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学术论文范文

文学学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学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学学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 摘要 英译

一、引言

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是作者为而撰写的、对论文进行简明确切记述的短文。学术论文的摘要是关系到论文能否被录用、发表及检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起着吸引读者并为其提供主要研究内容的作用。摘要作为论文的高度浓缩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纷纷问世。有的研究是比较总括性的,它们归纳英译后的摘要的常见错误对翻译做出指导,还有的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分析,常提及的翻译理论家有纽马克(Newmark)、尤金・奈达(Nida)等,涉及的翻译理论多为目的论、等值理论等,有着重体裁、人称、时态、等文摘翻译中某一具体的方面来研究的。

但是,这些对中文论文摘要的英译的研究关注的重点多为科学技术类学术论文,只有少部分为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同为摘要,人文社科类摘要和科学技术类要不同,没有固定的结构和模板,更加灵活。故本文以教育类期刊《全球教育展望》为例,对摘要英译中的问题进行剖析。

二、错误分析

1.词汇层面。在词汇方面,通过分析所选10篇摘要的英文版,归纳出以下五类主要错误。

第一,错误使用或漏用冠词。如“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⑧)该部分作为摘要的第一句话,却用定冠词“the”而不是不定冠词“an”。再如,“… shows that reasonable curriculum pattern can be …”(④)中就缺少了个不定冠词“a”。

第二,忽略复数形式。“in primary school” (④)、“more opportunity” (④)等这样的例子,都是本该用复数形式却还是用了单数形式。

第三,错误使用介词。如“In nowadays …”(⑧)多加了介词“in”;“Under the field of …”(⑥) 中的“under”是误用,应该是“in”。

第四,没有使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如“While a task-driven approach to authentic assessment emphasize the fidelity of assessment tasks...”(⑩)中的“emphasize”和单数的主语不协调。同理再如“the modern view of children enters China..., which gain legitimacy...”(⑥)中的“gain”。

第五,错误翻译或选择错误对应词。例子有如将“理念呼吁阶段”(①)译成“the stage of idea appealed”和将“吸取・・・・・・经验和教训”译为“absorb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③)等,其译文因受直译的影响而使译文让人无法理解、觉得生硬。还有将术语如“错字和别字”(④)、“字形和音义”(④)和“反映式倾听”(②)乱译为“wrongly characters”、“font, phonetic, and semantic”和“reactively listening”等错误。实际应该是“wrongly-written and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orthography,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和“reactive listening”。术语的错误翻译是影响准确的最大问题。

2.句子层面。摘要的英文译文在句子层面的问题使得行文不够通顺流畅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省略连接词,其中“and”遗漏的错误尤为明显。例如,“on changing …, constructing …, improving …”(①)、“due to the fragmental status, the lack of ” (③)、“… object, context, theory system.”(⑨)等句子中最后一个逗号后都缺少一个“and”。

第二,产出结构混乱的句子。特别是有从句的句子,如“Its main content is that to use the methods of... to establish..., and to use the methods of ... to eliminate...”(②)、“It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that how to reduce the rate...”(④)等。其它包括语序混乱在内的结构极不符合英语规范的句子还有“An approach inquiring...shall be advocated that comes the possibility...”(⑦)和“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⑤)等。

第三,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如分号“;”的错误使用:“we should emphasize...; focus on...; strengthen...”(⑦)、“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⑦);再如逗号“,”的错误使用:“... are the main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s...”(①)。这里,译者很明显混淆了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3.篇章层面。在篇章层面,即从摘要全篇的行文方面来看,英译的摘要不符合“简练”的原则。这和近年来在各国各界盛行的“简明英语运动”所提倡的基本原则不符。

随机选取的10篇英译的摘要中,就有⑧和⑩两篇在它们100-150字长度的段落中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绍研究背景。更有甚者,⑤在中文摘要没有背景知识介绍的情况,在英译中增加了45字的背景。这样的弊端不仅是使得译文显得冗赘,而且使其重点不够突出。

三、原因分析

从以上错误我们可以看出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问题颇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中英文摘要翻译的难度首先源于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和句法上的差异。英文中有冠词“the”、“a”/“an”,中文中没有这样的冠词体系;英文中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的区别,动词也需要遵守主谓一致的原则、还需要注意时态,但是中文中没有这些曲折变化;英文的介词和中文的介词不一样,比如中文中的一个介词“在”就对应着英文中的“in”、“on”、“at”等多个介词,这样的一对多的介词为翻译时对应词的选择增加了难度;英文有简单句和复合句,其中的复合句结构在构成上比较复杂,有着中文中没有的关系从句(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中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则是通过逻辑而不是句型或标点来体现的:“汉语中句子的概念比较模糊,句号和逗号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李长栓, 2004)。

译者的能力也很重要。译者的翻译能力决定了译文的质量,译文的质量决定了文本的接受程度,所以为了促进学术之间的对话,为了中国学术更好地走上世界舞台,译者需要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中英文水平、增加翻译知识,勤加练习,积累翻译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吉荣,赵永青.论文摘要英译的翻译显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1),122-125.

[2]方宗祥.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第2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赵慧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院,北京 102249)

赵庆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院,北京 102249)

随着高校的学术不端的行为越来越多,诸如抄袭、一稿多投等问题崭露头角。2009年,教育部指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有直接责任,必须严肃处理。自此高校相继开展了学术论文“”工作。所谓的高校学术论文“”是指高校通过相关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查找相似性。[1]近几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学术论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学术论文“”系统及其检测标准

目前我国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种: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维普――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以及ROST反剽窃系统。[2]

但是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则是CNKI推出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下简称“TMLC2”)。[3]TMLC2是一项适用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的检测系统,该系统容纳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互联网资源等,检测资源丰富,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将10万字符以内的论文上传到该系统中,与资源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对比,TMLC2便可检测出学术论文与文献在词句及段落方面的相似之处,并采用不同的颜色详细标注,系统计算出总相似比、去处本人已发表文章后的重复率、去处引用后的重复率等。

根据TMLC2所检测出的相似比的不同,各大高校对于毕业生论文的判定标准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以总相似比为标准,要求学术论文总相似比在10%~30%范围之内。部分高校以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章和引用后的重复率为标准,但是要求相似性检测结果在10%以下。[4]

二、高校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

自2009年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得以运用以来,各大高校开启学术论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术论文抄袭与剽窃现象明显减少,有学者调查得出,2011年至2014年复制比在0~10%区间的论文数量从2011-2012年度的73%上升到2013-2014年度的84%。[5]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校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论文“”工作,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时间问题:

对于检测的时间问题,主要是指高校对学术论文“”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有学者指出,67%的高校只z测一次,在盲审前或者答辩前进行,而30%的高校则在盲审和授予学位前各检测一次。[4]从样本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对学位论文的检测仅仅在盲审前或者答辩前进行一次。但是在盲审到授予学位这段时间段内,文献数据库以及学位论文的内容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段期间内,数据库内论文文献的增加和更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此外学生在答辩前或者盲审前检测结束后,答辩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发现文章中的很多问题,对文章的修改变动性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检测的效果。

2、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的判定问题:

