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艺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程,组建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园艺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球宿根花卉生产创新团队”,“叶菜类蔬菜安全高效技术创新团队”被确定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积极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实践,走入基层,服务基地,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服务农业的能力,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2推进为农服务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09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精神,学院承担了与徐州市睢宁县结对的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2012年又增加了与南通市海安县和苏州太仓市两个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点。学院根据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文件精神要求,每年选派十多位教师参与驻村指导工作,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为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省农委的认同。由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主要服务的是园艺企业,重点是蔬菜、果树,园艺科技学院的老师成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主力军。学院连续3年被江苏省农委评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集体”。2010年应南通市海安县人民政府邀请,园艺科技学院与海安县签订了《“院-县”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要求,学院每年选派5名园艺专业的老师组成科技服务团队,重点推进特色设施园艺规模化生产。通过规划生产基地、引进花卉新品种、建设蔬菜示范点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镇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为龙头、以点带面的技术服务模式,在海安实现了瓜类、茄果类等蔬菜周年生产,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高度肯定。作为与苏州市农委的“院-区”结对科技服务,学院每年组建二十余个科技服务团队,分赴二十余个园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其中园艺科技学院每年组建3~5个团队,担任首席专家,与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服务内容也从原来的以技术为主转向技术服务、园区规划、园区经营管理、园区信息化服务等多元化,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方位。2012年11月30日,在省农委、省教育厅、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搭建了省内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目前共有理事单位144家。其中园艺相关企业30余家,共同致力于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合作目标。借助“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的大平台,成立了园艺科技学院分理事会,确立了8个常务理事及22个理事单位。园艺科技学院与太仓现代农业园、昆山“星期九”、苏州东山吴侬茶叶合作社、苏州吴中区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苏州维生种苗有限公司等形成紧密型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双方在校企技术人才互兼互聘、学生顶岗实习、公共实训资源开发、园艺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3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1.1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本科毕业生82人、2011级专科毕业生127人作为调查对象,共209人。
1.2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2)基层就业意愿情况;(3)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100.00%。数据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2分析与讨论
2.1毕业生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缺乏了解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虽然我校近年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但调查显示,有41.46%的本科生和40.16%的专科生对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不完全了解,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就业指导作为连接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的桥梁,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完善其工作体系,开展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关重要。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成果及医疗卫生工作良好前景,让毕业生真正了解就业形势。学校要鼓励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2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医院就业意愿不高,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有45.12%的本科生和44.09%的专科生愿意去基层医院就业,但仍有54.88%的本科生和55.91%的专科生不愿意去基层,可能与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基层医院认识不够、没有基层医院工作环境的体会、个人期望过高、没有认识到基层医院是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认识不清等因素有关。近几年,乌鲁木齐等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工作条件好、福利待遇优厚、专业发展更广阔,吸引了大批护理专业毕业生。但如果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会导致大型综合医院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陈晨等研究发现,护理人才集中涌向大型医院,导致中小型医院护理人才缺乏,不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我校课程设置没有较好反映农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较少到基层和农村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农村医疗状况了解不够,缺乏服务农村意识;(2)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差是影响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乡镇卫生院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建设,不断改善医疗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医生待遇;(3)学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安排相关讲座介绍国家政策,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2.3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不同学历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的原因,主要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家里不同意,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别占40.00%、37.78%和26.76%、25.35%;其次是福利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因素,本科生和专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很重视今后的个人发展,说明他们认识到今后社会需要大批高层次护理人才。大部分学生就业时考虑父母意见,说明他们自主性不强,内在社会环境认识、父母及家人的意见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这与梁辉、吴彩霞等的调查结果一致。为此,学校应对毕业生开展基层医院认知教育,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深入宣传《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帮助其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同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帮助其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使毕业生就业期望趋于理性,避免人才浪费。
3.总结
完整性:①必须为医院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专业技术档案,不得遗漏。②专业技术档案必须能清晰反映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学历、职务、专业技术职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变动情况。真实性:即专业技术档案内的所有材料必须都是真实的、准确的、无误的。其中,包括组织上的考核考评材料和个人提供的材料,都是绝对不应该存在修改和伪造的,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保密性:专业技术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可能会涉及个人重要的科研项目,所以应正确处理好保密和利用的关系。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技术档案记载和反映一个人在单位工作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信息,是用人单位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依据。记载有学历、年度考核、职业道德、进修、培训、继续教育、职务、职称晋升、奖惩情况、科研等,内容十分广泛。
二、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收集
个人专业技术资料的收集是专业技术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专业技术档案的归档范围贯穿于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如果没有收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其他环节的工作就无从做起。专业技术归档资料的收集方法:①经常性收集: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收集专业技术归档资料是工作的起点,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档案,人事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归档资料,同时,经常对个人专业技术档案进行核查,对所缺资料及时与本人或相关部门联系,予以补充。②随时收集:为及时补充专业技术档案,根据日常工作,随时发现,随时收集。③定时集中收集:根据医院工作,人事部门每年集中时间收集年度考核、继续教育、科研成果、奖惩情况等归档资料。收集工作的要求:①全面及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归档资料进行全部、及时、完整地收集,并且及时将归档资料移交给档案室。②把好归档资料接收关: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对接收的归档资料严格把关,无保存价值和利用意义的一律不归档;归档资料必须完整,不得缺页漏项。
三、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保管:专业技术归档资料经收集、整理、分类、编号、装订后,建立索引目录,方便查找,并及时归入档案库房。保管过程中,要保持库房清洁卫生,控制好库房内温度和湿度,做好“八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强光、防高温、防虫蛀、防鼠咬)措施。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利用:在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利用中,借阅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借阅分为内部借阅和外部借阅,其中内部借阅又分为个人借阅和单位借阅,个人只限于借阅本人档案;医院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因工作所需,借阅个人专业技术档案较多,但不得带出档案室,如需要相关资料,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复制。借阅部门及个人应严格遵守档案借阅制度。
四、结语
【关键词】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经验
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建设。目前,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个有利时机,着手革除历史上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弊端,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使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在与本人的知识、能力和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振兴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繁荣文化贡献力量。
我院的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编制是1993年由上级部门规定的,距今已有十几年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而且现在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的政策,这将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故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专业技术职称低聘,即获得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多年,仍然受聘于低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甚至出现取得主任医师资格多年,依然只是受聘于主治医师等现象。这必将大大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单位出现了跳槽现象,造成了人员不稳定,势必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院从2003年开始试行专业技术职称内聘制度,实行至今已有七个年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具体做法
