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理论论文

第1篇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第2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在教育上已经扩大了投资,在幼儿教育上的投资尤为注重,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为孩子准备了全套的学习和娱乐用品,根据幼儿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学习和娱乐的用品完全突出了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在课程学习上,老师会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利用情景教学让孩子能够正确,快速的认知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一些特有的适合孩子天性的玩具和漂亮道具也可以让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释放自己的快乐,营造和谐美好的气氛;还有一些可以做手工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动手做,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保障他们全面发展。课堂外,政府出资可建造一些幼儿的活动场所,让他们有自由活动的地方,培养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和团队合作精神,不过这些娱乐用品,要尽可能的突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符合幼儿时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为首要目标。如:有滑梯,要尽量设计的低一点,用料要绝对耐用结实,两边的护围要比正常的高一点,走上滑梯的台阶,把那种一阶一阶隔断的设计成连在一起的,幼儿时期的孩子脚小,迈的步伐宽度小,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楼下去的危险;幼儿活动的场地要做成橡胶的或铺上草坪,防止发生推挤时,使孩子摔伤或擦伤;等等这些都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和游戏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校里设施可以设计成五彩斑斓的颜色,这样搭配的效果更佳。

二、幼儿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即使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虽然对课程的预设与生成在理念上有了理解与认同,但是对已生成的课程还有很多的疑问,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有:

(1)预设目标和教学实际存在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本来以预设好的课程,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并不感兴趣,如: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幼儿频道的智慧树栏目,老师预设的活动是看一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片段,然后再让孩子们模仿,增强他们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可是孩子们谈论最多的有可能并不是老师预期想到的结果,有可能孩子们只是对这一期的某个道具感兴趣,与老师的预期想的背道而驰,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到预设课程的效果。

(2)教学衔接不当影响教学效果

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有限,而当天的老师的任务一必须要完成,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如在室外活动时,孩子们可能对于某一项活动正感兴趣,却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去加入另外一项活动,由老师带领进入下一环节。这样和可能就造成了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表现的积极性不高,脑子里还想着上一环节的情景,这也会造成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影响。

(3)预设目标的实现缺乏灵活性

在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老师在让孩子回答问题时,因为一些意外及其他因素导致偏离了预期的教学的目的。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大,情绪波动大,喜欢探索等特点,因此,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经常处理类似的意外情况。由于课程的计划设置性,老师看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也不能长时间的停留,还是会努力进行扭转,使活动趋向于预定的目标,这就压制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大大的降低了孩子们的兴趣,无法调动幼儿对预设课程的积极性,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即使老师愿意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但担心怕完不成预定的计划,所以也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我们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并不是这种不顾孩子的兴趣以预设目标为宗旨的教学方式,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是一个二者整合、统一的问题,并不是舍此取彼。对幼儿的仔细观察是课程生成的基础,只有符合幼儿发展的课程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是十分必要的。

三、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的整合意义

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发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幼儿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预设课程受到人们的质疑,蕴涵着生成思想的课程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亲睐,因此,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整合有助于老师树立正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由于生成课程对老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挑战,所以,教师在要借鉴外来思想并且学会运用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教学中中产生种种困惑。事实上,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意识,文化价值观念,教育条件,是师资状况方面,完全采用生成课程的思想也是不现实的。预设课程的思想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仍占支配地位,这离不开它的适宜性。

(2)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要有效地使儿童健康发展,这需要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这样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幼儿能够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双结合,关注幼儿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是幼儿学习的直接驱动,因此,老师既要善于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促进他们的学习;又要把预期设定好的学习内容传授给孩子,引导他们学习。所以,整合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对于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要使老师全面认识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整合的性质和意义,其实,课程教学不仅仅指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注重传授知识的方式和过程。“课程的二重基本属性是预成性和生成性,它们并存于课程当中,二者属于互补的关系,课程字它们的相互交融中发展。”课程的预设和生成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这是对于幼儿教育的新举措。

四、幼儿园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整合的途径和实施策略

由于传统的课程预设具有标准化、统一化的特点,预设课程有着生成性的多元化的特点。老师要想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要在课前精心准备,有其在教具和学具上要满足孩子的需要。

1、整合的途径

与此同时,还要为孩子保留一定空间就应采取弹性设计。例如,在进行多维化设计场景时,就要考虑全面顾及到多种可能性,保留多个方案,既要顾及老师的想法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无论正确的或错误的想法都要考虑进去,对此就要预设多个相应的方案。在“教育情景”中拥有升级“内心的、思想的、内含的、文化的、本体的”气氛、体会及人际交流就被受到更多的关注。老师应适当地顺应教学进程中的情境改变和有远见的预备,也就是预设与成果的结合。在期望成功、最大的认同与欣赏、采取多样性创造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对预设与成果的整合。

2、实施的策略

课程结构有时间与空间结构之分,老师讲课、老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和幼儿对学习时间的自由分配就是说几句结构。宽泛的课程时间结构要求老师确切的将讲课时间最大程度地进行缩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幼儿进行合作交流。留给幼儿更多的活动时间并且让他们以主角的身份更多的参与其中,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实施活动的过程老师要保证老师和幼儿的的和谐、民主和平等关系。幼儿的思维活动是否活跃取决于能否有一个民主、和谐、欢快的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幼儿敢于发问,踊跃表达自我,富于联想。老师要掌握好各种互动的学习方法,例如探讨和商讨式。幼儿获取知识提升情感体会的有效方法是使他们自主探究。幼儿天生就有好奇感,喜欢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思考,这样大大激发出了他们的潜能,同时幼儿各自拥有各异的认知风格特色,由于各自各异的生活经历,使得在探究期间幼儿表现出各自各异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出现更多的活动成果。因为自身具有疑问性、参加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探究式学习,使得幼儿自主构建出许多使老师意料之外的精彩结果。所以,商讨式学习方法是使得课本知识变成幼儿实际自身需要,促使他们积极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3篇

生活教育理论可以指引我们发现当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生活境遇、社会接触以及教人做事方面探究一下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生活上物质和精神关爱缺失

“生活决定教育”,由于父母在外,留守儿童多是与祖父母为伴或独自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很难得到充分满足,很多年龄尚小的儿童面对生活的窘境和重压学会的不是“坚强和奋斗”,而是出现心理偏差,变得“孤独和自卑”。

(二)普遍与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

“社会即学校”,由于物质条件和地域限制的原因,留守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多限于老师的课堂教授、长辈和同龄人口口相传,甚至是未加干预的网络信息影响。普遍缺少正面引导的和较为深入的与社会接触、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不仅难以社会为师,连正确认识社会都存在一定障碍。

(三)教人做事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教人做事更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学生的本分,但由于学习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差别,留守儿童需要独自承受生活重压,依靠“成绩改变命运”比城里孩子更难。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更不只是学习、考高分,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教会孩子如何做事做人、如何掌握生活技能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结合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发掘生活教育理论中对留守儿童培养有益的因素,得出如下启示:

(一)为师者应转变观念让孩子认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指康健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等。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师既是课堂学习的老师,还是引领他们认识生活、克服困难的“生活老师”。教育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引导,善于用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孩子如何面对生活挫折、如何从中学习知识、受到启发,如可以开展情景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趣味足球、拔河、书画等比赛活动等。

(二)为师者应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社会

陶行知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留守儿童走进社会课堂的机会不多,学校和老师引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的责任显得尤为突出。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校和老师应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调查、参观、劳动等活动,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便利条件,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成为“社会人”。

(三)为师者应创新方式让孩子学会学习

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对于缺少家庭辅导和家教条件的留守儿童来说,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学校和老师应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为师者应转换角色让孩子愿意沟通

第4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实践多维综合

中国分类号:C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纪之际,反思教育理论,洞见教育理论研究的明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思考着教育理论的未来形态及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它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

着眼于批判,于理论自身的反思与评判中增强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们常说,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既然转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路向的偏离,那么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对旧有传统的批判。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转型的过程便永远不会完成,现代社会也永远不会到来。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础,少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从理论的一般发展逻辑上看,批判也是理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哲学本身的发展就会大受制约。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范畴重新衡量和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还是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理论研究以很大影响,催生着新理论的萌生。

