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范文

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

第1篇

第一条 MBA论文可以是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的论文或专题研究型的论文。

第二条 为进一步提高MBA论文质量,加强MBA论文工作的管理,MBA论文选题由全院内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提出。各位老师所提出的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

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要将题目出得空洞。如“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等题目都过大、过空,不符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对MB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3、教师出题应考虑MBA的学位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色,不要任意的跨专业出题或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讲,教师所提供的选题范围不应超出自己所在专业的范围。如在企业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原则上不能跨专业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的选题,更不能出金融、保险方面的选题,反之亦然。

4、根据MBA的培养目标,MBA论文的撰写要求结合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注意数量的分析,要强化结合学生工作实际。

5、论文选题提交(包括教师更新的论文选题)的时间为每学期的期中之前,由MBA教育中心上网公布,逾期将不予受理。基于以上的意见,MBA教育中心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给予适当处理。

第三条 MBA学员选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员可根据MBA教育中心网上各位导师提供的MBA论文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经历等选择1~3个论文选题或导师作为论文选题志愿。

2、MBA教育中心根据学员所选的第1~3个选题顺序或导师编制学员论文选题汇总表,为每位学员分配一名指导教师。为确保论文指导的质量 ,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一般在同一年级同一性质的班(包括F-time MBA、P-time MBA和集中班)指导的论文篇数不能超过6篇。对学员的第一志愿比较集中(超过规定的人数或论文指导篇数)的导师,MBA教育中心应首先让第一志愿的导师优先挑选或确认学员;对于“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遵循学员的第二、三志愿并采取同样的方法让导师确认。对于3个志愿都“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通知学员重新选题。

第2篇

摘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MPA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专业教育形式。而MPA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 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研究共同体: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的未来模式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 MPA教育的政策瓶颈与办学定位 MPA电子政务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980MPa冷轧汽车板的开发 浅析MPA英语教学中美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1200MPa高强耐磨钢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研究 中国高校MPA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评估的实践与探索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在MPA社会保障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600 MPa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弯管流量计在3.6MPa蒸汽计量中的应用 浅谈40MPA高压活动弯头密封的技术改进 590MPa级钢用烧结焊剂和焊丝的研究 800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的探讨 二级学院在MPA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中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邓斌照.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硕士论文,2006.

作者简介:彭开丽(1975-),女,江西分宜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刚桥(1964-),男,博士,湖南岳阳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志愿者 绩效反馈

一、相关情况介绍与相关定义

(一)相关情况介绍

1.当前全国高校志愿活动开展情况

在当前高校志愿活动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志愿工作的开端是1993年春运服务工作,在参考各种资料后,认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发起阶段(1978-1986)。这一阶段适值改革开放,在每年的3月5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但是志愿服务意识还没有形成,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志愿服务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自发探索阶段(1987-1992)。一些青年人在“自由、灵活、人性化、国际化”的志愿者理念的影响下,成立了我国首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

第三阶段:推动兴起阶段(1993-2000)。改革开放近20年之后,人们愿意为社会提供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四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01-2007)。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加强了对志愿工作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企业甚至包括民间组织也激发起对于志愿者工作的热情。

2.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志愿者的管理。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主要参造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管理制度主要管理对象为协会志愿者。该制度有五大原则,分别为公平原则、客观原则、公开原则、反馈原则、差别原则。

(二)相关定义

1.高校志愿者

高校志愿者是指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向他人学校和社会自愿无偿提供服务。

2.高校志愿组织

高校志愿者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校园志愿性组织”,其主要目标是致力于高校内部志愿事务或者是社会公益事业,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二、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

(一)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中的应用情况

1.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成员对所承担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将每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应到了相关责任人身上,让每个人在经历活动后可以及时调整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式。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机构成员通过总结了解到此次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2.第Ⅳ期“壹拾佰仟”公益项目

在此次活动中,除最后的总结外,对志愿者工作还进行了随时的反馈,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随时了解自己的改进方向。

3.考核结果反馈

在学期末,协会将本学期的考核结果公布,让每位志愿者了解自己在志愿者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工作中的疏漏。

(二)制度中绩效反馈带来的实际效果

在不断的反馈以及不断的改进中,公管青协会不断发展。全部成员都通过随时随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效促进了接下来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三、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

(一)由高校志愿者组织成员特点决定

1.高校志愿者成员特点

(1)成员的特定性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不同于其他志愿组织的成员,其来源单一,全部来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2)成员的素质高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高素质性是由其成员的特定性决定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正在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质。

