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民道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道德、道德权利、
一、道德权利:公民道德的题中之义
“公民”(citizen)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其原意就是“市民”。在古希腊,公民就是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他们着重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界定公民权利。对古希腊人而言,权利就是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的资格,公民权利主要是政治权利,它是公民社会的根本。而在古罗马时期的公民,则强调法律对公民个人和公民团体利益的保障,特别看重个人私有权或公民权利的私人性,这对近代以来西方公民权概念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从自然法的理论出发,把公民权看成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自由平等权利,而在社会中实现这种自由平等,就必须使国家保障人们自由支配自己的意志和行动。资产阶级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就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了“人人平等”和“在民”的原则。全体公民在法律上都是国家的主人,因而也是国家的公民,所以,在西方形成了“公民意识即权利意识”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属于臣民社会,即没有实现国家与社会、个人的分离,个人是从属于国家的,是国家中的“子民”,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的公民概念。臣民社会的基本构架是单向度的国家权利与个人义务,即国家拥有无限度的权力,而个人则有尽不完的义务,从“五伦”“十义”到“三纲五常”,都是义务性规范。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专制造成了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而这种失衡反过来又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因为一个社会的人民,如果没有权利意识,就没有自保意识;没有自保意识,就只能企盼“青天大老爷”的出现,统治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真正保障公民权益的社会,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路线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范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01JA720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建华(1959——)男,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周蓉(1979——)女,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们对公民社会的特性缺泛应有的认识,甚至出现过公民权利普遍遭践踏的局面。因为经济上的高度计划性指令和政治上的绝对服从,使得在道德生活领域也是主体性丧失,尤其是无权利可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不仅在法的意识上而且在伦理意识上,都明确了权利意识。现代法把保障公民的权利看作是法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与现代社会的公民伦理意识相一致的。所以公民的权利意识,不但是公民社会的法治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伦理要求。
权利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首先体现着保持个体人格之独立性。现代文化环境使个体人格通过法律权利的保障而从社会整合中独立出来。在依法治国中,不管是与自然人人格相关的一些权利诸如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婚姻自、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择业自等,还是和法人人格相关的一些权利如企业(公司)名称权、所有权(经营权)、产品的商标权等都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下来。这些权利规定,从本质上讲是使各种法律主体更加个体化,突出其个体存在及其能量的释放,从而也使个体在法律权利的营养中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可见,倘没有法律权利的营养,则自然人与法人便无法以独立的人格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很难保持个体人格之独立性。
其次,权利精神体现人的尊严实现和人格的完善。权利的道德意义就在于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利益和对待,包括道德选择的自由,人们在一定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尊严和受惠性以及道德行为的公正评价。从而使道德主体因行为高尚动机和社会的公正评价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的愉悦和满足感。R·冯·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中举例说,一个英国游客为了保卫古老的英格兰权利,为抵制旅店老板和车夫的过分要求,宁愿为此花费十倍于他被索要的钱财,也要讨个公道,索回自身在精神上的利得。这样的争权利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怀吗?相反,在侵权者面前一味地容忍退让或者任意地割让权利,尽管也可以说是“自我牺牲”行为,但决不属于高尚的道德精神,而是出卖或牺牲公正的卑鄙!权利的品德和作风不仅直接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还表现为对肆意侵犯权利现象的反抗和斗争。一个人对自身正当权益的追求本身就是对善的、幸福的期待和向往。而如果他是出于对肆意剥夺自身权利行为的反抗,那么他就具有抗恶的意义,从而道出了“为权利而斗争”——权利精神的道德意义之所在。
再次,权利精神体现一种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法治价值中始终是相互的、对应的。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法律规范中,既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权利与义务作为一定社会利益的体现,共同担负着对个体行为的评价功能。当法律分配义务时,这些义务必须是从权利中合理地被引申出来的。凡不以权利为前提的义务都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可见,依法治国过程中的权利精神内在地蕴涵自主、平等、自由等道德要素,放射着崇高的道德之光。
当然,作为公民道德核心内容的权利意识,不仅是指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是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现代法之所以把权利作为一种道德资格来确认,就在于它有着要求他人或社会给予尊重和保障的内在因素。公民的权利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政府及其法律应该保障的权利。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首先在于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因为权利就是主体人的自由,就是主体人格的客观化,对权利的侵害就是对主体人格尊严与自由的侵害。若人们对权利侵害置若罔闻,甚至忍气吞声,那以主体性人格的权利为基础的法律秩序就难以建立起来,现代社会的德治也就缺乏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对权利的维护与对义务的承担,在公民社会里应当是对等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1]只有正确认识公民社会的性质,才能了解公民道德的实质性内容;只有明确了公民道德的核心,才能有效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二、道德权利较之于法律权利的特殊性
权利表示着某种社会关系,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权利的最基本涵义就是一个人应该或可以从他人、从社会那里获得某种作为或不作为,最初是由道德和习俗来支持的表示应然的正义观念,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是融为一体的。中世纪后期,阿奎那提出把权利理解为正当要求的明确概念。格老秀斯把权利看作一种品质,认为权利是人作为一个理性动物所固有的一种品质。由于它是一种道德品质,就使得一个人拥有某些东西或做某些事情是正当的和正义的。近代古典自然法学家霍布斯和斯宾诺莎根据自由权来解释权利。权利就是一种免受干扰的条件。耶林提醒人们注意权利背后的利益,他认为权利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利益。所有的利益并不都是权利。只有为法律所承认和保障的利益才是权利。在边沁那里,对权利的认识就更为极端。他说:“权利是法律的产物,而且只是法律的产物;没有法律就没有权利,没有与法律相反对的权利,没有先于法律存在的权利。”[2]他甚至直截了当地声称:“权利和法律权利是同一个东西。”[3]这种一味强调权利的法律属性,而排斥了任何非法律权利形式的说法被后来的许多学者予以了修正。美国伦理学家彼彻姆说:“权利体系存在整个规则体系之中。规则体系可能是法律规则、道德规则、习惯规定、游戏规则等等。但是,一切相应的权利之所以存在或不存在,取决于相应的规则允许或不允许这项要求权,以及是否授予这项‘资格’。”[4]美国法学家庞德也认为:“影响他人的行为之能力即可称之为权利。倘使某人虽有一种能力足以影响他人的行为,因关系某项利益之故,使之必为或必不为一事。然是持道德为后盾者,可称之为道德权利。惟一经法律承认或创造之后,而法院又随时可用国家权力加以强制执行者,如此能力可称为法律的权利”。[5]由此可知,道德权利并非不存在,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被包含在权利之中的道德权利也就渐渐为人们所了解。按照阿奎那的观点,权利就是一种正当的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行为“正当性”的评价。我们知道,这种正当性的评价根据既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道德、风俗习惯,所以权利就不应局限于法的领域。它应当体现在社会习惯、道德、宗教、法律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法律权利等许多内容。就是在边沁自己的理论中,也不得不隐晦地承认法律权利并非权利的唯一形式。边沁曾说:“除了通过法律或某种具有法律力量的事物做中介,任何概念都不能与像‘权利’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6]可见,边沁的说法是留有余地的。既然除了法律之外,还有“某种具有法律力量的事物做中介”,那么,存在另外一种权利语言也就成为可能。于是,有人不无道理地推断边沁有这样的意图:即承认可以被称作为实在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东西。因此,道德权利的存在不是虚构,先前种种把权利局限于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观点就显得过于狭窄、失之偏颇了。那么道德权利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道德权利指的就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利益和对待。道德主体有权作为或不作为,作何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必要时借助于一定的道德评价形式(如社会舆论)协助实行一定的道德权益。为了更好地说明道德权利的特性,我们把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作个比较,从而使其更加清晰。
首先,道德权利的范围大于法律权利的范围。人的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无不为道德所规范,而一切权利与义务都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因而也就无不为道德所规范,无不为道德所承认或拒斥。反之,法律则仅仅规范人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法律权利义务亦仅仅是权利义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权利义务则只是道德权利义务。按照富勒的说法,道德可以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其中义务的道德便可视为法律。亦即若是违反了义务的道德便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若是违反了愿望的道德,则不会受到法律的惩治。可以这么说,法所禁止的,必为道德所不容;法所提倡保护的,必是道德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法律上受到保护的种种权利都是在道德上受到保护的对象,而反过来就不一定正确了。比方说,友谊和爱情中的关系就只是道德调整的范畴,而不属于法律的管辖范围。人们在友谊和爱情中所应享有的诚实对待、不被欺骗的权利只是而且只能受到道德的维护,只有当侵害他的这种权利的行为到了触犯法律的时候,法律才可以插手。否则的话,人们就不能请求法律的保护。因而,从权利范围的大小来说,道德权利的范围明显大于法律权利的范围。
其次,道德权利受到损害的救济途径只是通过舆论的力量和内心的自省,不如法律权利受损时所得到的救济那么有效和明显。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上来说明。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保证的规范,有国家强制力为保障。一旦法律权利受到侵害,人们可以诉诸法律,在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下,通过刑罚手段惩治侵权人,或是通过损害赔偿,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等手段将权利受损的程度降到最低点。而道德规范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由社会舆论、习俗、一般的社会影响和人们内心信念所保证。当道德权利受到侵害时,也只能通过舆论的谴责或者侵害人的良心自省来救济。显然,这种救济力度十分有限,对受害人的保护也很微弱。所以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人们可能不会因为出于对道德的敬仰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权利,但是人们却会因为出于对法律惩戒的惧怕而尽量避免对他人法律权利的肆意践踏。
再次,在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上,道德权利显示出不同于法律权利的特性。一般而言,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经典论述。在法律领域,权利与义务具有严格的对应性。法在赋予权利时应要求义务,法在要求义务时应赋予权利。有主体行使权利就必有相应的履行义务的另一主体;有主体履行义务就必定有另一主体享有与该项义务相对的权利。各法律关系主体都应在享有权利时自觉履行义务,在履行义务时依法享有权利。比如,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未成年子女有享有父母抚养的权利;父母年老时享有被赡养的权利,子女则相应地应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任何一个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是因为其必须履行义务,他履行义务是因为他必然享有权利。但是在道德上情况又是怎样呢?一方面,从权利和义务的对象来看,倘若像权利和义务的“逻辑相关性”所表达的那样,有履行义务的主体就必定有享有与该项义务相对的权利的另一主体,那么,一个人在道德上负有仁慈的义务、行善的义务,但是对于接受了他的仁慈对待和他的善行的人来说,是不是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拥有受到仁慈对待和得到他人善行的权利呢?按照权利义务一致论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权利,这另一个人就有义务让他行使这种权利。但是,如果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义务,则另一个人未必就有要求履行这一义务的权利。比如上面所举的行善的例子,有行善的义务存在,但这种义务并不赋予相应的权利。弗兰克纳在《伦理学》中写道:“一般说来,权利和义务是相关的,如果X对Y有一种权利,那么Y对X就有一种义务。但我们已经看到,反过来却不一定正确,Y应对X仁慈,而很难讲X有要求这一点的权利。”[7]很显然,这里涉及的道德义务不可能与债务人负有向债权人偿还债务的义务相提并论;至少,这种道德义务在其对象上不可能像债务人的义务对象那样确定和无可争辩。也正因为如此,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对等性就得以了弱化,即认为一切权利都赋以义务,但并非所有义务都赋予权利。[8]另一方面,从道德主体自身的义务和权利而言,其履行的义务和获得的权利也不是简单的直接相关关系。他获得的某种权利不是一定因为他履行了义务,他履行的义务和获得的权利即使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也不是完全对等的。举个例子来说吧。一个人在道德上有行善的义务,帮助困难中的其他人。对于其他人来说,他获得了接受帮助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获得不是一定因为他在此之前也履行了行善的义务;对于行善的人而言,他履行了行善的义务,但是即便当他日后处于类似情形之下也有请求报答或帮助的权利(这个问题在下文中将要论述),这种对等关系也不像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对等关系那样严格。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种不完全对等性,而否认了道德权利的存在。
