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贫富差距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变量选取与数据对于贫富差距,本文选取了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并将其作为本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由于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众多,包括我国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差异、市场竞争等一系列因素,其中很多并不能衡量并量化,所以本文的研究也仅限于选取少数重要且明显的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中。本模型中选取的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除了加工贸易这一本文研究因素外,还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由于基尼系数是介于0到1的小数值,而加工贸易额和国民生产总值又是一个上万上亿的大数,直接用其进行回归分析,其变动太小对于经济意义的解释不明显。因此,本文用加工贸易总额的对数衡量加工贸易,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代表。实证数据范围是2000~2009年十年间。由于GINI的官方数据缺失,笔者选取了胡志军2012年《基于分组数据的基尼系数估计与社会福利:1985~2009年》中计算的基尼系数,加工贸易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GDP、CPI和失业率数据来源于各年《国家统计年鉴》。
1.2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显然,回归系数为相应解释变量对贫富差距影响的边际值。本模型选用Eviews7.0作为操作分析工具。由于大多数经济变量都存在明显的趋势特征,因此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对于时间序列数据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扩展的Dich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发现5个变量均不是平稳的,而它们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且非平稳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次,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接着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由表1得到可决系数=0.974782,修正的可决系数=0.954608,这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很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48.31>临界值=5.96,表明拒绝的原假设,即解释变量整体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拒绝、的原假设;反之,对应的P值大于0.05,说明不能拒绝、的原假设。t检验结果说明失业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对基尼系数有显著的影响,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基尼系数上升0.279099,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推动了贫富差距加大,这和“倒U型理论”存在一致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化差距必然存在且加大。失业率每增加1%,基尼系数上升0.038364,失业率的主体来源于青年,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由于失业会变得更遭,越来越穷,而富人在用现有的资金赚取更多的财富。于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显露。本文的实证表明了失业率和经济的增长都将加大贫富差距。而加工贸易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当我们稍微放大显著性水平时,例如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居民消费水平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就会变得显著,且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基尼系数就下降0.004102。而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PT对应p值0.1049仍旧大于10%,加工贸易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依然不显著。但我们可以注意到LnPT对应的参数为-0.094724,说明LnPT对GINI的影响是负的,即加工贸易并不会加大贫富差距。
2结论及建议
在判断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象时,固然不能简单运用某个指标如基尼系数的具体状况来得出整体性的评估。比如,有学者认为,如果将购买力的参数考虑进去,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严重,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被夸大了。不能否认,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除了前述参数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缓解贫富差距的参数,即:同规模较小的国家或地区相比,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人群之间和地区之间隔离程度较高的国家,对于同等程度的基尼系数的承受力相对来说比较强。
问题在于,对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来说,还有着更多的、不可忽视的、加重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参数)。正是这些加重性重要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现象更加严重。客观、全面地来看,如果说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在某种条件下被夸大了的话,那么,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被人们明显地低估或掩盖了。
这些对于贫富差距现象具有加重性重要影响的因素(参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目前,由于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比如,税务专家的研究显示:2002年根据中国含税GDP倒算,企业有3000-4000亿元该交纳的税没有收上来。于是,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如果再加上不可能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地下经济、各种公益事业的乱收费、权力寻租等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现在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一般为0.46左右。如果再将灰色收入的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当在0.5以上。正如经济学家刘国光所指出的那样,已公布的基尼系数,难以计入引发人们不满的不合理、非规范、非法的非正常收入。如果把这些因素计算在内,则基尼系数又会加大,在原来0.4-0.5之间又升高0.1左右,即比现在公布的基尼系数增大20%以上。另外,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调查也显示,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53或0.54左右。
第二,社会群体资产之间的差距扩大速度过快。现在人们对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关注,多是从收入差距的角度着眼,几乎将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来说,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对于日常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固定资产的需求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购买日常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固定资产支出的大幅度加大,意味着其基本的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在住房等固定资产方面的优势,虽然也意味着其生活成本的增加,但同时更意味着其资产收益的增加和资产变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一个社会当中,居民之间如果在资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那么,对于这个社会长期的不公正态势将起着一种明显的维持和加重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同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现象相比,中国居民在资产方面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更快。根据经济学家赵人伟和李实等人的研究成果,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个人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从0.4上升到0.55,上升幅度高达近40%。如果我们再将2002-2005年房价急剧上涨的因素一并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毫无疑问地就更加严重。
第三,大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能否得到保障,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最为基本的前提和平台的问题。对于大量的低收入者来说,它属于兜底性的社会保护,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我国香港、东欧、俄罗斯以及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恰恰缺少这样一个兜底性的社会保护。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俄罗斯在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但是,这些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从而也保证了这些贫困者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飞猛进,外汇储备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为世界倒数第一。我国现在只有15%的社会成员享受到公共卫生保障;大量的社会成员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没有社会保障;大量的城市居民更是购买不起起码的住房。“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三座大山”。应对风险能力的缺乏,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生存条件十分脆弱。正是由于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一个兜底性的社会保护,所以,对于大批的贫困者来说,其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向下变化的空间有多大,没有限度,难以预期。进一步看,这就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加严重: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宗旨难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更有甚者,大量社会成员对于改革发展的认同程度难以明显提高,社会团结合作程度容易降低,诱发社会动荡的因素容易迅速增加,社会整体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严重降低。显然,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难以渡过改革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第四,成因当中不公正成分过多。客观地讲,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方面,既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原因,又有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就其历史原因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是难免的。比如,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新的经济板块迅速成长,而“朝阳”产业领域当中人们的收入水平一般要高于“夕阳”产业领域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再如,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居民的财产收入除了少量的存款利息收入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收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投资渠道的增多,居民的财产收入如股票、房产等方面的收入,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增长很快,而且其具体的分布也越来越趋于不均衡。值得注意的是,同历史原因相比,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后一类原因即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几乎是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这里所说的非正常的因素中的“非正常”主要是指通过不规则的方式,或者是不公正的方式而拉大了贫富差距。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人们在努力的起点、机会和过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公问题,比如,正常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身份制,行业垄断摘要:对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来说,还有着更多的、不可忽视的、加重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参数)。正是这些加重性重要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现象更加严重。客观、全面地来看,如果说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在某种条件下被夸大了的话,那么,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被人们明显地低估或掩盖了。
在判断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象时,固然不能简单运用某个指标如基尼系数的具体状况来得出整体性的评估。比如,有学者认为,如果将购买力的参数考虑进去,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严重,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被夸大了。不能否认,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除了前述参数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缓解贫富差距的参数,即:同规模较小的国家或地区相比,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人群之间和地区之间隔离程度较高的国家,对于同等程度的基尼系数的承受力相对来说比较强。
问题在于,对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来说,还有着更多的、不可忽视的、加重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参数)。正是这些加重性重要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现象更加严重。客观、全面地来看,如果说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在某种条件下被夸大了的话,那么,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被人们明显地低估或掩盖了。