首先,各大高校对学术论文判定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高校将相似比结果定位在30%,而另一些高校将其定位在10%或5%,标准不一,缺乏一个科学的判定标准。此外很多高校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判定采用统一的标准,硕士生论文一般要求3-5万字,而博士生论文则要求8-10万字,以同样的比例进行检测,其重复的字符可能相差1万字之多。[5]因此如何对相似比检测经过进行科学定位,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其次,人文社科类论文和科技论文在写作方法和文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差别,但却采用相同的判定标准,这种现象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学者指出,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尤其在人文社科类研究中体现地尤为明显。[6]科技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一手文献,多是通过实验研究及相关理论成果结合而形成的。但人文社科类论文对资料的调查和文献的运用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综述性论文,需要大量二手文献作支撑的,只有大量引用他人的论点,才能够支撑其论文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然而如果采取与科技论文相同的检测和判定标准,那么综述性论文在论文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很多毕业生为了通过检测而不加引用任何文献,或者有学生为了降低重复率,对文章进行大肆修改删减,失去其理论依托性。这就脱离了文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所写作的论文缺乏理论依据,是不符合论文的写作要求的。

3、检测的效果问题:

TMLC2文献数据库虽然囊括了学术期刊、博学位论文等多个数据系统,但是文献数据仍然是有限的,没有容纳所有的数据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在写作论文时提供空隙,避开TMLC2的数据库,在其他数据库中寻找参考文献,以降低论文的重复率。文献数据库的不同,导致检测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存在一些学位论文,在TMLC2系统上总相似比低于30%,但是在其他系统例如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中却超过40%的现象。因此仅仅依靠TMLC2系统的检测结果来评判学生的学位论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大大降低了其检测的效果。

三、高校学术论文“”的改进对策

1、合理安排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

为了规避从工作到授予学位之前这段时间文献系统的变化对于相似比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确保高校能够承担检测所带来的成本,本人认为高校应该安排两次工作。第一次时间放在盲审前或者答辩之前进行,其对象是全体毕业生的学位论文。第二次时间放在授予学位之前,本次工作主要是进行抽查,建立严格抽查制度,针对学校毕业生的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查的方式,开展工作。此外高校应该明确工作的相关规定,提出过程出现问题后的相关连带责任,以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待该工作的认真程度。

2、科学制定判定标准,优化检测过程

高校在进行论文工作过程中,不应该忽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W术论文差异,针对不同论文应该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只有科学制定判定标准,优化学位论文的检测过程,才能真正保证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

首先高校对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的相似比结果的判定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学位层次的论文其判定标准应该不同,硕士生论文规定15%以下为合格,可直接参加答辩,而30%以上为不合格,由学校协商处置,而在15%~30%之间的则有导师判定其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判定其是否能参加答辩。博士生论文规定10%以下为合格,可直接参加答辩,而25%以上为不合格,而在10%~25%之间也由导师判定。[5]其次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和科技论文的相似比结果判定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人文社科类论文,尤其是综述性论文的判定,高校应该以技术鉴别为辅,以人的鉴别为主。[1]高校应该将TMLC2系统的检测结果仅仅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主要以指导教师的评审和判定,或者专家组对论文的审核意见为准,判定该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7]

3、综合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确保检测效果

现阶段我国学术不端检测行为的盛行,导致利益群体在学生群体中通过买卖学术检测系统而获取暴利现象。此外,不同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不同文献数据库进行垄断,从而影响检测的效果。针对这种市场经济弊端引起的暴利行为,政府可以发挥“看不见的手”,对其进行宏观干预,将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综合成为一种囊括所有文献数据库的学术检测系统。以弥补不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不同导致检测效果不佳的现象,提高技术的全面和系统性,充分发挥科技在学术不端检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技术仅仅应该作为一种参考标准,仍然需要结合专家评阅及导师评定的方法,以保障检测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威.学位论文“热”的冷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63-66.

[2] 张浩,高国龙等.国内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14-521.

[3] 张军,赵清华.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问题、对策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38-41.

[4] 谷秀洁,张大为等.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管理策略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1):122-126.

[5] 张福军.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在研究生学位中的应用与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1):78-81.

[6] 刘蓉洁.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相似度检测工作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146-148.

[7] 黄杰.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浅析及有关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1-12.

[8] 陈恺思.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学报,2013.

[9] 李济时.说“”,论学风[J].中国研究生,2015(9):18-19.

[10] 杨再贵,许鼎.论文应区别对待[J].决策探索,2015(5):75-76.

作者简介:

第3篇

>> 学术论文写作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论英语议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论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写作 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公安院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管窥 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作者邀请 浅论在读体育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中医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与翻译研究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学术词汇研究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学术词汇探讨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解析 学术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规范 浅谈学术论文摘要写作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 城建档案学术论文写作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2/8.

[2] Dewey, John. How We Think[M]. New York: D. C. Heath and Company, 1933.

[3] Facione O’,P. 1990.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 [ M] .Millbrae: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4] Geertsen, H. Reed, Rethinking thinking about higher-level thinking [J]. Teaching Sociology, 2003(1).

[5] 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陈亚平,刘枫.英语学院2008级新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J] .北外英文学刊,2010(1) .

[7]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9]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0] 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6).

[11]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2010(1).

[12] 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8).

[13] 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 罗仕国,秦艳,黄宗杰,梁叶丽,孙莉莉.关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讨论[J].广西教育,2009(3).

[15]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J].外语界,2001(5).

[16]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8).

[17]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第4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 第三人称 社交指示

1.引言

在语言使用中,不同人称的选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人称的非常规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据不同社交场合和主观情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接收者也需要通过对相应的社交语境进行充分把握,从而正确理解使用者传达的社交意图。社交指示体现在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言语手段之中,意在适应社交现场的不同需要,在话语中恰当地表达各自思想的言语行为(何自然,1988)。

学术论文是作者通报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研究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赵有斌,2001)。以往对学术论文的研究多将其视为一种特殊体裁,对学术论文及其各部分从体裁角度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Brett,1994;Holmes,1997;Nwogu,1997;Post

eguillo,1999),但是关于学术论文这种特定体裁中人称的专门研究几乎没有。根据Myers,在学术论文中“是否选用人称代词通常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与读者、同行间的关系”(Myers,1989)。我们通过人称的选择揭示论文作者在学术社交场合中对与接收者关系及态度的定位,即传达社交意图。

在研究学术论文人称社交指示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学术论文进行了横向对比。中西论文写作者深受不同文化系统和写作规范的熏陶和影响,对人称在社交场合的选择应该有所差异。本文所选用的二十篇中文学术论文和英文学术论文分别来自CNKI和国外五个领域专业协会期刊。所涉及的五个领域分别为语言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其中每个领域各选取五篇论文。

2.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是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何自然,1988)。陈治安对其的定义为“对编码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者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陈治安&彭宣维,1994)。由此可见凡是在交际中参与者之间彼此称呼所用的符号都可以归为人称指示语。黄国文(黄国文,1999)曾经对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人称代词“所指和用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无标记用法,(2)有标记用法。所谓无标记用法指的是一般的、惯常的或约定的用法……所谓有标记用法指的是特殊的、个别的、例外的或不常见的用法”。黄国文指出标记性是有程度之分的,因为这里所列出来的标记或无标记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称代词的标记性也随着不同使用语境而有程度之分,标记性过强则可能造成在该语境的交际失败。

3.社交指示

对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孙飞凤,2006;田海龙,2001):其一为人称代词的语法词法研究,即人称代词的形式及句法作用,如Muhlhausler& Harre (Muhlhausler&Harre,1990)和陈治安(陈治安&彭宣维,1994)。其二为人称代词的篇章连贯性问题,如Halliday&Hasan(Halliday&Hasan,19

76)和黄国文(黄国文,1999)。其三为人称代词与实际情景连用,及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最后为将人称代词置身于社会语境之中,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等同关系。

