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广告设计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一,部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呈现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专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毕业生,这类教师只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虽然这类专业教师能够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但是其实践经验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表层上。另一部分教师在广告行业从事工作多年,其虽然经验有余,但是在观念上往往表现出一些滞后性。广告行业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时刻保证对新知识和技术迅速产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存在教学和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都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上的一些实验项目的制约,学生还是会出现对行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设计项目往往是虚拟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考虑应用可行性和成本,以及受众身处的环境,对于工业生产也缺乏理性的认识。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教师应该遵循市场的模式,不断促进艺术和实践的结合,并且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作热情,坚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模拟设计是不够的,这样很难满足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需求,无论是学校和个人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广告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途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授课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授课的地点则最好选择一些广告公司作为一线场地,授课的方式则应该选择工学融通的形式。如,学校应该和一些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和相关的广告公司进行实习,让学生处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行业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地域性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培养出一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如,陕西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相比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当地院校在广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陕西的经济特色。如果当地的房地产、药品、汽车和食品的广告投入占据了广告产业的前四名,那么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应该增加这四项相关的讲座和选修课,让学生及时丰富相关的知识,一旦学生在当地从事相关工作,就能够很快地适应。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体现出设计和制作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设计技巧和设计软件等课程进行巩固,但是广告制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训项目逐步地培养。学校可以以教师为媒介引入一些校外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际的项目中一边探究一边学习,实现实践性教学。
三、结语
广告行业在30余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过去十几年中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进行回顾,能够发现开设广告设计专业院校的数量在迅速增多,大多数院校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原因是社会对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大,或者是拥有相近的优势专业,还有一部分院校则是为了扩大招生资源。总的来看,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其专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不够准确,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合理,还有的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够科学。纵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史,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部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呈现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专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毕业生,这类教师只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虽然这类专业教师能够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但是其实践经验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表层上。另一部分教师在广告行业从事工作多年,其虽然经验有余,但是在观念上往往表现出一些滞后性。广告行业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时刻保证对新知识和技术迅速产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存在教学和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都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上的一些实验项目的制约,学生还是会出现对行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设计项目往往是虚拟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考虑应用可行性和成本,以及受众身处的环境,对于工业生产也缺乏理性的认识。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教师应该遵循市场的模式,不断促进艺术和实践的结合,并且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作热情,坚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模拟设计是不够的,这样很难满足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需求,无论是学校和个人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广告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途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授课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授课的地点则最好选择一些广告公司作为一线场地,授课的方式则应该选择工学融通的形式。如,学校应该和一些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和相关的广告公司进行实习,让学生处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行业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地域性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培养出一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如,陕西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相比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当地院校在广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陕西的经济特色。如果当地的房地产、药品、汽车和食品的广告投入占据了广告产业的前四名,那么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应该增加这四项相关的讲座和选修课,让学生及时丰富相关的知识,一旦学生在当地从事相关工作,就能够很快地适应。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体现出设计和制作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设计技巧和设计软件等课程进行巩固,但是广告制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训项目逐步地培养。学校可以以教师为媒介引入一些校外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际的项目中一边探究一边学习,实现实践性教学。
四、结语
近年来,广告业发展迅速,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增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然而,一些院校仅仅是因为社会对此专业的大量需求、该专业相对具有就业优势、能够扩大招生生源等原因,盲目开设广告专业,其院校内部的专业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专业教师,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力量是如今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高职广告专业也是如此。随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开设此专业,而对应的就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目前,我国广告专业方面的学历层次主要是高职和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最近几年才出现,因此,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上普遍存在问题,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学历偏低,甚至专业并不对口,而是由一些其他相关领域转行的教师。另外,部分专业教师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而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师资结构不合理。
2.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欠缺
广告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能力是对广告专业学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是当今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相应的实训设施和场地,邀请一些广告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教学。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缺少建设经费,无法在预期的计划内建设出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设施场地;同时,由于课时经费少,难以从行业内聘请一些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成功人士授课。对于校外实训方面,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广告公司的利益需求,因此校外实践平台难以建立。
二、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1.扩大师资力量,调整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不断培养出专业优良的学生,就必须扩大师资力量和规模,建立一批符合院校本身教学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根据大多数高职院校内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力量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善。第一,对低学历的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主动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学历。第二,一些新进的专业教师可以前往广告公司进行实践学习,校方可以对其定期发放任务,这样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尽力邀请一些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人士来校任职。
2.改善校内教学条件
由于广告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校方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校方结合本专业经费的实际情况,在校内建设出相应的实训设施。同时,在校外实训方面可以建设一些数量不多的实训基地,也可以让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项目回归到课堂中进行。另外,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3.合理设置课程,凸显校方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合理化,应进行区域内广告行业行情的调查,对区域内的行业需求进行分析,并组织一批行业内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对高职院校内的专业课程进行规划和调整;可以加强校外广告公司与校企的直接合作,这样能有效地实现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同时,应该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课程作出及时的调整。
三、结语
