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第1篇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第2篇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和南华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650份,收回问卷617份,回收率94.92%,有效问卷563分,有效率86.61%。

1.问卷调查内容:

(1)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显示,86.4%的学生坦言除上课和日常生活时间外,自己每天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14%的学生除上课时间外每天给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多于1小时。

(2)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兴趣情况。被调查的学生0.5%的没有兴趣;4.0%的学生有一点兴趣;50.2%的学生有较大的兴趣;45.3%的学生有很大的兴趣。

(3)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的情况。76.0%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18.7%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3.6%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还有1.8%的学生认为有反作用。

(4)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情况。选名师讲座的学生占33.1%;选名师课程视频的学生占20.0%;选案例分析的学生占20.1%;选电子文档与音屏文档的占14.0%;选交流群的学生占12.8%。

2.问卷调查分析:

(1)模型基本分析。从表1中,模型拟合信息,包括仅截距项的情况和最终的模型情况,其中P值为0.006,所以模型比较显著,整体性较好。表2中反映了三个伪回归系数的值,这些值较为一般。但是引入自变量后,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变量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水平,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在5%的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如年级、性别以及网络对学习的帮助效应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性影响。

(2)模型参数分析。因此,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而言,大都会选择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睡觉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利用网络方式解决的概率仅为7%,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而传统的排解心理困扰的方法,如求助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使用概率也不高,仅为31%;但要引起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概率会放弃。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日趋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1.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交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理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利用网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互动。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打开广西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主页(http://mcxsy.gxu.edu/cn)后,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教学录像、网络课堂、心理咨询、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广西大学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有效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第二,通过网络QQ、微信、微博的即时聊天和E-mail(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心理问题和所需知识通过网络可以非常及时、便捷地得到解决。

2.把握学生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根据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调查的数据,我们需要建立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建电子文档,以网络文字、符号和图像为主的HTML形式的学习资源。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来看,有关定义、概念,心理测验量表等辅导型的学习资源和有关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等资料型的学习资源都可以使用Web形式来编写。

(2)建立名师课程视频、音频教学资源。可在资源库中加入大量的名师网络直播课堂、名师讲座网络视频、音频点播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和信息。

(3)建立案例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浏览和阅读,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进行学习,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从而调解和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建立交流群,以QQ、微信、微博、线上老师咨询和BBS论坛方式为平台的信息交流资源。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还可以在线答疑和课程指导性的信息,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控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5)建立电子图书、心理电影沙龙、动漫、心理游戏等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并且力所能及地创作、推广符合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特点、服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大学生文化产品供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优势,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和用好校园网络载体,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建立BBS信息、利用E-mail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创办电子刊物,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我院创办的《心露》(电子刊)心理杂志和举行各种网络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将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得学生的喜欢。校园网络文化以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构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目的,要注重把艺术、时尚、情感元素与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和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

4.精心建设网站,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库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必须要做到:

第一,要精心制作网站。制作网站包含很多的内容,整体内容的把握、具体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图片的筛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动画以及视频录像的创建等等。但要坚持进入该网站操作量较少、方便、快捷的原则,要使新的教学课件、新的电子书籍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一点就可以查到。

第二,要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对于不适合再使用的资源要及时删除与更新,以便提高网站的使用效率。

第三,服务器要定期备份,做好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完善工作。网络技术有更新快、时效性强的特点,整个数据库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不仅仅是财务方面,还有人员的配备和数据库的持续稳定与更新,做好这些相关工作,访问者才可以实时迅速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第3篇

(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上网,逃避现实,使网络上的自我价值感得以体现,以求得暂时的解脱。

(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所以他们不需要过多的面具,表达自己比较真实;不论天涯海角,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彼此相识。彼此陌生的人可以发展友谊甚至产生爱情;通过这种超时空的、双向的交流交往,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心理感受。但这种交流只需网络、电脑等冷冰冰的设备做中介,一旦下线离开电脑,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懂得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很难表达自己。有的学生在网上口若悬河、谈笑自如,现实中却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甚至对自己的家人、同学越来越淡漠,不关心周围的一切,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孤独,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网络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求学、就业中充满着竞争、冲突、矛盾和挫折,另外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诸多的不完善,也使大学生大为不满。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或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在虚拟社区里,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生活环境,过一过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美丽文静的女孩可能变得很泼辣,且满嘴的土话、脏话;粗犷剽悍的男生也可能变得乖巧可爱,含蓄羞涩。网络媒体把文字阅览、画面浏览、和声音聆听融为一体,将欣赏者的各种感觉全方位打开,使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协同活动,获得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这正好和大学生好奇、浪漫、喜欢惊险刺激的心理相匹配。由于网络是神秘的、虚拟的不受约束和限制的,引发了大学生道德上的冲突,许多大学生没有协调好网上与现实的关系,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在网上和网下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好学生,仪表端庄,彬彬有礼,而在网上却不负责任的乱说脏话,频频登陆黄色网站甚至扮演“黑客”的角色等。长此以往,这种“网上”“网下”的不一样,会使大学生在道德上产生严重的冲突与矛盾,甚至在道德上迷失自我。二、由于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娱乐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因此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而加以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反映了大学生在网上获得自我实现、自我宣泄、尝试新生活的心理,也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想摆脱那种空虚、无聊、颓废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的看来都与大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成长的环境有关。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其影响,扬长避短,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其健康成长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明确他们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激发他们的成材欲望与自我意识。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的价值感和自豪感,从而觉得生活富有意义。在现实中体验自我,而不是通过网络。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角色。

第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过度接触网络会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对网络的依恋或成瘾。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的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沟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的使用网络。将网下心理健康咨询和网上的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优化心理素质。

第三、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和培养,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大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即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对自我进行磨练和自省。大学生尽管在各方面尚未走向成熟,但对世界、对人生还是具有自己不成熟的观念。养成大学生自律、自省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对自我道德意志的磨练和不断克服、清洗错误的道德观念,成就自我,形成道德批判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对网络不依恋也不谈“网”色变。以专家教授讲座、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等形式进行适当的网络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树立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观念,作到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所能,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为社区服务为人类社会服务,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充实人生、学会协作、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强化网络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这样学校可以保持对网络的了解、知情和监控,既争取了对网络的主动权,又增强了对网络的可控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转移到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上来。校园网的建设可以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项服务内容,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满足和吸引广大学生,在网络中欣赏吟诗、作画、书法、摄影,开展网络读书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和艺术修养,又增加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

2.刘红委,牛殿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材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6

3.姜宪明.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北京出版社2001.10[FL)][HJ]

第4篇

[关键词]思政学;大学生;网瘾矫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253-04

李超民(1982-),男,中南大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湖南长沙 410012);李礼(1982-),女,湖南省委党校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湖南长沙 4100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现状和防治研究”(项目编号:09JDSZl010)和2011年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以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吸引着大量网民广泛参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网民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为22.3%,位居职业分布的榜首。大学生已成为了网络使用的最主要群体。然而,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十分明显,在给大学生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其中大学生网瘾就是典型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通常是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而从思政学角度去探究网瘾问题仍未涉及。因此,本文用思政学基本理论系统考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瘾矫治的方法策略。

一、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理论解释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大学生网瘾行为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因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维度审视大学生网瘾问题,必须探索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状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及载体等要素与网瘾形成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主体原因:多元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教育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因此,只要实施了教育行为的人或群体,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主体。因而,教育主体多元且多变,通常充当教育主体的有教师、家庭、社会组织。教育主体在实施各项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这种教育效果的产生能力称之为教育力。

大学生网瘾问题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欠缺的具体表现,这与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合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网瘾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管理相对缺失,导致多元的教育管理主体被割裂,并未形成高效的教育管理主体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和教育合力。一是许多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成年,应该自己管自己或由高校来负责,作为家长只需要满足孩子的日常物质需求即可,于是淡化和弱化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家长支付的高额生活费用的一部分被大学生用作上网开支,加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进程。二是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骤增,带来了许多条件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网络使用的教育管理。大学生平时在校时间长,网瘾一般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但是,学校管理人员很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学校家庭联络机制。因而,高校掌握的大学生网瘾的第一手资料,难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家长的反馈信息学校也无法收集。三是社会舆论教育无法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因此,全面优化各种教育建设资源,有效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联合,形成同向、同步、同质的教育合力,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关键工作。

