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教育议论文范文

学校教育议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教育议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教育议论文

第1篇

《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颁布实施,对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和满足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医学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证实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启迪智慧、健全人格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就目前医学院校的发展状况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缺乏深度和广度,真正意义的融入专业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二、实施过程与对策

1.明确艺术教育理念,开展普及工作

(1)根据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在学校各个环节和形式上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构建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艺术教育环境。同时,明确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艺术教育的机会,避免艺术教育的功利化、狭隘化,把艺术教育与其他几方面教育一起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2)完成课程设置:根据医学院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教务部门的支持下,将艺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影视作品欣赏等理论课程和摄影、书法、乐器演奏、国标舞等实践课程。首先把国内外的优秀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感悟世界的美、人生的美。其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艺术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艺术修养。

(3)开辟课外艺术活动场所:课外艺术活动既能展现校园文化风貌,又是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办了乐队、舞蹈、摄影、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室,使学生每周有两次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艺术实践。

2.深化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育层次

(1)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艺术课程除了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本身,学生更要通过背景、文化,把握艺术所表述的本质和艺术的精神。所以,安排教学内容时,有目的地选择优秀的艺术欣赏作品,合理拟订审美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提高审美高度和层次。

(2)明确科研方向:科研的目的是带动教学的发展,所以艺术教育的科研工作不能只重视艺术理论的研究,要针对艺术教育在学生心理、情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研究,大力挖掘教师潜力,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研究课题,以取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

(3)在艺术实践中检验艺术教育成果:在课外艺术实践中以各类艺术节做契机,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成立合唱队、舞蹈队、摄影、书画协会,积极参加各级大型文艺演出与国家、省、市的艺术展演活动,在实践中使学生的艺术技能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升华。

3.促进艺术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

学校教育中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因素,只有拓宽艺术教育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1)专业教学与艺术教学的融合: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医学院校的课程应将审美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全过程,由原来的艺术审美延伸到医学审美;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发展到与专业相结合的审美课程中。如开设音乐疗法、医学美术、形体仪态技能训练等。在艺术与医学结合的教学实际中,强化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审美水平的提高。

(2)挖掘教师艺术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各个专业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会对学生的审美水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定期开办艺术讲座和艺术技能培训班,开发教师的艺术潜质,使他们在教学中以美学的观点、审美的眼光培养学生。

(3)校园艺术环境的建设:指校园的物质文化设施,如校园内部景观设计、建筑物内部的装饰设计等,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它不仅反映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学习风气,还可以反映学校所蕴藏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无意识接触中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滋润和思维的启迪,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取得的效果与分析

1.健康人格的提升:艺术教育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欣赏课中凭借优秀的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广泛思想内容、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与启迪。这情感和意识上的触动往往是构成人的美好性格的必要条件。有了美好性格,学生就会以对美好事物无比热爱、对丑恶事物无比憎恶的审美态度去对待现实社会、人生、事业、亲友、同志等。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审美的环境中和亲身的实践中去感悟艺术作品所反映、描写、刻画和塑造的人物的高尚境界,看到生活美与艺术美标准的差距,从而对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产生认同。这种认同反过来又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审美能力的提高: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实践还是艺术环境的熏陶,都是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美的事物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提高敏锐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在美的品位与感悟中得到愉悦和理性的启迪。另外,艺术活动中师生间能保持畅通的情感沟通,这种沟通和理解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感染学生,激感活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形成巨大的动力,推动学生的想象和思考,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社会。

3.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艺术课程中获得的艺术能力和经验,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工作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富有创造性

四、结论与建议

1.艺术教育的实践使学生对美拥有了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和净化,促进了人格的完美。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是提高审美而完善个人文化的品格教育。因此,它的教育是广泛的,不能只局限在艺术文化范畴,而应进一步融合于艺术教育,与其他几方面教育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促进艺术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领导应制订政策,在教职工或学生考核中必须与艺术教育相联系,从而引起学校各个方面的重视。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是丰富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探寻者,教学中时刻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规律,运用高超的技艺、丰富的艺术、健康的内容,来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小筠《清华大学的美育课程与教学》,《美育通讯》2002.2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41-01