一是在合作课程专业开放方面:合作过程中,专业开发滞后,老牌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正在逐渐丧失市场吸引力;课程开发还与时俱进程度不够。二是在合作师资队伍方面: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素质与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专业合作发展的要求,教师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工学部主任、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权责不明确,协同系部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在合作基地方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与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专业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四是在合作的工作室管理方面:合作建立的工作室建设目标不够清晰,由于对“工作室”缺乏足够的操作经验、明确的目标体系和组织机构,导致对工作室的建设与实际教学不能有机结合,忽视了工作室建设作用的发挥;管理权责不够明确。以前广告专业平面设计曾确定专业老师为各工作室责任人,但因排课机动性较大,无法继续执行原有管理措施;服务作用不够明显。工作室成为教师个人工作室,财产、资源的使用私有化,利益私有化,成果私有化,且未对专业课程教学起到补充和推动作用;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绝大多数的工作室只有教师授课用的一台电脑和投影仪及上课用的桌椅,硬件资源相对缺乏。
2、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选择
2.1吸引企业投资建设系部硬件设施
一个亲子培训机构为了开发教材,吸引企业经费支持,便在教材扉页上为投资企业刊发其儿童品牌广告。受此案例启发,我认为,广告专业平面设计应多方寻求投资主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方可充分利用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的教师智源库,在企业人才培训、各类社会培训等多个层面与享受到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的优秀资源。而广告专业平面设计在系部硬件设施、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案例教学等方面寻求企业方切实的支持,让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2.2建立企业项目资源库
建设校企合作共享型资源系统,完成校企教育培训共享资源库建设和校企项目合作共享资源库建设,其中包括技术服务管理与应用模块、远程教育培训模块、校企合作效果评价模块、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模块等,实现资源共用,搭建深度合作实施平台。
2.3建立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管理制度
。凡批准立项的合作项目,应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利益分配、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的部门应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义务,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原则上校企合作项目协议文本由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组织初审后,报主管院长审定,项目经由院长签字确认后方为有效合同。
2.4激活教师资源和校友资源
通过发动系部教师广泛联络广告专业平面设计往届毕业生及小有成就的校友,成立校友分会、举办校友联谊活动、召开优秀校友报告会、邀请校友回访母校、设立校友奖学金、助学金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库。积极要求广告专业平面设计校友参与专业及课程建设,从企业的角度对广告专业平面设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与系开展广泛的合作和项目开发,为系部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5建立合作的考核机制
广告专业是一个具备思维创新和思想活跃的新兴专业,尤其是平面设计所提出的培养人才的模式———使学生具备优秀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要顺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趋势,要使自身拥有很强的实际和实践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校企合作便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使广告专业的学生在校就能和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达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通过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平面设计,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二)校企合作开启新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无形融合了诸多元素,老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作为平面设计工作人员的一些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一并教授给了同学们,此外,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的目前发展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在不断的磨合中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校企合作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与企业进行无缝接触的同时能够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目前仍存在的不足,并通过老师的辅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学生在工作的同时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也能为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之前,学生只能硬性的从书本学习到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空洞,学生只能凭借想象。而校企合作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拉近了,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缩短了从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可靠的烙印。
(三)校企合作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
总的来说,学校将企业引入到学校中,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同样帮助企业解决了自身存在的很多难题,比如有的企业办公用地不够,把一部分的生产放到学校中,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做到了学校和企业在资源上的共同运用。当然,学生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问题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这样教师能够把企业的需求传达给学生,并不断的修正和改进,学生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产生利润,更好的被企业所应用,即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四)建立校企合作,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完善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该机制发挥更大的效能呢?除了在提供设备的同时,人才更加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企业将自己公司的高级人才派到学校中来,为学生传授实际经验。因为工作经验绝对是一本精彩无比的好书,企业管理者把自己多年来的在职场中所获得的很多不同方面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讲授给学生,更能使学生从中收获更多的专业本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培养英才的目的。此外,我们在校教师也会在这种交流中收益,因为总所周知,设计是一门更新换代飞速的行业,因此具备广阔的视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而老师在与企业互动的同时,也能时刻了解当今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指导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五)企业排斥校企合作的若干原因
一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与学校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生产时间,并且学生的实践能力显然没有工作若干年的职工强,生产和设计的效率和水平也相应较低,这在一定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企业不需要那些零基础的人员,这使得他们不愿意同学校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总的来看,是学校获益更大,因为学校无法或者说很少能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设计成果,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企业却从中收获不是很多,相反却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外人。
关键词: 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 相关研究 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实践发展迅猛,开设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000所,但当前广告设计实践发展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丛生。目前我国虽然拥有10万多家广告公司,但是广告产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至今没有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进入世界级跨国大型广告公司的行列;虽然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但是尚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引领世界广告设计教育的学术潮流……这些广告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广告设计教育中找到回应。新一轮产业竞争环境下,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何去何从?其中,重要的经验,来自对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的总结。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一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二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自考 职业教育 广告 人才培养
0 引言
自考广告考试计划反映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与高职教育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截然不同。学生对自考广告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自考广告与高职广告专业所学内容一致,很多学生入学以后,发现这与原来他们想学的专业不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广告专业进行具体教学需要明确思路,系里组织了专门的科研力量,申请了此项课题,获得批准,批准课题编号是JY0801。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为课题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在课题组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的情况下,课题组重新回到如何提高广告自考的通过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的问题上面。结合广告人才职业群能力需求,把自考助学广告人才培养定位为有一定设计策划能力、有一定设计制作能力。重新对如何发挥好全日制助学的功能进行思考,探讨广告自考助学走“自考广告+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路线,也就是一种“自考”+“职业教育”的路线。
1 自考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科专业的考试计划课程来看,该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从事广告策划、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课程、学分设置和考核方式来看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试计划确立的是广告专科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考核注重的掌握广告基础理论知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的创意与写作能力与否,而没有体现广告专科专业所强调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能力的考核。第二,考试计划没有设置实践性考核环节。造成对考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缺失,不符合市场对广告人才的实际需要。考生即使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取得了自考毕业证书,也不能符合广告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这也势必导致广告专科自考生生源的逐步萎缩。
1.2 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国家教育部新下发的高职高专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归为艺术设计媒体传播大类。并同时参照其它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具有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设计部门、出版社、影像业和印刷生产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性专门人才。
1.3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广告学是指研究广告的本质特征和广告活动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和表现艺术的科学,同时广告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应强调专业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在构建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系和设置助学人才培养方案时以下几个问题需着重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专业的创新性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从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为此,自考助学教育广告专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广告专业自学考试知识结构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背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设计思想和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运作与实务、广告经营与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探讨