(二)教育客体原因:大学生慎独修养缺失

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其自身素养是抵制网瘾诱惑的核心要素,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慎独修养。“慎独”出自《礼记·中庸》:“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修养是指个人在是否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高尚的觉悟,严格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做到隐微之处的谨慎。大学生如果缺失慎独修养,其行为往往会出现多面性,郎平时表现非常优秀,一旦个人单独处事则显现本性。大学生在网络行为方面缺乏慎独修养的主要表现为:单独上网时,经常超时超量,难以自控,如同一种惯性力量支配自己。因此,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慎独修养说到底就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大学生作为思想独立的成年人,分析判断能力强,道德认识水平趋于成熟。然而,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盛行,从教育客体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因为个人在道德选择上偏移了原本“善”的方向,从而产生了网络失范行为;另一方面,网络世界本身的特性与传统社会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他律道德”,自然减弱了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制约。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上行为的匿名性,导致他律道德难以形成,无法为网络道德自律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Students' Network Moral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OU Jinli

(Guangdong Jiangmen Yihua Vocational College of Tourism,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while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changed the way people live.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ety "reserve army", the use of the network compu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to facilitate. But in real lif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adverse network, while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of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his paper for th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y this question, do the following brief discuss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存在问题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普遍存在

大学生在操作互联网的过程中,大学生上网的行为活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自觉性与道德责任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由此直接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责任削弱以及自我意识泛滥,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针对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大学生会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明知是不良信息网页,还是会进行浏览、下载,甚至传播不当的互联网信息,导致他人计算机中病毒。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行为语言都有失文明、规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1.2 疏离现实生活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甚至一些学生将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相混淆。基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缺乏严重的心理情感。网聊、网络游戏都是大学生发泄内心不满的平台,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将现实世界与网络直接相提并论。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经常向网络寻求安慰,直接造成大学生无法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

1.3 违法犯罪行为严重

网络游戏中充满了暴力与血腥,一些沉浸网络的大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时,习惯将网络中虚拟的东西带到现实世界中。据相关数据现实,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网络犯罪占整个大学生犯罪率的34%,由此可见,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不仅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使其积极的面对今后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2 大学生网络行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据相关部门调查,多数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选择使用网络,而网络也成为大学生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若能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一部分大学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且网络道德严重失范,在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做以下分析:

2.1 丰富校园生活

在大学校园中,校园环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酝酿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这一现象,丰富校园生活,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校园活动中的乐趣,将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在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丰富校园生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开展一些网络比赛,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网络的优势。其次,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加深网络认识。最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演讲比赛来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通过丰富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

2.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在网络时代,只有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知识,才能激起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力度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在教学理论上,教师要充分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高校网站上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党的方针政策,以便学生能第一时间了解网络的发展形势,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教育的人性化,灌输与交流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情感沟通等方法淡化说教成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道德进步。

2.3 开展网络道德课堂教育,提高大学生主体网络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入学初期,高校应积极的开展网络道德课堂教育,结合新入学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其完善的网络课堂教育制度,使大学生在认识到网络优势的同时,还能加深对网络的了解。与此同时,高校在日常教学中,还应优化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模式,将《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制成手册发放到学生手中,在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同时,还应在互联网操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 开展网络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识

大学生在操作网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认识力与控制力,在上网的过程中会触犯法律、违背道德规范,在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还对大学生的人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结合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日常教学中适时的开展专家教授讲座,引导学生对网络进行思考,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看待网络,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教育学生理智控制上网的时间,提高对网上不良刺激的免疫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最好不要上网去寻求安慰,应求助于心理医生,发现有网络心理障碍的学生一定要尽快予以帮助解决。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同时还能使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为今后的成长奠定结实的基础。由此就需要高校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操作意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超.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孙金瑞.浅谈网络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2).

[4] 曹晨雪.谈网络化思想道德教育[J].青少年研究,2004(2).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现实表现人手,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深人分析,在肯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7月第20次调查,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 62亿,仅次于美国2. 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比2006年增长了2 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近40%。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行为和意识将影响整个网络能否健康发展,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决定着其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呈现出正反两种状况:令人喜悦的一面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通过积极探索,大量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因网络发展太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是一项新课题,对已出现的间题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新的情况又接连出现,还存在不少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开始,其间经历了艰难历程,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学校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作积极的主导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网络道德,凭借《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积极引导,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教育。加强网络的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和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培养他们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Cz7,家庭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纽带,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学生在周末和假期中,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并将子女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和交流,扩大了教育面,这也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国家和社会积极宣传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的方略,各地根据实际,也制定了相应的网络规范,特别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明确大学生网络道德目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网络道德意识有所加强

网络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使大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购物、娱乐已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能较为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特别是不良信息,不是不加选择地接纳和吸收,他们会根据自身需要和判断进行删减。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黑客中大学生的比例有所下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有所加强,在主体意识的驱动下,辅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大学生的重视,他们清醒地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识到他们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这样的认识势必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起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这对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道德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尽管与国外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比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最早涉及网络道德领域的著作是严耕、陆俊和孙伟平著的《网络伦理》,之后有吕耀怀的《信息伦理学》、李伦的《鼠标下的德性》以及刘云章的《网络伦理学》、段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张震的《网络伦理》等,这些著作都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信息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介绍计算机网络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适应我国网络人群特点和网络文明发展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为进一步具体研究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和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发展至今,尽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节网络社会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进展并不是特别顺利,效果也不甚理想,其教育内容还很匾乏,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

网络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全面,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出现了大量超文本结构的教材,也促进了教育内容从通俗化走向科技化。教育者在教育中选择教育内容时,必须与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及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的要求保持一致。可以说,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在组织和编排上,也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网络生活是内容多彩的,而现行的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从活生生的网络世界中抽取出来,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以备学生背诵、记忆,将网络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使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同自身的生活成长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把道德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明知网络文明公约,却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不道德行为,获得自我满足。 (二)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法落后

网络宣传地域的全球化和宣传功能的多样化,为德育教育途径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为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型的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建成一个新课堂、一条新纽带、一个新空间。但已创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站的整体数量和影响力小,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持有一些疑问的心理:其一,认为网络代表的高科技足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不需要政治、道德等其它社会因素介人;其二,认为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其平等性、开放性和民间性,是一个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极力宣传网络文化的多元合理性和信息的平等性,却竭力否认意识形态信息,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人网络,以及传播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其三,青少年学生被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和交互性吸引,由于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一种抵触情绪。

网络集多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跃、轻松和愉悦的受教育方式,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但是,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没有充分地利用开发网络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的新条件,没有根据网络和大学生的特点,开拓新的教育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全程讲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学上,过分强调外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学生没有机会对所教授的道德观念进行批评性思考,没有机会将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想灌输并没有真正成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这种道德灌输教育法正如柯尔伯格所说,“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味的注人,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对教育者来说它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来说忽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交流,用强制的方法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

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忽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忽视大学生自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作为正式的道德内容写人教材;以往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得到加强;网络日常行为教育热衷网络道德知识的竞赛;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文明公约和网络道德规范抱有过高的、不合理的期望;以考试成绩评价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方面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积极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督机制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庞大的网民数量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网络生活具有自主性、虚拟性等特征,网民对信息的选择是一种自主的选择,因此,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功用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其特殊的功用。

(一)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提升功用。一些高校在积极探索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然而随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围绕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关注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实际需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看,教育素材来源于大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让大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其中,注意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延续性。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大学生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网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促进其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和个性成熟。因此,这一模式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显著提升的功用。

