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经英语论文范文

财经英语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经英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经英语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治理结构失衡,公司管理层管理混乱等诸多原因,导致公司业绩逐下降,出现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甚至资不抵债等严重情形,最终受到特别处理,面临退市危险,使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巨大损失。但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化逆境为顺境,就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预警系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一、我国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现实意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四个作用:

1.财务监测作用。监测、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核算、考核,找出偏差,并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2.财务诊断作用。它是根据跟踪检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公司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公司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即分析“警度”,告知“警情”的程度。并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3.财务治疗作用。财务治疗功能是在监测、诊断的基础上,识别病根、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到正常运转的轨道。准确来讲,治疗功能并非财务预警系统的本质功能。但是,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不仅应该能够找出企业的“症结”所在,而且应该能够提出改进方案和应对措施。

4.保健作用。通过财务预警分析,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弥补公司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替系统,从而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即“防警”。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动态财务预警系统不仅仅包括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要使其能发挥作用,还要配合有效的信息系统和内控系统。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的制约,使我国在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1.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财务数据,真实及时的财务信息是建立有效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委托关系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利,而且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难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这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势必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有关利益各方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

2.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的国有控制权不明确,使得投资主体的监管形同虚设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很多人并不能自觉地维护公司利益,导致企业的内控失效。有的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由于制度本身不切合实际,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虽然制定了一套比较切合自身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却由于外部监督不力,企业不愿执行,将其束之高阁。

3.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完善,上市公司行为也不够规范。上市公司有关决策层往往受到“第一大股东”,代表国有股或法人股的“关键人”的控制。甚至存在着控股方通过盈余管理手段“圈钱”,利用关联方交易恶意造假,肆意侵吞上市公司利益的特权消费现象。在这种不良但又比较普遍的行为当中,一般的投资者是利益受损方,而上市公司决策层是既得利益方,使得上市公司决策层作为受益者,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成为正常现象。

4.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财会人员忘记了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冒着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风险,为单位领导的不法行为出谋划策,粉饰经营业绩,甚至侵吞国家财产,更加加大了预警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难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实施的建议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运用。量化的财务指标能对财务状况进行总量控制,而某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可对细节即具体过程进行控制,以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从微量上找出影响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动因。

财务预警是一种量化分析,它有利于清晰、直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它难以全面满足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审计质量等因素会直接决定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度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具体来说,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的规则是:企业定期监测容易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报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并利用有经验分析人员的直觉判断作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定期运用预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由于模型预测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年度财务报告,因此,量化分析的时间可定为一年一次,而非量化分析相对容易些,可把时间定为一月一次,甚至更短一些,以便使预测更加及时有效。另外,在年度财务危机预警时,可把平时非量化分析结果和年度量化分析结果进行相互修正。例如,企业按助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出在财务危机警戒线以上,即企业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但根据企业当年报表外的非财务信息(如或有负债等表外因素)、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计算出企业的定性评价指标总分在预测警戒线以下,反映出企业存在着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相反的矛盾,这就需要作出仔细判断,专业人员的主观性是否过强,还是定量分析模型因行业因素的变化需要重新建模。企业在仔细分析后,再重新预测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3.关注重点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关注主营业务指标,加强主业监管。如果频繁变更主营业务,上市公司的业绩无法得到保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投资者很难有一个合理的业绩预期,这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风险。如果主营业务急剧萎缩,并且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根本性的,持续性的,那么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上市公司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能力强弱的直接市场表现无疑是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可以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的优劣态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指标经常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且成持续走低杰势块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的话,便意味着上市公司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如果不及时扭转,将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上市公司要强调突出主营业务,在评估上市公司主业竞争能力时要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关注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判别盈利公司与财务危机公司的财务差异,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有着中长期的判别作用,而盈利能力及回报能力、资产流动性和公司增长能力指标则短期判别能力强。在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时,应侧重于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

3.进行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动对预警结果的影响程度,重要指标的变动会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预警系统一旦报警,管理曾首先要确定是哪些指标偏离造成的危机,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调整可以针对某一个指标,也可以是某几个指标。选取哪种方式更有效、更经济,管理层有必要在敏感性和调整难度之间进行权衡,选取适当的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艳秋王彤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3)

[3]吕长江周现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第2篇

我国实行的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民企和国企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但是很多民企在目前经济良好的大形势下,寿命却不长。一旦遇到筹资困难的瓶颈,它们的生存更加举步维。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旦陷入困境,还有政府作为后盾进行支持发展。所以国企在发展中,不是所有陷入财务困境就会走向财务破产。为了整个民企职工的队伍稳定,很多不能持续经营的民企选择进行债务重组。对于民企而言,后危机时代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是无法预测的,如果能够有效的化危机为生存的机会,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对于民企的后天而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能够从财务困境中解脱出来,运用关键的因素进行重组对民企的利益相关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民企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而言,能够提前预警出引起民企产陷入财务困境的因素从而采取欠当的措施进行避免或者阻止对民企的顺利走出困境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后危机时代对民企经营产生影响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特别多,精确预测对民企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困难的,完全消除这些对民企负面影响的因素是不可能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很多因素是非常难量化的,定性的因素隐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不同的人掌控,在显性的财务报表中很难显示出来,所以很多民企陷入财务困境已成事实,再采取措施也很难力挽狂澜。本文分析了财务困境预测模型适用的条件,并对即将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后的民企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走出困境和破产,使之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路,对即将陷入财务困境的民营企业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财务预警模型分析

(一)单指标财务预警

最早利用单个指标预测民企财务预警的统计方法是美国的比佛(Beaver,1966),他认为民企此时的经营状况概括为财务失败,不仅包括企业发生的财务破产的极端现象,还包括在正常的生成经营过程中如果公司发行的债券拖欠不履行、偿债不及时、或者不能优先支付股利等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违背的活动,就可以运用这些单个的指标进行说明民企出现财务失败的现象。利用的单个指标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总负债,净利润/总资产。其中第一个指标比较精确,预测的准确率达到89%,第二个指标的准确率达到78.5%,距离失败的时间越短,准确率越高。这也符合了财务预警是个持续的动态,对企业的影响是有潜伏期的。如果能够提前一年预测出企业即将面临财务困境,及时采取措施是能够阻止困境的进一步恶化的。两个指标都涉及了现金流量这个指标,因为现金做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所以该模型在利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为了弥补不足,还将企业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融入进去,并将民企的生产经营状况的结合在一起,将所有可以变现的资产全部量化,用全部的负债包括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作为基数,整个负债规模,不仅考虑了总量,还考虑了流动性,将整个负债累计在一起,因为一旦出现财务困境,不仅短期负债偿还没有了保障,从长远角度看,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信誉。这就使得运用单个指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分子是流动资产,而分母是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之和,分子分母虽然不具有可比性,但考虑的是整个企业的融资和资产问题,能够客观预测出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而避免了单独考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的局限性。单变量指标主要是考虑变现能力比较强的资产,因为这些资产才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这种资产的一部分的变现与整个负债的对比得不匹配性就会造成无法考量民企整体资产的获利态势。用单个指标预测民企的财务困境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因为不同性质企业保留的现金持有量是不同的,不同行业的财务比率不具有可比性,不利于公众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就会出现不同的财务比率与与企业的真实客观情况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公司,运用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也会产生没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会引来很多争议,逐渐被相对应的多变量分析方法所弥补其劣势。