2.1 课程体系。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自考课程需按照自学考试《报考指南》严格执行,同时,发挥好全日制助学的功能,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自考模块+校考模块+综合素质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2.2 课程设置。对以上课程体系中提出的四个模块分别探讨如下:①自考模块。自学考试《报考指南》考试计划中课程已涵盖了广告专业中的理论基础、广告运作与实务部分,在课程上主要涉及市场营销、新闻学概论、广告学(二)、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与写作、广告心理学、广告媒体分析等。②校考模快。自考助学教育广告(专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校考模块”主要是自学考试计划中没有设置而又是要从事广告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设计与制作技能课程,是全日制度自考助学广告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来学读自考广告专业,我们对班级做的统计显示,80%以上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所以专业基础课程,我们设置了素描、色彩、构成三门课程;专业课程设置了摄影、广告设计、版式设计以及从事广告设计必须具备的PHOTSHOP、COREL-DRAW、3DMAX三门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课程。③综合素质模块。为提高全日制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据学院的具体办学实际,将军训、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品德培养教育设为综合素质模块。④社会实践模块。包含的课程有汽车驾驶技术、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3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实践环节能力训练探讨
3.1 通过自考广告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考核要求来加强实践能力训练与检测。广告专业自考课程都是理论考试课程,针对本科阶段的必做环节毕业论文(06999),课题组制定了毕业论文考核方案,加入了动手具体做设计的要求,并强调了论文和设计的相关性等要求,主要目的是起到引导和检测作用,同时,学生和老师明确了毕业设计有实践性考核要求,对教与学起到方向性的指示作用。
3.2 日常教学考核中体现实践性。自考课程的考核按照考试要求来执行,校考课程我们设置的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考核以平时作业加期末随堂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均以提交作品为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随堂考核成绩占70%。
强调学生阶段实践学习效果的展示,系每学期初、期末有迎接新学期、期末汇报设计作品展览,进行作品评比,制订了评比标准。检验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与教的氛围。
提倡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安排教师专门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奖项后,系里积极宣传,树立典型,为其它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通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体现实践性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证书设置方面,按照从事广告设计职业能力需求,安排了有平面设计师证书、数码影像设计师证书、三维动画设计师证书,在校考课程设置中已经安排了对应的课程,体现了广告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要求、现代数码技术的掌握、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的广告设计能力要求。
4 提高自考课程的考试通过率探讨
4.1 熟悉考试大纲。国考课程虽然学院没有命题权,但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都要明确,教与学要紧紧依据考试大纲。
4.2 掌握国考自考课程的考试特点。国考课程考试相对省考课程,在考试的命题方面规范方面,紧紧依据考试大纲和教材,不容易出现超范围、偏题、怪题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国考课程考的就是教材。
4.3 安排适合的教师。安排有丰富国考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广告专业国考课程理论性强,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课程的学习相对枯燥,课堂氛围容易陷于沉闷,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 做好考前复习迎考。做好考前宣传,营造良好考前复习氛围,安排教师做好考前复习课和下班指导课,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分析历年考试试卷、解决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5 结语
文章对比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业和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自考助学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提出了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对四个模块的课程进行了具体设置,同时对于自考助学两个关键的问题,即自考通过率问题和职业实践技能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等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本科目录.
[2]2009年自学考试形式分析纪要(以赣教自考字[2009]2号文件下发).
【论文摘 要】简要分析了当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三大问题,着重阐述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三大策略,希望对改进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前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不仅在政策层面向职业教育倾斜,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百所示范高职院校便是最好的体现。在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深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唯有尽职尽责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笔者在高职院校主要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本专业的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的这些问题在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此进行粗浅地探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当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广告技术学习轻广告理论传授
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是为生产建设一线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强调技术的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并不仅仅是完全强调技术应用的专业,在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一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并未认识到广告设计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依然只是重视广告设计中技术的应用,这直接导致了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广告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总体水平不能提升,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
(二)广告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介也随之涌现出来。以往的电脑、电视、广播、报纸媒介依然是广告的主要传播媒介,但是其他的广告传播媒介也正在积极兴起。例如手机、车载led显示屏、空中飞艇气球吊篮等。这一些新兴媒介的大量涌现,使得广告的教学也必须做出改变。但是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在广告教学中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使得广告的教学滞后于广告的发展步伐,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时极为不利的。
(三)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欠缺
如前文所述,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动手实践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特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应该增加专业实践环节,以增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动作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与广告实践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在学校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进入广告公司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匹配,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后,还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这对毕业生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欠缺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策略
(一)重视广告理论,提升理论的跨学科性
在笔者看来,把广告设计理解为单一的技术专业不利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广告设计理念的形成。大量的事实表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中是难以有长足发展的。因此,广告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教师需要重视广告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广告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对广告流程的认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告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等诸多理论知识。因此,完全有必要使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广告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阔视野,提升广告理论的跨学科性。
(二)广告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广告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更新快,图像和声音并茂的特点,提升学生对广告色彩、图像、声音等方面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这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将更新更快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三)加强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学校学习的广告知识是不是有效的,需要到实际的广告工作岗位中进行验证。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再去验证学校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使到时候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一种比较好的实践方式。
四、结语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教学反思,撷取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过程中三个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对改进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简要分析了当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三大问题,着重阐述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三大策略,希望对改进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前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不仅在政策层面向职业教育倾斜,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百所示范高职院校便是最好的体现。在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深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唯有尽职尽责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笔者在高职院校主要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本专业的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的这些问题在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此进行粗浅地探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当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广告技术学习轻广告理论传授
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是为生产建设一线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强调技术的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并不仅仅是完全强调技术应用的专业,在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一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并未认识到广告设计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依然只是重视广告设计中技术的应用,这直接导致了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广告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总体水平不能提升,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
