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视新闻评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主持人评论、嘉宾访谈、电视述评三种类型,而谈话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主题鲜明、形式轻松、内容深刻、观点丰富等优势,在社会现象分析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其节目运行机制,据此提高其节目质量。
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
(1)评论观点过于普泛而缺乏深度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最核心的价值便在于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围绕着特定话题展开沟通与交流,由此为目标电视观众提供多样化并且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信息,因此其观点的深刻性、启发性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当前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呈现出的评论观点主要是从普众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认知的角度所展开的,希望能够迎合所有人的认同,最终造成其评论观点是其它观众也都能够想到的,缺乏个性和深度,无法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最终造成这个节目平淡无奇。这是当前诸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2)评论样式过于同质而缺乏特色
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表现出明显的评论样式过于同质化而缺乏特色的问题,也即是大部分节目都是采用主持人与一位或者是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展开的,在一问一答中形成节目内容,很难通过节目形式给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而且仔细品味发现,节目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事先设定的,嘉宾所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准备好的,这虽然保证了整个节目内容的流畅性,但却缺乏自由、活泼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僵化之感。
(3)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媒介产业环境下,任何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必须秉承“定位思想”,在多样化的节目样式之中寻找自身的“市场空隙”,确定自身独特的目标观众与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据此通过一致性的节目内容、节目风格来塑造个性化的节目品牌形象与节目内容价值,由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节目价值,实现“收视率”与“口碑效应”的双重目标。然而分析发现,当前虽然很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进行了系统的节目策划,进行了精确的节目定位活动,然而在选择谈论话题、确定切入点、建构节目内容、设计节目风格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随意化的问题,很难契合预期的节目定位,从而造成节目风格混乱与节目品牌形象不一致的问题。
(4)主持人提问缺乏技巧性的问题比较突出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建构节目内容,而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创作主体,发挥着设定议题、控制谈话走向、激发嘉宾谈话意愿的作用,因此其个人是否拥有高水平的谈话技巧将影响到整个节目质量,甚至决定着谈话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部分主持人缺乏提问技巧,诸如在访谈过程中裸地逼问嘉宾的隐私,从而造成嘉宾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提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访谈内容,造成节目质量低下的情况,甚至也招致嘉宾的反感;主持人不自觉间便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给嘉宾以强大的心理压力与自我防卫意识,尤其是采取尖锐、刻板的提问方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主持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另外,也有部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提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轻重缓急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谈话质量。这是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表现出的另一问题。
二、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1)主持人应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证谈话过程的顺利进行,主持人有必要预先设定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谈话类节目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嘉宾个性化观点与独特性意见的表达,能够为目标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因此,主持人一定要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要将“问题设定”作为一个线索,而不是整个谈话架构,在关键节点来引导嘉宾谈话走向,而不是为其设定具体的谈话议题等等,由此避免出现评论观点过于普众化,评论内容过于僵化的问题。这是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原则。
(2)从整体与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创新活动
正如上文所说,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样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的创新活动。首先,可以从整个节目模式的角度,对节目题头、节目内容与节目尾声三个方面来创新其节目形式,诸如节目题头中对于话题背景的介绍方式以及对于节目经典片段的提炼方式等等;节目内容中对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场外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中间对于事件内容的视频介绍方式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活动;而节目尾声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的节目模式。其次,从节目细节的角度来说,节目组也可以对节目背景音乐、节目现场设计、节目谈话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个性化的特征。
(3)围绕节目定位来确定谈论话题及其切入点
针对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节目的定位特征以及实施定位策略的重要意义,随后严格围绕着节目定位特征来选择合理的谈论话题,诸如军事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军事题材的话题,民生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民生话题,国际事业的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国际性话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各个节目组还应根据节目定位特征,选择合理的谈话切入点,包括谈话的内容、谈话的风格、谈话的舆论引导走向等等,借此进一步展现此档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与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特色。
(4)主持人应加强对提问技巧的应用并提高个人德行素质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一、语态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1.两位主持人说新闻。传统的新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读记者事先写好的口导内容,而《通天下》则通过两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引出节目内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条新闻《监拍老人为争抢座位激烈互殴》,当时男主持人对女主持人说:“下面要看到的这条新闻有些尴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说到:“哦?什么样尴尬的新闻呢?”男主持人揭开谜底:“都说这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特别没教养,但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后,两位60多岁的老人却因为抢座打了起来。”在两位主持人一唱一和的聊天中,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闻。主持人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顺应了当前话语类节目流行的趋势,迎合了当今观众的需求。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仿佛身处一种聊天的状态。两位主持人不仅以说的方式引出新闻,还以说的方式对新闻发表评论。2015年3月22日有一条新闻《河北一官员上班卧床接访》,男主持人先说“:群众来办事,作为官员,在办公桌前坐好,掏出笔记本,做好记录,根据诉求做好解释,这是最起码的流程了。而这位负责人居然在长达14分钟的接访过程中躺着就把工作完成,也难怪会让群众产生‘难道上访群众就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么?’这样的质疑。”接着女主持人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有权不可任性’,而这‘卧床接访’不就是对‘权力任性’的生动注解吗?对这样的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用响亮的耳光打醒,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任性’的。”这样的评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当主持人与观众观点一致时,就像观众在发表意见,而观点不一致时,又像是对方在与自己争论。在这种虚拟的聊天过程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主持人说新闻,这种看似平淡的节目形式,成了《通天下》这档评论节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语言,个性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时是电视节目中的杂文,尤其是在面对丑陋和黑暗时,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如匕首般犀利,才能触动人心,警醒世人。《通天下》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打官腔,不模糊概念,不笼统不敷衍,这些特质仅从节目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显“偶像道德危机”!》、《无良保姆虐婴不能止于道德谴责》……这样带有强烈感彩的标题在《通天下》中有很多。节目通过标题表达立场,犀利泼辣。发问、追问、质疑、愤怒,这些都是节目的常态表达。在一条《官方推标准广场舞被指“任性”》的新闻中,主持人说:“广场舞国标可不是个小事啊,这可是关系到全国亿万大妈们的头等大事啊!你看,网友们的问题铺天盖地地跟着来了:有人说《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舞曲早已是大妈们跳熟的舞,非逼着她们改动作,大妈们能乐意吗?况且,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还用得着推广吗?同时,广场舞经常举办‘舞会赛事’,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样,难道按动作整齐度来评判吗?哎呀妈呀,网友问题可真多,我总结了一下,汇成一句话就是广场舞到底需要国标吗?”《通天下》中诸多无官腔而有血性的评论,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感情距离,节目愤怒着观众的愤怒,痛苦着观众的痛苦,快乐着观众的快乐,感染力强。有时,评论员一些个性表达既犀利又真实。2015年3月21日的节目中,在评论“滴滴快的专车再‘发力’,出租车行业‘狼真的来了’?”的话题时,特约评论员惠天博士说道:“改革是必须的。动手是要慎重的。改变利益格局,从来就得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当然不相信哪天会来神仙帮我们搬走大山,但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基本规律。”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了灯塔般的导向作用。电视评论员的价值有可能超过新闻报道,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选好时事评论员至关重要。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南京党校教授惠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南京名嘴言亮……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通天下》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特色决定了评论节目特色。
