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战略审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战略审计是对于影响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关键因素的评价活动,是正式的战略评价过程,它同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约束,也是董事会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方式。实施战略审计,能够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效率、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机制失灵,例如华尔街精英们的天价高薪和股票期权。另一方面,公司战略控制失效,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出现过度交易问题。华尔街的经理人们做出开发次贷这样风险巨大的金融产品的战略决策,却没有受到董事会的质疑,这些投资银行的董事会没有负起战略监督的责任,有必要对战略控制进行反思。
一、战略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战略管理的影响,内部审计师不仅开展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而且发展起了战略审计。20世纪70年代以后,正是由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活动的复杂化以及法律和政府对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空前扩大,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了对于战略监督的需求,并导致了战略管理的兴起。例如有些学者在1972年提出了将绩效审计扩展到公司战略管理过程的思想,认为绩效审计强调外部董事参与公司战略选择与计划的设计与评价,以及从管理层以外获取信息。一方面战略管理对于公司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投资回报,投资者需要对战略管理过程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能够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战略得到制定和执行;另一方面对战略的监督能够帮助管理层减少战略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失误、缩小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降低经营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各方面的因素使公司董事会积极地寻找战略监督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研究战略审计的文献开始增多,例如Alfred在1980年讨论了独立审计人员开展战略审计的可行性。认为独立审计人员在正式开始审计之前,必须了解客户的业务、产业和整体经济背景,而战略审计正是这一步骤的扩展;战略审计有助于独立审计人员了解主要的风险领域,从而为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独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战略审计帮助公司董事增强其战略监督功能,他们提供的信息是董事会特别需要的、来自管理层之外的信息战略审计既有可能为公司带来利益,也有可能为公司带来附加成本,是否应该实施战略审计应取决于成本效益的权衡。
Gordon(1995)将战略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并且分析了战略审计的构成要素。他认为,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于战略管理的视角是不同的,经理层总是将战略管理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主要关注既定战略的执行效率问题;而董事会则为了维护股东利益,主要关注战略本身的合理性问题。董事会对于战略管理的参与,常常局限于CEO离任、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者敌意收购三种特殊情况。再加上董事会的议程安排常常使战略方向的严肃讨论不太合适,以及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通常缺少有关行业和公司的专业经验和知识,也缺乏参与战略管理的足够时间,董事会对于战略的监督常常并不能到位。战略审计可以作为一种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使董事会切实履行其战略监督责任。它可以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同时施加约束。战略审计的领导权必须集中在独立董事手中,只有这样它才经得起公司内部权力冲突的考验。他同时还提倡“低调和幕后的战略审计”,强调战略审计应加强董事会和经理之间的信任而不是随意侵犯经理的权限范围。战略审计的构成要素包括确定标准、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建立战略审计委员会、协调与CEO的关系等。
Hunger等人在2001年讨论了战略审计的性质及重要作用,认为咨询公司、管理学者、董事会和管理工作者已经发现管理审计是决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诊断工具,可以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问题的领域。它超越了具体职能部门的界限而注意到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各职能部门的有机关联,能够通过战略分析和评价而减少战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并增强战略决策的可行性。传统的内部审计较少地介入公司的战略管理过程,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管理层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战略审计。陈良华等(2003)将企业管理审计划分为战略管理审计、管理控制审计和业务审计三个不同层次,并且认为战略管理审计的评价重点是最高管理当局所关心的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和企业竞争力问题。余玉苗等(2004)分析了战略审计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战略审计实施的有关构想。梅丹(2004)对企业战略审计的主体、对象、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陈留平等(2005)对战略审计实施的条件、机构及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廖洪等(2005)对战略审计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程新生(2008)对战略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战略审计的主体和客体
战略审计人员应具备独立性和必要的权威,应涵盖战略管理过程的所有层次和过程等。为了保证战略审计的有效性,执行主体应达到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独立性,战略审计人员要独立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与进行战略管理活动的机构或人员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二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即熟悉市场环境、精通企业管理,尤其是战略管理。
战略审计的对象是公司整个战略管理过程及其实施效果,战略审计应能覆盖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活动,特别是公司整体层次的战略管理。管理层和董事会对于战略有不同的视角,因而战略审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管理层面;二是治理层面。管理层负责把战略愿景转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必然专注于战略实施。企业管理层面战略审计强调效率和效果,基于以下假设:一是企业经营环境是高度不确定的,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项高风险的管理活动;二是企业经理的有限理性,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存在不足。因此,要有专业人士来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有关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性信息,帮助他们评价既定战略的执行效果。
公司治理层面的战略审计侧重于制度安排的设计,基于以下假设:股东和经理的目标函数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经理有可能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必须通过战略审计加强战略管理过程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董事会参与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一直是个敏感问题。Frazer等(1972)、Gordon(1995)、何卫东(1999)等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战略审计的。治理层面的战略审计视野更加宽广、所涉及的组织层次更高,对于战略审计独立性的要求也更高。董事会的职责是代表投资者对战略路线本身提出质疑,战略审计必须由独立董事而不是管理层负责(Gordon,1995)。但在战略制定和执行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就职权分工达成一致。在董事会为公司战略方向出谋划策和董事会直接管理公司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界限,如果超过这一界限,董事会就难以起到监督作用。董事会要有效地评价战略,就需要掌握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信息。这意味着要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审计体系。开展战略审计的主体应为董事会设立的专门战略审计委员会或聘请独立的第三方。
战略审计委员会应从外部独立董事中选3-5人来组成。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尤为重要,他需要在CEO和外部董事就战略发生分歧时,防止双方分裂。Gordon认为,如果董事会中有一位外部董事任主董事或是与CEO间的联络董事,此人应该是战略审计委员会主席职位的当然人选。战略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应该定期轮换,以保证机构的连续性。该委员会负责确定评价公司战略绩效的依据;审查评价所需基础数据的获取、设立审查程序和检查审计过程。该委员会应保证数据收集和报告的真实性和连续性;明确应与CEO讨论的问题;使全体董事会成员及时掌握公司战略的数据更新情况,安排商讨战略问题的定期或临时会议。
公司董事会应聘请外部人员进行独立评价,例如由管理者提供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的人选。因为至少在战略审计的初期,董事会和咨询公司都需要管理层的大力合作和援助。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是为企业进行年度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审计人员不应当是为公司进行年度报表审计的原班人员。一方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情况的熟悉和基础数据的掌握,能节省审计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将战略审计与财务审计混淆,还可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许多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都能提供战略审计的服务。
三、战略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正确的战略方向问题”一旦在董事会上被提出,有可能被认为其中隐含着对既定战略和领导的批评,引发紧张气氛。如果战略审查会议定期召开,可以降低出现这种紧张气氛的可能性。这个会议由董事会和CEO参加,要客观地交换意见,分歧消除前不向外界披露。总之,战略审计委员会应该保持低调,幕后操作,以免影响管理层的权威和领导。外部董事对战略的干预很少,往往都是在公司遇到严重问题时才会发生。所以,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正式机制,使董事会能积极行使其战略监督责任。
二是对职责保持敏感,即使有完美设计的正式监督过程所施加的约束,董事会仍可能在持续的成功下麻痹大意。Gordon认为,对责任和机会保持敏感是正式的战略审查过程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对既定战略任务上出现的任何脆弱信号和对那些为肯定或修改既定战略方向提供了自然机会的事件或行动,董事会都应保持警惕性。
三是战略审计周期,要考虑行业特点和技术、竞争与社会环境的变化速度,以及企业既定战略规划涉及的年限。应当注意,战略审计周期不宜太短,因为战略审计太过频繁可能导致战略审查和经营审查混淆,把重要指标的微小变化理解为重大趋势;但也不可过长,因为社会环境和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变化,战略审计周期太长可能会贻误纠正战略失误的时机。除既定战略实施年限结束或CEO即将退休等特殊情况外,战略审计委员会每三年与CEO举行一次战略审查会议可能比较合适。
四是对数据库的要求,有效的战略监督过程要求董事会不仅要控制绩效标准而且要控制支持这类标准的数据库。董事会考察过程的可靠性取决于衡量绩效所使用的统计量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注意各期数据应尽量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董事会需要的是累积数据,以跟踪在几个季度或几年里绩效指标上出现的趋势。有效的监督还取决于在短期和在长时期收集和保存这些数据的方式以及由谁代表董事会进行这一工作。董事会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知识去收集和分析数据,较好地办法是聘请外部审计师,因为他们既具有设计数据库和收集数据的专业能力,又熟悉企业。
【参考文献】
[1]陈良华等.管理审计模式发展与管理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2003,(5).