教育理论研究少批判之风,少反思之风,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它既没有文学的唇枪舌剑,也没有哲学的究根追底;既没有科学的反求诸己,也没有文化学、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种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形态向前运行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倾向于构成一种保守、封闭的体系,作为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保守、封闭的罗网,而无开放的胸怀,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与探究,拒斥彻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对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督,通过透视教育理论研究的运行情况,提示着理论研究依循原有预定的路向前进,使理论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二是规范,及时捕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规范化;三是引导,通过对理论研究的评析,辨识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形态,使研究适时转型、变化;四是重构,“不破不立”,批判所担负的并不仅仅是解构的功能,而且也承担着重新去“结构”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论的新形态得以生成。教育理论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鸣”;少了彼此间的对立,多了一团和气和自说自话,其后果是许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复,理论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长点,同时研究缺少应有的规范。

(二)批判之含义

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批判绝不仅限于否定、批评,它是与分析、评判、甄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构的功用。理论在着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时,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着建构的路径。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着下列几个方面:

批判意味着距离:对这样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批判的立场上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与批判对象的不一致,如果两者完全趋同了,也就没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与可能;第二,从批判所处的角度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中立与客观,站在一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被批判对象,角色的任意调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场颠倒或转换。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使得批判显得冷峻与不尽“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来说,它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这种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立性,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价值。换句话说,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对教育政策、决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个研究者,你的立场、观点、角度是与决策者不同的,你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儿。没有认识到这点,你的研究也就在决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着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问题,不是认同和首肯所呈现的种种结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寻与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据的确当性。它常常表现出一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与精神,有一种“吹尽黄沙”的执着。正是这种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认识日趋合理。

批判意味着重新衡量和估价:批判常是与对历史的反思、对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别和评判结合在一起的。它对那些既定的标准进行再审视,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标与标尺;为历史的演进进行“盘点”,对历史作出重新的梳理与评定。正是这种重新衡量和估价,使得批判常常与重新的建构结合在一起。正所谓“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着独立:批判应该有一种不强人从己,也不强己从人的洒脱,它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为特征,不盲从,不轻信。以批判为己任的研究者,有时嬉笑怒骂,有时坦诚直言,表现得特立独行。正是这种独立,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注意到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批判意味着质疑和否定:批判既然总是与分析、评判、批评等结盟,也就常表现出对既有结论和认识的质疑与否定。质询某一认识是否合理,重新审视某一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最终达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论的学术,是死亡了的学术。”正是这种质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论繁荣,认识日益趋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论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许多方面,大凡其中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群体,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打量。这里着重分析对研究前提、概念与命题的批判。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论前提的不确定性、概念的歧义性和命题逻辑证明的非终极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教育学的每一具体理论中,都有其确定的理论前提,但每一前提不仅是解释某种理论的出发点,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释的。理论的层次是无限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终极前提。任何理论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总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条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寻根究底的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论与其前提的关系有着两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论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论各环节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论之中;因此,对教育理论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学自身内部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用教育学自身理论说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说明此前提,用此推论说明此推论的循环论证。而就教育学中存在的若干概念、术语来讲,无一没有歧义。因为概念总是从教育实际经验中得出的,在实践领域甚至是理论领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操作情景来界定概念,选择概念某一方面的含义。这种以多样性为前提所进行的选择,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术语的多样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的逻辑说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终极的层次。在每一命题的逻辑论证中,每一说明层次当中都含有一个自身尚待说明的问题。教育理论自身的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向理论的根本点发问,在宏观的理论背景下对它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批判反思。

对教育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所作的反思,是在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规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对合规则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对真实性、可行性或者说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对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种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术语、命题等“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与不是”以及“针对什么或相对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规范和标准。

第二种反思是在确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判定它们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的规则。合乎规则的思维,是产生和形成正确命题、概念的条件之一。对于判定理论观念来说,合规则性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判定,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这些尚且不够,因为符合规则的思维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思维,其真实性、可行性即合理性还需要从事实方面去追究。这就需要第三种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实践上真实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的这样;它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条件和根据怎么样。由于“真实”就是能被实际从事的相应活动所实际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为实际进行的活动,因此,真实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实性的验证。

第四种对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响”、“价值”或“意义”,分析其预期效果、潜在意义,质询如果这种思想观念成立且可行,意味着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教育学中的任何命题、概念等,都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对“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一命题,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学校情境”等;把“课程”归属于“经验”在逻辑上是否相悖;这种课程界说在实际中能否把握,运用它可否分析学校中的有关现象;它与教育学中其它相关概念关系如何;它在整个教育理论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义等。

应该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旧的观念和做法,对研究传统进行梳理,同样也需要甄别新的认识和行为。新的并不见得是对的、好的,旧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潮流,不论是好是坏,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推其学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进化观给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受其支配的“新”与“旧”的观念,总是觉得“新的总比旧的好”,“越彻底越好”这样一来,谈论旧的就被视为保守,批评新的就被视为顽固。

二、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

着眼于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的生长点。

(一)理论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一直论争不下的一个命题。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是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例如,理论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实践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与感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本质,后者则囿于现象世界,囿于直观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或形式,它们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也曾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但理论毕竟需要直面实践,在实践中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正如迪尔登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这种努力是要去获得教育实践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这种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经验的,也有评价的。但是实践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论来进行。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视野的重要

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是应用的学问。

理论有两种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实用(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实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实用理论是关于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导实践。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来看,教育理论主要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于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因而主要归属为实用理论。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排除教育理论中有解释理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是给定的。比如说,在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中,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引进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论,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建议人们怎么做。

(三)教育理论总体上是落后于教育实践的

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实践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参照体系。迄今为止,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说明,以至于支配教师实践行为的不是理论,而是积习已久的教育上的惯。

第二,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预测与评判。描述、解释、评判、预测,是任何一种理论对相应的实践行为应该发挥的四种作用,也是理论功能的有效体现方式。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状况来看,教育理论由于自身解释功能的降低以及对实践行为的“规避”,使得

自身无法对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实践的评判也常常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由于这种理想是在摆脱对教育现实的真切感受的状态下提出的,因而指导意义有限。这样还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是,久而久之,实践界会对理论生厌,说不定哪天还会“揭竿而起”。教育学不是玄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这点是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该记取的。

第四,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在它的内部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羁绊的联系,是简单的眼光所无法打量与把握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对教育内部的复杂系统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论和演绎在认识着教育,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着这样或那样的学问。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绝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以“对话”作为沟通性前提方式。对话的目的是增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形形问题。

(四)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形成多样化的理论形态

虽然有人指出:“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假问题。”但是,的确存在着一些对实践缺乏效用、缺乏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相对说来得当的选择,就是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其一,把握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实践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态的存在方式,使得它与抽象的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理论是停滞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与活力的,那么,

它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无法适应实践的挑战与要求。理论的抽象与一般意义,不应成为远离实践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多样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活化”,从静态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生成。

其二,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时下教育理论研究有一种趋向,那就是尚清谈,尚书斋式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无疑有着一定的效用,能够在理论形态和思维深处澄清一些问题,但是,若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均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书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结论要指向实践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实践问题就成了一句空话。“到现场去”,感受现场,体验课堂,体会学校的实际生活,通过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汇总、提升实践形态中的各种资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论工作者一味地陷于“无现场”的玄思状态。

其三,解构研究话语,形成新话语方式。许多理论工作者不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实践工作者不理解他们的理论,“层次”太低。这种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也许就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理论工作者尚没有找到一个与实践工作者对话的机制,他们是使用一种与实践工作者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交流与活动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就成了“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的游戏。实际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活中,由于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是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讲,以批判的姿态分析自身的观念、偏见、行为以及话语方式,是理论研究本身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其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构成研究共同体。直面实践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理论工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自身的理论;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共同合作去解决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理论工作者都应以一种合作者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他应注意倾听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他们共同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困境的方式与方法。这种研究共同体不仅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着一些新的信息和经历,而且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实践问题在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中谈到:“显然,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相反,教育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常常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实践者用这种思维图式来认识他们的经验。……从事教育实践总是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图式,这种理论图式同时又是构成这种实践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实践的手段。”实践的丰富多样性,同样需要理论的丰富多样。我们期待着这种理论多样性的到来!