(二)多变量财务预警

多变量模型包括Z分数模型和F分数模型。(1)Z分数模型。为了弥补单变量指标预测财务预警的局限性而引入多各变量进行预测企业的财务困境,美国学者奥曼(Altlan,1968)将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若干变量组合在一个函数方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X1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民企是否会面临财务困境,主要看可以立即偿还债务的流动资产在整个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可变现的营运资本越多,可以偿还的债务能力越强。或者营运资本对负债的比例越大,则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小。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应该优化流动资产的构成,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尽快处理滞留的存货;建立信用等级评分制度,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回收速度。同时,还应该合理安排短期债务,使流动比率的数值提高。X2用到了企业的期末留存收益。民企的留存收益是由企业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累计形成的,企业以支付给企业股东的股利的税后净利润来表示期末留存收益,税后的累计获利能力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小,企业采取科学的经营方法和筹资手段,合理保证累计税后利润的持续增长。X3即EBIT/资产总额,该指标考虑了支付所得税和利息之前的利润对企业的贡献度,息税前利润占整个企业资产的比重。一般来讲,总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大。由于固定资产和长期经营性资产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的基础保证,规模越大,企业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从而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但是由于这两类资产变现能力很弱,所以如果过大的话,由于其相应变现能力和变现金额的约束,反而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不能一味的追寻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是会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随着其提高,企业相应的负债也会急剧提高,对于总资产内在的各大类资产相对总负债内部的各大类负债的比例很难控制和调整。如果这两者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恶化。因此,不能一味的追求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扩大。为了保持企业持续经营核算的假设科学性,这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正常业务经营的息税前利润为基础,不仅全方位考察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资产的整体流动情况和偿债能力行为,而且对于利润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指标对于多变量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X4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总负债的账面价值,分子为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能够反映出民企在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所有者的资产能否增值,如果出现股东权益市场价值增加,则不会出现财务困境。所以这个指标在上市公司预测财务危机的时候经常利用到。但是由于民企目前股权结构非常复杂,如何确定股东权益非常难,所以对于民企而言,如果确定权益的市场价值,通常用预期收益法来确定股东的市场价值。这个方法虽然很科学,但是经常利用到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来确定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如何确定本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又是个难题,在确定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的时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管确定的股东权益市场价值很难完全符合现实,这也就导致这种方法在运用时候要考虑主观判断的误差。X5为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越低,周转的天数变长,所以对于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企业来说,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根源并不是资产规模太小,而是就企业自身来说其经营出现问题。因此即使一味地扩大总资产规模,也不会摆脱危机,相反,如果采用剥离和分立的方式优化民企的资产结构和发展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拳头产业,会使得民企更具竞争力。同时,还可使公司资产获得有效的配置,提高公司资产的质量和资本的市场价值。这样适度科学地减少资产将更有利于企业走出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所指的降低总资产规模是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有利于自我发展、符合经济规律的降低。X5的分子为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后的销售收入净额。对于处于财务困境中的民企而言,必须有勇气在危机面前进行取舍,优势资产优势力量发展自己。而且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企业,它的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化,一定程度上依赖非经营性利润来维持,有一些生产可能已经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已经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了,应该剥离或者转产。这样的话会使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流程等发生变化,企业要在剥离没有经济效益的资产的同时引进新的生产线,新的生产原料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这样会使成本急剧上升,而转产后生产出来的新的产品要销售出去会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在信用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新产品打开销路,这样就产生一个时间差,造成利润的暂时下降。另一方面,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其债权人通常更愿意与企业直接联系,进行非正式的财务重整,帮助企业恢复和重新建立较坚实的财务基础,从而得到双赢的结果。这种非正式的财务重整主要有债务展期和债务和解。有时对于发生财务困境的企业,债务的展期或到期债务的减免都会为发生财务困境的企业赢得时间,使其调整财务,避免破产。这样一来,这种非正式的财务重整可能会使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费用有所提高,这样的销售周转率就会下降。Z分数模型从不将仅考虑了整个企业的资产构成,还考虑资产对企业的销售能力的贡献度和获利水平的构成,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都囊括在整个企业的指标分析构成中,将财务预警的指标能够科学量化,反映的结果也非常可观:Z值越小,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非常低,而且科学量化的数值能够定位出企业到底是哪个指标出现了问题。作者还将该模型运用于具体的企业,得出该企业的Z值的临界值为1.8。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如表(1)所示。奥曼教授将该方法运用于正在持续经营的33家美国企业进行预测,精确度非常高。但是运用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提供真实性、准确性、完整的会计资料。该模型在西方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和荷兰都得到了广发的应用。与正常经营的企业相比,面临财务困境的企业的Z值的平均值都低于临界值1.8。(2)F分数模型。Z模型在预测企业的财务困境的时候没有用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企业的现金流量在预测企业的财务预警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综合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将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变动反映在F分数模型中。所以F分数模型结合了Z模型和单变量模型的优点,避免了两种方法的缺点:专家认为F模型结合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在预测财务困境方面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本模式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相关标准发生了变化,现有的计算方法也必须改变,这样才能科学客观评价企业的现在及未来状况。本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为了弥补样本量少的局限性,本模式在选取样本时候选取了不同行业的企业,这样得出的结果即具有一般性,又含有特殊性,样本结果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本文选取了PCPlus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F分数模型检查;F分数模式如下: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其中: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这里不再进行分析。而Z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家(3家破产公司及33家非破产公司)。运用F分数模型检验方法得出的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其中: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这里不再进行分析。两个模型的区别在于运用的X3、X5不同,在F分数模型检验中,X3是一个随时能够利用的现金流量,衡量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可以立即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但有时候,企业提取的类似于折旧摊销等费用,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必要时可以动用用于偿还债务。X5则测定的是企业所有资产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对于Z分数模式,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手中随时可以支配的现金流量,更加强调企业的现实能力。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指标和财务比率的测算,得出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测验的企业的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高于0.0274,该企业还可以持续经营下去。当然,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差别,财务比率可能相差很大,为了使得比较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以将行业因素带来的误差消除到最小,比如将行业样本得出的模型来预测同类企业的情况。或者在选取样本构建模型时直接删除样本个体的行业差别对预测精确度的影响,将所有备选企业的财务比率除以行业平均财务比率得出该比率的中位数,从而构造出该行业的平均指标,这样得出的比率预测模型对大多数企业都适用。

三、财务预警应用

(一)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预测民企的财务困境,基础必须是依靠企业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所以为了使得财务预警模型更加客观量化出企业目前的状态,必须将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信息提供给构建财务预警模型的经理层或者治理层。但是纵观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充斥着会计信息造假不真实的现象。而且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凝练成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会用到很多会计估计和判断,这些需要主观反映的事实就操作会计利润和报表制造空间和弹性,虚假的事实也会给进行财务预警制造很多障碍。企业的经理层会被表面的会计数字而迷惑不去考虑构建预警模型,迟延滞后的预警会让企业忽视真实经营绩效,当出现经营失败的时候会在采取措施可能有点为时过晚,这时可能就会由财务困境演变成财务破产。普遍存在利润操纵、虚假信息等极不规范现象,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因为包含很多的主观判断,这样就会存在很多的的弹性与信息失真的空间,往往并不能依据载体真正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成果。所以在构建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的时候,企业必须正确履行会计责任,借以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才是科学客观的。

(二)明确财务预警模型适用环境

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是依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且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准确对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并且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一样,模型的构建也要分清行业,当用该模型进行预警出现差异时候,要对结果进行反馈,这样才能在模型和结果之间不断进行修正。财务预警模型出现偏离也是很正常的,这时要分析出现偏离的原因是什么。是企业的经理层的责任还是客观条件引起的,只有在考虑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构建科学完备的模型。

(三)分析陷入财务困境的因素

第3篇

1.认知学徒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传统学徒制是最为自然、最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如医学、语言、制造等领域,在师傅工作的过程中,学徒通过观察、模仿、训练等参与方式,在从边缘参与到完全参与,从学徒到专家的身份转变过程中获得了该专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认知学徒制就是将传统学徒制中的核心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整合,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专家在现场对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示范,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如同学徒学习一样,通过参与专家的实践活动,与同伴及专家进行讨论与交流,与社会真实的情境进行交互,潜移默化中完成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2.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包含“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是选择一个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真实情境,确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交由学习者来解决,也就是“抛锚”;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源去探索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不仅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还应该在同伴之间相互协作,讨论与交流,加深对问题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随时记录学习者的表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应该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而不仅仅是教师关于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3.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是诸多个体的集合,强调在特定的共同体文化或情境中,个体各自担负的责任和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任一群体的集合[2]。学习实质上是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开始逐渐成长为该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在教学实践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分解、分配教学内容,共同体成员合作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一项问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都有机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发展,完成边缘向核心、学徒向师傅的转变。

