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屏边 苗族 文化

1.屏边县苗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屏边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苗、汉、彝、壮、瑶等17个民族,总人口15.3万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18%,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观念性文化等多种多样文化。屏边的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带,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塑造出了一系列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性文化模式,刀耕火种盛行千年不衰。围绕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苗族早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自的生产性文化体系,伴随着耕种过程,一系列农耕礼仪为特征、反映民族神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展开。

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屏边苗族,为了生存,还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顺应和利用客观的外部环境,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性文化,同时衍生出相应的人生礼仪。例如:“苗族鸡生”、“纺麻”、“织布”、“手工刺绣”、“蜡画”、“民歌民谣”、“花山节”、“苗族服饰”等等,时代在前进,人类在进步,这些生活性文化也常处于流变之中。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屏边的苗族生活中,观念性文化也有所不同,其中,就有较大差异。规范性文化与人们的行为紧密联系着,常常从人们的行为方式中表现或折射出来。道德作为一种规范性文化,是一定的民族群体所认同和接受的人际行为准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通过相互交流、交融、其文化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精神也不断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许多与中华民族一致的伦理倾向和道德品质,如讲礼仪、重情感、重承诺、疾恶如仇、尊老爱幼、以群为重等。这些规范性文化中包含着的道德传统,是苗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坚实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材料。

2.屏边苗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2.1理性地对待苗族生活性文化事象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每一个文化事象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历史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有的文化事象被淘汰了,有的自行消失了,有的至今还保留着。屏边的苗族也有许多至今还保留并仍起作用的民族文化事象,这需要我们去理性地分析对待,不能采取“一刀切”或“一锅煮”方式,应分清情况,分别对待处理。有的苗族文化事象无先进或落后之分,不会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冲突,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苗族服饰、苗族歌舞等。对于这些文化事象,可以无须干涉,任其发展,或者略加引导,使之在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丰富苗族群众的生活方面发挥作用。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如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供男子上学,不让女孩子上学;迷信,不信科学,生病不到医院就治,而要搞迷信医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等等。对这些文化事象,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能力,教其扬长避短加以改造,使之化害为利。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方式基本一致,如苗族人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讲诚信、以群为重,尊老爱幼,以重情感为基础的自由婚恋等。对这类文化事象,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让它们成为苗族进步,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社会不断进步,屏边苗族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地得到改善,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着。

2.2批评性地传承屏边苗族规范性文化

面对屏边县苗族传统的规范性文化,我们要用现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检验,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以取舍、改造、传承发展。民族习惯法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于民族社会中的“法律”,在现阶段,一些苗族习惯法在屏边县的苗族社会的一定范围内仍发挥着作用。对待这些民族习惯法,我们不能用“一刀切”,应加以区别对待,只要与国家法律政策不相冲突的就保留,让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主动运用国家法律来指导和引导它们的演变和发展。苗族禁忌习俗中,既有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有迷信与偏见的沉积。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看待苗族禁忌,破除那些毫无道理的迷信的、愚昧的禁忌,保留那些有一定科学性的,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禁忌。各民族的传统理论道德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遗产,采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对的,阻碍人和社会发展的旧的社会理论道德,我们应该摒弃,对那些属于社会公德层次的道德,我们要直接保留略加以改造,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砖石。

3.小结

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生活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当支撑一个群体的精神生活的民族文化被破坏,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法谈了,社会的进步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应成为矛盾。因此,建设苗族的文化,可以改善苗族精神面貌,为苗族地区注入活力,提高苗族人民的整体素质,为苗族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应充分重视苗族地区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尽量减少时代变迁对苗族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总之,面对屏边地区的苗族文化,我认为要用现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检验,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使传统优秀的苗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让它们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第2篇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过程中,把创业作为根本,把创新作为动力,把创效作为目的。创业是创新、创效的基础条件、创新是创业、创效必须的灵魂和源泉、创效是创业、创新的必然结果。三者辩证地、紧密地统一在一起,就会使企业上上下下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中原油田在围绕着创业、创新、创效,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把解放思想作为关键。教育和引导员工切实做到敢想敢为,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争一流。立足于“干”,切实做到发展第一,大局为重,干事创业,自强自立;立足于“放”,切实做到多予少取,放开搞活,支持创业,善待百姓。对思想解放、观念新潮者,要多加鼓励。对思想解放、干事有成者,要多加支持;对思想解放、偶有失误者,要多加包容;对思想解放、遭遇挫折者,要多加保护。引导职工发扬“创业”精神,在油田改革任务重、发展困难多的情况下,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搞好二次创业,谋求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引导职工树立“创新”观念,围绕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创新增效益,以创新谋发展。引导职工增强“创效”意识,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向工作岗位要效益,向工作效率要效益,向工作质量要效益。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十分注重靠人才素质形成新优势。油田明确地把人置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高地位,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企业文化管理上强调人的情感关联和精神激励,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通过对人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的塑造、引导和弘扬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开发职工的潜能。油田注重培养职工的文化理念,帮助职工建立认同感。文化理念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端,企业文化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人才、管理、质量和市场等方面希望达到的目标,油田坚持对照企业文化理念,认真检查现有管理规章制度中与之不相适应的或是相对滞后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使管理制度真正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同时,通过文化理念的贯彻执行,促使员工在对管理规章制度的认识上,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在对企业生存发展意义和价值的分析上,从“企业是挣钱的地方”转化为“企业是事业的起点”。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帮助员工完成认识转变,建立认同感,把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文化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使之在个人工作中逐步理解,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员工认真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勇攀科技高峰。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教育,加强厂规厂纪教育,进行企业理念、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教育,培育和塑造员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情商,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发展。中原油田涌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楷模――王中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技术工人何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发挥了十分有效的榜样示范作用;涌现了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的英雄安长印、郭世国,激励人们以英雄为榜样,弘扬社会正气,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行动,充分展示了石油人的风采。

中原油田把广泛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油田采取多种形式激发青年职工的创新意识。各级团组织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团员大会,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一线青工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人员的责任,而是每个企业职工的责任,更是青年职工的责任,培养了“企业处处需要创新,青年人人应该创新”的意识,营造创新“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掀起了广大青工你追我赶搞创新、比贡献的技术创新。

第3篇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

群众文化姓“群”,那就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即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出于群众生产劳动之余丰富自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自主创作、自我欣赏、自觉传播达到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消除身心疲劳、获取自身满足和快乐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二人转,内蒙古、山西一带的二人台,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中的“打坐腔”,它出现在劳动休息的田边地头,农闲时节的家庭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劳动密切相关。歌唱的内容就是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参与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开发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其欣赏者、娱乐同样是参与者自己,其群众文化的自我性十分明显。这样看来,群众文化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实的社会需要和鲜明的公益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一不在突显群众文化的自我性。

(二)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

如前所述,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它是一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以满足自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群众性是其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根本特性。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在传承、创作、创新、管理等方面,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把群众的需要、喜爱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而不是削弱。群众文化建设源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建设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粮食,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旨。再从党文化方针看,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是坚持群众为主导,强调群众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强调只有把人民大众放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首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党的文化工作方针落实在服务群众这一宗旨上。群众文化有其自发性,它由群众自发创作、自发传播,这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性所决定的,是离不开群众的。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就应依靠大众,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开展文化创作和文化管理,从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大众劳动之余的活动,但它是人们的集体性活动,因而也就有了社会性,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具备了社会功能。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调剂功能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是需要调剂的,因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因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精神出现不正常或不平衡时,就需要调剂、平衡,以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或生活。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艺术形式,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都是人们在排遣某种情感或调剂平衡精神状态时产生的,人们在欣赏或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就能实现情感、意志、愿望、体力等方面的调剂或平衡,从而更好地参加工作,更好地生活。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再如内蒙地区的“爬山调”,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歌唱者,大多从事野外工作,如放牧、田间劳作等,这些劳动者,常哼唱着小调,一边劳动一边哼唱,进而“创作”出许多民歌。再有陕北民歌《掐蒜薹》,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情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的作用便是在劳动中调剂情绪,抒发感情,激发劳动兴趣,恢复体力,以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由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产生,起始是为了抒感,调剂情绪,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劝善向上的内容,也就融入了教育内容,群众文化因而也就有了宣传教育功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具有感化育人功能的原因。随着宣传的需要就利用了这些文化形式,加入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经常说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做到寓教于乐。同时,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其审美水平,进而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高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再现,使需要传播的信息雅化并向外扩散,提升其宣餍Ч,也让观众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陶冶做人情操,深化人生涵养,更使美的道德观念、思想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创新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视域;高职院校;珠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获得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在信息化技术被重视的同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珠算的存在与传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将珠算从基础课转为选修课,社会中的鉴定工作减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类比赛被取代。笔者拟从人们对珠算文化理解偏颇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重视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一、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计510项。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等运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一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珠算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珠算知识普及教学的教师,我感到欢欣和鼓舞。申遗成功意味着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珠算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的意义

