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冬季房屋建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房屋建筑,冬季施工,关键技术
Abstract: in a cold climate, hous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is a big problem, but it is inevitab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winter hous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must grasp the main point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winter and the use of some special construc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This paper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winter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alysis, analyses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inter.
Keyword: housing construction, winter construction,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不断崛起,相应的人们对建筑施工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房屋建筑的施工,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再加上建筑施工进度的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季施工,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在连续5 天内稳定低于5℃时,就代表进入冬季施工。若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冬季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且必须要掌握冬季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二、房屋建筑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的材料准备
在工程进人冬季施工前,就应按冬季施工方案中的计划进行材料的相关安排。因为天气的变化动态是不受人为控制的,这也算是防患于未然。房屋建筑冬季施工的材料,在进行进场验收时要严格把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场,更不能以次充好。除此以外,还要组织好保温材料、燃料、外加剂和加热设备等的采购供应,且放置搅拌机的棚子要封闭,水泥库要加强维护,禁止水泥的露天堆放;现场的加热设备、机械和水电设施要加强维修与保养,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和阀门都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临时食堂和冲水厕所等要做及早安排。做好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配工作,提供相应的冬季施工材料配合比,做好现场排水工作,防止大面积的积水或结冰。对于已施工完的外露部分以及上下管道应及时覆盖,防止冻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保存完整的冬季施工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2. 施工前的人员安排
在冬季房屋建筑施工前,应该明确各分部、各分项工程技术的负责人员和岗位职责,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冬季施工在比较低温的条件下,很多施工人员不是很熟悉其规律,极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也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冬季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冬季施工的技术交底,以确保每个工序都按规范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防止施工人员违反冬季施工的规律.造成操作不当,即人为的造成质量事故。另外,要认真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并指定专人做好各项冬季施工的记录,并妥善归档整理;对外加剂添加、原材料加热、养护和测温、试块制作养护、加热设施管理等各项冬季措施都要设专人负责,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抽查,随时掌握实施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在冬期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传达有关人员。
三、房屋建筑冬季施工采取的关键技术
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1)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在冬季施工,如需在冬季施工,则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同时组织好施工管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2)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3)在相邻的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采取免受冻害的措施。施工时,要尽量做到快挖、快填。
(4)基坑槽内应采用相应的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造成塌方。
(5)对于已经开挖好的基坑底部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6)在土方回填之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7)室外基坑或管沟可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能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室内的坑、槽、管沟不能使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8)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基本要求
a: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在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b: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
c: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才能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进行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d:房屋建筑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a: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能含有冰雪、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和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
b: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若外加剂是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若外加剂是液体,使用前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的溶液配制成施工所用的溶液。
c:在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a:混凝土的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房屋建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工具(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b: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的清除工作。
c: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及时采用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d:在采用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规范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e: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要先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
(4)混凝土的养护
a:在温度由正温转入到负温时,对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的养护前,应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
b:采用的保温材料(例如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c: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构件可一边浇筑一边做保温工作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方可浇筑混凝土(如:在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d: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的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四、总结:
房屋建筑,质量为本。冬季施工是整个建筑工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掌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到冬季施工时,应按照冬季气候情况合理组织施工,提前做好控制工作,制定必要的措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避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及进度。
参考文献:
[1] 邓忠良,加强施工控制管理预防房屋渗透问题广西城镇建设。2003 年8 期
[2] 刘挺,红,石坚. 生土墙承重的村镇房屋施工技术分析建筑技术开发2006(1)
[3]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是整个建筑中出现施工裂缝的最重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施工工艺尚未完全成熟,加上一些人为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混凝土容易发生形态各异的裂缝,不仅严重影响到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也会造成建筑物渗水、漏水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和负荷性能,使得建筑物的刚度逐渐下降,稳定性和耐久性能迅速下滑,进而容易诱发墙体坍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既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裂缝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成因分析
六安蓝翔玻璃主厂房内2台玻璃窑炉大型设备基础,东西向长80 m,南北向长50 m,底板厚1.8 m,双层双向钢筋,采用C30、S8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总量8600 m³,必须一次性浇筑成型。在这个工程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和材料质量难以符合标准
(一)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水泥是整个建筑行业中最为基础的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素质以及不规范操作的影响,或是来自气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泥的凝结或是膨胀不正常,水泥的凝结难以符合施工标准。容易诱发裂缝。
(二)原料中含泥量过多。混凝土的质量将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含泥量超过工程施工的标准,不仅很大程度的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也难以保证整个墙体的粘合性和稳定性。
(三)骨料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引起裂缝
由于骨料和水泥中都含有很多的化学元素,骨料多呈碱性而水泥也具有很强的碱性。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当二者与水进行混合时,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硅凝胶。这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膨胀能力;由于硅凝胶的膨胀,很容易对墙体造成破坏,进而容易产生各种裂缝。
(四)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如果水灰比例超过工程标准的要求,塌落度也不符合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在进行原料制作过程中,大量的使用粉砂;这些因素都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容易发生裂缝。
2.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管理不严格
(一)混凝士施工不规范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垫层应适量撒水浸泡,以免混凝土与模板和垫层接触处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干缩裂缝。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过分的进行振捣,使得一些骨料粒发生沉落,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被过量挤出。混凝土的表面因水分的泌出而发生竖向的缩小沉落,以及混凝土表面过厚的砂浆层,在水分蒸发之后,很容易构成凝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后,由于过分的抹平压光超过了相关的操作标准,让混凝土中的一些细小的细骨料不断的漂浮到表层,造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体积发生碳化,并不断收缩,造成混凝土板面龟裂。
(二)施工工艺不科学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选择不科学,缺乏合理性,很容易造成支座负筋发生下陷。在进行楼板的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楼板的弹性变形和相关支座负弯矩处的混凝土施工强度难以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混凝土还未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便提前拆模,以及混凝土终凝前便施加过大荷载。这些不规范的操作,都使得楼板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当混凝土强度尚处于早期,其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承受弯矩、压力、拉力、应力等各个方面的力过大时,很容易造成楼板发生断裂;位于大梁两边的楼板会发生一些不均匀的沉降,也使得支座产生过大的负弯矩。如此,便容易形成很大的横向裂缝。
(三)建筑施工荷载超过了设计荷载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在楼板的局部堆放大量的工程物资,其重量太大楼板不能承受,或者因其堆放太过集中,楼板受力不均导致楼板局部下沉破裂,出现缝隙。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力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堆放。同时要注意堆放的技巧不要过于集中堆放,不要堆放在楼板跨度最大的中央,尽量堆放在墙角处,以减轻楼板受力。
3.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1.做好科学的设计
(一)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进行控制,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二)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弯矩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2.冷却管降温的措施
这个措施的实施是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产生。我们发现在混凝土硬化的阶段,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比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我们可以在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先铺埋冷却管路,等到混凝土浇注完成,就进行通水循环的冷却,管内的水流量一般会控制在1.5m3/h。若进水的温度偏高,应加快水流速度;同时需要观察冷却管的出水温度,用来推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当然,若是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通过注浆、压浆的工序。通常,我们采取真空压桨的技术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配比质量
选材及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要注意工程所采用的必须是质量合格的砂、石等原材料,并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地掺合以及添加工程需要的外加剂。需要正确的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技术。当建筑采用膨胀剂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不同的膨胀效果和不同的品种和掺料。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确定材料的最佳配置。
4.认真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物的管理和保养,避免温差过大或者楼板过于干燥导致裂缝,所以在间隔一定的时间要采取室内喷水的方法解决。
5.实施温控防裂措施
比如,改善骨料的级配,采用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加人引气剂或是塑化剂等,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用量。夏季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冰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温水提高混凝土温度。在炎热的天气下要是浇筑混凝土,尤其是浇注大体积混凝土要尽量的降低浇筑厚度,尽量将厚度控制在500毫米内,便于表面的散热。进行第二层浇筑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段的混凝土未发生初凝之前完成。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进行上、下、中各个部位的测温,定时测定内外温度,通过调整和养护的方式降低内外温差。合理的安排拆模时间,要避免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发生急剧的递减。必须加强保温和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注后要及时铺盖一层塑料的薄膜或喷射养护液;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大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四.结束语
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加强施工监督,控制施工标准,防止裂缝的出现,保障建筑质量,维护居民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维斌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4 - 天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2]胡硕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学位论文]200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3]宣善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期刊论文] 《工程与建设》 -2010年5期
[4]韦昊志 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7期
[5]孙维勇 细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工艺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8期
[6]梁志勇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探讨与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房屋建筑尤其是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诸多的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说水泥水化不充分,混凝土强度降低,水的渗透冻融交替引起从混凝土表面剥落开始的破坏,混凝土中微细孔中某些化合物结晶产生的结晶压,胶凝材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水化生成物中过量的钙矾石引起体积膨胀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引起的钢筋锈蚀等等。不管怎么样,我们只要按现行设计、施工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房屋建筑的安全就会有充分的保证。文章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情况,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措施做一阐述,仅供参考。
1 房屋建筑采用混凝土施工重要性
笔者从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已有多年,多年来在施工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房屋建筑采用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笔者总结认为,采用混凝土施工的房屋结构比较牢固,使用寿命长。这是因为施工材料中的水泥、石砂和水等成份经过拌合之后,能行成一个整体,强化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另外,再加上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在房屋工程中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房屋建筑材料选择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材料质量关。具体如下。
2.1 砂石的选择。砂石的选择要比水泥更加严格,要选择那些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砂石,它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干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2.2 水泥的选择。在房屋建筑实际工程施工中,要选择一些大企业生产的水泥,并且选用低热水泥。施工单位要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说明,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全性符要求。
2.3 外加剂的选择。在外加剂的选择中,笔者根据经验得知粉煤灰对干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笔者得知,它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如果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这样就可以节约10%左右的水泥。
2.4 混凝土的搅拌。在选择好材料后就是混凝土搅拌。搅拌时候我们应注意掌握投料顺序:先倒石子、再倒水泥、最后倒砂子和水。这样既能避免水泥“粘底”,又能确保砂子压住水泥,避免当料斗倾斜时造成的水泥粉末四处飞溅等问题。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持垂直运输或者水平运输,除了长距离的水平运输需要使用混凝土专用运输车以外,短距离水平应均采取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等,垂直运输则使用现场吊装机械。不管选择什么方式,都应该尽量减少运输次数、缩短运输时间,在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混凝土的保温。
3 房屋混凝土的浇筑
3.1 浇筑原则。混凝土的浇筑是房屋整个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浇筑思想要按照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的原则,不能毫无次序地浇筑。浇筑前,我们一般先检查浇筑面,浇筑面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浇筑。笔者建议,在进行第一层浇筑之前,应保证水泥砂浆的厚度在2~3cm左右,它的强度应该和砂浆的面积保持一致,保证在铺设过程中有均匀的厚度。浇筑的厚度在30~50cm之间。
3.2 浇筑方法。在第一层浇筑时下原料要慢些,等到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这样有利于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3 振捣措施。在浇筑完以后,需要对其振捣。这个时候我们把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左右,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在12小时以内的时候应禁止踩踏;在24小时以内,除了检测设备及覆盖材料,同样禁止踩踏。
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的养护也很重要。笔者认为养护措施应包括方法、时间。从笔者的工程实践来看,养护措施可得益于好的混凝土拌合物;但养护不好则会损害混凝土拌合物。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水平构件采用浇水保湿养护,垂直构件刷养护液。但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我们能做到浇水,但有多少能达到保湿了。对于垂直构件虽然也能做到刷养护液,但我们用的养护液有时候也不一定能达标。有些管理较好的施工单位,养护工作做的都比较到位,但为什么主体验收回弹时都是碳化很大。
另外一个养护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产生早期开裂,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中水泥有足够的水进行水化,以获得设计期望的混凝土潜在性能所采取的措施。如果说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将会使水化难于继续,有损施工质量。
笔者认为,合理的房屋工程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正常发展。更有利于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
结语
文章对房屋建筑采用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措施的介绍,让我们明白了混凝土施工工程的优缺点。随着时下经济的大发展,在房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上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加强在施工中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就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房屋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9).
