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物科普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物科普论文

第1篇

作为中国古动物馆的馆长,王原除了本职的研究工作外,他还热衷于

科普事业。在今年8月13日面市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具有多年古生物科普经验的王原担任了《古生物》分卷的副主编,与IVPP所长、主编周忠和院士,和另一位副主编、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向东研究员一起,集合国内26位古生物学者为作者,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展示那些远古生物的神奇与奥秘。此次也是古生物学成果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卷出现在《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中。

在编写书籍的过程中,王原也看到了目前古生物学科普的问题所在。王原告诉记者,2011年正处于编写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筹备工作中,当年9月,我们接到了出版社传来的235个古生物方面的问题。这些从社会征集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恐龙的,而且多有重复,其他古生物则很少涉及,至于我研究的古两栖动物,更是一个问题都没有。这说明我们潜在的读者群都更关注名气极盛的恐龙。

可恐龙绝不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全部。但另一方面,古生物学的某些领域,比如对长度只有半毫米到几毫米的介形虫的研究,很可能是普通读者完全不感兴趣的。因此,我们对全书结构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以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中以恐龙为亮点的内容分配方案,既照顾读者的兴趣和欣赏口味,又不至于让恐龙“统治”全书,带给读者一个更为全面的古生物体验。不仅如此,我们还提议在书中加入一些反映重要地质历史时期古生物生活场景的全景式的复原图,用跨页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对某一时期的生态环境有“全景式”的了解。

另外如何向读者展示一些目前还没有定论的研究内容,也是本分卷乃至整个《十万个为什么》全书面临的一个难题。对此,王原说:“我们知道,在古生物研究领域,还有大量的未解之谜,比如恐龙灭绝的原因。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些作者觉得不应该写没有定论的条目。但最终大家还是达成了一致,认为没有定论也是一种结论。应该将所有既有的科学证据都列出来,供读者自行做出评判。”“因为在我看来,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其意义不仅在于回答问题和传播知识,更在于为读者展示科学家‘用证据说话’的研究方法,或者说一种实证精神,这也是我们力图为本书赋予的精神内涵。”

第2篇

【关键词】稀有地球;科普类书籍;翻译

自1980年代中期,非文学类的翻译书籍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科普翻译书也是其中之一。所谓的科普即是“科学普及”一词的缩写,根据《科学人》定义,科普书是以较为简单易懂的方式,为一般大众解说科学的观念,让科学知识能普及社会大众。

一、《稀有地球》作者及内容介绍

《稀有地球》(Rare Earth)这本书一共有两位作者:华德(Peter D. Ward)与布朗李(Donald Brownlee)。由于两人想法相同,均认为虽然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宇宙处处有生命,但是许多科学发现在现实中,实情并非如此,起码有智慧的生物可说微乎其微,因而决定合作写书加以阐释。

全书分为十三章,本书提供了看待地球生命的新观点,作者结合天文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海洋学以及地质学等各领域的知识,提出“地球殊异假说”(RareEarth Hypothesis),主张或许宇宙遍布着形态简单的生命,但复杂生物可说绝无H有。

二、科普翻译作品最常出现的问题

1.内容不正确

内容不正确方面可以大约归类为三点:

(1)专有名词错误。翻译科普书必定会碰到许多专有名词,范围可能涵括各个领域,由于科普翻译是在传播知识,词语译名的正确性当然不容忽视。

(2)英文理解错误。在翻译科普书籍时,无论内容为何,最基本的要求都是正确无误。不同于文学翻译,科普翻译没有太多想像、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翻译者没有看懂原文,或是对原文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出错,误导读者。

(3)数字处理不当或错误。科普书中也可能有许多数字出现,这也是翻译者需要注意的部分,因为中英文对数字的表达方式不同,翻译者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看走了眼,导致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天差地远,或是译文照著原文文字的习惯讲法走,导致中文读者需要稍微思考才能了解。

2.文字不通顺

科普翻译与其他翻译相同,为了达到充分理解的目的,必须要译文通顺自然,许多科普书籍虽然内容无误,但叙述方式完全照著原文的文法走,让人不忍睹视。

3.翻译策略的选择

由于许多科普翻译的原文都来自美国,而美国是世界上少数还全面使用英制的国家,自然原文会出现许多以英制单位表示的数字,当然不将英制转换为公制并非翻译上的错误,这其实与翻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较为相关。如果翻译时不加以转换,绝大部分对国人来说无甚意义。既然科普写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理解新的观念,考虑到我国的读者熟悉的仍是公制单位,就读者的角度而言,为了大众理解的方便,以英制单位代表的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仍应该加以换算。

三、科普翻译的困难

翻译科普书籍时会面临的困难,可分三个阶段来探讨:翻译前、翻译中以及翻译完成后的审校时期。

1.翻译前

出版社想要出版一本科普翻译书,在拿到翻译权之后,第一步当然就是要寻找翻译者,但要找到“可以合作的好翻译者”却不是件简单的事。

翻译者的来源其实非常广,包括出版社长期合作的翻译者、毛遂自荐者、朋友介绍的、翻译社的翻译者、在其他出版社表现不错的翻译者和知名度高的翻译者等等,当然,对出版社而言,最好的翻译者是能长期合作的翻译者,这是因为双方若经长期合作,就能培养出良好的互动方式,合作有默契,译文的品质也比较能够掌控。

出版社理想中的翻译者主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双语文能力、专业背景以及好的译书态度和敬业精神,好的语文能力有利于翻译者正确了解原文,顺利译出译文,而专业知识部分减少翻译者犯错的机会。科普翻译当然需要科学知识,但理工背景出身的人虽比较了解科普知识,却较少有人从事翻译这门行业,或本身的语文能力不够,而外文科系出身者比较多人从事翻译,比较有掌控语文的能力,却又常常面临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因而出版社常常在寻找适任翻译者时大费周章。

2.翻译中

出版社找到翻译者,而翻译者也通过试译后,翻译者就开始进行翻译,此时翻译者会遇到的问题如下:

(1)专业部分:翻译者可能专业学问不够,看不懂原文。

(2)时间压力:由于出版有期限,翻译者通常必须跟时间赛跑,加上若翻译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花费很多时间查证,时间压力自然更重,这也是非专业出身翻译者常面临的困境。

3.翻译完成后的审校阶段

翻译者翻译完成,译稿交给出版社后,接下来就是审校工作了。除了看稿、通顺字句以外,出版社编辑需要找到适合的专业审稿者,来修正专业知识的部分。笔者认为内容若较偏专业知识,就会需要审订者来审阅和校订。

四、科普翻译作品问题解决方法

要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和困难,提升整体科普翻译书的品质,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1.翻译者方面

首先当然就是翻译者要能掌控译出语和译入语,而且要了解这两种语文的文化,要有一定的专业学问,再来就是翻译者的做事态度,除了要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与编辑充分合作之外,翻译者还必须平日主动学习,吸收知识,增加自己的实力。

编辑需要接受专业训练,了解编辑的责任、工作范围和内容,由于负有为书把关的任务,必须要有负责任以及严谨的态度。除此之外,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素养、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才有能力编辑译文,给予翻译者建议,编辑需要具备外语能力、眼力与笔力、学科专业背景以及对书的热忱,如此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3.审稿者方面

审者必须用心尽责,了解自己的职责,懂得如何拿捏改稿的分寸。审者应随时与编辑沟通互动,了解出版社的需求,因为国内的出版界少有专精于专业书籍的编辑与翻译者,因此审订者的地位更显重要。

4.读者和书评者方面

一本科普书从决定出版到最终出现有品质的成书,这整个过程需要有前述三者的密切合作,但为了提升整体科普翻译书的水准,读者并不能置身事外,只当个成书的接受者,身为消费者的读者应该也要有所自觉,除了看书的时候吸收书中的知识,批评翻译的文笔之外,也要化评论为行动,将自己的意见充分反应给出版社。至于书评的作用,也是在让翻译者和出版社有所警惕,透过书评者的指正有所改进。

笔者在刚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时,接触的多是文件类的翻译,客户与笔者间的沟通,完全是靠电子邮件或是电话往来。这篇论文是个案研究,笔者希望藉由提供、分析自身的经验,找出翻译者和出版社可以采用的合作模式,以利双方进一步的接触,成为未来翻译工作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彬, 郭红梅. 科普翻译的挑战[J]. 上海翻译, 2012(1):42-46.

