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第1篇

1基于MiniQuest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实例

实例以外研版Book5module4Carnival课后的Task(任务)为例。探究任务为: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

1.1情境主题:你是如何庆祝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的,他们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圣诞节快到了,我们要和我校外教Vincent一起过个圣诞节,我们应该如何庆祝这个圣诞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定出一个庆祝方案。

1.2任务(1)基础性问题。①中西方的主要节日都有哪些?②中西方一些重要节日的背景及主要庆祝方式是什么?③你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④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有何不同?⑤通过网络等资源,小组合作探讨出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是什么?(2)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本、因特网、百度等信息资源渠道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可提供一些有用的网络网址资源。

1.3成果你和你的团队将创作一个视觉作品PPT或文字成果。(1)以多种形式学习、查找、收集资料,讨论初步的结果,经过分析、归类和整理并制作出反映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演示文稿。(2)以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交流探究的成果,边播放边讲解。交流时也要说明获得资料的方式。(图书馆查询?上网搜索?进行社会调查?)等。(3)做出一份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根源的分析报告。

2用MiniQuest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

2.1主题设计扣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主题即本质问题,是MiniQuest教学设计的对象和核心。主题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为此主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题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确保主题切中目标。二是设计的主题是可细化的。三是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或决策性。四是主题的设计对学生和社会是有意义的。

2.2情境创设从生活切入,产生共鸣MiniQuest的情境是自然引出本质问题、驱动任务完成的源头。情境的设计注重从生活切入,现实主题与真实情境有机结合,促进情境与学生主体共鸣,引发更持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典型的情境是,让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高度建构基础性问题,设计层层深入MiniQuest的学时一般为1~2课时,为此任务中的基础性问题设计是高度建构的、层层深入的,保证学生围绕主题高效获得知识。这些基础性问题设计首先是基于本质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性问题获得回答本质问题的事实性信息。其次基础性问题的设计一般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设计。学生通过“是什么”问题了解本质问题的内涵,而“为什么”倾向于让学生知道本质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怎么做”则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最后,问题的设计要精炼、简洁。基础性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本质问题,而不在于其多少。精简的问题设计一方面减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采取最优方案的科学态度。

2.4设计网站框架,精组资源MiniQuest的短期性决定了网络探究学习资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明确网站框架,方便学生学习。专题性网站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果不设计专题性网站而采用网络中已有资源,那么教师应该给出所涉及网站的大体框架,或者推荐一定量的站点或链接,以防学生在过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和探究的重点。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时间的浪费是利用网络学习的缺点之一,为了保障学生高效地利用资源,网站框架的设计、资源的精组是相当重要的。在网络资源设计方面,案例对应每个基础问题教师分别提供了1~2个网站,这样一方面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盲目“冲浪”浪费的时间,保障高效地解决任务,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接触到不良或不安全的网络资源。

第2篇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BookIALesson26&Lesson27阅读理解问答题:

1)WhichwastheUSA''''sstrongestearthquakes?

2)Howmanypeoplelosttheirlivesandhowmanypeoplelosttheir

homesinthe1906earthquake?

3)Howmanypeoplelosttheirlivesinthe1989earthquake?

4)Whenthe1906earthquakehappened,howmanymetresdidthePacific

platejumptothenorth?

5)Howmanymeasures(措施)canwetakeinordertodealwith

earthquakes?

6)Whatis"TheBig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interactive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schematheory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causes---solutions----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Book1ALesson26&Lesson27阅读理解问答题:

1)Whatdothefirstthreeparagraphstalkabout?

2)WhatdoesthewritertrytoexplaininthelastparagraphofLesson26?

3)WhatdoesthewriterintendtodointhefirstparagraphofLesson27?

4)Whydoesthewritermention"TheBigOne"?

5)Ifwecomparethe1986earthquakewiththe1989earthquake,whatcanwefind?

6)Ifthe1989earthquakehadhappenedinthecentreoftown,whatwouldhavehappened?

7)Whycan''''twestopearthquakes?

8)DoyouthinkthatSanFranciscoisnowindanger?Why?

9)Howdoesthewritermakeeachparagraphofthetwolessonscoherent(连贯的)?

10)Whathaveyoulearnedfromthelessons?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Book1ALesson26&Lesson27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WhydoyouthinkSanFranciscoareeasilyshakenbyearthquakes?

2)Giveaspeechonwhatweshoulddoinordertodealwithearthquakes.

3)Writeapassagetoreportthe1989earthquakeinSanFrancisco.

4)Writeashortarticleonthe1999earthquakeinTaiwan.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理论 应用

自主学习,也被称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近年来,自主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与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展开,自主学习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包括高中语文在内的中学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自主学习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郾自主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严格来说,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本来不是同一个范畴的概念。但是,通过教师的巧妙组织和安排,自主性学习可以基于课堂教学而存在和实现。自主学习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真正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延,又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显著的提高。

此外,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标志,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在21世纪,人们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必须不断更新,学习活动将伴随人的一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具体的语文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与态度。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郾通过应用自主学习理论,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学为自主性教学;学生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多种需要和潜能,重视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二)可行性。

1?郾高中生的认知发展与自我意识水平基本上达到了自主学习的要求。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处于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初中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时间维度,他们可以超越现实生活,考虑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在空间维度,他们可以超越个人的生活范围,关心整个社会和世界上的事情。同时,高中生的思维开始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性色彩,他们不再满足于从家长和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答案,可能对任何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疑问,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此外,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具备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现代传媒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也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使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可能。

在自我意识方面,高中生开始从单纯接受他人评价转向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在强烈的自我意识驱使下,他们已经明确而深刻地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开始主动尝试由自己而不是根据家长或教师的要求去认识和处理事物。这基本上也达到了自主学习理论对学习者自我意识水平的要求。

2?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根据对自主学习内涵的理解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开展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自我意识等内部条件。前文已经阐明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学投入的增加,各地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已经得到长足的改善,多数学校已经拥有合适的教科书、丰富的图书与音响资料、充足的计算机网络资源、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物质条件也已经具备了。

二、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及实例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界普遍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自主学习应呈现如下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等等。而要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必须首先提供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机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自由首先体现在让学生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当然,给学生自由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每一分钟课堂教学时间的效益。

具体来说,教师必须改变只重视教的程序设计,而忽视学生如何主动学的程序设计的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方案中应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同伴讨论或者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应充当学习伙伴、协调者和资源库的角色,适时地参与讨论,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学习策略、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

以人教版教材高二(必修)第三册《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为例,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可分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课文,小组交流,心得展示,提出疑问,教师精讲,巩固运用,学生自结自评等教学环节。

1?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每个人都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那么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并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一下你们的喜爱之情。

生说,师评。

师: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之情的?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生快速阅读,在文中找。

师:为了故都的秋,命都可以不要。最能表达郁达夫喜爱之情语句就是这一句。那么,为什么郁达夫如此喜爱“故都的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篇课文。

2?郾自学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应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阅读和自学。

(1)郁达夫喜爱“故都的秋”,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2)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3)选择其中一种景物描写,反复朗读相关的文字,品味欣赏。

3?郾小组交流。

由学生同桌或前后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教室中进行巡视,给予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一定要注意不能使交流流于形式。

4?郾学习心得展示。

在小组交流结束后,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展示自学心得。对积极发言的同学教师要予以表扬,同时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郁达夫通过描写秋蝉、秋雨、果树、槐树等景物表现了秋天的清静和悲凉。

生:我觉得还写了牵牛花,第3段说:“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地秋意。说到牵牛花……”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段重点写了牵牛花。

师:对。那么写槐树的段落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落蕊。

师:写果树的?

