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三历史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应该包容、鼓励学生角度独特的思考
发散式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鼓励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以个性化思维为前提,对同一历史问题或者现象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思考,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该教学方法中,教师是引路人,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负责讲解基本知识,如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形式等,然后鼓励学生就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或者比较有争议性并且有意义的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例如:讲解《工业革命》这一课时,在将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历史事件讲解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时中国社会处于何种状态?为什么处于这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根源是什么?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无法产生工业革命?让学生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见解。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将历史串联起来,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发散性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深入思考
发散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学生深入思考。通常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但是有一些历史事件,学生单靠文字和教师的讲述是无法真正理解和展开深入思考的。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创造情境,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从而促使学生想象、推测、思考。例如:《》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段有关的视频,然后提问:“该怎么定义的‘成功’与‘失败’,为什么?”通过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视频和争议现象进行个性化思考,提出独立的见解,而不是背诵课标或者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从而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三、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结构
发散性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拥有比较扎实、完善的知识储备和体系。教材的编写侧重逻辑性和科学性,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因此,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整合,既是必要的步骤,也是对教师的重大考验。整理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横向是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或者不同民族在相同的时间段中所进行的活动或者改革等的不同;纵向是同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等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大事年表。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变化。例如:具有相似特点的朝代或者历史事件可以放在一起讲解;具有联系性的事件可以穿插讲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总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能够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理可依”,并且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模式和能力的形成。
如何走出这一地理教学的误区呢?根本的办法是端正教育思想,改变陈腐的传统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 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地理教学中,实行设疑、解疑和留疑这种“三 疑”式教学法,也能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学懂学会和熟悉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提 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地理教学中采取三疑式教学就能促进学生的积 极思维,从而逐步达到新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那么,地理课如何设疑、解疑和留疑呢?
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八种:
1.拟问设疑: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如讲地球的形状 时,老师边讲边问:“地理的形状像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地球的形状呢?”通过学生回答后,开展讨论式 教学。
2.推理设疑:老师在讲课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推理提出问题。如讲外流 河汛期时,先讲明外流河的水量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然后请学生回忆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并提问,各地 区河流的汛期分别都在几月份;根据推理,学生很快就能自己发现和掌握这些新知识。
3.课题设疑:把地理科研课题当成问题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有助于提高学生立志献身于地理事业做准备 ;如讲长江水资源开发时,谈长江能否变成第二条黄河,三峡工程的论证等。讲地壳演化时,谈恐龙灭绝,我 国第四纪冰川分布之谜等。
4.故事设疑:讲故事设疑,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加深了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都在英国军队控制之下,但德国潜艇却能平安地通过海峡而不被英军发现,到底用了 什么绝招呢?然后讲解密度流的知识和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特点,最后揭开其中奥秘——德军潜艇潜入浅水 中关闭发动机随密度流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
5.图象设疑: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各种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 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笔者将六册教材中的图象系统都设计了各种练习题型,翻印后叫学生阅图练习 ,效果很好。
6.情景设疑:通过小品、诗歌、歌曲、录像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制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再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你从雪山中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长江之歌》那动 人旋律的回荡声中,再向学生提问长江发源在哪里?长江之水流向何方?长江源流有什么特点?
7.假设设疑:提出某些不存在的地理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相象能力。如讲平流层中的臭氧时,结合环保知识向学生提出,假设臭氧层继续遭到 破坏而消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8.综合设疑:在复习时,采用综合设疑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如在夏至这一 天,我们假设全班同学做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游,要求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世界各地夏至这一天具有明显 特色的地理景观都写出来,这个题目涉及天文、气候、自然带河流、水文、洋流等多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有 效地把握知识脉络、理顺思路,发展思维。
设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太玄,高深莫 测,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摘到为好。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在讲 非洲撒哈拉沙漠时,可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似乎是“越近 海,降水越多”。然后指出“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人站在大西洋岸边,前边是碧波荡漾的 大海,背后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是为什么?有谁能解这个谜?”题意明确,富有诗意。既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地理事项进行分析。
最后,设疑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和提问,不可面面俱 到。无计划无目的设疑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设疑之后,就要针对设疑进行解疑。古人对教师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解惑 ”也就是解疑。
能否熟练的掌握解疑技巧,这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具体表现。
怎样进行解疑呢?方法很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
1.教师自行设计有关信号、图表,精讲教材的基本原理;间接地进行解疑。
例如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 图”相关联系。从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若分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
2.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可穿梭 在学生中既能方便地为优生提供高难度的“跳杆”,又有时间为差生指点迷津,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失误。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 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 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4.通过评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 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 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解疑时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 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例如,讲地 形雨形成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完示意图后提问“地形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可能对示意图理解不透,只好照 本宣科了。若将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题:(1)潮湿的气流前进时遇到高山会怎样运动?(2)气流上坡后气温有何 变化?(3)气温变化后,空气中的水汽如何变化?(4)水汽是迎风坡多还是背风坡多?这样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次,在解疑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 ,这比断然否定要好得多。最后,在解疑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 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时”,学生在读图后,对七月份20°-30°N沙漠地区成为世界 最热的地方理由讲得充分,而对赤道地区为什么不热,却只字不提。对此必须提出设疑,引导学生对赤道地区 气温状况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上完课后或某个问题解疑以后,教师不把眼光停留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 、趣味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即留给学生疑问,推进学习内容深化。学生有了疑,就会产生新的求知欲,激 发他们的思维,促使其到课本中或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这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自我探 索,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了乐趣,乐趣又会诱导他们去进一步探索。
留疑有两种类型,一种留疑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 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类留疑必须紧扣教材。上完北美洲概述的 地形部分之后,留给学生北美纵列地形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道题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又能引导学生从欧洲地 形对气候的影响来推导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下一节课讲述打下了基础。
一、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四种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观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因此,对课程标准的深刻领会,对新史观的准确把握理解,既是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备战高考的基础。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因此,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现代化史观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内容包括经济方面的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核心)、信息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多元化,社会城市化等。社会生活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各时期的文明均是在物质、政治和精神三大领域的酝酿和体现,且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交流、渗透和转化。对待文明应坚持平等和开放的态度,努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二、拓宽教学视野,用新史观整合知识
高中新课改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用新史观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让学生扎实掌握主干知识,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用文明史观进行整合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文明进行纵向整合,如中国政治文明发展演进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可把相关史实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发展脉络清晰的知识结构。二是对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内部三种文明进行整合,如春秋战国时期可整合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三个领域的相关史实。三是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的比较整合。用现代化史观进行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近代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准确把握理解,构建更加清晰扎实的知识体系。如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可按如下进行整合: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日益萎缩,濒临崩溃—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活史观在高考中运用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关注民生等。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进行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去研究世界历史。如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整合为:雏形出现—拓展扩大—初步形成—最终形成—深化发展(二战后至今)。把相关史实整合在这一发展主线下,既有利于对主干知识的识记,也有利于对全球史观的准确认识。
三、注意科学方法,正确处理相互关系
影响史学观点的因素主要与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把我国学者提出的新史观与西方相应的史观画等号。
四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要有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体现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史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社会生活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说其他三种史观侧重于宏观,社会生活史观则侧重于微观。把四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同时,新课程下我们强调转变史学观念,摒弃以往那种僵化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坚定不移地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不要把新的史观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开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