这些对于贫富差距现象具有加重性重要影响的因素(参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目前,由于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比如,税务专家的研究显示:2002年根据中国含税GDP倒算,企业有3000-4000亿元该交纳的税没有收上来。于是,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如果再加上不可能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地下经济、各种公益事业的乱收费、权力寻租等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现在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一般为0.46左右。如果再将灰色收入的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当在0.5以上。正如经济学家刘国光所指出的那样,已公布的基尼系数,难以计入引发人们不满的不合理、非规范、非法的非正常收入。如果把这些因素计算在内,则基尼系数又会加大,在原来0.4-0.5之间又升高0.1左右,即比现在公布的基尼系数增大20%以上。另外,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调查也显示,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53或0.54左右。
第二,社会群体资产之间的差距扩大速度过快。现在人们对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关注,多是从收入差距的角度着眼,几乎将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来说,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对于日常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固定资产的需求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购买日常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固定资产支出的大幅度加大,意味着其基本的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在住房等固定资产方面的优势,虽然也意味着其生活成本的增加,但同时更意味着其资产收益的增加和资产变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一个社会当中,居民之间如果在资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那么,对于这个社会长期的不公正态势将起着一种明显的维持和加重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同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现象相比,中国居民在资产方面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更快。根据经济学家赵人伟和李实等人的研究成果,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个人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从0.4上升到0.55,上升幅度高达近40%。如果我们再将2002-2005年房价急剧上涨的因素一并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毫无疑问地就更加严重。
第三,大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能否得到保障,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最为基本的前提和平台的问题。对于大量的低收入者来说,它属于兜底性的社会保护,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我国香港、东欧、俄罗斯以及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恰恰缺少这样一个兜底性的社会保护。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俄罗斯在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但是,这些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从而也保证了这些贫困者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飞猛进,外汇储备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为世界倒数第一。我国现在只有15%的社会成员享受到公共卫生保障;大量的社会成员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没有社会保障;大量的城市居民更是购买不起起码的住房。“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三座大山”。应对风险能力的缺乏,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生存条件十分脆弱。正是由于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一个兜底性的社会保护,所以,对于大批的贫困者来说,其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向下变化的空间有多大,没有限度,难以预期。进一步看,这就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加严重: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宗旨难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更有甚者,大量社会成员对于改革发展的认同程度难以明显提高,社会团结合作程度容易降低,诱发社会动荡的因素容易迅速增加,社会整体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严重降低。显然,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难以渡过改革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第四,成因当中不公正成分过多。客观地讲,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方面,既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原因,又有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就其历史原因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是难免的。比如,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新的经济板块迅速成长,而“朝阳”产业领域当中人们的收入水平一般要高于“夕阳”产业领域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再如,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居民的财产收入除了少量的存款利息收入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收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投资渠道的增多,居民的财产收入如股票、房产等方面的收入,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增长很快,而且其具体的分布也越来越趋于不均衡。值得注意的是,同历史原因相比,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后一类原因即非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几乎是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这里所说的非正常的因素中的“非正常”主要是指通过不规则的方式,或者是不公正的方式而拉大了贫富差距。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人们在努力的起点、机会和过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公问题,比如,正常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身份制,行业垄断,同工不同酬,权力寻租,国有资产向个人一方的流失,公权不恰当的扩张,等等。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正,必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导致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由此可见,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所以,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
第五,社会焦虑现象的推波助澜。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社会成员充满了强烈的利益冲动,却没有一整套相应的可以遵循的规则体系;并且,社会群体的利益结构和社会位置正处在大规模重新洗牌的过程。所以,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的位置往往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一种大起大落的状况,比如一夜暴富或者是一夜间下岗失业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会产生各种反差明显的示范效应。于是,大量的社会成员往往是无章可循,对于自己的未来前景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人们无法预料自己将来的具体处境,惟恐一步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心里不踏实。这一切,进而使整个社会迷漫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浮躁的社会氛围,使社会焦虑成为中国现阶段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焦虑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社会焦虑往往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即:加重、放大贫困者以及低收入者对贫困问题的感受,加剧大多数社会成员对贫富差距问题的不满和恐惧。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社会焦虑往往引发形成大量的越轨行为,形成大量的无序现象,使得一些占据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更加容易、更加倾向于通过违规的利益驱动行为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更加拉大了贫富差距。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论文 缩小贫富差距论文 个人所得税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除了有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还应有合理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所导致的两极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社会进步带来诸多负面因素。2010年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61,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相比较日本和韩国的0.26,美国的0.4,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并且以每年0.01的速度增长。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大。
根据2006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相关网站资料整理可以了解,2008年到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比值一致保持在3.1倍以上。在1995年国际劳工标准处理有关劳工问题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统计的城乡收入比值中超过2的三个国家中就有中国。然而,2007年这个比值已经到了3.33。经济条件相同会增大农村居民生活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纵观2008到2012年的数据,东部和中部城镇居民的可以支配收入比值在1.46左右,东部和西部的城镇可支配收入在1.47上下波动;东部与中部农村可支配收入比值在1.48左右,东部与西部的农村可支配收入比值偏高在1.85左右;2012年中部,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分别是东部地区的69%,67%,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63%,51.4%;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中部西部与东部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差距,并且区域间的差距没有下降的趋势。
二、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个人能所得税作为我国主要的财政收入,通过无偿支出功能起到调节和安全控制的作用,调节贫富不均和缓解收入差距。我国现行的征税模式是分类征收制,分类征收制是将纳税人不同来源,性质所得项目分别规定不同的征收率。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行的缴纳模式,无法全面衡量纳税者的综合纳税能力,同国外相对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模式还比较欠缺人性化,不能较好的而实现公平税负,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因此也非常的而有限,而且还容易造成税收的流失。不能起到调节贫富差距,没能当好调节器与安全阀。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知道,税收实际征收额是征收流失额的1/5到1/2,进一步的拉大了贫富差距。面对对贫富分配不均的社会现状,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种也需要进行改革更好的起到调节器与安全阀的作用。
三、优化个人所得税以缩小贫富差距的研究
(一)针对起征点应该详细的分别征订
从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调整后由原来的2000调整到3500,尽管起征点调整了,但是贫富差距的问题没能得到缓和。不同地区的起征点一致提高反而会扩大居民人居收入的差距。相关数据分析,2014年的数据得知北京、上海、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了4万,但是甘肃,西藏,新疆,青海这些城市还未达到平均值。因此应该适当的根据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纳税起征点,具体的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定该地区的起征点。对于上海,北京,广东,福建等这些东部高收入城市来试试,应该适当的调低他们的个税征税的起征点;相对于甘肃、新疆、西藏,湖北,河南,湖南等中部与西部收入偏低的城市来说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情况适当的调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对缩小区域间的贫富差距起到可观的效果。
城镇与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为减少农村人民的负担,缩减农村与城镇间的贫富差距,应调节城镇与农村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同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起征点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根据表一来看农村的纯收入明显低于城镇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起征点相同并不能够缩减农村与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因此我认为针对农村和城镇的个人所得税征税的起征点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同的地方在各地区起征点不同的前提下,农村的起征点应该低于城镇的个税起征点。
(二)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模式的有关建议
