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测量评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中学作文评价 作文文体教学 驾驭文体能力 内容效度 效标效度
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表达与交流”模块对高中写作教学无疑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由五本课本中“表达与交流”内容编排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注重什么淡化什么。具体为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必修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理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必修四: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不管从标题上,还是从篇目内容及课后练习上,认真分析比较,我们都可以归纳出“表达与交流”的三大内容:一谈如何写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二谈“虚构”与真实,侧重虚构,三谈好文章的四项指标――深刻、充实、文采、新颖。没有涉及它们与文体的相关,更没有涉及文体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指导。必修教材的“表达与交流”忠实地执行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并不特别强调文体,小学以叙述文为主;初中有明确的文体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普通高中只要求综合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并没有明确的文体规定。这反映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文体意识的价值取向。
美国高中作文教学却与我们不同,文体教学在美国高中作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作文教学的几大模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在作文教学纲要和指导观念里,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和写作基本能力训练与表达方式的训练共同组成美国的写作教学的三大内容。这三大训练有多种训练体系,有单向的也有综合的。“文体”意识和实际指导在这些体系中随处可见,如“思维―表达训练体系”主要进行思维和文体写作的训练,其他还有一般文体写作训练体系、实用文体写作训练体系。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叙述文、文学评论、研究报告、劝说文、技术性文章及常用应用文,对每一文体都有明确规定。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文体教学得到了同样的重视。
如三册《美国语文》(2004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以下简称《美国语文》)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著名中学语文教材。文体类型(除编译时由于篇幅关系删去的戏剧、诗歌外)统计如下:
文体类型具体类型举例:
(1)小说:短篇小说、科幻小说、长篇小说;
(2)散文:分析散文、讽刺散文、说明散文、思考性散文;
(3)其他类:日志、神话、传说、故事、叙述文、布道、自传、劝说文、演讲、格言、书信、通告、游记、回忆录等。
课后写作练习文体训练类型举例:
(1)想象、娱乐、感受类:神话、短篇小说、科幻小说、电影情景、人物传记、日记、续写、改写、广告、网页制作、格言等;
(2)通告、阐释、描述类:通信、通告、新闻报道、报告、描述性信件、摘要、讣告、课程描述、竞赛公告等;
(3)劝说、建议、说明类:说服性的短文、给校长的建议、建议专栏、收藏者指南、提议、有说服力的信条等;
(4)分析、评论类:文学分析、社论、批判性回应、说服力评价、比较研究等。
与淡化文体教学对应的是中国作文评价标准是面向文学性、诗意和哲理性很强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通用标准;与注重文体训练对应的是美国评价标准鲜明地体现为分文体定标准。这种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做法是较为严谨的。它能充分反映评价学生驾驭不同文体的能力,较之抽象地评价内容充实否、结构完整否、符合要求的“通用”标准否,更能起到实际的评分指导与规范作用。
我认为美国作文教学对文体教学的重视,是美国作文教学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在美国教学中最令全球教育界惊奇的事就是美国人普遍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只要受过普通教育的美国人,都能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且表达清楚,同时尽可能遣词造句,使意义更准确。而这种情况,反映的正是美国高中作文评价有相当高的效度。
美国作文教学之所以卓有成效,注重文体教学和注重效标效度的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作文评价功不可没。这样的结论不是主观臆测,而是通过客观分析得出的。了解美国文体教学与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作文评价,并对评价效度进行分析,我国作文评价的效度问题亟待解决。
二
怎么改进甚至改革高中作文教学呢?作文成绩与写作能力是否成正比呢?
举个比较绝对的例子,假如高中作文教学只有新诗教学,作文练习与测评题只有新诗形式的测评题,有这么一个可能结果,老师抱怨作文难教,学生抱怨作文难学难写、没东西可写、太多束缚不自由……还有一个可能结果是,作文测评成绩不错的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不会写读书笔记,不会写文学评论,不会写报告,不会写社论,不会写计划书,不会写基本的商业策划,不会写比赛公告……作文测评成绩不好的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却成了新兴作家或者公司的文案高手……于是作文教学改革呼声四起,兴起了半命题写诗、话题写诗、材料写诗、漫画写诗、不定题材写诗、生活化写诗、心灵化写诗、学生诗作互评、多就少改诗、总评诗、面评诗、每日一诗……
当然,上述是一个较为绝对的例子,可事实是,这个绝对例子与当下高中作文教学内容的关系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高中作文教学中并未有更多样的文体介绍和指导,在大部分学生的脑海中,他们知道的文体就只有文学性质的记叙文、散文、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诗歌和戏剧,就在这有限的三四个文体中选择,较之于事实上丰富多样的文体而言,“文体不限”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体不限么?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多少文体概念知识,何谈文体不限的选择呢?在记叙文、散文、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诗歌和戏剧范围内分文体定标准的作文评价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文体定标准作文评价呢?如前文所示美国中学文体训练类型涵盖了工作岗位上大部分的文体写作,培养了美国人而不是美国学生普遍良好的写作能力,而大部分接受过高中作文教学的中国高中毕业生,在进行工作岗位上基本的文案写作时一般都是初次接触,能力匮乏。这不仅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文体教学缺失造成的后果,还反映了对应于淡化文体教学的淡化文体评价的作文评价的低效度。
任何测评都涉及效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在作文教学中或者在升学考试中指作文测评的分数反映学生作文真实能力的程度。在判断作文测评是否有效性时,在考虑到测评的内容效度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最容易理解,它关心的是测量的内容。比如某一个学段进行诗歌写作教学,内容效度就会考察诗歌写作测题是不是与这个学段教授的诗歌写作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正相关。
效标效度稍微复杂些,是指当前一项测验结果与作为效标的资料或数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效度的高与低,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点加以考查,尤其是能力的测试。实际上能力都是无法测量的,因此我们只能确定一个或几个能反映能力的标准,然后做间接的比较。这种人为确定的效度标准简称“效标”。效标效度关心的是测量结果和另外一个效标(criterion)的符合程度。比如,据说微软公司招人的时候会考一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像“纽约有多少个水井盖”之类。考察者并不真的关心答题者是不是真的知道纽约有多少个水井盖,他关心的是答题者以后的工作业绩(相当于效标)。那么考题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工作业绩呢,或者说这些考题和工作业绩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呢,这就是效标效度。比如,在美国高中作文教学进行的同时,进行多种文体的训练与测评,这个测评,除了关心测评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外,更关心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及发展。测题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写作能力呢?或者说这些测题与日后的写作能力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呢?这就是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的区别首先是调查者(investigator)的观察的取向(orientation)不同。使用内容效度的调查者,关心的是测量的得分。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测验,那么学生在这张试卷上的得分正是教师所关心的。使用效标效度的调查者,他关心的是效标的得分。比如上面举的招聘的例子,公司并不真正在乎你在招聘试题上的得分,他在乎的是你以后的工作业绩(相当于效标),上面举的作文测评的例子,教师还关心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相当于效标)。
这是两种效度在观察重心上的区别,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推论(inference)的程度的不同。对使用内容效度的测量者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推论。还以作文测题为例,作文成绩高分就说明这学生作文能力好,教师不需要进行推论,作文成绩得分直接说明问题(如果要引申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在进行推论了)。在效标效度的例子里,推论是很明显的。招聘试题上的得分真的能预测将来的工作业绩吗,诗歌写作成绩好真的能预测将来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吗?局限于记叙文、散文、小说、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和诗歌的写作成绩好,真的能预测将来的写作能力吗?这时候推论的意味已经很强烈了,实际上效标效度就是用来衡量这种推论的可靠性的。
测量者关心的是测量得分时,用内容效度;测量者关心的是效标得分时,用效标效度,也许还需要解释一下,这两种效度并非只能用于不同的作文测题,而是取决于测量者如何使用作文测题。比如,同样是一套或一系列作文测题,两种效度都可以用来考核它,这取决于施测者如何使用这套或者一系列作文测题。如果施测者只想从中知道学生对相关的写作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那么他应该关心这套或这个系列作文测题的内容效度如何;如果施测者想以此推断学生将来工作生活中的写作能力,那么他应该关心这套或者这个系列的写作测题的效标效度如何。
在关注效标效度时,不能忽略了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它们是在时间上对效标效度进行的分类。它们的区别是时间上不同,同时效度的效标和原测量工具是同时施测的,而预测效度的效标是在原测量工具之后施测的。比如学习期间正式进行的作文写作测验的同时效度的效标是与这些测验并行的学生写作练习成绩和老师观察评价等,而预测效度的效标则可以是期末考作文成绩,高考作文成绩和生活工作中的写作能力。
前文已经说道,效标效度的使用者真正关心的是效标上的结果,因而待检验的测量工具其实是作为效标的替代物出现的。为什么要使用替代物呢?其理由在预测效度这里很明显,效标是作用于将来的,我现在要知道结果就必须使用替代物。比如要知道学生在将来正式高考时的可能成绩,那么我们需要使用有较高的预测效度的模拟试卷。又或者要知道学生将来写研究报告的能力,那么教学时应该使用有较高的预测性的作文测题;这两个例子里的模拟试卷和写作测题都是为了实现预测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替代性的测量工具。
结合以上关于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的分析,我国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的现状如下:高中作文教学模块“表达与交流”有三大内容:一谈如何写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二谈“虚构”与真实,侧重虚构,三谈好文章的四项指标――深刻,充实,文采,新颖。作文评价对应于这三大内容的评价标准。那么从理论上说作文评价已有了较高的内容效度。可是内容效度高并不代表作文评价的效度高,并不能真实反映作文教学的成效如何,是否科学合理。在作文教学中,文体教学的严重缺失,文体意识严重匮乏导致学生日后生活中自由写作思维极为狭隘,没有可供自由选择的文体写作,驾驭文体能力相当乏弱导致学生日后无法快速应对丰富多样的文体写作,这反映了我国高中作文教学评价相当低的效标效度。
事实上,高中毕业后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开始社会生活、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多少人会继续进行我国高中作文类型的写作,例如写文学性、诗意、哲理性很强的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反而是当下高中作文教学所淡化的形式规范性很严格而且思维能力要求各具特色的其他文体写作特别是实用文体写作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写作,可是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忽视对效标效度的分析,并没有把驾驭这些文体的写作能力当做预测效标来分析和重视。缺少这种效标效度分析的作文评价就无法发现当下作文教学成效低微,学生应对生活与工作的实际写作能力低弱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黄全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陈文中.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4(4).
[3]周鸾飞.近五年我国高中教学作文评价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4]贺义廉.高考备考作文训练的现状与误区[J].当代教育论坛,2008第5期.
[5]王选遨.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教学新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5(3)
[6]朱晓斌.西方写作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VOL24(4).
[7]张娟.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及评价回归生活的诉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9.
