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视新闻评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主持人评论、嘉宾访谈、电视述评三种类型,而谈话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主题鲜明、形式轻松、内容深刻、观点丰富等优势,在社会现象分析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其节目运行机制,据此提高其节目质量。

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

(1)评论观点过于普泛而缺乏深度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最核心的价值便在于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围绕着特定话题展开沟通与交流,由此为目标电视观众提供多样化并且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信息,因此其观点的深刻性、启发性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当前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呈现出的评论观点主要是从普众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认知的角度所展开的,希望能够迎合所有人的认同,最终造成其评论观点是其它观众也都能够想到的,缺乏个性和深度,无法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最终造成这个节目平淡无奇。这是当前诸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2)评论样式过于同质而缺乏特色

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表现出明显的评论样式过于同质化而缺乏特色的问题,也即是大部分节目都是采用主持人与一位或者是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展开的,在一问一答中形成节目内容,很难通过节目形式给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而且仔细品味发现,节目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事先设定的,嘉宾所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准备好的,这虽然保证了整个节目内容的流畅性,但却缺乏自由、活泼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僵化之感。

(3)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媒介产业环境下,任何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必须秉承“定位思想”,在多样化的节目样式之中寻找自身的“市场空隙”,确定自身独特的目标观众与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据此通过一致性的节目内容、节目风格来塑造个性化的节目品牌形象与节目内容价值,由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节目价值,实现“收视率”与“口碑效应”的双重目标。然而分析发现,当前虽然很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进行了系统的节目策划,进行了精确的节目定位活动,然而在选择谈论话题、确定切入点、建构节目内容、设计节目风格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随意化的问题,很难契合预期的节目定位,从而造成节目风格混乱与节目品牌形象不一致的问题。

(4)主持人提问缺乏技巧性的问题比较突出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建构节目内容,而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创作主体,发挥着设定议题、控制谈话走向、激发嘉宾谈话意愿的作用,因此其个人是否拥有高水平的谈话技巧将影响到整个节目质量,甚至决定着谈话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部分主持人缺乏提问技巧,诸如在访谈过程中裸地逼问嘉宾的隐私,从而造成嘉宾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提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访谈内容,造成节目质量低下的情况,甚至也招致嘉宾的反感;主持人不自觉间便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给嘉宾以强大的心理压力与自我防卫意识,尤其是采取尖锐、刻板的提问方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主持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另外,也有部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提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轻重缓急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谈话质量。这是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表现出的另一问题。

二、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1)主持人应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证谈话过程的顺利进行,主持人有必要预先设定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谈话类节目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嘉宾个性化观点与独特性意见的表达,能够为目标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因此,主持人一定要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要将“问题设定”作为一个线索,而不是整个谈话架构,在关键节点来引导嘉宾谈话走向,而不是为其设定具体的谈话议题等等,由此避免出现评论观点过于普众化,评论内容过于僵化的问题。这是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原则。

(2)从整体与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创新活动

正如上文所说,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样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的创新活动。首先,可以从整个节目模式的角度,对节目题头、节目内容与节目尾声三个方面来创新其节目形式,诸如节目题头中对于话题背景的介绍方式以及对于节目经典片段的提炼方式等等;节目内容中对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场外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中间对于事件内容的视频介绍方式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活动;而节目尾声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的节目模式。其次,从节目细节的角度来说,节目组也可以对节目背景音乐、节目现场设计、节目谈话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个性化的特征。

(3)围绕节目定位来确定谈论话题及其切入点

针对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节目的定位特征以及实施定位策略的重要意义,随后严格围绕着节目定位特征来选择合理的谈论话题,诸如军事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军事题材的话题,民生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民生话题,国际事业的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国际性话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各个节目组还应根据节目定位特征,选择合理的谈话切入点,包括谈话的内容、谈话的风格、谈话的舆论引导走向等等,借此进一步展现此档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与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特色。

(4)主持人应加强对提问技巧的应用并提高个人德行素质

第2篇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第3篇

一、语态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1.两位主持人说新闻。传统的新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读记者事先写好的口导内容,而《通天下》则通过两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引出节目内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条新闻《监拍老人为争抢座位激烈互殴》,当时男主持人对女主持人说:“下面要看到的这条新闻有些尴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说到:“哦?什么样尴尬的新闻呢?”男主持人揭开谜底:“都说这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特别没教养,但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后,两位60多岁的老人却因为抢座打了起来。”在两位主持人一唱一和的聊天中,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闻。主持人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顺应了当前话语类节目流行的趋势,迎合了当今观众的需求。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仿佛身处一种聊天的状态。两位主持人不仅以说的方式引出新闻,还以说的方式对新闻发表评论。2015年3月22日有一条新闻《河北一官员上班卧床接访》,男主持人先说“:群众来办事,作为官员,在办公桌前坐好,掏出笔记本,做好记录,根据诉求做好解释,这是最起码的流程了。而这位负责人居然在长达14分钟的接访过程中躺着就把工作完成,也难怪会让群众产生‘难道上访群众就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么?’这样的质疑。”接着女主持人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有权不可任性’,而这‘卧床接访’不就是对‘权力任性’的生动注解吗?对这样的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用响亮的耳光打醒,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任性’的。”这样的评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当主持人与观众观点一致时,就像观众在发表意见,而观点不一致时,又像是对方在与自己争论。在这种虚拟的聊天过程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主持人说新闻,这种看似平淡的节目形式,成了《通天下》这档评论节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语言,个性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时是电视节目中的杂文,尤其是在面对丑陋和黑暗时,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如匕首般犀利,才能触动人心,警醒世人。《通天下》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打官腔,不模糊概念,不笼统不敷衍,这些特质仅从节目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显“偶像道德危机”!》、《无良保姆虐婴不能止于道德谴责》……这样带有强烈感彩的标题在《通天下》中有很多。节目通过标题表达立场,犀利泼辣。发问、追问、质疑、愤怒,这些都是节目的常态表达。在一条《官方推标准广场舞被指“任性”》的新闻中,主持人说:“广场舞国标可不是个小事啊,这可是关系到全国亿万大妈们的头等大事啊!你看,网友们的问题铺天盖地地跟着来了:有人说《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舞曲早已是大妈们跳熟的舞,非逼着她们改动作,大妈们能乐意吗?况且,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还用得着推广吗?同时,广场舞经常举办‘舞会赛事’,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样,难道按动作整齐度来评判吗?哎呀妈呀,网友问题可真多,我总结了一下,汇成一句话就是广场舞到底需要国标吗?”《通天下》中诸多无官腔而有血性的评论,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感情距离,节目愤怒着观众的愤怒,痛苦着观众的痛苦,快乐着观众的快乐,感染力强。有时,评论员一些个性表达既犀利又真实。2015年3月21日的节目中,在评论“滴滴快的专车再‘发力’,出租车行业‘狼真的来了’?”的话题时,特约评论员惠天博士说道:“改革是必须的。动手是要慎重的。改变利益格局,从来就得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当然不相信哪天会来神仙帮我们搬走大山,但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基本规律。”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了灯塔般的导向作用。电视评论员的价值有可能超过新闻报道,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选好时事评论员至关重要。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南京党校教授惠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南京名嘴言亮……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通天下》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特色决定了评论节目特色。

二、传播模式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表达,才能突出视听效果。《通天下》作为一档晚间档的创新节目,新颖处不仅在于其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以及评论语态的不断突破,还在于其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