第3篇

 

                                                         恐龙被唤醒的画家    

好几百年来,人们了解周围的一些世界都是靠科技科学知识。还有依靠一种艺术实现的自我表达。在科学和艺术渐渐交叉的当下 。二者不仅碰撞出创意的火花而且在相互融合的产业到了上不断前行。“科学画家”这一职业群体正在我国慢慢形成,他们的作品,为我们认识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面对一块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古生物化石,你是否能够联想到几百万年前它们生动的形态,斑斓的外表?日前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微博]举办的“走进鸟的故乡”辽宁建昌化石展上,每一块珍贵的化石旁边,都有一幅骨骼复原图和一幅生动多彩的形态复原图。

生硬的化石如何“复原”成为有血有肉的古生物?丰富的形态复原图的背后需要哪些努力?在每张形态复原图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极小字号的名字——赵闯。这位科学画家,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美术在古生物领域的大门。

要精确至毫米

“绘制古生物复原图的,加上我,全世界也就十几个。”目前更多被称为“恐龙画家”的赵闯在他位于北京的工作室里,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恐龙化石复原“魔法”——手绘板+Photoshop软件。看似平淡无奇的绘画工具,在赵闯手里,两个小时后就变成了可以应用于国际顶尖自然科学杂志的科学插画。

但是这两个小时之前的庞杂准备工作却是令人吃惊的。以辽宁建昌化石展中的赫氏近鸟龙复原图为例,赵闯首先要根据已被挤压扭曲的化石照片,利用自己掌握的化石研究知识仔细拆分生物骨骼,进行精确到毫米的测量,并且要随时和化石研究专家沟通,尽可能做到骨骼的舒展和还原,最终在标有尺寸的“田字格”中绘制出一幅舒展的恐龙骨骼复原图。随后,赵闯的角色更多变成一个艺术家:要绘制出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形态复原图,需要想象恐龙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姿势形态,但这也不是凭空想象。

“在绘制周围环境图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生物进化。”赵闯说,“以银杏树为例,那时候的银杏树树叶是四瓣的,而不是现在的两瓣。”这些知识都需要赵闯在绘画外的恶补,不仅需要大量阅读自然科学相关论文,还要随时请教古生物专家。

如何根据骨骼复原图画出一只有颜色的恐龙?赵闯说,最初由于化石中能够判断生物颜色的物质已无迹可寻,所以基本都靠自己的想象、推断并咨询专家确定颜色。直到2010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福成教授等人,在对中华龙鸟化石中的黑色素体进行研究后,确定其毛发含有枣红色和白色,邀请赵闯绘制并发表,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复原颜色的恐龙形态复原图。

把化石从“象牙塔”请出来

“我一直保留着对恐龙的喜爱和好奇。”赵闯说。小学时,《十万个为什么》中对恐龙的描述让他对恐龙这种曾经掌控地球1亿6千万年的生物产生兴趣。练习画恐龙十多年后,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邀请他画的翔兽登上了美国《自然》杂志的封面,这也是中国古生物化石的形态复原图第一次登上《自然》杂志。此后,赵闯的邀约源源不断,我国古生物研究领域一旦有最新成果需要配图,他往往是专家们的第一选择。

这次辽宁建昌化石展,赵闯亲手制作的赫氏近鸟龙模型作为展览亮点推出。这是化石复原从平面走向立体的里程碑。未来,这样的模型将会被更多使用在博物馆和学校。

“这是古生物化石在科普领域的革命。”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董军社这样评价恐龙化石复原图绘制工作。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和保护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很多成果却不为人知,古生物化石科普迫在眉睫。“赵闯和他所在的啄木鸟科学小组把古生物化石从‘象牙塔’里请到人们身边了。”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说。如今,她和她的同事经常来到啄木鸟科学小组的工作室,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据王丽霞透露,辽宁建昌古生物化石展是我国第一个将化石和复原图结合而进行的展览,未来古生物化石展将更多采用这种方式。“我们希望有更多人才能投身这一行业,帮助我们进行古生物化石的科普。”王丽霞说。

这个领域很广阔

赵闯现在的名气或许没有他所在的啄木鸟科学小组大。这个只有5个人的小组,如今已经出版了几十本科普图书,其中介绍恐龙的科普书《它们》知名全国。这本由赵闯绘制、科普作家杨杨配图的科普书是啄木鸟科学小组“达尔文计划”的出版物之一。同时推出的“大树计划”以漫画进行少儿科普,“伽利略计划”则图文并茂侧重宇宙知识普及。2011年,“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荣获2011年国家动漫精品工程。

王丽霞坦言,古生物化石复原图的绘制虽然目前人才匮乏,但是也很容易饱和。因此,在复原图绘制之外,科学画家还需要有清醒的市场意识,寻找多元化的创作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好看有用对接

有一组数据令人有点气馁:除了正规教育外,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是:82.8%的人通过电视,5.2%的人通过图书。谁都知道,电视是属于“稍纵即逝”的,对具有一定体系的知识,只有书本才是最好的传媒。

1阅读兴趣是决定阅读与否的前提——好看

我们可以说许多青少年阅读科普读物的重要性,但是重要不等于必读,像科普读物这样的非教科书,如果没有适合青少年的阅读要素,那么不管如何重要,对他们来说,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好看”就成了科普读物必备的特性。

唤起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科普读物能够做到“好看”的前提。我们的科普读物往往摆出一付懂科学的人在向不懂科学的人传授知识的架势,让人望而生畏。反观现在不少给青少年阅读的文学作品,在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等等方面,非常注意讨读者的喜欢,也确实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共鸣。而国外的一些优秀科普著作,也从不认为读者是无知的,娓娓道来的叙述,刻意安排的图片,都是意在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是讨读者的喜欢。

2“现时实现”是阅读的另一个触媒——有用

“有用”是一种功利。对青少年来说,阅读教科书也是一种功利,但不少人是出于无奈;至于非教科书,无奈的功利青少年是宁可不接受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现时实现”的有用的功利。

青少年对某些事物的迷恋让人吃惊,比如,不少成年人感到复杂无比的网络书籍,有的青少年可以从不懂钻研到精通,因为对他有“现时实现”的功利诱惑——掌握了这类知识后马上可用。

3本土原创科普读物与读者的距离——兴趣点差异

本土原创的青少年科普读物一直比较缺乏,即使有一些所谓的原创科普,也常用一种不成文的流行做法:请著名科学家挂名,由一些非专业的“”捉笔。

所以会这样做,除了商业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家所写的科普书籍,在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往往遵照学术论文的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比较注重对知识定义的严谨表达。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的读物缺乏普及性和可读性,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

虽然“”捉笔使得工作流程比较轻松,但“”们所掌握知识的准确度、前沿性以及对相关、相交领域的了解,都有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用伪科学误导读者,这在媒体的一些曝光中可以看到。

4唤起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对接

本人策划的原创开放性系列丛书《科学家谈科学》,介绍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知识,介绍各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的边缘、交叉学科知识,以及上述知识在高、新科技上的应用等等。在介绍知识的过程中,凸显创新思想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让读者在汲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和方法。目前已经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物理学家谈物理》与《生物学家谈生物》两套。

丛书邀请的作者都是相关领域里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国际上创设以个人名字命名的“CXT公式”的学者、科研成果成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的大师……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说,是最适合的写作人选,他们的著作,能确保知识的前沿、准确、权威。但是,由于他们对非专业人士、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缺乏了解,所以在初始写作时,提交的样稿与读者接受程度有很大的距离。

4.1 对接一:知识结构

为读者架设阅读的坡度,让读者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层面,与前沿知识进行“无障碍接触”,是让读者亲近科普读物的第一步。

根据青少年的知识结构,离弃“系统性”,选择“小切口”。丛书对作者原有的写作提纲做了很大的调整。如有一书稿,最初的提纲是围绕“微观世界”而立,几经调整,定稿已变成“纳米世界”,改动之大可见一斑。

用一般读者“耳熟能详”的元素导入知识,用科学的“新奇成果”元素引起读者兴趣,用“可参与、可操作”的元素使读者对知识产生亲近感。

把知识变成青少年看得见、摸得着、耳熟能详的对象,所以,电影特技、飞机飞行表演、乔丹的篮球术、滑沙游戏、现代战争、9·11事件中人们突出灾难重围、SARS一时肆虐等青少年熟悉的事例,在丛书中俯首可拾。

新奇是引起兴趣的重要因素。四分之一粒芝麻大的马达、可在两粒花生米大的机场起飞的直升机、沙粒似的高速电脑、物理量具备的改变罪犯情绪或自杀倾向的魔力、千奇百怪的动物行为等,都成了丛书中为介绍科学知识而运用的材料。

在可能的情况下,让读者通过DIY(Do it yourself)实践能见到结果,使他们产生亲近感。丛书在设计这些小实验时,还充分考虑到可以在家里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方便地实现。

4.2 对接二:拿来可用

举《物理学家谈物理》为例,丛书介绍的都是“红透”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知识:软物质、红外、纳米、低温、物理量等,对青少年成材有用。但是,青少年更有兴趣的是对他们“现时”有用的知识。

《物理学家谈物理》丛书的要旨是:(让读者)“踏上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汲取科学家过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精髓”、“满足对新知识汲取的热望”、“形成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其中“汲取科学家过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精髓”和“形成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正是为满足青少年“现时实现”而设置的。看似两句干巴巴的语言,在书中都化为了具体实现的真实故事,非但“好看”,还“好懂”,“好学”,很容易激发青少年学习、模仿的激情。看到科学家通过思维方式的改变、工作方式的立新获得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果,读者不由得“轻飘飘”地说:成功就这么简单,我也能!——“有用”促进了他们对科普读物的喜欢。