生:枣树。

师:好的,现在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一下吧。

生:第3段写了牵牛花,第4段写了槐蕊,第5段写了秋蝉,第6―9段写秋雨,第10段写秋枣。

5?郾学生提出疑问。

在学生讨论和进行交流时,一定会存在有争议的或有疑难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应鼓励其他同学帮助释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如果其他同学仍然感到不理解,回答不上来时,教师仍然要注意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把答案说给学生听。

生:课文第三段:“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觉得这种对花色的选择似乎不合理,难以理解为什么“淡红者最下”?

生: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故都的秋的“清”,而紫黑色和红色显得热闹。

师:分析得很好。蓝色和白色的牵牛花不仅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清气,而且表现了作者清闲、落寞的心情。好,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多媒体播放本部分的配乐朗诵。生听配乐朗读。

6?郾教师精讲。

经过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进行精讲。教师要注意把学生还没有认识到的内容补讲出来,特别要讲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7?郾巩固运用。

师:郁达夫为了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选取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十分常见,大家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思考,有答闻一多的《死水》,有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8?郾学生自结自评。

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使之系统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自结自评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由学生进行,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二)设计活动,真切体验。

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与内隐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活动体验”课型,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要点:变教师提问为对话交流;变教师定题讨论为学生定题讨论;变小课堂为大课堂;变课堂的部分活动为全程活动。

以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第2册《庄周买水》的课堂教学为例,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郾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2?郾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个大组,然后组内合作分工,根据课文内容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排演课本剧。

3?郾课堂时间给四个组分别表演,然后互评,在演出和评比中体会文本的内涵。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很多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幽默和表演天分。同时,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本的内涵和对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倒爷”――这个本来和现实生活有所距离的对象,自然而然有了深刻的体会,“倒爷”存在的弊端和所造成的危害已然不言自明了。

对于那些认知意义深刻、值得深究的问题,还可以以大组辩论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然后选出三到四名代表,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

以人教版教材高二(必修)第四册《失街亭》的课堂教学为例,对于马谡该不该杀的问题,学生争论较大,观点不一,同时他们对于《三国演义》较熟悉,又感到有话可说。在这个时候,教师组织辩论交流活动,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大的交流平台和展现自我魅力的机会。辩论交流式的优点在于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快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探讨和解决,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提倡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既具有必要性,又具备可行性;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要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不断进行总结、反思,以便能更好地有效地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5]潘克勤.“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07,(1).

[6]周金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4篇

教师在应对这种初高中教学衔接“脱轨”问题的时候,只有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国外对于衔接阶段的研究主要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在对儿童智慧研究过程中发现: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在前一个阶段即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组,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上升到新的水平或形成新的系统。①因此,教学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创设适切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学过度超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将不利于学生在新阶段的认知发展。由此可见,高一英语教学设计应在初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在教学实践中,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创立过“中间学校(middle school)”。 这一学校形态主要作为初小和高中之间的一种教学补充,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学习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以便提高学习效果。为此,美国还专门成立了全国中间学校协会(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NMSA)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内容。

可见,衔接教学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如果忽视衔接教学的重要性或直接回避衔接教学阶段,将给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隐患。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 学习环境差异导致学生“水土不服”

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高一新生总会不自觉地把高中环境和初中环境进行对比。高中部作为初中部的“升级版”,是各所初中校学生经过淘汰选拔后汇集的学府。细心的学生也会发现,各路英语“学霸”云集在此,心理会不自觉地发生微妙的变化。再者,高一学生通常要面对九门功课,相对初中来说,学科增多了不少,学习任务也繁重了。而原先班级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心理的一些小纠结和学习困惑也无人诉说。

英语学科更重视基础的建构,如果高一学生长久地停留在心理上的“水土不服”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将会对后续的英语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2.教材差异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以北京仁爱版初三英语教材为例,上册有四个模块单元,下册为两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由单元—话题—功能—任务构成,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充分利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简练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中倍感轻松。②初中英语教材中,语言的输入素材多以对话和短文形式出现,篇章简洁、明了,适合学生朗读和背诵,语言教学侧重模仿记忆。

高中英语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中,各个单元围绕核心话题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等活动任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感悟、体验英语,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③可见,高中英语教材已经开始从初中教材倡导的以模仿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推测、理解、内化等自我建构的主动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说,他们体会最深的就是高中各单元词汇量增多了,生词变长了,词汇用法多了。且课文篇幅长度加长,有些句子结构难以理解,而这些词汇、篇章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因此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点堆积,产生“消化不良”的症状。

3.学习策略差异导致学生“顾此失彼”

基于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多采用模仿的学习策略,他们常通过背诵和默写的形式来学习语言知识。初中语言点和语法点相对较少,进入初三后,学生只要通过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强化巩固,就可立竿见影,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进入高中后,由于科目众多,学习时间明显不足。高中教材中的课文篇幅长,单位时间教学容量大,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多,如果学生还停留在初中那种通过背诵来记忆学习的阶段,将无法适应高中英语课程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学生反馈,学了后面的知识,忘记了前面的知识,造成“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4.教师教法差异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初中教材适合初中生爱热闹,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风格上,相对高中更显活泼。因此,在听课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初中课堂活跃的气氛和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在讲台上也放得开,激情洋溢。在这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相对显得较为“严谨”,这主要是因为教学任务重,进度紧,教师在课堂上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表现较为“一本正经”。两种风格迥异的教法,往往让刚刚接触高中的学生“无所适从”。

二、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知己知彼,良师益友

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应尽快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叫出学生姓名,就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倍感亲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展开一些英语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高中教材中的warming up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通过brainstorm或提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有助于学生融入到新集体中。在这个阶段,特别要重视给学生鼓励和启发,这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不适应期”。

