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互联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通信网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通话的计费方面,因为我国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电信资费的调整办法中规定,市话计费是3分钟起价的,长话按每6秒为一次计费单位,而电话计费系统却是在1993年开始启动的,当时的计费系统版本是很低的,最主要的是计费的时间单元只有一个,是分钟制的,因此没有办法达到电信部门规定的计费标准要求;(2)我们知道一般行政交换机的装机容量是在1500门左右,现阶段已经安装的电话就占到了总量的95%以上,而且有一部分的用户板已经出现了一些故障,随着电话用户的不断增加,使得话务量也随之加大,这种情况一定会影响到通信的正常运行的;(3)这一机型的安装时间是在1993年,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就已经停止生产了,而且交换机当中的很多功能都还没有得到开发,机器的零部件也没有办法得到更换,也满足不了现阶段通信的需求;(4)计算机网所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接入带宽很小,根本不能满足生产用户和小区用户同时上网的要求,再就是交换机房的环境问题,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2.通信、信息网的方案
随着我国公司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内部体制的改革,使得其对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节省费用、降低公司运营的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优先强化公司领域的语音交换网络,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许多高科技的智能小区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且公司内部的职员对信息、通信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传输和交换语音,文字等信息的网络,让总公司物业小区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高科技、多功能的智能化小区。
2.1信息通信网络的目标
信息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公司领域的各个主要的生产部门实现高管理、高要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网络系统,它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周期长的具有非常高的传输率的全交换管理专用的网络,它的组成比较复杂,总体来看主要有四个部分,是由语音通信网络、物业小区、互联网接入和智能小区网络等四部分构成的。
2.2内部语音通信网
我们将公司领域其内部的语音通信网络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将用户之前使用的交换机变为大型的交换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加机器的容量,与此同时将小型的交换机接入到公司当地的市话公网当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全区的市话端局,最后再由VOIP技术将其接入到公司的语音交换网络当中,这样就形成了公司领域的电话通信网络。
2.3互联网接入及其应用
将总公司中的厂区全部接入电信互联网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利用远程访问等业务,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接入的基础上利用电信的视频业务等来实现公司内部的视频会议、远程生产监控等工作。由于目前互联网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公司领域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邮件服务平台,也可以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从而更好的掌握整个公司的动态。
2.4智能小区
1国内外运营商纷纷转型
美国Verizon公司采用大数据分析法通过其子公司提供一种面向精准市场推广的业务。通过匿名的客户数据,第三方公司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进而拓展业务。荷兰某电信运营商发现基站的信号强度改变与空气湿度有关,与当地天气有关,同时通信基站又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于是他们在每个基站上加装了两到三个传感器来收集当地的气象数据,据此提供地区性的天气预报。这一举动,填补了地区性天气预报的空白,也使得这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大数据获得利润。在国内,中国移动奚国华董事长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指出“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开始转向数字化服务”;中国电信王晓初董事长对中国电信的转型提出了“互联网化”。尽管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在转型发展上有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一个依靠商业模式、依靠大数据思维就可以成功的时代,电信运营商逐步认同了“通过大数据才能成功转型”的理念。
2找准转型路线图
目前,依靠大数据成功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技能、思维和数据,电信运营商也许还没能完全具备技能,大数据思维还未成体系,但数据是每个电信运营商都掌握的资源,电信运营商转型必须牢牢把握“大数据是运营商核心优势”这一方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数据是与网络资产同等重要的资产,运营商不仅是电信网络运营商,而应该也是数据运营商。那电信运营商转型大数据运营商的路线图应该怎么规划呢?第一,电信运营商内部必须认识到大数据思维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中国有句古话“上下同欲者胜”,电信运营商想要转型成功,必须先统一思想认识、获得员工的认同,让每一个人都了解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定位是什么,未来的盈利方向是什么。为此,电信运营商可以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关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的讲座、讨论,启发和激发员工关于大数据的创想,主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用大数据思维来思考和工作。第二,电信运营商要在自己的DNA中植入大数据思维。以微软公司为例,微软公司之前在保障系统软件安全可靠性方面的做法是,在软件设计完成后再进行安全可靠性的测试、完善,随着对系统软件安全可靠性重视程度的提高,微软公司早早地在软件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安全工程师,以确保系统软件在设计完成后本身就是安全可靠的。同理,电信运营商要成为一个具有大数据思维的公司,可以在有关的业务部门、网络部门引入数据分析师,让大数据思维成为电信工作的DNA,一旦形成这样的体系,电信运营商就可以不再关注这一问题了,因为大数据思维已经在其DNA里。第三,电信运营商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只要有可能,电信运营商应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尽可能地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类型要尽可能地超越既有的数据结构,因为数据结构一旦固化,那可能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会损失掉不符合数据结构的内容。作为电信运营商,在数据收集上因为拥有强大的渠道、数据通道,有优秀的数据存储、分析能力,放到大数据领域来看,是有其优势的。电信运营商在数据收集上需要权衡的是数据的收集、存储成本和未来价值的关系。因此,电信运营商要了解数据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收集什么样的数据,用什么样的方式收集等。第四,通过建立合法的机制使用数据,成功获利。电信运营商对于数据的使用和获得利益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创建数据市场,让市场对数据进行定价,通过拍卖或许可证制度保证电信运营商或数据提供者获得利益。二、对非个人客户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使用。如果得到正确使用,即使是最平凡的信息也可以具有特殊的价值,看看移动运营商吧:他们记录了人们的手机在何时何地连接基站的信息,包括信号的强度。运营商长期使用这些数据来微调其网络的性能,决定哪里需要添加或者升级基础设施。但这些数据还有很多其他潜在的用途,比如手机制造商可以用它来了解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以改善手机的接收质量。三、根据数据用户的需求开发软件,通过应用软件让第三方获取加工后的匿名数据。四、透明数据的使用方向,越是清楚地向公众说明提供数据的形式、数据的用途,越是能获得信任,必要的话可以引入审计团队,让公众知道数据使用的合法性,让数据帮助运营商透明。电信运营商要转型成为数据运营商,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显而易见的困难之一是:运营商担心对客户数据的分析或出售将破坏客户信任或承担法律风险。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第三方公司并不需要“小数据”,不需要知道某个客户打电话给谁,不需要知道某个客户访问了哪个网页等。大数据时代关注的是一类客户的喜好,是预见性的数据需求,是关于预测的,而不是小数据时代的“监测”和“关注个体”。因此,解决这一困难最重要的是“透明”,公众只有清楚地了解出售数据的形式、内容、用途,才能给予信任。另一个困难就是数据市场的建立。要解决这一困难,需要建立一整套合法的体系、机制,相信随着信息化消费需求的提升,随着大数据时代对社会影响的加深,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能够达成共识,推动转型前行。
作者:张弈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出现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投资习惯、支付习惯等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新兴媒介,它的出现还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金融机构中最有活力的地方金融机构也同样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
1.存款搬家现象严重。方金融机构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相比国有大型银行仍有起步晚、民众信任度低、网点少等不利因素,因此,存款吸收能力本就不具明显优势。互联网金融兴起后,很多银行客户将资金转移至余额宝等既有存取便利又能生息的平台,而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大部分将集中的资金存放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加剧了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流失现象,导致地方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2.金融中介功能面临弱化。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机构独立霸占金融中介的局面,也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由2010年的10858亿元升至2012年的38412亿元,其中,第三方支付所占据的份额达到近八成。2012年支付宝日交易金额超过45亿元,周沉淀资金高达300亿元,媲美中等规模城市银行的沉淀资金量。巨额的支付业务交易规模对地方金融机构本就局限的支付中介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挑战。前互联网金融可以说在经营服务的多方面进行了细微考虑,一是通过淘宝、天猫等平台,阿里金融拥有了堪比央行征信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将其应用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中,能有效甄别客户,以达到既发展业务又能降低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尤其互联网金融为社会闲散资金做出投资安排,让金融不再成为仅仅是富人的游戏,穷人也可以分一杯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客户至上、公平对待的理念,互联网金融才有了今天的迅猛发展,而这些服务模式与理念正是目前的地方金融机构所普遍欠缺的。因此,若在服务方面不迎头赶上,金融机构将面临着部分客户、业务流失的风险。
(二)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
地方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生力军,长期以来发挥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其特有的船小好掉头的特点也决定着其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能较快的适应新形势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地方金融机构也将起到积极的鞭策作用,其成功经验也可为地方金融机构所用。1.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的工具和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地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捕捉及整合,使得客户信用行为透明度大大提高。在信息充分收集的情况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状态,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2.服务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互联网金融的“草根”性相契合。地方金融机构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服务中小企业,由于一般都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决策链条短、贴近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脉搏把握较准。而互联网金融恰好也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一贯所忽视的中小“草根”企业,如阿里金融便是为小微金融服务的集团(筹)下的微贷事业部,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小额信贷等业务;再如近年来不断涌现的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面对的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若很好地将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的经验运用于贷款业务,对于地方金融机构而言未必不是可取之道。3.获得政府支持是地方金融机构优势所在。由于地方金融机构一般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甚至可能是地方政府控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在政策上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功能和在支付结算体系中的重要性,收到现行法律制度的认可和监督。而互联网金融能否获得、何时获得监管当局的全面认可,能否得到社会的接受尚且是个未知的命题。鉴于此,地方金融机构应该抓住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未对其形成实质性威胁的大好时机,改进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业务创新,如此方可得到长期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地方金融机构应对之策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多次挑战,我国银行业也采取了试水电商、与电商平台开展联保贷款、提升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服务、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等措施减轻影响并积极开拓市场及客户,但仍存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等难题。要突破银行业共同存在的难题,笔者认为,地方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弱势群体,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应取长补短,将重点放在国有大型银行忽视的中小微企业,走与互联网金融合作而非对抗之路,充分吸收其优点,实现长远发展。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优势,打造全面的中小企业信用平台
