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俗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俗文化论文

第1篇

人物造型设计上,我国传统动画注重吸取地域性文化的精华,《阿凡提的故事》中,人物造型设计呈现出新疆风味。白色头巾、略翘的小胡子,片中女子的装束都是新有的风格。《泼水节的传说》中,女子头饰和服饰都来自于傣族,《龙牙星》中,三女儿的服装和项圈、胸前的护身符等饰品,体现出苗族的特色。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敦煌壁画等的精华,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张飞审瓜》《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戏曲中的形象,九色鹿的造型来自于敦煌莫高窟魏晋时期的壁画《九色鹿本生》。《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设计借鉴了漫画《西行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哪吒闹海》角色造型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我国的传统动画还汲取了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用的内蒙古民歌。《泼水节的传说》配乐是优美的傣族音乐,使影片充满了傣家风情。《阿凡提的故事》大量运用了新疆的地方乐器,如大铜角、达卜、萨塔尔。独特的新疆音乐与舞蹈,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还有很多剪纸动画,传承了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

二、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动画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中国经济90年代后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各大动画厂商意识到,这是个无比广大的动画市场,因此,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国化的美国动画片,打开中国市场。迪尼斯的电影素材来源于各种文化,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深入。

三、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借鉴,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猫》莫属。首先,片名,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片中,中国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面馆挂着灯笼,屋檐下的画着倒福字的灯笼。过节的时候,舞龙、舞狮、烟花、鞭炮、轿子。神龙殿借鉴了故宫的设计,图腾柱,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龙,牌楼,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除了外在表现,还有很多内在元素也充分体现。面条和包子,中国传统音乐,李小龙,中国俗语和哲理,中国的针灸,书法。《功夫熊猫》乍看甚至会觉得是中国人自己拍的,可见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研究得极为透彻与细心。除了功夫熊猫,还有很多国外动画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自己的动画却一门心思模仿国外,缺乏对各国文化,包括本国文化的耐心细致的研究。丢失了当年的优良传统。

四、中国动画路在何方

第2篇

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如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大量面临着被破坏甚至被毁灭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问题。会议一开始,主持者陶立璠先生就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大量民俗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妥善和有效的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毁灭的现象,列举了一大串典型的事例。比如天津老街的改建、赵紫晨故居的拆除、定海古城的毁灭、东岳庙及观音街过街楼的失于保护等等。这些现象伴随着大开发的呼声而凸现于祖国辽阔大地的角角落落。对于专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从而对民俗文化的每一笔无论多么细小的遗产都视若锱铢的民俗文化工作者来说,这的确让人感到痛心疾首。怎么去抢救,如何去保护?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吕微先生提出了两个保护的途径:一是开发它的实用性,二是把它旧有的实用性转化为审美性。而苑利先生则提出,应主要依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作用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他们并且都列举了大量亲自调查的生动事例来对自我主张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不可否认,每一种主张的确有它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些主张一旦施诸于现实,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我们暂且放下这个疑问不提,先来关注一下这次研讨会中所存在的绝对不能够忽略的争议,即有另一部分学者跳出“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圈子,对所谓的“保护”产生了怀疑。我们所竭力主张的保护究竟给原著民带来了什么?他们是否就因此而感受到了幸福?这是户晓晖先生提出的质疑。

的确,对于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任何一种民俗遗产,从实物形式到观念形态,都可谓是奇珍。因为我们认为在这种民俗物质中凝聚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能够反映这个民俗主体的群体结构、社会习俗、精神信仰等深层次的东西。真是敝帚千金。然而对于民俗主体来讲,他们却不一定就这样认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居住了几代人的破房子,再也不能住下去;那走了无数代的小巷子或羊肠小道已恶劣到极点。他们已对那陈旧的习俗、繁缛的礼仪、落后的观念等所产生的束缚感到窒息。他们要发展,他们要打破这个旧有的世界。他们也渴望和向往城市里宽阔平整的大马路、高大舒适的现代住房、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及通讯设施、丰富奇妙的现代娱乐生活等。一旦他们打开自己的眼界,发现在他们那狭小、孤陋的世界之外还有这么一个奇妙而精彩的世界时,心里难免会产生极度的不平衡。于是,他们就再也不愿意囿于原先那个在他们现在看来如此落后甚至丑陋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走出了原先居住地而到外面学习、工作甚至定居的人,正在逐渐摆脱甚至完全摆脱了其原有的观念和习俗特征,而变得与现代城市人无异了。

由此,希冀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是不可靠的。当然,在一定时期,他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其前提是他们对外界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还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旦他们活动的范围扩大,视野拓宽,从而被融入现代化生活的大潮中时,利益的驱使会使他们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就拿陶立璠先生所举日本某村的“花祭”来说吧,当这个村子里的人在外面从事各种层次各种行业的工作--有些人的工作性质比较特别,或者性质虽比较一般,但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的获得来之不易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不能随便脱离岗位,那么在这个时候,工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显得比参加祭祀活动重要的多,于是,他们就可能不会或不能来参加祭祀活动,如果这样的情形多了,久而久之,这项祭祀活动也就会被忽略,最后甚至被遗忘了。再如苑利先生所举的依靠传统观念中的咒语禁令来保护一片森林的原始性状态而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人因受了外界的影响,产生商品利益的观念而发生动摇时,他或他们可能会感到惊喜--祖先竟给他们留下了这么一个珍贵的宝藏,等待他们去开发。于是一切所谓的咒语保护禁令也就土崩瓦解了。