[2]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养护研究[J].建筑安全,2012(03).
[3]王铮.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J].门窗,2012(08).
[4]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2011(15).
关键词:房屋建筑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应该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管理者和施工者都要对施工技术和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详细的认知,掌握它们的重点、关键环节、施工规律和技巧,并在需要的时候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很好地避免出现施工失误和保证施工的高质量完成。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also gradually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Either from the economic benefit or from the security considera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various types of work involved should establish "quality first" awareness, to ensure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from every aspect. This thesis control from two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更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房屋建筑领域当中科技的更新意味着房屋建筑的发展。由于社会上土地资源不断缺少,房屋建筑在社会的现状下不断向高处发展,因此针对此领域的技术也迫切需要变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技术的更新也是房屋建筑质量的一种保证。
(一) 技术运用的原则
根据我国现今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原则上是可以对房屋建筑质量有一个很高的保证,但是由于某县单位为了谋取暴利,在材料和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对员工和居民的安全严重不负责,最终的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商家即使暂时后的更高的利润,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无疑是“自掘坟墓”,连产品最基本的质量都不能保证,对于一个企业的名誉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个企业不被客户所相信,最终将会走上绝路,这是必然的。
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原则一定要以“质量”为前提,提升商品的安全性能,增加其市场价值,是企业获得更多的真正的“利益”。
(二) 支护技术
建筑房屋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适应社会的需求,陈旧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施工的要求,因此任何技术的变更都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因此新的技术产生,并在施工中运用,发挥它自身的作用。
支护技术取代了陈旧的技术,它是一种安全性能更高,更加经济的先进技术,它的开发促进了房屋建筑的发展。但实在该技术使用时应该根据施工建筑的自身特性来进行设计和实施,不能够照搬套路,因此应该对支护技术有一个透彻的认知,能够熟练地运用此技术,而不是浮于表面。根据施工地的土质特性、基坑范围和周围建筑的结构特性等,都影响这技术成效,并且建筑类型的不同,施工要求也不同,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变更设计,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的质量要求。
(三) 混凝土防裂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材料之一,对于混凝土裂痕之一现象,是有很多因素导致的,这一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的质量。由于天气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再加上混凝土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混凝土结构的复杂,原材料质量差,模板变形等多种因素导致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痕,因此对于混凝土裂痕要做好全面的防范措施。
房屋建筑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购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在混合之前一定要做好测试,保证混合结构满足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严格控制混凝土水和温度,尽可能减少水和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外部做好保护措施;施工后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如若出现裂痕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等,多种防范措施一定要做到位,起到保护混凝土的作用。
(四)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的开发在房屋建筑中是一个技术的提升,该技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比之混凝土有着对抗裂痕的要求低和经济成本低,综合考虑预应力技术更加适合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该技术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房屋建筑的质量,推动了房屋建筑施工的发展。
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 (一) 建立全面的施工队伍,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当今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单位对于房屋建筑质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情况下都是以目前的经济效益为前提,商家的质量意识还很薄弱,以至于施工过程中一切从经济效益出发,对于材料的选择,工期的设定,很多环节的设置都不科学,人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现今技术的发展没有很好地掌握,与时代脱轨,对于技术的运用并不纯熟,施工单位对于员工的技能素养的培养意识几乎没有,员工普遍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就不能灵活运用,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企业单位应该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普及,是员工清楚的认识到保证质量的重要性;企业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施工队伍,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将新的技术、观念引入到施工队伍当中,同时也应该引进新的血液,是新旧意识有一个很好的融合,增加施工队伍整体的实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二) 材料质量的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保证,首要就是随施工材料有一个严格的把关,只有在施工材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房屋建筑质量才能有所保证,这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定应该根据建筑类型和设计方案来做决定,它需要多方面的考虑。材料型号、质量、数量设定好后,应该派专业人士进行购买,购买人应该提前做好市场调查,并对材料有一个清晰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切忌为眼前利益,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购买后也要将运输过程中的失误计划进去,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因材料不充足,而延误工期;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也要保证材料的恰当运用,避免浪费的现象出现,在此期间也应保证材料不被损坏,做好防范措施,例如对于水泥的保护,如果不恰当,则会是水泥变质,影响施工质量等,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三) 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质量的监管力度
我国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监督制度还不完善,一方面是没有明确细化地质量要求,无法准确的对施工质量有一个准确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于硬性规定的落实方面还是不到位,在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的制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国应该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对施工质量制定更加细化,更加系统的规章制度,完善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是应该结合我国现状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重视细节,真正落实到管理当中,建立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对施工质量有一个实质性的指导意义;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房屋建筑施工具体情况,更加完善对于施工质量的规章制度,以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品,增加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为自身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督队伍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质量的把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保证房屋建筑的高质量,促进企业单位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调节好好经济效益、工期和质量三方面之间的平衡,在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施工工期,缩短成本,制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一直在追求的经营状态。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技术与质量的核心地位,保证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质量的掌控这两方面的落实,制定合理、科学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房屋建筑施工创建一个良好的经营氛围,使企业健康、快速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姜永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3(9)
[2]李云龙,李培云.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5)
关键词:房屋建筑;水电节能;重要性;应用;施工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全球能源总消耗量中,商业和住宅建筑大约占三分之一,而工业和运输业也各占大约三分之一。建筑领域的节能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不同类型国家所占的比例不同,工业化国家占 52%,东欧/前苏联占 25%,发展中国家占 23%。但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增长最快:发展中国家 6.1%/年,东欧国家和前苏联 3.4%/年,工业化国家 0.6%/年。建筑用能排放的 C02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 1/3,温室气体减排又成为建筑节能的基本动力。中国建筑规模世界最大,建筑节能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低碳排放的一个关键领域,在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道路上需要面对在有限资源、能源条件下如何稳步改善人民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健康跨越式发展的难题。这就需要科学认识建筑节能,探索发现建筑节能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建筑节能实践。
2 房屋建筑安装水电节能设施的重要性
自觉节约水电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比较紧张,能源的紧张给社会和经济还有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压力很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更加剧了能源的浪费。能源供需不合理的形势也会导致人民生活矛盾不断激化,节能的号召虽然已经好多年,但是却没有真正实质的提高。节能就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因此,在房屋建筑中安装水电节能设施设备是每个居民的意愿。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全民节约能源的意识,使节约能源真正实践到我们的生活中。
3 目前房屋建筑中的水电节能存在的问题
1) 房屋建筑中在水电安装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在水电的安装上没有采用节能的设备,而且技术也不到位,导致水电在居民生活中成为最主要的消费之一。
2)对于一些房屋建筑的水电节能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上的不足导致水电节能难以实现,建设者只重视外观不注重质量,不注重使用价值,不注意节约,导致水电节能不能实现。
3)房屋建筑的管理人员只管抄表和维修,不管检查,对于一些已经过时的节能设备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水电节能的措施不能实现,水电资源依然存在浪费现象。