二、传播模式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表达,才能突出视听效果。《通天下》作为一档晚间档的创新节目,新颖处不仅在于其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以及评论语态的不断突破,还在于其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一、电视新闻评论时代的到来
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地震开始,直播已经成为电视报道重大事件的最基本手段,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直播化的趋势下,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充满了冲突,这其中也包括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电视的直播让受众接受到了最快速的信息。此外,网络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使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在这样的媒介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还是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的纪实性报道,在时效上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也容易导致新闻“脸谱化”。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本质,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觉和重视,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才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可以发掘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其共性的地方。但凡获得好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从选题的选择上,都是大众所关心的焦点话题。其次,论据充分、详细,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第三,论证是有科学依据,是严密的。以上三个,仅仅是电视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要是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个性,应该更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焦点访谈”的出现,可以说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在“焦点访谈”出现之后,全国各个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的节目形式,也使新闻评论可以从一般的新闻采访中,独立出来。但是纵观“焦点访谈”这几年的节目发展,即使在“焦点访谈”发展的辉煌时期,节目的重心也大多放在舆论监督的节目形态中,更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评论的色彩只体现在节目结尾处的主持人少许点评,评论的部分相对薄弱,形式也相对单调,我个人觉得,“焦点访谈”更像是新闻专题。近年来,《新闻联播》增加了“本台评论”。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纷纷通过相关新闻的串联编排,加强新闻的背景链接等方式来强化媒体的观点,并逐渐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后,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闻事件、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述评,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观点。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新时代的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加强时效性,突出个性,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报纸的新闻评论,以文字的逻辑思维严密,论证的科学性见长。电视新闻评论,它的优势就在于声像具备,这种视觉上的感官,就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有自己应该突出的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素材可以运用:记者的现场、新闻事件的画面、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越来越多的形式可以加强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并直接参与到新闻现场的直播中,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这一两年,“新闻1+1”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更符合时代特征和百姓需要的新闻评论,也让电视新闻评论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新闻1+1”在发挥深度评论这一优势的同时,用观察员独特的视域,对新闻进行关联度、纵深度开发,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决策、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从“新闻1+1”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在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中,好的新闻评论是可以拉开节目档次的。好的电视新闻评论,应有平民化的视角,深度的观点。我们以“新闻1+1”7月25日播出的《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为例。《“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的新闻由头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王勇平面对新闻媒体的发言。这是一个被无数媒体全程报道的新闻发言,王勇平的言论也被媒体、网友反复讨论。电视评论,又该如何再做自己的个性评论?《“中国高铁:重建信任!”》新闻的开头,就是王勇平的同期声,王勇平说,“我必须是坦诚地回答你们每一个问题,请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这样一段为大家所熟悉的新闻同期声,就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评论由头,应该说,节目提取了整个言论中,最核心的字眼。一下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白岩松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多次反问“你们相信吗?”,对此,白岩松评论说,“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但是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要想真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持人评论观点的提出带着情绪却又充满思考,一下就抓住诉求的重点,顺理成章引发后面的评论。随后节目通过新闻连线,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实时连线的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弥补新闻评论时效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使得事件的最新进展与新闻评论同处一个时间状态,可以加深受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深层次理解正在评论的新闻事件。整个节目之后,是主持人结合新闻事件,对王勇平的新闻发言进行逐句逐句的技术性分析,提出质疑,提出思考。这样的节目评论是非常具体的。你说一句,我质疑一句,提出疑问一句,这样的评论,没有跟风评论如何有力,而是提出质疑,提出思考,既符合当时受众的一个情绪,容易产生“确实如此,应该如此”的共鸣,也能更好地体现电视媒体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人应该引领受众进行更多正确的思考,从而确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力。好的新闻评论,终究还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如何表现,才能让大众认可。毕竟,现在,受众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如何才能立住脚,达到传播的效果,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根据互联网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7亿,手机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03亿。《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网上意见表达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论坛贴文、博客文章数量之巨大,在世界各国都是难以想象的。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的话,大概得有2亿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议论。
据考察,北京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正在打造自己的新闻评论平台。如果按照办栏目的思路开展工作,即使公共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评论节目,都无法形成互联网这样的一个有着庞大意见表达人群和意见接收的平台。因此,与新媒体的融合,与网民的交流,就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延伸自己触角的重要途径。依照互联网发展规律,我认为,与“微博加网络视频”的深度合作、互相渗透,才是电视新闻评论拓展受众的重要手段。理由有二:
1.从大环境上讲。《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亿人,中国微博正在以井喷的方式迅速发展。
2.从实际操作上讲。以北京电视台新开播的周播《锐周刊》为例,栏目创立之初就与搜狐微博合作,经过3个月的努力,《锐周刊》已经在搜狐微博上成为小有名气的“名博”,粉丝数量及网络影响力都呈上升之势,栏目收视率在目前未整合的公共新闻频道上也保持不错的成绩。
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锐周刊》与新媒体合作的成功,而这只是新闻评论节目与新媒体合作的雏形。用周润发的广告词说:“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哦”。作为地面频道,我们要充分利用与微博合作的良好基础,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与微博深度合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成为“微视”――微博电视,即在电视台进行节目直播的同时,在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同步直播。好处有三:
1.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新闻节目离开卫视以后,如何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一直是困扰北京台新闻人的一道难题,而利用互联网、利用微博无疑是当前形势下的一条捷径。
2.微博作为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和部分政府部门表达观点、宣扬理念的扬声器。利用微博直播,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各个阶层、各界人士对某一具体新闻事件的意见和观点。
3.丰富了节目制作手段。在电视直播中,可以实时摘录符合播出要求的有独到见解的微博,做到电视节目最大限度的意见整合。