正如苑利先生所感叹的那样,大开发就意味着大破坏,哪儿开发就意味着哪儿破坏。但是,又有谁能阻止大开发的浪潮呢?谁又能阻止发展的动力大车甚至包括民俗主体他们自身的发展欲望与要求呢?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图过得幸福、美好、舒服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如苑利先生所说,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陶、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举个例子,在我的家乡襄阳一带,留有多处民俗文化遗迹,象三国时期留下的刘秀墓、庞统宅、跃马檀溪处和米公祠、鹿门山、鱼梁洲等等,很多都是与一定民俗文化包括传说、故事和习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分布特点是,绝大部分都很偏僻而且很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那里观光旅游呢?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老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比如苑利先生所举一些地方的祭祀活动。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活动,它们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有资格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也不过是根据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导致的讹传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勉强把它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呢?比如赵紫晨先生的故居,落落“寡居”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相协调吗?能够产生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吗?如此种种都保存下来,那真如鲁迅当年所说的“国故”,可是多了,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就难说了。更多的只是起了一个博物馆展览古旧之物--供人看上几眼、发几声感叹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决策、开发商的选择,也未尝不有它的理由。

再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有些民俗是不得不改变的,比如祷神祈雨、驱鬼祛病等。我们可以不说它是迷信,但它的确是不科学的。究竟科学不科学,其争辩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关键在于这种民俗会给民俗者本身造成损坏和伤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某些落后民族的“割礼”带给女性的伤害、跳神延误人的性命等,这种民俗与其说是一种信仰和风俗,倒不如说成是一种愚昧。由于固守某种群体的、习俗的观念而造成自我戕害的悲剧,在中国古往今来的辽阔的大地上也不知发生了多少起。按照的观点,对人的尊重是在懂得了人的价值后建立起来的,我们习俗中有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在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时所产生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民俗工作者在研究民俗文化、呼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生态时还应作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区别。

如上种种,给予了我们从事民俗研究的工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当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发生变化时,一定程度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演变的进程是无法阻止的。演变中总会有发展和淘汰;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演变是一种进步。事物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就如人类在地球上的生长繁息,最初因为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等社会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生存条件得到改善时,人口数量也急剧膨胀,直到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扰攘纷繁的世界。然而,不管人口数量的膨胀相对于有限的生存空间来说,矛盾趋于怎样的激烈,人类自然有它解决的办法。房子不是越做越高吗?立交桥也达到了好几层。地下还有地铁,海底也有了隧道,甚至还到宇宙中去探索生存空间。真是上天下地,无所不尽其极。再不行了,还有一个条件可以扼制,那就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代价。现在不是普遍认识到一个人从小到大培养经费的巨大吗?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所以独生子女成为一种需要,单身也成为一种时尚。可见,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危机时,总有它自行解决的办法。

总之,无论是自然的因素也好,还是社会的、人为的因素也罢,当我们一旦面对变化与发展这个自然规律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我们的民俗工作者会感到心里轻松一些,好受一些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民俗文化就不需要保护和研究了,否则就犯了“虚无主义”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力图保护那些民俗文化时,心中还要有一种理念。正如王娟先生在会中引用邓迪斯的观点时所说的那样,民俗本来就是变化的东西;消失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没有注意到它的价值。我们在试图对一种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时,首先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要保护。这自然是因为它有价值。弄清了它的价值后,再把这种价值营养提取出来,用以构建更高层的人类文化。至于原有的东西,无论是实物形式还是观念形态,都可以通过综合权衡后再决定对它们的取舍了。

其实,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对每一种东西都割舍不得,是因为民俗工作者所特有的某种“情结”在起作用,这种情结可以称之为——“恋旧”情结——在我们民俗工作者的眼中,任何一种代表了一定民俗文化的东西一旦消失,就意味着永远不再存在。所以,它们都是宝贝啊。然而,任何迷恋太深的情结都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3篇

龙作为生肖中唯一不真正存在的动物,看似很有特殊性,但事实上也无法脱开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以来自认是龙的传人,古时天子,号称是真龙化身,龙图腾崇拜在中国是拥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因此,龙在生肖中也是可以说得通的。而这一切图腾崇拜所包含的深层次奥秘,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生活生存的美好理想和吉祥愿望。笔者则认为,生肖的成因应当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最后定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范围内去考证,而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说法。可以说,生肖是历法的需求,图腾及动物崇拜的延续等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二、生肖文化的影响

生肖并不仅仅存在与中国,在其他许多地区亦有,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法,并且彼此间十分接近,但各国的生肖纪年法应该都是独立形成的,不存在由某个辐射源先行产生,而后辐射到周边国家的道理。生肖从原初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属相、星座之类的问题依然津津乐道。可以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通俗的含义,生肖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各国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面对生肖(或者星座等等)文化,我们应当去和看待它呢?是深信不疑,还是认为是封建迷信应当彻底摈弃?先来看看什么是迷信,似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迷信的影子,例如本命年带红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说法,但是,首先我们得分清楚,什么是俗信,什么是迷信,这二者在当前是不同的。