(二)广告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介也随之涌现出来。以往的电脑、电视、广播、报纸媒介依然是广告的主要传播媒介,但是其他的广告传播媒介也正在积极兴起。例如手机、车载LED显示屏、空中飞艇气球吊篮等。这一些新兴媒介的大量涌现,使得广告的教学也必须做出改变。但是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在广告教学中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使得广告的教学滞后于广告的发展步伐,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时极为不利的。
(三)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欠缺
如前文所述,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动手实践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特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应该增加专业实践环节,以增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动作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与广告实践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在学校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进入广告公司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匹配,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后,还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这对毕业生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欠缺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策略
(一)重视广告理论,提升理论的跨学科性
在笔者看来,把广告设计理解为单一的技术专业不利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广告设计理念的形成。大量的事实表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中是难以有长足发展的。因此,广告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教师需要重视广告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广告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对广告流程的认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告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等诸多理论知识。因此,完全有必要使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广告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阔视野,提升广告理论的跨学科性。
(二)广告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广告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更新快,图像和声音并茂的特点,提升学生对广告色彩、图像、声音等方面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这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将更新更快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三)加强广告教学的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学校学习的广告知识是不是有效的,需要到实际的广告工作岗位中进行验证。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再去验证学校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使到时候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一种比较好的实践方式。
四、结语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教学反思,撷取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过程中三个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对改进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职业能力,营销实训,实践创新
1、我校营销实训的研究背景
当前高职教育理念日新月异,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各个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探讨,在实践性教学改革上明确了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的理念。
目前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规模壮大,省内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对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营销专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结合企业需求,我校营销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胆改革,设计和进行的营销技能实训模块、购物节实战演练和求职礼仪实训模块,推广普及学生营销技能训练项目,实施模块实训教学的操作,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等方面。
2、我校营销实训的成果
我校目前的营销实训内容一是教学计划中的营销技能实训体系与校内礼仪实训。商务礼仪训练与指导实践教学在营销专业进行了五年,约300学时,反映效果良好,已经成为我校营销专业的一大亮点。
营销技能实训体系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营销心理实训,设置1周,每周30学时。第二是营销技能拓展实训,设置1-2周,每周30学时。该实训体系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各模块之间具有系统性,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完成,确保实训教学的有效和长期性。实训人数和学时及作品情况见下表。
营销心理实训与技能实训运用汇总表
班级
实训
人数
心理
实训
技能
实训
指导
教师
实训
学时
参赛项目
营销02
2个班,86人
1周
1周
4
25
4组作品参加浙江省多媒体作品比赛,二等奖1个。
营销03
2个班,78人
1周
1周
6
50
1组作品参加浙江省多媒体作品比赛,2组作品参加省挑战杯作品比赛,3个学生参加广告设计大赛。
营销04
2个班,84人
1周
1周
6
50
2组作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作品比赛,2个学生参加亚龙杯广告设计大赛。
营销05
2个班,66人
1周
1周
2
25
1组作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作品比赛,1个学生参加广告设计大赛,3个学生参加营销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二。
营销06
2个班,80人
1周
2周
4
教学方法 实践 教学目标
一、引言
广告设计归属艺术设计专业,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我国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广告设计能积极地回应社会。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市场对广告人才的不同需求。在高校,专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社会需求和教育模式形成了一体化的框架。
二、现有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广告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原理,并能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进行课内课外相结合。但现有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
1.经济发展促进广告业的发展,广告设计教育关注度得以提高。一方面,促使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广告设计的根基不够扎实,社会对广告设计专业的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
2.从学校的体制构建,综合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设置相对独立,和其他专业学科交叉联系不紧密,缺少横向教育模式的体系构建。艺术类专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相对只注重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3.广告设计属于交叉学科,学科特点涉及了经济学、社会学、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但很多院校的学科课程设置都忽略了广告学科的应用性,脱离了广告实践和学科的定位。
三、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实践的人才。
1.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是调动教师和学生间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指导和辅助的位置,形成师生间的相互讨论、交流的方法。此教学法立足于教师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来做简答、自问自答及问而不答,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与把握。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开展发散式思维的训练,调动积极性和主观参与性,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能力的转化。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丰富而典型的广告案例讲解广告理论和基础性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避免产生广告理论不知如何运用的现象。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教学,收集广告案例,对广告案例背景做以详细地介绍,通过广告经典理论进行回顾身边的广告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并以个案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让学生对广告进行分析解剖,提出解决方案。
3.实践专题教学
实践专题教学主要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对原有教学内容可作适当增减和整合,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广告专题教学设计和竞赛设计,其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用广告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将教学内容用于社会实践。为此,此类教学设计,可以邀请权威广告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和广告专题讲座。一方面,将本校教师授课与广告公司设计总监授课相结合,避免了走封闭式的“学院派”路线。另一方面,既解决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广告方向的时代特性,又解决了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具实效性。同时,将课堂教学与广告大赛、社会实践、广告社团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策划与创意设计能力、广告执行力的提升,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到广告营销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力。
4.研究教学法
研究教学是以教师的科研队伍和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学生自愿组合成项目组的单位为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研究项目专题的训练,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广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迅速完成广告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研究教学法有利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人性化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对项目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及工作作风的搭建和考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5.基于多种资源教学法
(1)把“广告设计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特点一配一特点整合设置,实行专业理论课与社会需求实践课相结合,提升毕业生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的适应能力、角色转换和实践能力。
(2)加大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设置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设计能力。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保证,有力地支撑了广告设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以实际案例为设计对象,更好展现学生良好的应用实践能力。
(3)丰富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内容,把讲授内容与社会需求实践相结合,实现创新力、沟通力和团队协作的实践能力相结合。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也很好地匹配了教学成果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四、结语
在广告设计的教学领域中,我们不停地探索与更新适合于高校广告设计的教育方法,本研究力图形成规范教学模式,适合中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主要针对于提高广告专业学生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达到学以致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从而确立广告教育的主体地位和学术威信。
参考文献:
[1] 袁庆林.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J].韶关学报社会科学,2008,(2):13-15.