4.3 对接三:阅读倾向

适合当今青少年的阅读倾向,让科普读物具有现代感,是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而文风与版面风格是达成现代感的两大支撑。

文风。科学知识可以由定理、公式来表达,但定理、公式的艰涩、枯燥会令人望而生畏,可以用非常严谨的学术性语言来论述,但在非专业的人眼里,学术性语言几成“佶屈聱牙”的代名词,使他们放弃了阅读的兴趣。

为适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科普读物要破除论文式的严谨论述,可借用文学因素来“包装”知识。比如,运用故事性情节进行表述,用细节描述和文学词汇来介绍知识,甚至对论文常用的复式句子也要加以简化,让沉闷滞重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版面风格。形式上要使用一些前卫的版面设计风格。比如,在目录中设置悬念,在篇章头设置导读,在文中设置段落提示;变换字号字体、请关键内容“入住”不同的图框,使内容表达富有不同层次,加强读者对陌生知识的接受和记忆;用图文并茂、交错使用不同版式等方法,让读者享受休闲化的阅读快乐。

丛书出版后,从座谈会上得知,读者粗粗地一览,从目录页上发现了几多幽默,从篇头上发现了几多悬念,从版面上发现了几多活泼……不由得发出了“一拿到书后很兴奋”的感叹,进而埋头于书中细细品尝——“好看”有了回应。

5科普书籍以外的推力——社会促进

《物理学家谈物理》、《生物学家谈生物》被选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后不仅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图书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创作类金签奖”等一系列奖项,也引起了青少年的师长们强烈的反响。

不少家长购来作为给孩子的礼品书,不少校长为学生配备到班级图书角,更有不少教育界领导和专家认为该丛书是“书市中的一阵清风”,可以列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素质教育的辅助教材。还有教材编委会把它们作为重要的教材编写指导和参考资料,在新教材中收入了丛书中的新知识。上海科技馆应用丛书中介绍的前沿科学知识,设计了一批面向青少年的新科技科普项目。

师长们和社会的认可,无疑对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是个有利的促进。因为还有一个数据表明:凡是在文化层次较高的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他们的科学兴趣、接受科普读物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第5篇

【关键词】科普教育;形象化;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01-03

一、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

“科普”一词,应源于1959年英国人查理斯・波西史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内容,这是现代社会对于科普开始了解及重视的开端,在以人文社会为主流的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也逐渐发掘了科学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因为科学所要普及的即是以人文为主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与质量的提升,是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并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决策和更高质量的个人生活,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是对未来的投资。目前世界各国推广科普教育的政策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对科普教育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视,且不乏积极发展的案例。在欧洲,大多数民众都看好一般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研究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民众表示出对生活上具有普遍利益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澳洲,大部分的民众也认为,科学技术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因素。

如何唤起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与学习动力,是近年来科学教育最关注的议题之一。过去科普或科教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或改变教学策略对成就表现的影响。然而,推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有相关机构调查发现,观众在听完科学知识讲座后,自身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因内容议题广泛,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益研究、学习动机和科学素养等相关议题皆会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科学、科技知识课程中,能连结科学概念、理解与知识的相关应用,甚至在课程结束后,会持续关注相关议题并统筹所学内容,这就是科普影片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说来,注重科普影片的传播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一)大众能肯定科学研究、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其重要性,并能接受及推广这些方法与价值;

(二)吸引更多民众投入相关活动;

(三)促进专业与非专业领域的沟通了解,激发跨领域的新研究。

所以,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协助对科学的了解,并提升科普议题的关注与学习。科学知识是透过不断辩证、收集数据并评估进而取得发展的,所以,借由科普影片辅助及整合科学知识内容,有助于延续学生在科学领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优劣势比较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普影片的拍摄形式也由过去依靠相机、摄像机实景实地拍摄的单一拍摄方式,转为利用计算机运算三维动画仿真图像的新型科普影片制作方式。那么,这种新型的科普影片拍摄方式相对于传统拍摄方式,到底有哪些优缺点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优点部分:第一,由于三维动画完全采用电脑进行制作,在制作空间上可以节省许多,只要是能摆放电脑进行创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动画制作;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不管是用拍摄方式还是用手绘方式,除了要有绘画或是制作道具的场地,还需要有拍摄用的摄影棚等工作场所才可以进行制作。第二,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影片,具有高度的制作灵活性,如果有不满意的镜头需要修改,只需在软件中修改原有文件的相关参数即可,使得制作和修改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一旦出现某个环节的错误,可能就必须重做一次,好比实景拍摄的方式,只要有一个地方出错,可能整个镜头就需要全部重拍,这会使得制作过程变得冗长、繁琐且会消耗更多的资源,拍摄时间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第三,因为三维动画能够模拟生成复杂的环境场面,比起传统手绘动画能够呈现更大的空间变化和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而传统的摄影机或显微镜拍摄的方式因为会受到环境、光线以及器材的影响,使得拍摄过程受到诸多限制,往往效果会不尽人意。随着电脑硬件和软件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三维动画可以呈现出越来越多我们以往无法企及的视觉可能性,从而制作出更为逼真的影像效果。虽然这点有人认为未必更好,但是若纯粹以技术层面来看确实是一种进步。第四,三维动画制作方式能够节省更多的制作成本,因为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介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便能够开始制作工作,而传统拍摄方式除了要将画面用相机或是摄影机拍摄下来,还要将拍摄素材送交后期剪辑以及合成部门进行画面的后续处理,而现在这些步骤在三维动画制作的流程里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

在探讨要三维动画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科普影片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第一,是所有利用电脑进行动画制作的方式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电脑使得资料的保存方式限于电脑硬件之内,一旦电脑硬件出现损毁,辛苦创作的数据资料很有可能一瞬间化为乌有。第二,也与过度依赖电脑有关。由于制作过程全部或大部分透过电脑完成,软、硬件之间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软、硬件之间出现不兼容的情形便会出现制作过程的停滞。例如:当制作过程是由多人共同担当,并非个人独立制作时,一旦所用的制作软件不相同或是版本不同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文件无法相容,导致制作过程停滞的情况。尤其是多人参与制作时,这是经常出现的、非常麻烦的问题。第三,是与电脑硬件配置情况有关。虽然理论上只要电脑能安装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就可以进行影片的制作工作,但是实际制作中如果电脑硬件设施过于老旧,即便是软件能够安装,也很难正常使用。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将来图像的输出以及最终影片的完成时间。硬件设备的落后,使得相对的图像运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会直接导致影片制作效率低下和制作成本的增加。

三、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特性与制作流程

传统生物学教学影片注重知识化、通俗化和形象化,将艰深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技术普及给社会大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转变,新世纪的生物学科普影片除了要继承传统生物学科普影片的现有特征以外,还应探索面临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问题,并以此指导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创作工作。

随着音视频技术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变迁,利用传统方式拍摄制作的生物学科普影片从画面效果到视频内容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于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渴望。近年来,由于三维动画技术的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利用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制作的影片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欢迎。在国外,三维动画仿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影片、科研及科普等多个领域。那么,国内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与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发现:首先,尽管生物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教学方面极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片源,但是国内却没有一家机构能够专业从事此类影片的制作,制作流程和技术表现特质的研究方面仍属空白;其次,国内目前对于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制作方面,仍然大多以电子显微镜或相机拍摄到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为主,因为现实摄制条件的限制和软硬件方面的制约,这种传统拍摄方式得到的影片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最后,国内现在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来源,主要是依靠采购国外仅有的几家相关制作机构制作的片源,影片价格高居不下,内容也不甚丰富,而且品质良莠不齐。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生物科普影片的制作中在牢牢把握科学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当今受众的需要――只有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影片形式才是“优质产品”。三维动画具备不受时空、结构与尺度限制的特征,能以逼真的图像表现无法实拍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生物生活环境或身体内部构造,使用三维动画技术能真实、清晰地展示想要表达的生物对象的每一个细节,可以在小规格时段内模拟出实际发生过程漫长的生物研究过程,并可以突破物理屏障,深入对象内部结构进行“拍摄”,也能够轻松模拟在显微镜条件下难以拍摄到的对象外形和运动,适宜表现那些强调真实感、空间层次感的复杂研究题材,其制作修改灵活性较强,画面质量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以上特点使得三维动画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生物科普影片表现的主要手段和趋势。

生物三维动画影片的制作过程依照制作团队人员的数量和制作成本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其整体的制作流程大体相同。本文以笔者制作影片的过程为例,大致将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总结并划分为:前期制作阶段、动画中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等三大步骤。

(一)前期制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将影片的构思、文献收集过程中的生物物种、生活习性和细胞结构特点等资料,透过与生物科学专家的不断沟通交流,取得科学层面上的建议与确认,并充分结合三维动画制作的特点,由故事大纲延伸出完整的文字剧本及基本美术造型设计方案,包括整体画面风格设计、生物造型设计、色彩气氛设计等步骤,然后将细化的文字剧本给予镜头语言,制作成完整的画面分镜头台本,即完成影片的前期制作阶段。

(二)动画中期制作阶段

这一环节主要将完整的前期美术设计方案依照设计完成的图样,进行诸如三维数字模型搭建、材质贴图、骨架绑定等工作,之后再进行生物角色的动画设计、三维虚拟镜头运镜、灯光、特效等方面的设定与测试,最后进行全片三维图片序列素材的渲染输出解算工作。

(三)后期合成阶段

主要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完成图片序列素材的剪辑与画面效果调整处理工作,调整好画面的节奏与色调,并对照画面影像来制作影片中的全部字幕,最后将视频进行完整输出,得到最终成片。

以下便是笔者总结归纳的整个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尽管目前国外已经有关于三维生物学动画的制作案例,然而,这在我国生物学研究界的应用至今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三维动画在现代生物学研究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使三维动画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科研项目,为生物学科研与科普活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彭国华,陈红娟编著.3ds Max三维动画制作技法(基础篇)[M].科学出版社,2009.