(3)成员的流动性强

志愿者参加服务与其自身的条件息息相关,容易受其空暇时间、精神状态、心情、专业知识、特长、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成员的流动。

2.成员特点决定绩效反馈十分重要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志愿活动,让大学生活动更多的成长经历,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高,因此乐于接受活动组织方在工作中提出的相关建议,这就让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绩效反馈可以让志愿者充分提升自身能力,使高校志愿者工作达到开展的目的。

(二)高校志愿组织特点增强了绩效反馈的重要性

1.志愿组织特点

(1)志愿者组织是靠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在一起的;(2)志愿者组织从事各类志愿服务;(3)志愿者组织是非赢利性的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的;(4)志愿者组织成员相对松散,但是仍然在定的组织框架里形成组织。

2.绩效反馈对志愿者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高校志愿者组织十分需要通过绩效反馈来让志愿者们更好的进行工作。此外,让志愿者感受到奉献的愉快,了解到奉献过后对其进行的客观评价对志愿者的成长十分有利。有利于高年级大学生志愿者向低年级大学生志愿者直接传授技艺,让他们直接得到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利于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绩效反馈作为公司考核员工的重要一环,在志愿者工作中十分重要。由于志愿者工作的非功利性,绩效反馈不会直接反映在报酬中,但对志愿者能力的提升、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组织的长期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眉.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者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0.

第4篇

>> 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浅论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探索管理新理念,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抓好“五个结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思考 关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探索 注重问题牵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概念初探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把握教育基本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地方财经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研究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

[2]梁龙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研究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0.

[4]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113-117.

[5]赵世奎,张帅,沈文钦.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4:49-53.

[6]陈立文,曹亮,尹志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6):56-59.

第5篇

近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本文通过搜集近15年内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情况。通过分析当前研究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的解释、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措施的借鉴,指出当前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深度不够、视野较狭窄、缺乏创新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管理;文献综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近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所不在,丰富多彩,凡有公共活动必有管理方法。所以,在高校管理中同样理应场面热闹,新论迭出。但通过检索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高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高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府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入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入手。在完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高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理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对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高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石小娟,高骏敬.基于新公共管理论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01-103.

[2]吴慧.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我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66-69.

[3]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38-43.

[4]安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与策略,2010(6):136.

[5]张翼.新公共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8):103-106.

第6篇

近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本文通过搜集近15年内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情况。通过分析当前研究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的解释、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措施的借鉴,指出当前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深度不够、视野较狭窄、缺乏创新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管理;文献综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近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所不在,丰富多彩,凡有公共活动必有管理方法。所以,在高校管理中同样理应场面热闹,新论迭出。但通过检索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高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高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府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入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入手。在完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高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理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对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高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

作者:戴欣晔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石小娟,高骏敬.基于新公共管理论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01-103.

[2]吴慧.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我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66-69.

[3]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38-43.

[4]安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与策略,2010(6):136.

第7篇

优秀的管理者能变草为金;低劣的管理者却恰恰相反。It]这句名言反映出管理者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与公共组织承担了实现公共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类共同福祉的重任。公共管理者受国家和人民所托,代表组织行使公共职权,从事日常公共管理活动,其一举一动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公共管理活动的效能更是关系着公共利益的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上世纪9O年代以来,信息社会逐渐建立,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科技密切联系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公共管理者需要具有系统的思考方式、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超的管理能力。一句话,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实现个人成功和社会成功,承担起自身的重担。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知识的量变积累,而且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自己主动汲取任何所需知识的能力。从国外教育经验来看,已经对新社会环境下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包括:批判性思考,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以及创造新的想法、产品和解决方案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管理、收集信息、使用工具、系统思考、自我定位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能顺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从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为首批MPA培养试点单位以来,我国MPA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MPA培养院校达到146所,覆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9年共有65147名MPA研究生走出校门,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按照我国现有公务员680万人计算,可以说大约1%的公务员都接受了MPA教育(根据中国MPA教育发展报告计算而得)。MPA教育在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共管理者能力提升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十年的教育实践也暴露出MPA专业学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模式上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课堂互动交流不够充分。现在大部分MPA课堂仍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这是一种知识从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大量基础知识,教学任务繁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还不普遍,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二是教学案例本土化程度低。MPA最早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87年历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已经开发出足够的案例等教学资源。我国MPA教育历史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案例采集模式,没有建立起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案例库,教学过程中需要引用国外案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MPA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教学内容总体上偏学术性、重理论性。我国MPA专业学位的设立大多依托于培养公共管理学术型人才的教育体制,MPA任课教师大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科学轻技术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有着浓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激情,但在MPA教学中,难免会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重要性,忽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需要。这并不是说MPA硕士不需要学习理论,而是说不能脱离实际地学习理论,使学生困惑于多种理论和原则的争辩。没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理论就会丧失生命力和光彩,成为屠龙之术。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无法提高。首先,根据我们的了解,MPA研究生虽然多来自公共管理部门,但来自基层的比例并不高,他们大多具备部门管理经验,却缺乏综合管理经验。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没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既无法通过管理实践的经验来深化和发展理论,也无法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其次,学生互动交流不够深入。受限于有限的教学和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尽管对教学案例有兴趣,也会在讨论中自说自话,难以真正分享宝贵的管理经验,更难以通过深入交流求得思想共识。再次,学生研究能力提高不显著。研究能力的提高不是体现在学生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从目前MPA教育总体情况看,并没有有效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仍被动接受理论和知识,既没有很好的消化理论和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理论与知识分析实际管理难题,没有切实参与研究课题的经验,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最后,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偏离工作需要。虽然相关文件允许学生以调查报告、案例和设计等形式完成学位论文,但实际中大多数学生仍选择撰写学术论文,教师也习惯于用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很少结合学生本身的工作需要,更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中面临的问题。