[2]唐婧.商务谈判案例教学的问题及其考试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工作岗位;技能竞赛;社会实践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针对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专业技术应用人才。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近几年,广告行业在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尤其是对综合实践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要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根据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以及地域的特点,探索具有创新性的高职广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力求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高职设计课程的突破性发展,在教学岗位上为培养优秀的高职艺术人才而努力。
2011年7月,我院课题《高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被山东省文化厅列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课题组成立之初,我们广泛收集有关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资料,划定课程框架。同时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广告设计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的企业状况、人才需求情况,确立本课题的突破口,就是以实践课程内容为切入点,强化技能竞赛和实际项目的训练,采用工作室教学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课程内容上突出社会性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述所做的工作和近几年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成员对课程教学的整合优化,从以工作岗位为前提、以工作任务为目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实践课程教学的三个方面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工作岗位为前提的实践课程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及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在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上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顺应广告设计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社会广告设计岗位需求,邀请国家知名广告设计师,联合山东省金石广告公司、汉唐工艺设计公司等6家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参与我院《广告设计》精品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重新构架完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案例,确立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实践教学目标。使学生毕业后,能跳过企业适应期,基本适应从事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印刷制作等平面设计工作岗位。
用“企业广告设计岗位情景课堂再现”模拟方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把企业的工作制度、工作形式等引入课堂中,以岗位负责制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以项目绩效来衡量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轮流任职广告设计企业中所需的不同岗位,负责相应工作内容,按照企业的运行方式进行模拟。从承接项目、市场考察、分析研究、创意设计,到设计完成、印刷成品的全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和操作,教师仅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就业。
聘请广告设计行业的专家进课堂,针对设计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聘请企业设计师、印刷厂的一线工人进课堂,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中各个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学生要求介绍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对学生的具体期望,现场回答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未来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这种课堂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十分受学生欢迎,从而形成了校企师资互动共享的平台,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对工作岗位的分工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校与广告设计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无偿参与企业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在广告设计实践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初期让学生了解企业概况和具体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基本工作流程,中期让学生具体熟悉掌握某一设计岗位,最后达到学生与所要从事设计岗位的完美融合。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创意设计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为从事设计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工作任务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内容
广告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更新设计实训项目。成立广告设计工作室,为学生提供设计实践的平台,工作室服务于校园与社会 ,成员主要由各年级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组成,按照层次高低进行搭配,工作室成员分工明确,根据各自的技术、学术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倡互相交流帮助,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在广告设计工作室中从高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研究入手,在广告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作为出发点,展开本阶段主要通过虚拟项目、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作为工作任务来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的研究。
(一)虚拟项目了解设计流程
虚拟项目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理论、技术知识之后,教师为学生进行命题设计,设定多个工作任务进行设计训练,让学生将理论教学的知识运用到项目实训。虚拟项目教学由课程主讲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作品。虚拟项目重点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在广告设计工作室进行强化训练。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过程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广告设计的制作流程。工作室成员自行分小组,首先组织各组成员做市场考察调研,了解广告在销售中的作用以及广告与市场的关系后写出调查报告,确定设计的方向。随后各小组主持人拟定几套创意方案草图,所有小组成员共同针对所有方案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后,进行电脑制作,最后进行印刷出图。整个流程教师做适当的点评,针对各小组在虚拟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虚拟项目为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广告设计流程以及印刷制作用的相关设计软件,掌握相关技术技能,通过实践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发现设计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
(二)设计竞赛提升创意能力
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根据全国广告业的发展变化,坚持设计竞赛项目与课程教学结合,如将广告设计实训内容引入国家、省级的大赛项目。实践证明通过参加各类设计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就业、创业的本领。近年来,参加设计竞赛成为我院学生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由于参加比赛有时间限制,参与作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在压力环境下冲击锻炼其创意思维能力,把设计竞赛作为工作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养成高效率、高创意、高质量的习惯,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为今后实际设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高职广告设计课程中,以设计竞赛中的工作任务展开教学,由专业教师、公司设计师共同指导,推动大赛项目的完成。在设计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高涨,我院刘琦、尤倩同学设计的海报分别获得“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在“金王杯”2010、2011年山东艺术设计大赛中有8位同学分获银奖和铜奖。目前,我们学院学生参与设计竞赛的获奖层次和人数逐年攀升。
(三)社会实践锻炼业务能力
组织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调查,实地研究一些优秀的广告艺术设计案例,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了解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企业的项目需求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承接的设计项目带回学校,在广告设计工作室中,老师、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制定设计方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工作室中完成项目。设计过程中随时与客户、设计公司保持联系。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设计项目,切实做好调研、设计、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如09届学生在青州泰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时,和公司团队共同构思创意的宣传海报和宣传画册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宣传册和海报设计的征集项目中,参与实际竞标,并制作完成,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作品进行评定评奖,从中选定部分作品制作成品推向市场并支付一定的设计费。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认证,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总之,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进一步掌握广告设计制作能力,业务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从先行的虚拟项目到社会的设计竞赛到综合性的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均能感受到与市场实际接轨的课程信息,在课程环节里所设置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使学生获取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知识和职业能力。
三、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实践课程评价