二、情境学习理论的应用对市场营销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社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能力的高低,如具有实际运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较强的人际交往、团结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这就要求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时要把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3]。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知与行是不可分离的———知识应该在情境中认知并在行为中得到内化与发展。把情境学习理论的三种教学模式融入到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通过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加强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能够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营销工作的零距离接触。

1.有助于市场营销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情境学习理论的三种教学模式中,要求学习者要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知识。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学习理论,首先应该围绕营销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真实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抛锚”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地加以运用。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学生一方面可以在一个较为逼真的营销环境中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早地接触企业营销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企业营销问题的分析研究,会引发学生在新旧知识与信息的相互碰撞和互动中去不断地深入思考,通过多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去理解问题,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有助于市场营销人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知识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是职场成功者的基本技能之一。情境学习理论的三种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积极性,也无法发展其各项智能。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具有情境性和工具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知识,且像工具一样运用来内化知识。在市场营销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地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显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还能通过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资料整理、归纳和判别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学会从教材、企业案例、各类期刊、文献资料、网络及其他各种信息资源中查找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熟练掌握学习工具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自主学习技能得到提高。

第4篇

good morn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he oral defense. (或welcome to attend the oral defense.) :

i am xx. first and foremo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xx, for his intellectual guidance, invaluable instructions and comments on my thesis. it is with his valuable assistance that i have finally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my topic is on the tragedy figures at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s(comparison of kongyiji and rip van )the whole thesis consists of 6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egative, evasive and conservative attitudes of kong and rip as well as the topic’s significance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the second part is going to analyze the figures’ background to show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the tragedies. in the third part, the tragic heroes’ failing in the character according to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o talk about their different tendency of dispositions and behaviors in the society. then the author will dig into the root causes of the tragedies in the fifth part, and sum up the whole paper to reveal the ideological weak points of the two countries separately in the last part.

thank you!

英语演讲稿开场白(二)

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 with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t is the show time.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

第5篇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企业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是反映企業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出的具体安排。企业财务预算与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由于财务预算能从价值量方面总括地反映经营期内决策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结果,因此也被称为总预算,其余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财务预算具有控制的作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都要围绕预算目标展开,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控制始终贯穿于其中。预算目标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部门以及员工的行动目标,执行过程必须以预算为标准实行严格的控制。

一、部分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计划,它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全面预算,而财务预算管理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企业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包含的内容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企业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哪方面出问题,就对哪方面进行预算控制。不少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只侧重内部生产,甚至有的企业生产、销售人员都不参加预算的编制,使预算目标脱离实际而无法执行。

(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当前部分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很不到位,董事会和董事长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加之多数企业对有无必要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和统一,所以财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都落在财会部门或预算小组,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强

大多数企业中的预算负责机构仅在预算编制中发挥作用,在执行过程中作用不大,尤其是预算的执行差异分析与控制往往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很少顾及。很多企业每年只进行一次差异分析,这种分析最多只能起到事后评价的作用,事中控制作用较差。至于对预算执行的实时控制,则更多的企业无法真正做到。

二、建立有效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

对员工进行广泛宣传,使企业上下都明白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预算管理的环境。全面预算设计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企业的不同部门和员工分担执行的,因此需要全体员工直接或间接参与预算管理的过程,员工对于他们所要负担的部分的实际情况是最了解最有发言权的。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财务部门通过积极协调、控制、配合各部门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反馈、分析等具体工作,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的实现。企业领导应带头遵守预算管理制度,在对预算外项目审批时要严格履行预算审批程序,不能因预算具有不确定性而随意增减预算外开支项目,给预算指标的完成制造障碍。

(二)健全预算组织机构,加强预算控制力度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部及预算责任网络。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预算管理的最高组织机构,负责每年的预算编制、调整和考核,负责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预算部是处理预算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工作。预算管理责任网络是以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责任来划分的,企业下属分支机构是预算的主要执行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负责。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就具有“法律效力”,下属分支机构要充分按预算办事,围绕预算组织经营活动。预算管理委员会每季(月)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通过对各项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分析,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并采取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策略融会贯通于预算执行过程中。

(三)大力推广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根据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结合具体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经济内容的业务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市场价格及企业市场份额情况不能确定的企业,应尽量采用弹性预算;而对于市场情况比较确定的企业,则采用固定预算更为合适。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适应不同的情况,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不能“搞一刀切”。

(四)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信息,积极审慎调整预算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财务部门应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以便各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本部门的财务开支状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解决,从而确保其经济活动不偏离本部门的财务预算目标。

(五)不断完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

在财务预算期末,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应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考核组,研究并建立一组适于本企业实际的、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并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考核的原则是:以预算为基础,从严从细、量化到人。对于业绩考核的评价标准应以先进的预算为标准,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对于实际发生额与预算数之间的各种差异,不论是对实现目标利润有利还是不利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以便于改进。

总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市场背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规划、协调、控制与业绩评价职能,是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因此加强并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势在必行。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又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内容表现为资金及其流转,又可直接表现为现金及其流转。现金流量信息可以用来评估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变现能力、收益质量和财务弹性。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然是极其重要的。财务预算具有帮助决策的作用。财务预算将企业的现有资源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在预算体系中,知识和信息被重新分类总结,并通过向拥有决策权的管理人员传递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来协助决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王毓;细化企业预算管理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4期.

[2]王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11期.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第7篇

1.从商贸英语的特点谈商贸汉英翻译 

2.支架式商贸英语语块教学的探索

3.文化差异角度的商贸英语翻译探究 

4.19世纪早期广州版商贸英语读本的编刊及其影响

5.商贸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6.论文化差异与商贸英语翻译 

7.关联理论在商贸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8.再议经济全球化下复合型商贸英语人才的培养 

9.浅析国际商贸英语的语言特点

10.商贸英语课程设计改革研究

11.商贸英语中定语及句的汉译理解与技巧 

12.国际商贸专业英语教学要求之我见 

13.商贸英语翻译专业办学思考

14.优化商贸英语教学 培养商贸英语人才

15.商贸英语翻译人员应具有的能力及其培养 

16.浅析纺织商贸英语翻译问题及翻译策略 

17.UCP600商贸英语翻译研究 

18.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商贸英语辅修专业的实践研究报告

19.“信息保真”维度下商贸英语译语模式研究

20.商贸英语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21.商贸英语长句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22.表音密码对商贸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处理能力的影响 

23.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商贸英语翻译研究 

24.高校商贸英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5.商贸英语写作的语言特征简要比较 

26.交际法在商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7.关联理论在商贸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28.关于地方外语院校商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29.商贸英语教材的评估与建议——以《外经贸英语函电(英语读本)》为例

30.浅析对外商贸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法

31.论高职商贸英语教学和企业人才的培养 

32.商贸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优势探讨

33.用任务型教学提炼高等职业院校商贸英语课 

34.中职学校商贸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

35.改进“商贸英语”教学的思考

36.科技商贸英语的翻译方法浅析 

37.英语语言多元化和商贸英语听力技能探讨 

38.商贸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39.商贸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40.提高商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41.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引入ESP理念的改革与实践——以《药品商贸英语》为例

42.商贸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43.发制品商贸英语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 

44.“高职”教育商贸英语办学思路

45.论商贸英语的限定修饰成分 

46.在实践中把握商贸英语教学特点 

47.关于商贸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48.中专商贸英语教学规律探索 

49.交际法在我校商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50.培养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蒙古族班商贸英语课程设计  