三、道德权利的在公民社会中的表现
道德权利的范围要大于法律权利的范围。可以这么说,法律上规定的种种权利基本上在道德上有着同样的体现,法律权利同时也受到道德的尊重和维护。在现代公民社会中,道德权利以不同于法律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也就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一,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道德的领域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领域。它与法律的强制性不同,人们的行为在道德领域具有鲜明的自律性特征。人作为道德关系的主体具有的意志自由,体现了人的能动性、主动性,使人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和人格,它使人们在多种可能性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信念和理想进行选择,使人不是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按照别人指定的方式去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来造就自己的德性和价值。因此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主体享有的行为选择的自由权,意味着行为主体有权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之间、在对立的价值准则之间作出取舍,这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干预。只有在这种自由权的行使过程中,人的本质、人的特性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道德的功能、道德的作用也才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当然,道德主体在行使了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后,如果违背了道德义务,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上的责任。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暂且不论。但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总有一定的道德选择的可能性范围,这种范围也就是人们道德行为自由选择的范围。
第二,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这指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应受到的对待,即被尊重。人作为平等和独立的道德主体,有着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他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人们某种道德角色能否得到社会认可,将直接关系到人的道德利益能否实现的问题。在特定的道德关系中,人们往往扮演着特定的道德角色,有其特定的地位、尊严和人格,因而都应受到对方的尊重。比如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有权受到尊重,因此学生应珍惜老师的劳动,对老师的教诲诚心领悟、感激在心;同样,学生也有他的人格尊严,老师也应对其予以尊重,教而不厌、诲而不倦。在买卖关系中,买者应受到的对待是卖者的百拿不厌,百问不烦;而卖者所应受到的对待则是买者的恳切询问和真诚交易。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中,病人理所当然应得到尊重,医生应对其精心治疗,耐心调理;医生也须得到同等的对待,病人应积极配合,不能无理取闹。其他诸如演员与观众、律师和委托人,都存在相互尊重的道德权利。就是在家庭关系中,也仍然存在这种相互尊重的道德权利。在夫妻关系中每一方都有要求对方爱自己,关心自己、体贴照顾自己的权利。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给子女以家庭的温暖和长辈的疼爱;子女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给父母以爱和晚辈的孝心关怀。近年来,不断地有一些年老的父母状告子女只在物质上尽义务而忽视对其情感上的关心,一些法院在判决中对这种权利也给予了认定。尽管这种做法是否有法律扩张、侵犯道德空间之嫌仍然有待商榷,但是这种权利无疑首先应该是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第三,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从道德主体而言,他履行道德义务,是出于无偿的动机和奉献自我的精神。但是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而言,则应该对其的道德行为给予褒奖和肯定,使尽道德义务的人能够得到社会和他人公正的评价。虽然他自身没有要求给以公正评价的权利,但社会必须认可道德主体有要求公正评价的权利,这是社会、他人对履行义务者应尽的义务,是对权利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道德主体因其行为的高尚动机和社会的公正评价而产生崇高感,产生被尊重的愉悦和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从而,不仅鼓励了道德行为主体,更重要的是还鼓励了其他的道德主体向其学习,促使社会当中产生更多的高尚行为。笔者认为,这种评价的形式不仅包括精神的褒奖,如新闻宣传、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而且还应视其情况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有人认为,给予物质奖励会使人们基于得到奖金的目的去行善,使高尚的行为变质。当然,道德义务的履行的确不能以获得某种物质利益、报偿或权利为条件和动机。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否认这种方式不合理的理由。事实上,善行的崇高并不因为他们在事后得到的荣誉和奖励而降低。现在有的人自己不履行道德义务,只要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可一见了别人拿了物质奖励就眼红,就说风凉话。对于这种人,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做了好事就只能默默无闻,做一辈子“无名英雄”吗?他们的高尚行为难道就因为他们事后得到了物质奖励就变成了不高尚的行为了吗?许多现象充分表明,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能完全尽到公正评价的义务,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往往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社会强烈要求建立的“见义勇为者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某人为了救落水儿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剩下他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需要赡养天年的父母,由谁来管?这个问题不解决,只怕见义勇为的事是没人去做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自己的道德权利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种权利和义务严重脱离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因此,道德行为的社会公正评价是道德主体价值分析方面的权利的要求和道德价值的显现形式。道德主体通过这种评价来完成价值观照,看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就内在地包含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自由,激发他的勇气并唤起他对祖国的热爱。”[9]
第四,请求报答权。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它与前文所述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对等性问题密切相关。这种权利适用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例如,甲见义勇为,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乙,由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特殊相关性,我们并不能说乙就有权利要求甲对其履行行善的义务。然而,如果乙在此之前,在类似的境况下曾经帮助过甲,那么他就有要求甲对其履行行善义务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对于行善的人来说,他在履行了道德义务之后,可能产生主张道德权利的要求。这些道德权利除了上述的社会公正评价权可能还包括对受惠人的请求报答权。这种权利的主体和与其相对应的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但是这种请求报答权是否合理?这里涉及到一个道德义务的非权利性动机问题,也就是说,当我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不能是以日后得到他的回报为目的,不能以获得请求报答权为行为的动机。一般说来,道德义务的履行不以获得某种个人的利益、报偿或权利为条件或动机,被看成是道德义务区别于法律义务的重要特征。道德义务的这一特性,集中体现了道德的纯洁和崇高。其极致的表达就是康德的“为义务而义务”这一经典命题。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以下两个基本问题。其一,道德义务的非权利性动机并不意味着道德权利不存在,它不能作为否认道德权利的理由,不以获得道德权利为动机并不表明由义务行为所构成的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存在。一个人在某种境遇中履行某种义务就意味着他在相似境遇中处于义务对象的地位时亦能享有某种权利。他在履行其义务时是否意识到这种权利,或者是否把享受这种权利作为自己履行义务的动机,都不影响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存在。其二,作为道德舆论,不能只是鼓励人们履行道德义务的非权利性动机,还应当号召人们维护由于这种义务行为而产生的道德权利要求。密尔曾经指出,施惠的人在需要救助时希望得到受惠人的报答,这是人的“最自然”和“最合理”的期望之一,如果受惠人不予报答,那等于是对施惠者的侵害,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也会使施惠的行为变得少见。可见,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不完全、不绝对的对等关系只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强调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这种对等性对于维护一种公正合理和谐的道德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超级秘书网: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出版社2001年10版,第7页。
[2]《边沁文集》第3卷,第221页,转引自:余涌:《边沁论权利》,《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第32页。
[3]同上。
[4][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页。
[5]《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集》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707页。
[6]哈特:《边沁论集》,第84页,转引自:余涌:《边沁论权利》,《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第34页。
[7][美]弗兰克纳:《伦理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3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需要分别对这10个道德规范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
(1)关于“爱国”。爱国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2)关于“守法”。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3)关于“明礼”。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4)关于“诚信”。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5)关于“团结”。团结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6)关于“友善”。友善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等。
(7)关于“勤俭”。勤俭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俭节等等。
(8)关于“自强”。自强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9)关于“敬业”。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
(10)关于“奉献”。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它是产生于人际交往之间的道德原则。中国拥有丰富的诚信文化资源,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则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修其身;欲其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孔子将诚意作为连接格物、致知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纽带桥梁,成为道德内修与外成的关节点,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与天下太平的多重社会功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契约经济,市场主体建立的经济关系,都是在法制的框架下双方签订契约而产生的,因此,诚信,即待人真诚、兑现承诺对于契约的实现十分重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流动性是正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的流动性也大大加强,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各路交通的便捷,更促发了社会流动的便易性,当封闭的堡垒被流动的浪潮瓦解之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多变,相互之间更需要建立信任准则,社会也需要构建信任机制来维护流动性下的秩序和稳定。提升公民素质也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事业,而我们这一方面相对缺乏经验,即自传统而来的社会,市民阶层相对薄弱,乡土结构异常稳固,这就使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维护个人权利的渠道和意识比较少,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东方与西方在诚信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西方的诚信是靠法律制度和,而东方则是靠人与人之间的血缘或熟人关系来维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的“外人”则要有所保留。那么,当传统的熟人社会被流动冲散为陌生人社会时,维系诚信的社会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陌生人的社会中,公民是其核心要素,以诚信为重要内涵的公民道德养成则是未来公民社会形成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生首先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担当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大学阶段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是社会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分析