珠算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专项计算技能课,开设珠算课是大学生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算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珠算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还能以此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力。高职院校等有关部门当责无旁贷,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发挥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珠算加减、珠算乘除等训练模块,通过技能训练,以动手操作为基础,调动手、眼、脑协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信心、积极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培养韧性和持久性。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珠算技能训练不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珠算教育事业,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从1950年起在学校广开珠算课,财经、商业院校和一般中等专业院校也都开设珠算课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或缺乏珠算教师,一般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80年代职业教育大发展,凡开设财会、统计及管理专业的学校均开设了珠算课,这些学校为了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珠算在内。同时,为适应社会对珠算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专门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训中心、训练班也应运而生。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及文化内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运算技能逐渐被替代。珠算课程在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地位,有些学校把珠算课程列为选修课,甚至不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社会中的珠算鉴定工作也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珠算比赛活动被珠心算所取代,参与对象是儿童,而面向社会或高职院校的珠算比赛基本被冷却。很多人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算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认为珠算没有存在的必要。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计算功能,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没有从珠算教育和文化传承角度重新认识珠算存在的意义。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充分认识珠算独特的优势

珠算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珠算和计算机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相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不失其先进性。珠算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数字计算在算盘上得到形象的再现,如果训练得当,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计算机,速度快,准确高效,灵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还具有启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选用合适的珠算教学方法。珠算教学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就是教师上课时按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讲解、举例、演算,最后布置作业下课。整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课程都不适宜,尤其是珠算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定位时,先在教学算盘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盘上只有一档有一个上珠靠梁,空挡表示零,于是提出问题:积数有几个零?怎样才能避免多写零或漏写零?这样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所提问题上。之后再讲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抓紧基本功训练。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其基本功内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必须从抓基本功锻炼着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诀、记数、看数、运算等内容。

3.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以简练而又生动的讲授把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难点,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准备一些课堂的小比赛,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三)定期组织珠算技能鉴定与比赛,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珠算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当前,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珠算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站在传承、弘扬与发展的角度,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大珠算观,通过珠算的宣传,借助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恢复珠算课程和普及珠算教学,加大珠算师资培训,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扩大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训练和鉴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珠算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对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发挥出自身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赵慧.珠算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4,(45).

[2]王丽.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4]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会通稿[J].珠算与珠心算,2013,(6).

第5篇

关键字:庭院空间 ,传统, 现代, 行为因素, 继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long with years of change,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from ancient developed so far,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already have great changes, Different s era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r, these factors are given "courtyard" a different meaning. In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courtyard will find modern life pulse, like it in one thousand, as it is to come into every time. Traditional gene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modern elements, it is not a return to the past, also not to enter a foreign land, but to clear and strengthen modern in the world at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reality projection, the traditional time and coexistence.

Key words: garden space, traditional, modern, behavioral factor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前言:人们在逐渐适应由高架桥与高楼大厦所构成的城市形态的同时,也逐渐适应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与紧凑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自然随之改变。为了能营造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缓释人在现代都市中的巨大生活压力,人们迫切需要营造属于自己的庭院。然而庭院类型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物,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传统中的精髓——庭院文化来营造更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虽然庭院的概念有所变化,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庭院意境的营造。庭院意境就像庭院的魂,它不仅影响着庭院设计的品味还映射建筑与人的思想层次。当然,在当今社会生产力下,传统庭院文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造园的民族形式或民族风格再要维持下去是办不到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传统庭院空间的意境营造手段是值得借鉴的。学习的不是庭院形式,而是一种营造意境的手法与时空精神塑造。因此,正是基于这种目的,试图对传统庭院空间的形态构成与设计语言进行归纳与辨析,对传统庭院如何转换机制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做一尝试性的探讨。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景观创作中,对庭院空间的运用进行了很多尝试,其中大部分有意识地提到与传统庭院的文脉关系。它们当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与设计宗旨相去甚远。设计者希望人们能感受到传统的韵味,而使用者却往往感受不到。除了功能形式等外在因素,更深的误区是传统庭院中的空间意象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对意境的追求就更欠缺了。

中国庭院,作为东方庭院设计的一个主要代表的分支,源远流长的好、美就不用多说了,是介于人和自然之间的。中国庭院是植物基本上采取自然式,石材是叠石成山,但是中国的现代作品好的不多,为什么呢?某些庭院空间中因意象的缺失导致传统意境丧失殆尽。有的设计中,庭院成了仅仅满足采光通风的功能性天井,自无意境可言。大部分还丧失了传统庭院意境的重要源泉,就是主题性。传统庭院通过文化的引入引发人的联想,触动人的心灵,而不少现代庭院既无传统文化,也无现代文化的引入,缺乏使人伫足、倾听、畅想的主题。这些传统意象特征的匮乏,终于导致意境的丧失。某些现代庭院设计由传统庭院形式照搬而来,认为其意境也可随之而来,这种意境的照搬是不会成功的。意境是主客体的情景交融,是每一时代生活的艺术化,时代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仅借用客体的形式,只能引发对遥远过去的回忆而不能与当代生活形成共鸣。没有分析传统庭院产生意境背后的意象构成或没有认清它们的关系,仅对诸如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等描述性的手法或是堆山叠石等形式要素加以继承,结果是月湖石泛滥,庭院空间琐碎不堪,局部的趣味代替了整体的考虑,所谓的传统意境也就被曲解了。

我们看到现在一些哪怕是开发商做的非常提倡的作品,也是以建筑在中国中式建筑上单索比较多,真正在园林上探索的比较少。中国会把石头有一个叠法,这样就可以代表山,这样的一个优秀传统在当代庭院设计里面很少有探索。在日本庭院设计中虽然庭院更加拘谨,但是因而控制的力度更强。庭院中的所有东西都是严格控制他的比例尺度,比如说灌木有多高,30公分高,它永远是在30公分高,植物也是一样,它不能让它长高。形状与大小都是在设计师的严格控制下,这样的一个形式,哪怕是自然生长的东西也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控制的。它的庭院也是千年基本上维持原貌,但是日本通过了明治维新和新的运动之后,日本当代的景观设计是非常先进的,这就是因为他很多的庭院设计作品是加入了很多建筑的要素,是由建筑师创造的。里面与其说是庭院设计师,不如说是每一个东西都当做雕塑在创作。所以一谈当代庭院设计作品,谈东方往往在世界人的心目中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因为它不仅有传统,而且还走向了当代。

如果深入分析传统庭院的意境营造,首先要从传统庭院本体、文化内涵、文化的精神层面进行分析与理解。再次,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行为,以及在这种特定大环境下的庭院文化衍生。人的行为总是与文化相联系的,人的行为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社会文化的精神层面所要探讨的必然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制度、准则与思想,它不仅是指导活动者在庭园中的行为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是庭院的文化塑造所要继承与扬弃的传统守则。

那么,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庭院的“意象”入手分析。庭院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在庭院空间中,各层次的形式构成要素,如建筑、构件、花木,都可被感知而形成“象”。庭院中生活的人,作为审美主体,他的情趣决定着审美意象中的“意”。在庭院要素的创新中,整体性依然是制约设计的首要原则。要素组合不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那样简单,而应在众多可能性中寻找那些和谐统一的组合方式。通过要素形式的变化、重构,达到要素层次传统与时代的共生,并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

