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汽车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技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汽车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汽车技术论文

第1篇

重型汽车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应时代的技术产物,其本身的重型汽车技术逐渐的得到了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视,在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重型汽车技术的研究,并且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基于此种原因,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相比较原来来讲,已经有了跨越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相关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有待解决[1]。重型汽车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人们平时使用生活物资所应用的卡车等都是重型汽车技术支持生产的重型汽车进行运输和应用的表现,并在生活中的具体显示出来,由于人们对生活物资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所以重型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现今,重型汽车技术已经进入到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之中,随着研究者们对重型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会使得未来整个汽车业的发展有着源源不断的技术供应,更加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2我国重型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重型汽车技术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点,我国近年来在重型汽车技术领域投资比较大;第二点,我国国内重型汽车技术、设备以及制造水平逐渐上升;第三点,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的生产规模已经形成,并且在重型汽车市场也占据了一定位置;第四点,仍旧存在重型汽车的“重进口,轻国产”的现象,在国际市场中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还没有站到最前沿[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型汽车在使用方面的范围越来越广,汽车产品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间接或直接的引导着重型汽车产品向中高档的技术层次发展,这就令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方面的法规与技术标准更新得以加快,逐渐将重型汽车推向了市场中的主流车型,进而体现出了我国重型汽车技术的先进特征。

3我国重型汽车技术发展的问题

在以往的对我国重型汽车技术进行讨论的时候,一般指的是重型汽车的产品技术,但从目前的重型汽车的发展前景来进行分析,可以将重型汽车技术特征进行广义的概括,包括重型汽车段修服务技术以及汽车技术人员培养两大块,根据这两大块的现状对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有利于理清现阶段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并进行合理的定位,令我国的重型汽车发展技术的阻碍点被发掘出来,进而展开改进,本文主要列举了以下两个问题:1现阶段我国重型卡车技术段修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重型卡车技术段修检测方法以及配件检验存在的问题,在现今的重型卡车段修过程中,许多工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老旧的手工作业方法,依旧采用人工肉眼对车辆部分关键岗位及重要工序质量进行检查控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既没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又缺乏可靠性,这就使得一些精细的重型卡车技术检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重型汽车的正常运行以及安全运输带来相当严重的隐患[3]。2现阶段我国重型汽车技术人员多而杂。由于近几年的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也令汽车维修、制造行业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热门选修课程之一,越来越多的本科或者专科大学生将其作为了自己未来工作的首选,并且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重型汽车技术方面的人员越来越多,其专业性以及个人素质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致使我国在重型汽车技术方面出现了“技术人员多而杂,技术专业性人员不高”的问题,这个问题伴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演变成为现今滞塞重型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4针对我国重型汽车技术现阶段问题的应对措施

1制定相应的重型卡车段修检验方法策略,采用新式配件检查设备。制定相应的重型卡车段修检验制度,确保检修人员个人的检修态度,这样才能使得检修人员对检修工作给予相当的重视,保证重型卡车检修过程中的高度精力集中,相应的制定奖惩制度,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引入新技术或者新式配件检查设备,对原有的重型卡车检修设备进行替换,大量使用新型设备对车辆内的配件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检修工作量,又能保证检修质量的精确性,进而保证重型卡车在正常交通运输时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不仅保证了驾驶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同时对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了相应的保障[4]。2制定相关的重型汽车技术人才管理计划。面对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方面人才的激增现状,相应的学校要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授课的时候,合理的针对性教学,提高重型汽车技术的基础教育。不仅如此,有关部门或者公司本部要制定相关的重型汽车技术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可以进行统一授课,问卷答题等形式,并在不断增强重型汽车技术人员技术性知识的时候,也要相应的促进重型汽车技术人员本身的素质,而且在重型汽车技术人员进行相应专业技术知识灌输的时候,可以相应的采取有奖有罚的形式,既调动了这些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又加强了技术人员的主动性,使得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最后进行较为严格的考核,让每一个重型汽车技术的学习人员的主动意识、创造意识、积极意识得到增强。

5结论

第2篇

对于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法与核心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塑造与培养。从汽车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来看,适合汽车营销行业和技术服务需求是它的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职业精神,并且具备汽车保险、技术服务、汽车理赔、售后服务、配件销售等各种基本技能和能力,以良好的职业技能为发展基础,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化。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由于课程建设很可能和培养目标相反,一旦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时,就很难在汽车销售岗位上做到融会贯通,同时也就违背了现代职业培养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二、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1.教学要求

从核心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销售》《营销管理》《汽车售后服务》《汽车构造》《管理沟通》等课程。从教学要求来看,汽车营销涉及汽车知识的课程主要包含《底盘构造》《发动机构造》以及《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等。但是该专业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上述课程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结合汽车构造中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了整理。从《汽车构造》来看,该课程被分成底盘篇和发动机篇,从工作过程和技能检测结果来看,它包含发动机检测、底盘检测、设备操作检测和调整,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对于底盘、发动机各种零售器件的故障诊断和分析。

2.教学内容

从汽车营销学习过程来看,除了要理解专业的汽车知识,还必须掌握需要销售车型的结构,并且根据销售车型的参数,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全面的解答。所以它要求掌握的知识全面,可以不深入专业知识,但是必须整合汽车销售知识,从根本上加深研究和探讨。例如,汽车构造主要包括基础和提高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也就是基本理论,包括:发动机原理、7大系统、关系以及行驶、传动、制动、转向系;在提高部分,主要包括功能认知、发动机构造、底盘结构和功能认知与训练等内容。

3.教学方式

第3篇

UN/ECE/WP29更名为“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仍简称为WP29。开始按照《1998年协定书》规定的程序规则制定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同时WP29继续运作《1958年协定书》,继续制修订ECE法规。

2欧洲ECE客车技术法规动态

ECE法规在编排上具有较大的特色。所有ECE法规均为《1958年协定书》的附件。到目前为止,已批准的ECE法规共计132项(包括ECER13H版),即《1958年协定书》共有131个附件[1],其中完全针对客车制定的法规共有5项,即:ECER36、ECER52、ECER66、ECER80、ECER107。

2.1ECE客车技术法规概况

ECER36法规名称为“关于就一般结构方面批准大型客车的统一规定”,其通用范围为乘员数超过22人,整车宽度2.3m以上的单层客车和铰接客车。2008年2月第三次修订版后未做改动。ECER52法规名称为“关于就一般结构方面批准M2和M3类小型车辆的统一规定”,其通用范围为M2和M3类中座位数不超过22座的A级和B级单层客车。2008年2月第三次修订版后也未做改动。ECER66法规名称为“关于就上部结构强度方面批准大型客车的统一规定”;ECER80法规名称为“就座椅及其固定点强度方面批准大型客车座椅和车辆的统一规定”;ECER107法规名称为“关于就一般结构方面批准M2和M3类车辆的统一规定”。此外,欧洲经济共同体汽车法规EEC/EC2001—85指令,即“针对除驾驶员外座位数在8座以上用于运送乘客车辆的特殊规定”也是客车技术要求的相关法规。