微博流行一句话就是,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世界。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如果能够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与受众充分交流,同样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样可以书写经天纬地的乾坤。
除此之外,三网融合也给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新的机遇。
一方面,电视在全国的人口综合覆盖率94.61%,其广泛的影响力是目前的网络等媒体无法比拟的。电视的“广”将一直是其广告价值实现的重要筹码。
另一方面,电视在对待新媒体的问题上只要采取正确策略,完全有可能将新媒体的发展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占据主动。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并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占据后电视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新闻、知识、娱乐信息海量呈现,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而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的电视,优势在于能提供有效的内容整合及信息解读的专业服务。以专业精神制造受众需要的内容,将是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法宝。因此,电视经营应将内容生产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将新媒体的技术及特点优势为我所用,主动改造现有的制播上的局限,牢牢抓住现有的内容资源,并以此打通与新媒体间的合作通路,在媒介大融合时代到来前率先转型成功,成为最先进的、最有代表性的整合型媒体,是电视媒体最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
[2]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美]马尔科姆・格拉威尔:《引爆流行》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一个栏目若想满足观众的全部需求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当今电视频道及栏目根据观众的细分变得日益专业化,使得观众更加难以在一档栏目中获得多种满足。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最能满足的是观众“环境监测”的需求,告知观众最新的信息,最及时的反应环境变化、对热点事件作出准确迅速的评析。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里的概念,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观众在面对一个电视栏目时,总是对自己接受的内容有一个预期、一种期待,这正是收视行为中“期待视野”的表现。观众的这种“期待”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每个观众由于各种前提因素的不同,所具有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对于电视栏目的预期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观众在面对不同节目类型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时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观众更愿意对与自身“期待”最接近,最能满足自身预期的节目给予青睐。
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表现出怎样的期待呢?这得从影响该类型节目的目标观众“期待视野”的因素去考虑。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观众之间是难以具体统计和比较的,但对于具有相同收视习惯或倾向的观众来说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观众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如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干部、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社会经验积累与接受程度、自身素质等方面与一般民众相比较高,对于电视栏目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该类观众群体具有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能力较强等特点。在这样的收视“期待”下要求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不能仅仅对新闻事件做出简单的“告知”层次的报道,更不能设想用一些市井小事来满足观众的需要。他们所应提供给目标观众的将是最新、最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全民关注度的事件,并且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深度应高于此类观众的一般经验性认知。一档电视栏目如果当作一件商品的话,便得在产品本身上对于目标观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体现,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体现,让节目与观众的“身份”能够得以对位。这本身也是观众在接受时的一种“期待”。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面对自己的目标观众时,首先必须使自己具有与目标观众进行对话的水平和“资格”,因为该类型的节目面对的观众是社会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或“自认为如此”的一类群体,他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总会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革新意识。因此,他们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这部分观众总会把通过电视节目接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这便是观众在收视行为发生之前“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节目的内容必须提高文化品味,具有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深度以及足够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才能与目标观众的“期待视野”相适应。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空白结构”
电视观众在面对电视栏目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其目标观众本身具有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及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然而,媒体与观众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参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召唤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对于文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召唤读者的结构框架。召唤结构的实质是文本的语言和形象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空白和模糊点,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填补和连接,从而使模糊补丁的形象在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这一概念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中应存在一定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诠释。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目的便是让人们意识到读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地位。而这些思想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空白”“召唤”受众的想象,增强受众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对于拉近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众传播早已告别了说教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对于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与认知,他们希望在传授过程中能够参与其中,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介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需要“空白”的存在。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面深刻的剖析与点评,客观上要求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评论性节目中如果观点过于鲜明、话语说得太满的话又会使栏目没有“空白”,让观众失去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对于一个事物的评定和判断往往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结论的,轻易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并且此类节目的观众基于自身较强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对于事物往往已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已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观点存在必然的抵制行为。这些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给目标观众提供内容时在“空白”把握上具有了比其他类型栏目更大的难度。“空白”给的太多,评的成分过少,便会出现“重论轻评”的现象,使得栏目失去该有的魅力。如果观点过于鲜明,以致不给观众其他的选择空间,使得内容缺少足够的“空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适。面对这种状况,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要把握好论与评的度。一方面,评是一定要的,并且要占据节目足够大的比重,因为评得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该类型栏目的魅力大小。另一方面,又得让观众看了以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产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的认知与评价。这要求节目评得要足够到位,有权威性,让观众信服,同时观点的阐述不以强加观众为目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有建设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想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节目的魅力,又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体现与满足。
此外,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节目的实用性、客观性、公允性、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电视台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与央视的《焦点访谈》相比,前者的目标观众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背景,观众群较窄,是给社会上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看的,而后者则是要适应广大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的。因此,前者更应具有学术性并追求深度,而后者则更应侧重平民化、大众化。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若想成功,应更加注重对观众的地域性和亲近性需求的满足。总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解决的。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 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罗杰・迪金森,奥尔加・林耐,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分类的前提是确定分类的范畴。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范畴的界定必然要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出发。笔者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定为:最终以传播新近发生的意见性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电视传播手段。因此,以这种传播手段为核心的电视节目都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传统意义上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定为一种节目形态有本质的区别。故本文分类的范畴包括: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部分谈话类节目、一部分资讯类新闻专题、以“说新闻”见著的民生新闻节目、读报类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事实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和述评结合型两大类。
