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教师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发展研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发展研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课程;生活世界;超越;自主发展

一、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里外语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教学方法到二语习得的理论变革,从片面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发展到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源自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学习者自主”(learnerautonomy)概念。学习者自主是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要求转换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把更多的学习控制权和决策权授予学生。而在这个赋权予学习者的过程中,自主性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属于学习者的概念。若外语教师自身都不知道怎样去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话,何以期望培养出学习者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自主发展。这一点钱晓霞作了详实的论述。所以,教师的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今天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外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笔者曾就本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师资作过一项调查,除了职称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工作量过大等系列问题外,在需求方面集中地体现在要求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自我发展”以及培训进修、减少工作量等方面。这份调查统计与周燕所作的49所院校920位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结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充分说明外语教师尤其是近年来处于蓬勃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然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自我发展”这个概念被多数教师简单地理解为继续培训或进修。因此,在教学任务繁重和进修资源紧缺的环境下,我们目睹甚至经历了整日忙忙碌碌却又无所适从的疲惫与怨言。如果对这种疲惫与怨言进行课程意义上的解读和批判,我们是否可以领悟点什么,并由此走出这份疲惫与怨言而走向自主发展之路呢?

二、工具理性的束缚

教学一线的外语教师长期以来被某种无形的秩序定位在简单技能培训者和课程传递者的角色上,在一个狭隘的课程范畴里背负着语言外壳重复着一些技术层面上的字、词、句解释和听说读写意义。吴宗杰对这种教学活动模式作了实事求是的课程结构剖析,以一种批判的视角揭示了西方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支配下的Tyler原理现代课程范式以及其中外语教师的生存方式。

Tyler(1995)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科学课程思想的四大焦点——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要提供什么教育经验以便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课程的构建。现代课程由此发展并分解出了目标、大纲、教材、教法和评价等一系列由不同教育机构和社会群体来操控和制约的课程要素。这些课程要素以预定的、逻辑设计的、序列化的步骤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这流水线上“无个性”地接受工作指令,用各种标准化指标去完成符合某种技术评价体系的“产品”。在我们熟悉的语言课堂里,同样被理解为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价的外语课程按社会分工的需要强行划分专业科目,我们的外语教师则围绕着它们摒弃一切其他的经验和学科内容,根据预设教学目的及以此为目标内容的教材组织统一的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案,以线性方式滔滔不绝地讲授着系列序列化的语言知识点和技能。不难发现,我们的外语教材是序列的、逐步的次序,教学大纲也是如此,甚至作业和考试也体现这一次序。在这种封闭的以1、2、3、4累加步子前进的课程模式里,语言“被科学思维表面化、标准化、分类化和可测量化了”,内在的思想被抽空了,教师成了机械的传话筒,学生成了盲目的吸尘器,教与学之间“只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一旦失去了作为其本质内涵的内在精神,语言这个载体便具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工具性,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功利目的和技术目标,束缚甚至封锁了教师选择、重组、发展的主体性课程空间。

三、超越课程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科学领域对Tyler工具型课程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英国Sten-house,L.的过程理论,美国Schwab,J.的实践理论以及Doll,w.E.的转化理论把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向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理解,出现了“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话语构成的社会文本来理解。在这里,课程概念不仅从框架上跳出了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为特征的科学理性范式,甚至从内容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目标并把它们融合到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去。教师作为这个过程中的生活世界思想者存在去解读课程活动的社会教育意义。“教师的发展就是培养这样一种能读能力,并能与学生一起构建符合人心灵发展的所需要的,自己的活动课程‘文本’。”

在我们周围,教师的发展一直以来或部分或全部地被定位在专业培训与教育上,但“仅仅通过教师培训我们不可能达到包含在学生自主性概念里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师控制自主的职业发展,才能接受学生作为探索型伙伴的挑战”。在这种专业培训尤其是当前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教师依然是作为一个受训者去接纳外界施予的教育,教师的自主性——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学生自主的“支架”力量——依然没有被充分开发。所以对于教师发展,吴宗杰道出了其课程视角下的本质的东西:

……theessenceofteacherdevelopmentistheincessantdeepeningoftheirauthenticunderstandingabouttheeverydaynessoftheirlife.includingthenor-malandmundaneteachingactivities.regardlessoftheauthorityofdominantdiscourse.Curriculumisunder-stoodasthearticulationwithstudents0fteachers''''be-inginunderstanding.

这种东西就是超越课程的自主发展,就是重构包括课堂在内的教师生活世界并改变制约他们生活方式的机构权力话语(institutionaldiscourse)。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视野,找到了一条通往教师自主发展之道。

(一)寻找教师课程话语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教师的发展更需要自身的语言文化环境。后现代语言课程观认为,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语言活动都是课程,尤其是其中的课程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作为组织机构的形态存在而成为决定教师发展的行政权势话语和决策理性话语。在工具理性的现代课程框架中,我们显然长期以来就被这些教育管理者以及专家学者对教育科学的、实证的话语如“目标、大纲、教材、考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所支配,而作为教育和课程的直接实践者,教师自己却失去了话语。当我们的学校反复用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等概念去讨论课堂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考试成绩、教学评价、专家考核等方式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被限制在了课堂里、教材上和分数中,教师想当然地认为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是专家们的权威规定,只要接受并把它们传播给学生,让他们考出合乎这些规定的标准成绩就行。在语言课程中,外语教学更是纠缠于选择题勾出来的数字及其权势话语或理性话语所赋予的效益,外语教师完全脱离了语言课程的本质,失去了“我”的思想,“我”的言说,在教学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在说着别人的话,丧失了作为一个主体应该展示的自我精神话语。

所以,当我们提到教师的发展,首先就要教师仅仅是一整套目标、教材、考试等课程体系中的执行者的定位。课程是一种社会过程,教师是其中的核心,“是凌驾于一切现代课程文本之上的上帝,是课程的主宰者。如果把这个上帝贬低到了一种教育工具,别人决策的执行者,那么课程就失去了灵魂”。教师必须去思考和挑战隐藏在课程背后的话语控制权,争取自主发展的社会语言环境,找回自己的课程话语,用“我”的存在去思想,用“我”的思想去言说。中国(二)实现教师课程创生

