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建筑论文范文

传统建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建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建筑论文

第1篇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表达情感时都是较为含蓄和内敛的,并且善于通过借景、借物等方式来抒感,激励自我。这种语言的含蓄内敛与艺术作品所表达的言外之意联系在一起容易使观赏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情感交流。正如司空图《诗品》所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就是这一载体,它将各种不同题材的故事,不同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内容呈现在有限的图幅里,以此借物言志,借景抒情,意在画外,情在景中,许多不可言传的情感和愿望都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木雕作为传统建筑中的小木作,不仅具有功能性更有观赏性,尤其是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更具有教化功能,它蛰伏了儒家思想的影子,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忠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伦理范畴,又是政治范畴。中国封建社会臣对君的责任与义务就是忠义。作为臣子,必须竭尽全力去维护君王的权益,并以此作为人生追求。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中有许多表现忠义类的题材,如《赵子龙救孤》《三国英烈》《桃园三结义》《苏武牧羊》《杨家将》《关公千里送嫂》等。这些反映臣子如何守节,尽忠讲义的千古流传故事都十分清晰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崇人伦助教化的道德原则。

二、木雕中所蕴含的孝道思想

中国文字有六书之说,一是指事;二是象形;三是形声;四是会意;五是转注;六是假借。其中指事与象形是造字的基础,也是很生活化的形容词与名词,形声与会意是文字的架构,转注与假借是文意的扩充。如我们常说的前后左右等就是由“指事”而造成;山河日月、猪狗牛羊是“象形”造成。而“形声”与“会意”则是为了表达多种事物与不同的抽象观念。“孝”就是个会意字,其意是年幼者搀扶着长者,可见孝道是自古有之,任何时代都视其为根本,它不仅是道德伦理条规,更是人性的根本。孝道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历代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把孝道视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安邦之基。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中反映孝道的题材也很多,如《扼虎救父》《怀橘遗亲》《鹿乳奉亲》《乳姑不怠》《啮指心痛》《刻木事亲》《单衣顺母》《亲尝汤药》《哭竹生笋》《扇枕温衾》《孝感动天》《恣蚊饱血》《为亲负米》等,这些戏曲故事都是反映父慈子孝等内容,不论这些故事是否属实,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体会出它的言外之意,人们对于孝道的态度,不只是挂在口头,更是深入到内心,成为一种道德标准。在中国封建社会,孝悌观念也是统治阶级善用的方式,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他们推出“举孝廉”的制度,由此发生了很多愚孝的故事,如“割股馈羹,以愈父病”等。上述这些有关孝道的故事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能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部分对于现实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木雕中蕴含的忍让精神

“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涵养与修为,它是克己爱人,是忠恕、是体谅、是舍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国语•周语下》说:“爱人能仁”,仁爱是以宽容,忍让之心去对待别人,是要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论语•里仁》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忍让不仅体现在亲人间,它也体现在朋友,同事、乃至整个社会关系。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的处世方式,而这一方式的具体体现就是忍让、宽容、仁爱等思想,它起到的教化作用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稳定有序,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所希望的景象。

四、木雕中所蕴涵的读书及第观念

第2篇

1.建筑题材的选取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中,主要是以雕刻、彩绘以及飞檐等方式组成,而这些元素所采用的题材都是以人物、飞禽和走兽等,而这些题材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其主题都是以吉祥祥瑞、趋利避害的主题,并且,民间艺人都是可以通过某种自然的现象或者是以民间的故事等形式来随意安排题材的组合,这样表达方式可以突出题材和人们情感之间的交流,并且,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具有艺术上的美感。

2.建筑元素的表达形式

在现代的建筑形式当中,可以通过彩绘、雕刻等元素来表现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更能在现代建筑形式上进行充分表达,体现建筑本身丰富的民俗和民风以及传统文化的形式。尤其在建筑彩绘中,彩绘可以充分运用色彩的关系,逐步强化装饰图案绘制在建筑构件中的效果,从而可以更好地显示出人民对生活的情感,更好地帮助人民展现自我个性,增强建筑构建的生命力,一般的情况都是运用在门扇和斗拱等建筑构件上。另外,在建筑雕刻上,可以形成中国传统的建筑风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建筑整体上的特定功能,进而满足当前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在木雕建筑上,更是显得非常具有文化上的内涵。木雕,这是古代建筑的骨架形式,并且可以通过对木材以及其他材料进行相应的雕刻,其中所表达的功能和具体上的审美意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都是运用在柱子和房梁上等一些附属构件上,从而能够体现出一种古朴的艺术格调。而且,木雕可以按照工艺可以划分为浮雕和圆雕等方面的建筑元素。

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方法运用

在传统的建筑形式中,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构建元素来进行建造的,并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建筑装饰中去,使得装饰元素在建筑形式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1.在传统建筑元素在引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建筑元素中对构图优美和简洁的团加以运用,这样就能够达到相应的审美需求,例如,可以将龙纹和几何雕刻运用在茶楼建设中去,或者是可以采取祥瑞的设计,并借此表达建筑中所具有的江南传统的水乡村等特点。

2.传统建筑元素的抽象变异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元素的抽象变异,并通过几何的简化和夸大的艺术手法进行运用,切实改变传统建筑中的各种结构,达到强化建筑形式的主题,使得建筑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这种方法主要是可以灵活地运用在窗户以及斗拱等上面,这样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现代美和传统美,深刻感受到方格窗户的错落有致的形式,这样就不但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建筑的现代感,同时有蕴含传统建筑美,所以,运用抽象变异的手法,逐渐创造出具有现代美的几何体,这样就可以使得建筑在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打破了建筑呆板的形式,充分展现出建筑形式之美。同时,在世博会的中国设计中,就是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灵活运用,使得更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在国人的面前。通过大胆的变异,并经过现代技术的分解和组合,这样就不但可以展现现代化的工程技术美,同时,又可以进一步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气质。

三、结语

第3篇

1.1历史背景分析。建筑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能够充分代表城市肌理和文脉片段。建筑历史是通过传统材料的记录进行呈现的,其从某种程度而言留下了历史印记,具有一定影响和心理暗示。人作为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对传统材料自身具有的亲切属性和自然属性能够直接产生认同感。

1.2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传统的建筑材料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自身发生巨大变革,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水平对传统建筑材料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表现手法也由保守向夸张过渡。传统观建筑材料自身具备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能实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美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让人在视角效果上实现美。目前,诸多建筑师认识到现代地域建筑融合地方情感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显示出时代特征,还可以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延续。现代建筑中融合传统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文自然的本质,体现出人文关怀。

1.3研究传统建筑材料的作用及内在本质。所谓传统建筑材料是指传统土木建筑结构所有材料的总称。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沙石、石灰、石膏、菱苦土、水泥、混凝土、木材、竹材等等。现代建筑师们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在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下,体现建筑魅力,使传统建筑材料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2新理念在传统观建筑材料中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相互交融,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更是无法避免的相互交织。而处于这种世界发展趋势之下,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传统建筑材料,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之上,将外来的和新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借鉴。目前,地域性的建筑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利用高科技水平和材料,还需要考虑如何与传统材料有效结合,在保持传统建筑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顺应时展要求。当前,随着高新技术工艺的水平的提高,为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2.1传统与当代建筑材料的结合。传统建筑材料的存在方式不仅是单一的材料,通过和当代新材料的结合,赋予传统建筑材料艺术的气息。根据传统材料的不同特性和新型材料相互结合,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给现代建筑带来强烈的传统艺术情感,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材料的不足。在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下,钢节点的采用很好的弥补了木质结构的强度弱的问题,而当代把钢木结合起来作为新的建筑材料,也成为了当代木构的主要特征。如Tarnow小礼拜堂,它位于波兰中部维斯瓦河岸边一个小村庄里,由私人投资修建(这在波兰来说非常罕见)。该教堂是作为地方社区一个冥想和祷告的地方而建,完全由木材搭建,除了有一堵玻璃墙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窗户,这堵玻璃幕墙是祭坛的背景,在教堂内部,你可以通过遥望河流和遥远的地平线达到安宁。木构件通过井字状的钢节点把竖向设计得非常精致、巧妙的支撑构件和斜方向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就好像木构件只是简单的靠在一起一样,同时和木柱周围的数目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轻盈、迷人。这些新旧材料相互交织在一起,是时间和历史划过的印记,是新旧时代变换的象征,象征着勃勃生机。

2.2传统建筑材料融入现代新技术。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虽然使得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但是同时也推动的传统建筑材料的进化。每一次的技术改革,都使得建筑形式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与结合,使二者又撞击出了新的灿烂的火花。新技术与传统材料的结合,赋予了传统建筑材料新的生命,使得传统建筑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改善,使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领域更加广泛,传统材料不再是传统文化的符号,更是现代建筑塑造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传统建筑材料和新技术的结合,赋予了传统材料的节能塔形,这是传统材料的延续与发展的体现。在芝贝欧文华中心设计中,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对当地的棚屋的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从中提取出了“编制”这一构筑模式,他把封闭的屋顶面向天空敞开,把外侧的木肋弯曲向上延伸收束,高低起伏变化,并且获得了较抽象的”容器“意向图。它的外形是由计算出的流体力学模拟气流空洞试验决定的,同时达到了自然通风和减少风载荷的目的。

2.3传统建筑材料融合新加工工艺。材料自身不是永不改变的,传统材料自身只有经过进化、改革、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新型的加工工艺让传统的建筑材料的质感、重量等性能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色泽、光泽、文理,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在当代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著名建筑师阿道夫•鲁斯,把各式各样的石材运用现代机械经过切割、加工形成面纱的感觉。使其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具自由行和轻薄感。密斯•凡德罗在巴塞罗那展览馆中见证了薄石表面的可能性。他那介于真实表面和反射表面之间的空间(水池、抛光玛瑙石、大理石、浮动的玻璃和层层叠叠的石灰石隔板),给人以梦幻般的室内空间。同时密斯采用石结构在光、反射和强表面之间,在玻璃的透明性和石板的不透明性之间各种变换。在密斯的作品中石材的颜色和比例都给人呈现出迷人的感觉。石材的使用使建筑自身增加了不少的色彩,令人更加着迷。