一、主评型。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的比例几近4:1,叙述性信息基本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由头。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电子媒介,必将要发挥它的传播符号优势。因此,在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承载意见性信息的最佳传播符号必定是口语,而最佳传播渠道便是谈话。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谈话的场景必将影响人们观点的表达,从而制约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效果。为进一步加深对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认识,依据不同的交流方式结合成功的案例又将这类节目分为三种模式。
(一)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时事开讲》作为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①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是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并引发了凤凰卫视评论节目的成型。该节目采用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评论员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扮演的却是“发球者”的角色,因此评论员成为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也因此成就了曹景行、石齐平、阮次山这些明星评论员。此外,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还有《央视论坛》《新闻1+1》等。
(二)以《锵锵三人行》为模型的家常式新闻评论。《锵锵三人行》所表现的正是处于私密空间家人、朋友闲聊的场景。三个人,三杯茶,把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来,不设门槛,随意轻松地闲谈,甚至会经常跑题。这正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会体验的交流方式,跟家人聊天寻求一吐为快,这些话也是聊给自己听的。这也同样成为《锵锵三人行》的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在家常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身兼“发球者”“踢球者”两个角色,主持人成为了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有人评价《锵锵三人行》失去了窦文涛,也失去了它的品牌效应。苏州电视台的《三剑客》也是这种模型的代表。
(三)以《实话实说》为模型的沙龙式新闻评论。这里的《实话实说》是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观点交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部分节目。这些节目坚守了“每周一个话题,每题一个热点,每点一次舌战,每战一道火花”的理念。这也正是沙龙式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一虎一席谈》《时事辩论会》以及央视新开播的《我的今日之最》都是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沙龙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这时扮演的是“裁判员”的角色。主持人的不参与是为了保持辩论双方观点性信息的平衡,同时为现场嘉宾或者场外嘉宾预留第三方立场,最终使节目呈现出尽可能多元化的意见性信息。
二、述评结合型。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比例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比例近似1:1,另一类比例近似1:4。笔者将比例近1:1且以两种信息交替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边述边评型,将比例近似1:4且以两种信息平行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述后点评型。
同时,一方面,依据承载节目内容主要传播符号的不同,将边述边评型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焦点访谈》为模型的调查式新闻评论节目。在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画面是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用事实说话”的“镜头”是叙述性信息的主要表达方式。另一种是以《新闻会客厅》为模型的新闻当事人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这种模式则是以声音作为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叙述性信息主要是通过新闻当事人的“现场口述”来表达。
另一方面,沿用人们熟知的节目类型名称,将具备鲜明的主持人点评风格的述后点评型分为三大类:一是资讯组合类,以《中国周刊》《世界周刊》为典型代表。在这类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锐的点评外,节目新闻信息的特别组合为主持人的点评起到了铺垫作用。二是民生新闻类,以《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过“说新闻”,一语点醒梦中人。三是读报类,以《第一时间・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为代表。主持人
通过解读后的总结来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
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辨析
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所划分的两大类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的基本构成要素、时效性、审美性以及受众参与性等方面都具备各自的特点。
一、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要素辨析。主持人和嘉宾(或新闻评论员)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核心要素。随着近年来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已经走出了《焦点访谈》类评论节目“主持人核心式”的一元化模式,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嘉宾核心式”“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等多元化的形态,这些形态也是与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相互对应的,主要表现为:
(一)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嘉宾核心式”和“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两大形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嘉宾核心式”体现在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节目中。在这类新闻评论节目中,用“新闻评论员核心式”代替“嘉宾核心式”更为准确。另一方面,“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体现在家常式新闻评论节目和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地位没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两者都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节目的固定风格。
(二)述评结合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的形态。主持人在这些类型的节目中,既是叙述性信息的载体又是意见性信息的载体,虽然叙述性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但主持人(出境记者)对意见性信息的点评才是节目的关键要素。因此,主持人的点评与这类节目密切相关,是节目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辨析。新闻评论节目中思辨的过程即是论点、论据、论证的构成过程。论点、论据、论证成立的基础是客观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客观性基础之上的。作为载体的电视对新闻事实客观性的表述方式,因为声画符号的优势,以至于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更多用纪实性来替代客观性。新闻评论节目应以思辨性为核心,当电视的纪实性凸现时,评论节目的思辨性也随之被弱化了,述评类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其典型代表。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节目的思辨性将逐渐被凸现出来,而新闻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思辨性深入发展的空间,因此,有声语言才是拓展节目思辨性较好的传播符号。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对话逐渐成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表达形式。节目思辨性也并非因画面的缺失而失去了其依存的客观性,众多此类节目的成功说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陈述方式的科学性能有效地保证事实的客观性。
因此,思辨性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其地位会越来越突出,发展领域也会随之扩大,表达手段更是多样化。目前,它既是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征,同时是所有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之本。
三、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辨析。主评型和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因为传播信息比例和节目形态的差异以至于受众参与性在节目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当新闻评论节目的早期形态――言论性短评和政论片出现后,有学者归结了“以言论为主的电视评论节目在接受学上的效果越来越弱化”这样的结论,同时将原因定为“节目对事实的转述及其结论,使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内在要求基本不能实现。”②这种情形在《时事开讲》《实话实说》等一系列言论节目成功后得以改变。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其接受效果并没有弱化,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要求也得以实现。受众的“参与性评论”已经不是《焦点访谈》制片人赵微所说的“通过对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而是受众具备了真正的发言权,我们可以在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随时听到受众的声音,无论是在现场,还是通过电话连线或者网上留言。
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受众的参与性依然通过提供事实来获得,受众更多是作为新闻当事人出现在节目内容中。此外,众多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还是有限的,主持人的单向主观传递,成为了这些节目的特色。