西方学者在课程实施取向研究中曾归纳出了忠实(fidelity)、调适(adaptation)以及创生(enact-ment)三种取向。应该说,随着师生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弘扬,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向调适取向进而发展到创生取向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教师由完全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知识、教育经验的主动阐释者。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仍然没有超越课程的现代范式概念,仍然在“特定的话语情境——教育机构,特定的话语内容——教材乃至特定的话语方式——教育方式方法”中作一个实施环节的改造。尽管这种改造中可能没有社会权势话语的强制性命令,但在作为实施者的教师领域中,这种对课程文本的再阐释还是以此为导向的,体现不出教师自身主体实践的价值。教师超越现代课程的自主性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活动的实施环节,而应全部体现在包括课程决策、设计与开发、研究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课程创生”。

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给外语教师的课程自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语言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思想载体,外语教学就是融化情景和人的思想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语言课堂的教学完全可以实施课程创生模式和策略,把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模糊性引入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境中,因境而生,即兴创造新的有挑战性和干扰性的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运作中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以及课程理论的符合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变革。教师在决策、设计、实施的创生课程活动中,实际上是在开拓教与学的一个开放系统,让教师、课程材料与学生在看似无序、混沌、不平衡的活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级能力“自组织”。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课程意识以及教学行为、价值取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得以改造和重建,这也标志着教师在课程创生过程中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构建校本课程无疑是有意义的教师课程创生,特别是目前在广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里,如何去开发适应当地经济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材料,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保证。多数高职院校从无奈采用普通高校外语教材到目前热衷使用各类高职版外语教材,教师自身并没有从已有的疲惫困惑中解放出来,反而陷于传统教学方法与应用人才培养规格的矛盾之中。“教师的无能化就是从那些披着‘神圣’光环的教材开始的。教材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权威,却剥夺了他们知的权力。”因此,抛开那些自上而下的权威性课程教材,带着实践性的价值取向以及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民主理念,去探索与研究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校本课程,不失为教师掌握课程自主性、用周围的真实生活世界去言说并实现自主发展的真正尝试。

(三)回归课程反思教学

正如上文中所反映的,后现代课程视角下的教师发展的焦点在于教师思维的转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论构建或教学技能训练。那些既定的教学理论、方法以及内容无论怎样去解说和诠释都不能让教师去理解、把握“过程”这样一个后现代的转变性课程概念。多尔曾言,在这种课程作为过程的框架之中,学习和理解来自对话和反思。Bruner(1986)也认为,“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只有当我们用一种批评性的反思性思维——转变借以发生的工具——去解放课程的工具理性束缚,把教学从技术理性和谋略理性的目标、方法控制中摆脱出来,教师的教学才能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教师与课程文本、学生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主体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自主的教师应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在理论与实践中验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甘正东在总结反思性教学特点时指出,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所探究的问题或领域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意义的,也是源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它不同于专家型的理论研究,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行动过程,伴随着教师本人大量系统性的观察、艰苦的思索和理性的选择。所以教师的教学反思过程也就成了教师自主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

课程教学反思一般通过教学日志、课堂录像观摩、行动研究来进行,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思索行为。面对一系列的目标、大纲、教学方法以及教材、考试等习以为常的传统课程要素进行习惯性的批评与反思,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视野,最大限度地开拓自主决策的空间,解放自我,发展自我。

第2篇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已由单一的教师教育办学格局转为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存发展。教师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培养目标的下移,由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转为培养小学教师;其次,小学教师已经由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要,必须以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再次,教师要由熟悉的初中教师的培养方式转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新的挑战也为师专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专的教师教育,应该大有作为。

一、发挥优势,树立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的自信心

师专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功不可没。近十几年来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中师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相当多的师专或独立升格,或与有关院校合并后升格。目前,仅存的师专不足50所,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是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顺应师范教育的转型,师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重点转向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小学教师)。

一是源于转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取消原来的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专承担。

二是源于师专大多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为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小学师资兴趣不大。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从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有96所,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而目前全国仅有97所高等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培养小学教师兴趣不大。“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根本没有兴趣”。

这为师专发挥优势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是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师专仍是农村师资的培养主体。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他们普遍缺乏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经验,相关师资也缺乏农村教育体验,对农村教育教学规律,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不够,培养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村小”任教。而师专所具有的处于地级市的地理位置和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经验,使其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在培养农村师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要树立信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科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定位是事关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大学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体现与反映,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师专的教师教育要走好转型发展这步棋,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教师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现实状况,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要考虑地方性和市场性。只有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保证教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办学方向定位。师专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这是师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教育应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为农村地区“两基”成果巩固和发展需要,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师资奇缺,部分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仍需要师专培养。因此,师专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师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体魄健全、学生欢迎、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比较切合实际;三是服务面向定位。师专是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在服务面向上理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品质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对高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只有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其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师范性”和“地方性”两个基本前提。因此,师专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农村小学师资市场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三、产学结合,实现校校合作双赢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师专教师教育产学结合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生产冲小学校)、科研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依托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三个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依托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应紧紧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等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农村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提供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让中小学及其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共同培养未来教师。通过选派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专的兼职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依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场地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桥梁,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便利,为师专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平台。

服务基础教育。这应该是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师专教师教育要立足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引导教师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地方,深入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全面支持。首先,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其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不仅进行理论培训,还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再次,主动与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使研究做到即时现用,有效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领基础教育。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创新性(提供有效的帮助);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实践性(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高师院校积聚了一批教育研究人员,其学科构成与中小学相对应,并有一定的沟通渠道,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引领的基础是研究和参与。师专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要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展开合作对话,在合作对话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教师并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应避免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之间产生“生产——消费”“传授一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产学有机结合中,中小学校可以获得师专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研究成果支持得以实现改善。教师可以获得师专的专业人员支援得以发展,师专在人才共育和实践基地共建中达成人才培养日标,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在一线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从而实现产学结合、校校联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四、加强建设,以品牌求发展

师专的教师教育要做强做优,关键在于加强建设,把教师教育打造成品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师范大学拼学术研究、全国知名度不是师专的长处,坚持打造“精品师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特色、创品牌,在地方形成一枝独秀不是不可能。因此,要加强建设,完善机制,重视规划,保证投入,确保形成地方品牌。须抓住几个最关键环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技能。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工作的适应期长。在新的形势下,师专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下移的现实,可采用“l+l+l”的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因此,在第一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文理渗透,重视培养艺术修养,学生集中修完公共专业课、专业通修课。第二年学生集中一年时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教育实习、自主研习和实践活动训练。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综合型、多能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二是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简单照搬原来培养初中教师的课程来培养小学教师。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和农村学校的实际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要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建立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围绕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重点教材、教改项目等建设。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力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了解,树立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