2.2ECER107法规动态

近年ECE中有关客车标准的动态变化较大的是ECER107。1998年出台的《关于就一段结构方面批准大型双层乘用车的统一规定》(ECER107)主要适用于M2、M3类车辆中Ⅰ、Ⅱ、Ⅲ级双层客车,经2004年和2009年的两次修改,现在实施的为2011年的第三次修订版,名称也改为“关于就一般结构方面批准M2和M3类车辆的统一规定”,其适用范围扩大为M2和M3类中所有的单层、双层、刚性或铰接式客车[2],既包括载客22座以上的Ⅰ、Ⅱ、Ⅲ级客车,也包括载客不超过22座的A级和B级客车,还包括铰接客车(含双铰接客车)和双层客车。ECER107第三次修订版适用范围包含了原ECER36、ECER52、ECER107和EEC/EC85指令所适用的客车。对于客车结构安全要求,R107完全替代了以上欧盟技术法规和指令。ECER107正文分为十二章,主要涉及客车产品的认证和生产一致性。另有12个附件,这些附件也是R107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第五章第5.1条款明确提出所有客车都应满足本法规附件3的要求。附件3就是所有客车均须满足的技术要求,包括侧倾稳定性、防火措施、出口数量、出口的最小尺寸、乘客门、应急窗、撤离舱口、伸缩踏步、乘客门引道、应急门引道、应急窗的通过性、撤离舱口通过性、通道、通道的坡度、踏步、乘客座椅及乘座空间、车内与驾驶员联络、内舱门、双层客车通行楼梯、驾驶区保护、驾驶员座位、车内照明、铰接车的铰接段、扶手和把手、踏步区座位区的保护、乘员的保护、活动盖板、无轨电车等。目前国内客车行业正在组织修订的《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3094)就是参考ECER107法规2011年版本来修订的。修订后的《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3094)将替代原《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3094—2007)、《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8986—2003)、《双层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9950—2005)三项标准。

2.3ECER66法规动态

另一项客车技术法规是《关于就上部结构强度方面批准大型客车的统一规定》(ECER66)。2006年了第一修订版的文本,并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了三次纠错和勘误。2008年对第一修订版部分内容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10年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正。经过第二次修正后,ECER66法规的使用范围由原来规定的“大于22座的座位和可站立客车”修改为“适用于M2或M3类中的Ⅱ级、Ⅲ级以及乘客数大于16人的B级单层刚性或铰接式车辆”[3],进一步明确并扩大了使用范围。技术要求中在原来的基本实车翻滚试验认证方法基础上增加了4种等效认证方法,即ECER66法规中附件6“车身截段翻滚试验等效认证方法”,该试验方法采用拟评价车型的两个车身截段(一个在整车的纵向方向的质心前部,一个在整车纵向方向的质心后部),每一个车身截段至少应有两个间隔,并根据相应部位的载荷配重。两个车身截段都应通过翻滚试验,且生存空间符合法规要求。附件7为“车身截段准静态负荷试验等效认证方法”,该试验方法在车身截段施加一个静载荷并不断增加载荷,以连续不断的时间间隔测量相应的变形,直到剩余空间被车身截段的某一部件侵入为止。车身截段实际吸收的能量(试验)应大于车身截段需要吸收的最小能量(计算),则车身截段通过负荷试验。以上两种用截段来替代整车翻滚试验的方法可以降低试验成本,减少试验周期,其试验方法完全可以满足上部结构强度考核的要求。附件8为“根据测试部件进行准静态计算等效认证方法”,附件9为“计算机模拟整车翻滚试验等效认证方法”。附件8和附件9完全用计算来替代截段和实车试验,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成本,通过仿真和计算,极大地方便了设计人员的优化设计。

2.4ECER80法规动态

还有一项与客车相关的法规是《就座椅及其固定点强度方面批准大型客车座椅和车辆的统一规定》(ECER80)。2011年了该项法规第一次修订版,相比1998年的第一版,主要变化有:将座椅动态试验列为优先项目;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为M2和M3类客车中Ⅱ级、Ⅲ级和B级客车面向前方安装的座椅,M2和M3类客车中Ⅱ级、Ⅲ级和B级客车乘客座椅固定件及座椅安装,不适用于面向后方的座椅或有约束的座椅[4]。2012年10月又了ECER80第二次修订版,相比2011版做了较多的修订。首先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如果乘客侧向座椅安全措施符合前侧保护措施要求(R80法规附件7的要求)则允许在最大满载质量大于10t的M3类Ⅱ级、Ⅲ级和B级客车安装侧向座椅”,同时在第7章座椅的安装要求中专门增加了7.4条款,即侧向座椅的安装要求[4]。在附录1的第一条技术要求中增加了辅助侧向座椅上假人允许的伤害指标,具体为:头部允许指标(HIC)<500;胸部允许指标(ThAC)中,肋骨偏移指标(RDC)≤42mm,软组织指标(VC)≤1.0m/sec;骨盆允许指标为耻骨联合受力峰值(PSPF)≤6kN;腹部允许指标为腹部受力峰值(APF)≤2.5kN内力(相当于4.5kN的外力)[4]。在附录4允许伤害指标的确定中增加了侧面冲击(对侧向座椅)的要求和伤害指标。也就是说ECER80—2012版相比2011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侧向座椅的强度要求。欧盟2013年8月了《关于车道偏离警告系统(LDWA)机动车审批的统一规定》(ECER130)。这是一项主动安全装置的技术法规,其适用范围为M2、N2、M3、N3类车辆车道偏离警告系统[5],其中对于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程序提出了具体指标。

3欧洲ECE汽车技术法规在我国客车标准中的应用

我国客车标准化工作结合中国国情,以安全、环保、节能和舒适为重点,主要借鉴采纳欧盟ECE法规,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进一步完善客车标准体系,对客车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大量客车整车翻滚实车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客车截断翻滚、静压试验和模拟计算分析,对《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定》(GB17578—1998)进行了修订。该标准参考采用了ECER66号法规,在原仅采用基本翻滚试验认证的基础上修订增加了4种等效认证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客车结构的安全性,扩大了标准实施范围,且由原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的标准与ECER66法规完全接轨[6]。该标准已于2013年9月18日,2014年7月1日实施。在修改采用《大型客车座椅认证及座椅强度和固定件强度有关的车辆认证的统一规定》(ECER80)(修订版1)的基础上,结合座椅动态和静态试验对《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13057)进行修订,由可以从原静态试验、座椅靠背后部吸能特性试验和动态试验中任意选择一种改为每种型式的客车座椅都必须满足动态试验性能要求。与静态试验要求相比,GB13057(修订稿)提出的动态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能够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和安全性能,有利于提高客车乘客座椅设计水平和制造质量,使乘坐者被动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6]。GB13057(修订稿)标准已通过审查并报批等待。ECER80的2012版实施,特别是增加了侧向座椅的要求,GB13057也将做相应的修订。

4结论

第4篇

汽车行业已从嵌入式处理技术的发展中大受裨益,有些车辆现在最多使用60个处理器。对汽车新功能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对更高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引擎技术的发展和最终的“环保车辆”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大量技术难题。在利用更大功率的半导体、新型内存技术、更强的嵌入式处理器性能及定时控制功能解决大量电气技术难题方面,半导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半导体技术将为解决汽车电子行业现有的技术难题创造新的机会。汽车行业现在使用的32位微控制器包含3000多万个晶体管,而且未来几年内可能会迅速增加到6000多万个。随着未来几年内系统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要想在日益复杂的系统中充分利用半导体的全部功能,就需要开发新技术。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现已实现了1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新功能,一种新型的实时多核调试、校准和环路硬件接口正在满足高级引擎动力总成系统的特殊要求。

过去30年中,有人曾试图使用停缸技术(Cylinderdeactivation)。随着燃油价格的上升和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的出现,汽车生产商和最终用户都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停缸技术。嵌入式处理器被用来控制引擎定时,以在扭矩和动力总成系统的燃油经济性之间达成平衡。

从轻型车辆到重型卡车,各种动力总成应用都将采用清洁环保的引擎。部分地区的政府法规将使引擎变得更加清洁环保。使用燃料直接喷入汽缸和微粒物捕集装置来清除排气装置的方法将需要对喷油嘴和传感器(检测微粒物捕集装置的状态)进行极为先进的定时控制。