在现代庭院设计中,往往我们要利用符合时代背景的元素,也就是利用新结构、新材料、新色彩来营造一个符合时代精神与人类审美的庭院景观。各种新结构的发展必然会给庭院空间形态带来全新的概念;再加上新材料的层出不穷,新的材料与传统并不矛盾,采用创造性手法可在传统基础上有新的感受。传统图案应该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而传统建筑对美、质的追求也应在当代庭院得以体现。利用空间、环境、结构、材料及光影的独特处理,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当代审美与传统意境的融汇。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各个地区基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在空间观念形成以及相关空间属性与内涵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分支,而各种分支同时也代表了各个民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在当前同化的步调上我们所忽视的文化继承的一个方面。所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特征方面,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个建筑空间体系较之其他体系更为熟悉,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所了解的世界文化形态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不比西方文化的显得弱势,而且在中国文化的积淀上有着深厚哲学意义的那些传统思想模式在讲究个性发展的今天的也极具指导意义。

中国庭院的发展不在与对传统的模仿,也不在于对现代风格的过分追求;而在于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利用现在的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灵魂的庭院,也就是说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唯一不能丢失的是庭院的魂。

参考文献:

[1]李允.华夏意匠.[M].香港: 龙田出版社, 1980.

第6篇

关键词:粤商文化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传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77-03

一、粤商文化及其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粤商又称为广东商帮,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合称为“五大商帮”。粤商由广东本地的三大民系以及其他民系组成,包括广府帮、潮州帮、客家帮以及其余广东各地帮,具有敏感、勤劳、刻苦、务实、低调的特征。

粤商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文化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历史地位。广东文化融合了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征。广府文化特征既有古南越遗传、中原文化传承,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多元化构成因素,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广府人颇具开放性,敢于吸收、模仿和学习西方文明,视野宽广,思路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非常强。广府帮最典型的代表是粤商十三行,粤商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学习西方的思想、科技、商业,最早接受外来商业文化的代表。潮汕文化是闽文化的西渐和潮州的“福佬”文化融合形成的。潮汕东南濒临大海,发展海上贸易,长期面对惊涛骇浪,培养了潮汕人坚定的意志、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又吸收了南方百越族土著居民的精神气质,走出大山,飘洋过海,散居于世界各地,适应能力非常强。这种文化差异性构成了粤商人文品格的价值多元,处事讲究,兼收并蓄的特征。寓于岭南文化之中的粤商文化,最显著特征是开放、务实、平等、创新、包容、灵活。从十三行“潘、卢、伍、叶”四大富商的陶瓷、丝织、工艺品等海外贸易开拓形成的“开海贸易”,在一百多年中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广州行商;到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先行一步”的广东企业家群的兴起,推动广东的产业结构从“珠江水、广东粮”,到“岭南服、粤家电”,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广东经济发展奇迹;再到以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粤商的崛起,为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粤商文化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在于开放的心态和吸纳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形态,推动现代商业文明的建立和发展;重商务实、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气概,有助于培育现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粤商文化中不利因素也阻滞了广东企业的发展,如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企业缺乏战略研究,不注重品牌建设等。

粤商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包容性、务实性、平民性,粤商文化的主要传承特点为开放思想、务实精神、平等意识、勇于创新、兼容并包、灵活应变。粤商文化的缺陷在于缺乏历史情怀和文化自觉,容易将经验代替制度,善于拿来而缺少自主品牌建设理念,表现为过多注重现实利益和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及文化价值,轻战略,轻品牌,轻运作,缺少长期谋略和布局,品牌建设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等。

二、广东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要求

广东企业发展参差不齐,选择在广东创立和快速成长起来的广东本土龙头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研究,其职业要求和用人标准对大量的广东中小企业有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本研究选择了广东知名企业格力电器、长隆集团、恒大地产、平安保险、比亚迪、广汽、广百、志高空调市场营销岗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进行调查。

从这八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岗位职责描述分析,撇出产业背景与产品特征因素,主要的任务包括:组织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需求,指导新产品的开发,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负责销售区域内销售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完成销售任务;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扩大产品销售范围;负责辖区市场信息的收集及竞争对手的分析;管理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客户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计划;负责组织策划,落实公司专项、大型促销活动,并对促销进行效果评估和跟踪等。

而对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每个企业都会按照自身的企业文化特点提出要求。志高空调对员工的能力要求除了专业素养要终身学习,知识共享,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员工间要坦诚相待,包容理解;要有危机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有全局思考,多谋善断的改革创新能力。长隆集团以打造世界级民族旅游品牌为企业目标,用人要求“品德为先,勤劳为本,业绩为上,能力为准”。以“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格力,以“成就格力百年世界品牌”为企业愿景,要求员工勇于承担责任、锐意创新、团队协作、追求卓越。广汽则以“卓越的国际化企业”作为自己的企业目标,提出“广和,包容世界;广远,放眼全球;广益,贡献社会”的价值观。恒大作为“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精品地产领导者”实行的管理模式标准化、项目选择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建筑材料标准化、项目招标标准化、工程管理标准化、项目营销标准化,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融入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员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岗位行为。平安保险拥有完善的管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机构健全、职责清晰,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企业文化。广百集团以“五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理念,是广百员工行动的纲领、工作的标准、处世的观念,这五种颜色分别为红色文化代表竭尽全力精神;紫色文化代表科学发展创新精神;蓝色文化代表务实的精神;绿色文化代表对人才渴望的精神;橙色文化代表尊重理解关爱的精神。

分析这些企业的文化内涵我们发现,广东企业在传承粤商文化方面已经自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强和修正,如强调务实、创新、包容和开放,这是粤商文化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广东知名企业一致坚守的基本标准。同时,对粤商文化中消极的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修正逐渐消除不益影响,如加强对制度建设、品牌建设、企业战略的重视等。不可否认,涵盖粤商文化要素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为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新粤商精神。企业员工需要接受并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用人的衡量标准和职业要求也以新粤商精神为基准,即具有专业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积极的竞合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突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理想;具有优秀的品牌意识和制度思想;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三、融入粤商文化传承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商科类的突前专业,将粤商文化传承融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即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弘扬新粤商精神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紧贴企业发展需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被动地安排学生实习,从事简单的普工工作,人才培养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为主。企业基本不参与育人设计,更无法融进育人过程,企业资源和要素不能融入教育体系,企业文化精髓与学院文化教育相互隔断,无法形成粤商文化的传承链接。近年来,我们重新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工读交替、练岗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产业要素,尤其是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进程按照企业需求分段工读交替;企业参与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负责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为见习学生安排指导师傅以达到练岗的目的;企业为学生合理安排顶岗实习的岗位,并配以指导师傅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岗位教学任务;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等。学生在第一学期以基础课程以及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主,在接触专业之初就融入粤商文化内涵的企业文化养成教育,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分别为学生讲授传递;第二学期安排两周的专业见习,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第三学期安排一周的校内“工商模拟市场”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实训由学生自主组建经营单元,自筹资金,学校提供市场场地和市场设备,学生通过拍卖获得经营场地,缴纳场租、税收,学校和参训学生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规范经营行为,最后评出实训优秀团队,给予重奖。第四、五学期分别安排两周的多岗位顶岗实习,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自主实习,企业将新粤商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行为和岗位规范,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逐渐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职业准则;第六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已经完全成为职业熟手。这种模式在与广东碧桂园集团、广州永华红木家具公司、合富辉煌等企业的深度融入式合作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文化育人的优势。

(二)构建具有新粤商文化精神的专业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重点提升营销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新粤商文化气质。课程体系由基础素质模块、职业平台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四个显性模块与一个旨在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和自主学习的隐性模块的“4+1模块”组成。在基础素质模块中设置“总经理课堂”,由企业高管任教,以讲授企业文化为主;设置岭南文化和粤商历史的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粤商文化的基本精神。在职业平台模块中,设置团队合作与沟通课程,包括拓展训练等,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讲授,以增强学生的竞合能力;增设创新思维课程,主要讲授创新的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中,开设品牌战略与市场策略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品牌意识;在隐性模块中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面,要求课程案例教学以广东企业的真实案例为主,课内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须以合作企业为产业背景。在粤商文化氛围里培养符合广东企业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形成孕育粤商文化精髓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三)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社会实践平台