(二)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具有即时引导功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打开一扇便利之门的同时,也产生了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高度重视,治理各种网络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应运而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直接融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即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全部内容都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各种形态呈现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因此,这一模式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具有即时引导的功用。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成

构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要素具体包括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媒体等。

1.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参与者、引导者,这里主要包括学生辅导员、校园网站管理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以及学校行政人员等。高校教师在整个生活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离开了高校教师的活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无法构建。

2.大学生。大学生,这里主要指大学生网民,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高校教师进行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效果的体现者。离开了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不可能存在。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作用,不仅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而且反作用于高校教师和网络虚拟环境。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里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利用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内容。除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外,还包括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内容。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以文字等常见的知识形态出现,而且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形态,融入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

4.网络媒介。网络媒介,这里指互联网媒介。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网络媒介是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中介,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与其他媒介不同,网络媒介除具有一般媒介的载体作用外,还形成一种虚拟的生活环境,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极大。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

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将其要素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

(一)以高校教师为主导。高校教师应成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启发者,引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否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要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一是要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是其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动力。二是要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其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

(二)以大学生为主体。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凸显。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网络生活的虚拟实践体验、情感融化和事理说服来点燃其内心的闪光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虽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基于虚拟网络空问的教育活动,但教育对象仍是现实中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深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科学确定教育目标;其次,依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时综合考虑网络生活环境、时间等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二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使其通过自我修养而自我发展。

(三)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的教育模式。因此,构建这一模式,必须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一是要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人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去。二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信息各种传播形态出现。

(四)以网络为载体。网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共同载体,它既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承载着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内容,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必须要以网络为载体。

以网络为载体,一是要注意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首先,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其次,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尽可能减少网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强化规范与引导,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伍峰.网络时代的舆论宣传工作[J].信息网络安全,2006(3).

[2]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3]缪建.对高校实行实名制的几点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8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本文描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并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管理对他们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期能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互联网以其传输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特点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更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感知器官的延伸。随着网络和大学生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网瘾问题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各大高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网络成瘾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高校学子因沉迷网络而轻生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剖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深层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提出,随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博士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他指出网络成瘾症,是在完成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在临床上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2.网络成瘾的界定。网络成瘾与吸烟、饮酒、赌博等行为有很多相似点,在判别标准上与赌博成瘾最类似。因此,Beard在Young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制定了“5+3”的诊断标准。其中前5个标准为:(1)是否沉溺于网络;(2)是否为了满足需要而增加上网时间;(3)是否不能控制、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4)当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时是否会

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5)上网时间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长。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还必须至少满足后3个标准中的1个:(1)危及到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

现实生活或减轻精神困扰。只要满足“5+1”个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圈。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1.大学生中网络成瘾问题的基本情况。互联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阔性等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已布满了网络的触角。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的报告,全国35岁以下的上网用户总数已达8397.9万人。历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网络用户的构成中,大学生的比例始终占50%以上;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6~13%。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成瘾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网络交际成瘾行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行为和其他成瘾行为。网络游戏成瘾者将大量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活动中,并且往往丧失工作职责,破坏重要的人际关系,游戏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实质上使他们得到了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过程的满足感。网络交际成瘾行为是指过度卷入网络人际关系中,如在聊天室或QQ中结交的网上朋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两个典型特征。其他成瘾行为是指不以某种特殊的成瘾类型为主,可能是多种行为的复合。

2.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网络成瘾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人际关系、道德观念、身体健康等多方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人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和看碟片;2004年上海大学一次性退学的81名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大幅度下滑。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05—2006学年,浙江大学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退学人数的80%。成瘾的大学生长时间面对机器,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封闭,患上“情感冷漠症”。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驰骋空间、缓解精神压力、填补精神空虚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更大的道德失范和心理、精神危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际骗取大学生的信任,转为现实中的接触,造成人生财产的侵害。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主观原因。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人格特点,如孤独、抑郁、内向、敏感、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纪律性不强、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特质有关。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他们渴望言论自由,向往感情自由和思想自由,追求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受挫,而有的大学生抗挫能力较弱,在他们的内心就会自觉产生种种不安、孤独与恐惧的情绪,因而,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继而寻找转移、倾诉和宣泄自己不良情绪,表达内在心理感情的补偿平台,就可能把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计算机网络以寻求支持,这种依赖不断强化了他们的“虚拟人生”,使真实人格和现实生活异化。

一些大学生为了忘却现实中失恋的痛苦或是为激情为倾诉,与网络对象形成固定化交流习惯,这种随行所欲、风险低的交流过程能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舒适感和依恋感,他们从而转向过分迷恋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来建立彼此的友谊或爱情,并以此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成为网络交际成瘾者。网络交际成瘾者往往情感丰富,但在感情表达上不是积极向外,而是选择压抑和内囿的方式。在人格上,一半以上成瘾者表现为内向和交往被动者,有自卑感,属易感素质,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弱势;而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隐蔽性和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点,能使他们在网上社交很容易获得成功,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不断遭遇挫折和在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2.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属独生子女的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成瘾学生的家长往往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内心需求,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不少家长总是用物质和金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从而把亲子关系物质化,并一味地把自己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教育他们一定要出人头地。这种教育方式更多地显现出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很少显现出应有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支持,导致子女不愿向家长倾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而是选择网络作为他们精神寄托和压力释放的途径。特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家长固有的长辈为尊的传统观念较重,对网络游戏缺少理性认识,在得知子女接触网络游戏时,常以粗暴的方式加以禁止,使得这些学生对家长失去信任,同时,出于青春期高度的叛逆心理,他们更加亲近网络游戏。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留恋于网络的虚无缥缈。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理、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状况不容乐观,网络成瘾的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我们要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矫正已成瘾者的行为,更应该从问题的源头来遏制问题的发生。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eard K W.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

第9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整体,它由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媒介等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这一模式的构建应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其内容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也应回归教育主体的生活。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而且也必须通过大学生网络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探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功用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其特殊的功用。

(一)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提升功用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掀起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一些高校在积极探索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然而随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各种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最根本在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缺乏吸引力。失去生活滋养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用心良苦地期望能指导大学生的生活,但学生并不领情,很少光顾这些顶着耀眼光环的“红色网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围绕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关注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实际需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看,教育素材来源于大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通过网络创设他们乐于接受、能激发大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生活情境,让大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其中,注意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延续性。减少无味的说教,增加贴心的关怀,使大学生更容易从情感上接受施教内容。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大学生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融入网络生活之中,减少些许困惑,增加几分理智,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网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促进其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和个性成熟。因此,这一模式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显著提升的功用。

(二)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具有即时引导功用

当今的大学校园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打开一扇便利之门的同时,也产生了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高度重视,治理各种网络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应运而生。然而,治理效果却不理想。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提出远离网络的措施,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网络问题源于网络生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网络生活自身。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直接融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即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全部内容都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各种形态呈现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特别是出现在网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容易在网络中即时发现,这时进行的引导比过后的引导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因此,这一模式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具有即时引导的功用。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成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一个结构性整体,它由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联结而成。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一个可独立运行的复杂系统。系统功能的发挥及活动效能的确立,就系统本身而言,依赖于要素对于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效能。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要素

构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要素具体包括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媒体等。

1.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参与者、引导者,这里主要包括学生辅导员、校园网站管理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以及学校行政、党务管理人员等。高校教师在整个生活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离开了高校教师的活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无法构建。

2.大学生

大学生,这里主要指大学生网民,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高校教师进行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效果的体现者。离开了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不可能存在。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作用,不仅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而且反作用于高校教师和网络虚拟环境。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里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利用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内容。除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外,还包括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内容。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以文字等常见的知识形态出现,而且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形态,融入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

4.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这里指互联网媒介。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网络媒介是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中介,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与其他媒介不同,网络媒介除具有一般媒介的载体作用外,还形成一种虚拟的生活环境,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极大。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各要素关系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的,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媒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高校教师通过网络媒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网络虚拟环境之中,通过网络虚拟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融入网络虚拟环境之中,通过网络媒介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整个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一个动态的、交互性循环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具有整体性、互动性、相关性等特征(如图1)。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