通过以上对两大类型新闻评论节目的评析,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将是多元化的,新闻评论节目间的区别将更加细化。只有综合各方面的要素深入剖析,才能找到打造新闻评论节目品牌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等,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可以说对我国的新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电视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媒体也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一些电视评论节目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作相关分析。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1、选题要针对热点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领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新闻评论节目区别于普通电视节目的特点是要对社会上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询其本质,不单单是向观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信息。电视评论节目大都是选取当天或是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热议的话题进行评论,尤其是关注一些突发性事件、危机事件和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就十分重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评论的内容都是当天或是近期内的一些热议新闻,同时挖掘其深度,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论点。像主席出访、国庆期间景区票价暴涨等问题,都是民众所关心与关注的话题,容易激起观众的热情,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立足于社会热点问题,它的切入口很小,大都选择一些微观方面的问题来评论,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进行挖掘。比如《新闻1+1》中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
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3、事件与评论交织并进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③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建构节目:两个场(事件发生地、演播室)以及三方人士(事件当事方、独立第三方、主持人)。这些因素在节目的结构中是交错的,事件信息挖掘展示和多方评论交织并进,不是按照线性的讲故事的模式,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往前推进。
二、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
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要充分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网民各抒己见,留下了许多宝贵而又真实的记录,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百度“新闻1+1”贴吧可以找到上千个帖子,光主题就有几百个,帖子多达几千篇。比如有网友这样说:《新闻1+1》节目办得挺好,为我们说出了一些真实问题。在2010年“中国电视榜”中,《新闻1+1》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则轻松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这些奖项不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拥护。
三、结语
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央视的《新闻1+1》栏目是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诸多特色和变化。它注重时效性,大胆采用多样的电视语言表现形式,在维护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从它身上也反映出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网络新闻评论有如下特点:
广泛参与性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只要身边有联网电脑,关注新闻时事的人就可以登录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电视媒体望尘莫及的。一些网络媒介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开设“BBS论坛”,网友发帖子数量每每数以万计。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社会开辟了新的评论空间,而这种评论空间又因不受时空限制,特别是不受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公众发表言论的绝对选择权限制而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再加上网络电视的出现,弥补了网络原有的声像缺失,网络参与者越发增多。
自由开放性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网民在接受信息和发表言论时理论上的无限自由度;一方面表现在网络评论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开放性,开放是网络评论传播的基础。比如目前一些网络媒体在处理重大和重要以及突发事件时,不仅采取直播形式对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而且还为网民创造参与评论的空间,对事件进行即时评论,这种个性化、多元化、多点对多点的广泛参与,印证了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内容的离散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边缘评论”或“离题评论”的信息量明显增大,其评论的内容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多元化和离散性的评论无疑推动了网络评论的发展。但一些“离题评论”其实已经不是评论,只是借助网络评论平台提供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好恶将随意的内容写在上面。当然这也难免有一些有害的信息混杂其间,形成网络评论噪音。
评论的大容量性网络评论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的显著特征。如今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事件评论,而是随着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网民更加希望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而网络新闻评论通过网民的参与和互动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同时将相关背景资料等内容填充在专题新闻评论中。通过网民的互动,评论在“海量信息”的支撑下逐步向深层次发展。一些网站还在图片、照片,视音频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以补充网络评论“具像化”不足,提高传播效果。
传受人群的相对确定性从网络新闻的角度讲,网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网民是受众,是网络评论的阅读者和接受者。另一层含义是网民是传者,是评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后者更多的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但不管是受者还是传者,网民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必须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其网民身份和发表网络评论。由于这种较强的技术约束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人群也相对固定,也就是说,网络评论的接受人群基本上限制在会使用网络的相对固定的人群中。而这一人群的总体特征就是具有知识化和现代化倾向。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那么,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态势,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怎样应对挑战,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呢?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电视的具像化特征。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其次是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由于电视评论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偏重报道的评论节目,像直播+主持人(嘉宾)类评论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以少数嘉宾参与的言论为主的评论,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再次是人际传播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或者可以称为“准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凤凰”以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华语电视媒体的奇迹,这其中,具有“凤凰”特色的评论节目的构建功不可没。观众不难发现,不论是《锵锵三人行》,还是《有报天天读》,“凤凰”的所有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个性,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很难比拟的一个优势。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关键是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充分发掘个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通过电视与观众谋面,对某一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特别节目,就是邀请知名军事专家紧跟战争动态,通过电视发表评论,结果该节目在同一时期不同电视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见解,来关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晚》、《马斌读报》,都采取了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开设的一档足球评论栏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实没有主持),整个谈话氛围基本上就相当于熟悉的街坊四邻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和评论的内涵还是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朴实自然幽默的评论风格是一种创新,是电视评论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倾向。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与网络电视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积极借鉴网络的优点,在节目的互动设计、调动观众的参与性上加以弥补。比如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形成互动,包括异地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6年的《两会进行时》直播特别节目,就在评论过程中充分运用互动手段,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每次节目播出过程都收到大量短信、电话反馈。除直播手段外,利用电话采访、电话留言、网络留言等间接手段也可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特别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和嫁接,实现电视和网络的互动,促进观众与节目的间接互动。
[关键词]新闻报道 平民化视角人文关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视角,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就是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既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
一、平民化视角的运用
(一)记录百姓生活,选择平民话题