本研究涉及到对人称代词在学术语境下以及在中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研究,我们需要考察论文作者在学术语境下对自己与读者身份和关系的定位以及态度。国内类似于此的研究有黄国文(黄国文,1999),陈治安&彭宣维(陈治安&彭宣维,1994),孙飞凤(孙飞凤,2006)以及杜小红(杜小红,2003)。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具体句子结合情景进行讨论,对说话人在该语境下的选择的意图和功能进行分析。他们都认为语境是理解不同人称代词使用的关键,只有充分把握具体语境,才能理解说话人对于人称代词选用的复杂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陈治安和彭宣维在其论文结论中提出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的理念。他们在文中通过隐喻动态考虑人称代词使用与具体语境的关系,认为对人称代词动态的研究已经“覆盖了人们在‘社交指示语’这一术语下讨论的绝大部分语言事实,而且这些事实也的确是反映语言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人称指示信息的。”根据他们所说,这样可以使人称代词与语境之间的问题更加简化清楚,同时也符合语用学一贯将语言现象置于动态语境中考察的方法。

我们认为,无论保留“社交指示语”或者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都无法改变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根据社交需求灵活地选取人称这一复杂现象,而分歧却存在于对这一语言现象解释的过程中。陈治安先生引入隐喻来说明“社交指示”不过是人称代词使用过程中的一种进化而已。在本文中,我们只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所以在此支持用“社交指示语”来统一称谓这一语言现象。

4.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

第三人称不仅包括封闭的代词系统,还包括其他各种第三人称短语。通过语料检索第三人称代词,我们发现很少有标记性用法存在,而第三人称短语的使用却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本文选取了学术论文中常见的第三人称短语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如“本文或本研究”,“笔者或作者”以及一些指称短语。英文论文选取与中文对应的第三人称短语。

在中英学术论文中,我们经常见到用第三人称短语指代第一人称的情况。下面的例子均为这一社交指示用法:

(1)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 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2)笔者比较扳机点与穴位后认为扳机点与阿是穴十分类似因此可以把扳机点看作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释。

(3)作者认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充分把握面子的文化……

(4)本文旨在探析当今医学伦理学面临的新矛盾新冲击和新挑战,为从伦理学角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5)本研究围绕上述两个问题采用书面话语完型法(DCT)的问卷方式收集语料。

(6)下文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7)3.2节按先行语的句位分布分出LDR与先行语的三种回指关联式。为描述与讨论的便利起见,这里从不同侧面划分三类篇章回指式。

(8)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personalized short text messages(SMS) to reduce snacking.

(9)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valuation of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process.

(10)Some recent work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call for an epistemological change.

(11)Figure 2 provides a list of the different elements that were found in the openings and closings of the twenty-five speeches together with their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上面所有例子实现了保证论文客观与权威性的社交指示功能。作者作为所有陈述或者观点的发起者使用第三人称短语来指称自己,减少了论文的主观性。同时,类似于“本文”“本研究”或“3.2节”等此类用法也实现了论文的简洁性,使用完整的表达会使行文冗长繁琐。比如例(6)的完整表达为“在下文中我们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类似社交指示功能的第三人称内部互用现象:

(1)根据F值和P值分析,调查组倾向对他者面子和相互面子的维护,对比组倾向对自我面子的维护。

(2)传统哲学观认为,对概念进行定义就是把概念分析成为其各个组成部分(constituents),反过来,这些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组合也就构成了概念本身。

(1)和(2)中的用法均使用一个抽象的第三人称短语来指代对应的群体。如上面的用法一样,这种指代用法实现了论文的客观性和简洁性的功能。

5.结束语

通过对四十篇英汉论文的总体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术论文英汉第三人称的使用体现在第三人称指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内部的互指,这两种用法在确保论文客观性与权威性的同时,也可以使论文的行文更加简洁明晰。当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习惯,第三人称学术论文这一社交语境具有了这些共同的社交意图与目的。

参考文献

1.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1), 47-59.

2.Brown, G. (1960). The 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吴玉文, Trans.). In 祝婉瑾(Ed.), 社会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Halliday,M.A. K.,&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British: Longman.

4.Holmes, R.(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 321-337.

5.Muhlhausler, P.& Harre, R. (1990). Pronouns and People: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6.Myers, G.(1989).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4), 1-35.

7.Nwo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 119-138.

8.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8(2), 139-160.

9.蔡建敏.(2009).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人称使用问题剖析.疯狂英语.

10.陈治安&彭宣维.(1994).人称指示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91(3),28-34

11.杜小红.(2003).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语用探析.山东外语教学(93),25-28.

12.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3.黄国文.(1999).言语交际中的指示人称代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71(1), 47-49.

14.孙飞凤.(2006).英汉人称代词社交指示功能的语用对比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

第5篇

从近现代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学科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跋涉和知识积累历程。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外来学术文化资源,尤其是西方学术文化资源的输入和传播,构成了近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学科建设的基本知识背景和主要学术源头之一,影响着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作为一种知识活动的现实走向。

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学术建设最早的参与者们,在西方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的熏陶和装备之下,以“儿童本位”为核心观念,以令人惊诧的学科跨度,完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知识体系最初的言说和构建。20世纪50年代,苏联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移植和影响,在满足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文学理论渴望和需求的同时,也把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改造成了相对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日益显露出其学理上的贫弱与尴尬来。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进程中,人们继续延续着这种集体学习的激情和渴望。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和建设,就其基本的学术依托而言,是人们不断借鉴外来学术资源、不断集体学习的结果。

最近30年来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在借鉴外来理论资源方面,走过了一条特殊的学术路径。起初,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文艺思潮变革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西方文艺学乃至整个当代西方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朴素的热情和学步的冲动。神话原型批评、接受美学、精神分析理论、英美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还有发生认识论、格式塔理论、系统论等等周边学科的理论学说,都成了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儿童文学研究者们所热衷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领域。尽管这些学习和吸收所带来的理论转化和建设成果十分有限,而且其后也遭到了某些保守人士的抨击,但这一吸收和借鉴,对于那一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的知识更新和拓展,对于那一时期儿童文学的理论转型和建构,无疑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若干年来,我们对国外儿童文学理论资源的直接关注、吸收和借鉴,也构成了一份虽然有限却也持续不断的出版清单。能够列入这份清单的译介著作主要有周忠和编译的《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1983年,中译本年份,下同)、上笙一郎的《儿童文学引论》(1983年)、安徒生的《我的一生》(1983年)、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1991年)、《长满书的大树》(1993年)、鸟越信的《世界名著中的小主人公》(1993年)、穆拉维约娃的《寻找神灯――安徒生传》(1993年)、麦克斯?吕蒂的《童话的魅力》(1995年)、约翰?迪米留斯等主编的《丹麦安徒生研究论文选》(1999年)、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1999年)、维蕾娜?卡斯特的《成功:解读童话》(2003年)、杰拉?莱普曼的《架起儿童图书的桥梁》(2005年)、奥兰斯汀的《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2006年)、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2007年)、艾莉森?卢里的《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2008年)、王逢振主编的《外国科幻论文精选》(2008年)等等。毋庸讳言,在最近20多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进程中,这些著作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影响了(或将要影响)我们在儿童文学相关论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建设进程,同时,从学术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它们的出版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借以了解世界的愿望和努力。

