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数据库、信息存储、全文检索等技术手段,将传统介质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文件、声像文件转换成数字信息,并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库。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主要包含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检验、数据备份等环节。档案数字化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档案数字化前要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鉴定,以档案重要与非重要、利用次数的多与少、编研资料的量大与量小来决定是否引用档案全文、加工范围及先后次序。
二是保证数字档案质量,随时进行档案信息库的抽查,查看其是否保持了档案的原貌、字迹是否清楚不失真、亮度是否适当、有无错扫和漏扫、图像质量有问题的要确定是否重新扫描等,及时删除失效数据,增补新的数据,做到定期的数据维护。
三是档案数据制作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即明确规定著录上的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格式上的著录项目及排列次序、检索上语言的主题词和分类表及对著录标引结果审校的统一,做到著录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使之不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科学价值、载体的物质形态,而且还揭示了档案的保管状态和档案信息检索的线索,指明档案来源、出处和存放位置,既能帮助保管人员了解馆藏情况和保管档案,又能方便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查找利用档案。
四是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自觉遵守各项档案数字化安全制度;技术上要以先进、有效、安全的技术作保障,如对加密的档案通过对用户分类、数据分类、审计功能和数据加密等方法来进行有效的保护,运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技术来加强数字化档案著作权、隐私权的保护,并做好档案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到一式两份,以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五是定期对档案软硬件平台进行升级,使用仿真、复制、再生性保存、迁移等技术方法,持续地保存数字档案。
档案信息网络化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档案的收藏量增加、载体形式多样化、需求面扩大、利用系统性和时效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例如,我校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以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和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已进步不少,能够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但至今使用的是单机版软件,查找不方便,信息资源还不能共享。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和档案部门提供全面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都要求档案信息的网络化。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档案信息的采集、核对、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都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实现,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档案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在2002年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战略规划。2006年《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其指导思想便是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列为“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中的重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样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以阐述。
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主要包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网站等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管理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系统建设。建立档案网站,档案信息,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是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首先是需要建立档案网站,使人们能够在网上“看”到这个档案部门,进而利用所提供的各种档案信息。要认真考虑哪些档案信息能够上网,哪些不能上网;哪些信息是无偿利用,哪些信息必须进行权限和费用等方面的控制使用,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处理。将准备好的档案信息分类,系统有机地组织起来,确定以静态页面还是以数据库形式,归入相应的栏目。二是对网络系统运行维护。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的逐步发展,对系统还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升级、扩充。定期检查已著录标引的数据质量,不断补充新的数据。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障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要完善安全保障的技术措施,提高在网络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可将内部网和外部网在物理上加以分隔,内部网还可以隔离成不同网段,以保证网络档案信息范围,减少各部系统之间被正面攻击的机会。利用防火墙过滤通过的数据包,拒绝那些试图违反安全约束的包,保证网络边际安全。可以通过身份证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便利化。
文档信息一体化
在传统档案学中,以“归档”为界限,将同一事物按两个时期分为“文件阶段”和“档案阶段”,文件与档案同源一体。长期以来,由于文件与档案工作实现分块管理,文件到档案的转化和衔接过程不顺利,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顺畅衔接和有效利用,数据要辗转多次输入,使得工作人员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较低。文件和档案工作之间不能及时地实现交流与反馈,部分割裂了文件与档案之间本应该存在的联系,档案信息与原有的文件信息存在某些失真,典型表现如收集不齐全,标引深度不好掌握,目录编制不科学,难以反映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化时代,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文件从起草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可以在同一工具系统上完成,模糊了传统文档管理将“归档”作为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因此,档案界提出了文件工作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即“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文档一体化就是从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全局出发,满足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律,通过信息技术将其有机联系起来,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组成综合的管理系统,对文件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控制、加工、传输,实现从文件生成制发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采取文档一体化模式,特别是使用文档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可方便做到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并在从文件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使档案收集更加完整、系统、便捷、准确、安全,源头上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信息技术可有效实行和实现文档一体化,满足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和档案信息服务的需要。
实现文档一体化有两种模式。一为部门内部文档管理一体化,实现文件处理、登记、分类立卷、著录标引同步完成。二为部门间结构和职能一体化,设置统一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的实体性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一组织管理各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在实行文档一体化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理顺管理体制,保证文档各管理部门能从横向与纵向之间相互联系,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保证实现文档工作的整体优化。二是要加强标准化与质量建设,应统一、强化和有效执行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明确各自负责,制定和实施文档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三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与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融合,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四是要切实增加办公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配置和优化基本的办公设施。总之,各个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文档一体化模式和步骤,实现文档部门管理工作的平滑结合。
档案人员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作为社会的基础性原生信息源需要得到深入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档案管理作为社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应该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进行变革。需要把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应用到档案工作中,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驾驭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内涵和手段的深刻变革,其内涵不仅是实物对象,其手段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计算机化,其目标也不是单纯的档案知识馆藏化,而是要用科学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方法,更加全面、方便、简洁地服务社会。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相应的学科知识,了解分管档案所涉及的内容,准确分类编写档案,能合理地综合使用开发档案,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操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化适应能力,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
创新实验室可以供教师及学生进行各种实验预习、复习及科学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的保证。为了使实验室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创新实验室成立了管理机构,实验室以社团的形式每年从涉电类专业招聘管理人员与普通成员,招聘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值班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及图书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保证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是本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效果较显著的制度;实验经费统一由管理部管理,指导教师组负责制,实验室通过对外家电维修、网络承接电子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每年创收约6万,其中百分之50%用于学生工作报酬,20%用于采购耗材与实验设备维修及购买图书资料,20%用于对外交流培训学习,10%作为社团活动经费。
二、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展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够得到技术的培训与锻炼,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总结: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舞台。近年来,在创新实验室的影响下,我院学生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专业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成果有:
(1)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主要体现为学生在创新实验室通过提前预习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准备时间减少、实验设备损坏率降低、实验正确率提高。
(2)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项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创新实验室成员2013年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项。
(3)对口专业就业比例提高。据历年7月份就业统计,2008年对口专业就业率为25%,2010年为42%,2013年达到了61%。
创新实验室可以供教师及学生进行各种实验预习、复习及科学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的保证。为了使实验室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创新实验室成立了管理机构,实验室以社团的形式每年从涉电类专业招聘管理人员与普通成员,招聘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值班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及图书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保证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是本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效果较显著的制度;实验经费统一由管理部管理,指导教师组负责制,实验室通过对外家电维修、网络承接电子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每年创收约6万,其中百分之50%用于学生工作报酬,20%用于采购耗材与实验设备维修及购买图书资料,20%用于对外交流培训学习,10%作为社团活动经费。
二、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展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够得到技术的培训与锻炼,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总结: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舞台。近年来,在创新实验室的影响下,我院学生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专业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成果有:
(1)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主要体现为学生在创新实验室通过提前预习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准备时间减少、实验设备损坏率降低、实验正确率提高。
(2)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项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创新实验室成员2013年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项。
(3)对口专业就业比例提高。据历年7月份就业统计,2008年对口专业就业率为25%,2010年为42%,2013年达到了61%。
三、结语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发展已进入综合质量管理的新阶段。“零缺陷”作为综合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正不断被接受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它为核心开展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文章对“零缺陷”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它对企业原有管理方式的影响,探索“零缺陷”管理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零缺陷;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零缺陷”即为“无缺点”,即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让事情完全符合要求。“零缺陷”管理就是帮助企业建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经营系统,把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作为从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事半功倍、消除浪费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在推行过程中形成企业文化。