所谓平民化视角首先应在选题上得到体现。选题的平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突出思路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普通百姓关心什么,电视节目就集中反映什么;第二。以朴素自然为美,重点撷取不经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画面;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并将其深挖凸现出来,即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力打造的《新闻夜班车》,围绕“百姓情趣,市民喜乐,人间冷暖”的宗旨,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让每一个都市人都能感到城市跳动的脉搏。
(二)追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以平等的采访视角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要做到这点,记者就必须首先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使双方情感共鸣。其次,必须尊重采访对象,用自己的真诚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些记者在拍摄采访中习惯先入为主地仰视采访对象,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人物,受众很难有亲近感。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的采访风格值得借鉴。他无论采访什么人,科学家也好,政府要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
(三)要用通俗易懂的解说词
要体现平民化视角。还需要在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中下功夫。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因此,解说词如果写得不通俗,生僻字多,长句复句多,观众就难以接受、理解,无法达到传播效果。
过去,主持人播报新闻正襟危坐的播报风格,现在有所改变,提高了亲和力。播报时空话大话套话少了,居高临下的口气没有了,新闻语言显得平实亲切,与观众的距离也就更近了。
(四)要有充满人性化的画面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符号。声音、画面在编辑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这也是平民化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次某电视台采访了一条小学生被离异父亲虐待的新闻,以往这样的片子会给未成年人脸部打上马赛克图案或只拍背部、后侧面,以保护他们在社会群体中不受舆论的伤害。但由于孩子被打伤的痕迹就在脸部,所以编辑没有进行任何画面处理就播出了。结果第二天,父亲带着孩子来到电视台说,电视播出后小孩怕被老师、同学耻笑,都不愿去上学了,他责怪记者太没有人道。虽然记者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编辑的失误,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二、对当前平民化报道的反思
平民化报道的浪潮,冲击了新闻媒体的传统理念,使新闻媒体更重视贴近受众,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由于媒体从业人员和某些学者对平民化报道的误读误解,某些媒体的平民化报道栏目已经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值得警惕。
(一)新闻价值的消解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说,平民化报道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选题。有的新闻从业人员认为,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策划比较简单,只要从地理上和心理上贴近受众就行。这是一个理解误区。致使许多所谓的平民化报道就变成了无聊的家长里短。
平民化报道首先是新闻。它必须具有新闻价值。但平民化报道所面临的报道主体是普通人和普通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往往如流水般平淡,不具备显要人物引人注目的一举一动,因而不容易产生新闻价值。优秀的平民化报道却常常能在让人体会到生活原汁原味的同时,让人感到有深度,也有味道。在这个方面,《南方周末》和中央电视台的某些报道提供了范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消解新闻价值的情况,使新闻报道变为庸俗琐碎的市井新闻。
新闻价值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由多个要素组成。“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新闻价值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也有人认为新闻价值具有七要素。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或七要素中,除了新闻的时新性外,其他要素都不是新闻价值的必备要素。
现在多数人都把新闻的本体看作是一种信息。如果缺少了时新性,新闻就不是信息。因为所谓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反复重复的和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样的报道没有信息量,严格地说它不是信息,当然也就不是新闻。但最近一段时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在人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常常作为新闻被报道,并美其名曰平民化报道。在江苏“南京零距离”栏目也常受到人们的质疑,有许多人对一些报道是否是新闻提出了质疑。比如该栏目几乎每隔几天(甚至有时一天三次)都要报道某处路面上卡车撺下的淤泥没有得到清除这类事件,而且这类报道在形式上已经形成定势。这种做法就是对平民化报道误解的结果。
(二)煽情主义的泛滥
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伴随现代报业的诞生而出现的新闻思潮。从第一张大众化的报纸《太阳报》开始,这种思潮就与新闻业的发展如影随行。“《太阳报》‘取材大多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读起来却饶有趣味’,‘人情味’新闻是《太阳报》的专长。”从新闻价值的层面来说。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建立在时新性基础上,追求趣味性和人情味,打动受众情感的报道方式。
在平民化报道的视野中,接近性并不等于地理的接近,也不仅仅等于趣味的接近,平民化报道的接近指的是行为方式的接近。平民化报道试图展示一个与多数受众一样普通的人在面临某一生存环境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引起受众的共鸣。这种报道与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趣味性新
闻;这种报道对社会的普通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倾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而不是轻松幽默的黄色新闻。所以,从新闻价值观和报道旨趣的角度来看,平民化报道有着重要性的新闻价值取向。可以说,除了显著性以外,平民化报道与严肃的“硬新闻”在新闻价值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然而,在许多媒介从业人员眼中,平民化报道与迎合受众趣味的煽情新闻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在两个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们对于平民化报道的误解:一是在内容上只关注插科打诨的社会新闻。而对于挣扎在生存困境中的人们却不闻不同。二是在形式上极尽煽情之能事。如,某大学一成人教育的校外学生宿舍着火,当地媒介在报道时,黑体通栏标题赫然写着“数百女生又冻又怕”之类的词句,刺激市民的感官。
(三)媒体职能的错位
平民化报道就其内涵来说,要求记者走近普通人的生活,用手中的采访机、摄录设备客观地反映出受众真实的生活画面。媒体是一个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目前,在进行平民化报道的过程中,许:多媒体真正深入了普遍人的生活。一些媒体一边采写新闻报道,一边热心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有时是帮助呼吁――这无可厚非,有时却是直接插手,摒弃了自己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的角色,问题随之产生。
某一平民化报道栏目曾报道了某地某个村子里发生的怪事。一天早上,某村民发现他养的鱼都死了,于是他就指责隔壁养面包虫的另一村民,说是那个村民把面包虫的粪便倾倒人他家的鱼塘,导致了鱼的死亡。于是两个村民就争执起来,并请记者到现场报道。记者到了现场,先劝说面包虫的主人说:养鱼的损失惨重,挺可怜的。你多少赔点钱。他又劝说养鱼的说:你的鱼值于把块钱,人家赔不起,你让人少赔点了事。最后,记者的调解获得了成功,养虫的赔了养鱼的400元钱。于是,记者心满意足――既解决了纠纷,又报道了新闻。
不知道面包虫的粪便是不是会导致死鱼事件的发生?而那个记者没有向专家证实,便认定死鱼事件与面包虫事件有关,这样做并不妥当。记者职业没有仲裁此事的权力和资格。
许多记者认为,平民化报道所涉及的是一些普通人,不可能出现干涉司法的问题,因此就放松了自己权利的约束。这导致他们居高临下地扮演“青天大老爷”的角色,去仲裁普遍老百姓的纠纷。其实,这样做同样有很多负面效应。从报道方式的角度来看,媒体应当成为普遍老百姓的忠实观众和听众,反映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疾苦,而不能越权做其他任何的事。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手机到呢个新兴媒体的兴起和不断深入发展,最终导致了一个媒体技术领域的新变革。全媒体时代中,公共拥有了个人话语权,为网民进行个性化评论、交互式评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也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相对于报纸评论起步较晚,发展较迟,在长期发展中其重要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新媒体环境下的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点可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电视评论与互联网言论相关度日益增高
进入到全媒体时代,也可以针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各种途径发表个性化评论。这种多维传递的信息充斥在各种信息的接受与传送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在社会和受众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网络评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对同一件事情进行评论,代表了最广泛的群体声音。在这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某巨大的信息容量是其他传统媒体都不具备的。在这点上,我们看出,电视新闻评论内容和网络评论相关日益增高。
(二)视角逐渐贴近受众,评论风格生活化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评论作为电视新闻制作中互动性较强的环节是很大程度上市民众呼声的代表。贴近生活、焦点回归平民视角是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成功的关键。一个贴近生活的电视新闻评论不仅容易吸引更过的受众,也会因为题材本身的吸引力和代表性引起受众的共鸣。
(三)更加强调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功能
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体现在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各个环节。其通过新闻评论制造的舆论氛围、建造的媒体环境,都为公众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新闻评论对于民主意识的培养,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都蕴藏在叙述与传播过程中,它对公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一)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找准新闻定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风格是节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然这种个性化风格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和社会问题基础上的,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本质规律的挖掘,启发人们的思考,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的观点、思想性深入挖掘,我们要抓要害之处要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主持人、制片人的综合素养非常关键,包括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都要独树一帜。一些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特质表现在支持人或者评论者言语、行为、情感方式等各方面,让节目充分发散着主持人的气质特征,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其睿智、冷峻、和机敏的形象出现在各类新闻节目中,让人对新闻事实细磨后启人深思,这些新颖的主持风格显然对于电视新评论节目的观赏性、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对文本、解脱、画面的处理也要恰到好处,给受众以亲近感。如电视新闻评论的文本应注重阐述观点,可以多用陈述性的语言,可以含蓄婉约,也可热情奔放,然后,在解说时用简约凝练的方式表达出来,匹配使用,形象客观的表达新闻事实。