成功的英语教师往往是那些善于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导师,同时他们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2.查缺补漏,循序渐进

在新学期初,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检测。通过摸底,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查缺补漏的准备工作。根据检测到的问题 ,利用一周时间进行衔接教学, 起到“拨乱反正”的效果。许多高中教师舍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把学生初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梳理,总想着以后有时间再说。这会使得一些问题越积越多,反而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进度。

在教学上,教师应谨慎选择教辅材料,如果在高一阶段就套用高考“真题”对学生进行“试练”“打磨”,容易误导学生。此时学生的词汇量还明显不足,语法还未经过系统归纳。因此,教师在选用教辅材料时候,一定要动用集备组的力量,斟酌鉴定材料或自行编制校本教材。选择或编制阶段目标明确、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承前启后,固本培元

高一阶段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学习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先模仿再运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语言模仿来学习英语,而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侧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上偏重于文章结构和句子成分分析,倾向于语法教学。在这个阶段中,许多教师反而忽视了单词记忆和句子背诵,认为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运用上面,这导致了部分学生语法学不精,单词又记不牢。当词汇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成绩必然不断下降。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大量的语言素材输入,而词汇是根本语料,《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高中生(八级)课外阅读量应达到30万词以上。④缺乏语言积累将使得以后的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师在高一教学初始阶段,应当采用与初中教学方法对接的教学方式,继续狠抓词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拼写、正确运用。其间再穿插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不能本末倒置。

4.习惯养成,厚积薄发

初中教材内容简洁,许多语言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反复操练就可以掌握,因此许多初中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到高中,每节课教学容量大,知识点多,这时候需要督促学生做好笔记,以利于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回顾课堂内容,特别是考试前夕,复习笔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消化。在复习阶段,学生应该注意把错题进行总结和回顾。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易错题讲解,以此修复学生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高一阶段还要鼓励学生摘录和背诵好词好句,平常积累多了,考场上提取信息的速度自然更加迅捷。

5.量体裁衣,胜券在握

许多英语教师认为高一新生入学,应该给他们一个“杀威棒”。因此有意拔高考试难度,目的是让学生今后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然而,结果常常适得其反。许多学生本来就对高中英语学习心存顾虑,担心考试不过关。一些试卷中的阅读题目甚至使用了高三统考试题,生词多,难以理解。学生在做题中,连猜带蒙,做得云里雾里。这种试卷不仅自身效度低,也极大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特别是一些试卷根本没考到本阶段学习内容,造成考非所学,勤奋学习却得不到“收获”,学生挫折感不断累积,甚至产生无助感,这些都需要英语教师特别注意。

有效的试题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摸到“果实”,这种考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只有让学生看到目标和希望,他们才会加倍努力。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三、总结

高一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伸,教师要学会用巧劲,扶学生一把,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初高中衔接的关键期。把初高中的教学空隙尽量缩紧,而不是无意扩大,变成无法逾越的鸿沟,导致部分学生“望洋(文)兴叹”。

要实现真正的完美对接,高中英语教师不能对初中教学法和学生学情视而不见,更不能割裂两个学段的教学。教师必须两头兼顾,自然衔接,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创新 高中英语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英语不仅是升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必修课程,而且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工具性知识,所以,历来都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最重要课程之一。但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教学导向只是为了高考,为了考试,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思路比较狭窄,教学方式单一,而且强度过大的试题练习、模拟测试导致学生倍感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课堂教学是高中英语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精神,也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重要理念,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理念才能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苦学变为乐学,真正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

1、创新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思路

1.1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

英语,做为一门语言类的课程,非常适合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而这也正是传统英语课堂上所最欠缺的环节。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抓紧利用一切实践让学生做题、小测、背单词,目的在于获得更高的成绩,但往往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学生因为学习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积极性,效率根本也不高。而相对于其它科目而言,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外国风土人情的故事、语言,或者一些小说等等,都可以用来在课堂上以开展情景剧、话剧等方式学习,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充分把握课本中的内涵,这对于学习知识非常有利。另外,组织学生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英文原声影片,听英文歌曲,这也是学生学习英语以及了解外国历史、生活习惯、交际等知识的好机会。加强第二课堂的开展,也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思路之一,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们走进外资企业、外国语学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的模式,让学生多体会一些外语交流的场景,这也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1.2 创新知识传输渠道,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

传统中我们的英语教学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或者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毫无生机可言,而且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随着Powerpoint技术与nash技术还有Photoshop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英语课堂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之中,让图片、动画、声音立体式的冲击学生的感官,这对于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拓宽知识的传播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学习一些外国地理、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时,由于不同的国度,导致学生理解很困难,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这些知识用影音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传输渠道的创新,还有很多方式,比如设立英语角,让大家课余时间到英语角用英语交流,取长补短地学习英语知识,甚至可以定期地聘请一些外教来英语角和大家交流,这都是传输知识的新的有效途径。

1.3 创新课堂管理模式,突出人性化课堂的开展

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学会赏识,学会鼓励,通过赞扬和鼓励让课堂充满温情。赏识与鼓励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能激发学习的愿望。”很多学生因为语言天赋的问题,学习英语很吃力,这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管理思路,避免以往很多教师一味的批评学生,让学生自尊心受挫,进一步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而是要学会肯定学生,哪怕他只有那么一点点成绩,也要学会肯定,学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重视了,自己可以行,这样才会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能力。另外,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完善课堂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适当展开差异性教学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科学合理的分组,分别开展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方案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每类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最大程度地提高,并且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收获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觉学习英语是种幸福,是种享受,从而做到乐学且善学。

2、结语

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所以,教学有效性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这种探索、创造是否在不断的改进。作为教师,需要将教学的过程不断的总结、提炼,总结出适合具体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但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创新教学思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另外,我们应当在不同课型以及同一课型的不同环节中,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的学习创新。

参考文献:

第6篇

1,研究来源及其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授语言的方法束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主要任务,成了专为应试服务的逐句翻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其现状主要表现为:阅读课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导向,而轻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结果是,不仅忽略了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阅读速度慢,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阅读课堂呈现单调乏味的现象.这种现状已经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且新编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阅读课为中心,突出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体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有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则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阅读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体温,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据此,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广泛,体裁丰富,其中以叙述和论证体为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出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还应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19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2): 41.

6. 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7): 128.

7. 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2019(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9): 21.

1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5): 20.

14. 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3): 6.

16. 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9): 24.

