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场监理论文范文

现场监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场监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场监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

【引言】房屋建筑是人们休息、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房屋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要求施工单位不断创新施工理念和施工方式,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从而建造出高质量、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工程。利用工程监理,可有效保证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房屋建筑总体质量和安全等级。基于此,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概述

某房屋建筑工程,共16层,地下1层,为弱配电室,总建筑面积为4200㎡,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对施工质量、安全等级、使用年限等有较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除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之外,也加强了工程监理作用的发挥,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同类工程大力借鉴和参考。

2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发展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工程监理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但受到技术、管理水平有限的限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情况下,房屋建筑的质量管理大多由施工单位来负责,但他们并不会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开展监理工作,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细节性的错误,从而延误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1】。在具体施工中,普遍存在不重视工程监理工作的问题,工程监理对自身的职责认识比较模糊,无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使得大量资源被无故浪费。

3提升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而原材料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总体施工质量,因此,现场工程监理师必须全面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而且是要充分分析和考量房屋建筑的功能、基本内容、项目监理方案等内容。并积极参与到施工图纸设计、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施工管理中来。在房屋建筑施工前期准备环节,工程监理要结合施工建设单位提供成本预算方案和台账目录,明确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性能、尺寸等参数,为后期施工材料的检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此外,还要对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的存放和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严禁随意堆放,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房屋建筑的总体质量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因此,工程监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第一,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拟定施工材料汇总表格,从而更加清楚直观的掌握各类施工材料的施工情况和储备情况。第二,进一步提升对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审查力度,包括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组成成分、性能等,如果发现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返厂处理。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三,工程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加强工程监理现场工作的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将监理规范和标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2】。第四,如果怀疑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则要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测,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2逐步完成工程放线测量作业水平

在具体施工之前,要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放线测量,保证放线测量的精度和准确,为后期施工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否则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后期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放线测量数据是否真实、来源是否可靠,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对放线测量工作进行跟进,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3】。

3.3严格履行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规范

为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工程监理方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标准规范。工程设计图纸是否完整、规范,直接决定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也体现了房屋建筑工程的专业水准及职业素养。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工程监理师,必须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剖析,掌握每个细节工作,并制定紧急预案处理方案,一旦发生应急问题和事故,立即启动预警方案,降低损失,促使后续各道工序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转。

3.4严格控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缺陷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包括: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发生结构裂缝和应力裂缝、没有严格落实地下室防渗工作等,一旦发生这些质量缺陷,不但会影响施工单位的信誉和竞争力,而且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方等要相互沟通配合,相互探讨制定质量控制测量,并加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验收投入力度【4】。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必须及时上报,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多,而且每道工序之间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涉及施工技术选择、施工材料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多个参见工种相互配合等多方面工作。这就提升了监理工作的难度,所以,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监理规范和相关条例全面系统的开展监理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指出,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并全面强化自身的职责,对房屋施工采取合理的监督管理策略,促使各道得以顺利开展。

3.5积极开展质量测评

质量测评也是工程监理现场工作的主要工作,当施工项目落实以后,现场监理工程需要对各道工序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测量评定,以确定施工质量。并不是等房屋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在对施工的总体质量进行测评,而是完成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一次施工质量测评,如果质量不达标,及时处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客观衡量分项质量鉴定的方法,提升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工程监理方在开展监理工作时,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负责【5】。如果发现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则要立即勒令他们返工修整,修整完成以后再进行质量评定,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能签订验收证明。通过全面落实质量测评,既能严格键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也可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范围的综合管理水平,促使工程尽快竣工。

4结束语

在具体施工中,必须严格落实质量监理工作,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化房屋建筑的质量标准,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质量缺陷。此外,还要结合工程特性和使用情况,严格履行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规范,积极开展质量测评,为房屋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管理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民泰.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42.

[2]张永明.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J].居业,2019(02):173.

[3]洪巨功.试析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7):158.

[4]张贵忠.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15.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

0引言

房屋建筑是人们休息、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房屋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要求施工单位不断创新施工理念和施工方式,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从而建造出高质量、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工程。利用工程监理,可有效保证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房屋建筑总体质量和安全等级。基于此,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概述

某房屋建筑工程,共16层,地下1层,为弱配电室,总建筑面积为4200㎡,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对施工质量、安全等级、使用年限等有较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除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之外,也加强了工程监理作用的发挥,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同类工程大力借鉴和参考。

2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发展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工程监理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但受到技术、管理水平有限的限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情况下,房屋建筑的质量管理大多由施工单位来负责,但他们并不会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开展监理工作,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细节性的错误,从而延误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1】。在具体施工中,普遍存在不重视工程监理工作的问题,工程监理对自身的职责认识比较模糊,无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使得大量资源被无故浪费。

3提升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而原材料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总体施工质量,因此,现场工程监理师必须全面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而且是要充分分析和考量房屋建筑的功能、基本内容、项目监理方案等内容。并积极参与到施工图纸设计、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施工管理中来。在房屋建筑施工前期准备环节,工程监理要结合施工建设单位提供成本预算方案和台账目录,明确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性能、尺寸等参数,为后期施工材料的检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此外,还要对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的存放和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严禁随意堆放,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房屋建筑的总体质量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因此,工程监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第一,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拟定施工材料汇总表格,从而更加清楚直观的掌握各类施工材料的施工情况和储备情况。第二,进一步提升对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审查力度,包括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组成成分、性能等,如果发现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返厂处理。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三,工程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加强工程监理现场工作的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将监理规范和标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2】。第四,如果怀疑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则要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测,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2逐步完成工程放线测量作业水平

在具体施工之前,要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放线测量,保证放线测量的精度和准确,为后期施工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否则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后期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放线测量数据是否真实、来源是否可靠,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对放线测量工作进行跟进,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3】。

3.3严格履行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规范

为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工程监理方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标准规范。工程设计图纸是否完整、规范,直接决定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也体现了房屋建筑工程的专业水准及职业素养。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工程监理师,必须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剖析,掌握每个细节工作,并制定紧急预案处理方案,一旦发生应急问题和事故,立即启动预警方案,降低损失,促使后续各道工序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转。

3.4严格控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缺陷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包括: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发生结构裂缝和应力裂缝、没有严格落实地下室防渗工作等,一旦发生这些质量缺陷,不但会影响施工单位的信誉和竞争力,而且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方等要相互沟通配合,相互探讨制定质量控制测量,并加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验收投入力度【4】。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必须及时上报,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多,而且每道工序之间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涉及施工技术选择、施工材料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多个参见工种相互配合等多方面工作。这就提升了监理工作的难度,所以,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监理规范和相关条例全面系统的开展监理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指出,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并全面强化自身的职责,对房屋施工采取合理的监督管理策略,促使各道得以顺利开展。

3.5积极开展质量测评

质量测评也是工程监理现场工作的主要工作,当施工项目落实以后,现场监理工程需要对各道工序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测量评定,以确定施工质量。并不是等房屋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在对施工的总体质量进行测评,而是完成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一次施工质量测评,如果质量不达标,及时处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客观衡量分项质量鉴定的方法,提升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工程监理方在开展监理工作时,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负责【5】。如果发现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则要立即勒令他们返工修整,修整完成以后再进行质量评定,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能签订验收证明。通过全面落实质量测评,既能严格键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也可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范围的综合管理水平,促使工程尽快竣工。

第3篇

1.施工过程中的违规现象严重

在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现场,有许多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无视工程中的规章制度和一些施工规则,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现象,直接影响了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2.施工计划临时变更

在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施工计划会发生变更。由于公路施工中涉及到的部门组织过多。施工计划变更时,在很短的时间内,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所有的部门,而计划变更的信息传到所有部门的时候,施工队早已错过了最合适的计划实施时间,导致错失了很多实施更好计划的机会,这明显影响了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

3.公路监理工程各部门之间需要更加高效合作

公路监理工程中的施工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尤其是在大型的公路施工中,更是有各种繁杂的部门要进行合作工作,每个监理部门组织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若是有一个组织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整个施工队的施工进程,可能导致工程施工时的设备、材料等都检查不力,从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

二、强化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

在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公路施工的计划,以便工程能够在一定的计划之中进行。但是,我们都知道,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中,会有很多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计划有所不同。监理人员在对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理的时候一旦发现问题,发现工程施工的进度赶不上原先的工程计划,他们就应该及时准确的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适当的改变施工进度,从而将施工进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的将施工的时间进行压缩,从而保证公路监理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

2.做好公路监理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公路监理工程的相关部门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检查工作,这对于公路施工的成功竣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施工之前,我们要检查好施工要用的材料质量以及施工设备,保证一切用具都没有问题。其次我们应该做好公路施工的应急预案,制定一份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以防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而无从解决,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再者,就是在施工之前制定一份完善的施工制度,无论是对于施工人员,还是对于监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在施工之前要对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监理的对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的胜任公路施工的监理工作。