(二)选题视角要新颖独特,强化新闻读解力
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点评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充当评判者的角色,完全违背了受众的意愿,得不到受众的认可。要真正赢得受众认可,新闻选题就要新颖,要真正立足民生,重受众期待和关心的问题出发,强化新闻的读解力。
目前,特别是一些地市级、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电视评论新闻栏目不多、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他们的节目主要是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现实工作情况和成就,而作为地方电视台,他们还应该较好的反映出地方特色,充当传递新思想和信息的有效宣传工具,如可以让一些政治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对当地两会的宣传报道,就可以用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将当地经济的宏观走向、经济动态、特色产业表现出来,利用百姓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政治新闻报道的实质,让地方新闻更具有可看性和亲和力。
(三)强化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特征,构建公众话语平台
新闻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时效性的竞争,因此,新闻评论的策划必须要注重时效性,动态把握新闻事件,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人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电视新闻评论要赢得主动地位,就应在评论时效上下功夫。
一些重大活动的直播评论邀请嘉宾或者评论员到演播室参与,就是强化新闻评论时效性的有效方式,其不但为受众呈现出现场感,也多角度、多方位的满足了受众了解各方信息的需求。如今央视在对“神州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在让受众了解现场的同时,通过权威的背景解读和专家点评参与,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实现第一解释权,实现了新闻信息和价值判断的最优化,赢得了受众广泛关注和影响力。
当然,评论不仅仅要追求时效性,其议题也要突出公众性,特别应该关注时下热议的话题,着力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探讨,让公众在互动中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形成舆论导向和引导力。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播之际,可以通过开设微博、博客等形式积极征集民众关系的热点话题,让观众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观点得到修正。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手段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解剖,表明电视媒体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新闻评论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有着如下显著特征:
1.浅显性
电视新闻评论不以理论分析见长,它把证论的过程交给画面,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正确与错误的评判标准及过程展示给观众,有些电视评论甚至不作出明确的结论,多通过画面、记者的提问、对话与节目中的人物来直接回答,形象化地解读深层次的思考。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事物做出判断。
2.多符号
电视新闻评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还运用多种表意符号(如音乐、舞蹈、各种象征性的物体等)来传递思想。这种形态使电视评论具有立体感,且能够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3.真实感
电视新闻评论的真实感来源于现场的再现。无论是专栏还是编前编后,它都是依托于对现场新闻事件的记录,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通过对现场的再现,把人物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事件的发展过程,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管观众的理论素质、文化水平如何,都可以根据画面和声音来完成评论的过程。
4.亲和力
传统的评论总喜欢摆出一副讲大道理、教训人的姿态。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不然,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记者、事件当事人,上了镜头,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参与人员很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普通的社会成员,从讲话的措词、语态都注意保持平常人的心态。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新闻评论与观众的距离。电视新闻评论的亲和力还体现在对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上。央视的几档评论专栏——《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弱者的同情,对大众的挚爱。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不足
1.选题范围较窄
电视新闻评论一般针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论,而将一些鲜活的、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排斥在外。加之记者和编辑对政策把握不准,深入生活不足,选取的题材难免范围狭小,片面单一。甚至有些节目所选取的题材根本没有可评论的焦点,只好以述代评,与新闻专题节目雷同。
2.模式单一
《焦点访谈》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样板。各地方台此类节目的形式如出一辙,都是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编前的形式作为铺垫引出事件,记者的采访报道展开事件的来龙去脉,大量运用同期声,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领导,众人的议论穿插其中,最后再以主持人评点的方式结束节目。这使得此类节目单一、刻板,如果再加上评论的空泛、题材的平淡,更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3.新闻性不强
电视新闻评论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闻性,体现在所报道事件的时效性和新鲜性上。在地方台的某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一个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相关的新闻评论才与观众见面,大大削弱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这首先与题材有关。非事件性报道本身的新闻性不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使节目新闻性不强的缺憾一目了然;另外,也与前期采访不能确定的时间因素及后期制作所需的过程有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尤其如此。
4.策划不周全
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尤为重要。从栏目的设定、节目的安排到表现形态、风格特色等进行专门的策划,是保证节目质量和提高水平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在受众定位、栏目样式、栏目宗旨和风格上有明确的指向,再对节目进行具体的策划,包括选题、播出方式和节目构思。
新闻评论节目缺乏策划和组织,会导致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难以形成宣传合力,节目显得零散而单薄。
三、改进措施
1.强化节目的个性
《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等凤凰卫视的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有多种方式: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
2.强化评论的专业化水准
评论涉及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3.强化评论的平民化
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进行评论。电视评论更要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见解,来观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4.强化评论方式的娱乐化
作为改革开放之初兴起的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实则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而渐次展开的。由于传统社会对于传统价值观的一元认可被逐步打破,社会对于多元化价值观的包容度愈来愈高,电视行业开始尝试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把目光逐渐投向周围的世界,不仅渴求各种信息的获知,更期盼着听到意见性信息的表达。肇始于这一背景之下的电视新闻评论话题逐渐开放,观点也逐渐鲜明,同期声、音响、解说词等电视传播符号充分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当中,使得观众对意见性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由于栏目本身获得渐涨的经济收益,一些省市地方电视媒体的竞争也在新世纪初进入白热化。特别是面对着新媒体的崛起,如何抢夺电视观众也已然成为摆在电视媒体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如火如荼式发展很自然的成为了新一轮媒体竞争的决胜法宝。
现实的表象更需要从历史中求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与之而来的是改革过程中的权力分配与利益博弈。特别是进入存量配置时代,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数量的增长之间的矛盾加速造就着贫富之间的差距,因此改革的公平性也就成为了存量配置时代资源分配过程中所需着力考量之处。较之在改革过程中失去利益的弱势群体而言,处于金字塔中层的中产阶级更多的不是物资层面的资源缺乏而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以及传统价值观不断遭到颠覆的困惑。[2]生存标准的提高以及社会阶层收入的分化,无形中滋生了职业白领严重的挫败感,较之一夜暴富的“款爷”生活,职业白领惯常的生活优越感荡然无存。这更是进一步加速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加之这一中层群体的利益表达没有合理的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未能得到有效的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白领阶层对于改革的质疑与反思。处在各种矛盾交错中的他们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渠道排遣自我的心灵呼声。作为述评结合的电视新闻评论,将电视化与新闻评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形象化论据与抽象化思辨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这不仅有助于白领阶层的心理疏解与情感宣泄,更不啻于是对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中的各种频现的社会矛盾的一味减压剂。
虽如此,对于电视新闻评论的态度也不能一味叫好,高歌猛进。当下各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风生水起,有的地方甚至也开办起自己的新闻频道。可就电视新闻评论本身的制作而言,水平参差不齐。真正称得上优秀的栏目并不多见,即使,曾创下1.省略/html/93/835693-131554.html
[4]鲁晓霞:《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与不足》,《广电传媒》2010年第4期