[8]黄全愈.“高考”在美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瞿宝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只有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1 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现状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型,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经过长期知识积累、理论总结和实验研究后的科研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及管理水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通过三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研究生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1](简称“全国百篇”,该评选自1999年开始,至2013年以后不再开展),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每个省每年都进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在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主导”的影响下,各高校也高度重视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和遴选。本文重点探讨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培育。
采取评选优秀学位论文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评优也逐渐成为各高校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平台。[2]不过,这一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方面,现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遵照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往往主要来自官方条款,与具体学科和专业领域结合不够密切。另外,这些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中会受到评审专家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移,这些主观因素可能包括对评价标准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执行尺度上的误差,还可能包括一些情感因素等。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相对更客观、公正地评选出优秀学位论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2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原则性建议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和前提。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使之评价指标内涵明确、测量标准尽量统一,兼顾不同学科专业和学位类型的差异性,最大可能消除名校名师“光环效应”和评审专家“主观片面”带来的误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 指导性原则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引导高等学校在各自层次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是这样规定的,[3]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着重点是在打基础和进行能力训练,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如优秀学位论文应有创新思维,提出新见解、新观点,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性的培养。
2.2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统一性是指根据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体现学位论文共同要求的评价标准。多样性是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性而设计的不同的指标分类和特征描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兼顾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兼顾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精心设计各模块指标,使之既能够反映不同评估对象的实质,又可以相互兼容,从而保证评价标准的平衡性和完整性。
2.3 实事求是原则
评价指标应该符合实际、客观可信,才能较确切地反映出评估对象的真实水平。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从评估目标出发,切忌从主观臆想出发,脱离具体实际。评价标准应忠实于评估目标,每个指标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不重复、不矛盾。由此简化了指标,保证了评估的科学性,防止因评价指标过细,看似会提高评价精度,却给专家带来过多的麻烦,引起人为的偏差,反而会降低评价的准确性。
2.4 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评价标准必须简单易行才具有实际意义,离开了可操作性,无论怎样科学合理,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要把抽象的、复杂的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要素,在“质”的规定上, 应确定关键指标, 剔除无关或相关度不大的指标, 形成简易可行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要素。如学术性学位论文选题意义应突出理论创新、发展学科知识,而专业学位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选题应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5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尽量建立在可测量的基础上,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逐项量化,力求简约,在权重确定时要用数学等逻辑方式来验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而对于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能力与学风等指标不能完全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除了给出一个综合评分,还应加上一个综合评语,最后综合多位专家意见,使意见趋于一致。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即防止因过度量化而割裂评价的本质,又防止因主观权力过大导致不公平。
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而应该与时俱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3 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建议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如何培育优秀学位论文进行深刻分析和认识的过程,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3.1 把好选题关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确定好的选题是高质量学位论文产出的关键前提。确定选题之前应进行大量文献阅读,对所选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导师和研究生应就论文选题是否为学科前沿,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论证。开题报告还应经过导师组严格论证,对于不适当的选题,一定要坚决给予否定,开题报告必须经过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才可以开始论文写作。由于论文写作周期比较长,经常会出现前松后紧现象,因此还须重视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后期的研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3.2 实施培育工程
为了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取得突破,许多高校设立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4]同样,我们也可以设立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单位应制定培育计划,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从已经开题的研二学生中选拔优秀学位论文的种子选手,重点资助有创新性的科研项目,进行开展科学研究的初级训练。培育基金立项前,研究生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书进行严格的形式把关,导师组对项目研究内容和技术创新的新颖性、前沿性、可行性及对学科发展的意义等材料进行认真严格审查和答辩论证。培育基金立项后,加强过程管理,中期对项目进展随时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帮助研究生初步形成自己的科研计划。并进行严格的项目结题验收,对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综合打分,评出优、良、中、差,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院,与再申请直接挂钩, 建立奖罚政策。
3.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是评学生,也是评导师。研究生论文是否优秀与导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治学态度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都对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影响深远。创新型的人才须由具有创新意识的导师来培养,优秀的导师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指引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少走弯路,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真正将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治学严谨的教师选拔成为导师。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指导研究生写出优秀学位论文的关键。其次,加强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导师竞争上岗制度和流动原则,打破导师终身制,比如三年或五年内没有新的研究成果,不再担任导师,或者保留导师资格,但不分配研究生。最后,学校应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交流培养经验、共同探索、相互借鉴、以老带新,促进导师队伍建设。
3.4 加强科研条件建设
研究生培养单位优越的科研条件是优秀学位论文产出的重要保障因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丰富的图书资料、完善的硬件设施、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良好的学术环境等都属于非常重要的科研条件,此外,学科建设也是科研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科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是一种条件,更是一种环境。”[5]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走向学术前沿,有助于研究生学位论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
加强科研条件建设,首先,导师要多为研究生搭建科研平台,让研究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6]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培养科研能力,为研究生做好学位论文夯实基本功。其次,加强图书馆和网络建设,及时更新学术资源,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学术资源保障。努力完善实验室设施、设备,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物质条件。再次,科研经费的投入及其合理的配置是基本的科研条件,学校通过设立优秀学位论文专项培育基金,对每位入选者及其导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各学院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最后,注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科前沿的报告,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助推研究生做出真正有创新思想的优秀学位论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可操作性实验考核
物理科学伴随着物理实验的发展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到今天,对物理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位一体”的目标应该是我们教学实践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为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就需要我们找到问题的“瓶颈”。
1.问题的提出
1.1新课标的实验要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1〕明确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力求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丰富课程资源,尽快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实验室应该尽快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
开设“物理实验专题”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本模块中,学生应完成不同难度的实验,原则上实验数量不少于8个。模块的设计尤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2)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3)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4)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评估。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已经重新审视了基础教育中的实验问题,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中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势在必行。
1.2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有教师、学生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问题。
1.2.1来自教师的主要问题
(1)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不少高中学校对物理实验重视不够,而且实验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在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里,口头上讲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只关心考纲考什么,学生考试分数如何,而很少问学生做了什么,能力如何。尤其是物理学科,由于教学中的“书本上讲实验”、“黑板上开机器”现象的存在,本应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感受、自己动手建立和发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老师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中泯灭了。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方式呆板
当前,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学生草率完成、凑数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实验课,实际效果很差。
综上,核心问题是教师观念有待更新,素质有待提高。
1.2.2学生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物理实验会考监考中,发现很多问题,主要有:
(1)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
①使用某些仪器不知道调零或不会调零;②不明确仪器的测量范围,不会正确选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③没有掌握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④不能正确地读取数据。
(2)动手操作能力差
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程序颠三倒四。例如,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时,电路图能够画出,但实际连接电路时便错误百出。
(3)以“背”实验结论“代替”实验操作
当一部分学生拿到实验题目后,首先做的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依据实验记录,推出实验结论,而是只凭脑子里死记硬背的知识,机械地默写实验结论,以“背”实验结论“代替”实验操作。
综上,核心问题是学生操作技能明显滞后于理论知识的掌握。
1.2.3评价体系不完备
另外,教育现实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还存在着如学生实验在一些学校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不能进行评定,实验操作评价理论与实践缺乏全面的深入整合,难以找到可行的评定标准……学校的教育评价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文化课的考试,即使是具有权威的“高考”也不能对实验操作、亲身实践等环节进行直接评价,我们深思这种状况,其结果是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实验的本真意义。核心问题是缺乏到位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
2.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
目前,广大学者和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并已经开始着手分析和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但综合来看,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人们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的功能,从具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出发,提出各种实验教学模式,并探讨它们所能起到的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例如: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2〕、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3〕、设计性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研究〔4〕、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探索和实践〔5〕、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6〕、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7〕、开放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8〕……
其次,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测量。例如:中学物理实验能力测量研究〔9〕……
再者,是对中学物理实验的评价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例如: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测量与评价体系〔10〕、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11〕……
毋庸置疑,以上各种研究和探讨,不论从哪一方面,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都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尤其具有指导性价值的例如张军朋教授(注11)和丁玉祥老师(注10)在论文当中对实验教学的目标分类和建立相应评价体系的讨论。但是正如张军朋教授所指出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与制定和实施的可操作性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11〕,在现实的实验教学改革中,要实现目标和实践的接轨,光有理论框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架起一座联系二者的中间桥梁,这便是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基点,加强实验考核。
3.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3.1对问题的思考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存在是现实,高考、会考及其存在的价值是现实,教师的观念亟待更新是现实,普通高中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实验员的配备是现实,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考试的需求是现实……;物理教学需要改革,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改革,实验教学目标需要贯彻,相应评价体系也需要建立并付诸实施……从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到现在,还是没有多大改观,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问题出现的根源不在于实验重不重要,不在于客观环境条件允不允许,不在于教学改革是否合理,不在于评价体系是否完备,不在于有多少人做多少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笔者认为只在于“考”。这也正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做各种有益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研究,而在实践中却只表现出做做样子,研究过后还得回到起点,使研究的意义变得索然的原因。
笔者不是反对考试,“考试”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考试有它存在的必要,这是不可否认的。就从高考选拔的角度来看,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张大昌先生在2006年11月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当中所讲:高分低能是有的,但高分高能是具有统计意义的。那我们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为何不能从“考试”入手呢?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避免教学改革的形式化,符合普通高中的教学现状,使改革具有现实价值,实验教学改革应以实验考核做为切入点。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理论体系相对完备,客观条件比如学校教育教学体制以及人们观念相对成熟一些时,再逐渐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地融合。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应该允许这个渐近过程的存在。
3.2强化实验考核──我们的实践
在实验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没有将每个实验目标具体细化,这种分解细化后再进行考核的方式由于涉及到教师素质、参加实际测量的教职人员、仪器以及测量时间等的分配问题,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就我们的现实条件还不允许。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尝试。
(1)从考核形式上,我们采用的是实验操作与书面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命题,由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完成试卷。
(2)实验操作考核测量过程。
测量前,根据操作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编好若干实验操作题,并提供一定量的仪器设备。试题突出典型实验,题目形式多样,包括排除故障式,读取数据式,设计实验方案式等,题目按名称,仪器要求等栏目写成卡片编号。由学生抽签决定考核哪些内容。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观察记录,然后综合评定成绩。
4.总结与展望
这种方式包含动手动脑的操作内容,以操作考试为主,笔试测量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在实验教学领域当属有益的尝试。在引起师生对物理实验重视的同时,学生在实验方面的精力投入也相应增加,对实验的理解、操作和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准备考核的过程中,学生由不会、不懂、不能完成实验到能较好地完成实验,并能进行实验设计,收获了自信,体验了成功,为完成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当然,我们的实践还很不完善,距离我们的目标也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坚信,以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以“考”带“改”的策略在实践当中是有其实际价值的。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实验教学目标制定和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必将会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向着有效性方向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聂六英.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G〕.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4
〔3〕衡耀付.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G〕.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漆建军.设计性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研究〔G〕.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6
〔5〕汪端红.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探索和实践〔G〕.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5
〔6〕胡凤花.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G〕.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8
〔7〕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G〕.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4
〔8〕刘峻松.开放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G〕.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8
〔9〕王振东.中学物理实验能力测量研究〔G〕.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10
〔10〕丁玉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测量与评价体系〔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12
[论文摘要]考核评价机制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既能反馈重要的教育教学信息,又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使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我们依然需要依靠考核评价机制判断高等教育的效果和质量。自我国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问题就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进行考核。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我国高校培养的这些学生的质量,这些学生是不是高质量的人才?他们能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要?他们还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吗?