(一)外部社会现实环境
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已是当前无可争议的问题。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而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成为流行的价值取向时,从某种程度上说,金钱已经取代诚信,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信仰,诚信已不再是人们心中敬畏的道德定律,不再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活动的社会准则。在层出不穷的失信风波中,包括政务、商务等诸多社会层面的公信力受到越严峻的挑战,社会公信力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而社会诚信体系则维护者社会肌体的正常范围运转,公信力的缺失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损害社会肌体的毒素,充满着负性能量,摧毁着社会民众的价值体系。这种负性能量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越过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墙”,渗透进墙的那一边。信息时代的学子们以最快捷的速度接收着社会的大量信息,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带给他们的现实冲击力远远无法被课堂上老师的道德说教所弥补,这样的外部环境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内部学校教育环境
再看内部的学校教育,仍旧停留在观念的解释、说教的程式、知行的脱离之上,道德观念的解读和阐释是重要的,它将会告诉学生诚信是什么,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然而,我们的诚信教育构建于一种过于宏大的意识结构中,在现实的拷问下,无法说服学生将诚信纳入其日常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学生都知道概念,也知道价值,但无法从内心深处获得认同,因为诚信缺乏的社会环境传达的信息是:也许,做一个诚信的人反而无法带给他们想要的生存机会。教师们的教学程式依然采取说教,更有一些并不具备师德的人也加入了传道者的行列,起到了坏榜样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对于诚信品格的思考和认同上更加迷惑,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教育现实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践行去固化其受到教育或感染的道德理念,从而知行脱离,无法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以公民道德实践为原则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探索
通过不同机构或课题组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逃课现象严重、考试作弊、剽窃论文、在招聘中浮夸、在简历中作假、在网上造谣,甚至人身攻击等等,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在同学中受到谴责,而且还往往被作为经验推广,这与现代社会对人的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道德规范是相违背的。而诚信观念的淡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所在。对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仍主要在于高校,面对内外部都堪忧的诚信环境,面对教育主体自身诚信状况的不乐观,高校需要思考,如何构建起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性机制?
(一)以社团为载体组织诚信主题的各类活动
诚信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黄金准则,是公民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大学阶段,寻找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诚信教育机制,对于其日后建立良好的诚信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将诚信问题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应该着眼于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构建,着眼于他们道德生活的需要。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活动载体,社团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内心需要以及社会期待等因素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很多走入社会后发展得不错的学生大都是有过社团经历的,而大多数具有丰富社团经验的学生在走入工作单位后都能成为骨干,因此,社团可以也可能成为培育学生道德养成、实践道德原则的重要平台,而实际上,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且其道德实践更应该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其人格品行的内涵,光有信念是不足以形成道德力量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社团可以作为道德践履的机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社团可以围绕“诚信”这个核心问题,以社团的不同属性寻找不同的角度,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学生日常组织和参与的社团活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从而逐渐将诚信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并内化为今后的诚信行为。
(二)以多维度的人文视角营造大学校园的诚信文化
人文精神也称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反对以神为中心的“神文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理念,它包含几个基本元素:人性、自由、理性、独立、关怀和协调。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内心的道德理念,以及社会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只要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诚信的重塑将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高校的诚信教育不能因诚信而诚信,而是要综合分析诚信品格发生作用的因素和契机,努力创造这些因素累积、契机发生的环境土壤。一是责任意识,责任首先是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认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这些角色的认同感是责任意识的基础,有了责任意识,才会履行应尽的职责,实践应行的操守。学校可以多创造些社会模拟平台,通过社会角色的模拟,来促进学生的角色认同,继而增进责任意识。二是自律意识,失信行为的发生往往就在于自律意识的淡薄,独生子女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性的意志力缺乏,当面对外界的诱惑或者压力时,往往会无法抵挡或承受。因此,高校可采用各种方法去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力,让自律精神能闪现在学生喜爱的或日常的活动中,他们才会愿意去行动。三是审美意识,诚信是真和善,那么势必会与美相连接,审美意识的培养会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净化人的心灵空间,使其能自觉性地抵制虚伪和丑恶。高校可多开展艺术文化活动,除了艺术特长生之外,更应鼓励普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以道德践履的基本原则建构诚信的实践机制
一是建立诚信制度,以外部性强制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并内化为其诚信品格。建立的诚信奖惩制度,对违背诚信的大学生进行批评处分加大了学生的失信成本,促使学生强化诚信意识,从小诚信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与诚信修养。
二是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同时引入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首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高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杜绝校园内的不诚信现象,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高校必须强化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促进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家长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家长必须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最后,要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文摘要]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社会不公正现象严重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应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公民公正意识等方面来改善社会公正的环境,促进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根据区教育局《___在全区开展公民道德宣传实践活动___》【赤红教字(__)__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迎接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巩固文明城区建设成果,提高全区的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水平,培育文明向上的健康风尚,我校___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___,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今年__月__日是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喜迎___成立__周年,我校党委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精心___,周密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党建及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形成了领导亲自抓,分管教师协助抓,教师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道德建设氛围。
二、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我校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___开展道德宣传与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道德意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筑牢思想基础。
(一)召开座谈会,___学习提高认识。
__月__日上午,我校主要领导___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援引吴大观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全校教师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题开展道德建设体会交流,使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校长车立新强调,全校教师要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校师生,借以大力弘扬好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倡导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尊老___、邻里互助的精神。会上,校长车立新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并要求全体教师注意收看__月__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_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电视节目。
(二)制作道德标语牌匾,引导学校文明礼貌风尚
__月__日,校领导为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动员全校师生专门制作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相关标语,分别悬挂于校内的醒目位置,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全校师生及全村居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收到熏陶。
(三)___收看专题节目,真切感受道德的力量
__月__日___时,根据校领导的安排部署,全校师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第_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仪式《道德的力量》晚会。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___类道德模范板块,晚会采用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情景再现、歌舞表演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不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同时也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最生动的道德教育示范课。回到学校后,大家还在沉浸回味着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纷纷撰写心得体会借以表达对道德模范的由衷敬意和高度赞誉,全校师生表示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严于律己,争做有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
(四)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学习讨论
__月__日下午,全校开展以“学习道德模范,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有各班教室带领学生学习了全国楷模、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明礼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小事做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全体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在全校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全校师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积极引导师生以道德的力量催生文明行为,以文明行为树立良好公民形象,以良好公民形象促进全面发展,争取更好成绩为建国__周年献礼!