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可利用的客户信用信息,具有良好的技术平台、零售客户资源和大数据,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渠道不畅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阿里巴巴创立15年来,买卖双方在淘宝网上实名等级,消费习惯与出售行为都得到完整记录与有效分析,这是央行征信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地方金融机构如能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利用其大数据,不仅要利用数据库中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更要挖掘企业深层的融资需求,对于有真实背景的确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有限考虑放款。
(二)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小微贷款的经验,打造产品差异化的贷款模式
如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阿里小贷针对的客户基本全是小微企业,这与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重合度较高。地方金融机构首先应从战略角度出发,树立服务小微企业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取长补短,研发和推出贴合小微企业需求、操作界面友好、处理流程高效的网络金融产品,着力开发以小额、信用、灵活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产品,如可通过网上银行自助申请、自主提款和还款的产品,小微企业可根据销售淡旺季等情况随借随还的产品,适合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和扩大再生产的中长期融资等不同需求的专属信贷产品等。此外,依托小微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交易形成的供应链,开办保理、商品融资、订单融资等相关业务线产品。
(三)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模式
1.产品的信息效应。目前,互联网行业中很大一部分产品属于信息产品,其本质是指互联网企业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站功能与服务的集成,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有实质性区别,譬如百度的产品分为贴吧、图片、音乐、视频、百科等,网易的产品分为邮箱、新闻、体育、博客、微博等,搜狐的产品分为邮箱、视频、财经、娱乐、电影等。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效应主要表现为信息的高速度传递,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具有短、快、多等特点,因此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不易被发现,并且企业会打着创新的幌子进行反复的垄断决策,这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垄断行为具有极强的破坏性。2.用户的锁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效应导致了用户锁定效应的出现。在互联网行业市场中,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的高信息化特点使消费者对某个互联网厂商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的程度会随着消费者精力和时间的不断投入而持续增大。因此,一旦互联网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能力,便会采取用户锁定的垄断方式,以达到对互联网市场的分割和封锁的目的,这间接剥夺了互联网消费者对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利,同时也影响了行业内中小微企业的可创新发展,不利于形成行业良性竞争。3.复杂的垄断效应。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存在着本质的不同,特别是互联网行业极强的网络外部性特点使得互联网的垄断行为不易察觉,因此对于互联网行业中企业垄断行为的界定更加复杂。互联网的特殊性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垄断的复杂性,高度集中的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并不能判定该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且在实质上该互联网企业也不一定真正拥有市场垄断地位。此外,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高技术、强竞争、快发展等特点,互联网企业间博弈呈现出的动态的演化博弈特点,单个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相对传统行业来说稳定性较差,且对其具体垄断行为的认定社会争议性较大。
二、我国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违法认定
如前所述,互联网行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具有复杂性,因此在探讨如何规制互联网行业中垄断企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前,我们必须对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违法认定分析。
(一)互联网行业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原则
在讨论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地位行为的认定原则之前,我们要明确的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互联网企业拥有行业市场支配地位这一现象不属于违法行为,只有当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去强化自身对市场的支配能力,限制行业的公平竞争才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具体来说互联网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有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缺乏正当理由,限制行业竞争。互联网垄断企业通过利用自身对市场的影响力,将本应自由、开放、统一的互联网市场分割成为互不联系、彼此封闭、相互限制的条块式结构,妨碍了互联网行业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阻碍了互联网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与完善的进程。第二,利用支配地位,侵害用户权益。一旦某一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的行业影响力,做出损害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决策,均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如互联网巨头强制消费者“二选一”,或者是通过控制搜索引擎,恶意屏蔽一些网民本应了解的公共信息。第三,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互联网行业是高技术的创新型信息技术行业,因此创新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反垄断法规制互联网行业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具备一个公平、自由、互助的行业环境,因此可以考虑将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是否妨碍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纳入到判断其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考量之中。
(二)互联网行业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构成要件
首先,涉案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行业中具备支配性地位,也就是说要对涉案企业的垄断能力进行核实,确定其在行业内的支配性地位,如计算分析其市场份额、行业核心专利技术拥有量以及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其次,涉案互联网企业对其市场支配地位有滥用行为,这主要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来判断,具体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无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无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揚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再者,涉案互联网企业滥用自身的支配性地位是为获得不正当收益。最后,涉案互联网企业滥用自身的支配性地位对互联网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对策
(一)政府监管层面:完善反垄断的法律体系,转变行政化的监管方式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主要规制措施应该还是对于《反垄断法》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执行的不断强化。长期以来,《反垄断法》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用来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是规避市场经济盲目性和失灵现象的有效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力量。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公平、自由、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政府的监管必须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减少传统的行政化监管方式,彻底杜绝人为主观性不正当干预和权力寻租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管的目标,在运用法律法规规制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互联网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就互联网反垄断的政策目标、规制重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
(二)行业约束层面: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机制,发挥行业组织约束作用
一直以来,行业协会组织在对行业企业行为的规范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制定互联网行业自律规范机制,发挥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约束作用对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在互联网企业行为的监管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的互联网行业运行规范,对行业内所有互联网企业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第二,行业协会组织对行业运行的特点和情况较为熟悉和了解,能更好的对一些复杂的极具隐蔽性的垄断行为进行有效规制,这极大的提高了监管的效率;第三,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机制的设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协会对互联网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公共产品成本,是对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
(三)企业自律层面: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自身自律能力
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市场主体之一,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各市场经营主体达成反垄断的发展共识,提高企业自身的自律能力,具体的做法包括:第一,加强反垄断宣传教育,帮助互联网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互联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积极主动地遵循公平竞争原则;第二,对于行业内那些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其经营行为的引导和监管,既积极支持其不断创新,又要对其经营服务进行规范;第三,对于互联网行业内的小微企业,政策上要给予扶持,同时也要培养其抵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维权意识,加强互联网行业的内部监督。
四、结语