1“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应用现状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业把人看成组织的主体,把人的态度放在比技术更重要的立场来思考,并且坚信随着人素质的提升一定能够提前预防缺陷和主动改进缺陷。利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方案,管理企业,使生产与管理的各人员实现业务的优化,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要求管理者关注顾客、员工和供应商的需求,从最初工作的开始,直到所有工作结束,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形成预防系统,不依赖事后检测发现问题。国内很多企业运用“零缺陷”管理方法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1.1文化观念存在差异
“零缺陷”管理坚信“零容忍”,1%的失误会带来100%的失败,它要求各项工作必须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不允许出现“差不多就行”,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行为模式上大多用固定的思维方式思考,讲究“中庸”,灵活应对,认为“差不多”即可。两种管理方式的文化理念互为冲突,导致“零缺陷”在国内企业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需要营造“零缺陷”氛围,采取逐步渗透方式推行。
1.2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企业的急功近利、项目管理、应付差事、安于现状等。首先,“零缺陷”管理认为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要求全过程受控,每个环节和层级都必须建立管理规则并落实到位,确保最后的生产结果,做到一次成型。有些企业虽然把大量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但总是只看到短期效益,忽视制度和标准的长期作用,导致管理带来的收益较少,最终放弃“零缺陷”的管理方式;其次,“零缺陷”管理单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整个组织共同协作。但一部分企业更加习惯于把“零缺陷”管理作为一个项目,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行,明确划分给某一个部门,造成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精力不足,推行进展缓慢,不利于管理方案的落实;再次,还有一些企业认为“零缺陷”管理只是一时的改革,改革结束后,管理方法可以不再使用,让其在企业中的推行只是一时之风,变成形式;最后,大部分企业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接受新理论,常以资源不足为由,不再坚持“零缺陷”管理方法。而“零缺陷”需要企业使用最好的资源,调动每一位员工参与,使其成为组织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地生根,行之有效。
1.3执行出现失误
“零缺陷”管理的应用要求每项工作必须按规程或标准进行,不出现任何瑕疵,所以有些企业执行中一旦发现上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要停止后续工作,组织讨论,这无疑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执行的阻碍。实际上,“零缺陷”管理要求每个部分都必须有对误差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措施,保证差错不延续,而且能够提前消除。
2“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推行中优化与实践
推行“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与流程,创新管理制度,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2.1构建“零缺陷”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质量文化。“零缺陷”文化就是以“零缺陷”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吸取和采纳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突出组织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宗旨,构建质量文化。在推行中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改变价值观,用“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生产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一次性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让组织变成一个整体,建立员工、企业、供应商与顾客的循环系统,生产出绿色的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还要建立工序间的运行机制,通过确保上一道工序的质量,让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用下一道工序检验上一道工序,让企业内的每位员工都把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责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使“零缺陷”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文化。
2.2创新管理方式与流程
“零缺陷”的有效推行离不开管理创新,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管理创新,让产品事后检验变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从保证数量转变为确保质量,让顾客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导,强化每位员工的质量责任意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
2.3创新管理制度
“零缺陷”的落地离不开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创新,让企业文化与制度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管理体制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基础管理的水平。努力形成一套齐全、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和验证,同时建立制度自身的制定和完善机制,能够让企业不再是质量管理,而是质量经营。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让管理向信息化转变,保证企业的管理有据可依,丰富文化的内涵,让制度与管理相统一。
2.4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
通过“零缺陷”的推行,让员工对质量管理有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只有改变员工的心智与价值观,树立楷模与角色典范,才能使“零缺陷”内化于心,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和谐文化氛围。可以采用聘请专家,到企业进行演讲的方式,使员工掌握或基本掌握“零缺陷”理念,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同时,在推行中挖掘优秀质量管理人才,为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队伍,打下人才基础。
2.5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参与“零缺陷”的积极性,有利于产生执行动力。以质量标准为基础建立的考核制度,使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形成,都处于实时监管状态,让质量与薪酬联动,有助于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在考核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下,会产生强烈的“零缺陷”文化氛围,置身其中,别无选择,达到“物化于境”的目的。
3“零缺陷”质量管理推行应用的要点
小质量靠技术,大质量靠文化。“零缺陷”的推行与应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准目标,从多个选项中找到合适的内容,进行识别,消除文化间的差异与思想上的误解,即“零缺陷”管理的应用,需要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心态。人们的思想经常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懈怠、放松,随之出现失误。所以必须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零缺陷”管理。同时还要坚持“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充分利用各类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零缺陷”推行思路。
4结语
文章介绍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它在企业应用的现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优化与推行的方法。提出实践“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的观点。通过努力营造“零缺陷”文化氛围,持续改进、优化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推行“零缺陷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J].中国勘察设计,2014,(2).
[2]胡艳.企业推行零缺陷管理探讨[J].才智,2012,(35).
[3]杨敏.“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应用实施探索[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2014.
[4]崔文峰,宋丹.零缺陷质量管理在石化企业的探索和实践[J].标准科学,2014,(5).
[5]吕光明,赵新华,孟庆续,李春海.“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潘西煤矿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4,(0).
[6]潘彦伶.推行“零缺陷”质量管理追求卓越品质[J].大众科技,2010,(3).
[7]岳玉山,曹学良,李保田,巩玉梅.推行“零缺陷”管理创建企业质量文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23(10).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
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
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
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
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
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行政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和进步,我国行政单位体制改革也随之得到了深化,以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当做前提的财政管理机制,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指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财务制度、政策、方针以及法规等,有计划的对资金进行运用、筹集以及分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对财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事业任务和计划能够顺利的完成。
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2.1、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单位财务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形同虚设,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会计制度也不健全,并缺失相关的监督制约制度,普遍存在随意调用资金的现象。
2.2、缺失有效的预算执行能力。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预算主要是为了科学规范的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和财务收入进行统筹管理。这就致使财务预算制度一定具有约束性以及强制性,但就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形式而言,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其普遍存在着预算超支以及支出混乱等现象,以此使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的社会公信力被大大的降低。
2.3、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体制。第一,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的管理资产资源配置,还缺失合理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第二,没有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配置,投入资金利用效率低,致使资金投入严重的超出预算;第三,资产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第四,没有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手段,还具有着严重的资产流失以及资产虚增等现象。
3、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如果想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则需要使人力资源具备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事业单位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意识着手,这就需要事业单位不断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工作以及在岗培训工作,以此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事业单位可以选取完善奖励机制以及培训机制等方面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创设良好管理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加入其中,以此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行政单位还需要从完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为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职能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还需要足够的尊重员工,并积极的鼓励员工不断的对工作进行创新,积极的奖励具有贡献的员工,以此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并潜移默化的推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的完善、科学和先进。
3.2、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可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但是在实际部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来对管理细则以及管理资源配置进行制定,主要囊括了执行方案、资金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经费支出监督等财务控制制度。实行以上制度需要涵盖行政单位的所有部分和所有工作环节,并制定相关的操作细则。制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严格的对国家法律规定进行遵循,并把此当做标准来对工作规章制度进行细化,以此使相关的资金定额以及项目工资被控制在标准之内。第二,还需要不断的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财务风险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而财务监督机制需要把量化形式当做标准,杜绝出现形式化,从而让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着更高的操作性。
3.3、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需要在对国家制定的资产管理法规以及法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制定,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环节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从而为资产管理配置提高合理的资源支持。提高固定资产的盘查规划,并制定年度、周以及季度的审查细则以及资产管理预算。不断的对固定资产制度进行强化,在责任落实到人以及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对所有部门具有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明确。
3.4、构建合理有效的监察机制。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需要把国有资产的利用和分配当做重点,构建相关的国有资产监控制度,实现财、实一致。还需要构建健全的国有资产审批制度,设置专门的小组对重大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在资产得到批准的前提下,保证国有资产具有的完整性得以落实。强调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机构统一,则可以使专项设备具有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
4、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具有着独特的历史因素,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改善,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以此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财务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罗晓文,李彦敏.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财会通讯,2006(08).