校企文化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自在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熏陶。将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企业文化融入以陶冶情操和启迪心智为主的校园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传承粤商文化的关键环节。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

1.邀请具有典型粤商特征的企业高管到学校给学生开设企业文化的讲座。通过讲座传递新粤商文化精神,树立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如邀请广州花园酒店副总经理、广州药业王老吉项目经理、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运营总经理等为学生讲授充满新粤商精神的企业文化。

2.校企共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建立仿真或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模拟逼真的职业岗位情景,教学中融入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特征,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文化渗透性。如与广州云升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啡语”咖啡厅,训练学生们的店面管理、酒水营销、客户服务等技能。

3.校企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竞赛内容以专业知识和企业岗位技能为主,校企双方商定涵盖新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竞赛规则和优胜标准,企业提供优胜奖励。如每年一届传统的公关礼仪大赛,将西关文化、商业礼仪、职业妆容、才艺展示等涵盖其中,每年都有本土企业参与赞助。

4.企业师资进校园和学生课堂进企业。在教学中将产业背景特殊的专业课程委托给此类产业的企业主管讲授,如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委托广州中颐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经理讲授,讲授大量真实的粤商案例和企业文化。教学中也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广东知名企业总部众多的特点,将学生课堂搬进企业培训中心,由企业内训老师授课。如在广州七天酒店公司总部培训中心开设连锁经营店长的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5.合作企业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如与广州出易会已有十几年的合作,每年两届的广交会给学生提供销售、展会服务、制证等实习岗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作为隐性教学模块学分取得的标准。

6.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和经营活动。在企业员工培训中既输出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博雅理论,也能让教师感受强烈的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教师对粤商文化的理解。利用专业课程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如广告策划实务课程与广州赛马场汽车城合作进行广告市场调查,并为企业广告策划方案提供建议。

基金项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粤商文化传承的校商协同创新广东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A201304

参考文献:

[1]欧翠珍.粤商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第7篇

论文摘 要 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2] 何龙.编辑文化论[J]. 编辑之友,2002(6):22-24.

[3] 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 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 理论探讨,2001(3):97-98.

第8篇

论文摘要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3]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理论探讨,2001(3):97-98.

第9篇

【关键词】西府曲子 研究现状 意义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2JK0367)。

西府曲子综述

西府曲子是关中民间俗曲的一种,产生于先秦,形成于汉唐,盛行于元明,发展于明清,是由民歌小调在形成与发展的流传过程中吸收和综合其他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也有舞台戏、木偶戏、皮影戏等形式),民间也称为“曲子戏”。西府曲子流行于陕西省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扶风、武功等地区,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东、西、南、北和中五个声腔风格流派。东派以淳朴厚重为特色,西派以深情细腻见长,南派唱腔激越高亢,北派声音粗犷俗丽,中派则典雅柔和。

西府曲子是2500年前的音乐活化石,体现了浓郁的秦风遗韵,是关中西部民间音乐的缩影,是一部相对完整的民间音乐史稿,是研究关中古代文化与思想的一本教科书。近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传媒及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的冲击,西府曲子的听众日渐减少,演员也趋老龄化,西府曲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国曲艺活化石面临传承的危险,为此当地已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政府申报,使得西府曲子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日渐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

西府曲子的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学术界对西府曲子的研究也就十年左右时间。通过对中国几大知识库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的搜索,所得相关的学术论文与评论报道约2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10余篇,评论报道10余篇。对西府曲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西府曲子的形成、历史渊源、民俗关系和音乐形态等几个方面。

关于形成和历史渊源方面的研究如《西府曲子略考》、《西府曲子渊源与历史之新论》、《秦音妙曲传千古――2500年前音乐活化石》等,这些文章主要对其在产生、形成、盛行与发展的各个时期的情况作以简单介绍。在《西曲与陕西曲子再议兼与原作哲先生商榷》、《西曲与陕西曲子上》、《西曲与陕西曲子下》和《西曲倚歌考论》四篇文章中,对“西曲”与陕西曲子中的“西府曲子”在渊源、曲牌和相似之处与不同点上作了对比性研究。

关于民俗关系和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和评论报道如《凤翔西府曲子考察》、《陕西宝鸡西府曲子考察与研究》、《小曲如酒醉人心――凤翔县残疾人演出队元宵节演出记》、《西府人的精神家园――浅议西府曲子的魅力》等。在《凤翔西府曲子考察》与《陕西宝鸡西府曲子考察与研究》中,都从文化形态、音乐形态、社会形态等三个方面对西府曲子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研究,不同的是后者还从西府曲子的审美价值形态方面进行了探究,以剖析其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小曲如酒醉人心――凤翔县残疾人演出队元宵节演出记》、《西府人的精神家园――浅议西府曲子的魅力》等报道与论文,基本阐述的是关于西府曲子演出与传承和发展等方面的纪实性评述。在《西府人的精神家园――浅议西府曲子的魅力》中还讲述了西府曲子文化品位的提高是文人学士参与的结果这样的观点。在《浅析宝鸡关中地区西府曲子的文化内涵》一文中,从曲牌、社会功用性及审美等方面对西府曲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还有在《西府曲子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刍议》一文中,对西府曲子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从理论层面思考了对西府曲子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西府曲子之历史演变》与《人类学视域下西府曲子问题研究》两篇文章中,将西府曲子置于音乐人类学和人类学的视野下进行阐述,使学术界关于西府曲子的研究实现了对其历史渊源、音乐形态和民俗关系方面有了学术范式、理论观点和意识形态限制的突破,从而为西府曲子的学术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的研究途径。

综述上面列举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对西府曲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西府曲子的形成、历史渊源、民俗关系和音乐形态等几个方面,文章研究内容大体一致,相似之处与重复研究较多。对于西府曲子在词曲音高关系、风格划分、民间文化艺术特征、民俗学探微、审美文学特征、题材内容、演唱方法等方面的论述不足或不够深入。西府曲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原有整体的文化结构,变成了缺乏深层意义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化碎片,这一尴尬局面让我们不得不深加思索。

研究西府曲子的重要意义

1.研究西府曲子有助于这一艺术品种进一步发挥其素质教育的作用

西府曲子有着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提高大众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参与性极强,是西府人民喜爱的文艺活动,它以经济的方式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西府曲子对人们的素质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训练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丰富、美化人们的生活。西府曲子的唱词时而“雅”得清丽隽秀,时而“俗” 得直率俚俗。质朴明快的曲调加上健康向上的内容使西府人在享受的同时不自主地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而且凝聚文化向心力、增进族群认同感和人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诸多作用,因此研究西府曲子有助于这一艺术品种进一步发挥其素质教育的作用。

2.研究西府曲子对西府曲子在生存、保护、继承与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西府曲子就其艺术地位而言,可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奇珍异宝,在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现象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西府曲子已像众多地域性民歌一样渐渐得没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迅速发展,西府曲子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地和相应的文化背景,使得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传统音乐继承人出现断层。(3)受现代传媒的冲击,除了少数流行的西府曲子经典名段之外,广大人民群众不再对西府曲子情有独钟。(4)西府曲子的创作缺乏创新与超越,融入时代气息的新曲子太少。(5)作为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西府曲子列为文物的做法走入了一个误区,西府曲子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命,需要不断地保护与发展。上述几个造成西府曲子发展窘相的原因是传统生活内容的改变使西府曲子的发展失去了内在的活力;生活背景的改变使西府曲子的发展失去了外在的支撑力;功能的弱化,使西府曲子的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动力。

分析上述西府曲子在生存、保护、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深加思索,除了政府对西府曲子的弘扬、保护与重视,媒体对西府曲子的宣传与推广,各种研究会与专业研究发展机构力量的加入,社会各界广泛的参与响应,加大西府曲子继承人才的培养外,用新的艺术形式进一步发展西府曲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研究西府曲子有助于对其他民间曲艺的发展与再创作

西府曲子是诗与乐的高度结合,善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大众欣赏口味改变的影响下,大多数人觉得民间曲艺太土、太过时、不合时宜、不够时尚,使许多民间曲艺失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并逐步走向消亡。为民间曲艺创造一个新的生存环境,谋求民间曲艺发展的新道路是不少音乐有识之士不懈努力的梦想。如果能将西府曲子再创作产生过可喜成绩的经验加以借鉴,将会给其他民间曲艺的再创作带来新契机。

参考文献:

[1]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历史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8.