1.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技术优势。首先,传统信用评级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在各类生产运营活动结束后汇总、记录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多以文件或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比如从企业财务报表可以获得财务数据,从季报、年报等可以获得销售数据,从仓库台账可以获得存货数据等。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则不局限于生产运营结束后,从运营前的准备过程、运营中的操作过程都可以收集到数据进行信用分析,数据的形式从文本扩展到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收集的范围也从企业文件扩展到各种存储媒质、互联网网页上、电商网站的后台数据库中,甚至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里,从运营大数据扩展到交易大数据、交互大数据,因此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传统评级必需的“硬信息”,也包含丰富的“软信息”,从而形成实现对企业的全面、实时、动态性信用评级的基础。其次,在获取到这些信息后,需要在云计算下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这需要有软件和硬件良好的结合与支持。互联网平台能够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机器学习提供这种对接通道。由此可见,利用人力资源进行信用评级的传统做法在信用大数据下就不再适用,而必须在一个组织规范的互联网平台上才能进行,因此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用评级是技术上的必然要求。
2.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用评级,较之传统信用评级方式能实现规模经济优势。由于传统的信用评级方式需要贷前调查,贷中跟踪,贷后审计,存在较高的成本,如果融资额度不够大,会使贷款利润较低。而互联网平台在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总成本不随评级企业的数目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单个企业分摊的成本却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信用评级的规模效应。此外,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测,一旦企业出现危险的信号和行为,会即时预警,提升信用评级的预判性,能够增加信用评级的深度。同时,将经营成熟的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数据库在监管机构的管理下实现联网,进而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信用体系,能够增加信用评级的广度。由于依托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大数据信用评级,可以实现传统信用评级下不能或不愿提供的融资业务,从而使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运作方式。
二、基于大数据建立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模式
1.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对于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从运营形态上,可以分为:(1)电商平台模式,如阿里小贷、京东京宝贝;(2)网上超市模式,如陆金所、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3)P2P模式,如人人贷、拍拍贷;(4)众筹模式,如众筹之家。从资金的来源上,可以分为:(1)平台提供资金,如阿里小贷、京宝贝;(2)平台担保,银行提供资金,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3)平台利用吸收的资金提供贷款,如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4)平台做信用评级,撮合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进行融资交易,如各家P2P。尽管这些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式不同,但都需要对客户的融资需求进行信用评级,因此是否具有成熟可靠的信用评级技术,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成为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的模式。当前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模式按评级信息的来源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1)基于运营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多用于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以及P2P网贷平台、众筹平台上,其中尤以P2P最为活跃,面对的客户为个人及小微企业这一类低信用水平群体,融资金额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对该类群体提供融资服务的空白,因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基于交易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多用于成熟的电商平台提供的融资服务中,如阿里小贷、京东的京宝贝等。这一类融资平台最近几年随电商市场的发展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份额上升的很快。(3)基于交互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目前多用于一些提供个人贷款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上,知名的企业有ZestFinance和WeCash闪银。这类融资平台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可预见,未来基于交互大数据的信用评级会逐渐成为信用评级的主要方式信贷,会逐渐从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发展到对大企业贷款。由于不同信用信息的来源、属性不同,导致各类融资平台评级时在指标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信用评级的基本流程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受信息属性的决定而使用不同的评级技术。
三、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的实施策略
1.信用评级的流程设计。大数据信用评级的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由图1可见,实施大数据评级,第一步是对待评项目的理解。首先要掌握项目运营方式、客户特点、市场状况、风险构成等项目内容;其次根据对项目内容的理解设计项目计划,包括安排项目可行的技术路线,制定项目的进度等;再次,待项目计划安排好之后就要确定大数据的来源,因为大数据来源虽然众多,但会受到各种限制,如有的可能过于昂贵,有的则不开放,必须选择那些技术上与经济上均可行的作为数据源。因此,需要基于对项目的理解做好这些在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准备事项。第二步是准备数据。所做工作是:根据数据的来源,确定数据的类型,采取可行的数据收集技术,获取大数据;很多数据存在不完整、重复、错误等缺陷,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如果属于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需要进行格式化,转化为结构型数据,为实施下一步骤做好准备。第三步就是进行机器学习。首先是选择合理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关联关系,其次是解读和评估数据挖掘的结果,找到最合理或最有说服力的,实现知识发现;最后就是根据知识发现的内容,建立适用的信用评级模型。第四步就是实施评级。根据知识发现的模型,开展对被评级对象的信用评级,生成评级报告,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帮助客户理解评级结果。最后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做全面总结。在以上各个步骤中,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数据准备过程中的大数据转化与机器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挖掘。大数据转化的困难在于需要把各种各样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可以被机器处理和学习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挖掘则在于需要对数据进行理解,选择最合适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2.信用评级的实施路径。信用评级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内容计算和流计算。首先是内容计算。内容计算多采取主动方式获取数据,方法是设置好信用信息源和信息采集时间段,针对信息源的原始信息格式,设计支持多协议的上站机,每隔一段时间对特定的信息源进行查询,遇到新内容则马上采集过来,再用于下一步的数据转化和挖掘。其次是流计算。流计算多采取被动方式,一般用于处理融资平台上的流数据,具体做法是,后台流程设计中在不同的数据流入环节设置不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接口,及对接的流计算平台,流计算平台负责设置相应的处理规则,根据预设规则将流入的各类数据转化成可以直接分析的结构化数据,从而实现实时的业务分析与判断。
四、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风险管理策略
互联网融资平台在进行信用评级及提供资金时,处于风险管理重心的是对信息技术风险的控制。由于大数据自身的“4V”特性,且数据中包含的又是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这使得信息技术风险主要产生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风险,另一方面是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风险,因此如何确保大数据的存储安全及在使用时的隐私保护是一个挑战,前者涉及到技术安全层面,后者涉及到制度安全层面。在技术安全策略层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首先,应依托大数据加密技术对使用的数据实施加密管理,制定出完整的加密保护方案,包括数据密级的设定、加密技术的选择、对密码安全性的攻击测试等;其次,严格网关管理,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不同的权限级别,严格控制访问权限;最后,建立面向全平台的数据实时监测引擎,第一时间对各类非法操作发出警告。在制度安全策略方面,在当前尚无明确立法规范的环境下,要积极进行宣传和游说,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早日出台规范的数据获取及共享标准,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设计、管理和风控标准,从而把可能出现的信息技术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五、结论和展望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是2000年左右至今。这期间传统金融机构一方面继续加强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的改造,如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的线上服务已经从网络银行扩展到手机银行、移动银行、手机证券、网络保险淘宝模式[7]等新方式。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仍然在被互联网所改变。2013年,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和腾讯联合设立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成为首家不设立实体分支机构,纯粹以互联网络进行销售和理陪等业务的保险公司。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公司在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参与到金融领域的相关服务。互联网技术公司逐渐在支付、投融资渠道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解决方法和商业模式[8],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其中,不得不提的有风靡全球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众筹融资(crowdfunding)、P2P(peertopeer)等模式。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自从1998年12月以美国PayPal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成立以来,通过互联网实现第三方支付功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使用的支付终端已从计算机发展到手机等移动设备,即所谓的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用户数据的积累,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创建和销售渠道。在美国,PayPal成立后不久,1999年就推出了以PayPal支付账户数据为基础的货币基金。在中国,2013年6月,阿里巴巴以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为基础推出了“余额宝”。需要说明的是,“余额宝”虽然本质上是一款由天宏基金管理的货币基金,但其产生和运作方式却是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积累的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络为技术保障。也许个人或商户、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方式没有变化,但如今以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的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在给用户带来更新体验的同时也在重新划分支付市场的格局,影响个人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2)众筹融资美国ArtistShare于2003年10月在互联网站上发起了第一个项目融资,主要面向音乐界的艺术家及其粉丝。粉丝通过网站出资资助艺术家,艺术家通过网站融资,解决录制唱片过程中的费用,而所有出资的粉丝以获得艺术家的唱片为回报。ArtistShare可以说是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的鼻祖。奥巴马2012年4月5日签署的“JumpstartOurBusinessStartups(JOBS)”法案,允许通过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平台向公众销售一部分资产,为众筹融资扫清了法律障碍,使众筹成为解决新创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9]。根据美国最受欢迎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数据,已有超过500万人承诺投资逾9亿美元在1300万个项目上,而其中43%的项目融资成功[10]。2012年获得最高资助的前50个项目,已有45个转型为企业化运作[11]。