根据上级有关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文件精神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暂行规定》,从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计算机、外语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规定。每年医院根据岗位需要,推出一定数量的岗位进行竞聘。组织符合聘任条件的职工进行竞聘演讲,由学术委员会评分,党委会讨论,择优录聘;并对内聘人员进行动态考核办法,实行两年一聘,打破聘任终身制。
1.1按需设岗。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主要是考虑各科室各职称、各层次人员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尽量达到最优化管理。避免有些科室高职称的医务人员较多,有些科室高职称的医务人员较少等及各科室、各专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护士岗位,在实际临床工作当中,可起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纽带作用。
如果发挥好的话,不仅可以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医院的信誉。
1.2组织报名。由组织人事科负责。以医院名义发放文件至各科室,通知符合条件的人员限时到人事科办理报名手续———填写表格,递交材料。具体要求按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暂行规定》执行,实行公开透明的聘任制度。
1.3资格审核。组织人事科对递交材料进行真实性复核,并参照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其竞聘资格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其中包括获得资格证的时间(我院目前是要求获得资格证满一年才具备竞聘资格),学分证的情况(主要是检查医务人员继续再教育的情况),(刊登杂志的级别)等等。如发现不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则及时反馈给本人,取消其竞聘资格,中止竞聘程序。
1.4竞聘演讲。组织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参加演讲。
医院学术委员会作为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是让竞聘者介绍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竞聘岗位,个人优势,以及竞聘的完成目标。学术委员会通过竞聘的情况,对其业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德医风、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演讲结束后,竞聘者离场,立刻组织工作人员当场计分,当场公布分数、排名情况,拟定聘任名单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做到快速、公开、透明。
1.5党委讨论,择优录聘。党委会根据竞聘者的演讲情况、学术委员会提交的聘任名单,综合考虑竞聘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集体讨论、决定拟聘任名单。
1.6公示聘任名单,颁发聘书。将党委讨论决定的拟聘任名单在院务公开栏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接受全院职工的监督。公示期间,职工有权以实名制方式向院纪检或人事部门反映情况(不接受匿名投诉)。公示期满,如未收到有效的投诉,则视为无异议。最后,以医院名义与受聘人员签订专业技术职称内部聘任协议,并颁发聘书。具体工作由人事科负责。
二、初步取得的成效
2.1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2解决职工之间的内部矛盾,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2.3激励职工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鼓励大家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4为医院人才稳定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1虽然文件规定实行两年一聘,动态考核制度,但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动态考核的标准难以把握,具体指标的制定难以做到合理、科学。
3.2实行内部聘任制度,虽然解决了一些职工高资格低聘任的现象,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技术职称聘任问题,治标不治本。
大部分学校都是先学习基础课,之后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整个学科开展,通过学科的特点展开教学,突出了整个学科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先进行理论课,后进行实习课两个单独进行,过分独立,例如,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对专业课学不懂,实习课不会做,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在教学的反馈中,以个人的卷面成绩判断个人学习好坏。学习好坏使老师将学生只是当作了一个受教育的客观对象,对于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似乎没有很好的帮助,约束了太多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些例子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传统园林专业知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将书本知识讲的透彻以便能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目的,但是由于进行实践活动往往很复杂,很难掌握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最近社会出现的各种高学位无经历的毕业生,都是因为在学习知识中追求理论的精确,而忽视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因此,很难将这些实际问题具体解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重视和依赖老师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融会贯通。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传授,并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却忽视了学生园林技能的发展,没有一个实践的空间。只是注重知识和理论的讲解,尽管理论知识很清晰,却没有使学生的园林技能形成。园林更注重的是操作,动手实践的能力,而非理论的要求。只是通过老师的要求,整体性地完成某一项任务,不断地使学生个性逐渐磨灭,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一样的思维,一样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的思维,怎么能够发展我们的技能,想多方面开展呢?最后传统的园林专业教学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非实习现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知识很丰富,能够通过理论去进行实践,但是过于死板,不懂变通,变得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繁琐化。因此,在园林的工作中就会逐渐丧失积极性,只是变成一个靠书本工作的人。
这些结果都是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厌学,没有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一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2园林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园林专业一体化”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将能力摆在首位,以理论知识为媒介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大体可将教学模式分为3个层面。
2.1理论知识的循环过程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但是老师还是主导地位,对知识讲解,分析,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提醒并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阶段却体现出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随着课程的学习,老师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引导促进者,把主体变成由老师变成学生为主体。知识由学生为老师进行讲解,老师则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的思想,并因此影响学生以后发展。无论是第1阶段还是第2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体系之中成功进行的话,就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学生从课堂到园林的过程拉近。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核心的问题,必须为了这个问题而开展教学过程。在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应用型理论知识,并经常将理论和实习的课程结合,体现园林一体化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讲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知识,对于那些有深度,难理解的内容可略讲,甚至是不讲。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对园林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技术层面上,新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为学生展示,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2.3培养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传统模式的弊端,使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要重新调动积极性,就必须依靠老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实习期间好好地了解将来应该做什么才能让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3结束语
[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和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目前状况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非凡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和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熟悉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和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新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功能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和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摘要:把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练习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新问题,即在把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和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和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摘要: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把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和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探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和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和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布置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预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和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喜好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以我院为例,我院作为本市妇产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病源方面吸引全国范围的孕产妇、妇产科及相关病患,业务量极大,个别科室加班成为常态,但由于受到场地限制、生育保险政策、薪酬待遇跟不上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每年都有相当比例人员“跳槽”到私立医院(详见图1,其中2011年的异常低值是因为编外人员转编考试拖延时间较长,一直未出结果),其中不乏高级专家、具有行政职务的管理者及重点培养的业务骨干,他们宁愿放弃所谓体制内的“铁饭碗”,有的已经临近退休年龄,仍坚持改制到私立医院工作,究其原因,相当比例人员认为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比例,认为私立医院薪酬水平高,更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目前,公立医院的各项工资、奖金等收入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即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级别。想提高收入,提高职称水平是最快捷的途径。因此职称晋升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内容。
二、公立医院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政策现状与分析