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在在征收管理方面十分的简便,但是随着人们的收入逐步的提高,人民收入趋于多样化的发展,分类征收模式难以体现纳说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完全涵盖纳税范围,充分的发挥调节分配的作用,缩减贫富差距;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居民纳税的能力有所差异,目前的扣费标准没有体现差异,全国统一的扣费标准缺乏科学性易导致税收的流失。因此应该有范围的有控制的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界限,灵活的规划费用扣除,杜绝流失。应合理科学的确定扣除项目和扣除额度,维持居民正常住行的费用应该据实扣除,一个家庭抚养未成年人成年以前的教育费应根据相关比例扣除;对于用于基本医疗的应确定扣除额度,针对不同地区的扣除额度应该有所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46-01
一、大学生生活差距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之所以被视为特殊群体,是因为大学生是一个不创造价值,以消费为主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同样可以反映大问题,贫富差距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生活贫富差距不仅是校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在校园内主要表现为:
(一)宿舍关系不融洽。宿舍关系紧张是大学生贫富差距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以在宿舍里常常会出现小群体。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往往会孤立贫困的学生,或者在言行中对贫困学生的敏感心灵造成伤害。宿舍作为一个整体,如果矛盾解决不好,宿舍氛围就不能融洽,这样既不利于生活,也不利于学习,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
我管理的一名大学生,因为宿舍经常搞聚会活动让他经济压力很大,于是他渐渐疏远了舍友,宿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同宿舍一位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花钱大手大脚,对这名同学的做法不能理解,于是两人发生口角。
宿舍作为一个小社会,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往往会产生压力,特别是一些同学采取了消极的办法,疏远大家,往往造成大家感情上的隔阂。另外一些同学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换位思考,伤害到贫困同学的感情。
(二)交友圈封闭。一些贫困学生的不自信和心理敏感,使他们难以融入班集体,即使是同专业同学,也会因为生活差距划分小团体。同类学生往往更倾向于跟自己相似或相近的同学做朋友。过于封闭的交际圈对他们的世界观发展和人格发展都十分不利。
还有一些贫困学生,因为日常忙于各种兼职工作,缺少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常常是形单影只。
(三)毕业去向差异化。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让学生在毕业时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希望继续求学的学生常常因为经济原因不得已放弃学业,融入找工作的大军中;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往往不会顾及经济原因,继续求学或者找到好工作者居多。
二、解决大学生生活差距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不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
解决大学生因为贫富差距而带来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转变观念、这里所说的“观念”,不仅指辅导员的观念要转变,还指学生的观念、社会的观念要转变。我们应该打破“贫富学生”这个观念,特别是认为贫困学生努力上进,富学生不思进取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他们的诉求,大学时光,是他们学知识,长本领的阶段,我们不能人为的将他们划分开。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注意保护每一个学生善良的心灵。此外,辅导员也要在学生中间树立积极的信念,不要让学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贫困学生,要让“努力奋斗,自己更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辅导员要特别注意贫困学生的观念转变工作。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关爱。面对贫困生多有敏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在管理中辅导员要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辅导员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转变贫困生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为他们寻找一些有益的社会兼职工作等。
(二)注重心理健康。经济上的贫困是暂时的,但是心理上的“贫困”却可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指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还包括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心理上的“贫困”。我们常常将注意力放在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问题上,却忽视了生活富足的学生内心的荒芜。多数人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衣食无忧,却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一些生活富足的孩子更缺乏交际的能力,朋友圈子也很小。因此,要注意疏导此类学生的感情。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这两类同学都融入集体的怀抱,通过集体活动,让大家产生互动,在增加集体感情的同时,让大家敞开心扉。
(三)解决问题讲究方式方法。辅导员工作中说话讲究方式方法十分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构建的关键阶段,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大学生看作孩子或者学生,而要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要用平等的口吻,商量的语气。
【关键词】遗产税 开征 税制设计
一、遗产税开征的必然性
我国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迅速发展,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财富分配不均衡使得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的产生加快了政府出台有效措施的步伐,而开征遗产税就是很好的选择,选择开征遗产税来缩小贫富差距,是因为其具备这样的功能,并且能够提高政府的税收收入。国外很多国家征收遗产税的初衷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而达到筹集战争经费的目的,例如古埃及和古罗马,他们最初通过征收遗产税来筹集战争经费。随着历史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加财政收入显然不是遗产税最主要的功能,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对财富进行再次分配。
我国当前急需通过遗产税这个税收手段来解决财富的再次分配,进而控制财富在财富所有者家族中的逐代分布,为营造社会正义打下基础,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统一。基于这一点,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开征遗产税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遗产税的开征具有必然性。
二、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呈倒逼之势
通过我国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出,推动开征遗产税的已不再是战争带来的外部压力,而是日益积聚而成的内在压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体会到的财富分配不公带来的压力和不安的心里失衡,这是一种社会内在的危机。这种持续的心理失衡会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削减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比较悬殊的贫富两极分化还会致使社会冲突的发生,其危险性可见一斑。我国近年来成为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开征遗产税不能完全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但是却能缓解这一不公平现象,安抚民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就迫使国家尽早开征遗产税,因此遗产税的开征呈倒逼的势头,这种形势应当尽快被政策制定者所意识到,同时也应意识到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已然成熟,来尽快解决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三、遗产税制设计构思
(一)遗产税的立法模式
从其他国家开征遗产税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同时征收赠与税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同时开征赠与税可以避免财富所有人将财产转移逃避税收,打破遗产税的公平性,妨碍遗产税的正收。例如美国开征遗产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而后在1932年开征了赠与税。我国的税制模式也应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统一的立法模式,遗产税与赠与税同时立法。与此同时,也要出台配套的法律制度来保证遗产税的顺利开征。
(二)税制模式选择
遗产税制发展到今天,其税制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总分遗产税制。总遗产税制,顾名思义,就是对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财产总额课税的税制。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采用总遗产税制模式,这种税制模式大体上只有起征点而没有扣除和抵免项目,对遗产总额先课税而后进行遗产分配。分遗产税制对继承人取得的遗产份额课税,将被继承人的遗产先分配,然后再对继承人所得的遗产份额课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采用此模式。总分遗产税制先实行总遗产税制,再实行分遗产税制。遗产税的三种税制模式相比,总分遗产税制更好一些,总遗产税制征收简便。对于我国来说,财产登记刚起步,各方面还不健全,因此我国应采用总遗产税制,征收工作较容易进行。
(三)遗产税制的起征点
起征点应该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起征点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做出调整。通常在制定起征点时将GDP纳入到主要影响因素中,起征点的制定至关重要,不容小觑。历来的研究没有把起征点当作重点来考虑,笔者认为我国的起征点为了公平起见应该适用于全国范围。遗产税实质上是一种富人税,对那些实质上不算是富人的,不应增加其税收负担。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来看,北京的一套普通住房的价值为三百万左右,因此将三百万规定为起征点大体上是合适的,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采用此种方法规定起征点,能够保证被继承人家属的基本生活所需,并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富人的抵触心理。
(四)税率设置
国际上开征遗产税的国家由于本身的经济状况不同,有着各不相同的税率设置,但是这些国家大体上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率模式。因此,我国在税率设置上不应标新立异,同其他国家一样,也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笔者认为我国遗产税的税率设置可以套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方便公众理解接受,同时也有利于遗产税的快速推广,降低征管部门的征收压力。在税率的具体设置上,应当至少不低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税率,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平均社会财富的目的。设定为5%到65%之间,共7级,以10%为差率。税率的设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动。
(五)遗产税的征税范围
每个税种的征税范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必须明确的规定对什么征税。我国学术界对征税范围的争议不是很大,观点比较统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可以根据继承法关于遗产的规定,设置遗产税的征税范围。具体包括:公民的收入、具有所有权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文物、图书资料等,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征税对象应当是除去配偶和其他共有人的财产份额后的财产。关于赠与税,有的国家规定被继承人在生前三年内所做的捐赠均属于遗产,除了慈善捐款以外。还有一些国家,例如韩国,以五年作为是否纳入遗产的界限。我国台湾地区以二年作为界限。我国处于开征遗产税的起步阶段,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理应适应较长的年限,仿照韩国的遗产税制,应该将被继承人生前5年内的非公益捐赠的财产确认为遗产。
参考文献:
[1]韩雪.我国遗产说有关问题探析[J].财税纵横,2010.
这是刘慈欣在短篇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开头布下的疑阵。在不到3万字的篇幅里,他同时展现了两场对人类财富分配的极端思想实验——“绝对保护私有财产”和“绝对均贫富”,惊世骇俗不输菲尔丁《蝇王》。
科幻小说素来就有讨论政治经济学的“光荣传统”,早在1895年,威尔斯(H.G.Wells)就在《时间机器》里想象过贫富差距导致人类分化:地面上的有闲阶级进化成精灵一样的Eloi,貌如孩童,无忧无虑,但害怕夜晚;随重工业机器一起迁入地下的劳动阶级,进化成猩猩一样的Morlock,怕光,入夜后到地面上来捕食Eloi。前几年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也是同类题材。
但这类小说常常直奔贫富分化结果,对“世界究竟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则语焉不详,刘慈欣在《赡养人类》里给出了他的答案,而且看起来和我们的现实世界并不遥远。
贫富分化的关键节点:
富人往大脑植入超级计算机,完全拉开和穷人的智力差距
《赡养人类》描绘了比地球文明领先数百年的“哥哥文明”,他们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宪法基本准则,甚至还创造了一套智能系统来保卫私产。执法机器人无处不在,有些只有蚊子大小,但瞬间就能杀死上百人,保证私产绝对安全。好一个偷抢绝迹、路不拾遗的完美社会。
贫富差距尚在,但穷人还有努力读书、接受高等教育这条翻身路。这和现阶段地球的情况差不多。
但技术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教育这条连接各阶层的通路被彻底扯断,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文眼”——富人往大脑里植入了只有他们负担得起的超级计算机,一下子拉开了与穷人的智力差距。这种“超等教育”费用昂贵,“与在北京或上海的黄金地段买两到三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商品房相当”。
升级的大脑硬件能轻松承载更复杂的软件、高超的审美品位、上百门外语,甚至完美的性格,都成了富人可以用钱装入脑子的商品。富人/超级知识阶层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比如按照他们的礼仪,在不同的场合,对地位各异的人,要使用对应的语种,这远远超过了穷人的脑力。
贫富隔膜越来越深,最后几乎成了物种之别,就像猴子理解不了人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赫一样,穷人也没有智力理解富人的世界,反过来,富人看穷人,就像人看猴子,不再引为同类。
这里必须要提一句,刘慈欣叙述哥哥文明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时候,对最重要的财富转移制度——税收,只字不提。不知是无力填补还是有意留白,这个空洞显示出余华式的冷酷:人在分配财富的时候,会考虑猴子的意见吗?大概富人/超级知识阶层/精英组成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根本就没有把穷人考虑在内?