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亟待发掘的情感世界,而“情”就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金钥匙。可以说,“情” 给语文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使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让师生情感行走在语文天地间,让语文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一、让点化渲染成为推波助澜的媒介

语言既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工具和载体,又是文章的血肉。语言的“点化”如同中国画之“渲染”技法,能激绪,创设情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叶圣陶先生曾言:“……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可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开头就勾勒出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纤夫》的画面。在教学时,可这样导入课文,课件展示《纤夫》挂图后,并做深情的渲染: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地方,前苏联的伏尔加河畔。在很多年以前,船上还没有安上蒸汽机,在没有风或者顶风的时候,因为不能前行,只有靠岸上的人背着纤绳向前拽行。这背纤的人就是纤夫。船行几十里,几百里,船夫就日夜不停地一步一步地沿着河岸背几十里,几百里,就这样长年累月的背呀,背呀……读这篇课文,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曲,接着哼几句沉重的号子,动情的语言渲染和低沉的曲调,可以使学生一下子浮想联翩,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让合理想象成为渐入情境的捷径

叶老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其实,他所强调的就是想象,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就能把已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或创造种种新形象。

运用合理的想象可以激活语言刺激,加深阅读印象。教学中,只有善于在有限的课堂内展开无限的想象,那么学生才会因为身临其境最终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首先强调的是“遵路入境”,抓住课文的描写,诱导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情境。如上《草原》一文对草原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首先要学生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轻轻流人云际”等短语,想象草原辽阔的特点,对草原获得整体印象;然后,提示学生根据“一碧千里”中的“碧”、“无边的绿毯”中的“绿”、“绿色渲染”、“翠流”等词句,想象草原无边的绿色;接下,诱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四面都有小丘”,因而“并不茫茫”、“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以突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想象。最后让学生把草原的这几个特点联系起来想象,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辽阔与美丽。教者趁兴问学生:“如果你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情绪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三、让理解感悟成为启迪心智的钥匙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审美称作“充满敏感的观照”。在阅读观照中深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内核,才能获得审美,情感愉悦。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教者要独具慧眼,在关键处,层层启发,披文以入境;在疑难处,启疑导思,化难为易;于无疑难处生疑,化平谈为神奇。

小语教材《月光曲》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一首曲子,还要再弹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疑点,也是一个难点,人们多采用“激动”说和“知音”说,参考书上就说“他在此遇到了知音,很激动,因而弹了一首又一首。”说贝多芬激动,倒是事实,诚如文中所言,那位盲姑娘不仅酷爱音乐,而且还蛮在行;说他是因为遇到了知音,由此激动而想再弹一首,理解未免肤浅甚至谬误了。教师在此激疑设问:“贝多芬再弹一首是由于遇到知音吗?”必会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其实,贝多芬的乐曲、演奏享誉世界,知音可谓多矣,何至于在此遇到知音而激动呢?我们应该抓住“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句话来理解。贝多芬从姑娘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到,这位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也看到她“爱听”自己的演奏,为使盲姑娘得到最大的满足,他便想为她再弹一首,以满足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的强烈愿望。你看,这样理解,不就使学生感受到同贝多芬的真实情感、美好心灵了吗?

四、让朗读表演成为激感的催化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真谛。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含义。朗读能整体把握课文,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词、句子进行品味与琢磨,于不知不觉中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成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如《桂林山水》是一首流动的诗,一幅凝固的画,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所激荡起来的情感。一位特级教师就是通过师生精彩的朗读完成的,效果出奇的好。教者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初步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体会,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仿佛在跟随作者游览,一起观赏桂林的山水。为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教者还展示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渲染情境,学生心中的美感渐渐被激发起来。中间,还通过精彩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的美景之中。为了使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并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教者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朗读技巧的指点。比如讲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几个句子,把“真静、真清、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词加以强调,同时注意读准这些词后缀的语气词的音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从这个高度看,“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最深层的意义正是呼唤对人的价值的重视。教育,不是要改造人,而是要使人成为按他的本性应该成为的样子;教育教学活动,说到底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就是用饱含喜怒哀乐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诗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当然,情的运用是否恰当,则要看能否将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起来。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2]卢树林.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中国教育报,2001,09-13.