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新的方法来使工程设计小组采用上市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且数量日益增加的新特性。在汽车市场,用于引擎管理的嵌入式控制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机电系统要求。客户期望和政府法规的变化正在推动引擎管理的不断变化。引擎技术向稀燃引擎、无凸轮引擎和电子混合车辆的发展将对未来车辆的动力总成系统电子组件产生直接影响,无极变速将在未来的动力总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新的微控制器技术和半导体解决方案将成为将新技术变为现实的主要动力。

图1显示了引擎管理的复杂性。该方框图显示了有多路输入和多路输出设备的常见引擎控制系统,这些输入会根据对系统的影响生成不同级别的中断和异常,输出设备可以是脉宽调制(PWM)、通用输入/输出或定时输入/输出。

在调试和校准机电系统时,实时调试非常关键,因为机电系统通常不允许修改或中断嵌入式处理器的性能以便开发工具进行查询。现在的系统工程师可以利用更先进的开发工具的优势,这些改进在几年前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解决如何在多个处理器核心类型之间实时进行数据和指令跟踪的问题,业内成立了IEEE-ISTONexus5001Consortium或NexusForum。NexusForum最早于1999年技术规范,并在2003年进行了更新。

Nexus5001技术规范包括了一些标准功能,使用非入侵式调试技术对数据和指令设置断裂点和观察点。该技术规范将部署多种独特功能来跟踪最严重的软件和硬件故障。其中的部分新功能包括:责任跟踪信息处理、数据跟踪、内存替换、端口替换、程序跟踪、超时和错误消息处理。多年以来,虽然微处理器中已经部署了其中的许多功能,但目前还没有实施过全部功能和实时调试接口的处理器。

过去10年中使用的校准和调试方法使用了在调试和校准动力总成系统的过程中“必须查看每个周期”的理念体系。Nexus5001方法对调试情况进行了以下四种假设,避开了“必须查看每个周期”的做法。

开发工具中可以使用源代码和目标代码。这样,基于主机的工具就能跟踪或计算程序流程而无须直接地址或数据总线可视性。

从目标系统到开发工具都只需要流指令修改。当主机校准/调试工具接入目标代码后,只需修改通过调试接口传输的流指令地址即可在嵌入式处理器和主机工具之间保持同步。如果流变化在255个指令中没有实施同步地址,Nexus5001技术规范将发送同步信息。

只有有限数量的数据位置必须实时显示,而大部分数据值可以在中断期间检查或发生特殊事件时进行更新。对于许多工程师来说,Nexus5001接口跟踪数据值的功能还是一个新功能。一般来说,该过程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逻辑分析器实现。该分析器负责跟踪地址总线,并触发数据总线向特定内存位置写入数据。这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大容量数据高速缓存和片上系统SRAM的出现使它变得几乎不可能实现。

最后,如果错误发生,用户必须从调试环境那里收到相关通知。Nexus5001技术规范在发射机部分提供了一个大小可以变化的FIFO缓冲器。如果FIFO溢出,接口将发送错误信息。用户可以选择规定什么情况下发生溢出错误,以便实施过时的嵌入式处理器或通过发送新的同步信息继续操作。

Nexus5001端口可以根据开发、环路硬件或校准工具捕获的信息数量进行配置。几个IC厂商已经在多种CPU基础架构中采用了Nexus5001技术规范,以支持从手机、汽车、硬磁盘驱动控制器到视频处理器的多种不同应用。

最近为兼容PowerPC构架开发的一种多核实时接口可以在单个接口上提供实时调试、校准、快速原型试制和环路硬件功能。图2显示了基于Nexus5001标准的多核调试体系结构中的4个处理单元的方框图。第一版可以为4个数据处理单元提供实时接口。这4个处理单元分别是兼容e200zPower构架的核心、两个增强型定时处理单元(E—TPU)和一个直接存储器存取(DMA)。通过Class3Nexus5001接口上的一条连接,主机工具可以同时从任何或全部处理单元中收集数据。此外,调试和校准工具可以在任何或全部处理单元上为数据和指令建立断裂点/观察点。使用这种应用的一个例子是一位工程师跟踪E—TPU上的定时事件和在兼容PowerPCe2001SA的Book-e处理核心上运行的代码之间发生的问题。

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上可以实施一个浮点和/或单指令多数据(SIMD)设备,以支持复杂的算法。SIMD允许在多个数据集上实施一条指令,这在过滤和阵列算法中非常有用。Nexus调试端口允许监控浮点和SIMD的数据和指令。

MPC5500产品系列中最新的嵌入式汽车处理器正在推动新的引擎技术。DSP功能与MPC5500SIMD设备的集成能够推动动力总成在多个领域的发展,包括高级引擎撞击检测、CVT改进和6速自动换档等。此外,混合电子车辆功率转换器模块中也在使用DSP功能,用来控制大型电动引擎。

第5篇

[论文摘要]汽车是当前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明和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催生出汽车电子技术概念。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电子汽车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汽车功能的多元化和便捷化。

一、汽车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与汽车工业的结合促成了电子汽车概念的诞生和实现,概括地来说当前的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坊大处理。同时,他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动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嵌入式微处理机已广泛地应用与安全、环保、发动机、传动系、速度控制和故障诊断中。软件技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并可能要求进一步计算机联网。因此,要求使用多种语言,并开发出通用的高水平软件,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轿车上多通道传输网络将大大地依赖于软件;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的采用,对电子控制集成化的实现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以便分享汽车中心计算机的信息。汽车车载电子网络:汽车电子设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量使用微处理机来改善汽车的性能。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使的经济性,温度及车速等信息必须在不同控制单元间交换。由此,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集成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向是功能集成化,从而实现更经济、更有效以及可诊断的数据中心。光导纤维: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已使各系统控制走向集中,形成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除了中心电脑外,甚至包括多达23个微处理器及大量传感器和执行部件,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等。

二、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加快了汽车技术的升级和突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的长足发展,也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为动力而实现的。采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一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其在未来轨迹汽车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国产汽车的电子技术应用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厂家,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外合资和国内较为先进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将电子控制装置应用在汽车工业中。国内现在采用的电子装置主要包括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汽车安全性方面的安全气囊,ABS等领域,而且多数为直接引进国外产品组装,国内科研院所目前有关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控制、电控悬架、ABS系统等几个方面,在汽车的电子网络化技术、GPRS导航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三、现代电子技术促进汽车智能管理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汽车工业要求的逐步提高,当前的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里得到了很好较快较好的应用。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就是这一应用的重要体现。车辆智能管理仪(以下简称管理仪)硬件构成主要由CPU,数据存储器扩展电路、IC卡接口电路、GPS接收电路、光电隔离的输入、输出电路、数码相机控制电路、指示灯、蜂鸣器及电源部分组成。采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的信号,经过计算后可得出车辆所处的经纬度、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参数。管理仪还能够采集与司机操作有关的数据,如刹车、远光灯、近光灯、左右转向灯、喇叭、雾灯、制动气压、车门开关等参数。管理仪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和特殊事件的触发,将有关数据保存入IC(IntelligentCard)卡中。根据这些数据,车辆管理部门就可以对车辆的历史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管理,以确定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管理仪还能够对最近15次停车前,每次停车前50秒的所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GPS数据的采集速度受GPS系统的限制,每秒钟记录1次,其他参数每隔0.2秒记录一次。管理仪还具有数码照相机的控制接口,可以根据外部触发信号,对车内的情景拍照。

汽车工业是高科技工业,汽车性能的每一步提升都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电子技术是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技术之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提升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艳青:《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载《电脑与电信》2007,1.