哥哥文明的资本主义顶峰:
连大气和海洋都成为“终产者”的私人财产
哥哥文明的富人掌握了穷人难以企及的货币和脑力资本,再加上执法机器人对私有财产的绝对保护,赚起钱来无往不利。财富加速流向少数有钱人,经过几代人之后,“终产者”终于出现,他从经营妇女卫生用品的小公司起家,一步一步积累、扩张,最后一个人掌握了哥哥文明99%的财富,所有的陆地、海洋、空气都属于他,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在执法机器人的监督下合法赚来的。
除终产者之外的20亿人都是贫民,住在全封闭的住宅里,靠反复循环千万次的空气和水维持生命,吃自己粪便处理合成的食物,出门要自带氧气瓶,因为空气是终产者的私人财产。
“当然,有时也可以奢侈一下,比如在婚礼或节日什么的,这时我们走出自己全封闭的家,来到第一地球的大自然中,最令人陶醉的是呼吸第一口大自然的空气时,那空气是微甜的,甜得让你流泪。但这是要花钱的,外出之前我们都得吞下一粒药丸大小的空气售货机,这种装置能够监测和统计我们吸入空气的量,我们每呼吸一次,银行账户上的钱就被扣除一点。”哥哥文明的一位穷人描绘了他们的生活。
最后,“仁慈”的终产者给了20亿穷人一条出路,他准备了两万艘巨型宇宙飞船,让穷人另寻栖息地。
哥哥文明给地球人的“保留地方案”——将均贫富进行到底
按照科幻小说惯例,哥哥文明的穷人找到了地球。
他们也足夠“仁慈”,不会将地球人赶尽杀绝,给出了“保留地方案”——地球人全部移居澳大利亚,由他们负责赡养。澳大利亚曾反对这一方案,但哥哥文明飞船只是发出射线扫了扫澳洲大陆,就消灭了那里所有的人。科技相差太远,地球人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大概是因为哥哥文明受够了贫富分化之苦,“保留地方案”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思路推向了极致,他们会以地球上最穷的那个人为标准,为每个地球人平等提供生存资料。
“从一个社会的穷人有多穷,可以窥见其良心”,类似的漂亮格言太多,如果被强制执行呢?这是刘慈欣的又一场思想实验。
前所未有的均贫富运动开始了,地球上最富的十三个人成立了“社会财富液化委员会”,所谓“液化”,顾名思义就是一碗水端平。软件大亨和能源女富豪开着大货车到处寻觅穷人,直接把整箱的钞票塞给他们。
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人身处赤贫,其他人都会堕入赤贫。
现在你肯定猜到富豪们为什么要买凶杀人了,因为那三个人——一个在垃圾桶里觅食的城市流浪汉、一个住在纸箱窝棚里的画家、一个在垃圾山上用编织袋拾荒的女孩,他们拒绝了赠款。“这些下贱变态的千古罪人!”能源女富豪对着天空咒骂。
剧透到此为止,再好的转述都比不上原著,如果你想知道这三个人拒绝变富的原因,不妨自己把小说找来看看。
虚构的小说更能把人扎醒
读小说有什么用?这是阅读爱好者最常面对的“灵魂拷问”。
刘慈欣这篇小说本身就是极好的回应。我们实在太容易被新闻里的专业名词和统计数字弄得麻木,“贫富差距”“马太效应”“阶层固化”“基尼系数”……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类“现实”已经“被动脱敏”,像在月球上看地球一样淡漠,反而是小说里虚构的冲突和细节能把人扎醒,看10篇标题里有“贫富差距”的新闻或论文,脑子里水过无痕,但上文里终产者占据一切,贫民们连呼吸空气都要花钱的情节,你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还想马上讲给其他人听。
这大概是最残酷的贫富分化“案例”。小说当然没办法取代经济学课本和财经新闻,却能让经济学概念深入人心。
顺带说一句,这篇小说是从杀手的视角切入的,就是被富人雇佣的那个。
最后赠送两个附加知识点: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性 信息化水平 信息势差
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代社会的信息主体之间,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总存在着某些信息活动条件之间的差异,而这些信息活动条件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化,不仅包括群体层面的信息分化,也包括区域层面的信息分化。
1信息消费主体的条件结构
信息消费主体的条件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从一般的哲学而言,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所谓主观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主观上具备的各种条件,如知识程度、信息能力、信息意识等;所谓客观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在客观上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如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以及影响信息消费主体活动效果的信息环境条件等。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条件也可以区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信息消费主体从内部自行控制和运用的条件就是内部条件,如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能力条件、信息投资条件、信息技术条件等;信息消费主体从外部获得的条件称为外部条件,如信息环境条件。为研究方便,这里我们概括为三种:物质技术条件、个体资质条件、信息环境条件。
1.1外在物质技术条件物质技术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所具有的从事信息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条件。信息消费主体的物质技术条件多种多样,在信息势差研究中,比较注重信息投资条件和信息技术条件。
信息投资条件是一种经济条件,它是指信息消费主体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具备的各种可用于信息活动投资的经济基础的总和,通常以货币的形式出现。信息投资条件是信息主体从事信息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在信息消费主体的诸多信息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组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或者信息技术开发、研制、推广中,或在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中,没有一定的信息投资条件都只能是画饼充饥。所以,信息投资条件是信息主体从事信息活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这一条件对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活动效果、信息分化程度有着决定性作用。
信息技术条件是指信息主体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具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或手段的总和,现主要指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地区、行业、组织而言是指通信网络、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建设等;对于家庭而言是指电视机、电话机、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等。一个信息主题,如果不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即使能够从事基本的信息活动,其水平和效率也难以保障。
信息物质条件是信息消费的基础和保障,信息技术条件是信息消费的途径和手段。拥有信息消费物质条件并不一定是信息消费者,拥有信息消费的技术条件并非一定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信息消费者。信息物质条件为未来信息消费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条件为现实信息消费提供保障。拥有且适当运用信息消费的物质技术条件,信息消费的目前与未来才有更有力的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性的信息消费,因为信息消费的物质技术条件毕竟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即信息消费者个体的内部消费资质。
1.2内在个人资质条件个人资质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所具有的与信息活动相关的知识、能力、身份、地位等内在条件的总和。信息消费个人资质条件分为信息知能条件和身份地位条件。
信息消费知能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所具有的与信息消费活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总和。信息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能力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在信息消费主体的多种条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信息消费主体的知能条件。不同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知识分化、能力分化、技术分化。
身份地位条件是构成信息消费主体资质条件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身份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拥有的职业身份地位和阶层身份地位的统称。在不同信息主体的信息消费活动中,由于信息主体所具有的身份地位的不同,信息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活动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拥有较高身份地位的信息活动主体能够顺利地开展各种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效果也较好;反之,身份地位较低的信息活动主体则难以开展信息活动,且信息活动效果也不容乐观。所以信息消费主体个人资质条件并不是信息消费的决定因素,但绝对是影响信息消费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信息消费主体的身份地位差异意味着信息消费主体活动范围和活动领域的差异拥有社会资本的差异、知能水平的差异、物质技术条件的差异、信息环境的差异等。
1.3综合信息消费环境条件信息消费环境条件是指信息消费主体从事信息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条件。所谓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指自然界影响信息消费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土壤气候光热、水、电、温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信息消费。所以信息消费的自然环境概括地说是包含自然界的一切物质、能量信息时问空间等的客观存在。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中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承认时问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的运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问的变化才能度量。时间和空问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所谓社会环境条件。就是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总和。其中。以信息媒介为结构框架形成的信息世界是信息环境的客观基础。人、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与相互作用水平则反映了信息环境的运动方式与发展水平。这种信息消费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和。也就是说,信息消费主体在信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过程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即为信息消费的社会环境。信息主体消费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信息主体从事信息活动的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状况;软环境则是指信息主体从事信息活动的一定范围内的信息意识、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等。信息消费环境虽然不是某一信息消费主体所拥有的,但是信息消费主体必须利用一定的信息环境提供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来开展信息活动,所以它是信息消费主体必须拥有的一种信息条件,而且这种条件对信息活动主体所从事的信息消费活动效果影响很大。可以说,信息消费环境是信息消费活动本身的组成因素,是信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于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的信息势差
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资源拥有状况实质上是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活动的结果,或者说是信息消费主体有目的的信息行动的结果。信息消费主体之间的任何一个信息活动条件的不同,都可能造成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之间信息拥有状况的差异。甚至造成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之间信息利用结构的不同。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活动条件是信息主体及其信息消费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这个道理,可以说,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之间信息拥有状况的不同来自于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活动条件和过程的差异。但由于信息消费活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信息消费活动条件制约的,因而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之间信息拥有状况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信息消费活动条件的差异。从信息分化及信息势差形成的原因来看,不同信息消费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化和信息势差是由于各种信息消费活动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
信息主体条件的差异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技术条件(信息投资条件、信息技术条件)的差异、个体资质(信息知能条件、身份地位条件)的差异、信息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这三大方面的差异都与信息势差有着某种客观的、实在的、必然的关系。都对信息分化有着决定性作用。都构成信息消费主体之间信息分化的影响介质。都能引起信息消费主体之间的信息势差。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势差的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模型。这个模型按照“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和“信息消费主体间信息势差”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构成。
2.1物质技术条件差异与信息势差信息主体的信息活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电脑化、网络化情况下。物质技术条件显得尤为重要。物质技术条件包括信息投资条件和信息技术条件。
信息投资条件是信息主体从事信息活动的经济条件差异,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也就是指信息主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信息投资是一种一本万利的行为,按照信息增值性特点。信息投资可以使信息增值。进而实现财富增值。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同信息主体之间首先就存在着一定的既有贫富差距。
这种既有的贫富差距本质上就是信息主体的初始信息投资条件差异。它将带来不同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势差或信息分化。具体讲。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由不同信息主体之问的贫富差距而决定的信息主体信息投资条件的差异。会进一步导致不同信息主体之问更大的贫富差距。也就是说,不同信息主体之间的贫富差距被介人到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后,如果没有特殊的解决办法,它不仅不会自动地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其理由是,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条件下,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主体要想获得较多的财富,就必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而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信息投资。信息主体之间既然有贫富的差距,也就有投资能力大小的差别,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信息势差就不可避免。