这些疑问渐渐地不再是疑问了,人们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正在逐渐降低,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业。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就考研,硕士毕业不好找工作就继续考博,博士毕业呢?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广受诟病,“读书无用论”一再泛滥,广大教育界师生一直在探讨如何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让高等教育真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知道,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即“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之后,考试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却已不是对学生考核的唯一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仅看分数了。既然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考核评价机制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考核评价机制包括考核和评价两方面内容,考核是考察核实、研究考证之义,评价是衡量、评估价值之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有完善的考核方法,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做出评价。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第一,考核评价机制是测量教育教学效果的工具,教学质量的判定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考核评价机制就是教育效果的测量工具。举例来说,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方法,分数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媒介。第二,考核评价的结果是对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考核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教育教学系统反馈重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反馈给教研人员,能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信息反馈给教师,能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信息反馈给学生,为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依据。第三,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生会根据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师会按照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进行教学,学校会按照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布置教学任务,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机制就会使教育教学教学机构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导向作用的突出表现之一是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因为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教学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相比于初、中等教育,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更为关注,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社会需要,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因而,本文着重分析改革考核评级机制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之处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考核仍然以考试为主,而且多数是闭卷的笔试,除外语类的其他科目考试基本没有口试。笔试多是期末一次性考试,考试成绩的偶然性较大,很少有平时的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与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没有差别,并不能真正考察教育教学的效果。考试在期末进行,削弱了考试对教育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虽然许多高校都设有平时成绩这一项,但平时成绩名存实亡,平时成绩的多少由老师给定,有些老师以出勤定成绩,有些老师甚至不考虑出勤情况,完全忽视对平时成绩的考察,多数情况下平时成绩成为老师为不及格学生提分的工具。另一方面,增加平时的考核内容会增加老师的负担,由于学校缺少对平时考核的监督检查,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多数老师对平时的考核很懈怠,平时成绩俨然已成为“鸡肋”。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但仅有少数课程以论文的形式就行考核,而且论文多是期末交,缺乏对平时学习效果的考核。
(二)考试内容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缺少对学生创新性和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闭卷考试的题型固定,分值固定,考试的知识点多为记忆性的。很多老师在考前为学生划重点,让学生加强记忆,甚至有些老师通过漏题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考试形式使记忆能力强的学生能考得好成绩,很多学生依靠考前的突击式的背书就能考高分,而记忆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吃亏,而且这样的考试也不能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性,对知识缺乏应用。
(三)我国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模式使考核缺乏严格性。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那样刻苦学习,“六十分万岁”的思想颇为流行,如果仅仅是为了拿毕业证和学位证,大学可以说无学习压力可言。对于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如果因为考试不及格而无法毕业,别说学生,就是家长和老师恐怕都无法接受,因而老师自然而然就降低了考试判分的严格性。考试的严格性降低,再加上伸缩性极强的平时成绩,学生很容易就能及格,这样的考核根本不能真实反映高等教育的效果,教育质量怎能提升?此外,学生的自由选课权给老师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一个老师给分低了学生就不选他的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考试客观性和严格性受到影响。
(四)对学生的评价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学校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评优秀班干部、推优入党都和考试成绩挂钩,这一方面使得成绩好的同学追求更好的成绩,造成类似应试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成绩不好的同学放弃对好成绩的追求,学生对待考试成绩的态度“两极分化”,使考试失去激励作用。无论是哪个结果,都无法发挥考试应有的作用,考核评价机制检测教育教学效果和反馈教育教学信息的作用严重削弱。
(五)对于期末一次性的考试,考完后学生只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而究竟哪些题做错了,哪些知识点丢分则完全不知道,由于一门课考完后就不再学了,学生也就不去想到底哪儿出错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学校没有相关的规定要求老师向学生完整地反馈考试结果,学生也很少主动向老师索要,老师则更不会主动去劳神费心地为学生提供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势在必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的目的,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高校应该增加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并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多样性,利用平时小论文、课堂展示、课程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的考察能增强考核评价机制反馈教育教学信息的作用,并能减少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偶然性,真实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情况。利用口试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期末考试应更多利用论文、案例分析、开卷考试等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注重利用论文作为考核的方式,论文的写作需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能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
(二)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要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增加对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的考核;试卷中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比例,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和案例分析的能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考核很少涉及记忆性内容,更侧重综合能力的考核,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三)增强考核的严格性和客观性。要想通过考核检测教育教学效果和反馈教育教学信息,必须增强考核的严格性和客观性。要统一判分的标准,不能因人而异,判分要严格依照判分标准,对于主观题,老师要根据学生答题内容公平地给分,不能通融不及格的学生。考核严格了,学生们自然不敢懈怠,考核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仅期末考试要严格,平时考核也要严格,考核方式一旦确定,老师和学生都要严格遵守考核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学校要依照规章制度予以惩罚。
(四)评价学生不能单纯依靠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固然是评价学生的重要工具,但是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还表现在思想上和道德上。评价学生要考虑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思想道德的发展和其他学术成果等,关注其综合素质。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身兴趣爱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老师要把考核结果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大学生通常只知道自己考试得了多少分,至于哪些知识点上丢分则不知道,加之一门课只学一学期,考完后学生们也不想知道到底哪些知识点没学好。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必须把考核结果完整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明白。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考核评价机制却没有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考核评价方式与初、中等教育阶段没有太大的区别,落后的考核评价机制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不符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因而必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高等教育发展,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公正、客观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端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霞,李钢.谈教学型高校考核评价机制下的考试制度[J].考试周刊(考试研究版),2010(9):1-3
[2]杨爱英,宋扬.高等教育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9-20
[3]赵丽娟,孟宪国.浅论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之构建与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51-152
[4]李秀军.改革考核办法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J].教育探索,1997(5):9-10
关键词:预备技师;论文;指导
G712.3
我院从2008年开始开办预备技师班,学生为高中起点,学生在完成四年预备技师学制教育,并通过相应职业技师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后,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核发预备技师证书。在四年一期至四年二期,我们有预备技师论文写作和答辩环节,一般为15周,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一边工作,一边写作论文,期间指导老师定期去工厂进行指导和沟通,最后学生回学校参加答辩。毕业论文是预备技师教学的关键步骤,是教学过程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是专业知识提升与沉淀的过程。学生通过撰写论文,可为学生毕业2年后参加技师论文评审打下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 做好选题和开题工作
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开始,题目选得是否合适,对后续写作工作有很大影响。我们会在《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开始实施后,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2周,在这2周中,安排学生去查资料,指导老师每天都和学生见面,进行选题指导。我们的专业为数控编程,选题范围主要包括:先进数控加工技术、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先进测量技术等。学生选题确定后,要填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然后安排统一时间进行开题答辩,学生在开题答辩时,要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思路讲清楚。
选题初期是学生最迷茫的阶段,因为学生以前没有类似经验,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安排几次专题讲课,讲课主题有:毕业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毕业论文选题方法和范围;论文写作方法;往届学生毕业论文范例剖析;等等。我们还会带学生下企业,引导学生到一线岗位上选题,比如带学生到手机和平板电脑外壳加工企业参观,会指导学生选加工手机外壳和平板电脑外壳的气动夹具设计做为课题。带学生到数控机床厂参观,会指导学生选数控维修方面的课题。带学生到三坐标测量机企业参观,会指导学生选精密测量方面的课题。
二、 注意跟踪指导
学生在通过2周完成选题后,要马上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要在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论文。学生在下企业后,允许和鼓励学生根据在学校的选题和开题经验,再结合岗位实际情况重新选题。学生尽量安排到拥有技师工作站资质的企业工作,我们要求企业安排一名工程师或师傅带学生,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学校也安排一个老师跟踪指导学生,定期下企业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为学生在岗位上利用工作之余r间撰写论文。由于企业工作任务紧张,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时间做论文。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我们会和企业协商,顶岗实习阶段为学生做课题阶段,不宜给学生安排太多工作任务,一般少安排加班和夜班。指导老师每周都要和学生保持接触和沟通,经常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论文撰写工作。
在学生到岗位上工作之后的初期,如果学生在岗位上找到了更有实用价值和更好的课题,能结合学生自己的工作做论文,在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我们允许学生更换课题。最好的课题是学生结合工作岗位选的课题,写的最好的论文也是出自工作岗位一线的论文。比如在技师工作站深圳市缘与美珠宝有限公司工作的学生,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使用小型五轴数控铣床加工珠宝,编程和加工都是学生完成,有的学生写出了加工珠宝的夹具设计论文,邮递学生写出了珠宝数控加工工艺改进方面的论文,都受到了好评。
三、 做好答辩工作
答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对自己的论文能够说清楚,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发现学生是否有抄袭现象。我们提出总的要求是:(1)选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推广应用价值;(2) 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文字(含图样等);(3)表达准确通顺,字数不少于4000字;(4)内容充实,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有效。
答辩时要求指导老师回避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我们从选题、结构、文字、内容水平和答辩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分组进行,每组安排5个评委老师。
答辩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要求学生要做好PPT,内容表述要流畅,回答问题要准确。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这样才不和学生的工作时间冲突,保证学生都能按时参加答辩。
答辩完成后,评委小组要给出评价意见,同时给出结果,分三种情况:通过、不通过、按照要求修改后可通过。
四、 如何做好成绩评价
成绩评价是重要的指挥棒。毕业成绩由几部分构成:选题阶段表现,占20%;论文水平,占60%;答辩表现,占20%。如果第一次答辩论文没有通过,要求学生修改论文,再给一次答辩机会。如果第二次答辩还不通过,就要安排重修。
成绩评价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答辩时5个评委按百分制独立打分,最好算出总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
五、结语
[关键词] 行商 技术素养 创新型人才 途径
基金项目: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SGH10120; 商洛学院2009年教研教改项目 09jyjx03010; 商洛学院2010年教研教改项目 10jyjx0102。
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已为人所共识。创新人才的科学素养由智商(IQ)来评价,因为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文素养由情商(EQ)来评价,因为情商(EQ)[1]则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方面的品质。但长期以来没有提到关于技术素养的评价标准,而智商和情商又都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技术素养。如何评价技术素养受到人们的重视。
行 商
1.行商的概念及其内涵
2009年河北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大脑开发研究会主任吴祖仁先生鉴于对心理学自身的学科逻辑体系的理解,类比智商和情商,他提出了一个用来评价创新型人才技术素养的心理学概念——行商。
行商 (action quotient),用AQ表示,“反映人在行为领域的心理品质,反映行为习惯修养和技术素养,反映实现目标、完成计划任务的能力和把灵感、创意变成现实的创造力。简而言之,行商反映行为习惯、技术素养、实现能力和创造能力。”[1]吴祖仁认为行商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行商包括个人基本行为习惯修养和技术修养。基本行为习惯靠长期的培养训练,是一个可以测量的量,技术素养国际上已经有标准。[2]其次,行商包括实现能力。所谓实现能力是个体的适应能力、驾驭能力、管理能力、策化能力等的综合,可通过完成任务的速度、强度、效率和质量得到反映,因此它也是可测量的。最后,行商还包括创造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在面对环境、问题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超越常规、传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可通过创新策化、改革设计方案、技术革新等来评价。实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均可测量,但是到目前没有测量标准。
行商的意义
1.行商概念的提出是国家技术创新艰巨任务的需要
赵凯华先生在《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3]一文中曾区别了科学和技术。他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关系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和技术并不是一回事。科技部的工作报告[4]中称2005年我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与英、德、日三国相当,但是我国计划到2020 年实现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 以下。[5]30%以下说明我国现在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依旧很高。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与英、德、日三国相当证明了我国科技者的智商并不低于其他国家的人,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要依赖于其他国家呢?同时也说明智商高的人,一定擅长科学工作,并不一定擅长技术工作,特别是技术创新。我国的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就要求科技者同时具备高的智商和高的行商。