[2]张庆湘:《浅析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载《企业技术开发》2007,6.

[3]李卫东:《浅谈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载《中国职工教育》2005,9.

[4]陈长军、张敏、马红岩、林希峰、闫文清,《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载《机械工程师》2007,9.

第6篇

1.线控技术DBW

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正向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5~10年里,传统的汽车机械操纵系统将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信总线与高性能CPU相连的电气系统。如汽车将采用电气马达和电控信号来实现线控驾驶、线控制动、线控油门和线控悬架等,采用这些线控系统将完全取代现有系统中的液压和机械控制。在新一代雅阁V6轿车上采用的DBW就是新技术之一。DBW是线控油门的英文缩写,也可称之为电控油门,即发动机的油门是通过电子控制的。传统的油门控制方式是驾驶员通过踩油门踏板,由油门拉索直接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开合程度,从而决定加速或减速,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动作之间是通过拉索的机械作用联系的。而DBW将这种机械联系改为电子联系。驾驶员仍然通过踩油门踏板控制拉索。但拉索并不是直接连接到油门,而是连着一个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将拉索的位置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汽车的大脑ECU(电子控制器),ECU将收集到的相关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命令至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再发送信号给油门作动器,从而控制油门的开合程度。也就是说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的动作之间是通过电子元件的电信号联系的。虽然从构造上来看,DBW比传统油门控制方式复杂,但油门的控制却比传统方式精确,发动机能够根据汽车的各种行驶信息,精确调节进入汽缸的燃油空气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状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用线控技术的优点很多,比如使用线控制动无需制动液,保护生态,减少维护;质量轻;性能高(制动响应快);制动磨最小(向轮胎施力更均匀);安装测试更简单快捷(模块结构);更稳固的电子接口;隔板间无机械联系;简单布置就能增加电子控制功能;踏板特性一致;比液压系统的元件更少等。

2.CAN总线网络

随着电控单元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大量数据的快速交换、高可靠性及廉价性是对汽车电子网络系统的要求。在该网络系统中,各处理机独立运行,控制改善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在其它处理机需要时提供数据服务。汽车内部网络的构成主要依靠总线传输技术。汽车总线传输是通过某种通讯协议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联接起来,从而构成的汽车内部网络。其优点有:减少了线束的数量和线束的容积,提高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采用通用传感器,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改善了系统的灵活性,即通过系统的软件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变化。CAN总线是德国博世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讯协议。它的短帧数据结构、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以及灵活的通讯方式,使CAN总线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满足了汽车对总线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目前,国外的汽车总线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已在汽车上推广应用。国内引进技术生产的奥迪A6车型已于2000年起采用总线替代原有线束,帕萨特B5、宝来、波罗、菲亚特的派立奥、西耶那、哈飞赛马等车型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CAN总线技术。此外,部分高档客车、工程机械也都开始应用总线技术。预计到2005年CAN将会占据整个汽车网络协议市场的63。在欧洲,基于CAN的网络也占有了大约88的市场。目前使用CAN总线网络的汽车大多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总线,一条是动力CAN总线,主要包括发动机、ABS和自动变速器三个节点,通信速率一般为500kbps;另一条是舒适CAN总线,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器和四个门模块,通信速率一般为62.55kbps或100kbps。

3.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是汽车在运行中不踩加速踏板便可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自动地保持一定的行车速度,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舒适性的自动行驶装置。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简称为CCS。根据其特点又称“汽车巡航控制系统”、“恒速控制系统”、“车速控制系统”、或“巡航控制系统”等。目前,不少车辆特别是高级轿车已把巡航控制系统作为配属设备或选配设备。例如日本的皇冠、凌志、佳美,美国的别克、凯迪拉克、德国的奔驰、宝马等车均装有巡航控制系统。轿车装上巡航控制系统后,当车速在40min/h以上时,该装置可自动按照驾驶员所要求的速度保持行驶,并保持这一恒定速度,驾驶员不用踩加速踏板。采用这种装置后,当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车时,就可使驾驶员踩加速踏板的脚得以休息,不致因长时间驾车控制加速踏板稳定车速而产生疲劳,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由于电子系统能准确地控制车辆的工况,从而使高速行驶的车辆更加安全、平稳、耗油量减少,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的舒适性。此功能特别适用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巡航控制系统如果在安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使用,更能发挥其优点。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保持车速稳定,无论由于风力和道路坡度引起汽车的行驶阻力怎样变化,只要在发动机功率允许范围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便可保持不变。(2)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尤其是汽车在郊外或高速公路上行驶,舒适性体现得更为明显。驾驶员不需频繁地用脚踏踩加速踏板,故疲劳强度大大减轻。(3)提高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可节省燃油15。在巡行控制系统中使用速度稳定器后,可使发动机燃料的供给与功率之间处于最佳的配合,降低了燃油消耗率,大大减少了排气中有害气体成分。(4)延长发动机寿命,可使汽车工作在发动机有利转速范围内,使汽车的供油与发动机功率间处于最佳配合状态。汽车巡航控制系统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机械控制、晶体管控制、模拟式微机控制和数字式微机控制4个阶段。日本丰田公司从1965年起就开始在车上装用机械控制的巡航系统,之后德国VDO公司也研制出气动机械式巡航控制系统。1968年德国奔驰公司开发了晶体管控制的巡航系统,并在莫克利汽车上装用。

4.汽车导航系统GPS

GPS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继阿波罗飞船和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航天工程。开始它只用于军事方面,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GPS也逐渐应用于汽车导航。装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在驾驶室内有一显示屏。上面显示着某个城市的交通图(称为电子地图),以及当时汽车在图上所处的位置。如果驾驶员输入目的地的地名、在图上的位置,那么图上就会显示一条从汽车所处位置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和行驶方向,引导汽车行驶,起到导航作用。这样,驾驶员可以安心地驾车到达陌生地区以及在夜间安全行车。此外,GPS还能够随时告诉驾驶员当时的交通状况,指出什么地方交通拥挤,什么地方车流畅通,以及什么地方有空缺位置可以停车。使驾驶员能绕过拥挤路段,较快到达目的地,避免交通阻塞,提高综合行车效率。整个导航系统由GPS导航、自律导航、地图匹配器、信号处理单元、存贮器、显示器、传感器等几部分组成。GPS导航由GPS天线和GPS接收机组成。GPS卫星发射出电波发射时刻信息,而接收机可根据电波到达的时刻,算出电波行走的时间。将这时间乘以电波传播速度就可以知道卫星与接收机的距离,即卫星与装有该接收机的汽车的距离。同时,各GPS卫星的轨道位置也被发射出去。因此,接收点位置可由以三个卫星为中心的三个球面交点求出,即可确定该车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当汽车行驶在地下隧道、密集森林、高层建筑群等接收不到GPS信号时,汽车会进行自律导航。行驶开始前先由驾驶员对车辆位置设置一个初始值。在行驶中,检测每经过一定时间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方向,从而确定车辆的位置。其中行驶距离由车速传感器得出,而方向信号由光导纤维传感器测出。GPS导航和自律导航得到的汽车状态及位置的一些信号要经过地图匹配器处理后才能准确无误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电子地图是这样制成的:首先利用城市航空测量拍到的全貌照片,经过实际调查、标记、补充形成一张精确的地形图,它包括各城市道路交通图、公路网及沿线地名。然后将地形图通过数字化仪、扫描仪,送入PC机中,并用专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生成数字地形模型。再经叠加、分类、标记形成一张电子地图并制成只读光盘。汽车导航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有一些系统上采用32位的CPU嵌入实时操作的微处理单元,便于高速行驶的汽车进行快速处理数据。激光技术的应用,产生大容量数字化视盘可以存贮更多的信息。使用薄膜晶体管有源液晶显示器可使图像更加清晰。汽车导航系统能实时提供自身位置和目的位置坐标、全部行驶的直线距离、时间、速度、前进方向等。当遇到道路阻塞、路段施工或走错路等情况,GPS能够及时进行检索,提供新路线。此外,为了让驾驶员事先了解行驶中路面情况,GPS还能进行语音提示。若将汽车导航系统与其它部门进行联网,驾驶员能够随时获得交通状况的最新信息,从而使汽车避开阻塞和拥挤路段,实现自动道路选择和无阻挡行驶。汽车导航的普及使用,将会给21世纪的城市交通带来新的面貌。

