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传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传播技巧;体育评论;符号能力
体育评论员代表着所供职的媒体,面对赛场,他们有着极其广泛的话语权——可以对球员、教练、裁判甚至观众的表现进行评论,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在当今体育传播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之下,电视体育评论员的“传播技巧”发生了不同于以往传统模式的变化。
一、早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广播体”传播,代表人物:张之、宋世雄
注重受众群体研究分析和意见反馈是老一代体育评论员的优点,同时他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研究每场转播的比赛看点,最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口味、观众对比赛项目的了解水平。这是由张之老师开创的,宋世雄、王泰兴等发扬光大的早期中国体育转播解说风格。他们是主要运用有声语言向受众、传达、介绍体育节目的传播者。它的首要任务是传声达义,让受众了解信息、增长知识。遵循播音传播规律,掌握播音基础理论,语言规范、准确、清晰、流畅。对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重音、语气、节奏等基本的内、外部语言表达技巧运用得当。另外,不能忽略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了解和兴趣的培养。毋庸置疑的是体育节目播音员第一位的是有声语言的表达水准,而非其它。
传播技巧:广播体,较弱的符号能力
符号能力是特定的传者或受者使用一定符号的熟练程度、水平或特色等。传者的符号能力越强,越能对受者产生作用和效果。早期的体育解说员从其解说对受众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来看,无疑是比较弱的。当时的体育解说,是一种不讲求传受双方互动的“灌输式”解说。我国体育评论的开山鼻祖张之是广播体育转播的解说员。将中国体育转播风格发扬光大的宋世雄也在中央人民电台工作了20多年。其间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月七八年左右的时间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转播。由于中央级广电传媒的示范作用,反映在全国电视体育界说的形式上是一片高频男声,每分钟超过300字的语速;内容上是嘴跟着球跑,应用大量形象的语言去描述观众已经看到的比赛过程。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宋世雄对一场足球比赛的解说:“伊朗队的4号队员在线上将球断了下来,马上发动快速反击,4号将球传给8号中场队员,8号带球快速通过中场,8号传给11号,11号一脚远射,球进了!”由此可见我国电视体育转播评论工作受广播转播解说的影响极大。张之的解说特点是“打机关枪”,京腔京味、音频高、语速快。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体育转播的解说风格,在语言面貌上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创作激情的。是用圆润的声音、清晰灵动的口齿来传情达义的。宋世雄1997年就体育界说问题接受《中国体育报道》节目采访时说:“体育界说声音要高一点,为什么?现场乱,声音高了穿透力就强,观众就能听清。语速要快一些,为什么?只有快一点才能跟上比赛节奏,说话慢就不能当一个好的评论员。”
传播效果:体育解说员仅仅充当了受众的眼睛,而没能充当受众的大脑。
从他们身上,受众满足的是对体育竞技场上瞬息万变的动态把握,在大多数人无法详细观赏体育比赛的时候,让受众满意的就是他们那种极快的解说语速。那个时候由于电视节目的时效性差,受众习惯于将张之、宋世雄等解说员看成是绝对的权威。但是,从提高受众体育欣赏水平的角度来说,早期的这种“广播体”解说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解说员只是充当了受众的眼睛,将受众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图像信息及时传递给受众,而没有能够帮助受众对比赛进行深层次的、专业性的思考,在介绍比赛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受众视野和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
二、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中期,“幽默语录”体传播,代表人物:韩乔生、孙正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央电视台成名的体育转播解说员是韩乔生和孙正平。他们解说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模仿到形成,由自发到自为的过程。最初的韩乔生、孙正平几乎是张之、宋世雄的翻版,刻意的继承与模仿前人,他们成名于“打机关枪、看图说话”的传播方式,也没落于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说,他们处在早期“广播体”解说方式和后期“专业体”解说方式的过渡期,在他们后期的体育转播中可以看出想要摆脱前人影响,加入“评论”成分的痕迹。但是,专业知识的贫乏和个人特点的缺失使得这种主观上的努力最终以失败收场。韩乔生留给受众的是一连串“解说口误”的记忆,这种早期的无意识口误发展到了后期成为一种有意为之的尝试,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称为“韩乔生语录”。传播技巧:幽默语录体,影响日渐深入。
在受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以韩乔生为代表的体育节目解说员仍然沿袭前人的解说风格,但是,专业知识的贫乏让逐渐专业的球迷嘲笑声不断。更令人遗憾的是口误连连,例如“35公里之外的一脚远射”“……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某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入一球”等等,不一而足。受众最初对这种韩乔生式口误的反应是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种解说上的失误,因为受众发现,这种超低级的失误和自己逐渐专业的欣赏水平之间能够摩擦出一种幽默的火花,令人忍俊不禁,受众越是专业,这种幽默所产生的效果就越发强烈。于是网络上,媒体上关于韩乔生幽默语录的文字越来越多,韩乔生本人也开始在转播过程中有意“犯错”,博观众一笑。这一点在2005年4月体育频道的一期《韩乔语录》栏目中得到了韩乔生本人的承认。
传播效果:幽默的语录甚至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但缺乏专业的知识
各路媒体中有关韩乔生语录的文字甚嚣尘上,很多学者甚至把韩乔生语录的风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这也着实让韩乔生“火”了一把,尽管人们对这一现象褒贬不一,但各种类型的幽默语录还是纷纷浮出水面,有很多甚至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体育评论员被受众认可的根本标准还是其对体育比赛的分析解读能力,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辟的分析评论为受众释疑解惑的能力。当受众对这种“幽默语录”体的传播方式逐渐厌倦的时候,韩乔生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三、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专业”体传播,代表人物:黄健翔、张路
近几年来我们的体育播音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一大批年轻的评论员走上了转播台,他们以宽泛的知识结构、新颖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如果说,播音员以出色的外形、嗓音和语言功底赢得观众,那么体育评论员则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辟的分析评论、高超的预见性,为体育节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解说、评论员必须是某一领域的精深者,不仅能够讲得清、说得明,更要评得精、论得合情合理。因此,评论员需要精深的专业理论或实践,并且,应该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贝利,做过足球评论员,拳王阿里是重大拳赛转播的座上客,张路,本身就研究足球理论。这些都说明,观众看体育节目不单是一般的外行看热闹,而是需要更深层次,具有权威性的分析和点评。相对于早期的体育节目“播音员”,体育评论员观点的个人色彩非常突出,它鲜明、准确、有理有据,令人心服口服。
传播技巧:专业评论,极强的符号能力
毫无疑问,黄健翔最擅长的符号是“语言”,而且他拥有极强的话语能力——他是真正的靠话语取胜的解说员。他没有花哨的肢体语言,学不会矫揉造作的煽情,更没有和球迷套近乎的本事,甚至有些时候他让人产生距离感和敬畏感,但这都不妨碍球迷喜欢他。因为球迷在乎的是他的学识和机智,也就是他解说中体现出的专业和深刻,这正是他相对于宋世雄的僵化、孙正平的刻板、韩乔生的无知而在诸多体育解说员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历史战绩到教练风格、从球员特点到场上形势,黄健翔总能娓娓到来。夹叙夹议中,他还能结合精彩之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使球迷在欣赏一场比赛的时候能达到“广纳博收”的效果。例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英格兰与阿根廷队比赛开始之前黄健翔在介绍比赛背景时的一段解说:“潘帕斯草原的风让阿根廷人把热情奔放的性格融入到了极富创造性的足球技术之中,他们的进攻能力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支对手胆寒;英格兰人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裔,他们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钢铁般的意志背后是他们对胜利的无限渴望。而1981年英格兰人与阿根廷人爆发的那场马岛战争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对17年后的这场比赛无比关注。”而且,对于场上的异样情况,他是唯一敢直言不讳地进行剖析和批判的解说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发人深省。毫不夸张的说,黄健翔丰富的足球解说知识使他成为集“理论家”、“历史学家”、“批判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大成者。:
传播效果:促进和推广体育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黄健翔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部,至今已经在电视体育节目行业从业十年。在他从业的这十年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为他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整个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播音解说风格,开创了崭新的体育界的评论局面,提高了数以千万计的电视观众的体育欣赏水平及对体育文化的理解,是一个时代的缔造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专业精深的分析评论与激情洋溢又轻松幽默的解说风格一样早已为广大球迷所接受。甚至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是黄健翔的解说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高水平的球迷,对足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足球文化的推广和深入,起了特定时期的特定的作用。
结论:通过对中国新老三代电视体育评论员“传播技巧”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的符号能力是逐渐增强的。早期的体育节目解说员,尽管他们驾驭“语言”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从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来看来看,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对应的效果,因此他们运用“语言”这一传播符号的能力又是比较弱的,符具和符义在很多时候是重合的。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视行业发展速度慢,在早期实力比较薄弱的时候,电视体育评论受广播的影响比较多,没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到了中后期,发展环境的逐渐优良使得体育评论员的符号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符具和符义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关联性,而非早期的完全重合。体育评论员作为传播者,对于手中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从三代电视体育评论员“传播技巧”的沿革之中可以窥探出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几十年的发展轨迹。
注释:
①《恐韩:韩乔生语录》,第8页
②《影响未来:中国传媒三十人》之《黄健翔:球场小世界大》,宋悦曹红蓓杨雪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①《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
②《论信息产业中的大众传播》,蔡玮著,津图学刊
从游戏娱乐的角度阐释我国古代体育传播
游戏是实现竞技比赛的手段和人际传播的极佳方式。春秋末年,奴隶制逐渐崩溃,大多数奴隶得到了解放,一部分衣食饱暖,于是出现了游戏与娱乐休闲活动。六博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孟子》书中说有人“博弈为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六博的输赢不是下出来的,是靠掷彩行子。汉人班固说:“夫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优者不遇,劣者有侥幸。”六博的胜负不是靠智力而是靠运气。在古代竞技游戏中以智慧取胜的是围棋。围棋始创于唐尧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围棋已达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古代人们的体育游戏娱乐还有蹴鞠。