[2]曹斌.论社火的功用――以关陇社火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

[3]王正强.兰州鼓子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5.

[4]原作哲.陕西说唱艺术的萌生与发展轨迹[J].交响,1999,4.

[5]王岁孝.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

[6]邰潇玮.西府曲子略考[J].曲艺,2009,4.

第10篇

>> 多元文化视角下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回族经堂教育的研究 市场化视角下的回族舞蹈传播分析 传播学视角下的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传播研究 经堂的兴起与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的“灭火教育” 中国经堂教育溯源 青海农村经堂教育的处境与出路探讨 现代回族女性的困境 浅谈回族“踏脚”的传播形式 回族的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现代语文教学 微博视角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现代信息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实践 文化认同视角下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 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独立审计组织形式的选择 后殖民视角下的殖民传播 传播视角下的民族音乐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新闻传播 计算主义视角下的科技传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组织传播视角下的现代回族经堂教育 组织传播视角下的现代回族经堂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燕玲")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传媒科技的进步,人与信息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但是,各种信息通过大众传媒袭来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就伊斯兰传统文化而言,这种精神信仰正在民族社区内部慢慢弱化,为了挽救这种危机,在民族社区内部催生出了许多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回族经堂教育,希冀通过这种传播形式,使更多的人重新建立或增强自己的伊斯兰信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青海省西宁市某现代民间回族经堂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传播学理论了解它们如何通过这种经堂教育传播文化及它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伊斯兰教信仰;民间经堂;组织传播;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16-02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经堂教育”、“伊斯兰教”的文章类别,多为民族学、宗教学,表明学界目前通过传播学来研究现代回族经堂教育几乎是没有的。关于经堂教育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得知,多以研究传统经堂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变迁为主,如兰州大学丁士仁的《中国经堂教育溯源》,兰州大学马海龙的《改革开放以来回族传统经堂教育的变迁》。以组织传播理论,研究高校的传播活动或企业的传播活动的论文是常见的,如安徽大学周慧《组织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活动研究》。针对少数民族经堂教育的案例来做研究,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兴起的民间现代回族经堂也属于一个组织系统,通过自己的传播方式营造良好的信仰环境,不断提升地区穆斯林的信仰意识。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田野调查的形式对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回族社区进行分析,采用组织传播学理论来解读传播内容,深度了解现代民间经堂教育传播模式,分析其传播中的社会功能、传播效果。期望此研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教育问题,也为整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提供例证。

一、传统经堂教育的发展传播

传统的经堂教育指的是在清真寺中传播的一种宗教教育形式,只在清真寺这一特定场所进行,因为清真寺是穆斯林得以聚合在一起的地方,以清真寺为标志,逐渐形成了穆斯林的家园文化。经堂中的教师多以寺中的阿訇为主,或者由清真寺聘请相关的老师来讲经。伊斯兰教传统经堂教育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由陕西渭城人胡登洲一手创办[1]。他兴办经学,以培养伊斯兰教宗教人才为宗旨,当时的经堂教育即是传承伊斯兰教信仰的一种具体的方式,也是保护伊斯兰教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历史产物。自胡登洲之后,各地穆斯林不断兴办经堂教育,从而还延伸出了很多的回族经堂教育学派,有山东学派、陕西学派、云南学派、河州学派等,推动了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也对信仰传承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从历史来看,经堂教育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明朝闭关锁国导致的,这使得中亚的伊斯兰传教者无法进入中国腹地,导致教职人员匮乏。而当时回族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其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如何在汉文化环境中保留自己的,成为当时穆斯林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指出,“散居者意识是由受歧视与受排挤的经历而构成的”,而这种经历还包括共同的漂泊、苦难、调适和抵抗。这种相同的历史、文化与相同的背景和遭遇就成为回族人推动经堂教育的重要因素。明朝末年,经堂教育首先在陕西倡导推行,后来由河南、山东逐渐推广到全国,以后尤以甘、青、宁地区最为盛行[2]。也就是说,传统回族经堂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因宗教知识贫乏而导致信仰危机才不断产生发展传播的。就现代不断发展起来的民间回族经堂来看,这种经堂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到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的侵扰,导致信仰弱化、传播正确信仰价值观及为一些迫切想要回归信仰的穆斯林提供一个重新学习和开始的场所。

二、现代民间回族经堂教育

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回族社区以东关清真大寺围寺逐渐形成,这里基本居住着西宁市世代回族群体,从地缘上讲这里也是伊斯兰教传统文化最富集的地区。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人口约359138人,占全市人口的16.26%[3]。

不同于清真寺中的经堂教育,现在更多的民间穆斯林开始创建学习班来传播宗教知识。现代民间回族经堂较传统经堂而言,不再是专门培养宗教人员,他们来到这里除了学习宗教知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心灵的安宁。这类经堂教育从招收的学员层次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从传播模式上来看,更加趋于现代教学模式。虽然民间回族经堂教育较之规模与专门的阿拉伯语学员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特有的这种自发性对于更多的穆斯林群体来说,有利于信仰知识的传播。

1.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传播内容

通过对研究场域的观察得知,民间经堂学习是分阶段进行,以掌握的知识的好坏逐级考试升学,传播内容看似都不相同其实都包括宗教常识、圣训、信仰。所有班级大致分为初级字母班、古兰经学习班、词法、语法班。第一阶段主要学习阿拉伯语字母、圣训、信仰常识;第二阶段是古兰经分章节的诵读练习;第三阶段正式开始系统的学习阿拉伯语,包括词法、语法,单词的背诵,深入学习信仰知识、圣训集等。若按学时来算,系统完成全部课程并获得毕业资格需3年左右,相当于在一个非正式的教育系统中完成了初中学业过程。

2.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学员层次

从年龄看,目前已知的民间经堂中学员年龄跨度非常大,儿童、青年、中年、老年都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学习。从学历来看,经堂中学员的学历程度几乎都呈现低学历趋势,年长者多是小学文化水平,中、青年多以初高中学历居多。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小的学员,如儿童、青少年,基本是因辍学来到经堂接受教育的孩子。还有就是偶尔会在寒暑假期间,有在读大学生来经堂进行的学习。

3.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西宁市部分初具规模的民间经堂教育中,基本师资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学历层次普遍为本科,这部分群体遵循伊斯兰教“敬主、爱人”的核心思想,志愿加入传播伊斯兰教信仰的行列,为目前民间经堂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三、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特点

1.单步式传播

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学习,笔者认为整个学习过程基本处于单步式的组织传播模式,以经堂教育作为重要传播场所,对于缺乏伊斯兰教知识及迫切需要获得精神信仰的人群以单纯性的灌输知识为主。这种一对一的传播能够迅速将信息传播给学员,因为学员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准备接收老师所要传递的讯息的。在学习过程中较少存在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

2.传播具有象征性

在组织中,我们都利用自己或其他人所传播的信息来判断形势。因为我们对一致性的信号非常敏感,特别是对来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所发出的信号[4]。作为经堂中的老师,他们会通过一切的言谈举止传递信息,从而表明什么是需要注意的东西,这种方式能使学员以特定方式看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某些问题。例如从教师的穿着来看,女性教师都会带头巾,不露头发,穿长袖长裤的衣服,避免。这些细节就是一种象征,通过老师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学员逐渐注意自己的着装。