3.对施工资源合理的调整

公路监理工程要适当的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因为施工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公路施工工程的获益利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一定要切实的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资源进行配置。在施工时,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施工资源用量的变化,监理工程应该根据施工的用量,施工资源的存储量以及施工场地的天气情况等条件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4.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公路施工时,什么样的路况,什么样的基形,什么样的线型,在施工过程中能不能同时进行其他路段的施工,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公路修建的质量,一旦公路施工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甚至会造成无可挽救的损失。而且公路施工的外观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公路监理工程无论是从公路施工的外观还是内在的质量,都要以最严格的态度进行监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返工,一定要严格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

三、结束语

第4篇

建筑工地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第一线的施工现场,同时还包含着各大辅后勤保障系统的现场,这些都被包含在了施工现场的管理范畴之内。面对如此复杂的管理工作,不仅应该明确管理思想,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确定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科学有序的进展下去,在这一过程里,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工程的各项施工关键环节,需要通过计划以及组织工作,来对整个系统的工程施工工作达到控制和管理,使得整个工程都能够感受到井然有序的施工环境,并且能够受到这种环境的激励和感染[1]。这些措施的本质性目的就是保证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轨道和进程,从容不迫的进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中不仅有监督,更需要进行适当的协调,最重要的是能够确定施工工作的专业水准,保证标准的贯彻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程施工系统才能够在管理的掌控之下高效运转。同时还需要针对工程中的技术性问题进行管控,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阻碍。

二、影响施工质量的整体原因

2.1人为原因

人是直接对工程发生作用的因素,工程中的各项内容都由具体的人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成了对工程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人为原因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实施人员,还有辅助人员,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这些人员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专业水准以及道德修养等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工程造成影响,更直接决定了项目工程的系统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具备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要懂得利用目标来掌控工程的整体进度,而且还要能够进行技术上的鉴定以及指导工作,这些是项目工程保证最终质量的基础前提。施工人员要具备高端的专业水准,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同时还能够凭借强烈的责任心将标准落到实处。

2.2材料原因

材料是工程的直接组成元素,因此原材料对工程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只有材料符合标准,工程质量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有所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原材料进行系统的管理工作,坚决避免工程出现偷工减料,防止分包商进行违规操作,严控采购环节,对材料的相关质量参数进行仔细检验与核对。不仅如此,采购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在采购过程中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难以确保材料的整体质量,而且相关施工单位也还没有针对工程材料形成完整的运作机制,无法起到管理以及约束的作用,从而使原材料很难得到质量上的保证。

2.3施工原因

在施工环节中,不仅包含施工技术,同时还有施工工艺,这两项内容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之中。具体来讲,相关的技术实施方案、质量检测方式和技术以及整体的施工设计等,在这些环节中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时候尽管相关的规划以及方案都能够符合科学标准,但是在施工环节却很难执行的十分到位。不仅如此,还没有针对这一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很多设计规划都成了一纸空文。

2.4环境原因

在针对工程项目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时,施工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进展,不仅如此,这一因素对工程的影响波及面积很大,工程的驻地环境仅是其中之一,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甚至法制环境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正常进展。由于这种影响十分复杂,很难进行系统的解决,而且变化多端,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深。

三、改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3.1优化资源分配

针对工程材料以及资源,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状况进行科学分配,由于工程系统相对复杂,因此对资源以及材料进行科学分配以及合理调整意义重大,这一环节的核心原则就是能够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并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收益。施工资源是工程施工的后勤保障,资源充足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如若不然,工程进度将会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基于对工程全局的了解,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案,使得资源能够符合工程的具体需要,并能够进行随时调整,以适应工程情况的变化。

3.2强化管理施工材料

现场管理的关键性内容,就是针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并且能够掌控材料的消耗,具体来讲,砂石的供应,以及钢材的使用,这些内容都应该被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出入库做好详细记录,清晰明确材料的用补量,以及退料情况,这些内容都应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果工程规模过大,需要消耗大量建材,那么还应配置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在项目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进行科学分配,严控用量,并进行工程系统的划分,从而使得管理能够系统和规范。同时还要针对每一项施工工序,以及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建材用量的标准制定,使得资源能够在合理的基础上被充分利用。

3.3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健全,能够对工程施工起到某种程度上的约束,保证工程的整体秩序。在管理时,要针对施工现场的进出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为工程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佩戴胸牌等标识,并经由专用通道进入施工地点,同时还要采取各项措施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发放安全帽,保证人手一个,并佩戴安全带,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大安全宣传,使每一名工程建筑人员都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施工意识,并且能够在规范自身的基础上,对其他人进行约束,并同时强化安全培训,使相关人员不仅拥有安全意识,还能够拥有安全施工的素质及能力。

3.4强化质量管理

第5篇

充分的准备是所有工作成功的基础,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检测、检修前组织召开承包商检测、检修HSE专题会议,提出具体HSE管理要求,将检测、检修所涉及到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形成书面材料发放至每家承包商,要求承包商组织员工学习。认真审核承包商检测、检修施工方案HSE篇,保证各项检测、检修作业HSE管理有章可循。在检测、检修队伍进场前,HSE管理的重点是装置的退料吹扫,因为退料吹扫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检测、检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为给检测、检修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装置严格按照预先制订的停车方案实施操作,将设备、管道内的液相物料尽可能倒空送出装置,将可燃、有毒气体排至火炬。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杜绝就地排放,做好能量隔离,消除作业隐患,为检测、检修作业人员的进场作业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2、实行从岗位风险识别到活动风险识别的风险控制模式

为提高风险控制的实用性,要建立网上HSE风险数据库,从基础操作、专有设备、开停工、检维修、工程施工和事故处理等6个方面识别工艺风险和作业风险。在检维修方面重点是识别某一项作业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并具体说明发生危害事件环节、部位以及发生危害事件的条件和成因,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现场作业的风险控制提供更加简明、直观的技术支持。有了网上风险数据库,施工作业时,各类作业票涉及的危害因素都可以从数据库中直接导出,既方便,又可避免临时识别出现错误。同时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所谓无知者无畏,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当事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教育检测、检修人员规范作业,告知作业危害及进装置注意事项,并使用考试的方法来检验其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通过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负责的安全教育,能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率。

3、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各项措施制定后,重点在于落实。企业应安排适量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也可配备3~5名操作人员作为检测、检修现场专职安全监督员,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监督企业本身和施工承包方双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考核甲乙双方参检员工对检测、检修工艺风险和施工作业风险掌握、熟悉情况,并对违反各项规程、制度及措施不落实等“三违”情况实行一票否决权。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每天对各基层单位专职安全监督员对现场监督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上报的各类“三违”事件进行追究责任和处罚,严重者取消参检资格,对各施工承包方表现情况进行考评打分,记录考评结果,作为下一次选择施工承包方的依据。

4、检维修过程风险管理的两大注意事项

第一,需要加强各项作业间的衔接。停工检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或者一个单位作业时另一个单位进行作业前的准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影响,造成人员伤害,如装置吹扫泄压过程中,机、电、仪、修专业人员进人现场进行施工准备就容易产生烫伤、坠物伤人等风险,应错开作业时间减少风险。第二,注意做好检修之后的工作总结。检修作业过程复杂,具体问题变数相对较大,各个过程的衔接也较复杂。所以,各项工作的安排、各类风险的识别很难提前做得非常完善。因此,检修结束后,有必要认真总结,补充遗漏风险,理顺各项工作间关系,为以后同类工作提供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第6篇

1.1质量控制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存在落后性,从而在实际的施工中针对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于需要各种施工材料而不能做到一一质检再加上保管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从而无法保证其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再加上整个管理存在局限性很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总体的质量结果。

1.2施工队伍安全意识较低

由于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到处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各种施工工具、施工材料的堆放,各种脚手架、脚手板的铺设问题,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引导等警示工作,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中安全防护设施等。再加上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水平不够以及安全意识较低的现象,考虑到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身份,其具备的安全理念不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流动性大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并未真正认识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没有一种团队意识实际行动中并不真正服从上级的管理安排,这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考虑到土建施工现场的重要性,高效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大大降低其中的成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言,能够有效控制造价。这是因为施工阶段本身就是建筑工程总成本最重的阶段,有效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整个工程的成本。另外,针对加强了现场管理的质量,其实际上也减少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一来就能够为社会为民众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实现民众的高质生活。再从环保的角度而言,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安排施工时间能够大大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污染等,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其不仅是当下社会环境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符合当下日益复杂化的建筑项目工序要求,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负责人、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建立一个施工现场管理班子,从理论到实际真正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另外,想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还需要对整个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化的了解与分析,将涉及图纸、施工合同等相关内容全部分析了解一遍,制定出一个现场施工计划方案,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增强整个土建工程施工先创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