鞠是皮革制成的球,蹴就是踢,蹴鞠就是踢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在唐代逐渐演变成立击鞠,即打马球。在马上持蹴杖击球,往来驰逐,并将球打入球门,进球多的一方获胜。还有斗鸡、戈射和赛车等竞技游戏。另外,民俗节令中的各种体育活动也表现出人际传播的动机,如踏青、竞渡、舞龙等,其内容不是与祛邪防病有关,就是与祈求长寿、娱乐、促进身心健康有联系。其本质都是人们为了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合作的社会协作关系,满足人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需要。
从养生和健身角度阐释我国古代体育传播
养生是中国古代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中国早期的养生思想,最早见于《左传》的“味以行气,气以实志”,从中演化出了通过吸纳“后天之气”而补充逐渐损耗的“先天之气”的办法,以实现延年益寿的“行气术”。《周易》从阴阳和五行的角度对人的精、气、神、意进行阐释,强调从“性”(神)、“命”的协调,由此形成了以遵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的规律为主导的“养性之学”、“性命之学”。《黄帝内经》则从医学的角度阐述了“不治己病治未病”的医学养生思想;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静养思想。这些又形成了以养生为主体的养生理论。各家各派的养生方式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养生的根本在于调节心境,由内而外,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是人们相互传播的精髓,是人的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的意识对社会实践的能动反应,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侠义精神对我国传统体育精神的传播
侠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我国民族精神血肉相连。侠义精神最初是在春秋末期有那些游离失所的游士们体现出来,后来,在墨家学派形成以后,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升华,从而成为中华侠义精神的基本源头。侠士作为士阶层的一部分,从思想文化的基础层面看,对于社会文化的吸收应当是多方面的,侠士传承了侠义精神,侠士们表现出来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墨家那里得到了集中的凝练和升华。侠义精神气核心就是忠孝思想观和仗义行侠观念。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侠义精神所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与中华传统体育的价值相吻合,它贯穿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和演变的主线,是我国传统体育精神的精髓。
体育民俗文化与我国古代体育传播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在民间有较明显的普遍性、传统性和民族性的体育民俗,例如:武术、气功、养生、摔跤、举重、放风筝、围棋、象棋、耍狮子、舞龙等,这些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是我国体育民俗系统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组成部分。体育民俗文化是民间经过一定时期的文化积淀和整合之后,持续流传和继承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孕育、生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顺应了当时所在地区一部分民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一部分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体育民俗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程度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满足,在沟通、协调与周围其他地区人们关系等方面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随之渐渐传播开来,延续至今,经久不衰。
宗教仪式对我国古代体育的传播
摘要:网络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它给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教师学生都改变了观念,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也改变了体育课堂,使体育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校园群体活动的开展。
一、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4.3创建体育教师个人网站,适应学生发展、加强师生合作关系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打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方法,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的区分。他认为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属于个人领域;而语言是社会集团约定成俗的规则,属于社会领域。语言相对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和集团来说,是固定不变的;而言语是变化的。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语言是言语的产物和工具。二是语言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的区分。他用象棋做比喻,形象生动的解释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象棋比较容易区别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内在的:这种游戏从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在的;而涉及到游戏的体系和规则,则是内在的。其三是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他认为和静态相联系的是共时性的,和动态、演变相关的是历时性的。他把言语放在一种共时性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研究,而对那些演变的、动态的因素(比如:历史的、社会、交往因素)则不予考虑。其四是语言的静态是一个符号体系学说,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部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里程碑式的,对人类进行语言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巴赫金思想的睿智、见识的深邃、涉猎的广博无人不知。作为话语理论首屈一指的先驱,巴赫金的对话学说、“超语言学”理论、意识形态话语观等一套话语理论,为解析各种传播活动提供了朴实而新颖的视角,对学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他从文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话语理论,交往与对话是巴赫金思想的精华。所谓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他认为对话不单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思想、文化内部的交流。“一个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存在于对话之中。“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止之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新闻是一种多重多角关系的对话,他们之间绘声绘色的生动对话,形成了多彩的新闻,构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意识形态符号论作为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建树,对学术界和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符号论”突出语言社会性、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支配作用。他认为,对话存在于某个具体语境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中。每个字、每个词都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巴赫金认为意识形态的制约大于符号的制约。我国新闻传媒作为,汇集了不同阶级、政党、派别、政权等声音,成为了一个实质性的舆论阵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所有的意见和想法汇集成为“意识形态充盈物”。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意识形态符号论”构成了“超语言学”的基础。话语问题是超语言学的核心。他说:“我们的分析,可以归之为超语言学;这里的超语言学研究是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活的语言”是针对索绪尔“死语言”而提出来的,它突破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具有进步意义。
三、福柯与权力话语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文化学、传播学、民俗学视角对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作出相应探讨与分析,了解历届亚运会主题口号时举办城市文化传播的影响,思考201。年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它将充分体现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文化完美结合,创建以休闲体育为核心的东方体育文化理念,打造广州亚运休闲体育盛会,将东道主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走向世界。
1.2010年广州亚运理念与休闲体育文化的联袂
1. 1广州亚运理念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和谐时代”、“休闲时代”
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把握了时代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和举办城市的热情,同时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1951年的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用的是“红色太阳”的口号,是当时亚洲追求初升之日的发展愿望。广州亚运必然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而且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热情洋溢地迎接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来参加2010年亚运会,让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同胞感受到广州亚运会的激情,让亚洲人民从激情亚运中融合休闲体育思想,创造和谐亚洲。对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奥运,我国赢得金牌第一的东道主荣誉,对于亚运这应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突出激情亚运、和谐亚运、休闲亚运,打造我们亚洲休闲体育文化理念,传播休闲体育文化。
1. 2广州亚运新增项目富有休闲文化特征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历史上设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洲盛会。在42个大项中,既有28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有14个非奥项目,新增项目为体育舞蹈、龙舟、轮滑、围棋、象棋、板球等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属于中国的,都是属于休闲体育项目类,龙舟进入亚运会,展示了“粤人喜水善舟”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而且在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主页面版头设计起伏的线条及龙舟图案,融人了龙舟这一本土元素,充分体现了本届亚运会朝休闲盛会方向发展。广州亚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岭南文化的陪衬下尽显东方特色,追求“天人合一”,淡化竞技,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将广州亚运会打造成为休闲体育盛会,树立亚运以休闲体育文化为核心的理念。
1. 3广州亚运与东方体育文化之说
先从亚运会的渊源说起,在20世纪初叶,受西方体育文化输人的影响,部分东方国家开始发展起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始有了区域性的体育国际交流,进而开始酝酿东方体育文化的整合,之后便出现了亚运会,从此我们的东方体育文化被竞技体育文化代替。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东方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亚运会的雏形,菲律宾、泰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到1934年为止,共举办了十届,后被称为远东运动会。1840年,爆发,西方体育文化曾搭乘在殖民化的轧道机上,把东方各国的原体育文化推挤到边缘,几于湮没。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体育文化又如同割草机一样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修剪得整整齐齐,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在“弱肉强食”的规律面前,变得如此苍白,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发起东方体育文化,确立东方体育文化哲学思想,以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为主导思想,广泛结合亚洲各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精髓,打破亚运会过去的精英型的选拔式,应该是联欢盛会,是健康、健身的休闲体育盛会,打造东方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亚洲运会。所以,借广州亚运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最佳机遇。