51.商贸英语的学习现状与对策 

52.略谈商贸英语教学  

53.浅谈商贸英语中的分词  

54.商贸英语及其研究和教学 

55.RICH商贸英语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优化研究 

56.商贸英语的语用语篇分析 

57.商贸英语中颜色词的结构初探 

58.商贸英语信函行文规范刍议 

59.中英课堂教学模式差异探析——以商贸英语专业为例

60.商贸英语阅读中的猜词策略浅析

61.商贸英语翻译中常见错误解析

62.国际商贸英语询盘函的体裁分析 

63.网络环境下模拟体验式教学在商贸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

64.商贸英语研究的新方向 

65.浅谈商贸英语中英语商标的翻译方法 

66.从“商贸英语”看理工科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发展 

67.WTO与高校商贸英语人才培养

68.保函在国际承包工程中的运作方式——商贸英语教学中应介绍的一课 

69.浅谈商贸英语翻译教学  

70.浅析专业商贸英译与普通英译的差异 

71.关键词递进法在商贸英语口语练习中的使用 

72.英语语言多元化与商贸英语听力技能研究

73.我国商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之管见

74.论如何培养企业实用型商贸英语人才

75.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探究——以机电商贸英语为例

76.商贸类英语教材编写构想 

77.论辽宁商贸职业学院英语教师走ESP之路 

78.职业院校商贸英语教学初探 

79.区域商贸发展与属地高校商贸教育资源有机结合的战略研究 

80.关于商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思考 

81.“任务型教学”中如何设计任务活动

82.商贸英语教材与其教学模式探析

83.培养商贸英语人才 促进河南经济发展

84.浅析国际商贸信函中的商务英语运用(英文)

85.商贸英语听力口语培训

86.涉外商贸英语知识简介(二)

87.职场英语融入高职商贸类公共英语教学的构想

88.大学商贸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89.透过考试观《商贸英语口语》教学 

90.《商贸英语学习词典》评介

91.国际商务中称谓的文化差异——以汉语尊称谦称为例

92.试论导学式英语教学

93.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我校商贸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94.浅议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95.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启示——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

96.专门用途商务教材评估——以《商贸法规英语》为例

97.基于语用因素分析的商贸汉英翻译的研究

98.基于廊坊区域经济发展的商贸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99.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非商贸类高职院校为例

100.商贸类专门用途英语与大学英语结合的关联性  

101.浅论DV拍摄情景教学法在商贸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102.论商贸及财经英语中的隐喻现象

10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为例 

104.浅谈北部湾经济区“英语+商贸”复合型人才之培养 

105.英语商贸信函的文体特点及其翻译 

106.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分析

107.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毕业设计改革尝试——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8.分析商贸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109.论高职专院校英语试题题库的建设——以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110.高职商贸类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111.商贸活动中的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表达沟通策略

112.商务英语词汇在商贸环境中的应用浅谈

113.廊坊市商贸企业英语培训调查报告

114.英语专业(商贸方向)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浅析——以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为例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发展历程;现状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9-03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内容合理、体系完整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远远少于前者。笔者认为,只有使用高质量的教材,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从1961年到20世纪90年代可分为3个时代(董亚芬1991)。第一代教材以《理科英语》和《文科英语》为代表,出现于1961年~1966年5月前。此时大学英语教材采用“以课文为中心,以语法为刚要”的传统模式。第二代教材出现于1979~1985年,主要有复旦大学的《英语》(文科用)、北京大学的《英语》(理科用)等,大体沿用第一套教材的教学模式。第三套教材出现于1986年~90年代中期(《教学大纲》修订前),此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开始进行分级、分册。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合编的《大学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编写的《大学核心英语》等。第四代教材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陈珍珍2010),国家对原有的文科和理科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合并、修订,我国大学英语教改进入了新阶段,教材开始配备光盘和学习软件系统,从纸质平面教材向多媒体网络教材方向发展。此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蔡基刚在2005年提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提出大学英语应具备“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实用性”、“主题性”、“内容化”、“以学生为主”、“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立体化”、“多样性”原则(蔡基刚2008),此后不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新标准大学英语》等。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更新换代,但仍面临不少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无法很好地将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与高中英语不衔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2)提出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须具备3500的词汇量。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生要掌握4500个词汇。据调查,大学英语教材里有相当一部分新词与高中课本重复。此外,教材中大部分的语法和单元主题也与高中相近。知识重复率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重复而缺少新知识的内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懈怠感,不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课时的设置与内容不协调。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2~4课时,时间短、任务重,教材的许多内容在课上无法完成,而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外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剩余内容上,使得这些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由于时间有限,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有开展丰富教学活动的意愿,却受制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无法进行。

3.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大学英语教材往往配备学习光盘、教学光盘、网络教学管理平台、配套试题册等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如学校硬件设施缺乏、教师素质不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造成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很多教师“不清楚”或“不会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更无法指导学生使用。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后的“自主化学习”流于形式,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

4.缺少文化底蕴。当前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有语言、没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英语不错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每个人用10来分钟来讲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结果很多“英语尖子”竟说不了几分钟,交流无法进行。以《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为例,10个单元中,只有Unit9 Holiday and Special Days涉及到了西方文化,其余内容都与文化没多大联系。没有文化的交流是空洞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应仅仅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而应是一个以语言为载体去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

5.应用性不高。我国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坚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忽视了学习者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很多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却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如用英语交流、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报刊等。更无法轻松地查阅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撰写英语论文。蔡基刚2011年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在今后有“用英语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的需求;56.5%的学生表示今后会“选修全英语或双语课程”;79.3%的学生认为“能够用英语写摘要、文献综述、实验报告、小论文和研究非常重要”。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增强英语交际能力,用英语为本专业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使用比语言欣赏对学生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对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199-01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生们苦恼,老师们担忧。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堪称渺茫,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高校不得不从侧面拯救学生的未来,即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因为这是一门国际交流语言,培养的是优秀的商务人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关键词:商务英语;素质教育;教育方法

一、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高校的扩容,我国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故导致现金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毕业生在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根据各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力来看,要求学生应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外语能力。故高校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应这种就业环境的教育方法。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与他人交往,参加各种活动来使自己成长。

推行素质教育是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商务英语专业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我国对于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是逐年攀升的,越来越多的人在外企工作。尽管他们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在外企中游刃有余,占上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多方面的了解商务知识,训练自己的沟通能力。所以高校抓好商务英语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还事关学科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华,我们应该做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让学生能够结合并灵活运用这些能力,培养在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并在将来能够在自己的事业上站稳脚跟。

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它还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商务英语的专业化是其区别于基础英语的根本特征。商务英语以英语为载体,涉及到大量的商业、贸易、管理、财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商业信函撰写、商务谈判等具体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商务知识面,使学生对商务常识有所了解,熟悉西方企管模式,培养学生操作业务,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

三、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方法

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是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商务英语素质教育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努力发展学生个体的潜能,挖掘其内在的潜质,这是很重要的。当学生的潜能被发掘出来,那么对于这位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提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同时还可全面提高英语素质和商务素质。

再者,尽管学生是主体,老师也是推行英语素质教育方法的关键人物。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不能很快找到正确的路,而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路上,有老师引导和纠正,那么学生会更容易地找到对的方向去发展自己,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老师永远都没有权利替学生做选择,老师要做到是在他迷茫的时候,给他指明方向,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他勇敢的克服困难。教师们同样也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充分了解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不断给自己充电的同时,在实践中找到更好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因此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最后,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是学生在课外的一些活动,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和锻炼其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第二课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活动。在第二课堂上,学生可以再玩中学,在学中玩。学校通常会建立的第二课堂包括商务知识竞赛、商务英语论文比赛、模拟市场活动,也可以利用暑期建立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假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共同探讨中提高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故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道德品质、人文素质、创新等其他非业务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力地配合并推动第一课堂的实践教育工作。

四、结语

高效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增强商务英语的素质教育,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就业,以及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树立学校老师的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和以商务运作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第10篇

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着大量的会计数据和信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各企事业单位日复一日的数据采集、输入、储存、处理、传递、等过程中,将海量的、历史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积累在各单位的计算机中。从社会的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但是,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以各单位为中心的加工利用水平上,基本上还没有在社会化的广度上充分共享,也没有在信息化的深度上进行加工和利用,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二是缺乏会计数据和信息充分共享的完整统一的标准。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将海量的数据采集、储存在数据仓库(DW)之中,并且能够以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等技术进行共享和深加工利用。所以,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具备,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

一、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

观察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加工处理流程(确认、计量、输入、储存、处理、传递、反馈、输出、),可以把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分为三类:原始会计数据、中间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会计信息。