2.行商的提出符合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我国教育要把学、思、知、行四个字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等。教育还要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6]。这是2009年总理在北京作了调研后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之一。这个要求给出当代教育的方向之一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化纲要》中也有体现。纲要中提到“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 [7]这说明我国当前教育的缺陷——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行商反映个体的行为习惯、技术素养、实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好反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符合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这个概念提出的很及时。
3.行商可以正确地评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对于理论学习出众的学生可用高智商来评价他们。还有一类学生,他们“对于用脑的工作表现很差,但对于动手的工作特别灵巧,这类学生可对于实验科学有很大的成就。国内科学教育对这类学生似乎值得特别重视。”[8]我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先生于1940年曾这样肯定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因为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机遇、创意、计划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在行动上、在实施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品质.很难用智商和情商进行全面地、准确地评价这类学生。因此需要增加一个新的评价指标——行商。可以说这类学生具有高的行商。因此用行商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学生。
提高学生的行商,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学生的行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着重大变革,由数据主导的大时代正在走入教育领域,进而渗透到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中。复杂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一般需要提供非线性的教学輔导,以及能够满足学习者个别化、具有差异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诊断评估。因而,以认知诊断测验为代表的新一代测验理论应运而生,能够解释学生在推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诊断信息,同时保证测验的公平性,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提供可能。
Mislevy等(1993)指出,统计测验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阶段、概化理论阶段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 IRT)阶段。CTT和IRT 都属于标准测验理论。标准测验理论视所测的心理特质为一个单纯的统计结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给个体一个整体的评估。随着心理测量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进步,学习者更加渴求获得更具体的、细微水平的测量与诊断评估。Frederiksen、Mislevy和Bejar(1993)编著的Test theor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正式出版,标志着新一代测量理论的诞生。如图1所示,认知诊断评估逐步走入历史舞台,强调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维度能够被同时诊断,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宏观维度的知识水平。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for Cognitive Diagnosis, CD-CAT)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理论和认知诊断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目的是达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式的自适应诊断,根据学习者当前状态,选取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进行测试,进而诊断学习者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以诊断报告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提升的建议和策略。
纵观计算机技术与统计测验的结合,其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以项目反应理论(IRT)为代表的标准计算机自适应测量阶段;其二指新一代测量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阶段(认知诊断是其核心内容)。项目反应理论的特点是以概率函数的形式来描述项目作答反映结果是如何受到被试能力水平和项目特征联合作用的影响。自适应测验起源于Alfred Binet(1904)开发的智力测验,根据被试的不同特质水平和题目的不同难度与区分度,对被试实测不同的测验题目,使这些题目与被试的实际水平尽可能相适应,这样使测验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每施测一道题就能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当现代技术手段计算机引入到测量领域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由此诞生,由计算机自动从题库中选择合适的题目给学习者作答,一方面能够在学习者做完后自动评估其能力水平,给出适合学习者的下一道题目;另一方面能够自动设定终止规则,即当达到能够评估学习者能力的题目数后,测试会自动停止。之后,运用CAT思想与认知诊断理论结合,从题库中选择最适合学习者水平和最能区分水平能力的题目作答,对其知识状态达到最恰当的评估。CD-CAT更多关注被试掌握模式的自适应,根据可观察的行为和反应,推测潜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掌握情况。例如,获得相同分数的学生不能够体现个体差异,如果在测验中能够对学生作答反应、知识反应和能力诊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出补救措施。CD-CAT的流程包括:开始测试初始题目选择估计被试当前状态选题策略认知诊断计量模型终止条件诊断报告。对于CD-CAT的研究目前处于探索开发阶段,组成CD-CAT各个阶段的问题仍需要摸索和实践应用,例如如何确定知识状态和表征能力属性、认知诊断模型的应用研究,如何选择初始题目,以及题库的开发、建设与维护等方面。
综上所述,为了从整体上把握CD-CAT在国内的发展脉络,厘清发展现状和研究聚焦,提出实施CD-CAT的科研建议和实施策略,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以时间(2005-2015年)为轴,考察关于认知诊断自适应测试文献的研究情况,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已有百余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数据的可视化表征和社会网络分析工具,探讨其研究重心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CD-CAT平台和项目的实践情况,总结和借鉴国外实施经验,为我国今后的CD-CAT研究提供发展策略。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通过对有效文献的各类属性进行分析和标识,从而获得不同维度的计量分析结果,即对本质内容进行不同方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非线性分析。研究主要借助软件管理软件NoteExpress、数据处理软件SPSS 20.0和词云生成平台Tagxedo。首先,界定研究内容和范围CD-CAT;然后,团队成员分别对2005-2015年的文章进行筛选,梳理成为研究样本;接着,根据已有文献确定分析维度,以理论概述、现状实践、研究方法等为分析内容,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处理。
(二) 数据收集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5-201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自适应认知诊断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对研究内容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了研究的严谨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将学术论文与毕业论文分开统计,中文数据库来源有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认知诊断和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与教育测量和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的文献汇总如下:中文学术期刊检索到140篇,学位论文68篇;CSSCI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学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和《心理学探新》等。为了对比中英文文献关于结果分析中初步印象部分的差异,即关注焦点可视化部分,选取以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for Cognitive Diagnosis和Cognitive Diagnosis为关键词,在Computers Edu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和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数据库分别为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Wiley Online和ERIC)等教育技术专业相关期刊中搜集到论文66篇。
本研究进行了两轮文献搜索和文献筛选,共有5名团队成员参与,针对不同期刊进行分工。第一轮主要对目标期刊和目标关键词进行地毯式搜索,得到中文文献233篇,英文论文79篇,利用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将其分类保存;第二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自适应认知诊断文献的关键词、作者、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最终确定中文文献140篇,英文文献66篇。对作者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不同研究带头人和研究单位的分布进行研究,以辨识其影响力和规模。首先,主要对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团队成员基于文献阅读和积累对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认知诊断、自适应认知诊断测试的过程进行分类,讨论之后达成一致,构建初步框架;其次,在上述框架基础上,根据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记录。如《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一文中,以认知诊断、多策略、多级评分和Q矩阵为关键词,对多策略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算法(多级评分广义聚类判别法,GDD-P)进行改进与应用,并且介绍了测验蓝图编制、Q矩阵,与单策略认知诊断方法进行对比,是对算法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该文章涉及的分析内容分别是:理论研究、Q矩阵、认知诊断模型。该文章分析的一致性(5位成员)达到93%;最后,确定分析框架,对所有文献进行阅读,完善文献分析内容。
(三) 结果分析
1. 初步印象:有哪些研究关注点
本研究选取数据可视化词云的表达方式展示样本研究的核心内容。考虑到支持中文统计的功能,选择统计平台Tagxedo(http://tagxedo.com/app.html),词云支持中文输入,对文字的输入内容、形状等可以个性化定义(如图2所示)。中文词云中认知诊断规则空间模型和属性等频
次最高,领衔关键词说明了研究领域的聚焦,其中研究问题主要关注于学业评估诊断、认知诊断模型验证与应用(如DINA模型)、纸笔考试与计算机自适应考试差异研究与效度研究。可以初步推断文献研究集中于CD-CAT的知识属性、认知诊断模型研究等初步应用阶段。
为了使中英文文献具有对照意义,同样选取统计平台Tagxedo进行词频统计和可视化处理(如图3所示)。英文词云中显示具体的应用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法)、语言程序(R语言)知识评估和学习干预成为仅次于测试、自适应等的关键词。从宏观角度看,一方面,英文文献的关注点更加聚焦,能够对实际的认知模型进行测验和实践应用;另一方面,体现了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指导和教学干预,利用技术促进测试诊断最大化的实现。
通过词云分析,对CD-CAT的研究热点有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关键词集中在理论基础、算法改进层面,与教育、学习等过程关联较少;国外论文分析领域表示逐步通过技术方法作用于教育领域,与评估评价、反馈干预的实验与应用关联较多。如Sanja(2015)以C++面向对象编程课程为例,开发实现自适应测试平台,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自适应测试和笔纸测试进行比较,结合问卷、访谈的分析方法对自适应测试的过程、方法、优势、实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Triantafillou(2008)以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理论为基础,开发依托移动设备的自适应测试工具,将专家的评价灵活地运用于教育评估过程之中。
2. 渐入佳境:局部剖析
样本分析单元分别从研究创新点、发表时间、单位、数量、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撑等方面展开,具体统计维度涵盖认知诊断测验题库建立、初始题选择、选题策略、认知诊断计量模型、知识状态估计方法、终止规则、原始题参数在线估计和属性在线标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
(1) CD-CAT研究历程分析
借助NoteExpress 统计学术论文和学位情况,以图4表现发展历程。
作为量体裁衣式的测验,CAT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网络与科技进步,自适应测试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如GRE、GMAT、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等。以认知诊断理论为基础的CD-CAT相比較于CAT,更加能够利用项目属性和认知模型优势,进行诊断性的测验编制和评测。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的发展从2006年起步,2008年研究文献逐步增多,例如曾彦钧等人(2006)提出CD-CAT以认知结构为基础,在题库建设、起始规则、选题策略、被试知识状态估计、终止规则和曝光率等部分与传统的CAT有很大区别。2011年,是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发展的高峰,之后学位论文研究数量所有下滑,期刊论文数量变化不大。
(2)CD-CAT研究内容分析
参照认知诊断评估的主要步骤包括:①描述测量目的和确定属性;②创建认知模型;③设计测验Q矩阵;④开发或选择认知诊断模型(CDM);⑤评估Q矩阵和CDM;⑥模型参数估计;⑦评估诊断与干预。其中有的步骤可能循环或者迭代。对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如表1所示)。
研究团队详细阅读140篇学术文献,发现很多文献聚焦于诊断模型、Q矩阵,以及概况综述和自适应认知诊断流程描述的研究,缺少完整的实践应用的成功案例。统计数据表明:
①相比较于国外CD-CAT,国内相关研究进程较慢,并且研究内容集中在理论概述和小规模的实验证明上,缺乏大规模应用CD-CAT相关的文献支持。可见,国内自适应的教育评价方式应用还未大范围普及,通过技术诊断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并且提供有效的教学干预的案例还不够成熟。
②基础理论研究占文献总数的74.2%。例如,唐小娟、丁树良和俞宗火(2012)提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认知中的应用,分别从认知诊断模型、题库建设、起始规则、选题策略、被试知识状态和终止规则等几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有64篇文献(45.7%)对认知诊断模型进行介绍。截至2007年,常见的认知诊断模型有补偿模型LLTM(线性逻辑斯蒂克测验模型)和MIRT-C等,非补偿模型RSM(规则空间模型)、DINA(确定性输入噪音与门模型)、HO-DINA(高阶DINA模型)、RUM(融合模型)和AHM(属性层级模型)。
③实验实践比例为30%,其中有10%的文献叙述了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康春花等(2015)以小学数学与几何的知识点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认知属性的分类,定义了数学知识和认知过程,并采用口语报告法对认知模型进行质性验证,选取某校六年级1,128名学生进行了测验。
近几年,新模型的研究也为自适应认知诊断测试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例如祝玉芳等(2009)的多级评分AHM模型,涂冬波等(2010)提出多级评分DINA模型。余娜(2009)提出诊断模型的评估问题由信度和效度决定,认知诊断评估中信度采用校正之后的模型产生两组平行的模拟考生,分布估计每组掌握情况,计算相同考生被划分到相同属性掌握状态的百分比。
3. 升华:合作关系追踪
科学领域的研究往往存在学术带头人,也往往会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研究领域的网络关系。本研究借鉴魏顺平等(2008)提出的新的n-派系定义,利用研究者合作关系网络研究,建立作者A-作者B关联关系。在社会网络分析中,派系(subgroup)是社群中的一小群人关系特别紧密。
首先,借助Excel统计研究者与文献之间的关联表(如表2所示),以作者-文献-单位的方式表现。
本研究中CD-CAT文献量大于5篇的作者见表3,通过论文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大部分文献作者来源于高校和研究所,并且主要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的心理学院和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究其原因,计算机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研究属于专业性较强、理论基础扎实的研究领域,高校师生是新理念和方法的发起者和倡导者。认知诊断测试的最终目的在于以K-12教育为代表的评估教育,能够实现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和诊断评价。文献分布说明研究内容处于高校实验室阶段,缺乏社会的广泛关注、实践和推广应用。
接下来,通过UCINET软件呈现51个节点,借助作者间的合作,观察图中度计算并排序,选出处于前列的若干位作者(假定中心作者为学术带头人),然后计算以丁树良为中心的合作关系网络图,如表4所示。
由于文章作者合作较多,本研究以文献篇数最多的丁树良派系作为研究范例,将上表的矩阵导入UCINET中,并绘图(DRAW)得到科研合作关系网络图(如图5)。
两个节点的连线表示这两个节点存在合作论文的关系,线条的粗细表示合作论文的篇数,线条越粗,则合作论文数量越多。
采用UCINET 社會网络分析软件将这些派系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合作类型主要为师生合作,较少跨校、跨区域合作;也存在少数的跨区域合作,因此形成了星状辐射型。
(2) CD-CAT研究应走出团队、校门,甚至跨越国界,开展跨校、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优化研究团队构成,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加快知识扩散。
三、CD-CAT研究项目现状
接下来对国内外认知诊断自适应测试的实验与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从上述文献分析可知,国内实践案例较少,本研究团队经过大量内容采集和梳理,选取相对规模较大的实验案例分别进行阐述。而国外相对起步较早,2001年美国通过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表明有义务将施测结果告知学生和家长。因此,诊断测试的价值和意义不再仅仅是提供分数,而是需要提供补救措施等。本研究列举美国应用较为广泛的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和最大的自适应系统平台Knewton,并分别阐释。
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研究学者,以数学和英语为考试切入点,考察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水平,以此命题进行认知诊断完成353道题目的编订并且设定1套公共锚题,运用DINA模型进行诊断分析。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红云教授、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张华华教授共同合作的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with cognitive diagnosis for an English achievement test in China一文中介绍的研究,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项目为依托,阐述了其在北京、大连等地进行计算机认知诊断的大规模测试的情况。由于软件和硬件以及专业技能的限制,将CD-CAT应用于学校项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该项目克服传统C/S(Client/Server)框架,将B/S(Browser/Server)架构设计应用于国内的英语二级考试中。来自北京8所小学的584名学生首先参与了基于Web环境的测试,该测试有36道固定长度题目,规定40分钟内完成。该实验验证了CD-CAT应用于大规模考试的巨大潜力和高效性,同时参与测试的考生可以从中获取技能掌握情况的诊断报告,为后续进行学习干预和学习路径调整提供了可能。此后,2011年1月,大约3万名辽宁省大连市的五年级学生参加CD-CAT英语能力测试,该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和自适应诊断技术,持续三天、同一时间承载2000人并发的测试。在此过程中,对题库的优化、采用香农熵方法选题算法,以及内容平衡和考试蓝图的限制的编制,都进行了较好的实验。一方面,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作答情况评定和诊断报告;另一方面,为研究者提供对CD-CAT效度全面审视的实践机会,为认知诊断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也有诸多公司关注和投入CAT的领域,如ASSESSMENT SYSTEMS的Smarter Balanced评估 系统(http://smarterbalanced.org/practice-test/)。在能力测验方面,主要应用于评估学生的英语和数学能力。2010年,美国针对K-12提出了全美教育标准(Common Core States Standards, 简称CCSS),用于评估各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英语能力,并且已经在全美46个州和哥伦比亚区施行。Smarter Balanced 评估系统利用强制性的终结性评价和可选的中期评估来提升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的效率。在该评估系统中,计算机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响应来调整整个评估问题的难度。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会收到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题目,而一个不正确的答案产生一个更简单的问题。通过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系统推荐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测验问题给每个学生,可以快速识别哪些技能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维度学生还没有掌握。Smarter Balanced Practice Tests包括评分指南,现可用于三年级到八年级的英语、艺术和数学的认知诊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份可预览的Smarter Balanced评估,清晰地反映每一位考生在当前学习中每一门学科中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在未来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这种计算机评估能够方便家长、校长和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效,并且通过这些诊断反馈,对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此外,熟知的Knewton公司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真实地测量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避免因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测量误差。Knewton自适应系统利用学生的历史学习数据的网络效应来优化推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预设一些学习路径点(根据知识技能图谱),根据实际学生的使用数据(学习资源的使用效果和学习路径点的学习效果),为后来的学习者推送下一个学习路径点和学习资源。