三、走向多维度的综合

着眼于综合,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综合这一教育理论发展的机制。

(一)综合是教育的总体特征

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活动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活动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表现样式,构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从时间维度来讲,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三个时间点上构建一个连续体,试图让过去在今天能够得以延续,让今天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未来有过去和今天的烙印;从空间维度来讲,它是在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一的空间上构建一座桥梁,试图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到三者间的有机构成等;从个人成长发展来看,横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间、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纵向上与人的成长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其二,教育是一种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无不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而是常常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联系,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结方式。因而,单因素地看待问题,分析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常常会失却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对其的分析处于一种“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种富有情境化、个性化色彩的活动。教育与其他活动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表现方式,在此时此地适用的行为,在彼时彼地就不见得适用;事先精心策划的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见得能够“畅通无阻”。对这样一种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着眼于特殊的场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

其四,教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生成的活动。它在变化中逐渐生成,需要根据教育演进历程加以调整,是以事物间的不断转化为典型体现方式的,“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这样一个事物,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得出对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对复杂的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在整体的关联中认识教育。

(二)综合的种类

综合的种类多种多样,这里仅从实践与理论形态的典型体现样式──学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绍和分析。

1.实践样式的综合。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形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做法。对这些模式与做法,教育理论界长期的态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热讽,极少投入理论热情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状态;没有了理论工作者的分析与探讨,这些行为常常显得表面与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来,成为一种“有根有据”的东西。大概也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怪诞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践中一些新样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市场,深深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是这些样式没有理论舞台,甚至在理论工作者看来是一种不值得分析与探讨的行为。实践中的“热火朝天”与理论界的“隔岸观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就实践本身来说,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表现样式,尤其在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这些样式难免会流于感性与直观,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论支撑的手段来传播。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够与实践工作者结成研究共同体,两者以一种互补的姿态进行对话与交往,提升出来的经验与做法或许会更具说服力与实践意义。布鲁纳并不是一个实践工作者,但他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理科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进行的概括,使得发现学习摆脱了一般的现象层面,成为一个为世界范围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为样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行为为后人所采纳。

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综合,实践工作者因视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模式与做法,也需要综合评判。

2.学科间的综合。

我国的教育学大体走过了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这样一个历程,也就是从刚传人的大教育学形态,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学一分为多;从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学形态,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学瓦解,成为众多不同的形态。时至今日,教育理论的分化已为既定事实,先前的教育理论已分化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几十门不同的学科。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关“教育学”的条目所讲的:“现在有关教育学的研究已分得很细,所以进行笼统的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很少。如果说到某人在进行教育学的研究,就必须问一问他是在研究教育学的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更加细小的分支。但……非常专门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为此,有必要对教育学的专业分化有个整体观,对诸多专业领域作综合治理。”教育理论的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理论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内容被各个分支学科“蚕食”了,这是不是如同剥笋一样,剥到最后,教育学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门科学,其发展既离不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曾有这样的论述:分析与综合“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并未能与分支学科的发展同步,未能及时汇综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抽象,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范畴与命题,或为已有的范畴与命题提供新的依据,这恐怕也是众多的教育学书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根源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学研究者把教育学这门学科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剪贴教育学,不仅无益于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教育学掘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综合是必要的,没有了综合,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就不存在,分支学科的发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规范和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学科间相互对话、吸取的根基,这些学科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了。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劳甚至要较分析为多,因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来。没有对分支学科的熟话以及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洞察,综合就难以进行。

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综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本领:第一,对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注意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不要漠视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做到学科领域间的融汇贯通。对学科间的汇总,非不能也,是难为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它比其他学科领域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在21世纪,可以预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除了上述发展走向外,还会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独有的领域,即教育理论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问题;不停留在“抄”与“搬”的水平上,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附庸于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理论的自立等。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绍。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正确把握发展走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实践,相信会使中国教育理论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荣!

注释:

①[美]爱因斯坦著,许基民译。在谈到概念的确定时,爱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来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爱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②人类学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研究传统的认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贵族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英文为refinedculture。与此相对应的所谓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平民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也可称之为高文化与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种传统运行轨迹不同,表现样式不同,实际的内涵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一般说来,大传统常常是以小传统为媒介传播到民间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了民间的筛选和转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订、加工甚至再创造。反思大传统,甄别小传统,探讨大小传统如何转化、运作、相互关联,也应成为批判的主要内容。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论的反思[N].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参考文献

[1][德]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的结构,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翟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尔著,郭元祥等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5篇

当前社会所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维方式。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因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从人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的素质要求,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因此只有在理论层面上抽象意义的各自独立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总以完整的个体表现出来,从而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同时在个体的“系统构造”的内部也显现出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什么系统想要实现有效地控制必须通过反馈的信息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有效地系统,也不可能实现系统的控制。所谓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时的弥补缺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有效地反馈手段,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有效的反馈,还可以得知学生的问题,或者将会遇到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信息的帮助,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6篇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第7篇

为了使得调查研究更为有序、客观,论文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划分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教学评价四部分进行问卷问题的构建。在问卷调查中,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中选取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学生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的填写来完成调查。在为期10天的调查结束之后,共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82份,问卷有效率达95.5%。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论文对于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生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设计中,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对于舞蹈教学的实际操作内容涵盖较少,总体教学内容难度较低,难以提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缺乏统一、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实际工作内容需要,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上,学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况来看,目前学校所安排的1周2课时,一学期24课时的教学时间较短,只能够满足学生“学”的需求,但是达不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上,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一元化现状严重,对于理论考试的重视程度过高,对于个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音乐素养、舞蹈素养等考察不够,因而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2“以生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

2.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设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本身缺乏统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体系就更需要结合各个学校、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认知和需求。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细化为如下几点:从课程学时进度的设定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周2课时,一学期12课时的教学时间不足,然而从每次教学2课时共一个半小时的总体时间来看,是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的。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每次课分为热身运动、舞蹈理论教学、舞蹈时间教学、自习教学等,从单次学时来看是完全充分的,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然而,从周课次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12周的时间略少,难以使得自身学到的技能、技巧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可以按照学校的学期计划,将12周的教学时间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学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训、实习等,这样效果更佳。在课时这一方面,学生认为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可以模拟幼儿园教学的课时时间,目前课程的长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然而与之后的工作可能难以对接,可以考虑将课时分为45分钟+45分钟的时段,辅以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儿园教学课的教学模块。

2.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选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定,这是一个查缺补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机会。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注重舞蹈技能学习的内容比较多,然而对于形体矫正、均衡营养、艺术欣赏、音乐美学等与舞蹈相关的周边内容数量比较少。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增添舞蹈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健美教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要将瑜伽、芭蕾、现代舞、民间舞等元素糅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进行教授,使得学生在进行幼儿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于舞蹈艺术欣赏的品位,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水平。

2.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组织实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舞蹈功底等基础层面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一定是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不断重复,不向前推进,以几支舞蹈的教学代替全部的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实现分层教育和因材施教。对于男性学生,要选择颇有男性气概的拳类、操类进行教授,而对于女性学生,则要选择一般性质的,较为温柔的舞蹈进行教学;对于底子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编成组进行单独的、多次的重复教学,提升其能力以及对于课程的信心。

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模式

在评价模式方面,专业舞蹈教学要加强对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契合程度,有效地实现教学分层基础上的评价分层。“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重视的就是对于学生自身诉求的满足,从个人层面上获得的成功就是“以生为本”教学方式的成功,切不可搞“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同时,在重视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舞蹈理论、舞蹈欣赏方面能力的提升,方能够形成科学的、激励高校的有效教育评价模式。

3小结

第8篇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性,其实质就是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所谓“育人”,就是对人进行教化、教育,必须在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因素,调动人的内在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因而,育人之根本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关注学生的成才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具体而言:第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内在的需求,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即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专业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喜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真正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中的困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劳动人才。第二,要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能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立起来,不能只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关系,不能只喊“高大上”的口号,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使教育既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

二、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丰富内涵,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视野

(一)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人文文化因素,要增加课程的人文内涵,首先就要充分拓展课程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专题中都可以恰如其分地渗透人文科学知识,既可以让课程体现人文性,又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重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忠贞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

(二)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文意蕴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和重要任务。这些实践项目多以演讲、辩论以及表演的方式进行,要完成这些项目,学生就必须学习和运用历史、文学、音乐等文化知识,还要掌握演讲、辩论等技巧,可以说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多元教学法