3.促进纵向传播中的下行传播

对于经堂教育所要传播的信仰知识,都是自上而下通过教师传递给学员。主要的传播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和所要完成的作业的说明,经堂教育的理念、目标以及社会作用。这种通过教师不断进行下行传播的方式能够促进学员不断了解伊斯兰信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以教育、灌输、说服为主要手段的传播活动。

四、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传播效果

民间经堂教育对于传播文化是有一定作用的,通过现代化的系统学习,不论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认知。虽然这种单向传播较为单一、枯燥,但对内心深处是一种洗礼和净化的过程。

从认知层面看,单向的传播对于学历层次较低的学员能够不断加深记忆理解,通过重复讲解,在精神和情感上对个人的信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坚守;从学员的心理层面来看,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影响,使学员转变学习态度,从精神上劝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从行为来看,通过经堂学习后,从着装、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很多学员从最开始在信仰上的迷茫到最后逐渐认可自己、坚信自己内心的信仰,从而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新生活。

五、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社会功能

民间经堂教育主要发挥着文化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作为的传承更需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不仅仅是宗教,更是众多穆斯林信众的精神力量。而经堂是传授信仰知识的场所,也是通过学习宗教常识不断完善自我、传承文化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和回族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学习教律,规范自身行为变得更为重要。从点滴间积累、约束,将这种文化得以传递下去。

六、总 结

人类必将走向生命完结的一天,现世纠葛,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心灵还是需要某些慰藉。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兴起不单是为了完成它传播的社会使命,更是想得到心灵归属的个体的反思之所。但是,回族社区中的这类民间经堂还存在诸多问题,师资的储备、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的适应等都需要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帮助。

第11篇

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现实意义

当翻开中国书法史,康有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书学上的变法思想是亘古未有的,其变法思想在《广艺舟双楫》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的问世奏响了清代“碑学中兴”的最强音,直接导致了晚清书学的革命。该文高举“尊碑”大旗,倾注了变革与创新的精神,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支持。虽然文论中有“主观”的倾向,但终不能“夺其所守”,使其书法观念和创作更见个性,更见创造力。

康氏的书学“变法”思想为后世的书法创作与书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准则依据;偏于阳刚的中庸书法美学观,为后世走以碑为主、碑帖结合之路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法的生命哲学观,更为书法加强真实性、原创性指出了道路。

二、当代书法创作得与失

当代,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杯赛展,品类繁多。继“中原书风”之后,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更大范围地寻觅民间书法的“现代性”。举凡钟鼎铭文、秦汉刻画、金文、瓦当文字、玺印文字、简帛文书、陶文、砖铭、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写经、买地券等,都成了他们学习的对象,他们发现了其中文人书法中所缺少的DD“骨血峻宕”、“风诗”、“谣谚”等特有的东西,一言以蔽之,缺少真情天性和原创因素,这些又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需要的,其代表人物是王镛、沃兴华、孙伯翔等。他们渴望着书法真实性和原创性这一生命形态。“因为处于发展阶段,充满了探索精神;因为随心所欲,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而这两个特征对于身处改革时代立志变法创新的书法家来说意义重大,他们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形式上的借鉴”。[注:参见沃兴华《再论民间书法》一文,《书法报》,2003年1月8日。]他们把自已的感受融进时代的脉膊里,不仅以最大的勇气继承传统,也以最大的勇气表现时代。正如黎东明先生所说“中国书法艺术千年来所奉行的造型服从于笔墨话语表达的原则,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与颠覆。当代书法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某种意义中具有清代碑学在延续之中的特征。但又不是在完全意义上的延续,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取向更为泛化,尤其注重在数量众多的传统民间书法遗迹中寻觅某种可能的‘现代性’,以其蓬勃生命力的艺术话语和自然直率的审美意象,转换成为作品的现代性因素。”[注:参见黎东明《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一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可以肯定地说,当代的书法审美层次在日益提高,创作方法日益多样,艺术风格日益丰富。古典书法、新古典主义、现代书法、学院派、流行书风等相继涌现,并且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力争大有作为。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书法发展新时期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章草风”、“手札风”、“仿古风”、“逸品风”等各种流行书风,如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三两年,我认为此种情况并非正常。我们承认其为书法当随时代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承认存在就是合理的客观价值,但不能回避新时期的书法创作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犯了和康氏同样的错误:就历史论,中国书法美的发展,主流是自然演变而不是自觉求变;就逻辑说,“变”有变好变坏两种情况,决不是“变”就美。如果说康氏为了实现政治上“变法”而有意忽略的话,那么我们当代人或许根本就没自觉地注意到“变”的另一面。有的不考虑自己的“底气”和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却变着法地去充当书法改革的“先驱者”和“追随者”,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充分反映出当代人的“急功近利”、“唯变为美”的浮躁心态。具体表现:一是创作主体片面追求“展览效应”,“形式至上”等倾向,使创作活动失去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依托而变成从形式到形式的产品生产;二是人格魅力和文化含量的衰落。沈鹏先生曾指出:“中国书法重视形式美,但不简单是‘构成’、‘结构’的美,中国书法如果失去深广的哲学、美学底蕴,便失去了灵魂。” [注:参见沈鹏《传统与“一画”》一文,《中国书法》,2003年第6期。]的确,从大师的优秀作品中可以透视出创作主体的学养、品格、精神、境界等,从外在的笔墨窥见内在深邃的文化内涵。就是在中国书协举办的人气指数最高的“兰亭奖”等评选中,评委们对字词写错、平仄倒置、答题露怯出现的频率之高,显得无可奈何。当然,出现上述情况有诸多主客观原因,但如何走出当代书法的窘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三、对策研究

与康有为时代相比,当代有如下四点优势:一是当代多元文化观念为书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历史机缘。这是一个多元文化观念并置的时代,因为任何对于这个民族的发展具有价值的文化诉求都能在现实中得以确认。和而不同,多元互补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二是二十世纪有异常丰富的考古成果,特别是甲骨文、竹木简、敦煌遗墨等实物的发现,让当代的书法家们的大开眼界,从而使他们对书法本体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诠释,为书法传统的再发展、再创造,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质基础;三是康有为为之终生追求的政治“变法”失败了,而如今改革大潮如火如荼,随着国门的开放,对外交流剧增,国外的现代艺术与思潮的涌入对中国本土的传统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书法的创作实践又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四是现代高科技使印刷与网络发展迅速,由此带来了传播的革命,古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仿真出版物和网络世界,为当代书法创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加强开放意识,打开胸襟。书法创作实践必须求变求新,这是书法传统延伸的活力所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求变求新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和创作流派。我们应该具有更宽广的襟怀去善待一切为书法而不息奋斗的人们,当然包括那些在艺术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元、多样、多流派的书法格局之间的相互确认、相互推动,将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形态。

其次,提倡求变求新,但要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要忘记康有为艺术“变法”所存在的片面性。张岱年先生说过,传统的文化艺术文本是历史的,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机遇,但传统的文本一旦产生,进入历史流程的链条,它本身又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它不断地被解读,释放出新的文化艺术能量来。历史经验证明,中国书法无论是书体的创新,还是新的书风的确立,都是以渐变形式获得成功的,没有“突然死亡”的成功案例。因为,突变的东西缺乏承接性和历史性,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包括人的接受都有一个必然的过程。

第三,改革目前书法展览机制,拓展展览空间。当代的“展厅效应”繁荣热闹之后,该是沉淀筛选和静下心来重新反思的时候了,虽然“国展”为书法在当代的生长与传承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波助澜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我认为:逐渐淡化大型的全国展,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闹剧愈演愈烈,把广大的书法创作者从评委一厢情愿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还他们一个无比宽松、自由的展示空间是当务之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萎缩“国展”,而是改革现有的国展机制,并鼓励采取多条脚走路的方式,使展览形式多样化,只有建立新型的艺术生产关系,才能彻底解放创作生产力。

我认为,地域书法展最具特色,自然也最具活力,是“展厅时代”的最佳展览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再举行一定规模的联展,更有利于书法展览的健康发展。