3结束语

第4篇

广州建城两千多年,传统民居受岭南气候和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西关大屋和竹筒屋是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关一带。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

西关大屋是清朝末期,一些官僚和商贾在商业繁盛的西关兴建的大屋。这类古式大屋多是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坡形屋顶,1~2楼层,纵深二三进。进门有门厅、天井、轿厅、正厅、二厅(饭厅)、房间等。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楣、花罩、屏风和满族花窗,装修精细,典雅古朴。正门由“脚门”、“趟栊”和大门组成,正面外墙是色彩淡雅的青砖和白色花岗石墙裙,俗称“青砖石脚”。①

竹筒屋。建筑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由前至后排列以天井间隔的多所房间,形如竹筒。通风、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屋身增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似为一层,但因层高达4.5m,故常置夹层,并设电梯。墙基用石块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竹筒屋也起了一些变化,出现两三层建筑,楼层用混凝土梁,门楣上使用混凝土过梁,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该位平顶,时称“洋楼”。②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主要分布在今荔湾区,在建筑形式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设三道门:脚门、趟栊、大门,屋内多用满洲窗等做间隔。西关大屋为富商巨贾建造,故宽敞气派、工艺精良。竹筒屋为普通百姓所住,故面窄进深大。

据载,西关大屋清末民初鼎盛时期数量多达800多间,至今留下不足十分之一。走进西关,走进弯弯曲曲的小巷,走在青石板上,时而可以发现还保留着大门三件套的房子,从残破的大门看进去,幸运的还可以发现镶着彩色玻璃的屏风。西关大屋保存比较好的有耀华大街西关大屋区、泰华楼、黄宝间石屋、小画舫斋、龙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十五甫、十六甫西关大屋等。西关大屋保护区外的传统建筑,正日渐衰颓,不少随着旧城改建永久地消失了。

2广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存世情况

清代手工艺术品制作十分发达,雕刻技艺广泛应用于民居装饰。岭南民居也广泛运用木雕、砖雕等技艺。特别是西关大屋,兴于清末,其室内装修集工艺美术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应有尽有,许多既有应用功能,同时也是艺术珍品。不少消逝的传统建筑构件,或因为精美,或因为实用,留存了下来。脚门、趟栊、大门、封檐板、石脚、石门、水磨青砖、阶砖、麻石板、屏风、满洲窗、花罩、砖雕、挂落、花窗、栏杆、瓦当、滴水、红梁……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中保留下来比较多的有:脚门、趟栊、大门、封檐板、屏风、满洲窗、花罩、挂落等。这些建筑构件,一部分是市民为了保存家族记忆在老房子拆除时留下来的,一部分是在旧城改建中,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市民或文物商人收集保存下来的。这两年笔者在荔湾区拆迁完还没开建的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丢弃的柱础、已断裂的石门套,还有一堆堆等待出售的青砖、陶瓦。走进广州文昌北路时,偶尔会遇到拆迁的工人用三轮车载着老旧的门窗什么的来问店主是否收购。经了解,现在私房改建时很多房主采用以工代料的方式,拆迁的工人就尽可能把旧料卖出去多挣一点钱。笔者在文昌北路上见到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有的品相完好,价格也相当高昂。有的则是从刚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风雨,已非常残破。

3充分发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

传统民居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单元之一,在当今趋同化的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保护传统民居,就是保护城市的文化个性,传承城市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民居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化,理解的角度也在变化,为我们的后代保留研究素材,也是传统民居保护的意义之一。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在传统民居已经大量拆除的情况下,是传统民居保护中的补救措施,对保存记忆载体,研究、传承传统民居也大有益处。要重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收集工作,充分发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

3.1重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收集

城市旧城区改造工程大量开展的时候,也是传统民居被大量拆迁的时候,也是大量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最好时机。有的城市在城市改造的时候认识到了收集保存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较低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保留下了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的幸运,待到保留城市特色的意识深入人心时,大量的传统民居已随着旧城改建、道路拆迁等被拆除。笔者在走访广州一些收藏家时,他们谈起前几年广州荔湾区的改建时,痛惜地说那时很多老房子的构件被丢弃,想收集但苦于无处存放,也只能选择其中一些工艺较好、体积不大的收藏。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在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部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一是通过掌握旧城区危房改造的信息,在部分传统民居改建时收集建筑构件。二是利用市场渠道。笔者了解到一些怀旧的市民在装修房子时会利用一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另有一些文化类的公司在设计办公、酒店等公共空间时也会运用到传统民居的一些元素,这使传统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市场,就有人专门收集出售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这无意中保存了部分传统民居构件。盛世收藏,近年兴起的收藏热,特别是收藏类电视节目的宣传,使旧物的“文物”价值深入人心。不少拆迁的工人,因为想到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是“文物”,值钱,不再随意处置,这也有助于传统民居传统构件的保存。

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就是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残篇断简。有了记忆的载体,就有可能再现历史。碧桂园集团正是以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为基础,通过复建建筑物,展示民俗,再现当时的生活环境,是对传统建筑构件记忆功能的成功再现。

3.2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构件

不能承载当时居住的环境信息,不能传达当时居住的空间环境和社会心理,这是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的局限。但是构件的尺度、材质、工艺等可以为建筑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大量素材。建筑学、民俗学对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研究,也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收集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意义的认识。就广州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来说,在具有同时期中国民居建筑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典型的地域特征,期待学者对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的解读。

有些城市在收集、展览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基础上,分类出版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图集。这也不失为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开展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基础研究的好办法。

3.3举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展

在民俗馆整理保存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的同时,各城市兴建的规划展览中心(馆)成为展示所在行政区建筑历史的重要场所。不少规划展览馆设置“历史厅”、“历史文化名城厅”等展厅展示城市的发展史,在布展时大量收集利用历史照片的同时,一些城市也收集利用了城建历史实物,其中就有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有些展馆更是大量地收集展示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如佛山市规划展览馆,这既推进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等城建历史实物的收集保存工作,也通过展览让公众关注到传统民居的保存现状,关注到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另一保存方式:展览。通过展览,在失去构建房子的实用功能后,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得到突显,成为人们了解城市历史的线索,回忆过去家园的载体。

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历史,回味过去的家园,建筑民居建筑构件具有历史记忆和再现的功能,就有了存世的理由。这些从消失的老房子中幸存下来的片瓦只础,带着岁月的馈赠和消磨,静静地让人凭吊、回忆、追溯、再构。

参考文献:

[1]陶玉.关于城建实物档案的思考[J].城建档案2008.6.

[2]鲁成文.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对城建实物档案的征集[J].广东档案2008.1.

第5篇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

传统建筑的教育状况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营造和教育上的比较,可概括归纳为“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传统四有”,指在既往形成的传统建筑营造教育中有明确的建造体系,如多种结构类型;有清晰的空间体系,如空间的等级序列;有相应的营造技艺,如各种建造材料的加工技艺;有脉络的师承方式,如依托于方言分区上的传播关系。“现代四缺”,指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少中国传统建筑的教育内容,如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少且处于体系中的附属地位;缺少资源转化,如有关传统建筑的典籍丰富,但缺乏向专题教学资源的转化;缺少营造技艺的延续,如各地传统建筑存留类型和技艺众多,但缺乏延续的方式;缺乏营造实操的引领,如在现行建筑学教学中缺乏具有传统建筑实操能力的教师、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一句话概括,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建造体系、缺教育体系。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主要分为:布扎、包豪斯和建构3个体系。布扎体系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侧重将前人已有的建造形态转换成要素,再转化为形式组织规则,进而通过艺术构图进行设计。布扎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建筑实体艺术形式的创造,在形式上的创新能力成为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包豪斯体系随现代建筑运动而起,成为现代建筑学教育体系的主体,在教育上侧重从功能行为、空间类型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行为方式设计空间建造逻辑。包豪斯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空间上组织的创造,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仍然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取向。建构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关注于建筑空间的构造逻辑,侧重空间与材料、构造之间的对应组织,如空间的骨骼和外表皮形态呈现,建构体系的教育主轴为空间建造语汇的培养。以上3个建筑学教育体系建构均源自西方,暂且不论体系之间的优劣,三者均很好地将空间的建造现象转化成了适于传授的专业课程,并形成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之间的配置。国内高校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入,早期主要为布扎体系,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主体为包豪斯体系,由于深受布扎体系中艺术精英思想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学教学中呈现出较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倾向。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追求空间造型、形态构图的独特与变化,审美悟性的启发教学多于规则理性和营造逻辑的传授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于艺术创作而非工程建造。此外,由于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为西方引入,在教学内容的主体架构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营造必然是缺位的。