[2][美]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毛松午,李艺康,顾洁燕等.美国IMAX医学科普电影《人体奇迹》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

第6篇

摘要: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激励为原则制定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为构建其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定期对激励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在激励职工进步的同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推动中心在科研、科普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专业技术岗位 晋级体系 激励政策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激励为原则于2010年制定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为构建其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定期对激励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在激励职工进步的同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推动中心在科研、科普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体系构成

1.岗位晋级体系概况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由岗位级别、岗位数量、任职条件三部分构成,对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各级别及晋级标准提出了要求,根据各级具体的任职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即可晋级。随着专业技术级别的增加,分别有了更高的要求,任职年限、论文或著作发表情况、科研项目或课题参加情况3个条件属于初、中、高级共有的条件;获得相关奖项及专利情况列为中、高级任职条件中;申请科研经费情况则为高级职称人员专有的任职条件。

2.各岗位级别任职条件要素

(1)任职年限

任职年限作为岗位晋级的基本条件,对专业技术人员在晋级前原岗位的任职年限提出了要求,依据具体岗位级别情况,任职年限包括2年、3年、5年。

(2)论文、著作发表情况

论文不仅有定量要求,还对发表的期刊级别也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包括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学术期刊等;著作则对是否为主编提出了要求。

(3)科研项目参加情况

随着岗位级别的递增,对于科研项目的级别,参加者的排名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4)获得相关奖项及专利情况

对于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奖项及专利的要求,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对奖项的级别和获奖者的排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5)申请科研经费情况

对于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中新增的内容为申请科研经费的额度,累计金额以三十万为下限。

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体系的核心激励措施

1.满足员工生存需要的激励措施

员工的生存需要是员工追求基本生活稳定和保障的需要,是职工最基本的需要。

(1)薪酬激励

根据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考虑高层次的需求。薪酬则是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薪酬激励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物质激励的有效手段。岗位晋级兑现相应岗位工资作为一种薪酬激励措施,可以激励员工努力达到任职条件,提升岗位工资,提高总体薪酬水平。

(2)公平激励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都有公平需要,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十分重要。如自己明显比别人优秀但是却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赞赏,这时员工会感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恶劣,从而重新评估自己的生存条件,并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应对方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显著地受到相对报酬和绝对报酬的影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感觉到不公平,就会采取行动调整这种状态,如曲解自己或他人的付出或所得、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选择其他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或选择离职,这些行动对工作质量、主动离职率、缺勤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实施公平激励的关键是尽可能地保证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并通过制度来保证公平环境的产生,从而给员工心理上的公平感。

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从始至终严格按照岗位晋级制度由中心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保证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公平环境,给专业技术人员心理上的公平感。

(3)目标激励

单位的发展目标对于员工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一个单位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时,员工的生存压力就会明显增加。通过调查发现,员工了解单位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分强烈,单位发展目标是单位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重要因素。

中心“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成为世界鹿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权威研究机构;建设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及环保科普示范场所。总体任务是麋鹿保护,环境教育,景区建设。中心科学制定了发展战略及各阶段的目标,并将中心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中心的发展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激励他们更好的工作。

2.满足员工相互关系需要的激励措施

相互关系需要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以满足自身对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1)沟通激励

沟通是一种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沟通可以使成员间相互理解,密切人际关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因而,组织要注意营造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让员工与组织能够有效沟通,把各种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在沟通中妥善解决,通过沟通有效消除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从而促进组织形成和谐的关系。

任职条件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课题、论文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仅一人之力是无法胜任的。团队合作的成功与成员内部的有效沟通是密切相关的,岗位晋级体系的建设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进行团队合作的机会与环境,达到了沟通激励的目的,使中心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中心的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2)尊重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尊的需要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两方面。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林利特说:“惠普之道就是那种关怀和尊重每一个人和承认他们个人成就的传统。”因此,个人的尊重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研究发现,领导重视和尊重员工是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心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员工的人格、思想、感情、行为等,使员工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从而极大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更好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3)认可激励

美国学者范佛斯特认为,受人重视、得到赏识、引起注意的愿望是一个人最强大、最原始的动力之一。单位应把荣誉视为一种压力诱因,促使职工产生更大、更稳定的荣誉感,进而产生内部压力,主动提出高目标,出现向上行为。

中心岗位晋级任职条件中,从专业技术八级开始,条件中就对员工所取得的奖项或发明提出了要求,如专业技术八级中要求取得中级职称后获发明奖。

认可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单位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章、内部刊物表扬等,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3.满足员工发展需要的激励措施

发展需要主要是一种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得到发展的愿望。

(1)晋升激励

晋升是指员工在职位或者职称等方面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员工事业发展的途径。晋升往往意味着对一个人成绩的充分肯定,并由此带来权利需要和自尊需要等方面的满足,因而晋升激励对员工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职务晋升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员工获得了晋升机会,会认为这是单位对其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的肯定与赏识,是自身价值的提升,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志,从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中心建立的岗位定级晋级体系,让每个员工到一定任职年限、具备相应资历时都有晋级的机会,从而以此为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十年来,共有10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职称,3名晋升高级职称。

(2)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给员工提供培训及学习机会的激励方法。培训是员工高层次需要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知识经验水平的需求,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中心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培训学习、多种激励、适才使用”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积极为人才提供成长机会及条件,每年分层次有步骤地选送100余人次参加培训,并邀请英国、日本、美国等外国专家开展关于鹿类动物保护、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讲座;共有2人入选院海外人才计划、5人入选院青年骨干计划、17人入选院萌芽计划。以“系统性、针对性、计划性、过程性”为准则,在《人才培养制度》基础上,新增了《培训管理办法》,将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及新员工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春华计划”、“秋实计划”为主体,制定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用于资助入选院萌芽计划及中心自立的研究课题,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与激励的工作成果

1.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实现单位与个人能力的共同提升

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科技骨干人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3人。

(1)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中心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重建了中国麋鹿苑囿种群,麋鹿数量稳定增长,是世界公认的动物重引进项目成功的15个之一。近十年间,中心继续深入开展麋鹿保护工作,累计繁育麋鹿1000余头,向全国输送麋鹿400余头,先后在辽阳千山、鄱阳湖湿地、北京茸鹿繁育研究中心等地新建3个迁地种群,累计在全国建立迁地种群33处,目前已经在湖北石首成功恢复了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在国内首次通过人工受精成功孕育麋鹿,为我国的麋鹿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申报并获得科研资助项目46项,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共出版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3篇;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2项。“麋鹿人工授精技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优秀科技成果奖、“麋鹿苑品牌形象塑造平台建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团委“团队创意设计”类三等奖。积极开展中国麋鹿保护迁地种群寻访万里行活动,深入调查浙江慈溪湿地、临安麋鹿基地、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等地的麋鹿种群繁育情况、健康情况、麋鹿生存环境等内容。

不断加强同国内外麋鹿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行业的交流,与英国乌邦寺签订《合作备忘录》,重点开展野生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合作;与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植物所、环科院共同合作开展《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动物园、清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北京列平茸鹿研究中心在麋鹿行为与遗传学、麋鹿肠道菌群、麋鹿回归自然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与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湾自然生态保育协会、台湾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开展学术研究与科普教育合作。

(2)科普传播取得新成绩

科普人员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建设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充分发挥苑内自然生态优势,不断研发交互式科普设施,创新科学普及教育的载体,打造科普特色品牌,加强了参观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了公众生态道德素养,为麋鹿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出版并发行了《麋鹿与麋鹿苑》、《中国博物馆探索游——麋鹿苑》、《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读古诗看生命》、《保护环境101件小事》等10余部专著;撰写科普文章600余篇;创作《麋鹿苑的夏天》、《护生诗画的故事》等4部科普剧,并在科技周主场活动、科学嘉年华活动上进行演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麋鹿苑的夏天》更获得首届全国原创微型科普剧剧本创作大赛优秀奖;每年平均接待参观者40万人次,已成功举办科普讲座600余场,成为本市首批八家“环境教育基地”之一,并先后获得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奖等20余项科普奖项。

精心设计并推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麋鹿还家巡展》等3项展览,与国家动物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人类亲缘——灵长类多样性与人类起源》临时展览,顺利完成“世界鹿类展深化设计及布展”项目。与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共同成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文化与新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打造中心科普宣传品牌奠定基础。