传统社会中,传统的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古时的民间信仰也有很大威慑力,但是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似乎都已经过时了,科学技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抛下许多所谓的“糟粕”,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理性和科学的世界。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那些抛下的“糟粕”其中包含着许多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做的并不是全然抛弃,而是有选择的摒弃。民间信仰在今天也分成了俗信和迷信,虽然二者都是由民间原始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但是在今天二者本质上存在不同。简单来说,俗信指的是,由民间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经过民间长期传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的传统理念。它往往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寄托了人们驱邪求福保平安的心愿。俗信对于他人是没有什么损害的,我们丰年过节的贴门神、春联,放鞭炮,过本命年带红绳等等都属于俗信。而迷信则是与俗信相反了,它传自古时民间宗教和巫术,盲目对于超自然的食物信仰崇拜,并且有害于自己活着他人的理念就是迷信。比如发高烧不上医院而是烧纸,祭祀仪式行为有害人健康甚至危及性命等等。只要理解了迷信和俗信的概念,就能很容易判断哪些事象是迷信哪些是俗信,而生肖文化很明显属于俗信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舍弃它,其他民俗文化也应如此。

三、结语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超级秘书网

第5篇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二、结语

第6篇

一、过年“接财神”民俗概述

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区域民族众多,但是无论哪个民族,其风俗中都有过年接财神一说。在民间传说中,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在战争中死后被封为财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传说,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这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时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抢在前头迎接他。返家之时,一般摘柏树枝一支,象征财神,带回家中,插在神龛之上,每天焚香膜拜,表示一年常青,财源不断。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后,年事活动基本结束了,士农工商,一切进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习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不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和民间,迄今仍然流传下来。

二、“接财神”风俗的英译原则和示例

“财神”是中国民众心目中主管钱财的神仙。在西方民众的心里,只有上帝掌管世间万物。所以,在翻译“接财神”民俗之时,译者应该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去寻找与西方文化具有最大关联的认知语境,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西方人悦纳。根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笔者的英文翻译示例如下:Therearemanynationalitiesinchangjituarea.However,allthenationalitieshavethesamecustomofreceivingthegodofwealthduringspringfestival.January5thinlunarcalendaristhebirthdayof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thelegend.AfterJanuary1stinlunarcalendarthemostimportantactivityistoreceive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fengshenbang>①,thegod’sfamilynameisZhao,andhisfirstnameisGongming.Hediedforfightingagainsttherighteousarmy.Awanderingghostwaspardonedandappointedasthegodinchargeofhappiness.Hehas4subordinates:“zhaobaotianzun”(agodinchargeoffortune),“nazhentianzun”(agodinchargeoftreasure),“zhaocaishizhe”(anangelinchargeofmoney),“lishixianguan”(agodinchargeofmarket).Theirresponsibilitiesareallrelatedtowealth.HewillgetdownfromheavenonlyonetimeayearonJanuary5thaccordingtolunarcalendarbecauseofhislaziness.InordertobethefirsttowelcomeZhaoGongming(thegodofwealth),allthepeoplewillgooutat5inthemorningandburnthefragrancewhentheycontributethedraughtanimalsandfirethecrackers.Whengoingbackhouse,abranchofcypresswhichsymbolizesgodofwealthwillbepickedoffandbroughthome,andtheninsertitintothebaldachineinordertoburnfragrancetoworshipitwiththehopeofendlessfortunecoming.IthasanotherimplicationthatthegodofwealthiswelcomedonJanuary5th.AfterJanuary5ththeactivitiesofspringfestivalalmostendandallthepeoplewilllivenormally,soitisthemostimportantthingtowelcomethegodofwealthforthebeginningofanewyear.ThecustomboomedinMing,QingdynastyandPeople’spublicofChina.Itkeepsthecustomindevelopedareaandamongthepeoplenowadays.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作者:王晓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7篇

1.辅助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民俗成分,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高中语文中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如鲁迅作品中就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渗透,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极度迫害,揭示了腐朽黑暗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其中还引入了“捐门滥”这一俗语,其实它是一种封建迷信,现代人早已将它抛之九霄云外,但在当时柳妈的这个词分量却极重,甚至影响着祥林嫂的一生,如果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没有了解,就很难体会到祥林嫂当时的悲惨处境,学起文章来也就索然寡味。

2.拓展知识。

民俗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科学信息,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语言方面,如古诗人喜欢借“杨柳”一词来抒发离别之意。其中“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以“折柳相送”以示留念,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又怎能懂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对情人的难舍之情。在礼仪禁忌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礼仪、禁忌,如果学生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某些文本。如小说《边城》中塑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民俗画卷,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湘西特有的“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习俗,与汉族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截然不同,这显示了一种纯厚的湘西风土人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边城》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优美、自然。

3.德育作用。

民俗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如《三字经》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又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体现了主人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可贵品质;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勉励年轻人要珍惜光阴;如“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人们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还有卧冰求鲤、铁杵磨成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将民俗文化融入的高中语文教育之中,可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要想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从教师角度来讲,要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增强对民俗文化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进而身行于教。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民俗文化难进现代课堂的思想误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与角色,热爱民俗文化,积极将古人劳动智慧的成果发扬光大,开发更多的民俗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2.立足课堂,援引课外。