第9篇

作者:冯羽 单位:上海科技馆

HPS教育理论

H(HistoryofScience)指科学史,P(PhilosophyofScience)指科学哲学,S(SociologyofScience)指科学社会学,HPS教育旨在扩展科学教育的视野和科学教育的内容,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以期使科学教育能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HPS教育的三个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裴新宁认为:“缺少了史学和哲学,不会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我们接触科学,一定要看到科学的真实”。科学最起码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释,作为知识的科学,作为探究的科学和作为社会交往的科学。第一个维度,科学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它还包括认知的过程。要想真正理解科学知识,必须知道它是什么,同时也知道它怎么来的,这就是哲学,科学哲学(P)就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第二个维度,科学需要探究,需要花时间,甚至五年八年二三十年进行研究都是可能的,这样一个探究就是史(H)的维度。现在中小学强调科学探究,就是为了探究这个知识怎么来的,科学家当时怎么研究的,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去再现这个过程。第三个维度,科学是社会对话的结果,是共同体,这就是科学社会学(S)的维度。一个成果为什么二十年后才能得到诺贝尔奖金?这是因为科学是与社会不断对话的结果。比如,虽然我们现在科学非常发达,iPhone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这个和大众的距离似乎并没有缩短,为什么?就是科学与社会的对话没有做好。我们不懂为什么要iPhone4S,不懂每个技术背后都有哪些创意的历史和文化,而事实上法国人、美国人在用iPhone的时候不只在用技术,而是让技术真正成为生活中潜在的一种工具和文化。

HPS教育如何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

我国的展览往往是单一强调Communication(互动性)、Scientific(科学性)或Philosophy(哲学性),很少有一个整合在一起的展览。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用HPS教育理念才能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呢?第一,内容策划方面。科技馆里任一展示主题的说明和展教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代和思考未来,所以做一个展览内容策划,一定要有科技史的展教内容,只有做到以史为荣、以史为鉴、才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智慧启迪。展览中孤立的知识点的解读和实物的展示还不如翻阅资料或网上查询更方便,因此,我们在做内容策划上要紧紧围绕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三个维度来阐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用三维的角度去看科学、看世界的方法。第二,教案编写方面。要打破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只关注“科学知识的结构和逻辑”的这样一种封闭的学科本位思想,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提倡在科学教案编写中适当加入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科学元勘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完整的科学,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教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背景,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对概念有更深刻地理解;而且有了人、事、情感的参与,使科学教育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拉近了学生与科学以及科学家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的仰慕”变为对“科学的投入”。第三,科普老师培养方面。科技馆里的科普老师对科学的想象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时对科学的理解。高水平的科普老师队伍是普及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水平的前提,科普老师也是HPS教育引入科学教育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我们科技馆管理者要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培训科普老师教育思维方式和观念等紧密相连起来。四、结语HPS教育基本思想就在于:坚信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些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使科学教育变得更有效。我们用HPS教育的方法来推动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建设,不是单纯欣赏或是崇敬科技工作者那些建树当代惠及后代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发展的足迹中去体悟他们艰苦卓绝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探索的智慧和方法。回望和审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源流,特别是在源头,科学、哲学和社会学是不可分的。

第10篇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第11篇

爱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爱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充满情感。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要以一种爱的姿态、细心的姿态来面对幼儿,例如我们每天的晨间接待中,幼儿来园时,每个幼儿脸上的表情是不同的,这时我们就要会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情绪,并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般笔者都会主动的上前与孩子打招呼或者与孩子进行交流,笔者会拉着孩子的小手,和他们进行对话,对于个别有情绪的幼儿可以抱一抱或者说上几句赞扬的话来安抚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指责。有的小朋友早晨来园时也会主动与老师说一些在家里发生的新鲜事,这时候我们应该作为幼儿的倾听者,仔细听他们说,分享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我们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我们这些细小的行为在孩子和家长看来都是那么的亲切,可以使孩子在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好的心情,也消除了家长的担忧,这种爱的行为也能赢得家长的安心和信任,而笔者也与孩子有了更近的接触。在教育中我们需要艺术,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同时也要发掘孩子的潜力,给予孩子应有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更温暖,让孩子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2为幼儿提供自我创造的机会

幼儿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我们不应该束缚幼儿的思维。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直提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要求我们解放孩子的头脑和双手,使他们自由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和游戏,在学习和游戏中中不仅提高了认知、交往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快乐。给孩子一支画笔,一张纸,他可以绘出各种美妙的世界,这里也就是生活教育的精髓所在,即创造力。例如我们在开设角色游戏娃娃家时,我们会让幼儿来担任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姐姐的角色,娃娃家的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我们实际生活的一个缩影。幼儿在游戏中就会模仿成人进行创造性的游戏,这也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和创造的机会,使得幼儿从中也更好的感悟了生活,而体会感悟比说教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在理发店,我们除了可以给幼儿提供理发的工具,还可以提供一些假发和装饰工具等,让幼儿自己探索如何来进行使用,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情境中发展,这样他们的创造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多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或者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创设,这样孩子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在提高,我们可以抓住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请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

3在角色游戏中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角色游戏中的超市,笔者发现有时候幼儿会觉得没事做,于是就在一边玩玩具,这时我们就应该引导幼儿了解平时生活中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例如请家长配合,带领幼儿到超市里看一看,逛一逛,观察一下超市里的人都是怎么工作的,帮助幼儿增加一些生活经验,或者引导幼儿通过回忆,发现在超市里工作除了接待客人,还可以整理货物等。发现这些后,幼儿就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中,也能更好的进行游戏。再例如在午睡前,有的孩子不会叠衣服,而且教了几遍都还是不会,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替孩子包办,剥夺孩子的自主发展权,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练习,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穿衣服比赛,请幼儿在家里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幼儿学会了穿衣服,或者我们也可以创编一些类似的儿歌来帮助幼儿,让孩子反复实践,慢慢学习,从而积累生活的经验,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者要立足于“生活即教育”,充分实践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4结语

第12篇

一、问题的提出和激励教育方案的形成

我校是办学条件、生源素质比较差的学校。办学条件差,主要是教学场室一少二差,不符合中学的办学需要,学生普遍不愿到六中就读。生源素质差,就是每年招生经过三、四次择校后,很多素质较好的学生都转走了,而补充素质较差的进来,使“学习困难学生”占了较大比例。年夏一年,我校的生源一直是处于市直中学的第三档次。过去,学校曾努力尝试过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或用拼体力、耗时间的方法去争取好成绩,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九三年调整领导班子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反复的学习、研究。大家从自己的体会和教师们的实践中认识到,学生学习成绩差,并非智力水平低,而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方面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如果能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他们是能够进步和成功的。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这类学校,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改革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学校落后面貌。在此同时,我们组织了本校教师去参观广州109中,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上海建平、闸北八中的改革经验,对学生进行广泛问卷调查,到二十多间小学去了解情况,召开了几十次学生座谈会。发动教师展开讨论等。经过一系列工作后,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出现的原因、心理特征、人生追求等有了较多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比较一致地认为,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无心向学,不愿接受教师的教育等,不能用简单的批评、处分、惩罚等方法去解决,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为他们创设激励性的环境,给予成功机会,进行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内驱力。经过反复酝酿,提出了开展激励教育的设想。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形成了《佛山六中激励教育实验方案》(讨论稿)。今年初,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深入开展激励教育(深入到学科课堂,深入到学生心理素质,深入到教师教育思想转变)的决议,修订了方案。

二、激励教育方案的实施按照激励教育方案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

我们主要在把德育工作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和“两个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实验。

(一)、把德育工作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1、开展“一人一职”活动。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里一个职务。各班都设了几十个职务,由于学生担任班里一份工作,他们就有了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工作能力的机会。不少同学特别是哪些过去从未负责过集体工作的学生,好象找回了一点自我。因此,他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积极认真把本职工作做好,发挥学生的特长。

2、建立奖学促学制度。就是改变过去主要“论分行赏”的做法。这个制度,内容包括各方面获得成绩、表现突出、为集体作贡献、学习进步、甚至克服了缺点,改正错误进步大的,都可以得到奖励。范围从过去的少数人扩大到65-70%。办法是物质上奖给一元几角的小物品。精神上是一本荣誉集。获奖者得小奖状一张,或照奖励相放进荣誉集里,作为奖励记录。这些奖励微不足道,但这是学生成功、进步的体现,得到的是师生们的认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同时也是他们争取新的进步、成功的鼓励和鞭策。