3.2针对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措施

在整个的土建工程当中,其中的材料占据了整个工程成本的50%以上,并且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材料方面做好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够为整个现场管理工作打好一定的基础。首先从材料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有品质保证的施工材料。另外参考施工计划确定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材料采购数量,在确定好了施工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选择了最合适的价格之后选择较为可靠的供应商,能够有效满足工程的材料需求,保证不延误工程的进度。其次,针对施工材料的堆放保管工作,针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做好质量抽检工作,严格按照不同的保管要求对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保管,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材料不混合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材料,其中的出库入库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应的登记,做好管理工作。最后,特别是材料的出库工作,不仅需要进行登记,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追查是否使用到位,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还能够避免其中出现浪费等现象。

3.3针对施工队伍的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当中,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只有在保证了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考虑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一直处于动态当中,因此在进行管理时也需要不管调整安全管理的办法,有效较少其中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步,总结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吸收其中比较好的经验方法,提前做好安全意识。第二步,建立一个安全管理小组,在工作中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例如脚手架、脚手板的铺设问题、另外还需要着重对施工队伍人员继续安全意识的再教育,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让其了解保证自身安全是工作的重点,利用警示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就需要带好安全帽等。

3.4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首先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放线以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特别是工程体的相关数据进行随时检查,另外需要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责任进行明确。另外在施工现场中,建立工作人员应该对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抽检,保证其符合施工的要求。另外在施工现场中,针对出现的突况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的备案以及上报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

4结语

第7篇

商场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开荣;数学的哲学思想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陶前功,刘宏伟;谈数学史教育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3]张金良;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认知结构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王书贞;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分析及教学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常方亮;;浅谈中师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商场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开云《小学数学知识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日】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4]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教育研究》,2000,3。

[5]朱梧《数学文化、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学报》,1994,2。

[6]吴国建沈自飞《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数学教育学报》,2003,10。

商场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高海霞.浅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1,(17):64-64

[2]曾锦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训练探析[J].成才之路,2011,(35):39-39

[3]蓝国坚.浅谈在初中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61-62

[4]张建梅.浅析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J].商情,2012,(42):92

[5]闫波.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J].文理导航(中旬),2012,(12)

第8篇

近年来,中国保监会就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建立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2003年3月,中国保监会重新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明确规定了监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范围,即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由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与分项监管指标共同构成。

非寿险公司的综合性监管指标仅有一个——偿付能力充足率,其计算公式为: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法定偿付能力额度)×100%

分项监管指标共有11个,涉及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偿付能力与财务状况等方面。若保险公司有4个或4个以上监管指标值超过正常范围,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改进方案。保监会针对寿险和非寿险公司分别设计了两套分项监管指标,非寿险公司的分项监管指标见表1。

《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2001年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其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标志着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部分。然而,该套指标体系自使用以来,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是在借鉴美国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监管指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实际验证。

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必须满足一个条件: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应该与真实的偿付能力状况基本一致,即分项监管指标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一致性。如果监管指标不能对偿付能力状况作出有效说明,又如何对未来偿付能力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测呢?现行的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是否能解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本文将建立模型对指标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一共选取了我国21个非寿险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逐年计算它们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其中,选取少于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8家,分别是:美国联邦(2003-2005年)、三井住友(2001-2005年)、太平财险(2003-2005年)、太平洋财险(2003-2005年)、平安财险(2003-2005年)、中华联合(2003-2005年)、美亚深圳(2002-2005年)、三星火灾(2003-2005年)。选取6年(2000-200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13家,分别为:东京海上、民安深圳司、民安海口、丰泰上海、美亚广州、美亚上海、皇家太阳、永安财险、华泰财险、华安财险、大众财险、中国人保、天安财险。以一个年度的统计结果作为一个样本数据,一共统计了100个样本数据。所有数据源自《中国保险年鉴》2000年至2005年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统计结果

样本的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对100个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的样本有81个,占样本总数的81%;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有19个,占19%。统计结果初步显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和认可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偿付能力状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监管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将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问题。对模型的设计如下:

(1)因变量,本文选取偿付能力充足率(Y)作为因变量。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则偿付能力充足,定义其值为“0”;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则偿付能力不足,定义其值为“1”。

(2)自变量,选取《新规定》中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作为自变量。由于数据难以全面取得,只取11个监管指标中的10个作为自变量,舍弃了融资风险率指标。

模型使用的软件工具是SPASS11.5。

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对自变量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很敏感;如果多重共线性程度较大,回归结果也会受到影响。表3是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部分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中度相关,如X1与X2、X3与X4等;个别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如X9与X10。进一步检查自变量之间的容限度和方差膨胀因子,变量之间的容限度都比较大,多数都在0.5左右,最小的为0.128,基本排除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在排除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后,本文采用ENTER(全回归方式)将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4-6。

表5是观测量分类表,分类精度为100%,说明方程的识别率比较高。但是否10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识别率都比较高呢?表6给出的回归系数Wald检验值很小,很难拒绝虚无假设,并不能说明白变量的作用,必须比较包括每个变量的模型与不包括这个变量的模型,用对数似然值的变化进行检验。

为了显示每个自变量的作用,本文再一次检验不包括各个自变量对数似然值的变化情况,使两组自变量依次纳入回归模型。其中,前一组就是原来的10个自变量,采用ENTER方式进入模型;后一组是各个自变量,采用Forward:conditional方式(前进法)将各个自变量分别带入模型,其目的是将第一组中没有解释作用的自变量剔除。本文一共进行了10次回归,结果显示:在模型嵌套的回归方式中,自变量X1、X4、X5、X6和X8都从最终回归系数表中一一被自动剔除了;而如果将X2、X3、X7、X9和X10这5个自变量剔除,则对数似然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见表7),说明在这10个自变量中,X2、X3、X7、X9和X10对模型的分类结果具有显着意义,不能被剔除。

三、结论及改进建议

(一)实证结论

1.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增长率对偿付能力状况的解释并不显着,而自留保费的解释作用却比较显着。这可能是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了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中,如果剔除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的相关样本,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在整个模型中的解释作用会更好。由于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两家非寿险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其目前的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与早期的粗放经营有关,与保费增长无关。而余下的新兴非寿险公司发展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业务增长过快使得保险公司的承保金额增长和赔付责任加大,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因此,保费收入增长率和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对新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更为重要。

2.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对其承保责任的保障程度。无论是根据指标范围的统计分析结果,还是指标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均表明该指标具有有效性。该指标之所以有效,其原因可能在以下两点:一是毛保费规模率的设置合理,符合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目前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不能保障其日益增大的承保责任,是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我国非寿险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大部分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小于零。根据保监会的规定,若本年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零或负数,则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为999%。因此,大多数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其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都为999%。该指标值的特殊化,也可能是实证结果显示指标有效的原因。

3.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指标被证明有效性不高,在有效区分两类样本模型中的贡献并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指标与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比较大,这可能也是影响指标在整个模型中有效性的原因。如果剔除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两个自变量之后,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对模型的作用会增加(见表8)。我们不能认为该指标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没有说明作用,只是模型中存在比该变量更为有效的指标,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更有效的变量将该指标剔除了。

4.实证结果表明,两年综合成本率指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对模型的贡献不大。前文已述,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经营管理问题,因此这两个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能力较低。

5.实证结果表明应收保费率指标非常特殊。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的样本,该指标值一般都符合保监会的规定;而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该指标值却超过了正常范围。这一统计结果与最初指标设计的意义背道而驰。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性、小规模、新兴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处于迅速发展的业务扩张阶段,应收保费率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而那些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很高,应收保费的大量增加根本威胁不到它们的偿付能力,因此该指标的监管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6.速动比率是衡量非寿险公司短期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期限较短,该指标对非寿险公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实证结果也表明该指标在模型中较为重要。认可资产负债率被证明也是有效的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认可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仅仅是相对数与绝对数的差别。保监会对该指标的正常范围设置也十分合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凡是该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的样本都是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认可资产负债率的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也一致,该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较好。

综上所述,我国的非寿险市场比较特殊,非寿险公司的地域发展和规模大小的不平衡性明显,因此,理论上有效的监管指标对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并不一致。根据实证分析和统计结果,我国地方性外资非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强,指标值的大小变化只会导致它们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发生变化,并不会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在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的经营已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它们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的粗放经营、固定资产过多导致的认可资产绝对数额小于认可负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认可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认可率这四个指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意义较大。而其他的新兴保险公司正处于扩大市场份额的业务扩张阶段,偿付能力不足往往是由于实际资本的增加跟不上承保责任的增加造成的;除了以上四个指标外,保费增长率、自留保费增长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应收保费率、两年综合成本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的有效性比较差,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改进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改进建议。