在课堂上进行民俗教育的渗透,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对课堂教学做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对于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借助民俗知识,解读课本,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当然,民俗文化毕竟不是学习重点,所以民俗文化的渗透应以备课形式出现。单纯挖掘教材民俗文化,无疑是画地为牢,不要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索取局限在课上,要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挖掘身边的民俗知识。“活”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

三、结语

第8篇

海峡民俗文化圈是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一部分地区,所以称闽台民俗文化圈,是我国七大民俗文化圈之一。海峡两岸一海相连,方言相同,习俗相仿,特点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是我国风俗文化的活标本。“在同一‘民俗生活圈’里的人能彼此认同,在心理上有着相同的意识、感觉,是在不知不觉中而约定俗成。”[3]台湾新竹社会教育馆馆长苏解得说:“每个地区,各个族群的民俗,有相同的地方,但更有各自的特色,因此民俗也就五彩缤纷、十分丰富。民俗虽然是代代相传,有延续继承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它也会发生种种明显或不明显的变化。”[4]两地民间信仰以贴近民间、深入生活、富于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早期大量移民从福建渡海开发台湾,使八闽文化在台湾广为传播,对台湾当地文化产生深刻而恒久的影响,因此台湾的民俗文化同样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根据地质学家考证,台湾海峡两岸之间,远古以前地脉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海浸,才形成如今一水相连的海峡。台湾基隆港与福州之间海程只有180公里,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0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台湾与福州的关系必然密切。据考古资料和史志记载,台湾的凤鼻头文化与福州昙石山文化同属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昙石山文化对凤鼻头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海峡两岸都是移民社会,台湾的“根”在大陆,海峡西岸是他们的祖居地和渡台出发点。闽都民俗文化也随移民传播到了台湾地区,如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畲族服饰传统美术、闽剧、曲艺、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闽菜等等。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台湾就近通过海峡接受从福州以及大陆其它地方传承来的民俗文化。由于两地环境大体相似,所以在台移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台湾同胞的祖先都是来自闽、粤的移民,故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其心理现象,实多保持祖籍民俗文化的传统。”[5]当然,由于海峡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民俗为了适应当地的具体环境而进行调整,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中原习俗而有闽都特色的新民俗,这些新民俗与基本保留下来的老民俗一起,构成了海峡民俗文化区民俗内容的主要部分。海峡作为同一民俗区,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福州和台湾绝大部分原住民在远古时期同属百越的一支,与中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征讨闽越,福州从此进入移民时代,炎黄文化不断渗入,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漫长的发展,至五代宋时期,形成自己特有的民俗面貌;与此同时,台湾仍继续着越人发展的历史,后来随着南洋群岛马来人及其他一些人种的入台,逐渐融汇形成土著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福州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多山多水,台湾山地约占全岛的三分之二,河流短促,多急流险滩,使得内部交往困难,各地区相对闭塞,造成小地域性民俗的特点,许多神祇通常都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地域内,如闽江流域崇拜临水夫人、张圣君。而福州这种民间信仰特色被移民完整地带到台湾。

“临水夫人又称陈进姑、陈靖姑、陈夫人、顺天圣母、顺懿夫人、大奶夫人。相传夫人为唐朝福州罗源下渡人,或为福建古田临水人,本名陈靖姑,以法术行善于世,护佑童男童女及产妇的平安,专司护幼催生、护胎救产之职。又因其道行高超,亦能斩妖除魔,保卫地方平安。”[6]加上大陆其他地区民间信仰的流传,形成了台湾丰富多彩的信仰祭祀圈,如福州城乡道路特别的地方,时常立有佛名碑。“台湾乡间公路旁,常见书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或木椿,它有镇百鬼压灾殃或供养之意。”[7]据1959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调查,全省共有寺庙3834座,各寺庙所奉祀的主神达249种。台湾各寺庙所奉祀的神明,来源于海峡西岸的福建、广东、江西和浙江。其中江西有张天师,浙江有普陀山观音菩萨,广东较多,有岳帝、祖师公、三山国王、观音等,其他都传自以福州为省会的福建。福州有童谣《月奶》:“月奶,月奶,你是大,奴是细,跪你一千零八拜,耳仔掏还奴,刀仔掏换你。”民间传说月亮会割小孩耳朵,老人都教小孩唱这首童谣,要小孩尊敬月亮,称之“月奶”。而在澎湖二崁古厝街巷的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澎湖地方月娘祷词:月娘月光光,照着囡仔个脚仓,汝是兄,我是弟,毋通举刀割阮耳。”真有异曲同工之趣。福州市果是福橘,大年初一百姓喜欢送福橘,寓意吉祥如意。“每逢旧历过年期间,许多人家门口,总是挂着几个橘子,称为‘吊吉’,用以象征吉祥。在拜年礼节上,许多人总是喜欢到处送吉,以此作为拜年礼物。”[8]福州在两晋时期才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宋代中原民俗才在福州成型。中原北方因为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因而战乱不断,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常常造成民俗的超常态变化。福州在明清之前相对安定,很少战乱,所以中原移民在保持原有民俗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有关民俗方面的词汇,许多在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但却在福州方言中还保存着,如“筷子”称“箸”,“屋子”称“厝”,“锅”称“鼎”等。《诗经》中的许多诗歌,用福州方言读非常压韵,说明福州话中保留了许多上古音。闽台婚姻习俗中的议婚、订婚、迎娶、完婚、回门等儒家传统的“六礼”,古老而悠久。葬俗中的搬铺、举哀、报丧、小殓、服丧、守灵、大殓、出殡、下土、做七等,大部分深受朱熹《家礼》的直接影响,有的还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制。明清时期,大量福州人和福建各地人民移民台湾,使得福建的民俗在台湾占据了主体地位。海峡地处东南沿海,是近代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地区,虽然旧的民俗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从饮食、服饰乃至婚丧礼仪方面开始出现近代化,西服、咖啡、沙发、留声机等进入普通人家。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对台湾实行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传统民俗仍占主流地位。而即便是日据时期,海峡两地仍保持着交往,台湾各宫庙的“沿革志”都记录着日据时期各宫庙到福州及福建各地祖庙进香的记录。“据连横所记,台湾‘佛教之来,已数百年,其宗派多传自福建’。”[9]福州素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而台湾陈林也占到台湾人姓氏的20%。福州的陈林与台湾陈林都认为自己出自河南光州固始,可见两地在血缘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地人民有着共宗共祖的血缘关系,民俗文化因此一脉相承。