[2]程新生.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
[4]廖洪,陈波.企业战略审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个综述[J].审计研究,2005,(2).
[5]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沃尔特·J·萨蒙等.孙经纬,高晓晖译.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
[8]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A版,2004,(3).
[9]AlfredRappaport.1980.Thestrategicaudit:Howtheindependentauditorcanhelpmeetcorporatedirectors’informationneeds.JournalofAccountancy,June,Vol.149,P71-77.
[10]FrazerC.,B.Wilde,RichardF.Vancil.1972.PerformanceAuditsbyOutsideDirectors,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ust,pl12.
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主要是指企业领导者在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制定与管理过程中,将企业的战略管理应用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管理工作。内部审计对于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规范企业管理者的行为,维护企业的利益,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内部审计战略规划是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功能进行确定,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另外,还可以为企业制定内部审计的发展战略以及内部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提供指导。
二、我国的企业在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战略规划认识不足
我国的企业在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与规划体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企业战略的决策者在战略决策或者是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认识不足,因此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就会缺乏这种思维,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应用性不强,应用的范围也较窄,甚至很多的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企业战略的决策者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没有较强方向感的,综上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认识不够,导致在实践工作中也难以展开应用。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只是简单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种查错的方式,并没有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的战略决策与战略规划中。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或者是认识的误区不利于我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更加不利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体系的构建。
2.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的确立缺乏战略性与系统性
很多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对自身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认识不足,目标确立不明确,或者企业虽然确立了目标,但是企业的目标设立缺乏战略性与系统性。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就难以将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推广与应用。例如,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实现合并或者兼并,有一些企业投资规模加大,逐渐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后,企业管理者设置的战略目标缺乏战略性以及系统性,这样就导致集团企业难以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来实现集团的管理与控制,这样集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就难以通过内部审计来预防控制风险,集团在经营中面临的市场风险就会加大,集团的很多人力资源或者是资金等审计资源在集团运行中难于获得有效的利用。
3.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范围上以及领域上缺乏战略目标的指导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范围上以及领域上缺乏战略目标的指导,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在发展中难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有一些企业由于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认识,因此很多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范围等处于割裂的状态。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够全面,涉及的范围或者涉及的领域极为有限,这样企业对于风险的控制也不到位,存在的违规性为或者是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难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实质性的应用,这样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难以提高工作的质量与工作的效率。
三、构建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途径
1.制定并确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我国的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样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体系才可以更好地构建起来。因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战略目标以及规划体系的构建是依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制定的发展战略来确立的。企业内部审计战略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企业本身,因此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的制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力。例如,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知识注重企业的短期利益,企业在发展中就没有指导性、系统性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企业在实践工作中内部审计也不会获得重视,也不会构建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企业的内部审计长期滞后或者不受重视,企业在发展中也容易被淘汰的或者会积聚风险,存在的潜在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也难以展开,因为企业缺乏明确目标或者战略规划的话,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也难以应用并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发挥内部审计实质作用,长期如此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体系就难以构建起来。因此企业的决策者或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与经营中应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结合起来,这样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体系才会得到构建并且与企业实际情况协调起来,进而将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与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2.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推动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治理结构会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工作领域以及企业的审计层次。将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以及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深度上与广度上进一步扩展,进而推动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例如,企业有的是实行股份制,有的是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治理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别。企业应该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权限以及管理职责应该进一步明晰。依据企业的组织模式来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治理中要明晰自身的职责,在决策制定以及战略决策时要将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为企业的治理工作确定发展方向。
3.通过风险导向来推进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很多的市场风险,通过风险导向来推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一般企业的风险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治理、内部控制以及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专业的评估与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审查,尤其是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审查与监督,为企业的决策者或者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效防控企业的风险,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另外企业在构建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时应用风险导向来构建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风险,重点防控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风险,降低审计报表的错报率,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例如,某煤矿企业在发展经营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这种新的审计方法来推动煤矿企业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煤矿企业在实践工作中应用这种新的审计方法来预防与控制煤矿企业的经营风险。在煤矿企业日常经营中对于企业的生产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来降低煤矿企业的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战略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因素,高度重视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企业的治理效果,推动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完善,适应煤矿企业发展与管理的需要。
四、结语
目前,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业务主要由企业外聘的咨询机构及人员进行。在借助专业机构及人员丰富的企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咨询实践下,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而咨询机构在做企业战略管理咨询中通常采取的是员工调查问卷、中高层管理人员访谈、公司文件资料收集分析等咨询方式对组织内部进行摸底调查、情况了解,这样做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看到咨询机构在有限的时间内,靠上述工作方式了解、熟悉咨询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内部组织管理情况,所获得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所作出的战略管理咨询结果往往难以得到企业上下一致的认同和有力支持。此外,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业务,需要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而企业聘请的中介机构及人员开展的战略管理咨询业务常常是“一锤子买卖”,项目一次做完了就完了,对企业战略实施后续的回顾检查及跟踪调整工作,外部机构并不会持续地进行。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内部审计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企业一方面积极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战略管理咨询的同时,另一方面应注重将外部咨询专家的技术、方法与内部审计的工作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在战略管理咨询中的审核、监督、评价、控制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特长,促使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方案的设计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G集团为例说明内部审计
在战略管理咨询的作用作为为广西的国有独资企业G集团,经过多年快速的扩张与发展,已经成为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合计近100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发展目标的实现,战略的制定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不断变革,G集团的内部审计也实现了职能跨越式的转变,由合规性审计逐步向增值型审计转变。除了传统意义上提供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等监督服务外,G集团内部审计正逐渐以企业“内部顾问”或“咨询师”的身份,为企业提供战略实施、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评估咨询,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而在G集团实施的“大战略”管控体系中,G集团主要采取三个原则:“一是战略制定以总部为主,在统筹兼顾基础上注重整体和长远;二是投资管理采取三级审批机制,在健全完善制度基础上强调严谨高效;三是投资职能根据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进行授权,在集权和分权上科学平衡”,围绕这三个原则,G集团一方面聘请了国内著名的咨询机构制定了《G集团2011-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职能,要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全程参与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业务中来,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执行出谋划策,具体是:在战略规划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主要对咨询机构编制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审核,并结合对公司过去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审计情况,提出修改完善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议供集团战略投资部参考,以保证战略规划制订的科学性、可行性。内部审计在这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战略管理方向性的决策参考。在战略决策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主要对集团战略决策中的项目投资管理过程实施全程监督,从决策程序是否违规、决策是否存在失误、决策是否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等方面入手,重点识别战略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及时提出纠正战略偏差的决策建议,帮助企业高层领导及时审视战略方向及战略策略的正确性,规范企业战略决策的程序及行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内部审计在这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战略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在战略执行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主要对各业务部门及各下属企业实施战略的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企业资源投入与战略目标是否匹配;在战略执行中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是否适时调整战略,作出快速的应对措施有效进行处理等方面,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修改建议供企业高层领导决策,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竞争变化的需要。内部审计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则主要是促进战略管理的可持续性与实效性。