第3篇

一、“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的界说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6〕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16、217页

第4篇

一、以教师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一般认为,职业理想和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笔者看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应定位在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上。因为,只有具主体性的教师,才会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主动学习、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创造和超越。同时,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也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和资源,因为主体性只能用主体性培养,创造力也只能用创造力来培养。崇小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紧紧围绕教师主体性发展而进行的,这体现了该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独到眼光。

二、在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教育实践中落实教师的主体性发展

研究表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是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变革性、反思性的教育实践。崇仁路小学为落实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目标,引导教师从成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开发建构高效课堂特色班级建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比如,在成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开发中,课题组的教师对小学生成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分类型和年段进行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设计在特色班级建设中,学校教师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构了颇具特色和富有实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崇小这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其特点是在创造性、变革性的日常教育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重视引导教师在新的理论、观念指导下,反思和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由此实现了在创造性实践中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品质,达到了在成事中成人,的效果。

三、崇尚创造、弘扬主体性的文化传统为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气候

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追求。它强调要承认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作为主体的地位、权利、责任和利益,这对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要真正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学校就应从文化建构的层面为其提供空间和条件。当然,文化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崇小自世纪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不断进取、敢于超越的具有主体性特征的文化生态。

从前任校长李文衡、谈宇贤到现任校长张彦平,虽然他们的管理风格各不相同,但始终坚持了一种不满现状、积极进取、敢于创造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的一个典型体现是,学校极为重视并着力推进着科研兴校和崇研尚创的理念。回顾最近巧年的学校科研,可以发现崇小一直以师生的主体性发展为研究课题,如九五课题研究小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十五,期间进一步研究小学教师自主选择和创造教育活动模式,十一五课题更直接地以教师主体性发展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崇小教师的主体性才得以持续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引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中外学者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不少研究。富莱希尼建立了俱乐部模型,指出每个俱乐部成员都期待净收益最大化,俱乐部的产出在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中是变化的。[1]袁家冬等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2]彭际作把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并对其空间结构的阶段性表现进行了总结。[3]李瑞林等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4]从历届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来看,世博会带动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世博经济圈”,如1970年日本世博会形成了著名的“关西经济带”、2000年德国世博会造就了汉诺威国际会展业的龙头城市。

长三角是由沪、苏、浙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世博会对长三角会展、旅游、环境、就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将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障碍。长三角这一复合型行政区域,经济运行带有明显行政区域利益特征,区域合作与摩擦并存,生产要素缺乏完全自由流动,各城市间的规划缺乏统筹衔接。[5]区域内各城市招商引资呈“倾斜式”竞争态势,相继以过度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区域各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使得区域内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受到极大抑制。此外,长三角跨省市的重大基础设施未能实现统筹规划、有效衔接,造成许多基础设施(主要为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中尽管存在诸多障碍,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为推动和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1997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在2006年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上,16个成员城市以“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为主题,研究区域合作大计。2007年的第八次会议上又提出“调动长三角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与世博会紧密互动”的主题,从而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以从一般的产业项目协作向资本融合方向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合作向科研开发合作方向过渡,从工业领域为主向金融、房地产、旅游等全方位拓展。在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在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协作等六个领域进行合作的基础上,2007年又拓宽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环保与世博会成为了合作的新项目。区域经济合作重点也在不断深化中。在世博会举办这段时期,区域合作重点转到了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已经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区域,区域内服务业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在不断扩展。

本文依据长三角经济发展轨迹及该地区城市间合作现状,以合作博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路展开深入剖析。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仍面临一定障碍,但合作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010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契机。

(一)世博会与城市群的相关性

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见表1)中,我们看到举办城市往往是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腹地区域作支撑。这是因为:

一方面,世博会的举办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这要求举办地有一定经济实力以保证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美国的纽约、芝加哥、费城,欧洲的巴黎、汉诺威、伦敦,日本的大阪,都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是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源地和经济中心,这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成功举办世博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使得区域经济串联起来,通过一系列局部多赢合作,推动区域内部从浅度合作进入深度合作,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壮大。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促使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全新的“世博经济圈”,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最终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利契机。当前,区划经济成为长三角各地区间深化协作的重要障碍。而世博会的举办将利于长三角各地区打破区划阻碍,加强协作实现共赢。世博会的溢出效应首先辐射到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整体优势。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使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跨地区的流动性明显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地区经济的封闭性逐渐减弱,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与产品跨地区的自由流动与整合,促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当前的产业同构现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加快区域内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整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博弈模型

(一)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论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双方能否达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协议。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益,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体理性,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合作博弈研究的两个重点:一是联盟是怎样形成,二是联盟中的成员如何分配他们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建立合作博弈模型

依据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根据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可将长三角城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第二层次是南京和杭州,第三层次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

设每个城市所在的层次为一个代表性成员来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则该博弈可看作是由三个成员参加的博弈。其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局中人都需要考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其他局中人进行合作的问题。因此,对每个局中人来讲,重要的不是他在策略集中选取一个什么样的策略,而是与哪些局中人结成联盟以实现协调行动。可建立如下模型:

G(N,v)=S1,S2,S3;b1,b2,b3;v1,v2,v3

其中,G(N,v)为有3个局中人参加的合作博弈;S1,S2,S3为各个局中人的策略空间;b1,b2,b3为联盟所达成的协议;vi为第i个局中人的特征函数(即得益函数),v(S)可以解释为联盟中当成员合作时所能实现的最大利益。其征函数具有可超加性,对任意两个独立联盟S与T(即S∩T=),有V(S∪T)v(S)+v(T)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分配可表示为:在合作博弈中对三个局中人而言,存在一个向量X=(x1,x2,x3),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xi=v(N)(1)

xiv(i),i=1,2,3(2)

其中,xi表示合作博弈中局中人从联盟的收益中分得的利益分额,v(n)表示3个局中人的总和收益。v(i)表示单个局中人的收益。条件(1)说明各局中人分配的利益总和正好是所有局中人的最大总和收益。条件(2)说明从联盟中各局中人分配到的收益不小于单个局中人所得到的收益。