信息技术条件差异即信息消费主体在信息技术占有上的差距。信息技术占有上的差距是信息势差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信息技术占有上的差距必然导致不同信息主体之问的信息分化甚至社会化的其他分化。由于信息技术占有情况的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便自然形成一道技术鸿沟。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道鸿沟首先就表现为信息鸿沟。这种信息鸿沟在社会层面上的表现就是信息势差信息分化或信息化的社会分化。马克思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问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信息分化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导出的信息化差距现象,是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占有情况、应用程度、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技术分隔”现象,它首先是一种技术性的差异现象。作为技术性差异现象,掌握信息技术的信息消费主体就比较容易使用信息技术去获取和利用信息,成为信息的富有者,而没掌握信息技术的信息消费主体由于不易依靠信息技术获得和利用信息进而成为信息贫乏者,从而造成了因信息技术占有上的差距而导致的社会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化现象乃至信息化的社会分化现象。并且信息主体在信息技术占有上的差距也遵循“马太效应”的规律。这是因为:掌握信息技术较多的信息主体能够获得较多的技术创新资本;掌握信息技术较多的信息主体具有创新信息技术的良好基础。
2.2个体资质条件差异与信息势差中国信息经济协会会长乌家培认为:“在个人,信息化素质举足轻重,中老年人、下岗职工、低收人人群处于信息弱势,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关键,也是城市化均衡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引言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A好似作者的化身,但笔者却不以为然。最后作者改变了初衷,这一改变的原因就是作者和A在故事发展中都融入了调和的思想,只不过调和的程度不相同,所以最终呈现的形象也不相同,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全文就是在这种调和的思想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暗含本质与人生哲理。
二、调和思想
(一)自我调和思想
第一章,仙吉正襟危坐在少掌柜身后,两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围裙下面,他听着二人的对话,心理也在不断地暗想:自己知道那家店的,好想在那样上档次的店里打着官腔。这是仙吉内心的自我调和。当听了两位掌柜下一段对话,仙吉不禁反问,这时他流出了口水,又小心、沉默地咽了下去。这里仙吉由内心暗想转为外在表现,自我调和着生理和心理的差距。
第二章,仙吉趁着出差,在心理作用下故意从寿司店门前经过,想象着一片美好的样子,此刻,他肚子饿了,将剩下的四钱硬币弄得咔嚓作响,但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起初的念头,从店门前经过。这里仙吉生理与心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是自我对追求美好事物与现实残酷差距的调和。当他把S店的公差办完后,却不知不觉沿路返回,本想就这样拐进那家店,但他最终却不紧不慢朝着另一家店走去。这里的情节好似上天安排好的,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融入了自我调和的思想,他最终会来到这家寿司店。
第三章,A来到早就打听好了的寿司店,他在店外和店内都踌躇了一会。这是A好奇心与阶级观念的自我调和。
第五章,A想详细知道儿子长大了的具体数字,便打算买个体重秤,很巧来到了仙吉所在的那家店,他买了一台很可爱的磅秤,想家人一定会很高兴,然后他想趁此请仙吉吃饭,又由于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名字会感到汗颜惭愧,所以他在账本上胡乱写了假地址和假姓名。这里有A对亲情观的自我调和,还有A对阶级观念的自我调和。
第七章,A和学徒分_后,他一直感到落寞和不快,原文中大量描写了他的内心独白,直到在和B见面以及欣赏Y夫人的独唱会期间,他的落寞感才几乎消失。这里A深层剖析自己的内心,他的落寞感一直不消失都是他自我阶级观念调和失败的表现。
第八章,作者描写了仙吉的内心独白:仙吉不经意间想起了前些天在那家寿司店出丑的事,他将前前后后所有事联系了起来,觉得A绝非凡夫俗子。这些巧合的情节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融入了自我调和的思想,并将仙吉引向朝着A是神仙方面想。这里表明作者也认为调和A与仙吉的阶级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仙吉产生这种想法便是作者自我阶级贫富观调和失败的表现。
第九章,A的落寞感随着时光流逝已经消失殆尽了,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想经过那家秤店,不愿自己一个人去那家寿司店就餐。表明A内心自我调和还是失败,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去缓解那份“不舒服”。
第十章,作者描写了仙吉衷心地感谢A,由于担心自己习以为常,所以没再去那家店吃,而且每当自己悲伤或痛苦的时候,他总会想起A,他坚信A还会出现在他面前,并给他带来惊喜。这里仙吉自我调和了内心的不平衡,怀抱着希望去迎接未来。
结尾处,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内心独白:原想续写后文结局,但考虑到这样写对学徒太过残酷,所以就此搁笔。从这可以看出作者与A形象是有出入的,确实小说和现实还是存在差距,作者在这种自我调和过程中改变了初衷。
(二)相互调和思想
第一章,掌柜是坐在柜台的格子门里,百无聊赖地吸着烟,少掌柜则是坐在火盆旁边看报纸。这是他们“富人”间生活习惯的相互调和。搭话更促进他们间的这种调和,他们休闲地谈论着时节性食物,互相毫无顾忌地讲着心中所想,仿佛他们所讲就是最好的。
第三章,年轻的贵族院议员A听了同事B关于寿司吃法的谈话,便想亲自体验那样吃的感觉。这是富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相互调和心中的诙谐。然后,小学徒来到店里,他与店老板间的谈话,以及他们的动作与状态,便是调和他们间的社会地位的差距,这样小学徒便可勇气十足地走出去,店老板便可将被学徒拿过的寿司丢进自己的嘴里。
第四章,A将自己在那家寿司店的所见所想告诉B,B对此也一一回答。A说出了对小学徒的同情和如果帮助他就会产生不安感,B对这种不安感难以置信,然而A还是说出了想请小学徒吃一顿,B也表示赞成。这里显示了A与B思想道德的差距,成功地结束谈话便是相互调和了这一差距,他们保留对对方的意见。
第五章,A与掌柜间的谈话中,掌柜是那样有礼貌,A也很礼貌地、平常地应对,A对他并没有产生其他的“想法”。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相互调和。
第六章,作者描写了A与仙吉的谈话,这是“富人”与“穷人”间的谈话方式,他们的动作与状态仿佛在情理之中,又仿佛在情理之外。A想调和他与仙吉的阶级贫富差距,但A的行为却暴露了这是不可能的。仙吉与老板娘的谈话,又暴露了仙吉“穷人”的身份,老板娘用这种谈话方式与语气,就是在调和他们的地位差距,这样才能不尴尬。
第七章,A听完独唱会回家后和妻子的谈话,表明了A想通过相互调和来消除自己心中的不安。而他并没有和B讲自己帮助小学徒的感受,这是因为他的落寞感有部分就是因为B,B是他的同事,但他却不能对B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B或许也并不想听A讲这方面的事,这是两个不知心的朋友间的相互调和。
第九章,A对妻子打趣地说的话并没有笑,反而说自己这么胆小,不应草率地做那种事。表明A在与妻子相互调和的作用下,放弃了冲破阶级枷锁的思想。
三、启示
无论怎样的人,在心中都存在某些不平衡,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地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这些不平衡,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发展的。其次,劳动分工、阶级有无等都可以说是调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调和的结果。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在于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的力度,社会的维持也是在这种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进行。同样,在物种区分、季节变换等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自然现象,自然得以形成,因此,自然也是在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分配正义
收入分配制度是关系着一个国家国计民生、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学领域中,分配制度是指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以及配给制度的总称。在我国,分配方式一般划分为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众所周知,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扩大是社会动荡的最大根源,如果放任差距的不断扩大,不止影响了社会制度的权威和公正,甚至激化阶层矛盾、造成社会阶层的对立与冲突动荡,使得社会不满情绪、仇富心理滋生蔓延。可见,收入分配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就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陷入贫困,甚至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由此,对收入分配正义性的探究成为了必然。
一、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
在法学领域中,分配平等即为分配正义,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分配正义理论。该理论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正义。他结合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和当时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作出了总结,提出了其独特的正义观。他认为,分配的正义是将恰当价值的事物授予有相应付出的人,一个合乎正义的政权则应该考虑到每一个收受的人的才德或功绩。由此可见,分配正义是对社会的财富、荣誉、地位等资源进行平均的分配。这就需要立法者按照合理、正义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利益,分摊义务和负担。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对相对应的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对于相同的情况要给予相同的对待,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里,社会财富分配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要遵循正义。一般而言,社会财富的分配会存在平均和不平均两种情况,只有这种均等是位于“中点”的,才是其所主张的正义。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在分配的过程中适用下列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按照完全平等的方式来分配,即对每一参与分配者一律分配给相等的资源财富,而不论他们的条件,如贡献、需要、能力等。达到“数量”上的完全相等是这种分配方法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其中的“数量相等的意义就是指个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上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者相等”,由此可见,这种方法追求的是数字上的绝对平等;第二种方式是要求严格按照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分配,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最为倡导的方式:“根据参与分配者个人的贡献、需要、能力等条件来进行分配”——“比值”上的等量分配是这种分配方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非前一种方法是数字上绝对的相等。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就列举出了——“只有良好的出身、自由人的身份和财富才可以用作竞争官职的理所当然的根据”。也就是说认为的正义的分配制度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分配的衡量标准需要参考的因素是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人的价值,这种价值就包括了公民的血统、公民的财富地位、本人的品质和才能等各种因素。综上,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的最终目的是不同价值的人在参与分配的时候,参与分配者获得的应该是有分别的分配,如果两人的价值是不平等的,那么他们在获取财富、权利等事物时就不能被一视同仁。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分配正义理论是为了避免统治者对官职和财富进行分配的时候出现不平等和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和财富有不正义的分化而提出的,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了不仅要严格禁止公职人员以权谋私,限制各种公职的任期,参与分配的荣誉也要受到相应的控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公职人员能够利用职权来谋取私利,那么腐败的现象必然会随之出现,也就是说,一个公平的民主法治社会的建立,最重要手段就是防止钱和权之间的勾结。这也是今天我们仍在追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外,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在追求公平的同时要兼顾效率——这就是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模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放到当代社会这个框架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其一,亚里士多德提出分配正义时期,古希腊城邦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和城邦制,所以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正义观念就只是针对当时城邦的自由民,而非当时社会的全部,而今时今日在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影响下,正义的范围必须涵盖到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其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其正义观并不是独立于城邦生活之外的,他认为正义与人世息息相关的。然而,到了近现代,正义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最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的核心是“比值”平等分配的原则,并分析出会影响到分配正义的因素和条件,但是这也只是亚里士多德针对特定的人或者情况进行的思考,并没有对分配正义所对应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制度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其理论最终缺乏了独立性。
二、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正义性研究
以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而言,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视分配的正义性。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我们要准确认识的是,市场经济不是既定概念般的一种社会制度,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和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手段。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时候发挥出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片面的追求效率,以致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顾及到分配的正义。面对这一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念我们应该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正义?