第7篇

论文摘要: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现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英语教学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新课程英语教学具有传统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主义。该教学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所欠缺的,传统教学注重了英语语言知识结构教学,体现出“内容深广、语法僵化、拓展浮浅”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发展需求。

1.思考一:以新课程教学观为统领,确立新型的师生发展观。

新课程教学观使得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体现在: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学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重新改编整合,以优化教学结构与过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还可以是课程的评价者,教师有权对已经设计并实施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确立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观和师生观。英语教学过程要以探究为中心,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要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要建立活动为基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这些过程应该主要体现在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中,应该体现在交往互动的目标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主题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作用;交往互动是有计划、相对“有序”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应该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建“意义”。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让教育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服务。

2.思考二:合理开发教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对教师教学与教学监控能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与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应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整合两者功能,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一是教学技能的“入轨”训练。即课堂教学必需的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应变、组织、结束等多种具体技能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得以展示和指导,具有重复性、可修正性、高效性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刚刚步入教坛的教师。二是“观摩”训练,即教师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以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心理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在课堂上能够真正表现自我,同时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课堂能够保持自然性。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授课者为新手型(5年以内)的教师。三是“反思”训练。即通过一定的反思教学活动来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发展提升。例如写反思教案,反思教案由教学设计反思表和平时的教案组成,教学设计反思表是用来记录教学实践活动全程与效果的,包括对象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和总体评价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教学顺序与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效果如何,教学特色、教学困惑与改进计划等。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对不同教师群体可采取不同的反思训练指导。

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持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教师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一是立足岗位,向文本学习。教师应深入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握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等,不仅对内容要能够熟记于心,而且对原文要能够透彻解读。全面系统学习如教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外语课堂教学教程、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等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二是交流学习。一方面,教师要走出去聆听专家教诲,另一方面,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根据进程的需要与可能,以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的形式,或是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交流)的形式把专家“请进来”指点迷津。三是立足校本学习。通过与同事间的观课、对话、讨论、切磋和交流,同事间的合作研究,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理念,达到共赢、共提高的目的。

3.思考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者主要是领导、同事和部分学生,评价方式只有他评,没有自评或不重视自评,评价只看结果,没有过程。评价固有的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等几乎荡然无存。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对教师的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个人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此笔者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研制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注重确立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与素质的数据和证据,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第8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有哪些呢?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该怎么写?在语文教学改革文本的最后参考文献注释注明越来越严格,故此小编本章给大家提供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写作的参考标准。

      文献参考:

[1]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9.

[2]王启航.批注式阅读实用功能浅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6.

[3]丁丽娟.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批注式阅读教学探微[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6,8.

[4]葛炳芳.HighSchoolReadingInstruction:asimplePerspe-ctive[J].一线教师,2010(2):4-8.

[5]张淳.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2):66-69.

[6]张冠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2):20-24.

[7]贵丽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09.

[8]林玉岩.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18).

[9]王晓青.培养文体意识体会语言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5-98.

[10]龚朝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1]敖惠敏.通过预制语块模式教学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2]徐小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王喜娟.试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5,(02).

[14]杨亚军,戴立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15]高夕照,陈静波.江苏省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高三复习教学建议[J].考试周刊,2007,(0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17]刘守兰,1999,《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8]郝振甫,1987,《怎样提高英语阅读技能》,湖南大学出版社.

[19]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吴松江,2000,《英语阅读理解方法与技巧》,上海教育出版社.

[21]董作亮.浅谈品评式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22]周韫轶.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

[23]许玉梅.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3(22).

[24][2]翁珲珲.高职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载体实践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5]钟家宝.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6]赵云丽.近十年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综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7]孟琳.探究性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之我见[J].读与写杂志,2012,36(15):41-42

[28]徐苏萍.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05):35-38

[29]刘洪权.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大关键.中国教育报,2001-8-2.

[30]王意如.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1]李晓秋.谈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学知报,2010.

[32]王小玲.中学生课外阅读浅析.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0).

[33]陈建联.关于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8).

[34]关国山.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研究与探索[J].青年文学家,2009(23).

[3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6]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C].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37]胡建民.试论中国古代阅读教学思想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8]卢素侠.古代阅读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J].时代文学,2008,(15).

[39]施茂枝.阅读教学新思维[J].福建教育,2000,(2).

[40]白金声.谈“以读为本”的古代阅读教学经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J].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

[41]李瑞芬.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2]陈晓雪.比较阅读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3]辛星.小學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4]邵正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校园英语(上旬),2015(7)

[45]林妃霞.初中英语阅读训练及技巧点拨.考试周刊,2015(75)

[46]刘伟芳.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策略.未来英才,2016(19)

[47]陈萍.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48]张雪辉.论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建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08)

[49]张晓斌,闫永兵.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3(05)

[50]杨洪波,周汉添.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建构[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51]徐文凯,卢娟.对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5(26)

[52]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其存在问题”,江苏教育研究,2014(4)

[53]李楠.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54]曾锦霞.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考试周刊,2016(67)

[55]庞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0)

[56]齐雅萍,邓鑫.大连市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调研报告[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57]严奇景.字词虽小,文章却大——也谈初中语文字词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6).

[58]林奕峰.书声琅琅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2016(14).

[59]付煜.探究性阅读的异化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60]王小珠.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

[6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实施:理念与策略[J].网络科技时代,2007(13).

[62]徐学福,宋乃庆.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63]钱静.宏观解读和微观解析相结合创设高效课堂—关于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的探究[J].英语教师,2015,(09):89-94.

[64]刘庆瑜,李湄,黄慧.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与课堂互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90-192.

第9篇

一、外在路径

1.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着英语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一被学校聘任就承担起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法通过“助教见习”工作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教育教学经验。尽管这些毕业生在毕业前已经经历了校内模拟实习、教育实习和岗前培训,但是这些肤浅的、浮于表面的、短期的教育教学活动毕竟与真正的属于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他们是校本培训的获益者。对于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创造性强的中年教师而言,他们更需要将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需要得到更多的智力支持,是校本培训的中坚力量。资深教师是校本培训中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者、传授者,是校本培训的文化传承者。学校应建立教师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组建“学校――教科室――教研组”三级培训机构,构建以英语资深教师团队为依托、英语教研组为主体、学校教科室为主导、英语教师个人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文化。

2.采取“师带徒”的方式

“师带徒”模式基于缄默的教学知识理念,是人际互动理论的合作教师文化的具体体现。Lieberman等人对教师的工作所作调查的结果(1991)表明,“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孤立的事业”。这种孤立的教学无助于教学的探索与开拓,尤其对那些正处在职业初期的新入职英语教师来说,意味着在封闭的环境中自己摸索,或者试图保持现状。这极不利于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师带徒”教师教育模式是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在合作的形式下,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地体悟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培育方式。[3]这些缄默知识和智慧虽不能用语言的形式加以传递,但可以通过实践和直接经验的方式,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加以传递和获得。值得注意的是,“师带徒”的师资培养模式应建立在双方共同的教学、发展目标需要和个性特征等基础上,以双方自主和自愿的自然合作愿望为前提。最好的方法是由英语教研组组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以便给新教师和资深教师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然后由他们“自愿组合”,这样的“师带徒”组合不仅可以使师徒关系更加密切,而且可以使双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创造出卓越成就。