5.汽车电控制动系统EBS

汽车电控制动系统EBS是在ABS的基础上,用电子控制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来控制制动系统,以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增加汽车制动安全性。汽车制动时,车轮的制动力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当车轮处于半滑动半滚动状态时,地面附着系数可以达到最大,即制动力可以达到较大,此时的侧向稳定性也较好。当车轮完全抱死无滚动时,地面附着力有所下降,而侧向稳定性为零。极易出现侧滑和甩尾现象,容易造成事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就是在汽车制动时,使车轮始终处于即将抱死又未能完全抱死的状态。即保证汽车获得最大的附着力,同时又能保持相应的侧向稳定性,彻底解决常规系统中,要么车轮未抱死制动力不够,要么完全抱死,使汽车失去横向稳定性的问题。汽车制动时,ABS系统不断检测车轮的转动情况。当车轮将要抱死时,ABS系统发一信号给压力调节器,以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制动力停止增加。这时制动器中的制动液少量回流减压,然后又增压,制动力增长,如此连续几次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可以达到10~20次/秒。EBS系统比ABS系统增加了各种传感器,包括三维力传感器、制动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等。制动时,制动踏板位置信号传给电控单元,同时各力传感器把载荷、地面附着力和制动气压信号传给电控单元,由电控单元自动调节制动压力,形成闭环控制。该系统用电子控制取代机械传动,减少制动系统机械传动的滞后时,缩短制动距离,在低强度时,使摩擦片磨损最小;中等强度时,利用ABS达到最佳的道路附着系数利用率;高强度时,施加最大的制动压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控制制动力。摩擦磨损传感器可以监测得各制动片的摩擦情况,控制各制动器压力分配延长使用寿命。EBS系统可以与其它电子控制系统一起由一个电控单元进行集中统一控制。实现各种不同要求的控制功能。

6.乘员感知系统OPDS

本田第7代雅阁V6轿车装备了前排侧气囊,因此在前排乘客座相应地配备了乘员感知系统。乘员感知系统的作用是,当前排座椅上坐着小孩或者小孩侧着头打瞌睡时,乘客座椅侧气囊将自动关闭,从而减小侧撞事故发生时安全气囊对儿童的伤害。那么安全气囊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原来在看似跟普通座椅一样的乘客座椅内暗藏了7个传感器,座椅靠背内的6个传感器负责观察乘员的坐姿高度,来判断坐着的是儿童还是大人,或者饮料瓶等其它东西;靠背侧边的一个传感器则专门检查儿童是不是侧着头打瞌睡,判断儿童的头部是不是处于侧气囊展开的范围内。OPDS传感器是根据乘员的导电体量来做出这些判断的,座椅在出厂之前已经设定了一个座椅自身的导电体量,座椅安装到车上并坐了人后,OPDS系统检测出一个总体的导电体量,总导电体量减去座椅的导电体量就是乘员的导电体量,如果乘员导电体量低于系统初始设定的判断临界值,则OPDS系统认为坐着的是儿童或儿童的头部处于侧气囊引爆的范围中,从而自动关闭安全气囊,同时仪表板上的“SIDEAIRBAGOFF”黄色指示灯亮起,告诉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已经关闭。有了OPDS这样一个关怀备至的“看护人”,儿童就可以在旅途中尽情地享受自己的梦乡了。

7.移动多媒体系统

运用移动多媒体技术可开发出汽车娱乐系统,这种音响--图像技术包括全彩屏幕、游戏设备、DVD机、录像机、DVD机和放唱机等。移动多媒体技术还体现在智能无线产品、远程通讯设备和信息处理产品等方面,其中包括提供语音识别系统,支持多种语言,使驾驶者不用于动操作娱乐系统,从而腾出双手控制转向盘。它还能将Internet的功能集成到车辆中,使人在车上就可以上网测览、收发邮件、进行股票交易,同时采用“即插即用”的方式使汽车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更新他们的多媒体产品,享受更丰富的全新服务。数码影音娱乐媒体方面的配备实际上已开始普遍化,车上的卡拉OK、VCD视听功能都属于此种设计。甚至还能将车室营造成影、音、声、光效果俱佳的DVD剧院。数字技术的进步,给汽车AV世界带来了巨大变革,全新概念的汽车多媒体已经开始出现。歌乐公司与微软公司合作,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综合运用汽车音响、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及自动语言识别技术,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拥有车载计算机系统,将车载多媒体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预计,将声音、图像、办公通讯融为一体的汽车多媒体不久将成为现实。那时,坐在汽车里,除了可享受高品质音响及导航外,还可预定饭店、餐馆、机票等,辅助驾驶也成为可能。

8.电气系统电压升级

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将共同为未来电子系统电压制定一项新标准,即36V/12V双电压系统将和42V电压系统一起使用。预计第一个运用42V电压系统的汽车将在几年后出现,而且在随后的十年里国际汽车业将会发生一个长久、彻底的变化。几年前在底特律召开的SAE年会上,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即如何去发展42V电压系统:目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等等。

第7篇

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即包括电子技术(含微机技术户优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耦合交叉技术等的综合技术的小系统,并且早已从科研阶段进入了商品生产的成熟阶段。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硬件包括微机及其接口、执行部件、传感器等;软件主要是以汇编语言及其他高级语言编制的各种数据采集、计算判断、报警、程控、优化控制、监控和自诊断系统等程序。

微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指挥其他设备工作。目前汽车上用的微机以通用单片机和高抗干扰及耐振的汽车专用微机为主,其速度和精度要求不像计算用微机高,但抗干扰性能较强,能适应汽车振动大等恶劣的工作环境。微机控制由单机控制(即一个微机控制一个项目,如控制点火)向集中控制发展,而汽车集中控制也由原来的多个微机控制向网络化管理过渡。

一、网络技术在汽车内部的应用

比较高级的汽车上装有几十个微机,上百个传感器,这就给汽车进行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条件,而且解决了汽车一直存在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的矛盾。所谓分散控制就是汽车上的一个系统如点火或燃油供给系统,用一个微机进行控制,这是微机在汽车上应用的起始,后来它又发展到汽车集中控制系统。汽车集中控制系统则有下述3种类型。

(1)完全集中控制系统,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采用一个微机控制汽车防滑制动、牵引力控制、优化点火、超速报警、自动门锁和防盗等系统。

(2)分级控制系统,如日产公司的分级控制系统,它用1个微机(中央控制单元)指挥4个微机,而这4个微机则分别控制防滑制动、优化点火、燃油供给和数据传输等系统。

(3)分块集中控制。它是按汽车的各大部分(如发动机、底盘、信息、显示和报警等)分别进行分块集中控制,如日本五十铃汽车上ITEC系统对发动机的点火、燃油供给、怠速及废气再循环进行集中控制。