3、进行讲评活动。就是由班主任(或学生)对学生的工作、学习和活动进行讲评。对做得好的,表现好的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得到鼓励,又为全班树立了榜样。而使没有做好的能分清是非,受到教育。这对树立良好班风,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讲评每天或隔天进行。

(二)教学工作中的激励教育活动

1、开设活动课程。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我校把它列入正式课时从九四的开始,在初一、初二开设若干个活动小组,全体学生参加,每周二节。活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特别是那些学习上的“失败者”、“落伍者”,有了获得成功的希望和可能。在获得某些成功后,而使自己增强信心并逐渐把兴趣、信心转移到学习上。实践证明,开设活动课程能较好地做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也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

2、进行学科课程教学改革

(1)、学科教学要求。根据大多数学生实际,方案提出的要求是:“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快反馈”。“低起点”就是适当降低教学的起点和要求,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进步。“小步走”就是不要只赶进度。教学步子要小些,多设几个台阶,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让学生感到处处有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多活动”就是改变教师从头进到尾的教法,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交替进行,让学生有自我表现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反馈”就是及时了解、收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情况,使取得成功的同学及时得到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2)、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采取各种方法,如介绍历史故事、直观教学、画简笔画、“三分钟导游”、简评作业和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以引起学习兴趣。老师们还在实践中创造了激思法、激情法、激趣法、激励法、启思法、每周一向等多种引趣方法,改变对学生被动的说教式教学,做到寓教于乐的双边活动中。

(3)进行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困难学生”过去是经常失败、屡遭挫折的,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在实验中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要求学生、“一卷定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自信心,有的用分层设起点、分层提要求、分层评成绩的方法,给学生通过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机会;有的用对学生点滴进步写上简短的激励性话语,使其增强信心,有的对课堂上积极思考,有某些创见的给肯定、鼓励,这些都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4)把激励教育深入学科课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的激励教育实验进入第二阶段:学科课堂的激励教育。近年来各学科组已迈开步伐。如叶培德主任的“课堂教学几种激励方法”,冯建新主任的“语文活动课激励教育渗透”、黄海宇老师的化学实验分层激励模式,黄沛元老师的语文教学“质疑点拨疏通七法”等,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激励教育的初步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效。

激励教育使“学习困难学生”逐渐从自卑、厌学向自信、愿学的方向发展。九二年级是第一个实验级组。在实验中,同学们得到各种肯定、鼓励后,内心是高兴、喜悦的,感到自己也能学好,积极性不断提高。九四年期中测验后,不少学生感到有较大的差距,有80多人要求补课。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开了一个补习班。没排上的还多次要求,有的说补两科不行就补一科吧。老师们深受感动。今年初二也出现同样情况。今年初一,不少同学下课、放学后请老师辅导,请同学帮助。学生的学习热情唤发出来了。学习信心的增强,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今年市教委来督导,提供给我们的中考信息是:九三学年及格率最低的学科是38.2%,最高的学科是67.3%;优秀率最低的学科是0.62%,最高的学科是23.5%。九五学年及格率最低的学科是63.9%,最高的学科是86.4%。优秀率最低的学科是38.8%,最高的学科是55.4%。九六年略高于去年。九五年初二地理会考,合格率100%。对我校开展激励教育实验,九五年四月十一日,《佛山日报》在头版用大篇幅以《不信东风唤不回》为题,作了详细报道。九五年五月市教委来校视导给予的评价是:“六中开展激励教育实验,走出了新路子,初步办出了学校特色,就是‘合格+特长(指学生),达标+特点(指老师),规范+特色(指学校)’”。九七年五月市教委来校督导时认为,“六中开展激励教育取得了突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第一个实验年级)

九四年航海模型小组有四位同学代表佛山市参加第九届省运会,取得一个第三名,一个第四名,并评为市优秀运动员。九四年市初中语言知识基础能力竞赛,三人参加,获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九四年城区中学生象棋赛,获中国象棋高中组第三名;九五年第五个土地日征文比赛,六个获奖,其中有四人是九三届的,九五年城区初中组蓝球赛获亚军,九六年获冠军。男子足球几年都列前六名之列。九七年女子蓝球赛获中组第三名,足球第五名。

(三)、教师教育思想转变有了质的飞跃

1、提高了对开展激励教育的认识

由于我校学生入学时素质较低,老师普遍不喜欢他们,一谈到他们就摇头摆手,气不打一处来。学校提出开展激励教育,有的老师说,对他们进行激励,不如说是激气。怨声怨气也不少。在开展实验中,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交流、总结表彰会,出版《激励教育探索》论文(经验集)等,使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黄志华(第一个实验年级组长)在介绍中深有体会地说:“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冯建新主任在论文中写道:“让我们的爱心之火燃烧起来吧!既激励学生,又激励我们。”何秋良老师以“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为题,畅谈了班级开展激励教育的经验和体会。雷晖老师说:“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也可以肯定好学生的恒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方法。”只有二教龄的古嘉庆老师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以激励教育为手段的教育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老师们用激励方法来教育学生,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一种摒弃。

2、增强师生情感,促进教学工作

激励教育的不断深入,使教师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只用批评指责的办法,学生是心服口不限的,有时口也不服。讽刺挖苦,责难体罚,是“征服”不了学生的,有时会造成反抗,使师生积怨越来越深。只有给学生真诚的爱,做他们的知心人,才能与学生沟通,有利于教学工作。如叶培德主任,对不论如何差、甚至有时为难他的学生,都不还以难听的语言、难看的脸色,始终以情去感到、以理去打动学生,都不还以难听的语言、难看的脸色,始终以情去感动、心理去打动学生,教学中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学生都很服他,他的学生朋友特别多。他的激情、激趣、激思教学法。受到学生的普通欢迎。九五年参加教学的欧蕴莲老师,她任教的初二(2)班,有七个纪律松散,无心向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总在20-40分之间,她曾进行过多次批评教育,但依然如故,收效不大。后来欧老师改变方法,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学习上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提起学习勇气,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这些学生感到再不认真听她上课就对不起她。这几个学生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完全改变了学习态度,努力上好数学课,初中毕业时,这七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全在80分以上,有三位90多分。欧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对学生有深厚感情,才能上好课,才能教出好成绩”。现在初一年级的老师说,九七届学生原来素质并不好,入学时有七位同学结业成绩三科总分在100以下,最低的26分。不少学生成绩很差,但我们不嫌弃他们,不放弃他们,而是主动去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以鼓励,多给他们成功机会,学生都乐意上课,下课后,放学后,主动找老师问功课,问作业,找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情绪比较高涨。初二年级也是这样,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及其家长积极要求补课。

3、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次多类型激励。

黄志华老师在九四年就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采取分层要求和评价学生的办法进行课堂教学。她对作业书写整齐,符合格式的就给予“好”的评价。并把平时成绩分为:留心听课占10分,按时缴交作业书写认真占10分,自觉预习占10分,知识考查占70分。前30分其实起到了调到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功效。她在总结中说:“低起点赢得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小步走’使学生取得了学习成效,‘多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反馈’提高了学习效果。冯建新主任用激励教育渗透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挖掘课文中的激励因素,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情、手势、眼神等去影响、感染学生。在活动课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环境、鼓励参与、引入竞争、开展竞赛,引导学生去争取成功,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了个性,得到了同行的赞许。最近他获得了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课例、论文评比三个一等奖。年青教师胡志棉,用讲评学生作业,分层提问学生,分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按上、中、下进行辅导的方法,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所教的初一(4)班数学,至十二周尚未有学生欠交作业。同学们做练习册时,做错了或不会做也不抄后面的答案。期中测验全班平均分75分。年青教师黄海宇的化学课用分层激励模式教学,效果较好,近两年升中考试,她所教的班成绩高于其他班10多分。

四、几点体会

(一)、教育改革必须围绕素质教育这个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求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的素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各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各种各样改革时,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方向。如果偏离了,最终还是要走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我校开展激励教育,从实施方案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来看,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吻合的。从四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激励评价,而且特别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个核心内容。因为能坚持这个目标,所以走出了新路子,初步办出了学校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教育改革必须抓住教师教育思想转变这个关键