三、内部审计在战略管理咨询中的“三要”
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是可以介入公司战略管理的任何关键步骤并发挥其重要的评价、咨询作用的。内部审计要想在企业战略管理咨询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参谋与智囊的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一)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战略管理
咨询要得到企业高级管理层的积极支持作为企业经营的“中枢大脑”——战略管理活动,是企业内部最高层次、最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内部审计要想参与其中,必须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想法、经营思路,并要求高层管理者给予内部审计足够高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提供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及强有力的工作支持度,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战略管理咨询活动。
(二)内部审计实现战略管理咨询要
在继续发扬传统审计优势的基础实现工作创新内部审计从事战略管理的咨询活动要注意结合已开展的传统审计项目的优点及长处,在关注企业经济信息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审计实践,在继续发扬传统审计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审计工作创新。一是要利用传统审计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案例数据,建立起企业战略管理咨询的资料数据库或风险案例库;二是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参与企业战略环境变化的研究与可持续战略的制订工作;三是建立起科学的战略管理咨询体系,以帮助高层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带领企业朝着正确的战略方向迈步前进。
(三)内部审计发挥战略
管理咨询的作用要靠一支适应高起点、高要求的审计团队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发挥战略管理咨询作用的效果。作为战略管理咨询顾问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战略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相关经验,必须经历过长期项目工作的历炼,必须对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熟悉与了解,并能在工作中对问题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学会从宏观的层面去看待企业的问题,能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实务提出真知灼见。
四、内部审计在实施战略管理咨询中还应注要三个“不要”
(一)内部审计的战略管理
咨询意见不要落于“虚化”“、空谈”内部审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在项目审计工作中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战略管理实务工作中去,发现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中实际存在问题,而不是照搬理论,进行假设性的描述,提出的咨询意见由于没有基础数据和事实材料的支持,最后“虚化”,形成空谈。
(二)内部审计的战略管理
咨询工作不要延续定势思维内部审计人员由于长期从事一线的项目审计工作,很容易在从事战略管理咨询工作时形成定势思维,而把战略管理咨询这个要求具有整体观及发散性思维的综合性工作做成了一般的管理咨询业务,从而发挥不了内部审计在战略管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际效果。
(三)内部审计的战略管理
咨询不要忽视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开展战略管理咨询业务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很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熟悉和完善,在开展相关活动时要注意防范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并时刻注意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如果参与了企业的战略规划、设计工作,就不应再参与企业战略实施、执行效果的评价工作,以防止工作中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舞弊风险。
五、结束语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安灵,白艺昕.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宄综述[J].商业研究.2010(401):67-74.
[2]熬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5.
[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4]陈勇.试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治理[J].审计月刊,2012(3):23-30.
[5]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冯兴元,何广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报告[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3-75.
[7]刘芳.企业规模决策及其有效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刘帅帅.政治关联与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P].河北经贸大学.2013.
[9]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讲.南开管理评论,2004(1):9-23.
[10]邵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国有企业改革[J].现代国企研究,2014(02):8-22.
[11]郭建民,毛家强.寻租理论与反腐败分析m.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
[12]蔡春,朱荣,蔡利等.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一一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宄,2012(1):6-11.
[13]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检释[J].科学学研究,2001,19(3):103-107.
[14]吴联生.盈余管理、政治关联与公司税负[J].会计论坛.2010,17(1):3-17.
[15]吴灵玲.政治关联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一一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7(20):52-53.
[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1.
[3]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10(8):40-41.
[4]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
[5]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
[6]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33-35.
[7]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
[8]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57-59.
[9]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10,(9):15-18.
[10]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6):23-24.
[11]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发展环境[J].闽江9院学报,2010,31(4):22-24.
[12]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9):10-11.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
[2]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35-40.
[3]杜胜利,李清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高管人员更换研究[J].财政研究,2008(7):77-80.123-33.
[4]薄仙慧,吴联生.盈余管理,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1(1):90-97.
[5]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81-89.
[6]高宏亮,张瑞君.论我国CFO的职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J].辽宁大学学报,2005(9):131-136.
[7]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6):80-89.
[8]军,唐国平.盈余质量在经验研究中的度量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93-98.
[9]吴联生.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J].会计研究,2005(5):37-41.
[10]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135-130.
[11]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4-14.
[12]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4):49-56.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政府审计,应用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内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则是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上发展起来的,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的一种旧的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除了继承吸收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优势外,在适应经济业务复杂化和合理规避审计人员风险的要求下,体现出:重点在于对风险的评价和防范;重心前移至计划阶段;内外环境相结合,以实际审计结果作为调整重点;合理预期的使用,有效地识别各种重大错报风险等特点。
二、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有的责任机制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审计风险也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新的审计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政府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政府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这种情况下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引入以风险控制和方法为主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要求进行改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来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和内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己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势在必行毕业论文格式。但将其应用在政府审计之前,必须明确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有明显的差异。只有准确地了解其差异,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政府审计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
(一)现代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道德规范的缺失
首先,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对被审单位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期望审计风险。而期望审计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其次被审单位内外环境千差万别,而大部分审计人员熟悉的只是审计、会计的业务,而对其他专业方面了解很少。还有,由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范围被扩展,会计师需要关注的是整个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决定了专业能力范围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师充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审计人员在风险判断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会导致其搜集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审计结论,就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合理科学的衡量审计风险水平。
另外,对法律风险的预期影响审计人员道德风险。一般来说,当审计人员认为法律风险较高而可能引起较大审计风险损失时,可能会执行尽可能详细的程序来保证审计质量。而当其对法律风险的预期较小而不会引起明显损失时,则可能会减少审计程序。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承担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而会降低审计质量。
(二)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不足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一些不可量化的风险做出主观判断,因而对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在地方上,审计机关被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视同为一般行政机关,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年初预算安排和罚没收入返还两个部分,在一些财政紧张的地方,基层审计机关有时连正常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都得不到保证,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政府审计机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时审计机关为了保证占总预算经费绝大部分的预算管理资金,势必与被审单位形成某种变相的利益纽带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迁就被审单位,避重就轻,甚至互相串通,从而严重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另外,审计人员方面,受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地方行政首长对审计人员有巨大的影响力,依法审计在许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
四、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要在政府审计中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进一步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国际资本的流动带动了审计的跨国界发展。我国审计准则从一开始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不是制度基础审计之外的一种方法,而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立足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政府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可以简化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风险评估的过程主要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政府应根据各种风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之后,运用特定的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决定控制程度和策略。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可以分为5类,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风险意识是风险导向审计得以有效使用的重要前提,只有意识的提升,才能加快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工作的稳健性。