或许,今天我们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学术译介工作已经抵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就是:根据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学术走向,对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更加自觉、更加系统,同时希望也是更加有效的译介和引进阶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几位研究者、译者和出版社共同努力,推出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理论译丛”第一辑(四册,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收入这套译丛的四部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欧美儿童文学理论著作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是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的《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英国学者彼得?亨特选编的《理解儿童文学》(郭建玲、周惠玲、代冬梅等译)、美国学者杰克?齐普斯的《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赵霞译)、美国学者蒂姆?莫里斯的《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张浩月译)。

《儿童文学的乐趣》是一部论题组合新颖、开放,论述方式严谨而又不失个性的概论性著作。该书涉及对儿童文学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儿童文学教学活动、儿童文学阅读与接受、童年概念、儿童文学与市场、儿童文学与意识形态、儿童文学基本文类及其特征等内容,并提供了将各种当代文学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的示例与可能。该书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是当代北美儿童文学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和批评文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重要的英语儿童文学学术刊物上,并以其广泛深入的话题探讨和活泼诙谐的论述风格始终吸引着评论界的关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著作,它较为综合地反映了诺德曼本人的儿童文学研究和批评理路。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对于儿童文学文类特征的再认识,对于“儿童文学的乐趣”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以及对于如何将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运用于儿童文学批评的尝试,对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教学和批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儿童文学的乐趣》第一、二版分别出版于1992年和1996年,纳入本次译丛的系诺德曼与同事梅维丝?雷默合作修订的第三版,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来儿童文学领域出现的一些学术话题也得到了新的探讨。该书已经成为目前北美地区高校儿童文学专业的主要教材。

《理解儿童文学》一书是编者彼得?亨特从《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中精心选摘的14篇论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这些论文主要涉及儿童文学传统概念(如儿童文学、童年等)的理解以及新历史主义批评、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与文体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互文性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文献学批评、元小说理论等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应用等等。彼得?亨特是英国知名的儿童文学学者,也是《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的主编。这一组从《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第一部分“理论与批评方法”中摘取的学术论文,其作者都是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者,它们从多维的研究角度展示了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在理论上的拓展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们在运用、借鉴不同批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理论阐发的同时,也显示了这种借鉴和运用所可能具有的理论上的创造性。

《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是西方当代童话研究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杰克?齐普斯以童话的古今发展与演变为基本背景,从五组个案出发,细致解读了童话中所蕴藏的“神话”因素。他指出,许多经典童话在今天已经成为代表着永恒真理的神话,但恰恰是在这些仿佛来自久远年代的“真理”中,积淀着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内容。当代童话阅读与创作不应仅仅成为对于这些古旧的意识形态内容的全盘接受,而应当致力于发现和揭示出那潜藏在真理假象之下的“神话”内涵。本书最后,齐普斯在测绘当代美国童话可能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在当代童话创作中打破童话“神话化”的樊笼,挣脱传统的、旧有的、神话式的意识形态束缚,以求发挥童话的社会批判功能的期望。本书作者齐普斯是当代西方童话研究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切入童话及其当代形式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在西方儿童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研究对象涉及文学、电影、电视等多种文本形式。有人甚至断言,自齐普斯以后,人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地欣赏迪斯尼对于经典童话的各种改编了。这本《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是齐普斯一个阶段的童话研究论文集,但个中许多论点基本上代表了作者本人童话研究的主要立场和观点。本书中,齐普斯的分析和论述同时结合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的现场感,他对于古典和现代童话的“神话”内涵的提取过程展示了理论分析本身的魅力。

《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站在儿童文化的大背景上,从具体的儿童文学和儿童电影出发,论述了成人、儿童、风俗、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当前电影中的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倾向。此外,本书还用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儿童图画书的相关品质等问题。作者的论述涉及从纸质图画书到电影屏幕、从传统的经典文本到当代流行文本的广阔论域,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养育经验,探讨了历史上和当下的儿童文化所传达出的矛盾讯息。他指出,童书与儿童电影同时也是特定的时代焦虑与成人欲望的写照;而许多儿童文学和文化经典在呈现种族主义、男权主义与暴力的同时,其自身也总是与权力的运行紧密相连。在本书中,作者所拷问的并非儿童应当得到什么的问题,而是成人给了儿童什么。通过揭示我们的文化是如何通过视觉媒介看待儿童并与之对话的,本书提出了儿童文学与儿童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莫里斯的论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另一部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度引起争论的《以彼得?潘为例,或论儿童小说的不可能性》(Jacqueline Rose. The Case of Peter Pan, or The Impossibil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1984)。如果说莫里斯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罗丝在《以彼得?潘为例》一书中所揭示的儿童文学的成人话语权问题,那么通过将图画书、电影等儿童文化领域的新媒介纳入其论述范围,他的这部著作不但拓展了罗丝的理论,也大大加强了其当代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儿童文化领域,致力于寻求和探讨儿童文学与童年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而这种探求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研究话题的重要丰富与拓展。这一研究视野的开拓在本辑丛书中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反映。例如,《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除了探究儿童文学及其阅读活动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探讨了诸如玩具、电视和电影是如何影响体验和理解文学的方式等话题,其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本人也是对于儿童文化始终保持学术敏感的一位研究者。早在1982年,他就为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季刊》(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编辑了题为“为儿童的商业文化:童书的一种语境”(Commercial Culture for Children: A Context for Children’s Books)的专栏,其中收入了包括大众市场与儿童玩具、当代少年电影趣味趋势、儿童电视观看等话题在内的九篇论文。其后,儿童文化、尤其是儿童通俗文化也一直是诺德曼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样,《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将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纳入到广阔的人类社会文明史和意识形态背景上加以分析;而作者齐普斯从来不把童话的呈现仅仅限定在纸本意义上,他的许多研究都是以当代童话电影、卡通等为对象展开的学术探讨。《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就专辟一章,就迪斯尼动画的“神话”性进行了“祛魅”分析;而在其他各章的论述中,齐普斯的分析也时常跳出印刷文本的限制,将童话的现代呈现媒介也同时纳入论述范围。《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则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等的研究置于错综复杂的儿童与成人的“文化-权力”关系中加以探讨,同时也显示了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和意识。

第6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误导和影响等,这是一般性原因。也有学生专业学习不到位,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研究不充分等一些具体的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被遗忘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学生对学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生疏乃至无知。而这一点,又和我国高校目前在学术品格、学术教育方面的普遍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体现大学传统功能的学术意义和地位,仍然特别重要、不可或缺。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曾谈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他进一步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当然,的大学理念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需要,但大学与学术之间的渊源和联系,却始终是不容割裂的,否则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也就是说,学术和学问即便不是现代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绝不应该成为可有可无的装点,或者仅仅当作一种途径和手段。

对于这一具有核心意义的基本办学思想和理念,很多大学并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或者说没有全面充分地贯彻落实到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当下注重实用、急功近利的总体社会环境背景下,大学课堂重知识轻方法、重技能轻学养、只要结果不做研究、只求是什么不问为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在大学教学的各种课程和环节当中,也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学术教育、学术研讨、学术陶冶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显然不够完整系统,不够充分深入。因此学生对学术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散乱破碎的,是肤浅空泛的,有术而无学,多识而少智,仍然身处学术之外,而没有成为学问中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学术素养普遍下降,学术基础和功底明显薄弱,而这些问题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和体现,就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从文体性质上看,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具体形式、特殊样式。而毕业论文工作则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任务,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大学期间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是学生整体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而学术素养和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修炼的过程,因此,忽略大学生的学术教育和学术修养,必然直接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和质量的明显下降。

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思路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本科生学术素养、学术能力的重视,加强学术教育,强化学术风气。