截止2013年11月,美国有众筹融资平台344家,占全球数量的一半;英国有众筹平台87家,平台数目排在第二。最初的众筹模式,如果项目最终筹资成功、并运作成功,投资者获得的是产品或者服务等非金钱回报,即所谓的“产品众筹”,其实质类似于商品预售。随后,出现了以资金回报为目的的众筹平台。项目发起人通过转让公司部分股权获得资金,投资人通过获得公司股权收益得到回报,即“股权众筹”模式。无论商品众筹模式,还是股权众筹模式,众筹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投资人和项目发起人能直接对接,绕开了金融中介机构。但是,金融中介在投融资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否被众筹融资平台所替代,还需要进一步探讨。3)P2P网贷P2P网贷指“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模式,通常由具有资质的平台公司作为中介,借款人(或融资方)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或理财方)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一种网络借贷行为。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借贷方式,直到现在也大量存在于亲戚朋友之间,一般属于民间金融的范畴。但传统的民间直接借贷,一般局限于熟人之间,局限在一个较小的社会网络之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2005年,世界上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英国成立;2006年,Prosper和LendingClub先后在美国创立;LendingClub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平台,累计发起贷款数量约14亿美元。P2P网贷借助于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个人与个人直接借贷的范围,而P2P网贷平台主要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和支付清算等中介服务。国内首家P2P网贷平台“宜信”于2006年5月创立;2007年8月,纯中介的P2P平台“拍拍贷”成立。随后,出于扩大供需双方参与者和风险控制的考虑,国内P2P平台的经营由纯线上中介模式创新出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以“陆金所”为代表的担保模式和以“爱投资”、“积木盒子”为代表的P2B模式;同时,不少平台引入了第三方托管、风险备用金制度、分散投资和自动投标等一种或多种风险控制机制。2013年以来P2P网贷平台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一些上市公司、以及各路民间资本都在大举抢占P2P网贷市场。截止2014年6月,国内P2P平台公司共1263家,2014年上半年的网贷成交总额为964.46亿元,接近2013年全年的成交总额,有效投资人数29万人。
2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然而,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从个人/家庭的贫富差距来看,自2005年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处于超过0.47的高位,而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属于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的“收入差距巨大”的类型。从大型和中小微企业的差距来看,对于大中型企业主导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和风电等行业,近年先后出现产能利用率低下、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并因此成为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点行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小企业尤其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长期受到“融资难”的困扰。《2013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国工商登记实有小微企业1366.6万户,个体工商户4059.27万户。《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小微企业纳税额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总额的6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宜信的《三十六城市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调研报告》也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亿,占总就业人数近25%。然而,在1366.6万户企业中,超过62%的企业目前没有任何形式的银行借款,即便是有银行借款的企业,其中超过80%的企业最近一年中只有1次(约占47.5%)或2次(约占37.6%)借款经历。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大型与中小微企业,出现“贫富差距”现象无疑与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诸多方面有关,但长期以来的金融体系的影响和作用也至关重要。图1给出了2002~2013年间社会融资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化趋势。由图可见:尽管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比逐年下降,但截至2013年底该比例仍高达51.42%,说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而该体系对我国“贫富差距”的社会经济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从微观机理来看,银行信贷具有典型的非对称信息特征,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激励问题使得“信贷配给”发生,即银行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是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比如:有形资产抵押、担保和健全完善的财务报表等),使部分贷款者无法获得银行借款。信贷配给的自然结果是,银行贷款尤其是能够支持企业中长期发展的贷款流向能够提供抵押和财报的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则自然沦落为融资难的困境。图2给出了2000~2013年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趋势,由图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杠杆率大致为45%左右,这与超过62%的小微企业目前没有银行借款,以及63%的借款属于低于1年的短期借款等形成鲜明对比。在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结构下,银行借款仍然是“明知难但不得不为之”的小微企业当前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2013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显示:66.7%的小微企业把银行借款作为其外部融资的第一选择,但同时31.8%的小微企业认为银行借款是成本最高的融资方式。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不仅是造成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迥异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还对个人/家庭的投资和理财产生重要影响。1)现阶段我国个人/家庭的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各级城市房地产市场曾经的火爆和中国大妈对黄金、比特币的疯狂便是很好的佐证。2)利率尤其存款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和通胀指数CPI曾一度超过5%国际警戒线的双重背景进一步扩大了个人/家庭的投资和理财需求。3)尽管过去几年来各类银行理财和银信合作理财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个人/家庭的投资渠道,但2011年的旨在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7号文”和2013年的旨在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尤其是非标业务的“8号文”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对银行类理财投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投资者亟需寻求新的投资理财渠道。
3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
当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业界都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概念、内涵和范畴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如文献[12-13]总结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渊源、发展动力、内在属性、发展模式、风险与监管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五大方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如互联网金融的属性研究、风险测量研究、思维研究、权利异化研究等,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将会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新突破。2)P2P网贷平台相关问题的研究。①P2P的借贷行为分析。当2005年世界上第一个P2P网贷平台Zopa出现后,文献[14]就对Zopa上的借贷行为展开研究。文献[15]讨论了P2P网贷平台的互联网技术是否有利于降低微小融资的交易成本,认为基于互联网Web2.0的技术平台对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不大,实际上P2P借款交易离不开交易的中介方,即提供P2P网贷平台的运营商。文献[16]认为决定P2P网贷平台上能否成功融资的因素来自融资项目的特性、地理因素和群体因素的影响。文献[17-19]都发现贷款人和借贷人之间的地理位置越近,则借贷越容易成功。文献[2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贷款人喜欢借款给有同样性别或同样职业的人。文献[21]也讨论了P2P网贷成功融资的因素。文献[22]还讨论了P2P借贷行为的羊群效应。②P2P借款利率的确定。文献[23]认为在P2P网贷平台的利率应该反应交易者的搜寻补偿。文献[24]的研究结果表明更强的、更可验证的网络关系更有助于在P2P网贷平台上以较低的利率成功融资,同时违约率较低。③P2P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分析。文献[25]讨论了P2P平台是否可以根据“硬”信息和“软”信息对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做出判断。文献[26]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P2P网贷平台,发现中国的P2P交易者更依赖于“软”信息做出决策。文献[27]认为借贷人信息的可评估性以及贷款人和借贷人之间的身份认同是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④P2P借款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文献[28]研究了个人声誉和社区声誉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文献[29]分析了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文献[30]实证分析P2P网络借贷中信任构建机制的建立,认为有效的信用构建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很多研究者探讨借贷者社会网络的作用,如文献[30-31]都发现借贷者的朋友网络可以提升借贷者借款的成功率,降低违约风险。⑤P2P网贷的监管问题研究。金融危机后,美国对P2P平台的监管参照对证券的监管要求。文献[32-35]分析了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并提出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建议。此外,文献[36-41]还从运行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等方面对国内P2P平台运行现状进行了研究。3)众筹融资的研究。文献[42]研究了众筹融资的运作机制研究,后者将众筹融资归纳为三类:捐助型、借贷型和奖励型。其中捐助型众筹模式很早就被很多非政府组织(NGO)使用,捐助者对他们的资助没有回报期望。文献[43]研究发现“非赢利”性项目更容易成功融资,生产产品的众筹项目比提供服务的众筹项目更容易成功融资。文献[44]基于Kickstarter的5万个众筹项目的数据也发现“非赢利”性项目更容易融资成功,尽管此类项目的资助人相对较少。对于选择众筹项目融资的回报是产品还是分红,文献[45]发现:如果初期的资本需求相对市场较小,投资者将选择产品作为回报;反之,则选择未来的分红。众筹融资项目的风险可能来源于项目发起人和投资人各自不同的融资和投资目的。项目发起人的目的可能是:融资、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从公众中获得产品或服务的反馈等等。项目投资人的目的则可能是获得回报、志趣相投、分享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设想等[46]。在应用方面,众筹融资在新药的研发[47]、音乐唱片的制作[48]和出版业[49]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文献[50-51]对第三方支付企业“余额宝”的理财服务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献[52]以阿里小贷为例,讨论了小微金融运营模式。文献[53]研究了传统金融环境发展的KMV模型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适用性。5)文献[54-55]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来自三方面:①互联网技术公司依托其平台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部分电商企业还依托对其掌握的庞大客户信息以及大量客户网上交易和资金支付信息的分析,从交易服务提供平台走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进入交易撮合、支付、融资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②基于互联网,带来了服务渠道的多元化。③金融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服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6)虽然文献[56]较早关注了数据挖掘技术与搜索引擎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数据通常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流动速度快等特点的大数据。有人测算过当前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有90%的数据是最近两年所产生的数据[57]。到2014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结合得到了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献[58-59]在详细介绍大数据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文献[60]通过SWOT分析,研究了大数据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战略。文献[61]研究了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文献[62]认为大数据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全面认识大数据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文献[63]的研究也表明大数据分析无论对于传统银行业还是互联网金融都非常重要。