1.删除相关性过高的指标,尽量减小指标之间的自相关影响。应对目前的监管指标进行适当筛选,构建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使分项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状况反应较为敏感。在利用现有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对现在和未来的偿付能力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时,要特别注意指标的相关性。如果某年度有4个或4个以上不相关的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必须引起更大的重视,因为这种情况要比4个及4个以上相关指标超过正常范围严重得多。

第9篇

本文仅就那些由于市场主体规范经营意识不强,现行监管不够完善而产生并可能制约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我国产险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产险市场的现状

1997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总收入为1080.97亿元,产险收入首次低于寿险收入,产寿险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47%和55.53%,而在1990年末,产险业务为寿险的4倍左右。而且,1997年产险比例的下降幅度是这两年中最大的一次。同年,上海市保费总收入为87亿元,产、寿险在总保费中分别占32.2%和67.8%,产险所占比重的下降速度更是大得惊人。可见,在短短几年中,产寿险比例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保险市场上产险业务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我国产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种种问题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些问题许多是由市场主体规范经营意识不强、现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产险业才能重铸辉煌。

(二)我国产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产险费率已到达危险的“临界线”。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应该说,这样的经济环境更适合我国产险业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但是,有的市场主体没有认识和抓住这一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良机,积极主动调整经营指导思想和业务结构,而只是看到在市场开拓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担心有限的保源会被不断增多的保险主体所分割,每家分得的“蛋糕”会越来越小。于是,为了维持或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一定范围内,竞争已到了无序化的程序。市场无序竞争是目前影响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和最主要的问题。

当前,我国产险市场无序竞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所谓价格竞争,就是采用高手续费、低费率和提前支付高额无赔款退费等手段在同业中争揽业务的不正当做法;而非价格竞争则是在产险经营中渗透包括行政干预在内的外来力量,并力图通过行使行政权力等来促使客户投保。显然,这些不正当竞争都是对市场正当竞争的扭曲,最终会影响产险业的整体利益和保户权益的维护。近年来,许多产险公司将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作为主攻的效益险种。于是,各家产险公司间的不正当竞争在这两个险种的业务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产险公司为了拉拢客户,不但采取降低费率和滥支手续费、无赔款退费等违规、违法的竞争手段,而且还不顾自身的风险,以向企业发放巨额贷款、帮企业担保融资等为诱饵揽保,甚至还和保户串通一气,或制造假赔案,或人为扩大损失程度,公然骗取保险赔款。产险公司自身业务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和破坏性竞争引发了产险经营中费率低、费用高、赔付率高的危局,而有的保险人和保户利用产险公司的思想偏差,人为加剧恶性竞争的行为则更使我国产险市场的危机进一步凸现。例如按有关规定,保险业务最高能拿10%的手续费,但有些单位在掌握一定数量的保险客户后,索要的手续费率越来越高,并同时与多家市场主体接触,谁家手续费出得多就为谁家做,以致于手续费率达到30%已时有所闻。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产险市场的业务竞争主要集中在保险费率上,有的机构和客户就想方设法压低费率,使产险费率达到了危险的“临界线”。在非价格竞争中,有的产险公司采用各种手段,拉政府有关部门与自己联合发文,规定有关客户必须到某一产险公司投保等。这样的业务竞争不但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而且产险公司也往往因此无法控制费率、手续费率等,甚至连出险后的理赔权都会被他人控制。这种种无序竞争的行为追根溯源,皆是由于监管不力或监管未到位造成的。

2.保险经纪人良莠混杂,既“坑”保户又“炒”产险公司。

改革开放后,保险经纪人首先在深圳出现。1993年6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批准了16家保险经纪公司开业,其他城市随即也出现了类似的公司,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各地保险市场活跃起来。保险经纪人是代表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促成保险合同成立并为此收取手续费的中间人。保险合同的严肃性要求保险经纪人对投保双方都有诚信的义务。但由于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相应的管理法规、措施尚未配套,政府也未实行对保险经纪人专业资格的审验制度。因此,保险经纪人队伍良莠混杂,有许多人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皆未能符合市场服务的要求。不少经纪人为了争取高额利润,在客户那里抬高保险费率,到了产险公司又千方百计压低费率,然后从中捞取“费差”,既“坑”了保户又“炒”了产险公司,这种在大多数国家的保险活动中被严格禁止的做法,在我国产险经纪市场却十分盛行,这表明我国的产险经纪市场先天不足,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3.非保险经营单位介入产险市场,冲击了产险公司的正常业务。

保险是一个风险大、专业性强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对保险经营企业的设立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有些非保险经营类的单位,对保险经营的技术与风险未加研究,以为经营保险可以“稳赚”,就采取种种办法介入产险市场,直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冲击了保险经营单位的业务发展。如铁路运输部门开办的保价运输业务,就带有自办货运险业务的性质,致使产险公司正常的货运险业务量急剧下降。

影响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应该严肃指出的是,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产险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扰乱产险市场正常秩序,还会导致企业干部员工和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我们必须对此有高度的警惕。我国产险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外部控制机制等。但多年来,由于一些市场主体热衷于企业外部的无序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和发挥企业内部监控部门应有的作用,甚至于连监控部门必要的人员皆未能到位,从而对保险业务活动中诸如承保、核保、分保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保险行业自律机制的构建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截至

1997年底,我国虽有19个省(市)成立了具有团体法人资格的保险行业协会,但目前还只能停留于定期召开会议,就如何共同遵守法规、依法经营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只能在交换意见的层面上开展工作。虽然有的地方也由这些团体协调各市场主体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并力图用这种形式规范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未收到预想的效果。原来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限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对保险公司的检查也总是间断的而非延续的,在日常管理中也往往重条款、机构设立的审批,而对业务竞争的手段、履行偿付的能力、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等问题重视不够,从而也就无法对产险公司内的监管部门发出预见性的整改意见,市场主体违规违纪的苗头得不到及时制止。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产险公司的内控机制,强化产险公司的内部监管

产险公司形成自身的内控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新型保险市场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因为作为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主体之一的产险公司,是国家有关部门与行业自律组织采取监管与调控措施的具体接受者和执行者,产险公司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抓住经营运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起高效的内部监控机制,才能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使政策监管、行业监督的要求落到实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商业保险公司的规范化建设,1998年以来,更是三令五申,要求各分支机构和广大干部员工依法稳健经营,并对一些违法违规的事和人作了严肃处理,力图以自己的规范行为,来推动保险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这样做虽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使业务发生了滑坡,但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因为强化内部监管,有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自身的稳步经营和长远利益。

当前,要发挥产险公司自我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应切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强化公司内部监管和加快内控机制的建设。产险公司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制度执行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约束机制,使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为此,不但要改变过去那种外延式粗放型的业务增长方式,建立内涵式集约型的业务经营机制,还应进一步加大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力度,根据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设置必要的岗位,增添应有的监管人员。这样,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将各类无序竞争的行为控制住,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2.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运用管理。近年来,财产保险业务的承保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已出现亏损的苗头。于是,有的产险公司为了使保险资金增值,进行了保险资金的违规运作,从而使产险市场乱上加乱。可以说,产险市场的许多问题都是对资金运用监管不力而出现的。因此,发挥产险公司自身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各司处的财务制度,管好用好保险资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据国外保险市场的经验,保险资金的运用已在产险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国内既无成熟的资本市场,产险公司又无清晰稳妥的管理机制,专门的投资人才又十分匮乏,因此,从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增强资金实力,掌握市场主动权的战略需要出发,必须进行安全高效的资金运用,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提高偿付能力,同时要努力探寻出一套职能独立、上下结合、机制灵活、管理严格的新的资金运用管理体制,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险资金收益。同时,产险资金运用权也应该相应集中到总公司,对过去运用逾期未收回的各项资金,应积极组织力量,加强清收。财务管理还应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以保证产险公司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

