孔家文化,认为孔家文化是要批判性地拿到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梁漱溟对孔家文化有着难解情节,认为孔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实梁漱溟先生还是一个未脱离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束缚的人,他并不认为西方文化是优越于中国、印度文化的,只是中国、印度文化成熟过早,不切事宜罢了。西方人所走的第一条路向迟早是要走到尽头,要转向第二条路向,第二条路向也迟早走不通,就要走上第三条路向,他认为印度文化才是最最高级。他的这种观点本身自相矛盾。他在书中前半部分将世界文化分成三大类,后半部分又将这三大类说成是三种阶段。就看他说第一路向走不通将最终走向第三阶段来看,这就属于了世界文化三阶段范畴中,就与他所说中国与西方文化是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交点相背离了。仔细阅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会发现,书中前部分理论与结尾的结论互相矛盾。但梁漱溟在完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也只有二十几岁,个人阅历不够多,处于时代的局限性中,能写出这样的著作实属难能可贵。正如他在第八版自序中也说道自己观点存在不足的地方:“这本书中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尤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失、而大端已立,后人可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3]6。《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深远影响,他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有着怎样的文化观点,而是他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史学界,并非非要把一个人的论断说出个对错,而是要看这种论断能否走得更远,走不远就加以改之,走得远就继续下去。

二、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看东西方文化究竟可不可以融合

秉受东方化的民族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本、印度、安南、朝鲜、缅甸也属其中。但日本早早就接受了西方化,一个东方的民族,在东方的土壤里,却采用着西方化,二化并用,不仅没发现有何冲突,反而用得其乐融融,是天资尚浅还是东西二文化都没有完全领会得到呢?印度、安南、朝鲜、缅甸,还没来得及采用西方化就被西方给占领了,可以说是在强迫之下采用了西方化。所以说东西融合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与西方的融合了。中国,唯一东方化的发源地,在这里也充满了西方化,对于吸收西方化可以说是有一个过程。起初,我们照搬西洋的科技,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搅乱了东方原有的文化步骤。之后,大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觉悟,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这种改革,也没有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安设在中国。最后,大家更有了进一步的觉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无尽的学习,不禁的反问,西方文化究竟哪里优于东方呢?西方文化有哪些特点呢?

早稻田哲学教授金子马治的演讲《东西文明之比较》中有扼要的一句答案:“西洋文明是势能之文明”。民国八年杜威先生的演说也只说西方人是征服自然,东方人是与自然融洽,此即两文化不同之所在。日本人助译的美国人闹克斯的书,他那里边所谈论的西洋人的文明精神,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自由。指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化有两样特长,一个是科学的方法,一个是人的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即自由。既然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国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中西方文化有何不同。中西方的科学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在医学上来讲,西医是老老实实的指那一件东西,说血就是指人的血液,说气就是指人的呼吸,而中医却不然,说肝经有病了,也非真是肝病,是指一种现象为肝病耳。对于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上,西方是会用科学去解释,而中国呢,看到这种现象时,就会想到“雷公”、“电母”,上帝的思想反而在中国了。再看中西方的自由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严尊卑与尚平等为中西两异的精神。中国“治人者”与“治与人者”是两个阶级,人生出来就已经分出所谓的尊卑了,并且要一直沿着这尊卑的路走下去。例如中国人除一面是皇帝的子民,一面他还是父母的儿女,他父母所属的东西,他父母怎样他,都是正常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讲的是人对那人的私德,没有人对社会大家的关系。西方一个人是“治人者”也是“治与人者”,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尊卑。又如西方人成年以后有自己的意愿,不以孝养老子为事业。西方人的伦理道德讲的是人对社会的功德,而且特别重视人对社会的关系。可见,西方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就是科学与“德谟克拉西的精神”。