第3篇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强调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主席也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充实生活

第4篇

1.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悠悠神州,泱泱华夏,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加强礼仪教育,弘扬民族优良礼仪传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修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中职生更好地展示良好形象和风度,为将来步入社会和取得成功铺平道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2.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要成人、成才就要学礼、知礼。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自身修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学礼仪、练礼仪,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人无礼则不利,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和谐社会构建尤为重要。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一定的礼仪素养表现出来的。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总之,加强中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礼仪常识,养成优雅行为,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初步具备文明、礼貌、优雅的职业素质,为其求职谋业、增强竞争力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教特色礼仪教育的内容

职业学校进行具有职教特色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使中职生全面了解礼仪的准则和规范,提升礼仪素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礼仪的认知。从同学们身边的小事说起,让同学们感知礼仪的内容及原则、礼仪与修养的关系及学习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礼仪的本质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其精髓与核心是真、善、美。

2.仪表礼仪修养。仪表,即人的外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以及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仪容、服饰和仪态三个方面。仪表礼仪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掌握仪表礼仪的要求,学会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能正确地运用手势、眼神和微笑,穿着得体,举止有礼,塑造美好的形象,提升自身的魅力,打造全新自我。

3.公共礼仪修养。公共礼仪,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与他人和睦相处、礼让包容的行为和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公共礼仪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行路、乘车等道路交通礼仪、超市商场等公共场合礼仪。通过这部分礼仪规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4.社交礼仪修养。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主要包括见面礼仪、交谈礼仪和餐饮礼仪等规范,这部分礼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要通过学习、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规范和交际技巧,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提升自身的涵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否融入社会、顺利就业的关键。成功靠人脉,人脉靠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厚的人脉资源,依靠的是在社会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真诚相待。因此,这部分内容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职场礼仪修养。职场礼仪是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主要包括求职前准备、面试时的基本礼仪、与上级和同事相处之道、职场着装、公关等应遵循的礼仪规范。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会帮助中职生将来在谋职时赢得先机,顺利进入工作岗位,也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如鱼得水。因此,这部分内容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最关键部分。

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学习礼仪的意识,强化礼仪职业教育。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必须树立长久的“习礼意识”,处处留心,时时经意。礼仪要靠平时在校有意无意的模仿,靠周围环境的影响,靠在交际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逐渐总结经验教训而习得。学生喜欢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事物相联系,每个学生都关心着未来的就业,因此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是新时期对礼仪的一种内在要求,为了在就业时及今后的职业走向中以形象和素质取胜,就一定要在平时牢固树立学习礼仪的意识,日积月累,从不自觉到自觉,并以此调控自己的言行,最终成为习惯。

2.提高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修养,锻炼履行礼仪的意志。礼仪从广义上来讲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应该从日常生活中遵从礼仪规范这一最基础的层次做起;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自觉地参加学校、社会等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礼仪从人的行为规范上升到人生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使人格道德化。一个人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礼仪的原则和规范。

3.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各班可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事迹,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故事,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我身边的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为创建文明校园建言献策。同时,学校或班级可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4.注意环境塑造,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注重中职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文明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中职生的风范。例如: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和风气育人。开展“文明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文明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文明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推动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的目的。

第5篇

1.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喜欢玩泥巴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玩泥巴的同时如果还能看到自己创作的成果在烧制中成型,成为永久的纪念,会感到这远比玩弄智能手机游戏更有意义。由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他们使用身边就能找到的泥巴捏制自己喜欢的人、物,根据自己的乐趣感受泥巴那种滑溜溜、凉凉的亲肤之感,使用自己找到或创造的工具制作能够让同龄人、长辈眼前一亮的物件,这些由自己用泥巴创造事物带来的新奇感及喜悦会让学生形成持久的沉醉其中的动力,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艺术自信,在逐步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且受益一生的品质。

2.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任何发明,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才会更好地感受其价值,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创造也是如此。陶艺作为三维空间艺术,具有开启小学生智慧的益智功能。学生通过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变成实际的陶制品,能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循序渐进的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下的小学生接触较多的玩具常常是已经制作好的工业化产品,如果其能够拥有一件自己制作的玩具,哪怕是“最难看的小板凳”,其也会充分感受到乐趣。

3.逐步启迪学生智力

让其张扬个性,形成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泥巴极具可塑性,陶艺制作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泥巴,因而陶艺课程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张扬个性,充分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4.陶冶学生情操