由上可知,合作博弈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单个局中人单独博弈时的收益之和;二是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着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加盟的局中人都能获得比不加盟时更多的收益。也即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只有同时满足集体理性条件和个体理性的条件时,才能使得区域内各个成员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短期收益,实现区域内一体化合作发展。

我们可利用公式化方法得到合作博弈的唯一解。在博弈G(N,v)中,局中人i∈N的Shapely值的正式定义如下:

φi(N,v)=∑[v(S)-v(S/i)]

其中,|S|表示联盟中所含局中人的个数。进一步可知,长三角区域对参与合作博弈的成员按其收益贡献率来分配收益,这一合作博弈具有稳定性。

(三)合作博弈与世博会

我们还可通过纳什均衡理论进一步分析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影响,从中求出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设甲、乙为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博弈的两个局中人,他们都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竞争和合作。如图1、2双向量矩阵所示:

其中,图1表示未受世博会影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图2表示世博会影响下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设b>c,e>f,且a,b,c,e,f,g均>0。

图1,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得到0的预期收益,选择合作将遭受a的预期损失。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竞争。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竞争,竞争)纳什均衡解。这也是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很多制约性因素的原因。

图2,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遭受e的预期损失,选择合作将遭受f的预期损失。由于e>f,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合作。

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合作,合作)是纳什均衡解。这一结论成为破解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对策思路。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

为改变区域内各自为政的现象,长三角区域各地方政府应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合作磋商,突破区域间的障碍。紧密结合世博会的筹办展开沟通与合作,充分重视与世博会相关的协调机构的作用,并赋予相应的行政调控权,专门负责与世博会举办有关的跨行政区的各项工作,建立区域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服务,以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依托,共同推动世博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考虑设立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基金,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长三角区域还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依靠各种经济手段,优化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6]

(二)发挥区域市场的主导作用

长三角各地区应以世博会为契机,放开企业在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流动,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建立共同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6]根据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经验,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经济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在城市互动、城乡互动的过程中,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现状,积极实现人才、能源、资金等的顺利流通。打破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地方行政保护,让产品、服务在各个市场上公平、平等竞争,真正实现消费者导向,而不是政府导向的市场需求,积极实现市场的一体化,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活力。[7]长三角各地区应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的格局,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的障碍,进一步改善区域内商贸流通体系,从而促进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8]同时可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组合,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

(三)合理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各层级城市功能转型

长三角各地区不应把眼光注重在自己的“小地盘”上,应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以世博会为契机,积极培育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特色产业。区域内应积极主动地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和同构。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的网络效应使得市场的范围大大扩张,服务业尤其以商业、交通、通讯为代表的网络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分工;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分工。上海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长三角各地区应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分工,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前提下,将核心城市上海对外开放的核心转移到通过开放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上,在提升制造业技术档次的同时,提升服务业的绩效,促进上海进而带动二级城市功能的转型,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发展。

(四)发挥辐射作用,整合资源,形成错位竞争格局

长三角作为全国发挥重要辐射作用的地区,区内各城市应融入地区整体发展大局中,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产业结构定位。要突破行政分割对科技资源的隔阂,整合区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的科技资源,建立起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为长三角的主导产业。推动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科研机构与企业联系的信息网络、交易和协作网络。应加快区域信息网络化体系建设,注重区域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推动信息要素交流,在区域内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本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以信息化促进地区整体效益的提高。

上海与二级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资源。实现水平分工的关键在于:二级城市的主导产业必须实现与首位城市的错位发展。长三角各地区要凭借“错位战略”的创造性发展思路,根据各自现有经济状况、自然禀赋及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努力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差别。各城市在建设各自主导产业聚集区中,应寻找“比较优势”,重点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主导产业分工格局。

(五)上海应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区域内各城市要加强合作,举办有区域特色的展览会,与世博会产生协同效应,带动区域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根据国际大都市圈发展经验,各大都市圈都有一个地位相当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个城市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并且,中心城市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用无可替代。在我国的大都市圈发展中,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中,也应参照发达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各地在产业发展上应根据自己的优、劣势,以世博会为契机,在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自觉选择各自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中心城市服务业主导、周边城市制造业主导的局面。上海应着力吸引高级产业,这样才能在产业体系的各种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成为新型产业的策源地。

二级城市与核心城市、其他二级城市之间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避免走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的老路子。从今后发展看,区内二级城市应努力承担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功能,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现代生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心。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产业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增强第一、第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目标是:顺应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方向,以服务本地化和特色化为导向,建立具有一定功能特色的现代服务体系、产业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城市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力,增强城市活力,以符合区内核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趋势。[9]

世博会影响下长三角各城市间采取合作策略,对各地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世博会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克服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过分强调行政区划、恶性竞争、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充分利用世博会举办所产生的同城效应,突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从而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加速融合,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MicheleFratianni&JohnPattis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inaworldofRegionalTradeAgreements[J].TheWorldEconomy,2001,24,(3).

[2]袁家冬等.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古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

[3]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5).

[4]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5]陈升.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引擎[J].中国审计,2004,(12).

[6]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谷永芬,宋胜洲等.大都市圈生产业——以长三角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第6篇

现阶段,相较于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依然是国内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受到资金的制约存在一定问题,并且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办学特色,学校布局较为分散,教学资源集中优势难以得到凸显,同时,还缺乏“双师型”教师,这些问题都对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一、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规模未得到充分落实,办学条件较差

现阶段,国内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相较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而言仍然较低,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经过调查可以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特别是处于县(市)的职业院校,均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落后等情况[1]。

2.专业设置缺乏办学特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以此来满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当地的用工需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工电子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比较普遍,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相匹配的专业则相对较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办学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与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相背离。

3.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师资队伍主要是由一些年龄较大、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中学教师组成的,这些过去任职中学教师岗位的教师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职业化需求,同时,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因待遇条件等很少会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职,导致“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致使师资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4.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发挥优势

现阶段,国内教育、劳动、财政、工商、卫生等多个行业部门都设立了职业院校,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这些职业院校互不隶属,教育资源较为分散,难以获得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另外,这种情况也导致职业教育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进而产生为争生源、扩招而支付大额招生介绍费的违规现象。

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1.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条件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资金投入,担负起发展地方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的责任,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投资机制,以此为职业院校基础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投入,提高办学条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2.设置体现办学特色的专业