综上所述,国外CD-CAT发展已经将智能学习系统、评估系统和教育测评融入其中。虽然从应用角度来说,自适应的成分居多,认知的成分较少,但是將诊断功能结合到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继续推进CD-CAT的实施应用。虽然国内很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CD-CAT的优势,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进展评估基于CD-CAT的改进与展望,但是实践应用还处于研究或者起步阶段。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相同分数的学生还不能从能力和认知水平角度进行很好的诊断和评估,教师往往仅根据个人经验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状态和认知错误,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干预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对我国教育评价诊断的启示
新一代测验理论阶段在认知水平的研究范式下产生,强调测验应同时在宏观能力水平和微观认知水平下进行,认知水平的研究应深入到被试作答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诊断认知能力结构,亦在于揭示不同被试的认知加工特点,是能力水平研究的深入。认知诊断实现了传统教育考试无法企及的诊断功能,它在实践中的运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诊断结果,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教;教育教学机构部门来说则可以了解当前教育情况,为教育规划及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计算机自适应认知诊断测试在教育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愿,目前混合式的学习环境中需要个性化的、实时的、及时的诊断和评估报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MOOC等一大批在线课程蜂拥而至,但纵观众多网络课程和实践研究,其中缺少对学习者量体裁衣式的诊断评估。同时,在我国教育的测评中,纸笔考试仍旧保留重要地位,然而缺少有效甄别、准确评估和学习知识建议等内容。同时,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构建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针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评价的综合诊断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敏强教授谈到如何运用认知诊断方法与技术来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
因此,本研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与需求和国外已有应用研究的优势,对国内教育评价如何走向CD-CAT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评估方面
相比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理论能把认知过程与测量手段结合起来,不仅能对考生的整体水平做出评价,还可以将考生的认知结构模式化,利用合适的测量模型对不同的认知结构模式进行诊断,从而定时考察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认知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会考、能力水平考试;课堂上运用认知诊断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不仅能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还能将学生的认知结构模式化,通过数据定量地分析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这样得到的信息量大且细,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1. 重视测量工具的研究和应用
实现个性化的测试平台和题库,不仅需要熟悉测量理论,还需要掌握测量模型和工具、计算机程序、统计程序等,因而需要有关教育部门与研究团队投入人力、物力,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硬件设备开发有价值的题库和测试平台。
2. 对教师进行评测培训
认知诊断测试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依据经验和教学目标提供考试题目,而且需要对学生所需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详细划分,与研究团队配合共同绘制测验蓝图,从而确定测试属性和知识点。因此,教育评测的培训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重要。
3. 题库和测试平台的地位
相比较纸笔考试,CD-CAT能够更快地获知考试成绩或者录取结果,测试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考试环境更加舒适和个性化。通过搭建题库和测试平台,能够保障和实现认知诊断自适应测试:既快速获取诊断结果、报告,又可实施大规模题库,保障大部分学生的考试题目难度和区分度一致,为教育公平提供可能。
(二)科研创新方面
打造精锐团队,延伸研究深度。从文献数据分析说明,目前我国研究派系较为集中,能够拓展实践应用的驱动项目较少。因此,应当加强跨团队、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与经验,共同丰富和深化CD-CAT。
(三)实践应用方面
1. 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校际合作
将纸质阅卷向计算机阅卷转化,不仅要注意测验内容的平移,还要开发计算机自适应系统。根据国情,可以考虑具体个别学科先行的策略,借鉴国外经验从不同学科、学段探究学业水平发展趋势,对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调研,从认知模型中寻找能够与影响因素结合且能为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具有层级关系的学习路径;联动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组建诊断评估生态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和均衡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创造力;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一、引言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是进入21世纪后各国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因此加强创造力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重要目标,如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一般教育》,提出了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训练。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创造学传入大陆,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创造力的研究,并提倡创造力教育。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后,各高校广泛开展创造力教育,突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清华大学在讨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观念时提出:“大学必须改变传统的只授受现成知识的教育模式,而要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其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整体创造力的水平。因此,探讨研究生的创造力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纵观学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其着眼点则在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Creativity)一词也常被译为创新能力,目前国内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并没有区分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概念,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与以往研究一致,认为创造力等同于创新能力。以“研究生创造力/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主题的CNKI搜索结果表明,自1987年到2012年,有关研究生创造力的论文已达1192篇。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探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以往研究成果采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包含了哪些研究内容,这些研究内容的贡献及局限有哪些,现有研究并未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鉴于CNKI的搜索结果,2003年是数量逐渐开始递增的时期(具体情况可见图1)。所以本文选取2003年作为论文内容分析的起点,通过对2003-2012年的内容分析,对目前研究生创造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进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研究状况概述
目前,关于研究生创造力的研究成果,其内容主要涉及四大方面,下面我们分别述之。
1.研究生创造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研究生创造力是研究生在学习或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创造性的认识、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难以进行衡量和比较,但是能力评价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要素去衡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创造力评价体系是指与创造力有关方面或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2]。由于研究生的创造力是由结构复杂的多种因素构成的,为了客观评价研究生创造力的状况,需要建立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发现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和营造积极合理的创新氛围,这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创造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尚很薄弱,无论从文章数量、理论建构还是研究方法上来讲都略显单薄。从文章数量上看,2003-2012年的核心期刊论文中关于创造力评价体系的文章只有4篇,优秀博硕士论文8篇。在这些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研究生创造力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比较单薄,对研究生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只是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确定,并没有实证研究。如杨蕙馨在《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培养机制变革对策》中通过国内学者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已有研究拟定了以创新基础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一级指标。马一博在《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根据头脑风暴法,邀请一些专家在一起进行讨论,最终提出相关意见得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比较单一,多是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很少,如吕巍在《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分析了研究生创造力涵盖的内容并有侧重点的构建了高校硕士研究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生创造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但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是创造力教育的基础。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方向,进而影响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如田维波、张远英和张萍在论述学位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创造力和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大学学位评价体系的现状,指出其不适应创造力评价的六个方面,即评价主体权力泛化、评价内容“重标轻本”、创新过程评价弱化、忽视创新环境因素、学位评价“功利化”、保障制度不够健全[3]。
2.研究生创造力现状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来看,我国研究者一致认为,研究生创造力水平整体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多数研究生缺少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②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量少,缺少原创性创新;③创造性研究和科研实践活动参与度低。如吴宏翔、熊庆年和顾云深研究认为我国研究生创造力不足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学术核心数量较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4]。袁本涛和延建林从2006年9月以来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造力尤其是原创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少[5]。通过以往研究可以看出缺乏原创性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创造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创造力现状研究结论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目前多数研究尚属理论思辨的结果,缺少实证分析,只有少数研究运用调查法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如燕京晶通过调查,认为研究生是目前科技论文的生产主体,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创新精神和创造动力不足,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少,国际科技论文的质量与数量增长不匹配,学位论文的原创性缺乏[6]。综合以往研究分析发现,对研究生创造力现状的分析多是结合个体的实践经验,尚缺少一个信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更精确的测量目前研究生的创造力水平。
3.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研究生创造力的因素有很多,学界对此也有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李志平和韩惠鹏的研究指出导师水平、学生素质及学术环境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导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重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及学术论文撰写能力[7];朱红、李文利和左祖晶在《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中认为课程参与程度和方式、导师的学术指导和生活就业关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8]。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导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内容、导师的自身素质与学术背景以及导师的支持与信任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生创造力的水平,如刘云枫和姚振瑀选取我国北京高校214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探讨了导师支持行为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关系,以及研究生对导师的信任如何对其产生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导师支持行为对研究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生对导师的信任对研究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生对导师的信任在导师支持行为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关系中具有部分正向调节作用[9]。
4. 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是现有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的一个内容。研究者们对此作出了多方面的论证,从宏观背景的阐述到具体的制度分析再到教学改革的实施都给出了充分的建议。如2004年钱存阳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中阐释了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环境,以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2007年李刚、洪艳、赵春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中提出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环境、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11]。
关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不仅成果丰富而且也经历了步步深入的阶段。2003-2004年是学习阶段,主要是借鉴国外研究,学习新的思路,如王衡生在《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中指出在创新教育方面,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如研究生创造力培养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12]。2005-2006年是探索阶段,主要是理论建构与分析,如邱志平和刘燕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中通过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特点,结合中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时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13]。2007年至今是发展阶段,主要研究是围绕着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王得忠和胡荣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中分析了环境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认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14]。以往研究从借鉴国外研究到理论建构再到具体因素如何改革,创建了一个宏大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这对日后我国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向。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2003-2012年核心期刊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关于研究生创造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纵观所有研究内容发现,理论建构还很薄弱,研究内容丰富但是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关于创造力的涵义以及研究生创造力构成要素的研究结论不一,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并且研究内容之间缺乏有机性,此外,以往研究多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只有少数的研究通过调查或者个案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因此造成了目前的研究过于理论化而缺少实用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应该进一步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创造力理论的建构。(2)加强创造力评价体系的研究。(3)研究方法的革新。目前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多是理论思辨研究,今后应多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使研究更加具体,结论更有说服力。(4)加强研究内容之间的有机性,体现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内部联系性和整体性。
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是增加国家人才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培养大批优秀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给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要在不断的研究调查和探索中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彦伯.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培养[J].云南高教研究,2000,(01):68-70.