二、内在路径

1.教育理念的更新

高中英语教师,特别是成熟的和资深的教师应当具有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和坚定的教学信念,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英语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学生观、课程观和质量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专业成长具有指向作用。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需要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和自主学习,才能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以教师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经常性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思想上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毕竟,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5]

2.专业知识的巩固

英语专业及其相关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当前英语教材的内容广泛涉及中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艺、体育和时尚等。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如果没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他很难深刻领会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很难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树立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一个不懂得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知识的高中英语教师不可能熟练地运用交际教学法、图式理论和支架式教学原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一个连本族语基本知识都不懂的教师不可能自觉地运用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知识性错误进行艺术性的纠正;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如果不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不了解教材的编撰体系与知识衔接,就很难抓住教材的重点,无法有效地分析难点、把握历年的考点,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无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也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

3.教学行为的反思

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特别是教师在实践方面的成长。由于教师的大部分实践性知识都属于“默会知识”[6],因而具有强烈的实践感、行动性和反思性。特别是其中的反思性,对于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1)课前反思。它包括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前者是英语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等预先做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涵盖了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6个基本要素。教案编写主要考虑的是“教”的具体方案,而教学设计则关注“学”的总体方案。(2)课中反思。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交际型的、互动的和构建性的语言学习场所。在英语教学中,不可预料的情形时有发生,需要教师随时进行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可以立即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调控教学过程;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原理可以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如果学生的同伴活动或小组活动开展不起来时,教师就要立即反思是教学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缺乏表达所必需的语料,并立即采取措施。课中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基本要素。(3)课后反思。它包括教后感和教学札记。教后感是教师对自己的备课和教学的一种自我评价方式,是一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不可缺少的过程。教学札记是教师查缺补漏,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自我提示,以避免今后教学的失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为教研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反思意识,并且应该时刻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7]

4.科研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潜心研究教学,关注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教书匠”形象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事实上,随着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和英语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如各地市州教育科研部门每年可以邀请教材出版机构的专家、编者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新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可以与当地高师院校开展校地合作,在接纳英语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同时邀请英语教学法方面的专家为高中英语教师举办教育理论知识讲座,促使英语教育师资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一体化。学校教研部门和英语教研组应“聚焦课堂”,建立多元化的校本研修机制,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有常规的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也要有新教师见习期满上的汇报课;青年教师要上合格课,中年教师要上研究课,资深教师要上观摩课;还可以开展“师带徒”和年级组内的同侪听课。听课前,教师应有明确的听课任务,以便听课具有针对性;听课后,组织者应开展授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的交流和讨论,目的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离不开自主研修。教师可以通过重温大学教材、钻研中学教材和阅读外语教育理论书籍或期刊巩固专业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动向,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实施个案研究、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论文的撰写作前期铺垫,为课题的研究和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为成为“研究型”和“专家型”的教师作准备。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和评价观。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国家新一轮的高中英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科专业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科研水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若干年以后,他们的教育经验将丰富、充实而且深刻,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将获得质的飞跃,他们就很可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家群体”[8]。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3.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 2004,(4).

[4]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5]朱宛霞.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 (8).

[6]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7]刘钊.教师专业实践:在课堂教学反思中自主发展[J].中国教师, 2009,(11).

[8]吴刚平.教育经验的意义及其表达与分享[J].全球教育展望, 2004,(8).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活化 实践

一、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产生背景

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甚至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出现“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等明显问题;许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年八年,到头来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此,笔者尝试开展“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运用、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真实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二、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内涵特征

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

三、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

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采取“任务型”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用英语做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即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化内容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使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语言交际,有目的地组织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地以生活中的英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把机场的英语播音作为学生听力的训练材料,从国外收集的各种真实的语言素材(Authentic Materials),如:图片、广告、路标、地图、旅游手册、报刊杂志、说明书、教材、各类宣传小册子等原汁原味的材料分门别类,编成生活实用英语校本课程材料,作为“杂食”,让学生“品尝”。

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的生活化言语、例子教学,化解难点。语言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学语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吸收。语言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主要功能是展示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如果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环境,它就不会有生命力。语言课堂教学的价值远远超越于语言之上(beyond language),它是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① 言语生活化。如英语语法中的情态动词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情态动词,以笔者之见,“情” 即察情况(依据情景、语境),“态”即观态度(依据说话人的语气态度)来选用,故提出“察情观态”用情态的解题技巧来分析、对比、归纳情态各动词的用法。用“结婚不要第三者(marriage with no third person)”来解析 marry 后不跟 with 的用法,即直接说“A marry B” ,不能说“A marry with B”。英语介词、冠词很难用,描述成“人小又调皮”,“人小”指的是介词、冠词通常只由两、三个字母构成,“调皮”指的是它们的用法很多、很难等通俗易懂、生活化的言语来化解难点。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以及在英语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方式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兴趣、快乐学习。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建议

1.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指导

学习和教学需要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发现。在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循序渐进地指导,让学生自己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上讲,学生需要更新学习观念,尤其要对自己的学习价值观正确认识。 同时,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主要是按统一的要求和事先制定的课堂教法和步骤来教学,学生总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需求和发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心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探求行为。

3.通过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整个课堂变得丰富而有趣,体验快乐自主地学习。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演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4.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把被动变为主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主动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让学生大胆的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口语,也克服了对英语表达的害怕感。

二、高中高效课堂教学两大方法

1.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笔者通过优化学习四大流程的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预习阶段

首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教师讲解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包括:词汇、对话、课文内容测试题等,再给学生提供正确的预习方法,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预习效果。

(2)自习阶段

自习是了解教材的一种良好自学方式。通过在自查中发现教材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自己已知的知识来探索未知的词汇语意等,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一些课程重点有些学生也能在自习中独立地理解并掌握。自习是学生通过已知获得未知的有效途径。

(3)设问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深入钻研、自主解决问题学习,通过预习和自查环节发现问题,并提出重点问题,并结合课文的提示问题和课后练习中的相关问题,形成课文新内容的理解主线。再通过设问的形式,对教材深刻挖掘,这个阶段更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浓厚兴趣。

(4)解答阶段

在解答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来对问题进行谈论研究,交换问题以及对答案进行评判和纠正,对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进行交换讨论、研究,教师在这个阶段充当的是一个指导点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成功的快乐。