2021年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总结
我局以提升道德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原则,引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主动走进道德讲堂,不断修身律己,争做文明表率,作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了道德讲堂阵地建设
1、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宣传度。发挥水文网站作用。在___水文网、___水文网信息___篇,增强媒体宣传影响。在《___日报、《潇湘晨报》、《___晚报》、人民网、红网、新华网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___余篇次。在新浪、腾讯上发贴,发博客___次、微博___次。
2、不断建立道德建设激励制。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竞赛奖励活动,对在___德、树新风方面获得争取荣誉奖、创新成果奖、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奖均给予奖励。
二、推进了道德提升工程建设
___学习___大报告,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学习_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___干部职工收看全省水文系统作风建设视频会议、全省水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入党___为党干什么”大讨论,举办业务管理培训班等。紧紧围绕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力量凝聚到、精力集中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推进了道德实践工程建设
1、典型感召实践。___开展“党员先锋榜”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已高高树起。在这支仅有七十多人的水文队伍中,就有___名水文人的事迹被传诵,“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xx、___省直工会劳动奖章获得者——xx、“___市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xx等等都已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榜样。
2、献爱送暖实践。开展发善心,送吉祥活动,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可信、敬业奉献、尊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倍出广大党员干部涌跃慈善捐款分别达___元。
3、“一对一”帮扶实践。实施新老结对“一对一”道德养成工程。我局认领了雨花区华云社区的刘玉珍老人为帮扶对象,在积极帮助刘玉珍老一家解决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他们克服思想消极畏难发愁等情绪,从情感上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引导帮扶对象家人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学习上支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扶贫济困、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江苏伦理学会会长,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主持开幕式和主题论坛,并全程参加了交流会。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组首席专家王燕文作大会主题报告,从加强公民道德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当代公民道德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公民道德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道德问题,公民道德素质并未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同步提高,当代中国在公民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是中国社会“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表现在价值共识与价值多元的冲突、道义取向与功利取向难以平衡、道德自主与道德引导的张力突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之间难以统一等,这都需要从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双重互动的结合上作出思考和探索,将培育与发展公民道德,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作为国家战略。王燕文部长的演讲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充满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为交流会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会议期间三十多位专家作了主题演讲或专题报告,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近60篇论文,这些发言与文章聚焦了“公民道德发展”研究的各个方面,或提纲挈领,或细密人微,或形上探幽,或形下究诘。试归结之,专家学者们观点围绕的核心是何谓公民与公民道德,如何成为公民、成就公民道德,关键点是如何建构公民之“公”的伦理,如何生成公民之“民”的道德,公民道德是伦理与道德在公民身份上的合一,涉及的具体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现综述其中主要观点。
一、公民、公民道德与现代文明
概念的清晰是研究的前提基础,大会主题内在要求了公民、公民道德的概念需要放在“现代文明”之中加以把握,学者们在坚持这一立场之下,分别从历史溯源、中西对比、哲学辨析等角度对何谓公民、何谓公民道德展开研究。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首先点出了现代文明的特征,现代文明即是全面的现代化,现代化又体现为全球化、专业化和公民化,因而公民对人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代化身份。江苏省委党校杨明教授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回溯了中国公民身份变迁的历史并认为相对于削足适履地使用西方公民概念,这才是中国公民道德研究与建设的现实起点。中国的公民概念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臣民一国民一人民一公民的演变过程,直到1982年宪法“公民”内涵才得以确立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一身份标识成为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每一个个体的“元身份”,是人们身份的最大公约数。而公民道德的生成是中国不断追求现代化的自然结果,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详细论述了其意义、方法、原则等问题,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20字的具体规范。公民道德的提出凸显了对“公民”这一道德主体的关注,使得道德建设与发展有了最广泛的基础,也体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路。
与杨明教授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公民是一个西方社会思想史的概念,最初发祥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能够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人,这从源头上规定了公民概念的政治性,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参与权上的平等性,同时在西方政治传统中公民概念与臣民相对。公民身份是一种政治身份和法律身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群教授进一步指出法律承认的公民仅仅是一种公民资格,要成为现实的公民则需要相应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的行为实践达到好公民的境界,但是我们也应当区分公民的政治教育和公民的道德敦育之不同,前者的目标是培养好公民,后者是培养一个善者,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好人是好公民的前提,最好的境界是好人与好公民的同一。
尔南大学樊和平(樊浩)教授提供了系列研究文章,以道德哲学之思辨把握公民道德的内涵。他认为从语词结构上公民道德不能一般地诠释为“公民之道德”,而应该诠释为“成为公民的道德”或“作为公民条件的道德”,“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公”与“民”的同一,其同一体不是道德,而是伦理。公民道德的尖端性难题是伦理之“公”如何存在,道德之“民”如何生成。伦理之“公”既存在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辩证,又在中国社会具体呈现为“计划经济――单位制”――“市场经济――后单位制”的现实形态,伦理之“公”既存在于客观上、制度上的公正、正义、伦理善、社会善,又要求个体将伦理之“公”变为道德上的“公”之造诣。道德之“民”是一个诞生的过程,诞生于伦理,并由“伦理人”向“道德人”进发,最后在“成人”中最终完成。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同一,同一于精神。由此,中国社会期待着伦理的涅磐,精神的日出。
二、公民道德研究的道德哲学立场
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可能演绎出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于公民道德来说亦是如此,不同的道德哲学立场对公民道德的认知与演绎也不相同,进而会导致不一样的实践态度。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认为在现代文明日渐开放与民主的全球化趋势下,在当代做/成为一个好公民比传统德性伦理学做/成为一个好人更加紧要,而做/成为一个好公民就要关注公共善,从“我们”而不是“我”出发。“我们”的范同是“我”加上“他者”,而且是“多元他者”,“多元他者”包括他人、世界和超越界。从西方哲学史被遮蔽的他者中重新阐发他者的伦理意义,潘小慧教授回顾了列维纳斯、德里达、德勒兹等对他者的研究,并认为当今我们需要的公民道德是一种“心中有他者”或“为他者”的伦理学。
与潘小慧教授的“我们”包含着“他者/多元他者”不同,德国Kassei大学的Philippe Brunozzi教授认为“他者”很难定义,也很难真正作为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我们”的立场是一个公共的、每个人关注他跟每个人相联系的立场,每个人都考虑到别人,这一立场不是为了证明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是为了辨识分享的经验,并试图创造我们分享的道德世界。这一从“我们”出发的共享理由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非常重要。
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Christian Piller教授提供了一个修正功利主义的方案,他认为善恶是什么以及如何趋利避害是功利主义的基本考虑,伦理学成了思考善最大化的练习。但是在进行功利考量的时候被认为是社会最大的善往往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善的,对另一部分的人来说可能是恶的,因而在考虑goodness的时候还要考虑goodness for,即对谁来说是善的,要将对社会最大善的考量转向关注人及人与人的关系。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制定也应从对谁有益(goodness for)出发,而不是善本身的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我们反思公民道德问题应该从一个更广泛的道德哲学层面人手,即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伦理生活涉及了认知层面的人是什么,这是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道德主体的理解;评价层面的人为什么活着,即人生目的问题;规范层面的如何活着,这关联着人的实践层面;最后就是活得怎么样的问题,与“生存感”相联系,生存感的核心是意义感。道德实践也涉及认知层面的是什么,评价层面的应当做什么,规范层面的盘如何做,道德实践要求人要有道德感,使得个人的道德意识“实有诸己”。当下的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要特别关注生存感和道德感。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
公民道德不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今中外的公民道德建设资源都能为我所用,对“他山之石”可以加以批判性改造,对传统可以加以创造性转化。
成中英教授是海外知名新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的,当人们没有历史身份认同的时候,现代化将变得空洞。因而在公民化要求我们实现“公”的权利,促进民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儒家的资源,要对儒家主动进行现代化转化。儒家的“五伦”与公民道德有点关联的是“君臣之义”,但这显然小够,因而要在“五伦”之外倡导第六伦,成教授称之为“公伦”。儒家能提供给公民道德建设最大的启示是从人的内在性看公民道德,注重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将内在性的道德转化为外在性的规范。这样使得公民道德既发挥了德性,又履行了责任,再主张了权利。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从“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谈起,他认为尽管“全球幸福指数”统计指标存在地区差异性以及民族适应性的问题,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德行导致幸福,行为良好的人更幸福,而幸福与否对公民道德有直接的影响,即幸福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好公民。“全球幸福指数”的五项指标有三项涉及到了伦理道德,即政府廉洁、个人德性以及生活选择的自由度,从中启示我们从公民的幸福促进公民道德的角度要完善制度层面,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培养个体的善恶心;提升公民的选择自由和选择能力。
韩国交通大学洪容教授提供了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韩国,公民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目标设定中最重要的部分,人才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公民道德教育,具体方法是增加学生的道德性涵养,培养健全人格及民主市民意识,开放多方面的能力。台湾中央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叶光辉教授从台湾对待老龄社会的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个孝道双元模型,模型反映了孝道具有公德与私德的双重特征,在个人、家庭到社会的不同层次上具有多元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孝道不仅仅是家庭的私德问题,已经是社会的公德问题,因而从双元模型来看。养老的责任要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
从整体来看,与会专家学者关注最多的还是中国文化传统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意义。中山大学李萍教授通过对200名法律系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发现,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不容忽视,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植根于生活在某一文化体中人们的意识,因而公民教育要考虑文化传统预制性因素并以文化的本源性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认为整合社会秩序、培养公民离不开社会教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有必要重建礼义之邦,以再显“礼义之邦”的风采;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另辟蹊径,从诚信的角度思考公民道德建设,“诚”来自于儒家,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信”来自法家,是外在的立信,儒法结合才能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提出“道德殿堂”概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道德典范构成了“道德殿堂”的真实性内容,当下所提倡的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殿堂”的时代特色,能够为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教化。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