4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趋势
从近20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发展过程可知,其中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深思和进一步的研究,尽管一些领域已有大量学者在关注。1)首先是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内涵的探讨。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利于进一步认清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驱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所在,为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市场的关系、影响和变革作用同样值得研究,以便促进两种金融模式的融合发展。2)作为传统金融市场的老问题,信息不对称性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衍生出新问题。互联网络技术的介入是否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而以传统金融界为代表的观点则认为互联网络技术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是互联网金融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而言,无论哪一方的观点,都还没有给出详细的实证研究。3)在解决投资和融资过程中,P2P网贷和众筹融资模式都不需要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参与。但它们都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平台的参与,只有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才能完成投资和融资过程。作为新出现的投融资模式,在投资者、融资者和平台之间,如何设计有效的市场交易机制才能提高投融资成功效率,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投资者、融资者和P2P网贷平台和众筹融资平台都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用,或许是未来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进一步,在没有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的投融资过程中,其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问题同样值得研究。此外,还可以分析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市场对价格的发现是否比传统金融市场更为合理和有效,如P2P网贷利率的确定机理、股权众筹融资的价格、余额宝的收益率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4)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度量也是一个关键研究领域,包括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以信用风险为例,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交易对手涉及更多成员、分布于更广泛的区域、缺乏规范的财务信息、交易的虚拟化等因素导致更难验证交易对手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这些交易特征使得识别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面临与传统金融模式下的不同生态环境,以及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面对成千上万的交易对手和海量大数据,显然不可能按传统信用风险评价那样以评估专家为主导来评价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因此,需要基于在大数据、网络脆片化信息环境下,开发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从而降低评估成本,最终减少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5结束语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引发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其中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并探讨了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
1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促使企业形成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电子商务技术信息处理效率高,企业网络内的每一个终端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直接,高层管理者接近了生产第一线,中层管理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使管理者充分授权,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组织内横向沟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
跨职能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根据特定任务和业务流程建立的具有监督、激励、约束等职能的工作团队,直接面向生产任务,实行自我管理,它取代了层级组织结构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模式,跨职能工作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以进行快捷的研发和生产。
企业组织之间加强虚拟运作。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把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成的动态的、临时的虚拟企业,这样,各个网络成员的组织结构精炼且富有弹性,它们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生产制造功能的流程结构向服务型组织结构转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意见并将设计或改进的方案传达给制造企业。而核心企业通过契约或控股关系与制造企业、销售商按产品价值流联结成企业链。根据核心企业的特性划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
生产性网络。其关键在于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及时反馈顾客意见及需求,并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是集中优势能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的关键设计、商标管理及售后服务和营销,同时通过契约等方式将生产、制造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
非生产性网络。主要强化专业化生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进行品牌和商标的管理与经营,以及销售和提供服务,通过企业形象策划、良好的物流系统等手段,将制造商、销售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总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层级制组织模式向开放的网络型结构转变。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管理观念、经济体制、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因素,企业要想进行组织再造,彻底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除必须考虑所属行业的要求以及结合企业现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更新观念。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要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与思路,树立全面、整体化和战略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理念。同时,培育员工的组织创新意识,树立信息化概念,在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组织再造。
慎重选择。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战略,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电子商务组织变革模式中慎重选择。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超调量大又会导致组织平稳性差。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进行持续的、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实现由传统组织模式向电子商务组织模式的转变,这种变革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历史文化不仅成为构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阻力,而且也会导致新的企业组织结构无法有效的运行。因此,在实施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之际,建立与新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充分发挥知识和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企业文化。
加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设备、人员、组织和企业文化等全面实行信息化,建立用于在新型组织执行新任务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支持组织单元决策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陈连刚。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与实训[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互联网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资金存取、支付、投资等的处理工作主要是靠人工,信息处理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投资金额的起点一般要求5万、甚至100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货币介质电子化将信息传输的成本几乎打到了零,通过网银、余额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微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手段,资金转移支付的处理变得简单、快捷、起点更低且成本低廉。支付的便捷又为投资和消费带来便利。余额宝最低1分钱即可投资,据统计,70%的余额宝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均低于1万元。融资更加便捷。互联网金融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拓展了融资的渠道,降低了融资的成本。以LendingClub为例,投资人可以通过LendingClub在线寻找到可靠的借款人,贷出款项并获取更高的回报,而借贷人通过LendingClub可以在线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投资人和借贷人通过该平台可以大大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和复杂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企业及个人融资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巨大。风险控制的成本降低。在国内互联网不发达的时期,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是用实物抵押、项目负责人员实地调查等。考虑到实物拍卖和处理的成本,一般不可能做太小的贷款。互联网金融控制风险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对客户信用分级、辅以各种各样的模型、技术算法进行测算,最终把整体坏账率、违约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风险控制可以不需要实物抵押、甚至不需要实地考察,成本更低。以LendingClub为例,该公司利用各种技术算法和风险测评,将放贷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那些高信用等级的贷款人群上,并将潜在风险高的贷款者其对应的还款利率提的较高,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人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产品、服务要求更快、更便捷、更低价、更个性化、更高品质。而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低价和个性化是传统金融无可比拟的。通过互联网金融,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投资起点低、收益高、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投资成本几乎为零。“得民心者得天下”,互联网金融用自身的优势征服了众多消费者的芳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不可挡。
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对传统金融未来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传统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该如何应对呢?互联网金融真的会颠覆一切吗?从信息论角度看,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与客观事物有着本质区别。例如,我们可以一秒钟之内把一张照片发到美国了,那么有没有可能把人一秒钟之内运到美国去呢?信息和实物是两回事。一张照片发到美国去,发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信息。一秒之内是可能的,更短的时间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把人移到美国去,那是实物的移动,并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不能把信息和实物弄混了。互联网金融的颠覆性只是体现在金融信息处理的成本、方式和方法等信息层面,并不能也不会颠覆金融本身。变的是信息的处理方式、方法,不变的是资金融通的本质。