[2]郭祥林,陈双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3]吴岚.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
关键词:科技新星计划 交叉学科 现状 问题
一、交叉学科资助现状
1.设立的背景与目的
作为新星计划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启动实施有其客观性。新星计划是一项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专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选拔、培养、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入选人员的培养和服务,除对入选新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资助外,新星计划还定期组织专门面向科技新星的培训交流活动,例如科技新星交流大会(每年春冬两次)、英语技能培训班、学术沙龙、实地参观考查等,供新星自愿选择参加。此外,新星计划还通过建设“北京科技创新论坛”和“科技新星QQ群、微信群”等方式,促进新星间的沟通交流。长期的沟通和交流,入选新星们不断进行着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仅增加了自身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水平,也逐步有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并自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鼓励科研创新,促进交流合作,市科委于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交叉学科合作项目,对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符合首都重点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资助。
2.组织管理方式及演变
(1)组织管理
北京市科委人事教育处是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主管部门,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助下,具体负责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中,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协助项目的申报、选拔、考核评价、验收、信息管理工作。
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一般的项目管理方式并无太大差别,分为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开展、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等流程。同时因是合作项目,要求合作双方在项目立项前自主签署“合作双方科研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任务分工与责任、经费分配、成果分配、协议的生效变更与解除条件等方面内容。
(2)项目申报
市科委人教处每年根据工作具体安排,择机申报通知,并下发至历年入选单位负责人手中,由单位负责通知有申报意愿的新星自行组织申报。申报通知规定了资助的具体要求,历年申报要求大致相近,略有微调。
资助对象范围: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是新星计划的一项延伸工作,因此申请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要求申报人和合作人应为历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 资助年限及额度:自实施至今,交叉学科合作项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统一规定资助年限为一年,经费10万元左右,允许申报人和合作人所在单位进行经费匹配。
资助课题要求: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体现创新、强调应用”,因此实施以来,对申报项目的要求一直是“应属自然科学领域,为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应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但在课题符合方向方面,一直都有微小变化,但总体要求体现“符合首都阶段发展特征和要求”的特点。同时,历年均要求“项目申报人与合作人均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合作条件和基础,各自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团队。”
资助原则:优先资助原则,作为一项竞争性课题研究项目,交叉学科合作优先资助体现设置目的的优秀项目。历年的申报通知虽整体体现“综合素质高、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的原则,但仍有细微差别。
项目评审:申报结束后,进行项目评审工作。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评审最初采取两段式评审方式,即先由科委专业处室评审项目是否符合北京市及科委重点发展方向,再组织专家会议评审,对项目本身进行评价,最后选出优秀项目进行资助。2015年的评审,取消了专业处室评审,直接进行专家会议评审。
项目结题: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结题与一般的科研项目结题并无二致,采取“项目组答辩+专家提问”的验收方式。但是在选择结题评审专家的构成方面存在反复,“领域专家+处室专家”的最初构成形式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
后续管理:根据结题时专家意见,择优将项目进行推广,主要是面向科委各个专业处室。
3.实施情况
截至2015年,市科委共接受交叉合作项目申报225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具体如下:
(1)申报项目概况
申报项目数量情况:2012年度,共接受申报项目99项;2013年申报项目为56项,2014年这一数字为45项,至2015年度,申报项目仅为25项。呈逐年递减态势。
涉及单位情况:从历年的申报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是申报的主体,每年的申报都占据75%以上的份额,在2015年度甚至达到94%的比例,相比较而言企业的申报量很少,并且多数企业作为合作方进行申报。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也是全部申报项目的主体。从历年申报的数据来看,事业单位间的合作占据75%及以上的比例,企业和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占比很小。
申报人员情况:从申报人员入选年度来看,主要为02年以后的新星之间的合作,老星带新星情况不普遍。从历年申报的人员来看,申报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共有24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5.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8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7%,大部分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从申报双方入选时间跨度来看,合作双方入选年度跨度超过3年的,有37项,占总申报数的16.4%,入选年度跨度小于3年的,有188项,占总数的83.6%。可以看出,合作双方时间跨度较为集中,多数合作是相邻3年以内的合作,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占据主导。
从申报人员结题情况分析,四年中,已结题的人数比例为50.2%,其中申报人结题占申报人所有人数的比例为55.6%,其中从2015年要求申报人全部结题。
申报领域情况:从历年申报情况来看,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涉及学科多,按照首都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环境工程、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含中医)、建筑设计与工程、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主要为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但一半左右的申报项目多为相近或同领域间的合作,这样的现象也涉及到对于交叉学科合作的标准设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具体来看,医疗卫生领域间或与其他领域间的合作较多,其次是电子信息、农业、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
(2)入选项目概况
截至目前,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
入选项目数量情况: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目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每年的资助规模为10项。
入选单位情况:入选项目共涉及44家单位。其中涉及企业5家,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有2个项目入选,其余企业单位均为1次。涉及事业单位39家,医疗机构共涉及17家单位,其中项目相对集中在总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中。高校共涉及12单位,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入选项目较多,分别为4项和3项。院所共涉及10家单位、中科院、军科院系统入选项目较多。
入选年份情况:绝大多数入选者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计划的。入选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仅有1项,占总入选数的3.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3项,占总入选数的10%,剩余26个项目均是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与申报项目情况一致,超过80%的项目的合作双方入选新星计划年度跨度小于3年。特别值得一提,2014年入选项目“乳腺组织和血液中PGRMC1检测方法及与雌孕激素相关乳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为两位1995年入选新星合作申请。
入选学科情况:从历年入选项目的研究领域来看,学科范围广,跨度较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均有涉及。
具体分析看,医疗卫生(含中医)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较多,有14项。其次是电子信息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材料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制造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5项,农业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3项,城市建设与安全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2项,环境工程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1项。
除“高速铁路异构无线通信网络自优化研究”(信息领域交叉)、“重组胸腺素b4滴眼液剂型研究”(生物医药领域交叉)、“血清miRNA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医学领域)3项为相同或相近领域间的交叉之外,其余入选项目之间的交叉跨度较广,体现了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设置目的。
(3)实施效果
目前,交叉学科课题资助项目已结题30项。本报告分析了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包含成果的实际产出,如研究报告、专利、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后续资助,如依托交叉资助项目新申报课题;个人成长方面,如晋升、社会兼职、培养人才等;以及成果本身的推广,如媒体报道、同行交流、应用示范、商业转化等方面。
成果产出情况:交叉学科课题资助目前的周期为1年。根据对结题项目的统计,在资助期,几乎所有项目都发表过学术论文,平均1.75篇(其中74.8%的人发表过SCI/EI论文,平均0.74篇);49.3%的项目申请过专利,平均1.3件;47%的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人均0.9次。
成果的后续资助情况:依托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后续又申报过相关的科研项目平均为1.43项。与此同时,超过70%的研究项目,后续都有持续研究的计划。
入选人的个人成长情况:一些入选者在项目执行期间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学术任职,平均来看,约有40%左右的入选者获得了新的不同层次的社会任职。
成果推广情况:实际调研发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的案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委没有后续支持计划,也未积极促进较好的成果向科委专业处室推荐;二是,入选者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成果转化能力和经验,同时成果本身多数处于预探索阶段,成果持续跟进的成功案例很少。
但也有部分项目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成果推广效益。例如2014年入选课题《基于TD-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在2015年3月两会期间,央视专题采访报道,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经济频道、新闻频道两会特别报道,创两会期间收视率新高)。同时,在中国通信网、CTI论坛大唐电信集团官网、大唐移动官网等网络媒体也持续报道,另外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多次合作交流。同时,该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示范,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一站式诊疗、用药指导、健康监护、康复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干预等医疗性健康服务,以及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非医疗性的健康相关服务。
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从实施情况来看,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在新星群体里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星们对此项目比较推崇,认为项目的推出十分有必要。但是实际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认为,结合目前实际,应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项目定位
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项目定位应作出如下调整:一是,预探索研究项目与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项目,均应纳入资助范围。具体应资助如下两类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交叉领域新科学发现或新方法,需要尽快明确转化与应用可行性的项目;紧密结合北京市科技发展需求,以各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目标的预探索项目。二是,交叉学科应旨在鼓励、引导、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新星计划入选人员进行合作。合作双方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研究领域应存在一定差异。
2.项目评价
在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上做出如下设置:一是,评价指标。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评价指标应处处体现交叉性。一级指标设置为:项目研究意义是否合理可行、研究者本身是否具备完成项目指标的素质、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是否具备、科研环境是否完备充足。二级三级指标应根据实际再具体确定。二是,评审方式。采取互动式评审。评审专家直接向申请者提出问题,在与申请者问答的过程中,评审专家进一步向申请者提出自己的意见。申请者可以对评审专家的意见予以回应,或对申请进行修改以完善其项目申请。最终由评审专家对修改后的申请作出评审意见供资助部门参考。三是,评审专家组成。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组成,注重专家领域的覆盖性。专家无人数限制,目的是充分涵盖申报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方向,并在评审中注重交流和探讨。
3.项目管理
一是,资助对象。仅要求历年入选新星计划人员即可,不对是否结题作出要求。二是,资助年限及额度。资助额度和年限应该适当增加,结合具体项目研究目标动态决定。三是,研究成果形式。不对研究成果的提供形式进行定性和定量限制。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入选的资助项目的研究指标进行考核。四是,后续资助形式。对于结题后的交叉学科资助项目,市科委开展评选,对优秀的课题成果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专家意见,推荐北京市科委相关处室给予进一步资助。
参考文献:
[1]陈长杰.试论交叉学科的组织与管理[EB/OL].http:///ReadNews.asp?NewsID=565,2014.