如何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或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何者优先的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如何操作的问题,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关于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张从底层设计开始,由基础而建设;二是主张先进行顶层设计,制度或体制优先;另一种与前两种的整体设计不同,而是从具体的现象、具体的群体入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底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甘教授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把公民当公民看待而非臣民,这又取决于能否把公民当人来看待,是否把人当人看,意味着是否把人作为自由、自主的,具有个体之地位和价值的自我目的者来看待。回到中国社会,关键是要完成三大转换:由义务伦理向权利伦理转换;由血亲出发的特殊的、天然的伦理向普世伦理的转变;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转变。这是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必须加入这一全球的进程之中。吴潜涛教授认为公共性、公共精神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生活成为人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是要成就国家、民族的公民道德,具体做到三大结合:最底线的道德要求与公民道德的其他规范相结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与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相结合;最后是二者与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相结合。
顶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杨通进研究员、孙春晨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杨通进研究员认为制度层面的完善比个人美德的养成对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更重要,因为制度的伦理功能大于个人美德,制度保障了人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制度是维护道德的中坚力量,同时制度伦理是判断社会道德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抓手应是制度创新,具体来说要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以吏德建设为突破口。孙春晨研究员认为一个和谐、有序、安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必然有助于公民道德品性的培育和整个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怨气较重,信任危机存在,部分社会群体道德败坏,导致了道德状况令人堪忧,亟待以伦理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为公民道德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王小锡教授认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公民道德的自觉,“四位一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美德)整体推进,创制道德实践体系,完善社会诚信建设机制,治理突出道德问题,关注“特殊群体道德”,切实规避道德风险等措施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第三种路径的研究有很多,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认为当下社会心态问题重重,这是转型期的特有心态,表明了公民意识的觉醒,道德要求多样化、多元化,但是如果不积极疏导也会带来社会恶果,因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社会心态建设与疏导非常重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周晓虹教授与葛晨虹教授观点相似,他认为对当代中国来说,除了中国经验,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中国体验,中国体验呈现积极与消极同时存在、人格的边际化、社会心态的两极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来自于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的Robert Weller教授从人类学田野调查出发观察到大型的宗教组织虽然人际关系主要由弱关系构成,但是能够发挥比小型宗教组织强关系更大的社会作用,强关系主导下的组织救助的多是熟人或者具有血缘、亲缘的人,而弱关系更容易救助陌生人,有助于推进更广泛的慈善,这恰恰是公民道德的特征,弱关系的宗教组织有助于推进公民道德的养成。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从政务诚信的角度探讨公民道德发展的政治伦理条件,她认为政府的公共信任奠定了公民认同国家的道德基础,因而政府要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创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坚持诚信的价值取向,方能增强公民国家认同信念。苏州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探讨了企业家的财富德性,生产财富是企业家的身份认定,财富的内涵要从创造财富的主体来规定,因而人赋予财富以终极目的,企业家对待财富应“取之有道”、“回馈社会”。南京大学林闵钢教授主张以中产阶级为道德的中间力量建设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基础性、主体性、合法性的地位应归属中产阶级。
五、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即是公民道德建设未来要达成的结果,与会学者们认为公民道德同样承载了“中国梦”的内容,因而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教授强调公民道德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比任何经济建设更复杂,也更缓慢,我们要有耐心。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认为公民的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核心价值的基础,公民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因而在公民认同推进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建设公民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为人们进入公共生活搭建平台,因此推进公民认同最终要建构核心价值,论证政治伦理基础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的稳定。
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认为公民道德的目标指向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它也必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实在内容。南京社科院叶南客教授认为道德体系建构过程与人的现代化内涵指向具有一致性,公民道德建设推动了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同时也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这又回到了王燕文部长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所提到的,“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使人们过上有道德的幸福生活,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追求目标,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
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篇幅:
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
数字城市化进程
王赵
(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
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
1
1.1
(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
1.1.1*
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
“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
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
[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
[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
作者基本情况表
姓名性别职称
工作单位职务
联系电话(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传真
通信地址邮编
E-mail
总书记同志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热烈反响表明,广大人民群众急切盼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关键词 公民教育;道德认知;道德推理;道德价值观;网络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27-04
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社会中,各国虽然存在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但是伴随着国与国之间频繁的经贸活动,资源流动性变得日趋活跃。在此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准则也随彼此公民在不同的国度频繁穿梭,导致他们存在多重身份和忠诚度下降,因而公民道德教育方式和道德水平受到各国重视和关注,这也是人们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
国外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状况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在1959年创立时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聚焦各国教育制度、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1]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项目理事会(EDC, European Democratic Civics)提出:首先,要探讨民主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其次,理解民主公民教育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确定和支持属地公民的案例研究。[2]
(一)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的研究维度
一是政治合法性维度:与公民的权利和职责相关,需要尊重现行的政治体系和法律。二是社会维度:在有关社会公民机构框架内,参照社会范围内个体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相互运作。三是经济维度:理解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工作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都与商品生产、生活消费以及社会化服务等经济功能活动有关。四是文化维度:根据社会团体内的传统价值分享方式,维护集体形象和他们的表述方式,包括其具备的历史性文化积淀。[3]
(二)国外公民道德教育典型特点
IEA于2001年了一项耗时6年的国际公民教育研究项目,其研究结果关注公民教育的质性案例研究。[4]
德国:大多数当代德国在校儿童都在统一后的德国环境中成长起来。在公民教育方面,各州的教育也有自主性。公民教育一般从七年级开始,每周1小时的公民教育课程已成常态,内容包括社会关系、民主、政治、法律、媒体、经济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维和教育。
英国:在英格兰,立法机关将公民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之中。工作团体已经认同了公民教育的三大主题:社会性道德义务、社区参与、政治修养。在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用于强调远离政治暴力,迈向民主政治的和平进程。
美国:在美国50个州的15000个校区内,公民教育呈现多样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有一门“社会研究”课程,其实就是公民教育课。在美国大多数州的学校里都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这门课。重点是有关民主的教学,主要原因是切合美国的宪法出发点。公民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但就是没有官方的教科书。公民教育的案例研究建议公民教育文本大篇幅描绘的是维护个人权力,而不是公民的义务。学生课外活动的重点涉及“服务学习”。公民道德教育没有国家级的考试,但是有“全国教育进步测试”(NAEP),通过调查样本学校周期性测试学生的公民知识。
国外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一)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从1967年开始在初中取代了道德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宪法、立法和国际关系,包括爱国主义价值观、公民忠诚度和公民意识。新加坡教育部了“好品德好公民教育”大纲,并将在2014至2015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5]
1. 公民道德教育核心价值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大纲聚焦公民道德教育6大核心价值,[6] 分别是:尊重、责任、正直、关爱、弹性、和谐。
2.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公民道德教育应该优先选择的方法是基于过程而不是基于内容,因为基于内容的道德教学方法重点大多关注道德行为的事实和信息,从而也更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而基于过程教学的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7]
3.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策略
公民通过教育方式去思考自己的角色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他们被鼓励进行换位思考,感受个人所做决定以及自身行为结果对他人的影响。中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感和道德行为方面需要达到以下具体要求。[8]
培养道德认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好的;在做出道德决定时,思考多元观点;持开放思维,进行道德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维护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种族、宗教和谐;了解国家福利分享包括家庭分享的价值;知道自己在社会、国家和世界中的角色。
培养道德感:学生通过理解他们的情感去认同他们的价值和行为,以便能让他们有意识地持有道德立场。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能体谅其他人的情感。
反思道德行为:基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感,学生能思考和判断他们的行为。将道德价值付诸实践。通过持续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多种族和宗教的社会中能促进和谐以及提升社会的凝聚力。
(二)公民教育的道德判断双重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M. 帕克斯顿 (Joseph M.Paxton et al,2010) 等人认为从各种不同的道德推理、循证评价和建议中提出有些道德推理缺乏追寻缘由、应用道义论和功利原则,以及抵消那些因支配行为自动滑向带偏见的倾向时,放弃道德直觉。他们主张重视证据的道德推理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9]1.社会直觉模型
海特(Haidt )在2001年提出社会直觉模型(SIM,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假设某人的判断主要受其直觉的驱动所致,而“事后推理”的“联接”假设(与传统的理性模式相反)某人的推理主要是被其判断所驱动,而不是受周边的其他方式影响。通过微弱说服力的推理联接,运用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影响做出判断,使“联接”实现互补。[10]
用社会直觉模型(SIM)理论框架来理解道德心理学:由一整套构成因果关系的“联接”与三种心理过程相联系:直觉、判断和推理。[11] 在道德直觉、道德判断、道德推理情节中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六种联系:直觉判断;事后推理;说理性的说服;社会说服;理性判断;私下反思。该模型包括“推理说服”和“社会说服”,前者通过某人的推理去影响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的判断。后者根据缺乏明显企图的推理所做的判断,去修正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判断的目的。
2.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
格林(Greene et al 2001,2004,2008)等人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 of moral judgment)。该模型假设道德思考方式依赖自相矛盾,并在某些情况下让其展开竞争。通过直觉情感的反应来驱动道义论的道德判断,让其自然而然地反思权利和义务。主张通过类似道德推理形式去控制认知过程,让实用主义和后果性判断目标得到落实。
如典型的“有轨电车难题”:当一辆失控飞奔的有轨电车冲向前方岔口时,其中的第一条道冲向5个人,第二条道冲向1人。此时在有轨电车驾驶员的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的情感反应趋向于尊重可能的受害者“权利”,所做出的“正确”决定应该马上改变车道,选择以牺牲1人拯救另外的5人。功利主义和后果性推理,让道德常识具有普遍性特征。根据社会直觉模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直觉进行成功修正之后,道德判断才产生社会的影响力。