面向历史建筑保护的教育课程与专业

国内外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开设课程与专业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如1962年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与罗马大学合作开设建筑保护课程,哥伦比亚大学在1964年开设研究生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国内的高校也先后开设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专业,如东南大学开设了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同济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文物保护专业。国内外多所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教育课程,比较下来,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普遍比本科阶段多。在大学教育中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有多年了,但从专业教学的规律上比较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很明显是无法培养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本科阶段应该提倡专业规则教学和专业素质教学,为日后形成创新能力做储备。具体到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由于该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复杂,多包含对历史建筑的认知、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认知、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储备,只有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成为具有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托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更新建筑学教育体系,在本科阶段将素质培养到何种程度,研究生阶段培养到哪种层次,就成为了建筑学教育在体系建构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在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古建测绘等课程,但在教学深度上普遍都停留在专业认知层面,而非专业建造层面。中国建筑史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偏向于断代认知,孤立地讲授如唐代、宋代、明代或是清代建筑史内容,列举各朝代的建筑风格。从中国传统建筑系统的角度看,这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教学内容,缺少脉络延续层面的内容。古建筑测绘课程更是单纯的对象认知,教学过程中只是训练了学生对具体某个传统建筑外观尺寸的了解,而非掌握构造尺寸的由来,对于隐藏在构件内部的构造尺寸更是不得而知。传统民居专题课程在教学中属于科普认知范畴,教学内容展现出丰富的地区与民族传统建筑类型与样式,但基本不涉及各种类型在建造上的规律。

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国内高校在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粗略列举以下4点:第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应该如何搭建?既然是一个独立开设的专业,就会有相应的且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第二,工科类院校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如何依托建筑学教育的基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基本上是“2+2”或“3+1”模式,即前两三年与建筑设计课程设置相同,后一两年有所区分。暂且不论学期长短,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嫁接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之上,嫁接到何种程度就涉及到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第三,如何改变传统建筑知识的方志式讲授方式?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专业课程,在讲授中通常描述一个地区和另外一个地区的类型不同、一个元素与另外一个元素的区别,偏向于方志式描述性讲授。讲“异”的同时忽略了“同”的普遍性原理讲授。第四,保护设计、保护实操在教学中如何形成主次配置?在主干设计课程上与传统建筑知识、实操如何衔接,即用何种载体去讲授“同”、用何种载体去训练保护设计的类型、用何种方式去传授实操技艺,专业教学课程的主次结构配置亟待研究。作为资源的传统建筑中国地理版图广阔、气候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类型和地区文化类型上的丰富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的类型多样,在建筑的营造中应对环境要求、获取建造材料、加工技艺多元化,加之民族文化、等人文要素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呈现出各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类型。传统建筑多样化的空间实体类型,具有转化成为教育资源的潜力。如在地区空间分布上,建筑类型以及营造中的形变等体现出建造智慧和建造逻辑;在建造材料上,对木结构、夯土、石筑等材料加工技艺体现出建造的技术逻辑;在民族信仰上,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上反映出文化共同体的状态;在方言文化圈上,传统建筑的形态样式可以体现出建造传播的脉络等。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传统建筑的这些方面不可能全部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但将其转化成专业教学资源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方面,对历史建筑修缮、保留构件如何衔接、修缮材料选择、砖墙和瓦片等修缮方式具有实操价值;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对未来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标准的建立具有基础支撑价值。

传统建筑的教育转化

面向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

面对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需求、未来的发展与自强趋势,在教育体系建构上有5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实现转化:一是从类型缺位向体系建设转化。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进,在这其中中国传统建筑是缺位的。在教育体系中仅仅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类型提炼出来作为辅助教学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中国传统建筑从空间到文化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当中,进而构建其中国本土建筑的教育体系。二是从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转化。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作为实体对象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将其转化成教育载体。只有实现了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的转化,才能将传统建筑营造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技艺以及文化等传授下去。三是从图典书籍向专业教材转化。关于传统建筑的图典书籍众多,有《营造法则》、《工部则例》、《营造法原》等,如同字典不是教材一样,有关传统建筑的法则、案例、图典也不是教材。要构建传统建筑的教育体系,就需要将这些丰富的图典书籍转换化为可传授的专题教材。四是从方志讲授向规律掌握转化。对传统建筑的方志式讲授是描述性的,该部分内容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是面向过去的,要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应更多地侧重对于差异性现象背后的专业规律的掌握。五是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建构转化。中国传统建筑在思维环境中普遍被认为是“老建筑”、“旧建筑”和“破建筑”,本土建筑文化在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位,导致在传统建筑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匮乏。也有少量从事于传统建筑保护和设计的人才出现,但多是由于个体的兴趣使然。对于专业教育层面而言,人才培养仅仅寄托在兴趣培育上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应该通过教育体系的建构而落实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

实操能力培养的教育基地建设

第6篇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预计1999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接近20%。,全国新型建材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决的墙体材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2、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和平能力不足万吨,只能和平品种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立方米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年全国产量约80万吨,其中矿岩棉约20万吨,玻璃棉约4万吨,泡沫塑料约5万豆子,膨胀珍珠岩约600万立方米(约含45万吨),其它材料6万吨。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赳不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3、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4200万平方米,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昌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4、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左大路。199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2.1亿平方米,塑料地板3600万平方米,建筑涂料65万吨,塑料管道9万吨,塑料门窗近1000万平方米,化纤地毯450万平方米。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帮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来说,国民经济和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令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程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三、新型建材及制品展望

按照建材"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产值800-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2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7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1、部分新型建材产品2000年及2010年预测

(1)防水密封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8300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到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2.5亿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

(2)保温隔热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40万吨,玻璃棉5万吨,膨胀珍珠岩30万吨,硅酸铝纤维4万吨。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4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

(3)矿棉吸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2000-25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

(4)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7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平方米左右。

(5)建筑涂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为100万吨,中、高档建筑涂料将占较大比例。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

(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异型材需求量为20万吨,可组成1000万平方米塑料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000万平方米。

(7)塑料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为8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1.5-2亿平方米。届时,各种塑料地板(包括弹性卷材地板、半硬质塑料地板、柔性卷材地板)和各种功能地板)抗静电、防腐蚀、防火、保健)的品种、档次将有显著的提高,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8)塑料管道。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为40万吨(其中33万吨为排水管、7万吨为给水管),塑料管材与管件不配套基本可解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其品种包括塑料给水管、电线导管、冷热水管、燃气管等。

(9)壁纸、墙布。预计到2000年,全国壁纸、墙布的需求量为2.5-3亿平方米。胶印壁纸、全天然壁布、水墨印崦及其他功能的壁纸将进一步发展,可基本满足高级宾馆、饭店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并有部分出口。

(10)化纤地毯。预计到200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为12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将达到5000-8000万平方米,品种基本可配套,可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物对抗静电、阴燃、防毒、防沾污、耐磨等功能的要求。

2、"十五"期间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

新型建材将成为第十个五个计划期间(2001-2005年重点发展行业。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的比例将由"九五"末期的28%增长至35%。重点是建设上档次、不水平、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

积极推广UPVC塑料管及其它新型塑料管。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0%、穿线管90%。外墙雨水管5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铸铁管,约需各种管材管件16万吨左右;室内上水管和供暖管分别有30%和20%采用柔性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50%;村镇供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下水管道15%使用塑料管,共需UPVC管道20万吨左右。

新型防水材料重点SRS、APP、APO改性沥青油毡,工程量将达到防水材料市场的55%以上,用量约7000万平方米,逐步淘汰纸胎油毡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工程应用量将达到20%,用量约5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工程应用量达7%,年用量约6万吨,特种机关报型防水材料应用量将占防水材料应用量的80%以上。

新型保温材料产量将达到70-80万吨(不包括膨胀珍珠岩)。重点是加强各咱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使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中应用量占当年应用量比例达到35%。

建筑装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高档发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产品,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化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颖、美观、实用、方便,使装饰装修材料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工程产值约4000亿元。

四、对策与建议

1、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2、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总收入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30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同水平,在2015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化。

近期应加强中高档外墙涂料的研制和开发,注重承重的复合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促进厨房卫生间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开发,另外还应加强功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产品结构。

3、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机关报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第7篇

1.1原发性与继发性

人们在建造各种建筑物时,有意或无意间创造了建筑语言装饰,这既体现了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又发挥了各种建筑材料性能特点,使建筑物的质感、肌理、色彩、形体等符合视觉审美要求。因此,建筑语言装饰具有原发性特点。建筑语言装饰包含物质技术性和社会功利性。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建筑语言装饰像某种信息一样被记录保留或继承,追求美观,建筑物在建造中通过建筑手法将建筑实体元素做一些组织安排或造型处理,因此建筑语言装饰又具有继发性特点[2]。原发性与继发织在一起,以建筑本体作为承载和基础,因而对于建筑语言装饰的原发性与继发性很难进行明确区分。从起源看建筑语言装饰的原发性特点,属于初级建筑语言装饰层次,继发性特点属于高级建筑语言装饰层次。

1.2依存性和纯粹性

建筑物带给人们的审美具有一定依存性特点,建筑装饰所表达出来的语言也有相同特点,它们均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并受到建筑物工程的限制。体现建筑装饰语言的素材要受到机械规律的制约,建筑语言装饰则是承担对外在自然加工的任务,使外在与内心结成某种密切关系,从而成为符合人们审美观念的外在形态。总之,建筑装饰语言必须服从物理规律,因而带有一定的依存性,但又要按照审美观念去进行造型设计等处理,因此,又带有一定的纯粹性。当依存性和纯粹性有机结合并形成统一,即达到材料与造型、技术与艺术以及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才能够准确反应出建筑装饰语言装饰的本质特点。

2传统建筑装饰非建筑语言属性

2.1承载性和制约性

装饰元素无法凭空存在,建筑物实体则是其物质载体和表现基础,为装饰元素充分体现提供了表达场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十分贴切地说明了装饰元素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建筑物是建筑装饰元素存在的前提条件。建筑实体元素居于首位,装饰元素居于次位。装饰元素属于建筑实体元素以下的二级概念,如果装饰元素不依赖于建筑物实体,那就会变成一种空想或者设计、规划理念,这体现了非建筑语言的承载性特征。装饰元素在依托于建筑物实体的同时,会对建筑装饰元素产生程度不同的限制。如形态的制约性、位置的制约性、结构功能的制约性以及材料制约性等,只有在建筑物实体的制约下,才能使建筑装饰元素既具有独立性,又与整个建筑物形成统一性。从审美而言,承载性和制约性也是审美的一种主观要求,建筑物既要具有局部的外观的美,又要具有整体的内在的美,二者相互统一、对立和制约。