[2]王续琨.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4-213.
[3]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06).
[4]龚轶,王峥.交叉学科及其研究资助的五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2015.
1.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2.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
3.“足球梦”与“中国梦”——《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论坛综述
4.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
5.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
6.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
7.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
8.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
9.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
10.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11.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12.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13.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
15.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范式与体能训练研究
16.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
17.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
18.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9.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1.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22.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24.荷兰足球历史崛起与持续发展探究
25.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
26.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品属性研究
27.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
28.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9.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30.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日本职业足球发展战略
34.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
36.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37.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3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39.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40.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
41.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现实差距与路径设计
42.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
43.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
44.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
45.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46.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运动员结合球有氧耐力训练实证研究
4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50.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51.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52.论完善中国足球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53.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与监管体系建设——概念、问题与方向
54.足球机器人小车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单片机选型
55.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
56.我国足球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
58.英国足球文化的特征
59.关于中国足球彩票发展的对策研究
60.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
61.多维视野中的中国足球文化特征
62.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63.中国职业足球“共同体”之殇——对中国足球“坦塔罗斯之痛”的社会学视域分析
64.男子足球与女子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65.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
66.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6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8.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70.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冠中超职业联赛的思考
71.足球比赛核心制胜技战术指标的探讨分析
7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
7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74.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5.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的法律适用
76.我国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77.足球中的国民性
78.解析中国足球文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79.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80.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整体概况及发展策略思考
81.对欧洲足球四大联赛特征刻板印象的实证探究
82.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8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公共服务研究
84.现代足球战术体系的后现代化趋势研究
85.日本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86.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为例
87.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8.德国足球崛起的历程及特征
89.足球运动表现研究进展、问题与趋势
90.FIFA 11+综合热身练习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91.中国足球改革的社会文化透视
92.论足球技术训练
9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国职业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
96.从第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发展规律
97.现代足球比赛中双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99.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100.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101.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
102.“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3.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
104.现代足球比赛进球基本特征与规律研究——以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为例
105.不同颗粒密度人造草坪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损伤的影响
106.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国足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08.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109.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110.浅谈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11.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112.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113.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114.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
115.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运动中的唯象理论实证研究——以国家(地区)经济实力与运动成绩关系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118.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19.关于足球运动起源之新论
120.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21.基于文化意义的足球内涵
122.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实证研究
124.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及主导环境因素
关键词:光伏;创新实验室;培养模式
Abstract: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was launch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is aimed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both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acquire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build up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heck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practice and after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through two aspects, the hardware required and student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Photovoltaic;innovation laboratory;training mode
1引言
创新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主要面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自己提出方案,自己设计研究,自行独立的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比较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1]。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演示实验现象,由理性到感性飞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更多新的问题,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学生实际上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久而久之,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光伏创新实验室建设
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室的宣传和推广,学院每学期应安排相关讲座。通过讲座介绍光伏创新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工作。可以开展光伏专题讲座,介绍光伏发电基本理论,光伏发展的历程,光伏的应用,光伏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光伏发电的前景等等。多开展此类讲座可以对想参加创新实验室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学院创新实验室可以采用“基础实验室+拓展实验室”的建设模式。
基础实验室作为学生实验动手的一个基础性平台, 承担学科专业的基础实验, 面向学科的各个方面,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示基础实验的平台,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本功,基础实验室同时也提供部分深层次的研究型实验。基础实验室作为实验中心的核心部分,承担起实验中心运行,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验中心每年的工作情况都要汇总到基础实验室进行评估。拓展实验室是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设模式主要以课题, 科研型实验为主, 将参与拓展实验室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来管理。
2.1 入门级
发挥大学生的素质优势, 重点建设“光伏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学生技术社团在宣传推广光伏创新实验室方面的作用。此阶段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老师辅导为辅,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光伏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二级学院应该重点建设网上“光伏创新论坛”, 论坛应收集入门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疑难问题,再根据反映的问题提供相应详细全面的解答资料,学院应该适当安排教师答疑辅导等环节,通过以上措施加速学生入门的进程;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光伏爱好者协会”相关的讲座,宣传活动,校内的创意竞赛等,以期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光伏创意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投身到光伏创新设计当中来。
2.2 提高级
光伏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本科生光伏设计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学生如果要进入实验室,需要递交详细的申请书,并且经过实验室管理部门的筛选程序才可以进入。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划分学生的能力等级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较高等级者享用更多实验室资源,同时等级较高者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要协助低等级、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实验和学习,承担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方面工作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学院内大力资助,按照学生等级的不同,提供小额度的经费以支持学生完成光伏创新相关的实践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室内部会按照学生能力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但是不会将位置固定给哪个人,资源有限的情下况,按照先到先用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可以营造竞争的氛围。学生等级的提升除了参考创新实践成绩之外, 还需参考是否承担指导低等级同学的任务, 最终由高等级学生投票决定。
2.3专业级
创新实验室应该突出电气学科与教师的科研优势, 吸收优秀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飞跃。经过以上两个级别的培养,本科生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一线的教师也比较欢迎这些学生参加他们的科研项目。让专业级的学生参与进科研项目中并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学院应该提供专业级学生创新实践档案,推动教师吸收本科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专业级的培养模式可以吸收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实质上可以实现本科生导师负责制,这样可以保证比较高的成材率。可以将进入专业级的本科生划分为两个研究团队:基础研究团队和应用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固定指导教师( 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进行项目的方式) ,每个小组设组长1 名,组长负责项目的进程并负责与导师的沟通。
基础研究团队的课题可以进行如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或者进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量等工作,以此让本科同学能够比较感性认识光伏材料,打好专业知识基本功。
应用研究团队主要是提出光伏技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出想法创意,并且最终以实物的形式实现出来。比如太阳能电池综合利用,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完成各种实用的制作或演示装置。如: 太阳能充电器(可安装在背包,旅行箱外,或者可以将光伏材料折叠起来,在有阳光的地方展开为移动设备充电), 太阳能作为动力的赛车模型,太阳能+风能的风光互补模型装置等等。
能够进入创新实验室,一般是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本科生,他们有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热情,而相关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也有一些适合本科生做的工作,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良性互动。由于实验室是由科研一线的老师负责,在宣传创新实验室的实验仪器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科研课题,这样方便学生的光伏创新方向和指导老师的课题衔接起来,实际上学生已经通过创新实验室进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去了。