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的管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管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管理、职称聘期考核的管理和岗位等级的设置几个方面。总体来说,是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政策指导、编制控制及设置原则的宏观调控下,各级专业技术职称均在规定的比例数内进行评聘。因此,各公立医院纷纷制定自己的职称评审条件及岗位设置条件,以保证在核定的指标数内有序地完成职称管理工作。以我院的卫生系列工作人员为例,具体政策大致如下(其它专业参照执行):助理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国家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如无工作上的重大错误,即直接聘任到助理级岗位。中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国家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尚需取得相应级别的职称英语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2篇、考察其完成门诊、手术、值夜班或其他临床任务、继续教育、差错事故等相关情况后,经过所在科室考评小组的评议、提交医院中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讨论通过、院内公示、院长办公会等环节方可聘任到中级岗位。.高级职称的资格取得及聘任:按医院评聘条件(承担局级课题或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统计源论文4-5篇)及上级部门制定的关于外语、计算机、服务基层等条件,经过科室考评小组评议的定性考察与医院中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的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通过者院内公示、院长办公会讨论等环节方可推荐到上级评审部门进行答辩,通过后医院予以聘任。聘期考核:对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我院实行职称的聘期考核管理,制定不同的考核条件(基本集中在、出版论著、承担高级别课题等方面),每3年为一个聘期,对聘期结束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降级使用,做到“能上能下”,打破了职称聘任的终身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按上级文件精神,从正高级到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13个等级,即每个级别内部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数额的岗位工资。经过科学的测算及多方面权威的调研,我们制定出针对不同任职年限和不同岗位任职要求的相应政策,而上述任职要求,重点集中在、出版论著和承担高级别课题等方面,少部分侧重于照顾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力图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扬人文关怀对待老同志之间找到平衡点。整体来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方面的各类要求,归根就底集中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高级别课题等科研方面,这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结果,也为提高医院整体的科研水平奠定基础。
三、公立医院人才工作现状与分析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把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练习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和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和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练习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征,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索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探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和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生疏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把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熟悉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征,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和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和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把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和需求;教授运动练习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把握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原则、练习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征,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和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新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新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新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摘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新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练习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办法,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练习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喜好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喜好;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和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和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新问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索,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心得,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摘要: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摘要: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摘要:188.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1.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2.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3.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二、职业、岗位的关系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岗位分类的依据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1.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4.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知识技能的重组——课程开发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只有过程化或程序化的知识和技能,任何知识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OR].教育网.
[2]童宏祥.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6,(12).
[3]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8).
[4]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5]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6]徐挺.商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素质教育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素质教育对人才有很高的要求,它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本质是创造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善于利用创新思维和能力开发出创造性成果与产品的人才称为创新型人才。这样素质教育就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高校的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生就需要在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在校园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去发展。以全面推进素质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使自己成为适应性强的创新人才。
二、数学教育对医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日常学习中数学教育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日渐发挥作用。数学教育能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方式等。“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爱因斯坦)。那么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忘光后,学校学习还能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只能是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校知识会在我们离开学校后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忘记,能常伴我们的只有我们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理性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处事方式,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才能一生受益,也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潜在力量。对于目前的医学生而言,从短期利益来看,可能认为数学与专业无关,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艰涩难懂的数学上,还不如将时间多投入到专业课上。但是从长期利益来看,数学学习教给我们的不只是死板的数学公式和庞杂的数学定理,而是一种理性,缜密的思维方式及灵活、细致的处事态度,这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医学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2.1数学教育对医学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我们来看数学的巨大作用。首先,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尤其是医学生的医学专业更是与数学密不可分,医学中药物的药量、病人病症的各项指标实际上都是数学问题的延伸,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数学知识。其次数学也是培养缜密的思维方式和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有效方式。理性缜密的思维方式和严格的思维能力是医学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在学就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实现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的目的。
2.2数学教育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民众素质的提高,我国国民的人文意识逐渐增强,对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医学工作者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丰富的从医经验,还应该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如缜密的思维方式,严谨的处事风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而以上这些良好品质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系统的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而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同时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具有这些品质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此外数学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医学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一线的医学工作者的经验积累和刻苦钻研。医学工作者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促进医学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而在教育中培养医学生以上各项素质则是高等数学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
三、数学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学与各学科的相互融合,数学教育在高效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医学类高等院校都开始开设医学数学建模课程,通过这一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数学建模课程实际上是将数学和医学课程更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数学对医学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同时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医学生步入医学岗位提前做好软件准备。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数学建摸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伟大的马克思先生曾经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如同物理学一样,医学和其它生命科学也必须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推理才能从本质上,结构上达到科学完善的境地。医学院校要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加强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倪宝汉,马春宏.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及探索[Z].