上述各种类型的集中控制都有优缺点,但网络在汽车上应用后,就可发挥各种类型集中控制的优点,克服它们的缺点。例如,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的最大问题是可靠性问题,如完全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微机出现故障,全车就会瘫痪。采用网络技术后,不但共用所有传感器,还可以共用其他设备。进行环形网控制的几十个微机中,即使个别微机出现了问题,整车还可以正常运行。所以网络在汽车上的应用不但增加了许多功能,而且提高了可靠性,这是汽车控制中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汽车内部网络,除了应具有一般网络优点外,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l)组成结构灵活,即针对不同的汽车电子设备配置,无需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而只需对其相应部分进行调整。

(2)网络的构成容易,即所用的软、硬件均是普遍流行的,使设计人员容易进行开发和升级。

(3)使用同一资料。所有子系统均使用同一资料,不仅可减少传感器的使用,而且还可提高子系统的控制精度,解除子系统采集、转换资料所带来的负担,也可提高其工作效率。

(4)生产成本低

(5)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扩充子系统的功能。

(6)能进行车载电子设备的故障自诊断。

二、网络技术在汽车外部的应用

第8篇

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也叫做消极的安全性能,意思就是说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车辆本身减小因事故对车内乘车人员造成的伤害或者减小对车内货物损失的能力。而车辆的被动安全性又可以分为车辆内部的被动安全性能和车辆外部的被动安全性能。车辆驾驶室和汽车本身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都能有效的减少车辆因正方撞击和侧方撞击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车门的强度和刚度是有效防止车身变形和减小因侧方撞击而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汽车内座椅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这里面就包括了汽车座椅本身的强度、安全带的强度、安全带扣和固定点的强度、座椅的头枕等等。这些系统的作用就是能够充分的保证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时吸收外部撞击能量和固定乘客坐姿,避免车内人员与车身发生再次撞击。很多货车和挂车的车身侧面及后面都加设了防撞栏,其主要目的是用来防止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其他的物品撞击而进入车底,减轻和避免造成事故。汽车的玻璃也都采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破碎之后不会掉落,可以在事故发生时防止玻璃二次划伤。

二、汽车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是受一下三个因素的影响:一,驾驶员;二,驾驶环境;三,车辆本身。它们共同构成了汽车安全性能。其中驾驶员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例如驾驶员对车辆驾驶能力的好坏、驾驶员安全意识是否到位和是否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等等。在繁忙和交通环境拥挤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员的心理不是很健康积极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有很大一部分的汽车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造成的。虽然每个国家和政府都在努力的采取措施来禁止这类事情,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驾驶员对其不予理会,对这些措施不以为然,都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不会成为事故的主角,但是就是因为如此,让事故有机可乘。而驾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对行车的安全影响也很大,比如急险弯道、结冰路面、雨天湿滑路面等特殊的路面情况和天气情况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罪魁祸首。所以在如此环境下驾驶车辆必须小心谨慎,并且需要掌握足够的驾驶技能和经验。然后就是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了,虽然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的提高并不能有效的降低生活中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但是却可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车内乘员避免受到伤害。

三、电子技术在汽车行驶安全上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之中的应用对增强汽车安全性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车辆主动的安全性技术:ABS防抱死系统、汽车防翻滚系统、汽车驱动防滑系统、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汽车悬架控制系统、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汽车防碰撞系统、汽车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第9篇

1.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在关于“您是否非常清楚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问卷调查中,回答“不清楚”的,在校学生占73%,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占53.3%,说明了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对职业核心能力并没有认识和理解,学校缺乏专门的培训。在关于“您觉得是否需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中,选择“非常需要”的,在校学生占44.4%,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占80%;选择“需要”的,在校学生占55.6%,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占20%;选择“不怎么需要”和“不需要”占0%,这说明学生非常渴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在“您是否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问卷调查中,选择“是”的在校学生占33.3%,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占73.3%,选择“不太确定”在校学生66.7%,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占26.7%。在“您觉得自己在校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与出来社会工作所要求的(不管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区别?”,在校学生93.7%选择有区别,在企业中实习或已工作的学生的98.7%选择有区别。学生认为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主要不足之处,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是“缺乏信息处理能力”,第二多的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排在第三位的是“缺乏创造力”。在关于“您认为从事您想做的工作所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问卷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沟通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再次是“创新能力”。这些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楚,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也不明确。可见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学校培训对于高职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3.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反馈。

在“目前学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问卷提问中,选择“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在校学生占57.1%,选择“职业指导课”占22.2%,选择“参加相关社团活动”占19%,选择“听讲座”占11.1%,选择“参加招聘会”占6.4%。在“在校期间哪些活动对您成长帮助最大”问卷提问中,选择“参加社会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在校学生占49.2%,选择“各种社团活动”占35%。可见“,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和“社会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用人单位对汽车电子技术业毕业生的评价调研

评价调研的对象是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毕业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毕业生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对毕业生业务、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的主要缺陷”“、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汽车电子专业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均处在严重紧缺的状态,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企业内很多人都担任了不同的工作角色,几乎所有企业都喜欢既懂技能又懂管理,专业知识面广,一专多能,具有一定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汽车电子技术应用行业需要的是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特别对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要求比较高,现在的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思想素质到职业道德及人文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

第10篇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简称ITS),通过建立起一种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集成智能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从而实现全面、科学、实时、高效地对交通运输进行综合管理的目的。利用ITS系统能够对行人、道路及车辆进行综合管理和统一指挥,实现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与统一化,对交通安全问题的控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行驶车辆的事故率得到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通安全系数。

2汽车电子监测关键性技术分析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主要汽车电子技术、传感器及监测系统三各部分作用于汽车电子监测,下面对前两项关键性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2.1汽车电子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真空管、集成电路、晶体管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装置的发展进程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国内外汽车行业的重视,自动优化控制技术、机电一体耦合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综合交叉使得小系统商品的发展已逐渐专业化和成熟化。

2.2传感器

传感器即转换器,通过以转换行驶车辆电子设备之外信号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将非电量转化为电量并进行监测的目的,最终使得电能形态被转换。由于传感器具有获取电子设备外信息的功能并实现对行驶车辆安全性能的监测,其作为汽车电子监测的关键性技术使得汽车能够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及高档化。通过利用传感器的优势从设计角度出发,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监测,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燃耗及安全故障的发生率。同时将传感器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功能相结合使其在汽车电子监测技术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传感器设置的数量一般都会以汽车的整体设计情况、软硬件的配置以及机械结构的差异为依据,在其尺寸、形成及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整。传感器的使用通常会受到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汽车在行驶中需要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的变化、路面状况及异常气候等因素都会使汽车受到温度变化的考验,因此传感器的设计必须达到抗震、温度耐受性、耐水及抗电磁干扰等要求。

3在ITS系统中对汽车电子监测技术的设计

电子数据的采集方案设计作为ITS系统中汽车电子监测技术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会以ITS系统的功能为前提对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进行合理设置,并对相关信号获取的设备对象信息进行采集,从而保证数据采集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这一方式即程序轮询式数据采集。此外,还需采取必要手段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处理,从而保证系统能够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以及信号来源设备的级别。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对汽车的安全系统、刹车系统等进行数据采集。汽车电子监测系统以车载嵌入计算机系统为主要实现方式,对其进行设计时应保证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与灵活性。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及信息传输与执行三个模块,并以下图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工作。其中数据采集模块是通过集合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摄像机及激光雷达等技术从而实现对汽车行驶中的路面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能够对有行驶路线发生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异常及故障问题进行快速反映,并收集汽车全局信号对其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利用傅里叶对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使得故障诊断就有合理的参考依据。