2 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分析
2. 1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体育文化形象
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是在岭南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独秀一枝,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经历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体,而是一个集合体,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是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传递。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历史悠久,而且有一段发展变迁过程,其传播与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既是一种通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各地区体育文化形象的过程,也是一种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认知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过程,还是一种通过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解读了解广东兼容博大精神的过程。
2. 2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武”、“狮”
武术和南狮是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在海内海传播最为广泛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自古有狮武合一的传统理念,其中南狮是一门集南拳、跳跃、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打造了岭南休闲体育特色,成为岭南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精髓。随着岭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与娱乐意识加强,每逢佳节,舞狮与武术成为庆典的主要亮点节目。此外,在公园常见踢毽球、打太极拳、羽毛球等,成为全民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主体部分。
2. 3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体现亚运主题思想
体育大国进军体育强国,必须拥有我们自己的体育思想,那就是休闲体育文化思想,符合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核心—“中和”、“不争”,建立我们东方体育思想,与强烈的西方体育形成冲突,让我们中国为亚洲体育作出重要贡献,感动亚洲;将“休闲”思想灌人亚洲人民的脑海中,将我们中国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风行世界。
3融合传播对策
3. 1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
借助广州亚运契机和广州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加强与亚洲地区的休闲体育文化交流,这是打造东方体育文化的完美时刻,应该抓住机遇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加快亚洲体育文化发展,实现亚洲体育文化大融合,打造亚洲的体育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广州亚运的机遇,迎合周边国家的体育文化思想,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太极拳等休闲文化,举办每年的亚洲休闲体育大会。
3. 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提高媒体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意识
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那么,对大众传媒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智,打造更好的传播理念和手段,使传播效果更明显。如凤凰卫视成为本届亚运会的媒体合作伙伴,它将把广州亚运会“激情”、“和谐”理念传递给全球华人,传递到全世界。
3. 3加强志愿者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2010年广州运会”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很大挑战性,也具有特殊性,是在国内进行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非常好的机遇。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岭南休闲体育具备了良好的传播环境。为此,加强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训练一批精通岭南体育休闲体育文化和了解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充当志愿者,为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服务,使亚运期间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做到面面俱到,把每一个海外受众作为传播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受众的群体进行分层,按不同国家或不同语言进行分群传播,让志愿者熟悉每一个国家的传播状况。尤其部分海外人士对以岭南武术为代表的南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其了解程度进行传播。
3. 4亚运期间举办亚洲休闲体育文化节,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
亚运会是我们东方的大盛会,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大好时机,所以筹划亚洲体育文化节,以联欢形式灌输东方体育文化精髓,打造我们东方体育运动会的品牌,建立我们自己的亚运会理念—“健康体育,绿色体育,和谐体育”,贯穿休闲体育文化为中心,传播亚洲休闲体育文化,打造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
3. 5让广州亚运与旅游相结合,使国外友人零距离接触岭南体育文化
亚运服务部联合岭南地区旅游公司,组织运动员畅游岭南武术之乡,走进黄飞鸿的故乡,欣赏岭南武术与南狮表演,亲身体验武林传奇故事,此外还有佛山顺德的李小龙乐园,梅州的足球之乡,开辟一条亚运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专线,打造亚运旅游品牌,吸引国外友人,使其零距离接触岭南体育文化,让其感受岭南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文化学、传播学、民俗学视角对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作出相应探讨与分析,了解历届亚运会主题口号时举办城市文化传播的影响,思考201。年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它将充分体现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文化完美结合,创建以休闲体育为核心的东方体育文化理念,打造广州亚运休闲体育盛会,将东道主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走向世界。
1.2010年广州亚运理念与休闲体育文化的联袂
1. 1广州亚运理念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和谐时代”、“休闲时代”
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把握了时代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和举办城市的热情,同时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1951年的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用的是“红色太阳”的口号,是当时亚洲追求初升之日的发展愿望。广州亚运必然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而且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热情洋溢地迎接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来参加2010年亚运会,让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同胞感受到广州亚运会的激情,让亚洲人民从激情亚运中融合休闲体育思想,创造和谐亚洲。对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奥运,我国赢得金牌第一的东道主荣誉,对于亚运这应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突出激情亚运、和谐亚运、休闲亚运,打造我们亚洲休闲体育文化理念,传播休闲体育文化。
1. 2广州亚运新增项目富有休闲文化特征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历史上设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洲盛会。在42个大项中,既有28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有14个非奥项目,新增项目为体育舞蹈、龙舟、轮滑、围棋、象棋、板球等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属于中国的,都是属于休闲体育项目类,龙舟进入亚运会,展示了“粤人喜水善舟”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而且在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主页面版头设计起伏的线条及龙舟图案,融人了龙舟这一本土元素,充分体现了本届亚运会朝休闲盛会方向发展。广州亚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岭南文化的陪衬下尽显东方特色,追求“天人合一”,淡化竞技,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将广州亚运会打造成为休闲体育盛会,树立亚运以休闲体育文化为核心的理念。
1. 3广州亚运与东方体育文化之说
先从亚运会的渊源说起,在20世纪初叶,受西方体育文化输人的影响,部分东方国家开始发展起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始有了区域性的体育国际交流,进而开始酝酿东方体育文化的整合,之后便出现了亚运会,从此我们的东方体育文化被竞技体育文化代替。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东方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亚运会的雏形,菲律宾、泰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到1934年为止,共举办了十届,后被称为远东运动会。1840年,爆发,西方体育文化曾搭乘在殖民化的轧道机上,把东方各国的原体育文化推挤到边缘,几于湮没。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体育文化又如同割草机一样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修剪得整整齐齐,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在“弱肉强食”的规律面前,变得如此苍白,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发起东方体育文化,确立东方体育文化哲学思想,以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为主导思想,广泛结合亚洲各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精髓,打破亚运会过去的精英型的选拔式,应该是联欢盛会,是健康、健身的休闲体育盛会,打造东方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亚洲运会。所以,借广州亚运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最佳机遇。
2 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分析
2. 1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体育文化形象
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是在岭南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独秀一枝,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经历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体,而是一个集合体,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是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传递。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历史悠久,而且有一段发展变迁过程,其传播与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既是一种通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各地区体育文化形象的过程,也是一种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认知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过程,还是一种通过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解读了解广东兼容博大精神的过程。