通过多年广告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由校内教师团队与企业设计师共同完成。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是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兼顾职业能力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整个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充分体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教育 艺术文化基础 学生培养
什么是广告设计?许多人认为“广告设计=钱”,大部分人都认为做广告设计不需要动脑筋,只要动动手指头,操作一下现成的电脑软件,钱就会大把大把地进来。于是在这个商品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很多家长看到广告这个行业的“钱”景后,不管子女是否适合都会把他们送到相应的机构去学习,因此催生了大量的美术生。许多学校跟随家长和社会的形势,也逐渐由单一的艺术专业发展到十几种不同的艺术专业,促使大量美术专业的产生,而由此产生的众多生源也令中技类的学校看到了前景。
一、中技广告设计的设立与发展
中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制造业大国,世界约60%的基础生产都来自于中国各个大中小工厂,涵盖了服装、家居用品、电子、工业用品等产业,因此中国需要大量的技工型人才,而技工院校是中国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在现代社会出生率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技工院校也在夹缝中艰难生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让学校成长,而广告设计这个专业的出现也成了一种必然。大概在2000年开始各技工院校陆续出现了设计类专业,以培养设计类技工人才,家长们也看到了广告设计的发展前景,因此逐渐地广告设计专业成了每年招生的主流专业。
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令广告产业不再是企业品牌经营传播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不仅是金钱的体现还是人为创意的体现。为了顺应中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大多数的高校都针对广告教育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广告设计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与世界接轨。同样,技工院校也需要反省自己的广告教育体系,要通过不断改善、优化现有的广告设计教育体系,使其系统化、实用化。
至今技工型广告设计专业已经发展了十几年,虽然也培养了许多各种优秀人才,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反思:专业是否发展过快,学生人数是否增加过快以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否足够。这些因素一直都困扰着我们,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思考:专业要如何继续发展下去。毕竟技工学校的情况十分特殊,让大部分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用仅有的两年时间学习广告设计所有的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广告设计的策划、创意和制作呢?这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中技广告设计现状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的广告专业人才有三种:创意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不难看出,技工院校的学生是属于第三种人才,即熟练运用图形图像相关处理软件的技术型人才。
1.从社会看
在中国,充斥着许多劣质广告,如假冒伪劣的商标、粗制滥造的海报等。这些不追求任何的字体美感,随意添加的图片背景,一味仿制的标志,利益驱使已使得广告设计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
而且大多数小型广告设计公司的创立者都并不是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并没有专业扎实的设计知识,广告行业从业者甚至有大部分是印刷厂学徒出身。这使得这个行业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一部分中技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踏入社会时受到这部分因素的误导。
2.从学校看
在社会需求下,学校一哄而上,并不顾及学校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的欠缺,在广告设计教育在还未有扎实根基的情况下快速发展。因此造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技能掌握不熟练、进入社会就业难度较大等局面。由于中技院校三年学制是前两年在校读书,第三年由学校安排外出进行专业对口实习的特殊性,学校盲目地追求生源,注重学校利益而忽略教学质量。这使得学生在没有掌握好设计基础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被推向社会,不注重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手高眼低,让学生无法更好地掌握设计,也使得学生对广告设计产生了错误的看法。由于学校看重就业率的升降,安排毕业生就业时以入职为标准,如此随意就业的后果是学生无法正确进行选择,进而导致学生专业素质低、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而且大多数在中技院校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像高考一样需要经过美术专业考试才能入学,他们通常都是对广告设计专业有兴趣或是在感觉广告设计专业不错的情况下才选择进入这个行业,这也是学生普遍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原因。
3.从家长看
中技生对待事情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许多时候都是由父母为其决定去向。而大多数父母对待广告设计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是包含着一些利益因素做出的选择。由此使得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过这个专业,或者一部分学生对这个专业没有学习兴趣,这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4.从学生看
社会上一些错误舆论和观点的误导,令学生不重视创意、文化、艺术基础这些层面的需求。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更快更多地完成设计生产工作,在利益的驱使下去完成广告设计,他们会更看重各种设计软件的操作,而并不会全身心、扎实地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甚至许多学生都不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这就使学生许多的广告设计水平较低,无法更好地表达设计内容。
综合上面四个观点,中技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在软件专业学习方面十分成熟,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创意方面却十分薄弱,甚至说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一个设计流程。而且由于艺术文化知识的薄弱导致创意薄弱,已经使得设计教育走一种机械化生产模式,因此改变现有的技术性设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艺术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设计本来就是由绘画演变而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作为新技术带来变革的回应。我们要懂得,什么是万物之源,什么是设计之本。设计是什么?《大英百科全书》中解释为“思维形成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脑决定一切”。笔者一直提倡设计师的审美决定其作品的思想内涵,现代许多社会上的设计工作者,没有经过一定的设计语言训练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仅仅凭借一些设计软件和印刷经验便能自诩为“设计总监”或“设计师”。
1.从学校看
如何让学生能抓紧艺术理论学习,必须先从学校开始抓起,首先是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艺术理论。教学中常见的《设计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由于学校强化技能而忽视理论,在安排课程上每次都是舍弃理论性的课程。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且即使是艺术设计实践十分丰富的教师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理论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了解相关艺术设计实践知识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中来。因此开拓相关的理论课程,例如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等。学校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中能起到带头作用。
2.从教师看
大部分的中技类教师,都是从优秀企业回流到学校的高等人才。由于许多教师并不是教育学专业出身,因此技能操作性非常强的教师未必能够带出很好的学生。而大多数的实操课都是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电脑进行操作,然后再加以修改。我们需要探讨是否应该改进一下,在教与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让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开放一点、自由一点,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式听课变为主动式听课。教学不一定局限于课室,可以适当地参加课外教学,可以利用画展、博物馆展览等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种作品发表个人看法,哪怕看法并不正确,但这样可以助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好奇心和动力。教师授课就是为了推动学生从感兴趣到主动,不要为了理论而念理论,要让学生发表看法、发表意见,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提出一系列设计观点。
例:为一家淘宝鞋业做LOGO,名字“恺汐”,客户表示:“恺”是愉快、“汐”是潮汐,能像大海一样能容人。
分析:根据客户要求,我们拥有以下信息:禅意、悟、大海、安静。
最后得出的结果:
总结:根据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作为一种LOGO的设计,不单纯是利用一种软件操作的能力,而是更多地利用意向去表现,而艺术理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在文字中所包含的一切元素和信息。什么元素与禅意有关系?什么元素与大海有关系?什么元素与悟性有关系?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理论基础,才能让设计发挥出它的根本作用。
3.从考试制度看
其实大多数学校针对考试都有不同的规定,但是针对艺术理论考试,不能还是利用往常的闭卷开卷等方式对待,死记硬背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艺术专业理论基础的学习要求学生有透彻的理解能力,中技生在思想行为方面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这点上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副自己喜爱的作品,针对作品的作者、背景、材质、大小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表述他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作用。
中技广告设计教育发展显得太过急促,因此我们应该尽早重视学生对艺术理论文化基础的学习,让中技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与技术同等优秀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季铁,李秩南.现代平面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全息影像技术;现代商业广告设计;应用
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逐渐从传统静态设计发展到互动式设计模式,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为现代广告提供了新的设计空间和展示途径。这种现代时尚的交互手段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过程。将全息影像技术引入到商业广告领域并加以应用推广,其良好的互动和逼真的体验过程将是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新媒体时代的全息影像技术
1.新媒体时代的缘起
