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建工程师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全面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涉及面广的管理过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成本预算发生变化。因此,建筑施工过程要遵循一个“全面控制”的原则,即是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全面的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也起到监督的作用。此外,对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够做到全面控制的程度,并注重细节,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控制的全面性。
1.2动态控制原则
土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也遵循PDCA原则(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即要求在根据计划执行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每一个细节来进行反复的检查各项的消费额和开支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开支要能够及时的修改和处理。土木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虽然由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的成本计划来实施,但是由于施工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本控制也随之处于动态的过程。因此,成本控制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不断的修改、反馈、纠偏,才能够保证完工时的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1.3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收支平衡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性条件,在进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企业利润的提升。对于成本控制,有“进”就必有“出”,一个项目在施工之前,计划里就应该要使得每一笔费用的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预算收入,达到收支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一个企业的资金得到良性的循环利用,企业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2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2.1增收途径的分析
从增收途径进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最根本的措施。所谓从增收途径的分析来进行成本控制,就是仔细分析建筑施工之前的资金计划、消费预算等,准确完善每一项资金预算,通过这个环节的控制来实现成本控制。比如说,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设计时,就将成本控制的意识加入到其中,对图纸的审核时,提出有科学根据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积极的修改意见;再比如说,在进行材料选择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所选材料做相关的测试,以保证材料能够符合设计以及合同的要求。这样就避免了再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不合适而进行重新购置,造成施工过程财力、人力等资源的多重浪费。
2.2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
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立一个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这个核算体系不仅仅只是针对“物”,还要针对“人”,换言之,即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施工细节进行成本核算,保证其是符合成本预算的,对超支以及减支等情况要及时进行汇报与核算,并分析其原因。针对“人”即是说在成本核算体系的要求之下,所有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与管理人员都要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对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成本进行一个全面的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并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2.3信息化成本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主导的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教育以及科技等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成本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由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以及精确性,信息化管理还保证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必须要做到的重要环节。
3结语
1.1混凝土施工麻面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麻面,因为麻面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小范围的缺浆、建筑物表面不平滑等现象,甚至于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凹凸不平等,虽然麻面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以及承载能力的减弱,但是对于建筑物的地面以及墙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美观效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的美观也是应该考虑的情况之一,所以,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麻面的问题也很重要。
1.2混凝土施工钢筋暴露问题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暴露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利用建筑钢筋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建筑物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共同提高,当前在许多的建筑物中都采用混凝土与钢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利用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以及钢筋结构的稳定性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钢筋暴露的问题。
1.3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因为质量控制等原因,会导致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而建筑物的裂缝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强度以及硬度的下降,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同时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准确的的了解混凝土的质量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管理。因为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会因为天气、水文、地质以及人的主观原因影响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质量因素的波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现象,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混凝土施工中隐藏的潜在问题进行控制管理。
2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2.1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在施工之前有必要对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是对水泥的选择,首先,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水泥的要求都是通过采购商品性混凝土的方式进行的,然而一些小型对的建筑工程中零星混凝土如果使用的是商品性的混凝土,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的选择就应该慎重,水泥的选择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施工企业选择水泥的时候首先应该对选购水泥厂家的资质进行多方认定,选择一些大品牌且信誉好的厂家,以保证水泥的质量。随后选购好水泥进入现场之后,还要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查,同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复试,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其次,对方水泥的库房应该设置在防潮、防雨的地方,避免水泥与潮湿的地面直接接触,因为一旦水泥受潮就容易结块。最后,因为施工中某些特殊环节对水泥的要求不同,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使用具有低水热化功能的水泥,再加上使用低温水以及粉煤尘等,提升混凝土的防御能力。第二是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试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抗渗程度的不同,充分考虑水泥砂石中的含水量以及外加剂的性能,再进行合理的配比,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受到交通运输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原材料的是在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之后,按照配合比准确的进行材料的计量,随后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之前,检查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模板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能够与施工现场的条件进行无缝连接,并准确的对混凝土的下略高度进行准确的控制,一般而言,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从吊斗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两米,一旦超过就必须采用导管、溜槽、串筒以及在模版侧面打开门子洞等措施。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插入式振捣器的施工上不应该在同一地方长时间的停留,避免造成商品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另外,混凝土浇筑要分段进行,在施工现场采用振动器施工就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一般情况下,其厚度应在300毫米左右,振动点的选择规则是按照先远后进、先竖向构件,再水平构件的顺序进行,这样进行的分层浇筑能够保证振动过程中的质量。在振动过程中切记马虎,对于已经浇筑的商品性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要进行二次浇筑,以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粘合力度。