总之,我国MPA教育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但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范围扩大、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但MPA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解决教育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途径。因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允许他们探究现实生活情景以及重要问题的学习环境I3J,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践经验,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MPA教师教学水平;可以促进高校知识整合,学科与资源重组,实现知识的创新与融合;可以加强政府与学校的联系,更好地开拓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领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实习基地和合作平台;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输送具备现代政治学和管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学习型公共管理者,以个人带动组织,引导全社会共同学习。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创新

能实现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内外两个循环圈:内循环是学生从社会回到学校的学习过程。MPA研究生具备工作经验,可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起点,结合教师讲授的知识和理论,大胆提出假设,认真观察反思,运用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指导实践工作。内循环过程重视实践经验,以现实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同时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在“做中学”,将客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主观的个人经历,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外循环是学生从学校再进入社会学习的过程,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将所学理论与现实经验相对照,会产生验证理论或解决现实问题的冲动,对这些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汇总和提炼,就形成了调研课题,学生重新回到社会中开展课题调研,在无形中就把现实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了起来;调研过程也要求学生增强规划和管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过程还要求将机关和学校结合起来,密切沟通,切实解决机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找适合解决问题的理论前沿专题。调研有助于发现并形成具体案例,慢慢积累,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为前人理论提供现实佐证或者为未来理论发展提供思考方向。两个循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两者不断循环,协同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扩展、思维训练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称为“双循环”(DoubleLoop)模式,是一种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作用,实现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双向融合、双重循环,实现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循环”培养模式的提出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在既有理论基础之上,结合MPA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提出的。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双循环”模式与学习循环圈理论、“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双循环”模式与学习圈理论

1984年,大卫•库伯(Da~dK0】b)在总结了约翰•杜威0ohn.Dewey)、库尔特•勒温rtLewin)和皮亚杰(JeanPiage0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经验学习圈理论(如图2)。他认为学习过程由两个基本结构维度——领悟维度和改造维度组成,由领悟方式不同和改造内容不同形成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应用,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螺旋升”,不断推进。同时,他还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风格上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习风格的人对于各个阶段的偏好不一样,他们在各个阶段中学习的效果也有不同,根据这种不同,学生可分为主动型、反思型、理论型和应用型。经验学习圈理论立足于经验的学习,透彻分析了如何将经验带到课堂上进行学习的过程,但这只是一个“单循环”学习过程。“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圈理论一样,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持续不断、分阶段、分层次的循环过程,也重视学习者的既有经验,学生从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符合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学习过程。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带着实践工作经验投入学习;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校学习时对工作经历与实际问题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这是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课堂习得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双循环”中的内循环正是从感知的具体经验到通过看与思考进行反思观察,再加上课堂理论知识学习,领悟、概括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最后回到实际部门中,具体实施解决方案。与学习圈理论相比,“双循环”模式增加了外循环圈,把学生由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要求学生带着经由反思而产生的理论问题返回实践,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采集现实素材,寻求解决问题,同时也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和创新理。