成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的现场教学基地。多次送科普下基层进农村,与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和平谷区金海湖镇黄草洼村进行对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50余次科普活动;与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共同举办了《健康城市我创造,美丽北京共分享》进社区系列活动;连续4年为大兴区瀛海一小和丰台区东罗园小学精心编排了《玩转大自然》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环保游戏,被评为大兴区精品德育课程;积极参加爱鸟周、科技和平周等科普活动。

中心近年来科研、科普能力的提升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工作成果是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的最好印证。

2.激励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的建立以激励员工为基本原则,从物质、非物质两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并取得成效。通过薪酬激励、公平激励、中心发展目标激励满足了员工的生存需要;沟通激励、尊重激励、认可激励满足了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晋升激励、培训激励则充分满足了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以“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为原则,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达到以岗定责,以责评效,以效定薪,岗变薪变,逐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使考核工作由“上级领导评价为主”转变为“采取自我评议、群众评议与领导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与考核实绩相统一的方法”;从“中层干部、普通职工的两类考核”转变为“突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分类考核”;从“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单项考核”转变为“德、能、勤、绩、廉的综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完善激励体系、调整激励措施,力求将激励效果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瑞增.激励要讲方法[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4]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第7篇

1.利用农村庭院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在农村,许多农户有较为宽敞的庭院,这正可以为我们所用。如教五年级的“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等课,如果要做演示实验,这可需要好几天,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条件好的城里学校可以利用视频或其他的课件演示,而农村大多数学校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在庭院找个角落,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实、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基地,便于观察实验,还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写成《植物随便插也能成活吗?》《夹竹桃有毒吗?》这样的好文章。如果进一步种些蔬菜、花卉等,不但绿化美化庭院,还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依托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我们农村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茂密的森林,数不清的野花野草,名目繁多的动物。利用这些城里没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们学校成立了“红领巾气象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条件,开展了气象观测活动,搜集了谚语1000多条,先后有近百名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气象知识,自己动手编写了《气象小知识》《红领巾气象站》《气象谚语大全》《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云》 等材料。这样,学生看多了就记得多,理解得多,观察能力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3.开辟农村活动基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把对科学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农村小学一般都有一些空地,可充分利用起来开辟为生物园地,结合课本中观察实验内容,有目的地种植一些花草、蔬菜和本地常见作物。由学生亲手种植、管理、观察、实验、分析、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并由小组每天指派学生做好观察记录。此外,生物园地还可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鸡、蝌蚪、昆虫等,以便作长期跟踪观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小制作及小发明,如制作电动航模、玩具、小电扇等。有些科学实验材料实验室没有,但是在农村那些材料容易收集,如用废木条做杠杆尺、支架,酒瓶盖做砝码,可在“杠杆尺”等课中使用;教学“电磁铁”时,可用铁钉、废旧漆包线、电池制作高效电磁铁在实验中使用;其他如用废铁片做电键、叶轮模型,乒乓球做地球仪等。我们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那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学生常常到万木林采集动植物标本,参观那里的标本展览室,回校后加以制作。

4.开发农村生活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为了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们让学生随时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在农村有的是庄稼、蔬菜、果树林木。一般家庭还养有牲口,有的家庭甚至养蚕、蛙、蛇等动物,这就是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植物美丽的姿态、生长的过程,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直观知识。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举行科普小论文竞赛和科学知识竞赛。如《家燕生活的观察》《蜘蛛捕食的有趣现象》《小鸡饮水的教训》等。

5.针对农村学生的天性,设计科学教学内容

农村的孩子天玩,好动。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让学生亲自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实验。学生最爱玩磁铁了,通过操作,明白了“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现象。这样,本来很抽象很深奥的科学道理,通过探究摸索变得直观、浅显了。

6.根据农村学校特点,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为了美化学校环境,营造环保氛围,学校可以利用花圃、走廊、生物园等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我校六年级(3)班在班级讲台和窗户边分别摆上了几盆好看的室内花卉,不但增加了教室绿意,缓解视觉疲劳,而且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科普的“绿色种子”。我们还开展了一些科学实践活动,让家长、学生一起参与。如:五年级“做一个生态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等,这些课题有了家长的参与就容易多了。同时,我们要求每班定期出好一期科普宣传黑板报、开一次有关科普的中队会、布置一个科技角、听一次科普讲座;要求每个学生观看科普录像、阅读科普读物、制作科技作品、了解科学家的简历、提出一些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等。

7.结合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我们学校把万木林、自来水厂、电站、水库、果园等作为科普基地,每年带学生到那里学习、参观、考察;考察中,曾经有个学生问我:“高山越高,离太阳就越近,怎么高山会更冷呢?”这样的问题用语言描述,说服力似乎不是很强,但是,登上了海拔1383.7米的郭岩山,在强烈的风吹下,就有高处不胜寒的感受了。在万木林里,他们认识了许多动植物,还初步了解了它们的分类和区别。去了自来水厂,通过对家乡的水资源进行调查等,从而更加珍惜用水。他们还写出较好的小论文来,如《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毛竹生长过程》等。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生物;课外活动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利用网络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网络下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

1.1宣传生物科普知识

以往,我们用来进行生物科普知识宣传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同时,它们也只能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来达到宣传目的,其效果也不够显著。但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局域网来进行宣传,则将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例如:4月至5月的“爱鸟周”,我们大力进行了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栏进行了“爱鸟周”的介绍之后,我们充分利用每天学校电视台演播时间,播放了像《白鹇》、《丹顶鹤》等有关珍贵鸟类的纪录片。同时,还在局域网上了配以精彩动画、漂亮图文、悦耳声音的网页《鸟类――我们的朋友》,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森林、农业虫害的防治、鸟类对鼠类的捕食作用、鸟类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鸟类的保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每个学生在课外随时都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或教室的终端进行浏览。对这一切,他们无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生命的权利,而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存”,培养了他们的生态道德。

1.2开展电子问卷调查

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广泛性和统计的及时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

例如:在校园电视网上播出了关于“克隆”的系列纪录片、科幻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没有被调查过的同学在登录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克隆”的调查问卷。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选择,提交后计算机就会立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全面地获得充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1.3组织专题知识讨论

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在完成了关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关于“克隆”的生物调查后,在校园BBS上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组,讨论的主题是《“克隆人”将带来?》。很多同学在网上自由地发表了言论,有的持肯定意见,有的持谨慎态度,有的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表示赞赏,有的又提出质疑……参与积极,争论热烈。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组织了大型的专题讲座《克隆与社会》。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课堂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1.4展示学生科技成果

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将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从而得到极大的鼓励,也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在网上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决展示场地、作品保管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和研讨。

例如:我们组织进行了“押花贴画”比赛之后,将各个班的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在网上。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又增强了展示效果,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又如:我们在组织了名为《生态校园之我见》的小论文比赛之后,开设了一个名为《生态校园》的网站,发表了许多优秀小论文,并欢迎继续投稿到我们设立的校园信箱和E-mail上,更多的学生甚至外校学生也投来了稿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辩能力,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课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2.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

2.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让大部分学生浏览我们的生物网页的同时,也要让对生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来: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制作软件、维护网站,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网站。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生物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9篇

1 网络下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

1.1 宣传生物科普知识 以往,我们用来进行生物科普知识宣传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同时,它们也只能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来达到宣传目的,其效果也不够显着。但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局域网来进行宣传,则将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例如:4月至5月的“爱鸟周”,我们大力进行了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栏进行了“爱鸟周”的介绍之后,我们充分利用每天学校电视台演播时间,播放了像《朱 》、《白鹇》、《丹顶鹤》等有关珍贵鸟类的纪录片。同时,还在局域网上了配以精彩动画、漂亮图文、悦耳声音的网页《鸟类——我们De朋友》,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森林、农业虫害的防治、鸟类对鼠类的捕食作用、鸟类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鸟类的保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每个学生在课外随时都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或教室的终端进行浏览。对这一切,他们无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生命的权利,而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存”,培养了他们的生态道德。

1.2开展电子问卷调查 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广泛性和统计的及时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

例如:在校园电视网上播出了关于“克隆”的系列纪录片、科幻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没有被调查过的同学在登录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克隆”的调查问卷。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选择,提交后计算机就会立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全面地获得充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1.3 组织专题知识讨论 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在完成了关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关于“克隆”的生物调查后,在校园BBS上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组,讨论的主题是《“克隆人”将带来?》。很多同学在网上自由地发表了言论,有的持肯定意见,有的持谨慎态度,有的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表示赞赏,有的又提出质疑……参与积极,争论热烈。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组织了大型的专题讲座《克隆与社会》。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课堂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1.4 展示学生科技成果 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将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从而得到极大的鼓励,也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在网上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决展示场地、作品保管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和研讨。