2.3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后关键一步,其目的就是在适当温度以及湿度条件下,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以及降低表面温差,避免出现裂缝。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可以适当的利用湿润的麻袋或草帘覆盖,因为其湿度不够势必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失水现象,使得商品性混凝土的结构输送,出现严重的干缩裂缝现象,而具有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洒水养护能够保证混凝土表面冷却速度变得缓慢,防止水分蒸发,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一般适宜用湿润的草袋子覆盖,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的照射,当平均温度在5度以下时,就不需要进行浇水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对混凝土增加热源,设置草帘覆盖以保证温度。
3结语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构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逐渐建立创新意识。同时解决了课时少、任务多的矛盾。为此,笔者提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基础型、提高性和创新型,每种类型包括不同的教学项目和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达到不同的目的,如表1所示。
二、多层次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制定
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过程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必修实践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每个项目都有5个考核指标:工作态度、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或尺规绘图的熟练程度、出图的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能力。5个必修项目加权平均值作为考核成绩。课外自选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参与分和获奖分,根据总得分给予物质奖励和证书。这样的考核标准更有利于全面、客观地放映学生的工程素质、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来很好的效果。
三、多层次实践教学效果验证
学院制图教研室将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到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中,对2012级和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共6个班进行了试点教学,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学习,我慢慢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还有额外的收获,我愿意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房屋建筑学任课老师的评价是:通过这次实践教学改革,能明显感到、看到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绘图的质量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评价是: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促使自己自觉认识社会和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作风,同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度。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is stage China's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aspects of the issues related to, and rai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enhance our workers democratic national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urposes.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concrete;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1 现阶段我国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质量的管理漏洞。质量管理上的漏洞往往是造成施工质量受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由于在现阶段的工民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受到来自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现场监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最终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
1.2 施工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工民建建筑工程由于其具有施工人员众多、施工环节复杂、各工序间连接紧密等特点,为其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讲,主要是施工参与人员和物料投入大量和集中两个方面。基于建筑施工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而且施工作业面广大和立体,多人员、多工种同时进行,使得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人员众多芜杂,来源广、素质参差不齐,项目施工管理非常困难,施工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每一位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一些低素质、无责任心的施工人员或多或少地存在违章、违规操作的问题,不能被管理者及时发现,从而造成施工质量差; 同时他们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疏漏,质量的精准控制较为困难,也损害了工程质量,影响管理。
1.3 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劳动力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建筑行业属于高密集型的劳动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维持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筑企业往往出现投入大量资金雇佣施工劳动力而大幅度压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比例的问题。这个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对每一个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因此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的问题非常严重,最终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1.4 施工安全意识差。施工安全是施工中的头等大事,尤其建筑施工,危险工序众多,稍微疏忽一点,都可能带来大的事故发生。所以安全意识在施工管理占有重要地位。但一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工作松懈,致使现场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时有发生,却很少被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注意。
2 工民建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混凝土构成材料自身特性因素。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在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水化热的失调,也就是温度控制不当就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另外,各种原料之间的配合比也是影响质量、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材料的配备比不合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使得混凝土硬化产生超负荷地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2.2 混凝土施工现场监督控制的因素。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要有现场监督和实验,如果监督工作完成的不够细致就会造成很多施工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有时在计算荷载的时候,因为考虑不周全,出现漏算荷载,从而导致施工和使用时因超荷载而产生裂缝。
2.3 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因素。混凝土的结构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收缩和膨胀、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都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防裂缝技术的应用,要尽可能在各个施工环节都考虑到裂缝问题,同时对产生裂缝的地段要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及时修补。
3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及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安全措施