创新实验室的人员变动很大,新成员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由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可能会觉得老成员所做的东西比较复杂,由此可能会出现畏惧,不自信的心理,为了帮助入门级的同学克服这种心理,应该采取高等级成员带低等级成员的方式。老成员在做实验设计,调试的时候鼓励新成员在旁观察,学习,让新成员身临其境参加整个过程。要让新成员意识到实验过程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而学习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老成员把做好的作品,论文向新成员展示介绍,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对要做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激发新成员参与创新实验的热情和动力。等级高的成员在进入专业级之前,应该为低等级的小组成员留下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使得小组的工作保持连续性,低等级的同学可以在高等级的同学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
创新实验室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往往需要指导老师自己对创新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指导老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
3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不是常规开放性的,进入的学生要经过相关程序的筛选审核。其管理方式采用以老成员带新成员,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专职管理的老师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具体运作, 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主体培养方案的掌控。具体人员的培养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将从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中选拔出管理小组,具体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维护,仪器的保养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产业;媒介产业化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邹韬奋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则相对较少,有的也只是涉及他经营管理思想的一小部分,并没有做充分全面的论述。
主要书籍有:郝丹立著的《韬奋新论邹韬奋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武志勇著的《韬奋经营管理方略》、陈丽菲著的《周刊的公信力和经营之道――〈生活〉周刊的启示》、以及徐诚、王一方的《韬奋:我的出版主张》。
目前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有罗国干的《韬奋〈生活〉周刊的经营方略――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之二》,还有杨宇清的《韬奋经营管理思想略论》,邓向阳、王美虹的《邹韬奋媒介经营管理思想初探》,以及薛迪畅的《〈生活〉周刊的订户工作》和滑战锋的《从〈生活〉周刊剖析韬奋的广告观》等。
1)本文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向上,侧重宏观、微观研究相结合,并运用定性研究,注重邹韬奋媒介经营管理实践和中国媒介产业实践。在坚持运用的立场和观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原则下,对韬奋先生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和概括,并试图将其更进一步深化细化,本文还采用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来分析韬奋的经营思想,同时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为指导理论,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2)1926年,邹韬奋接办了《生活》周刊,在他主持的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广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 《生活》周刊为何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宗旨和内容能顺应时代潮流,满足读者的需要,深受读者喜爱;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高超的经营管理之道。
首先,一切以读者利益为立足点,为读者服务,创新办刊
《生活》周刊创办于1925年10月,邹韬奋接手《生活》后,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加强刊物的趣味性,尽量“多登新颖有趣之文字”,“力求精警而避陈腐”,并在报头上用大字标出“有价值、有趣味的周刊”。
在形式上,邹韬奋也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立足点,《生活》周刊由单张改成16开本,对于编制方式和相片插图的新颖和创新也很注意,极力独出新裁,不落俗套。
邹韬奋接办主编《生活》周刊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并且邹韬奋将这一做法都保持在了后来主办的另外5个刊物和1个报纸中的实践中,他对这一栏目的悉心经营,生动体现了竭诚服务读者的思想。
邹韬奋在事业发展中一直都非常注重质量、效益、速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强调要有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邹韬奋强调,办报刊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要有创造的精神,切忌只知跟在别人屁股后头爬行的“肉麻的模仿”,反对“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尾巴主义”。[1]
以上论述的更多的韬奋先生的编辑思想和创新,然而,正是《生活》周刊在热忱服务读者,一切以读者利益为立足点的过程中塑造出了“生活”品牌形象而深入人心,这不正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手段,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虽然还没有“(CI企业标识)”这个概念,但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品牌战略的经营策略。
其次,就是运用文化市场化手段,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0年前的韬奋先生在那个缺乏市场元素的时代,将经营管理的精髓演绎地十分透彻,他运用文化市场化手段,并且在把握和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获得了企业的成功,这无疑对当今媒介产业的经营和管理很有启发。
(1)经济独立
1928年11月18日他在《生活》周刊上回答读者来信时说:“个人要经济独立,才配讲自由,刊物也是如此。”②
独立性和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邹韬奋对广告格外重视,邹韬奋重视广告,但他决不滥登广告。他认为,所刊登的广告内容必须健康真实,决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必须要照顾广大读者的感受。
现代媒介产业化经营需要借鉴韬奋先生的理念和做法,必须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区分,产权的独立性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2)加强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企业的科学管理是邹韬奋媒体经营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的媒体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思想,最主要地体现在企业的股份制建设方面,这在管理特质上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生活》周刊的影响逐渐扩大,邹韬奋将《生活》周刊改组为生活书店,开展多种经营。生活书店是一家对内实行合作社形式、对外挂牌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经济实体,只要是入社达到半年的员工都有股份,邹韬奋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经营集体化、管理民主化的原则,在当时有效地避免了社内职员的收入分化,使社内的每位职员都能荣辱与共、患难同事。
人才制度建设科学民主、管理方式公开:
邹韬奋以民主集中的原则来管理生活书店,邹韬奋坚持大公无私和明辨是非,为员工提供最合适的岗位,分配最合适的工作,让员工的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竭力为其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竞争机会,韬奋先生在用人方面还有一个创举,在创办《生活日报》之初,他采用“信托人”制来加企业组织建设,完善的用人制度为邹韬奋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方便和有力的支持。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致的,80年前的韬奋先生用自己的良心和智慧做到了,这难道不值得如今的我们深思吗?
邹韬奋经营管理方式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开性,邹韬奋在创办《生活日报》之初就制定了具体的纲要,《生活日报社股份两合公司章程》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企业的经济独立与会计公开制度。
3)开展多渠道发行方式和多种促销活动
生活书店还采用多渠道发行方式,使得书店的出版物能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自设门市部;二是设立批发部;三是设立邮购科;四是设立电话购书服务部。同时在书刊的宣传促销方面设立了推广科来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在促销手段上有广告促销、编发宣传资料和书刊连锁推广,这些做法这都对生活书店社会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邹韬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生活”上上下下都以坚定的爱国、爱民族的进步立场为读者和广大民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服务,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得到了社会广大读者群众的充分认可,“生活”也就打造出了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换一种角度来讲,这种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树立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总结:
韬奋先生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建立与经营了《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香港《生活日报》、《全民抗战》、《东江民报》等多种进步的媒体组织和企业,运用先进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倡导救亡图存,宣扬革命主张,他所创办与经营的企业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至今仍是我们媒介产业乃至各行各业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一、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存在自我封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还需要大力推进。
二、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分等级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师管理机制。目前,公办职业院校基本上实行“定编到人”的教师管理办法,这与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设置调整专业、引进专业教师的要求极不适应,客观上造成了专业调整后,原有专业教师无法消化,新增专业教师无法引进的困难。因此,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机制。
(二)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职业院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专业大类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大类确定收费标准。从学校来讲,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室(厂、场)。
(三)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观念是首要问题。第一,要树立牢固的市场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三个规律,即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从供求规律来讲,供求是根据市场来定的,比如说教师,就不能用行政手段规定哪个教师只能在哪里,而是哪里需要就会流向哪里,不是行政管理所能控制的。还有毕业生就业,再像过去那样统一分配和派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完全市场化了。再如经费的筹措,也应有市场运作的意识。现在教育的几个主要的要素已经市场化了,如果办学行为还跟不上市场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宏观管理,不会管理很细,但学校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强调质量、品牌、特色。第二,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三,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学生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目前已具备的智力主要有七种,除了传统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以外,还有五种,分别是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职业院校学生虽然纸笔测试的分数不高,但不能由此断定他们智力低。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不是差生,他们可能某一方面的智力会特别优秀,完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论文摘要 现在很多的营销模式都是立足于大企业,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并不适用,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营销观念、营销手段、品牌管理、营销渠道和营销组织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国一直是中小企业的王国,在近900万户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占60%左右,利税占40%,就业人数占7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健康地发展,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但目前盛行的营销机制都是由大企业首先发展起来的,因此更多地适合于大企业运用和实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资金短缺,管理落后,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市场区域小,显然不能盲目复制大企业的营销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就要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在营销管理过程中,采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营销机制。
一、强调顾客价值模式
这属于营销观念的问题。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顾客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营销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企业更注重顾客的长期价值。传统的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它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因此片面重视吸引新顾客而忽视老顾客,企图保持稳定或趋升的市场占有率。顾客价值模式强调现有顾客的满意和忠诚。德国营销学权威迈福特教授认为:组织应当把单一的顾客当作一个长期投资来看待,保持一个老客户要比赢得一个新客户容易得多,也便宜得多。这一点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小企业应非常关注。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没有很多的资金用于开发新客户,与大企业在争夺潜在顾客方面必将处于劣势。因此,不如把重点放在想办法保持和培养原有的老客户上,并利用老顾客去带动新顾客。因此现代中小企业的营销应当针对每一个现有顾客而不是匿名的顾客群,应当说服现有的顾客多买或只买本企业的产品。
二、改进营销手段
1、定制营销
由于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时尚,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消费。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同时它的生产方式比较灵活,转向快,采用定制营销就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可以和顾客直接进行沟通。针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顾客需要什么,可以随时针对他的需要进行生产。消费者从中能得到受重视的感觉,并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形成依赖,更进一步形成顾客忠诚度。中小企业可以在企业中建立专属的顾客资料库,其中包含个别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等丰富的信息,它们利用这些信息给各种顾客提品与服务。
2、网络营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全新的、快速便捷的工具。此时中小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给企业提供的新的发展机会。进行网络营销可以让中小企业得到了与大企业一样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因为顾客在搜索信息时不是按企业的规模大小去搜寻的,而是按产品或服务名称内容来搜寻的,这样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其在网上的信息都有被顾客查询到的概率。网络营销覆盖范围广,促销费用低,正适合各方面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使用网络营销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真正实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让企业及时跟踪用户的需求。而借助于网络,中小企业可以在网上有关产品和企业的信息,收集各种市场信息,使用网络工具及时实现与客户的交流沟通,由此获得快捷、准确的反馈信息,跟踪消费者的需求及变化情况,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安排生产和销售,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更具有针对性和效益性。中小企业要通过网络营销的销售方式和售后服务,与客户建立更密切、更直接、更长期的互动关系,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三、量身打造中小企业的营销组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还没有构建起真正的营销组织,即使一些企业建立了以“营销”为名的机构,但仔细地考量起来,由于没有树立真正的营销观念,在组织和管理方式上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它们仍不能算是真正的营销组织,而只不过是将原有的销售组织改头换面罢了。