2.2附加性和灵活性

建筑物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用功能,建筑装饰元素则是属于附属性的非功能性因素。非建筑语言起到修饰、美化的作用,于技术本身无内在关系,而这正反映出了建筑装饰元素附加性[3]。非建筑装饰语言如同身上的首饰或服饰,它是通过雕刻、绘画等形式体现出修饰、美化的作用,即非建筑语言以圆雕、浮雕、绘画等形式存在于建筑物实体上,充分体现了附加性的外饰艺术属性。尽管建筑物实体装饰元素有较大制约性,但是在这种制约中装饰元素又表现出了灵活性。表现手法有浅浮雕、雕刻、绘画,题材有几何纹、动植物纹,正是装饰元素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同一建筑构件可以存在多种装饰表现形式。因而,非建筑语言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3结语

第8篇

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轻宗教而重伦理的,也即讲究以“上下尊卑”为中心的礼制文化,而中国传统建筑也受到了其礼制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固有的礼制建筑,浙中地区亦不例外。在浙中地区的礼制建筑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礼制文化:

1、宗祠祭祀礼制

祭祀在中国传统礼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祖先的崇拜思想。祭祀又分为祭天、祭地与祭祖三祭,而专门进行祭祀的建筑有祠堂、祭坛、明堂和辟雍等等,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祠堂文化。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姓氏为基础的血缘文化与聚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其中又包含着许多传统的伦理观念与典章制度,并在风水堪舆与建筑艺术等多个方面深深展现出中华民族几年前来的文明成就。在我国浙江中部如金华地区的古婺州范围内,就有许多原始形态保存完整的祠堂建筑,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这些祠堂总共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姓氏宗祠、功德祠堂、乡贤祠堂与节孝祠堂等,当然其中最多的当属姓氏宗祠;另外,与其祠堂相对应的还有许多牌坊与碑刻,也是组成中国传统礼制建筑的重要内容。根据在浙中地区的十多个聚族村镇中进行调查,发现金华古婺州区域内因为位置偏僻而遭到战争的破坏痕迹较少,所以许多规模宏伟、历史悠久又建筑精美的祠堂,都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从这些祠堂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宗族礼制文化的内容,并且其中某些姓氏宗祠时至今日仍还在发挥着其原本的功能,也即是氏族大家的祭祀场所。因为这些具有着悠远历史文化的古城古镇中的居民对于风水的探源很有讲究,且宗族观念至今未改,族内家谱也非常完善甚至近年内都仍还在续修,每个宗族都能追溯到其始祖来源以及迁移路径和分支,可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也是他们的宗祠建筑至今都能够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以下就通过兰溪诸葛八卦村丞相祠堂与东阳卢氏宗祠两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1.1、兰溪诸葛八卦村丞相祠堂

浙中兰溪八卦村向来以其神秘的布局、奇特的建筑以及严谨的结构而闻名,现已被列入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兰溪诸葛八卦村中的丞相祠堂就是村中的一处总祠堂,它始建于明代初期,后在时期不幸被毁于战火,又在清末民初得以重建。丞相祠堂为三进口字形平面,其中门厅、中庭与寝堂一应俱全,是一处家族祭祀场所,深刻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祭祀礼制文化。在祠堂的口字形中间,一座高大而华丽的方形中庭在此建起,其中外阔五间而进深三间,全部都为敞开;中庭上以歇山为顶,下有三尺台基,脊高则为三十尺,屋角为嫩戗,屋檐为翼角;中间四根木柱以松柏桐椿为材,寓意“松柏同春”;廊沿处则用的是青石方柱,可防雨淋虫蛀;另外中庭两侧的庑廊各有七间,分别供奉着氏族中各位祖先神位。祠堂再往后走,则地势陡然变得高耸,十四位先贤塑像林立两厢,而在最后方的寝堂中供奉的正是诸葛孔明的神像。除此之外,祠堂中还有大经堂、春晖堂与崇行堂等,亦做不同祭祀供奉之用。

1.2、东阳卢氏宗祠

东阳卢氏宗祠位于浙江中部东阳县南门外五里处的卢宅村内。卢宅村内卢氏居民自明代永乐十九年间起就在此建立了以家族为聚点的群居村镇,并在村内的西面建立了这座卢氏宗祠。卢氏宗祠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完工于明天顺六年;宗祠主体是一座大厅,名为肃雍堂,整体呈工字形平面;宗祠内共有三间正厅,分别带有左右挟屋;宗祠进深有十檩,以勾连搭的方式进行处理,正堂与后楼则用廊连成了一个工字形的建筑体。东阳卢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其实在明代比较少见,而到了清代才逐渐多见,由于其建筑构件中具有着许多精美的木雕、砖雕以及彩绘,如今随着历史发展的沿革已经成为了浙中地区传统建筑的典范。

2、社会等级礼制

我国古代传统的礼制观念与其制度是相统一的,在建筑层面来讲就是建筑等级要与其中所居住的主人的身份以及社会地位相统一,并且区分非常严格。比如说,宫殿与衙署是古代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主流,同时也代表着统治阶级的至高地位,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浙中地区的宫殿相比北方中原政治要塞较少,但衙署还是比较多的,衙署也是属于等级秩序比较严格的建筑类型之一,具有程式化的建筑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严格等级与尊卑礼制。在这些秩序与规格都非常严格的建筑之中,每一项细节都也有着其严格的等级要求,都是根据不同的居住主人而定的,坚决不能有所逾矩。其次等级的是一些在民间建筑的基础上而进行层次提高的文化建筑,如书院与园林等。这些文化建筑具有着较深的哲理性与文化性,非常明显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士大夫阶层的文化思想、建筑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水平。最末等级的就是普通的民间建筑。民间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很强,它体现出了普通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并且民间建筑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直接显露出古代最基层社会里人民的审美观念。

二、建筑中传统礼制文化的变迁与现代文明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现代型社会,其社会制度也早已从封建主义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那些传统思想中的糟粕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建筑文化自然也就跟着有所发展变迁。在当今浙中地区,传统的礼制建筑虽然仍保存完好,因为那些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我国的历史传统与浓郁文化,是现代人们研究古代艺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瑰宝,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在当今社会下浙中地区新建造的建筑中,人们的居住权力都是平等的,建筑的颜色、规格和样式等都已与居住者的社会地位无有关系,在科学建筑与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规划自己的居住场所,无需再碍于礼制而有所斟酌。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亦是传统思想与现代文明碰撞的结果。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院落空间轴线艺术诚实的结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一、围院的平面空间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布局。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

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三、诚实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的屋身。在这里,斗拱一方面是结构构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上的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但不论是何种建筑,结构上的基、柱、梁、檩、椽、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也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

外观上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但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有时几乎和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

四、“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以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和堪舆学说,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的阐述。

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广义的中国传统建筑应包括园林建筑。在园林里面,建筑不必拘泥于一正两厢。伦理象征或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建筑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五、“以人为本”的建筑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之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我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建筑中被广泛借鉴。

第10篇

我国有广阔的土地,各类资源以及气候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不同的地域环境因素较多,诸如气候、地形水文、材料资源等,对传统建筑景观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从地形地势、气候,还是在材料资源来讲,南方与北方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地域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不同民族在传统建筑景观发展上所形成的区别,也导致了同一民族因生活于不同地域环境而在建筑模式上产生的差异.

1自然因素

1.1气候因素

在我国从湿润闷热的华南到严寒的东北,从气候温和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内陆高原,地跨几个自然气候带,各地气候条件变化悬殊,传统建筑景观的构成形态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气候因素对传统建筑景观的形成和分布有较大影响.例如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深远以避免阳光直射.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的袭击;而气温低的地方如我国东北地区,合院建筑厚重闭实,窗户一般较大,以充分接收太阳辐射,但窗户往往是双层的,以避免寒气的袭击,院落开阔,同时为了防止冷风的侵袭,建筑物大都只向院内开窗,其余三面封闭.我国云南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这类房屋的防雨功能较差.选择遮挡风雨、寻求舒适的气候环境是人类建造房屋的原因之一.其中,气候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建造因素,它影响并决定当地传统建筑景观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衡量传统建筑景观存在合理与否的标尺.

1.2地形水文因素

我国地域面积广,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均有分布,既有一望无尽的平原,也有高耸的青藏高原,更有世界第一屋脊珠穆朗玛峰.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分为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主要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边缘以北和以南,主要是一系列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是指我国的东南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海拔较低.如此复杂的地形水文因素,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对于传统建筑景观的影响.例如,西南地区的干阑建筑是一个深远的典型例子,因地制宜,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苗族半边楼结合山地地形,在高低不同的地形标高上组织生活平面,灵活变化伸缩吊脚,既有规律又变化自如,内部空间的组织也因随山地形灵活多变.这样的住居形式互相连接、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形成有机而丰富的空间组合.这些貌似随机和不规则的集聚形态,在其深层的内质中却反映出深刻的理性和秩序.水文因素对传统建筑景观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江南水乡,其形态因河道和水巷而表现出特有的规律和秩序.村庄沿着河道延伸,形成独特的江南水乡建筑景观.地形水文因素是塑造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因素.

1.3材料资源因素

传统建筑景观在自然环境中开始,与地方的材料资源不可分离.地方材料和资源特色为地区建筑提供条件和限制,成为地区传统建筑景观的重要物质因素.在我国泉州地区,当地民居对砖石材料的应用显示浓郁的地区特色.泉州盛产优质花岗石———“白料”,材质致密均匀,强度较高.当地建筑的梁、柱、板及地坪多用石材建造.“红料”的红砖是泉州建筑风格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两种材料在大小、质感、色彩上的对比使用焕发出一种绚丽的美感,显示出泉州人在创造性地运用地方材料上的独特智慧.