3.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寿命、新拌混凝土的工作特性与功能是由原材料质量决定的。适当调整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反复检验,以做到万无一失。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方面,检测人员必须要对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及时掌握,同时,除了对原材料进行反复检验外,还要求质量人员全面掌握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反映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提出改进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3.2 科学合理的配制混凝土。第一方面,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实验室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地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细集料以及石料的含水量进行检验,调整好混凝土的用水量,加强控制水和水泥之间的重量比。第二方面,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只有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有利于振实,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实,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避免粗骨料与细骨料之间出现分离现象。当前,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可以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第三方面,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会影响到混凝土整体结构物。
3.3 解决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首先,要对参与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关于安全施工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不但在于树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更在于培养他们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培训时不仅要告诉管理者忽视安全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还要告诉他们工程施工中哪些问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哪些不规范的操作是必须坚决制止的等等。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明确定:积极按照安全施工标准进行作业的人员应当予以奖励,不合安全规范的施工人员则应该予以警告甚至惩罚。这样的规定不仅是要以明文的形式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重要的是坚决执行。
3.4 解决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劳动力比例。要树立一种科学的观念,既工民建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不能一味依靠增加廉价的劳动力。高水平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也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应当对有限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职权和管理范围应当明确到个人。这样才能对庞大的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管理。才不会出现互相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问题,才能够保证每一个细节问题都有人管、有人问,进而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结语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我们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同时,更要强调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要点,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关键问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同时,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面的支撑和制度保障,还需要广大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才能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聂春芳;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刘宏志;胡静静;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3]彭慧杰;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模糊综合评估法[J];四川建筑;2003年01期
[4]张智泉;建筑工程中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和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07年02期
[5]叶颂良;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控制[J];科技资讯;2008年26期
[6]郭艳秋;高淑华;史军;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0年08期
[7]刘春生;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浅析[J];科技资讯;2005年22期
【关键词】质量问题;土建工程;土建施工
一、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土方工程中场地积水
一些施工企业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有的在平整场地时甚至用淤泥、冻土、膨胀土做回填土,遇水后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二是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三是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不够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
2挖坑槽时出现塌方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主要原因:一是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二是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三是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3砖砌体组砌混乱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 ,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 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主要原因:一是进行砌筑施工的操作人员不具备进行砌砖的水平,不宜进行此项工作;二是混水墙砌筑时对组砌形式无规划,或有规范但未对实际进行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三是砌砖柱需用大量七分砖, 打砖较费工时, 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七分砖, 用包心砌法;四是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
4地下防水工程的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主要原因:一是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二是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黏结严密;三是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四是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5钢筋表面锈蚀呈鳞片剥落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主要原因是保管不良,现场存放时无铺垫,雨雪天气不采取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仓库环境潮湿。
二、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各部门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同时也建立质量责任体制,做到真正的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查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查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当发现其触犯到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归纳责任主体进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重视并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好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
2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达标,设备的安全运行
工程材料是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单位,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环境对材料的细小影响都会引起工程实体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应严把原材料采购关口,采购员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在选购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价格和质量上多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施工企业要掌握全面的材料信息,了解其质量、价格及生产企业的供给能力,材料进场应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合格,一些材料需要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其次,加强对施工设备质量的管理。作为建筑土建工程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设备的选择上要注意设备之间的配套,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实行定人、定机和定岗“三定”的措施。同时,加强日常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严格的执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制度,维持设备始终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3保证施工全方位质量