2.实施小组学习法

(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配任务。

合理分组方法:建立课堂上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围绕课堂教学任务中具体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学习开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以4-6 人一组为宜,按照兴趣和自然单位组合。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兴趣一致,有利于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分配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事先准备好设计的任务,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要求,先分解任务,制定出完成任务的程序,督促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调整策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这些小任务相继完成时,教师设计的总任务也迎刃而解。在任务分配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通过小组的合作,从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为了保证这样一个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建立起能够激发小组每一个成员最大的潜力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通过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使得每个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完成目标并更好的督促学习,通过自身的目标的实现完成集体的目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当好督促作用的角色。

三、总结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和组成兴趣小组等这些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并与学生充分的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第12篇

论文摘要: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莫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英语共同基础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一、对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解

1.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是为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构建共同基础的目的。

2.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高中学生经历着从少年、青年到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

二、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要把握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加强集体备课.倡导合作精神。我们面临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如何把握.要靠集体的力量。

3.研究教材整合教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各模块要求,从而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整合教材。要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和作业的习惯,高声朗读及背诵的习惯.听英文广播阅读英文报刊资料的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书教辅资料的习惯等等。

5.要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我是学生友学生是我师“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宽容、豁达、理解、信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这样教师的愿望、思想及教学方式便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6.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假期的原因.学生原有的知识遗忘较多.再加上新教材的学习要求明显提高,词汇量增加,学生学习有一个适应期,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做好双基的补偿工作。同时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工作。要在语言的实践中来加强双基的复习和巩固。

第13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有效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3

一、 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12,8),因此教师能否进行有效教学将决定这个总目标的达成,而怎样的解读决定了怎样的教学定位,教师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实际上,在现实教学中,笔者不难发现,很多的阅读课教学只是浮于文字表面,过分关注高级词汇、短语、重点句型,根本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这在高三的阅读课堂尤为明显;并且有时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同时对文本分析缺乏思维深度,语篇材料利用率不高,阅读教学失衡。

笔者曾上了Reading: Keep it up, Xie Lei(NSEFC Module 7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这一阅读课,由于当时文本解读不到位,导致课堂低效无效现象,现在重新思考,从失败中审视分析如何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读出它们的逻辑关系,内在思想,关注文本背后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感受,赋予课堂以活力,让学生有恿Γ让阅读教学更立体综合。

二、关注标题的解读,形成作者意识,确定文本体裁,疏通框架

文章的标题即是文章的灵魂亦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可以透视文章的主题,预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框架脉络。

在教人教版英语新教材选修7 Reading Keep it up, Xie Lei 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 时,首次教学时,笔者记得让学生快速浏览了全文后设置了如下问题:Where can you possibly find this article? (A. story book B. magazine C. the Internet D. student newspaper) 有二分之一的学生能选出正确答案,笔者记得当时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就戛然而止了,并未点透其确切的理由。显然,笔者当时的课堂教学很明显地体现出文本解读的粗浅和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是零解读,并未能为下一教学环节做任何的铺垫,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后来反思,这一提问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追问“why?”来改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关注文本中的信息点,抓住体裁篇章的关键点。首先,从标题入手,本篇文章的标题明显异于以往所学课文,即由两个标题――大标题Keep it up, Xie Lei和副标题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这样的标题往往都是在新闻标题中出现;其次,关注文本细节,文本最后一段 “We will follow Xie Lei’s progress in later edition of this newspaper bur for now,...”中“follow, edition, newspaper”直接体现了报刊的特征。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追问学生假如你是作者会怎样来写这篇报道。让我们再次来解读标题就会发现“fitting in”大有文章,既然是适应那么肯定是因为有困难才要去适应,那有什么困难呢?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得出是life和study的fitting in。那文章的脉络框架可以通过如下问题使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In what ways does Xie Lei have to fit in well? Which paragraphs are concerning life/ study?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rest paragraphs? 提出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文本中life 和study的内容被割断的,即paragraph 3,4,6是life, paragraph 5是study。很多学生在信息阅读上的宏观能力很差,对相关信息的整合和提取无所适从,所以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就显得额外重要。教师的倡导可以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超越句子层面的理解,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理解。至此,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已经清晰地掌握了文章的体裁和框架,为接下来的细节和深度高效阅读打下了基础。教师如果在板书上或PPT上呈现结构框架那就更清晰了。

三、关注文本层次结构和语意的解读,指导阅读策略

笔者在处理Difficulties in life这块内容的时候,向学生提问:What difficulty does Xie Lei meet in her study? 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回答She has to get used to the academic requirements。当笔者问及How many suggestions did her tutor give her? 学生给出的答案是Four。学生的理由是文本中出现了first of all, besides, then以及finally。当时笔者的处理是赞同学生观点的。但是当再次深入细读的时候,却是另一种理解。(以下为课文内容重现)。

First of all, he told me, I couldn’t write what other people had said without acknowledging them. Besides, as far as he was concerned, what other people thought wa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He wanted to know what I thought, which confused me because I thought that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knew far more than I did. My tutor explained that I should read lots of different texts that contain different opinions and analyse what I read. Then, in my essay, I should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explain it by referring to other authors. Finally he even encouraged me to contradict the authors I’d read! At first I lacked confidence, but now I’m beginning to get the idea and my marks have improved. More importantly, I am now an autonomous learner.

是不是出现了这四个表示顺序的词,就是四种建议呢?在寻找几个分点的时候,这是关键的线索。而此内容中的then是对I should read lots of different texts that contain different opinions and analyse what I read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导师指导Xei Lei先读再分析然后呈现观点,这部分内容都是在阐述如何写出有自己想法的论文,所以此的then和besides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通过此段内容的教学,学生会有意识地在阅读时关注层次结构和行文逻辑。这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也正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应战高考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的阅读领好航。离开了对行文逻辑和结构的正确、深度解读,阅读的教学是平面的、表层的、不到位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继续深入文本。提问According to Xie Lei’s tutor,how can she meet the western academic requirements? 学生解读出如下关键词:acknowledge; read, analyse, put forward/give, explain; contradict。语意的解读不该到此就结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该更深入。如何写好论文只是如何适应西方教学的一个例子,让学生从该例子思考要想在国外留学,你该具备怎样的学业素质。教师可以帮助提炼语言即“be honest, be yourself, be contradictory, be autonomous”。课堂教学进行到这一步时,我们更能解读到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基于这一环节所设问题的难度和深刻性,笔者在所教的文科普通班是略掉的,课后倍感可惜。从《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来看,高中英语课程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且高考测试中也越来越关注对考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上,应避免设计太多的封闭性问题,事实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过多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阅读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思维层次,限制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参与真实交际的机会。(陈泽璇,何广铿,2007)因此,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开放性、挑战性、具有穿透力的高阶学习问题。(戴军熔,2012)