2社会、人文因素

2.1地域经济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经济方式.地域环境形态本身对地域文化产生诸多独特的影响,使得文化自身各具异相.社会条件也是受地域环境影响的因素之一,其中,经济条件也各不相同而出现了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例如农耕区的居民,以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极少迁徙,故崇拜土地和祭祀祖先构成了农耕区的文化传统.青藏高原、新疆、蒙古高原等地区,人们过着流动性的生活,占绝对优势的是游牧经济,因此当地建筑景观也具有游牧特点,随时可以拆迁,房屋随人走的形态.受不同的地域环境影响,地方的经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也对传统建筑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以风干葡萄为主要经济方式的吐鲁番,晒干葡萄的晒干房,用素土日晒砖交叠砌筑,四面透风,或建于住家坪屋顶上,或集中村落一侧.证明了特殊的经济方式产生了特殊的传统建筑景观形式.

2.2地域民族文化与

地域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拥有众多不同的民族,地域差异也就更为明显.即使同一民族,尤其是分布及其广的汉族地区之间,区域文化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如从前的漠北长城以北,冬季寒冷,蒙古高原附近的民族有匈奴、蒙古等族系.的不同亦使得传统的建筑景观各有不同,如新疆伊斯兰教的建筑有独特的伊斯兰风格,而佛教建筑又有不一样的风格.

3技术因素

3.1工艺水平的差异工艺水平是蕴含在建筑景观中的人工因素,是除了气候、地形等因素外,对建筑风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一个地区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建筑景观特色.各地的工匠手艺水平不尽相同,以各地不同的技法创造了不同的建筑景观.比如有关装饰的工艺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装饰的工艺技术水平也明显地带有地域性特征.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和地域差别,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室外装饰以砖石雕刻和木雕为主,彩画多在室内,色调清冷;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室外装饰较多彩画,色彩热烈鲜明.还有在我国的地区,自然地理和文化传统较为特殊.建筑在高原旷荡壮阔的超尺度风景中,以坚实的形体、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装饰也宣扬着自己的存在,装饰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2建造技术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技术发展成熟,应用广泛.在统一的木构架体系下,各地区又有不同的建造技术和构造方式,例如,台梁式、厅堂构架、穿斗式构架,这些构架形式不仅构成了丰富的木构架体系,还反映了各地不同的建造技术和工艺手段.与当地的地貌、地质及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建造过程强调技术运用要适宜.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现实地域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

二、结语

第11篇

大量的现场勘查和测绘等工作表明,影响山西南部早期建筑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屋面,屋面不仅是最重要的文物建筑的一部分,它对保护其他附属文物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屋面翻修常常是最重要的修缮步骤之一。而影响屋面耐久性的除屋面整个结构、构造和材料工艺之外,屋面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屋面乃至整个建筑能否得到长久保存。因为古建筑屋面结构破坏和梁架糟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降水对各种材料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大气降水能否进入古建筑屋面的第一道关口即是屋面的瓦。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尚缺乏对文物建筑屋面瓦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屋面瓦的透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得屋面构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霍州观音庙元代戏台屋面为例),屋面上部第一层为望板层,厚约2.5cm,且为整块木板;第二层下层灰泥背(苫背),厚约2.5cm,材料为土加少量麦秸,可能含有少量石灰;第三层为上层灰泥背(苫背),厚约3cm,材料为土加石灰。筒瓦下为单独的灰泥层,厚约5cm,材料为上加石灰。从功能上看,上述屋面在防水方面具有“堵”、“储”、“疏”三个方面的功能,核心是保证水进入到望板、梁等木材中,而保古建筑长治久安。堵:指主要通过瓦及灰浆将雨水及时排泄掉,瓦及灰浆的质量,特别是屋面瓦的抗1渗性能决定了堵的效果。储:指一旦瓦面发生渗漏后,渗水能够储存在灰背等内部,而不进入到望板等木材中。所以要求灰背具有高孔隙率、高吸水性和足够的厚度。疏:指储存在屋面的水汽在干燥的季节能够快速扩散蒸发掉,由于水汽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从内向外,所以,没有上釉的粘土瓦比琉璃瓦更有利湿气的扩散。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起到“堵”的作用的屋面瓦的质量检测方法、山西南部旧屋面瓦的性能及新瓦质量技术指标。3旧瓦的质量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在传统砖瓦质量检验标准方面存在着标准缺失或不全等问题,现有的《建筑琉璃制品》(JC/T765-2006)标准、《烧结瓦》(GB/T21149-2007)标准主要针对新的屋面瓦,不仅检测方法不适合历史旧瓦,而且部分指标为定性的(表2)。刘大可于2006年对传统砖瓦提出了技术指标,其中提出重量吸水率作为瓦的质量的评定指标。参照欧洲DINEN539对烧结屋面瓦的质量要求及相应检测方法,可以看出,中欧在瓦质量的检测方法及技术指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从屋面构造的防水功能角度,屋面瓦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为透水率、吸水率、耐久性(以抗冻性为代表)。在透水率检测方面,本次研宄将卡斯特瓶进行改进,并采用15分钟吸水率换算成与欧洲标准DINEN539-1可对比的透水率。

2旧瓦的检測结果

通过对山西南部不同时代瓦的厚度、密度、总孔隙率、透水率等比较测定可以看出,古代的瓦厚度比较大,而且随着年代越近,厚度越薄。从霍州观音庙的观测发现,从金代到现代,筒瓦的厚度越来越薄,古代瓦的厚度普遍大于或等于15mm。在相同吸水性能的前提下,瓦的厚度越大,其阻水和储水的能力越大。而从高平市定林寺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瓦的厚度与透水率的关系来看,旧的板瓦和筒瓦的透水率均低于新瓦和不太旧的瓦。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仍在进行中,但从己有的研宄成果来看,不同时代的瓦具有不同的特点。古代的瓦特别是筒瓦厚度明显大于新瓦,而孔隙率小于新瓦;古代板瓦和筒瓦的毛细吸水系数均远小于新瓦,说明古代不同时期的瓦的透水性能均低于现代的瓦,对于古建筑的屋面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3屋面瓦的质量指标建议

第12篇

(一)南北物产差异与地区建材文化差异建筑是人造的居住环境,而人的建筑活动则离不开自然环境。大自然提供的物产是建筑永恒的建材。有学者认为,我国各地区建筑用材都是取自当地盛产的材料,而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的是木构架形式的建筑。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自然属性上又增加了社会属性,人们对它的依赖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中国建筑强调“天人合一”,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因而民居建筑材料是建筑文化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突出体现。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脉为主,多山石,因此民居建筑多为石质建筑。在我国南方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木制建筑,即用原木或木板建造的房屋则较为常见。南方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还常用木柱、竹竿及其枝叶来建造房屋。我国北方地区,多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黄土高原,民居建筑材料多用砖或黏土,而以游牧业为主的蒙古族则多用毛皮等材料制成搬运方便的蒙古包。此外,我国北方园林建筑多采用砂页岩、石灰岩等建筑假山。因北方水源稀少,很难聚水为池,北方园林以砂页岩、石灰岩等建筑的假山常给人以厚重有余的感觉。如果有水,则成为名园,如颐和园、圆明园等。而我国南方园林,多采用空蚀的太湖石等,巧妙地将当地丰富的水源结合在一起,搭配成小桥流水般的景象。因此,置身南方园林之中,石影玲珑,亭台楼阁,灵秀幽雅之感便油然而生。

(二)地域气候差异与地区建筑形式差异从建筑地域学角度分析,适应气候的建筑更能适应它的环境和文脉,更具有地域特性。我国各民族地区由于所处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房屋的外形与结构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北方平原面积大,年降水量不大,冬季寒冷,保暖性是民居建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民居多为土墙、泥顶,垒砖筑墙,墙体厚实。房顶坡度很小,几乎为平顶,既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用来做晒场。房屋不高,空间紧凑,窗户小,而且只有前窗。北方民居的外观看起来端庄厚重。房屋内则设有火炕,炕与灶相连,炉灶一般建在房屋中间,便于保温取暖。例如,我国陕西地区流行房屋半边盖的民居建筑形式,即后墙高大密实而无窗,这与西北地区的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厚积坚固,故其居室掘穴为窑,成排的窑洞与漫漫的黄土融为一体,苍茫而古朴。南方夏季气候炎热且多雨,民居建筑的墙多用较薄的砖砌成,屋顶则用茅草或瓦盖成,坡度大,房檐较宽,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漏,减轻太阳曝晒。房屋高度大,门窗大,而且多有后窗,有利于通风、散热。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南方冬季没有北方寒冷,但较潮湿。民居室内用床不用炕,这样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

(三)地域日照差异与地区建筑布局差异我国南北日照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人们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布局特征。南方一般日照充分,气候炎热多雨。为了通风,南方建筑总是选择最有利于通风的建筑布局形式。如我国西南彝族、傣族的民居多采用单元结构的民居组合形式。单元式结构的房屋就是住房、仓库、畜圈等连在一起的一栋房子。一层建筑通常是长条形,一端住人,另一端安置牲畜等。两层建筑一般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储存谷物等。三层建筑一般底层用作厨房、畜圈,二层为储存室,三层住人。单元结构的民居多为独家居住,但也有多家居住的。我国福建地区的客家人,将许多单元式结构的房子建在一起形成圆形土楼,以达到增进团结,共同防卫的目的。我国北方日照较弱,为了充分吸收太阳的热能,总是尽可能选择将房屋平铺式的布置在平面上。北方的四合院就是这种建筑布局的典型。四合院采用院落式民居组合形式,其形式一般为住房、仓库、畜圈等彼此分离而相距不远,周围用围墙相接,形成独家独户的民居建筑。北方四合院一般正房朝南,东西两边为厢房,门向院内开,南面是墙。四合院的转角互不相连,厢房不遮正房,以便尽可能地获得太阳照射。四合院中的支隔窗、帘架门、天棚、火灶等都可适应我国北方夏热冬寒的气候。另外,受中国人含蓄内向的性格特征的影响,院落式民居建筑一般回廊相连,围墙环抱,围墙成为主要景观。如北方四合院,进门便是影壁,可挡住行人的视线,过了影壁还有二门,既垂花门。垂花门之后才是四合院的核心——内院。