让其形成更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陶艺能够体现平面和立体的综合,学生在对陶艺半成品的不断观察、思索、修正调整并最终确定的过程中会一次次反复欣赏和揣摩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感觉,这种过程是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此外,学生对同学和制作小组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在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5.联系其他学科,综合提升学生能力

真正的艺术教育绝不能孤立存在,教师在陶艺课程设计中必须认真思考,让陶艺课程能够融合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如,学生对自己所制作的作品的思想和过程的阐述,能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立体陶艺的制作会涉及数学中的立体和比例等科学知识;制作西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对陶制品烧制中火候的把控蕴含自然学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陶艺课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将陶艺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二、结语

第6篇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安乐小学办学规模不大。为了切实抓好艺术教育工作,安乐小学构建了“全员参与,人人参加”的艺术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筹划发展方向。大队部组织协调各种活动,艺术专职老师具体实施,班主任协助,在全校推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核艺术素养。

2.开足艺术课程,确保质量安乐小学只有一名美术专职教师和一名音乐专职教师。为了让艺术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学校选取了美术、音乐、书法有特长的刘苑、邝银姬、蓝明旺、罗宇芬、潘彦峰等老师兼任艺术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艺术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3.创造条件,提高素质学校为艺术教师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做好特长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特长能够持续发展、有效发展。艺术教研组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共同研究艺术学科。教师之间形成彼此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风气。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参加市、镇组织的艺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中山市雍景园学校结对子,帮扶我校艺术教育工作,三位专职教师迅速成长为专业较硬的骨干教师。学校为艺术教师打造展示才艺的舞台,充分发挥特长教师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他们开辟用武之地。学校定期举办汇报、会演、竞赛之类的活动,让特长师生脱颖而出。

4.多方筹集,保障经费学校有艺术教育经费,学校的艺教设施不断完善,保证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和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保证经费的顺利投入,通过争取镇宣传文化部门、办学单位、企业老板等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近年来,投入经费约80万元,聘请专家指导,新建了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室,购置了书法台、民乐乐器等大量的配套器材,为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开展艺术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外艺术活动。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的活动,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30-5:10开展民乐、舞蹈、美术、书法等9个艺术类兴趣小组,业余时间常年坚持合唱、书法、绘画训练,学生的才艺得以锻炼和提高。为了活跃校园艺术氛围,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文艺晚会等全校性的艺术活动。

1.艺术教育独具特色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2011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了乐意民族乐团。乐团由四十多名学生组成,有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笛子、打击乐等7种传统民族乐器,分为古筝、琵琶、二胡等7个训练班,采取向外聘请专业教师、校内教师跟踪的方法,确保训练质量。经过努力,民乐教育已初见成效。乐意民族乐团参加2012年东凤镇新年音乐会获一等奖,参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获“银奖”。舞蹈《水开了》、合奏《大中国》参加中山市艺术花会演奏获二等奖。学校重视书法教学,每学期组织书法比赛,指导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书法班采取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全校利用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指导训练硬笔字、毛笔字。每天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硬笔字训练,每学期定期组织2次硬笔书法比赛。二是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在书法室常年训练。书法兴趣小组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的书法特长生。近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市镇书法比赛有多人次获奖。我校的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确定了“线描画”的特色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学会运用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学生在绘画的世界里徜徉,享受着自己创造的美丽。

2.特色活动蔚然成风学校成立了艺术节组委会,制定了系列活动:歌唱比赛、英语歌谣比赛、书法比赛、书画比赛等。英语歌谣常被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全校19个兴趣小组,艺术类的兴趣小组就有9个。他们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坚持每年都举行“六一”文艺晚会。每年的六一文艺汇演成了孩子们最难忘的时刻,是孩子们期待的梦想。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圆梦,在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节日里登上高雅的舞台感受明星般的荣耀,安乐小学在东凤镇文体中心大剧院举行了“七彩童年,放飞梦想”庆六一文艺汇演晚会。本次文艺汇演节目丰富,形式多样,彰显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飞扬个性。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三、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改变家长教育观念