4 在房屋建筑中水电节能应用的具体措施
1) 房屋建筑中安装的节能的设施和设备都必须是有效的。包括:使高效的节能灯能够在用户中普及,还要大力改造电力的节能设备,使用新型的节电节水产品。加强节能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节能的设施和设备上的投入资金要做到“舍得”,对节能的设施设备的维护更要做到“舍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技能设备的使用率,还能为我们节省能源开销,一举两得。
2)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的实施过程。首先,要看施工的技术是否合理,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各种管道的位置、标高是否符合标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必须要谨慎,这是一项值得重视地工程。其次,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工程图纸,要及时地改善不合理的设施,要及时地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如果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反映,并及时研究解决对策。最后,就是安装节能设施后的质检工作一定要做好,最后的质检工作也是整个设施环节的一个重要步骤。
3)在房屋建筑中水电安装节能的实施
(1)安装节水的设备。要严格安装最先进的节水水龙头,长期以来由于水压的超标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很严重,因此,要严格控制配水点的水压;另外,要在供水的设备上合理安装减压的装置,将水压的数值控制在限定的条件内,减少超压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安装减压阀的位置。当停止用水时,可以控制管道内的已经减压的水压不升高,动态和静态的减压都能实现,但是减压板却不能实现静减压,因此,用减压阀来减小水压更合理。
(2)安装合理的节电设备。配电的时候要安装合适的变压器,普通居民用电的电压一般是 220V,如果用电设备的功率大于 250kW 的时候,要采用高压给居民供电;配电的线路上也要按照科学的设计,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少些弯,要用电阻率低的导线,导线的截面选择也要合理。
(3)冬天电暖气的安装要符合节能的要求,图 1 是一个节能电暖气的安装图。
4)房屋建筑中的节能设备选择要符合国家的节能政策要求,响应国家节能号召,不能“节能在口上,浪费在手上”,在房屋建设的节能设置上要悉心听取每一位公民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节能的管理。
5)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口稠密,在房屋建筑中既要考虑冬季采暖,也要顾及到夏季的供冷。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已经成为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也成为房屋建筑水电工程节能的主要措施。由于我国的空调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都以电力驱动为主。那么,为实现节约能源就必须在消费适度的前提下进行房屋建筑中空调能源的多元化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类可再生资源,挖掘“能源供应”的潜力。近年来,变频空调以其节能环保,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等特点,得到了飞速发展,相比于同价位的定频空调,其季节效能无疑更为优秀;而相对于定频空调,其消耗电能也大幅度下降。因此,从空调节能的角度出发,变频空调将成为未来空调发展的主要趋势。除此之外,作为影响空调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空调新风问题也应当得到适当的关注。如果新风量过少,会影响空调环境的质量,而新风量过多又会增加其符荷,导致电能消耗增加。因此,为确保有效节能,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针对不同环境,对空调的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地区的季节气候变化等情况,应合理运用并推广各种相应的室内外遮阳设备,充分利用屋顶遮阳、窗户外遮阳以及外墙遮阳等措施降低太阳辐射;同时,应加强自然风通风手段,通过对自然风的合理利用来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在节能的同时起到环保的效果;此外,通过开发和推广主动或被动式的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等方法,都可以起到节能效果,有效减少多余电能的消耗。
5 结语
能源的缺失将会导致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节约能源是我们的责任,在房屋建筑水电安装节能的设置上要不断改善节能设备和设施。房屋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将会给节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水电节能的设施设备在房屋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是我们打好节能这场持久战的先决条件。面对当前世界能源短缺的现状,在社会各项事业上都应以节约能源损耗为原则进行,而在住宅建筑方面的节能工程则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大事。因此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对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新的能源应用技术,通过先进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不止如此,还应在教育中渗透节能环保的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军干,杜红珍.谈建筑节能[J].山西建筑,2008(6):241-242.
【2】刘雁.节能世界出尽法宝[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3):56-60.
关键词:房屋建筑;水电节能;重要性;应用;施工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全球能源总消耗量中,商业和住宅建筑大约占三分之一,而工业和运输业也各占大约三分之一。建筑领域的节能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不同类型国家所占的比例不同,工业化国家占 52%,东欧/前苏联占 25%,发展中国家占 23%。但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增长最快:发展中国家 6.1%/年,东欧国家和前苏联 3.4%/年,工业化国家 0.6%/年。建筑用能排放的 C02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 1/3,温室气体减排又成为建筑节能的基本动力。中国建筑规模世界最大,建筑节能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低碳排放的一个关键领域,在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道路上需要面对在有限资源、能源条件下如何稳步改善人民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健康跨越式发展的难题。这就需要科学认识建筑节能,探索发现建筑节能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建筑节能实践。
2 房屋建筑安装水电节能设施的重要性
自觉节约水电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比较紧张,能源的紧张给社会和经济还有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压力很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更加剧了能源的浪费。能源供需不合理的形势也会导致人民生活矛盾不断激化,节能的号召虽然已经好多年,但是却没有真正实质的提高。节能就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因此,在房屋建筑中安装水电节能设施设备是每个居民的意愿。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全民节约能源的意识,使节约能源真正实践到我们的生活中。
3 目前房屋建筑中的水电节能存在的问题
1) 房屋建筑中在水电安装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在水电的安装上没有采用节能的设备,而且技术也不到位,导致水电在居民生活中成为最主要的消费之一。
2)对于一些房屋建筑的水电节能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上的不足导致水电节能难以实现,建设者只重视外观不注重质量,不注重使用价值,不注意节约,导致水电节能不能实现。
3)房屋建筑的管理人员只管抄表和维修,不管检查,对于一些已经过时的节能设备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水电节能的措施不能实现,水电资源依然存在浪费现象。
4 在房屋建筑中水电节能应用的具体措施
1) 房屋建筑中安装的节能的设施和设备都必须是有效的。包括:使高效的节能灯能够在用户中普及,还要大力改造电力的节能设备,使用新型的节电节水产品。加强节能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节能的设施和设备上的投入资金要做到“舍得”,对节能的设施设备的维护更要做到“舍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技能设备的使用率,还能为我们节省能源开销,一举两得。
2)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的实施过程。首先,要看施工的技术是否合理,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各种管道的位置、标高是否符合标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必须要谨慎,这是一项值得重视地工程。其次,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工程图纸,要及时地改善不合理的设施,要及时地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如果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反映,并及时研究解决对策。最后,就是安装节能设施后的质检工作一定要做好,最后的质检工作也是整个设施环节的一个重要步骤。
3)在房屋建筑中水电安装节能的实施
(1)安装节水的设备。要严格安装最先进的节水水龙头,长期以来由于水压的超标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很严重,因此,要严格控制配水点的水压;另外,要在供水的设备上合理安装减压的装置,将水压的数值控制在限定的条件内,减少超压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安装减压阀的位置。当停止用水时,可以控制管道内的已经减压的水压不升高,动态和静态的减压都能实现,但是减压板却不能实现静减压,因此,用减压阀来减小水压更合理。
(2)安装合理的节电设备。配电的时候要安装合适的变压器,普通居民用电的电压一般是 220V,如果用电设备的功率大于 250kW 的时候,要采用高压给居民供电;配电的线路上也要按照科学的设计,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少些弯,要用电阻率低的导线,导线的截面选择也要合理。
(3)冬天电暖气的安装要符合节能的要求,图 1 是一个节能电暖气的安装图。
4)房屋建筑中的节能设备选择要符合国家的节能政策要求,响应国家节能号召,不能“节能在口上,浪费在手上”,在房屋建设的节能设置上要悉心听取每一位公民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节能的管理。
5)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口稠密,在房屋建筑中既要考虑冬季采暖,也要顾及到夏季的供冷。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已经成为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也成为房屋建筑水电工程节能的主要措施。由于我国的空调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都以电力驱动为主。那么,为实现节约能源就必须在消费适度的前提下进行房屋建筑中空调能源的多元化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类可再生资源,挖掘“能源供应”的潜力。近年来,变频空调以其节能环保,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等特点,得到了飞速发展,相比于同价位的定频空调,其季节效能无疑更为优秀;而相对于定频空调,其消耗电能也大幅度下降。因此,从空调节能的角度出发,变频空调将成为未来空调发展的主要趋势。除此之外,作为影响空调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空调新风问题也应当得到适当的关注。如果新风量过少,会影响空调环境的质量,而新风量过多又会增加其符荷,导致电能消耗增加。因此,为确保有效节能,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针对不同环境,对空调的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地区的季节气候变化等情况,应合理运用并推广各种相应的室内外遮阳设备,充分利用屋顶遮阳、窗户外遮阳以及外墙遮阳等措施降低太阳辐射;同时,应加强自然风通风手段,通过对自然风的合理利用来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在节能的同时起到环保的效果;此外,通过开发和推广主动或被动式的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等方法,都可以起到节能效果,有效减少多余电能的消耗。
5 结语
能源的缺失将会导致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节约能源是我们的责任,在房屋建筑水电安装节能的设置上要不断改善节能设备和设施。房屋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房屋建筑中安装节能设备将会给节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水电节能的设施设备在房屋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是我们打好节能这场持久战的先决条件。面对当前世界能源短缺的现状,在社会各项事业上都应以节约能源损耗为原则进行,而在住宅建筑方面的节能工程则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大事。因此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对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新的能源应用技术,通过先进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不止如此,还应在教育中渗透节能环保的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军干,杜红珍.谈建筑节能[J].山西建筑,2008(6):241-242.
【2】刘雁.节能世界出尽法宝[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3):56-60.
