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舞蹈学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生物学科 本科生毕业论文 实践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28-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连续多年扩大的情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工作,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每一所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每位指导教师认真思考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分析。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工作不长时间的青年教师,结合自身指导的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时间是前提
大学期间的第八学期是本科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期,但第八学期又是本科生入学研究生面试、考试或找工作的阶段。这种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时间短促是目前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的普遍原因,尤其对于实验性和探索性很强的生命科学学科来说,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让学生开始毕业论文是相对必要的。笔者指导的2010届2名本科毕业生,由于在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基金开放项目”,2011届被保送上研究生的1名本科生在第七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因此完成的时间相对较充足,论文水平也很好。但2012届的2名毕业生,由于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使得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仓促,最后只能撰写文献综述,且质量极差,根本没有起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鉴于以上的经历和体会,笔者组织了4名2011级的学生申请了“内蒙古大学2013年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得批准,现在已安排他们正式进入实验室,相信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必定对他们的毕业论文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二、科研项目是依托
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指导老师将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或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实验内容转化为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级、校级创新训练项目或毕业论文,积极指导本科生尽早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这样既可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接受科研训练,又可以让学生准备或完成毕业论文,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笔者指导的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依据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需要对几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抗逆性(抗旱、耐盐性)进行基础性分析,以此为后续科研工作受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安排了2名毕业生分别通过NaCl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比较分析NaCl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得出不同品种间的抗逆特性及差别。这样既为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基础信息,促进了科研工作的进展,又将此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小课题,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训练了本科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也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
三、选题要适中
用于毕业论文的课题应符合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难度适宜、分量合理,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巩固和深化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使其受到科学研究(设计)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或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而许多学者提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要新颖、有创新,这样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适中,兼顾新颖即可。
首先,由于多年扩招以及学生对大学校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适应能力不同,使得在校毕业生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以相同难度要求他们完成毕业论文似乎不太可能实现。指导老师要和学生沟通交流,针对其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其次,作为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的一个小课题的毕业论文很难体现出新颖性和创新性,但其必定是具有学术价值的。
四、指导教师的角色
目前,在论文选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多数毕业生还不能够独立完成,需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3-5个关键词,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能直接辅证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的文献,以此为依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由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实验的实施过程是本科生第一次真正亲自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尤其是在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或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推理、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实验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都将会影响其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激情和安全性。因此,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都要耐心地跟踪指导,言传身教,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在跟踪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放手”,给学生留有自由实验和探索的空间,营造严谨而又宽松的环境。另外,生物学科实验本身就是探索性的工作,任何一个实验步骤在重复3次都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不理想时,指导老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并认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寻求其他可能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的过程。毕业论文是具有学术规范的科学性、总结性的学术论文,既要严谨、通俗易懂,又要具有专业性。因此,在指导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严格依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要求,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用词准确,科学、真实地表述实验结论及其学术意义。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或结论,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而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术性论文写作时常常出现的共性是:口语化用词太多,经常使用第一人称表述;推断性结论太多,缺乏严谨性;结构、层次不清晰,缺乏逻辑性;物种拉丁名、基因和蛋白质的书写不规范,缺乏专业性等。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指导老师必须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规范写作的习惯。
不难看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主导作用”的观点,但也有学者不完全认同此观点。笔者认为考虑的角度不同,指导老师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初次接触并亲自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工作的本科生,是不可能完全独立完成的,指导老师必须进行全面的指导,起主导的作用。对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的学生,指导老师只需给予引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全“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五、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其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完成。因此,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是毕业论文顺利进行的保障,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白拟开展的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学术意义,消除“毕业论文肯定能通过”的消极态度,并强调解决好就业或研究生入学与毕业论文在时间上冲突的实际问题,避免“老师比学生着急”的现象。
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的同时,在实验实施或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也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培养严谨的作风。实验过程不顺利的时候,学生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急于完成工作任务而编造实验结果或篡改实验数据,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和寻求原因,或许可能发现未曾预想到的现象,提出新的科研内容或问题,这也是生物学科实验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六、结束语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任务的最后环节,是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写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任务,是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互长的教学活动。指导老师既要严格要求,全面地指导、点拨,又要“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从单纯学习过渡到实践学习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或增强学生的专门技能。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一个真实的科研或专门技能工作的过程,是即将成为研究生或专门技能工作者的一次“实战”和“练兵”的经历,相信毕业论文过程中培养的基本科研素养或增强的专门技能必将影响着毕业生以后的科研或专门技能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芳萍,任志峰,赵春江.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2).