教育问题主要是教师问题,教师问题主要是教育思想问题。学校的教学工作要靠教师(包括学校领导)来完成,进行素质教育也是靠教师来具体实施。但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则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程度。当然,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不可能只是学习学习,听听报告,或听几次经验介绍就能实现的,必须在亲身参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学习才能逐步转变,又只有教师教育思想不断转变,才能使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我校在开展激励教育中,一开始就抓住端正教育思想的问题。从总结经验和学习入手,并在不断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逐步弄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逐步解决教育思想怎样适应素质教育的实际。几年来,我们召开了多次座谈汇报、总结本流、表彰先进、出版论文(经验)集等,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转变。

第13篇

1.1据201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做的我国医护人员执业满意度调查显示,近80%的医护人员表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几乎没有足够精力应付日常生活;约70%的人很少有时间进行休闲活动;63%人表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或经常出现消极情绪;50%的人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83%的人觉得在工作中承受了过多的压力;90%的人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为此,中国医师协会也先后进行了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查。2011年第四次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48.15%)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位于首位的工作压力是医疗纠纷及家属对他们的工作的不理解。

1.2抑郁与焦虑情绪较为严重据有关研究显示,在显示有抑郁情绪的人群中,医护、警察等执业是重点人群。国外研究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可能与疲劳和长期紧张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而医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10倍。2011年广州市卫生部门公布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63.0%的医护人员感觉自己比以往更容易累,61.89%的医护人员感觉社会地位有所降低;50.38%的医护人员觉得对其他人或事物的兴趣减少;超过20%的医护人员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工作紧张程度很高。而17.4%的医护人员有过自杀念头,13.2%的医护人员经常感觉心情抑郁、不快乐。研究者同样也问卷调查了广东某大型学术会议500多名医护人员,结果显示49.6%的医护有职业紧张感,60.1%有负荷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在医疗界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蔓延。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自评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的受访者占四成。横观其他地区的相关调研结果,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有专家呼吁,要对这个特殊人群进行减压。另还有研究称医生患抑郁症自杀者比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医生的职业尊严导致他们不太愿意想外界寻求帮助有关。医生总认为自己就是治病救人的人,更倾向于自我调整,当调整效果不佳时就容易走向极端。在美国,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医生自杀,男医生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4倍,女医生为2.3倍。据2007年丹麦一项55种职业与自杀的调查显示,医生和护士自杀相对危险度分别于前两位。2013年10月一份对澳大利亚14000名医生和医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医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4倍,在之前的一年当中,有1/10医生和医学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2医护人员心理水平低下原因分析

2.1长期超负荷、高风险的职业压力让他们身心俱疲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患者的医疗诉求都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近几年医院的编制却一成不变。所以,许多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生常年超负荷工作,已是行内不争的事实。与前几年相比,虽然医生的工作内容依旧为治病救人,但是工作形式却逐渐多元化,服务范围也更加广泛。除承担院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外,还需承担更多的院外工作,比如社区健康教育、医院之间的联合会诊等。这就要求当前的医生视野不能仅看到院内的患者,更要延伸至院外,从而更好地适应患者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愈发加重了医生的负担。同时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的未知未解领域,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与复杂性以及诊治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这些医学行业本身具有的高风险已经给医护人员产生了巨大压力。

2.2目前严峻的执业环境和医患关系让他们如履薄冰当身心疲惫的医务人员奋力拼搏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线、无数次托起生命希望的时候,社会却并未给与他们该有的了解和支持。个别无良媒体的负面炒作、“职业医闹”的“打砸要”、患者的动咎谩骂与投诉、医院管理层息事宁人的施压等,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2010~2013年伤医案件频繁发生,2010年57宗,2011年86宗,2012年99宗,2013年130宗,特别是2011年以来,案件的数量和医务人员被暴力致伤致死的情况逐年增加。2014年4月初,医疗专业网站丁香园了一项调查结果:受访的3360名医务人员和565名医学生中,有将近90%的医护工作者表示,在过去一年里,自己或同事经历过医疗纠纷。在丁香园的调查中,超过2/3的受访者认为,“医院通常以不顾是非、息事宁人的方法平息事端”,而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会出现很明显的挫败感。教育部近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医学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已连续三年保持5分的降幅。

2.3日益紧张的职业发展与知识更新让他们焦头烂额医疗行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不仅要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而且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以便跟上医学高速发展的步伐。因此,他们不但要应对繁忙的工作,还要不断学习并获取新知识和技术。另外,职业发展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非常重要,能不能顺利从初级、中级、副高、高级一级级升上去,意味着能不能在医院和行内站稳脚跟,而这些又取决于业务能力、科研项目、外语水平、学术论文等多项条件。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教学医院,科研课题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医生每天除了要应付繁忙的医疗任务,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搞科研,因为在一些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中、在职评晋升中,难免要设计课题、论文和获奖数量,有的医院还将SCI论文数量作为医务人员定岗评职的标准之一,这些都导致了医务人员面临着日益剧增的职业压力。

3医院教育管理对策

3.1建立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为医护人员有效减压积极的心理干预与疏导有助于医务人员不良情绪的释放和身心健康,有利于重建职业自尊和积极心态。建议医院管理者创建形式多样的减压措施或借鉴国外有效的减压方法,如设立院长职工接待制度、减压日、模拟拳击房、不良情绪宣泄室、兴趣小组、家属联谊以及组织郊游活动,同时应当为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医务人员心理咨询、话疗服务等干预措施。当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患者有所冲突时,管理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入分析原因并密切关注医护人员的健康心理水平,不宜动辄以通报批评、扣奖金等简单方式处罚医务人员,而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医务人员。

3.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医护人员随着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与相关机构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毕竟我国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难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深入。就医院管理层而言,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时,并将心理学和心理调适等方面既能进一步系统化,更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并增强教学互动,引导医护人员主体参与心理体验,并将教学内容与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将学到的理论能用到实处,增强工作中的自我调适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实践多维综合

中国分类号:C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纪之际,反思教育理论,洞见教育理论研究的明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思考着教育理论的未来形态及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它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

着眼于批判,于理论自身的反思与评判中增强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们常说,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既然转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路向的偏离,那么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对旧有传统的批判。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转型的过程便永远不会完成,现代社会也永远不会到来。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础,少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从理论的一般发展逻辑上看,批判也是理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哲学本身的发展就会大受制约。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范畴重新衡量和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还是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理论研究以很大影响,催生着新理论的萌生。

教育理论研究少批判之风,少反思之风,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它既没有文学的唇枪舌剑,也没有哲学的究根追底;既没有科学的反求诸己,也没有文化学、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种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形态向前运行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倾向于构成一种保守、封闭的体系,作为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保守、封闭的罗网,而无开放的胸怀,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与探究,拒斥彻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对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督,通过透视教育理论研究的运行情况,提示着理论研究依循原有预定的路向前进,使理论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二是规范,及时捕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规范化;三是引导,通过对理论研究的评析,辨识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形态,使研究适时转型、变化;四是重构,“不破不立”,批判所担负的并不仅仅是解构的功能,而且也承担着重新去“结构”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论的新形态得以生成。教育理论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鸣”;少了彼此间的对立,多了一团和气和自说自话,其后果是许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复,理论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长点,同时研究缺少应有的规范。

(二)批判之含义

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批判绝不仅限于否定、批评,它是与分析、评判、甄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构的功用。理论在着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时,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着建构的路径。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着下列几个方面:

批判意味着距离:对这样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批判的立场上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与批判对象的不一致,如果两者完全趋同了,也就没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与可能;第二,从批判所处的角度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中立与客观,站在一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被批判对象,角色的任意调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场颠倒或转换。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使得批判显得冷峻与不尽“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来说,它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这种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立性,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价值。换句话说,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对教育政策、决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个研究者,你的立场、观点、角度是与决策者不同的,你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儿。没有认识到这点,你的研究也就在决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着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问题,不是认同和首肯所呈现的种种结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寻与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据的确当性。它常常表现出一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与精神,有一种“吹尽黄沙”的执着。正是这种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认识日趋合理。