关键词:教学 内容 手段 方法 改革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室内设计等,内容繁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同时涉及到建筑材料、结构、施工、设备和建筑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涉及的专业面较广。未来课程内容将日益增多,涉及面会越来越广,目前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行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已不再适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本文重点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不断推陈出新和广泛应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针对上述情况,面授教学内容应体现概括性,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要从整体上把握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来指导学习方法。
该课程关系到能否为社会输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能否为毕业设计和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十分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也是如此,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不同的时期应具有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理论知识,应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和补充,根据具体情况,使得实践技能得以长久的发展,从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1.1 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的前提下,充实现代建筑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适当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其他的课程内容的压缩,将添加新内容的重复。添加这些知识,减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趋势,加大对隔离墙空心陶瓷块的应用,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节约能源,这样既可以防止热在冬季损失。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建筑材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和施工,使学生了解这些元素来提高他们的建筑节能意识。
1.2 一部分是民用建筑,另一部分是工业建筑,这是调整教学内容构建架构课程所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工业建筑的应用范围狭窄,民用建筑应用范围的最广泛,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面对这一现实,教学内容重点介绍民用建筑。目前,毕业生的主要流是一个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建筑设计和结构的基本原理。大多数的毕业生直接或间接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现象,它需要更多实际工程实例解释和上教科书在原则方面介绍,本文的课本知识,增加实例来提高学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当前情况,将争取一些实际工程实例吸收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他们能敏捷掌握知识。同时,针对介绍一些最好的科学论文,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了解这个主题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
2 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 注意教学“建筑架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组织学生自己访问一些代表性的建筑,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概述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原理、经验架构风格和基地环境集成设计技术,让学生对建筑设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此外,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建筑工地,让学生了解施工过程,为建筑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体结构的施工实践,认知练习,要求每个学生独特实习报告实践上分析,总结收获,效果显著。
2.2 利用视频辅助教学、时间、可以打破季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现代教学手段,在任何时候研究和观察建筑,和传统教学结合得当,学生的困难在于对关键问题的理解,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组织学生观看“美国现代建筑”、“日本现代建筑”等视频,但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一些建筑结构的节点,这两个图像和直觉,效果很好。此外,鉴于这个课程的特点,生产和购买数百张图像,购买一些CD,使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辅助工具,使用出差的机会,把一些特色建筑和环境素描图片。
2.3 搞好课程设计知识的目的是使用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相对来说最坚实的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知识来建筑设计能力。因此,选择的建筑设计,试图接近现实,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出该计划一个指导不合理的地方,课程设计共有两周,要求每个学生独特设计,不完全相同,安排在一个学期,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和图纸两部分,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管教学过程更加紧张,但这个设计使学生大丰收,使课堂知识可以深化和敏捷地使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
3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水平,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关键内容进一步来说,容易内容详细的内容点一点,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提倡启发式教学。所以,学生们不会因为困难或内容简单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参与热情,学生不仅是站在观察者的位置,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表达,调整自己的演讲时间表,有时一个疑问,有时问题,让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该行列的意识研究的知识。
3.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是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不产生学生思维惰性,影响学习效果,我们要避免以前那种只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自学能力是学生通过他的阅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要,学生在学校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必须计划和准备。给学生自学提纲和引导列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或基于自学的原则,自学然后总结,让学生分析、讨论,在这样的概念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堂研讨会,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问题能力,经过仔细思考、分析,并提出了特定的视图,培养学生用一个项目来参考材料,让学生设置广泛的讨论、思考,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4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今后将作进一步探索,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使《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叶列平,石永久,江见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新型住宅, 设计, 可持续发展,节能
Abstract: The house is one of the main carrier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However in the design process, how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form, design the economy applicable, rich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can meet the owner the housing needs of growing new residential, becoming house design personnel which must face the problem.
Keywords: new residenti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住宅的要求已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有房而居,而是对住宅条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对住宅的更高更新要求虽然体现在诸多方面,但是最为普遍的是体现在要求住宅方便舒适、节能环保、环境优化和尽量节省投入等方面。
一、与时俱进,建筑设计要将美观大方和经济适用进行有效结合,凸显时代气息
1、注重住宅外观打造,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住宅建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彼此协调且能容入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群体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的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富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从单体效果上,应该注重和谐,在造型上、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题的元素符号,突出造型、色彩、材质的特点,丰富住宅建筑的主题表现力,体现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对色彩加以提炼,体现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自身的建筑风格。
2、平面方案合理分区,确保设计的功能质量。
首先要注意合理分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书房、健身房要合理布局,在满足居户居住舒适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采光的因素。此外在住宅建筑中还应该适当考虑公共空间的分区,注意满足家庭成员进行绿化或者饲养宠物等个好的需求。其次注意平面方案的质量功能,首先是采光,不同地区应该按所在气候分区满足日照要求,避免无直接采光住宅的户型,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犹为重要。其次是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户型,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按规范设计通风道,其中卫生间尽量做到自然通风。
3、完善公共设备系统,以便充分发挥建筑各部的功能。
现代化的新型住宅必须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另外物业服务、垃圾处理方面应给与足够重视。
二、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户因素,满足住户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1、充分考虑居住者生活习惯,尽可能让居住者方便舒适
住宅设计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体现在户型面积标准规定下的配套合理性。如设计较大的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和贮藏空间,并体现开敞与私密分离、饮食与寝居分离的原则。又如住宅单元设计以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作为家庭活动中心,将大大方便家庭成员的学习、家务和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从居民生活习惯考虑,住宅单元设计应通过注重细节设计来满足居住者的方便与实用。
2、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尽可能减少居住者购房费用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对住宅室内的现有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在满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时,还不可过多增加造房费用,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多年薪金积攒购房的购房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造内置壁柜,从而节省空间。此外还可对大空间进行灵活分隔,这样既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家具、房间的重新布置,又有利于人口变化和房间的调整。
3、充分重视生态环保, 尽可能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和空间
进行住宅设计时应注意要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居住生活的舒适和健康要求,进而使人和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并能尽可能利用生物能、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做到建筑环境舒适,日照及通风良好,有效控制室内各种化学污染,其中建筑废料排放要尽量做到无害,并能采用生态技术实施废水、废物的净化和再利用。
4、注重人文设施建设,细节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尽量考虑到居住者的基本居住需求,进行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小区内进行无障碍通道和遮雨通道的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日照时间比较长,尤其是一些大盘小区应该考虑局部遮阳通道,避免进入自己的家园还被晒的大汗淋漓。设计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感受,并尽量考虑到老弱病残和婴幼儿,这样才能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住宅区。
三、积极运用新兴科技,设计新型智能化房屋建筑
1、整体设计要做到与时俱进,具备适当超前意识。
智能住宅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各个专业,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将这些因素密切配合,才能使设计更完善,布局更合理。此外,住宅智能化建设还应当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例如2l世纪的今天,家用电器的发展极为迅速,如空调、电话、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家庭影音中心的流行等等,都对住宅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住宅设计必须要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
2、综合考虑设备要求,做好智能化配套设计。
在住宅设计的全过程要注重和各个设备专业的沟通协调,做好智能化配套设计。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类型信息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线埋设、结构化综合布线的要求,留出足够的管道井和设备空间。设备安装遵循“整合、隐蔽、配套”的观念和设计原则,并做好设备管道的集中布置,这样可以大幅降低住宅智能化建设成本。总之就是要使智能住宅不仅能满足家庭通讯和电脑上网,还应为信息家电的使用和在家中工作创造条件。
3、充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型、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了满足住宅的节能环保和舒适性,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尽量采用新型的结构、墙体材料和构造技术,建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住宅”。住宅的屋面、墙面,地面采用保温隔热的新材料如隔热墙和自控光热层面板,节点构造采用无热桥设计;开发双玻或三节能窗,提高塑钢窗的密闭性、保温性、耐久性及装饰效果。此外,在住宅的日照、通风、隔热、防潮、采暖、照明、空调、供水等各个方面,都应适当高于目前实行的标准。
四、节能降耗,建筑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住宅区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各地不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使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保留自然水域面积,增加植被绿化形成小区微气候。设计时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使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应控制其体型系数,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其护结构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能耗。
2、注重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提高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
注重实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有利于环保的建筑材料,目前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我国现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室内热舒适度。处于夏热冬暖地区的福州,夏天普遍需要空调,冬天甚至需要采暖,建筑整体的耗能量大。因此,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最有效手段。
3、充分采用新型节能科技,使用可再生能源。
注意推广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节能,一方面通过降低建筑能耗的各种手段,另一方面要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在我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却是各种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这就要求在住宅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力、沼气、地热和有机废弃物的再生资源,从而在不影响住宅功能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五、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住宅建设必将会有更高的要求,设计者们必须要时刻注意时展的方向,同时要具备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住户对住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住户需求,适应时展的新型房屋建筑。
参考资料
[1]潘睿,《现代建筑的造型设计》,《中国科技信息》2005第10期
[2]付祥钊,《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09
[3]论文集编委会.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建设――内地•香港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研讨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29.
[4]乐嘉龙,李朴.世纪住宅设计图说[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01.