针对中小企业现状,可以先将企业内部产品分为几大类,每一类的产品设置一个产品经理,由其负责这一产品类营销过程,在产品经理下再按职能划分为营销调研与服务,促销管理,销售及新产品开发等部门,职能部门的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如下图所示)。注意,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信息的沟通。
采用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可以保持中小企业内某一产品类营销过程的完整性,赋予产品经理实权,也便于管理,某种产品销售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被解决,每一具体产品也有专人负责而不受忽视。
四、中小企业的品牌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名气,各种资源匮乏,产品品牌不能获得消费者认同,或不能承担建立品牌要付出的成本—包装费、标签费和法律保护费用等。因此为了本企业的产品能较快地打开市场,中小企业可以“借鸡生蛋”,借用具有较高商誉的中间商或者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具有知名度的制造商的品牌。中小企业借用品牌便可使用别人的现存的销售网络,省下了不少中间环节;凭借别人品牌良好的声誉,容易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促进产品的销售。这种方式现在得到了中小企业的普遍运用,效果也还可以。但到中小企业实力壮大到一定程度时,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便要开始筹划打出自己的一片领地,于是就要自创品牌,这样可以为企业吸引更多的忠实顾客,便于顾客辨认和选购商品,并帮助顾客建立品牌偏好,还能为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与地位。
另外,几个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合力创造一个品牌,它们可以自行组建一个技术开发部门或委托专门的技术公司。这样新品牌产品就有一个广泛而分散的销售网络,很快便能为这些中小企业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五、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调整与优化
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营销过程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的,选择营销渠道也是市场营销的一项重要工作。营销渠道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针对其现有的营销渠道,在渠道体系中加入更多短渠道,减少长销售渠道以适应环境要求,另外渠道短,中小企业对产品销售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反馈的清晰度较好。另一方面,若中小企业考虑到单个企业实力不足,中小企业可以以契约形式建立渠道系统,彼此之间互相联系、牵制,实现营销渠道共享,同时又保住了独立性。在此方式下分销渠道所有成员联结在一起采取一致目标下的协调行动,促使实体分配的整体效益最优化。
因为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转向快,适合于生产高度细分化、定制化的产品。因此,随着全面的顾客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企业信息处理技术的提高,中小企业可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甚至每一个顾客的独特需求来为他们生产“度身定造”的产品,这是中小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致胜的一大优势所在。提供这些产品不仅可以避开与大企业在大批量、大众化产品生产上的正面竞争,也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与他们的长久关系,最终达到留住顾客的目的。
中小企业在进行营销机制创新时,并非是强调使用一些最新的营销方式,或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成果,而主要是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并保留本企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1.45-60.
[2] 周志坚,陈志辉.营销睿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70-100.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 教学伦理 冲突 抉择
中小学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遵循教学伦理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伦理意识,树立好榜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向善的教育环境,并以尊重人关心人为前提,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一个人性善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因此,人们十分关注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并不断致力于通过有形的法律制度或者无形的道德规范来建构合理的教师伦理内涵,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控。然而,随着教师个体需要和教师专业自主的进步,抽象性和强制性的伦理内涵极大地忽视教师个体的教学伦理意识的自我发展,过多地强调利他性已经不能满足教师进行个性化具体教学活动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品质培养,改革教师管理方式,维护教师专业自主,同时在社会上树立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对帮助中小学教师冲出教学伦理冲突的困境、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来说尤为重要。
一、教学伦理的界定
1.教学伦理
教学伦理就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学与教的自由,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以最高的标准恪守职业规范和伦理准则。教学伦理也是一门交叉的专门研究,通过观察和审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现象,揭示教学伦理的实质内涵,并指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各项伦理规范。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都应当具有道德性;杜威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索尔蒂斯认为教学伦理应涉及惩罚与正当程序、学术自由、学生平等、文化多元和教师专业化等多方面。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活动,涉及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而道德伦理能够对它们进行相互约束,维护并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伦理观认为教学是促进人不断发展、不断文明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对象时应尊重生命个体的成长,注重师生交往的共享共生关系,同时尊重并理解学生的自主,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伦理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言行要符合规范性,教师不仅应该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还应以身作则,做到教学相长。
2.教学伦理冲突
伦理冲突是指人们因为个人、他人或集体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各种伦理规范面前所遇到的难以逾越的矛盾与冲突。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意志和三部分组成,因此在现实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伦理冲突时常发生。伦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时所产生的困惑与两难抉择,如不同的文化类型的冲突、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整体道德规范的冲突等。教学伦理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主要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导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原本明确单一的教学伦理规范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冲击已有的教学伦理规范和道德理念,使教师陷入教学伦理冲突的困境,不知该如何抉择。
二、教学伦理冲突的类型
1.教学公平公正冲突
教学公正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基本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评价,而不从性别、长相、出身、亲疏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以教师公正无私、善良正直的美好品行影响感化学生,进而培养起学生美好善良的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教师对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不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对教师的尊敬之情,导致他们不信任并且反感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因为有些教师的伦理道德意识低下,还因为有些教师甚至学校一味追求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而造成教学压力。教学公平公正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2.教学主流与民主冲突
教学伦理要求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为学生营造师生关系平等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成长。然而,当前教学的主流倾向是教师管理学生,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并没有能够实现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发展的教学民主。随着网络的发达和学生参与网络的热度和广度的提升,使他们自身获得大量的信息,甚至开始自主独立的思考,与当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教学主流形成冲突。
3.教师个人理想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
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拥有着追求自身理想利益的权利和机会,然而,“教书育人”这一重要的职业特征赋予教师崇高的色彩,使教师一直以来不仅要遵守严谨治学、公正平等、关心爱护等职业道德准则,还备受社会思想道德伦理规范的教学伦理约束。当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时,必然会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如有些教师办课后辅导班并鼓动本班同学参加时,侵犯了学生的集体利益,有违公平公正平等教学的教学伦理准则。
4.教师管理与教师自由冲突
教学伦理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约束,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管理。当教学伦理过多地干预教师教学行为时,就容易侵犯到教师教学自主和教师自由权利,就会产生教师管理和教师自由的冲突。如当教师学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到自身的课堂教学中时,往往要考虑学校甚至社会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当教师过多地受到教学伦理的管理和约束,尤其所遵循的教学伦理并不能够与时俱进时,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就不能发挥出来。
三、教学伦理冲突的原因剖析
1.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道德挑战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带来了商品经济的极大丰富化,还使人们的社会心理变得浮躁起来。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使社会上形成了功利主义之风,带来了极大的道德挑战,也给教师教学带来新要求。许多教师忘记了教学本身是为了促进学生自由地健康成长、自主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让教学功利化,一味地追求应试教育,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教学工作热情。
2.传统文化和多元化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常常使教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绝对权威的管理和教育,造成教师和学生人格的不平等。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文化的涌入,教师和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传统过于看重教师,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观点,与现代多元文化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性人格为中心的观点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3.教师自我教学伦理意识不足
教师的自我教学伦理意识不强也是造成教师教学伦理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自我认识不足,对待教学伦理道德规范态度不端正,以自身利益出发,唯成绩论学生,忽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如不喜欢课堂中提出不同观点进行当面争辩的学生,批评学生的独立看法,用教师的权威束缚学生独立自由的思考和表达。有些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固守陈规,不从实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特征出发,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方式陈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的局限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努力由原来的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向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确实存在局限性,导致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不能充分遵循教学伦理中教学自主的准则,形成教学伦理困惑和困境。这些局限性首先体现在当前制度缺乏对教师富有成效的培训,培训过多强调理论,缺少具体实践和操作,培训效果不佳;其次表现在教师管理中,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再次表现在缺乏对教师的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造成教师职业倦怠,限制教师自主发展。
四、中小学教师摆脱教学伦理冲突困境的有效路径
1.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品质培养,形成教师教学伦理
中小学教师陷入教学伦理冲突困境的一部分原因是其缺少教师专业品质的培训和培养,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师教学伦理观。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培训,强调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还应对教师教学伦理进行发展性培训,强调教师教学伦理意识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明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构建起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体系,包括知识完善和掌握、内心情感的丰富(如善良正直性格的培养等)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如积极上进、努力奋斗等);同时建立起教师现代教学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在“教”与“学”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2.改革教师管理方式,维护教师专业自主
高效的教师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促进教师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精神的全面提高。通过改革现有的过多束缚教师自主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起尊重教师思想的现代管理方式,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一方面给予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不再用量化的分数和指标评判和约束教师,而是充分信任教师,进行民主管理,重视教师的意见,努力维护教师专业自主和个人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使教师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3.教师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生的教育权益
教师应该从自身意识的提高出发,不断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修养,在学习中完善自己,时刻明确和遵循教学行为伦理准则,尊重和爱护学生,切实维护学生的自由自主。同时教师也应深刻认识教学论理中的矛盾所在,在自由与限制、放纵天性与严格要求的矛盾冲突中担负起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责任,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我。
4.树立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
通过利用和整合传统及现代社会伦理资源,树立起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不仅能够给教师遵循教学论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能创造出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校及社会重视教育、关爱学生和教师、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使中小学教师跳出教学论理冲突的泥潭,解放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树立起新的教学伦理观,重视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进步。
教学伦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行教学伦理的研究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在教学伦理中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教书育人”的榜样,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在思想道德伦理上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进行教育和规范,使每一个学生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霄霄.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测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刘晓燕.浅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伦理价值[A].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文化强国与教育变革分论坛论文集[C].2012.