二是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学术含量,强化学术色彩,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学术引导和学术训练,获得更多的学术陶冶和浸润。

三是结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开设专门的课程或组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学术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

四是通过设置名著自读学分或开列必读书目等形式,要求学生有选择地研读一些中外学术名著,增加学术文章的阅读量,开阔学术视野,强化学术积累。

五是编写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教材或指导手册,对毕业论文及相应的学术研究工作进行直接的指导和规范。

六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切实提高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综合培养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还应该帮助学生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学术的性质和特征

什么是学术?学术是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以超越功利的态度,对人类面临的一切疑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科学活动。就学术和毕业论文的关系而言,毕业论文是学术研究的总结和成果,学术研究是毕业论文的必要前提和准备,不经过具体的学术研究,就无法进行真正的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在接受毕业论文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常识并不清楚,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没有一个正确的、明确的方向,盲目性很大,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写什么、究竟在写什么,不知道毕业论文和一般议论文、和其他文章究竟有什么区别。

因此,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学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学术的性质和特点,特别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其一是学术的客观性,学术是从客观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研究客观世界、客观现象,追求客观真理;学术研究最反对、最忌讳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排斥主观倾向和情感的介入。其二是学术的科学性,学术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而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证,一切科学结论都是可以证明的,一切科学结论都应该得到证明,科学研究就是一个求证的过程。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学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学术研究与毕业论文的精髓和要义,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根本目的和要求,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其三是创新性,学术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不断获取新认识、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直接决定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地说,学术创新就是要能够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运用新的方法、建立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创造新的理论。当然,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创新方面,我们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也不一定非要有创新,但至少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树立起自觉的创新意识。

二、了解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过程和方法

学术研究是一项复杂的高级智能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规律,把学生“带上道”“领进门”,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首先,学术研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和准备,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应该说,做毕业论文之前的所有专业学习活动,实际上都是学术研究的积累和准备过程,但是仅有这些一般性的积累和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在确定了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之后,还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思考。学校为学生安排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通常为半年左右,尽管这期间学生还有其他任务和事情,但是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全力以赴的话,还是可以比较从容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但是有些学生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不懂得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把写毕业论文当作写作文、搞创作,以为有个三天五天、十天半月就可以突击出来,总是拖到最后才开始动手工作,其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学术研究必须首先有所继承。所谓继承,就是要学习掌握、借鉴运用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把前人的思想认识作为形成自己观点见解的基础;就是先做“研究的研究”,在“接着说”之前首先了解前人都说过什么、怎么说的。因此,没有继承,就无法开始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继承,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且,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而言,继承实际上远比创新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错误现象和做法:一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完全从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出发,凭空杜撰、闭门造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完全照搬照抄、剪切拼贴,把抄袭剽窃当作借鉴继承,投机取巧、敷衍了事。

第三,学术研究一定要充分体现专业和专攻。毕业论文在选题方向和内容上有严格的限定,要求学生必须在本专业学科领域范围内,选择相关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不能选择本专业以外的问题,这就是学术研究的专业性。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和处理过程中,有时候也会表现的比较复杂,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的边缘和交叉地带,经常会出现一些游离和偏差。而所谓专攻,就是要求在本专业范围内,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而不应涉及过多过宽,选题不能过大,不能太空泛。一般来说,本科学生学术研究的选题,应该是越具体越小越好,从普遍情况和经验来看,小题目并不一定好做,题目越小,越需要深入剖析挖掘,难度往往更大,当然,理论价值也会更高。

第四,要掌握一定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学术理论研究的方法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一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研究方法。

哲学是人对世界整体的、本质的把握,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作用,而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学术研究尤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没有哲学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哲学的学习和思考,重视哲学方法的指引。

一般科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研究和思考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方法(如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等都属于一般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也包括一些常见常用的思想理论方法,如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

专门研究方法是隶属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它因学科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就中文学科而言,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考证方法、诠释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此外还有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更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古文献研究中的版本对照法,语言学研究中的替换法、分布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等。

三、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在具体工作程序、写作内容和体制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在进入毕业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并牢记这些程序和规范,做到心中有数、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就程序方面来说,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都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那就是选题、开题、搜集资料、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修改定稿、排版打印。其中选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课题是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对象,是通过研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确定了课题,才能够展开具体研究,有了研究成果,才能撰写论文。因此,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决定论文的价值和论文写作的成败。搜集资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需要三方面的资料:一是原始资料,就是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如作品研究中的具体文本,语言研究中的各种语料等。二是研究资料,也叫参考资料,是有关前人研究成果的资料,又分为一般性研究资料和专门性研究资料。三是相关资料,即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思想、理论方法等。课题研究则是毕业论文写作最实质性的工作,要帮助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朝哪方面努力。

就规范方面而言,毕业论文有很多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充分掌握,认真遵照执行。如关于引文注释的完整信息的要求、毕业论文结构和篇幅的要求、毕业论文打印格式的要求等。

四、充分理解学术精神,自觉端正学术态度

从事学术活动、学术事业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这就是学术的精神。学术精神似乎有些抽象甚至空洞,但它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工作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是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学术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热爱真理的精神。热爱真理意味着要把真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因其它任何原因而背叛真理、放弃真理。其二是独立思考的精神。独立思考就是不受任何干扰,不为任何力量所左右,以真正的理性去进行自由的思考。独立思考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因袭他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剽窃。其三是怀疑一切的精神。真理是相对的、是发展的、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因此,在学术探索的视野里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是绝对正确的。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正如王诺在《读哈佛》一文中所说:“怀疑精神是独立思想得以形成的一个主要的内在动力。”“怀疑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思想和学识增进的必需,也是国家和民族能够不断反思过去、质疑现在、求新变法、充满活力的必需。”[3]对于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对权威和定论进行大胆的怀疑,其次要对常识保持怀疑,再次就是要对老师不断地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怀疑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怀疑老师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

从事学术活动、学术事业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比如认真求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态度,谦虚谨慎的态度,自甘寂寞的态度等。这些内容和一般的学习态度没有很大的区别,不再赘述。

总之,强化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品格和习惯,不仅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具有直接的、现实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各方面的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平叔.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第5页.

第7篇

一、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为了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数学技能比赛、数学创意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数学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从中领会数学文化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七巧板“”找次品”等活动开展数学游戏。以开展“七巧板”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解七巧板的由来,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七巧板拼图竞技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七巧板的奥妙,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动手活动中将学生引入有趣的数学世界。在玩七巧板游戏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玩五子棋、魔方等游戏,将这些有策略性的数学游戏活动与数学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如,在学习分数演变史、加减符号演变史、除号演变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符号的演变史”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制作一份小报纸。在制作小报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与符号演变史相关的材料,从而对数学符号的由来和历史都有明确的认知,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

二、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获得正确解题的方法和技能,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数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以解答题目“12+14+……+1128”为例,假如用通分的办法计算,过程会非常复杂,计算结果也未必正确。此时,教师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这样就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了。将一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连续对这个正方形进行平分,计算结果用阴影表示。学生在画图时就会发现,用加法运算的话,后面的加数分别是前面加数的一半,计算结果就是在第一个加数的基础上乘以2,然后再减去后一个加数。运用数形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计算,复杂的问题立刻变得简单,而学生也能够掌握计算规律,更好地把握数学的本质。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代替计算,无形中将数学解题技巧及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过程中,使学生轻易找出了解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挖掘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作者:李伟群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