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凝聚力

“民俗是地域性族群生活习尚的经验累积,这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凝炼出来的生存智慧,在长久风俗的熏陶下,约定俗成,并成为人们行为的重要指标与规范。”[10]海峡同属一个民俗文化圈,民俗文化非常接近。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文化越是接近的两个地区越是容易和谐、和睦、和平相处。可以说,海峡民俗文化是海峡和谐发展的凭借与支撑。两地在宗族、宗教、节庆、饮食、服饰等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民俗,这种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也蕴涵了极为强大的凝聚力。“民俗文物是一个民族具体而普遍的民间物质文化,反映出民间基本的生活方式与风土特征,也是认识和了解民间生活历史和文化根源最好的途径。”[11]比如过去福州一些人家,夏天喜欢睡竹席,非常凉爽。有的还配个入秋装竹席的长竹篓,称“竹夫人”。台湾有“夏天卧室取凉的竹编抱枕。以竹篾六角孔编成中空圆柱形,由于孔隙粗大,能通风透气,夏天熬热,抱着睡觉不但消暑,更有一番滋味”[12]。闽都宗族文化非常兴盛,有些祠堂的修建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宋闽学兴起后,由于朱熹等人的倡导,宗族文化更加浓郁。到明清时期,福州百姓聚族而居的情况相当普遍,乡党文化发达。福州人移居台湾后,同一祖籍地的移民形成一股内聚力,结成比较固定的群体,仍然按照在福州时的传统,族亲聚居,乡亲为邻。各家族都会建祠堂、修族谱,并强调家族内部相互救济、扶助,为沟通血亲感情,还成立了各地的福州十邑同乡会。海峡岁时节庆习俗既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基质,又具备了独特的地域个性。两地节庆习俗大同小异。“台湾的岁时节日,和大陆各省相近,尤其和福建相似。……在大年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做不吉利的事,不能骂人,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吃稀饭,不能打破器物。”[13]福州简称榕,福州的市树就是榕树。而台湾澎湖县的县树,也是榕树。澎湖的通梁古榕,据说就是来自福州。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春天,有一艘商船自福州南下,船经白沙岛与西屿之间的“吼门”时,不幸遇难沉没,只有一个盆景浮在海面,盆中是一株小榕树。这盆景由海潮带到通梁村保安宫前,被村民拾得,送给乡绅。乡绅认为榕树是海上死者精魂的寄托,就把小榕种在保安宫前,作为对罹难者永恒的纪念。福州和澎湖两地榕树同根,文化同源,可谓有缘。海峡地区气候温暖,水(海)产丰富,人们以稻米为主食,以水产品为佳肴。明代福州人陈振龙从吕宋引进了番薯,后台湾又从福州引入番薯,从此番薯就成为两岸缺粮地区的主食。海峡地区流行菜肴为闽菜和客家菜,风味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海峡地区茶肆遍布,并且有客来访,首先是请喝茶。两地人喜欢饮酒,酒尤以自酿糯米老酒最为普遍。海峡两地无论男女都有穿木屐的习俗,福州的一些澡堂至今还保留木屐。“作为一种鞋具,木屐的凉爽和防滑的功能,极适合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台湾穿木屐的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清朝。”[14]海峡两岸的民俗活动相互交流和影响。比如:“台湾寺庙在元宵节或神明庆诞时,要准备以面粉、面线、花生或者其他食物制成的龟,摆在庙里供信徒掷杯筊乞龟许愿。”[15]2012年在福州高爷庙举办民俗文化节,专门请台湾澎湖民俗专家参与,进行乞龟活动。“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开始就带有社会性、整体性。”[16]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又进一步促成了其共同社会圈的文化一致性。海峡相同的民俗文化有着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民俗文化的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蕴涵着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多年来大批台湾同胞不断返乡寻根,就说明这种一致的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三、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海峡两岸作为同一个民俗文化圈,圈内的民俗文化交流虽然各方面都在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不足,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解决。一是覆盖面不够。民俗具有区域全民性,它内生在民众的生活中。但两岸目前的民俗交流,还局限在点对点,或者是小片区的面对面层面,没有在两地民间全方位展开,覆盖面有限。二是交流平台少。两岸间的民俗交流基本上集中在文化部门之间和重点民间社团组织之间,形式也主要是互访和演出。三是内容不够丰富。民俗内容包罗万象,但是海峡两岸间的民俗文化交流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技艺和节庆方面。