[3] 张献伟.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的课堂考察[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 任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教育意蕴、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4(1).
[5] 朱智斌,张瑞杰.论我国教师伦理内涵的不合理性[J].当代教师教育,2013(2).
[6] 许岩.语文课堂教学的伦理透视――以青岛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D].青岛:青岛大学,2012.
[7] 唐康明.对网络教学伦理建设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
关键词:管理创新 劳动分工理论 内部循环模式 外部共享模式
理论基础
(一)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于1776年3月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系统分析了劳动分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国民财富增加的积极作用,此后分工论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之后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一系列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为企业如何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无论这一系列的理论如何演化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分工的最原始内涵。劳动分工代表了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简单来说,劳动分工就是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熟能生巧,减少劳动时间,节省劳动成本,提升劳动效率的活动。
(二)管理创新理论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最初提出了“创新”的理念,而近年来,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和管理学理论的不断补充,“管理创新”的概念逐渐兴起,企业开始重视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并将之转化为对企业盈利有利的产品、服务等实质性存在的实体,因此,构建一个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的企业是每个企业家的愿望。而现代更为a完善的管理创新的概念,则是指企业将新的管理要素个体(如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模式等)或几个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引入企业管理过程中为企业谋求福利、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着的过程,而非一次性完成的、阶段性的结果。
基于分工优势理论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切入点分析
基于上述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本文将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切入点进行了考虑,并将展开详细论述。
一直以来,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层级和职权的制约,员工在企业内以构建成熟的管理层级中尽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完成自身的任务,无论是创业型组织、职能制组织、事业部型组织,还是更为复杂的如M型组织、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矩阵型组织等组织类型,企业的高层和基层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较为被动的管理环境,即层级和职权是督促企业全体上下实现管理的源泉,而企业自觉式管理创新的实现却需要从这种固有的思维中脱离出来,重新思考企业内部、外部所面临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又有哪些。
如图1所示,作为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主体之一的企业,首先富有存在个体的特征,可以自行推动管理创新的进程,然而,企业也是构成整个社会整体、推动社会运作的一份子,又富有社会成员的特征,它需要与社会接轨,与其他社会成员通力合作、互利多赢。单靠企业的一己之力,推动管理创新是有限的,企业的劳动分工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如图1中所示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不同部门的划分),这种分工立足于微观视角,将视野放置于一个企业的内部,因此最终也只能通过层级和职权来促使企业进行被动的管理创新。如果将视线从企业内部转移到整个社会体系的运作中,可以看到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企业也是劳动分工的一个主体,换一个角度而言,它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所需物品的职责,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分析也只不过是为了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的被动活动,只有其他的社会成员有所动作或对企业的活动有相应的应对,企业才会进行管理创新的活动。
如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的模式,仅凭从内部切入或从外部切入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将内部和外部进行综合考量。这一结论从分工理论也可以推导出来:管理创新的推动不是局限于单一主体(企业范畴)的本身,进行专业化分工,需要从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所有社会活动集合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对各个活动个体与其适当参与的活动进行有机匹配,实现活动―主体的成功配对;随后,协同作用的效果便会逐步显现出来,因为各个主体并不是分离而孤立的,主体活动之间的耦合、振荡作用将专业化分工的成果进行合理的组合,最终通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共同作用,无限放大个体效应的力量,发挥各自主体分工的优势,引导企业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模式的转变。但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笔者也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述。
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构建
如图2所示,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和部门可以抽象为由内部供应商、内部生产商、内部消费者组成一个小的产业链,这样的划分方式决定了每个产业链上游同时也肩负着下游的角色,换言之,某个环节的生产进行之前,从上一个环节所取得的“产品或服务”决定了这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内部消费者,因为他们只有从上一个环节进行购买才可能进行本环节的顺利生产过程;在本环节的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又是内部生产商的角色,他们将所得的“原材料”(即上一环节所得产品、服务)继续进行加工,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后再将加工品提供给下一个环节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此时本环节的部门和人员扮演了内部供应商的角色。这个过程在企业内部循环往复,持续进行,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同时扮演着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的三重角色,并且这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部门和人员只有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分工,与上、下环节做到有序衔接,企业内部才能进行有序生产,最终提供企业外部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图2的内部循环链条也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的内涵:
一是内部三重角色间专业分工、相互牵制。企业内部同一个部门和人员扮演的三重角色,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然而,这个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过程,每个下游环节的采购者、使用者也是上游环节的监督者,上游环节分工任务完成的质量需要由下游环节进一步验证,这也证明了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非分离的,分工之后的工作完成状况不依赖于某个部门或某个跟人对于自身工作状况的评价,而是由下游环节使用的客观状况对其作出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检验官,无形之中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较高的保证,使得内部管理卓有成效,内部管理创新活动也得以体现其价值。
二是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牵引效果。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的牵引效果首先体现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内部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内部供应商供应产品和服务,内部供应商又牵引着内部生产商供应产品和服务,但内部生产商和内部消费者之间的牵引作用有限,因此图2中用虚线予以表示。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企业内部上游提供什么,下游采用什么”的观念,而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小市场,套用企业所存在的宏观市场中所用的角色分类,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下游需要什么,上游供应什么”的顾客导向思维,这与企业供应思维是逆向关系,这种需求牵引效果最终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所进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活动的价值。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构建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模式比之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可控因素增加,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进行预防而无法进行控制。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创新模式相比,二者都存在一种路径,但内部的路径是“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生产商……”这种角色变换式的循环路径,而外部的路径则是“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这种功能性角色的单向传递路径,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环境还增加了社会公众、政府、高校等角色,衍生出了更多的角色功能,使得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模式必须基于一种共享的基础进行构建,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与企业在外部进行管理创新相关性较大的两类主体―其一为政府(主要为监管者),其二为高校(主要为理论创新的推动者),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动了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政府、高校、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进程的促进方面,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延展为“多对多”的模式进行探索,激发企业自身对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模式的构建,而不是由政府刺激企业,企业再从高校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因此,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活动必须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畴,提高分工效率。
在现实中,要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共享关系,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必不可少,进而使得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共享模式也具有了如下内涵: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纵向信息沟通。政府、高校、企业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首先基于这三者的分工明确,实现了纵向的信息沟通,即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可以依此制定出于国家发展、企业发展更为有利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方针政策带动了高校的研究活动,高校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逆向来看,企业的需求为高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这样一来,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了纵向信息沟通后的互惠互利状态。
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横向信息沟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竞争对手的成长,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态,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将企业的整体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促进创新,经验曲线、学习曲线的效应逐渐扩大,区域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也因此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区域外的企业不断加入,时刻提醒着现有的企业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管理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实力。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更为复杂,面对的环境也趋向于动态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李.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晓辉,程志永.企业管理实践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2(12)