[2]张世强.在医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2):185~186.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小单位。在一个平面中,只要有足够小的单位都可以看作是点。在平面构成中,点可以通过画面组合进行排列,给人不同的联想和视觉感受。而线可以明确其具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形态。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产生立体效果。总之,点、线、面三者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1、点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都可以体现出“点”的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进行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的感觉。比如:在上海地铁吊顶设计中,在格栅形式的吊顶之间放行的发光正方体不规则的分布,可以将每个小格子看成“点”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将植物大小、数量进行组合的,构成了“点”的形态。再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沙发上的靠垫、茶几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点的集合体。另外,还可以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将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线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广泛,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比如家具、门窗、主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县,就是实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墙角线、窗户线等。比如上海公园的地面铺装的设计采用了乱世镶嵌的方式,构成向心的环形线,具有一种韵律感。在室内设计中,线的应用就更加广发了。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溪流等视为线。地板铺设的线型都是采用线条来组合和表现的,与空间中的点、面形式作对比。而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经常会被使用在以娱乐的悠闲景观之中。
3、面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二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间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内环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状独立存在的。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到其限定空间的特性。在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设计中都运用了平面,充分表达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艺术风格以及装饰造价等各种因素中的应用。在进行空间平面布局的时候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因此发现其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上将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体现出优美的空间与丰富的空间功能。
三、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法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对于初步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其对平面构成元素的重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海报的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是综合引用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巧妙的对版式进行设计,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节奏以及对比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从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样化的作品。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使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该穿插上使用各种构成元素,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与运用,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你中,使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才能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四、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艺术 审美 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面向社会艺术市场需求,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培养艺术人才的中高等艺术院校随之蓬勃发展。广大艺术院校以其突出的职业培养能力吸引着众多怀揣艺术明星梦想同时拥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莘莘学子。由于艺术专业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在艺术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教学而轻视公共文化课教学的现象,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这不仅割裂了艺术与人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文化素质发展严重滞后;还让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定位产生模糊感,造成了艺术院校语文课承载任务的缺失。因此增强语文课程的魅力,探索艺术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之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艺术院校中围绕与专业的有机结合谈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
笔者首先要探讨的,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定位,这个“有机结合”怎么界定。我认为艺术院校公共文化课教学中将语文课定位为“人文艺术” 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树立一种“人文艺术”的观念, 语文课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有所皈依,同时也能有效体现艺术院校专业性、职业倾向的特点。正确的“有机结合”,是在需要的时候,有效地渗透;不是专业与文化不分彼此,而是在继承语文传统课程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融进艺术专业特点, 在教学设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现过程中体现鲜明的艺术学院文化课堂的特色。进一步阐释,即围绕舞台表演,重视学生个性的彰显与发挥,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人文品性及审美趣味,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但不陈旧、迂腐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艺术、人生舞台上创造性地运用相关语文知识的能力。这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对学生所艺术专业有相当的热爱与研究。
在没有升学压力的诸多艺术高等院校,文化老师不是教学生某个技巧、某类知识,为他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而是教学生怎样认识自我、点石成金――学生感受不到,文化课就什么也不是,感受到了就一定改变他们的一生。其实让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之余体味文化课、文化老师对他们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人生进取的帮助,很多时候这已足够。
第二,为什么语文教学要与专业结合。
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艺术演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于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深入到形形的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生活中,与观众进行心灵对话,使观众得到艺术欣赏与审美的愉悦。艺术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矛盾, 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是可以齐头并进的。
从文化老师自身方面来说,我们得改革,要与专业相结合。艺术院校的文化课难上是不争的事实,基本是这三方面的原因:
1、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到艺术院校读书就是为学艺术,专业学好了不愁没有精彩的舞台。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针对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重新认识。专业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应技术岗位上较好地覆行工作职责;而语文课则承载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重任。上语文课要把这一观点传达给学生:文化与专业相辅相成,就像一种鸟的两只翅膀,任何一方发展不均衡,都无法自由地翱翔于艺术的天地;甚至有的学生将来会从事别的行业,但人文素质的提升却是人生永远的“专业课”。
2、学生不喜欢。很多文化课学习的内容无用且陈旧,甚至不少学生还反复学过;更有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成绩偏低且天性与人文艺术绝缘,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够喜欢语文课呢?所以艺术院校语文课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 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艺术院校的语文课就是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3、学生很辛苦。相对来说,艺术学校的专业课比其它专业学院的专业课,消耗学生的体力、精力更大。学生上完专业课、早晚自习往往很疲劳,如果还要接着上文化课,不可避免的造成精神难以集中,疲劳厌学等情况的产生。但只要文化教师谈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专业方面相关的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他们马上又会精神奕奕。所以说学院需要懂专业的文化老师,学生佩服能够讲专业的文化老师;结合专业谈文化,结合艺术教语文,在艺术院校文化教学中实在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第三,语文教学怎样与艺术专业相结合。
坦率地讲,这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个优秀语文老师凭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每个艺术学院,每个艺术专业各有特色,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也都不尽相同――正因为“众口难调”所以对厨师的要求就更高。要做到文化与专业有效渗透,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准确抓住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文化老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艺术专业的发展,紧跟时代文化的脚步,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精神追求,深入艺术专业课堂去听课。语文老师能津津有味地听学生的专业课,才有可能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听你的文化课――我们提倡师生平等,这也是一种“平等”,是人文艺术的真正融合。而且我们要做到要全方位、多渠道的融合,包括看学生的演出、和他们一起观摩、培养自己的业余艺术爱好等等。平时与专业老师的接触时,也要虚心地请教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要人为地割裂人文与艺术的联系,听听专业教师的精辟感言,那些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与学生交流专业的“谈资”。语文老师应力争做到可以与专业老师“纸上谈兵”,能够“手低眼高”。在此基础上编写具有艺术学院校特色的语文自编教材,避免教材内容陈旧或不适应学生专业实际的情况。若能如此,那么在备课中,在教学实践中,与专业结合的灵感自然就有了,上课才能“闲庭信步”于人文艺术的大舞台上。