4结语

第11篇

一般情况下,如果车辆的行驶里程数在15万公里与20万公里之间,那么汽车的各种操作技术的性能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已经有所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下一步处理,就会使汽车在使用性能等方面受到影响,在汽车的安全性、操作性、经济性、平顺性等标准上也会出现质量下降。有些人为了确保各种参数的准确性,自己进行电子式车速里程表的安装,结果因为不熟悉安装程序,对机器造成破坏,在运行时出现故障,仪表盘所显示的读数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实际的行驶的里程,只能依靠司机进行估计来计算车辆的养护日期。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仅仅依靠司机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还是有差距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安装时漏掉了重要的零部件,不仅在行驶中读取不到正确数值,还更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形成安全隐患,对司机的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在进行电子式车速里程表的安装时,需要在说明书的指导下进行安装,必要时可以由专业人员在旁进行指导与帮助,保证安装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

2电子式车速里程表的电子设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比于传统的车速里程表,电子式车速里程表选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科技产品为人们服务:它们主要是由具有一对或几对触点的舌簧开关和转子组成的。在这种车速里程表中,它们的传感器是安装在组合仪表内部的,由变速器经过软轴驱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了正比于汽车行驶速度的信号。

2.1电压汽车里程表都是有一定的定额的工作电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电压的控制。特别是在冬季,有一些使用柴油机的车辆在进行启动时会遇到不能启动或是无法启动的问题,会选用强制启动的方法:跨接法高电压强制启动。如果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会造成车速里程表内部电压不稳定,严重的会烧坏原本稳定的电路。多次断开仪表电源,导致断丝等现象产生,使得车速里程表不能准确的显示车辆行驶路程及速度,车主无法准确的掌握车辆情况,最终会因为养护不及时导致车辆使用寿命缩短。对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处理。不同车辆的车速里程表的额定工作电压是不同的。在对车辆的里程表进行电压测量时,需要依据说明书进行参数调整,防止将电压调高或调低,影响车辆的造成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当出现电压不稳或仪表盘不正常的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车辆操作,运用专业检测设备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排查,找出问题的原因,清除安全隐患。2.2接线在进行车速里程表的维修或养护中,会经常对线路进行拆装检查,因此,线路的接线问题也就出现了。一般情况下,车辆的车速里程表都有线路标记,在对车辆进行相关维修时,需要将这些标记一一区分开来,不要弄混。经常采用测量V0柱、G柱的电压来确定车速里程表的好坏情况,但切记不可以使用刮火的方法来检查是否有电。那样做是十分不安全的,而且近距离接触的安全隐患对人们造成的身体危害也是巨大的。在进行接线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谨慎小心的进行这项工作,不可以马虎大意。

2.3车速传感器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传动端的车速传感器,主要是将输出转速产生脉冲信号反馈给车速里程表,由它显示出当前车辆行驶的车速。在使用车速传感器时,对下面的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传感器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需要有保证。只有两者之间的连接确定牢固,才可以在车辆行驶中进行准确的数据传输与反馈。确保车速传感器的轴插入到变速器的输出端齿轮的内孔中,保证传输转矩的准确性。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注意相关零部件的型号、类型。这些物件并不是通用的,在挑选时需要根据车辆自身的需求选取最佳型号的物件。如果使用不适当或者错误的部件,会造成车速传感器不能正确传输转矩,进而导致车速表不能正常工作,对车辆的使用期限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隐患。因为车速传感器在与变速器连接时的条件是十分严格的,在一些车辆中会经常出现在这两者之间的连接物件脱落、生锈等情况,造成车速里程表的指针不正常指数或上下跳动,对车辆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它们两者进行连接处理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保证连接处的牢固程度,确保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3结语

第12篇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进入汽车电子、汽车服务等领域,就职于汽车生产、维修、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企业单位,从事汽车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设计、技术支持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开办专业之初,我们选择了本地22家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对于汽车电子专业的高职毕业生,83%的企业比较重视电工电子专业基础知识,94%的企业认为高职生应具备汽车电子技术的检测、实验、维修与技术知识与技能,超过60%的企业强调了软件使用、设备维护、电工电子、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而且十分重视汽车检测与诊断能力。根据调研结果,基于就业面向岗位的需求,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确立了四大专业核心能力目标:汽车电气性能检测能力、汽车电气系统拆装调试能力、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处理及检修能力、汽车电气系统辅助设计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确立

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以满足市场对汽车电子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基本素质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专业的适应性。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将新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含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课外实践环节等进行划分,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专业支撑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这三个课程群,分别对应着公共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特色能力这三个能力层次,专业课程群又分为专业支撑与专业核心两个递进的层面。“通识课程群”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并具备专业学习需要的基本素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能适应岗位需要的1~2项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技能;“专业支撑课程群”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需要学生一定的素质作保证,又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学习提供专业技术的支持。

3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的内容重构与教学设计

3.1课程内容重构

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作为专业支撑课程,如何支撑?课程必须为后续专业学习与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基础。课程内容如何构建?是继续按照传统的电路分析知识体系还是按照岗位需求构建项目化内容体系?一成不变肯定不可取,基于既定的课程体系,项目式教学又宜在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中展开。故课程最终形成情境化的案例教学内容,整合原模电、数电、电路分析等多门课程内容,每个教学情境中既有普适的专业基础知识铺垫,又加入了汽车真实电路案例,将电路分析能力的培养融于各任务中,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融于各任务的实践环节中。课程教学内容分为8个情境,23个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本专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每个情境任务的展开都将所学习的电路专业知识应用到汽车相关应用的分析与实践上。这样的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使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能学以致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3.2课程教学设计

为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课程在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设计。

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采用的教材中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以能力为中心,采用问题教学法,首先通过提出问题,或虚拟演示、或动画演示、或实际器件和电路的测试作为课程的引入,然后介绍其工作原理、特性等相关理论,再回到实际中来验证学到的理论。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验证”的情景之中,把教师知识传输“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学”的过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寻找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虚拟技术等教学手段。开放实验室、专业机房,除课内基本要求实验以外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外自由地完成,有利于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利用EWB等分析和设计软件的强大功能,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中,作为电子工作平台来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无逢连接。在讲解各种电路时,利用电子工作平台可以用其给出的各种虚拟的仪器和器件进行连接、仿真和测量,或进行各种现场演示。

(2)评价方法的设计。

第13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引言

现代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使当今的汽车是集各种先进技术的大成,新颖别致的汽车时时翻新。而现代汽车的故障诊断不再是眼看、耳听、手摸,汽车维修也不再是师傅带徒弟的一门手艺,而是利用各种新技术的过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其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1]。

1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1.1故障诊断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2,3]。

1.2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不再是多以机具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4]。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

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1.3维修资讯特征

随着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即INTERNET互联网[5]。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INTERNET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以美国汽车维修业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欧亚·笛威汽车维修专业网站为例,从1995年起,即建立了在会员单位内部使用的远程通讯BBS。1996年,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建立汽车维修INTERNET互联网站[6]。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1.4维修人才培训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中,维修人员的文化水平、理论基础、外语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培训方式大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难达到机电一体化、懂电脑、会外语的现代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7]。

国外汽车维修教育界还推出了以多媒体电脑运作的动画及实物教学光碟资料库,可应用在远距离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可由教师依学生程度及教学课程,自动编排教学影片播放内容、播放顺序、播放时间,随时调整不同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建立起电脑教学化的启发式和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这种电脑教学的方式,构成了现代汽车维修培训的新特征。

1.5维修管理的特征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

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

2现代汽车维修与传统方法比较

现代汽车维修无论从理念、维修制度,还是修理企业的管理及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方面,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均有较大的质的飞跃[8]。