[2] 谢吉琴.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
[3] 李海燕,俞金梅,高志红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
论文关键词:错误分析理论,英语教学,纠错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教师该讲的都讲了,学生该练的都练了,可一旦要求学生在所学语言知识的范围内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时,难免会犯各种错误。随着学习的深入、反复练习、反复出错、反复纠正,从错误多到错误少,这种现象仍然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初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发现:以错误分析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中的纠错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错误分析理论及其相关理论
1.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理论
对比分析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欧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业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认为:首先,外语学习是一种从母语习惯相外语习惯转移的过程。如果教师已经把外语与学生的母语进行了比较,那么就能更清楚地指导真正的问题所在,也能为教授这些难点做好准备。其次,只要知道了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出目的语的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错误,而一旦产生错误,也可以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做出分析和解释。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显然,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母语习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的结果,因此,为了强调学生学习语言的准确性,有必要对错误采取有错必纠的方针,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习惯。
2.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理论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对语言错误的进一步研究,White(1977,见Wedell等,1966)等学者发现只有30%的外语错误可以追溯到母语根源,而其他70%的错误则属于发展性错误。这使人们对语言错误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干扰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仅仅依靠比较母语和目的语形式来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错误已经不够了。况且有错必纠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犯错误,怕人笑话毕业论文模板,索性回避和尽量少说,反而影响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于是人们便开始把研究焦点转向了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发现、了解、解释语言学习策略和过程。
二、对于英语教学实际的启示
1.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错误分析理论首先将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进行区分,认为错误是因为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而失误是指由于偶然的疏忽而没能正确应用已知规则而造成的语言行为上的错误。根据错误分析的观点,不是一切错误对交际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根本不影响交际。因此,教师对待外语学习者所犯错误的态度较为宽容,应当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认为错误是学习语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路碑,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的错误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不该把错误当作批评的对象,更不能把错误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
2.分析学生错误的根源
学习者的错误可以分成“系统错误”(systematic mistakes)与“行为错误”(behavioral mistakes),如:
(1)The idea of doing the homework were really… was really …bothering me.
(2)She buyed me an English book.
例1中的英语使用者不但察觉到了其言语行为中不符合英语语法之处,而且纠正了它,这种错误被称为“行为错误”,指的是语言使用层面上的失误,而在语言能力层面上使用者是知道关于某一特定语言项目的正确用法的。例2中的语言使用不当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被称为“系统错误”与“能力错误”,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它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有关,而非语言使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层面上的问题,因此被称为“系统错误”。错误还可分为“错误”与“失误”,这种分法和上面的不同点仅仅是用了不同的术语,这里的error相当于上面的“系统错误”或“能力错误”,mistakes相当于上面的“行为错误”。错误还可分为“整体错误”和“局部错误”。在这3种分类里,“系统错误”、“整体错误”要比“行为错误”、“失误”、“局部错误”更严重,需要在教学中予以纠正。当然,它们又是动态的,今天是“系统错误”,到了明天可能就变为“行为错误”。
三、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应对策略
1.把握纠错的时机
这个问题一方面与我们课堂教学的期待结果(或目标)有关,另一方面又与我们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类型有关。如果我们期待的活动结果是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够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那么,就不能过多地纠正,老师纠正错误势必要过多地介入学生“说”的过程,过多地介入势必影响学生流畅地用英语来表达。反之,如果我们期待学生在活动中要准确地使用语言,那么,纠错是必须的。通常我们把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分为“实际性活动”和“非交际性活动”两大类。在这两类活动中,前者不能过多地纠错,而后者则必须纠错。当然,不纠错并不意识着对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核心期刊目录。纠错也并不意味着简单告知,甚至严加训斥。不管是在什么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老师都要关注,把握纠错的时机。
2.如何纠错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纠错应讲究适时、适度、得法,才能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纠错不适时、适度、不得法,往往徒劳无益。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水平层次,纠错形式应有所不同。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这门新语言的学习习惯,主要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在这一阶段,纠错对象主要是语言结构、单词含义,在更高一级的英语学习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比较流利地运用和表达英语,也就是说,纠错应按学生的能力进行。要使学生尽量少出错,要帮助他们形成策略,有意识地避免出错。教师的纠错应是有目的、有选择的。
(1)教师纠错
当教师在课堂上纠错时,可适当放过一些非尖锐且无伤大体的错误,这对于在学习表达语言和思想时期的学生很重要。发现学生讲错了,有时可以要求其重复。如及时、婉转、耐心、客气地对他说“Would you repeat?”这样一来可以暗示学生,“你的句子有问题”;二来学生很愿意接受毕业论文模板,并在口头表达关注意义的同时,积极地注意语言形式。有时我们说“Again”之类的话还不足以引起学生对错误的注意,这时我们就要重复学生有错误的句子。注意在重复时要用疑问的语调,说明我们对他的句子有疑问。学生一般都能发现错误并自行纠正。但在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性活动时,我们教师不应过多介入,对学生的错误不必小题大做,抓住每一个错误不放。有时不一定要求重复,否则就有可能破坏课堂交际气氛,使学生不敢开口。
(2)学生自我纠错