首先,在按劳分配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区分和鉴定每个人的价值,这个标准应该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主体来对劳动者的贡献进行准确的评价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套合理的公共决策机制。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参与分配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性和价值——在某些方面要以数量平等为原则,而其他方面则要以比值平等为原则。举个特殊的例子,脑力劳动中的知识贡献应该如何评价,如何参与分配呢?笔者认为,知识是作为脑力劳动的成果参与分配的,也是一种按劳分配。众所周知,一般的劳动成果都有一个寿命周期,专供一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使用,因而这种劳动成果就只能一次性地参与按劳分配。但是,知识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从理论上讲,在有更新的知识将其代替、淘汰、推翻之前,其使用的范围、时间和次数具有无限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虽然需要一定的载体,其载体也需要复制,但知识本身是不需要再生产,不需要再付出新的劳动的,简单来说,一次性的脑力劳动成果,可以无数次获得报酬。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现正当必须要在某些方面以数量平等,而另些方面则以比值平等为原则。
另一方面,在按资分配中,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是找到一个方案来解决如何平衡资本和劳动间的关系,如果一味地为了使利益得到最大化,使得分配偏向资本家,则会牺牲劳动者的利益。这其中最为激化的一个问题是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资差距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分配的正义在于依据公平原则来分配,即根据参与分配者个人的贡献、需要、能力等条件来进行分配。那么,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贡献和能力就成为他们参与到分配中的“资本”,而企业领导的工资收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高于企业员工,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员工的“资本”价格就低于企业领导,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这样的收入分配就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念背道而驰了。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分配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课题,只要有劳资双方存在的地方,劳资矛盾便无法回避。正视并化解劳资矛盾,对资本和劳动二者的关系进行良好的辨识,平衡劳资利益分配,才能使劳资关系得到平衡,使得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旨在避免古希腊社会在官职和财富分配方面出现不平等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城邦公民在地位和财富方面出现分化而提出的。其理论强调应禁止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合理管理各类荣誉的分配以及限制各类公职的任期。即有一个能体现公共利益的优良政体、有权力制衡的机制以及必须实行法治。可见,防止权力的滥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如此,政府才能充当公正的裁判者的角色,最大限度使弱势群体获得其应有的利益,政府机制才能呈良性运作,从而能建立起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论文摘要:为了研究20个城市的分配水问题,首先我们假定生活,工业以及综合服务业用水的增长率保持不变,然后使得每个城市个人生活用水标准都一样,这样可根据人口加权计算,即生活用水(r为2010年个城市的人口,Q为总的掉水量110亿立方米, 为第i个城市生活用水),为了让北方的经济发展尽量的快,我们在此把总的经济效益当成目标函数,由此得第一种模型,然而考虑到污染的问题,设每种水的污染程度不同然后减掉污染情况,我们采用单位体积污染水的净化成本来衡量每种水的污染程度,由此三者对单位体积的水所带来的污染程度(污染后单位体积的水的净化费用)分别记为
,则总的污染损失 最后得到第二种模型的目标函数
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算出分配水的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
水利工程建成后,预计2010年年调水量为110亿立方米,主要用来解决沿线20个大中城市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综合服务业的用水,分配分别为40%、38%和22%。这样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用水指标的分配总原则是:改善区域的缺水状况、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用水效益、改善城市环境。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各城市的人口数量差异大,基本状况和经济情况也不相同,各城市现有的生活、工业和综合服务业的用水情况不同,缺水程度也不同(如表所示)
表一 2000年的基本情况
0.44
11.8
160
250
10.2
164
180
155
165
148
202
二. 问题的分析
2.1关于背景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且分布很不均匀,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占到全国的80%以上,而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许多学者调研提出要彻底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需采取跨流域调水,即“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末正式动工,此举将极大化解北方城市的供水压力,在为工业服务业提供水资源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环境,它不仅可以长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其长远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更无法估量。
2.2问题一分析
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给出2010年每个城市的调水分配指标,使得各城市的总用水量情况尽量均衡,我们考虑让每个城市都能供上足够的水,首先假设110吨全部用来解决这20个城市的用水问题(其中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其服务业用水),“尽量均衡”的意思就是说让更需要水的城市多得到供水。由此为了更好的分配110吨水资源我们分别预测2010年的人口,工业情况以及服务业情况,再假设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服务业用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均保持不变,即可预测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其服务业用水的情况,再根据相加求和即可得到该城市总用水量,再根据求权重依次分配。
2.3问题二分析
由于各城市的基本状况和自然条件不同,对相同的供水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要注意到,每个城市的工业和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受产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无限制的增长这一特点,我们采用logstic模型进行分析。工业产值及其服务业均可用灰色系统模型进行预测。
三. 模型的建立
3.1预测2010年人口的模型
3.1.1模型的假设
1)假设各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不变。
2)假设个个城市间人口数相对平衡,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3.1.2符号说明
1)x(t)为第t年某个城市的人口数
2) r(x)为自然增长率, 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1.3模型的建立
于是有:
(1)
对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 为的线性函数,即
(2)
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当 时人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代入(2-2)式得 ,于是(2-2)式为
(3)
将(2-3)代入方程(2-1)得:
(4)
解方程(2-4)可得:
(5)
3.1.4模型的求解
为了对以后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人口数做出预测,我们首先根据所给的数据依次求的全部城市的人口数。记为x=x(i,t)为第i个城市在第t年的人口。
将2000年看成初始时刻即 ,则2001为,以次类推,以2010年为t=10作为终时刻。用函数(5)对表3.1.1中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运用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参数,可以算出可决系数(可决系数是判别曲线拟合效果的一个指标):
3.2预测2010年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总产值的logstic模型
3.2.1模型假设
1)工业产值和服务业产值也按logistic模型增长。(经过大量的资料证明工业产值和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在前面是逐渐的变大,后逐渐变小这符合logstic模型的增长趋势。)
3.2.3模型的建立
把上面第i个城市第t年的工业产值和服务业产值分别记为I(i,t) {industry}S(i,t)[],则把第i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型中的x(t)改写成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总产值的logstic模型。
3.3综合调水问题
3.3.1模型的假设
1)个城市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2)假设个城市人口,工业产值,服务业产值增长率保持不变。人口用水量不随时间变化,工业万元增长用水不变和服务业万元用水不变。
3)水只能一次性利用,不考虑循环利用。
4)个城市都处于缺水状态,都从外地调水,之间并不存在互不调水的问题。
3.3.2符号约定
3.3.3模型一的建立
为了使最大限度的使该地区的经济达到快速发展即
已知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服务业用水分配时所占的比例0.4,0.38,0.22
所以得
我们将人的生活用水按个城市所占人口平均分配,即
设人均产值为k则
(其中x为工业产值,y为综合服务业产值,rwei人口数)
设第i个城市的人均产值增加为
则
令 为第i个城市在第n年的人均产值
(式中的n不是次方,而是第n年的含义)
设c为贫富差距, (一常数)为起初的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C定义为
为了不使贫富差距拉大我们要求
则得到一个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
然而,我们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综合服务业对水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我们的出了第二个模型 如下
3.3.4模型二的建立
三者对单位体积的水所带来的污染程度(污染后单位体积的水的净化费用)分别记为,则总的污染损失
第i个城市的总污染程度记为则
目标函数则为
即
设 (其中除去污染因素损失的净经济效益)
则优化模型改写为
四. 模型的求解
4.1生活用水的分配
生活用水我们按人数平均分配已知生活水的比例0.40,则
根据得出下表如下:
表一.生活用水( )分配方案表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1463
852
80.9
97.9
165.3
89.6
172.9
69.6
112.8
109.4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20.1
58.2
55.6
93.5
265
92.3
115.2
40.6
72.3
142.4
4.2工业及综合服务业用水分配按照2000年的发展情况根据logstic模型,容易得到不调水情况下的人均收入k(表三)
表三 不调水情况下人均收入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14.5
27.2
80.9
76.5
165.3
89.6
52.9
89.6
222.8
36.4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20.1
58.2
35.6
13.5
39
22.3
31.2
80.6
39
42.4
取
表四 全国污水处理收费(此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用水类型
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综合服务业取值
处理费
0.15
0.2
0.8
得出的结果如下:
表五工业及综合服务业用水分配(单位:亿立方米)
城市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工业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3.89
服务
10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2.5
城市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工业
1.72
0.53
4.97
2.94
0.1
3.49
5.14
5.22
3.91
8.99
服务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五. 模型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5.1模型的检验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发现人均产值在变小,人民生活用水质量不会差异很多,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
5.2模型结果分析
结果较为准确,到2010年20个城市工业调水最多的是第20个城市
六. 模型优缺点分析
6.1模型的及其不足之处之处
模型一中按城市人口平均分配生活用水,虽然有所不足,但是能化简问题,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模型一可以看成模型二的特例,当 很小时,可以忽略。 的值要具体分析应用,由于地域不同可能会不一样。
模型没有考虑增速变化的情况,而且没有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在全国实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相信 的值会越来越小。
6.2模型的优点
1) 用logstic模型人口,预测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准确,因为增长率按照时间在降低,就像美国的经济一样,总有一天会出现停滞状态,也就是说增长了最后会变成0,但是不是说绝对的这只是一个阶段的变化而已。
2) 本模型考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用单位体积净化的成本来表述污染的程度,此处为本模型创新之处。
七. 模型的改进
7.1关于2010年个数据的预测
可以用灰色系来预测2010年的工业产值及其综合服务业总产值,由于计算复杂所以采用简单的logstic预测。
7.2关于线性规划模型
计算过程中遇到了的 的大小,可已经一步修正。
7.3运算运用矩阵
可以用matlab7.0直接求出二十个城市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姜启源等,数学建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錬,当代数学若干理论和方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国水利资源公报2009.cws.net.cn/WaterRes/2009
[4]刘昌明,21实际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M],2004
[5]邢飞等,“南水北调“水的分配方案[JA],北京:东北水利水电报(第25卷271期)2007
附录
1.人口预测程序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math.h"
#define N 10
// 定义符号变量以提高程序的普遍应用性
#define X 1285
#define XM 639.5
#define R 2.04
double peoplenumber(int n)
//定义人口预测函数
{double x;
x=XM/(1+(XM/X)*exp((R)*n)); //预测函数
return x;
}
void main()
{int i,j(0);
double p[N];
for( i=0;i
{j=j+1;
p[i]= peoplenumber(j);}
//预测人口数存入数组,调用人口预测函数
cout
被我们忽视的一个基本道理是: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是葬送长期经济增长的最大杀手。各种数据和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多年来,几乎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这才是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核心原因。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差距从1980年的5.6倍扩大2010年的7.8倍。