例如:我们组织进行了“押花贴画”比赛之后,将各个班的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在网上。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又增强了展示效果,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又如:我们在组织了名为《生态校园之我见》的小论文比赛之后,开设了一个名为《生态校园》的网站,发表了许多优秀小论文,并欢迎继续投稿到我们设立的校园信箱和E-mail上,更多的学生甚至外校学生也投来了稿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辩能力,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课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1.5 设立青春心理信箱 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性征的出现,给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了烦恼和困惑;对他们心理问题的解答,也是生物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们在校园网上设立了“青春心理信箱”。凡是需要帮助的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写到信箱,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用密码打开信箱,了解学生需要后,根据不同要求,采取合适方式进行心理指导,或面谈,或回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 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

第10篇

关键词:特色优势;科普基地;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高校博物馆是建在校园内并向社会开放的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具有博物馆的共性,又具有高校博物馆的特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高校博物馆一百多家。涉及的领域包括强社会历史类(历史、民族民俗、考古、艺术、纪念馆)、自然科学类(地质、生物、医药、交通、科技等)和综合类等众多门类。专业性是高校博物馆的一大特色,高校地质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馆藏、专业的地球科普教育成为高校博物馆中的热门博物馆。据昝淑芹等2003年统计,我国高校地质博物馆13家。2011年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开馆,笔者目前已知高校地质博物馆14家。

一、高校地质博物馆历史悠久、藏品丰富

高校地质博物馆大多建馆较早,建馆主要目的是为地质类专业的教学服务,在展室划分、展品选择、陈列方式上基本遵循地质专业课堂,多为学科科研教学实物标本。我国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创立于1909年。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博物馆、石家庄经济学院博物馆等知名高校地质博物馆创建于建国初期,具有悠久的历史。

高校地质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野外采集,是几代地质学者在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一些藏品来源于社会征集和校友捐赠。高校地质博物馆藏品丰富,其中不乏在国际、国内都十分珍贵和罕见的藏品。如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藏标本6万多件,世界级、国宝级精品、珍品众多,馆藏30多具珍贵的恐龙化石骨架标本,“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是迄今为止亚洲和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

二、专业的科普展厅是普及地学知识的殿堂

高校地质博物馆在展厅设计上,既要符合学科的专业特点,又要发挥自身展教资源优势适合社会大众的参观需要。博物馆在展厅划分上通常分为常设展和临时展。常设展为固定展览,临时展有一定的展览期限,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展览主题。高校地质博物馆在展厅陈列设计上通常按一定的主题进行划分,如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分为地球奥秘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矿产资源厅等5个展厅。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型爬行动物,是地质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展品,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我国恐龙化石丰富,各高校博物馆恐龙化石又各具特色,因此很多高校博物馆将恐龙设为专门展厅,成为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

三、高校地质博物馆是重要的教育基地

教育是高校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科普教育是一项极有社会意义的事业。为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积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中国科协于1999年开展了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在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等10家高校博物馆被首批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有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4家高校地质博物馆。1999年,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等3家高校地质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8年,在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评选中,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至目前为止,已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等5家高校地质博物馆荣获此称号。此外多家高校地质博物馆还被命名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高校地质博物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大多数建在校园内,大多为学校直属业务单位,面向校内外开展教育服务。高校地质博物馆承担校内地质相关专业教学实习任务,是学校教学课堂的延伸。通过观赏各类地质标本,听取专业教师及讲解人员对藏品的介绍,受到比在课堂学习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教育。高校地质博物馆为学生及参观者提供了大量的、具体的以实物资料为载体的显性教育。正如古生物专业可以到博物馆学习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追溯最古老的生命;地质学专业可以到博物馆参观岩石、矿物标本。

高校地质博物馆除了要完成相关专业学生实习课程外,还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主题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高校地质博物馆还根据自身人才优势,组建大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成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实践证明,师生们在这里培养了科学精神,提高了文化素质,也增加了自豪感。

五、高校地质博物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高校博物馆是隶属于大学、建在大学校园中的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她们构成了近现代大学的文化景观,为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校博物馆又是一面镜子,彰显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发生了转变,为充分发挥高校地质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校博物馆逐步走出校园,科普活动、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活动将高校地质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辐射到社会。在每年的科技周、科普日、地球日、博物馆日等主题活动中,高校地质博物馆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国内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如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举办“教你认矿物”系列活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法国南特市共同主办“辽宁带羽毛恐龙展”。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充分发挥了高校地质博物馆的特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宋向光.2009.物与识 -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面向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生存所面临的危机,以及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种种转型策略和路径探索。

市场上的健康期刊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一种是面向白领或更高端阶层的时尚类健康期刊。本文将阐述科普类健康期刊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危机化生存方式。

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科普类健康期刊创刊的高峰期。粗略统计,至少有超过30种健康科普杂志在这期间诞生,比如《大众医学》、《家庭医生》、《健康向导》、《大众健康》、《生活与健康》、《健康天地》、《健康世界》等。这些杂志名称大同小异。读者定位也基本是中老年人。它们或是依托卫生厅、健康教育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疾控中心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行,或有着医学院校、中华医学会等专业人才做采编支撑。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创办健康期刊的热潮,几乎每个省都至少拥有一份本土化的健康科普期刊。

不过。时至今日,这类期刊仍活跃于市场的,只有《家庭医生》、《大众医学》等寥寥可数的几张面孔了,绝大多数杂志在名存实亡或奄奄一息中挣扎,有些则早已销声匿迹。

这些杂志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体制束缚难以施展拳脚、同质化竞争导致读者心理厌倦、医学类编辑人才的局限让科普期刊在风格上过于严肃之外,新世纪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加速了健康期刊被淘汰的速度。

“百度”信息带来的威胁

在网络不发达时,人们身体出现了某种不适症状。或者想打听某些药物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只能求助于医生、有经验的家人朋友,或者各种书籍、资料,知识的获得既费力,又不全面。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搜索引擎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要获得某一类的健康知识,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随便输入一个医疗关键词,就可获得数十万条相关信息。互联网以这种类似轰炸的方式,使人们获得医疗信息极度便捷、丰富。传统的健康期刊难以与之抗衡。

健康网站还直接抢占纸质传媒的读者。多次获得“互联网产业健康第一名”称号的“39健康网”,本身就是功能强大且内容丰富的健康传媒。人们在上面不仅可得到更新很快的健康知识(多数为该网站的专稿),还可直接在网上跟医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可根据自己的相应症状,对照人体三维图进行自诊自查。

至于网络上所开辟的各种医疗论坛,则部分满足了读者“求医问药”需要。一些热门的求医问药帖,被关注和回复的人数竟然超过十万,且每时每分都在不断刷新记录。就此而言,网络媒体和受众的互动热情程度,任何一种健康期刊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庆祝报纸存在400周年的世界编辑年会上的《2005年世界编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18-54岁的人阅读取向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34.6%的人首选电视。接下来的媒体是书籍,占7.5%;电台,3.2%;报纸,3.2%;视频/DVD,2.8%;视频/电脑游戏,2.1%;杂志,O.9%。2005年6月,我国网民的数量才刚突破1亿,而到去年年底,网民规模已有2.98亿。其中,大多数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并非报纸、电视。而是互联网。

与此相对应的,在互联网受众数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是传统期刊读者的日益衰减。比如,《家庭医生》的发行量全盛时期200多万份,目前的发行量据官方说法减至90万册。而发行量曾同样超过200万的杂志《家庭》,现在下挫过半。另外,发行量一度过百万册的《大众医学》,目前的发行量官方说法也仅为30万册。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有了网络,还要纸媒干什么?”这些健康传媒的现状,不得不让人顿生唇亡齿寒之感。

应对危机的思考和尝试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使自己成长的契机。在危机的鞭策和虎视眈眈下,要想不被吞没,唯有转型和变革,为自己铸造出更多网络所不具备的优势,将自己的触角更深地植根于土地,更牢固地和读者黏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舍弃,无法离开。

1 顺应医学模式转型,转变传播方式。

现代医学正处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期。随之也带来了医学科普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纸质的健康科普期刊,其传播内容和方式更能适应这种转型。

生物医学模式,指的是人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这种转变是一种医学观念的进步。这意味着开始重视疾病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成因。也就是说,治病防病,不仅仅再是协调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关系,还涉及到与人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体特性、个人经历、心理成因等诸多内容。一句话:改变人的生存状态才是治病的根本途径。

网络的健康信息,多是各种疾病知识的无序散乱堆积和复制。其传播内容主要仍是解读某种疾病。比如网络解读高血压。主要是“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的药物和饮食治疗”、“治疗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方式”等。这些信息都是就疾病本身谈疾病,纯粹客观知识的介绍和就事论事。

《家庭保健》每期也有一个重点策划栏目,着重阐述与疾病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主题策划《给“夫妻病”开张处方》。组合文章中,不仅系统地列出了五类“夫妻病”的“黑名单”,详细解析每种夫妻病的形成过程和防范对策;还揭示了“夫妻相”和“夫妻病”的关系;夫妻间彼此性格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卷首语上,又以《携手趟过生命急流》来诠释夫妻关系:共同生活除了共享幸福。还可能会互传疾病。只有休戚与共的爱情,才有力量与时间抗衡,经受住岁月的考验。这一系列文章,旨在调整“夫妻之间的生存状态”,而并非单纯地防病治病。我们将人和疾病放人更大的背景中,去反映,去观照,去考察,去映射。这样的健康信息,是网络遍寻不见的,也是读者所看重的,能真正对治病防病有着深刻启示。