2、跳出定式思维,尝试“互补型双师组合”。 “互补型双师组合”是指:在课堂上,由语文教师和艺术表演教师所形成的,针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组合。比如面对广义的艺术表演(戏曲、舞蹈、音乐)学习,专业教师长于感性表演,却难有细腻到位的理论分析;文化老师长于鉴赏品评,却不能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所以我将专业表演教师请入语文课堂,互取所长,针对具体“唱读”、“念白”等教学任务,通过研讨、现场交流、示范等方式,共同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并不是所有语文课教学都能采用此模式,但对于广义的戏剧表演类文本的语文教学都是可以借鉴并尝试的,这也将是文化课堂与专业结合的一大亮点。
3、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如视频、影音、道具等)增强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的兴趣。只是要把握分寸,不要本末倒置,关键在教学内容的新颖。同时注重“第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打通语文与专业的隔阂。如学生有大量的舞台人物表演,让学生写下人物性格分析体会;各种文艺演出之前,让学生为自己的节目撰写串场词甚至开场结束语;各种艺术观摩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观后感等等。
4、力争将考核方式与专业相结合。语文课的人文性及工具性是其众所周知的双重属性,一张试卷显然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因此要考核时要多形式、多角度,与专业结合寻找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彰显的最佳途径。目前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仅以本人的尝试为例。面对低年级中职班的艺术学生,语文考核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而面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考核项目、难度相应增加。比如“琴、棋、书、画”四项考核――名字只是一种包装,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艺术感觉。“琴”考核的是学生音乐的感悟能力:学生听一段音乐,写下自己的感受、乐评(当然可以把它改成“舞”,就是看一段舞蹈视频)。“棋”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于局面的整体把握、掌控能力。“书”是要学生写诗歌,现代诗。“画”取的是“划“与”话“的谐音,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操作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指定产品的两分钟广告,包括广告语的设计学生轮流演说他的广告创意,并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广告画面,之后全班集体打分。这样的种种方式虽然有很多不足,但都力争从量化变为质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现艺术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平台。
总之,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本就应该具有一定学术探究的品位,轻松幽默的氛围,以及与专业你中有我,相生相长的和谐。艺术院校的语文老师应努力用丰厚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课堂,用典雅纯粹的审美情操清新课堂,用优美感性的艺术气息浸润课堂,用新颖独到的表现形式激活课堂。愿今天我们的不懈探索,能够换来明日教学实践中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爵士乐;专业建设;学术视野;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本体;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爵士乐(Jazz),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现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爵士乐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爵士乐曾一度消失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生活之中,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重新受到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却一直时隐时现。欲言又止,诸多理论问题也是头绪难寻。呈现为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为此,笔者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如下思考和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一、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
拓展专业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其目的就是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这对我国爵士乐专业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音乐学学术视野是否狭窄,主要表现在其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是否相互疏离甚至隔绝,此现象在当今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为此。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同样未能幸免。
1.拓宽学术视野的必要性
爵士乐是较早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流行音乐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流行音乐这一新兴学科的基础教学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专业,爵士乐教育的定义与理念、内容与方法、发展方向等,简言之即专业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其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讨论的焦点。这种学术讨论是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探讨学科“定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音乐学学科内,爵士乐与其他子学科的关系,以及它在人文学科中的学术价值与人文意义。然而客观情况是,爵士乐专业目前还未能与其他学科实现学术上的良好互补和相互渗透,甚至有时未能取得其他学科的认同,孤立发展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相伴而生的是,爵士乐自身也存在固步自封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教育发展中尤显突出。值得深思。
同样,考虑到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也应该重视爵士乐专业学术视野的拓展问题。在当代学科发展趋势中,各种学科注重“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爵士乐专业的孤立,势必成为不利发展的因素。所以尤其需要学术视野的拓宽,并且努力形成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新局面。
2.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范畴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专业”,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或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规格和要求。从学科高度看,专业是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在艺术人文类的专业中,则意味更深。因为考虑到艺术人文类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专业,除了意味着的技术、职业,还意味着专门的学问。即其学术内涵。加深对“专业”的认识,首先应该为爵士乐勾勒其学术语境。把爵士乐专业的建设放在深层的学术研究视野当中,使它具有学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爵士乐的学术研究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爵士乐理论与技术;二是对爵士乐的解读与阐释。对于专业发展来说,两个方向应该齐头并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但叉各有目的与意义,它是涵盖社会、文化、哲学、美学、历史、创作、文本、技法等范畴的综合性的人文品质。
3.音乐本体研究
爵士乐本体研究应该包括几个不同的层面,即爵士乐理(J8.ZZ Theory)研究,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爵士乐发展历史研究,爵士乐与都市文化及方法论研究等。
英文通常把爵士和声、节奏、记谱法以及演奏技巧等理论统称为Jazz Theory。之所以统称,是因为这类理论主要面向爵士乐的教学和表演。但它们只是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众所周知,爵士乐的教学与古典音乐有共同的基础.亦有其特殊的侧重和方法。如爵士和声、即兴演奏、独奏,爵士风格语汇、爵士编曲、作曲等。这一领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常常会孤立地讲解爵士乐的理论,缺乏与其他音乐的充分参照。因此常常造成学生对爵士乐特性理解的偏误,由此引发的教学争论非常多见。
爵士乐的历史研究告诉我们,这种音乐体裁的根基深植于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受到现代音乐、都市流行文化土壤的滋养,因此它与音乐学其他专业不仅不是隔绝的.还应该是贯通的,甚至可以作为现代音乐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传统音乐学分支学科中起到连接作用。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爵士乐的独特性,需要有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
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是内容更为丰富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爵士乐风格语汇与表演形态的研究,代表演奏家、作曲家的个案研究,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风格的融合研究,爵士乐组织形式与文化现象关系的研究;爵士乐风格与受众、交流及审美关系的研究等等。显然,上述研究是更加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视域和不同学科理论的积淀。
爵士乐作为都市文化和流行音乐现象,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层面,它往往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尤其与现代社会重大事件和变革息息相关。爵士乐涉及现代社会事件、重大变革、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精神信仰的现象并不鲜见。因而不能忽略爵士乐作为团队意志和精神力量载体的重要作用,其推动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
另外.还有一些“学习方式”问题也引发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涉及到实际教学不太关注,但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即流行音乐家是怎样学习的。学校流行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参考其他音乐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这些不同层面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共同课题,即探寻爵士乐“本体”特殊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两个关联的课题构成爵士乐分析的方法论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爵士乐研究者们普遍发现,古典音乐成熟的音乐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于爵士乐分析,它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加以研究解决。