3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素质

3.1企业素质特点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要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管理现代化。②企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③企业技术业务水平。④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使用。⑤维修车辆的质量水平。⑥经营观念和服务意识。⑦企业信誉及服务信誉。⑧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⑨维修市场的占有量。10企业的社会形象、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发展的要素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量化指标,其数学表达式为

Q=[F1X1+F2X2+…+FnXn][F1Y1+F2Y2+…+FnYn]=∑FiXi/FiYi(1)

式中Q——企业综合素质指标

Xi——企业已具备的各项素质要素占社会平均统计量的百分比

Yi——企业应当具备的各素质要素,即该要素的社会平均统计量

Fi——分析系数,确定各因素的重要度,主导因素取1,其余取0~1

3.2WTO与汽车维修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维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8,9]。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和服务的优越性。

第14篇

1.1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概念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它主要以旧发动机或不能使用的发动机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几乎完全与新机相同的加工工艺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恢复尺寸和精度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发动机的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动机完全拆解、清洗,按照制造原厂家的技术要求对基础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进行检测和检查,再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进行修复,对于易损坏件如轴承、活塞环、活塞、垫片等,在装配中使用原厂配件,然后组装成整机,其装配公差可达到原机装配水平。

1.2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3Z+_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对原有发动机的有效利用,这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售后服务层次,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主要用于汽车维修行业当中,实施此项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总成互换,缩短汽车大修时间,由过去的几天时间缩短为现在的几个小时。同时,实施这种再制造技术后,发动机的工作效益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而且,因为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总成价格远低于新机的价格,这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拼装车的蔓延。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不仅仅只属于售后服务范畴,而事实上,在发动机的生产环节,再制造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在发动机制造厂,应用再制造技术对在线次品进行二次加工后的产品作为维修备件纳入售后服务系统,是对主生产线的重要补充。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同时也是有利于环境资源再利用的“绿色工程”。

2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现状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造和服务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如北美发动机再制造协会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动机再制造组织,其拥有160余家的会员;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如福特、通用、大众、雷诺等或者有自己的发动机再制造厂,或者与其它独立的专业发动机再制造公司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以对旧发动机进行再制造;德国大众在50年时间里已再制造发动机720万台,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与配套新发动机的比例为9:1,而且再制造发动机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地增长

与国外比较,国内进行发动机再制造起步较晚,目前进行发动机再制造的专业公司仅有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和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英国ListerPetter公司合资创办的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等几家,其每年的生产量也仅限于特定的范围。显然,发动机再制造在我国的市场竞争还远没有展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

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猛发展,目前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已经跨入了世界的前4位,市场上的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提高,而且很多在用的车辆也即将进入大修阶段。2000年,我国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共有210万辆,预计到2010年我国年均汽车报废量将在200万辆以上,这些报废汽车中的发动机绝大多数都有再制造的价值,是一批宝贵的资源。由于应用发动机再造技术比发动机大修在性能价格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而以发动机再制造取动机大修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我国进行发动机再制造的市场空间很大。

3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讨论

虽然在我国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应用时间不长,还不成熟,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注意合理地引导与控制,尽量使它规范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1国家政策法规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健康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有力保障

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新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2010年起,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在我国销售的汽车产品在设计生产时,需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可拆和易拆解性。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合格的拆卸零部件重新进入流通,作为维修零部件装车使用

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并且,《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201O年起,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2类和M3类、N2类和N3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5%左右,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80%;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1类、N1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0%。这其中,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自然是回收再利用的重点。

由此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汽车旧件的回收利用的。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就有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3.2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外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比我国早发展了几十年,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到供销和售后服务,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发展得好的发动再制造企业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以促进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也是走的“引进吸收”这条途径么?这说明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的确是个切实可行而又高效的办法。

3.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与长远发展的关键

目前,虽然我国在政策上支持与鼓励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发展,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发动机再制造市场体系尚需一段时间,因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法律和法规的完善、制造商责任制的建立、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严格和完备的废旧发动机回收体系的构建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问题。因为质量保障体系建好后,再制造发动机的质量才有可靠保证,它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完善,我认为可以先采取试点、再进行经验总结推广的办法,例如可以在我国两家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得较早的企业(上海大众公司和济南复强公司)进行试点,对他们的质量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对他们的再制造发动机产品进行监测,得出对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基本要求、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等关键数据,从而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提供依据。

4结束语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汽车大修中低质、低效、高耗的缺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为促进它规范、健康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加以正确、及时的引导和监管。

参考文献:

[1]发动机再制造与工程机械维修.中国发动机网:

第15篇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汽车中,传统的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的燃油喷射系统已经被电控燃油喷射装置所替代了。因为电子喷油这种装置能够很好的使汽车的发动机一直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保证发动机既可以输出相应的功率还能最大程度上的节油和净化空气,并且还能够自身调整汽车发动机对于供油的控制规律同时还将这些规律存储到汽车的微机存储器中去,一旦汽车的发动机开始工作,发动机中相关的传感器就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来进行比较和判断之后再调整油缸的供油量。这样就完全让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处于最佳的位置,大大的节油和减少空气污染。当前市面上的这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中心就是电控单元,它就是通过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来测量出相关的各种运行参数,再按照提前设计的程序来控制喷油量的多少。在我国,目前在柴油机中使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是非常常见的。以下就是几种柴油机中运用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电控分配泵在柴油机中使用的是高速电磁阀来控制发动机中的电控分配泵的喷油量及时间的,而其中的电磁阀的闭合时刻就是发动机中的电控分配泵的喷油定时,这中间的时间段就可以确定出电控分配泵的喷油量。2、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就可以同时拥有喷油量与喷油定时这两种控制功能也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但是有些特殊的控制系统还具有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等等控制功能。而电控直列泵的喷油量这种控制装置采取的是电控调速器。因为电控调速器可以让对喷油量多少的控制更加容易。3、电控单体泵系统由德国Bosch公司发明的电控单体泵系统则是使用较短的高压油管来提升喷油压力,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使喷油压力达到160Mpa之高。这种系统也是采用的高速电磁阀来控制它的喷油定时和喷油量的。4、电控泵喷嘴系统我们一般将这种装置分为机械驱动式和蓄压式两种,这两种类型的装置都能提供比较高的喷射压力,而且还大大的提升了燃油的雾化质量,同时也对柴油机燃烧系统对缸内涡流强度的要求没有传统的那么高了,其中最先进的就是采用无涡流的燃烧系统。5、电控蓄压式泵喷嘴系统在最近的几年,人们对于电控蓄压式泵喷嘴的研究是越来越多,因为这种装置根本不需要机械驱动装置和机械调节装置,所以它就具有了在不重新设计柴油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发挥泵喷嘴的这一优点.

二、排气再循环

这种系统就是把发动机中排出的一些废气继续回送到汽车的进气歧管中,再混入一定量的新鲜空气最后再一起被送入气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动机生成有害气体,其中关于再循环系统中所循环的的废气量则是排气再循环阀来自动控制。怠速控制汽车中的怠速控制的功用就是达到让发动机起动之后就很快进入暖机过程的目的,同时还能自动的保持发动机在怠速下稳定的运行。而关于怠速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汽车起动后的对于暖机过程的相关控制以及负荷变化的控制等等。

三、汽车发动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追求了,所以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娱乐性等等的要求也就不断的严苛,这就直接导致了汽车电子技术完全迈进了优化人、汽车、环境三者之间的整体意识的时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汽车相关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未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两点:首先就是传感器技术。因为当前人们汽车的自动化程度要求和传感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就促使传感器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这三个方向发展,2、发动机电控单元ECU。电控单元ECU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微处理机功能要更强大。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