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建议和思考

第9篇

1、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认同危机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产生最大阻力的因素。任何人,只在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中生活,民族文化就要适应这种政治生活框架。所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的意识产生影响,相同的文化归属会使不同的民族互相认同,从而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就要让所有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而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民族性和地域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民俗文化中风尚习俗的表现就是为了维护其价值的连续性,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进行积淀。学生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对其终身群体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二、总结

第10篇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第11篇

继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近年来翻译界悄然兴起了一种比较新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在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和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论为基础,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体性研究,它的特征之一是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翻译过程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译作需符合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即语言本身,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交际的需要如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任务发出者的要求”,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评标准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从全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

(一)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进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所以他们首先要做生态环境的适应者,在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从而对译文进行转换。例如:原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盛会。园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集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等项目为一体,将科技、艺术和文化完美融合的大型冰雪乐园。从20O0年起,已逐渐形成了南有三亚、北有哈尔滨的中国旅游新格局。译文:HarbinIceandSnowWorldisauniqueicenadsnowtouristfestivalmce~ing.TheparkislocatedonthenorthshoreofSonghuaRiver,andisasetoficeandsnowanima-iton,iceandsnowperformance,iceacrobaitcs,nadcsulptuerexhibition,nadisaeprfectfusionofscience,artnadculture.Sinec2000,thenewtouristsituaitonhasbeengraduallyformedthatthereisSanyain8ouhter/lChinanadHarbininnorthernChlna.

(二)黑龙江民俗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转换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民俗、美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差异,就使得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侧重于关注黑龙江民俗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译者在翻译黑龙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传统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使读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实现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大秧歌源于2OO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o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译文:“Yan~oDanec,origiantingfromhteruralareainnorthernCihna200yearsago。VnagkoisatraditionalfolkdancepopulartllHnanaitonality.”。Y咄”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娱乐运动,在我们境内游客的生态环境中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些外国游客和读者而言却深感晦涩难懂,为了避免他们对此产生歪曲和误解,我们使用了。YangkoDnace”使他们既了解了秧歌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又可以突出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丰富和发展目的语文化,扩大外国游客和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三)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黑龙江民俗翻译中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中,译者除了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即考虑原文、原语、译文、译语的不同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定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实现了其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原文:“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130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译文:“BeerDrinkignHarbinbegantoproduecbeerathtebeginnignofhte20century.Themainbeerbrandsare‘Harbin’nad‘ThreesttLr~8’.”啤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哈尔滨人们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商品流通的桥梁。哈尔滨人喝啤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在这里当某人邀请别人去喝啤酒或被邀请去喝啤酒的时候,就意味着双方交际的开始。“Harbin”and“Three8tal~”是哈尔滨特有的啤酒品牌,这种译法巧妙地保留了原语的发音,简单直观但深人人心,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表达尊重了原意,突出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并能够扩大游客对未知事物的文化视野,加深游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同时增加了哈尔滨啤酒的广告效应,起到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

三、结语

第12篇

笔者在课程中对成绩分配实行“三七开”。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和成绩占30%;终结性考核,即随堂口头展示占70%。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第一,打消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第二,使原先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点名考勤制度变得更有效、更积极;第三,保护了绝大多数听课学生的积极性。

二、将学生分组、采用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进行考核

将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即常见的期终论文考核形式,变成平时考核的分组随堂口头展示(共70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什么叫做随堂口头展示呢?

第一,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十人。

第二,时间:每节课开始的前10分钟学生展示,后40分钟教师补充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第三,根据课程进度、密切结合本课程内容制定相关话题,并由任课教师提前指定每组的话题:第一组:人生礼仪民俗;第二组:中国传统节日;第三组:中国传统饮食;第四组:服饰民俗;第五组:中国民间艺术;第六组:中国居住民俗。

第四,每组随堂口头展示。本门课程计划17周完成,每组的随堂口头展示设计在中间六周进行。

第五,责任分工。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联系本组学生,组织分工合作,大家课下提前准备,共同完成本次展示;每组包括主讲一名或数名,负责向全班同学展示该组话题,相关材料收集整理人员数名,PPT制作一名或数名,现场记录一名。

第六,展示方式:每组按照组别顺序,在课堂上结合指定话题,通过PPT、口头描述、视频辅助等方式向任课教师及全班学生讲述民俗的相关知识点,其中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或者提出一些疑问,由任课教师进行解答。

第七,以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作为期末成绩的理论基础。首先,本门课程共16节。教师在课程前半段对内容进行了一个整体的、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其次,随堂展示放在中间6节。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学习借鉴前面几组的作业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展示;再次,选择本门课程中最有趣也最联系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最后,都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