第7篇

①加强同学考勤的记载:参与学习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有缺失,基本的知识建构会缺陷很大,所以对考勤的力度也严格要求,考勤占考试总成绩10%,以两学时为一个单位,旷课一次扣1分,请假1次扣0.5分,累积超过总比例,则考勤成绩为0;

②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约占总成绩的20%,这部分内容借助于典型病例或者实际临床问题,由于我校成人教育的课程安排多为大课时,在课堂足够的时间内进行了特定话题或临床病例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终结性的讨论报告;

③以特定的论题和临床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让每位同学再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以及从事科室的临床特点以形成了自我的观点和认识,以小报告形式体现和提交,抄袭和雷同没有给分,占总成绩20%;

④考试分为开卷和闭卷,开卷占考试总成绩20%,以课程内容为基本切入点,主要包括学科前沿及新知识,开课时候就布置,课程结束时就交回,闭卷考试以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知识点小而且分散,试卷以百分制记录,但是占到总成绩20%。总成绩的80%都是在平时完成成绩的记录,20%在最后完成,最终形成终结性的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考试评价手段的探索,考核评价依据多样化,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重视与强化形成性评价,加大对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践教学,加强过程测试,才能清晰地考查综合素质情况。另外通过加强试卷设计,提高评价效度。使试卷的设计与研究涉及到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比例,增强试题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课程结束,通过学生以及相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座谈以及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及班主任对于考试改革是比较认可的,特别对于一些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得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付出能够得到一定回报的比较满意的考核方式。

三、讨论

第8篇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第9篇

学生表现不礼貌,首先是教育不到位。可是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教师过多关注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围绕在《考纲》或《课程标准》方面,而忽视了教师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指导作用。学校中虽然也有礼仪教育,但这些教育并不系统,还有待于提高。其次,在家庭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孩子为所欲为的个性。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最后,是社会影响。在社会上坐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买东西不排队、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吸烟等不良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学生,导致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不合理,需要改进和用礼仪来约束自己。

2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作用

2.1促进小学生学会做人,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因为道德教育会促进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摒弃自身的随意行为,促进学生自我的完善,塑造自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做人,知道了该如何待人接物,使学生成为了一位品格健全的人。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会让学生成为一个乐观、健康向上的人,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熏陶和感染,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改善。

2.2促进学生之间的交际

有礼貌的人举止优雅,会让其他学生感觉到亲切和自然,感受到内涵和修养,从而有利于学生和其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全体学生的道德水平都提高了,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馨、和谐,从而形成健康团结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在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用这种正能量来感染他人,表现出谦虚随和、遵守公德、注重礼仪,促进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发展和进步。

2.3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表现。在礼仪教育中传承了文明,让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能够得以发展和传承,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国尚礼则国昌……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小学生从小学习礼仪会促进学生塑造国家完美形象,就是一种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的需要,会促进国家的强大和发展。

3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策略

3.1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

教师是小学生进行礼仪学习和运用的领路人。教师要有效地通过主题班会对小学生的修养进行陶冶及提高,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做法是文明礼貌的,从而让学生的举止和习惯能够表现出有教养。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那么,学生的认识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

3.2开展丰富课外活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

小学生的知书达理并不是天生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例如一个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等等活动,都会增加小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陶行知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所以在学校开展礼仪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3.3课堂教学渗透,增加学生的德育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向小学生渗透礼仪知识,让学生知礼、懂理、明理并用礼。教师课堂上渗透的礼仪知识,看似无心却可以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促进学生德育知识的增加。

3.4校园物质文明建设,让小学生耳濡目染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学生;教育者

按照传统的观念,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教”学生,而所谓“教”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1]以现代科学的德育观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它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智育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育人,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仅靠知识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它主要靠教育者根据具体的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导”——引导、指导、疏导、诱导、开导、辅导、劝导、领导、督导、因势利导。因此,德育中,教育者必须更新观念,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是引导、指导。“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duier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语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化而来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语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eduiere则有“引导、唤醒”之意。可见,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杜威更明确地指出:“教育即指导。”[2]教育如此,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更如此。因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具有传递性,教育者无法将它们像知识一样灌进学生大脑。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种形式的“导”的引领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去建构。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德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3]也就是说学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构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外因,只能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帮助”,提供各种形式的“导”。