(一)原始会计数据的标准化采集输入和储存

对于原始会计数据的确认、计量、标准化采集和储存,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各企事业单位对业务进行分析,从中查找有规律可循的各类经济业务,并通过公式定义等方式存储于公式库文件之中,而对于少数不经常发生的、无规律可循的经济业务,则暂时采用人工方法加以填制。所以,国内不少软件中都有了各自的模式凭证和自动转账凭证,国外软件也能自动生成各种凭证,例如SAPR/3,能够自动生成和校验各种记账凭证,能将每月必有的、可按一定规律形成的会计凭证全部实行自动生成。

在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GB/T19581-2004)中,已经对记账凭证的数据元素(数据项)进行了规范。所以,可以结合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以网络实时数据采集方式,由各项业务的经办人员操作,根据财会软件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提示和引导,把原始会计数据导入临时数据库。临时数据库中的会计数据,由会计人员确认后,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分类整理和格式转换、存入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数据仓库。会计人员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控制管理,完成原始会计数据的标准化储存工作,用实时更新的数据仓库提“供原汁原味”的会计数据。

会计部门和各类信息使用者(管理、审计、投资、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各自的权限,方便地进入数据仓库的相应层次,运用各自预先准备好的专用软件,自动查阅采集所需的会计数据。

对临时数据库中经济业务的数据格式,在软件的初始化时,需要预先规定统一的标准,写作职称论文并且设置好“默认值”和“必须填写数据”等输入控制参数。对数据仓库的结构、元数据和多维数据模型,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设置。

原始会计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储存,将做到实时、准确、减少冗余,协调电子商务(例如用XML描述的电子单证)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系,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笔者认为:可以在进一步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基础上,参考传统手工会计的“原始凭证”、会计电算化的“记账凭证(”包括模式凭证和自动转账凭证)、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单证,借鉴“会计业务序时簿”,利用电子商务中的方法,根据“事项法”的观点,预先对各种原始会计数据的确认、计量、采集和储存方法,进行标准化的工作。由于这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可以先规定各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再逐步形成地方标准和全国标准。

(二)中间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标准化传递

在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之间,存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格式不兼容的现状,这就导致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自由地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

从1995年开始,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财会信息技术研究会针对中外财务软件着手,研究基于会计核算层面的数据接口规范。该研究一开始就得到上海市财政局会计处、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现上海市信息委)的支持。1997年被批准作为正式科研课题开始研究,1999年开始申请作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开始研究。并于2001年底通过专家鉴定,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2年2月10日,2002年3月15日开始实施。目前,全市已有会计软件公司的近百个产品、几千家企业符合了本标准的要求。

从2002年开始,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财会信息技术研究会又参与到国家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写作英语论文2003年开始,研究工作得到了审计署、财政部领导的支持。经过1年多的努力,2004年9月20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国家标准,2004年11月4日在京公布,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GB/T19581-2004)解决了不同软件的数据格式不兼容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不同软件之间会计数据和信息的传递问题。

例如:在中日合资“摄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些单位,按照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数据接口标准,已经成功地使“立成软件”的数据得到转换;法国“索迪斯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万能财务软件公司”应用由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标准数据接口,将国外软件数据转换成功;由德国“SAP软件公司”与“海天软件公司”共同合作,也已经将上海“麦得龙大型超市”的日常数据转换成功。这证明了不同软件公司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应用《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数据转换和共享;中外软件数据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

所以,各行各业已经积累在各单位计算机中的大量历史的会计数据和信息,都可以在《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的指导下,通过相应的接口软件,进行导出和导入,以便于按照各级权限,对会计数据和信息进行社会化共享和充分加工利用。(三)输出的会计信息的标准化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报表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国内正在研究和借鉴国外资料,研究我国的会计信息方法,形成标准化格式。

其中,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为了企业财务报告而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是应用于财务信息、报表与分析资料等的网络传输格式标准。XBRL为财务机构准备、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和自动交换公开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提供了标准化方法。

目前,XBRL已经由XBRL国际指导委员会倡导并推动其发展,国际上许多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服务与信息供应商等机构已经采用或准备采用该项标准和技术。

在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2004年、2005年、2006年)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上,对于XBRL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相关的研讨。写作留学生论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开始了XBRL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5月正式获准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在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必将建立中国的XBRL标准。从而做到会计信息的标准化。

二、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

解决了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问题之后,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数据维护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的保障之下,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就可以使会计数据和信息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社会各相关权益人之间,按照授予的各级权限,进行真正的社会化共享。

对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资源进行企业内、外部的加工使用,既可以在社会化的广度上,也可以在信息化的深度上进行共享和再加工利用。

(一)在社会化的广度上进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社会经济联系的数据结构是网络状态的,由各个行业的某一类数据向上游搜索,可以到达最初原材料的生产行业(例:采矿业);从一个产品向下游搜索,可以到达各个最终用户(例:消费者)。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范围观察,汇总分析会计数据,能够反映各个行业之间的物资、资金的运动过程,可以在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经济信息统计管理和经济调控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始经营交易数据出发,进行加工处理,不仅可以生成传统的会计信息,而且可以得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物资的供需关系和各个行业之间的资源的动态变化与平衡关系,了解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用于预测经济前景,辅助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监管和调控,为经济建设服务。税收征管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更好地完成税收征管工作。

审计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对原始会计数据、中间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会计信息进行网络化的实时审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环境保护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实时监控和环境会计处理,对“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资源环境改善收益”等数据进行核算和统计分析,及时监控企业、行业与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研究机构、证券信息服务商等上市公司信息的加工者与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对证券交易所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生成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在信息化的深度上进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各个社会机构和单位将按照一定的权限,直接提取社会化共享的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为财务分析系统、财务预测系统、筹资、投资、成本决策支持、股利分配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第一手资料。

各个企业的会计数据和信息包含了企业内、外的资金变化信息和企业之间物资资源联系等的信息。写作毕业论文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企业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可以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需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

在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条件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汇总、归纳、推理,尤其是对多维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可以得到各个层次的财务决策知识。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信用法律体系

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一)从理解会计制度的作用、职能和会计过程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写作毕业论文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其作用主要是为经营者本身服务。现代会计不仅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而且还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有关主体,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贸易伙伴、相关的社会公众等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现代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及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必需的信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与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从一个方面促使会计规范与会计信用规范变成强制性的法律,而不再是一般的商业惯例,会计法也因此被归入经济法范畴而不再是商事法范畴。如果把这一重心理解错了,由此建立起来的结论也就不大可能正确。理解会计对财政收入与宏观调控的意义,是有效构建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关键之一。

一般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和“监督”两项。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监督职能是基于反映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法与会计信用立法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行为制订和提供有效的规则,使会计信息能够正确反映经济活动,并为控制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信息。如果立法不能提供有效规则促使会计行为正确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就会形成会计信息失真,那会计立法就存在缺陷。当然,会计立法完善而有法不依,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工作的过程,从广义上考虑,包括会计信息的记录、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报告的制作、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其他监督等。因此,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最基础部分就是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准则、纪律等,把会计信息形成的整体过程,用法律制度规范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做好这一工作,涉及到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也涉及到如何以法律规范有效、准确地反映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会计和法律方法相结合去实现。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会计政策内容上的缺陷,不可能通过法律方法进行纠正,而必须依靠会计理论去解决。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都是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升华。但有些理论与方法是从国外引进而不是来自于中国的会计实践,因此,会计立法过程中,有必要更多地联系我国会计实践,尤其是在会计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实务界意见,吸收实践经验成果。

(二)从会计主体行为特征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可理解为一种制度,也可理解为一种行为,或者合在一起,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写作硕士论文会计的社会功能,这里是指社会为什么需要会计这样一种制度化的行为。与任何经济制度一样,会计这种制度化的行为不能离开两个方面:即效率和分配。效率,主要是要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同样多的投入,尽可能多地提高产出。效率目标是在投入既定时把社会总财富或总福利这块蛋糕做得最大。而分配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分配这块蛋糕的问题。分配与会计信用相联系,就必须考虑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企业与人之间关系、投资人与国家关系、投资人与企业关系、人与投资人之间关系、国家与政府机关组织的人之间关系等。从间接的影响考虑,还有国家、企业与一般公众,尤其是企业或政府机关组织中职工的关系。如果把制度变迁依其对效率和分配的影响分为以效率提高为目的的“效率性制度变迁”、以分配调整为目的“分配性制度变迁”和既影响效率又影响分配的“混合性制度变迁”,纯粹的效率性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就会最小,因为这种变迁并不会减少什么人的利益,而只可能增加,或只改变相对利益;以利益分配调整为主的分配性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大得多,既得利益阶层会极力阻止变迁的进行;而混合性制度变迁所遇到的阻力,则由其利益分配和效率提高的混合比例决定。在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中,许多制度变迁或制度的实施,都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调整,因此阻力必然会很大。