3.加强对机构增设的审批,严格对基层公司的管理。建立有一定覆盖面的机构网格是产险公司正常运作的基础,但有机构就要有管理、有效益。近年来,对基层公司管理不善,控制不严所造成的危害,已令许多产险公司吞下了苦果。因此产险公司要不断强化统一法人的体制严格控制分支机构的增设数量,并切实加强对基层公司的管理,着眼于基层公司长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4.提高承保理赔质量,规范业务操作程序。承保和理赔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也是防止市场无序竞争,控制产险公司经营风险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可保财产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并通过评估确定承保范围和应该相应使用的保险条款,以及明确保险人应负的责任等。对高风险标的还须经专家评估并落实分保。要建立核保核赔的专人负责制度,严格把好核保核赔关。为此,要将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员通过考试选,并授予其核保人或核赔人的资格和给予其与业务级别相称的相应的权限。在理赔时,要实行严格双人查勘制,做好查勘记录,并要善于识别和防止各种骗赔案,坚决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以维护和保障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此,应尽快实行诸如机动车配件价目表、家财和企财等险种的定损标准和情况通报等信息资料的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联网工作;要注重转变业务操作的管理模式,改变分散出单的办法,将出单权力上收,并在分支机构建立出单中心,实行专人核保、统一出单,同时,要对保险单证实行统一管理,特别要严格保费收据的领取和使用,防止造假单、作假案和保费不入帐现象的发生,以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以产险营销市场的管理。我国有广阔的保险市场,仅靠现有的员工直接展业的直销体系,难以满足市场对产险的需求。为此,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并完善营销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按照《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建立起手续费的签收制度,禁止将保险费扣除手续费后再入帐。其次要把产险人队伍视作产险公司的“共生体”,应通过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传授保险、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再次要建立产险营销长期发展的经营思想,努力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靠技术经营、靠信誉取胜。

(二)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其市场监管的补充作用

作为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保险行业协会,既是政府与保险业的中介,国家监管的得力助手,又是保险监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切实提高各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管理的自觉性。随着我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逐步深入,行业组织的作用将日益受到重视。国际上,财产保险行业间的自律组织主要有:保险人同业公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等。如英国的英国保险公会、劳合社承保人公会、伦敦承保人公会、火灾保险人委员会等。我国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设立保险同业组织,所以,必须尽快建立与完善。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一方面应致力于维护行业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的自律,在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体系中发挥补充作用。目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应切实发挥以下的功能作用:(1)协调同业关系,促进同业间的沟通与协作。针对现阶段产险市场出现的问题,由行业协会牵头,定期召开各家保险公司会议,在组织大家共同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消除相互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监督,求得同业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做法上的基本一致。(2)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大众

的保险意识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3)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行业自律公约,以规范各保险经营主体的行为。加强对产险人和市场的管理,通过统一条款、费率、手续费,明确竞争的规则,扼制恶性竞争。(4)负责对各保险主体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使它们能依法规范地进行经营。对现行规定尚未涉及,而又必须共同遵守的问题,要制定可行性规章,并将其引入同业仲裁,以更好地发挥其处理客户投诉、协调纠纷、制裁违约的功能。

(三)调整和充实政府监管部门的力量,发挥行政监管的主导作用1.改善保险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质量。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监管基本上还停留在“问题跟进型”的管理阶段,尚未达到“行进监控型”的水准,也就是保险监管机构只能在哪家保险公司出现问题后才被动地对那些问题作事后处理,还不能根据市场信息和保险公司定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评核,并形成预警系统,从而积极主动地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作出干预。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宣告成立,因此,中国保监会成立之后就应将改善保险监管方式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切实改革以前那种“问题跟进型”的管理方式,并在对问题的处理上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注意维护保险业的整体形象。同时,应尽快健全地方保监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保监会之间的监管关系、监管权限及职能,以确保监管工作持续、稳步地开展起来。

为了堵塞监管漏洞,一方面,中国保监会各级监管机构要争取掌握到辖内相应各级保险机构的业务数据,并将所掌握的数据在上下各级保监会之间进行有机的多元组合分析,以利于对产险公司的经营状态作出科学的定性判断。另一方面,还应积极组织专业力量对产险公司进行系统的稽核审定。

2.构筑保险法律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完善相应的各项法律法规。

根据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及现有的法律环境,我国的保险监管体系应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基础,并由各种规范保险活动的单行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法律文件共同组成一个内容相互补充、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应该说,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已为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构画出了我国未来保险发展的整体框架,但仅描绘出一个健全保险市场的轮廓还是远远不够的,尚需以其精神和原则为出发点,进一步制定出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约束力的保险单行法规细则,如《保险公司经营原则》、《保险市场竞争条例》、《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条例》等,以及专门适用于产险市场规范的《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财产保险险种、条款、费率的制定与厘订原则和审定办法》和《产险公司核保与理赔规则》等,同时应加紧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保险公司监管条例》,当前尤其要加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宣传力度,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依法监管和执法的力度,并对各项规章、制度、办法等进行全面清理,尤其要对降低费率、扩大责任范围、提高手续费、搞假赔案等行为进行规范,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经营的行为,以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为保证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中国保监会首先应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并配备具有保险及法律知识的人员专门负责实施各项保险法规,制定普法宣传措施和惩治违规行为的办法等;其次,各地区的保险监管分会也要设立相应的法律监督部门,专门负责对本地区保险市场各主体守法、执法情况的检查;再次,要在全国各地区的监管分会内设立举报系统,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3.明确监管目标,严格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中国保监会要根据法律规章,明确对保险业监管的内容和目标。按照国际常规做法,中国保监会应对四个目标进行监管,即,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防止利用保险进行欺诈、维护保险市场合理的价格竞争与公平的保险条件以及提高保险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特点,保险监管机构应根据监管事宜的不同,有所侧重地实施监管,并把监管重点放在对各保险公司的风险处理技术上,既要监管各种险种的分保计划,更要监管各保险机构应付巨灾侵害的保险安排,以防因分保安排不当而对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当前,总结东南亚金融风波的经验教训,我们尤其要重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资产负债比例、资产配置、费率和手续费控制等重要方面投入精力,并将反映赔付率、准备金提取、净资产变化、资产配置比例、风险自留比率、偿付能力增减等的指标综合到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之中。以便于监管部门能视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或违规、违纪程序的不同,对其及时采取诸如停止增设机构、承揽新业务、增加资本金和撤换负责人等的干预措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稳定运转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要严防保险公司的支付危机触发整个社会的危机。

4.建立跟踪监管机制,切实加强管理。

中国保监会应定期对保险公司进行专项稽核和全面稽核,要根据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资金平衡表、业务经营状况表等内容形成专门的指标监控表,以便于随时检查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了防止屡查屡犯或前查后犯的现象发生,各级保监会要对违规机构实行整改督办制度,对被查的单位从查处决定到整改措施,乃至经办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都要一一督查,以落实责任。同时,还应组织对保险公司实行评级制度,以便掌握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改善和规范保险公司经营。

5.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准。

第10篇

关键词: 工程建设;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努力熟悉理解招投标文件的精神与内容

施工单位进入现场后,代表业主方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招投标文件、合同约定及施工图纸的要求,除了应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场地等有关技术数据进行交底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努力熟悉、深刻理解招投标文件的精神,按照招投标文件的有关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尽善尽美地做好施工准备,包括人员、设备、器材、物资、材料、资金等,这是业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

2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自身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法》明确规定,保证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不可推卸的职责。业主方的现场代表,代表业主方的根本利益,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必须和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密切合作,有赖于和他们一起对质量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有赖于和他们一起根据合同要求,充分履行自身质量职责。所以,联合监理单位一起,督促施工企业尽快建立可靠、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 1) 业主现场代表集有监理方、施工方参加的协调会,建立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可行的现场管理制度,比如: 业主、监理例会制度,各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组成结构,以及其它应达到的有关要求。

( 2) 督促监理方认真审查施工企业制定的质保方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施工企业的实力,分析质保体系的构成要素、运行过程、控制环节是否合理,再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修改意见,真正做到各专业班组有质量负责人,各分项、分部工程有专职质量检查员,项目有质量工程师,再把它与监理质量控制体系衔接起来,形成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双重复合控制,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制定出相应的保证工程质量的实施计划,即在施工前,施工企业进行班组技术交底,对重点、难点部位要求监理、施工方一起制定施工方案及相应的应急技术措施,要保证每道工序、每种材料都能符合质量要求。

( 3) 应要求监理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巡视巡夜检查、旁站监督制度,尽最大努力减少施工中不符合设计规范的事件偶然发生。施工结束后,由施工企业完成的检查、整改、返工等工作,应通过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评定,直到消除质量隐患。对于监理方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出来的质量隐患处理意见,业主现场代表应无条件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监理方的权威性,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建立的质保体系得以贯彻落实,并循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才能使施工质量真正得到保证,才能很好地实现业主委托监理方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3 对施工指导性文件的审查

( 1)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也是施工的根本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设计图纸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忽与遗漏,而且也会对施工技术、工艺等提出难易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正式施工前,业主、施工方、监理方,都应根据自身的职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图纸自审,一般情况,业主方针对建筑物使用功能方面进行图纸审查,施工方针对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图纸审查,监理方针对设计规范、重要的结构部位、经济指标是否合理进行图纸审查。然后,业主方组织设计院、监理方、施工方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以使图纸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及疑难之处能在施工前,尽可能多地加以解决,将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前。