“新媒体”一词最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1967年,时任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的P.Goldmark在开发EVR的商品计划当中首次提出“新媒体”一词,之后其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扩散开来。“新媒体”中“新”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新媒体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产物,相对于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它是以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媒介,以卫星、无线通讯网、互联网等渠道为途径,进行娱乐和信息供给的传播媒体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内部的相互交流增多、相互依赖加强,信息传播迅速,广泛缩短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化俨然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流,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将新媒体推到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之位,它在迅速蔓延的同时也将我们的生活引入了一番新的天地。
2.全息影像技术的产生与原理
1947年,全息影像技术初次被发现和研究,DennisGabor提出了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像概念,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曼等人提出了数字全息技术这一全新的全息概念,由此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新时代。全息影像技术是能够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把物体反射特定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在狭义上,全息影像技术指的是扫描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个点,通过扫描个点的信息排列形成真3D影像。在广义上,全息影像技术是光学上极具前沿性的一项新式技术,它通过寻找灵敏记录的介质和合适的再现方式完美地结合了信息存储和激光技术。众所周知,所有的光均具有颜色、方向以及明暗强弱三种属性,无论是早期的银版摄像、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都只能记录三种属性其中之一,唯有全息影像技术能够同时捕捉到光的三种属性,真实再现物体在三维空间的真实景象。该技术包含了物体的大量数据信息,以此制作的三维立体影像给观察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3.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息影像技术从提出、发展到普及,如今已经与诸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全息模压、全息储存、全息显示等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制造成本随之降低,信息存储量随之丰富,该技术愈来愈显现出影像色彩丰富、观看角度灵活自由等优势之处。虽然当前的全息影像技术还没有完美到如同电影效所展现的那般,但是该技术的视觉和感受效果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二、全息摄影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1.国外应用现状
国外已有很多知名品牌的广告产品采用全息影像技术来展示自己的产品,比如2010年时装品牌博柏利的时装秀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和模特儿交替展示服装,让观众感受到了别样的观秀体验;普拉达设计了个性试衣系统,利用全息影像展示试衣效果;还有德国沃尔沃汽车的户外广告等。
2.国内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商业广告领域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在小型展柜和舞台中有所运用。该技术在广告设计中多用来展示珠宝首饰、小型电子产品和企业标识等,内容一般为较简单的旋转动画。另外,在舞台展示中以180°的单片全息幕居多,内容有真人表演全息特效、虚拟表演、虚拟和真人互动等。
3.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阻碍
(1)应用优势
首先,全息影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开拓了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虚拟但又具有真实感的世界。这一技术的诞生和其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幻想中的世界的渴望和追求,并且根据各种现有的案例分析,该技术在民众当中具有相当高的可接受性,这就为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有力的市场基础。其次,二维到三维以及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是广告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逼真完整的用户体验和追求让商业广告设计很难不去看重全息影像所特有的超逼真立体感受。毫无疑问,广告设计的三维立体化成了大势所趋,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再次,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成熟,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会日益发展和完善,使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技术领域不断拓宽,其效果和观众感受也会日趋完美。
(2)应用阻碍
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在其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些许阻碍。首先,全息影像技术对光线和环境的要求非常之高,特定的光线和环境是该技术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目前技术存在不足之处,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严苛的条件。其次,全息影像技术的尖端因为由少数发达国家的个别企业控制而成本极高,这对该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再次,国内对于类似全息影像技术的新技术推行力度有限,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三、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应用的分析
1.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理念
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理念之一为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消费者愈来愈追求新式和别致,刺激感官成为吸引观众的基本原则,全息影像技术能让观众享有身临其境的印象和感触,这也是该技术超越传统广告设计的独特之处。其应用理念之二就是立体的互动体验。全息影像技术能够让消费者同时体验文字、画面和音效的多重应用,受众的潜在需要和内在需求也相应被提高而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该技术在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产品宣传意义也在于此。
2.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全息影像技术进入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时间较短,虽然这一新兴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但其应用形式较为明确。第一,由于全息影像技术对于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求较高,因此,该技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连贯性展示的时候具有极佳的优势。第二,全息影像技术可以实现多变性和动态性的广告效果,在移动投影设备和变换输出信号的条件下将广告形象地展示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带给观众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感受。第三,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需要其他的技术支持,交互感应技术和光感技术也是新媒体时代新兴的科学技术,将其与全息影像技术相结合可以让观众在面对商业广告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也可以扩充商业广告的立体感、丰富设计内容。第四,商业广告设计的主体永远是商品,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在整个过程中应当以突出商品为首要的设计原则,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使得该技术的凸显不能够喧宾夺主。第五,全息影像技术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虚拟影像,在展示背后有着复杂的制作流程和设计标准,因此,商业广告设计在应用该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两者的协调性。
3.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一般而言,消费者从开始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到实际进行购买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产生购买需求,其次寻找购买目标,然后做出购买决定,之后进行商品购买以及使用,最后进行用户的体验评价即商品信息反馈。消费者在产生购买需求的时候,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主观感受,即触觉、视觉、听觉等,这是消费者对外部信息最直接的反应,也是认识、使用、体验和改变对象的首要点。全息影像技术能够在商业广告中进行动态影像、立体画面和音乐特效的360°全方位展示,对消费者的多方位信息输入有效地将观众带入感受商品的真实氛围,加深了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除此之外,全息影像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广告设计形式,它能够同时做到实景和表演的有效结合,让观众在互动中体验真实。
四、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1.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在商业广告设计全球化的趋势下,更多的广告设计将在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用全息影像技术发挥空前的魅力。每年一次的全息影像技术国际会议都会展示令人惊叹的三维立体全息像,逼真的立体视觉令人惊叹和遐想。20世纪的广告设计是以视觉要素为中心的,而21世纪的设计必须同时结合嗅觉、触觉、温度感和重量感等,全息影像技术恰恰满足了这一发展需求。
2.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全息影像技术在未来定会迅速发展,向着动态性与交互性进步。其成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空中成像,而是有望发展为半透明的极薄粒子浓度屏幕成像,给予观众在屏幕中随意行走的可能和空间。这就是在全息影像技术下可以跨越空间限制的交互体验,该技术可以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立体空间,使观者与三维影像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互动,可谓一场穿越时空的影像革命。因为在全息影像技术的新式交互观念之下,时空交互,观感统一,观者在这一虚拟的交互环境中感触到了内心情感和主观思维的新体验,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试想在今后的网购过程中,消费者看到的不再是实物拍摄的二维照片,而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宛若实物的三维立体图像。在全新宝马概念车的展厅当中,车的影像是悬浮在半空中的,观者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处细节,可以通过手指的点触将概念车进行全方位的旋转和立体分解,甚至可以在观众面前瞬间变成飞机。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全息成像质量的提高,该技术会在未来社会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结语
全息影像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现代商业广告中引入该技术能将设计的艺术性、科技性和装饰性融为一体,使广告设计的表现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交换,带给观众全新的设计体验。广告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其目的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给商家带来利润。在现代科技和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条件下,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认同让消费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转变成了主动地信息获取。但是与此同时,技术的掌握、专业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储备都将是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佘林子.3D全息投影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现代装饰(理论),2016.8
