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车辆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3.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
4.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5.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6.SL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
7.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
8.东莞市某公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9.测绘工程专业“四维渗透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0.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1.车辆工程专业模块课实验教学整合与优化
1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
13.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14.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5.基于闽台合作办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16.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7.车辆工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18.车辆工程专业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9.国内外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20.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21.车辆工程培养模式初探
22.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架修技术探讨
23.关于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应用的探讨
24.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系统模糊控制的相关分析 优先出版
25.《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开通
26.工程车辆油气悬挂系统防进气装置研究 优先出版
27.新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运用
28.基于“四轮驱动”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9.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0.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智能控制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
31.基于AMESim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32.虚拟仿真软件在新能源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3.车辆工程领域中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34.车辆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考评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35.论行动导向教学在车辆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6.《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开通
3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6年总目次
38.基于ADAMS的工程车辆6挡变速器换挡过程仿真研究
39.电子信息技术在车辆工程上的应用分析
40.环卫工程车辆液压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优先出版
41.车辆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42.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43.车辆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系统设计 优先出版
44.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三亚学院为例
45.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
46.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4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即将开通
4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年总目次
49.地铁工程车辆的应用维修管理
50.车辆工程类专业电工学教考模式的几点思考
51.工程车辆驾驶室噪声控制及声品质客观评价
52.工程车辆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53.PLC在某型工程车辆模拟维修系统中的应用
54.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ATC天线安装支架优化设计
55.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56.工程车辆消声器性能分析及优化
5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声明
5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栏目索引
59.虚拟样机技术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先出版
60.车辆工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
61.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62.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转向架异响分析
63.交互式工程车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设计
64.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65.测绘工程监理方法探讨
66.阶梯式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6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 优先出版
68.简析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性分析
69.基于51单片机对工程车辆闭锁离合器的控制 优先出版
70.电力工程车辆第三轨供电过无电区控制策略
71.工程车辆油气悬架工作过程热力学分析
72.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优先出版
73.论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74.车辆工程核心课程先进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75.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76.工程车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研究进展
77.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车辆制动系统防寒设计
78.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车辆制动系统设计
79.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优先出版
80.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81.碳纤维与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复合强化模型及增强机理 优先出版
82.《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声明
83.基于遗传算法的某工程车辆起步特性研究 优先出版
84.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主要部件选型
85.车辆工程类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研发
86.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87.协同创新模式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88.基于效率换挡规律的工程车辆换挡品质研究
89.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90.工程车辆驾驶室座椅H点设计研究
91.浅谈小波理论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92.基于CFD与ε-NTU法的工程车辆散热性能预估 优先出版
93.驾驶实习——车辆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94.车辆工程专业在应用型本科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 优先出版
95.产教融合培养“企业预备队”的实践与思考——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96.与专业认证相衔接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
97.基于模糊可靠度的工程车辆传动轴可靠性优化设计
98.Danfoss多功能阀在工程车辆中的应用 .
99.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时比重偏低,缺乏对新概念、新技术的介绍;
(2)设备陈旧,缺乏实用性实验的开设;
(3)科研活动参与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培养体系;因此,在培养体系、课程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进行全新的探讨,既可以作为对“机电结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可以通过车辆工程专业“以点带面,见贤思齐”,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体系的改革
现有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教学以车载CAN和LIN网络理论的认识为主,实验教学则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内容为主。但是,传统的车载网络已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针对“以车为本兼顾网络”的原则,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通信类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立足本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勇于探索。通过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建立学生对车载网络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展示本专业前期积累的各项成果,如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等,为后续知识体系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在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车辆相对独立、功能简单,但系统结构较为完整的网络通信类实验项目,力求学生能在课程实验中能加深对车载网络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车载网络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课程设计、竞赛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展开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训练。围绕汽车行业生产、研发过程中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问题进行选择,力求实现能正常运行的实验室样机,提高学生在车载网络通信及优化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程平台的改革
围绕培养体系的三个层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规划,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网络通信类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成“大机械类基础课程平台”,并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适当增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向和车载网络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机械类、通信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主要依据,搭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平台”。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增设网络通信类课程,还要兼顾原有机电类课程的设置。相互支撑,构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群,通过车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科体系的交叉,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1基础平台
通过增设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结合相应的课程实习,将通信网络类课程融入到基础课程平台中。以主题会议、专家报告等方式向低年级学生介绍行业前沿技术以及网络在汽车中具体应用,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总课时的限制,通信网络类基础课程以小课时、重实践、多交叉的形式进行调整。由于机械类课程在车辆工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根据“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则进行压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压缩课时量,以增设相关网络通信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流,势必会造成机械类课程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发生冲突。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形成车辆与通信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创新性的将部分学生引导到车载网络通信方向,有效缓解机械与通信类课时冲突的问题。
3.2特色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选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平台的课程覆盖了车辆、机械、通信等领域,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和通信网络等多个方向,满足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对部分优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指导的培养制度,进入实验室协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实现导师负责、研究生协助的双导师培养制度。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通信类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车辆工程和网络通信的知识,既能将教学内容从机械知识结构拓展到网络通信领域,也能够将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中。但我国高校中在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鼓励学生将新想法、新创意,以发明专利、科技创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构思新颖的选题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同时设定创新学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究。
5结语
1.1RAMS工程技术体系建设思路
为了构建科学实用的轨道车辆RAMS工程技术体系,需从实施RAMS工程需求出发,进行背景调研,分析、归纳、吸收国内外文件、标准、规范、指南、报告等文献和工程应用经验及要求.根据列车产品特点开展需求分析,分析列车产品RAMS工作特点及现状、现有规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同时结合RAMS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开展列车产品RAMS工程技术体系的研究工作.轨道车辆RAMS工程技术体系的研究途径如图1所示.按照图1实施途径的要求,可将RAMS工程技术体系分为RAMS管理、RAMS设计分析、RAMS信息和验证确认4个模块,有步骤地实施和开展.