媒体特征与受众需求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真实、快速、久远等特征更加突出,新闻的深度在于超越事实叙述的层面,在事件联系与判断层面传达信息。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评论要求所传达的信息构成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从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来看,新闻事实及观点信息的传达使受众形成价值判断,从而成为指导生活的依据,这是新闻传播的内在价值。而电视媒体似乎更多地满足了人们在娱乐层面的需求。电视媒体的技术特征使人产生呈现反“深度”的错觉。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①娱乐是受众通过电视获得信息的重要目的之一,从理论上讲,娱乐是电视传播所无法摆脱的性质。但“娱乐”与“深度”不是完全对立的,可以显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对于新闻评论来讲,电视“娱乐化”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口语评论的形式上。较之阅读而言,倾听是一种低效的信息接收方式。在阅读中,具有一般性的、体现深度的语言可以有长时间反复的思考,以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而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声音瞬时性的特征限制了其内容的深度。于是,简洁与形象是口语传播的特质与要求。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沃尔特・翁认为:“口语文化往往把概念放进情景的、可操作性的框架里,这些框架只有最低限度的抽象性,就是说它们贴近活生生的人生世界。”②口语文化显现为口语词汇、口语句型以及口语的声音形式。这种“形象的娱乐化”对于电视新闻来讲不仅不是缺点,而恰恰应该得到适度的发扬与创新。但这些元素也的确与新闻评论深度的传播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冲突。于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口语显现为一种文字性的口语。
无论口语如何体现出形象化的特点,其作为一种语言始终保留了抽象与概括的特点,约翰・洛克认为,语言所指示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观念。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论述道:“声音必须成为观念的标志”,“声音还必须是概括的标记才行”。③语言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观念的标志,是思维对世界简化的产物。于是,口语从根本上具有反思性。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存在的前提,仅仅依靠图像是无法传达深度观念的。电视口语综合了语言的日常交际功能与抽象思维功能,是消除新闻评论趣味与深度矛盾的关键手段。但在当下的电视新闻实践中,更多的口语评论倾向于抽象的、概念性的表达。例如,2010年央视《新闻1+1》一期节目中有一段新闻评论:“所以现在人们就会有一种担心,这两年来随着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让人担心的、带有作秀性质的和带有危机公关性质的处理。迅速地把人给处理了,然后公众觉得很过瘾,好像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只治标不治本。”
上述评论具有典型的书面特征。长句的使用使理解变得困难,过多的关联词让听觉陷入疲惫,评论员的语速使观众对抽象概念应接不暇。这种评论的风格在塑造一种形式上的理性与权威,而实际上话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少的。这种口语风格是当下许多电视新闻评论的误区。当信息不能被有效地传达时,任何貌似具有深度的形式都无法发挥作用。现代媒介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对电视的需求愈加简单直接地指向了娱乐。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于娱乐,杰拉尔德・格拉夫把“反智识地赞美兽性生命力和毫无头脑的享乐”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审美特征。④这种审美倾向的影响,在电视媒体中向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延伸。
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化与庸俗化
娱乐不仅仅是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同时也是电视媒体传达信息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娱乐化”并不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构成否定的判断。但在实践中,电视节目似乎超出了娱乐化的范围,表现出庸俗化的特点。例如,新闻节目注重事件的冲突强调其戏剧特征。大量所谓“民生新闻”节目充斥电视屏幕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些节目中的新闻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人们所关心的也不再是“5个W”,而是事件展现出的强烈的戏剧冲突甚至是悬疑色彩。科教类节目被各种视觉技术包装成一部部粗糙低劣的悬疑电影;法制节目则着重表现刑侦技术的复杂与高超,甚至在有些时候对潜在犯罪起到了教唆的作用。
庸俗化对电视新闻评论而言是不可取的,是新闻深度的彻底丧失。虽然在大量实践中娱乐和庸俗是一致的,但不代表二者不可分割。新闻和娱乐不是对立的关系,新闻是信息传播的内容,娱乐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娱乐效果本身就可以构成新闻价值。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这样描述新闻价值:“或者满足我的兴趣需要、认同感的需要,或者帮助自己对利益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对新闻接受者来说,这样的新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⑤这恰恰说明新闻价值与受众娱乐与决策的两种信息需求相关,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新闻价值不能得到显现,那么其深度就会减损。庸俗化就是新闻价值减损的结果。新闻价值的大小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评论对象也就是新闻的题材对新闻深度有一定的影响。
庸俗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在题材选择上的娱乐化造成了新闻评论的庸俗化。从受众接受层面来讲,新闻评论的深度在以影响力更大的严肃事件为对象时更容易显现。受众更倾向于认为有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评论较之邻里矛盾的评论更有深度,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也通常如此。于是,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的深度与选题具有直接的关系。娱乐化导致的新闻评论节目庸俗化,往往集中在民生新闻的层面。由于受到题材的限制,其评论往往也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例如,2010年2月23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扩大版”中针对一起邻里纠纷事件进行评论:“出了什么事啊,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把握三点。一讲道理,二不能损人利己,三别太自私。做什么事之前如果都能先想到这三个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纷了。” 上述评论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新闻事件,在世俗道理层面简单地评论。在整个评论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新的信息,没有新的知识。受众在评论中既不能获得娱乐,也不能获得决策的依据,于是新闻深度完全得不到体现。
在新闻评论的内容层面,娱乐化与庸俗化体现出一致性,二者共同导致了新闻价值的减损、深度的缺失。似乎电视新闻评论或表现出过度的书面特征导致趣味性的丧失,或内容上追求娱乐导致庸俗,这种矛盾在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成了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矛盾的解决,可以从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区分着手。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从形式上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如视觉效果、语言风格;从内容上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如评论题材、角度、结构。事实上,一些电视节目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例如辽宁卫视的《老梁观世界》、凤凰卫视的《倾倾百老汇》、《郎眼看世界》等等。这些节目从选题上注重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内容涉及时政、财经、文化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这有效地保证了评论的深度;在形式上追求或轻松或时尚的视觉效果,形象化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尽管从受众决策性需求的功利角度来看,这些节目的信息效率较低,但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其娱乐形式恰恰是深度得以传达的基础。
电视评论的分析与综合结构
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是对受众决策需求的满足,对新闻叙事的超越,在论证过程中使受众获得新的信息、知识,了解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现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这与娱乐的形式不构成矛盾。但是,电视媒体的技术性特征对评论产生了时间性的限制。长时间的论证过程可能会导致趣味性的缺失。例如,江苏卫视《孟非读报》栏目一度因为主持人孟非理性的论证而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缺点是节目形式单调,主持人口语表现力不足等,在缺乏足够趣味性支撑的情况下,其节目生命力也受到了减损。与之相反,电视新闻评论显现出简短评论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节目由大量的新闻事件构成,每件事之后附以简短的口语评论。比较典型的是辽宁卫视的《说天下》、《观点制胜》等节目,这种形式通过大量的事实增强了趣味性,而短时间的几句评论无法展现论证过程,从而丧失了展现深度的平台。这是趣味性与深度在结构上的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足够的经验事实保证趣味性,其次是论证过程得到充分的显现以保证深度。两者可以通过综合或者分析的不同结构实现。
电视新闻评论要求“用事实说话”,强调了经验论证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无论是综合还是分析的结构,组织事实都是其核心的任务。综合的结构,是在同一个主题之下组织不同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作为证据支撑总的观点;分析的结构,是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组织与之相关的事件,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判断。结构的合理安排能使深度在新闻叙事中自然地显现,使观点潜在地发挥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想状态是趣味性与深度的结合,前者显现为视听效果与口语修辞,后者显现为评论题材与论证过程。趣味性与娱乐直接地联系起来,娱乐化未必是新闻评论的庸俗化,未必导致新闻价值与深度的丧失。与纸媒的阅读方式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视听方式决定了其传播深度信息的效率是较低的,而受众获取深度信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从而具有效率上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只有通过娱乐的形式提升趣味性,来弥补效率的不足。当然,趣味性也给电视新闻评论带来更多的独特价值。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显现,或是专业化的评论节目,或是新闻报道中的部分评论内容,其中一些优秀的评论与新颖的形式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校级社科项目“新媒体公共传播”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②【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③【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83页
④【美】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