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间美术论文范文

民间美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间美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间美术论文

第1篇

民间美术虽然是在民间产生和发展的,但是民间美术中也童颜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借鉴。许多民间工艺品在表现时有很强的随意性,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创作和发挥的,夸张地表现现实事物,产生一种审美享受。民间美术的种类极其丰富,有很多实用的造型器物,这些器物在民间的实际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手法上,民间美术通常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现代设计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夸张的表现方式,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民间美术也有着极强的象征性,通过意象表达设计者内心的愿望和理想,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者也要通过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思想.这样才能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使作品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2.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西方文化和思想不断传入我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但是西方的设计理念也使得我国的现代设计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现代设计为了迎合国际潮流,盲目地模仿国际上先进的设计,很多都是拿来主义,对国外的设计直接进行改造和模仿,这种情况使我国的现代设计只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和根基。现代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将别人的文化放在自身的设计中,这样就失去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失去了全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从民间美术中吸收营养、借鉴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现代设计深深地烙上中华民族的印记,使现代设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设计中,一些企业的标志继承了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现代设计增添了一道不一样的色彩。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结,象征着联结四方与中国联通的企业宗旨相吻合。再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是一个“中”字,整个标志线条简洁流畅,内涵意味深长,暗示着中国古代夭圆地方的哲学内涵,用传统的表现手法展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借鉴了中国古代印章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奥运会带来了强烈的中国气息,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美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凤凰,通过用现代设计的形式进行表达表达了航空业的服务理念和宗旨。这些现实例子证明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不但不会使现代设计局限和落后,相反还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人强烈的审美享受,使现代艺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了使我国的现代设计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现代设计的辨识力,就必须实现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从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寻找灵感,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型有所依据,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又必定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

二、圆满完美的造型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基本信条:就是一切事物莫不在变化之中,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中国人自古形成了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古人的这种宇宙观与人生观与佛教哲学上“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人生观不谋而合,表现在民间美术造型上即崇尚圆满完美,浑沌思维的整体性。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创作是以全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所得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造型中。其一是通过透明透视,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和背部进行垒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崇尚完整、圆满的观念。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这种造型的完美特征在各地的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体现,山东潍县木牌牟画中的骑虎,湖南年画“老鼠嫁女”不是在侧面身上出现正面头,就是在侧面头部出现正面的两只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完美性要求。其二是通过看不见的内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求全求美,在表现石榴、葫芦、南瓜一类的瓜果时往往剖开物体,使其露出籽来,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公鸡肚子吞下了五毒,在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其三是民间美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定向。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形象,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常将画面看成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内向、充实、饱满的艺术效果。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里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耕田、耙地、种麦、锄草、轧垄、收割、运粮等田间劳动情景。《女十忙》画面中的十一个妇女,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其间穿插有儿童、花猫、黑狗既填补了画面空白又活跃了气氛。在剪纸中男女老妇,衣服都饰以花纹,连老虎、狮子、鹿、狗动物身体上都描画出花草的形象,为的是使画面丰满、完整、突出喜庆热闹的主题。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三、造象的抽象性.概括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第3篇

一般来讲,作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多新颖优秀的美术作品。而若没有任何依据和素材,单凭想象,就是闭门造车,也是无法设计出好作品的。因此,在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多学习一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这样会对学生今后创作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帮助。而民间美术有着丰富多样的载体,正是一种具有很大学习价值的艺术形式,因此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民间美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深刻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其对国家和民族更加热爱,从而激发更多的创作激情。

1.2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由于民间美术的形式种类较多,形式美法更是表达的非常彻底,每种民间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法和艺术价值,学生在学习各种民间美术时,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为今后的艺术创造提供更多支持。

1.3拓展美术设计元素。

由于民间美术的载体较为丰富,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不同的艺术形式美法,这将会极大的丰富美术设计的素材,使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元素和内容引入到设计中,促进我国美术设计水平的提升。

1.4提高创新能力,参与文化传承。

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土文化与西方美术文化进行创新,因为民间美术在运用时不能照搬硬抄,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改进,提炼出精华部分,才能充分发挥传统美术的优势,使其获得新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美术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民间美术

2.1解读民间美术样式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

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幕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米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2挖掘文化内涵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

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2.3设计与运用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直接运用: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一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间接运用: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创造:好的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辨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样式,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拥有技术含量的本土艺术语言结合深入浅出的直接情感表达,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既带来感官的愉悦,又能唤醒人们心中潜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提炼,寻找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容纳西方设计理念和思潮,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诊释和定位。

3结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