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当代会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代会计论文

第1篇

(一)档案信息易更改

当前,许多企业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相关会计信息的无纸化传递。这些虽然利于会计档案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会计工作人员只要获得相关职责权限就可进行会计信息修改,没有了纸质档案的修改痕迹,使得篡改会计档案简单化。

(二)网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通用网络财务的功能主要包括: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银行等。基于网络技术,企业提高了会计文档的多方位检索速度,可以进行网上远距离传送,使会计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但众所周知,网络病毒、黑客伺机而动,一旦计算机系统中病毒或被黑客攻击,不仅会造成会计档案的遗失、篡改,甚至会泄露企业的经济信息。

(三)会计软件升级与档案读取不兼容

在电子信息技术下,会计工作的录入需要相应的电算化软件予以支持。而会计软件的使用,又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满足配置的计算机无法安装或运行软件。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升级换代很快,在不同的版本下会计数据有可能不同,有的单位没有把会计软件的版本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不能被调阅。

二、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会计档案保管路径,设置会计档案管理专岗

鉴于目前纸质和电子会计档案并存的情况,企业应按会计期间、会计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保管路径及保管形式,如电子档案必须光盘和移动硬盘双重存储,以防损坏,不可读。同时,设置会计档案管理专岗并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会计档案管理路径查询手册,注明双重归档下的存放、存储路径。

(二)明确会计工作权限,建立电子信息修改的备查簿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电算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各项内容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如:普通数据,可较大范围共享;机密的数据,仅供一定需要的人员使用。同时,要求会计软件开发商,但凡登陆软件进行操作,必留登陆痕迹,并选择登陆任务,比如是完成新会计事项的录入还是修改工作等。同时建立电子信息修改备查簿,对修改事项进行登记,以防私自篡改。

(三)建立内外网分级会计信息录入机制

将局域网和外网分级使用录入,分离授权。注重网络的管理,建立内外网的使用准入机制。尽量不要在网络上传递有关的财务数据。必须要通过网络传递的,应通过添加密码或其他加密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四)注意会计软件供应商的选择,设置专门电子计算机维护岗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会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软件也是不断升级调整的。这就要企业在进行会计软件供应商选择的时候,要选择售后完善的,技术过硬的公司,保证会计软件在升级后,不仅能进行现有经济业务的处理,也能对以往的会计档案进行调取、读取,以防电子会计档案形同虚设,无法使用。

三、总结

第2篇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与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

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第3篇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必须依赖于会计计量来完成,因此,会计计量属性成为众多影响和制约会计信息质量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除了传统计量属性之外又再次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毋庸置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将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不同计量属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如表2所示:那么,究竟选用何种属性来计量所持有或控制的资产,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能够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以为,首先要考虑的是资产的用途和流动性,同时还要考虑会计信息的关联性和数据的客观性等因素。一方面,公允价值相对历史成本而言,在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方面,信息可能还是相对可靠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公允价值会计所依据的主要是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相对来说,这些市场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的。但如果市场上缺乏可比价格,就要估计和判断。此外,公允价值会计还对一些涉及到未来的交易进行了预测,其中不乏一些涉及金额巨大的交易,如衍生金融产品的未实现损益等。及时地在表内反映这些价值变化、在表外披露信息,将降低外部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在具备成熟的估值技术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价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公允价值虽然能够提供相对及时有用的信息,但在市场化程度不够完善,同时相关法规、估值技术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提供的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此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允价值是报告日的公允价值,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倘若忽视这一因素而只披露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段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就不利于使用者作决策。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及相互交融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