山东济南地区的农业、旅游文化业、装备制造业等均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因此,当地职业院校应当在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工电子专业、财务会计专业等普通类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加设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的专业,如,农业相关专业、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等。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借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意识的引进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高的年轻专业型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在校教职工的培训教育,促使师资队伍学历、专业等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使师资队伍整体在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将其培养成为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育人才[2]。

4.集中建设院校,发挥资源集中优势

地方政府需要以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大局为出发点,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将隶属不同主管部门的职业院校进行规划,使其隶属一个部门统筹管理。基于此,加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长期出现条块分割、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

第7篇

1.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

教育教学领域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但是怎样才能使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服务呢?示范是一种办法,但范围有限;口头介绍是一种办法,但口说转瞬即逝。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在刊物上。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传播教改成果,范围广、时间长、其影响也大得多。

2.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坚持经常写教学后记,写教育论文,坚持经常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有益启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逼着教师自己去读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教育理论著作。

(2)促进教师广泛吸取信息。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逼着教师去广泛收集信息,看看在某个问题上别人已经探索了一些什么,哪些探索比自己高明,哪些探索还不如自己,这样就容易确定论文的角度和重点。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4)促进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成为教育名家

第8篇

事后了解,才知教师课题申报热情高事出有因:一是因为学校要求人人要有课题,以此促进教师关注当下的教育教学,积极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去———这一点倒是值得称道,只是操之过急了,也缺少必要的培训作为铺垫;二是学校年轻教师多,很多人都面临着职称晋升,急需要论文,何况即便不是职称原因,学校进行教科研积分,也需要论文获奖或者发表。据说,参与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容易被区、市教科室评到奖状证书。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论文。

教科研的目的就是写论文吗?笔者随机访问了十多位教师,他们的观点竟然惊人的一致,“不写论文研究干啥?”他们诧异有人问这样奇怪的问题。显然,在他们的意识里研究就是写论文,这是不容置疑的。不但教师有此认识,有些校长或者教科研工作者似乎也认同这种观点。有位校长在开学初的大会上讲话,发动教师写论文,“去年我校老师共正式23篇,今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接近50篇,要让我们的教科研结出丰硕的果实。”校长鼓励大家多写作没有错,但如果眼睛只看到论文写作,似乎可能将教科研工作牵引到歧路上去。

诚然,学术论文作为教科研最重要的成果形式,这是不容置疑的。拥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确实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力量,尤其是从中可以看出师资的教育素养和理论水平。但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本质上有别于大学里的教科研工作,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探索什么新理论,也不是想贡献出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法,中小学教科研的成果更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这是源于学校最核心的任务是发展学生。正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当以研究当下的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教师工作中感到棘手的矛盾和困惑为对象,以此确立课题,提出解决的设想,一步步尝试实践,不断调整,最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科研成果,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重要的成果。至于在实践中的许多做法、策略,总结出来的原则、规律等,可以写成论文。这论文从某种角度说,只是教科研的附带产品,是好的思想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验证之后,上升到理论的一种呈现形式。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一定要重申教科研的重要使命与职责,不能一味追求论文,成为唯论文化的科研。那种只顾论文数量,却不考虑学生实际习得与发展情况的教科研,是形式主义教科研,是有违教育科学本质的。

其实,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却常常不为教师所察觉,那就是教师自身。一名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需要观察现象寻找问题,需要搜集资料,接触很多的理论和相关的经验做法,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探究,需要不断尝试,验证假设,其间还会有很多次的反思、分析,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训练了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教师反思和探究的习惯,这些都是一名现代教师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一名教师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科研素养,就会敏锐地发现教育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经常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师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怎么会不好呢?因此,从这一角度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某种程度说不是为了写论文,甚至也不是立即解决掉学生学习发展的问题———因为有时实验研究并不一定都成功,或者能立即解决问题———最根本的目的却是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反观学校教科研工作,常常主动或者被动地庸俗化,成为教师追求论文结果的孵化器助力器,而失去了教科研的真正价值。这就有必要去反思教科研工作,反思定位是否合适,方向是否明确,组织过程是否科学适当,是否从发展教师的角度去设计和组织教科研工作。像前文中有些学校教师未经培训就匆忙写出粗糙的课题申报书,教师抄袭或者随便拼凑一些文字来应付,或者教科研工作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要结果(论文)却不看研究过程,只重视论文而忽略学生发展或者教师发展,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背离了教科研本身的使命与责任。长期不能纠正,则将形成学校形式主义浮躁虚妄的校风教风,伤害到学校的文化肌体。这反而得不偿失了。

第9篇

前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今体育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专业性,提高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研究者只有了解当前研究现状与问题,选择合适的、迫切的议题,才能推动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本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期刊、会议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评述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不足,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5―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期刊、会议共7778篇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查阅与收集了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以及国内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和专著,掌握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数理统计结果。

比较分析法:对所采集的数据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以期发现文献之间的异同和规律。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论文、期刊、会议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解了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研究现状分析

1. 论文量的研究

从图表一中可以看出:2005该领域共334篇,2006年该研究领域共520篇, 201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为1178,从2005-2012年相关论文的发表量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同时也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未达到高峰。在未来几年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仍将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和青睐。

2. 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布可以反映该刊论文所属研究机构分布的规律,同时反映不同机构的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1]。从图表二中可以看出:华东师范大学355篇,西南大学167篇,大多数是国家部级重点师范大学,说明我国高等院校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地方性大学研究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表二还可以看出该领域论文作者所属单位主要分布在师范院校,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可能的原因是:师范院校是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教师的光荣使命。师范院校的老师和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同时也掌握了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