[2]朱振中,石志敏.新产品开发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糊综合评价[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03):70-74.
[3]田维波,张远英,张萍.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位评价体系及其改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No.19906:46-50.
[4]吴宏翔,熊庆年 ,顾云深.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09:32-36.
[5]袁本涛,延建林.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v.7;No.2602:12-20+188.
[6]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7]李志平,韩惠鹏. 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7,No.19711:71-74.
[8]朱红,李文利,左祖晶.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v.32;No.19202:74-82.
[9]刘云枫,姚振瑀. 导师支持行为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以信任为干扰变量[J]. 情报杂志,2010,(S1):6-9.
[10]钱存阳.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 高教探索,2004,01:52-53+87.
[11]李刚,洪艳,赵春晖.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No.177S1:42-44.
[12]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01):34-37.
[13] ]邱志平,刘燕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8-80.
[14]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6):22-26.
[关键字]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59-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12
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内容分析的核心在于建立分析框架,它决定着整个研究的方向与质量。本研究以1995-2004年美国产生的93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容分析框架,尽力做到系统、科学和严谨,保证同一维度中的类目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较高的效度。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提出
1.从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出发,确定主要分析维度
本研究基于刘美凤教授的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和AECT'94定义及其他一些美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知识构成包括三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和教育技术知识II属于研究内容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II属于方法论方面。该理论还探讨了教育技术的知识来源问题。那么,美国博士论文到底研究了教育技术知识中的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方法?依据了哪些理论,或者利用或转化了哪些学科的知识?所以,分析框架拟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3个一级维度。
AECT'94定义分析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和影响这些范畴的主要来源,以及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因此,在框架的“研究内容”维度,可以从研究范畴和实践领域两方面分析。定义中对影响范畴的来源的分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维度的分类提供了参考。
2.参考已有的教育技术内容分析框架,设置框架类目
1988年后,伊利(Donald P.Ely)连续四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技术的文献进行回顾,并从中预测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的很多趋势也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伊利的框架对研究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管理、技术开发、设计与开发、评价、教育过程/服务这些方面都有子类目。1989年,迪克和迪克(Walter Dick&W.David Dick)的框架对文章的研究类型进行了分类:文献回顾、方法类、理论类、经验和实验、描述研究、评价研究、专业相关。1995年,里夫斯(Thomas C.Reeves)的框架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来考察,研究目标包括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解释性研究、后现代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定性、批判性理论、文献回顾、混合方法。2000年,奥萨赫(BaderA.Al-Saleh)的框架对论文类型、分析主题、研究方法、目标群体进行了分类。另外,还参考了Edward, P.Caffarella、祝智庭、焦建利等的分析框架。
3.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的题目,丰富框架类目
我们分析了935篇论文的题目,发现这些论文题目的字数较多,研究问题很小,对研究范围规定明确,从多个维度命题。这样,分析框架就需要分多个维度和层次,并丰富了框架的类目。例如,很多论文探讨具体学科的问题,如数学、科学、外语等,所以可以考虑学科问题,并分析教育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论文关注的群体多样,学生、教师、妇女残疾人、军人、黑人等,所以可以考虑关注群体。
二、分析框架的修改
1.分析框架的三轮测试
经过测试,我们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前两轮,分别抽样选取了200篇摘要进行分析。第三轮,对所有论文的摘要进行了分析,笔者作为主评判员,并邀请其他5名教育技术学硕士生作助理评判员,对内容评判进行互相校验。
2.访谈相关专家
我们访谈了一些专家,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专家包括有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求学经历的博士、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还有熟悉内容分析法的博士。
3.德尔斐法完善分析框架
我们采取德尔斐方法对10位专家进行了两轮的意见征求,对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专家组的质量是保证德尔斐方法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择专家的标准为:(1)对教育技术有深厚的理解;(2)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3)愿意参加本次意见征求。通过领域专家推荐和专业期刊的查询,我们形成了专家组,他们均为有多年教育技术研究经验和丰富研究成果的教授或副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时间较长的学校;既有老一辈专家,又有中青年专家。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是他们共同的研究方向之一,对教育技术有着深厚的认识与理解,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有着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三、分析框架的确定
最终确定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包括4个一级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类目,逐级分类。同一维度中的类目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每篇论文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即这几项必选,在表1中用灰色区域表示;另一种是每篇论文可能只属于这些类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但不是所有,在表1中用白色区域表示。例如,第一维度中的4个类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之间为第一种关系,即每篇论文都会从这4个方面分析;“研究目的”中的4个类目之间的关系为第二种关系,即每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其中之一。
四、分析框架的类目描述
对框架类目进行描述就是清晰地界定框架中的每一个类目,它有三个作用:让不同的评判者对框架有共同的理解,掌握类目的界限,在内容评判中易达成一致;有助于研究结论的表述;让读者了解框架的具体含义,利于学术交流。
1.研究目的
每个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1)基础研究
进行探寻和求证规律的活动,指向具有普遍性,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
指向特定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怎么用”的问题。
(3)开发研究
指向方法和策略。目的在于发明或优化方法、策略和产品,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
(4)评价研究
评价一项活动或方案在一定情境下的价值,帮助在特定情境下制定决策,回答“效果如何”的问题。
2.研究内容
(1)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
指有关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可以为其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或者讨论这一学科发展的问题。
1)学科建设
是指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①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和领域工作人员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能力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②专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和实践需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③课程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需要开设的主干课程
④学科历史与发展:有关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
⑤学科定位:有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研究,回答“教育技术是什么”的问题
⑥专业名词、概念、内涵的界定:有关教育技术学专业中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界定
2)知识体系研究
指关于教育技术知识的研究,建立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问题的可以操作的理论原则、操作程序、方法、技能与技巧、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①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的知识: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资源的要求方面的知识
②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过程的理论:对解决方案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过程指的是指向实现目标的一系列的操作或活动
③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资源的理论:对解决方案所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有关教育技术的方法论研究,如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
⑤教育技术学的分支理论:从其他学科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从而形成的理论或知识,如教育技术的批判理论等
(2)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是指应用已有的理论、方法或媒体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问题层次
①宏观:大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学校、企业和组织的整体性改进或规划方案
②中观:中等规模的问题,如一门课程、一个系统、一个班级等
③微观:小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单元、一堂课、一个媒体材料等
2)研究范畴
①问题解决的方案规划: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
系统方案设计;采用系统方法,对较为综合和复杂的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步骤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课程开发:根据社会对教育活动的需求、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教育者和教育机构的特征而制定能有效地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的程序或模式,并开展相应的实施和评价活动
②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包括:
需求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确定目标和途径
教学环境:教与学赖以存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师特征: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心理、性格等特征
学习者特征: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
任务分析:在确定需求之后,对需要进行的任务的分析
教学策略: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主动性调控行为。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
讯息设计:对讯息的形态进行操作的计划,包括注意、知觉和保持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指导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流的讯息形态的具体设计
教学资源:专门为教和学设计的有关软件资源
③开发: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
媒体开发:即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资源开发:对媒体所需材料、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④应用:使用各种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或改进绩效的活动,包括:
效果评价:研究媒体使用对于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效果。常采用实验研究,结论表现为有无显著性差异
影响应用的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媒体使用的各种因素,或只分析其中的一种,如教师、政策、文化等
政策法规:影响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社团或组织的规则和行为
文化与道德问题:团体或组织中媒体需要考虑的文化或道德方面的问题
健康问题:媒体对用户(中小学生等)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育技术应用标准:国家、政府或学术团体制定的技术应用的标准
应用的策略:研究如何使用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教学或者绩效
应用状况:分析某个国家、机构或学校的技术应用情况
推广应用: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
⑤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技术
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
组织管理:对一个组织或者团队进行的管理
项目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或其他项目
信息管理: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总称,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和储存等过程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本与资源、知识及其载体的管理,是基于知识的企业管理、对知识型组织的管理,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知识生产力、知识增值率和知识创新能力
人员管理:管理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人力资源
资金管理:对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资金的管理
设备与资源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设备、资源支持系统和相关的服务
传送系统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媒体传送系统中的过程和产品
⑥评价:对计划、产品项目或课程等的价值确定
评价对象:论文的评价对象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项目评价:对在限定时期内执行某一特殊任务的活动进行评估:产品评价:对某一物品的优点、效果或者价值进行评估;成本效益评价:对某一技术、产品或方案等应用的成本和效益比例的评价;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开发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被多次测量某一类型的对象;评价模型的评价:对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论文的评价方式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对事物的情况进行“摸底”;形成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总结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来作出利用方面的决策
3)应用领域
论文解决的问题属于哪个领域或行业,包括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企业与组织:解决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中的管理、发展、绩效和培训等问题;卫生:解决医疗、卫生、健康、医生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解决政府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科研: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图书馆/博物馆:解决图书馆、博物馆或其他数字资源中信息的查询、加工和利用等问题;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如报纸、广播、电视方面的传播研究。其中,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企业和组织是主要的实践领域,我们进行详细分类。
①学校教育
从研究主题分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如何将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网络教学:研究如何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学校教学中如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教师教育: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如教师的素质、教师培训等: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研究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教学资源中心等的使用问题
从学校的类别来看,论文研究的领域有以下几类: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中小学教育:在美国称为K-12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从社区学院到研究性大学,不包含专门开设远程教育的学校。又可分为医学、军队、体育、理工科、文科、艺术、政治/经济、其他、没有区分
成人教育:针对成人开展的教育、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工程、技术等职业开展的教育
其他教育:家庭教育:研究家庭在儿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父母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习;宗教教育:宗教开办的学校,或者培养牧师、宗教人员的学校;特殊教育:有关残疾人、智力障碍、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文化教育:有关公民素质、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4-H教育:社会性的青少年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Hand)、头脑(Head)、心灵(Heart)、健康(Health);健康教育:有关公民的健康、卫生教育
②远程教育
需求分析与规划:远程教育项目的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发展状况:分析国家、区域、学校的远程教育发展状况
远程教育传送系统:实施远程教育的一些技术手段,如印刷品、广播、电视、网络等
工作人员分析:分析远程教育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远程教师、辅导教师、服务人员、研究人员等
教学过程和模式:分析远程教育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一些进行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实施模式
学习资源建设:如何设计、开发远程教育资源
学习者分析:分析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特征
学习策略:分析远程学习者如何进行学习
远程学习者的失学问题:分析远程教育中学生失学的现象、原因、对策等
交互设计与分析:分析远程教育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的交互和情感的交互,并设计策略以促进交互
协作学习:远程教育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学习
质量保证:为使人们确信某个远程教育项目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实施并按照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学习支持服务:为了促进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服务的总和
③企业与组织
企业绩效技术:企业或组织改进绩效、促进发展的问题
企业人员素质分析:研究企业某个岗位的员工需要的素质,或者现有的素质
常规企业培训:研究企业如何对员工实施培训,不包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培训
企业e-learning: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网络来培训员工
组织文化与学习:研究一个组织中如何形成文化、促进学习,以促进组织发展
组织变革:研究组织发展和变革中的现象和规律
4)关注的媒体
多数应用研究类的论文涉及了媒体,从三方面分析:
①媒体类型:具体类目见表1
②是否为专门教育开发的媒体:如教学、课件、群件技术、Webquest、WebCT、电子教学设计工具
③研究角度:从哪些角度研究媒体,包括;
媒体性能:研究媒体的属性、特征,他们将会影响到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媒体设计:设计某一媒体
软件或资源开发:开发软件或者相应的资源
媒体使用:研究使用媒体的策略、方法、制度等
媒体效果:研究媒体使用对于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效果评价
媒体文化:研究使用媒体的文化环境
构建环境:构建使用媒体的建筑物、硬件、软件等环境
5)关注的群体:具体类目见表1
6)应用学科:研究某一门学科的问题。类目见表1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手段、分析数据的方法则作为工具帮助上述这些方法的实现。
(1)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包括有基本的理论假定、研究逻辑和思路等。
(2)一般研究方法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
①系统科学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
②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即用若干个别性事物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③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3)具体研究方法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