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将其要素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

(一)以高校教师为主导

高校教师应成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启发者,引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否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要以高校教师为主导。

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一是要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是其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动力。高校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计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融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二是要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其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需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既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又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会操作,懂处理,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加强实践参与,既要进行常规实践,如按时检查、浏览邮箱、论坛等,又要进行创造性实践,如针对当前时事发起讨论等,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立话语威信力;再次,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培训制度,举办网络知识专题讲座,并提供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拓展高校教师的视野,以适应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需要。

(二)以大学生为主体

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凸显。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网络生活的虚拟实践体验、情感融化和事理说服来点燃其内心的闪光点。

以大学生为主体,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虽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基于虚拟网络空问的教育活动,但教育对象仍是现实中的人。由先天因素、后天影响及各自努力等因素而导致的品德和才能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深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科学确定教育目标;其次,依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时综合考虑网络生活环境、时间等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二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使其通过自我修养而自我发展。在网络这个良莠不齐的生活环境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首先,高校教师可将教育意图寓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之中,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大学生,使其在与高校教师的相互友好信任的关系中理解高校教师的良好用心,动员和激励他们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从而实现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其次,通过大学生论坛、博客等网络生活,将个体的自我教育扩大到群体的互帮互助,形成一股巨大而持久的教育力量。

(三)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就是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的教育模式。因此,构建这一模式,必须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

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一是要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人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去。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主要包括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网络求职等,应根据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信息各种传播形态出现。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多样,除常见的文字、图片、声音外,还可以是视频、动画或以上全部形态的结合体等,有的甚至可以戴上头盔、数据手套等设备,来一场虚拟现实的“旅行”,这丰富多彩的虚拟实践形式吸引了众多大学生“驻足”,流连忘返。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同样可以用这样丰富的虚拟实践形式表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广大大学生在神奇的网络之旅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四)以网络为载体

第10篇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0 引言

当前,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浸润于新媒体环境,成长于新媒体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无不被烙上新媒体时代印记。

1 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强调:“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如何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利用新媒体手段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学校加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成立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利用新平台、新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2.1 形式多样,内容分散 目前,西安邮电大学在新媒体运用上,相关职能部门、学工系统、各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网站,学工系统老师有自己的QQ群、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网络多媒体,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务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日常生活服务等内容,但是没有学校层面的系统架构,资源分散不能充分利用,也无法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

2.2 专业平台已搭建,渐行体系 学校e-learning工作室,根据教务处汇总的全校重点、难点课程信息,针对性地对一批校本课程进行微课程建设,目前已经系统性的完成了《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通信原理》、《电路分析》等一系列课程的建设与,同时也摸索和总结出了视频课程制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西邮特色的教学信息化服务与建设模式。

2.3 微信平台数量多,影响力加大 2013年11月以来,学校建立了以微信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平台,目前已发展包括思政工作的“党员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的“西邮下午茶”、实践育人的“西邮科创平台”和服务性的“西邮课表”为代表的101个微信平台,年累计关注用户数万人次。

3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思路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成立学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可以有效地延伸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从而实现育人“润物无声”。

3.1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方向 ①进行整合资源。通过整合学校各类教育网站、网络工作室和新媒体等平台,统一管理,建立学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工作室整体协调。②加强队伍建设。使工作室的新媒体手段不断新颖化、易接受化;使工作室的管理方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工作室的教育内容更加人文化,感染化。③提供条件保障。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要发挥作用,需要从学校层面解决工作室运转所需的经费、场所和人员,只有解决了人、财、物,工作室的功能才能不断深化、教育方式才能不断创新、教育影响力才能不断扩大,才能在对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重点 ①建立“一”个机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西邮人”网络文化工作室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建章立制,宏观调控工作室的运转,完善教育服务育人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②突出“三”个主体。以党员工作站、学生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学生骨干为创作主体,扩大“西邮人”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建立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工作室才能永葆活力,因此可以代表学生最广泛需求的学生骨干是工作室不断创新和开展教育服务工作的基本保障。③打造“一”批品牌。一是宣传品牌,科学设置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活动内容,图文音像并茂,提高工作室的宣传实效;二是实践品牌,以学校科技创新基地和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开发应用APP,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三是文化品牌,根据学校专业特色,整合资源,成立“西邮风采”视觉传媒,展示“西邮人精神”,让育人潜移默化。

4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功能模块建设

4.1 建成“西邮e家”平台 以学校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为基础,不断提升公寓文化内涵,通过开展网络宣传、网络互动、网络教育和网络培训,营造积极向上公寓文化,让“家”的文化不断入脑入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公寓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4.2 建成“西邮e学”平台 依托学校学科特色,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将日常学习与网络学习、微课程学习相融合,让工作室成为大家学习的交流空间、答疑解惑的互动空间、创新思路的碰撞空间,增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对于学生的困惑、困难等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钻研能力、敢于质问的能力,助推学风建设。

4.3 建成“西邮e生活”平台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服务、生活服务贴士等资源,让工作室成为学生生活问题的讨论空间、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的休闲空间、真善美的展示空间,有效助推学校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人文生活空间。

4.4 建成“西邮e话”平台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网络文化、网络思政、网络舆情等内容的正能量传递,宣传典型实践案例,让工作室成为学生文化的交融空间、思想政治潜移默化的教育空间、网络舆情的分析空间,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从而营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4.5 建成“西邮e创”平台 打造学生科技在线交流互动平台,开设“学生科技信息”、“竞赛专栏”等板块,推动西安邮电大学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让工作室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思路的孵化空间、学生创新创业经验的推广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明确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5 结语

建立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就是要在信息化大潮中,抢占新阵地,传播正能量,通过相互关注、相互推荐、功能分化,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陈国成,黄伟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62.

[3]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61-64.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创业 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指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经济崛起,网络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平台,但是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仍然是个新的研究课题,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自1999年四川大学学生王汝聪创办了成都亚虎(yahu)网络公司,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10年来选择网络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网络创业已成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据2009年6月24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披露网游新锐浙江渡口网络的金津以拥有高达10亿元的财富,高居“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榜首,且前10名中有8个项目与网络相关,前100名中有27个项目集中在网络或者与网络相关。据Ebay统计,到2004年为止,单在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就业。网上创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的就业时尚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业主体泛化,从精英向普通学生延伸。第一批网络创业先锋及创业成功者,基本都属于精英。从Ebay的邵亦波、百度的李彦宏到搜狐的张朝阳等,第一代网络创业者都属于精英行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海归者。他们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创业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如今,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更多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来自普通大众。中国大学创富排行榜中的27位网络创业的大学生都是普通学生,排名第88位的杨甫刚是义乌工商学院的一名高职学生。作者的访问调查同样发现,选择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中有很多并不是社会公认的精英或者好学生,而且由于创业动因多元,也导致创业主体日益多元,高职类学生成为网络创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创业呈现多元化趋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网络创业就是建立网站,实际上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创业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其一,高科技领域创业。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就得益于创业者的技术优势。其二,智力服务领域。大学生在智力这个领域创业游刃有余,目前主要有创建网站、提供网络咨询服务、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以及专栏作家等,他们利用自身的智力和专业优势,提供了另外一条创业通道。其三,网络开店。近年来,网上开店随着易趣、淘宝的崛起而迅速蔓延。其四,其他各种网络营销方式。比如目前盛行的淘宝客、闪客、中小企业站长等。

3.网络开店日益盛行。网上开店具有成本低、回报快、风险小、易操作、灵活性强等特征,受到没有商业经验的大学生青睐,形成大学生网络开店潮,甚至许多人气高的BBS论坛上都设有专门板块,为大学生商家广告和其他相关信息。艾瑞咨询的《2008年度中国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已有30%的大学生淘宝店铺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2008年淘宝网创造了57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8年有57万人通过在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数的总和,网络开店日益成为网络创业的主流。