1.2全寿命周期RAMS工作
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轨道车辆产品特点出发,结合标准EN-50126/GB/T21562,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确定轨道交通列车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每个阶段需要开展的RAMS工作.
1.3RAMS工程技术体系框架
轨道车辆RAMS工程技术体系结合产品的研制特点,考虑全特性、全系统和全过程,按照RAMS管理、RAMS设计分析、RAMS信息和验证确认等分类进行构建,轨道车辆RAMS工程技术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1.4建设实施
1)组织和队伍建设.成立公司级管理组织,成立RAMS技术专业化队伍,各相关单位设置专职RAMS管控人员,对设计、工艺和信息等方面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形成RAMS工作队伍.
2)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建立RAMS管理控制程序,明确RAMS工作流程和各部门RAMS工作中的职责.编制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相关分析的RAMS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每项工作的方法和标准,使每项RAMS工作都有明确责任人和标准模板.
3)RAMS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根据轨道车辆特点,按照RAMS信息的特征开发的RAMS信息管理、分析和应用的数字化RAMS信息管理平台.该系统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RAMS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利用,以提高信息工作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为全面收集、分析、处理及反馈列车研制与运营中的RAMS信息提供必要、快捷的渠道和实用工具.RAMS信息平台总体框架和登录界面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4)产品项目应用和管理.结合产品项目应用RAMS信息平台、RAMS管理制度和RAMS分析技术规范,在实际产品项目中开展RAMS分析和管理。
2工程应用实例
我们设计、实施的RAMS工程技术体系在产品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结合某动车组项目,从可靠性分配、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安全性分析、故障树分析、维修性分析和RAMS信息评估等方面对应用情况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2.1可靠性分配及FMEA分析
1)可靠性分配.根据给定的可靠性指标,结合各子系统现有的可靠性数据信息,采用评分分配方法,通过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或专家对影响可靠性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行打分,并对评分值进行综合分析而获得各单元产品之间的可靠性相对比值,根据相对比值对每个子系统分配可靠性指标,得到动车组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2)FMEA.按照FMEA规定的分析方法和程序对构成产品的系统、子系统和零部件,或对构成工艺过程的各工序,或对运用维修过程的各种检查方法、维修措施进行了逐一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产品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确定每一故障对人员和系统的安全、任务的完成、系统性能、维修性及维修要求等潜在的影响,并按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概率,确定其危害性,找出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这些影响.从而为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维修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维修计划、后勤保障分析、试验计划的验证及检查等提供信息.
2.2安全性及故障树分析
1)隐患识别及分析.利用系统安全性工程方法,识别了动车组的隐患,充分考虑了人员、过程和系统运行模式,并完整地记录了结果,评估其风险,从设计、工艺、运营和维修等方面进行改进,使风险降低到容许风险范围,实现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2)故障树分析.利用FTA寻找重大或频发故障的原因和/或原因组合,即寻找导致故障发生的所有故障模式,协助分析人员发现潜在故障,发现设计较薄弱环节,指导故障维修,以便改进设计或使用和维修方案.例如对故障代码为25EF的故障进行故障树分析.
2.3维修性分析
为了保持和恢复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按设备的可靠性状况,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应用逻辑决断方法来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类型、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定预防性维修大纲,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时线分析表可以清晰的表示大量并行作业之间的时间关系,如表5记录牵引系统各保障工作项目的时线分析明细及人力人员的使用情况。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