二、南北差异视阀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一)地域地势差异与地区民居建筑差异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相对明显,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与文化。民居建筑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往往在建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材取材,建造过程中总是尽量从本地条件出发,努力与本地的日照、气温、地势、物产乃至当地民风民俗相适应,因此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我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对南北方民居建筑的影响深远,南北民居建筑具有显著差异。北方地势平坦开阔,但日照较弱,受这一地势影响,北方民居一般坐北朝南,以抵御风寒。如北京的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且大门多处于东南角,有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隐喻。宅院中轴线以倒座、垂花门、正房、后罩房组成南北主轴,正房以坐北向南为贵,长辈住上房,儿孙辈依辈分不同而住不同的房,形成明显的上下、长幼的伦常秩序,暗合北京作为的天地君亲师的宗法观念。我国南方山地丘陵起伏,地势不如北方平坦开阔,但日照充分。受这一地势影响,南方山地民居往往依山而建,山脉逶迤而房屋朝向亦变,不限于坐北朝南,方位观相对较弱。如云南大理地处由南向北的横断山脉,西靠苍山,东邻洱海,常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因此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民,其房屋朝向一般为坐西向东。这样的住所有比较开阔的视野,但也能达到风不进门的目的。江南民居其平面尺度一般较纵向尺度小,顶部仅留小尺度的天井口,这样就可以在庭院及建筑内部留下较多阴凉。

(二)地域宏观背景差异与地区园林建筑差异我国园林建筑按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南、北园林在建筑形式、植被、要素、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与我国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社会背景、气候特征、植被特色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从社会背景角度看,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特定时代的建筑总是在叙述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诠释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风俗民情等。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多在北方,因此北方多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具有多重功能,可供皇帝和贵族居住、游玩,也可进行各种政务、宗教活动。园内多建有神仙岛和琼楼玉宇,以求国泰民安和长生不老。在南方,园林多为文人出身的士大夫所造的私家园林。造园的立意构思多出于诗文,再配以寓意高雅的楹联和匾额,透溢出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情趣。建筑物大都临水或迎面敞开,以供饮娱乐,以便潜读欣赏。其次,从气候特征上看,我国北方园林严实、封闭,少空透,多单元开窗,以保持室内温暖,抵御严寒。而南方园林建筑则层次分明,内外贯通,多敞口,可使空气流通顺畅。最后,从植被特征上看,由于北方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于南方,树木花草的凋零时间长于南方,所以园林植被多选常青的松柏,再配以红柱、牡丹、海棠等花卉,色彩对比鲜明,显得绚丽夺目。而南方园林则草木种类丰富,四季繁花似锦,描绘出一片姹紫嫣红的缤纷景象。

(三)地域资源差异与地区佛教建筑差异佛教建筑是我国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佛教建筑呈现出南方多佛寺,北方多石窟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与我国南北地域资源差异相适应。我国南方土壤深厚,植被茂盛,不便开凿,因此多建佛寺于南方。另外,受佛教文化中“无我”和“超脱”的出世观的支配,佛寺大多建在山水幽美的风景胜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三座都在南方。除了因为我国唐宋以后文化重心南移外,还因为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风景胜于北方。“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感觉只有在四川盆地的峨眉山才能体验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景只有在九华山才能观赏到。古木参天,海天一体的玄奥氛围只有在普陀山才能感受到。我国北方多晴朗天气,山体风化层薄,植被稀疏,岩石,便于开凿,所以佛教建筑多为石窟寺。石窟寺工程浩大,需要巨额的建筑资金。北方地区靠近首都,易于获取皇室赞助,有利于石窟寺的建造和普及。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两大石窟的建造都直接受惠于北魏皇室的支持。北魏皇室的都城先在大同,后迁至洛阳。石窟寺的出现地区与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路线是一致的,即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石窟寺的建造适应了佛教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南北佛教建筑的差异也适应了我国佛理的发展。北方佛学“重禅法,尚修行”,因此不惜工本,开窟造佛。南方佛学重视探究义理,所以构建木结构的佛寺,用以开坛讲经。

三、结语

第13篇

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没有北海琼岛瑶台的意境,也没有颐和园富丽堂皇的华美,更没有圆明园集天下景物于一园的奢华,而是突出山庄的特色朴实无华,淡泊清远。正是这种创新的艺术手法,才使避暑山庄古朴典雅,格调高迈,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达到高超出群的地步。外八庙这十二组建筑群的布置,是以避暑山庄为中心,由东转北,沿武烈河东岸,狮子沟北岸,依群山布置。这种大范围的布局,除明、清的墓陵外是传统寺庙建筑所没有的,称得起规划布局上的创新。喇嘛庙自元、明以来多有修建,它改变传统的层层院落、严谨对称的格局而为依地形山势灵活布置,如普陀宗乘庙是建在河谷平地后面的缓坡上,利用缓坡设立一些建筑,利用这段缓坡的纵深,无形中提高地势,即增加了后面主体建筑的地基高度,使主体建筑矗于高坡之上,从而突出大红台主体建筑群,获得远观主体高踞城上之势。单体建筑改变了传统汉式木构大屋顶的形式,变成采用了大量平顶多层大红台、白台为主的建筑,普陀宗乘庙后部沿山坡建琉璃牌坊,其后建造一些二三层的具有藏族式样的平顶建筑(俗称白台)。有的在平顶上建造木构小殿,做佛殿或僧舍用;有的组成小院,做僧舍;有的在屋顶上建造塔,如东、西五塔白台;有的是实心台座,不能人内,没有实用价值。最后面高坡上为全庙的主体大红台建筑群。这组主体建筑群,是建造在一个高台上(高台实心,墙面设三层假窗,外面有四层高),由东西两边蹬道上至高台。高台上,中央及靠东面有两座群楼。其主体是中间体量最大的红色群楼,外观七层,内部实际上只有三层,即下面是包山而建的高大台基,只是外面开设四层假窗,使外观有七层效果,群楼平顶上的西、北部再建亭阁。天井中央有一座高大的单层重檐方攒尖顶的建筑,名万法归一殿。红色群楼东部为外观四层的白色群楼,内部有落伽胜境殿,平顶上也建有亭阁。

二、重在因借的造园艺术

我国的古典园林,汉唐以来就是以提炼山水,创造“城市山林”为主要的手法。避暑山庄的设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框框。它以因借为主,因自然为景,纳山川于园,这种大手笔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旅游事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山庄的东南部,因借山泉、溪水、河流造景,构成湖面镜开,群岛罗列,菱角荡漾,垂柳随风的景色,誉为北国江南实不为过。这里特别要提到热河泉的因借,热河泉水温较高,严冬时节,湖面不结冰,每值清晨,云雾缭绕,蔚为奇观。乾隆在《避暑山庄仲秋尚有荷》诗中说:“荷花仲秋见,唯此热河泉”。热河泉的因借,为山庄景色增添了异彩,热河也就因此闻名遐迩。在山庄的园林建设中,直接因借古松,与建筑物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美丽的山庄园林景色,如松云峡、松林峪、西峪三条沟壑中御路两侧栽植的古松,正宫区“澹泊敬诚”殿前的古松及山区、平原区古建筑周围的古松,大多是结合建筑物有意栽植的。在外八庙的绿化种植上,各寺直接因借古松,大多是种植在寺的前院,以衬托前部体量较小的建筑。在寺的后部松林簇生,构成了一定的园林效果。普宁寺当年还在“藏式”地段的东、北、西面外部种植松树五百株以象征五百罗汉,都更加烘托了佛寺本身的园林气氛,把佛寺与周围的山林风景衔接起来。因借的手法在山岳区造景中运用的最为成功,整个山岳区有四条大的沟谷,山庄的设计者们,因沟规划为四大景区,把峡谷、山坳、山巅、岩壁,都建为小景区和风景点。他们因山造景,顺谷布园,规划出“南山积雪”、“青枫绿屿”、“梨花伴月”、“澄泉绕石”、“锤峰落照”、“四面云山”等许多驰名胜景。山庄还具有大一统思想,山庄独具特征的地形地貌形象地展示了西北高原、内蒙古高原、江南水乡的地理景貌。康乾二帝则巧妙地因借自然地形布置古建园林景点,在空间上与山庄具有蒙藏等少数民族特点的寺庙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问整体,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多民族统一的锦绣中华的地理景貌,“山庄咫尺间,可做万里观”。从而完成了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大一统梦想,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

三、熔炼汉藏建筑于一炉的新风格

第14篇

关键词:祠祀建筑;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伦理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01-0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儒家伦理内涵进行研究,在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有其深刻涵义。

一、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内涵

所谓伦理,就是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行为规范以及所涉及的各种哲学思考。关于儒家伦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多数观点,笔者从“三纲五常”“理想人格”及“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解析儒家对伦理关系、个体价值、社会责任的理解。