2. 2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武”、“狮”
武术和南狮是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在海内海传播最为广泛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自古有狮武合一的传统理念,其中南狮是一门集南拳、跳跃、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打造了岭南休闲体育特色,成为岭南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精髓。随着岭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与娱乐意识加强,每逢佳节,舞狮与武术成为庆典的主要亮点节目。此外,在公园常见踢毽球、打太极拳、羽毛球等,成为全民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主体部分。
2. 3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体现亚运主题思想
体育大国进军体育强国,必须拥有我们自己的体育思想,那就是休闲体育文化思想,符合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核心—“中和”、“不争”,建立我们东方体育思想,与强烈的西方体育形成冲突,让我们中国为亚洲体育作出重要贡献,感动亚洲;将“休闲”思想灌人亚洲人民的脑海中,将我们中国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风行世界。
3融合传播对策
3. 1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
借助广州亚运契机和广州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加强与亚洲地区的休闲体育文化交流,这是打造东方体育文化的完美时刻,应该抓住机遇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加快亚洲体育文化发展,实现亚洲体育文化大融合,打造亚洲的体育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广州亚运的机遇,迎合周边国家的体育文化思想,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太极拳等休闲文化,举办每年的亚洲休闲体育大会。
3. 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提高媒体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意识
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那么,对大众传媒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智,打造更好的传播理念和手段,使传播效果更明显。如凤凰卫视成为本届亚运会的媒体合作伙伴,它将把广州亚运会“激情”、“和谐”理念传递给全球华人,传递到全世界。
3. 3加强志愿者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2010年广州运会”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很大挑战性,也具有特殊性,是在国内进行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非常好的机遇。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岭南休闲体育具备了良好的传播环境。为此,加强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训练一批精通岭南体育休闲体育文化和了解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充当志愿者,为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服务,使亚运期间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做到面面俱到,把每一个海外受众作为传播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受众的群体进行分层,按不同国家或不同语言进行分群传播,让志愿者熟悉每一个国家的传播状况。尤其部分海外人士对以岭南武术为代表的南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其了解程度进行传播。
3. 4亚运期间举办亚洲休闲体育文化节,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
亚运会是我们东方的大盛会,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大好时机,所以筹划亚洲体育文化节,以联欢形式灌输东方体育文化精髓,打造我们东方体育运动会的品牌,建立我们自己的亚运会理念—“健康体育,绿色体育,和谐体育”,贯穿休闲体育文化为中心,传播亚洲休闲体育文化,打造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
3. 5让广州亚运与旅游相结合,使国外友人零距离接触岭南体育文化
亚运服务部联合岭南地区旅游公司,组织运动员畅游岭南武术之乡,走进黄飞鸿的故乡,欣赏岭南武术与南狮表演,亲身体验武林传奇故事,此外还有佛山顺德的李小龙乐园,梅州的足球之乡,开辟一条亚运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专线,打造亚运旅游品牌,吸引国外友人,使其零距离接触岭南体育文化,让其感受岭南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关键词】公民新闻摄影 公民新闻 传播优势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在新闻摄影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照相机正在介入、组织和建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着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与传统的职业新闻摄影不同,从事新闻事件记录的主体是社会上的公民。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又称公共新闻、参与新闻、民主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公民新闻中的“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①1公民摄影记者是指通过利用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自己用照相机、手机拍摄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新闻事件的公民。他们所从事的新闻摄影活动即公民新闻摄影。自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报纸采用了现场乘客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之后,公民新闻摄影不断发展。公民新闻摄影有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一、公民新闻摄影的兴起
公民新闻摄影兴起背后的动因主要表现在摄影器材的普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平台的构建。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摄影是一项对器材依赖性很大的活动。有了相机或可拍照的手机才能记录新闻事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的家用DC乃至专业摄影记者使用的单反相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记录日常生活的工具。工具的普及为公民新闻摄影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各种各样摄影民间组织的出现,为公民新闻摄影的开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随着摄影爱好者技术水平的提升,他们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肯定。第三,传播平台的搭建。互联网技术日益进步,网络为公民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博客、微博、论坛使得更多的公民新闻摄影作品得到传播。报纸也开始关注公民新闻摄影,《羊城晚报》于2005年开设“手机抓拍”栏目,刊登市民用手机拍摄的各种街头新闻,《扬子晚报》、《金陵晚报》也开设了相应的版块,专门刊登市民的新闻摄影作品。英国的《泰晤士报》甚至取消了专门的摄影记者岗位,更多的是利用公民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摄影作品。这些举措无疑会激励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去记录周边的新闻,推动了公民新闻摄影的发展。
二、公民新闻摄影的传播优势
公民新闻摄影的存在及发展有其传播优势,主要表现在传播的时效性,摄影视角的多样性,摄影题材的多元化以及公民摄影所代表的公民话语权的崛起。
首先,公民新闻摄影使得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强。新闻摄影讲求时效性,尤其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各媒体都分秒必争,力求第一时间将所获得的新闻信息。传统的职业新闻摄影要求摄影记者能尽快赶到新闻现场,但是在未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中摄影记者到达现场时新闻事件已经发生,无法记录现场的瞬间。此时就要发挥公民新闻摄影的优势。有相机、拍照手机的公民由于地处现场可以第一时间记录,捕捉瞬间,并且通过相应的传播渠道实现实时传播。2009年1月15日美利坚航空公司的一家空中客车A-320班机从纽约拉瓜蒂亚机场起飞过程中,因遭飞鸟撞击而动力全失,最后迫降在纽约哈德孙河面上。这架飞机上共有15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所幸并无一人伤亡。在该事件的报道上,传统媒体反应迅速,但公民摄影记者更胜一筹。在首批到达的一艘救生艇上,贾尼斯・克鲁姆斯(Janis Krums)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摄下当时的一幕,并上传到Twitter,成为飞机迫降后首张现场照片。
其次,视角独特,拍摄自由,避免职业摄影记者思维定势。参与新闻摄影的公民越来越多,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体会到群众的智慧。2010年春节期间有一个引起舆论关注的人――江苏淮安换袜女环卫工孙美兰。她在大年初一扫雪一天换了三双袜子,有市民用相机拍下了她换袜的瞬间,并且将其在网络上。这张极为平常却又感人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央视也在《新闻联播》、《共同关注》栏目中跟踪报道了此事。拍摄者是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他是在街上游玩的时候抓拍了这个瞬间。虽然图片本身谈不上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其中传达的信息足以让我们感动。
第三,公民新闻摄影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元,风格个性化。人人有相机,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摄影记者。每个公民关注的内容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新闻摄影影像。2009年第52届荷赛奖二等奖获得者景长观就是公民摄影记者。他在政府机关工作,平时喜欢拍摄一些纪实类的照片,他希望用镜头表达内心的感受,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拿着相机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拍摄,凭借《四川大地震》组照获得了荷赛奖的银奖。2009年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师卢广关注新闻纪实摄影,他拍摄的作品如《艾滋病人》、《中国的污染》等形成了卢广的风格。更多的公民摄影记者不断涌现,丰富了影像内容,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元更个性化的图片选择。
第四,公民新闻摄影代表了民间话语权。大众不仅是新闻摄影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主动参与者,公民拿起相机就成为新闻摄影世界的积极参与者、构建者和传播者。著名学者陈丹青说:“摄影的觉醒应该是认识觉醒,我看见,中国无数表象与隐秘,尚在摄影机前沉睡。”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实现自己的话语表达,承担一个公民所应当履行的责任。
三、公民新闻摄影面临的问题
公民新闻摄影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影像真实性问题。职业新闻记者拍摄的作品时有层层把关,保证图片的真实性。而公民摄影记者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约束,难免会出现假照片或者人为摆布的新闻照片。周正龙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些经过PS合成的作品大量传播,导致媒体公信力的下降,玷污了新闻摄影的形象。
2、图片质量差,对新闻价值理解不到位。公民摄影记者毕竟是业余爱好者,虽然器材已经达到职业摄影记者的水准,但对技术的掌握、对新闻价值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这就会导致所拍摄的照片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3、容易引发伦理道德冲突和法律纠纷。很多人喜欢在街头采取街拍的方式抓拍新闻,但这其中涉及到被摄者的肖像权问题。手机新闻摄影的问题更多,由于手机体积小轻便而且易于偷拍,所以经常发生泄漏个人隐私事件。公民新闻摄影在法律法规上缺乏制度性约束,限制了公民新闻摄影的进一步发展。
4、海量图片在开放的、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上泛滥,读者无法迅速获知想要的新闻信息。网络平台使公民新闻记者可以广泛传播自己的摄影作品,但带来的问题是同样一幅新闻照片会出现在不同的论坛或不同的网络社区中,海量的视觉信息充斥于网络社群,造成信息泛滥。一方面会误导受众,增加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带来视觉污染,包含血腥暴力、恐怖、性等内容的图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觉。