第10篇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常见问题

1.论文选题与学生研究兴趣及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不匹配学校分配导师的方式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产生影响。导师分配通常是基于学生研究的主题而定的,学生的研究主题和导师的研究项目或研究领域相关时能实现师生双赢。然而,在实践中,导师们常发现学生的研究主题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关,因此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目前,许多高校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普遍都是先由指导教师选题,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2.选题偏离专业要求有些学生所选题目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出了自身论述能力范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论述肤浅;有些学生所选题目范围过于狭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不利于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达不到论文撰写的目的;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难易度不适中,难度太大,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出来,可能会前功尽弃。或难度太小,不利于体现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3.指导过程和进度把握不当部分教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重在体验过程,因此,没有细心引导和启发学生撰写,没有对论文初稿进行严格审阅并反复修改。也有教师认为,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要求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写作上是强人所难,为了加快论文指导进程,应付院系检查,直接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题目,提供现成的相关资料,越俎代庖。4.教师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国家教育部规定,毕业论文必须由“具有相关专业的较高理论和政治素养及文字水平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研究人员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理论素养、政治水平、文字功底较高的相当于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指导,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6人,而近年来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论文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大多数指导教师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论文指导质量难以保障。5.进度不均,写作过程两头紧中间松由于毕业论文开题和答辩时间间隔较长,因此,指导教师在论文开题和答辩之际对学生的督促较多,而开题完毕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督促较少,加之学生忙于求职,论文写作没有计划,写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现对课题展开容量把握不准,更换课题又来不及,重新写作势必会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只能勉强写下去,草草收尾。更有甚者临近答辩前夕完稿,甚至连熟悉掌握论文内容、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势下,学生仓促参与论文答辩,答辩过程中常出现不知所措、答非所问或有答无辩,最终导致毕业论文完全丧失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

二对策和建议

1.合理匹配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与学生兴趣选题之前,各位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以便学生找到同自己研究兴趣相匹配的指导老师,确保指导老师对所指导的论题有足够的积累和深刻的见解,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现状有清晰的把握,为指导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指导过程应粗细结合,宏微观并蓄毕业论文的指导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忌面面俱到。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选题,而不限定学生的选题范围;应引导学生确定题目,而不是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应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而不是直接提供现成数据和资料;应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而不是直接讲明思路;应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研究框架,而不是教师构建框架让学生填内容。对论文写作的认识、实施过程和总体框架进行宏观指导,对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进行微调、完善及语言加工润色,即进行微观指导。3.重视论文开题报告指导开题环节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学生在准备开题过程中会查阅大量与论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献,借此对论题有初步的整体把握,对论文写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有一个全局的考虑。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串联所学知识,并有机会自学补充空缺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质量的论文开题,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教师应把握论文写作进度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把握进度,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越俎代庖。确定题目,搜集资料,确定写作提纲后,此时教师应与学生约定交初稿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写初稿。并定期使用电子邮件或电话与学生沟通论文的进展情况,以便于早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约定时间过半时,教师应进行督促。5.提高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达到论文指导硬性指标的青年教师因缺乏指导经验,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对此,各高校应邀请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专门针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论文指导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其多年的论文指导经验和策略,也可以建立论文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进行论文指导,扩充论文指导教师队伍,逐渐消除由师资短缺和指导教师能力欠佳引起的论文质量问题。如今,学生的个性特点日益突出,指导教师要不断调整指导方式以便因材施教;信息资源种类日渐丰富,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把握新动向以便获取和辨别有用资源;研究方法日新月异,指导教师要不断掌握新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因此,论文指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多方面能力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获取和识别有效资源的能力以及遴选研究方法的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开发自身的科研潜力。

作者:王军芳 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第11篇

教育事业的发展少不了教育科学研究。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教育事业前进的动力。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意义

1.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

教育教学领域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但是怎样才能使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服务呢?示范是一种办法,但范围有限;口头介绍是一种办法,但口说转瞬即逝。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在刊物上。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传播教改成果,范围广、时间长、其影响也大得多。

2.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坚持经常写教学后记,写教育论文,坚持经常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有益启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逼着教师自己去读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教育理论著作。(2)促进教师广泛吸取信息。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逼着教师去广泛收集信息,看看在某个问题上别人已经探索了一些什么,哪些探索比自己高明,哪些探索还不如自己,这样就容易确定论文的角度和重点。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4)促进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成为教育名家

4.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然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常识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特点

教育科研论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是研究教育、教学及其规律的一种议论性质的文章。

1.实践性与理论性

首先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论文的“源”与“本”,没有教育实践,教育论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它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科研论文科学可靠与否的唯一标准。再次,它要通过实践来发展,教育科研论文中的结论,常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教育科研论文还具有理论性的特点。它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同时又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升到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的高度,力图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

2.科学性与逻辑性

教育科研论文在立论上要求作者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断,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作者必须遵循逻辑规律,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推理方法,由前提得出可靠的结论,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3.针对性与创造性

针对性,是指论文研究的问题、论文作出的结论都是人们当前的现实生活中非常关注的。创造性,是指论文要求有新观点、新经验。此外,有新颖的材料,有新的角度,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创新。创造性是教育科研论文的生命。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别

1.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达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见的文章。

2.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是把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并从一定理论高度对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而成的教育科研论文。

3.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教育有关的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后写出的书面报告,它是反映调查研究结果、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文体。

4.课题报告

课题报告是以课题研究、课题实验为前提的一种总结性科研论文。

(三)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基础

1.教研基础

科研论文是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没有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科研论文。科学研究是前提,科研论文是结果。因此要撰写出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论文,首先必须在教育科研上下功夫,打好教育科研的基础。

(1)要主动投入研究

把教学过程不仅看成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同时当做探索教学客观规律的研究过程。

(2)要结合实践研究

有的教师认为,天天、备课、上课、改作业、管孩子,有什么研究的?其实,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研究,教师的工作,好比是一座金矿,就看我们有没有科学的眼光。没有科学眼光的人,觉得它是一堆普普通通的石头。教师如果具有教育科研的眼光,那么,我们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的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材料。

(3)要坚持长期研究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许多规律性的东西,不是一下子可以弄清的,需要从事长期的研究。教师要舍得对一个专题研究一两年,研究三五年,甚至一辈子。

2.理论基础

写教育科研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除了应该具有一般的哲学、逻辑学等基础外,主要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发及学科教学方面的基础。教师要做好“平时烧香”工作,经常系统的看一些教育专著,广泛涉猎教育报刊,特别是与自已所教学科有关的报刊。此外,也要做好“临时抱佛脚”工作,结合拟将撰写论文的选题学习相关理论。

3.表达基础

表达能力是写作论文不可缺少的,提高表达能力要注重“三多”:多练笔、多模仿、多推敲。

(四)学术论文的格式和结构

1.标题

标题可以占一行,也可以上下各空一行,在一行里写法应居中,字数少的,可以空格。副标题应在前面加一个破折号,正副标题开头不要完全对齐。标题字数太多,可以转行,但是转行时要考虑一行里词或词组的完整,又要注意长短搭配,讲求美观。