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与海特(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SIM)不同。首先,基于规则的作用、控制了认知过程,有意识地应用功利主义道德原则。其次,道德推理能力被彼此采纳之后,道德的社会影响力会由此产生。[12]
(三)在线空间的公民教育模式
学生通过在线社区都能学习公民对话的技能,这也是民主社会公民必备的技能。如果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堡垒,技术应用于公民道德教育,在线平台能发挥其独特的角色。创设多样性的在线社区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对话,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贾斯汀(Justin Reich)认为通过学生之间的族群人口统计差异显示,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13]
1.在线网络德育教学的策略
美国道德教育网站“面对历史的数字媒体创新网络”(facinghistory.org/)的理念就是“人们做出选择,选择创造历史”。面对历史,我们自己需要提供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方法、支持实践需要的工具,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者所创设和分享更好、信息更畅通、更有思想的精神世界。[14] 在2010年,该德育网站发起了数字媒体创新网络项目,组织了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观点表达能力以及公民必备的其他相关能力。
该网络项目吸纳了来自各国学校以及全美14所中学的学生参加,如来自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南非开普敦和中国上海,教师和学生围绕2009年的一个纪录影片的记者展开调查。这是有关克里斯托弗在中部非洲的新闻工作报道,学生观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在教室内独立地创建一个微型视频纪录片,用于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在的社区和他们的强烈愿望。此后,学生到在线社区去讨论,与世界范围内的同伴分享他们的项目,谈论身份、国际正义、未来媒体与新闻工作。项目在结束后,需要进行封闭性检验,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创建、加入在线空间时,能驾驭学生们的分歧并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具体需要体现以下五个策略。[15]
(1)使用强制性的内容来探讨差异
德育工作者引领学生通过在线空间呈现他们的分歧,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围绕德育素材展开对话,纪录片的记者向身处不同环境的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并获得共鸣。
比如在线讨论,涉及一段有关在非洲刚果俘虏一位非洲儿童士兵的视频短片,被俘儿童士兵要求记者克里斯托弗原谅他在战争中的行为,理由是为了帮助他回到卢旺达去。为什么儿童士兵恳请美国新闻记者原谅?如果美国记者离开之后,儿童士兵将会如何?给网络研讨提出“原谅”的意义。有学生说:“原谅就是敞开你的心扉。”也有学生说:“克里斯托弗本人是记者,即使提出也不算“原谅”,因为记者自己不是受害者之一。”因此,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原谅”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为了吸引观众,新闻记者用视频播放风景变化过程来讲述这些凄凉的故事。学生被要求参加讨论有关权利、正义和国际义务,学生们被媒体技术所吸引,因为这个转换用新闻的方式让他们同时代的人去了解。
(2)建立起教育工作者的关系
在创建安全和信任关系之前,为便于开展协作,教师们需要拥有共同管理的权限。在数字媒体创新项目中,教师们以面对历史为题,共同参与研究并筹集经费,如在夏季组织每周一次的会面研讨活动。使用社会媒体视频编辑工具去探讨新技术在改变媒体、教育和个人身份。经费也许有困难,但是创建德育工作者之间完全在线的活动是可以实现的。在平面课堂中的“握手”过程,要拓展到不同的学校当中去,德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可用在线工具进行彼此的介绍和课堂讨论。
(3)创建分享的空间
为特定的目标和特定的群体创建“社交网络”,如实施协作学习项目,Ning技术网络在线空间(ning.com/ )是比较好的协作社区网络平台之一。Moodle(moodle.org/ )和Wiki也都有类似的协作特征,与Ning特征类似的MightyBell (mightybell.com/ )德育平台可免费提供给100人使用。在数码媒体变革项目中,每一位网络学习参与者都可以创设个人的介绍页面,包括兴趣和爱好。每个群体有一组页面,每个班级都有他们的数字化纪录片。
(4)允许学生表达自我
学生制作的微视频能提供强有力的自我表达,也给同龄人提供一个打开窗口了解他人的机会。城乡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如上海学生拍摄的是反映校园生活的微视频,而科罗拉多州的学生评论说,学校的建筑有点像美国的。加州奥克兰的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反映他们社区的团伙暴力的问题。虽然各自所处社会或许截然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班上通过公民道德教育课的内容和素材进行交流,尝试去感动整个世界。具备潜力的项目能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在线激发公民的参与性,这样学生能认同和分享多样性民族中人们行为中的闪光点。
(5)特意征召各种参与者
为网络空间公民道德教育项目征召和遴选参与者时,需要深思熟虑地选择教师。要考虑到他们中有来自国内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城市和农村,他们具备在课堂上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热情度和对项目的态度比教育专项技能更为重要。国际公民道德教育的网站(iearn.org/)是最早和最大的网站。美国社会研究教育学会(ascdedge.ascd.org/)和美国英语教师学会(ncte.org/community )等都有在线社区帮助你在美国寻找合作教师。免费给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组织提供全球虚拟教育会议的项目网站(globaleducationconference.com/ ),有利于增进各国教师之间的交流。
2. 公民网络德育案例剖析
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美国公民道德教育采用讨论和推理的案例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如果我是校长”[16] 是由美国学生在3D增强现实技术的故事网站(zooburst.com/ )创作的公民道德教育故事书,该故事书配以立体动态360度旋转故事人物以及场景,附有脚本阅读、可以翻页,增加权限可以给人物配音说话或旁白。
在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需要开放式的讨论。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通过换位思考,欲擒故纵,让学生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反思中,在自己的道德感受挫后,应该尽早重新回到法制教育的轨道上来检视自身的道德水平。
总结与展望
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一般都要求其公民在接受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通常都没有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科书。道德与知识和智力不一样,它不会自由地流动,因为它涉及个人的选择和主观的价值。
1.公民教育在一个分离的社会必定面临新的挑战,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
2.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孩子们的美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修养的公民。其次是给学生提供智力资源,让他们在德育资源的帮助下,增强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感,让他们学会对道德行为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3.当人们对道德推理获得一点感触时,或者他们能够设身处地时,他们能敏感地识别自己的无原则直觉,因此,有很多的理由会使人们相信应该主动应用道德推理的策略来培养公民道德价值观。
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始终注重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结合人们的道德关注,开展理论研讨,从理论上说清楚为什么开展“善行河北”、怎样开展“善行河北”,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激发人们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总结推广实践经验,用现实生活中道德建设的生动案例指导活动深入开展;组织重点评论文章,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引导力度。
2012年3月15日,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伦理学会在石家庄市联合举办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求是》杂志社副总编等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善行河北”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推动“善行河北”常态化、深入化,需要进一步强化“善行”意识,把践行“善”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养成“一心向善”的生活方式;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善行”氛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引导作用,推动活动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善行”制度,让制度来扬善抑恶;需要全社会争做“善行”公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要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做一个善良公民,在工作生活中时刻践行“善”。
为加强对“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省委宣传部在《河北日报》组织刊发了一系列署名“冀文轩”的评论文章,鲜明地提出了“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意在善、贵在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人民群众是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的主力军;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要在“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中勇于担当等重要论断。及时组织《唱响雷锋之歌,凝聚强大力量》的评论文章。“诚信油条哥”典型推出后,又组织了《具体见诚信,平凡而伟大》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只有从“生活方式”人手,道德教育才更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只有从具体而平凡的实践着力,道德建设才能取得更扎实也更深远的效果;号召全省人民像“油条哥”刘洪安一样,在具体的行动中砥砺情操,在平凡的坚守中变得伟大。
“青县现象”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出的一个重大典型,大力推广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对推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3月20日,宣教局和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座谈会。全省各地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运用青县创造的成功经验,开展各类重大典型的评议宣传表彰活动,探索建立道德建设推进机制和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012年8月30日,宣教局、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上,青县县委书记李新平、青县民营企业家张强、青县职教中心团委书记肖靖等6位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作了报告。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青县思想道德建设的显著成效和经验做法。报告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为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再上台阶,营造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信赖的教师队伍,落实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对师德教育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我校师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完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次全方位的师德评议机制,引导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现我校提出的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升育人水平的目标,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诚信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我校教师成为执行公民道德的楷模。
三、主要措施:
1、健全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各部门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小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全方位考核,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家长、学生对我校教师师德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还将通过家访、电话询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检查学校教职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推进师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2、搞好动员,加强教职工学习。“教师节”期间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引领教师学习《市教育系统二十条禁令》和《关于对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的八条处罚规定》,强化师德观念。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颁布的《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改的理论;政治、法律学习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对照检查,把学习成果自觉纳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要记好学习笔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随时做好迎检准备。学校今年将向全校教师征集师德教育论文,以此来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
3、开展主题活动,助推师德教育取得成效。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每个教职工要在岗位上亮出精彩,党员要争创“党员示范岗”,教师要争创“教师先锋号”,每个教研组、年级组要团结协作,争创“教育服务品牌”。
4、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倾听和学习铁东区师德报告团13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形象。
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檀传宝教授认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道德教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是其任务之一,所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探索其道德教育状况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对中学生群体进行道德教育的成效还不明显。本文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之策。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现状
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看,因受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政治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过度关注道德理论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出现道德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不高的弊病。
(一)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知行矛盾”日益突显