那是不是我们与西方文化存在不同就意味着我们落后了西方呢?是不是我们就应该与西方相融合呢?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所说的是,只是我们走的路向不同,即使我们走的再快,也达不到西方所有的,因为目的不同。用以上的论述也可以知道,我们中国与西方在精神与方法上都是不相同的。这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又怎样能够融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享受一点,而西方人像风一样向前追求,所得虽多,但可能从未从容安逸地享受过,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西方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而中国人不分你我界限,看不到冷漠。这正是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能否融合的观点,他把西方人积极向前的状态视为后退的,而把印度人消极退后的状态视为前进的,只有中国人,持中、调和状态才是最完美理想的。对于一个已经理想了的文化,怎还能需要与其他文化融合呢。

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带来的现实意义以及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新内涵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后,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西方人对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以及哲学思想是给予肯定的,他们认为中国学者已经对本国的文化开始思考探索了。“梁漱溟的文化哲学理论呈现出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和一个旧时代的结束的过渡性质。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化比较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体用’学说为代表的旧的‘范式’。另外,他还开创了一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儒学研究的新境界,将以往肤浅的比较和解释深入到本体论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层次。从这一点来看,梁漱溟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之一”[4]。虽说,这本书有些观点还站不住脚,有些矛盾,但学术界依然对梁漱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其现实意义不能被忽视。它现实意义的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永远不能被抛弃,只是要选择性的继承。另一方面,就像梁漱溟先生所说,讨论东西方文化融合问题,并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就拿到我们现在社会上来看,它仍然是一个热点。

用今时今日人们的眼光来看,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到底可不可以融合?街边大大小小的西餐厅,生活中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生活中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事物,只要是冠上国外进口的字样,不管是哪个国,都会被人们看作是极好不过的东西了。这种中西结合的现象已经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是接受了这种西方文化的介入现象。现在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到处可见,即使是文化碰撞,在碰撞当中也都会出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看人们怎样去选择了,选择中国式可以,选择西式可以,选择中西结合式可以。中西文化相融合,与其用融合来形容,倒不如赋予一个新的内涵,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来作用与社会这样形容更加贴切。但我们肯定不是克隆一个西方在中国,只是吸取西方那种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加以运用与改造,这当然要结合现在的国情与现实的社会。现在许多学者也都认为,我们中国是要走上既有中国传统的孔教文化,又要有西方自由科学文化的道路。中西文化融合在梁漱溟先生那个年代,会被分得很清楚,中国注重伦理道德,西方注重个人主义,可能因二者注重不同,走不同路线,就被看作不能相互接触。而放到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出现大规模的融合了,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反应,不过这些反应也司空见惯了。东西方文化融合,定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谷城.中西文化的交流[J].复旦学报,1986(2).

[2]邵长虎.论梁漱溟的东西文化比较观[J].哈尔滨学报,2004(3).

第14篇

关键词:广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从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及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程度来看,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即广告文化,可以说广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地说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指的是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所形成的民族语言、生活样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明,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无庸质疑广告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告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或是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文化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尽管当今经济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文化却是多元化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而各具存在的价值。中国企业文化是在当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联的文化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在推销商品传播广告信息追求商业利润之时也展示着时代文明、民族文化,这种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广告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战中,广告作为竞争策略和武器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对待与利用这一丰厚的宝贵财富则是现代企业、现代广告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成功的广告作品应做好“文化”这道大餐,如何找到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是关键。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广告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广告创意如果能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义守信、爱国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现仁者情怀的“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观念浸润历代有识之士;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国同构”“尊老爱幼”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在很多广告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体现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少广告将这一文化精神灌注其中。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曾说:“承诺,实实在在的承诺,是广告的灵魂”;中国哲学思想总体上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相亲相融的亲近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往往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体交融来展现一种深层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比如广告“扬子天地,扬子电器”(扬子电器),“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太阳更红,长虹更新”(长虹电视机),“当太阳升起的 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品牌),这些广告立意高远,气魄宏大,都是“天人合一”哲理的典型阐释,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从策划到创作,不仅要研究商品、服务,更要对广告诉求的中心——人认真研究,给广告注入感情与爱心,使人在情感的感染浸润中接受广告,以冲淡过于直露的商业目的。中国人讲究血缘亲情、重情重义,“亲情”、“爱情”、“友情”、“爱国之情”自然成为厂家和广告主特别青睐的诉求方式,这也凸现了国内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即讲究感性诉求或情感诉求。在食品、洗涤用品、厨具、保健品、家具、药品等宣传中,以情感取胜的成功范例数不胜数。这类广告诉求主题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情”字上做文章,并出色运用艺术手段塑造生动可感的形象传达温馨健康的人类情感,以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的广告同样也折射出国人对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心企盼和执著追求,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有些广告灵活运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进行广告创意,将中国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与广告设计理念相结合,这样的典型例子在广告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比如“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奶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制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酒)、“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春眠不觉晓,还是‘蓝梦’好” (蓝梦席梦思),将商品特性与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完美融合。