(二)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是能否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决定性条件,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因而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吸收的办法,打造一支符合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专业审计队伍毕业论文格式。审计机关能否拥有一批具有相应能力的审计人员,对能否有效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起决定作用。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激励审计人员自主提升,从社会上吸收各类专业人才。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的网络化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
要推动社会建立完整信用体系,在政府、银行、协会及审计机构等单位之间连网,实现资源共享。审计机构本身也应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按类别、行业收集、存储、更新审计人员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所需要掌握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内容以及审计对象所在行业、企业战略,成功、失败审计案件介绍等信息,以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为政府审计完善管理的信息依据。
(四)完善审计制度以保障审计独立性
要保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就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在经济上断绝与被审单位的联系,就必须解决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问题。对此,政府必须要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把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审计机关的经费进行垂直管理,这样不仅切断了同被审单位的经济联系,而且切断了与同级政府的经济联系,审计独立性明显增强;其次是提高审计机关经费的优先级,使之得到地方财政的优先保障,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实在不能完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由上级财政直接拨付;还有是对审计机关审计经费情况定期进行行政性抽查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明确政府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
针对政府审计人员责任轻,法律规范弱化的现状,最好的办法是,对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进行明确,让审计人员清晰的认识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同时做到有所担当。理性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明确合理的权责范围下,审计人员自然会主动的履行审计职能,规避审计风险。权力方面,宏观上,应当加强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与规范化。明确界定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在审计法中对经济责任审计要有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的目标和内容要进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政府审计的单位和项目,通过法律适当地加强审计权力。责任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如果出具虚假的审计信息,给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利益损害,就应该对此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对此可以在法律和行政制度上加以明确。只有在明确的权责范围下,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个人而言才具备其应有的意义,能够得到审计人员主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伟.风险导向审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3)
[2]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4)
[3]张龙平,李长爱,邓福贤.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会计研究.2004,(12)
[4]陈茂芬,张奏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94-96页
[5]陈强,杨智慧.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审计与理财.2005,(6):96-97页
[6]赵煜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审计.2005,(5):43-44页
[7]乔瑞红.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经济师.2005,(3):213
[8]陈志强,从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审计研究,2005,2
[9]许莉,透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研究,2005,5
[10]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审计研究,2005,6
一、引言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会计和审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以及重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一) 重要性的判定
(二) 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 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 的要求。
2. 运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抓住关键点。
3. 运用重要性原则需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三、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及效益构成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1、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2、传递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3、诉讼成本。
4、竞争和谈判劣势。
5、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
6、其他成本。
(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3)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
以上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启示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
第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大部分是难以计量的。
第三、成本会计信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
第三、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账户设置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 直接分配法符合重要性原则。
2. 计划成本分配法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引言
随着安然、世通、帕马拉特以及“银广夏”事件的出现,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为关注。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风险导向审计方面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还是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都强调了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国内学者陈毓圭(2004)在分析了国外职业界以及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的历史后,提出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急需修改的观点。目前,西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进入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但是,在中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其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和困难。
因此,本文将从相关文献的回顾入手,在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财务论文,以进一步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框架。
二、相关文献的回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严晖(2004)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促进了内部审计由管理导向迈向风险导向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深受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及迈克尔·哈默及詹姆斯·钱皮的企业再造理论的影响。并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风险、内部审计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出发,构筑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王晓霞、孙坤、张宜霞(2004)通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首席审计师的概念以及剩余风险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新变化,指出了2001年版本始终贯穿着风险审计的主导思想,并在研究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
徐德(2005)立足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分析风险的特征以及多种分类模式,提出内部审计的开展要与经营风险管理的要求,与公司各级风险管理组织相配合,并且要全过程参与风险审查,进而研究了规避和减少风险的措施与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孟焰、潘秀丽(2006)分析了风险的实质和分类以及风险管理的内涵,认为对公司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取决于对公司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审查和评价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指出对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现在公司内部审计的一个新的领域免费论文。
路媛媛、袁洋(2008)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产生的背景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动因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互动关系,指出公司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并且从4个方面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
邸丛枝、于富生(2009)梳理了国际和国内有关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确认和咨询的对象。并且从内部审计的目标、服务对象、职能、方法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的框架。
国内学者们历年来的这些研究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献比较重视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关注风险导向审计目标、内容和程序的分析,很少有文献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很少出现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的研究。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4个阶段的发展(胡春元,2009)。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度膨胀的经营风险,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财务论文,经营风险的大大增加,同时,对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有效和灵活的审计模式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为了适合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能全面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又能有效配置公司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只关注公司报表的错报风险,忽视了对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风险的评估,已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适应公司目标的多样化,它能对公司的这些目标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意见,使公司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在事后,对这些风险进行后续评估,可以了解到防范措施的有效程度,有利于公司将来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
作为公司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公司的经营管理部分,而且非常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流程。由他们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展开审查,而且还可以深入到公司经营中极其细微的环节,及时了解公司日常管理中的缺陷,更有利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增加公司价值。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公司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早在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就开始强调内部审计要参与工地风险管理过程,这对促进和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扩大,经营内容的日趋复杂。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加突出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和预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公司风险管理过程,对公司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更了解,就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快速地发展,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
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推进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规模的公司,其所推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是有差异的财务论文,其所负担的成本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不同的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是不同,其内部审计人员对经营风险的划分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不同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是不同的,公司所能负担成本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大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防范。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配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风险识别知识,不具备指导管理的意识。
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也没有配套的全面的运作模式。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大力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但审计方法并没有跟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上,也没有学习国际上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完全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四、对在中国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政策建议
近几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推动了中国很多公司开始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内部的需求。由于这种审计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其与传统的审计模式在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公司要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注意很多问题。