批判意味着重新衡量和估价:批判常是与对历史的反思、对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别和评判结合在一起的。它对那些既定的标准进行再审视,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标与标尺;为历史的演进进行“盘点”,对历史作出重新的梳理与评定。正是这种重新衡量和估价,使得批判常常与重新的建构结合在一起。正所谓“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着独立:批判应该有一种不强人从己,也不强己从人的洒脱,它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为特征,不盲从,不轻信。以批判为己任的研究者,有时嬉笑怒骂,有时坦诚直言,表现得特立独行。正是这种独立,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注意到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批判意味着质疑和否定:批判既然总是与分析、评判、批评等结盟,也就常表现出对既有结论和认识的质疑与否定。质询某一认识是否合理,重新审视某一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最终达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论的学术,是死亡了的学术。”正是这种质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论繁荣,认识日益趋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论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许多方面,大凡其中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群体,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打量。这里着重分析对研究前提、概念与命题的批判。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论前提的不确定性、概念的歧义性和命题逻辑证明的非终极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教育学的每一具体理论中,都有其确定的理论前提,但每一前提不仅是解释某种理论的出发点,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释的。理论的层次是无限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终极前提。任何理论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总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条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寻根究底的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论与其前提的关系有着两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论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论各环节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论之中;因此,对教育理论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学自身内部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用教育学自身理论说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说明此前提,用此推论说明此推论的循环论证。而就教育学中存在的若干概念、术语来讲,无一没有歧义。因为概念总是从教育实际经验中得出的,在实践领域甚至是理论领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操作情景来界定概念,选择概念某一方面的含义。这种以多样性为前提所进行的选择,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术语的多样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的逻辑说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终极的层次。在每一命题的逻辑论证中,每一说明层次当中都含有一个自身尚待说明的问题。教育理论自身的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向理论的根本点发问,在宏观的理论背景下对它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批判反思。

对教育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所作的反思,是在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规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对合规则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对真实性、可行性或者说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对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种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术语、命题等“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与不是”以及“针对什么或相对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规范和标准。

第二种反思是在确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判定它们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的规则。合乎规则的思维,是产生和形成正确命题、概念的条件之一。对于判定理论观念来说,合规则性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判定,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这些尚且不够,因为符合规则的思维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思维,其真实性、可行性即合理性还需要从事实方面去追究。这就需要第三种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实践上真实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的这样;它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条件和根据怎么样。由于“真实”就是能被实际从事的相应活动所实际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为实际进行的活动,因此,真实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实性的验证。

第四种对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响”、“价值”或“意义”,分析其预期效果、潜在意义,质询如果这种思想观念成立且可行,意味着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教育学中的任何命题、概念等,都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对“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一命题,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学校情境”等;把“课程”归属于“经验”在逻辑上是否相悖;这种课程界说在实际中能否把握,运用它可否分析学校中的有关现象;它与教育学中其它相关概念关系如何;它在整个教育理论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义等。

应该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旧的观念和做法,对研究传统进行梳理,同样也需要甄别新的认识和行为。新的并不见得是对的、好的,旧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潮流,不论是好是坏,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推其学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进化观给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受其支配的“新”与“旧”的观念,总是觉得“新的总比旧的好”,“越彻底越好”这样一来,谈论旧的就被视为保守,批评新的就被视为顽固。

二、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

着眼于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的生长点。

(一)理论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一直论争不下的一个命题。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是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例如,理论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实践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与感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本质,后者则囿于现象世界,囿于直观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或形式,它们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也曾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但理论毕竟需要直面实践,在实践中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正如迪尔登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这种努力是要去获得教育实践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这种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经验的,也有评价的。但是实践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论来进行。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视野的重要

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是应用的学问。

理论有两种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实用(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实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实用理论是关于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导实践。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来看,教育理论主要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于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因而主要归属为实用理论。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排除教育理论中有解释理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是给定的。比如说,在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中,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引进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论,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建议人们怎么做。

(三)教育理论总体上是落后于教育实践的

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实践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参照体系。迄今为止,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说明,以至于支配教师实践行为的不是理论,而是积习已久的教育上的惯。

第二,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预测与评判。描述、解释、评判、预测,是任何一种理论对相应的实践行为应该发挥的四种作用,也是理论功能的有效体现方式。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状况来看,教育理论由于自身解释功能的降低以及对实践行为的“规避”,使得

自身无法对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实践的评判也常常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由于这种理想是在摆脱对教育现实的真切感受的状态下提出的,因而指导意义有限。这样还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是,久而久之,实践界会对理论生厌,说不定哪天还会“揭竿而起”。教育学不是玄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这点是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该记取的。

第四,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在它的内部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羁绊的联系,是简单的眼光所无法打量与把握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对教育内部的复杂系统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论和演绎在认识着教育,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着这样或那样的学问。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绝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以“对话”作为沟通性前提方式。对话的目的是增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形形问题。

(四)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形成多样化的理论形态

虽然有人指出:“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假问题。”但是,的确存在着一些对实践缺乏效用、缺乏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相对说来得当的选择,就是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其一,把握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实践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态的存在方式,使得它与抽象的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理论是停滞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与活力的,那么,

它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无法适应实践的挑战与要求。理论的抽象与一般意义,不应成为远离实践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多样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活化”,从静态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生成。

其二,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时下教育理论研究有一种趋向,那就是尚清谈,尚书斋式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无疑有着一定的效用,能够在理论形态和思维深处澄清一些问题,但是,若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均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书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结论要指向实践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实践问题就成了一句空话。“到现场去”,感受现场,体验课堂,体会学校的实际生活,通过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汇总、提升实践形态中的各种资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论工作者一味地陷于“无现场”的玄思状态。

其三,解构研究话语,形成新话语方式。许多理论工作者不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实践工作者不理解他们的理论,“层次”太低。这种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也许就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理论工作者尚没有找到一个与实践工作者对话的机制,他们是使用一种与实践工作者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交流与活动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就成了“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的游戏。实际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活中,由于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是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讲,以批判的姿态分析自身的观念、偏见、行为以及话语方式,是理论研究本身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其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构成研究共同体。直面实践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理论工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自身的理论;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共同合作去解决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理论工作者都应以一种合作者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他应注意倾听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他们共同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困境的方式与方法。这种研究共同体不仅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着一些新的信息和经历,而且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实践问题在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中谈到:“显然,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相反,教育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常常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实践者用这种思维图式来认识他们的经验。……从事教育实践总是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图式,这种理论图式同时又是构成这种实践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实践的手段。”实践的丰富多样性,同样需要理论的丰富多样。我们期待着这种理论多样性的到来!

三、走向多维度的综合

着眼于综合,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综合这一教育理论发展的机制。

(一)综合是教育的总体特征

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活动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活动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表现样式,构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从时间维度来讲,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三个时间点上构建一个连续体,试图让过去在今天能够得以延续,让今天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未来有过去和今天的烙印;从空间维度来讲,它是在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一的空间上构建一座桥梁,试图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到三者间的有机构成等;从个人成长发展来看,横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间、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纵向上与人的成长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其二,教育是一种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无不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而是常常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联系,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结方式。因而,单因素地看待问题,分析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常常会失却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对其的分析处于一种“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种富有情境化、个性化色彩的活动。教育与其他活动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表现方式,在此时此地适用的行为,在彼时彼地就不见得适用;事先精心策划的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见得能够“畅通无阻”。对这样一种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着眼于特殊的场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

其四,教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生成的活动。它在变化中逐渐生成,需要根据教育演进历程加以调整,是以事物间的不断转化为典型体现方式的,“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这样一个事物,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得出对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对复杂的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在整体的关联中认识教育。

(二)综合的种类

综合的种类多种多样,这里仅从实践与理论形态的典型体现样式──学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绍和分析。

1.实践样式的综合。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形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做法。对这些模式与做法,教育理论界长期的态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热讽,极少投入理论热情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状态;没有了理论工作者的分析与探讨,这些行为常常显得表面与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来,成为一种“有根有据”的东西。大概也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怪诞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践中一些新样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市场,深深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是这些样式没有理论舞台,甚至在理论工作者看来是一种不值得分析与探讨的行为。实践中的“热火朝天”与理论界的“隔岸观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就实践本身来说,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表现样式,尤其在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这些样式难免会流于感性与直观,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论支撑的手段来传播。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够与实践工作者结成研究共同体,两者以一种互补的姿态进行对话与交往,提升出来的经验与做法或许会更具说服力与实践意义。布鲁纳并不是一个实践工作者,但他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理科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进行的概括,使得发现学习摆脱了一般的现象层面,成为一个为世界范围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为样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行为为后人所采纳。

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综合,实践工作者因视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模式与做法,也需要综合评判。