【关键词】房屋建筑;屋面渗漏;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697.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屋面渗漏是非常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影响到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功能,因此,屋面渗漏问题在房屋建筑当时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根治,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因为屋面渗漏,有可能会给房屋建筑结构带来不良的安全影响,同时也给施工方带来了后续维修的麻烦,所以该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引起参建各方的重视。
二、探究屋面渗漏的原因
(一)房屋建筑物设计图纸的屋面防水部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因此针对在设计过程中不合理屋面防水工程的表现做出了一些归纳:
1、设计人员缺乏对屋面防水工程足够的认识,一些设计人员忽视了屋面工程是建筑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图纸未能详细设计,做法大样也未能明确,从而屋面防水工程部分的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
2、缺少屋面细部节点的设计。
3、处理檐口、女儿墙等屋面突出部位不当。
4、设计保温层处理不当。
5、墙体伸缩缝没有按规范的要求设置,屋面整体性较差,致使因为温度的原因产生墙体或屋面开裂,从而破坏了防水层,引起屋面渗漏发生。
6、防水用料与等级设计不当。
(二)在斜屋面问题的施工方法上和在结构变形、温度变形和应力集中部位处上常出现的问题。
1、当采用刚性防水的有坡度或斜屋面时,由于存在坡度,斜屋面砼施工过程中,当坍落度高的砼被采用时,砼易于流淌,不容易震捣密实;当坍落度低的砼被采用时,砼比较干硬,硬缝在接口处容易出现,震捣密实也很困难。因此,渗漏隐患就留下来了,日后再对房屋渗漏部位进行修补施工的时候就会比较费时间,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
2、当遇到工程屋面变坡或与老虎窗等构件相交部位时,如果不能在该部位设置足够的受力钢筋,则应力变形就不能满足要求,最终会在变坡处出现贯通裂缝。
(三)在屋面排水设计上,天沟坡度及屋面排水路线和排水管流量等设置不合理,导致屋面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屋面积水严重,渗漏就随之产生了。
(四)在屋面上面没有设置排气孔,柔性防水屋面面积比较大,就会造成保温层含水量跟最佳含水率不相符,在夏季来临的时候,防水层便会形成凸起变形,严重时会形成大面积鼓泡现象;在冬季来临的时候,保温层含水量严重超标,由于严冬冰冻的原因会引发屋面防水层开裂现象。
(五)分析施工方面的原因
1、施工人员不重视对找平层施工,因此找平层起砂、粗糙、潮湿。
2、施工中所用的防水材料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
3、施工操作过程不认真。首先边、缝是卷材封口防水层的关键,不密封的封口就会导致进水。另外,如果卷材的搭接长度不能符合规范要求,基层处发生的微量变形就使卷材防水层拉开,从而渗漏现象就会产生。
4、造成建筑物渗漏的原因还有抢工期。一般防水层施工都是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往往与装修工程等工序产生交叉作业,在这过程中容易破坏防水层,若发现不及时,屋面渗漏的隐患就产生了。
5、在已经做好的防水屋面上安装配套设备设施的时候,对原有防水屋面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施工不当,就会造成防水层被破坏从而引发屋面渗漏。
6、保温层施工时采用的技术措施不恰当也会使屋面渗漏发生。
7、保护层设置不当的问题。防水层上的保护层能够减少外部环境对防水屋面的破坏和侵蚀,使防水屋面寿命延长。在保护层上需设置分格缝,是为了使其在温度、变形等作用下,变形伸缩能够自由地进行,如果分格缝设置不当就会引起保护层的胀缩变形,从而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三、建筑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一)在设计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设计方面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工程防水质量:
1、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明确屋面的排水坡度。
2、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防水施工设计规范。
3、关键部位的防水设计应该加强加细。
4、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可以采用挑檐形式的无组织排水或檐沟、女儿墙形式的有组织排水,在采用有组织排水时需要对落水管的数量和管径进行足够设置,避免屋面产生积水。
5、设有保温层的屋面基层必须留分格缝和排气道,缝宽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排气道应纵横贯通。
6、提高建筑物的结构质量,避免不均匀沉降和屋面过大变形。可减少因结构变形导致屋面防水层开裂而产生的渗漏现象。
(二)在屋面施工方面注意事项
在对屋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工程防水质量:
1、屋面防水工程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
2、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国家防水工程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期,避免防水工程工期安排在夏季降雨量较大期间施工。
3、对屋面找平层、保温层及排气道等基层部位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验收。
4、建筑屋面关键部位如檐口女儿墙处、材料接口处、落水口等部位,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仔细施工,处理得当,避免发生逆贴、脱胶、空鼓和破损等问题。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屋面蓄水检验进行检测。
5、对施工所用的防水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检验和查看产品合格证,严把产品质量关。
6、加强施工管理,防止在交叉作业中致使防水层被损坏。当防水层有损坏时必须及时修补,以免造成后患。
(三)在材料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在材料方面采取以下措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工程防水质量:
1、施工中所用材料都应符合防水材料的“国标”和“行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各地区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抽样检验认证;绝对杜绝使用一些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工艺简单、管理水平低下的乡镇企业厂家生产的防水材料;严格把好“质量关和现场关”,由施工单位抽调专门人员对防水材料进行抽样复试,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2、研究材料特性,选准防水材料要选择性能价格比高,耐久性和建筑物的防水等级要求相一致的建筑防水材料。要了解材料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四)女儿墙、设备基础边缘防水涂料应上翻,高度应不小于300mm。若采用涂膜防水,施工完成后应随机检查涂膜厚度是否达到2mm,如达不到则应增加一遍涂刷,保证质量要求。
四、针对防水层的保护
防水屋面施工完毕后,应严禁钢管、钢筋等尖锐材料上屋面,以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若屋面局部发生渗漏,应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可在防水层上做20mm厚1:3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浇水养护,防止开裂。同时尽快安排屋面后续工程的施工。
五、结束语
在没有实施房屋建筑施工时,我们就要开始认真分析建筑屋面容易产生渗漏问题的部位,并且分析产生渗漏的原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并且使用科学合理防渗漏技术应用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规范,把工程的质量严格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房屋建筑的屋面及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立斌.常见房屋渗漏原因及其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5)
[2] 温秋冰.房屋渗漏的防治[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3] 丁明志.房屋渗漏水原因的浅析与对策[J]. 安徽化工. 2010(S2)
【关键词】房屋抗震;影响因素;措施
引言
房屋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越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就越强。目前,已有数百位专家在研究讨论新的房屋抗震设防标准,以期修改沿用多年的房屋建造抗震标准,增强新建房屋的抗震能力。北京地区近日已率先将农房抗震要求提高到了能抵御8级地震的高标准。据测算,抗震设防标准每提高一级,建筑成本将随之提高8%-10%。 房屋的选址是房屋抗震性能的外部主要条件,初步总结四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发现,遭遇同等强度地震的不同位置的房屋,其抗震性能有所不同。位于地质断层附近的房屋比其他房屋更易被震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0%以上。因此,各地今后在房屋建筑设计与施工之前,必须充分重视房屋的选址应远离地质断层,防患于未然。 房屋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房屋装修是决定房屋抗震性能中受人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在房屋结构设计中,一般而言,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在施工质量中,建筑物必须严格根据抗震设计规范施工。 居住者在房屋装修时不得随意更改房屋结构,尤其是不可随意更改房屋承重墙等一些关键部位,更改结构时应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或相关许可,任何擅自改动都有可能降低房屋抗震性能,造成致命隐患。
1 建筑物的重要性决定了其不同程度上的抗震性能
不同结构型式是不同建筑物功能需求和性价比所决定的,不能单单片面的说地震来临时,哪种结构型式就一定好哪种结构型式就一定不好;因为按目前的抗震设防标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设防目标: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国家按建筑物发生灾害时对人民生命财产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按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类。主要的、重要的水电站、医院、电力、通讯等生命救援保障和人员密集建筑被定为甲类或乙类,一般的住宅、办公等均定义为乙类,设防的目标也不同:丙类建筑在设计时按设防目标进行;甲乙类建筑设计时至少要提高1度,请注意,这里均指是烈度而不是震级,这也很好理解,好的地基要比差的地基抗震性能好,处在地震活动带的建筑自然发生地震的几率大,抗震性能也很难保证。
2 建筑物得抗震性能首先取决于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
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主要代表地面加速度的大小。设防烈度一般分6~9度,上海地区设防烈度主要为7度,崇明、金山为6度。对具体建筑物,需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即确定设计烈度和抗震等级。对一般建筑,设计烈度就是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愈高,抗震能力愈强,但建筑物造价也愈高。
2.1 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合理的抗震设计密切相关。
抗震设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所谓中震,指设防烈度,小震比中震小约1.55度,而大震则比中震增加约1度。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基于先进的抗震理念、系统的分析计算和恰当的抗震措施。既要注意控制抗震指标如轴压比、相对变形等,又要采取合适的抗震构造措施。
目前高层住宅主要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因此,无论板式住宅还是点式住宅,只要设计合理,都可满足抗震要求。多层住宅大部分采用砖混结构,目前多采用现浇楼板,并采取设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措施,或者采用框架结构,大大增强了抗震能力。部分建筑外形怪异,平立面不规则,传力体系复杂甚至需要多次结构转换,这既增加了建筑物造价,也影响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2 房屋抗震性能还与施工质量等其他因素有关。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监督,规范既有建筑的使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 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不确定性
为了搞好抗震结构的施工,首先要了解地震力对建筑物可能引起的破坏作用。因为地震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我们很难用“数值设计”来有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根据目前对地震规律的认识,抗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房屋在使用期间,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一般小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求做到结构不损坏,这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以做到的。近几年台湾发生三次地震,福建沿海受其余震波影响,没有造成建筑物严重损坏。如果要求结构遭受大震时不损坏,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允许结构破坏。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导致建筑物倒塌,概括起来说,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就是要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从另一方面看,一个地区的基本地震烈度也是难以准确估计的,要根据当地的地址,地形和历史地震情况等确定,因此房屋抗震能力很难确定。那就要在结构强度上和构造上下功夫,才能做到建筑物裂而不倒。这种危中脱险的工作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
4 施工质量和房屋抗震性能的关系
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下,要使建筑物裂而不倒,关键在施工过程的控制,以保证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各部件间有可靠的连接。对混合结构来说,一是砌体强度,也就是砖块本身和砂浆标号。二是内外砖墙的咬槎以及构造柱,圈梁和墙体的连接构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一是混凝土和钢筋本身的强度。二是节点间的连接构造,两者都和施工的质量密切相关,强度和构造连接的施工质量好,建筑就能抵抗地震,否则建筑物就要遭到严重破坏,以致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5 目前影响建筑物抗震的施工质量问题
对于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在材料选用、施工质量上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砌体强度不足,砂浆不饱满,砂浆标号低,砌筑前砖块不湿润,冬季施工不浇水都会降低砂浆的粘结力和砌体的抗剪强度;加之砌体结构通常采用单块的材料和砂浆砌筑,抗拉压力低,且主要以手工操作,容易丧失承载能力。圈梁和构造柱的配筋不合理:圈梁和构造柱依靠其中的钢筋将建筑上下各层,各片墙体连在一起,哪里连接不好,哪里就容易出问题。我们在施工现场经常发现钢筋搭接长度不够,钢筋接头该错开的不错开,该弯钩的不弯钩,钢筋位置偏差大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构整体连接。 构造柱与墙体拉接筋放置不准确,构造柱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都直接影响构造柱的抗震能力,关系到砖混结构建筑物能否满足抗震要求。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存在问题比较多,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极为不利。首先混凝土强度问题,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含砂率控制不严,对混凝土湿润养护不重视,振捣不密实,柱头施工缝遗留木屑、焊渣等造成柱的断层,这些都是削弱结构支撑竖向荷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房屋抗震能力。
6 总结
前面谈到影响房屋抗震的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都不是很难做到,只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负责,引起重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按照施工规程操作,控制好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绝不片面追求施工速度不顾工程质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损失。
参考文献:
[1]杨佑发;邹银生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期刊论文] -振动与冲击2003(01) .