4.音乐历史与文化
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不应仅限于单一技术层面的研究,爵士乐本身既是历史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并且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同步,不能将其从人类社会进程和文化发展关系中加以割裂。因为,脱离具体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爵士乐本体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文化理解的爵士乐专业技能学习恐怕也难与时代特征相契合,更何况爵士乐本身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把爵士乐专业契人大的音乐和人文学科背景中去,找到它的位置,找到它与其他专业学科关系的契合点,最大程度地使其在整体上构成完整性、系统性;并使其变异性、多样性能够成为人文学科交流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范畴的研究,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和知识的介入。
美国爵士乐评论家、音乐学家马歇尔・斯特恩斯(Marshall Stearns)“爵士乐研究学会”(世界上最大的爵士乐综合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曾在1953年说:“爵士乐研究学会的主要目标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一种对爵士乐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和鉴识。更具体地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协会要把研究者和音乐家们在爵士乐早期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收集整理起来。与社会学者以及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爵士乐及其相关课题便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也是它完全应该得到的。这样,美国文明中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受到忽略的领域,将得到阐释。”可见,多学科、多视角成为爵士乐研究主要目标,其中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判断业已成为爵士乐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目的。
5.爵士乐研究在中国的文化意涵
中国的爵士乐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它在当时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曾经是近代中国大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爵士乐是“夜上海…‘不夜城”的音响记忆,当时舞厅、时装、唱片等时尚生活方式无不打上了爵士乐的印记。上海流行音乐留下的经典歌曲唱片中,处处留下了爵士乐队的风格印记。同时,中国的音乐作品也曾被美国爵士乐吸收。虽然时至今日爵士乐仍不是中国的“主流”流行音乐,但是爵士乐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蕴含了丰富的时代特征、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值得关注、梳理和研究。
中国的研究者有一份特别的工作,或称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大量翻译、转译、引进欧美学者的爵士乐研究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二传手”。这项工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爵士乐积累相关材料,而且为我们真正进入爵士乐的研究打下基础。
美国爵士乐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他们称之为“重塑爵士乐教育”的阶段,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对发展了半世纪的爵士乐高等教育的反思所致。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也正是对专业发展、学术语境的不断追问,以此获得更为宽广的学术语境和发展方向,使爵士乐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学术性质的背景,就是要让专业教学始终处在“问题意识”的不断追问之中,始终保持它的探索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音乐学领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体现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音乐实践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链接,各行其是。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缺乏相应的理论思维支撑,与实践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引领,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特有的风格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爵士乐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水平。
1.爵士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征
从爵士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最初是没有太多理论和观念的,而越来越丰富的实践积累最终导向了爵士乐的理论“自觉”。例如“二战”后“比波普”爵士乐出现以后,爵士乐手已经非常注重自身的音乐理论修养。另外如调式爵士(Modal Jazz)的出现则直接是来自爵士乐和声理论的创新。爵士乐作曲家乔治・鲁索的和声教材出版,启发了迈尔斯・戴维斯等音乐家的调式化音乐创作。欧洲古典音乐历史中。巴赫、拉莫、D.斯卡拉蒂、舒曼、瓦格纳等大音乐家既是创作者,也是理论探索者。可以说爵士乐同古典音乐一样,从无视规则的大胆游戏,逐步走向了越来越系统的理论积淀,甚至出现“理论先行”的情况。认识爵士乐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不可忽略爵士乐对理论重视的这个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爵士乐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开始获得更多认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从教学来看,和欧洲古典音乐一样,爵士乐的学习同样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并行的,同时它又有一些独特的手段与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过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爵士乐的学习要求更高。
例如古典音乐演奏者的学习围绕“曲目”展开.因而曲谱是学习的“中心”,而在爵士乐手学习中(特别是独奏和小型乐队中),“听”是核心,然后重视即兴的“表达”,乐谱是参照而不是唯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把握一首“爵士标准曲”(jazz standard)。例如爵士乐手使用Fake Book,Real Book,只是辅助使用.甚至要随时辨别其记谱的错误。而唱片、录音、现场。对学习者来说,比谱子要重要得多。
再者,爵士乐专业的学习要进行大量音阶与和弦及和弦连接(chord changes)的训练,以及大量的乐句语汇积累,而这些内容不仅以“音色…‘速度…‘流畅性”等传统演奏的标准去衡量,更加重视和体现对这些材料掌握的灵活度及个性化的组织运用,具有强烈的即兴感受和领悟性质。可以说,爵士乐专业学习的“实践”理念,有相当独特的感性特征和内涵要求.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这方面训练的目的,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现场领悟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爵士乐大师。如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派特-马蒂诺(Pat Martino)、派特・迈锡尼(Pat Metheny)、乔・帕斯(Joe Pass)、Wynton Marsalls等,几乎个个都身兼演奏与教学的双重任务,那些称得上成熟的,但并非一流音乐家的爵士乐手也都从事教学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爵士乐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需求度,也反映了它自身专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特殊存在方式。那么爵士乐在高等音乐教育中也就非常有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2.现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从音乐学领域的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近代学科追求独立和学科建设自律的趋势下,理论研究追逐形而上的探索,与音乐实践的有效连接被边缘化。各行其是的发展结果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不论是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对实践的观照均显示出乏力的一面。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爵士乐教学之中,只是显现一些特殊性而已。
首先,当前爵士乐教学理论内容过于狭窄,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所谓基础层面指普及性知识介绍和讲解,爵士乐理论被爵士乐常识所取代。人们似乎更看重爵士乐的表演环节,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表层现象遮蔽了作为理性存在观念意识和理论品格,仅从玩的心态将其理解为个性化欲望得以表达的自主行为。
爵士乐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在于确立一定的教学标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该领域中争议颇多。较早建立普适性教学内容的雅梅・埃伯索尔德(Jamey Aebersold)就引来诸多批评,认为他的爵士教育内容狭窄。目前常见的爵士和声,爵士器乐演奏技巧出版物绝大多数属于爵士乐的“常识”知识,它们远不能完整地构成这门音乐艺术及其文化的架构。因此,“爵士乐理论”与爵士乐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加强和需要大量学术投入的研究领域。
美国学者认为,现有的爵士乐常识教学还远远不够充分。常识部分的教学并不能给“风格…‘个性”“意义”“价值”这些对爵士乐极为重要的部分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更无法解决“创造力”的问题;而且即使“常识”部分,也还有大量值得商榷的东西。
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高度和广度,缺乏相应的思维观念和理论积淀,与实践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掌控和引领。其次,我国爵士乐的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个性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其理论建设的水平。
综上所述,建构具备鲜明中国风格特征的爵士乐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推动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的基础,其有效互动的规律与发展还有待有识之士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注重音乐本体研究
由于音乐语言缺乏语言艺术中相对明确的语义性和造型艺术中的具象性,因而在接触音乐作品的内涵问题时,是很难将内涵与声音形式这二者分割开来而完全采取二元化方式进行阐释的,这是由这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其本体研究的重要性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应对音乐本体,即它的符号意义、符号结构、构成方式、技法演进等有足够专业性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1.本体研究的意义