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在现代广告中

绵延不断、多彩多姿的中国民族文化孕育出琳琅满目、门类繁多的艺术品格与风格,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令世界为之惊叹,也为广告创作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文化市场中,我们要探究广告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内涵,善于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广告宣传在如潮的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广告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广告宣传则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有人断言“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跨种族文化的共通与差异给广告宣传带来了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派生出新的问题:如何将广告宣传与当地文化相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的“泥娃娃阿福”系列贺岁广告,丰田公司“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妙用中国谚语的广告语,都深深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从一些国际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可受到有益的启发。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细腻感触。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广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广告主在进行这样的广告策划时,首先应明确文化的共通与差异,其次找出共通之处,保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最后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美国万宝路在中国的新春贺喜电视广告就紧扣中国人追求喜庆圆满的审美情趣,整个广告红黄两色鲜明喜庆、锣鼓喧腾,以勾画出大喜、大庆、大团圆的热烈气氛,符合中国人的特定心理,对中国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麦当劳在春节期间的广告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很多春联福字,还有鞭炮、舞狮等等。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品牌的影响,这种外国品牌穿上中国外衣的例子,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广告文化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

第15篇

让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一直是国内外图书馆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移动和泛在的信息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趋于复杂化、动态化、多维性,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情景敏感性。单个图书馆由于自身能力和拥有资源的有限,在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用户的动态需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总是希望能够集合和利用其他图书馆的核心资源与能力,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以移动图书馆技术为支撑的图书馆联盟仍将是未来图书馆资源共享与联合服务的理想模式。

然而,图书馆在开展联合服务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服务质量连带风险。联盟内成员馆在管理水平、服务条件、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如何保证各馆能始终按照联盟组织者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联盟在开展联合服务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图书馆联盟中的成员馆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历史、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管理模式。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往往导致合作伙伴间的误解和冲突,使合作关系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所以,如何避免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风险、构建成员馆文化融合机制,是图书馆联盟组建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维持联盟凝聚力、稳定性以及保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开展优质联合服务的前提条件。

2 图书馆联盟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分析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由文化的异质性引起的。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会导致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分歧,这种差异和分歧是导致文化冲突的根源。具体而言,图书馆联盟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有:①价值观念和管理思想上的文化差异。②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差异。③对待规章制度上的差异。④管理决策方面的差异。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异。图书馆联盟涉及多个独立的成员馆,其决策往往要经过讨论协商才能形成,由于各决策者的立场、背景、处理方式与思考习惯等的不同会造成认识上的差异。如果各方在参加联盟时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差异,当文化差异的矛盾激化到影响联盟目标的实现、影响联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时,就会导致冲突和摩擦,影响联盟的运行绩效。

文化冲突会导致联盟的不和谐,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甚至导致联盟失败。首先,任何文化冲突的基础都是利益的冲突,当利益的冲突涉及双方生存发展的基础时,就会使联盟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其次,在文化冲突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员馆文化往往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馆文化采取压抑、排斥的态度,从而阻碍成员馆文化的发展。再次,冲突发生后,图书馆联盟内部关系会发生变化,出现内耗和分裂倾向,直接危及到整个联盟的利益。然而,文化冲突有时也会带来建设性的后果,即相互吸收或融合,产生新的文化模式。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成为诱发员工灵感和创造性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另外,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有利于激发组织的变革,革除已有的陈规陋习,使经营模式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和管理者要重视这种文化冲突,积极引导文化差异的良性发展,构建不同文化的融合机制,培育统一的联盟文化。