三、制定口头展示的评价标准

1.基础分70分。

评价分两项:内容50分。根据整个内容的合理性,由任课教师评定;表达效果20分。根据主讲表达效果是否流畅,由任课教师评定。

2.加分项。

分两种:一种是投票。内容展示完成后,由全班同学投票,票数最高的一组,可以在本组前两项的评分基础上,全组成员每人加5分;另一种是主讲和组长,这两人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劳动,理应酌情加分,可以在前两项的基础上加5分。

四、由学生准备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作为全组最终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第13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俗文化

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因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风俗和文化。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草虫鱼兽,喜庆图、门窗花饰、灯彩花、龙船花丰富多彩,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1民俗文化与剪纸艺术

民俗或风俗是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据考证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较早使用“民俗”概念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开始用“民俗”这个词,孔子曰:“移风易俗”。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的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它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它与其他民间艺术,民间游艺,特别是民间习俗,都是密切地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民间剪纸,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和传统的民间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追求与向往,也表达对主人的祝福。民间剪纸图案并不单是根据客观自然形态来造型的,而是以寓意、联想的形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寓意、联想的形式或通过吉语谐意,或通过指物会意,或通过感情等手法,使图案富于理想的幻觉,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奇幻想、愿望、趣味于图案,唤起民俗感情上的共鸣。

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以岁时节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初七姑娘们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日寒农节,晋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2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1)具有万剪不断的结构,力求构图新颖化、线条流畅化、色彩明快化。

(2)带有浓厚的欢乐和吉祥色彩,多用谐音和象征寓意手法表现,是典型的理想化创作方式。

(3)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吟咏着生命、民族繁衍和美好愿望的主题,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4)剪纸艺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谐音寓意、谐音是民间图案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利用字的谐音,运用花鸟、鱼虫等图案造型去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得吉祥。如“金玉满堂”,将“金鱼”谐音为“金玉”,图中荷花、荷叶、水草的描绘象征荷塘,“堂”谐音为“塘”,“金玉满堂”表示财富之乡,以象征富贵常在。后来也有的把“金玉”称为有才学的人,形容家族人才辈出。再如“喜上眉梢”图案,也叫“喜鹊登梅”,喜鹊在民间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鸟,人们把喜鹊的到来作为报喜的象征,“梅”与眉梢的“眉”字谐音,喜鹊站立在梅枝上呜叫,象征着喜事已到眼前。在民间图案中谐音寓意的形式很多,如石榴、南瓜、莲蓬的多子多福,鸳鸯、蝴蝶并蒂花卉的爱情永恒,喜鹊的报喜、牡丹的富贵、花生的长寿、和合二仙的友谊深厚、缠枝花卉的支脉蔓等等。谐音寓意的如青果、桔子的清清吉吉,白菜的青青白白,花瓶的平平安安,双鱼的年年有余,鱼水交融,雄鸡的吉祥,鹿(禄)的进仕,福字的长生不老等等。有些剪纸则直奔主题如麒麟送子、观音送子、老寿公愤状元及第等。这些喜闻乐见的题材一经纤纤细手的剪雕,便生机盎然,寓意深沉。剪纸的传统纹样离不开鱼、鸡(鸟)、花、瓜果、走兽,也离不开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主题纹样有鱼莲纹、鸡鸟纹、石榴牡丹纹、老鼠瓜果纹、葫芦纹、狮虎纹、虫草纹、娃娃纹、神话纹、故事纹、组字纹、农事纹、猪羊纹、器皿纹等等。

总之,剪纸艺术与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难以割舍的联系,它们是互相依托、互为表里、互相促进、融汇交织在一起的。

3民间剪纸的品种与民俗应用

3.1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窗花可分为单色窗花、彩色窗花和纸塑窗花3种。彩色窗花又有染色与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著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或银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做“铜衬料”。纸塑窗花以陕西渭南地区所作最有代表性。用各色彩纸剪拼形象,人物头面用白布包裹棉花,再作彩绘、开脸,形成浮雕状造型。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泛,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

3.2装饰剪纸

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剪纸在室内装饰中发挥作用的先河。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发展,装饰剪纸的品类日渐丰繁,民间剪纸中的挂签、顶棚花、炕围花、灶头花,均属装饰剪纸。

挂签是贴在门楣上的剪纸,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挂签又叫“挂钱”、“挂千”、“过门笺”。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郯城、邳县等地又有套色挂签,俗称“换堂于”。其法取五色彩纸剪刻成型,局部刻断,各部分相互调换、镶嵌,形成色彩绚烂的装饰效果。

顶棚花是贴在天花板上的剪纸。中央是一张大型的团花剪纸,四角贴上角花。这种布局俗称“四菜一汤”。民间新屋落成。新糊顶棚,以及过年过节、办喜事等都要换贴顶棚花。

炕围花是沿炕周围贴在墙上的剪纸。炕围花的作用不仅是装饰墙面,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团花为主的对称布局,造成了很强的向心力;完整的装饰层次加强了室内祥和富足的气氛,暗示着生活的理想。

3.3特种剪纸

第14篇

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观赏其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民间节目、民间文艺等民俗文化的活动。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实施的基础。而旅游者正是需要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了解、认知、参与过程,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体验。