综上所述,公民新闻摄影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公民新闻摄影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其公民性和新闻性,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利用新技术条件实现新闻摄影的高速有效传播。同时在其传播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公民新闻摄影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Bow,S.and Willis,C.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2003,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1)新媒体的概念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它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传播主体普遍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丰富化。首先,传播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观众,它可以使得人们在任意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应的电视新闻内容。其次,在许多的传播平台都可以有相应的新闻获取,甚至比电视可以更早了解这些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新闻内容。最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图片传播上,而新媒体背景之下的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丰富,包括动态图、视频等,都成为激发人们获取新闻兴趣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并不是说将要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要明确传统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闻的播出时间受限,许多时候都必须要观众在固定的时间点,选择固定的频道来观看新闻内容,这就导致了时空的局限性,以及对于观众自身积极性的一种抑制。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相对枯燥,观众对其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有限,并不能够兼顾到全部的受众。所以受众的范围不能够扩大,很多时候也很难真正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首先,促进了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传统的新闻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或者传统的纸媒进行传播的,而新媒体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渠道。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终端,都成了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人们可以更加随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内进行新闻内容的获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电视新闻时间安排。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也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新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推广,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在传播内容的变化上,确实新媒体视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就是有关于国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规的,这些与许多观众的实际生活都是具有较小关系的。所以许多时候观众并不能够带着更多的积极性来看待这些新闻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人们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而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与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许多突破。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图片、插图,更是有了许多的动态图或者短小视频,这非常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满足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另外,作为全新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更是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将新闻内容按照板块进行分类,一方面便于人们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是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们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关键词】 船舶轮机 管理 重点
1 设备全员管理制
近些年来,国外实现企业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全过程参加的船舶及其设备管理与维修活动的轮机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青睐,很多企业在船上推行了这种先进的管理制度。为了能真正发挥这种先进管理制度的优势,就轮机部管理而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工作,做到设备管理与维修条理化、系列化、制度化。做好设备全员制的基础工作,必须在船上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工组织系统,以明确员工的责任,并针对设备不同的特点,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每月分总运转小时和拆检后运转小时两个项目统计,并从数据中找出设备运转检修的规律,以期保证船舶设备的完好率和船舶使用效率。
(2)设备全员管理制应与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为了真正实现“做事有计划,办事有章程,行事有监督,完事有记录”,在推行设备管理全员制的过程中,设备全员管理制必须与船员的岗位责任制及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要奖罚分明,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在管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3)重视船上的培训工作。过去一谈到培训往往指由公司安排的岸基培训,对于船上自行组织的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绞吸船上的推行,以及复杂工况对船员操作水平越来越高,加强船上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船员理解有关国际公约、法规、规范和相关规则、指南、标准及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才能确保船舶轮机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船舶安全高效运行,并顺利通过各种检查、检验。
2 船舶维修与船舶经营
船舶维修与船舶日常安全运营既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为此,在轮机管理工作中应依如下原则正确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
(1)加强船舶维修保养和循环检验,船上不仅应尽可能扩大自修的范围,还应尽可能延长船舶修船周期,降低修船费。应根据船龄、设备使用寿命,按照维持修理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设备磨损、老化程度来合理安排船舶的维修。
(2)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受到资金、施工合同等方面的制约,企业通常会希望能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使船舶及其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有时甚至会要求推迟某些拟修理项目的维修,这与船上希望所有拟修理的项目都应予以及时维修发生了矛盾。对此,船上一方面应及时发现隐患并向公司上报修理计划,以便公司机务部门做出决策;另一方面,在确保船舶安全的前提下,以服从生产需要为前提,合理安排维修项目。比如,主、副机吊缸,清洁扫气箱组等大项目最好安排在停工等非运营期。
3 燃油供应与节油
燃油在整个船舶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应根据运输生产的需要适时地添加燃油,并采取各种措施节省燃油的消耗尤为重要。
(1)与船舶维修一样,在轮机管理工作中在申请供应燃油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资金、燃油价格、运输任务及航线等因素确定添加燃油的数量和加油地点。(2)在实际业务中,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有些轮机管理工作隐瞒船上部分存油量,即少报船上存油量,以便能使船上有足够的燃油。这种做法不仅会占用流动公司资金、增加存货量,而且还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因此,在轮机管理工作中应如实申报船上存油量。(3)在添加燃油时,除了应确保添加数量不少外,还应确保燃油的质量,必要时应取样留存,这在船舶期租时更应如此,以防供应商以次充好,或租船人为了节省燃油费而要求供应商供应低质油。(4)轮机部应做好各种设备的保养工作,杜绝油料的跑、冒、漏、滴现象。从细节管理入手,点滴的积累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小的。(5)积极减少油类消耗,尽量节约,把好加油关。停工和备车施工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不点锅炉,做好余热利用,发电机做到能用小不用大,能用一不用二,充分提高机器热效率,尽量利用余热加温。(6)加强主、副机、锅炉的维修保养,做到勤检查、勤探测,勤,并定期送验主机,发挥其最佳热效,保证做到保护副机在70%的负荷下运转。(7)做到根据开工情况及工作进度增、停发电机。船员离开房间和公共处所应随手关灯;按规定适时开放暖、冷气和使用电热器;厨房员工在电炉用毕时须及时关掉电源;对船上冷库管理也应有计划地使用;做好滑油的回收利用工作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航运经营的需要,船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中除了应具有船舶及其设备使用与维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外,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与经验,成为技术与管理兼备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智宏.轮机管理必须面向创新、面向全球、面向现代化[J].航海技术,2009,(01).
【关键词】广播新闻故事 传播优势 选题策划 传播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谈到提高宣传引导水平时明确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为新闻媒体指出了行之有效的报道方法,体现了宣传规律、传播规律和新闻规律的高度统一。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它以声音的形式及时便捷地向受众传递各种信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播曾有过辉煌,拥有数以亿计的忠实受众。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的大众化和网络的普及化,广播原有的强势媒体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受众群体越来越细分化,广播如何发展与创新,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已成为广播工作者、研究者需要思考和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广播人不断探索,广播节目不断创新,频率专业化、类型化使广播节目的传播更加精准,而新闻故事节目的出现,则进一步提升了广播节目的吸引力。本文以笔者编辑播讲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故事汇》节目为例,对广播新闻故事节目的选题策划与传播技巧进行解析和思考。
一、讲故事是广播节目的传播优势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现代受众既要快速及时地掌握信息,又要方便惬意地获取新闻,这就要求广播新闻信息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生动可听。因此,广播新闻故事节目应运而生,并因其具有独特优势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广播新闻故事节目是广播媒体选择具有新闻性、故事性等特性的内容,以主持人个性化播讲方式播出的节目形式。这类节目由于多是以普通百姓为故事的主角,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因而符合相当一部分受众的收听需求。相对而言,广播新闻故事节目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讲述者通过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恰到好处的停顿、简短的点评、音乐的衬托、贴切的音效和音响等,展现声音的表现力,牢牢抓住受众的耳朵,满足其好奇心。