(一)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公司应在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同时,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免费论文。独立性是对开展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最低要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任何审计质量可言。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部门之外开展审计工作,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前提。只有在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的情况下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全面参与公司的日常运作,客观地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有效地提出改善建议,降低公司的风险,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公司才能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因此财务论文,公司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审计模式,对风险识别和公司治理领域等相关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公司治理相关领域的知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参与到公司日常运作中,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审计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取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主要是对公司所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因此,要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就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才能明确每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降低公司的成本。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全面参与到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及时地发现风险,提高公司价值。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对其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西方国家要晚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将得到完善。
责任编辑: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
(2)胡春元:《风险导向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坤、李嘉明、周和生等:《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北京工业出版社,2004年。
(4)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5)陈武朝:《内部审计有效性与持续性改进》,《审计研究》,2010年第3期。
(6)邸丛枝、于富生:《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7)高伟、李晓慧:《风险导向审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8)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9)黎志刚:《提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质量的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8期。
(10)孟焰、潘秀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审计研究》,2006年第3期。
(11)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背景分析与框架建构》,《财会通讯》,2004年第6期。
(12)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6期。
(13)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14)汪月祥、杨文蔚:《金融危机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1期。
(15)徐德:《论现代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6)殷丽丽、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高校与企业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提升会计硕士职业能力这个目标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培养环节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实践基地培养条件、管理机制和合作培养内容等方面。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实习实践基地为例,总结“农大—瑞华”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该合作模式把会计硕士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大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完成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共同选定的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以瑞华培养为主,会计硕士深入到瑞华参加实习、实践和撰写论文,培养实践和科研开发能力。第三阶段会计硕士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
(一)理论学习阶段
研一理论教学阶段,学院以全国会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为指南,在此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同探讨和商定培养方案。学院与瑞华的第二导师共同创建了会计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一年度委员会都会通过座谈、专访等形式共同论证、修订培养方案,第二导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硕士的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根据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在培养方案指定的课程中选课。校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采用MPACC案例库中的案例和实习基地提供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突出企业实际问题的讲解,与理论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践阶段
选择审计方向的会计硕士,一般被推荐到瑞华实习。瑞华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与瑞华共同制定了工作细则,制定了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长效机制,2014年12月,学院申请瑞华为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出台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校所合作战略联盟。2011年至今,会计学院以2011级、2012级、2013级会计硕士为运行实体、在多年产学研合作培养会计硕士的基础上,与瑞华就共建面向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达成共识,开展长期合作研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A+H股审计资格,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服务机构。瑞华对会计硕士实习生存在着强烈的内在需求,每年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份,事务所会集中处理大量的审计业务,业务在短时间内骤增,而在其它时间业务量归于常态,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非常需要实习生来所工作,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事务所、学生三赢局面。瑞华实习生的年接纳量可达40余人,每年10月份会安排实习生统一进来连续培训17天,前10天讲解审计准则和职工制度要求,讲解事务所具体业务,后面7天讲解今年会计准则的变化。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实习生们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了解。在11月份陆陆续续地加入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大的公司项目一般会比较多,一般会进驻几十人,实习生在其中做一些配合性的辅的工作,比如用事务所自己编制的审计软件,按企业的循环做一些简单的底稿,或者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去做企业循环中的某一部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实习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有所了解,通过审计,实习生还能分析出企业做的账正确与否,哪些部分存在问题,软件测试有异常的,实习生会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进一步处理,进行一些补充的程序,或者是对企业发表意见。实习结束后学员撰写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报告。实习生工作结束后毕业时,优秀学员会优先考虑留所工作,如果家不在当地的,还可以推荐到瑞华其他地区的分所工作,黑龙江分所出具鉴定和证明。
(三)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研二下学期,则是一个将实践与理论重新整合的过程,会计硕士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与校内的导师进行交流探讨,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分析。瑞华可以为会计硕士在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方面提供很多素材。在实习过程中,瑞华对几百家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舞毕、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上市公司内控的不健全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的基础素材可以从事务所获得也可以从审计客户中获得。因此,会计硕士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职业能力的提升,还有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应用效果
【论文摘要】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不同,战略系统基础审计风险模型将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更广泛的导入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体系之中。这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具有审计视角前瞻性;审计技术多元化以及审计程序系统性等核心优势。
1战略系统视角下审计风险模式的内涵
战略系统风险审计模式(Strategic-Systems Risk-based Audit Approach Model),又被称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它以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试图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经营风险透视—业绩评价一一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思路,将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全新的模式定义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是指会计报表审计存在错报的可能性,它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Overall Financial Statement Level)和认定层次(Assertion Level)。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企业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会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但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的具体认定。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是随着审计环境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更符合审计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2 战略系统视角下审计风险模式的核心优势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它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应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式,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的审计风险模型有以下核心优势:
2.1 审计视角的前瞻性
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Strategic-System 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Model),是种广元化的风险控制技术,而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是种狭义的“会计视角”(Accounting Lens)。新的审计视野由以往关注内部控制和具体认定层次风险扩大到历史沿革、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战略、企业环境等宏观方面,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入手,将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与重大错报风险联系起来,要求审计师应该从更高视角去审视被审计客户的经营风险,从源头上寻找滋生会计舞弊的种种迹象,最大限度地识别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问题。
战略系统视角审计风险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如果被审计客户的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存在问题,或者是经营环存在漏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其经营业绩很可能下滑。面对严格的市场监管和社会公众的合理预期,被审计客户的管理高层为了能够瞒天过海,往往会最大限度地掩饰其不利的经营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独立审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是很高的,而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它试图从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入手,全面剖析被审计客户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抓住问题的实质与关键所在,从而可以避免审计人员均衡用力而整日操劳于无效率的账表审计之中。
2.2 审计技术的多元性
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不同,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它不仅注重传统的审计技术,而且注重全新的审计技术。虽然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也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但它往往只注重与企业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而很少进行非财务指标分析,因此,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均劣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优势在于:
(1)战略问题分析技术。战略分析主要是客户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四个环境因素(PEST)分析技术和波特(PORTER)分析技术,对客户的战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对行业利润的合理预期;
(2)经营风险分析技术。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价值链(VCA)分析技术、波士顿(BCG)分析技术和机会、威胁、优势与劣势(SWOT)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形成合理预期;
(3)业绩评价技术。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平衡积分卡(BSC)和标杆管(Benchmarking)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评估;
2.3 审计资源的效率性