( 2)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以施工图纸、相关的施工规范为依据,完成招标文件的要求、施工合同中确定的质量等级、工期等提出的具体的施工指导文件。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也是工程决算的依据之一,所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有责任会同监理方进行认真审查,其中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如是否按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人员、机械、材料的组织,施工现场总体布置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顺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等。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如,没有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保证措施,又恰逢意外事故发生,施工现场就会出现混乱,轻者造成返工、窝工,重者就会出现人员伤亡。又如,资源的供配计划不合理,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会造成投资资金的周转困难; 三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不合理工期。胡编乱造施工措施,以求非法获取措施费等做法,都是要不得的。所以业主的现场代表,应充分利用监理方作为建设单位的参谋职能和投资顾问职能,密切和监理方的关系,和他们一起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对不合理成份,对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和安全事故的疑难之处,及时提出,进行讨论、分析,最终给予解决。在审查施工进度计划时,还要依据合同工期要求,现场代表应会同监理方一起,综合分析进度与施工质量、工程造价的关系,找出三者的最佳组合。通过参考工程概预算定额、劳动定额,确定每道工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数量以及工程总数量,与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拟投入的数量和供材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对工期紧的工程,还要核对其所提供的模板套数、钢筋工数量及其它相应的机械数量,以此来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并进行资金需求预测,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避免出现机械、人工的大进大出和不必要超前购买材料等问题,以保证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

4 对重点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的监督

对重点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监督的力度,涉及到用户在以后使用中的方便程度,在大多数的质量投诉中,居室的渗漏是广大用户反映较多又深恶痛绝的问题,而渗漏的大部分都是在厨房、卫生间、阳台、窗台及屋面位置,主要根源就是防水施工没做好,所以对防水施工的监控,就成了业主现场代表在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在防水施工阶段,业主现场代表应要求监理方检查防水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有经指定质检部门的质检认定报告,进场材料和样品是否相符,现场抽样调查结果是否合格,以确保原材料符合技术要求等。这些都要求监理方在施工中要有书面的检查监督资料。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派出持有防水特殊工种上岗证人员组成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防水施工作业,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防水施工措施及技术交底进行。

对于主要材料,应督促监理方重点检查。第一是检查材料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是对现场材料进行抽查取样、送检,检验进场材料质量与技术参数中认定的质量是否一致。针对某些质量要求特别严格或对工程质量影响特别大的材料,还需作必要的试验,以确保材料质量。

第11篇

1引言

随着滤波器的应用,数字滤波已经成为了广泛使用的滤波方式。在实际的储存过程与运算过程中,量化误差不可避免。本文基于数字滤波器的极点零点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与阶数的数字滤波器的有限字长的效应影响。

2.滤波器的设计分析

滤波器的分类从单位脉冲相应长度上可以分为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IIR滤波器能够以较低的阶数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它为递归结构,在定点DSP上实现时受计算精度的影响,可能出现振荡;而FIR滤波器是非递归结构,总是稳定的,且具有严格的线性相移。

3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分析

3.1级联型

级联型将系统函数H(z)因式分解为较低的二阶节的乘积.级联型结构的灵敏度特性优于直接型和正准型结构。每一级分子的系数确定一对零点,分母的系数确定一对极点,因为子网络的零极点也即整体网络的零极点,所以整个系统的零极点都可以准确的由每一级的系数来调整和控制。

3.2直接型

直接型按给出的差分方程直接实现。系数对滤波器的性能控制作用不明显。极点对系数的变化过于灵敏,易出现不稳定或较大误差。运算的累积误差较大

3.3并联型

并联型将系统函数H(z)因式分解为双二阶之和,并联网络能独立的调整系统的极点位置,但不能控制零点。并联结构的灵敏度由于直接型和正准型,运算累积误差比级连型小。

4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滤波器的时频特性、频域特性,零点特性,极点特性,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以及稳定性等都可判定。

4.1有限长字效应对零点极点的影响:

误差大,系统的零点极点就变化大,系统稳定性的变化就会很灵敏。所以,零点,极点图变化能反映误差的大小: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Z)的零极点决定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零极点的位置的精度决定了滤波器等精度。系数量化误差导致零极点偏移其应有的位置,从而影响滤波器的精度,甚至导致滤波器不稳定。

4.2滤波器阶数在量化中的影响:

滤波器阶数越高,系统越不稳定:滤波器结构的角度分析,高阶直接型结构的极点多而密集,低阶直接型结构的极点少而稀疏,因而前者的极点位置偏移量对系数量化误差更为敏感。

以下是椭圆型滤波器在阶数为5和20不同的位数为6的系数量化后的频谱特性:

图4-1为5阶椭圆滤波器量化前后的频谱特性

图4-2为5阶椭圆滤波器量化前后零极点特性

以上为5阶的滤波器,可以看出极点的在量化前后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系统的破坏性轻微,所以稳定性变化不是很明显。

图4-3为20阶椭圆滤波器量化前后的频谱特性

图4-420阶椭圆滤波器量化前后零极点特性

从图4-3和图4-4中看出,20阶的椭圆滤波器滤波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极点的在量化前后的变化幅度很大,系统的破坏性严重,所以稳定性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滤波器阶数在量化效应中对滤波器的性能的影响很大,设计滤波器过程中,使我们不容忽略的因素。

4.3滤波器结构对误差的影响

滤波器结构的角度分析,高阶直接型结构的极点多而密集,低阶直接型结构的极点少而稀疏,因而前者的极点位置偏移量对系数量化误差更为敏感。因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由于级联型结构和并联型结构是由一阶或二阶滤波器级联或并联而成,因此他们的极点位置偏移量对系数量化误差要小得多。同时,对于极点灵敏度要求极高的场合,可以采用双精度系数以便有效的达到精度要求。

以下是针对一个滤波器验证各个结构的影响:直接型系数为a=[0.04];b=[1,-1.7,0.72]的低通滤波器在不同的结构中的量化后的零点,极点的变化,观察其稳定性能。直接型最差,级联型次之,并联型最优。

4.3.1直接型量化影响

无论是直接I型还是II型对系数的的精度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在极点零点的观点看,系统零点组中一个系数的变化将会影响各个零点的分布。当阶数增高时,这种影响将会更大。所以,通常很少采用直接型的形式来实现高阶的系统,而是采用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组合的低阶的系统来实现。

幅频和零点极点的变化:

图4-5直接型滤波器量化前后零极点特性

可以4-5滤波器量化前后的零点极点特性中看出量化后零点,极点的变化浮动很大。

4.3.2级联型量化影响

级联的结构的级联次序是可以互换的,同时,零点、极点的搭配也是任意的,所以级联的结构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级练的结构有不同的排列方案。不同的排列方案,产生的误差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一个最优化的问题。

图4-6级联型滤波器量化前后零极点特性

观察图4-6级联型滤波器量化前后的零点极点特性中看出量化后零点,极点的变化浮动不大。

4.3.3并联型量化影响:

对于并联结构,可以控制其极点,但是不同控制其零点。对于运算误差,对与并联的运算误差,并联的各个基本节点不相互影响,并联的误差不会作为如级联的那样又作为后级的输入,应此,并联结构的误差比级联型结构的运算误差要小一些。总之,除了在对零点的精度要求高时,用级联结构,其它的用并联结构。

图4-7并联型滤波器量化前后零极点特性

可以图4-7并联型滤波器量化前后的零点极点特性中看出量化后零点,极点的变化浮动很小。

5结果与结论

通过以上仿真,得出下表:

结构零点

变化极点

变化反馈的程度系统量化后稳定性

直接型灵敏度快灵敏度快多,环路多量化后变化大

级联型灵敏度比较快灵敏度比较快中,环路较多量化后变化比较大

并联型灵敏度比较慢灵敏度比较慢少,环路少量化后变化小

表5-1不同的滤波器结构对量化后对性能影响

通过以上的效应分析,直接型的缺点为极点对系数的变化过于灵敏,易出现不稳定或较大误差,运算的累积误差较大;级联型结构的灵敏度特性优于直接型结构,由子网络组成,整个系统的零极点都可以由每一级的系数来调整和控制;并联结构的灵敏度优于以上两种结构,运算累积误差比级连型小。结构反聩越严重,系统对量化效应就越灵敏,在滤波器的结构设计中要尽量少反馈的影响,从而减少有限字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出版社.1997

[3]邹锟,袁俊泉等.NATLAB6.x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近年来,我国非寿险市场空前繁荣,成为国内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低估准备金业务集中度较高快速扩张费率竞争等。对比欧美国家保险业发展历程,发现这些问题恰是欧美非寿险公司20世纪90年代破产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能否真实准确地进行反映?能否对财务处于困境的公司做出准确的识别和预警?因此,研究我国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欧美非寿险公司破产原因