事实上,效率问题本身就存在着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如企业的效率与国家的效率不同,存在着冲突;不同企业之间的效率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效率之间等等,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要求有效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方面实现激励相容。如果效率激励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避免,相容性越差,失真度就越高。

分配具有与效率冲突相同的问题。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在分配激励方面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同样不可避免,并且,激励的相容性与信息失真成反比。而效率与分配的激励相容性,涉及的则不仅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问题,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问题、体制问题。

效率与分配相互影响,但是,就具体的个人行为来讲,从生活实际现象来看,每个人都更在乎对自己的分配问题,这是人的理性,也正是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写作医学论文或者更准确地说,主体在处理自己内部问题时可能更注重效率,而在处理自己与其他主体关系时,则更侧重分配。因此,从内部来讲,不同层次的主体在考虑自身的效率方面,都有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从外部关系来讲,不管组织还是个人,则更多的是侧重自身在分配中获得更多份额。当效率与分配发生冲突时,自然在选择分配获得更多份额方面有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行为特征决定了会计主体对内倾向于提供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真”信息,而对主体之外,则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多分配的“假”信息。这一结论适用于从个人、组织到国家的各个不同层次主体的行为的解释。许多企业有所谓“真”“假”“两套账”,即对内一套真账,对外一套假账,正是对这一结论的证实。

因此,因效率带来的问题往往被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例如,会计人员在自身利益上讲求效率,如在一定的工资、奖金与升迁机会等总报酬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去完成会计任务,极为讲求投入产出效率;而在处理与组织的关系时,则除了尽可能地省时省力等外,还会尽可能地利用机会去通过提供假信息,而占有组织利益。对企业来讲,则对内可能极讲效率,尽可能节省成本,增加收入;而在处理与国家关系时,则尽可能多报支出,增加

成本,减少收入。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领导、会计监督人员,在处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国家关系时,如果与个人利益相关,则对能够增加个人利益的方式选择上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效率问题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处理好效率问题,其实质是协调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或者说,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就能处理好不同层次的效率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失真,根本上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矛盾造成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构建的根本实质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立法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相容问题。有效的信用法律体系必须既要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体利益分配的相容问题,同时又要有规范的程序和严格有效的执法,以保障立法所确定的利益分配能够有效实现。

(三)从会计信息提供主体的产权特征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的组织结构与产权关系上,可以把会计信息提供主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国家或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国营”型的企业与政府机关,这类组织是典型的“产权主体缺位型”主体,其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问题造成的。与此相对的另一类组织,则是私人独资、合伙及人数有限并由所有者直接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它们是典型的“投机分配型”主体。这一类组织中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通过“投机分配”,损害国家、银行、债权人利益而造成的。而介于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则是中小投资者甚多,而容易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份有限公司型的“所有权与经营分离型”主体。这类企业中“”和“投机”两类问题兼而有之。

在第一类产权缺位型主体中,从领导到会计人员到其他员工,组织财产既是任何人的,也不是任何人的。是任何人的,是因为财产是国家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大部分职工进行生产从而赖以生活的资产;不是任何人的,是因为它是国家资产,谁也不能独自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这类财产,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公地悲剧”的损害。这类企业的领导层或决策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其激励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而获得收入提高、待遇提高和地位升迁的实惠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提高的回报;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通过利用职权而转移企业利益,增加自身私利。前一种是国家希望和鼓励的,后一种则属国家不希望、反对甚至严厉打击的。但究竟哪一种占上风,则完全要看哪一种激励更强有力。对这类主体中的中层或一般员工,也存在着两种激励选择:一是积极奉献,提高收入;一是与管理者处理好关系,不奉献却能同样甚至获得更多收入或实惠。由于对管理者与一般员工都不存在产权问题,在工资收入及奖金激励不公平或奉献与回报不对称时,就必然存在“投机占有”的合作激励。员工以及任何人员,在会计信息真实不能增加自己任何收益,而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对自己造成任何直接损害时,就不可能存在监督会计信息真实的激励。而对会计人员来讲,合作对自己有利,监督对自己无关痛痒时,同样失去监督作用,而剩下的就只能是合作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对“投机分配型”企业而言,产权与投资者、产权与决策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合一的。由于这类企业收入与积累的增加,直接与投资者、决策者的利益相关,一般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型企业中管理层与员工(会计人员)合作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形,因为这类行为受到严格的监督,造成损害也会受到积极的追究。对于这类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激励,主要来自于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逃避税收,获得银行贷款、其他债权人借款等,损害的主要是国家、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这类企业中经常存在比较积极的购买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对这类主体监督的重点,在于资产、成本、收入等信息是否真实、其处理过程是否遵守有关会计法和会计制度及会计规则的问题。

而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型”的企业,则前两类企业存在的问题都存在。但相比产权主体缺位类,产权主体是明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投资人与经理层之间。写作英语论文经理层的经营受到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积极监督,而大股东也受到小股东“用脚投票”方式的积极监督,“问题”导致的损害并不十分严重,而且有比较积极的监督力量。而投机分配激励方面,这类企业依然存在,包括人与大股东合作,以及大股东与人和会计人员合作的激励,但又与投机分配型企业不同。由于人的投机分配行为,收益并不能完全甚至较多的归于自己,而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却要由他承担,因此,大股东的投机分配行为一般受到一定约束。当然,如果人与大股东合作损害小股东利益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或者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小于与大股东合作获得的利益,就另当别论了。

基于以上不同产权类型组织行为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企业产权体制状况是影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企业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就必然构成完善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类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不同的区分。从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去考虑,即从法学的研究方法考虑,则下面两种分类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方面,可以区分为“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等组织在遵守法律强制规定前提下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则是企业等组织不遵守会计法、会计制度和会计规则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从守法意义上,前一类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而后一类是主观上的故意造成的。

第二,从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上,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区分为“主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客观原因,是指那些无法通过法律制度完善消除,或者至少目前不能通过制度完善而消除的,那就只能依靠加强这些方面的会计理论研究来解决。主观因素的会计失真,则是指那些通过制度分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就能解决的会计信息失真。

这两种分类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客观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涉及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法律来解决。主观因素的失真,须从合法与违法方面考虑,法律、会计制度、会计规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是加强执法的问题;而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合理,无法执行的问题,则需要从法律制定和法律健全与完善方面考虑。当然,法律制度的创新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些问题执行的成本太高,就要以制度创新的边际成本与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的平衡为界。

二、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

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利用、监督等全过程来讲,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包括以下方面:(一)针对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立法,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科学性和生成过程的真实性。这方面立法内容,要求按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和环节,做出全面的规定。具体内容应当包括:1.加强关于会计记录规则的立法,明确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制作的原则、方法、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技术本身的科学性,强化有关会计记录、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等规则的确定性、适应性、操作性。2.加强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信息制作过程中的职责、义务,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行为的规范性。3.加强信息报告和披露的内容、要求、频率、范围、标准、格式、地点、获取等方面规则的立法,保证会计信息对企业有关情况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4.加强信息报告与披露过程中非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及违规法律责任的立法,以尽可能减小非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的干扰。5.加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制度建设,使会计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立法互为补充,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立法。会计检查的有效性依赖于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确定会计检查的主体、依据、对象、内容等,保证会计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会计工作人员正当权利的保障立法。会计人员正当权利的有效保障,是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真实的基本条件。必须通过立法保障会计人员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时,正当权益不受损害,尤其是设置相应的机构、程序使其正当权益能够受到有效的保护。

(四)维护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性立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此方面立法主要内容应当包括:1.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及其保护立法。2.干涉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独立的制裁立法。3.对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处罚立法。尤其应当加强资格处罚。4.对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因故意和重大过失违法执业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立法。