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独立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行为,其基本内核是要将独立审计师的主要精力放在高风险领域。独立审计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对被审计客户的所有账表资料进行逐一地审核,况且即使这样,独立审计师也有可能发现不了会计报表中的问题。独立审计师只能做到合理的预计和确信,而不应该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做出绝对的保证。而现代风险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将独立审计师所关注的问题前移,试图在增加经营战略风险分析的成本同减少实质性测试的程序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究竟何种效果最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可以帮助独立审计师在制定审计战略之前合理评估被审计客户的经营风险,将审计精力分配到高风险环节,提高审计资源的效率。由此可见,战略系统风险审计基础模式它要求独立审计师全面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密切的关注客户的经营风险,做到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独立审计师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对审计风险的计量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根据上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如下缺陷:
1.1只定性分析审计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定性地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风险。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考虑了有关审计风险控制的环节,并用公式来描述审计风险的概率,无法直观地进行定量分析,即计量审计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的损失金额的可能性。
1.2审计风险因素不全面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与审计过程和审计顺序有关,即只从审计主体的审计检查方法和审计对象的经营、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因素,未充分考虑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主要原因,如报表使用者的诉讼请求因素、社会宏观法律环境因素等。
1.3无法描述道德风险审计案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非完全是由于技术上或程序上的失误造成的,审计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态度有时也会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人们除了关注审计技术和程序的发展外,亦开始关注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由此产生了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型无法描述由于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风险,包括:企业与审计主体串通舞弊,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主体接受贿赂;审计主体为了经济利益压低价格有损同业等。
1.4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不完整随着审计风险含义的扩大,审计风险控制就不能只局限于审计过程和所审计的对象,必须把审计风险的控制放在一个系统中全面把握,还应考虑审计环境影响、人员因素及后果等。审计风险范围也应扩大为审计主体风险、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和会计行业风险,还包括审计结论利用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以及赔偿风险。
2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2.1认定层次风险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
2.2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2.2.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2.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
2.2.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2.2.4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而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
3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应用框架
3.1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审计风险可按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可能性一般按概率来进行表述,如极小可能的概率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很高,独立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消除会计报表的错误和不确定性;缩小或消除社会公众合理的期望差距。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但独立性最终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方面,因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它只能控制在极小可能程度以下,用数学概率表示应不超过5%。
3.2分析战略风险在确立了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应该控制在5%以下之后,应全面分析战略风险。以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核心,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经营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企业经营有效性和会计报表的关键认定是否合理、合法。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列举了28种可能暗示存在舞弊风险的环境和事项(IAASB,2003)。
3.3分配剩余审计风险评估完战略风险概率后,可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析认定层次的风险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就是重大错报风险概率。最后根据确定的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得出关于剩余审计风险也就是检查风险的概率,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即可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满意程度。
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对审计风险的计量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根据上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如下缺陷:
1.1只定性分析审计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定性地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风险。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考虑了有关审计风险控制的环节,并用公式来描述审计风险的概率,无法直观地进行定量分析,即计量审计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的损失金额的可能性。
1.2审计风险因素不全面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与审计过程和审计顺序有关,即只从审计主体的审计检查方法和审计对象的经营、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因素,未充分考虑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主要原因,如报表使用者的诉讼请求因素、社会宏观法律环境因素等。
1.3无法描述道德风险审计案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非完全是由于技术上或程序上的失误造成的,审计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态度有时也会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人们除了关注审计技术和程序的发展外,亦开始关注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由此产生了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型无法描述由于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风险,包括:企业与审计主体串通舞弊,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主体接受贿赂;审计主体为了经济利益压低价格有损同业等。
1.4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不完整随着审计风险含义的扩大,审计风险控制就不能只局限于审计过程和所审计的对象,必须把审计风险的控制放在一个系统中全面把握,还应考虑审计环境影响、人员因素及后果等。审计风险范围也应扩大为审计主体风险、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和会计行业风险,还包括审计结论利用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以及赔偿风险。
2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2.1认定层次风险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
2.2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2.2.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2.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
2.2.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2.2.4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而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
3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应用框架
3.1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审计风险可按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可能性一般按概率来进行表述,如极小可能的概率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很高,独立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消除会计报表的错误和不确定性;缩小或消除社会公众合理的期望差距。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但独立性最终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方面,因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它只能控制在极小可能程度以下,用数学概率表示应不超过5%。
3.2分析战略风险在确立了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应该控制在5%以下之后,应全面分析战略风险。以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核心,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经营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企业经营有效性和会计报表的关键认定是否合理、合法。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列举了28种可能暗示存在舞弊风险的环境和事项(IAASB,2003)。
3.3分配剩余审计风险评估完战略风险概率后,可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析认定层次的风险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就是重大错报风险概率。最后根据确定的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得出关于剩余审计风险也就是检查风险的概率,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即可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满意程度。
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对审计风险的计量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根据上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如下缺陷:
1.1只定性分析审计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定性地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风险。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考虑了有关审计风险控制的环节,并用公式来描述审计风险的概率,无法直观地进行定量分析,即计量审计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的损失金额的可能性。
1.2审计风险因素不全面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与审计过程和审计顺序有关,即只从审计主体的审计检查方法和审计对象的经营、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因素,未充分考虑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主要原因,如报表使用者的诉讼请求因素、社会宏观法律环境因素等。
1.3无法描述道德风险审计案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非完全是由于技术上或程序上的失误造成的,审计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态度有时也会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人们除了关注审计技术和程序的发展外,亦开始关注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由此产生了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型无法描述由于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风险,包括:企业与审计主体串通舞弊,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主体接受贿赂;审计主体为了经济利益压低价格有损同业等。
1.4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不完整随着审计风险含义的扩大,审计风险控制就不能只局限于审计过程和所审计的对象,必须把审计风险的控制放在一个系统中全面把握,还应考虑审计环境影响、人员因素及后果等。审计风险范围也应扩大为审计主体风险、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和会计行业风险,还包括审计结论利用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以及赔偿风险。
2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2.1认定层次风险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2.2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2.2.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2.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
2.2.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2.2.4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而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
3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应用框架
3.1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审计风险可按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可能性一般按概率来进行表述,如极小可能的概率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很高,独立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消除会计报表的错误和不确定性;缩小或消除社会公众合理的期望差距。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但独立性最终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方面,因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它只能控制在极小可能程度以下,用数学概率表示应不超过5%。
3.2分析战略风险在确立了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应该控制在5%以下之后,应全面分析战略风险。以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核心,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经营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企业经营有效性和会计报表的关键认定是否合理、合法。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列举了28种可能暗示存在舞弊风险的环境和事项(IAASB,2003)。