2.崔璐,杨君顺.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及其应用.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9
3.靳晓飞.全息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语言的研究.大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郭艳.全息影像技术的新交互观念研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许铭.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科技,2016.7
6.葛菲,莫彦峰.浅析3D全息投影技术对现代广告与设计专业的影响.艺术教育,2016.5
7.郭稳.探析全息与现代艺术设计.现代装饰(理论),2016.3
8.王跃岭.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中国记者,2014.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设计人才
新媒体主要以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为发展基础,以受众的互动性传播为特色,是一种极具创新化的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受众传统的媒体消费模式与习惯被彻底改变,面对这一发展形势,媒体作为广告设计教学的主要依附载体,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积极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广告的特点
毫无疑问,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必须符合新媒体时展的形势,必须在正确了解、掌握新媒体广告特点的基础之上,能够构建出具有可行性的广告设计教学新模式。新媒体时代广告在不太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与传统媒体广告完全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互动交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媒体技术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这使得广告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本质上来看,最科学、合理、高效的广告传播形式就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传播者散发出商品信息,需求者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获得自身需要的市场信息[1]。
(二)整合品牌信息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之间存在性别、性格、职业、年龄、喜好、文化、收入、地区、心境等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市场上形成了无数碎片,因此广告就必须从商品本身的特性进行整合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在体现商品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进而提升商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新媒体时代广告品牌整合便由此产生。
(三)连接信息服务
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是“我播你看,我播你听,我刊载什么你就看什么”,接受者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在信息载体方面打破了原有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的形式,在接受途径上也有了更加便捷的选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自己需要的种种信息,由于互联网本身就具备范围足够广、内容足够多的信息以及高效的搜索速度,因此使得连接信息服务效率更高[2]。
二、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机遇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数量和种类快速增多。当前我国已经拥有大量的新媒体用户群体。新媒体集广播、印刷、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电子出版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在对文字、数据、图像、影音等综合化处理的基础上,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大大丰富了传播策略,增加了途径,使得手机广告、网络广告、数字电视广告等广告视觉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同时也更具影响力,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伴随着广告表现形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广告这一传播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二者间的互动也变得非常及时。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时代的广告设计从业者面对的不单单是平面媒体、视频媒体,更多的是面对诸多媒体聚集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新媒体时代对广告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了。因此,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尤为必要[3]。
(二)广告设计教学面临的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设计教学大多重理论轻实践,相关的职业院校并不那么关注课程知识体系结构,教学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大多是闭门造车,完全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建构该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上,使得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呈现不合理现象,并不能培养出新媒体时代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全新媒体技术时代下,广告设计对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极高,一定的广告创意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来实现,若是技术能力不够,则势必会影响广告创意的实现。因此,改革传统广告教学模式是新媒体时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式下,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广告设计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得广告创意向数字化技术延伸,从而实现各种数字化媒介之间的整合。然而,广告设计专业的授课者也多以文科类教师为主,使得能够把握新媒体知识、胜任数字技术操作的教师并不多,教师本身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势必会影响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数字化广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很难实现对学生广告技术表现力和操作表现力全方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教育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使得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全方位构建实习模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高校广告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构起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能够懂得广告创作的困难以及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提供其探寻到从校门走向职场、社会的捷径。除此之外,良好的校企合作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新事物、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其身处的社会环境。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二者合力建立具有校企特色的培训基地,齐心协力共同制定出符合本学校与本企业需要的学生培养计划,不仅有助于加强校内外教学之间的高度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三赢[4]。
(二)增加教学投入,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培养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广告设计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势在必行的重要课题。高校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增加院系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此外,也可以采取聘任来自广告企业的兼职教师,在广告设计方面他们有着足够的经验和最新的市场信息资料,高校可以借鉴他们的丰富经验,加强广告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带来挑战和机遇同时,高校应该注重吸纳优秀的传媒从业者、广告从业者、设计从业者从事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5]。
(三)建构适应新媒体时代广告特点的互动性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课程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布置与下一堂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索知识,制定学生阅读有关经典以及具有代表性材料以加深理解。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实践,比如要求学生按照所讲内容给自己喜爱的人物进行广告条设计等。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广告设计的主题来组织相关课堂讨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彼此之间意见与想法交流,从而加强对广告设计的认识,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最后,手机、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的出现,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它们也是学生常用的交流方式,因此,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寻求知识、交友、娱乐的重要渠道,使得教师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传播形式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一对一对话进行课程探讨,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从而帮助推进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广告设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所以,设有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学校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广告设计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要促进现代广告设计教学与新媒体时代的各方面相结合,而且要加强对广告设计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促进培育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学校还要加大教学环境的改善,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广告设计大赛或者征稿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竞争力。
作者:赵永立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晏虹辉.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1).
[2]梁麟.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教育•大众文艺,2013(10).
[3]于雪,刘爽.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