其实,讲故事是广播媒体的传统,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到广播小说、评书的热播,广播故事节目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受众。在本世纪初,广播故事节目更是有了长足和跨越式发展,北京故事广播、河北故事广播、青岛故事广播、济南故事广播、合肥故事广播等专业故事频率的陆续开播,是广播故事节目向专业化类型化发展的标志。对媒体而言,内容为王、内容创新是节目发展的源动力,广播新闻故事节目就是将新闻资讯与故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节目形态,它能够全面深入地讲述新闻的背景、发展过程、意义及影响,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与其他新闻节目相比具有独特优势,所以这类节目一诞生就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受到受众的欢迎。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故事汇》创办于2009年,是一档55分钟的日播节目,每天晚上7:35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频率播出。该节目每期一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播出伊始即引发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近年来,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广播故事节目,并且各家广播电台此类节目的收听率也在不断攀升。同时,电视媒体的很多故事栏目也有较快发展和较好的收视率,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开播以来不断刷新收视记录,收视率在全国35个城市排名稳居前三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富故事会》、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等也都有很好的口碑和收视率。
二、广播新闻故事节目的选题策划
广播新闻故事节目以故事的形式传播新闻、以新闻的态度讲述故事,力求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生活,用悬念的魅力吸引受众,充分体现受众本位、内容为王的意识,并凭借鲜明的节目定位和生动、有趣、丰富的内容吸引受众。广播新闻故事节目在选题策划时,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以正面舆论引导为核心
目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日趋活跃,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新闻传播者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和更为艰巨。新闻故事节目选题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选择离奇、血腥、低级、庸俗的内容。在选择好内容的同时,进行理性思考、正面引导,这样就保证了不仅有一个好故事,还有一个好的主题。节目应主要以新近发生、备受瞩目、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事件为素材,着眼基层、关注草根、发现亮点,多选择励志、向上、感人的故事。
(二)以贴近百姓生活为主题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传播发挥喉舌作用、桥梁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关键,是新闻传播的方针和指向。广播新闻故事节目的选题必须贴近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反映百姓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他们所关心、关注的问题。节目选题应主要来源于生活,选题种类包括法制故事、爱情故事、励志故事、文娱故事、名人故事等。重点选择那些有生活、有震撼力、有时效、真实发生、情节曲折的故事作为素材,然后进行编排加工。例如,城市中的很多驾车者看到有行人横穿马路跨越隔离护栏时,常常会埋怨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为此,《新闻故事汇》节目播出了一位驾车者体验走人行道的故事,这位驾车者只走了一次人行道就发现,由于隔离护栏设置时只考虑了机动车的安全,没有为行人在恰当位置留出通道,行人要想到马路对面需要绕行很远的距离,这才导致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跨越护栏。节目指出了隔离栅栏设置的不合理性,并提请有关部门合理设置过街通道以方便百姓出行。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受众的好评。
(三)以精致节目编排为助力
新闻故事节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排和加工。在进行编排时,要根据稿件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做出相应的、恰当的安排。内容提要是新闻故事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起着介绍节目、引导收听的作用,在新闻故事的编排中,内容提要能起到“点睛”的作用。节目编排还要讲究策划,在节目内容的组合上,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内容,稿件怎样删改,这些都需要进行策划,编排策划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一期节目的优劣,关系着讲故事的效果。
三、广播新闻故事节目的传播技巧
广播新闻故事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比较高,要求主持人既能做理性洞察,又能进行感性表达。主持人在节目中往往是编播合一,集播出者与组织者于一身,既要负责节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又要控制节目的播出节奏。主持人的播讲是对内容的二次加工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主持人用播讲、谈话、评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主持,主持人的语言要优美、精确、生动、形象,节奏流畅,富有个性,需要在节目中不断设置悬念,吸引受众持续保持收听兴趣。广播新闻故事节目的传播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传播的基本原则
为把一则新闻故事播讲好,主持人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握好人物。抓住人物特点,让人物推进故事,事件本身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新闻人物有自己的叙事能力,故事要围绕主人公展开。这样可以向人们传达一种或温暖或悲愤的情感,充满人文关怀。二是把握好情节。提炼好矛盾冲突,多设置悬念,步步设局,营造叙事气氛。主持人要像讲故事一样,掌握好叙事技巧,多讲细节,让故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三是把握好叙事结构。不同的故事,要有不同的叙事结构。不论是倒叙还是插叙,要最有利于故事的讲述。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但结构可以改变,把握好基调,设置好结构,故事可听性就强了。
(二)采用亲切自然的播讲风格
一个文风清新、内容鲜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故事,常常会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反,那种板着面孔、盛气凌人、脱离实际的播讲,常常让人反感。好的播讲风格决定新闻故事传播的成效,新闻故事节目主持人要及时捕获生动的事例和人民群众鲜活的语言,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话,受众才会感到像是邻家的朋友在给自己讲故事、说新闻一样,听起来亲切自然。
(三)充分运用音效与背景音乐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故事汇》节目以主持人播讲为主,播讲方式介于节目主持和小说演播之间,根据故事进程适时使用现场音响,根据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适时穿插恰当的音乐、歌曲、音效,结尾处做适当点评,让受众在听到一个好故事的同时,有所收获。如《高考移民恐惧15年》,说的是15年前一名山东籍考生周弘萍使用一名山西籍同龄者的身份成功考取了大学,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著名研究所工作,目前正在读博士。这是一个很有社会意义的故事,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等原因,让一部分急功近利者投机取巧,这肯定是不对的,周弘萍也一直在自责、煎熬中度过。节目播出后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给那些想投机的人敲响了警钟。在制作这期节目时,从推进节目进程的片花的选择上,特别使用了能够表现主人公内心煎熬的小提琴音乐;片花的制作也根据故事发展的起承转合时而忧郁、时而豁然开朗,很好地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
论文摘要: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广告中的传承与传播,分析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误用现象,对如何正确、规范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都必然会诞生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表现语言与表现形式,广告正是这样一种不容忽视的艺术形式,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中最精华的部分创造性地挖掘、呈现、展示出来,通过巧妙的构思与创意,伴着与时俱进的旋律,使人们在欣赏优秀产品的同时,也能够深入而全面地探索、了解、传承中国文化。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华文化可以作为广告创意的源泉
我国悠久古老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等都可以作为某种商品广告的文化载体,将产品的信息与古老的中华历史积淀相融合,使其底蕴深厚,耐人寻味。例如:杜康酒以其传承十三朝文化为视觉符号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指出其历经十三朝发展的白水杜康,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白酒典范,是“穿越历史,见证文明”文化内涵的体现。
2.代表中国文化的典型形象受到喜爱和礼遇
广告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所固有的文化内涵与产品自身特点相结合,在诊释了品牌内涵的同时发扬了中国文化。例如: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她既代表着安全可靠(长城电脑广告语),又标志着科技、精美(长城汽车广告语),这种古典一与现代、文化遗产与科技产品、文化与广告的自然融合,更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
3.广告覆盖面大,受众多
广告的影响力、优美的文案、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她已经成为宣扬中华文化的阵地,民族文化亦可为国产品牌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使其时尚而不乏“内力”,从而彰显民族特色,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滥用
1.滥用象征中华民族的形象、标志
龙、石狮、长城等形象、事物是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对这些元素的滥用,是一种侮辱行为,严重损伤了国人的感情。在耐克球鞋“恐惧斗室”篇中,具有中国功夫的老者、飞天形象的美女以及龙的形象,都败倒在西方运动员勒布朗的脚下,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反感。同样,在立邦漆“滑落龙”篇中,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被广告制作者安排从涂有立邦漆的柱子上滑落下来,广告激起了向来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消费者的反感和不满。另一则飞利浦精英移动电话的户外广告,以中国长城为背景,以一位精英人士“坐”在长城上,用飞利浦移动电话通话为创意,遭到国人的不满,最后中国政府下令撤销这个广告。在以上的几个广告中,广告主和制作方希望把全球化策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思路是好的,但是广告的失败之处在于破坏了象征中华民族尊严的形象,从而使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都受到了影响。
2.滥用传说、古典书籍中的典故或人物
中国古典书籍、民间传说浩如烟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滥用典故或人物、篡改情境或人物性格,成为此类广告中最普遍的现象。在步步高复读机的电视广告中,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外国,唐僧语言不通,悟空随即拿出步步高复读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唐僧的难题。广告虽然借鉴了电影《大话西游》的情节场景,但故事基本结构却源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可以作为创意点,但情节本身与复读机的卖点结合得很牵强,而且用一种恶搞的形式,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类似熟悉的电影情节,其它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其实是一种对古代典籍的歪曲和破坏,无形中损害了原著的艺术性和鉴赏价值。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诸如许多白酒类的广告,一味追求历史悠久,便找一些毫不相干的文化名人举杯畅饮,是滥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盗用现象。
3.滥用古成语、古诗词