四、关注文本意图的解读,培育理性思维阅读者

阅读理解的过程是高度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完美的解读应该是读者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本的意义三者的完全吻合(张静、王家铖2010)。只有深剖文本内容,以作者的姿态解读作者的意图,才能让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是到位无偏差的,才能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语言阅读技能,培养其关注文本意图的意识,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只有在仔细阅读、分析作者意图和文本思想的前提下,与阅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交互作用(潘云梅,2011),评判性地评估文本资料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只有备课中做到了这点才能把自己的理念和思维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批判性理性思维能力的阅读者。

如下是笔者在盲目相信参考权威和评判思考及与同事研讨后得出的对文本阅读教学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本意图的解读。

不同于图1的是,在2的设计中,笔者加入了主线问题(4)和应题问题(5)以及关乎情感的两个问题(6)How did she feel when she first arrive in London?(nervous)(7) How does she feel now when studying abroad?(feels much more at home)。是什么促成了这一转变呢,细读文本学生明白,nervous是因为对Xie Lei来讲生活是全新的(new),学业要求是跟国内不一样的(different),所以她有困难(difficulties),要克服困难适应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得有人帮她,那就有了她的导师和寄宿家庭,他们给的帮助是难能可贵的,的确她是得到了很多的好处(benefit)。但文本的本意不是要向读者传递Xie Lei得到了多少好处。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news report, 作者旨在报导Xie Lei的国外留学生活,以这一事例为窗口,让学生探视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这一大视野。图2在对文本的处理上有了最后的总结和拔高(8)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education? How can we prepare ourselves to fit in well if we want to study abroad? 所以图1的处理是平面的,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宏观把握文本的意图。假如教师没有引领学生到图2所示这一阅读的境界,那么前面的所有阅读设计都是徒劳无功的,学生的思维梯度和思考广度就大打折扣,更谈何高效阅读,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阅读者和思考者?

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教师的教学视野,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和理解方式都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思辨者,用理性的视角来解读文本所蕴含的观点,情感,哲理和文化。(戴军熔,2012)

五、关注对阅读主体的解读,设计多维度阅读问题

其实,一节阅读课是否成功,教师的阅读设计是否精妙,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学生的习得产出是至关重要的;一节阅读课是否解读到位也是影响着这一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而能否解读学生这一阅读主体,正是成就一堂有效乃至高效阅读课堂的起码因素。离开学生,我们的解读将变成一厢情愿;离开学生,我们的教学将失去教学的参照。

正如在本次教学设计中,笔者只看到所授班级是普通班,而未考虑到他们是高三的学子了――事实上,他们的语言能力与词汇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当时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偏低,只注重表层的信息罗列和陈述。比如,在了解Xie Lei的基本信息时,笔者给出的是如下设计:Xie lei, who is 21 years old , a plane for London six months ago. She hopes to study for a there. And now she is halfway through the , which most foreign students complete before a degree course.

从此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只停留在“boarded, business qualification, preparation year, applying for”的词汇要求,没有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及对其能力的培养,只是让学生机械性地寻找答案。笔者思考如果让学生回答“What do you know about Xie Lie?”那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都将会得到锻炼及提高。教师只有设计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的阅读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相应相长。

六、结束语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能力,根据高中生的交际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引导他们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教师只有在进行深入精确的文本解读基础上才能培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阅读者。从笔者自身教学和身边同事的例子来看,高中阅读课设计与教学仍然存在普遍的因文本解读错误或不到位造成课堂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这证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亟待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了新课程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才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入有效地理解语料,通过巧妙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积极的阅读者。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感悟其无声的魅力,热爱阅读。

参考文献:

[1] 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的六个基本关注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9).

[2] 叶建映.例谈阅读文本的解读与处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2).

[3] 傅咏梅.从同课异构看文本解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2).

第1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高中英语;教学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移动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给高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依托信息技术的微课是丰富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利用微课是每个教育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微课的含义与特点

微课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首创,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是胡铁生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主要有以下赘鎏氐悖旱谝唬时间短。微课主要是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设计的微小的视频课程。第二,内容少而精。微课集中讲解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内容少且针对性强,直击重点。第三,学习方便。微课容量小,便于携带,学生可下载到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四,制作方式多样。教师上传的小视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作。

二、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微课教学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大,教师既要“保质”完成培养人才的要求,又要“保量”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微课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1信息技术丰富微课资源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国内缺乏语言运用的环境,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阻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地球村”的建立,微课依托网络能接触英语国家最新的原汁原味的资源,弥补教材的落后与不地道,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便捷。庞大的数据库也能保证材料的多元性,为教师制作微课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信息技术丰富制作手段

[JP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技术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微课能使用到的软件层出不穷。课件制作软件如FLASH、PPT等;微课录制软件如微课大师,录拍仪,甚至是手机等的都能成为微课录制的便捷工具;字幕添加软件如AVS Video Editor、Subtitle Workshop等都给微课的制作增色不少。有这些软件的支持,教师所制作的微课也将各具特色,更加丰富多彩。

3信息技术提供微课交流平台

借助信息技术,微课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大范围的教学和学生共享资源。微课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目前依靠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种交流工具如QQ、微信、微博或弹幕技术等已让交流变得极其方便,教师与学生能及时收到详细的反馈。新媒介创设的良好交际环境,也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有利于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乃至朋友、知己等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快乐学习。

三、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Culture Relics为例)

1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关系到学生对一整节课乃至整个课程的学习。教师通过微课可以用多样化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能凭借它所激起的求知欲积极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在讲本单元之前,教师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当地的文化遗产并制作成微课,能为学生增添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2课中重难点知识讲解

学生无法在长达45分钟的时间内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教师若能把重难点制作成微课,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地体现课堂的精华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消化这些重点内容之后,其他的部分就能更简单了。本单元的语法――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教师如能在讲完之后用一个新颖的微课把两者之间的异同点高度概括,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定能提高。

3课后提升与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一起观看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交流。不仅如此,教师也能把课堂中的优秀观点制作微课,学生在欣赏自我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复习所学知识。教师还可布置课外拓展任务使学生跳出教材,升华文章主旨。如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发现家乡的文化遗产并录制微课。教师在观察自己的微课录像时能反思自己的优缺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观察他人的录像,[JP2]教师间也能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积小智慧成大智慧。

为了改变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

理念和形成性考核方案,本学期对我校财会系两个班级做了试

点教学。前期通过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

虽然认可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普遍认为该课程难度较大,并且不知道所学知识如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试点班级教学改革