这是一个平均数对比。某些国家,譬如中国相对而言是一个例外。单纯从货币收入数字看,我国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之差距,从1980年的52倍缩小到2010年的9倍。但是,如果从综合财富指标考核,再考虑工作时间长短和社会福利保障程度,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真实收入和财富差距远远不止9倍。
此外,尽管过去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同样存在着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增长速度低于生产增速、GDP增速和贸易增速的情况,存在着所谓“贫困性增长的困境”:即生产越多、出口越多、真实收入和财富水平却相对越低。
而各国国内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趋势也很严重,且有日益加剧之势。1980年,美国的基尼系数还不到0.3,目前已经上升到0.42;1973年,20%最富有美国家庭的总收入占美国全部收入的比例是44%,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50%,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53%。
与美国相比,北欧高福利国家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然而,即使欧元区最强大的经济体德国,收入和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也成为一个引起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状况更为严重,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富两极分化已经达到威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危险水平。
根据王小鲁和胡永泰2011年论文《中国家庭隐瞒收入的大小及分布》的估算结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要比官方统计数字所显示的结果严重得多。占人口10%的富有家庭的收入,实际上是最贫穷10%居民家庭收入的65倍,而官方的统计是23倍。
许多类似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均正在不断恶化。有机构估计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5,位居全球收入和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全球范围来看,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譬如南非、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等等,贫富差距属全球之冠,这就是“拉美化”经济模式的必然后果。
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必然导致就业机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均等则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富两极分化。
有研究表明,现在中国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公平程度已经大大低于上世纪80年代。普通百姓要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甚至小孩上幼儿园,都要送礼托关系。
[关键词] 区域收入 收入差距 社会发展 整改措施
一、关于区域收入差距状况分析
1.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世界银行曾发表声明指出,过去20多年,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中国也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提高幅度最大的国家。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5和0.7之间,收入相对较为平等的国家在0.2和0.35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得来说呈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20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逼近0.47。在股市楼市的双重作用之下,2007年基尼系数接近或者超过0.48已成定局。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基尼系数才开始下降,我国去年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左右,人均GDP增加与基尼系数呈正比。以上数据都是根据正常收入计算的,如果将偷税漏税,论文官员腐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也估算在内的话,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将更加严重。
2.引起消费差距扩大
收入差距的扩大使总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投资乘数效应也迅速降低,最终导致全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下降。这样就会形成汉斯・辛格所指出的收入――需求――投资恶性循环,即“大多数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致使国内市场狭小,投资引诱不足进而导致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全国居民消费指数1994年124.1下降到2000年的100.4。从2001到2006年我国消费率依然呈下降态势。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还严重偏低。总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失衡,使通货紧缩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经常性威胁,制约经济的发展。
3.收入差距过大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负效应
由于中国长期受“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收入差距过大比较敏感,由此就会造成心态失衡,给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少数人的巨富引起多数人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地区间贫富悬殊的存在,诱使大量人口无序地涌向发达地区,社会犯罪活动猖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贫富差距悬殊也导致了教育失衡,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措施研究
1.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消除收人差距产生的产业结构因素;各地区大力调整主导产业,选择适合于本地特色和条件的产业,将自己置于我国经济系统中乃至全球化中定位,培养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兼顾地区经济利益和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地区分工体系,促进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转移。鼓励和扶持原材料产地和矿产资源地发展加工型支柱产业;同时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工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外向型发展,从而促进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2.发挥政府对再分配的调控职能,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在强调以效率提高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过程中,能以不损害先公平进而降低效率为代价来提高事后分配结果上的均等程度。根据有进有退的原则,留学生论文 应将政府的政策目标和职能从直接干预市场资源配置转变到再分配调节上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收人分配和再分配体系。
3.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靠合法经营也会获得高收入,产生贫富悬殊,这也不符合共同富裕原则,必须运用税收手段加以调节。对贫困地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政策,加大扶贫力度。目前我国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而比较合理的收入分布应该是“橄榄形。因此,要通过调节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扩大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的数量。
4.加快中西部经济建设,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西部投资,鼓励将东部的资金、技术、入才引入到西部。同时中央应拓宽中部政策空间,明确中部发展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在发展定位上,中部地区应在原有定位。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阶层的正常生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继续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运用法律手段控制打击非法收入
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有很大比例是权力、腐败等非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结果。要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法律体系,转变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调节方式和职能。加强国家在立法,执法及监管方面的力度,规范分配秩序,避免权力垄断,打击寻租活动并与反腐败结合起来,坚决有力持续全面地打击违法经营活动,断绝非法收入来源。
参考文献:
[1]叶初升 夏善华: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一兼论“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7)
【论文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现状;税收改革
2011年6月底,全国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工资薪金免征额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由9级调整为7级,最低一档税率由5%降为3%。这将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已经开始。
一、个人所得税的界定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以个人为单位的分类所得税制,将个人取得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等11类。
二、我国个人所得的税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的基础上,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围绕起征点经数次修订演变而来。尽管30余年间个税征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物价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缺陷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个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个税占税收总额比重偏低;税基狭窄,费用扣除缺乏科学性,有失公平;征管制度有待健全,偷税漏税现象比较严重;调节贫富差距的功用逐步减弱。
(一)个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例在30%以上,美国早在1994年就达到了43.16%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个税比重平均也在15%左右。但中国 1998年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仅为3.4%,2009年这一比重提高至6.64%,相较以上国际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周边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度、印尼的比重(一般在10—20%之间)均超过我国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个税收入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还不太现实,但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个税的贡献应逐步提高。目前,中国个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令人堪忧。
(二)税基狭窄,费用扣除缺乏科学性,有失公平
中国现行个税主要采用分类征税模式,基准狭窄,即将应税所得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11类应税所得。这种征收模式计算简单,分别从源泉扣缴,适合于改革开放初期收入来源小且单一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纳税人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若不及时调整个税分类,灵活、科学征税,容易出现多征、乱征的现象。目前,个税扣费一般只考虑个人日常支出情况,忽略了家庭相关因素、地域收入差异等影响,加重工薪阶层的负担,难以实现个税公平原则。同时,经济形势日新月异,个人纳税能力影响较大。费用扣除标准长期不变,滞后于经济的变化,现今通货膨胀、居民支出上涨,该享受低税负的人群不得不承担较高税负。
(三)征管制度有待健全,偷税漏税现象比较严重
在所有税种中,个税纳税人数最多,征管工作量相当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保证。目前,我国个税征纳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对可以由支付单位从源泉扣缴的应税所得,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这种税收方式漏洞较大,中国九级税率档次中只有前四个税率档次实际普遍使用,后五个税率只为不足10%的高收入者设置,最高税率45%基本上形同虚设。税率越高,被征税对象尤其是高收入人群,偷税漏税的动机越强烈,于是出现了化整为零,以实物、债券、股权分配等方式进行偷税漏税等种种现象,且屡禁不止。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七百余位居民进行调查,仅12%的受访居民宣称完全缴纳了个人所得税,24%的受访居民承认只缴纳了部分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逃税避税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行申报制度不健全,代扣代缴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凑效。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传递不准确,时效性很差;与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信息共享和信息规划;执法水平不高,尚未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款的征收。
(四)调节贫富差距的功用逐步减弱
在我国,处于中间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6.4%,作为个人所得税缴纳主要群体的上层阶层(包括在改革开放中发家致富的民营老板、歌星、影星、球星及建筑承包商等名副其实的富人群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5%左右。税收的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在缩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收入渠道多元化、公民以现金取得收入较多、不合法收入不经银行,税务机关难于明确纳税人的实际收入。[NextPage]
三、建立我国个人所得的现代税收制度
在经济体制转轨后期,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指导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变化,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性进一步加剧。为缓和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西方国家主要运用个人所得税予以调节,政府积极调控收入分配。建立我国个人所得的现代税收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一)拓展税基,优化税制