传统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应该积极研究和学习信息在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等方面的变化,与时俱进,学习利用信息层面的变化,抓住信息之变,顺应时展。当然,互联网金融有其不足之处。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同时,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传统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在把握信息之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金融专业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同时,扬长避短,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赵巧敏 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互联网金融发展缺乏外部的监管,其业务模式和产品种类和监管的规避性比较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元化的业务主体给传统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政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目前发展的线上业务中,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成为列税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已经逐步改变以往不收费的经营模式。在2009年开始,国内知名支付品牌支付宝汇款开始实行收费,规定使命认证客户每月汇款金额超过5000元的额度之后,超出的部分每笔收取汇款金额的1.5%的手续费,其他支付平台也都陆续开始实行收费的模式。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
(一)防范法律制度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多层次互联网相关法律监管体系,需要修补现有的法律漏洞,同时还需要根据新变化的规范规则,坚决打击违法犯罪的活动。我们必须要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督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责,界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另外,还需要划定合法的业务范围,规范互联网金融提供从业资格,同时制定出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准则。
(二)需要加强沟通协调机制的有效建设进一步提高银行、证券、风险、税务机关以及工信等相关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同时,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最后,对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关系,监管部门履行的法律监管,行业协会还需要形成自律。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的平台。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资者与管理方面相互监督、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同时,还需要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符合现行税收的制度规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纳税。另外,如果根究其业务范围进行归类,第三方支付应该属于金融经纪业务。因此,第三方支付企业从事支付业务收取的手续应该按照金融保险业税收取营业税。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制度的规范化其中主要包括资金第三方托管的制度、风险保证金制度、担保制度等。其中资金托管制度是借款方资金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的,网络贷款平台无权进行挪用。而风险保证金制度和信贷担保制度都是由独立担保公司对债务关系进行担保的,从而才能保证不良债务由网贷平台和担保公司进行赔偿。
(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新型产品的税收政策研究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有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融合而衍生出来的新兴行业,现有的对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税收法规不一定能完全涵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新型产品和新型服务。中国税务机关也应根据行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对于某些现行政策里没有明确的业务进行完善,并形成针对行业体系的一整套税收法规。
三、结束语
互联网加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1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3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1.4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1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2.2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3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艺柠.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2,03:205-206.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前言但是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提供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指导也还是不够的,必须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认为它将为广大学生和其他语文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驰聘、遨游的广阔天地。
1. 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
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很少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其实,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存在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形式相近的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话,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提高。
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阅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
2.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可以 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圆明园”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圆明园的各种文章,然后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会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过去的屈辱和今天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具体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是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所在。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关键词:搜索引擎;网上定价;在线购买;在线商店;菜单成本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3年第2期
【本文作者】:赵峰
如果把电脑归入20世纪三大发明之一,那么Internet的发明足以载入全人类的史册,它把许多以前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为现实。跨入新世纪,网络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如何在诸侯纷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营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中,定价策略在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策略,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传统营销策略讲究管理者与顾客面对面,而网络营销讲究虚拟化、空间化。互联网络对管理者作出定价决策和消费者将会碰到的定价体验的影响,对于多数顾客来说,网络将带来价格制定的自由。因此,笔者将介绍一种决定顾客对公司价值和交换性质的各种力量的思考方案,运用这个方案能够找出那些在网上影响定价的力量,最后提出管理者可以运用的定价策略。
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互联网营销中的价格策略。
一、网上定价的市场机制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决策制定者是理性的,管理会制定使公司盈利最大化的价格。消费者近似于理性,通过以低于在价格高时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某种产品或服务使他们的盈余最大化。接近于纯粹市场中的价格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来确定的,而公司试图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营销决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他们似乎依靠某些事情定价,而不是头脑中最大化的利润。定价策略有时集中在市场份额目标上,而其它时候,它又集中于竞争对手,寻求与之合作或消灭他们。通常,由于营销者集中精力在顾客心目中进行定位以寻求强化品牌地位,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数量上,定价涉及到品牌赋予的地位和体验,而不仅仅是品牌提供的效用。
从营销角度出发,管理者倾向于运用一系列价格策略来获得企业的各种目标。大多数营销教科书描述新产品的定价是为“撇脂”,在面市时价高,在以后阶段再降价。管理者已经借助于定价策略,如折扣或回扣,系列定价以及心理定价或有数定价来吸引顾客。虽然理论上认为顾客是有理智的,但大多数市场的实际情况是,这种理智受到诸如可得到的产品和信息,搜索成本以及顾客动向,大供应商要求价格等的限制。互联网的出现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事实上已经改变)供应商和顾客双方的价格问题。虽然互联网和它的多媒体平台被大多数营销者认为首先与促销和沟通有关,但它们对定价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二、顾客在网上定价中的角色
对消费者,网上易于搜索。搜索引擎如奋扬Yahvo和LyCOS,让冲浪者利用品牌从全世界的网站海洋中寻找产品和服务。他们也可以从一个丰富的网站上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方面的信息,或者通过注册BBS或聊天室,获得世界上不同地方志趣相投的人的观点和体验。这样的作用已被用来减少购买者搜索普通的在线商店、专业在线零售商和在线大商店的成本,并把各种各样的物品变为经济上有效的市场。新的(可以搜索、购物、代表冲浪者比较价格和式样的几个软件)赋予互联网购物者更大的购买权力和选择权力。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搜寻阶段,在现实世界里既费钱又费时间,但在虚拟世界中,时间或费用都会减少。丰富的选择使消费者变得老练。消费者变得更加明智,并且通过更加卖力地到处购物,比较价格以及寻求更大价值来体验这种选择。营销者努力通过创新来面对这种现实,但是创新反过来导致被竞争对手模仿。模仿导致市场上更严重的过量供应,进而由于创造了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加速了竞争的循环。互联网有可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循环,为消费者创造巨大的定价自由,为营销者创造了大量的定价难题。
三、网上定价有什么特点
一是顾客掌握充分信息;二是顾客制定价格而不是接受价格;三是顾客控制交易;四是回归一对一谈判;五是同质化和有效的市场。首先它在电子市场上交换同质化商品,不是产品特征、良好的推销或热情的广告,而是价格成为一笔交易的决定因素。当商品碰巧是易逝的时候,如飞机座位、柑橘或电力时,互联网甚至更引入注目。供应商必须快速消除他们的存货,否则就会要损失销售额。网上的问题是顾客比较价格和特征时,同质化也碰巧出现在一些高收益的产品上。只有优势的品牌名称不足以维持很高的价格。在许多情况下,品牌化产品甚至是可以替代的。虽然顾客也许不相信一家突然出现在网上的新的信用卡公司,但他们都是很容易在Amex和Diners,Clinb或维萨以及万事达之间转换。
通过以上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网上定价与平常营销中价格策略迥然不同,如何运用适之可行的定价政策,笔者认为有几种定价原则和方法。一是始终的差别定价。网络应该使价格差异化,即利用定制与顾客的互动关系。价格也可能在最大限度内差异化,因而不会有两位顾客付同样的价钱。二是制造顾客转换障碍。技术使卖方能够收集有关顾客购买习惯、偏好甚至是支出限制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因此,他们可以把产品价格与单个购买者相联系。顾客喜欢这样做是因为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人,并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三是网上调价。多数公司过去已经采用菜单或清单定价系统,简化了很多由记录价格和更新引起的问题,定价不只涉及到互联网,在公司内部的内联网或外联网,把公司与供应商和顾客联结到一起的联网能够使公司精确地管理库存和成本需求,并不断调整价格。四是体验差异化。一个产品或服务变得更加同质化,对于顾客来说,就越容易做价格比较,并只根据价格购买。营销者在过去通过强调质量,附加特性努力克服这个问题。当产品达到一种无差异状态时,营销者进入服务时代,并在顾客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五是网上易货交易。许多公司,特别是企业间市场中的公司,会发现易货比在价格低时销售更有效。许多成功电子交换使公司交换多余的部件或产品,这些产品本来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利用这种方式,公司处理了许多存货,并在交换中获得超过本应得到的价格的价值。六是收益最大化而不是价格最大化。许多管理者忽视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机会。在许多情况下,最大收益比最大价格更好。七是减少购买者风险。每次采购都伴随着风险因素,并且基本的财务显示风险和收益是相关的。因此,如果顾客能够降低他们的交易风险,他们将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看一下汽车经销商的情况,他们在汽车的拍卖场购一辆旧汽车。有了在线采购,经销商会降低他们的风险。经销商把在线系统看作他们存货的一部分,并从这个虚拟车场售车。经销商在需要满足顾客需要时可以买车,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订好一辆特别的汽车,与购买者谈价格,然后在网上购车,事实上,经销商在买车前已先卖车。这样就避免了在找到顾客首先要买车的相关风险。在交易风险被降低时,可以要求经销商支付额外的费用。一些经销商在拍卖场购车的风险很大,因此希望比在线购车获得更高的收益。收益的差别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经销商愿意为在线购买车支付更高的价格。以互联网为基础,可以降低购买者风险的商家能够为他们的产品争取更高的价格。减少风险的典型方法包括更高的质量和更有时效性的信息,以及缩短购买和再次出售周期的时间间隔。我们所说的这种风险结果可以应用到机构购买者和个人购买者。另外,网络为卖方降低购买者风险制造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因此卖方用这种网络创造的利益可以向买方收取更高的价格。