[2]杨佑发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及隔震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1998 .
[3]杨佑发;魏建东 结构动力分析的非线性拟动力方程法 [期刊论文] -世界地震工程2002(02) .
[4]郭子雄 RC低矮抗震墙的变形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1998(01) .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施工时多层砖房通常会发生开裂现象。房屋建成后一年.有的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墙体产生裂缝,裂缝的形态有斜缝,垂直裂缝。水下裂缝,八字缝等,影响了建筑的功能和美观,严重的导致结构安全度降低,抗震性能差。因此防止房屋建筑开裂十分重要。
1 概述
砌体结构是我国应用较广的房屋建筑,在多层住宅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住宅建筑商品化,为了满足其基本功能和它的特殊性,对建设和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住宅建筑已从过去的单一满足使用安全功能延伸到满足视觉安全功能,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不出现建筑病害。住宅建筑中出现的裂缝问题便是其病害之一,墙面裂缝引起建筑饰面受损、脱落,影响建筑物的装饰和使用效果,严重的会给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砌体结构房屋墙面裂缝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地基不均匀沉降;②结构荷载过大;③ 材料质量差;④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低劣;⑤ 自然界温度的影响;⑥ 设计构造措施不完善等。对于前① ~④ 项原因在相关的设计、施工规范文件中已有了具体规定,只要严格执行,即可以避免。对于后两项原因,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还没有提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只是依照设计者的实践经验和对建筑结构裂缝的认识程度,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来保证。这些因素往往容易被设计者所忽视和疏漏,须引起高度警惕。本文主要谈一谈由温度原因引起裂缝的控制措施。
2 施工因素
2.1 施工速度过快,有的一周一层,甚至更快,此时砌体的强度尚未达到设训强度,且地基快速变形,土应力调整滞后,使地基土过早产生沉降不均匀。导致在砌体内部已产生过大的初始应力和应变,形成潜在的裂缝因子,主体完工装修,居民入产后.进一步加载.裂缝因子发生作用,导致墙体开裂。
2.2 砂浆未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操作时。饱满度不够,水下灰缝厚度不均匀,造成砌体强度下降。
2.3 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如砂子含泥量较大,不均匀,不严格训量,配合比不准,甚至根本未采用施工现场材料进行试配,由实验室来确定配合比,仅依据某些资料提供的参考配合比施工。
2.4 施工工艺错误。砌体施工缝处留直,甚至阴搓。浇筑构造柱时,外檐墙无支顶,由于流动状混凝土的侧压力造成外墙向外倾斜,形成窗洞口下角部水平裂缝。
2.5 夏季施工砖缺乏浸水,水分过早被吸收,水泥水化反应不足。在冬季,机砖内吸收水分,未注意砌体蓄热保温,导致发生冻胀,严重时产生冻胀裂缝。
3 设计因素
3.1 基础刚度和强度不足,甚至内纵墙基础末拉通,从而造成房屋整体刚度较差,而导致整体弯曲变形过大。
3.2 建筑物过长,内纵墙过少,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整体弯曲变形过大,产生墙体开裂。
3.3 外墙设置暖气炉窑,墙体局部减薄,该处室内外温差增大。墙体易开裂墙采用240墙,外保温措施不满足热工要求,外墙的内外面温差梯度较大。
3.4 门窗洞口开得过宽,房屋整体刚度和强度下降,洞口部位应力集中加剧。
3.5 进深梁或具他支承梁跨度过大,墙体局部承压承载力不足,或砌体对梁端的约束变形不协调造成墙体水下开裂。
3.6 电线及具他管线暗埋在墙内处理不当,造成局部墙体强度减弱。
4 常见裂缝的形式及原因
4.1 斜裂缝
由于多层砌体属于脆性结构,其抗压强度一般比较高,而抗拉强度比较低,在剪切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后首先表现的就是与主拉应力垂直的斜裂缝。
在大多数情况下,斜裂缝主要在墙体开口处、转角处、纵向外墙两端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如:门窗洞的转角、窗问墙、外强与内墙的交接处。裂缝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裂缝往往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且窗口处裂缝较宽,向两边逐渐缩小,在纵墙上呈现为正八字形,在靠屋顶下的外墙上或者在内横向隔墙上和山墙上的斜裂缝一般也呈八字形,有时也成对角“X”形,裂缝跨越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甚至横穿砌块而延伸。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
4.2 水平裂缝
由于砌体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比较低,而且不均匀,外墙上的斜裂缝往往与水平裂缝互相结合出现,形成一段斜裂缝和一段水平裂缝相结合的混合裂缝,水平裂缝有时沿灰缝错开使人们错误地认为是斜裂缝,造成原因分析错误和处理方法失当。
4.3 竖向裂缝
这种裂缝常出现在窗台墙或窗洞两个下角,有的出现在墙的顶部,上宽下窄,窗台墙竖直裂缝多数出现在底层,二层以上较少发现。裂缝一般在施工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并随时间而发展,有些要延续数年才能稳定。有些建筑物在承重墙的中部出现竖向裂缝,上宽下窄,比如: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相邻结构变形等原因而承受负弯矩作用的墙体。
4.4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砌体结构的裂缝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建筑物裂缝形式单一、走向规则、宽度有规律,一般引起这样裂缝的原因也比较明确简单;而有些裂缝形式多样且走向变化,不同部位宽度规律不明显,一般这样的墙体裂缝原因也较为复杂。
5 墙体裂缝的措施
在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大都习惯于从强度方面考虑问题,而忽视了温度这一导致裂缝的主要因素。结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在承载力、抗震、风荷载条件的强度要求,如在选择砌块及砌筑用砂浆的强度等级时,一般是底层砌体选用强度较高的砌块和砂浆,楼层越向上选择的砌块及砂浆强度等级越低,建筑顶层及女儿墙甚至选用MU10砖、M2.5砂浆砌筑。这种习惯作法虽能满足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要求,但远不能满足顶层砌体在温差应力下所需要的强度。为此,控制砌体结构温度裂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顶层及女儿墙砌体的强度,以加强整体抗剪能力。砌体受剪破坏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沿灰缝破坏,另一种是沿灰缝及砌块破坏。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V≤(?v+αμσο)A
式中,V为截面剪力设计值; ?v为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a和μ分别为与荷载类别、砌体类别相关的修正系数。σo 永久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水平截面平均压应力;A为水平截面面积。
根据计算公式,砌体结构的抗剪主要取决于砌体的抗剪强度 ?v ,而 ?v 的高低又取决于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在工程实例中,砌体温度裂缝多是沿砌体水平灰缝或阶梯形灰缝发生的,即为砌块的强度高于砂浆的强度所致。为此顶层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5,且必须为混合砂浆。
[论文摘要]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热交换站工程造价由站房、设备、安装三部分组成,造价控制从收集原始资料开始,通过市场调查,做好设备及站房选型;通过招标,选择设备生产厂家、站房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控制好施工中的造价。
在我国北方,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为冬季采暖期。以往进入采暖期后,各家各户都是通过自燃煤炉或单位自建燃煤锅炉直供方式采暖,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近几年,随着国家逐步取缔小型燃煤锅炉,许多地方已由传统的独立分散采暖方式转变为集中供暖方式,特别是随着成片住宅小区的建成,住宅小区内实现集中供暖的一个重要附属设施——热交换站,已成为住宅小区室外配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附属设施全部进入工程的建筑成本,热交换站的造价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控制热交站的造价,一方面为购房者节约资金,一方面为建房者减少了成本。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控制好热交换站的工程建设造价。热交换站工程的造价控制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连续过程,其工程不同于普通民用建筑,也不是纯粹的设备安装工程,其本身是房屋建筑与工业设备的集合体。其造价控制首先要弄清造价的组成,同时兼顾好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控制环节,从而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一、热交换站工程的特点
1、热交换站工程是一个房屋建筑与工业设备集合体,施工中要做好站房土建和设备安装施工管理,造价控制要综合考虑土建和设备的造价。
2、热交换站工程涉及的施工单位较多,有做土建的、有供设备的、有搞安装的,管理者要协调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热交换站工程建设中招标次数多。招标是降低工程造价、优选承包单位的重要方式。热交换站工程中至少要进行站房土建、交换机组及附属设备、安装三次招标活动。如果将交换机组和附属设备分开,招标次数会更多。
4、热交换站的站房建筑结构形式多样,有全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有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
5、交换机组设备类型和品牌繁多,有进口设备、国产设备;有管壳式、板式。
二、热交换站工程造价的组成分析
根据热交换站是一个房屋建筑与工业设备集合体的特点,热交换站的工程造价应该由站房部分、机组及附属设备、设备及管线安装三部分组成。
1、站房部分造价即热交换站房屋建筑部分。根据建筑结构形式不同,造价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全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综合分析,建议采用地上式的砖混结构,造价最低。据统计,站房部分占工程总造价的35%左右。
2、交换机组及附属设备价格包括交换机组、循环泵、软化设备、阀门、电控柜等的价格。其中循环泵、软化设备等可通过市场考察确定品牌后确定其价格,而交换机组因型号不同、产地不同,价格差异较大,管壳式高于板式,进口设备比国产的高30%左右。建议采用国产的板式交换机组,这样一可节省资金,二可减少占地面积,进而降低站房的投资。据统计,交换机组及附属设备占工程总造价的55%左右。
3、设备及管线安装部分造价包括安装费、管线材料费等。一次网压力高管材最好选用无缝钢管;二次网可选用普通焊接管。为节约造价,最好采用甲方供材、委托安装的方式。设备及管线安装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10%左右。
三、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因为热交换站工程既不是单独的土建工程,也不是纯粹的设备安装工程,而且土建与设备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更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为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建设中应把握如下原则:
1、兼顾性原则。热交换站工程造价主要取决于站房土建和设备的价格,设备布置决定站房的大小。兼顾性原则就是要统筹考虑站房与设备关系,既做到设备布置紧凑,尽量缩小站房面积,又要保证有一定的运行维护空间,满足使用功能。避免出现单方面考虑,造成站房面积过大,土建成本增加;或者出现站房面积过小,设备布置拥挤,管线密布,管理维护空间狭小。
2、系统控制原则。热交换站工程建设要经过收集资料、市场调查、设备选型、站房施工、设备购制、设备安装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系统控制原则就是层层控制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重点做好设备选型、土建招标、设备招标等工作,这样土建造价、设备价格、安装造价都将会最低,工程总造价就可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只注重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忽略了系统控制的效果。
3、招标控制原则。招标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招标控制原则就是充分利用招标方式,组织好土建招标、设备招标和安装招标。通过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可选择到信誉好、报价低的施工安装和设备供应单位。
四、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过程
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需经过收集原始资料、市场调查、站房设计、招投标、站房施工、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多个环节,扎实做好每一步,对造价控制都将十分有益。
1、收集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主要包括采暖面积、建筑高度、居住人口、室外供暖管网、供暖末端距站房距离等。原始资料是进行设备选型和站房设计的基本依据,资料收集要准确、详实、客观。
2、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内容包括已建成的类似规模站房的大小、型式、造价;已运行设备运行效果;本地区主要交换机组品牌的统计;交换机组生产厂家的实地考察等。通过市场调查,可取得如下成果:①基本确定站房的大小、型式和总投资②确定交换机组生产厂家的后选单位,为下一步设备招标积累资料。
3、站房初步设计。依据原始资料和市场调查的成果,建设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热交换站工程的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成果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图、技术说明书和站房的平面图。这些成果可作为设备招标的附属文件编入设备招标文件,并据此进行设备招标。待设备供应商确定后,再结合具体设备的特点,完成施工图设计。