4.从被动型和生存型创业为主转变为主动型和机会型创业。《2007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已进入“机会型创业”阶段。机会型创业在创业类型中已从40%的比例提高到2007年的60.4%,而生存型创业则从60%降到39.6%。机会型创业的一大特点是年轻化,中国的机会型创业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达18.4%,而55—64岁的人群只占3.1%。机会型创业中,本科和研究生比例占50.2%,而生存型创业中本科与研究生比例仅为15.6%。大学生网络创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数大学生依靠兴趣创业。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创业有五大动因,其中自我实现是最大的动因之一。2009年中国大学生创富排行榜中,主动型创业同样占据主导地位。

5.创业环境逐渐宽松,网络创业教育从无到有。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多方支持与鼓励,社会对创业的认同与宽容,创业环境日益宽松。在越来越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网上创业的热情也正被激发。2009年4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淘宝网上创业培养班;阿里巴巴集团发起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护航行动”,促进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就业创业;淘宝网在2009年5月份正式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平台。2008年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案例教材《决胜网络——创业管理案例》,并且在2009年3月,江苏大学首次开设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志着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

6.网络创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目前,尽管中国创业态势良好,但是却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区域间的创业差距正在拉大。《2007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根据创业活跃度将中国分为高活跃地区、活跃地区、不活跃地区和沉寂地区。活跃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属于高活跃地区;而属于沉寂地区的有陕西、黑龙江、贵州、甘肃、广西、青海、西藏。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同样显示了这样的特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状况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作者在对56位网络开店的大学生调查中发现,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占了7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网络创业收益小,成功率低。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基本集中在网络、网络开店等形式。月盈利有限,基本处于维持生存状态。作者曾对C2C淘宝网上大学生创业进行过调查,在调查的56个学生中,只有21.4%的学生经营良好,50%以上学生处于维持状态,其余的处于放弃和维持的边缘。不少大学生在网上从事自由职业,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网络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等。但是由于收益比较低,很难持久,不能作为赖以生存和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大概只有2%。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看不起蝇头小利;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等,加上创业盲目性大,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极易导致创业夭折或半途而废。

2.社会文化环境缺失。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于安稳,因循守旧。害怕风险。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加上等级化、一元化就业体系的影响,人们对创业的宽容度比较低,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形成了一种不欢迎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容忍失败的社会风气。所以,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通过读书求学而谋取较好的职务、职位,进而获取较丰厚的经济收益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家庭希望子女毕业有份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大学生也希望进人机关事业单位,端铁饭碗,创业成为受社会鄙弃和万不得已的选择。

3.学校教育滞后。首先,目前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相当不足,高校教育氛围难以鼓励大学生创业。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搞懂背熟就是好学生,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忽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教师和同学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其次,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已开始逐步启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在全国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也是相当有限,开设网络创业课程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加之教育大学生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这些都导致了高校教育的滞后性,不能适应大学生网络创业对于教育的要求。高校对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真正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业人才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

4.国家相关政策缺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目前,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是对于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的支持依然是个盲点,在很多地方,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很难被界定为属于资助的范围。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资助政策、认证政策都存在着同样问题,由于政策的缺失,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创业处境艰难。2008年一度传出网店办执照事件,更是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5.网络诚信与安全环境缺失。目前我国的网络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安全系数不高。尽管人们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但对电子商务大规模、大范围的使用却顾虑重重。网络安全成为当前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网络钓鱼、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给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开展造成了障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网络诚信度抱有很大程度的怀疑。频发的网络诚信事件,不断曝光的网络诈骗、网络产品的质量问题,使得人们对网络认同度不高,直接导致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社会接受力和认同度比较低。2009年淘宝网爆发的皇冠门事件说明了网络诚信环境的严峻性,涉及到几千家店铺信用造假、刷信用度,严重影响和误导消费者,同时,为网络创业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因此网络安全和诚信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

1.改善社会文化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人才价值。(1)要加强沟通和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对创业的认可度。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人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80年代,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要适时调整家长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以适应时代变化。在大众化教育的条件下,家庭也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改变旧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积极扶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大胆地创业,积极实践和探索,并且宽容对待失败,在精神上给予创业者足够的安抚和支持。(2)树立起在实践中培育、成就人才的观念。人才是在应用中积聚、在应用中成长、在应用中形成团队的。“人才跟着事业走”,是一条基本规律。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大学生而言实践是最好的成长舞台。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鼓励大学生抓住机遇,实现价值。目前我国正处于网络创业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具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者所不具备的优势,社会和家庭更应当鼓励大学生抓住最佳时机,走在创业队伍的最前沿,把创业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实现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双丰收,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政府推动,营造鼓励大学生网络创业及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这些环境包括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扶持环境、良好的网络平台载体环境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等,以促进和保证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其中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是第一位。(1)梳理我国现有的创业政策,更应从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提供系统辅导和政策扶持转变,更应从特定对象(如下岗职业)优惠政策向构建普惠的创业支持体系方面转变。这样,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作为创业活动系统中的有生力量会更有张力和前途。针对中国大学生线下艰难求职的现状,2009年6月4日浙江省教育厅文件,将业绩好的网店认定为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扶助。同时规定,大学生网上店铺独立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就可以算就业。重庆市在2009年设立了l亿元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规定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开网店,属于自主创业,同样可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可以获得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助”,获得5—8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全额贴息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种鼓舞,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和省市提供了经验。同时政府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适当地给予政策倾斜,并且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西部落后地区网络创业环境。(2)政府要积极推动各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开设大学生网络创业基地。目前,全国各地兴起的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支持与帮助,2009年光吉林省就兴建了10个大学生创业园,成都的大学生创业园办得有声有色。而且大学生创业园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清华大学的创业园就为大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产学研一条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成才。政府要借鉴大学生创业园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实验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网络创业。(3)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税收、融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政策扶持。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参考这些经验,应该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相应的税收、融资帮助,更重要的是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降低失败率,让大学生网络创业少走弯路。

第12篇

CNNIC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1.32亿,并且网上购物人数超过3000万。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更是其中网络消费者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论文对石家庄市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石家庄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各年级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张,回收有效率92.4%。调查问卷分内容介绍包括23个封闭式问题和两个开放式问题共三大部分构成。统计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另外对于开放式问题采用归类整理的研究分析方法。

三、问卷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调查

(1)对于上网的感受。调研显示大部分的上网者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乐趣,大部分受访者对上网的感觉较好。53.7%的认为上网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26.0%的非常能享受到上网带来的乐趣。另外有11.3%的人不觉得上网时间过得很快,8.2%的人感觉不到上网带来的乐趣,这类学生当属于那些对于网络了解不深或者受网络毁害论影响的那种类型。

(2)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为网络服务付费的意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满足“生存需要”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和他们的经济不能独立有很大关系,但大学生因其自身追求时尚的特点和独立生活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受尊重、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在消费的心理上呈现一种追新求变的态势。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新事物或新技术好奇或设法接触,以及要求设法实现拥有的占98.7%,这比较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新颖的特征。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近50%的大学生不愿意为网上提供的服务额外支付费用,只有10.4%的大学生愿意为网上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有40.3%的大学生视情况来定是否愿意付费。这类现象表明,网络的普及还不够广和深,大学生对待网络消费的态度还不是非常积极,同时也说明网络文明的宣传还不到位。另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等也制约了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3)购物原因与网站选择。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网上购物是主动的,个人购物的原因中,价格优惠、商品款式多样齐全、购物图方便快捷,以及觉得好玩好奇时尚的比例各为22.5%、10.4%、12.1%、7.8%,由于网络消费的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它是有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新消费方式等特点和优势吸引着拥有高素质、追求时尚新颖并接受新思想的大学生。网上选购商品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又产生网上购物的因素,也就是网上购物的需求,再去确定如何的选择商家。这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情感意志过程。此次调研显示,在问访问次数最多的商业网站这一问题中,结果排在前面的是淘宝、易趣、新浪商城、搜狐商城、腾讯、网易商城比例为29.0%、11.3%、10.8%、10.8%、10.4%、7.8%。选择这类网站的原因主要是知名度、受朋友的影响、诚信度比例各为27.7%、22.5%、15.6%。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平均生活消费水平集中于200元~600元之间,600元以上的占7.8%,略高于本地区的平均生活消费水平。此次调查的对象网龄大多在2年以上,占80.5%。每周上网1小时以上,偏理科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周上网的次数没偏文科的多,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1小时~3小时。其中也有每天上网都在六小时以上,网瘾大的学生(如玩游戏)。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分析。上网地点调查发现在学校周围网吧 33.8%,学校机房49.8% ,宿舍或家里15.2%。说明大学生还未达到电脑的普及,鉴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的因素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网络消费的能力。