①理论研究;对复杂问题的性质和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②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假设,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
③调查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资料,从而对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④人种学研究: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⑤案例研究: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料源调查现实世界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的探究。目的是产生新理论和证明已有理论
⑥历史研究: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目的在于通过以往时间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研究
⑦内容分析研究: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或测度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
⑧相关与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以上的变量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目的是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比较研究是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⑨设计研究: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甚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4)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
②实验法:综合采取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前测和控制组等方法,对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进行严格地控制
③前实验法:对无关变量没有控制,因而效度很低
④准实验法:在现场背景下难以对无关变量进行充分的控制,只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
⑤访谈法: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事实材料,以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⑥问卷法:根据研究需要而编制成的一套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
⑦测量法:利用工具按照规则给对象或事件赋值,能充分地测出研究中的变量、概念或现象,从操作意义上提供研究所需的数据
⑧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
⑨档案资料分析法。包括以下具体方法。文件分析:通过分析某一组织或机构的文件、文档,获得信息;计算机程序跟踪: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跟踪研究对象,并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数据:网络文件分析:通过分析网络上的文件,获得研究所需的信息:数据挖掘: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4-0004-03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美国卫生局报告,我国精神疾病目前占所有疾病的14.3%,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7.4%[2],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小学生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幸福感,更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有学者就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4.2%[3]。这反映了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学术议题,更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基础,因此大量的研究先后探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源自中国期刊网的453篇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开展情况,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统计方法
文献计量法,以频次、百分比为主。
2.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发表的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所有文献进行统计,发现有453篇包含“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题录。
3.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对代表性论文进行参考的基础上,对以下6个单元作统计分析:年代分布、受资助状况、合作者人数、内容分布、作者机构及作者所在地区。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
对2003~2012年发表的45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进行年代分布统计分析,如下页表1所示。除2005年(4.4%)和2009年(10.2%)出现稍大的波动外,我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2007年的论文数为159篇,2008~2012年的论文数为294篇,分别占总数的35.1%和64.9%,后者较前者增长了29.8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十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论文的受资助情况
对近十年来的453篇论文的受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发现有84.1%不受任何项目资助,仅有15.9%的论文受资助。在受资助的文章中,最多的是省部级项目(9.5%),来自“相关协会”(1.1%)及“国家级”(1.3%)资助的项目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受资助的研究数比例低且不同级别间数额差异很大。这给未来的研究以启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开展需更多资助,尤其是国家级项目及相关协会项目的支持。
3.研究论文的内容
对453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现状调查”(18.9%)、“相关研究”(21.9%)及“对策研究”(19.4%)这三项研究内容所占比例相当,但都低于“其他”内容类别(37.1%)的研究论文,而这部分论文是作者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某角度而提出的一般性看法或陈述,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综述研究”及“测量方法研究”则分别只占总体的0.9%、1.8%,这提示着综述性与测量方法类研究目前呈现出一定困境,亟待突破。
4.研究论文的形式及其研究力量
对研究论文的合作形式和研究力量进行分析(见
表4),结果发现,独著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67.8%,合著论文仅占32.2%,且论文合著以两人合作形式(17.2%)为主,课题组合作形式仅占0.7%。这表明研究者需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力度,组建课题组形式的专业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作为研究力量机构分析的基础,“其他(小学教师及协会等)”占研究力量的55.8%,其次为“师范类院校”(17.7%),而来自其他单位的研究相对缺乏,见表5。这表明,小学教师及协会是最主要的者,这些发表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一般陈述性的研究,这与表3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数据结果(“其他”类别即一般性看法或陈述性研究占最大比重)契合。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研究团队参与力度的薄弱可能影响到研究内容的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研究需更多专业力量的
投入。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力量的分布,本研究对研究力量的省份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分布总体来说呈不平衡状。研究力量位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11.0%)、山东(7.5%)、甘肃(7.5%)、浙江(7.1%)与吉林(5.1%),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较发达地区已经普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位列后五位的省份分别为:青海(1.1%)、内蒙古(1.1%)、(0.9%)、宁夏(0.5%)及新疆(0.5%),即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相关研究极度缺乏。
三、讨论
1.拓展测量方法
本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数量较多,同时内容涵盖面较广,包括现状调查、相关研究、对策研究、综述研究、测量方法研究及其他研究等,但关于测量方法的研究却相对匮乏。目前国内研究仍较多引进国外的测量方法,易出现跨文化问题;此外,现有量表内容多侧重负面心理特质,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有所偏离[4]。我国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已经从单纯引进发展到自编问卷,量表内容在向多领域延伸,也编制出了一些信效度较好的量表。但总体来看,我国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普遍较低,自编量表有低水平重复现象,测量积极心理的量表少[5]。即我国仍需本土化的较为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广大研究者需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改善测量工具,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者的全面调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积极参与。首先,对研究者合作积极性的调动。研究形式合作化已经是当今科研形式的主流,合作带来的团队资源整合有助于促进研究途径多样化以及研究本身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创新性。但上述数据显示,独立研究形式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流。独立性研究在一方面保留了研究纵向的独特性及系统性,但另一方面独立性研究缺少横向文化间的合作交流。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6,7],即跨文化、跨地区式大样本研究缺乏。为此研究者应当积极寻找合作切入点,突破束缚,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以逐步完善研究维度。
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研究者的调动。有研究者在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的研究中发现,8.4%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很差,其中有28.7%为小学生[8],这说明西部落后地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本文数据显示,我国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如青海、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等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极少,发展极慢,这也反映了落后地区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客观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研究工具的不完善、研究人力的不足等因素都妨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需增强支持,帮助其改善研究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呼吁更多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多进行跨地域研究合作,提升研究意识,改善研究方法,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对各个单位研究力量的调动。本研究数据显示,群体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者及有关协会方面,他们多以见解性、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与其自身教育实践直接联系,更具现实意义,且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发与思考,但这类研究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由此,对来自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的全面调动可以融合多种研究优势,实现不同单位研究力量之间的互补,以便研究成果能更高效地应用于
实践。
3.展望
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针对目前研究呈现的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强研究的问题解决指向性,增加对策研究,将理论积极运用于实践;(2)实证研究有待强化,研究方法需不断改进,尤其是测量工具的改进;(3)研究要迈向全面化合作,突破孤立局限,尝试跨单位、跨地域、跨文化研究;(4)研究可多围绕具体、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增加个案研究并综合群体研究以增强研究的临床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2] 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
[3] 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4] 郑日昌,张颖,刘视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2):30-34.
[5]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6]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7] 袁国祯,陈灶火,杨碧秀.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50-52.
高级职称论文的字数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关于教师的职称论文
反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师素养
摘 要:据化学教学论介绍,化学教师素质是指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化学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师;素养
探讨现代化学教师素质结构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现代化学教师教师素养构建的依据
构建现代化学教师素质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教师职业本身的独特性。教师是独特的专业人才,要有全面教育学生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的操作还必须娴熟,规范,具有示范性和创造性。二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教师应前瞻性地看到未来教育具有重视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特点。三是新世纪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和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现代化学教师素养结构
(1)具备健全的身心素质: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其它素质的保障,教师只有具备健全的身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健全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生理素质,化学教师才能具备做实验的要求:娴熟的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正常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和非智力因素(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只有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师才能顺利而持久地开展工作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些名人名言也说明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根源都在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
(2)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整个现代化学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化学教师具体素质的先导。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师观和先进的学生观:教师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集多角色于一身的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学习者、建设者、开发者等,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的人。因此,针对新课程必修模块的基础性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决不能就知识而教知识。比如模块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中代表金属Na、Al、Fe、Cu的学习,学习完以后,学生可能觉得金属之间关系不大,感到知识凌乱难记。但是此时教师若趁热引导学生意识到Na代表了活泼金属;Al代表了两性金属;Fe代表了变价金属;Cu代表了不活泼金属,同时通过Na,Al,Fe分别与O2,H2O的反应的差异,总结出不同金属跟O2,H2O反应的情况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用金属活动性来统摄Na、Al、Fe、Cu的性质,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教材中的重要思想――分类思想。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仅能正确使用新教材,还要研究建设新教材。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评鉴各种教材,分析各种情况,改变评价方式,即以一种研究者、学习者、建设者、开发者的身份参与到新课改中去,为完善新课改添砖加瓦.。
另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过程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批判过分突出教师的师道尊严观和过分突出学生的无师自通观。先进的教学过程观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那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这种效果呢?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共同研讨。
(3)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无知便无能”,“空口袋是立不起来的”。这些话说明了知识对形成能力起了基础性的作用。现代教师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包括三大系统:一是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三是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现代化学教师具备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是合理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化学教师胜任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是化学教师其职责的专业要求。一个在知识上漏洞百出的化学教师决不会是个好老师。化学教师也只有在学好本体性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按知识的科学性和科学规律,教材意图设计教学。比如,同样涉及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现象知识,在新课程必修模块和过渡必修教材中,其功能有明显不同。在新课程必修模块中本课题是在学习纯净物的分类之后,学习混合物的分类方法的,引入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现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胶体的性质确实与溶液有所不同。因此,本课题的目标并非胶体的制备,而应理解为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分类标准,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当然,仅仅具备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左膀右臂――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前者涉及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科学素养。后者是指教师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艺术论、教育技术学等课程,这些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理解教育政策,课程目标,完善教学和教育,提升科研水平等。像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由此可见像以前“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观是极其狭隘的,相当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
现代化学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指化学教师成功地完成化学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体现的,又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发展的。它在现代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化学教师的中心工作是化学教学,首当其冲要具备教学工作能力,它是现代化学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中的核心部分。要顺利而完美地完成一节课,化学教师要有强大的教学设计能力,出色的组织调控能力,良好的多讯道表达能力以及合理的教学测量评价能力。另外,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为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它是现代教师应有的一种通用能力,是整个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还有,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对现代教师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现代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吃“老本”的教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现代教师要有计划地争取参与脱产式或不脱产式的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提高技能技巧;还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以教推研,以研促教;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创新,不断作出个性化的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面向学生的生活,即课程设计上要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但是中国地区如此之大,学生如此之多,面向学生生活的教材是每个地区具有各自的一套教材吗?显然这是不实际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又存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个性,怎么办呢?所以笔者认为就需要教师的二次创作能力,把书本上涉及的生活材料能结合当地实际转化为当地的生活材料,使教材真正地面向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常汝吉.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导(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12.