一、疏导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因势”,即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及趋势,“利导”,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将事物导向正常发展的道路。德育中,“势”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趋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缺点错误中包含的积极因素等。因势利导要求:第一,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学生的某一思想、言论、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预示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路径、方向。因势利导,就要善于分析学生思想、言论、行为所表现出的其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并顺着这一趋势加以引导,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形成学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加以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教育者根据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时”利导。事物的发展总是和时间、时机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势利导就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德育中,因势利导就是要抓住德育时机,促进学生品德的转化和发展。德育时机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荣辱点、热衷点、情绪点、求异点、殊遇点、疑惧点、变化点。[6]教育者充分利用这些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郭沫若语),是以知教人的人,强调知识的传授。“人师是指导精神的领港者”(郭沫若语),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人格进行影响、引导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师,而非经师。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32.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祥麟,顾岳中,张伟建,檀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人的发展

近年来,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但有些改革仍然存在着浓重的书本知识取向,回避学生现在的生活,仅仅面向学生的未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转换视角,关注学生的生活层面,探索教育与生活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一、教育:为了生活

基础教育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倾向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了突出经验的价值,拓展知识领域,促进师生交流与沟通,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实践知识成为新的研究视角。然而,它在实践上仍然偏重于知识层面,把学生作为“知识人”看待。鲁洁教授指出:“‘知识人’的世界仍然是应试教育范畴,它造成了一个价值缺失、人生意义旁落的世界,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危机,是教育备受批判的根源。”尽管一些试验区已经有了较好的改革尝试,但部分地区教育教学实践目前并没有大的改观,还存在许多缺陷。

书本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宝贵财富,但书本知识不能代表人的发展的全部,无法等价于人的生命整体性。为了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我们不妨把敬畏人的生命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将视角转向追问人的生活价值。教育的终极理想要求学校必须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感受,丰富教师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但是,教育回归生活不是回归自然环境下的生活,而是回归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这是由学校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是知识日益复杂多样的产物,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以育人为己任,教人求真,使人向善,发挥着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功用。

学校教育内容有着严格的筛选过程,以使优秀文化得以保留与传承。“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开明,学校认识到它的责任不在把社会全部成就传递下去,保存起来,而只是把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的部分传递和保存起来。”学校选择性教育功能易于导向固定的思维取向,即把学校作为外在于人的社会机构,强化学校的社会职能,淡化学校对于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内在意义。但是,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教师与学生群体。如果管理者遗忘了教师与学生,尽管学校教育仍然延续着,但对于这些教师与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的集合体,学校存在的意义是由教师与学生所决定。只有通过联结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过程,学校才能丰富他们的生命色彩,体现共同体的生命意义。

二、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

学校教育功能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活无法分离,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应考虑广大教师的生存状况,不能无限度地增加教师的工作负荷使教师不堪重负;不能以学生发展为借口,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使教师生活在不稳实的氛围中。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对策与建议。例如,通过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借鉴国外PDS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施校本教研等途径,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教师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却较少关注教师职业发展的情感体验。有的研究分析了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并着力研究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力求改善教师职业生存状况。但这些研究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生活场景,人为地把教师从真实的教学场景中分离出来,研究的假设与结论之间的矛盾就在所难免。其实,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第一位的。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如果把课堂区分为学生生活与教师生活,离开了共同体视角,就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形成主体间性关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向来是我和他人的共同分享的世界。在‘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此在的本质是共在。”

为了形成教师与学生的生活共同体,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做到:第一,管理者要重塑教育理念。管理者要从关心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角度,考虑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生存状况,结合共同体的心理感受,制订与推行教育政策,为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保驾护航。第二,教师要改善教学环境。教师要从生活历程出发,关心学生的生活与体验,以和谐课堂为主渠道,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留足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返身追问,深思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工作状况,促进生活理解,增进情感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第三,学生要拓展视野。学生要增强主体认同,关注自己的发展权益,通过人及自身的努力,主张合理的生活诉求,在主体间性的立场上,发展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构建和谐共同体。

三、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完整生活

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不是把生活中的经验作为背景与陪衬,也不是把过去、现在与未来隔离开来,而是为了沟通教师与学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体现生活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一)为了未来的生活