(一)三纲五常

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形同于等级制社会,注重等级次序,其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三纲五常”。“三纲”一词到汉朝才有,孔子、孟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是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如孔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因此,早期儒家所讲的君臣父子关系,不是一种绝对的服从或上下卑贱的地位,而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三纲”的提法到汉朝才正式出现,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根据“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纲五常”。他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汉儒的“三纲”否定了人的独立人格,与当代的人文主义伦理观相冲突,是一种落后的等级观念,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五四及后来的社会主义,主要批判汉儒绝对僵化的“三纲”次序。“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孔子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的重要性。孟子则归纳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仁”就是爱人,过去儒家讲爱人,包含阶级区分;现在讲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没有阶级区分,应肯定下来。“义”就是要态度公正。“礼”就是要有一定礼节。“智”就是要有知识。“信”就是说话算数,不说假话,不互相欺骗。这些是任何社会的人都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中国现代哲学家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对‘三纲’应加以批判,对‘五常’应加以分析。仁者爱人,以及义、礼、智、信,应加以肯定。”[1]

(二)理想人格

儒家伦理内容丰富而且复杂。其核心是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1]。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儒家肯定了人的价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承认平民有不可夺的意志,有一个不可辱的人格。孟子说“忧乐天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唯义所在”,反映了“理想人格”在人生中的体现。《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从天子到普通民众,都是把建立理想人格看作根本。儒家所强调的理想人格,往往成为实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爱国爱民”这些正面行为的精神支柱。儒家认为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实现了人的内在超越,代表了儒家追求的终极理念“道”或“理”。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是儒家伦理的一个核心内容。

(三)社会责任

儒家的一个特点是强调社会责任心,认为每个人对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1]。儒家不认可彼岸世界,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眼前的物质世界,所以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现的手段就是“修、齐、治、平”。《礼记・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从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原则出发,把改造社会、治理天下的社会责任归结为个人的道德完善,并看成是万事之本。“修身、齐家”是为了“治国”,是为了“平天下”,个人家族的和谐是为了整个国家、天下的和谐。儒家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体现出了个体与群体、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的辩证统一。宋代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顾亭林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反映了“社会责任”这一儒家伦理的思想核心。

二、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中体现了儒家伦理内涵

中国传统祠祀建筑和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天地祭坛等一样,都属于祭祀建筑。然而,佛寺及道观供奉和祭祀的是佛教及道教世界的各种神佛,天地祭坛祭祀的是诸如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而祠庙供奉和祭祀的是“人神”。祭祀建筑中用于祭祀“人神”的建筑叫祠祀建筑,主要建筑形式为祭坛、祖庙、先贤祠等。从中国祖庙建筑的发展历程看,中国传统祭祖建筑随着祖先崇拜观念的出现和祭祀活动的展开而诞生,又随着祭祖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而先贤祠又是祖庙演进和发展的产物,是祖庙和祭祀活动宗教色彩淡化,政治性、实用性增强的结果。

(一)祠祀建筑中的“三纲五常”

《说文解字》:“,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从示,从丰。”从“”字的词源学考察,礼的起源和核心是崇拜、祭祀神灵和祖先。“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隆,民所取财用也……”是对原始人类产生自然崇拜和祭祀礼仪的最好概括。“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伦理内核[2]。儒家伦理的 “三纲五常”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重点体现在祭天、祭祖先、祭圣贤,直至今日还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祠祀建筑是儒家行“礼”的主要建筑场所,通过建筑形式、装修风格、内外空间表现“三纲五常”要求的“尊卑有序、内外有别、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内涵。

传统祠祀建筑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祖庙和先贤祠。《礼记・曲礼》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3]可见传统中国祖庙的重要性与普及程度。由于历朝以祭天为帝王专享特权,一般百姓则对天敬而远之,各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祖庙是祠祀建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儒家伦理的等级次序主要体现在祖庙这种建筑形式、装饰风格及规模中。如传统中国祖庙分为两类且不可逾越,一类是皇室、诸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这类祖庙被称为太庙或宗庙,如北京的太庙等;另一类是臣子百姓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也被称为家庙、宗祠、祠堂,如江西婺源的萧江宗祠、广州的陈家祠等。在装饰风格及规模方面帝王诸侯、臣子百姓都有森严的等级区别,不可混淆。例如斗结构、龙凤符号,朱黄颜色等只用于帝王。建筑规模上,臣子百姓的祠堂不能超过太庙。祖庙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祭祖的仪式强化血缘关系,强调家族内部的上下尊卑,宣传孝悌忠信的伦理道德。儒家伦理的“五常”主要体现在先贤祠这种祠祀建筑中。如江西新余魁星阁、成都武侯祠、浙江鄞县忠应庙等。《礼记・祭法》言:“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这

则祀之,以劳安国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8]按此说法,那些善于理政,勇于安邦,忠于国君,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将、名士、英雄等均在儒家祭祀之列,其实这就是对实现了“五常”理念的人的崇拜和纪念。

(二)祠祀建筑体现“理想人格”追求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者。”儒家强调人格,有人格意识。人格一词,近代才有,古代叫“人品”。儒家特别强调人作为一个人的意义。儒家的理想人格以“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忠、孝、节、勇、和)等形式体现,祠祀建筑文化中祭祀的对象就是那些实现理想人格的祖宗及先贤们。祖宗是人之生命的本源,对其崇拜和祭祀是人类对自身产生、繁衍的一种感激和报答的体现,在儒家文化中以理想人格“孝”的形式表现。“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宗祖庙中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先人,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传宗接代。先贤祠则供奉着被儒家崇拜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等,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具有“理想人格”的人的敬仰和崇拜,起到了道德模范的作用。如代表圣人的曲阜孔庙;代表忠臣的杭州岳王庙;代表廉吏的开封包公祠;代表名士的江油太白祠等。

一般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都设置彼岸世界,而儒家没有彼岸世界概念,按照儒家的看法,世界只有一个,就是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因此,祠祀建筑祭祀的“人神”不是一般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在现实人生中实践且成就“理想人格”的人,是先祖和“法施于民”者、“以死勤事”者、“以劳安国”者、“能捍大患”者等。另外儒家的“圣人”也有别于一般宗教所说的天使、佛或神仙,依旧是人,只不过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这些“人”承载着一个民族或家族的终极理念、历史情感、生活理想及宗法关系等。

(三)祠祀建筑文化中包含的社会责任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血缘聚落形态,对于血缘聚落来说,祠祀建筑(祖庙、先贤祠等)是聚落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它既是宗族象征,也起到了道德模范作用。传统祠祀建筑承担着个体启蒙、文化传承、道德教化的社会责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基础教育在家庭、家族、聚落中进行,宗族大姓在祠堂设立私塾,族内弟子在祠堂接受教育,个体通过在祠堂私塾学习成为合乎其社会规范的人。先贤祠中供奉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以及宗祠内祖宗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这使得祠祀建筑成为“道德的感化所”,个体从中受到道德教化和人格熏陶,使其服从家族和聚落的管理,每位成员从中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维护了伦理纲常。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祠祀建筑还承担着孤儿院和养老院的社会责任,使得族内的鳏寡孤独废疾者在祠堂能受到照顾。另外,祠堂还发挥着社会文化、娱乐功能,每年春秋祭祀或年节大庆,请戏班演大戏等。如今江西一些宗祠的戏台,如江西玉山县胡氏祠堂戏台、弋阳县李氏祠堂戏台、乐平市镇桥镇程氏祠堂戏台等,仍然保存完好,依然发挥着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结语

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之所以体现出儒家伦理内涵,就在于他是儒家行“礼”及宣扬“孝悌”思想的重要场所。孔子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其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这些内容在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强调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同时,孔子强调的“孝”,是“父慈子孝”。他所说的“悌”,是“兄友弟恭”。双方的关系是相互的,对应的,所以,这种充满人性色彩的伦理思想值得继承和弘扬。

《礼记・礼运》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这虽是传统儒家的社会伦理主张,但也表达了当代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朴素要求。中国在1999年就已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符合当前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为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所以,在当代社会中加强传统祠祀建筑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弘扬“忠贞爱国、尊老爱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重新构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最后,关于祠祀建筑文化的儒家伦理研究有一点必须明确,即传统儒家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在当今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可以且应该继承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积极的成分,吸收其合理的民主性的精华。文化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还有历史的连续性[4]。中国传统祠祀建筑伦理作为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有“精华”(如“五常”“五德”)和“糟粕”(如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如何传承和发展,正确的态度是“扬弃”,即符合当前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及道德观的,弘扬之;不符合,则抛弃之。

参考文献:

[1]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

[2]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理学引论[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2.

[3]冯国超.礼记[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和增.论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1):80-85.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estral shrine

CHEN Much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第15篇

这些四合院的共同特点是容易保持好的空气质量。本文从热环境、自然采光、天空长波辐射、声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描述四合院型建筑所具有的最佳功能。由于四合院型建筑在自然环境、节能以及改善建筑功能方面的显著效果,我们希望发展这种健康建筑,服务全人类。

关键词四合院风水建筑,健康建筑,冬暖夏凉,高质量空气源,昼光环境,噪声控制中图法分类号TU—023

HealthyBuildingsSinceAncientChina

ChenQigaoTangMingfanWangGonglu

(Faculty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ChongqingJianzhuUniversity)

DerekCroomeLiBaizhanYaoRunming

(TheUniversityofReading,Whiteknights)

AbstractChinaisofthemostancientcivilizationintheworld.China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mankindhavingmademanygloriouscontributions.Chinesehistoricalexperienceofconstructinghealthybuildingsmeritsattention.CourtyardstylebuildingshavebeenhandeddownfromancientChinatothepresentdayoverallareasofChina.Dependingonthedifferencesinlocalclimate,therearesomevariationsinshapeasshowninFigure1-5,buttheircommonpropertiesareagoodindoorairqualitywhichiseasilymaintained.Thisthesisdescribestheoptimalperformanceofcourtyardbuildingsfromtheenvironmentalperspectivesofthermalqualitydaylight,longwaverayradiation,noiseandindoorairquality.Wehopethatthisbuildingstylecanbedevelopedforhealthybuildingstoserveallmankindworldwideduetotheirnaturalresponseandtheireffectsonenergysav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forbuildings.