“知行矛盾”或者说“知行背离”是当前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很难将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例如,针对“公”与“私”的问题,中学生思想上普遍赞同“先公后私”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只顾及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义利观方面,中学生普遍赞同“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但行为表现反映出的却是价值取向功利化、物质化,甚至不惜牺牲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在社会公德方面,中学生普遍强调自己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其破坏公共财物、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却屡禁不止。在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学习过的道德理论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更要在深度上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
当前学校忽视社会实践这一强有力的道德教育阵地,忽视在各种具体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造成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第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政治教师依然采用说教、满堂灌的讲授式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的理论常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于书本的理论内容,只要求学生简单熟悉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难以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常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带领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太少,以时间方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具体感知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所以,理论化、静态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对活动性德育内容重视不够
“活动性德育内容又称实践性德育内容是指通过有组织的进行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2]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政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强制性地把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过度的认知性德育教育就抑制了教师对活动性德育内容的重视与实施。与此同时,为节约教学时间,大多数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活动性德育内容,教材的“探究活动”是授课教师经常省略的部分。即使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无非也是按照教学大纲及其教科书所确定和表达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且这类教学活动形式化,极度缺乏启发性、感染性。这样,学生参与到具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四)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较为单一、陈旧
“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3]在这种既定的学校道德评价机制影响下,政治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讲课质量评估的首要标准,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道德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人格品质,无法通过学生的应试能力反映出来。政治教师仍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违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容易与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落实道德教育理念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道德教育理念,政治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作为其德育活动的切入点。即政治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恰当地把“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这一相互衔接的道德教育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公民道德伦理常识与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品质,促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长此以往,便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政治课的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政治教师应秉持信任学生、锻炼学生的理念,适度开展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促进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性的实施。政治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高效、实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办墙报、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实现认知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的有效结合。第三,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政治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适合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体验一种健康的、积极的道德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
学科教学的评价机制始终与学校的评价机制具有一致性,所以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学校应该率先提出具体的道德评价标准、多元的道德评价方法、明确的道德评价对象。在学校具体的道德评价机制下,政治教师务必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政治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转变为综合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多维度的考核办法,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新型道德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道德评价方式,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调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
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看,因受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政治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过度关注道德理论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出现道德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不高的弊病。
(一)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知行矛盾”日益突显
“知行矛盾”或者说“知行背离”是当前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很难将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例如,针对“公”与“私”的问题,中学生思想上普遍赞同“先公后私”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只顾及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义利观方面,中学生普遍赞同“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但行为表现反映出的却是价值取向功利化、物质化,甚至不惜牺牲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在社会公德方面,中学生普遍强调自己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其破坏公共财物、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却屡禁不止。在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学习过的道德理论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更要在深度上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
当前学校忽视社会实践这一强有力的道德教育阵地,忽视在各种具体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造成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第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政治教师依然采用说教、满堂灌的讲授式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的理论常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于书本的理论内容,只要求学生简单熟悉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难以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常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带领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太少,以时间方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具体感知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所以,理论化、静态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对活动性德育内容重视不够
“活动性德育内容又称实践性德育内容是指通过有组织的进行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政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强制性地把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过度的认知性德育教育就抑制了教师对活动性德育内容的重视与实施。与此同时,为节约教学时间,大多数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活动性德育内容,教材的“探究活动”是授课教师经常省略的部分。即使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无非也是按照教学大纲及其教科书所确定和表达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且这类教学活动形式化,极度缺乏启发性、感染性。这样,学生参与到具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四)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较为单一、陈旧
“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在这种既定的学校道德评价机制影响下,政治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讲课质量评估的首要标准,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道德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人格品质,无法通过学生的应试能力反映出来。政治教师仍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违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容易与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落实道德教育理念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道德教育理念,政治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作为其德育活动的切入点。即政治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恰当地把“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这一相互衔接的道德教育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公民道德伦理常识与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品质,促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长此以往,便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政治课的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政治教师应秉持信任学生、锻炼学生的理念,适度开展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促进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性的实施。政治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高效、实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办墙报、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实现认知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的有效结合。第三,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政治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适合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体验一种健康的、积极的道德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
学科教学的评价机制始终与学校的评价机制具有一致性,所以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学校应该率先提出具体的道德评价标准、多元的道德评价方法、明确的道德评价对象。在学校具体的道德评价机制下,政治教师务必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政治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转变为综合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多维度的考核办法,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新型道德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道德评价方式,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调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
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作为教育合力的整体效用。首先,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中学政治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定期把学生在校的道德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达到家庭和学校合力育人的目的。其次,社区拥有丰富的、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带领广大学生在社区开展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环境来启发、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发挥教育合力的效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努力实现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总结
除了解释经济现象和探究市场规律以外,经济学者和专家(权且把政府部门中的经济顾问归为这一类)更热衷于“预测”这件事。预测股市、楼市的涨跌,预测短期、长期的经济走势和全球经济景气情况。遗憾的是,人们发现这些预测大多数不靠谱,准确率比随机抛硬币的概率好不了多少。这次金融危机就连世界上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预测到,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是经济学家的研究能力出了问题还是道德出了问题?