第四,强调书法非功利性创作,还艺术以本来面目。就书法艺术本质属性来讲,其技法锤炼、文化积淀、审美取向、艺术旨趣、心理状态、民族精神等都是一种非娱乐性和非功利性的高雅艺术。实行“综合素质考核”制度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中国书协早就应该这样搞了,这样才能体现展览的层次DD突出学术性,使这门国粹更加名副其实。

第12篇

论文摘要: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应偏重于培养专业化的艺术舞蹈人才,通俗舞蹈教育则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格局违背了普通高校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越来越不被身为受教者的大学生所接受。本文分析了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就具体执行方法进行了探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已开始设置舞蹈教育专修或选修课程,然而,很多大学开展的舞蹈教育课程主要是进行艺术舞蹈教育,从目前的生源情况和教学效果来看,艺术舞蹈教育并未得到大学生的热力追捧和普遍认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艺术舞蹈本身的特点不无关系,艺术舞蹈虽然艺术品位较高,但并不符合普通大众的欣赏习惯,所以排斥的心理可想而知,要想发展舞蹈教育,提高舞蹈教育水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基础的“通俗舞蹈教育”,以此来逐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一、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的可行性分析

相对于艺术舞蹈而言,通俗舞蹈以大众娱乐为基本目的,舞蹈形式相对自由,适合大众参与,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感到兴趣,才会去深入学习和探索,这对提升舞蹈教育水平、提高舞蹈教育效果是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具体理由如下:

1.推行通俗舞蹈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需求是学习兴趣的直接动机,舞蹈教育也必须找到受众的需求,然而我们当前的高校艺术舞蹈教育就忽视了学生对通俗和大众文化的需求。一个通俗舞蹈缺失的课堂,必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当今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舞蹈教育的目的最终也无法实现。

2.推行通俗舞蹈是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贯彻

通俗舞蹈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培养舞蹈审美的能力,并且可以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进而完成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推行通俗舞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普通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创造”是与“自由”相关、与“束缚”相背的,通俗舞蹈就崇尚行云流水、自由发挥,大学生在对于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放松心情,解放心灵,进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二、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

在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普及和提高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操,而不是一概而论地进行专业化和技术化培养。在高校推行的通俗舞蹈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舞蹈教育,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要体现实践特色

与其它舞蹈形式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同,通俗舞蹈更多是对于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舞蹈表现和诠释,所以,通俗舞蹈教学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和兴趣。在学习通俗舞蹈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突出通俗舞蹈实践课程的分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2.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①。许多舞蹈老师没有考虑学生间的需求差异,采用同一要求、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从而导致舞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脚步,无法感受成功的,长期的落后状态使他们对舞蹈教学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丧失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在高校通俗舞蹈教育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也可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以最基础的知识为引子,以提问的形式逐步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知识范围,走在前面的学生可以温习基础的知识,走在后面的学生可以逐步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3.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应营造丰富而直观的情境

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肢体艺术,在相关的“情境”中,人们才会做出由感而发的肢体运动,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营造恰如其分的“情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高校舞蹈教育,更该注重“情境”的营造,因为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往往命令式的教唆不能对其产生正面的作用,只有营造出适当的“情境”,他们才会主动感受这种情境,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情境中去。

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对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传播和传承,同时也符合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为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将大有可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同仁加入到在普通高校推广通俗舞蹈教育的行列中来,也期待着高校通俗舞蹈教育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注释:

①杜保胜.分层次推进教学法的实践和探讨;中学数学教学;1997年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姜桂平.舞蹈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2]阎孝英.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初探,湖北体育科技[J],1995.

第13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缺少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主旋律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需要,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依据校园文化的分类,通常可以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划分为校园物态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文化载体现代化。一方面,校园文化设施正逐步现代化。表现在传统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如现代化的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改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特征,这必然使得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特点。

第二,学生活动逐步社会化、企业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更加体现出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的特征。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文化层次,他们对校园文化充满高品位、高境界的渴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校园一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总是不失时机地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教育,形成具有本专业特征的学术氛围,使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活动特征。

第四,价值追求多元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精神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趋向市场化的特征,各种思想往往都能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看,校园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方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校园文化基本建设弱化现象较突出。高职院校不同于一些名牌老牌高校,很多高职院校刚从技工学校或者中职学校升格转型,其发展历史较短,起步较晚,一方面,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也抑制了高职院校对合格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建设的巨大影响作用尚未认清,单方面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从而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缺少科学而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决策层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充分认识,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纳入课程体系建设,提到一定高度进行科学系统规划的不多。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提炼,对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没有进行认真的研讨。

第三,主旋律不够突出。在市场效益这一因素影响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情况,体现在校园文化及建设方面就是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学生社团发展良莠不齐,对不良文化的影响缺乏防范意识和抵抗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第四,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很多企业因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不得不采取补课措施,以致形成“企业文化”中的“补课”现象,这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有关。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多以文艺体育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相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和创特色意识不够,校园特色精神不突出。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的措施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薄弱现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是使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规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兼顾,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进展相配合,制定校企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措施,使校企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三是把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纳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其一,突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首先,应不断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建设,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其次,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结合企业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最后,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加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新时期,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绿色环保”,就要做到: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三是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推进网络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运作情况,学习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为他们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早日实现由大学生到企业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四,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关键。而支撑课程体系改革顺利实现的根本,是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据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岗位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把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融合在一起。

第五,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其一,注重校企文化自身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校企文化建设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校企文化的健康发展。因为物质文化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构建素质教育氛围的基本条件之一,既是学校的硬件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校企行为文化是校企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企业合作过程中为规范学生行为而设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校企文化的底蕴;校企精神文化是校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企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营造整体和谐发展的校企文化氛围,才能成功建设和谐校企文化。其二,加大诚信教育力度。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诚实守信价值观念的紧迫情况,应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活动,使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贯穿于校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总之,推进可持续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依靠经济社会中各种优质资源,如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行业政策和行业特色文化等,并把这些优秀文化予以整合和提炼,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第14篇

关键词:中药学;创新能力;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3-02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直接来源,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我校在2013年修订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以“创新型、实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湖湘中医药文化特色、中药学专业特色,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我校中药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人才培养途径。

一、政策保障

学校已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湖南中医药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校行教字[2015]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室管理k法(试行)”、“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办法”等制度,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二、中医药理论思维的培养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大中药学本科专业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核心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比例。据统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出比例已达到96%,并有63%核心课程已开设创新性实验。学校在系统开设中药学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和《湖湘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理论思维。

三、加强实验技能培养,牢固专业知识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重视中药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

学校有效利用药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药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同时,作为开放性平台,制定相关开放制度和助研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实验中心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和课题,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学校模拟药厂、药房和药检所,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践平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真实体验药品生产、临床用药和药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药生产、药学服务和中药质量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校松霖药用植物园实行中药专业班级负责制,每班负责一块地,进行种植、田间养护等。这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牢固专业知识,并调动了他们在药用植物种植和开发方面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借助中药标本馆,老师实物指导,增强学生辨别中药真伪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应用发展思维观辨别现代的野生物种和人工种植品。

学校建立衡山药用植物实践和浏阳大围山道地药材两个大型野外见习基地。通过野外见习,学生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药用植物代表,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野外艰苦环境中培养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和勇于实践的优良作风。

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1.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我校成立了中药技能大学生创新性训练中心,中心制定完善的开放制度,为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各类竞赛训练以及自行选题的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和科研条件。由专业老师专项负责,通过具体的项目和课题,学生参与其中,从选题立项―收集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实施―总结,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2.实施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我校实施了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即本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与专业老师结对指导,课余时间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通过专业老师对基本实验技能,安全意识,实验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系统指导,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近五年来,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有近30余人获得湖南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研究性科研项目的资助,完成科学实验研究,并50余篇。