2.作者单位和姓名

放在标题下面,占一行,有的刊物单位写在文末。如与标题空一行,也要与下面正文空一行。与标题对应而居中,两人以上署名,名字与名字之间应空一格。

3.内容提要

也叫内容摘要,概括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摘要应简明扼要,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

4.关键词

是以词语形式表达的论文摘要,一般是论文中反复出现、起到点明和强调论文题旨作用的关键概念、术语等。一般控制在5—6个左右。

5.正文

一般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论文若分几大部分而不加小标题和序码时,为了醒目,各部分之间可空一行。

6.注释和参考文献

写作论文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间接或直接引用。论文的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注明,既是作者写作严谨性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77-01

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举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王定东、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凌、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陈雁飞等出席会议,同时,来自北京市各区县教研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部分获奖教师参加了会议。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陈雁飞教授向参会人员汇报了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的工作情况。获奖作者代表徐艳丽、韩月仓、张成分别作了主题汇报,与参会代表进行分享与交流。

自2014年9月论文征集活动开始后,各区县体卫艺科(体卫中心)对论文征集及上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组织和布置,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发动广大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同时,各区县教科研部门结合此次科报会的论文征集工作,纷纷开展了“如何做好体育科研”的教师培训活动,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本届论文报告会首次采用网上征集论文的形式,共收到北京市16个区县和燕山区报送的论文1464篇,比上一届增加228篇,论文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西城、朝阳、海淀、东城的论文数量维持了较高的水平,另外,顺义、通州、延庆也有大幅度的增长。此次论文报告会的作者队伍在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基础上,涉及教科研部门、保健所、职业学校、幼儿园、市属活动中心等各类单位的教育工作者,作者范围更广。

从此次论文报告会的选题方面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论文选题百花齐放

本次论文征集分为11个类别,其中包括“校园足球运动类”。从征集情况看,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和“课外体育活动”仍然位居报送数量最多的前三甲,但与此同时,各类别的分布更加平均,表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表明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的关注点更为宽广。

2.课堂教学仍然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主阵地”

从论文征集的类别看,“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排在首位,这充分表明,广大一线教师坚持从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策。从入选论文的整体情况来看,这类论文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或模式、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等实践性、操作性问题,涌现出了一些高质量的论文。

3.校园足球和心理健康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针对当前校园足球开展的需要,此次论文报告会特别增设了“校园足球活动”类论文,共收到此类论文上报64篇,其中35篇获奖,且一等奖入选了7篇,获奖比例仅次于“学生体质健康类”和“体育师资类”,整体研究质量较高。“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类的研究论文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这表明,广大体育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发展,也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

第13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社会领域教育;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9-0035-05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借助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教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2011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了解研究教育实践的一般方法,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以此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并获得研究经验”。2012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将“收集和分析信息、不断反思和研究保教实践问题”作为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提出来。事实上,当下有许多教师在“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已经走得较远,其中有不少人特别关注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较为薄弱的“社会领域教育”,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那么,作为“实践者”的幼儿园教师是怎样开展教育研究的,他们的研究有些什么特点,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与高校学者的“研究文化”有何异同点?开究者带着这些问题对2012年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区代表参加的“全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交流论文进行了分析梳理,重点对第一作者为幼儿园教师的99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其中,个人独立撰写的论文占77.5%,其余大多为相关研究课题的集体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研究了什么

从分析结果来看,幼儿园教师开展的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可分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与“社会领域教育研究”两类。前者主要是“幼儿同伴互动与情感培养”方面的研究,后者则主要关注“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详见表1。

1.聚焦社会领域的“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

课程与教学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工作,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因而积累的经验也最多。99篇论文中,有近30%的论文是对“社会领域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包括如下三类主题。(1)“课程与教学经验总结”(25篇),主要是幼儿园或教师本人对自己已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括对教育教学模式、目标、内容、途径、策略、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拓展等。其中,7篇论文讨论的是专门性的社会领域集体教育活动,如《幼儿园专门性社会领域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其余论文则从实施角度进行讨论。从论文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已认识到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需要回到生活本身,因此,他们开始挖掘除专门性集体教学之外的其他渗透性教育途径,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家庭活动、节日活动等。(2)“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10篇),主要是社会领域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讨论。(3)“混龄课程体系建构”(2篇),主要研究“混龄”教学组织形式下的社会领域教育问题。

2.重视幼儿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体现为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如独立性、自我意识、自信、遵守社会规则、社交行为、社交能力等。其中,有关幼儿园“人际互动”研究的论文所占比重较大(占86.8%)。可以说幼儿园教师比较重视幼儿良好的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的培养,这正契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

3.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动力之源。从所分析梳理的论文内容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幼儿分离焦虑”“师幼依恋”“感恩教育”“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心培养”等内容。

4.开拓研究新方向:“社会领域教育的途径与资源”

有少数论文尝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如怎样开发社会领域教育的课程资源等。《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有关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研究也是社会领域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5.很少涉及“冷门话题”和基础性研究内容

从所分析梳理的论文内容来看,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存在一些“冷门话题”,例如“混龄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等,以及基础性研究诸如“师幼关系”“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等也略有涉及。这些研究内容因受教师研究视野或能力所限,较少被关注。

从以上分析来看,幼儿园教师所做的社会领域教育研究选题特点是:实践取向、研以致用、选题较小、贴近工作实际,且得益于日常对幼儿的观察和自己的工作经验。

二、幼儿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还谈不上有科学的方法,只是事实与经验的呈现,即便有研究方法,其规范性、逻辑性、理论性水平都不甚高。

第14篇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

1.产学研互动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在于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即是导师的科研项目,有具体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互促进,教学质量有保证,又能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生产第一线,创造实际效益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为:该模式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具有前沿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型,有利于保证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先进性。在教学经费上相对充足,有利于安排学生到工程实际现场进行调研实习,以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实际科研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比较充分。实施该模式的导师大多有立项的科研项目,一般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层次较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布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和内容时,使学生了解科研项目全貌的同时,将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独立的研究小组,使每个学生承担各自毕业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分工协作。对于理论基础好、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2.面向市场的短、平、快课题教学模式

此种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题目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强,一般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选择一些小的、较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计项目,寻求与中小型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将其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完成,并取得有效成果。

该模式可以从企业处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需要指导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好学生与公司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沟通。由于要求产生实用性成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设计更要严格把关,甚至亲自参与研究设计,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实习调研充分,项目全过程参与和具体研究成果的取得,会促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该模式通常工作量饱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较高。