互联网将对公司的定价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与之类似技术向买方打开许多曾经受时间、努力、成本的影响而关闭的大门。我们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新技术对价格的影响:首先,技术可能改变公司的顾客基础的特点和机构。最坏的情况是,它将拉平顾客基础,把公司的大量顾客转变为购买数量不多的普通交易者。
——题记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步入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夸张点说,3岁的未成年人会上网会上网,30岁的成年人会上网,3个30岁的老年人也会上网。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必有弊,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要把互联网比喻成什么的话,那把他比喻成一把双刃剑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今,互联网不但是人们用来消遣的“法宝”,还是人们用来工作的“武器”,更是是人们用来学习的“书籍”,甚至是人们用来购物的“篮子”。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充裕了大家的生活,还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以至于这比电视机还电视机的电脑,这比无线电还无线电的互联网一经发明,便向病毒一样流行开来,迅速蔓延了整个地球。所以,互联网的发明与运用的确是人类的福气这是前无古人的福气。
——双刃剑的其中一刃
我说过,任何事物都有利必有弊,互联网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说:“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00万人,而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我相信这个数据会使大家感慨,更会使大家吃惊。,其实,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大诱因是互联网影响——网络游戏、网络交往等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陷阱……。而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这么多,难免有一些人会误入歧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算这比例只有百分之一,而这数字还是非常巨大呀。就算没有上瘾,电脑的辐射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还是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啊。
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对传统三大传媒报刊、广播、电视构成了极大威胁。1998年初,美合众国际社CEO杰姆·亚当斯在一系列会议上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这些变化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
作为电视人而言,现在重要的似乎不在于揣摩自己的前途,重要的应该是改造自我、创造自己的前途,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占领互联网,让互联网为电视服务,成为电视的扩展和延伸,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
二、正视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
俗话说"知此知彼"。电视要想保持在传媒中的地位,必须要对互联网和自身的特性有个正确认识。然后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展。
1、互联网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电视传播的本质是视听信号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电视节目在时间流程中播出,并与固定的时间相对应。如果失去了这一关系,那么作为电视节目基本支持的栏目将不复存在,以时间为标志的电视的运作机制也将消失。当你收看一个电视节目时,总有许许多多的人同时也在收看这个节目,这种"一点"电视台对"多点"观众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信息的发送者对信息的接受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操纵力量,传媒能决定观众接受什么信息和什么时间接受。观众与电视亦体现出同步性,即接收信息的时间和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即电视节目是"时不待我"的,错过了节目的播出时间观众就看不到这个节目,在此,消费者是被动的。而互联网在信息传输模式上恰好与广播电视相反,体现出异步性,即通常以存储信息的方式来接收信息,然后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消费、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消费者也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覆盖范围上,由于技术的原因,电视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电视台只能在某个很小的地域内才能被观众收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方台。即使上星电视台,也只能覆盖全国。而互联网是全球性传播,从计算机那小小的监视器屏幕能随时获得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
2、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形态多样、自由和交互的特性
互联网的传播形态多样,它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加入声音,还可以进行网上直播。互联网的传播很自由,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记者,创作自己的新闻作品,随后敲一敲键盘便将其发往全世界。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就是互动性,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加强了与观众的双向交流沟通。
互联网发展虽然迅猛、势头很强,但杰姆·亚当斯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在中国,一个拥有12亿人口却仅有210万网民的国家要理解传统媒体五年内被击败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这210万网民的分布极不均衡。限制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价格昂贵普及程度低。
在我国,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脑的价格也在5000元以上,而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档次低的1000元左右,档次好一点的在3000元左右。电视可以说已经在中国普及了。而电脑还远远没有普及。
2、网络传输受带宽制约
有限的带宽使声音及影像传输仍有秒差、停格、断讯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视频信号解析度也远达不到电视播出水平等。另一方面,令人沮丧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网络服务的深度与丰富性,而低像素的显示器使读者的阅读速度比正常速度要慢25%。
3、上网价格仍然偏贵
国家电信部门虽然把上网价格一降再降,但是就目前的上网价格仍然很贵。要超出收看电视的所付的费用好几倍。4、网上信息的真实性较低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让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有时人们的这种怀疑是很有必要的。
互联网在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普及,这只是暂时的,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第四媒体出现,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统领媒体世界,它的兴起无疑会给广播电视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为广播电视利用其强大功能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条件。近年来,全球广播电视机构纷纷上"网"已显示出二者结合传播的新态势。
三、电视台进军互联网的优势
目前互联网比起传统传播业来说,才刚起步,发育还不健全,拥有接收者还不多,在社会上的影响还不广泛,但发展速度极快。可以预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电视应及早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在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利用网络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它的优势主要在于:
1.正确的舆论导向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在我国目前还处在群龙无首,混乱无序的状态,没有主导、没有主流,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随时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正面的意义是给信息者带来方便,但是它同时也给虚假的信息甚至低级趣味的和邪恶的东西带来了方便。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尽快介入互联网,并以大媒体的诸多优势抢占制高点,成为网上的主力军,以利于端正导向,强化正确舆论的力量。
2.增强信息的价值含量
在互联网上信息,要求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收集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含量,即信息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电视台网站的信息符合了这一要求。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经过严格筛选后才播出,因此面广、价值高。电视是高投入高产出,节目生产量大,由于版面、频道时段有限,日积月累造成大量节目资源积压,远未产生应有效果,互联网将提供充分展现其价值的机会,这些信息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横空出世,给互联网信息传播世界增添亮丽色彩。
3.人才资源
作为新闻宣传媒体、,电视已有几十年的历程,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事业显赫,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如日冲天,为社会各界所仰视,为广大求职者所青睐。因此,在其机构中云集了一批英才,可以说是目前拥有最多资讯处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地方,这种人才一旦在互联网传播中发生作用,势必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干力量。
4.雄厚的资金支持
互联网站的建立和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不是一般单位所能承受了得的,而电视台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在目前的企业和传统媒体中,电视的创收能力最强。
5.电视品牌的无形资产
从宏观上看,电视在实施舆论监督、扬善抑恶、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深受观众欢迎,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从微观上看,电视台有自己的名牌栏目,这些栏目收视高,品牌效应十分明显,上网后,由于品牌无形资产的作用,它将原有市场带进了网,通过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6.技术设备
由于设备更新快,现逐步采用的数字设备可与互联网直接接通,技术上实现统一,为电视上网带来极大便利条件。电视网站将来最为突出的是视频点播,信息速度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电视视听兼容优势还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四、电视如何进军互联网
电视行业要想进入互联网并立足,从目前形式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电视与网络相互取长补短。
广电媒体的优势是音频、视频传播,其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在实现数字化后,进入互联网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广播电视网站的一大特点便是有大量的音频、视频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而在其他网站中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所以电视网站可以开播视频播放。让用户从中除了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字、图片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器软件,直接调看上网的视频节目。广电媒体的优势与互联网多媒体形态的结合,可说是相得益彰。