3.3分配剩余审计风险评估完战略风险概率后,可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析认定层次的风险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就是重大错报风险概率。最后根据确定的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得出关于剩余审计风险也就是检查风险的概率,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即可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满意程度。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不仅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且作为企业内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必要和有价值的组成部分,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内部审计还是风险管理都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一、内部审计评估内部环境
董事会各委员会之间持续的交流和联系;在公司层面和分支机构、小组层面分配治理责任和活动;阐明横向及纵向的监督事项;持续可靠的、有效的信息流动可以上达董事会各职能委员会;对包括但不限于治理,道德规范和监督政策的总体政策进行清楚地描述和沟通。只有组织存在一个经过仔细考虑的结构良好的治理环境,公司治理的流程和程序才能有效。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政策应当反映组织的法律、经营和报告体系及其组成部分,而且必须在各治理事项间清楚地分配责任。在结构和政策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努力证实组织是否真正拥有这样一个公司范围的十分完整的治理、风险和合规环境,并评价其有效性,以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如果企业没有完整的治理方法,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其建立。另外,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促进与其治理目标、活动及发现有关的信息在治理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如各委员会)持续和无障碍的交流。要实现上述目标,内部审计首先评价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其章程的结构,以保证组织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的恰当政策。这些政策应当一方面保证董事会具有实质上的独立,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独立;另一方面为组织的其他部分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在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如果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提请管理层注意这种情况,并同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了解掌握具体情况,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并对其构建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分析,从而制定出全面且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并了解了企业风险管理内部环境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情况。
二、内部审计评估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决定企业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商业模式以及实施战略的经营流程。核心及辅助的经营流程与组织的供应商、员工、资本提供者、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客户及竞争者共同促进了战略的实施。除了决定这些外,管理层和董事会还要决定为实现其目标愿意接受多大的风险。对于某些组织而言,因为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管理层和董事或为组织本身,或为其他相关目标,愿意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对于另外一些组织,管理层和董事则不愿意承担过多风险。这种对风险的态度可称为“风险偏好”。战略及经营计划中隐含的整体组织风险为风险管理其他六个要素的运行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这些目标及风险偏好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总体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就是要系统地将组织战略和商业模式与对其实现构成威胁的风险联系起来,评估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的合理性。
三、内部审计评价风险事件识别的充分性
COSO概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以识别可能威胁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为基础的。事件识别以环境为基础,并需要针对可能的风险详细描绘所处的环境。内部审计人员针对现有内外环境(寿命周期、经验战略等)与经营过程,采用各种分析方法独立地推断所有潜在的重大风险,为评价企业是否合理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与决定风险方案提供充分根据。风险事件的识别就是要将比可容忍风险更加严重的次要风险从主要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数据以有助于风险的评价和处理。我们把所有潜在的重大风险定义为风险征兆,风险征兆是风险因素与风险事故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可能形成风险损失的各种现实迹象。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寿命周期分析法,SWOT分析法,KSF分析法,DCCS法,盈亏临界点分析法,财务、会计、统计指标分析法等捕捉风险征兆。
四、内部审计评价风险评估的合理性
经过风险事件的识别后,必须对风险事件量值(货币损失或事件发生可能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以及给定量值时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予以计量,为确定风险管理战略、政策与程序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重要的是,对于以前风险战略决策、政策与程序通过与实际业务的结合的评价,可以检查其设计是否合理、适当,执行是否有效,尤其是要找出需要修正、完善之处;对于实行风险预警机制的企业,经过风险评估后,能进行合适的预警;对于己经变成现实的风险,需要对风险的处理进行评价,以便检查控制执行的差异,找出原因,明确责任。
五、内部审计评价风险反应措施的恰当性
在风险管理战略方针和策略指导下,风险反应措施有规避、控制与抑制、接受、转移四种,每种措施的实施都经过了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反应将风险划分为三种风险收益类别。一些风险的风险收益关系在现有的量值和概率水平下是可接受的,这类风险可以完全接受。另外一些风险的量值或概率非常大,以至于不能接受且无法经济有效地加以抑制,因而超出了组织的风险容忍度,必须通过放弃有关计划从而避免受风险的影响,或通过在源头上预防风险来消除这类风险。还有一些风险是企业经常遇见的,风险收益的权衡可接受,但如果管理层不采取一定的行动,则不可接受。一些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套期保值、衍生工具转移给别人,或通过合营、联盟和定价手段来分摊。内部审计人员判断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恰当,最好结合对管理层风险偏好判断来进行:第一,欲避免某种风险也许不可能;第二,采用规避风险方法最经济,以使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收益小于控制成本;第三,避免一项风险可能产生另外新的风险。对于风险控制与抑制的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而评价。对风险转移措施的评价应当考虑各种风险转移形式的优缺点。如果企业采用风险接受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则可根据三个条件来判断企业管理层采用的合理性: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估计某种风险可能发生的重大损失本身可以安全承担;不可能转移于他人的风险或不可能防止的损失。
六、内部审计评价控制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许多风险可以通过经营过程的规划来控制,这些规划限制或减少所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或量值。许多对交易和资产保护控制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控制活动都是企业风险控制活动的例子。内部控制的时间一般应该针对总体和具体控制而言,因而分为一般(总体)控制和具体(应用)控制。总体控制从控制环境角度对组织业务进行总的控制;而具体控制则针对具体的程序和活动。如对采购业务进行控制,总体控制在设计时将这项业务分为招标、核定供应商名单一览表、对采购发票与合同一一核对、验收入库等具体活动,要求各活动间职责分离,而通过招标选择供应商只针对购货这一业务,这就是具体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从如下方面评价控制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是审查相关交易过程的控制措施。好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保证每项交易都备有证明文件,保证拒绝非法的交易,保证所有合法的交易能够被正确地处理。二是总体控制与具体控制。总体控制的缺乏会使具体控制失效。设计具体控制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关的风险、报告的风险和发生的频率。三是多重控制。为防止一项控制措施不能发现和纠正错误的可能性,应设计多重控制。这里包括授权、职务分离、凭证、接触、实物清查等几个方面同时或交替的控制设计。四是对成本与效益原则的考虑。内部控制的设计应该遵从成本与效益原则,即将缺乏控制导致的损失与建立和实施控制的成本相比较,在寻求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有效性的同时,力求简洁与低耗。
七、内部审计评估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
作为一个充满了生命迹象的有机体,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牵涉到它的“健康”问题。影响组织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对于当前大多数企业而言,沟通机制的缺乏或低效率是影响组织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组织内部存在着沟通的位差效应,即领导层的信息一般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更是不超过10%;而平位论文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交流的效率则可以达到90%以上。组织中的信息不通畅、员工的情感或情绪问题得不到合理宣泄和回应,天长日久就会沉淀淤积,导致组织有效运行障碍和日后组织病变。因此,有效的沟通机制可谓是企业的安全阀,当企业内部不利于组织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以适当的通道来释放这些能量。从而始终保持组织运行中的动态平衡。在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意图能否自由、迅速、通畅地传递给下级,并且下级是否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思表达,并将意见充分反映到上级。而管理层对员工意见的获取和采纳程度,以及组织是否有多种沟通道都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有多个主体都需要获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可靠的信息。管理层想要获取信息,并可靠地告知他人,以证明自己正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管理层也希望员工能够适当获取其所面临风险的信息,并将日常经营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告知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委员会及外部董事通过确认风险得到恰当管理而得到安慰,他们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确认报告作为其已经履行职责的证据。在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意图能否自由、迅速、通畅地传递给下级,并且下级是否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思表达,并将意见充分反映到上级。而管理层对员工意见的获取和采纳程度,以及组织是否有多种沟通道都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有多个主体都需要获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可靠的信息。管理层想要获取信息,并可靠地告知他人,以证明自己正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管理层也希望员工能够适当获取其所面临风险的信息,并将日常经营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告知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委员会及外部董事通过确认风险得到恰当管理而得到安慰,他们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确认报告作为其已经履行职责的证据。除了那些直接负责规划和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的人外,其他人也有兴趣获知风险和风险管理的信息。供应商、消费者及员工都希望获得关于组织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过程的确认信息。另外,投资者和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及负责管理企业的管理机构也都想获得确认信息,作为减少意外信息及资产损失的一种方式。上述所有主体都对风险及风险降低的过程感兴趣,并且都想得到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正在发挥作用的确认信息。但是他们的具体需求不同。因而,内部审计验证信息的准确可靠性时需要予以权衡,要评价信息能否被适当主体获取。
八、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监控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实际上就是判定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业绩的优劣,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要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再次评估,并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其增值功能。通常,风险监控是对意外情况和情况变化的持续监控,IIA的最新分析工具-分解(decom Positfon)在风险监控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非常适合管理会计师用于风险评估,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在监控风险时运用。分解方法将经营计量系统记录的业绩与计划和预算中的预期业绩以及同一时期的竞争者进行比较,是监控风险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与预期值的差异可以按其原因或“起源”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来解释,或者用风险分析中所指出的、环境或经营条件的变化超出了限度来加以解释。对原因进行相关、及时地计量和剖析便于管理层及时做出反应,也能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方面的增值功能。
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十个具体准则,为理论界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指出,“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事实上,伴随着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也突破了传统企业模式下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内部审计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涉及价值创造的各个流程。除了对财务收支进行事后审计监督以外,还有重点地开展事前审计以及事中审计,开始参与本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进行管理咨询,提出改善经营的建议,发挥富于建设性的作用。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也逐步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纠正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针对现代内部审计更高的目标、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及更高的职能定位,理论界与实务界同时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急需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来评价内部审计工作,以促进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而当前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落后甚至缺失也正是阻碍内部审计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有效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方案的设计在当前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平衡计分卡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绩效评估工具,在美国推行了十几年,美国的一千家大公司中有80%以上导入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公司策略规划、策略管理、绩效衡量、财务与营运衡量的工具。所以引入平衡计分卡对内部审计绩效进行评估,将是有益的尝试,也将有利于优化内部审计流程,提升内部审计效能,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平衡计分卡的引入及其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启示