相对于古典音乐,爵士乐的本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爵士乐本体研究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爵士乐理论研究的充实与拓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爵士乐专业教学的基石。过去学界对爵士乐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于历史、人文的阐释与梳理,对声音形态研究则相对仍处于不对等的发展现状中。如前所述,爵士乐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基础性领域,即本体内容和它的方法论。
比如爵士乐重视即兴演奏,这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领域。在古典音乐中,音乐作品分析的首要“文本”是曲谱。在理念上,我们认为曲谱是作曲家作品的具体体现,而在爵士乐中这个问题变得棘手。现实中很多爵士乐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作曲家“手稿”,它的第一文本是“音响”(唱片),而同一个作品常常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音响”。由于即兴演奏的结果,这些录音每次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很多爵士音乐家的作品,是对传统“标准曲”的改编演绎,而不是原创。这些问题不仅给文本分析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也让我们发现爵士乐的作品观念与古典音乐的作品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爵士乐本体分析的这个“对象”.首先给研究者在确定作品版本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这恰恰是爵士乐自身所独具的特征。
从更宽泛的角度看,爵士音乐的本体研究,包括演奏、创作、编配、风格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本体研究是“专业化”教学的前提。爵士乐本体研究面临大量的工作,学术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对爵士乐语言的研究不同于古典音乐的研究,它尚处在“分析工具”的探讨阶段,经典音乐学的作品分析手法面对爵士乐的表演和作品文本,尚存在许多不能被真正解决的问题。我国爵士乐本体研究则基本上处于吸收、消化的阶段。
2.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总体来说,针对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爵士乐本体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爵士乐语言研究,如爵士乐和声、爵士乐编曲、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融合等;二是爵士乐风格语汇研究,如摇摆乐、比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等,其中还包括代表性音乐家的个人音乐语汇研究等。
爵士乐在音乐本体的丰富性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认可。与摇滚乐、民谣等音乐体裁相比,爵士乐是流行音乐领域在音乐形式和语汇方面影响最大的类型。爵士乐的和声、节奏不仅辐射到流行音乐当中,也对欧洲古典音乐在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坦率地说,仅就爵士乐目前的理论状况、“爵士乐”的观念和概念、笼统的爵士乐语汇提炼等,还远远达不到支撑一个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爵士乐体裁内的风格流派细分令人惊讶。不同风格的爵士乐在形式与内涵方面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至今没有哪种爵士乐的常见定义是可以全面概括“Jazz”一词的内涵的。风格,也是我们研究爵士乐本体及音乐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当下的爵士乐教学中,Jazz常常被简化为“即兴演奏”,缺少全面的风格分析和教学演示。学生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的爵士音阶与和弦学习以及即兴演奏的实践方面。由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再加之聆听欣赏范围的有限性,为此学生很难真正进入爵士乐的世界。
以美国高校的爵士乐教育为例。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爵士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课程中缺乏对爵士乐音乐语言、风格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进行乐队排演,强调音乐竞赛的成绩等。该状况在培养杰出爵士乐人才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探索爵士乐民族化的有效路径
所有的外来艺术样式在本土的呈现过程中,除具备其原本的意象和形态之外,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尤其看重精神层面的解读与表达,这是其生长发育的要素。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呢?
1.爵士乐民族化发展的意义
爵士乐在过去一个世纪的音乐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绝不只是体现在“流行”这一点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它与其他音乐和文化交融时表达出的自由、包容和创造性方面。爵士乐是非裔美国人的创造,但更是各种音乐基因混合的后代。它的萌发地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本身即是一个欧洲、拉美、非洲文化的汇集地,正是这种特点给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创造了历史机遇。
爵士乐几乎在刚刚形成体裁特征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米约、肖斯特科维奇等欧洲作曲家,他们均尝试借用爵士乐的节奏或音调特征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在随后不久的“第三潮流”创作中,格什温、科普兰、伯恩斯坦等一批作曲家则证明了爵士乐在音乐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爵士乐蓬勃兴盛之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爵士乐热潮,更重要的是,爵士乐在欧洲产生了新的品种和更多的流派。随着爵士乐音乐手法及音乐理论的不断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开始爆发,成为一种开放的音乐结构和游戏规则,它几乎可以吸收、消化所有音乐类型的元素,从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现代音乐,爵士乐已不再只是一种音乐体裁。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与拉美音乐结合时,产生了它受众面最广泛的新类型――拉丁爵士乐。这正是爵士乐在20世纪后半叶摇滚乐、电子音乐等新兴类型冲击下,还能长久立于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爵士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国上海曾获得过短暂而惊人的发展。它并不比欧洲古典音乐的引入晚太多。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治、人文环境的影响,爵士乐没有取得像古典音乐那样在中国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在内地重获生机。此时的爵士乐也并不像一般的流行歌曲、摇滚乐那样大范围流行。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爵士乐是“小众音乐”,甚至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今天,诸如此类的讨论还在持续。
我们从爵士乐在中国简短的历史中可以获知,爵士乐这种音乐体裁的活力本质上源于它的多元文化背景,更依赖它体裁成熟后的融合力、兼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启示:爵士乐不仅可以同中国元素结合,而且这应该是它在中国获得良好发展的真正出路。只有充分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交融,中国的爵士乐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爵士乐的民族化与专业建设
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不妨将问题分成两个具体的方面来考虑:
怎样的“民族化”爵士乐是有灵魂并能获得长久生命力?
整个20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引发的争论“蔚为壮观”,其中如何将欧美艺术体裁“民族化”是一个核心命题。爵士乐同样面临这一命题。通过考察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化的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中西结合,创作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其二是直接以西方音乐语汇来表现中国文化意象和时代精神。如前所述,爵士乐在与本土音乐元素结合方面不是一个“难题”,而恰恰是爵士乐自身的“长处”,真正衡量其民族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作品的精神内涵。
现今国内舞台上,爵士乐常常以改编歌曲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表演者以“爵士风格”对民歌、革命歌曲、影视歌曲和经典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包括对唱腔、乐队编曲风格的设定。这似乎成了爵士乐得以施展的唯一方法和机会。但是其中不难发现,这类改编虽获得了短暂性的“新鲜感”,却无法给人留下太多回味,甚至很快就被人遗忘,很少能留下一个经典的演绎版本。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追问和深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爵士乐在我国有过一段“浅尝辄止”的发展历程。我们今天不难发现那个时代一些稍具爵士乐特点的流行歌曲作品,如《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甚至个别作品被美国爵士乐队翻奏,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旨趣,使它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作品给今天音乐人的启示是.具有本土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作才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不论改编还是创作,人们都似乎更关注音乐手法、不同音乐风格样式间的融合,因为这些东西更关乎我们这个时代对“创新”的渴望和诉求。但是,如果两种音乐体裁的结合缺乏“道理”,缺乏充分的考量和精心设计,匆忙地“混搭”,恐怕就只能是短暂的新鲜感而难以长久,更谈不上去感染、感动听众了。
同时,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爵士乐的民族化发展。只靠单纯具备爵士乐背景的音乐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爵士乐手法,同时有着良好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认知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这其实是一个爵士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值得展开认真讨论。概括地看,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灵活性、人才的适应性以及“民族化”表达的艺术诉求。因此,爵士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或许应该分为“爵士乐人才”与“接受过爵士乐系统训练的音乐人才”两大类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爵士乐人才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特别是对本土音乐及文化的认知。教学中,综合的音乐文化熏陶不只是一个知识层面问题,而且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具体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以富有创见的形式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语境,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音乐形式与内涵方面的“融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修养,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加以体现。比如辅修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对民歌、民乐的学习,同时契合爵士乐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将民乐学习与创作、改编及表演实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知识了解。
何种舞台空间是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最佳环境?