登陆购物网站的频率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偶尔登陆购物网站,每次上网都登陆的只占2.6%,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登陆购物网站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些表明当今大学生不是完全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可能是由需求产生或是网络宣传的影响进而产生欲望的。

调研显示91.3%的学生拥有E-mail,23.0%有数个,近年来的网上商家发现了网络邮件在网络营销的重要性,邮件营销一时成为市场的一个亮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大多数的商业网站像网易、新浪等看准了市场,并充分发挥了邮件的作用,面对网络的普及,为了赢来更多的顾客群,商家运用了一种更直接的营销方式――E-mail营销,即向广大电子邮件使用者发送有关于商品最新信息的E-mai1,在网上进行一对一的商品宣传。邮件营销应声而起并做有成效,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拥有E-mail的学生一般会浏览一下邮箱内的广告邮件,有时也会从中选择购买推荐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拥有邮件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在网上消费方面,选择网上实物购买占55.1%,娱乐支出占11.6%,虚拟产品,以及游戏充值占20.9%,其他的占12.4%。在实物的购买中,图书、电子或数码产品、软件、音像制品最受欢迎,但在年级上有所区别,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实物的购买概率远远高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相关经验的增加,网上购物日益成为购物的一种方式。同时相比较而言,男生要比女生更能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是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网上下载、聊天、玩游戏,以及收发邮件的比例占97.1%。 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业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目的。虽然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认识仍是大学生上网的普遍选择,但同时休闲娱乐也上升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些表明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在网上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性和娱乐性追求有所提高。网络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首选银行汇款,选银行汇款的占24.2%,其次依次为网上银行22.9%、第三方支付22.1%、邮局汇款15.6%。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诸如货到付款这主要考虑了安全性的必要,还有手机支付的方式,在访谈中大学生都表示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3.调查分析总结

(1)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对其网络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消费,大多数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于网络营销的态度越正面,年级越高对于网络经验越成熟,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就越理性、积极;性别与对待网络的态度有关;专业的差异,偏文科的大学生由于课程少,而且少了整天计算的烦恼,空闲的时间较偏理科的学生要多的多;月消费水平与网络购物相关性较小。

(2)大学生的网上购物的态度,以及意向对其网络消费有成正比的影响。调研显示能够尽情投入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一般都能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并对于网络才生亲近的好感,这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为网络的服务付费,并且从于网络的接触过程中了解网上购物,偏好于网络,自然会转移接受网上购物这一便捷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的网络经验对其网络消费也有成正比的影响。大学生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会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在自己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网龄的长短与他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大学生们随着网龄的增加,会从全方位的考虑购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产生购买的动机很理智,在如何选择商家上,会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对此商家的评价、征询朋友的意见、搜索商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方法搜集信息,有效比对,然后综合考虑比较网络风险系数,再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符合拥有较高素质大学生的纯粹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4)感知风险度与大学生网络消费成反比。网上购物的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安全性风险(网络欺骗或欺诈、人身及健康风险、财产风险、安全感心理风险等)、商家诚信度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配送的风险等,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步伐。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尽量减少网上购物,即使购物也是在那些知名度大的商家去选择。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13篇

【摘 要】 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同时探究了大学生网络消费与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感、生活方式、情感和大学生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最后对大学生网络消费提出了理性建议,以期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影响;建议

一、引言

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的兴起和普及,对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一般侧重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这些研究大多只重视了大学生网络购物对经济的影响,而忽视了网络购物对大学生群体本身的作用和改变。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杭州某大学的大学生网购行为与认同、生活方式等的联系,以及大学生网购存在的问题。对杭州大学生网络购物用户的总体情况需要准确地把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分析网购的过程、影响因素、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本章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某大学的部分网购用户进行调查,同时访谈法,对个案进行深入访谈,做定性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杭州某大学的大学生网购行为与认同、生活方式等的联系,以及大学生网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为主体,共设计18了个问题。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对网购的认可程度和网购对其个人生活影响。本次调查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H大学随机抽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出去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94.7%。

从调查显示来看,本次调查男生63人,女生76人,男女比例45.3:54.7。其中,年级分布为,大四学生最多,占总体的50.4%,共70人。大二、大三各16人最少,占总体的11.5%。大一学生共计37人,占总体的26.6%。

1、大学生网购商品类型

大学学生网购选择的物品,最为突出的是对服装饰品的选择。通常认为服装饰品一般是女性偏好。但这次调查来看,在大学生群体中,男女生对服装饰品并没有明显的偏好,这一是由于大学生本身对服装需求较高,大学生正处在一个青春时期,对个性的表达和对时尚的追求,都显得格外突出。服装、鞋子可以凸显出每个人的风格,服装更具符号化的意义,将人们塑造成一个他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其余最多的是购票、学习用品、食品等。

2、大学生网购类型

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消费的情况,物品缺失性消费、季节性消费和冲动性消费分别占60.4%、15.1%、12.9%。相差很是比较显著,网站促销消费占到了8.6%,节日消费则只有2.9%。

物品缺失性消费、季节性消费和节日消费可以认为是有意消费,即因为主观某种需要、已有购物的意愿而实行的购买,而冲动性消费和网站促销消费则可以定义为无意消费,即由于外在客观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购物行为,无意消费更多表现为对商品的实际利用低。

3、大学生网购忠诚度

对于大学生的网购忠诚度的调查,本题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忠诚度在哪里体现最高?问卷显示,选择网购平台的有52人,占37.4%最高,选择商家店铺的有25人,占18.0%,选择商品品牌的有41人,占29.5%,没什么明显忠诚度的有21人,占15.1%。

4、大学生线上线下购物商品差异性

网购在给人们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购物习惯。对商品类型的选择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4人选择没有明显区别,占总体的31.7%,而有79人选择对线上线下商品类型的选择有一定倾向性,16人表示出强烈的倾向性。共计68.3%的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类型上,线下与线上呈现区别。

5、大学生网购满意度

在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意向中,选择基本满意选项的最高,共有66人,占47.5%。很不满意的最少,只有2人,占1.4%。随着整个网购平台的不断成熟,对商家的监督越来越完善,网购流程也变得更加简单可靠,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体验还是比较良好的。

三、网购对大学生的影响

1、网购对大学生的消费刺激

在接触网购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是怎么样的呢?有51人选择了没有什么变化,6人选择消费支出减少,82人选择消费支出增加。从消费金额的支出上来看,有近6成的大学生因网购而增加了消费金额。但我们知道,网购的一大优势就是减去了商品销售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减少了许多额外成本,这样商品的价格就低了下来。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相同数额的金钱,在线上会比线下购买更多的商品。选择消费支出没有明显变化的同学实际上购买的商品是增多的,网购也是刺激了他们的购物欲望。

2、网购的影响程度

客观上,从之前大学生的购物习惯、每天浏览购物网站时长和消费支出等方面,都反映出网购其实对大学生的生活有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网购对其生活影响程度的总体判定,选择影响一般的有54人最多,占31.7%。选择影响很大的有11人最少,占7.9%。有78.4%的人选择一般程度及以上,说明网购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很深刻了。不仅是大学生的经济消费方面,对其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影响。