第8篇

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学生很难完全理解书本上列举的每一个知识点,数学知识的形成,在经历漫长而艰辛的历史洗礼后变得更丰富,数学史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起到重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清楚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数学史的引入,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比如在教学立体几何时,学生对那些图形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特别是逻辑性较差的同学,更会觉得空间几何学起来非常困难。为了使同学消除对空间几何的恐惧,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几何的数学家或历史故事,让学生领会空间几何的奥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敢于、乐于分析和探索空间几何。又如在讲解有理数这一内容时,学生也许会对有理数的形成过程感到疑惑,这时教师便可向学生介绍有理数在数学史上的“生平”。通过对其历史的了解,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学生有理数知识形成的不易,从而能更深入地思考。

二、数学史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由于其特殊性,教材在编排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编写,基本上每一个知识点的罗列都是先介绍其定义,然后举例证明和进行推理或反推理,最后让学生做题巩固。这种教材的安排固然有其道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有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讲解知识点时,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分析,在黑板上写满解题步骤,以便学生一目了然。用这种方法讲解例题,看似可以让学生能够清楚、直接地理解例题,但实际上学生会觉得这样上课丝毫没有乐趣可言,而且会认为数学知识根本不需要多加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内融入数学史,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数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数学思维是怎样一步一步产生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时,就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数学发展史上几何的解题曾是一大难题。在经过无数数学家长期探索与不断研究下,最终发现代数可以有效帮助解决几何问题,从而形成数形结合思想。

三、利用数学史讲授知识系列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与思维培养结合运用,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知识的创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急于讲解每一个详细的知识点,而是在知识点的基础上介绍其历史,比如这个知识点是哪一位数学家提出来的,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创造的,这个知识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这些知识的相互联系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从而对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一开始介绍几何时,教师可以先从几何发展史讲起,数学几何的发展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在几何发展的过程中,其中阿基米德对圆锥曲线透彻研究为以后的解析几何贡献颇大。后来几何又经历了很多历史阶段,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通过对几何数学思想创造过程的理解,学生初步掌握了几何系列知识的特点,这对他们今后的几何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利用数学史开展探究式学习

数学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究才能形成,数学是严谨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实践的证明。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数学史当做数学知识学习的载体,将数学公式或概念和数学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讲授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将一整句甚至是一大段的数学概念理解清楚,于是教师便可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利用相关概念在数学史的创造历程,用史实说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准确地认知概念所对应的一系列数学知识。通过关键字词入手,强化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也了解到了概念中字词的选取不是随意而成的,是数学家不断研究、探索的过程。要知道,探究式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巧妙融入相关知识的发展史,和学生共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例如以“概率”知识为例,可以向学生今天的数学历史事件,学生发现今天没有发生那些事,那明天是不是有可能和历史重合呢?

五、结语

第9篇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是藏学的故乡,中国的藏学研究源远流长,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先辈学者为我们今天的研究留下了数量巨大的研究成果和内容浩繁的文献资料,开发和利用这些文献,不仅能够体现作为藏学故乡的中国对藏学研究所做出的多方面的贡献,而且能够使后来者避免简单的重复劳动,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攀登新的高峰,取得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前辈学者多次指出目录索引之学是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殿堂的钥匙,只有掌握目录索引工具书,才能使人很快入门,了解本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概况,攀登上一个无形的阶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才能够钻研得更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我国藏学界存在重厚本的书籍,忽视学术论文的现象,因而编制论文目录索引的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在有的刊物上编制自己的论文目录外,一些单位编制的目录索引只能内部印行,少量流传。因此,编制目录索引的工作跟不上科研和出版的发展,科研人员查找资料存在许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藏学研究队伍中有一些年轻人,以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已有的一些零散的目录索引的基础上,从事藏学论文的目录索引的编写工作,《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的编者刘洪记伉俪即是其中成绩突出的两位。他们在大学时都是学习藏语文专业,在工作多年,回北京后一个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工作,一个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资料室工作,虽然有经常接触藏学论著的便利条件,但是以两个人的力量来从事藏学论文目录的编写,其工作的艰辛繁杂,仍然可想而知。诚如他们在“前言”中所说,“通过收录我们发现,在八十年代末,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在很多不相关的报刊上发表有多篇很有学术和参考价值的藏学文章,有些还真的弥补了核心期刊中缺少的某些藏学学科内容,如果漏收很可能会漏掉一个方面。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除了收录本单位所存报刊上的藏学文章目录(包括翻译无汉文译名的篇目)之外,还要随时到有关单位去查阅单位缺藏或未订报刊。工作起来真有大海捞针之感。在长达八年的收集编排当中,因受学术著作出版难的影响,曾几次产生过中止的念头,但又多次在同事和单位领导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终于完成了即将与读者见面的这一书的书稿。”这篇前言写于1995年5月,这也就是说书稿交到出版社后还经过了四年多的编辑、修改、补充,才得以出版,这里面又有多少编者和出版社编辑的辛勤劳动,自不待言。

《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全书140多万字。收录了我国1872年以来的120余年间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有关藏学各方面的论文和资料的目录26000余条,涉及报刊500余种,其中包括藏文刊物十余种,同时还收录有40余种藏学论文集的论文目录。基本类别有,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 、文化、教育、体育、风俗习惯、文物与考古、人物、藏区其他民族、医药卫生 、科技、动态、书评等十几大类。除了“查找面广、收集目录全”这一显著的特点以外,这部目录另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收录了各种藏文期刊上发表的藏学论文目录。这体现了中国藏学研究队伍中藏、汉族学者团结合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的特点和优势。这一点在《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和《中国藏学书目续编(1992-1995)》中已经做过,而且那两部书中所收的书目和简要介绍还是藏 、汉、英三种文字对照。《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无法做到藏、汉、英三种文字对照,但是已尽力将用藏文发表的论文的题目翻译成汉文,与汉文论文的目录合编到一起,这在同类的论文目录中还是首次,对我国藏、汉族学者的互相了解 、互相交流学术成果,有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考虑到篇幅巨大,全书按的年代分为四编,1872-1949年为第一编 ,1950-1979年为第二编,1980-1990年为第三编,1991-1995年为第四编,先依每编中篇目的内容分类,再按每类条目刊出的时间先后排序。其后又附录有《论文 集、学术会议等论文目录》、《港台藏学研究论著目录》和《选录报刊名称一览 》等。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我国藏学研究在这三个大的阶段中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把握我国藏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发展的趋势。编者在书后附录四的长文《从报刊论文资料的统计看我国藏学的发展》,的确是他们在长期从事藏学图书资料的管理和论文目录的编辑工作的基础上所做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对藏学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作为研究某一个专题的读者 ,在使用这部目录查找有关的论文时,可能会感到有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 ,想了解关于藏族族源问题的研究在以前发表过哪些论文,则首先需要知道藏族族源问题研究在这部目录中是归入“历史”大类的“通论”之中,因此读者需要查找这四编中各个“历史”大类的“通论”,而这些“通论”又是按照文章发表的年代来排列的,那么就需要把这些“历史”大类的“通论”全部查找一遍。

如果读者再考虑到可能还有有关文章只在某一论文集中发表,那么还应当附录的《 论文集、学术会议等论文目录》中查阅,而这一部分是不分类的,所以差不多需要全部查找一遍。如果再考虑到港台的学者关于这一问题也应有一些, 那么还需要查找《港台藏学研究论著目录》的“论文目录”中的“历史”类,而且同样还需要将《港台藏学研究论著目录》的“论文集目录”查找一遍。在这里举这样一个例子,并不是想苛求编者,只是想说明像这样的大型的论文目录,为便利读者使用,实在有编制索引的必要。本书的书名为《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但是实际上只有论文分段(编)的分类目录,而没有索引。不过,看来编者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将书名定为《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就说明当初有过编制索引的计划,只是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而放弃了。这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说:“在这本工具书基本编竣后,我们还试图编出一个著者索引,以使此书的功能更加齐全。但是由于藏族作者重名和一名多种译写的问题无法处理,以及版面增加又要牵涉到出版经费问题等,故而放弃。”