保险公司破产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内部操作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并且常因多种因素同时发生而导致破产。1990年美国Dingell报告及2002年Massey对StHelen’sMissionTransitCasualtyDrakeIndependent等8家公司的调研,分析总结了非寿险公司破产原因,主要有:低估准备金定价不足巨灾快速扩张(常伴随定价不足)再保险不足不可预见的赔案(如“沉石棉”案)欺诈贪污外购和委任的管理投资失败虚假报告等。

1999年,保险评级机构A.M.Best调查了1969-1998年之间640家破产公司的破产原因,其中214家公司不能识别主要破产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准备金低估定价不足是非寿险公司失去偿付能力的主要原因,占破产公司的54%,见表1。

二我国非寿险公司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非寿险市场和监管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司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精算规定变革业务结构费率竞争投资环境等。

2005年以前,我国非寿险业务按照财务规定提取赔款准备金。宋晓春(2005年)和张伟(2005年)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IBNR准备金提取的财务规定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财务规定低估了IBNR准备金。2005年,非寿险公司采用精算方法评估准备金,IBNR准备金比例远高于4%。然而,当总公司采用新标准衡量分公司业绩时,遭受到强烈的反对,“赔案报告体系不断现代化,为什么年底IB-NR赔案的报案和处理时间反而延长?”同时,税收部门坚持,“新财务管理办法不曾出台,精算办法由保险监管部门颁布(监管会计),税收计算应采取财务标准①(税收会计)”。双方各执一词,很显然,精算办法的实行还需要保险会计分公司精算实力等各个方面的配合支持,否则这种低估准备金的现象短期内仍将持续。

非寿险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保太平洋和平安财险,2004年的保费增长率分别为12.920.23&.44%。中华联合天安永安等中小型财险公司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华联合2004年和2003年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6.22%和263.39%。皇家太阳东京海上三井住友等外资财险也都以超过50%的保费收入增长率迅猛发展。2004年24家财险公司3年业务增长率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同2002年相比,2003年和2004年保费增长率超过80%的公司占比明显上升。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绝大多数财险公司采取“低价格高手续费”策略,新公司小公司甚至通过“恶性价格竞争”的手段,导致保险费率不断下降,手续费率一再攀升,车险业务普遍亏损。

公司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财产险车辆险货运险等少数险种。表2给出2004年人保太保平安等9家公司主要险种的占比及业务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H,H值越大意味着险种集中程度越高。表中数据显示,人保车辆险比重过高,接近70%,H指数偏高,太保平安太平险种集中度相对较低。中华联合天安主要集中于车辆险和企财险,H值最高。以美亚上海皇家太阳东京海上为代表的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较为分散,H指数均低于0.35。当保险业务过于集中时,风险集中程度较高。

近两年,投资渠道不断放宽,保险公司相继被允许投资股票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等,多样化投资有利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然而股市波动剧烈,债市动荡,投资风险也日益凸现。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非寿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财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如果监管无法识别或控制这些风险,我国的非寿险市场也必然会发生破产的现象。

三我国现行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缺陷

对于上述问题,我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模式①能否真实准确地进行反映?占梦雅(2006)从欧盟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的理论根源出发,分析了偿付能力额度公式中计算比率和拐点的设置,并指出我国非寿险公司赔款额与自留保费之比普遍低于0.7,从而导致基于近三年平均赔款额的计算公式不起作用,需要重新修改标准。赵宇龙王证(2006)指出欧盟标准中隐含的假设不符合我国实际,并根据2002和2003年偿付能力报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重新计算临界点和计算比率。

然而,上述修正主要针对模型参数的设定,并不能解决偿付能力额度模式结构上的缺陷。比如监管者根据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比率,即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小采取相应措施,而实际应用中,保险人可通过定价不足或低估准备金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要求。另外,目前我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模式不曾考虑投资风险再保险人信用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低估准备金影响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要求

在偿付能力额度下,已发生赔款是计算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的基础,它的数值基于理赔的估计成本。如果准备金计提规定不完善,将可能导致不同的赔款成本估计,谨慎的保险人倾向于高估准备金,隐藏盈余;面临财务困境的保险人可能倾向于建立较为宽松的规则而低估准备金。低估准备金会增加实际偿付能力额度,而已发生赔款则受评估水平和业务规模变化的双重影响。已发生赔款可表示为:It=PtRt-Rt-1。

其中,It表示已发生赔款,Pt表示当年已付赔款,RtRt-1分别表示年初年末赔款准备金。因此,这里从准备金评估水平一致(年初年末具有一致的低估水平)和评估水平降低(年初正确评估,年末低估)两种情况,对业务规模稳定增长萎缩的具体分析。在准备金评估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业务增长时,低估准备金会导致低估已发生赔款,从而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要求;业务稳定时,低估准备金不影响已发生赔款和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业务萎缩时,低估准备金会高估已发生赔款和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但高估比例受系数23%或26%的影响,远小于实际偿付能力额度被高估的数额。在准备金评估水平降低的情况下,三种业务模式均低估已发生赔款和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这样一来,公司可通过操纵准备金评估来应对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满足偿付能力比率,监管的预测力大为降低。

(二)定价不足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要求

依照第一种方法,偿付能力额度基于保费基础,会产生如下问题:保险人A定价低于预期成本(定价不足),而保险人B采用充足费率,两者法定偿付能力相同。但很显然,保险人A承担的承保风险远远高于保险人B。因此,保险人可通过定价不足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虽然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但实际偿付能力可能由于费率不足而进一步恶化。

正如1997年Müller的观点: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以保费和实际赔款为基础,难以应付长尾业务的风险。若保险公司的费率未经过审慎计算,运用保费指数时,必然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要求。虽然这个结果可以被实际赔款指数所修正,但会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因此,保费指数对长期业务并不合适,特别是第三者责任险业务。Müller提出完善偿付能力监管需考虑到第三个指数,即赔款准备金指数。不过,欧盟2002年偿付能力监管改革中未采纳这一做法。

(三)未考虑投资风险

在欧盟实施偿付能力额度之初,投资工具单一,投资环境稳定,完全可以不考虑投资风险对公司偿付能力的威胁,因此“非寿险第一指令”中未考虑投资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前,欧盟各国非寿险市场竞争激烈,承保亏损较大,投资收益相对比较稳定,常用于弥补承保损失。进入90年代后,资本市场长期疲软,投资环境开始恶化,股票市场大幅滑落严重影响非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投资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1997年Müller指出,“现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仅考虑承保风险(负债面),未涉及投资风险(资产风险)”,并给出考虑投资风险的方案。很显然,我国监管借鉴欧盟标准,并不适用于投资环境巨大变化的非寿险市场。

(四)完全信赖再保险

欧盟标准下,非寿险保险人可基于再保险降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享有50%的最低扣减①。而我国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计算中,两种方法均直接采用再保后的净值,给予再保险人完全的信任,即再保完全可以摊回。但随着法定再保比率限制的逐步取消,再保险市场完全放开,国际上自然和人为巨灾事件的接连发生,监管标准仍能不考虑再保险人质量类型,再保风险转移程度(如财务再保险),再保险人的违约风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五)未考虑业务集中性风险

法定偿付能力额度计算中,均采用总额数据,即对于经营险种分散和业务集中的公司采取同样的风险态度,不考虑险种风险的差异。例如:车辆险与家财险的保费收入蕴涵同样的风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区域性同全国性保险公司相比,面临台风所造成财产损失,对前者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而对后者则可能非常微小。欧盟偿付能力额度模型从公司整体损失率出发,对于险种集中或经营范围狭小导致的风险未曾细化,因而很难从结构上进行解决风险集中性问题。

(六)未考虑增长风险

快速成长可能会隐藏财务上的问题,同美国风险基础资本监管模式相比,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并未对成长过快公司的超额成长加以惩罚。成长过快的公司常通过不足费率迅速掠夺市场,导致偿付能力隐患,尽管目前现金流充裕,但一旦赔付规模真实暴露,将引发各种问题,甚者破产。成长惩罚并非限制公司业务增长,而是引导公司稳健的成长,避免快速扩张带来的定价不足,核保理赔IT系统不配备等危及偿付能力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可看出,偿付能力额度模式存在结构上的缺陷,根本不能通过改变计算比率和临界点得以弥补,必须寻求能够综合投资风险再保险风险,考虑业务集中性风险过度扩张风险,并引导公司确保充足准备金和费率,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的新型监管模式。

四未来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2001年国际清算银行提出“新巴塞尔协议”之后,世界各组织国家地区纷纷开展对风险的研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制定保险监管核心原则和方法,探索以风险为基础综合评估公司整体偿付能力的监管框架。继美国率先实施风险基础资本(RiskBasedCapital,RBC)制度以来,加拿大新加坡台湾也纷纷借鉴美国经验,构建并实施RBC体系。德国保险行业协会从1997年起开始研究风险导向型偿付能力监管模式,英国金融管理局除了按照欧盟的最低资本要求外,还要求计算增强资本要求(EnhancedCapitalRequirement,ERC)。欧盟2000年启动的“SolvencyII”项目也是朝此方向对各国保险监管体系进行修正。

美国风险基础资本(RiskBasedCapital,RBC)监管模式历经十余年的不断修正及调整,无论从结构涵盖面,还是风险分类因子调整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值得作为风险资本方法的范本进行分析和借鉴。它综合考虑了承保投资信用资产负债不匹配等风险,通过集中度调整反映公司业务(或资产)集中性风险,鼓励公司经营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散化。RBC监管要求根据公司准备金充足率调整行业准备金不利进展因子,如果公司赔款准备金低估,则历史准备金充足率降低,风险系数提高,同时配套各种完备的准备金规定,限制公司低估准备金;通过公司近三年赔付率调整,限制公司定价不足;对于扩张过快公司的超额增长部分加以准备金和定价成长风险惩罚,引导公司健康稳健的成长。上述诸多优点正逐渐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并受到青睐。风险导向型监管模式不仅是国际潮流之所趋,更是从监管角度解决目前我国非寿险公司面临问题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Dingell,FailedPromises:InsuranceCompanyInsolvencies,Febru-ary1990.