创造差异化体验价值是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的核心。

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先天优势资源,也使民俗文化旅游极具特殊性。旅游者不能直接拥有这些民俗文化资源,而是获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物质、精神、行为类民俗文化的旅游体验过程及其带来的体验价值。体验价值的创造与交换是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的核心环节。

第15篇

1.1区位

宿迁西楚庄园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乡,北侧、西侧均临主干道,东侧、南侧靠近农田.现场基地呈四边形,地势平坦,占地约25.6万m2(见图1).南蔡乡东临徐淮公路、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市区仅10km,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1.2宿迁城市现状与历史文化

宿迁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有比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面积比较大,水域比较广阔,长期以来处于以农业为主的封闭型经济开发之中,传统手工业中酿酒业历史比较久远[10].宿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荟萃.项羽故里建筑古朴,宏伟庄重;清代留下的皂河行宫重檐斗拱,金碧辉煌,是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敕赐极乐律院”中的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保存完整;东大街和新盛街等老街神采依旧;洪泽湖、骆马湖以及古黄河风光带、运河风光带、马陵河风光带景色宜人;另有千年名刹真如禅寺、杨泗洪墓、孔庙大成殿、耶稣堂、显佑伯行宫等文物景点[11].

2宿迁西楚庄园景观设计

2.1出入口景观

2.1.1入口大门大门是一个封闭空间的标志,不仅要简单大气,还要呼应主题.因此,西楚庄园的大门采用具有古风、农家韵味的门楼式建筑,简易的横木配以茅草屋、水轮,简约而生态.入口处道路宽敞,给人大气、舒畅的,路边可种植一些银杏等植物,季相色彩丰富,秋天树叶变黄脱落,满地的金黄树叶,引人遐想,并且银杏树给人一种伟岸大气的感觉,为生态园增添了些许韵味.2.1.2入口广场西侧入口广场主要是车辆进出庄园的出入口.广场中心设有骏马雕塑,既象征着宿迁西楚霸王的文化,又预示着宿迁将策马奔腾、马到成功.停车场位于入口里面,方便管理又安全,入口广场也可做人流集散地.植物配置体现层次感,设计简单大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2.2中心景观

2.2.1湖影暮云小岛以山坡的形式塑造而成,在水中形成倒影,岛中的风景尽收眼底.岛中的仙弈亭坐落于亲水木平台上,既可以供游览者休憩闲聊、下棋对弈,又可观赏岛中樱花的灿烂和湖水的荡漾.春天樱花艳丽,满树灿漫;夏季树木翠绿,林荫宜人;秋季层林尽染,火红迷人;冬季白雪依依,景观冷艳.在仙弈亭中欣赏到此景,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疲劳.2.2.2树阵广场位于篝火广场的两侧,和科普文化展览区与休闲娱乐区相连接,有一定的过渡作用.同时,树阵树冠圆满宽广,树荫浓郁,形成很好的景观效果,也可供游者乘凉蔽日,驻足休息.树阵广场设有石桌凳,可供游者们进行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树阵广场旁设有宿迁文化景墙,体现宿迁当地的历史文化.文化景墙还可达到漏景的效果,通过文化景墙缝隙,人们可以欣赏到后面的景观,从而增强人们游览的好奇心,具有神秘感.2.2.3竹香馆位于休闲娱乐区的北边,靠近生态轴线.竹香馆主要为游者展现农家小吃,地方特色明显.在生态餐厅的前面有一个小的广场,主要起人流疏散的作用;广场中设有休息坐凳,供人们休息交谈,增进彼此感情.2.2.4亲水平台水一直与人们有着自然的亲近关系,利用水体还可繁衍家禽[12].因此,亲水平台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铺装采用防腐木,不仅自然生态,而且质地手感好,可以供游者垂钓、休息等活动.其内设有观景亭,供游人休息赏景所用,同时可点缀亲水平台,丰富景观效果.2.2.5湖山在望湖中心3座岛屿相连,打破湖面的平静单调感,提起游客的兴趣.3座岛分别为民俗风情度假区、情侣度假区、天然生态度假区,不仅呼应生态园的主题,还加入了宿迁的文化,把生态和景观融为一体,做到高环境、高情调、高文化,景观效果极佳,是人们放松心情、怡然自得的好去处[13].

2.3次要景观

2.3.1夕照廊设置在水景与百果采摘园之间,西邻水景,东邻山坡,四周环境极佳.不仅能供人们休息,还能让人们驻足此处,舒缓心情,轻松愉悦地享受人间美景.2.3.2流虹桥连接岛屿与园区道路的桥梁,蜿蜒曲折,增加情趣.桥的材质用大理石,栏杆扶手上刻制宿迁的民俗风情,增加游走的趣味性,同时又能丰富游者的文化知识,使其深入了解宿迁文化.2.3.3古木交柯岛屿中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要抓住全园的主景.植物配置丰富,层次感强,采用了一些高大的古树,原生态化强烈,具有历史沧桑感,意境优美(见图2).2.3.4文化景墙主要以石材为主,景墙上刻有宿迁历史人物事迹和一些宿迁民俗风情等内容,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

2.4种植设计

根据农业生态园的总体布局特点进行具体的种植规划,环境设计的风格与生态园主题相一致,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主线.在植物配置时考虑整体氛围的创造、视觉效果、生态园所在区域的特点等,创造出特色明显的植物景观[14].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