1.拓展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首先,确定各种所得,既包括工资所得,也包括其他有形的收入所得;既包括货币所得,也包括隐性的各种津贴、待遇所得。其次,明确规定允许在税基范畴内给予优惠和免税的收入项目,其余各种渠道的收入一并计入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简化税率等级。基于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最优税制理论,现代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简化的税率等级,如美国1986年简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等级,英国确定的税率的基本档次仅为两级,即20%和40%。从边际效用理论出发,减少税率等级,即减少税率边际差别层次,避免税收征收过程中纳税人对税率边际效用的选择。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等级简化为四级左右,提高边际税率,即遵循低税率和宽税基思路进行税改,提高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力度。
3.简化税制。综合税制的实施要求纳税人了解、掌握税收制度,按照税制要求纳税申报,这不仅要求纳税人具有一定的纳税申报能力,而且要求税制简明易懂。因而,税制必须尽量简单、明确、透明和便于操作。
4.实行综合征收制度。为了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税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以综合税收制为主。如此,既覆盖所有个人收入,避免分类所得税制可能出现的漏洞,又有利于对个人的各项累进收入作合理的扣除和全面的征收,减轻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强化对高收入者的征收调节力度。进一步,与个人保险、教育制度改革相配套,实施综合税制,促进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更加合理。
(二)完善税前扣除制度
为了公平税负,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要求按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在税前作必要的扣除。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税前扣除,以适应社会物价指数的适时变化。
1.建立完备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制度,直接对低收入阶层的应税所得给予多种必要的扣除,例如抚养扣除、高龄纳税人医疗费用、社会保险费扣除;允许对个人向社会慈善机构和公益事业的捐款给予税收优惠,以鼓励高收入者踊跃捐赠,间接地增加最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从而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规定的应税项目只对月收入800元以下部分作为纳税所得额的扣除基数,没有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过于简单,难以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2.建立适应各地个人收入和生活情况的税前扣除标准,缓解地区间个人收入差距的矛盾。在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备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的基础上,允许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全国统一的法定扣除标准内,根据当地的物价指数,消费指数在上下浮动一定的比例来规定具体执行的费用扣除标准,使扣除标准合法、合理、合情。
(三)确立以家庭和个人为对象的纳税申报主体
目前,我国以个人为纳税申报主体,西方发达国家的纳税申报主体呈多样化,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家庭,甚至夫妇可分别申报,较多以家庭为纳税申报的主体或单位。从取得收入的角度看,以个人申报与以家庭申报两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但从税收调控社会收入分配的角度看,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和财产的转移常以家庭为单位,对家庭征税的影响更为广泛。
(四)建立双向申报制度
为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纳税收入的有效监控,现代个人所得税制一般实行双向申报,即纳税人既自行申报,又向纳税人支付收入单位申报。纳税人既应在取得单项收入时申报,也应在年终时汇总申报。这样对纳税人收入状况的双重源泉监控,一方面要求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如实地向税务机关全面申报其全年收入情况,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的雇主或所在单位将支付给纳税人的收入及工资情况向税务部门如实申报。税务部门比较纳税人的自行申报情况和雇主所在单位的申报的收入情况,从中比较确切地掌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
四、完善征管手段,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一)加强对税源的监控
尽快建立个人财产实名登记制度,在个人开户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检查身份证明,在个人取得收入时通过银行账户结算,尽量减少现金使用,对各种收入必须明确转出单位或个人与转入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源头监控个人收入。
(二)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
我国在税务信息化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金税工程的开展对我国税收征管的作用巨大。目前,金税工程实现税务机关内部信息化,与其他国家机关未实现联网共享信息,远远不够。当务之急在于税务与金融、保险、工商、海关等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
(三)加大普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工作 问题 解决方法
引言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效果。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初中学校尤为突出。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十分有利于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
对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深刻认识,是初中班主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笔者在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观音阁中学的班主任和教育专家学者们的观点,提出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常见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对我国初中教育作出有益的思考。
一.研究设计
如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工作一是尽可能准确地指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二是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笔者设定了研究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
1.文献检索。首先是通过文献法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文献检索就是通过对文献的查找、阅读,从而获得所需知识的过程。文献检索可以充分地了解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可以突破研究者个人经验的局限,是传统而又有效的科研方法。本研究课题就是在文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知名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搜索到有关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论文共70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初中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在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方面的论文只有刘国华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访谈。本次研究中,访谈的对象有观音阁中学各班的班主任、学生家长和学生三个群体。从不同的群体了解不同的问题:对班主任的访谈,主要是了解班主任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家长的访谈,主要是了解家庭和社区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经历等;对学生的访谈,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目标及困惑等。
3.会议讨论。通过会议讨论的问题有:初中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的分类、初中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的列举以及初中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班主任工作的常见问题
通过研究,班主任工作常见的问题可分成4类,10个问题。4类问题分别是:班主任方面的问题、学生家长方面的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1.班主任方面的问题。
(1)难以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涉及多方面,难度大。理想的班主任是全能的教育者,显然,在现实中这是不能做到的。因此,班主任必然会在某些方面的教育教学上出现方法不当的问题。
(2)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繁重[9],经常承受社会舆论压力、家庭的压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压力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班主任主观的工作努力与学生的表现效果出现较大的反差的时候,班主任会产生迷惘。这些压力和迷惘容易使班主任产生心理问题。
2.学生家长方面的问题。
(1)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通过对班主任的访谈了解到约20%的家长不配合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不按学校要求监督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学习情况;二是不按学校要求关注学生的平时行为动态;三是不与学校或班主任沟通互动。
(2)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错误引导。这里所说的家长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是指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错误引导。例如,认为最重要的是金钱,其他事情包括读书并不重要;认为人生重要的是享受而不是奋斗;等等。
3.学生方面的问题。
(1)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现阶段的学生多具有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初中学生这种性格尤为明显。自我为中心是指做任何事都把自己放在首位,做任何事情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利益,从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利益。
(2)学习态度出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读书无用论"等观点严重地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得不少学生不重视学习、甚至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例如,上历史课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反问教师: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的求知、求异的欲望在减弱。
4.社会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可以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事物。初中学生缺乏自控能力,使得计算机网络对他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导致沉迷网络、迷恋网游等,甚至违法犯罪。
(2)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会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初中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富差距,由此引发诸如盲目攀比、自卑、自傲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班主任工作的常见问题的方法
1.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自身素质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自修的方式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开拓工作思路和视野;通过校际班主任交流获取同行的成功经验;通过班主任工作评价反思工作效果。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传统方式有家长会、家庭报告书、家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式的有效性在减弱。班主任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面向移动校讯通的短信收发系统,建立学校电话中心等。
3.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有助于全社会对学校教育、教育资源、教育规律等教育领域的知识的认识,使社会更加了解学校教育,学校与社会高度互动。定期向社会展示本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发展动态,接受公众的参观和咨询;四,建立互动性强的学校网站。
四.结论及讨论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文献检索、访谈和会议讨论的方法找出当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常见问题:1.班主任难以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的方法;2.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部分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4.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错误引导;5.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6.不良的家庭环境;7.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性格;8.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问题;9.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10.贫富差距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3.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4.建立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机制;5.建立集体班主任制。其中,提出建立集体班主任制是本次研究的亮点。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乏定量分析,因此,对某些问题的判断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的实证分析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孙金普,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河北水利专科学校学报
[2].万国威,解构我国普通初中教育的区域差异:教育福利的视角--基于我国31省市初中教育状况的定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一,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含义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入职思想汇报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2,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t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