[论文摘要]图书馆要由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开发利用为主转向对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创新和开发利用为主,即实现管理模式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知识领航是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与其它行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知识管理的具体服务。本文指出,通过高校图书馆管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的分析,提出新的管理机制的设想及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图书馆与知识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图书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早部门之一。图书馆在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开始对知识进行保存、组织、管理、挖掘、传播和利用,但它并没有最先提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二是分类法的发明是图书馆对于知识管理的最大贡献。分类法的发明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网络和纲目,从而使无序的知识有序化,分类法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一个基础,其本身也是一套知识体系,它是图书馆对知识管理的最大贡献。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管理知识。提高对组织知识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主体的性能,这种性能又最终体现在对社会知识产品的管理过程中。可见,管理社会知识产品是图书馆外在的职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图书馆组织自身知识的创新,从而推进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建成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利用组织知识实现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管理。
1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知识管理能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
知识管理改变了以往针对图书文献借阅的传统文献管理方式,通过对知识获取、重建、储存、组织等方式挖掘各种载体形态文献的隐含知识,提高信息、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以易于利用的方式提供交流与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文献、信息和知识利用效率的目的。
1.2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和技术的整合
知识管理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挖掘技术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基本条件,促进高校图书馆不断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信息和知识整合的新知识创造和应用新技术的开发,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3知识管理能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
知识管理既重视显性知识(信息资源)管理,更重视隐性知识(员工及读者头脑中存储的智慧和经验)的交流、共享与创新,强调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把图书馆员和读者的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有组织、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进而创造新的知识。因而,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更有利于充分利用馆藏、技术优势,充分挖掘开发人力资源优势,有效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1.4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力,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将人看作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强调团队精神,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统一,让每个馆员都意识到知识和能力对他们担负重要工作的价值,不断增强馆员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建立
2.1建立将内隐知识转换为外显知识的机制
显性知识是以文字、图像和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有形的文献化知识,具有公共性,可以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依附在人脑和心理结构中。传统的图书馆和情报管理是以保存、积累和传播显性知识为基本职责的,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应有重视。作为知识管理工程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新闻出版、科研教育、图书情报等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图书馆在做好显性知识保存和传播的同时,可以发挥出其他文化部门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2.1.1提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平台
图书馆集中了国内外最全面最新颖的图书资料,并对其进行选择和编目,使其变成系统的有序的文献资料库,提升了其有效性和完整性;随着网络体系的完善,各个图书馆之间实行集约化和共享性管理,则更能满足人们对广博和新颖知识的需要;定期举办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将专家学者报告和研讨的主题及内容用简报的形式向读者出来。
2.1.2发挥知识领航的功能
图书馆传统的知识领航功能主要体现在编制代表各种知识分类方法的图书分类法,读者可以通过卡式或者微机索引查询所需要的同类图书期刊。这种领航作用虽然可以帮助读者较为快捷地查找到相应的文献,但是毕竟属于外在性的、粗线条的。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图书馆发挥的知识领航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印新书推介、新论集锦等专栏,向读者介绍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新观念、新思想;举办新书评价会和研讨会,把作者、评论家和读者召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可以把学术交流和文化旅游观光、讲学结合起来,促进跨民族、跨国界的学术交往,使图书馆成为学术思想集中和扩散的中心,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思想潮流。此外,还可发挥远程虚拟教育的功能。
2.2建立让图书馆员工愿意主动分享知识的机制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关于人的管理,而不是关于软件、文件或笔记的管理,因为人是图书馆中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领域的象征。事实上如果人没有在图书馆中充分利用知识,那么即使是一个拥有丰富知识型人才的图书馆也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然而我们知道,财富的创造发生在无法控制和看见的领域——人的大脑里(隐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有好的方法激励员工将智力资本贡献给组织。激励的方式很多,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恐吓管理是无效的,知识工作者受成长的激励才会自觉地为组织做贡献。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个积极地组织环境和良好的自我环境,有利于自我激励。因此管理者所要做的是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明确知识工作者的职权和责任,以企业员工知识管理为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了解专门知识在公司的位置;②了解哪些人属于o0uecdve型人;③了解知识在公司内部的运用与传播发现并跟踪公司中的关键知识;④查询丧失或得到一个关键知识或知识员工的原因;⑤提出关于特定项目的文件和其它载体;⑥制定培训计划、招聘新员工的计划;⑦获取关于客户和解决问题等轶事信息资料。
2.3建立完整的知识传递,促使图书馆向知识管理型转变机制
实施知识管理,图书馆要转变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服务模式,运用现代技术,通过对知识的采集、加工、交流、传播和共享,实现知识的转化、应用和创新,推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知识服务,实现科技创新。
传统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核心任务是将进馆的文献资源用揭示其内容或形式的数据表示出来,将数据有序化,并提供给读者检索利用。采编部门是传统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部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学者米切尔·戈曼提出了“图书馆学新五律”,即:(1)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2)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3)明智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4)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5)尊重过去,开创未来。这些变化使图书馆由信息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由序化数据变为序化知识。信息开发部门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部门,图书馆质量评价标准也由收藏齐全转为利用率和用户对知识服务的满意度。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构建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校图书馆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体制,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图书馆员扮演的是知识导航员、信息顾问。因此,我们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馆员的素质,构建具有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更高要求。
(1)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建立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机制、培训机制、竞争机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这种机制,创造了一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机制平台,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引导知识创新。
(2)在全馆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加强相关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传统上,图书馆采用的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层级较多,分工明确。这种组织结构中的知识传播相对缓慢,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知识的损耗和扭曲。因此,图书馆必须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保证隐性知识良性循环,有利于团队成员的知识创新。
(3)要加大对图书馆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要为职工的学历、职称、专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图书馆进一步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2加强知识整合,创建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的知识整合主要是指组织内部进行知识整合,即知识信息集成管理。以往的图书馆总以“占有”馆藏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他们把采集的信息资料集中到自己的图书馆这个物理空间。而用户所需并获得的文献也仅局限于它所达到的这个空间。现代图书馆追求的则应是“信息资源的集成”。也就是,将不同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现代技术链连在一起,运用信息技术和应用软件,形成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环境,然后将所集成的各种信息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各种信息和手段进行规范、科学的组织以供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知识的提供和有效传递,实现知识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因此,构建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专业特色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灵魂。所谓特色,就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作用下事物的客观显示,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同类事物的比较。图书馆在长期建设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献收藏,故数据库的建设也要突出其鲜明而浓厚的专业特色,建立能反映本院优势的特色数据库。其侧重面应放在建立极具自身专业特色的全文专题数据库上。
3.3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使团体(或组织)内的全部知识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和创新能力。网络技术发展使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更有成效,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如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络,利用E—mail等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首开全国高校网络图书馆的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该网络图书馆覆盖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这6所高校的学生等于1人拥有6家图书馆,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借阅所需图书,或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样化的传输手段获取期刊论文,对于传统的限于手工操作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建立高校网络图书馆计划,这是跨越校区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
3.4加快知识产权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受众面广、方式多样,既开放又复杂,是一个系统方程。图书馆在信息采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化的利用和服务过程中都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也就是说要想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关键就是要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使其认识到显性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从而打消顾虑,主动放弃对知识的“垄断”,实现共享。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将知识产权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当隐性知识拥有者一旦将知识显性化,就应立刻确定原拥有者的产权,再通过激励手段将其置换为公共知识,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受益。高校图书馆为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应该完善共建共享管理体制,实行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集中管理组织机构。该机构要协调知识责任者与知识使用者,图书馆与出版界、传播媒体及其他网站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既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又免去共建共享过程的各种困难和麻烦,同时有力地保护共建共享自身信息资源体系的知识产权。
知识管理是图书馆适应时展要求,为适应日趋加剧的竞争环境而提出一种划时代的管理模式。把知识管理引入高校图书馆是提高高校图书馆自身管理及综合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最终将促进图书馆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