看了“高级职称论文的字数”的人还看:
1.副高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北京高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一、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比较
国际上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基于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评价体系,例如David I. Hanauer、Graham F. Hatfull和Deborah Jacobs‐Sera等学者在专著Active Assessment:Assessing Scientific Inquiry中的研究[1];其二,基于心理学的评价体系研究,例如Jane S. Halonen、Ted Bosack、Shirley Clay和Maureen McCarthy等学者的标志性文章A Rubric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Scientific Inquiry in Psychology[2]。
通过查阅期刊网上相关资料,笔者发现,我国科学探究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视角、考题分析、理论研究、评价研究、学科应用与幼儿教育6个方面,分别占研究论文总量的6%、3%、45%、10%、32%、4%。国内关于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论文很少,而且也是近年才出现的。这些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国外的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评价工具的研究,例如罗国忠的《基于工作单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研究》;其二,评价量表的研究,例如唐劲军的《量表法评价中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其三,国际科学探究评价方式综述,例如廖元锡的《国际三大评价机构科学探究能力评述》[3]。
综上所述,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往往借鉴了很多学者们的经典理论。尽管国外各类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和国际上的大型测试都是各种理论的综合,但是评价的模式逐渐分化为两种类型。然而,我国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研究却涉及不多。大多数研究的主题仅限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学科应用部分,即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探究能力,并且大都采用“七要素分析法”。
二、国际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教育学模式
现在的教育学者们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划分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科学探究的定义以及评价所采用的测量方式。当代科学教育学者认为,科学探究能力可以被看做是一系列元素的综合,但关于元素有哪些,学者们仍然持有不同的观点,见表1。
三、国际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心理学模式
心理学关于科学探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97年,Morgan和Johnson认为心理学没有固定的测试方法,如果非要建立一个心理学教育标准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同时,一些课程论学者认为,需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作为心理学教育的基本目标。1999年,Hogan认为学生应当在学习并接纳科学规律的同时,学习如何建立和评价一个科学规律。2000年,Hogan和Fisherkeller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四要素:形成假设、设计实验、解释结果和交流结果产生的因素。2002年,Zimmerman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应当有机会去试着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假设、设计实验、观察、测量、作出推断,并且形成理论。此外,学生应当会从规律的理论中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部分学者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设计了新的心理学方向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Hogan和Fisherkeller通过对四要素的完善,提出将科学探究能力定义为描述性技能、概念性技能、问题解决的技能、道德推断的技能、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的技能、交流技能、合作技能、自我评估技能等八个领域的能力。针对这些领域的能力,他们设计了对应的评价指标,竖行三项代表不同水平的能力组成,横行从没有接受过训练到专业能力结束,适合于能力的不同水平,具体见表2—表9。
四、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指标特点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对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要具有以下特点,即多维度评价,分值设立多层次,评价方式多样化,问题内容要具有真实情境。
1.多维度评价
评价角度应当多样化,应当将科学探究能力按不同标准分成多种,而不是按照科学探究能力的操作步骤进行分类。保证所分成的各项技能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可以考查一个学生不同的能力。
2.分值设立多层次
对于同一项技能,学生所表现出的水平会有所不同,应当对学生的不同的、可能的表现给予合适的分值。并且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或者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分值标准,便于比较出学生能力的层次。
3.评价方式多样化
从各国对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评价方式来看,大多数的考查都不只采用了一种评价手段,虽然很多考查模式仍以纸笔测验为主,但是为了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应适当地增加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单的测试和现场考查等。这样可以对一些不易在纸笔测验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进一步了解。
4.问题内容具有现实情境
通过对各国考查评价问题的总结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到,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会有效地增加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只有真实情境下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才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教育和科学活动的本质,才能够反映出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与发展研究”(CAA11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David I.Hanauer, Graham F. Hatfull, Deborah JacobsˉSera. Active Assessment: Assessing Scientific Inquiry[M].Springer, 2009:31—42.
[2]Jane S. Halonen, Ted Bosack,Shirley Clay,et al. A Rubric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Scientific Inquiry in Psychology[J].Teaching of Psychology,2003(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误区
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加强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并指出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探索。[1]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仅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益处,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合作、思维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评价已不容忽视。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环境,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评价主体不只有学生,还应有教师、家长和专家等;教学要注重情境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自然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具有很多种能力并且相对独立,每个人的各种能力是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他们的表现形式都不同,还认为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我们要重视人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多元化的,要注重每个人的差异及发展。
二、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2],要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仇大成和杨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设计与运用策略》一文中提到:“要善用赏识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引入学生评价,促进共同发展;巧用自主评价,培养倒新意识;采用综合评价,提高信息素养。”[3]
查德清认为,教学评价应具备督促、教学、强化、激励等作用。通过制定规范化的制度发挥督促作用;通过开展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发挥教学作用;通过课上课下的测评练习发挥强化作用;通过家校合作发挥激励作用。此外,还应建立档案袋,全面客观的评价。[4]
经过对文献的整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为学生制定任务、目标和标准,不能让学生盲目地学习。2.发展性,要为学生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诊断。3.多元性,强调多主体、多角度评价,注重学生评价。4.全面性,不仅仅看中结果,还要注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5.定量与定性结合,即将可测量的分数与不可测量日常心理、思维等方面的评价结合到一起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为:第一分析评价主体,即对学生之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要确立评价目标,指定评价标准,简洁明了,有针对性,重视个人差异。第三围绕评价目标设置评价任务及任务情境,注意真实性及任务难度。第四确定评价方式,既要能能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也要方便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第五学生实施评价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第六收集和判断评价数据,要注意个体差异,能够多维度、多层次的进行判断。第七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学习成果,检查评价结果。第八教师和学生均要反思评价,做出反馈。
三、误区及建议
(一)误区
1.评价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只按照评价的标准和过程走一遍流程,没有做到反馈指导。
2.教师设计的评价内容过于详细复杂,没有针对性。
3.评价标准过于统一,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的课程和学生的差异性设定标准。
4.评价目标过于量化。设计评价指标时,忽视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不便被量化的方面;因过于注重量化的评价结果使学生不计方法只求成绩;量化评价操作起来显得机械;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5]
5.评价结果往往都是评价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评价,客体大部分处在被动状态。
6.过分夸大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忽视了其他评价主体。
7.滥用激励性的评价或对错误不给予批评而是保持中立态度,甚至有些时候不符合当时的内容或情境。
8.误认为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即时性评价虽然可以快速判断问题的对错与否,但有时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
(二)建议
学校要重视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从而提高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度。评价的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简明扼要、易操作。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的情景、时段和对象有差别地合理运用相对标准、绝对标准以及自我标准进行评价,必要时可结合使用。[7]在教学评价时注意负面影响,考虑到情感等因素的效应,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评价过程应该是相互的、多向的,可以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适时反馈,保证评价的公正客观性。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表扬,不能过多或过于频繁,对于错误的地方要指出问题,必要的时候要给予严肃的批评。适当进行延时性评价,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或让学生听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从中受到启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都有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平平.表现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2]钟晓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的尝试――Word模块教学后记[J].现代教育技术,2008,(4):75-77
[3]仇大成.杨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设计与运用策略[J].教与学,2013,(3):67-69
[4]查德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4):42-43
[5]蒋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实践究[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57-02
所谓分层教学是为了着眼于全体学生生动和谐地全面发展,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其理论依据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的理论。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学生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但是,一般说来,学生喜欢写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喜欢记叙、描写之类的记叙文,对议论文不大感兴趣,议论往往是有感而发,围绕话把子漫无边际地说;再则,语文教师大都重视记叙文的训练,忽视学生议论文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更不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这议论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议论文写作教学成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议论文时大胆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就略谈一些粗陋的看法。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3、因材施教理论
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教法单一,评价单一。分层教学首先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学习与训练,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特点落到实处。其次,议论文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它能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主动性,创新性。针对学生的学情而制定的目标方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要求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至于使人望而却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能够改善部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增强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的自信心,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全面提高议论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且真正面向所有学生。
三、议论文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在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来机械地划分。基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对议论文写作比较感兴趣、写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第二层指对议论文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作文任务的学生,他们一般能够达到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有论点、有论据、论证较合理。第三层指不愿、害怕、不会写议论文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完成作文任务,或是勉强凑足字数,更有学生不知何谓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全然不知。
当然,学生所处层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进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成三层,是根据他们当时的写作议论文能力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程度”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把学生分层后,没有搞“终身制”,而是不断变化的。教师每次批改学生习作,发现学生进步了,就给他们提高层次,这种鼓励给学生树立信心,增加动力,使之取得更大的进步。
2、训练多样化、目标阶梯化
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作文水平,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目标要求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样的快乐。
多设题目,题的难易不同,适应学生的水平也不一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层次,都有话写。这就需要在议论文训练中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题目,比如让学生做“逆境与成才”有关的议论文写作时,就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较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成长需要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逆境与成才”“论逆境”“在磨难面前”;表达较有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做生活的强者”“有志者事竟成”“善败者不亡”“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都有话要写。
同题分层即一个议论文题目分层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学生每次作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每次的训练内容而定,根据个体的差异性来定。如写作珍惜光阴类的议论文,要求: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②论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较合理、语言简洁。③有论点、论据,且论据基本能证明论点,语言通顺。不同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目标要求,让他们都敢动笔写,能写,这就体现了目标制定的层次性。
3、评价丰富化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的各种因素和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作文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写作。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
如:评分分层。传统的议论文评价,教师只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在分层目标制定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及层次要求,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即可。分别评出三层中的优秀同学,打出高分并给予表扬。这样会促使每位同学都能努力写作,并力争在本层次类取得优秀的成绩,从而切实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面对所有的学生,并可整体提高的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
又如;评语分层。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批改作文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别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和形式进行,对第一层学生可采用“高分低评价”,多提要求,不让他们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提高。对第二、三层学生则“低分高评价”,多肯定其进步与成功之处,使他们看了评语不灰心丧气 ,而是积极进取,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也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调动全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科学的划分层次、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在议论文评价中的遵循分层评价、鼓励为主的原则能够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切实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 2005.12.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80-02
为了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规范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管理类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笔者基于近年来在华北理工大学多年讲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类科学研究及论文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调阅管理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学位论文,现场评阅、研究生和导师座谈发现,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题质量不高。一项好的管理类研究应该符合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其中重要性和创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类学位论文存在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研究生未能区分研究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区别,提出的研究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写出的论文类似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部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理论深度不高,严重缺乏理论价值;也有的选题有一定理论价值,然而现实意义不足,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大部分学位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千文一面,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应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调研发现,许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写立项依据和文献综述,不了解现实背景、文献回顾及述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方案难以体现出研究问题聚焦的过程。调研还发现,数据导向型的研究方案过多,假设导向型的研究严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案主要围绕如何提出和验证研究假设来展开。未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导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骤,难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述过于简单,甚至出现错误。(3)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够严谨。部分研究仅应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未能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或未进行定量测量。某些研究选择或研制测量工具的过程和方法不够严谨,未对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科学验证。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抽样方法不合理,样本量不足,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些研究类似于文献综述,主要以综合和归纳别人的研究观点为主,缺乏基于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论文撰写不规范。调研发现,管理类学位论文结构不统一,章节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许多论文在概念的应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应用不一致,偷换概念等。论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清楚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调研还发现,部分论文存在复制比过高的学术不端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及论文的质量。(1)有利于管理类研究生规范地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设计、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建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估等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学会规范开展管理类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评价管理类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学科背景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时,通常不分专业,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课。这三个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老师往往仅关注于自己所在从事的学科领域,对其他管理学科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基础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作为基础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统计学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许多管理类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取的,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过统计学知识和软件,导致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较为吃力,比如针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3.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与研究生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够,未能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导致授课质量不高。另外,课程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行科学和客观评价[4]。
三、《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应聘请管理类研究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注重通用的管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应安排一定学时请各学科中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所属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认真分析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结学位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内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3.预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效果,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前开设统计学相关的课程,或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础。
4.精选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骤和程序来组织,主要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操作化与抽样,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要素。此外,应将选题、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及项目计划书和论文的撰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5.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1)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的管理研究论文,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将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2)参与式学习法。可尝试在课程的早期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研究选题,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主要包括文献回顾与综述,调查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与评价,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整个管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3)文献评价法。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升文献综述和利用文献法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6.构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训平台。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各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构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实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掌握调查研究法,可考虑建设由平板电脑与面访管理系统组成的实训平台,通过教室内实训、室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结构式访问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能。配备8~10人圆桌、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设备,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和技术。购置Endnote软件,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应用。通过NVIVO软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定性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设计一份管理类研究项目的计划书,项目技术书的结构和内容参照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书,要求将项目计划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现场汇报,由授课教师制定评判标准,然后由授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评委进行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打分。这样考核的好处是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中,还能让其他研究生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类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