(五)会计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国家应当尽快制订会计信用征信和评级立法,为会计征信和评级提供法律依据。通过会计征信体系,建立起企业、会计人员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等遵法守纪的信用记录,对违犯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及会计纪律达到一定记录数量或一定程度的行为人,强化资格罚,强化自我约束。

(六)会计法律责任立法。加强会计信用法律责任立法,主要包括:1.会计技术人员、审计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立法。2.会计主管及领导离任和会计离岗的离职、离任、离岗审计制度立法。3.加强会计领导责任制度立法。写作留学生论文4.加大企业会计违法惩治力度。5.加大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正当权益侵权法律责任。6.明确对会计信息虚假、重大遗漏造成的投资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责任的规定应当充分考虑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和执法资源与执法效率方面的问题,使法律责任的落实具有实在的威慑力。

(七)会计监督立法。会计监督包括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会计信息是企业质量的说明书,而审计则是对作为企业说明书的审查。加强审计制度和准则立法,主要是指就审计主体、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方面加强立法,使审计方法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更为有效。除了审计作为对会计的监督以外,还必须加强其他监督立法。主要应当包括:1.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保障监督立法。2.会计信用评级监督立法。3.会计法律责任监督。4.会计信用征信过程监督立法。5.对审计监督的监管立法。

(八)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专业监督人员等的素质教育立法。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人员、会计有关的各类监督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健全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九)会计行政执法程序立法。会计执法程序立法,是会计实体法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三、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用的外部环境基础

上述九个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完整法律体系理论上应当考虑的必要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外部制度环境为基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依然难以存在。必要的外部制度环境,和会计法律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运行效果,甚至会使整个体系的构建功亏一篑。

张维迎(2002)认为,价值迷失、产权制度缺失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了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影响会计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因素或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一)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经济体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什么样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才算是完善的。会计立法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我国处在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发展程度、所有制结构等快速变化的阶段,会计立法必须以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为依据,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会计立法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不推进,会计立法就很难有效解决会计信息生成、传递、监督过程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

(二)政府行为规范与政府行为信用。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拥有者,国家强制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如果不讲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是一句空话。政府坚持依法治国,遵守法律,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三)执法与司法信用。执法与司法腐败会使有效的法律体系失去意义。法律的有效实施,不仅有赖于公正的执法,而且离不开公正的司法。执法和司法信用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四)产权体制与公司治理。产权明晰,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过多的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产所有者在投资、管理、监督各方面的“缺位”,使经济的整体运行无法有效调整“效率”与“分配”的矛盾,国有投资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就很难治理。对于产权明晰的企业而言,则要加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产权意识、投资责任意识,强化公司治理,强调人的诚信义务,强调投资者对国家的诚信义务,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因“投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张维迎.200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时报,7月12日第4版

张维迎.2003.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999.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维迎.2002.2.1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报

加里.S.贝克.1995.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张五常.2002.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 信用 法律体系

 

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一)从理解会计制度的作用、职能和会计过程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毕业论文 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其作用主要是为经营者本身服务。现代会计不仅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而且还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有关主体,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贸易伙伴、相关的社会公众等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现代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及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必需的信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与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从一个方面促使会计规范与会计信用规范变成强制性的法律,而不再是一般的商业惯例,会计法也因此被归入经济法范畴而不再是商事法范畴。如果把这一重心理解错了,由此建立起来的结论也就不大可能正确。理解会计对财政收入与宏观调控的意义,是有效构建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关键之一。

一般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和“监督”两项。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监督职能是基于反映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法与会计信用立法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行为制订和提供有效的规则,使会计信息能够正确反映经济活动,并为控制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信息。如果立法不能提供有效规则促使会计行为正确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就会形成会计信息失真,那会计立法就存在缺陷。当然,会计立法完善而有法不依,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工作的过程,从广义上考虑,包括会计信息的记录、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报告的制作、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其他监督等。因此,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最基础部分就是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准则、纪律等,把会计信息形成的整体过程,用法律制度规范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做好这一工作,涉及到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也涉及到如何以法律规范有效、准确地反映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会计和法律方法相结合去实现。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会计政策内容上的缺陷,不可能通过法律方法进行纠正,而必须依靠会计理论去解决。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都是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升华。但有些理论与方法是从国外引进而不是来自于中国的会计实践,因此,会计立法过程中,有必要更多地联系我国会计实践,尤其是在会计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实务界意见,吸收实践经验成果。

(二)从会计主体行为特征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可理解为一种制度,也可理解为一种行为,或者合在一起,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硕士论文 会计的社会功能,这里是指社会为什么需要会计这样一种制度化的行为。与任何经济制度一样,会计这种制度化的行为不能离开两个方面:即效率和分配。效率,主要是要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同样多的投入,尽可能多地提高产出。效率目标是在投入既定时把社会总财富或总福利这块蛋糕做得最大。而分配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分配这块蛋糕的问题。分配与会计信用相联系,就必须考虑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企业与人之间关系、投资人与国家关系、投资人与企业关系、人与投资人之间关系、国家与政府机关组织的人之间关系等。从间接的影响考虑,还有国家、企业与一般公众,尤其是企业或政府机关组织中职工的关系。如果把制度变迁依其对效率和分配的影响分为以效率提高为目的的“效率性制度变迁”、以分配调整为目的“分配性制度变迁”和既影响效率又影响分配的“混合性制度变迁”,纯粹的效率性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就会最小,因为这种变迁并不会减少什么人的利益,而只可能增加,或只改变相对利益;以利益分配调整为主的分配性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大得多,既得利益阶层会极力阻止变迁的进行;而混合性制度变迁所遇到的阻力,则由其利益分配和效率提高的混合比例决定。在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中,许多制度变迁或制度的实施,都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调整,因此阻力必然会很大。

事实上,效率问题本身就存在着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如企业的效率与国家的效率不同,存在着冲突;不同企业之间的效率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效率之间等等,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要求有效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方面实现激励相容。如果效率激励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避免,相容性越差,失真度就越高。

分配具有与效率冲突相同的问题。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在分配激励方面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同样不可避免,并且,激励的相容性与信息失真成反比。而效率与分配的激励相容性,涉及的则不仅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问题,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问题、体制问题。

效率与分配相互影响,但是,就具体的个人行为来讲,从生活实际现象来看,每个人都更在乎对自己的分配问题,这是人的理性,也正是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医学论文 或者更准确地说,主体在处理自己内部问题时可能更注重效率,而在处理自己与其他主体关系时,则更侧重分配。因此,从内部来讲,不同层次的主体在考虑自身的效率方面,都有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从外部关系来讲,不管组织还是个人,则更多的是侧重自身在分配中获得更多份额。当效率与分配发生冲突时,自然在选择分配获得更多份额方面有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行为特征决定了会计主体对内倾向于提供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真”信息,而对主体之外,则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多分配的“假”信息。这一结论适用于从个人、组织到国家的各个不同层次主体的行为的解释。许多企业有所谓“真”“假”“两套账”,即对内一套真账,对外一套假账,正是对这一结论的证实。

因此,因效率带来的问题往往被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例如,会计人员在自身利益上讲求效率,如在一定的工资、奖金与升迁机会等总报酬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去完成会计任务,极为讲求投入产出效率;而在处理与组织的关系时,则除了尽可能地省时省力等外,还会尽可能地利用机会去通过提供假信息,而占有组织利益。对企业来讲,则对内可能极讲效率,尽可能节省成本,增加收入;而在处理与国家关系时,则尽可能多报支出,增加

成本,减少收入。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领导、会计监督人员,在处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国家关系时,如果与个人利益相关,则对能够增加个人利益的方式选择上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效率问题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处理好效率问题,其实质是协调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或者说,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就能处理好不同层次的效率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失真,根本上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矛盾造成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构建的根本实质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立法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相容问题。有效的信用法律体系必须既要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体利益分配的相容问题,同时又要有规范的程序和严格有效的执法,以保障立法所确定的利益分配能够有效实现。