从另一个角度说,疾病是带有恐惧色彩的。网络上关于疾病的治疗信息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弥漫着药水的味道。而杂志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健康的人或者患者。所以,《家庭保健》要做的,是淡化药水味,消除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以更轻松更有信心的状态去看待疾病。科学早已证明。快乐就是最好的良药。以乐观和阳光的面貌来影响读者。达到心灵抚慰和心灵治疗的效果,杂志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型的呼应。

2 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网络信息虽然足够丰富,却缺乏引导性,阅读容易陷入无主题状态,滑到哪里是哪里,不能让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认知。而健康类期刊《家庭保健》则在编辑方针上与网络“错位经营”。

《家庭保健》杂志原则是“卖信息。更卖思想”。作为一份被新闻传媒集团改造重生的杂志,《家庭保健》采编人员多为卫生战线记者出身,他们“用做新闻的方法来做杂志,以期传递的信息具有原创和不可复制性。”

比如,2008年相继推出了关于《拯救我们的睡眠》、《“亲子鉴定”一柄双刃剑》、《生命的接力——器官移植》、《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水——不能被忽略的营养素》等策划,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解读一个个备受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

主题策划《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网络上只有零碎的信息,称“某某疾病的治愈率提升了”。这些信息不仅未经整合,更不具备新闻性——疾病的治愈率本来就是在提高的,但是,究竟有多少曾被判“死刑”的疾病得到了“改判”呢?改判的结果如何呢?杂志从横向剖析了曾被人们谈之色变的系列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红斑狼疮以及白血病等疾病是如何具体被“特赦”的,很多早已转化成了慢性病:另一个方面,又从纵向来解析疾病被改判的幕后“主使”,即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简述人类疾病史的变化,疾病治病,这场“道与魔”的战争是如何交错纠缠的。这一系列的稿件,既传播了具体的服务信息。又提炼归纳出我们独特的思想和结论,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由此,我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被挤掉了水分和泡沫的实在信息,更是打上了《家庭保健》独特标签的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3 打造科普的公信力。

网络信息的优势是快捷海量,然而。海量信息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首先,网络信息的者没有门槛和资格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比如,个人博客、私人诊所、民间游医或者是任何一个懂医或不懂医的人。都可以发表文章。这给了形形的医骗以大好机会;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即便是拥有足够医疗知识的人,也会因经济利益而不实消息。这两点原因,导致网络医疗信息遍布“伪科学”和信息误导。

谷歌(google)和百度(baidu)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工具,比如输入“糖尿病”三个字,第一页出现的信息,都是各类医院的广告。后面没有任何广告标记。而实际上。这些网页链接都是根据商家所出的价格而进行先后排序的。简而言之,这些多是广告。由于网络广告的审查和监管相对困难,人们几乎难以辨别真伪。

第12篇

1.1“走”,走出校园,扩大视野

走进科研机构和大学实验室,参与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参与克隆分析植物体DN段,检测土壤铅、铬、镉、汞和砷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叶片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苹果酸、草酸和柠檬酸等色素分子或有机酸物质含量,检测菜篮子、果篮子农药残留和亚硝酸钠含量等实验。6位学生开展了季节和产地对蔬菜和水果中亚硝酸钠含量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反季节或长期储存的蔬菜和水果亚硝酸钠会增高的观点。学生走进旅游景区,研究旅游活动对景区植物影响:在蒙山旅游景区,发现蒙山旅游区植被演替滞后于自然区,旅游干扰对5m内植被影响显著,建议及时清除外来入侵植物,降低旅游活动干扰强度,严格保育自然林;走进河流湖泊,检测分析水体各种营养盐含量,观测水藻种类、密度和初级生产力;研究沂沭泗流域水环境生态健康,发现跋山水库作为临沂城区供水水源地仍存在较大规模的网箱养殖,水质时而会超过国家水标准限值,存在水质安全隐患;走进丘陵山岳,调查分析森林植被乔灌草3层各种植物多样性差异;26位学生先后展开了泰山、蒙山、昆嵛山、沂山、大青山和孔林6种丘陵山岳植物多样性课题研究,发现麻栎林比刺槐林和黑松林更为适应当地生境,建议可以直接改造乔木层,适当增减伴生乔木树种以使群落得到改善,利用自然力实现林下植被合理配置。

1.2“看”,亲眼所见,亲身感受

学生看校园环保实例,倡导低碳校园;看校园美化绿化,提出立体绿化;且看且行,5位学生开展了创建生态现代化校园调查与探索实践活动。例如,学生看河流河道沟渠,看水库、水塘和水井,看农村水利管网设施,开展了山东农村水利调查与探索实践活动;看鸟窝,看鸟类筑巢与防护林宽度、防护林高度、防护林植物种类、防护林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关系,8位学生开展了高速公路防护林内喜鹊和灰喜鹊营巢特征调查与探索实践活动;看钓鱼,看钓鱼位置,看钓鱼时间,看钓鱼频次,看钓鱼种类,看钓鱼获量和看鱼竿鱼饵,5位学生开展了沂河休闲垂钓调查与探索实践活动。

1.3“读”,读科学新闻,读科普书籍,读学术文献

课程要求学生需要读科学新闻,读科普书籍,读学术文献。例如,读《科技日报》和《中国科学报》,了解最新生物学科学进展,关注国际国内生物学学术前沿;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集》的生物学项目部分和《中国科技教育》,这样能够科学地选题,触类旁通。读生物学、环境、化学和地理等自然科学学术文献,学习科学论文写作,提高学生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思维广度。

1.4“讲”,讲自己的学术见解,讲自己的所悟所感

学生讲自己的学术见解,讲自己的所悟。例如,讲“岱崮地貌植被”,讲“塔山植被恢复”,讲“沂河蓝藻水华”。3位学生曾经召开过“岱崮地貌植被”研究成果新闻会:讲崮形山体比普通山体封闭和孤立,容易演化形成或保留珍稀植物物种,建议采用“大崮单围,小崮并围”的方式,保护区域植被;建设岱崮地貌主题公园,进行地质地貌研究或科普活动;发展风景旅游、探险旅游和农业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位学生受邀参加临沂市水环境政府决策调研座谈,讲抑制沂河微囊藻属蓝藻水华爆发的生物措施,为临沂市沂河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治理等问题献计献策。3位学生研究“塔山植被恢复”课题以后,讲塔山植被恢复为黑松林—赤松林—栓皮栎林,而非《中国植被图》上标注的油松林—黑松林,提出沂蒙山区荒山绿化应以乡土植物为首选,建议不再引种日本落叶松林、火炬松林、柳杉林和杉木林。此外,并参加国际会议,讲“运河改道对南四湖水体影响”,讲“50年来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变化”,讲“石梁河水库藻类多样性季节动态与水质评价”:3位学生受邀参加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讲运河改道提高了氮磷和水温,降低了酸碱度和叶绿素,而这主要通过废水废气排放和改变水体折光系数导致;1位学生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环境论坛,讲50年来塔山植被栓皮栎林和麻栎林森林增多,黄背草和白羊草草地减少;1位学生受邀参加第11届国际河流湖泊大会和SCOPE国际环境论坛,讲无序采沙、网箱养殖和河湖阻隔是导致石梁河水库藻类多样性指标偏低的主因。

1.5“做”,做科技小发明,争做“明天发明家”学生

做科技小发明,争做“明天发明家”。例如,做学校景观水池水质健康维持系统,依据生态学原理,铺设底质淤泥、沙子和砾石,栽植睡莲、莲藕和浮萍,放养鲢鱼、鳙鱼和鲫鱼,投放水螺、河蚌和泥鳅,成功保证了水池水质永续健康维持,该系统目前已被学校采纳实施和推广,效果良好;做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快速修复实验:1位学生挑选各种抗性植物做重金属毒性测试,设置一系列重金属浓度梯度,筛选高抗毒性植物种类和植株,尝试分析一些小分子有机物,以期获得高抗性物质、机理或机制;做荒山造林树种种间关系实验,挑选本地常用的荒山造林树种,野外采集各种树叶制成水溶液,设置各种正反交试验和交叉实验,测试植株根茎叶生长情况和部分生理指标,获得了最佳的荒山绿化造林组合建议。

2课程实施后的效果

2.1科学创新素质明显提高

在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65位学生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3位学生获第二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三等奖;6位学生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三等奖;19位学生以突出的科学创新素质获得21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资格;3位学生以卓越的科学创新素质获得了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2.2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丰硕

学生的科学考察,扎实工作,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了科普活动项目1项、山东省科协学术活动重点项目1项、临沂市科协学术活动重点项目4项和临沂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2项。有11位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荣获临沂市优秀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临沂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优秀奖1项。