4、设备招标文件的编制及设备招标。招标文件是开标时评标的依据,是建设单位招标意图的集中体现,又是工程实施中解决争议的重要依据。招标文件的编制要全、细。全指的是条款要全,内容要全,特别是招标范围、交货时间、货款支付办法、争议仲裁等内容不可缺少;细指的是主要设备型号、规格要具体化,要有明细报价,特别是水泵、阀门、软化设备等应指明具体品牌。完善的招标文件可增加评标的准确性和投标报价的可比性。
设备招标应在招标文件发出后的确定时间准时进行。评标专家应由不少于五人的专业人员组成。通过对各投标单位标书的综合评比,同时结合前期市场调查的成果,最终确定综合实力强、报价较低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5、完善设计图纸,进行站房土建和设备安装招标。经过设备招标,确定设备生产厂家后,生产厂家要与设计单位进一步结合,根据设备的具体布置方式,最终完成站房和设备安装及管线施工图。
站房土建和设备安装招标也要经过招标文件的编制、发招标文件、开标、评标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可选择到实力强、经验丰富、投标报价较低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6、热交换站工程实施中的造价控制。通过设备招标、站房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招标,设备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都已确定,待设计图纸完成后,工程即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有:
(1)对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检查设备的数量,对减少的设备及时与设备供应商联系,做好工程签证。
(2)结合站房现场实际,进一步优化设备布局和管道走向,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附属设备的数量和管线的长度。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要准确核算,及时出具工程变更单。
(4)控制材料价格。材料要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5)协调好土建、设备供应、设备安装三家关系,避免相互影响,造成工程延期,甚至引发索赔事件,增加工程投资。
7、热交换站的竣工验收。热交换站的竣工验收包括站房的验收和设备的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主要有建设单位、热力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站房土建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和安装单位。竣工验收是热交换站交付使用前的一次综合验收,是对热交换站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价。通过验收,可以发现施工过程别是设备安装中存在的与正式运行不适应的问题;通过验收,提出整改意见,对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整改彻底,从而可减少运行中的费用支出。
8、热交换站的竣工结算。竣工结算是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竣工结算及结算后审计可最终确定热交换站的造价。为确保竣工结算的质量,热交换站的竣工结算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设备造价结算。根据投标文件和设备采购合同,结合现场实际,进一步清查设备数量,根据清查结果,变动相应价款,从而得出设备最终结算价。
(2)站房土建及安装结算。它包括:进一步审核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收集整理材料考察报告,准确确认材料单价;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报告进行内部审核;将内部审核后的结算报告送有资质的审计机构进行最终审计;对审计机构审计后的结算报告签字确认。
经过以上各环节的周密控制,热交换站的建设即可顺利实施,工程造价亦可得到有效控制。
五、热交换站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1、原始资料收集要全,市场调查要细。
2、设备招标文件编制要准确,技术标准要科学,做到既满足要求又不造成浪费。
3、尽可能邀请较多投标单位来投标,增加竞争力。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次报价和多次报价相结合的办法,力求选择到实力较强、价格合理的设备供应单位。在确定中标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时,还应对装卸、安装等具体事项进行协商,做到供应、运输、装卸、安装一次性完成。
4、做好施工及安装过程控制,控制好工程变更。
一、我国寒冷地区建筑能耗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新增采暖能耗以每年6×109kg标准煤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6%,但北方集中采暖地区的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约占全国采暖房屋面积的50%,且每年有3~6个月的采暖期。在80年代末期,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占到当时全国年总能耗的11.5%,占采暖地区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则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中心工作首先是围绕着降低北方寒冷地区城镇的采暖能耗展开的。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以供热为主,所以,建筑节能绝大部分是供热节能。
二、建筑物能耗消耗的途径
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建筑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往往要占采暖热耗的1/3以上,如果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便可减少冬季室内传出室外的热量和夏季室外传入室内的热量,从而减少为维持室内舒适热环境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
建筑节能按围护结构界面划分主要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和屋面节能。如何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节约能源,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保证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是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
三、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笔者认为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之初进行节能控制;二是要发展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做好屋面保温隔热防止室内外热交换,从而减少建筑能耗;三是要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选择适宜的朝向及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下面将详细论述。
(一)建筑的规划节能设计
现在说建筑节能,人们往往只考虑建筑的构造、材料、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而忽略了建筑规划设计创作阶段的节能控制。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将建筑设计创作与规划、构造、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和建筑品质。
1、住宅选址与规划布局
国内住宅建筑多以小区形式出现,住宅建筑选址的好坏、规划的合理性是决定住宅节能设计的先决条件。住宅小区选址应根据地形特点,选择避风向阳的朝南坡地或平原,避开迎风的水域岸边或容易形成风道的山谷、山顶等,因为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2、道路设计与小区通风
为使建筑单体争取更好的朝向,我们在设计初通常将小区道路的布局与用地结合布置。除施工便利、方便使用,道路也是整个小区的通风道。道路设计时应便于组织小区通风,并与城市、小区绿化空间结合,把新鲜空气引入小区,从而提高居住区内的小气候环境质量。
3、景观绿化设计
小区环境绿化要突出居住条件的均好性和共享性,为居民提供户外休闲、观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空间。景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防风抗风、改善通风质量,从而抑制热岛效应,改善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绿化应以绿植物为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形成良好适应气候特点的植物群落。
4、雨水收集利用。
在现代住宅的节能设计中,应建立雨水收集与中水利用系统,并使其用量达到总用水量的30%。一般住宅小区,屋面与路面面积之和约占地面面积40%,做好屋面和路面收集将是雨水收集的重要部分。屋面雨水收集主要是通过水落管将雨水收集引流,进入小区内中水处理系统。小区路面通常采用铺贴渗水砖和设置路面排水沟,这样雨水可以通过渗水砖和水沟进入小区的中水系统中,为小区的绿化灌溉和中水使用提供水源。
(二)建筑外围体系节能设计
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量构成,其数值约占总耗热量的1/3以上,所以改善围护体系节能对于提高住宅节能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住宅建筑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重点在其外墙、门窗和屋面三大部分。
1、外墙保温设计
(1)外墙节能构造
目前外墙节能的主要方式是采取复合墙,即在墙体不同部位设置高效保温隔热层,形成外墙内保温、外墙夹心保温、外墙外保温3种复合墙体。
(2)外墙内部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用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侧,它的优点在于: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高;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
(3)外墙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中间部位,内外侧墙均可采用传统的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这些传统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较好,对内侧墙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保温材料均可使用。夹心保温墙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近年来在严寒地区得到一定的应用。
(4)外墙外保温
由于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也在日益加强,其中以外墙外保温的发展最为迅速。外保温墙体适用于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其对主体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了室外气候变化引起墙体内部温度变化,使结构主体寿命延长;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冷、热桥的影响;可避免室温发现较大波动;对原有建筑改造时,减少对室内的干扰;不占用室内空间,在二次装修时,避免对保温层进行破坏;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适用范围广泛,综合效益显著。
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已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成效。因此应成为日后寒冷地区外墙保温的首选设计。
2、窗体节能设计
窗户是建筑外围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外围护结构中能量损失最大的部位。一般住宅的外窗(包括阳台门)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20%左右,其中通过外窗传热散失的能量约占建筑能耗的28%左右,通过外窗透气散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27%左右。
(1)合理选择玻璃类型
玻璃是窗户中面积最大的组件.改进这部分的热工性能对整个窗户的节能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窗户玻璃材料发生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从透明玻璃到有色玻璃、镀膜玻璃,从单层玻璃到双层玻璃以及中空、真空玻璃。使用节能型窗玻璃,是提高整个窗户保温性能的一大重要措施。目前节能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的节能型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功能性玻璃。
(2)提高外窗气密性
如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
(3)选择节能的窗型
目前常用的窗型有外平开窗、左右推拉窗、固定窗、亮窗和上下悬窗,还有内开下悬翻转窗、上下提拉窗等。固定窗如果安装合理是气密性最好的,且造价低,但是在要求有良好通风的地方不能使用,故一般用于工业建筑中。安装了密封条的外平开窗、下悬翻转窗有适度的气密性,在开启时还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但开启时需占用空间。平开窗由上部固定扇和下部推拉扇组成,平开窗能移动的窗扇越少气密性相对越好。平开窗在窗扇关闭后,窗扇和窗框之间压条压得较紧,很难形成对流,节能优势明显。
3、屋面的节能设计
从保温原理来说,热气流是向上运动的,而冷气流则向下运动,屋顶可截住热气流使热量不散出室外,屋顶作为建筑的主要围护构件比其他界面更要起到保温、隔热作用,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部位之一。
屋面节能措施应主要选择密度大,传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不宜选择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以防止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北方地区经常采用的水泥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水泥聚乙烯苯板等保温材料上铺防水层方法,经过多年使用效果很好。
结语
节能降耗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外围结构的保温设计,应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改进建筑构造。使中国建筑业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作者:张国强 来源:云南建筑 2013年4期