古成语、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它们具有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的特点。由于汉字发音、语义的特殊性,利用谐音、谐义、双关等手法,偷换字词、制造歧义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特效文胸的广告“丰胸化疾,一戴天骄”(逢凶化吉,一代天骄);止咳产品广告“咳不容缓”(刻不容缓);冰箱广告“制冷先锋”等等。据某媒体报道,某市一名初中生在写作文时成语出现了错别字,老师指出后,该生还强调“电视里就是这么说的”。滥用古成语、古诗词问题的后果己经很严重了。成语、诗句一般都有出处,或是出自名篇佳作,或是约定俗成,都不能随意篡改。虽然广告语运用要求新颖,但盲目求新、求押韵、求容易记忆,就有可能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引导和传播。
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如何在广告中规范、正确使用
1.寻找中国文化与广告创意的最佳契合点
作为在商业经济领域有着特殊作用与影响力的广告行业,不能只是简单把她看作一种提高经济效益的营销手段,还应以文化传播的发展眼光与思维将广告作品置于“时代文化传播载体”的高度加以利用,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弘扬与传承服务。
我们知道文化的外延范畴非常宽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从古文、诗、词、曲、赋,到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这都是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最可贵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财富,我们应该加以利用。应善于从厚重深远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寻找中国文化与广告创意的最佳契合点。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敏锐地洞察时代赋予文化的新内涵,在现代广告创意中合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元素,用文化这根线牵住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那条根,使广告的立意与受众的诉求产生共鸣,让广告成为沟通历史与现在、民族与世界的桥梁。
2.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对传统文化欣赏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具备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人才,是教育事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传承历史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初级教育来说,可开设各种集教育、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例如可开设古代传说故事的阅读课程、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影视剧欣赏等。对中、高级教育来说,增加文史课程的比重,开设诸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专题、古典名著选读等课程。作为大众媒体,应刊播宣传民族文化的公益栏目或公益广告。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监管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保证,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制作、使用、上进行全面的监督和保护。
(1)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版权、使用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使用细则,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确立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拥有及各项权利。
关键词:网络论坛 女性 话语权
网络论坛传播是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不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它涵盖了多方面的信息内容,是现代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载体。那么在网络论坛传播这种形势下,女性话语权的传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网络论坛传播下女性话语权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论坛传播下,女性的话语权面临着来自商业利益和传统文化的考验以及自身对技术的运用等问题。
1、商业利益与传统文化陈规的谋和
网络论坛传播作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之一,其自身并没有摆脱商业化运作及其与传统文化隐蔽的谋和,媒介为了其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要服从于商业利益,而为获取尽可能大的商业利益,媒介会利用女性来取悦男性,将女性作为“卖点”来迎合传统文化中女性的附属形象,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男权主导的传统文化与现今商业利益共同产生的影响。在市场杠杆的作用下,包括网络论坛传播模式在内的媒介信息在涉及女性内容时都会更多地为人们提供消费、消遣而非阐释、供人娱乐而非供人作出判断的报道,在报道的形式上也更多地倾向于无思想深度但却显得轻松畅快的故事,营造纷繁炫目的视听空间,所谓的“女性之美”在消费社会的结构中被经济学法规所操纵,女性的美幻化成为商品形象。女性话语权微弱,在男权传统禁锢和商业文化背景下,女性沦为“被看”、“被评论”、“被审视”的地位。
2、女性缺乏对网络技术使用的掌握
网络论坛传播是基于网络论坛使用技术的,相对于传统媒介形式来讲,它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自身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在整个社会中的文盲比率较高,这就导致了女性对新兴网络技术使用的障碍,由此影响到女性对网络论坛传播方式的接触和使用,尽管网络论坛传播提供了女性话语权施展的空间和平台,但由于女性在技术层面的缺位,导致女性在网络论坛中的话语权也存在危机。
3、女性自身话语权意识的缺位
网络论坛传播可以容纳和汇聚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女性自身缺乏话语权意识导致了女性在信息传播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性别不平等的传统文化评判标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受此濡染的女性受众在网络使用和表达上缺乏理性的反思,网络论坛传播模式下信息把关的缺失使得信息内容过于芜杂,图片和视频等侧重视觉感官传播的方式也有意刻画女性形象的“诱惑力”,女性的身体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消费的一种特殊符号充斥在网络传播中,以女性身体形成的对男性的“性”吸引和从属成为主旨,这就使得女性对自身话语权的重塑意识逐渐消弭,也在无形中强化了传统的男权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状况使男女之间话语权不平等的鸿沟进一步拉大,女性在网络论坛传播的平台下获取了表达资格,但是这种表达未能形成应有的影响力,这种表达还不足以改变两性不平衡的状况,甚至在某些方面反而强化了传统社会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网络论坛传播的这些弊端反映了产生于传统媒介环境的新兴媒介传播方式在维护女性话语权上的不足。
(二)解决传媒语境下两性话语权差距的对策建议
话语权的积累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它的形成与知识和实践有关[1],媒介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传播文化和权威性的过程,信息传播由于男权中心文化的存在而处于不自由和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自由和不平衡具有隐秘性,因此,要改变媒介中的女性地位,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女性文化,以文化为后盾,提高传播参与者的素养和女性意识以及女流的活跃度。具体对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强有力的女性文化
文化是一切统治秩序的基础,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作用者,随着媒介在社会中日益广泛的运用,媒介与文化现象产生了内在的联系机制并形成了崭新的文化形态,媒介文化的塑造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些影响也波及受众对女性的态度和女性地位的获得,因而,媒介中的女性地位问题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建立自己的女性文化、如何利用新技术的发展来推进女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传统男权文化单向控制的局面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已不复存在,新兴媒介有其互动性和开放性,女性文化可以借助新媒介使传统的单向性转变为男性与女性的平衡。建构新的女性文化需要媒体的不懈努力,媒体可以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中国女性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效借鉴西方女性文化成果,在自主和平等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中国女性的、积极向上的女性文化。
2、提高媒介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涵盖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受众对于媒介的认知和媒介知识,二是媒介传播者对于自身职业的认识和职业精神。[2]提高媒介语境下的女性地位,需要切实从这两方面入手,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媒介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女性的地位,使女性话语权得到释放。
从受众角度看,我们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男性受众应该从接受和尊重女性文化的角度考虑,摒除将媒介作为传播男性文化霸权载体的思想观念,力求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与女性建立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女性受众应该提高自身的权利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尴尬境地,清醒认识男性文化的统治,逐渐消除对男性的依赖,从自身角度出发,建立属于自己的女性文化,主动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和手段传播自己的思想,争取足够的话语权表达。
从媒介从业者角度讲,应该改变利益至上的观点,摒除将女性作为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媒介的传播内容应客观地服务于广大受众,提高信息质量,建立和谐的媒介环境,还女性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力,媒介从业者应该看到社会整体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不良影响,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为良性话语权的平衡表达做出努力,另外,社会应该鼓励女性媒介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扫除两性在媒体从业人员地位上的不平等,让女性作为信息传递的主体争取和发挥更大、更强的话语表达权。
3、提高女性意识和女性信息交流的活跃度
提高女性意识最重要的是需要女性的参与,这要求不仅仅有良好的女性文化和相对自由的传播环境,更要有广泛的女性群体参与到文化建构和信息传播的实际行动中,只有女性真正参与到维护自身权利的行动中来才能使文化建构和媒介使用获得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媒体 文学 传播 微信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他们是这样定义的:“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1]2009年微博的流行正式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而微信则把自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以其信息的高速流通、图文结合、碎片化的文化背景为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口。
一.“节点共享”的即时互动下的全民狂欢
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Humannode)即“人”(human)和“节点”(node)的组合[2],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以及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信息。
微信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产生,不可避免的保有了大众文学的特征。高雅的传统文学在现代商品社会遭受了巨大冲击,人们曾一度怀疑艺术终结或文学已死。但是大众文化也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2012年4月,微信4.0版本,用户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在空间中,好友之间可以即时点赞、回复或者转发。用户结合现实场景进行改编,应用网络热词在其中表达情绪,没有诸如微博之类140字的限制,即时的发送,接收者同时可能是下一个发送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不再有绝对的身份区别,点赞和回复瞬间反馈到作者的个人空间,作者根据回复与之互动,微信文学就是以这样一种网状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流行起来。