3.“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参与,采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只有一名教师单独指导的情况,可以弥补单个指导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足,尤其是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优势互补,对学生的指导更为有利,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这种模式不局限于同一学科、同一专业有助于形成一个很好的互动局面,客观上每位学生更容易随时随地得到不同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为有利。此外,该模式还有利于学校指导教师水平的提高,也确保了每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4.学生自选课题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专业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这些年来学生自选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想法比以往更加强烈,人数逐年增多,目前已成为主流趋势。该模式的特点是:

学生自选课题,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与实习工作相结合,兴趣高,投入精力大,容易出成果。但是学生自选的课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筛选。教师与学生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学生自选课题模式更应注重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但也正是由于学生自选课题,指导教师缺乏一定的准备,因此,指导教师除指导学生拓宽工作思路和提供方法引导外,也应该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充分掌握学生研究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培训

作者简介:薛亚东(1971-),男,山西芮城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编号:IRT10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77-02

现在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卓越人才的培养,但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所大学,只有拥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方有可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卓越学生,因此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1]教师的综合能力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研究交流能力等等。为了宣传与交流科研成果,各种论文的撰写就非常必要,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特别是撰写外文(英文为主)的科技论文,在高校国际化交流方面显得更为迫切。为此,已有不少高等院校在最近几年提出了教师写作方面的培训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也推出了专门的写作培训课程。[2]另外,国外大学几乎都设置有相关机构开展学生、教师的写作与交流培训。考虑到国外大学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较早,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与方法,因此本文拟通过国内外大学写作培训模式的比较,提出完善我国大学写作交流项目的一些想法与建议,希望藉此推动大学教师写作培训项目的开展。

一、教师写作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学校,一方面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来达到交流科技成果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就成为论文撰写的关键。

从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的任职经历来看,大多数教师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通过自学、模仿或导师指导的方式而训练获得的。这种形式的能力训练突出的是自我学习和总结。作为一种科技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要求与特点,比如论文的框架组成、描述的用词与语句安排、图表与文字的搭配等等,都有着与其他语言作品显著的差别,而这方面的能力如果通过专门的训练会取得显著提高。

目前能撰写外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英文)已成为对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但通过初步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方面还没有固定的机构或者组织,且已有的培训多注重形式,没有考虑到实践可行性,更没有可持续性的规划与实施思路。[3]

最近几年,由于职称评定或者考核的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发表足够数量的科技论文,这种要求可能导致出现论文重复发表、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虽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论文写作的系统培训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国外大学写作培训项目中,通常会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讨论如何分辨重复发表、抄袭等行为,从而避免出现因疏忽而引发的不良影响。

对比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大学(CSM)的语言培训项目可以发现,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撰写论文(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等)、论文的语法与表达、对英语是第二语言人员(ESL)的语言培训、论文相关的伦理与道德等。而国内写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学术规范知识。另外,CSM写作项目的初衷与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更有自信、更易成功,并最终取得更高职位从而影响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甚至是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展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目的明确、意义重大。

二、写作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写作培训项目还比较少,尽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推出了在线培训课程,但课程只针对教师,且无法系统考虑写作培训目的,因此对比美国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探讨适合国内高校的写作培训形式与方法尤为重要。

作为一种能力培训,讲授与训练必须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培训的目的,根据目的制定培训课程大纲。可以通过集中讨论授课、集中专题讨论(针对某一方面开展专题研讨,如针对论文用词、语法和表达等)、分散教学讨论(针对某问题所涉及小群体开展的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培训。从实践情况来看,网络在线培训具有方便、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针对性差、不能起到积极督促作用等缺点,因此建议综合这两种模式,开展面授讨论与网上在线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达到高校教师写作(包括学生写作)能力培训之目的。

在具体培训方法方面,由于培训对象多数已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培训以理论方法为辅,实例讨论教学为主,并结合培训进展以及教师正在准备的论文进行实际训练点评,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由于培训内容涉及的面较广,因此针对不同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科技论文伦理道德培训方面,除了讨论辨别重复、抄袭的技术定义与方法外,更需要结合实例,辨明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等行为。另外,对学术不端涉及的法律、规范方面要做出解释,培养良好、严谨的治学与研究操守,这也是我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写作培训机构或平台

1.培训机构

高校写作培训项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如何去实施、如何保证实施的效果则还需要软硬件方面的保障。从国内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已经具备开展写作培训的条件,特别是有外语系或学院的高校,都已具备了培训所需的基本师资力量。但作为一项系统培训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非常必要。[4,5]在CSM,写作培训是由人文科学与国际研究系来承担的,在美国的其他高校也基本是由语言与人文学科系来承担写作培训项目。通常情况下,培训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但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工作。培训机构有自己的办公室与培训场地,机构运行所需费用来源于学校拨款和社会捐赠。

2.人员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以及特聘的专家。人员数量根据学校规模不同从3~5人到十余人不等。专职的工作人员通常具有文学、语言学、科学与哲学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有多年从事培训的经验。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对写作培训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以确保在用词、语法、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在我国,培训人员多由有中文语言学和英文语言学、文学等专业背景,同时兼顾科技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除了安排固定的培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讨论,特别是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开展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的讲座。

3.网站

网站是现代社会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也离不开网站的建设与支持。培训机构的网站通常挂靠在所在学校的院系下面,主要作为两个方面的平台:信息平台与培训平台。信息平台用于介绍机构、培训科目的设置、培训人员组成,以及培训信息等。培训平台更多是一种交流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培训相关资料,以及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问题交流。

从CSM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写作培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能力训练,这与学校的重视、培训教师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培训机构印刷了大量的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学员。同时,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的培训机构也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以保证新思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快速推广应用。

四、结论

国外高校,特别是美国大学基本都设置了专门的语言写作培训机构,用于开展相关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对提高大学生、高校教师的写作、交流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我国,专门的科技论文写作培训项目开展的还较少,高校的发展对此提出了更为迫切、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多数大学具备了开展写作培训的软硬件条件,需要高校领导能更加重视,并从经费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从而推动大学语言写作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70-73.

[2]池塘.全国高校教师网培计划助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能力[J].中国远程教育,2012,(12):12-16.

[3]陈国火.改变培训方式,更新培训观念——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策划与探索[J].教育信息化,2004,(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