全世界做经济预测的专家学者数不胜数,他们“生产”出来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浩瀚如海,难道其中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济模型和眼花缭乱的数据统计结果只是在玩弄数学技巧,毫无实际用处?也许情况并没有那么糟。据西方媒体报道,早在几年前,美国一些著名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就曾对次级债市场进行过深入研究,发现了很多可能引发市场崩溃的迹象,但是在当时市场一路高歌的形势下,没有人愿意把他们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也没有任何警示性信息。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位著名教授在博客里深刻反思,他承认自己的“麻木不仁”实际上是有悖于学者的良知和公民道德的。
在经济效率的标准凌驾于一切标准之上的社会里,市场机制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经济衰退表明,市场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是失灵的,市场机制主导公共领域的资源配置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用市场化的指标来考核和评价数据调查和统计、学术和政策等公共领域的行为,将极大削弱违背道德的耻辱感,进而破坏社会规范。美国是一个市场化国家,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已经意识到了无所不在的市场观念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人们用成本和收益衡量所有的行为,道德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变得毫无价值,责任意识在公共生活中沦为金钱的奴隶,人和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难以合作和信任。
本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我国统计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和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有关。在经济研究和预测这条“产业链”上,如果处于最下游的数据调查和统计环节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一切的研究和预测都将失去意义,公共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也将发生南辕北辙的后果。司职数据调查和统计的部门和官员不会不懂得这些近乎常识的道理,但在经济效率压倒一切的所谓市场化理念的渗透下,地方政府把促进公共利益的政治目的降到了次要位置,人们也不再把追求真理当成人生的理想,说真话、实事求是成了不识时务的表现。
有学者提出治理中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痼疾应从体制和机制上入手,加强统计部门的独立性和经费预算,但我们认为,体制和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数字之惑”,必须重塑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众在数据统计和研究这些公共领域的参与度和自由度,才能破解市场经济社会面临的共同困境――对共善、真理的漠视。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是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期,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遵守交通法规,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骑车要在人行道靠右边行使,严禁在路上骑车追逐打闹。注意乘车安全,不要乘无牌无照的车,不要乘拥挤的车。若发生交通事故,要想法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120及时实施抢救。
2、老师和家长每天最惦记的就是你们的安全。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给家庭带来了不幸,给父母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因此,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懂得安全的重要意义,做到: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保证人人都安全。
3、正确燃放烟花爆竹。接近年关,烟花爆竹大量上市,一些“三无”劣质产品偷偷上市,同学们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最好能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正规的经销处购买。在燃烧鞭炮、焰火时,要由家长陪同,要在宽敞地方放,不要对准人放,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4、防火、防气、防电。我们每天都可能会与火、与电、与煤气打交道,同学们要了解有关知识,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电等存在的隐患,做到不玩火,注意防火,若遇到火警时要知道及时拨打119报警。不玩电,不私自拆装电器防电注意用气安全,防煤气中毒等。去冬今春,降水极小,近期气温回升,加之我镇山上路况进一步改善,上山游玩人员明显增多,春节将至,上坟烧纸现象也将骤增,野外用火概率增加,风干物燥,森林防火形势严峻,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层层落论文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要求学校加大森森防火宣传及安全教育的力度,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为此,我校已经下发了《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同学们假期不要在地里玩火,严禁在柴禾堆旁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烧纸、烧荒燎堰、杜绝带火种外出现象。
5、监控文化生活,严防精神污染。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长时间沉溺会导致人际交往、简历适应能力的下降,会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孤独焦虑、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甚至犯罪或消极自杀。所以希望同学们要远离网吧,不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也不要涉足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台球厅、录像厅、卡啦ok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抵制活动。不购买、不借阅内容不健康的书刊、报纸、光碟、录像带不看低级趣味的电影、电视。多读健康的书刊,多看乐观的节目。要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简历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6、不到池塘、河湾、水库,若发生事故,要大声呼救。
7、出门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不准夜间9点以后在外玩耍,夜晚不得单独出门,更不能在外过夜,彻夜不归。
8、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鉴定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遇有紧急情况,要见义勇为,智慧取胜,避免力敌不过反而危害自身现象的发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要合理饮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每个同学在假期中要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多锻炼,预防疾病侵染,提高身体素质。
10、同学们在家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参加有益的简历实践报告活动,制定好寒暑假学习计划,认真完成寒暑假作业,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看一部好电影,学唱一首好歌,做一件好事,当一天家长,体验一下做父母的辛苦,并做好记录或日记。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密切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加强学科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适应新形势。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大纲》,按《大纲》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促进目标的达成,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推动德育机制科学化。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督导评估细则》,并结合新课程的实施,认真落实具体工作要求。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德育工作的文章,提高教师学科德育渗透意识,发挥课堂教学、学科渗透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从而推动学校以及教师德育科研水平。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德育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培训的力度要加强,培训的内容要专题化、系列化。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建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4、开展好德育论文的评比活动,并择优选送参加区、市级评比。组织教师撰写班主任手记,并择优向各类报刊和杂志送稿。
二、认真抓好好各项德育基础工作。
1、抓好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教育。利用班会、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主题班队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2、开展好每月一次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班级的主题班队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切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认真疏通家访渠道,班主任对本乡镇的学生要做好实地家访工作,做到跟家长面对面交流,对外乡镇学生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加强联系。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要正常化发挥其作用。
4、继续认真开展优良班集体建设工作。做到学校有计划,班级有目标,实施有步骤,考核有依据,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广大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开展好校级、区级优秀班集体的申报、创建、验收工作,加强创建的过程管理。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主题鲜明,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阵地和教育环境。
6、加强学校的校容校貌、食堂、广播操等窗口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平时要以高标准强调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抓好语言文明、校服穿着等行为常规。
7、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教育作用,完善少先队工作,加强少先队建设,倡导文明风尚,开展好身边的希望工程,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提供组织上、物质上、精神上的援助。学期初继续要与团支部、少先队一起做好贫困学生的捐资助学工作。积极维护青少年权益,构建青少年权益保护的预防机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倡导《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防范网络不良文化带来的冲击。
8、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教育活动,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我校尊老、爱老教育等方面有所进展,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9、继续做好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学生集体的评选工作。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学生开学后教育,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和各类安全教育;
三月:开展学雷锋、学规范活动;植树活动;
四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月:心理健康教育
六月:六一文艺汇演;学生德育考核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