狂欢理论源自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这种狂欢指的是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狂欢。人们语言混杂,方言、俚语、习惯语交织在一起,通过无所顾忌的笑达到一种全民的自由。而在自媒体微信文学中,体现了带有自由性的狂欢性。人们可以通过游戏、娱乐的语言释放压力,通过创造恶搞式形象放松自我。在这样开放式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摆脱压抑自由的书写文字,微信文学中常常出现一些新奇词汇表达,这就是微信文学狂欢化的表现。
诚然,文学需要新的文学形态为其注入鲜活力量,但微信文学的局限性可能带给文学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思考并努力改善的。微信文学文本的碎片化、内容的平面化凸显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不高的事实,表达了娱乐至死的诉求和狂欢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微信文学的快速生产,削弱了文学原本应该具有的深度,作者在个人化自由写作中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微信文学的良好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在自媒体的时代走得更远,否则只是激起人们一时的狂欢兴趣,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并不能长久留存。
二.危机中的数字化选择
随着“快速点击阅读”时代的到来,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受到大众热捧,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报刊杂志在自负盈亏中举步维艰。
许多文学类实体期刊纷纷登陆了微信平台,拓展了数字化之路的新视野。2013年11月《收获》发出了第一条面向微信订户的群发内容,这是继《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后,又一家“老字号”传统文学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寻找读者的尝试。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文学类公众号有“读者”、“青年文摘”、“读者文摘”、“今天文学”、“青年文学”、“收获”、“小说月报”、“上海文学”等。纯文学的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大,先天注定了它本身不能像通俗文学大众文学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文学类实体期刊注定成为昨日黄花。所幸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文学类实体期刊搭上了以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传播快车。
近年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迈入作者行列走向实体出版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凸显了实体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积极汲取传统文学媒介的有益特质,提高自身的文学品味,正确的处理好文学的审美与市场化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文学文本具有的高品质有效融合到自媒体平台,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 释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探索》,2006年第2期,第135页。
新闻传播行业亦是如此,许多业内习以为常的业务活动受到了公众的围观,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比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关于复旦女生的报道就引起了社会公众、学界以及业界在新闻伦理层面的激烈讨论,让媒体记者由报道者变成舆论浪潮中的当事人。当前,公众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各种平台,参与到新闻传播伦理的评价中,伦理评价伴随着伦理争议。本文正是基于新媒体时代这种变化,讨论职业评价和监督在开放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伦理评价遇到了什么挑战,应如何看待这种挑战,以及如何弱化和消解伦理评价的冲突,促进新闻传播的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平衡,达到伦理共识,建构开放的新闻传播伦理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伦理争议需要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
2015年年初,新闻界在上海踩踏事件、姚贝娜事件等报道中,受到了一些社会舆论的抨击,这是典型的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伦理大讨论。我们认为这种争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职业内外对同一职业道德理解不同之争
从理论上讲,新闻伦理之争是可理解的。对于一个职业的工作准则、伦理评价,职业内和职业外的人的评价不同。一般业内的人是站在本职业专业主义立场理解应该与否、好与否;而专业外的人往往是从直觉感受来认识的,是基于应该或者不应该的角度考虑,比如医生给战俘治疗,律师给杀人犯辩护职业内认为正当,职业外的人可能认为不应该。这主要是职业认识立场和水平差异造成的。
对于新闻,尽管社会大众都在阅读新闻、收看新闻,但不是每个人都了解新闻工作原则与伦理规范。所以他们一旦遇到这种新闻界的事件,只能用基于自我角色的认知模式、分析习惯、评价标准进行评判,这中间有的是理性的分析,有的是直觉判断,有的是随意的批评。
第二,职业道德与社会发展变动不同步之争
职业社会学认为,某一个职业建立时,其社会功能、职业任务、职业角色等的规定,是由当时的社会需要决定的;它的工作规则、要求等可能是当时全社会多数人的共识,也可能先于共识而存在,这往往就成为对这个职业争论不断的根源:而且即使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甚至职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以前制定的职业规则、职业评价标准如果不变,当然会受到社会人士的诟病。比如在明星、名人的报道中,当狗仔队围堵造成了戴安娜车祸,英国公众就口诛笔伐新闻机构;香港《东周刊》公布刘嘉玲早年半,香港艺人、公众就游行声讨媒体。而今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运行规则不再是在封闭的圈内自说自话了,许多报道行为是可以让新媒体展示出来,被公众围观和讨论的,这种公众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的讨论、评价、监督中的行为,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也就成为了新闻界规则改革、新闻伦理评价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职业评价和监督开放化的背景下,新闻界需要建立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只有重视公众的意见,建立接纳公众参与、监督与共同评价的体系,才能改革不适应的部分,增加新的适应社会变化和公众期待的部分,达到与社会道德发展相一致,与公众期望相融合。
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的理论突破
理论是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它指导着实践,是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保证。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在理论基础、研究路径等方面的突破才能建立起来。
1 研究范式的突破
传统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是封闭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媒介组织和业内同行,是系统内部的运行。多年来新闻传播伦理研究就是这样一个框架。新媒体时代,这个框架体系受到挑战,必须对已有研究框架进行突破,需要转变闭合研究思维。学者尼克库尔德里(Nick Couldry)提出建立一个将媒介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考虑在内的媒介伦理体系,史蒂芬沃德(Stephen J.A.Ward)也提出了开放的媒介伦理和全球化的第五等级概念,打破了传播者一受众的二元划分,强调了公众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传统媒介环境中,媒介伦理是闭合的,仅仅与专业媒体相关;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伦理,关系到所有在全球媒介系统中传播流言、事实和观点的人,传播的内容和规范不再掌握在少数职业媒体手中,一般的网民也能够而且应该在规范的制定过程中有所参与。这些理论研究的视点是前沿的,契合新媒体时代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建设需要的。
其次,新闻伦理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科学的方法,开放的视野,借鉴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伦理评价体系建构的方法进行探索。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例子。比如层次分析法的使用,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此类研究给了我们启发。
2 评价模式的突破
评价模式的突破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开放的学科思维以及层次化和体系化的评价维度。通过伦理评价模式本体的研究,我们看到,虽然新闻传播伦理评价不为空白,但缺乏体系,而且诸如其他学科领域的《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伦理评价及三元评价模型构建》(李欣等,2007)、《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伦理评价研究》(夏绪梅,2011)、《公共政策伦理评价标准的演进及当代探究》(许淑萍,2012)等,此类体系构建都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模型,完善和确定评价标准,构筑测量项目和多因子评价体系,这些值得在进行新闻传播伦理研究学习时参考。
模式中另一个要思考的问题是,评价模式中的激励方式。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有3种奖励方式和7种处罚层次,这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突破,这是值得推广、借鉴的。
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的三重建构
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三项建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开放式评价体制的建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建构和向公众开放的评价平台的建构。
1 开放式评价体制的建构
我国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既有延安时期党报的规则基础,又有全国解放后学习苏联经验的印迹,改革开放后又有一些借鉴西方媒介管理的经验,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专业主义的影子并存。这其中不少方面在今天新媒体时代遇到了挑战。
如前所述,在多种影响下建立的我国的新闻伦理评价、监督体系,受到了挑战,所以新闻监督体制和新闻伦理评价应该突破原有的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境地,进行体制的突破。比如可以设立像金融业界银监会、证监会一类的监管机构,或者建立第三方伦理评价机构等等。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设立是当前中国新闻监管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新闻媒体、记者权利保障规范的完善乃至促进整个新闻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新闻传播活动评价和监督的新方式,体现了开放式的思维。比如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成立,对新闻纠纷进行评议,并监督评议结果的执行。评议实践得到社会肯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只是地方性的活动,还未大面积普及。
2 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便是信息的聚合和用户的参与,社会公众参与到新闻伦理评价的讨论中。新闻伦理问题不再仅是传媒内部问题,它已成为被广泛讨论的社会事件。因此,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以更有说服力和理性的评价。
新媒体时代,行业与民众的广泛参与是伦理评价机构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础,要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向全社会宣传,呼吁各行各业人士加入到新闻伦理的评议中来;同时,要呼吁广大民众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力量,来监督新闻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除了政府部门和行业代表各约20人,专家学者约30人,网民代表约80人,评议会成员的产生途径亦是开放多元的。另外,目前全国已成立新闻道德委员会的省(区、市)已达19个,人员结构也是按照新闻业内外1:3的比例确定委员构成,广泛吸收社会各人士参与。
要实现伦理评价的客观,除了社会伦理生态的改良外,也需要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开放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的司法机关引进公众评议的做法是值得新闻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