第10篇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要提高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认识,对教师加强相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要督促学校建立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考核,增加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努力使数学思想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的考核重点和教学重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在小学阶段,教材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哪些,明确了这些数学思想,还要完善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新内容时要渗透数学思想。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数学思想的启发,将数学思想与新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避免只讲知识表面不讲数学原理,只讲习题不讲思想。在讲授新内容时,不能直接将相关概念和定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逐步探索、猜测,慢慢接近,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思想,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可以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去推理,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也更加深刻。

第二,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离不开解题,但是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多一种方法就可能多一种数学思想。如苏教版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1998×3.14+199.8×31.4+19.98×314。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关联性,学生会很容易看出数值1998小数点在往左移动,3.14的小数点在往右移动,两个数值相乘,根据小数点移动的知识,学生能够推断出三个乘积是相等的,无论它们怎么变动,小数点后面一共是两位,只要算出1998×3.14再乘以3就可以了。这个解题思路实际上渗透了划归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解题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渗透,解题之后还要进行深化点睛,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第三,经常讲,反复讲。数学思想渗透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坚持这一过程,在讲课时不断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深刻领会。

第四,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二、结束语

第11篇

数学日记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很好的帮学生们记录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字的应用,还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数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中没有非常复杂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定律需要学生们识记掌握,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字以及数学这门学科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对于生活中和数字有关的种种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能够简单的应用数学知识。这些都是对于学生数感展开的培养,想要深化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借助数学日记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记录生活中自己印象深刻的和数学或者数字有关的日常片段,在记录的同时首先需要学生们自己观察,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数学日记更为通顺连贯。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数学日记:“今天,我们全校去南山秋游。从山上往下望,西山脚下有一个小区,共8幢楼,最高楼有12层,小区里还有一条南北相通的大约200米长的小路。我买了非常多的零食,我这次带去的零食被我和几个同学吃了很多。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我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条益达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们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被我们吃了4颗。今天可真开心啊!”上述日记看似是流水账,但是从记录的内容中不难反应这位学生有着很好的数感,对于数字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与感知力,并且善于统计、归纳与总结。这些都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让学生们从记录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和数字有关的片段着手不仅能够很好的为学生们打下数学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整理思路。这些都会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日记的书写还能够很好的起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能够在学生们记录日记时展开对于学过的知识综合应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与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也能够检验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们布置相应的数学日记为作业形式,让学生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对于这些应用有良好的记录。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不仅更为灵活多样,过程中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学完《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后,不少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几种常见币值基本能够较为熟练的区分,同时,对于不同币值的转化也基本有了认识。大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部分知识时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消化过程,尤其是熟练的完成不同币值间的转化,这需要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练习。为了巩固大家对于相关内容的掌握,我会让大家结合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写一段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和人民币有关的日常片段。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爸爸很喜欢吸烟,一星期10包!每包20元,10×20=200元,如果爸爸不吸烟的话,一星期就能省下200元,一个月4个星期,200×4=800元,一个月不吸烟就能省下800元,一年12个月,800×12=9600元,一年就可以省下9600元,而且吸烟有害健康,污染环境。因此,我劝爸爸不吸烟或少吸烟。”从学生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记录这件事情上思路是十分清晰的,不仅如此,他还很好的展开了数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准确的计算出了爸爸吸烟每天、每周、每个月以及每年的花费。记日记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于日常生活的良好记录,学生也非常灵活的展开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将会很有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记数学日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则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能够让大家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有更为敏锐的观察、比较与记录,这些都是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快过年了,许多商场都实施优惠政策。下面的3家商场的羽绒服,也实施了优惠的政策“:丫丫专卖店(单价200元)6折;波司登(单价220元)满200元以上送50元;雪中飞(单价190元)买三送一。我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思考:我们一家人要去买羽绒服,每人一件,到哪里去买最好呢?丫丫:200×3×60%=360元;波司登:220×3-50×3=510元;雪中飞:190×2=380(元)这样看来去丫丫买是最便宜。通过这次信息的收集,我知道买衣服也要精打细算,原来在购物中还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呢!”从这段日记不难看出,学生具备非常好的信息收集与记录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借助学过的数学知识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这些都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结语

第12篇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第13篇

1.借助别具一格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趋向成熟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前导入上下一番功夫,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认识圆”这一章,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图形,有的学生说到足球,有的说到太阳,还有的说汽车轮胎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内,我让学生把自己说到的图形画出来,有的学生拿出了硬币,有的利用三角板中心的圆形然后我让学生把画出的图形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告诉学生所折的折痕即为圆心,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是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这样的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起知识来也就容易多了。

2.利用数学的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领域中并不缺少美,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例如对称美在生活中的体现、黄金分割在舞台上的运用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广泛性,从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分数、折率的计算等。根据学生学到的知识,我为他们布置这些方面的作业——到超市搜集折率方面的内容并做出计算;组织学生到公园,让小学生自己算出买团体票和买个人票的差异让学生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离不开动手、动脑,尤其是一些抽象得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这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利用直观的表格来理解问题的含义。例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虽饶有兴趣,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我让学生动手制出表格,按顺序去寻找问题的结果。待学生明白以后,再鼓励或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这样他们在对问题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答案就容易多了。

2.通过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方设法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鼓励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点,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互相交流、勇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4篇

数学论文2000字(一):多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论文

摘要:时代在进步,学生的思想也会跟着转变,一层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机械化。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思维能力得到了限制,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学习激情也逐渐低迷,使得教学质量一度下降。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变化,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将新课改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教育事业落地开花。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将单一化转多元化,低效率转高效率,文章简要讨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多元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效

一、多元教学模式实现的必然性

首先,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大力支持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改革,新课改的具体内容中也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优势,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实现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做课堂的引导人,因而建立一个自主学习课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其次,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深入了解,才能不断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强调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运用多元教学模式不仅得到了新课改的支持,也是时展的趋势,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多元化教学是必然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元教学模式的运用

1.激发兴趣之生活情境教学

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精力就会多一些,所以根据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比传统只进行知识讲解的教学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思考路径,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对称”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五角星、窗花这类事物都具有什么特点呢?这些事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见的,学生对这些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其中含有的数学特征,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心理,有利于接下来对称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认知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深化学生对对称含义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生活事物进行操作,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剪窗花,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2.增加趣味性之游戏教学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教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对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能够让学生通过游戏而掌握数学知识的游戏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也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我是收银员”的游戏,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一些商品,然后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然后分给顾客、收银员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顾客进行商品挑选后,去收银员那里结账,这样实际购物交易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人民币,还能巩固学生之前对加减法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思维之小组学习教学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具有启蒙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思维能力是学生更好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安排合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获得合适的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1)请说出钟面上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2)1-12个数字之间的格子具有什么含义?(3)画出6:15分指针的方向。这三个问题的难度以此递增,对学生了解钟表的程度要求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这样能使得学生都完成学习任务,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下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下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到问题思考中去,促使学生思维发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高效性,进而实现高效教学课堂。

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度也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将课堂导学和课堂互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就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促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探索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方式,以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综合能力