(三)从会计信息提供主体的产权特征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的组织结构与产权关系上,可以把会计信息提供主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国家或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国营”型的企业与政府机关,这类组织是典型的“产权主体缺位型”主体,其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问题造成的。与此相对的另一类组织,则是私人独资、合伙及人数有限并由所有者直接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它们是典型的“投机分配型”主体。这一类组织中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通过“投机分配”,损害国家、银行、债权人利益而造成的。而介于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则是中小投资者甚多,而容易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份有限公司型的“所有权与经营分离型”主体。这类企业中“”和“投机”两类问题兼而有之。

在第一类产权缺位型主体中,从领导到会计人员到其他员工,组织财产既是任何人的,也不是任何人的。是任何人的,是因为财产是国家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大部分职工进行生产从而赖以生活的资产;不是任何人的,是因为它是国家资产,谁也不能独自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这类财产,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公地悲剧”的损害。这类企业的领导层或决策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其激励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而获得收入提高、待遇提高和地位升迁的实惠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提高的回报;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通过利用职权而转移企业利益,增加自身私利。前一种是国家希望和鼓励的,后一种则属国家不希望、反对甚至严厉打击的。但究竟哪一种占上风,则完全要看哪一种激励更强有力。对这类主体中的中层或一般员工,也存在着两种激励选择:一是积极奉献,提高收入;一是与管理者处理好关系,不奉献却能同样甚至获得更多收入或实惠。由于对管理者与一般员工都不存在产权问题,在工资收入及奖金激励不公平或奉献与回报不对称时,就必然存在“投机占有”的合作激励。员工以及任何人员,在会计信息真实不能增加自己任何收益,而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对自己造成任何直接损害时,就不可能存在监督会计信息真实的激励。而对会计人员来讲,合作对自己有利,监督对自己无关痛痒时,同样失去监督作用,而剩下的就只能是合作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对“投机分配型”企业而言,产权与投资者、产权与决策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合一的。由于这类企业收入与积累的增加,直接与投资者、决策者的利益相关,一般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型企业中管理层与员工(会计人员)合作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形,因为这类行为受到严格的监督,造成损害也会受到积极的追究。对于这类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激励,主要来自于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逃避税收,获得银行贷款、其他债权人借款等,损害的主要是国家、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这类企业中经常存在比较积极的购买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对这类主体监督的重点,在于资产、成本、收入等信息是否真实、其处理过程是否遵守有关会计法和会计制度及会计规则的问题。

而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型”的企业,则前两类企业存在的问题都存在。但相比产权主体缺位类,产权主体是明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投资人与经理层之间。英语论文经理层的经营受到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积极监督,而大股东也受到小股东“用脚投票”方式的积极监督,“问题”导致的损害并不十分严重,而且有比较积极的监督力量。而投机分配激励方面,这类企业依然存在,包括人与大股东合作,以及大股东与人和会计人员合作的激励,但又与投机分配型企业不同。由于人的投机分配行为,收益并不能完全甚至较多的归于自己,而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却要由他承担,因此,大股东的投机分配行为一般受到一定约束。当然,如果人与大股东合作损害小股东利益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或者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小于与大股东合作获得的利益,就另当别论了。

基于以上不同产权类型组织行为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企业产权体制状况是影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企业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就必然构成完善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类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不同的区分。从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去考虑,即从法学的研究方法考虑,则下面两种分类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方面,可以区分为“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等组织在遵守法律强制规定前提下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则是企业等组织不遵守会计法、会计制度和会计规则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从守法意义上,前一类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而后一类是主观上的故意造成的。

第二,从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上,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区分为“主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客观原因,是指那些无法通过法律制度完善消除,或者至少目前不能通过制度完善而消除的,那就只能依靠加强这些方面的会计理论研究来解决。主观因素的会计失真,则是指那些通过制度分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就能解决的会计信息失真。

这两种分类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客观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涉及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法律来解决。主观因素的失真,须从合法与违法方面考虑,法律、会计制度、会计规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是加强执法的问题;而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合理,无法执行的问题,则需要从法律制定和法律健全与完善方面考虑。当然,法律制度的创新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些问题执行的成本太高,就要以制度创新的边际成本与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的平衡为界。

二、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

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利用、监督等全过程来讲,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一)针对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立法,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科学性和生成过程的真实性。这方面立法内容,要求按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和环节,做出全面的规定。具体内容应当包括: 1.加强关于会计记录规则的立法,明确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制作的原则、方法、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技术本身的科学性,强化有关会计记录、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等规则的确定性、适应性、操作性。2.加强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信息制作过程中的职责、义务,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行为的规范性。3.加强信息报告和披露的内容、要求、频率、范围、标准、格式、地点、获取等方面规则的立法,保证会计信息对企业有关情况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4.加强信息报告与披露过程中非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及违规法律责任的立法,以尽可能减小非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的干扰。5.加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制度建设,使会计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立法互为补充,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立法。会计检查的有效性依赖于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确定会计检查的主体、依据、对象、内容等,保证会计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会计工作人员正当权利的保障立法。会计人员正当权利的有效保障,是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真实的基本条件。必须通过立法保障会计人员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时,正当权益不受损害,尤其是设置相应的机构、程序使其正当权益能够受到有效的保护。

(四)维护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性立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此方面立法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及其保护立法。2.干涉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独立性行为的制裁立法。3.对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处罚立法。尤其应当加强资格处罚。4.对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因故意和重大过失违法执业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立法。

(五)会计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国家应当尽快制订会计信用征信和评级立法,为会计征信和评级提供法律依据。通过会计征信体系,建立起企业、会计人员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等遵法守纪的信用记录,对违犯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及会计纪律达到一定记录数量或一定程度的行为人,强化资格罚,强化自我约束。

(六)会计法律责任立法。加强会计信用法律责任立法,主要包括: 1.会计技术人员、审计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立法。2.会计主管及领导离任和会计离岗的离职、离任、离岗审计制度立法。3.加强会计领导责任制度立法。留学生论文 4.加大企业会计违法惩治力度。5.加大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正当权益侵权法律责任。6.明确对会计信息虚假、重大遗漏造成的投资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责任的规定应当充分考虑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和执法资源与执法效率方面的问题,使法律责任的落实具有实在的威慑力。

(七)会计监督立法。会计监督包括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会计信息是企业质量的说明书,而审计则是对作为企业说明书的审查。加强审计制度和准则立法,主要是指就审计主体、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方面加强立法,使审计方法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更为有效。除了审计作为对会计的监督以外,还必须加强其他监督立法。主要应当包括: 1.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保障监督立法。2.会计信用评级监督立法。3.会计法律责任监督。4.会计信用征信过程监督立法。5.对审计监督的监管立法。

(八)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专业监督人员等的素质教育立法。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人员、会计有关的各类监督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健全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九)会计行政执法程序立法。会计执法程序立法,是会计实体法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三、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用的外部环境基础

上述九个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完整法律体系理论上应当考虑的必要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外部制度环境为基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依然难以存在。必要的外部制度环境,和会计法律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运行效果,甚至会使整个体系的构建功亏一篑。

张维迎(2002)认为,价值迷失、产权制度缺失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了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影响会计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因素或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一)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经济体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什么样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才算是完善的。会计立法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我国处在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发展程度、所有制结构等快速变化的阶段,会计立法必须以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为依据,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会计立法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不推进,会计立法就很难有效解决会计信息生成、传递、监督过程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

(二)政府行为规范与政府行为信用。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拥有者,国家强制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如果不讲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是一句空话。政府坚持依法治国,遵守法律,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三)执法与司法信用。执法与司法腐败会使有效的法律体系失去意义。法律的有效实施,不仅有赖于公正的执法,而且离不开公正的司法。执法和司法信用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四)产权体制与公司治理。产权明晰,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过多的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产所有者在投资、管理、监督各方面的“缺位”,使经济的整体运行无法有效调整“效率”与“分配”的矛盾,国有投资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就很难治理。对于产权明晰的企业而言,则要加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产权意识、投资责任意识,强化公司治理,强调人的诚信义务,强调投资者对国家的诚信义务,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因“投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张维迎. 200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时报, 7月12日第4版

张维迎. 2003.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1999.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维迎. 2002. 2. 1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报

加里. s.贝克. 1995.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等. 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张五常. 2002.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