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尽管这一观点受到了杜威等人的强烈批判,但从学生的未成熟状态来看,学生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等方面还远未适应成人社会,需要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发展多种能力,为独立承担家庭义务、担负社会责任积蓄力量。人的发展既是状态,又是过程。作为过程,教育存在着一个面向未来的“成人化”目标。因而,无论学校教育怎样改革,都不能回避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不断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政治素养与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实与完善。

教育既要为了学生的未来,也要考虑到教师的未来发展。鉴于教师职业的社会功用、教师组织的健全与学术制度的发展,随着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已逐步由半专业化转向专业化。1996年,日内瓦劳工统计专业技能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人者”这一大类。在学习化社会,教师专业化不再是一劳永逸的学习与发展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职前教育阶段必须考虑到职后的专业需求,教师的生存现状同时包含着未来的发展基础,教师始终要带着梦想开辟未来发展的道路。

面向教师与学生的未来,要求在教育政策层面,分析国际教育发展趋向,结合当下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既要考虑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培育与开发人力资源,又要提高人的生命意识与幸福追求。在教育实践层面,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系统改革教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明确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重心,形成持续改进的动力与能力,使教师与学生共享未来美好生活。

(二)为了现在的生活

在杜威看来,教育并不在其本身之外附加什么目的,使教育成为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学生现在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目的。“一个人怎样生活,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日常生活的质量是生命质量的保证。我们如若要培养出理想的新人,就要从改变学校的日常实践活动做起。”因此,教师不能以为了学生的未来为借口,以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生,导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教师要牢牢把握住“现在”,把教学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生活化。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在以往的观念中,教师专业发展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了实现未来完满的生活目的。其实,人的生命体现在历程中,人的生存与发展意义在过程中得以显现。教师工作过程就是职业能力与职业伦理展现的过程,是其生命意义张扬的过程。随着生命历程的不断展开,教师生存价值得以凸显,独特的教学风格逐渐形成,并上升为个性化的生存方式。可以说,“教育不是教师的一种角色扮演,而是它的一种个性存在”。

为了教师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教师与学生需要悦纳自己,珍惜在校的每时每刻,领悟存在的生命意义,把握发展机遇,提高生存智慧,把生命历程逐步向前推进。就教师而言,如果教师为了现在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某种未来的奖赏,教师就会产生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愉悦感。就学生而言,如果学生为了过好每一天而学习,而不是为了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努力,学生就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成长。因此,学校不能变相延长教学时间,不能仅以升学率与竞赛成绩作为激励教师与学生的手段,不能使教师与学生失去愉快的生活体验。

(三)为了过去的生活

教师和学生是站在过去的起点上向前迈进。过去的已经逝去,无法重新复演,但是人们可以透过已有的事件找到后续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反思过去,梳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教育是不断生长、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需要不断回顾与总结,积累继续生长的财富,贮备继续发展的经验。

第12篇

一所学校的文化气氛包括了校风、学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学校是专业化、制度化教育的产物,是人类的教育形态和文化发展状态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基于此,学校的教育也必须体现人的生存智慧和文化涵养才行。那么,艺术教育作为文化的载体,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将艺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并落到实处,为提升学校的文化气质提供活力源泉。同时,学校应加强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艺术课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并通过组建社团、兴趣小组、举办艺术文化节、体育比赛等形式,为志趣相投的学生提供结识和互相切磋的平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学校还可以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遵循“特色立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以此来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进步。因此,加强艺术教育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气质、树立办学特色都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为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启迪智慧,开发创新思维

艺术教育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单纯的艺术知识或精湛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独特的思路、纯真的情感以及对美的创造。其实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戏剧,其任何的艺术形态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的真实图景,它能够轻易到达人的内心深处,唤醒人对于这个世界美好事物的思考。所以艺术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用细腻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激发起学生创造美的愿望。再在专业的课程培训中通过教学指导和思维启发,加上学生自己后天的不断练习,将这种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因此,在这样一个观察、发现、创造的过程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发展个性,建立充足自信

不管何种形式的艺术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因此在教学体系中开展艺术教育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有着突出效果。在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缺乏关注,自信心逐渐减退。但是当身上其他的一些特长得到展示并受到肯定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明显提高,学习也更有劲儿。教师要利用这一效应,通过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掘与展示帮助他们建立起充足的自信心,从而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学校可以为学生打造形式多样的个性展示平台,以比赛、晚会的形式让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自我、创造成绩、博取关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并借助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情感得到宣泄,缓解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健康成长。