关键词:地基基础缺陷 加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地基主要是指,在建筑物荷载力的作用下,基底的下面所产生的变形地层。基础作为一个纽带的结构,将它所承受的荷载力传递给了地基。地基必须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能够起到支撑和防护的作用,来自上层的荷载力不应该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如果天然地基具备较强的承载力和支撑力,则是非常好的天然地基。但是,如果地基没有这种天然条件,就需要采取加固的措施,在加固后的地基上进行基础施工,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
一、地基基础缺陷
1.地基基础标高的偏差问题
地基砌筑到室内地平位置时,会存在标高不处于同一个水平面的现象,对上层墙体的标高控制会产生影响,出现标高偏差原因,主要是由于下部基层放脚宽大,皮数杆无法贴近,对砌筑的每个基础和皮数杆间的标高差难以有效观察,填芯砖所采取的是大面积的铺灰砌筑方式,因铺灰面过长或者厚度不均匀,致使砌筑速度不一致,砂浆停歇太久,会由于挤浆困难,造成灰缝无法压薄冒高状况。
2.轴线位移问题
地基基础工程的轴线位移所指的是大放脚砌筑到室内的标高位置,轴线和上部的墙体轴线会出现错误,轴线位移大多出现在建筑内横墙上,上部墙体与基础会出现偏心压,对建筑整体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影响,出现轴线位移是因大放脚的收分寸没有掌握准确,砌筑到大放脚的顶部时,会出现偏差问题,当再砌筑地基基础的直墙部分,就会出现轴线位移状况,在施工的时候,横端的基础轴线通常在槽边设置中心柱,在实际放线的时候,会将控制桩安装于山墙位置,其横端的轴线可从山端至另端的排尺进行控制,建筑基础大多数是先砌筑外纵墙与山墙位置,当砌筑横墙基础的事后,槽中线会被封于纵墙的基础外部,不能吊线找中,使得轴线出现较大偏差,槽边的控制桩无法很好保护,车辆及施工人员就会出现位移,出现轴线位移。
3.防潮层失效问题
抹灰不密实或者防潮层开裂,地下水沿着地基基础往上渗透而无法阻止,致使墙体潮湿,当外墙受潮之后,就会出现冻融或者盐碱作用,房屋建筑砖墙的表层就会出现逐层的剥落酥松,对居民的房屋美观与结构强度会产生影响。这是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当中,灰浆混用,砌筑的基础剩余砂浆当作防潮的砂浆应用,防潮层在施工之前,基础面上未作清理,浇水不够,对防潮层的砂浆或者基面粘结造成影响,在操作的时候,房屋表面抹灰不实,再加上养护不到位,防潮层就会出现早期脱水状况,其密实度与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出现裂缝状况,在冬季施工的话,防潮层也会出现受冻失效问题。
二、地基的加固措施
1.地基的加固施工要求
在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中,通常对需要对建筑物地基进行一定的加固和处理,在进行地基加固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地基加固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如确保基坑的干燥,并对坑槽内的污泥和积水处理干净,在进行灰土铺压时要做到灰土的含水量,以及土质要符合铺压标准,可以通过手捏的方法来判断灰土的含水量是否均匀,如果能够捏成团,轻捏即碎的话,则说明土质状况符合要求,如果太干燥则需要洒水,如果含水量太大则需要晾晒,否则将影响地基的加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夯土填实处理时,一定要确保分层碾压的灰土间距大于0.5米,同时,在夯实处理后的灰土,要保持必要的干燥,对每层灰土的施工都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试验,确保符合设计指标要求。在夏季要避免雨水或其他污水对其进行影响,做好防止暴晒与雨淋工作。在灰土施工完毕后,应该及时开始基础施工,并对围土及时回填,而在冬季进行施工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冻土的影响,尽量避免因冻土而致的地基加固不妥当的技术措施。
2.地基的加固施工措施
在地基的施工处理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考虑不周,也会出现影响工程施工的问题,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对地基的施工需要引起各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如在施工中遇到的地基塌方,地基一旦出现塌方,必然会对整个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过程施工方案的重新制定或造成对整个基础施工的安全事故,为此,在对地基进行施工前,必须加强对地质条件和环境的全面勘察和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以实现对地基条件可行性的全面掌握,制定出符合实际地矿要求的有效措施和方案。
加强对地基施工的阶段性保护,比如对于雨季要加强对地基内的污水的及时处理和雨水的预防,不能因为雨水的侵蚀来影响地基的施工质量。同时,落实地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对因施工管理不规范、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地基基坑与设计标准不相符,从而影响到地基的实际荷载,造成受力不均、地面沉降等现象,不仅将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此,施工工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应对,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要求。
3.地基的加固施工勘查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预防地基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必须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勘察任务和目的。勘查工作为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举足轻重的参考资料,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数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之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物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要求也提出了挑战,随着施工工艺技术的不断应用,在确保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有效确保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思路和方法,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小结
地基的加固与处理,简单来讲,就是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能承受巨大的垂直荷载,但是若是地基的承载力本来就不高,或者说地基的软弱层过深、承载力较低,又或者导致受力不均匀,那么,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地基加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一般而言,对于“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桩基础”而言,可以分为部分桩和大部分桩,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注浆、补桩、加厚承台、桩间土加固、降低上部建筑物重量等方法来处理,并且在实践当中,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来有效的确定
参考文献:
[1]简艳军 砖混房屋地基基础维修加固技术分析[期刊论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4期-
论文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阐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外保温技术,建筑节能的意义和内容。
目前,建筑节能化是大势所趋,在建筑外墙保温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工作主要限于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政策方面,对于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仍关注不足,研究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的施工管理过程,在实际分析基础土,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建议,提高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1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对外墙进行保温,无论是外保温、内保温还是夹心保温,都能够使冷天外墙内表面温度提高,使室内气候环境有所改善。然而,采用外保温则效果更加良好,其原因是:
1.1 外保温可以避免产生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1/5,从而节约了能耗。
1.2 在进行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使诸如太阳光照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缓慢,室内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也使太阳辐射得热、人体散热、家用电器及炊事散热等因素产生的“自由热”得到较好的利用,有利于节能,而在夏季,外保温层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和室内高气温的综合影响,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得以降低。可见外墙外保温有利于使建筑冬暖夏凉。
1.3 室内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既有室内温度又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这就证明,通过外保温提高外墙内变面温度即使室内的空气温度有所降低,也能得到舒适的热环境,在加强外保温,保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室温,可以减少釆暖负荷,节约能源。
1.4 由于采用了外保温的结果,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受到保护,室外气候不断变化引起墙体内部较大的温度变化发生在外保温层内,使内部的主体墙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热应力减少,因而主体墙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大为减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2 外温技术
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于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2.1 外挂式外保温
在施工中,采用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这种外挂式的外保温安装费时,施工难度大,且施工占用主导工期,待主体验收完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在进行高层施工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不易得到保障。 转贴于
2.2 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成型
采用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成型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然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外围围护保温措施。但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影响后序施工。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双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是依靠内侧钢丝网架与墙体外侧配筋相绑扎及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其结合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依靠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以及斜插钢筋、L 型钢等与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力,结合性能也较好。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节省了工时和材料。其造价可降低10%左右。但此两种做法都采用了钢丝网架,造价较高,且钢材是热的良导体,直接传热,会降低墙体的保温效果。
2.3 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4mm 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其中ZL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 年就被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工法。这种工法是目前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避免了别的保温施工技术因找平抹灰过厚而脱落的现象。同时该技术解决了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界面层易掉粘空鼓、面层易开裂等问题,从而实现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重要突破。与别的外保温相比较,在达到同样保温效果的情况下,其成本较低,可降低房屋建筑造价。
3 建筑节能
3.1 建筑节能的意义
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能源。国家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几千万建筑要消耗几十亿吨树、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带来土地的破坏,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占全球三分之一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燃料是地球经历了亿万年才形成的,它将在几代人中 间消耗殆尽。所以建筑节能即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能源。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也就是说,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
3.2 建筑节能的内容
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1)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效果很好,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2)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3)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密闭程度,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