[2]谢志刚,周晶晗.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张伟.保险公司IBNR准备金财务规定的实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第13篇

1.1编制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使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首先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由施工单位领头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技术管理的部门,在施工现场由总工程师和先关的技术负责人经过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当工程开始了实际工作后,应该由项目部总工牵头,配合技术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参与,结合现场的实际进度和环境要求,编制一系列具有可实现性、可操作性的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

1.2认真执行图纸会审

建筑施工规模庞大,动工后再返工耗时耗力,因此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对图纸的审核工作。审核时要进行会审,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确定质量合格标准,针对图纸中存在疑问的地方仔细分析,重点部位专门编制施工方案,并向现场操作人员仔细讲解,实际施工时技术人员也要在场指导。参与图纸会审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这些人员将来也将担任管理工作的主体。会审时,设计单位要向其他各方仔细讲解工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一些构造的建造目的等,积极听取各方意见,酌情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还可以在合同相关条款约定前提下,对图纸中有关执行的“四新”要求的质量标准等进行技术洽商等,以便形成书面文件用于指导工程实施。

1.3坚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时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完成技术交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参与施工的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熟练的完成自己工作要求的操作,并能够及时灵敏、正确的对施工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故进行处理和补救。技术交底工作一般都是逐级进行,先由技术总工向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可以扩大到班长、组长),然后由现场主管人员向各班、组管理人员交底,最后由班组管理人员向工人交底。班组管理人员是最基层的管理层,班组管理人员一定要向施工人员说清楚施工的任务和难点,并提出安全需求和质量要求,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工程建设。

1.4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量较大,使用的材料种类众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工作。建设单位在事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可以指定某一家材料供应商的材料,也可以由施工单位来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必须要明确写出材料的数目、质量要求,并注明违约的惩罚措施。材料进场前要先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检查材料的使用说明、保存说明、生产许可证、生产批次等说明书。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重复检查的材料,检验过程应该有监理单位在场,将检测材料送往具有检测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所有检验合格后材料才能进场或入库。

1.5重视技术安全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应该从细节着手,过多的管理措施未必全部奏效,只有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种安全措施被彻底的执行,才能使危险降到最低。为此,必须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让参与生产建造的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负起责任,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须对相关负责人有所惩戒,并进行及时的补救。安全故障可能造成许多经济损失,如电梯口、通道口、楼梯等位置,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处理,设置相应防范措施,在现场进行施工的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以免发生危险。

2结束语

第14篇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在施工前要审查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看其是否具有按期完成工程任务并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能力及管理水平。近几年来,由于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大量农民工涌入建筑队伍行列,这些人的素质较差,对建筑队伍的整休素质有较大影响。有的承包单位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现场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现场施工应有明确职责,以一个口径说话,统一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2严把工程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应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认真进行图纸汇审

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2.3严把材料关

目前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其产品质量多半是不合格的,有的甚至是劣质的。就是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厂,其中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2.4勤检查,严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勤”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3做好工程的工期管理,按时交付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屋建筑较为紧张,所以从开工到验收交付使用的时间紧迫,工程的工期管理至关重要,作为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重视如下工作:

3.1检查实施工组织方案

检查和督促施工队落实施工组织方案所需的机械、人力等,及时纠正不切实际的安排和作法,检查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及早发现偏差,尽早督促解决。

3.2及早做好装饰材料的选定

作为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提醒有关方面人员,尽快确定,有关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施工队才能尽快的作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定购材料,合理安排劳力和机械,做到胸有成竹,确保工期。

3.3适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加强与工程周边的联系,尽力解决施工的有关纠纷。同时及时提醒施工队人员。各种管道和配电线的位置及走向,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按图施工,以免日后造成返工而拖延工期,确保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4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一个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是短时间的、仪式性的、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真正的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分部工程的质量,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因此,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认真、仔细、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基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对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进行深入有效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具有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陆燕.浅析施工控制和管理[J].经济师,2006,(3).

[2]蒋晓燕.工程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巧妙结合[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

[3]卢水能.浅析施工项目质量与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3).

第15篇

1正确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对总体的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管理,并及时的改进施工技术,并及时的进行创新管理模式。所以在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中能够对施工的方式、程序、施工安全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要求。并且落实施工技术还要做好计量工作,将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分配,并按照规定定期的进行检测,确保器具和现场计量的准确性。要使现场的施工技术得到提升,其有效的方法还要做好信息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中,还要将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并将相对应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科学的保证施工现场的各项组织工作全面的开展进行下去。同时还要充分的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并认真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制定好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目标以及其管理指标,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才有可开展的具体计划可行。

2科学的管理现场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施工管理贯穿于设计和施工中,首先要做好现场施工的起点建设,及时的对工程的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设定,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各项工序之间得以相互配合并实现及时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现场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一定要进行重视,有明确严格的现场工程施工秩序,才会有相对应的工程施工配合、及时性与高效性的存在,因此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使各种行为得以实现规范化。例如:现场考勤制度、进入现场施工的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报位置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同时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因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建立高素质和高业务能力的基建队伍,才能适应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在现场管理有效地情况下,才能将安全事故进行杜绝。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规定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确保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3注重建筑工地现场深基坑、基桩、灌注桩等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全面的保护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土钉墙支护深基坑的施工,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就地加固并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而成,从而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土墙,从而依靠该种重力抵抗墙后土的压力。土钉和土体形成复合体,同时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在现场施工中基桩的种类较多,但都是为了全面的提升整个工程的坚固性。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时要采用深埋基桩的情况,如果软土层较厚,还要将基桩进行沉降,满足地籍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一般都是采用锤击震动或者震动冲击等方式开展,杜绝软土层对地基的危害,因此灌注桩在提升地基稳定性中具有更加针对性,对于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要设置钢筋槽笼进行地基的稳定,进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

4现场管理的具体方法

认清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现场施工管理的重点要在施工作业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以及责任岗位的制度落实上开展。以合同的要求为准,开展对各项施工工序的落实,避免工程施工中现场的人员和物资的浪费现象。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对于自身施工技术的及时改进,并且在施工中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将购进的材料交由仓库管理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整和安排,从而提升整个工程中施工工序的配合程度。优化现场的施工作业协调能力,将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的管理,因为现场施工阶段的资金投放量较大,暴露的问题也较多,施工方和业主的很多意见都不统一,因此在现场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形成现场施工中组织者、施工者和指挥者相互有效地配合。其次,要加强对整体施工队伍的素质考核。建立健全现场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并且管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自身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真正的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施工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场施工的生产效率。另外,还要加强对材料的及时性管理,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材料分类堆放规整,材料采购及时发放具有全面的配合性。注重对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将设计图纸和施工方式进行及时性的商讨,并且要进行多施工进度的管控。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对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全面分析,能够从基本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最具有针对性的环节上进行相对应性的分析和管理,因此整个工程施工技术才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工程的建设质量才具有全面的保障性。

二、落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意义

1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的更新

实施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全面的保障,因此在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施工队伍才能将施工中的技术进行相对应的改进,结合实际的情况将施工技术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落实。从具体的施工方法到施工材料的选择,再到施工人员的选择,给施工技术的全面提升带来了基础的保障。

2提升现场管理的总体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以及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能够及时的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改进,因此在现场管理的开展下,施工人员才能配合施工制度的要求,及时的改进施工方式,有效地分配各个施工材料,将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落实。整个的现场施工才能处于一种稳定和高效的情况,整个的工程建设情况才能被全面的把握,进而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