3.利用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我校已有湖湘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超微技术工程中心、省级中药不良成分快速检测及脱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配方颗粒工程研究中心等国级、省级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和科研中心。科研平台的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科研平台通过“一对一”指导、产学研结合、组会汇报讨论等形式,系统指导学生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并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以湖南省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中心每年通过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本科毕业生实习指导、兴趣小组专业指导等途径,指导学生共计40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有效利用平台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每一个同学的特点,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实施方案,从文献查阅、技能培养、实验方案设计、论文书写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让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学习,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提升科研素质。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传统中药应用技术传承活动。中药学专业学生已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包括:“康缘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2015中医药社杯中药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岐黄杯”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万众一网通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中医药创新论坛、创新学术论文大赛、大学生开放性实验设计、杏林讲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药学院药师精英赛、暑期“三下乡”、中药综合知识挑战赛、百草课堂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提升了专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校内外名师名家为学生讲座。学校开设杏林讲坛、百草讲堂等讲座,并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前沿动态;同时,本专业聘请了九芝堂药业、紫光古汉、千金药业、汉森药业、方盛制药等中药企业的知名校友和创新创业成功者来校开展讲座;与韩国圆光大学和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建立本科学生学习交流项目,已有10名学生获批至美国密西西比大学、韩国圆光大学进行长短期研习交流,为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国际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五、存在的不足

在学校政策保障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F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如:(1)本科毕业实习指导中,学生实习期短,部分实习生涉及找工作、考研等事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常出现学生专注力差、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系统等问题;(2)部分带教老师是年轻的专业老师,主要从事教学,无科研课题和实验平台,无法真正指导学生;(3)药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药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科研平台培养学生多为短暂的,缺乏长效机制;(4)部分专业老师专业指导能力欠缺;等等。因此,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还需从学生管理、指导老师遴选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Study on Cultivating Ways of Innov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uan,LI Shun-xiang,XU Bo,QIN Li,ZHAO Xiao-fang

(College of Pharmac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文化 文化建 文化传播 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职责担当。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为先进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要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以人才培养为主渠道,增强大学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加强媒介教育,使大学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典范和先进文化的辐射源。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大学承担着为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历史使命,已逐步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大学文化代表着社会道德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大学文化建设理应走在社会文化建设的前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的现实意义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其人格精神,实现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止于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而要通过文化的继承、传递、研究和创造,引领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主体化。如果大学片面追求技术和经济的实际目标,将高等教育看作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后备人才的手段,忽视人的精神和价值的构建,越来越偏重于用统一的技术、统一的流程生产模式化的教育商品,就扭曲了大学的教育目的和理想。大学本不应仅仅是学生就业技能的服务所,高等教育的崇高理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核心是文化育人,是以“人化”来“化人”的过程。即通过大学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人的精神面貌和素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

2.重塑和提升大学形象的必要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一方面是规模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是学校和社会的准备不充分,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社会流俗在校园蔓延等问题令人堪忧,大学曾经作为时代和社会精神灯塔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动摇,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要重塑和提升大学的社会形象,必须在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秉持大学精神,坚持发展理念、文化兴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的社会贡献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此,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任务紧迫,应保持大学鲜明的文化个性,认真研究文化发展、传播的规律,置身于社会文化的现实,努力实践大学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不断地积淀和深厚大学文化底蕴,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及渠道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认同,使大学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

3.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先导力。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类别,但是大学文化一定不同于企业文化等其他文化类型,这种不同就在于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性和它始终与先进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纵观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从博洛尼亚大学创造的人道主义文化、洪堡大学创造的科学文化以及北京大学的,社会文化乃至社会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大学文化始终站在最前沿,成为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和主要推动力量,这是由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学术传统决定的。大学人渴望文明进步,对文化传统有深刻的总结和归纳,对保守和落后的思想批判更新,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更不懈。大学教育继承、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培养了高级人才,推进着大学文化建设,更促进社会文化的改造和革新,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典范和辐射源,培育和引领社会文化创新发展,以确立广为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柱,大学责无旁贷。

二、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坚持主导与尊重多元相协调

大学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我国的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级专业人才的任务,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而且敏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大学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特质已经得到公认,大学是文化汇集交流和推陈出新的重要场所,保持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才能激发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自由,才能激发师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勇于创新的人才。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应当重视文化现象和思潮的多元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各环节,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都要求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共同推进。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精神,以求真为目标,以创新为灵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富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促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同时,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求善求美,以人为本,使学生德才兼备,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过硬的思想觉悟,还具有较高品位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气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心理情感,增强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要求,建立起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宽厚基础和博大视野。

3.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

大学的终极使命是追求真理、培育人才,在与社会经济活动互动的过程中,大学理想主义的无私精神与现实社会的功利需求产生了冲突。长期以来大学都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走出传统“象牙塔”的现代大学已经逐渐步入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机构,但是大学不能亦步亦趋地成为社会需求的追随者甚至是谦卑的仆从。大学既为“社会良心”,就应当成为社会文化的“守门人”。大学的组织属性是学术机构,应当维护学术探索过程的独立性和结果的客观性,保持自律、自重和自省,在躁动的社会文化面前建立起一堵“精神围墙”。大学必须坚守独立之精神,坚守自己的文化品味和价值追求,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从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责,也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只有与社会文化形成良性共生关系,大学文化才会被社会所接纳,并成为主流。

4.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大学文化积累与创新相辅相成,继承是大学文化的根源,创新使大学永葆活力,大学文化要始终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就必须在传承民族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色,继往开来,不断超越。文化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形成了底蕴深厚、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宝贵的财富。应当看到,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大学文化意识仍然落后于西方,是追赶者的角色,要求我们的大学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会通中西,自主创新,和谐发展,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制度创新为关键,走“借鉴——超越式发展”之路。

三、在文化传播中发展大学文化

1.积极建设高品位大学文化

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大学文化的大学如同没有神的庙宇。积极建设高品位大学文化,才能为先进文化树立典范,抵制庸俗、腐朽、落后文化,为先进文化传播提供优质信息源。如果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出现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担负起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传播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引领时代新兴文化的积极作用,还会通过大学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产生负面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围绕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维度展开,其中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载体。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追求发展、崇尚尊重、适应变化、达成和谐,努力将大学文化由认识体系转变成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成为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程序,固化为大学稳定的文化基因和习性,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内外文化传播并加以体现和承载,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大学文化形象,实现大学文化价值,不断修正和进一步强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影响力。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大学文化传播的主渠道

大学活动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都是大学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学术研究反映了大学追求真理的文化内核,成果应用则提升了社会整体的文明水平,而人才培养则是最为根本和能动的第一要务。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栋梁之才,他们在社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起到传播和扩散作用,不仅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体现了大学的社会价值,也使大学人富有自尊和成就感。大学要坚持文化育人,强化主旋律教育,树立优良的校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进行社会实践,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通过知识传播和文化熏陶,引导学生的为人治学,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其文明素养,造就更多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社会成员,他们进入社会后将会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

3.增强大学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文化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先进文化的发展与有力的传播形态密不可分,大学聚集着众多文化和科技精英,应主动创造和应用先进的文化传播科学技术,尽可能广泛地扩散先进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现代文化传播呈现出非群体化和多元化特征,大学文化传播也要充分注意受众需求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新颖生动的内容和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传播手段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需求。大学文化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文化发展,使大学文化传播获得尽可能广泛的满足率。首先,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教育和学习的网络平台,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大学文化传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使大学文化附着于有效的载体,传播途径更加顺畅;其次,大学文化传播应注重市场力量的发挥,以文化创意高起点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生产高品位文化商品开拓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增强大学文化活力和厚度。另外,大学还应建设一支掌握现代传播技术、传播技巧的传播队伍,把握文化传播的话语权,提高文化传播活动策划的能力,取得更好的传播效益。

4.重视和加强媒介教育

要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要对文化内容和形式本身进行选择加工,还要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提高其文化鉴赏和审美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首先要提高大学全体成员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增强文化传播的主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行为举止的文明规范,树立和展示良好的大学形象,做好大学文化的宣传员。同时,师生也是大学文化传播的客体,对于媒体文化的认知和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文化的传播成效,尤其是新兴媒体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以过度的娱乐性和消遣性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会误导人们的精神追求,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因此,在大学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媒介教育,提高鉴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中不良影响的能力,教育和帮助人们提高文化品位,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项目《科学发展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XW1105。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栾兆云.我国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