当我们对“民族化”做各种解释和设想并对专业进行设计时,不能无视爵士乐在国内的生存环境、传播状况和受众特点。如果爵士乐不能获得丰厚的环境土壤,那么“民族化”也无法真正加以体现。其实在很多自发的谈论中,我们常听到人们“抱怨”式地认为:一种音乐得不到国内的认可,主要在于观众不具备相关的素养。比如针对爵士乐,不少人会说:我们的听众听不懂。
关键词:动漫专业;人文素养;艺术素养
1 动漫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动漫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新兴产业,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10个部委的《关于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国内动漫产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动漫专业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境和专业前景,在未来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影视动画产值2010预计可达900亿元人民币,虽然在几年内迅猛增长,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广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人才的培养,带动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爆发性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各地区不断地涌现出一大批的影视动画公司和影视动画基地,动漫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并未带来我国动漫产业的辉煌发展,究其原因,国内动漫产业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底,导致国内动漫产业以引进、加工和运营为主。目前进口的欧美、日韩动漫产品仍占据了我国动漫消费市场的主要份额。因此,培养专业的影视动画设计人才,大力发展影视动画事业,是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加速经济增长的必然。但如何培养原创型动漫人才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 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动漫人才的紧缺使我国的动漫教育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全国各地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被投放到市场的动漫专业学生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漫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人才质量却在逐渐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培养的动漫学生对中国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知之甚少,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及艺术素养的培养,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转化,缺乏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缺乏人文精神,导致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不高,没有稳定的核心价值观,缺乏原创能力。从业后无法满足动漫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更无法引领中国动漫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动漫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走原创道路,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坚持走原创道路的重要途径。要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必须大力发扬、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当前的动漫产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职院校的动漫学生尤为重要。坚持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职业院校发展动漫专业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注意调整课程结构,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底子薄的现象,努力既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培养原创型的复合性动漫人才,推动中国动漫积极发展,创造中国动漫的辉煌。
3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研究
在高职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真正加强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必须进行如下方法和途径的尝试。
3.1 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
在中国的动漫领域中,要想成为一位原创型动漫人才,关键是要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华动漫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动漫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动漫产业,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动漫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家园。加强中华优秀动漫文化传统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动漫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与动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挖掘,我们要掌握好、运用好中华动漫文化、传统文化,不能让他们成为别人原创性源泉,我们要在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呈现出自己的原创性。我们要在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和挖掘传统文化基础上,创作出属于中国民众的原创性动漫作品,这样才更容易占领国内本土市场。大力推进中国动画文化品牌的确立,宣扬中国民族的动漫特色,是动漫产业辉煌的必由之路。
3.2 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动漫道路,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制订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原创型复合性动漫人才。进行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课程安排。其一要增设专业创新性课程,树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补、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确立优化动漫课程、推进素质培养,不断完善社会人文课程、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二要营造人文素养的大环境。在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赋予专业课程人文的因素,将动漫设计与人文的知识结合起来,赋予其更加鲜活的内容及思想深度。其三加强品德教育,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要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把认真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其四注重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以上是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动漫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动漫设计人员为更好地从事动漫艺术创作,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鼓励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提高艺术素养。多读、多看、多想、多参观高质量的动漫作品是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加强艺术修养,除了欣赏优秀的作品,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普通的生活,需要你仔细观察,慢慢品味。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素材。动漫创作的灵感其实来自于生活、取自生活。动漫具有艺术特征,创作是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生动,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它需要动漫设计人员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教育研究,应用其方法和途径,提高动漫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是全面推动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夏桂楣.艺术修养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已经尝试工学交替、2+1顶岗实习、订单式等工学结合模式,但实际的效果未能尽如人意。从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来看,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尚需解决以下三大主要问题:
1 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
鉴于外贸工作具有的复杂性、风险性、私密性、连续性、操作性等特点,外贸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人才需求不多、人员流动性较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大多不愿接受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到企业实习。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多数未能为企业提供实质的利益增加,尚未能实现双赢的合作目的,因此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
2 工学结合的教师缺乏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工学结合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很难找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精通外贸业务,同时具备教学经验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且许多教师仍然未能转变思维,主动成为工学结合模式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严重制约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效果。
3 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不强
虽然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均已建立了数家校企合作单位,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依然过于理论化,教学未能真正贴近企业实际,教学项目的实用性不强,尚未能真正实施实践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式。许多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设计脱离实际较大,专业教师对于有创业激情和兴趣的学生的创业实践指导不足。
二 构建工学结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切实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国际贸易专业经过研究构建了工学结合的双元制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双元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元素为三点:一是工学结合,即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二是双元制,学生既是在校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三是外贸性,学生从事的是外贸业务,经营的是外贸商品,将要考取的是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为此,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1 教学改革
我们在校内对所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以理论实务一体化、教学考证一体化、实务内容实践化等实践导向的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尽可能采用真实的项目,专业课程积极推行驾证式考核。我们在教学中还有效地融入外贸行业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全国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外贸行业资格考试认证的内容有效地实现课证融合。同时我们设计完善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流程、学会方法、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此外,我们尤其重视的是对学生组建的创业团队及具有具体外贸商品的模拟公司进行项目化管理,同时尝试进行全程的创业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