2.学科间的综合。

我国的教育学大体走过了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这样一个历程,也就是从刚传人的大教育学形态,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学一分为多;从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学形态,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学瓦解,成为众多不同的形态。时至今日,教育理论的分化已为既定事实,先前的教育理论已分化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几十门不同的学科。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关“教育学”的条目所讲的:“现在有关教育学的研究已分得很细,所以进行笼统的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很少。如果说到某人在进行教育学的研究,就必须问一问他是在研究教育学的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更加细小的分支。但……非常专门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为此,有必要对教育学的专业分化有个整体观,对诸多专业领域作综合治理。”教育理论的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理论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内容被各个分支学科“蚕食”了,这是不是如同剥笋一样,剥到最后,教育学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门科学,其发展既离不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曾有这样的论述:分析与综合“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并未能与分支学科的发展同步,未能及时汇综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抽象,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范畴与命题,或为已有的范畴与命题提供新的依据,这恐怕也是众多的教育学书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根源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学研究者把教育学这门学科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剪贴教育学,不仅无益于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教育学掘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综合是必要的,没有了综合,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就不存在,分支学科的发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规范和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学科间相互对话、吸取的根基,这些学科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了。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劳甚至要较分析为多,因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来。没有对分支学科的熟话以及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洞察,综合就难以进行。

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综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本领:第一,对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注意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不要漠视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做到学科领域间的融汇贯通。对学科间的汇总,非不能也,是难为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它比其他学科领域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在21世纪,可以预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除了上述发展走向外,还会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独有的领域,即教育理论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问题;不停留在“抄”与“搬”的水平上,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附庸于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理论的自立等。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绍。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正确把握发展走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实践,相信会使中国教育理论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荣!

注释:

①[美]爱因斯坦著,许基民译。在谈到概念的确定时,爱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来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爱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②人类学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研究传统的认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贵族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英文为refinedculture。与此相对应的所谓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平民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也可称之为高文化与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种传统运行轨迹不同,表现样式不同,实际的内涵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一般说来,大传统常常是以小传统为媒介传播到民间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了民间的筛选和转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订、加工甚至再创造。反思大传统,甄别小传统,探讨大小传统如何转化、运作、相互关联,也应成为批判的主要内容。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论的反思[N].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参考文献

[1][德]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的结构,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翟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尔著,郭元祥等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15篇

一、大学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

所谓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即铸塑学生灵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当然,不独是广告专业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其他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应如此。因为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训技工。与技能学校、职业中专相比,大学的魅力就在于教人学会思想,教人养成独立品格。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植着生产与建设所需要的最为复杂的内在动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所谓的一技之长。为什么哈佛大学能如此出众,原因在于哈佛大学通过大量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背景,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每个学生,无论其专业是什么,经常思考和回答这类的问题,就能在关怀人类命运的基础上来思考本专业的问题,他们就会有领导世界潮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基于此,德国著名哲学家、学者伽达默尔才说:“教育就意味着人精神深处的深刻变革。”

目前广告业界的种种弊端,诸如短期行为、好大求洋、缺乏诚信、效率低下、缺乏创造、缺乏文化、违规广告屡禁不止,以及从业人员大量频繁跳槽,盖因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邓相超,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建筑大学广告传播研究所所长,硕士,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理事,山东省管理经营研究会理事和品牌与广告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广告传播,媒介经营,中国文化与文学。

周国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1.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价值,亦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做手段。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这里的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实际上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可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

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低级理性),但决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学、宗教、艺术。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第二,灵魂的认真。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那么,怎么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呢?

1.人文精神类素养养成课程

在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自成体系的素养养成类的课程,该类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素养、较高的思想境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艺术鉴赏能力。如文学、历史、哲学、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课程便应属于素养养成类课程。这类课程一定要请名家来上,若此类教师缺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排课,也可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来解决。

2.多读书,多读好书

有关专家认为,现代青年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减弱,文化素质和智能发展存在明显缺陷。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迷恋大众文化,迷恋上网,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而不愿去读书。而电影电视——尽管是由名著改编的,甚至高品位的节目——也不能代替读书。因为电视高频率地切换镜头,观众被镜头牵着鼻子走,很少有思考的余地。而文化精神、思想境界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形成。因此,著名学者张汝伦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心灵荒芜,感情粗糙,头脑简单的大众。”

然而,看书就不同了,读者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和作者“对话”。尤其是阅读名著,更有利于思想的深刻,更有利于灵魂的升华。因为,你在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师进行“对话”。

读书,不仅是学生的事,更应是教师的事。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作为一项为学生“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我们说,拥有名著却又远离名著的民族更可悲。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让我们的学生去读书!让我们的学生读一切好书!

3.形精神的育人氛围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说:“一流大学应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和成长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著名的“泡菜理论”精髓之所在。我想一个学科也应如此。

(1)管理体现人文精神

所谓管理体现人文精神,我认为就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放在应有的主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动积极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和观念。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根据人的社会价值和心理活动规律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2)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共识,对教学改革而言,即要上升到“人文”“人本”教育的高度,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一番功夫。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原则的新的教学观念。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把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于所有课程的始终。因为素质教育并非增加几门课程或开好几门文史、艺术等等课程所能奏效的。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融会于所有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变;学生学习内容、方式的改变,也首先是教师的改变。我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教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识,二是胆识,三是独立的人格力量。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语)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当教师怀着一个被“牛虻”、克利斯朵夫等形象激动过、被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的诗意浸润过、被余秋雨、周国平等哲理文字熨服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只是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

而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50年代重知识、1960年代重能力、到1990年代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协调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被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然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它只是出现在一些书面宣传用语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素质并不是通过空口说大话就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不是只埋头专注知识传播,而忽视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所取得的。

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学过的东西遗忘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曾指出:“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仅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这里之所以一再强调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也是基于这一点。

二、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

综合大学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不一定会成为广告大师,但也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广告技工。2001年4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举办的“广告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广告主从企业和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广告教育的角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第一,广告教育应该告诉学生品牌的价值、如何创建品牌以及广告在品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第二,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所有可能的广告创作工具;第三,熟练把握定位、战略、媒介、制作、调查、策划互联网、促销、产品设计、“游击队”营销、预算管理等;第四,教育学生理解广告只是营销沟通计划中的一部分;第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广告操作的实际环境;第六,帮助学生建立他们对于公司和客户的独特价值;最后,告诉学生一定要用功,因为这是创建品牌和创作伟大广告作品的前提。

由此来看我国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便会有诸多的遗憾。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学科体系中,广告学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子学科或称作三级学科。这个定位实际上是以学科划分的形式规定了广告学的学科性质,即广告学是传播领域中的学科,广告学所研究的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是属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传播实践的研究。这个定位决定了对广告的信息传播性质的肯定,但是却忽略了广告的营销本质的基本规定性。

众所周知,广告的起源与广告的真正目的(非商业广告除外),让我们认识到:广告只是借助媒介,运用传播手段而进行的营销活动。美国西北大学等大学将广告学专业纳入市场营销系,便是基于这一点。因此,台湾奥美的庄淑芬在多种场合谈广告信息传播时说:“传播就是营销。”从这个角度看,广告运动及其广告的全球化趋势——整合营销传播的先驱者唐﹒舒尔茨先生便应该称为传播教授。

另外,广告不仅属于市场营销和信息传播范畴,在“呈现”这一环节上,它还属于艺术范畴,因为缺少艺术性的广告作品不会带来视觉震撼,也不能为受众所喜爱。因此,广告人才的培养还必须重视表现力,因为良好的美术基础、审美品味、完稿执行力是优秀广告人的必备条件。

因此,我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看作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且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广告学专业是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学科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不管你对广告学专业如何定位,也不管你校广告学专业依托于那类专业和学科,这三根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你培养的学生便是不合格的。

当然,无论广告学归属如何,其知识体系涉及范围极广,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不仅涉及到美学与艺术问题,也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问题,不仅涉及营销学问题,也涉及到管理学问题,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问题,也涉及到现代时尚文化问题,因此无论把广告学归属到哪个学科下,不能忘记的是:广告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我们认识到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不仅有利于其他学科与广告学的联系,也有利于确立其他学科在广告学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在每一个广告运动的流程中,市场营销、信息传播的知识都是伴随其中的,其表现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此,广告人应该是懂点艺术,熟悉营销的传播专家。因此,可以说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是广告学专业的三块理论基石。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