3、大学生对网购主观评价

认为网购利大于弊的同学有68人,占48.9%。认为弊大于利的同学只有7人,占5.0%。还有44人选择了利弊差不多。这说明大学生整体上还是认可网购行为的,这也是由于大学生对网购满意度的提高。

四、大学生网购行为分析

1、大学生网购行为与群体认同分析

“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人,当我们被所在的群体接受和认同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而想融入一个群体的生活,必须具备共同的群体特征和价值认同点,这是一种集体意识。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将集体意识定义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现,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1]

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消费社会中的人为了进入到这一生活共同体中,就需要满足消费方式和消费选择上的群体内部一致性,即将个体的我转化为集体的我。在今天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被贴上消费大军的标签。人们的消费归属由群体的消费价值决定,大学生通过选择与自己观念和行为相同的群体来满足自己在购买中的需求。

人们的消费是与其所处的阶层地位相关的,所处的阶层地位不同的人,他的消费水平也自然有所差异。除了维持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人们的消费也是为了维护和再生产与自己的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认同。[2]在传统消费社会中,“名牌”商品的打造需要极高的成本,在有限的空间的商场内,各个商品陈列的位置就是一种规则和秩序,将商品的等级划分出来,也将不同的阶层人群区分开来。

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上存在着显著不同。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自己还没办法脱离家庭独立发展,他的家庭社会结构和社会地位就代表了他自身的社会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消费水平不平等的大学生在实际购买上的差异。“潮牌”是一块“遮羞布”,它可以掩盖大学生想追求品牌但却又被自身经济条件局限的尴尬,给大众化的商品贴上个性化的标签,网购一定程度上将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转化为了个性,有效消除了大学生群体内部由于消费水平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大学生网购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分析

网购对大学生对生活方式改变巨大,这首先与整体网络环境的改善有关,网速不断的提高,3G、4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兴起,都使人们对网络的使用率提高了。

以前,上网受空间的限制,人们只能呆在电脑面前,固定在某一处上网。但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升级,移动端足以满足人们上网的需求,再加上3G、4G网络的高速传输速度,人们对移动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增加的新网民主要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移动端的优势就是将人们从空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们可以将平时的“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浏览购物网站就是其中一种不错的选择。上课时、吃饭时、走路时,同学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在大学校园内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就是将这些时间花在浏览购物网站上,根据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每天都有浏览购物网站的习惯,且女生的整体的浏览时间高于男生,个别大学生甚至每天花去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来浏览购物网站。

3、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御宅”消费文化分析

“御宅”一词最早源自于日本的御宅族,而“御宅文化”则是指对于ACG(动画、漫画、游戏)等次文化产品极度痴迷的某一社会群体。[3]

大学生愈来愈多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寝室上网一呆就是一整天,只通过电脑和外界交流,这在大学中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网络演化出了一个全新的人类之前都未曾见过或者敢于想象的消费空间,这也为宅男宅女进行网络购物提供了重要的环境。现有的商业体系和运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御宅经济的影响,御宅族们人口基数庞大,这也为网络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御宅族的负面影响,网络购物市场导致了许多御宅族的诞生,而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上网购物花去了他们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就算是没有要买的商品,御宅族们也会黏在网上,毫无节制地浏览各种网络信息,而不管这样的信息是否对他有用。传统的生活模式被打破,随之取代的是以网络为核心的崭新的生活方式,网络世界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灵归属。当然,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御宅文化直接导致了许多御宅族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之中。

五、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网络购物的出现和兴起,不仅仅是对市场经济的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导致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形成,并且同时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要承认其值得肯定的一面,新的互联网媒体文化就是从网络购物消费之中诞生的,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世界,像“淘宝体”这样的网络语就是一种网络消费文化。新生事物既会带来好处,同样也必然有其弊端。正如现在大学校园里所呈现的状态,大学生长时间的沉迷上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购物,而这种购物的目的已经偏离了自身的需求,而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寻求在网上的所得到的依赖感。

另外,无节制地追求商品品牌和社会标签,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名牌狂热,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给其生活无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而因个人生活开销无法负担,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新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面对和思考。

对大学生网络购物问题的解决,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大众媒体和个人这五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盲目跟风和从众现象提出解决方法。

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主流应该大力提倡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坚决摒弃奢侈消费和攀比性消费。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说“不”,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要与自己的孩子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指导孩子理性消费,从行动上约束大学生们的不当消费习惯,给他们灌输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念。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理论的教育,多开设一些专门的常识性课程,传授一些理财知识。在生活方面,多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包括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健康管理。只有真正能将自己管理好,才能有效的执行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大学生也要学习和增加网络购物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谨防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上当受骗。

总之,大学生养成理性购物的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也不能仅仅依靠其个人的力量。我们既需要宏观层面上政府的调控,也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出力,再有例如学校、家庭和大众媒体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最终切实帮助大学生群体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健康地进行网络购物。

【注 释】

[1] 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3-113.

[2] 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郑笑梅、张歌.网络社会中“御宅文化”现状及影响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参考文献】

[1] 夏永林.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安晓.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实证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4.

[3] 谭江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9).

[4] 胡发刚.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5).

[5] 肖风桢.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6] 黄飞.大学生网络消费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杨 青(1993-)男,江苏盐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

第14篇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00―06

引言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购物方式也日渐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之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之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而在网络应用方面,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超过娱乐类应用用户增长,网络购物用户在2010年底已经达到1.61亿,年增幅48.6%,是增幅最快的互联网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 的年增长率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1]。

在日益增长的网络购物人群中,大学生是一群值得关注的群体,根据CNNIC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几个主要的B2C和 C2C购物网站中,18-30岁的青年人是主要的购买群体[2]。而大学生网民群体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达43.1%,高出整体网民15个百分点[3]。目前的大学生多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对海量信息、快速更新的媒体与技术、互联网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又是在物质商品丰富、后现代特征日益显著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消费理念开放、前卫。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即将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经济活动的一代,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必将影响未来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研究将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探究大学生网络途径购物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学生进行归类,形成比较清晰的类别特征。

一 文献综述

网络购物是指网络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购买商品的行为和过程[4]。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通常分为三类:生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购买动机,具体体现为维持生命动机、保护生命动机、延续生命动机、发展生命动机等。心理性动机是由消费者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引起的行为动机。一般心理动机可分为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常顾动机三种。社会性动机是指消费者由于所处社会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法律、风俗习惯、科学教育、经济状况、阶层群体等的影响,而产生的满足社交、归属、成就、尊重、自我实现等社会性需要的动机[5][6]。

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动机既与一般的消费者存在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消费动机是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标的购买动机,这是大学生消费心理中的基本动机。高校学生的趋同性动机明显,在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较为突出[7][8]。年轻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此消费中追求个性化的自我表现动机也比较显著[8][9]。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研究网络购物行为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型,这是因为研究网络购物不仅仅要关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消费动机,还要关注消费者对购买途径,即信息系统的采纳动机。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从理性行动模型(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中发展而来,专门针对信息系统采纳所创建的模型。他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这两个系统使用者的信念作为计算机接受行为的重要相关要素。“感知有用性”被定义为预期的使用者主观认为使用信息系统能够增加其在组织环境中绩效的潜在价值。“感知易用性”是指预期的使用者希望使用目标系统不需花费努力的程度。研究表明,作为经济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大学生,对商品价格十分敏感,网上商店往往比传统商店价格低廉, 从而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另外,网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可以省下时间从事学习或者其他活动。这些“感知有用性”都会激发大学生利用网络购物的求廉动机、求便动机[10]。

消费者追求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与享受感也是近来研究的关注点。根据Hoffman和Novak的研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环境中,娱乐与享受感能为使用者提供额外的收益[11],这种感受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影响。Koufaris等人的研究表明,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会使得在线消费者再次光顾网站购买商品[12]。国内的一些研究也显示,网上商品的丰富与多样化,能够满足大学生追求新潮、时尚与乐趣的消费动机[10][13]。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文献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理论模型出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演绎过程。较少有研究直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挖掘其网络购物动机的丰富与多样性。为此,本研究首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利用北京大学暑期学校,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0名具有网购经历的同学进行了1小时45分钟的焦点团体访谈。研究者对访谈录音进行了转录整理,并采用Nvivo 8.0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汇总,形成了19个与网络购物动机相关的表述。