建筑土建工程不同于其他一般施工工程,建筑土建工程关系到了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土建工程质量成为了该工程实施的根本以及该工程实施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土建施工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系统并且具体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该工程进行总结,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要求建筑企业自身必须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中坚持自身的原则,实施深化改革,进而将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提升,在实施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来将建筑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在建筑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对自身的施工劳务作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将现场施工照明、现场施工天气情况、项目安全防护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将建筑土建施工的进度进行及时控制,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都必须要在保证自身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来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资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
4提高施工企业应将施工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工作,首先要从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方面抓起,主要包括:(1)展开由上至下的全方位宣传教育工作,让现场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树立起质量控制意识;(2)加强并落实一线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3)作为管理者应注重对下级员工的监督和引导;(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制度,一次调动施工人员的经济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管能用性。
综合上述,工程质量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设计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彻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抓设计、抓施工、抓监理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督,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只有这样,工程建设才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工程质量才会有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裂缝;质量
前言
在现代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是非常常见并且重要的,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却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经常发生质量的问题,这在桥梁和地基等工程中更是常见,虽然对它已经十分的重视并且也采取了许多相关的防治措施,但依然不能避免它的产生,尤其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地质结构不同气候环境引起的裂缝问题也不一样,而它的表现方式也是复杂多变,花样应接不暇。因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它进行防治。
1、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问题的介绍
以混凝土为主体是现代建筑普遍采取的框架结构,因为混凝土强度高,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可造性和耐火耐水性都比较的突出,从而得到了建筑工程师及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是,工民建施工中有几个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别是露筋、麻面和裂缝。露筋就是指因为混凝土粘合性不够或者因为施工不当而使钢筋露在外面的现象。麻面就是指混凝土的表面凹凸不平,出现缺浆及小坑等现象,它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模板表面的光滑和湿润程度以及混凝土的调配。而裂缝是指混凝土施工时大面积或者局部出现裂缝的现象,这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关键的质量问题,也是困扰性最强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将对它进行详细的探讨。
2、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它进行概括为水泥本身的特性、配筋不足、调配不合理、养护条件及施工质量这五个方面。
首先水泥本身的特性是指它的收缩力以及和水的化学反应,因为水泥自身的收缩而可能产生微小裂缝,这些微小的裂缝在特定条件下将会引起建筑结构物的开裂及变形,进而产生破坏。还有水泥与水反应时会散发打量的热量,从而使水泥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温度,由于这个温度差而产生了一个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应力也就越大,可能产生的裂缝也就越大。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混凝土的配筋,配筋不足,导致钢筋间距过大,承受强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引起了开裂。
第三个方面是水泥的调配不合理,因为调配不合理从而使抗拉强度降低,力学性能达不到指标,进而使混凝土产生了裂缝。调配不合理主要是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的比率大,含沙量不巧当。
第四个方面是指对水泥的养护,养护得好,水泥的硬化合理,性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施工现场中,有的条件不允许,在加上突然的气候变化等因素,极有可能导致水泥的变质,从而引起开裂,所以必须尽可能的保养好水泥。
第五个方面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不均匀的振捣或者是过振漏振,从而使水泥出现离析的现象,降低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还有因为施工不当,混凝土内部就产生气泡,降低了和钢筋的粘结力,进而产生开裂的现象。
3、防治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
(1)对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防治,最主要的还是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因为混凝土裂缝形式多样,成因也比较的复杂,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就得从施工设计方面出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易开裂部位,考虑到地基的沉降差异,并且因为这些差异导致结构破坏的部位,也就是薄弱环节。总之,在设计的时候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防治,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也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混凝土的具有收缩的特性,这特性可能会使混凝土产生微小的裂缝。而使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的因素有下列几点:一是粗细集料含泥量太多;二是骨料粒径过细,针片含量过多,单方灰量和水量太多;三是外加剂掺杂物过多,并且有些外加成分选用不正确。所以选用材料时,就需要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注意,尽量选用收缩性较小的混凝土。另外,水泥的品种很多,等级也分好几级,而水泥的等级不一样,强度也不一样,产生的影响也自然不一样,这些在选材时都是需要注意的。
(3)施工技术也对施工质量也产生影响,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顺序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按正确浇筑顺序进行浇筑,可以让混凝土浇筑后更好的散热,避免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施工时,混凝土的温度也对施工完成后的建筑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混凝土内表面温度应该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并且还要对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掌控,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从而避免了裂缝的产生。还有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要做好,因为养护工作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如果做不好,可能会使混凝土强度减弱,力学性能不达要求,进而产生裂缝问题。养护工作的关键就是温湿度的控制,为了使温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用到塑料薄膜和保护地板,这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防治措施还包括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而管理者主要就是指监理单位。在施工时,监理单位必须依据有关的文件规定对工程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过单单只是靠监理单位,那还是不行的,施工单位也必须配合好监理单位开展工作,当监理单位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出疑问的时候,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对相关疑问进行解决,并且调查出前因后果,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实施方案是必要的,所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合作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控制方案。还有在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验收,验收就是在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并且依照设计文件和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工程进行核查、评估,这也是防治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最后一道工序。
4、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得相当的迅速,混凝土作为工民建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它的施工质量对工程的好坏起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抓好工民建的质量控制工作,关键之一就是要抓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因为混凝土的质量防治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设计、施工以及监察等方面的合作和配合,切实的依据科学的指导思想,用有效的方式来防治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消除其对个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光辉.混凝土质量控制[J].南方建筑,200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