KeyWordsquadrangle,windwaterbuildings,warminginwinterandcoolinginsummer,airsourcewithhighquality,daylightingenvironment,noisecontrol,healthybuildings

中国古代住宅是根据风水原理设计建造的,这种住宅有着健康的室内环境。用风水理论设计住宅是大约三千年以前周朝人作出的不朽贡献。风水理论起源于古老的下沉式窑洞(在中国西北这种窑洞仍然可见),如图6所示,或最初的四合院,如图7所示[2]。基于风水理论产生了四合院型建筑的设计规则,即闭合环绕的建筑中间带有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图8是四合院模型,四合院的功能如图9所示。用古典的风水的定义解释为:“生态之气被风散开被水束缚,古代聪明人聚集生态之气并用风水来保持它们”。

四合院具有以下特点:

闭合环绕天井式的建筑阻挡了室外污染的进入,从而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干净。开敞的院子能够引进阳光、雨水、新鲜空气以及长波辐射。院子上面朝天下面以地表面为基,能够保持院子和院子周围的房间有良好的气候环境。中国四合院以冬暖夏凉空气瓣鲜舒适著称[3]。四合院的主要特点是保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自然气候,限制有害的污染因素。

1优良的室外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主要依赖于室外空气质量,因此为健康建筑提供优质的空气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地表面的室外空气不够好,这是因为地表面有许多污染,灰尘、燃烧废物以及车辆排出的废气有比空气更重的分子。根据下面导出的指数定律,空气中污染的浓度随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图10所示的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微分方程为:

这里dp是高度元为dh时空气的压力元;ρ是空气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根据Daltons定理,方程(1)对每一种空气分部成立。对气体dpi=-ρigdh(2)

在体积容量中,第i种气体服从状态方程

用(3)式除方程(2),得到微分方程:

积分(4)

考虑到气体压力pi与浓度ni成比例,表达式(5)可以写成

这里n0i和ni是分子量为μi的空气气体分别在地表面和高度为h处的浓度;当μi增加时,浓度会增大,ni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一般地沿高度的灰尘分布有公式

这里n0和n是任何污染分别在地表面和高度h处的浓度,α是系数,可以被测出。

可以看到,室外高处的空气比低处的空气干净新鲜。四合院的通风来自于高处优质的室外空气,如图11所示。这就导致了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此外,在四合院地面的最低处还有一个阴沟把雨水、灰尘以及其它气体排出。

2庭院的功能

庭院里的空气几乎是处于静止状态。室外空气不断的补充进来。庭院空气中轻的气体如H2O和NH3将上升,然后离开;重的气体如CO2和Rn将下沉到庭院的底部,和其它污染物一起收集到地下排水沟中随水排出。因此庭院里的空气总是新鲜的。

现在推导空气体积元的运动方程。如图12所示,体积元底部的浮力dp等于空气元与气体元的重差,

这里ρ0是空气密度;ρi是第i种气体密度,第i种气体满足状态方程

用方程(8)除方程(7)得

这里相应于气体是上升、下降和静止,Ar的符号可以是正、负和零。

3冬暖夏凉

在高空的空气温度变化比地面小,可以表示为

th=t0+Δt(11)

这里t0和th分别是地表面和高度为h处的空气温度;Δt是由太阳辐射加热表面和长波辐射引起的空气温度差。长波辐射可以引起温度梯度的变化大约为Δti=

±3.42×10-2Km-1。在100m高度,温差Δt=±3.42K。由空气中水分相变引起的温差

Δt2=±2.5×103rmK(12)

这里rm是相变率。当rm=10-3时Δt2=±2.5K;温度变化与高度差成比例为Δt3≈10-2Δh,当Δh=100m时Δt3=±1K。因此在100m高空温差的总和可以估计为[4]。

四合院内的气候是冬暖夏凉。由于空气在庭院的上部交换,这就使得四合院内空气质量好,空气温度年变化小,如图13所示。夏天室外空气将水份带进庭院,由于蒸发而引起庭院空气温度降低。

4四合院型建筑的自然采光

四合院内的天然光经来回反射后形式散射天然光场,这种光场可以象声音在房间里反射一样处理[6]。图14所示的散射光密度D为

DL=4P/cA(14)

这里c是光速;P是光能率,它等于庭院上部开敞部分面积乘以其水平面上的照度E,即

A是庭院中光的总吸收率,等于

P=abE(15)

A=∑Fiαi(16)

这里Fi和αi是庭院第i个表面的面积和光对地面、墙和顶上开口的吸收系数

(i=1,2,3)

由(14),(15)和(16),得到光密度为

这里e是房间的天然光系数,等于σ与π的比率;Ec是联结的房间里一点的照度;

σ是窗口开向该点的立体角投射。因此,天井天然采光系数是

上式表明庭院的天然光系数kc等于房间的照度Ec与房间开敞面的照度Em的比率,如图15所示。在天然采光设计中,kc是一个控制天井天然光环境的参数。

5噪声控制

国际标准化机构推荐,住宅区的噪声级不应超过35-45dB(A),在城市的某些地方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四合院建筑却可以毫不费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室外噪声可以被四合院建筑的结构减弱。由于护结构表面无开口无声桥,声音衰减指数的质量定律成立[5][7]

这里D是声音衰减指数;F是单位墙面积的质量,kg/m2对砖墙D24=1dB和

D37=53dB,这就可以将室外声级86-96dB减少到推荐的室内声级35-45dB。通过屋顶绕射减少的噪声级可以用图16所示的图线估计,其中N是Fres2nel

带数目;δ是路径差,m;S是声源;P是计算点;d是点S到点P的距离,m;A+B是从声源S到顶点O再到计算点P的折线路径,m;λ是波长m;f是频率,Hz。

例如,建筑高为20m;从声源S和从计算点到最近墙的距离都是1m,S和P的高度是2m。我们得到Nf=0.2f因此,N250=50;N50=100;N1000=200,噪声相应地减小30dB;33dB;36dB。可以看到,如果建筑足够高,对噪声的屏避效果将更显著。种植屋顶或绿化场地对声音的衰减更大。

6保温

一般四合院建筑的平面是正方形,这就保证用最短的边长围合最大的面积。因此,四合院建筑是节能型建筑型式,下面进行证明。

一个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x)=(a+x)(a-x),当一阶导数S’

(x)=-2x=0时,x=0,于是得到极值S(0)=a2,由于二阶导数S’’(x)=-2,因此正方形面积S(0)=a2便是矩形面积S(x)的最大值。同样地,圆面积πr2是椭圆面积π(r+x)(r-x)的最大值,其中r是园半径。

从节能来讲,圆形平面的四合院比正方形平面更好。一个建筑的节能效率可以用外表的周长与其围成的面积的比率来估计。

可以说正方形平面和圆形平面是节能的建筑平面,矩形平面的格外能量损失是相当大的。

7四合院的节能效应

四合院的庭院向天空开放,其内热质传递是间接的,由下面的热平衡方程可以求出空气温度tcy

PHR0(ti-tcy)+ARG(tG-tcy)+Vρicp(ti-tcy)+Vρ0cp(t0-tcy)=0(31)

这里

P—四合院平面的周长;

H—四合院的高度;

R0—四合院内墙的总热阻;

A—四合院平面的面积;RG—四合院地坪的热阻;V—空气流速;

ρi—室内空气密度;

ρ0—室外空气密度;

Cp—空气的定压比热。

这里ti,t0,tG分别是室内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和地基温度,四合院的空气温度是三个温度ti,t0,tG的加权平均值,一定比室外空气温度高。可以说,通过四合院大量的能量被回收和利用。

8日照

在长期的使用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四合院里房间的空气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就象森林浓阴下的气候。庭院中可以种树,也可以把庭院、屋顶变成花园,让藤蔓爬满外墙,把四合院变成绿色建筑。

在有些地方,冬季少量的日照对平衡损失是有效的,尤其是对保温得好的建筑有很好的蓄热性来稳定房间的温度。

9长波辐射[8]

大气的长波辐射入射到天井中,就象散射天然光辐射一样。晴天长波辐射的强度可以表示为

晴天,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天井;多云天,天井的热辐射损失几乎为零。长波辐射的冷却效果可以被利用。被冷却的空气集中在天井里流向旁边的房间。

如果没有天井,根据风水原理,冷却的空气就会随风而去。如果庭院的热辐射损失为零,那么由(36)式得

如果庭院对天空开放的面积是12×6=72m2,那么来自天空得冷却能量应为72×50.468=3633.696W,这等于一个3kW的冰箱在庭院里对旁边的房间冷却。

10结论

在三千年以前,风水理论就被古代中国人充分应用了,根据风水原理设计的四合院建筑是今天中国建筑的主要形式。

这种建筑有自然气候舒适的优点,符合健康建筑的要求,这也证明风水理论是对客观规律智慧的总结。

四合院从热、声、光方面改善了环境的功能,空气不断更新,保持了良好的空气质量。

将四合院的特性和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好的健康建筑,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陈启高.发展建设健康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从科学到实际“国际会议文集”,华沙,波兰,1993

2何晓昕编著.风水探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3黎明.清代东华里民居热环境研究,第六届建筑物理学术会议选集,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4陈启高,冯雅,孟庆林.高层建筑的良好空气源.健康建筑94论文集,布达佩期,匈牙利:1994

5沈豪.隔声指数.第二届建筑物理文集,声学卷,62—67,重庆,1980

6统篇教材.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pp268—271

7KinslerL.E.FreyA.R.;FundamentalsofAconstics,SecondEdition,Johnwiley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