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评判自己。学生并非靠教师时时纠错来学习英语,“如果纠错太多,他将停止学习”。我们应该给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纠错,倘若教师全部包办代替,学生将永远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样,学生就会依赖教师成癖,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和引导学生自己找错、纠错,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分析和比较,纠正自己错误,形成一定的规避错误和纠错技能。
(3)学生互相纠错
在纠错过程中,存在三种可能性:学生可能了解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学生可能了解自己的错误而未加以改正;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更谈不上更正错误。在指出某一学生的错误之后,他仍然不能自己改正。这时,我们可以试探性地问其他学生:“Who can help him?”这样可以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加,主动思考,一般也不会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心。
四、结束语
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强调不同的重点。如果对学生的错误听其自然,其结果虽然使学生克服了怕犯错误的心理,但是过于放任自流,完全不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学生说出的充其量也只是“洋泾浜”英语。如果是训练流利程度,那么教师应该集中精力识别整体错误,而不是局部错误,然后针对整体错误做有控制的练习。简而言之,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教师应具体地分析,选择最恰当的纠错行为。
[参考文献]
[1]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James,C. ContrastiveAnalysis[M]. Longman,1981.
[3]Patsy M. Lightbown and Nina Spada ,2006,《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Third Edi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第一版)[M].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 高校;舞蹈专业;毕业形式;多元化
毕业考核,是对高校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高校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门槛,但门槛的设定因以专业性质为依据制定。而目前对舞蹈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依旧沿用着与非艺术专业一致的毕业形式――毕业论文。不但与舞蹈专业培养专业型舞蹈人才的目标相悖,更失去了其检验所学成果的目的。
一、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形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毕业考核仍以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为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而近年来,我国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从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抄袭的现象屡有发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出现选题和研究路径固化,缺乏个性化指导关注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毕业形式有待于创新和完善。
(一)选题和完成路径固化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学院教务管理部门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逐渐形成操作标准,如组织专家组审核选题,在答辩环节引入专家组集体评议等。然而指导教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需求转而迎合专家组,基本不会提出具有突破性的选题,更不会放手让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另辟蹊径。容易形成选题和实践完成路径的固化,导致许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业界真正的需求。
(二)缺乏个性化指导关注
对应届毕业生而言,一名教师在有授课任务的同时指导多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而学生会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离校参加就业招聘会,考研复习或各类社会实践,这些因素导致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们往往会从互联网上复制粘贴大部分固有选题的解决方案应付了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现象的一再发生。
【作者简介】
杨蕾(1995-),女,汉族,本科,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学生,专业:舞蹈表演。
*本文为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A类(项目编号:W2015249)课题论文。
(三)无法实现教学相长
对大多数指导教师而言,选题和完成路径的重复让指导流于形式,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起不到促进作用,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实行多元化毕业形式的必要性
高校舞蹈专业旨在培养拥有教学,表演,创作等能力的高精尖舞蹈人才。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不仅反映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校管理水平,更涉及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毕业形式则是对舞蹈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多元,合理的毕业形式应该是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配合相应的教学模式,向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行进的。因此,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实行多元化毕业形式重要且必要。
(一)学生职业发展多元化的需要
多元化的毕业形式有利于培养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及独立完成学习成果展示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极大发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自信程度。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毕业形式,诸如教学成果展示,毕业晚会等,增强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以及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
多元化的毕业形式可使舞蹈专业学生消除对毕业论文的应付心理,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形式,真正达到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学生所选择的毕业形式与毕业后的工作意向息息相关,多元化的毕业形式亦对工作经验积累有着积极作用。
(二)经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需要
所谓“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理论研究人才,也包括实践型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针对性,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实行多元化毕业形式正是很好的契合了我国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是经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体现。
【结语】
对舞蹈专业学生实行多元化的毕业形式,既有效贯彻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又增加了学生的舞蹈实践机会;既符合专业特点,也满足了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是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助推力,是文化建设内容中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 何志坚.本科毕业论文不写也罢.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17日。
[2] 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黄萍.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