(三)多重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很多的艺术表演都需要多名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和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所以艺术教育的推行还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在当今社会,团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无可避免的都要与自己的合作伙伴、辅导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例如编辑与导演的配合、作词与作曲的配合、篮球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考验与锻炼。希望艺术教育的教师能重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德育结合,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不是单一的,而是知、情、意、行各方面的统一”,可见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教书,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而育人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艺术教育的作用也正在于此。而艺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从对艺术知识的学习与领悟中,对艺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中促成内心的蜕变和灵魂的净化,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懂得辨美丑、明是非,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另外,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美进行加工和放大,艺术教育利用感知和想象给学生提供了比书本知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反映到生活实践上。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强大的德育功能。

三、结语

第13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美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77

1 概述

美育,简而言之,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就是情感性。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材料多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教材中蕴含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等审美属性,使其独具感性特质,而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体会课文情感,获得审美感受,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现状及分析

2.1 教学目标偏重知识性积累

美育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我国语文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只重知识传授,忽略了育人的大目标。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采用填鸭式的教育,视“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美育教学。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很难从整体去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中蕴藏的美感,阻碍了其审美能力的提升。

2.2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束缚了语文美育教学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仍然是抱着课本,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就算学生们记住了种种关于美的“精辟”分析,也很难受到美的熏陶。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的教学气氛,完全扼杀了学生自我思考及再创造的能力。

2.3 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一位教师自身素养不高,又怎么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参与课堂艺术的创造,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结构,才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和创造欲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美学修养。

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偏重智育,现在的新语文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开始呼吁美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激发审美情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创造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从而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激起学生的愉悦之感,这种愉悦之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他们就会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一起“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激起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艺术、心理沟通艺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如在教《落花生》一课的时候,笔者手里拿几颗花生展示给学生看,讲解“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让学生对花生有个主观印象,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开始教学,使其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学完课文,为学好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吟诵,品味语言美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的心扉。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精心选编的佳作,很多读起来琅琅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吟诵来审视文章的美感,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美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入品味文字作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3.3 想象,感受意境美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创造形象时常常会有大量的留白,供人想象,因而完全把握作品中的形象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主动想象。如学习《海燕》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呼喊的深层含义,进而感受文章饱含的意境美。

3.4 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表达美

语文课文的优美,不仅体现在语言美和意境美上,还体现在形象美和结构美上。这些美感,只有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描绘,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想象,小学生才能在这种感召下如临其境,顺利融入作品角色,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将他们视为审美主体,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使其置身与美的熏陶中,进而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来。如学习《望月》一文时,教师可设计生动的旁白,“此刻,月光正洒在我们的身上,大家感受到了吗?让我们继续望月”。学生会在这样的启发中,主动去想象月光洒在身上的情境,感悟那朦胧月色之美。

4 结论

小学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来。要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充分研究学生的审美需求,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爱美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领略美、享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幸芳.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2):89-91.

[2]孙达宏.让美育在阅读教学中延伸[J].考试周刊,2008,(49):36.

[3]刘铸,仲利亚.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93-94.

[4]钱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第15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曾经有位教育学家提到要发展学生的学习水平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足够的兴趣之后,自然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才愿意学习。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大脑思维正处于发育阶段,我们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以后的写作培养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恰当的游戏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只有当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才愿意配合教学,老师要仔细设计每个环节,充分分析和利用教材可以利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节目或者适合教学的儿歌以及舞蹈,小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自然就很愿意每天都来上课。并且小孩子的胜负心理特别严重,通过游戏的设置在竞争的状态下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进步。

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应该从小就要开始培养,不然到了以后想改就很难了。而且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以后的学习情况,所以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培养说话的能力,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经验积累得不多,所以就导致了有些想法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老师要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借助故事书或者日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方面,首先要规范学生写字的坐姿以及握笔的手势,还要规范田字格写字和牢记字的笔画顺序,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是规范和匀称的。在培养学生读的方面,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学习之前要对课文进行预习,课文学习完成后要进行复习,这样的学习习惯能够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在整个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动态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习惯。

三、正确把握每个孩子学习接受能力存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