在焦点团体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编制了调查问卷,将访谈所获得的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相关表述作为调查问卷中动机部分的题项。在问卷调查阶段,研究者将北京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该课程是全校公共课程,选修学生均为本科学生,来自于全校各个院系,年级分布广泛。最终发放问卷198份,回收196份,回收率99%。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1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基本状况

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0.5%,女生占49.5%,性别比例均衡。具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7%,从来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占16.3%。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尝试过通过网络进行购买活动。

在具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当中, 69.3%具有1年以上的网络购物经历,属于网购的熟手,如表1所示。在网络购买频率上,多于一半的大学生每月都在网上购物,有14.6%的学生购物比较频繁,达到每月3次以上,如表2所示。

从网购的消费水平来看, 55.3%的大学生每月网购的平均支出少于100元,也有8.6%的学生每月网购的支出多于300元,如表3所示。

网购的商品种类方面,书籍等文体用品是学生们网络购买最多的商品,其次是服装类,配饰、数码产品、虚拟产品等也是大学生消费比较多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网上进行的大宗消费,多集中在数码产品和虚拟产品方面。前者包括电脑、手机,后者包括机票、宾馆预订等。

如图1所示:

2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针对19个探寻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题项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015E3,如表4所示,概率p小于显著性差异水平α(α=0.05),说明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0.75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共提取6个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66.942%。表5显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本研究将6个因子分别解释为引发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交际/娱乐动机、求便动机、权利动机、兼顾动机、成就动机以及独特/新奇动机。

交际/娱乐动机是指大学生有通过网络购物,实现他们与人交往、娱乐自我、享受过程的需要。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在网络购物的时候会浏览别人对商品的评价,在网上向他人咨询,加入某些社区,或者将提供信息的人添加为QQ好友等。这些活动扩大了大学生们交际的范围,使网络购物成为大学生交友、通过网络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同时,娱乐自我与享受过程也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追求,由于虚拟世界中的购物网站更容易将游戏等娱乐活动与购物组合在一起,添加了趣味性,大学生网络购物常常将娱乐与享受的需要加入购物的过程中。

求便动机是指大学生希望在购物的时候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与体力而获得最好的商品。大学生课业繁忙,加上各种文体、社会、娱乐活动,使得他们用于购物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且他们购买能力有限,因此,省时、省力、便利是他们的需求。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有对他人、群体、社会产生控制、直接影响或潜移默化影响的需要[14]。大学生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更加希望自己成为独立、自主、对各种事物具有掌控能力的人。即使在购物等经济活动中,也希望信息能够公开、透明,使自己有权力依据可信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决策。在后现代这种去权威、去中心化,追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社会文化中,这种需求可能在年轻人的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兼顾动机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群体中比较明显。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计算机、网络、手机、MP4等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94%的北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 [15]。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学生们一边写作业一边聊QQ、浏览网页。这种类似计算机并行处理、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特点被归结为“数字化原住民”的特点。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点击鼠标的网络购物正好符合了大学生做事情喜欢并行处理的特点。

成就动机被定义为“对相关的被评价效能施加影响”[16]。每个消费者都追求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的成就感,特别是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大学生而言,对这种成就感的追求尤为明显。更重要的是,网上购物能力更多地可以转换为互联网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的综合与评估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信息素养能力高的大学生更容易比其他学生具有成就感。焦点团体访谈发现,网上购物的大学生也都认为自己比不网购的学生计算机能力、信息素养更强。因此,在网上“淘”到好的商品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独特/新奇动机是指个体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新鲜事物的需要。大学生是个性开放、自由、敢为天下先的群体,他们喜欢新鲜、新奇、先进的东西以彰显自我的独特性。特别是后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趋势,互联网使世界成为彼此不再遥远的地球村。大学生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一发展的群体。他们通过网络与各种文化进行交流,而网络购物有机会让他们购买全国以至于世界各地的各种新奇事物,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访谈中,不少大学生们都谈到他们在网上购买了新疆、云南的特产,越南、日本、韩国、甚至欧美的产品。网络购物的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独特/新奇的需要。

3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还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因子分析中得到的6个动机因子作为分类数据,将具有不同网络购物动机的样本人群进行进一步细分尝试,结果发现将样本人群分为3类比较合理。从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见表6,各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各因子差异显著。

表7显示了聚类分析最终类中心点,本研究根据数据将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分为:

(1)追求自我掌控、看重成功体验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较强,希望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被别人左右。即使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希望尽量获得正确的商品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他们对成功比较期待,也看重从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中获得满足。

(2)追求互动亲和、看重省时便利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比较注重人际交往的价值,开放而愿意结交朋友,网络购物也是他们结交朋友,建立亲和关系的途径。这群大学生也比较看重网络购物的方便、省时、省力,节省下来的精力与时间可以投入到他们更加喜欢的人际交往等活动中去。

(3)追求独特新奇、看重并行工作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更具有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全球化的意识让他们对异域的文化、商品充满兴趣,愿意尝试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他们还具有数字化时代年轻人的特点,喜欢多媒体,更愿意在网络上消磨时间,而且并行地处理多种工作是他们的习惯与特点。

四 总结

本研究关注在大学生中日益普遍的网络购物现象。通过焦点团体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以北京大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调查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利用因子分析,将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归纳为交际/娱乐动机、求便动机、权力动机、兼顾动机、成功动机以及独特/新奇动机。并通过聚类分析,将网络购物的大学生群体进一步细分为追求自我掌控、看重成功体验类型;追求互动亲和、看重省时便利类型;以及追求独特新奇、看重并行工作类型。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网络购物动机既体现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又凸显了后现代社会、数字化时代青年学生的独特文化特征。

本研究基于全国各地高校的10名学生的访谈编制了问卷,施测对象为北京大学的196名学生。由于访谈样本还不够广泛,施测对象样本数还不够大,研究结论容易受到样本人群特征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本研究还将进一步修改调查问卷,并对全国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期更好地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与解释。

参考文献

[1]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2]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dzswbg/200912/t20091203_18410.html.>

[3] 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qsnbg/201004/t20100426_18399.html.>

[4] 韩小红,网络消费者行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3):4-5.

[5] 杜金柱,陶克涛.消费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0.

[6] 姚文琦,任立钧.消费动机与购买行为[J].经济科学,1987,(3):27-30.

[7] 王博,刘会欣,李志. 高校学生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20): 137.

[8] 盛佳丽.80后大学生的消费动机调查与分析[EB/OL].

< epub.省略.>

[9] 葛幼康.浅析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及营销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 97-100.

[10] 郝文静,郭王娟. 大学生网购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0,(2) :51-55.

[11] Hoffman, D. L., Novak, T. P.,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 5068.

[12] Koufaris,M.,Kambil,Ajit,& Barbera, Priscilla A.. Consumer behavior in web-based commerce:An empiric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2): 115124.

[13] 章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机和障碍分析[J].沿海企业与技术, 2007,(6) : 170-172.

[14] Winter,David G,.The Power Motiv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3.

[15] 赵国栋,原帅,王珠珠.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 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4) : 147-162.

[16] Mcclelland, D.C., The Achievement Motive[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1953.

Motivations Underly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aking Peking University for Example

WU Xiao-meng1 XIE Zan2 JIANG Jing3

(1.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2.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Being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motivations underly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Using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survey, the study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research found 6 motivations of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hey are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onvenience, power, parallel, achievement and uniqueness/novelty motive. Finally, the study divided the students into 3 clusters: students of pursuit of power and achievement, students of pursui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venience, students of pursuit of uniqueness/novelty and parallel. Although some of the motivations of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are same as the general consumers, they have shown many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in postmodern and digital age.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motivation of onlin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