引言

教育一直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行业,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新式的导学互动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进而让课堂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念

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教师先要将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教师利用自己的引导作用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从原来的讲解为主变为引导为主,并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二、在小学教育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课堂导学和课堂互动实现结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进一步提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單一、枯燥等缺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所提高。

导学互动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更为融洽,进而让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让课堂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导学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互动是组织教学的形式,将导学和互动相结合,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学互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最终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导学互动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师生探讨过程中,并通过探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喜欢上学习数学。在这种模式下开展的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导学互动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一)问题导入法

导学互动教学离不开问题导入,问题导入能够为导学互动教学提供很大助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应选取合适时机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进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角的度量”这一章节时,就可以利用实物钟表来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1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多少度?3点钟又是多少度?钟表上一共有几种夹角?”,利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数学教师在发问时应注意不要提出超过学生能力理解和学习范围的问题,要确保问题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实效性,进而促使导学互动教学发挥出应有效用。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利用氛围的影响作用来实现导学互动教学效果。2例如,在讲解“负数”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向学生提出“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表示夏季气温呢?又是怎样表示冬季气温呢?”等到学生答出答案后,教师就可以将零下气温延伸到负数概念上,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对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优化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导学互动教学开展的基础,通过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优化,提高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中,并在讨论过程中发挥自身主动性,教师还应适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探讨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在班级进行讨论和讲解。数学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引导,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并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而导学互动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进行评价,还要求学生也要进行评价。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位置”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位置的表示方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同学的位置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位置描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让学生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的互相评价来让教师得出最终的客观评价。通过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能够让课堂评价变得更加具有多元化和客观性,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效用。

第15篇

伦理身份的变化

如果说蒂娜私生女的身份在故事的开始就存在,是一个预设的伦理结的话,那么迪利亚的一系列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了这个伦理结,因为她的行为虽然使夏洛特不能成婚却让蒂娜终于能够有一个“家”,并以一个合理的身份与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与此同时迪利亚也促使了第二个主要伦理结的产生,即:夏洛特和蒂娜母女俩相识却不能相认,两者的身份仍然是收养者与弃婴的关系。丈夫逝世不久,迪利亚就把夏洛特接到了自己家里,同时颇出乎人们意料的,把蒂娜也接了过来一起生活,一切完全就是按照迪利亚的计划一步步进行的。蒂娜进入迪利亚的生活后,导致了迪利亚、夏洛特以及蒂娜这三者伦理身份的巨大变化。首先,爱女心切的夏洛特为了保证蒂娜有个合理的身份就必须隐藏自己的身份。因此私生女蒂娜的公开身份仍然是被迪利亚收养的孤女。在蒂娜以及公众眼中,夏洛特、蒂娜的亲生母亲,只是个因为一直未嫁而性格日益孤僻的老处女,蒂娜称之为阿姨。而迪利亚,这个一手毁掉夏洛特婚姻,使其母女无法相认的人却获得了蒂娜发自内心的爱,从小她就自觉不自觉的跟着迪利亚的孩子一起叫她妈妈。这样,真正的母亲成为了女儿眼中脾气古怪的阿姨,真正的阿姨反倒成了母亲。“伦理身份的变化必然导致伦理混乱的产生。”两位“母亲”的身份的变化也在无时无刻影响着她们各自的行为。夏洛特因为怕女儿重演自己的悲剧,一直对蒂娜严加管教;而迪利亚一心想要通过蒂娜重新真正的生活一次,因此努力让蒂娜自由而无所拘束的活着。大相径庭的教育方式的结果就是蒂娜虽明知迪利亚并非自己生母却在心中也把她放在了母亲的位置上。因为在她看来,这位母亲虽非自己生母却美丽有趣且宽容,和家里的那位整日阴沉着脸这也不准那也不行的“阿姨”相比,简直就像一位天使。对于夏洛特,蒂娜更多的是一种敬畏的态度,而这远非正常的母女关系。这样迪利亚导致的这个母女不能相认的伦理结就更加难以解开了,这个伦理结从形式上最终内化为了心理上。

母亲的选择

两位母亲之间的冲突在蒂娜进入婚龄后变得激烈起来。蒂娜虽聪明美丽得到不少男子的爱慕,却因身份问题缺乏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一切都使夏洛特焦虑,她唯恐蒂娜重演自己的悲剧。她明白在这个社会中,不但自己正在为触犯社会禁忌(未婚生女)付出诸如不能结婚不能与女儿相认的沉重代价,蒂娜也要为母亲的错误付出代价。蒂娜在婚嫁市场中的不如意使夏洛特意识到了“身份”的重要性:即使长期住在迪利亚家里,貌似享受着罗尔斯顿家族的护佑,但她们却并不真正属于这里。在此情况下,她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逃离这个社会,“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在那里我们会过平常人的生活,蒂娜可以找个丈夫,成个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夏洛特企图确认两人的母女关系,为自己和蒂娜在混乱的伦理身份中做出选择。夏洛特这一人物看似保守和谨小慎微,她的这一行为和想法却反映了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影响的下新女性的某些特点,这也说明在妇女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一种新的女性伦理正慢慢形成。面对同样的状况,迪利亚的反应全然不同,她坚决反对夏洛特的办法,甚至不惜与之进行正面冲突。相似的是,她想到的办法也是要明确身份:通过正式收养的方式使蒂娜获得在罗尔斯顿家族中的合法身份。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一切“不是为了克莱门特,也不是为了夏洛特和蒂娜,是为了她自己,她曾失去的幻影和主动放弃的生活……”两位母亲的目的虽然一致,但出发点却大不相同,这使她们的行为看似相似却有了本质的区别。伦理身份继续、或者更加混乱的结果就是伦理结始终解不开,这也导致了迪利亚和夏洛特两人之间矛盾在蒂娜婚礼前夜爆发。在当时,青年女子在婚前是不被允许了解任何与性有关的知识的,只有在新婚前夜才被给予一些有关两性和婚姻关系的指导,在传统上这一任务其母亲来完成。对于夏洛特来说,虽然早已接受阿姨这个身份,但从未被承认和满足过的母爱却使她格外想在这个时刻扮演这个重要的角色。而迪利亚,在正式确立与蒂娜法律上的母女关系后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才有资格担起这一任务,不仅如此,蒂娜的新婚前夜对她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蒂娜新婚前夜的甜蜜和祥和中包含了她自己过去未实现的幻想……婚礼前的这几天,她感觉自己变成了蒂娜,而蒂娜就是少女时代的自己……她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了选择,而成熟后也接受了现实,但现在,这秘密的快乐是对她错过但从未放弃的一切的补偿。”[1]78两人各执己见,在争夺过程中互相指责,多年的积怨彻底爆发。夏洛特最终道出了自己对迪利亚的不满:“你用你的忍耐和慷概抢走了我的孩子,而我也一直因为她而忍受着这一切,因为我也没有别的选择。但今晚,今晚她属于我。今晚我就是没法忍受她叫你妈妈。”在夏洛特坚决的态度面前,迪利亚终于让步。但出人意料的是,夏洛特最终还是把好不容易争来的机会让给了迪利亚。其原因并不复杂,她一直以来所有决定的出发点都是蒂娜的幸福。而蒂娜当前的幸福和她大家族养女这个身份息息相关,让她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份只会引起更多麻烦。因此无论夏洛特对母亲的身份有多渴望,那些迫使她隐藏自己身份的社会伦理压力让她再次服从了社会规则,做出了永远向女儿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伦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