3 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3.1 图书馆联盟文化的重要性

由于图书馆联盟成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办馆理念乃至行为方式,成员馆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联盟的凝聚力,影响协同效果和联盟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处理个体图书馆和联盟的关系,如何发展和维持有效的合作,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詹姆斯?科普认为,倡导联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可以消除或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和矛盾冲突,促成联盟成员馆之间进行良好顺畅的沟通,强化各成员行为的自律性,消减文化冲突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联盟的信任程度。

图书馆联盟文化具有协调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强调成员馆在利益、目标方面的一致性和在联盟内的平等地位,强调从联盟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联盟文化既是一种凝聚力,也是一种约束力,只有构建积极、健康、统一的联盟文化,才能保证图书馆联盟的和谐稳定发展。统一的联盟文化将是个体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联盟之间的剂,将会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理解和沟通,保证图书馆联盟快速发展并维持有效协作。已有的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合作(如GALILEO、OhioLINK等),都是致力于建立成员馆共同认可并执行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建立联盟文化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尽量选择同一系统或地域相近的成员馆,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我国目前建立的图书馆联盟大多属于同一系统内的联盟或区域性的联盟两种形式,这有利于联盟文化的培育。而跨系统之间的联盟,需要通过跨系统的管理培训、沟通交流、利益平衡等措施来努力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各系统在联盟中相互渗透和交融,最终形成为各成员馆共同接受的文化体系。

3.2 图书馆联盟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

根据联盟各方具体情况的不同,成员馆文化的融合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模式:①同化模式,是指在图书馆联盟中,实力较强的成员馆将自己的办馆文化引入联盟中,用以引导联盟的运作和发展,其他成员馆则接受和融合该馆的文化。②整合模式,是指联盟成员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相互妥协,最终形成包容多方文化要素的混合型的文化。③隔离模式,是指各成员馆各自保持自己的文化,彼此相对隔离或独立,缺乏交流,各自为政,这种联盟文化在短期内可能不会造成激烈的冲突,但长此以往则可能会给联盟造成重大损失。

构建图书馆联盟文化的目的是培养各方的信任度,让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成员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创造出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合作。文化融合机制就是这样一套分析联盟成员的文化差异,寻找和强调文化共性,并通过文化沟通、文化培训和人员交流形成联盟共识的机制。笔者借鉴企业联盟的文化机制,构建了图书馆联盟文化融合机制,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1)合作伙伴的文化差异性分析和选择。在联盟筹建时就应设立联盟文化兼容性的标准,选择文化差异较小的图书馆作为合作伙伴,为今后的文化融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伙伴选择时文化差异“较小”的界定,需要根据联盟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联盟组织的目的来确定。

(2)联盟文化目标模式的确立。不同的联盟协议具有不同的条款,但一般都应涉及联盟的精神、宗旨和冲突的解决方式。联盟组织者或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联盟的任务性质和需要,按照协议中的联盟精神,与合作成员馆共同协商确定联盟的目标模式,即共同设立联盟愿景,以指导联盟成员的行为。

(3)文化培训。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的有效方法。文化的沟通交流和融汇可以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进而在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培育成员间的认同感和默契感。

(4)文化强化。图书馆联盟应通过对成员馆的文化协调行为的评估和激励来强化联盟文化。对有利于联盟合作的文化协调行为给予相应的激励,用联盟文化引导成员的合作活动,使各成员馆的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发挥联盟的整体作用。

(5)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把不同背景的文化因素融合到联盟文化体系中,更好地维系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合作和互动关系,进而推动联盟的创新。文化创新包括联盟的精神、价值观、组织结构、目标和制度等方面,其结果是联盟成员能力的提升和文化更新。能力提升是提高联盟的合作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文化更新是形成相互信任、学习共享、合作协调的联盟文化。最终通过文化的融合形成联盟的外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