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分析,基于OBE理念,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案改革进行了探讨。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1着力上好第一堂课,并分阶段引入课前导学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第一堂课教师进入课堂自我介绍完后就匆忙开始讲授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这对于对数学早已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来说更似“重温噩梦”。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以了解学生前期所学数学类课程的学习感受来拉近其与课程的距离,并从概率论的历史起源开始引入课程,结合现实中一些经典游戏、天气预报、保险赔偿和意外的发生等随机现象,阐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教师准备充分,辅以生动的语言组织,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

2增强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本学期通过在试点班级推行课堂点评作业及学生自我批改和评价以后,不但显著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让学生真正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试点班级的学生普遍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这一方式的转变。可以看出,这两项课堂环节的设计,不但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去准备教学和科研,也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够真正激发出来。

3结合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晦涩难懂的部分定理证明,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引入实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力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4成立课程辅导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答疑解惑

针对课堂教学集中授课和人数较多等客观因素的缺陷,以及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不同,我校数学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课外辅导工作,采取固定时间和地点,辅导组教师轮流坐班的方式,针对带有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总体效果显著。由于来访的学生都是带着问题而来,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相较于传统课堂上的集体知识传授和大众化无差别作业,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对疑难问题进行钻研,与辅导老师面对面的探讨更能消除学生对于传统课堂过于规范严肃的紧张情绪,不但能够比较轻松地进行提问,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同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一些关于课程改革的建设想法,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辅导教师也能在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交流中,不断督促自己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做到教学相长。

5引入形成性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局限在平r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占比70%,平时成绩主要看考生的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期末主要看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单纯的用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缺乏可信度和科学性,而期末卷面成绩的一次成绩定论也难免受到临场发挥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僵化死板、为考试而学的学习方式,甚至助长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这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有必要重新整合概率统计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全新的形成性考核方案。这种考核方案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而是通过引入课前导学任务,课上分组讨论互动总结,课外作业的集体批改和自我评价等翻转课堂模式,并将这些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而期末的统一闭卷考试也可以尝试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选取与之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以实验报告、课后大作业、小论文等方式来提交。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根据试点班级学生实际反馈情况来逐步改革,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一种颠覆,这种改革不应是表面形式上的更新,更应从教学实施和考核方案上落到实处,这种转变也需要每一位教师从理念和态度上进行革新,尤其需要年轻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累积经验,认真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想法和反馈效果,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的革新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较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

[2]齐民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15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教学 现状与对策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用传统的书信还是现代的电子信息,写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师应从高一开始就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上下工夫,注重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一)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英语书面表达都是英语考试中分数最高的主观类试题,鉴于此,难度总是难以把握,分数悬殊较大。大多数英语老师对英语写作教学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在高一、高二时对写作普遍重视不够,只有等到高三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快速突破型”写作训练以应付高考,其结果是,学生学习了多年却在高考中连120个词左右的英语短文都会错误百出,失分较多。

2.对“成品”过于重视,对“过程”指导不足。

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上交作业,并将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评判这些“成品”,如基本要点是否全面,用词是否恰当,语法是否合理等,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更不用说有效地指导全文的结构内涵思想等。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1.心理因素。

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写作难,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信心不足的心态,常把它看成是死板的任务。这使他们不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进行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这种消极态度严重挫败了学生练习写作的动力。

2.写作基础。

由于平时积累不足,为数不少的学生在需要用语言表达时总感到力不从心,写出来的句子常常令人费解。此外,其他的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词汇拼写及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缺乏和错误大多因为学生所掌握的常用词汇量太少,灵活运用英语句式的能力也较弱,基本功不足。

3.写作内容。

很多学生由于思路阻塞又懒于思索,写作时所用的词语自然是最简单、最保险的词,因此所写内容单调、平淡。有的作文空话连篇,翻来覆去用那么几句话,显得词穷语尽,没有实际内容,苍白无力。

(三)从环境的角度分析。

高考唯分是论,很多人的关注点仍然在分数上,英语作文在高考卷上只是直接地反映在最后的25分,这就导致英语教学中普遍只注重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对课本只要求中文意思的了解,忽略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分析,没有把写作意识贯穿到阅读讲解中。尤其是在高三阶段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时,为了迎接高考或应付频繁的摸底考试,多会按照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试题的专项训练。这种分项教学法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全面整体的锻炼,以至于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无从下手。

二、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增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正确认识,教育学生重视写作。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教师大多把写作教学看做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难局面。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正确认识,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的目标要求、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教师只有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训练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转变现有的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多方面开展写作教学。

教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改变原有的单一固定教学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立足新教材和活用新教材,重视挖掘、拓宽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渠道,多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写作练习。有以下几点建议:1.课堂写作前集体讨论,课上即写即改,有效指导,及时反馈。虽然口头表达和动笔写作还是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在写作前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即将写作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课堂上即写即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作文训练和评改中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2.佳句摘录,多进行激励性评价。教师批改训练的作文时,可以把好词佳句用红笔标示出,记录并注明作者在课堂上展示。通过展示,既让写出佳句的学生小有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写作中积极尝试创新,又使其他学生从中借鉴,取长补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上一句或一段具体的评语,教师的寥寥数语将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写作热情和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强大内动力。3.善抓典型,小组合作修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摘录学生习作的一些典型错误,在讲评课前将病句抄在或投影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修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由一名学生总结修改意见,小组合作修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作文修改,调动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4.辅导式面批。面批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针对性辅导的机会。教师应主动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面对面交流不仅帮助学生扫除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5.把英语教学贯穿到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材设置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无论教学设计主要锻炼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我们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教学内容的设计更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更符合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只停留在背背范文就可以的层面,认为作文也是可以短时间内突击的,其实不然。写作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切忌急功近利,需要讲究方法。第一,多看范文赏析和口头作文。现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无外乎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针对这四种问题和现行教材的编写特征,进行针对性训练。第二,增加英语信息输入量,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贯穿整个英语学习。写作水平和阅读量是成正比的,正如古话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知识的整合再输出过程,输入的质和量严重影响二次输出的效果,由于时间有限,更要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多看国家级英语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生动,取材新鲜,同时文章用词规范,句式多变,难度适中。长期的阅读不仅在语法、句式、词汇上将有所提高,而且提高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知识面。

(四)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在新课程标准下,写作教学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句式简单,词语搭配不当,容易把英语汉语化,语言组织杂乱。每一名英语教师都应对写作教学有足够的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用合适的方法,耐心指导学生,因材施教。

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目标是具备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一项,也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英语水平的一项测试。它同口语有些相似,都是需要学生“输出”的项目,因此需要大量听、读的输入积累。同时,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进步提高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将这些训练贯穿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一定的设计将课本上各个环节的联系融合起来,避免将写作作为一个鼓励的项目单独教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wilkins D.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s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