2.3科普宣传和区域辐射成效

第13篇

这是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账号置顶的一条微博,是去年10月份发的,到现在有1万的转发和评论,6万的点赞。但这样的表态也抑制不住各位网友的热情。每天博物君还是很收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甚至在知乎上,“博物杂志君和戴胜有什么爱恨情仇?”“为什么博物杂志君喜欢夹竹桃天蛾幼虫?”类似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博物君无疑是一个“网红”。从开始的几万粉丝到如今的五百多万,他用一种时而高冷、时而逗X的方式,树立起了别具一格的科普达人风格。

但博物君也有苦恼,从这条置顶微博就能看出来。他得不厌其烦地回答很多重复的、模糊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有时候甚至是无厘头的问题。到了后来,网友们给博物君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科普的范围,博物君不仅要认虫子、介绍吃法,还得认牌匾上的各种字体奇怪的字。

博物君本名叫张辰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抛开博物君的身份,他是一个“曾经想搞科研,但后来觉得没意思就不搞了,于是停留在个人兴趣水平的自然爱好者”。张辰亮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喜欢昆虫,但也对海洋生物格外感兴趣。

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研究半翅目昆虫,并专注于臭屁虫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张辰亮却发现自己原来感兴趣的、喜欢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枯燥。科研变成了每天做研究、看英文文献、用大众看不懂的一套语言去生产学术论文。“我的很多朋友也是自然爱好者,他们慢慢地就从事科研工作了,我很敬佩他们。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希望把一个本来的爱好变得枯燥,所以就选择了科普。”

张辰亮觉得自己有两个特点,十分适合做科普。第一是自己知道了什么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和别人分享。另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也是大家能够看懂和听懂的。正是这种乐于分享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兴趣点,让张辰亮在管理博物杂志的微博账号时更加得心应手。

但张辰亮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了解大众的兴趣点所在。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农业昆虫和害虫防治研究生期间,他就曾经尝试写科普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但慢慢地他发现大众对其中很多知识并不感兴趣。于是张辰亮觉得,如果想做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科普,就得知道大众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你得说生活中最常见的、能用上的知识。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做学术研究的朋友,他知道的东西特别多,但是你让他写一个科普,或者是给小孩浅显讲讲的时候,介绍自己的领域,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我刚开始也是这样,完全进入到自己的状态,看英文文献,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慢慢就会觉得大家感兴趣的知识是不值得讨论的,所以也不会想到去介绍相关的知识。”

因此张辰亮后来想明白了,如果要在科学知识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学术性、专业性之间达到平衡,就不能变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学术人,而是要有一半的身体在普通老百姓这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用通俗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文风去和大家聊天,能让自己接地气。

但这种大众化和接地气,有的时候也让张辰亮困扰和纠结。做了几年的博物君,张辰亮逐渐摸索出大家的两个最集中的兴趣点,一是吃,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最早从博物杂志微博传出来一个词,叫做“能好怎”,意思是那些总是拿着一个生物问博物君“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粉丝。一开始张辰亮觉得这个梗易懂、好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来他意识到了问题,普通老百姓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不知道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不能吃、应该被保护。久而久之,大家的惯性思维是不管见到什么动物,都来问他能不能吃,这让他有些生气。“说得多了大家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吃,博物君说到什么都介绍食谱。比如有的时候有人抓到一个鸟问我能不能吃,其实我看了是很生气的,因为鸟应该保护起来。但是你要是骂他,他又说你不是天天‘能好怎’的说吗?所以现在我也是不提‘能好怎’这三个字了。但老百姓就是对吃最感兴趣,这就是双刃剑。”张辰亮说。

张辰亮坦言,博物君这个身份确实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见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督促自己去了解去学习,并且在这个输出知识的过程中将其慢慢内化。“我得到这些知识后,我要和别人讲,我要写成文章,在输出的过程中,这些知识在我的脑子里真正变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记住。所以大家每天看到的是我向外输出的过程,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记忆的方式。另外每天看到网上那么多人给你提供各N新鲜的信息,有很多知识我自己也不知道,很多物种我自己也没见过。我去查资料,查完之后我既科普给别人了,我自己也学到了。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地方。”

但渐渐地张辰亮觉得自己成为了《博物杂志》的代言人,和它捆绑在一起。甚至在他的个人微博里,也总有很多网友不厌其烦地称呼他为博物君,抛给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等待着他的回答。对张辰亮自己来说,博物君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平日里他在杂志社还有其他的工作,他在《博物杂志》写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专栏,为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而闲暇时间,他也养迷你盆栽,研究合理的种植方法。张辰亮说有的玩家喜欢挑战,比如在家里弄一个冷室,种植高海拔植物。但他就喜欢养那些好活而且好看的植物,自己探索最佳种植方法,并且向大家普及。这一项工作和一项爱好,构成了他的两本新书《海错图笔记》和《掌中花园》。

《海e图笔记》可以说是对《海错图》的一种回应。据张辰亮介绍,《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里面描绘了300多种生物,还有不少海滨植物。康熙年间,聂璜游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他也会询问当地的渔民,来验证古书记载的真伪。这本《海错图》也叫《鱼谱》,是故宫所藏的五部画谱里唯一一部来自民间的。也许正因为它的草根性,加之聂璜在创作《海错图》时并没有任何想要将其写给皇家人士的念头,这本《海错图》还保持了它原本的诙谐和通俗。聂璜在里面说的都是大白话,讨论的也是人们感兴趣的日常话题。

和如今的大众一样,几百年前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一种生物是否能吃,是否好吃,该怎么吃。比如在介绍到一种名为鲎的生物时,聂璜介绍了几种吃法:“腌藏其肉及子”“血调水蒸,凝如蛋糕”“尾间精白肉和椒醋生啖”等等。不仅如此,聂璜似乎也深知“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道理,在介绍到一种名为“海夫人”的生物――也即现在的贻贝――时,他还解释了为何要把这种贝叫做夫人:“肉状类妇人隐物,且有茸毛,故号海夫人。”如果在今天,聂璜应该和张辰亮一样,都是当“博物君”的绝佳人选。

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聂璜的写法。在大部分文章的最后,他都谈到了吃。张辰亮说,这既是为了展现《海错图》原书的风貌,同时也是因为这一直是大家的兴趣所在。但张辰亮认为吃不仅仅是关于口腹之欲,它也是一种知识:“比如这种东西因为身体的一些特征,只能这么吃,或者只能那么吃,它才好吃,否则就没法吃。所以通过吃法也能介绍一些身体的习性。因此我是以吃作为有一个切入点,而非仅仅是介绍吃的。”

另外,吸取了关于微博账号的经验,张辰亮在《海错图笔记》里,对于吃的介绍变得更为谨慎。他会介绍哪种生物可以吃,哪种不能吃,而是应该被保护起来。与此同时,他也会结合着《海错图》来讲一种生物在几百年间的数量变化情况,有的因为捕捞、环境污染或者是气候变化而数量减少。他希望借此唤起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不要随意捕捞,不要认为什么都能吃。

从某种程度上,张辰亮和聂璜很像。他们都对海洋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都有严谨的考察精神和接地气的文风。

第14篇

医学期刊汇集着医学工作者的医药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了医药学的进展及水平,是医药学研究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广大医务工作者可借以掌握该学科的现状和动态,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它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约12万种,年发行近30亿册,其中25%为生物、医学期刊约3万种,发行量在7亿册左右。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为出版周期短、专业性强、选题机动灵活、作者众多,具检索性能。

医学期刊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品种由少到多,内容由最初的综合性发展为专科甚至于专题。今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发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种医学期刊出现到1862年近200年间,世界生物医学期刊仅仅20种,到1962年约为6000种,现已达35000种,近30年中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今天,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以及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

中国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1981年为173种,1982年为200种,1983年为224种,1984年为246种,1988年为497种,截至1990年底,已达516种(其中检索性期刊64种)。从载体形态看,过去只有单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现了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型。当然印刷出版型仍为今天主要的载体形态。

二、医学期刊有哪些类型

1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按内容又可分为:

2.1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

2.2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

2.4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

2.5检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献用,常带有文摘索引等字样。

第15篇

医学期刊汇集着医学工作者的医药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了医药学的进展及水平,是医药学研究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广大医务工作者可借以掌握该学科的现状和动态,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它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约12万种,年发行近30亿册,其中25%为生物、医学期刊约3万种,发行量在7亿册左右。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为出版周期短、专业性强、选题机动灵活、作者众多,具检索性能。

医学期刊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品种由少到多,内容由最初的综合性发展为专科甚至于专题。今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发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种医学期刊出现到1862年近200年间,世界生物医学期刊仅仅20种,到1962年约为6000种,现已达35000种,近30年中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今天,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以及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

中国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1981年为173种,1982年为200种,1983年为224种,1984年为246种,1988年为497种,截至1990年底,已达516种(其中检索性期刊64种)。从载体形态看,过去只有单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现了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型。当然印刷出版型仍为今天主要的载体形态。

二、医学期刊有哪些类型

1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按内容又可分为:

2.1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

2.2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

2.4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

2.5检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献用,常带有文摘索引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