(一)平衡计分卡概述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一种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最初源自1990年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衡量未来组织的业绩”这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这项课题的带头人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Ka-pJan)和诺朗顿研究院(NolanNorton Institute)的大卫・P・诺顿(DavidNorton)于1992年、1993年和1996年分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平衡计分法:良好的绩效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和《将平衡计分卡用于战略管理系统》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提出并论证了平衡计分卡的观点、内容及应用方法。在这个阶段,平衡计分卡是被作为一套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来使用的,它注重的是绩效指标的完善和平衡。1996年,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第一本专著《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将平衡计分卡由一个业绩衡量工具转变为战略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将组织经营任务的决策转化为四大部分的指标: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将组织战略分解为这四个方面的考察目标,每一考察目标分别设置几个独立的指标,多种指标组成了相互联系的一个系列的指标体系,这些目标和指标既保持一致又相互加强,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而达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提供了将各种财务和非财务的业绩指标相连接的因果关系模型。这种模型虽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但已被学术界和工商界广泛接受。在各种版本的管理类、会计类、审计类教科书中,它作为一种计量工具帮助高级管理层对组织的总体业绩进行科学评价。在《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788强中,许多大公司都将这种模型用于公司的管理实践中,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把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当作一项新的咨询业务。
(二)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启示基于平衡计分卡在发达国家的发展较为成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政府中进行战略管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国内部审计又急需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来达成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的实施。因此,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精华构建我国内部审计特定的绩效评估方案,对于评估和改进内部审计绩效,从而实现建立增加经济组织价值的服务型内部审计这一战略目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平衡计分卡要求内部审计评估指标的建立要从战略出发,围绕战略目标制定。这样就可以将以前查错纠弊的短期目标转到独立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的长远目标上来。
其次是重视非财务指标,以优化组织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协调整个价值链作为绩效评估的重心。在平衡计分卡中,内部审计将从事后审计转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并重在参与式审计的管理目标上来。目标的实施要在各被审计的职能部门配合下进行,所设计的评估指标不仅考虑到影响实现目标的内部因素(加强审计),同时考虑到外部因素(被审计部门满意度),两者之间应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并且将事后评估(经济损失的降低)和事中控制(审计质量考核)向事前控制(审计人员整体的素质与创新能力考核)转变。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方案设计
(一)确定战略目标随着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审计目标的逐步深入以及审计作用的日益扩大,需要对内部审计的任务、使命、财务情况、以及怎样能让被审计部门满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由以前单纯注重查错纠弊转为关注整体服务,从而实现其战略目标。
(二)四个层面的目标分解及指标设计将内部审计的战略目标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进行分解,并对每一层面目标达成的因素进行考察。
财务层面:由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和特性,评估其绩效主要是看内部审计效率的高低,反映在内部审计成本的降低上以及预防和减少损失的幅度上。可用每份审计报告平均成本和内部审计人员人均成本等指标表示。
顾客层面:平衡计分卡在客户方面的内容应该真实地反映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为被审计部门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在其他职能部门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可用被审计部门满意度,审计建议接受率,审计成果执行率以及被审计部门反馈率等指标表示。在这一层面推动被审计部门满意的要素是内部审计的服务是否优质高效。因此,内部审计要把为其他职能部门服务的概念贯彻到内部审计的每一环节当中,通过不断细分,把为被审计部门服务的重要性明确到每一个流程,转化为审计部门内部的指标。使审计部门的审计都围绕其他职能部门这一中心,确保为被审计部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重点在于对内部审计作出正确定位,并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原则,提高内部审计的效能。而为了确保
内部审计有正确的定位,首先必须确定良好的内部审计模式,只有良好的审计模式才能保证内部审计执行中的独立性及有效性。同时内部审计要做到监督与服务的并举,需要坚持从传统的查错纠弊转变到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的长远目标上,所以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用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以及综合审计的时间比例指标来分析,同时还关注后续审计的开展情况来进行进一步地监控。当然整个流程是由内部审计人员来制定的,所以审计人员素质与内部创新能力决定了审计流程的好坏。
学习与成长层面:该层面关注的是内部审计部门创新、提高和学习的能力,与审计部门的价值直接相连,可用审计人员教育程度,审计人员培训的费用增长率以及引进并应用先进审计理论和方法的管理费用增长率等指标表示。在这一层面,创新和学习反映了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而人员素质的高低则反映了对人员的培训程度和学习氛围,这是审计部门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创新与学习,才能使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使审计部门具备前进发展的动力。
根据对内部审计部门分别在财务、顾客(被审计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可具体操作的战略目标的分析,为有效评估内部审计绩效从而设计出对应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三)各层面内在关系分析上述分解后的战略目标按照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即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通过因果关系相互联系起来,并被放在适合的计分卡要素栏里。通过这些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确认每一层面目标的核心绩效推动因素,并将其连接起来,绘制通向战略目标的途径。
经过前面分析可知,被审计部门满意和提高审计效率是保证内部审计战略目标实现的两个关键要素,两者之间应达到一种衡状态。通过对内部审计各评价指标间因果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推动这两个目标实现的最核心因素是人员素质。人是最根本的动力,审计部门只有加强教育培训,使人员素质提高和内部协调合作得力,才能提高部门的整体能力,从而达到在审计方法和程序上不断创新;才能提供独立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服务,以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从而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战略目标。
四、结论
本文在平衡计分卡的一般框架上,根据内部审计的具体流程与业务要求,构建了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内部审计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科学“评估标准”的压力,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优化内部审计流程,提升内部审计效能,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审计成本控制
1. 审计成本含义及构成
1.1 审计成本的含义
审计成本的一般含义是指由于事务所承接审计项目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即审计项目成本。审计项目的成本是由于事务所接受审计业务所增加的一切人力、资金和物力的消耗的货币化,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审计成本。审计项目成本控制是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的重点,研究它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论文。
1.2审计成本的构成
审计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是直接构成审计项目成本的费用,它包括业务承接费用(即审前调查成本)、审计计划费用、现场审计的外勤审计成本、非现场审计的内勤审计成本。其中有必要强调的是现场审计的外勤审计成本,它主要由审计时间成本、审计取证费用以及专家聘请费用等组成。而间接成本主要是指为审计业务服务的费用,如与被审计单位协调的成本、城市间以及市内交通费等。
2. 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认为,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影响审计成本的核心因素。它对审计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当中,在一定的期望审计风险下,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大小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的大小。二是较高的审计风险将增大事务所出具不恰当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科技论文。此时,审计风险虽然没有增加审计风险损失的数量,但是增加了风险损失成本发生的概率。
2.2 审计技术方法
先进高效的审计技术方法能明显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目前审计技术方法对审计成本的影响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通用审计软件的开发等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审计项目成本。“软件”方面主要是指更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于风险审计领域的审计方法的应用,如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为降低审计成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事务所一般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和完备的时间、资金预算,能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降低了出具不恰当审计报告的可能性,降低了风险损失成本发生的概率。
2.4 审计项目的规模
审计项目的规模一般与被审计单位规模相联系,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资产规模或报表项目规模也就越大,发生的事项越多,账户余额越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时投入的审计资源相对与小规模的单位也就越多审计成本也就相应地会加大。由此可以看出,审计项目的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正相关。
3. 审计成本的控制
3.1 辨证地引入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使审计效率较高的全新思路。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执业理念的改变。在选择审计战略时,注重在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之间选择一个均衡点。其根本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具体为:
1、明确客户服务及其他规划目标。具体内容为:明确客户服务及其他规划目标,取得或更新对客户业务与产业的了解,执行全面控制环境的评估,对重要性作初步判断,决定要审查的重要账户,确认影响这些账户的资料来源,编制审计计划。
2、了解和评估重要的资料来源,目的是寻找并确定控制弱点。一般在期中时进行,具体包括:确认重要的估计和资料过程,对各项过程取得了解,考虑何处可能出错,确认与评估相关的控制。
3、执行初步风险评估,目的是通过风险评估选择可靠的、有效益的审计查核程序即首先考虑固有风险,再对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确认重要的作业和交易;了解重要交易的流程,绘制流程图;研究判断错误可能发生的所在,一是要辨认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二是要控制目标与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串联,三是要确认交易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3.2 节约时间资源,降低审计成本
时间资源=∑时间+∑劳动(知识),时间资源能够产生价值,增加经济效益。同样浪费时间资源,劳动的成本就会增加。首先,要严格时间资源的管理。时间资源的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根据每种资源的差异,研究高值、低值时间资源的分布,调配时间资源与人力资源以达到很好的结合,使之产生的资源价值最大。其次,优选审计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因此,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恰当审计程序。科技论文。主要包括:设计提出各项具体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政府职能部门和人员编制既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试行按比例规范行政成本投入的,凡是支出超过规定比率、幅度的,应该视为支出过大或不当。在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评价上,主要依据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定额标准,既要看工程造价、预决算是否真实、合法,有无高估冒算、损失浪费等问题,又要看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还要看项目竣工后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和产生预期效益,有无潜在隐患或重大决策失误等问题。在转移支付,社会保障费以及其他各类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上,可考虑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要看是否按资金的性质、用途和规定使用,有无截留、挤占、挪用、滞拨等现象。因为对这类支出只要按政策执行到位,其效益性也就得到了实现。
3.3 加强审计成本控制,合理转嫁成本
加强审计成本控制,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审计成本的最佳方式是节约审计时间同时扩大审计成果。审计成果数量越多,审计成本越低,而单个审计平均单位审计成果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利用和扩大审计成果,可以采取增强服务效果,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堵塞漏洞,扩大审计成果。
对审计经费实行定额预算。审计经费是由审计项目决定的。在审计前,可采用由审计项目定人员、由人员定预算、由时间和预算定工作量、由工作量定经费,实现审计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澳大利亚审计署,政府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就包括审计经费预算。审计经费预算来源于每个具体项目成本费用的总和。每个具体项目的成本费用又是根据项目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的工作量计算得出的。由于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和不可测性, 特别是一些审计项目较为复杂或有较强变化性,给定额的确定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审计项目,可以采取经费包干,节约奖励的方式。
【参考资料】
[1]万宝璋.中国审计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吕先锫.审计成本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林万祥.成本论[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伟.试论审计成本的控制[J].科协论坛,2007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