2、取互联网之长补电视之短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可以弥补广播电视传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故广电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网站恰恰可以综合利用其多项功能,达到所谓"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互动性是网络的特点之一,而手段有电子信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可以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比如电视台网站可以开设电子信箱,接收观众的意见、建议乃至抱怨不满,然后由相关负责人一一回答。还可以开设聊天室,让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心。这些形式大大拉近了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在观众意见、呼声的参与下,对节目的提高和改进无疑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使电视节目的影响不断地得到扩大。
3、中国广播电视应双管齐下
面对21世纪全球化媒体竞争的严峻局面,中国广播电视应在两方面有大作为:①自身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等)使自身传播实力不断得到加强;②与第四媒体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新媒体(其他如光盘等)相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
中国的广播电视机构从1996年起对互联网开始有所认识,并尝试上网。在两年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势头、制作水平和影响力上目前还不及报刊社,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广电系统的中央三台中,中央电视台起步最早,1996年底就开始进行尝试,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1998年春节到来之前,中央电视台首次利用互联网对春节联欢晚会进行宣传报道。在网页设了虎年贺岁专辑,下设《春节晚会快讯》、《精彩瞬间回顾》、《98春节晚会节目单》等若干栏目。不仅可以看到文字介绍,也可以看到精彩照片,甚至在除夕(1月27日)下午2点就可以先睹晚会彩排(正式直播在当晚8点)的精彩视频片断,时间总长为23分钟。在晚会进行直播时,电视屏幕上还不时打出网址和电子信箱号,广而告之,这是中央电视台上网后的首次大动作。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著名栏目,如《东方之子》、《实话实说》、《315特别节目》等,也与国内的网络公司合作推上了互联网。
在对互联网的认识方面,倒是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台十分敏感,决心较大,行动亦十分积极。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上网的广播电台。随后,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筹划建立了"岭南视听"信息网。在上海,上海广播电台、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均已建立自己的网站。其中不乏有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而创意出的新形式,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提供网络服务的"上海之窗"精心制作了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网络连环画《滑稽王小毛》。1998年6月1日,还向全球15岁以下儿童发起网上征文活动,题目为《2000年在向我们招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参与建立的《动心九时》网上专栏,每晚21点到22点进行网上直播(其余时间可以调取收听)。上海东方电视台网站是目前国内将电视新闻节目上网的唯一网站。面对如今"广播"(广大听众)变"窄播"(特定听众)的趋势,一些广播网站的服务对象也锁定在特定用户群身上,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与"中国文娱网"合办了《中国歌曲榜》,以时下受欢迎的MP3格式提供上榜的中国流行歌曲。广州两大广播电台的音响节目主持人参与制作的《中国影音世界》网站则提供CD及Hi-Fi信息及热门音乐。国内广播电视机构网站近两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由开始时与网络服务公司的合办(其网页挂在网络公司的主页上)而成为有自己独立域名的网站,显示出日益成熟和要将影响力做大的决心。中央电视台在1997年甚至重新注册了顶级域名:,代替了最初的CN下的域名:。
近两年来,虽然中国广播电视机构在互联网上已有所作为,但必须看到,我们的水平还很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两慢两差",即信息量少、音频视频节目少;信息更换慢、调阅速度慢;服务性差、互动性差。此外,互联网是全球传播的媒体,国内媒体不论大小一旦上网就意味着面对全球用户,且不说信息内容方面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仅在文字语言方面就存在着是否使用英文或其他文种及语言问题,即使在中文方面也存在着否增加BIG5码或图形方式问题,以满足台港澳及广大海外华人调阅的要求。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广电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实际上广电媒体上网后就纳入了互联网竞争的大系统。只要上网了,任何机构、团体乃至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如音频、视频固然是广电媒体的优势,但在互联网上则不是广电媒体的专利。在互联网信息的大海中,网站的诞生死亡是寻常事。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媒体,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精心策划、必要的投入及日常的维护,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吸引众多的网络用户,那就会很快成为一个"死站",从而也就失去了上网的意义。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从信息的提供到网页的制作,某些大机构大企业的网站往往还比不过一些个人网站,就是这个道理。必须认识到在互联网上的竞争的激烈程度比广电同业间的竞争有过之无不及。
酒店互联网营销简单说就是指酒店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快捷,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来推销酒店产品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中国许多酒店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如北京,广州,深圳的一些酒店,同时互联网上出现的商店专业预订网也不少。如中国酒店预订热线,中国酒店预订网等等。但总的来说中国酒店业的互联网营销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如页面链接慢,网业设计粗糙,单调等。下面,笔者就传统的4PS理论着手,以酒店的客房为例来谈一下中国的酒店业应如何进行互联网营销。
一、产品策略
在酒店的产品互联网营销中,顾客只能通过酒店的网页来了解酒店的客房,从而作出预订决策。因此搞好网页设计和“虚拟客房”建设将是酒店产品策略的关键。
1、网页设计
酒店的网页设计所追求的效果简单地说,一是精致,二是方便,具体地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酒店的主页应能够给顾客比较强烈和突出的印象。第二,网页结构设计合理,层次清楚。顾客应该可以从主页的目录中得知自己应查得的方向。第三,网页的内容应全面,尽量涵盖顾客普遍所需的信息。第四,网页的链接应方便浏览,传输速度和图片的下载的速度快,应注意避免死链接,调不出图形等情况存在。面对网上如此从多的网丫,酒店节省顾客的时间从而吸引顾客就是在给酒店互联网营销创造机会。
2、虚拟客房
顾客在购买产品前对他将要购买的产品都要有一个了解,而在传统营销中酒店的顾客在预订客房前却不可能像别的顾客购买商品一样。先到自己将要预订的客房里参观一下再作决定。面互联网营销却可以满足顾客的这种需求。酒店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手段营造一间“虚拟客房”,让顾客不仅能够对他将预订的客房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虚拟客房”内设计出自己喜爱的客房,从而真正使酒店客房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和无形服务达到最佳结合。
顾客只要在酒店主页的醒目位置用鼠标点击按纽,屏幕会立刻从平面进入一个立体空间。顾客就可以进入酒店的“虚拟客房”进行参观和设计了。
首先屏幕上为顾客开门的是穿着考究,面带微笑的服务员,她领你进入客房,为你开窗,沏茶,开音乐。并在一旁用她悦耳的声音为顾客作客房介绍。屏幕也会随着她的介绍依次为顾客显示,屏幕也会随着她的介绍依次为顾客显示客房全景,家具设备,房顶装饰,地板花纹等等。展示完毕以后(当然你也可有选择地进行参观浏览)你还可以移动鼠标查看新的服务项目,了解客房按钮使用方法,甚至还可远眺窗外景色。如果顾客对所“参观”客房很满意的话就可以进行确认预订。如果觉得有些地方还不大令自己满意。如窗帘的颜色,风屏的摆放同,楼层的高低等等。顾客只要把自己的要求输入计算机,稍等片刻后酒店就会答复。如果你的要求酒店可以满足的话,酒店将会再一次邀请顾客进入“虚拟客房”---不过这一次顾客所看到的将是自己设计的客房,客房内的一切都是按照顾客的意愿设计的。顾客也就有了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客房。
二、价格策略
价格是酒店经营特别是营销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而互联网营销使酒店客房的价格展现在顾客面前的同时也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具体来说酒店客房互联网营销的价格策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定价
由于互联网营销使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促销等成本降低。酒店可以进一步降低客房的价格。并且由于网上价格具有公开化的特点。顾客很容易全面掌握其他同类客房的价格。因此应增加客房定价的“透明度”,建立合理的价格解释体系,向顾客提供客房相关产品的定价,并开诚布公地在价格目录上介绍客房价格的制定程序,从而消除顾客对酒店客房价格产生的疑虑。
2、灵活变价
由于在互联网上客房价格随时都可能受到同行业酒店的冲击,所以应在网上建立客房价格自动调节系统,按照旅游的淡旺季,市场供需情况,其他酒店的价格变动等情况,在计算最大盈利的基础上自动地进行实际的价格调整,并且定期提供优惠,折扣等形式以吸引顾客。
3、弹性议价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处的议价绝非酒店与顾客在互联网上进行“讨价还价”。因为笔者觉得如果同一档次甚至是同一间客房可以通过不同价格购买的话(旅游淡旺季等因素除外),不仅购买者不是特别满意(他总觉得协商的价格还可以低,只是因为自己的报价太高了)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某一位住店顾客知道了与他住同一个档次甚至是同一次客房的其他顾客却付钱比他少的话,酒店的声誉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所以说酒店不能在网上与预订客房的顾客“讨价还价”酒店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具有的交互式特点和顾客一起“商议”合理的价格。酒店让顾客在预订时输入他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以及所需客房的楼层,朝向等资料,然后酒店根据这些资料为顾客确定令顾客满意的客房。如果顾客需要预订的是一个价格不超过250美元位于四楼的标准间,但酒店只能提供给顾客一间位于四楼可价格是260美元的标准间,此时酒店便可以和顾客进行协商,让其做出选择,并向顾客做出承诺,如果下次他再住本酒店的话酒店会给他更优惠的价格。这样,顾客就会比较主动地做出购买决策。这比传统的服务员报价法要省去许多麻烦,也比顾客在互联网上根据价格一样一样地挑选商品要省时,要知道影响“网上漫游”的顾客是否做出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时间和耐心。
三、渠道策略
如果仅从销售渠道层次角度来看,互联网营销的渠道就退化为互联网这个单一的层次,因此,对于酒店来说其重点应放在不断完善这种渠道以吸引顾客上。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会员网络,提供免费的服务或产品,组建立会员网络为例来说明酒店的具体做法。
会员网络是企业建立虚拟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团体。酒店可以把曾经住过本酒店的顾客和酒店的常客组成一个会员网络。促进他们之间的了联系和交流,培养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并且把顾客融入到整个营销过程中,让每一个会员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比如在客人离店后,酒店通过互联网上的E-MAIL询问他对酒店客房的意见,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的和关心:又如酒店为那些具有相同经历的顾客,如都有从事某一职业,都处于社会同一阶层,都来自于同一个城市,提供彼此的E-MAIL地址,以及其他联系方法,从而促进他们的交流;还比如在节假日,酒店可通过E-MAIL向会员发送精致的贺卡,在酒店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以及将对客房进行重新设计前,也可通过E-MAIL这种方式通知会员,并征求他的意见,这样,顾客就会有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对本酒店就会有一持续良好的印象。
四、促销网络
酒店的网址,网页只有大量的网发访问,才有可能实现互联网销售上的根本性突破,因此在互联网上酒店客房的促销更演变为对酒店的网址网页的促销,提高其点击率和浏览率。当然,前面产品策略中的网站内容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仅有极富吸引力的网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促销手段相配合,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站促销的方法。
1、电子邮件形式(E-MAIL)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传送的个人信件,酒店可以把本酒店的广告住处通过E-MAIL直接发给顾客,它具有成本低,信息反馈速度快等优点。但酒店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个人E-MAIL地址。但酒店所投寄的信息顾客不一定需要,这样就容易导致顾客对本酒店产生不良的印象。这就要求酒店互联网营销人员认真分析和严格的审查,根据其资料进行取舍,同时提高所投电子邮件的质量。包括措辞,文字设计,背景图案等各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前面提到的会员网络中使用电子邮件这种形式还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2、专业销售网
这是在互联网上专门从事某一类产品直接销售的方式,其主要优点在于方便顾客查询。一般访问酒店销售网的顾客都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预订客房,而且往往专业销售网是他们查询的首选目标。在该专业销售网上,顾客只要输入旅游地名称,所需酒店的等级信息后,屏幕上便会列出一系列与此信息有关的酒店的网址,顾客便可以迅速查寻,访问了。不过对于酒店来说这种广告方式最大的弊病就是酒店的网址很容易被淹没在其他酒店的网址之中,除非有人刻意地寻找,否则很难保证顾客一定会访问本酒店的网址。
3、公共黄页
如著名的YAHOO,INFOSEEK,SOHU等网站专门为公众提供网站查询检索服务,往往顾客在输入关键字后便可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同专业销售网一样,这类广告也存在酒店的网址被淹没的危险,这就要求本酒店的网址具有相对易查询性。
4、交换旗帜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