(二)“双循环”模式与“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论

“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是达林•哈蒙德教授领导其团队在探究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三基于”指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这三种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为了有意义的学习而学。“双循环”培养模式主要沿用了基于项目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应该说,“双循环”借鉴的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宣传一种观念,借助这样的观念和方法,探索、实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托马斯(Thomas)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应该以课程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接触涉及核心概念或者原理的真实世界的问题和人们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并且尝试建构知识体系[41。“双循环”模式重视项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将学生分组后长期研究探索某一项目(或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连续性,锻炼学生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能。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基于项目学习的“近亲”,可以理解为特殊类型的项目,为了教授学生界定和提出解决策略Is]。MPA研究生大多来自实际公共管理部门,在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这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契机和起点,更能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理论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三)“双循环”与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由彼得•圣吉(PeterM.Senge)提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深层学习环路。“双循环”培养模式充分认可深层学习环路,并将其运用到培养MPA研究生学习与实践中。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伟大的团队就是学习型组织,是一部分人相互信任、亲密关系、相互接纳、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符合他们共同价值观的东西。成功的团队往往建立在团队成员个体深层学习循环基础之上的。“双循环”培养模式为了培养能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问题的未来通才,从而建立高效率、重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双循环”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深层学习循环,通过课堂教授、项目调研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改变学生主观感知与认知,并鼓励学生回到工作部门,结合实践增强自身态度和信念的转变,完成个人的学习循环。学生个人学习循环的实现,改变了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将学习作为日常习惯。学生毕业后仍然会保持这种习惯,通过与人接触交流带动周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带动周围团体乃至整个组织的共同进步。这样就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个人的学习进步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MPA研究生带动公共管理组织再到带动整个社会的共同学习。

三、“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双循环”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是一种适合于MPA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模式。“双循环”模式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依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发展起来的,必然受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影响,比如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把握却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终归都要符合“研究生”的共性要求,都应该把增强研究性学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就MPA教育来说,要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就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用具体的科研任务驱动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调查研究完成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提高研究能力。“双循环”模式以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由学生去寻找身边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思考所得的困惑,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认真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调查研究,然后形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成果。“双循环”培养模式注重利用真实问题和项目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机会,由学生自主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更是合作研究的关系,科研项目会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带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

(二)团队式学习

“双循环”培养模式强调学习团队的作用,将学生按照项目的内容和个人兴趣爱好分成项目小组,让学生在项目组中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树立团体意识、合作意识,共同研究学习,生产和传播知识。团队学习是从自我超越和自我认知开始的同。MPA研究生首先要进行自我定位,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学生就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项目要求组成若干团队,共同设计研究计划,分配研究任务。一旦团队获得了有价值的任务,也便有了奋斗的方向。每个学生都需要参与到分工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团队成员既要在增进友谊过程中完成任务,也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相互学习。实践证明,集体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效率。集体崇尚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反对把学习看作孤立和封闭的行为;倡导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学习者的相互启发、分享知识。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思想的“交换”使得每个学习者得到更多的思想。毋庸赘言,这种集体学习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演练未来的集体活动,抛弃自我为中心的观点,重视集体合作;有利于学生亲自实践、沟通交流,相互宽容;更有利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三)社会性学习

MPA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理论联系实际是不二法门。以往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案例教学等方式,试图在课堂中模拟社会现实。但事实上,课堂终究无法替代现实,案例研讨也无法替代社会实践。“双循环”模式把人才培养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把在课堂中学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在社会发现、分析和解决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前人长时间亲身体验、实践的成果,但对学生而言,这是间接经验,应允许学生带着批判、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思考。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外界相互交流,将前人经验和当代社会无缝隙对接,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更加贴近理论的本质、贴近现实、贴近本真、贴近学习的真实意义。“双循环”培养模式打破学校与政府的壁垒,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双循环”模式中问题和项目着重来源于政府机关或咨询部门和学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成若干个项目,到实际工作部门进行调研,把问题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做中学”,最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和提高学习能力。

(四)创新性学习

传统教育中,学习被理解成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程,但是“双循环”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完成深层学习循环。“培养了新技能,人们的认识和感知也将得到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人们开始以不同的态度看待并体验这个世界时,就会有新的信念和假设,从而进一步促成新技能的培养。”t~MPA教育通过“双循环”培养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公共精神、法治意识、全球视野、国情意识、务实作风,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学生将这些观念和能力带回到工作岗位上,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传播,使自身态度和信念发生转变,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中国现实,为中国特色道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促成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四、“双循环”模式的实施流程、预期成效和保障措施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主线,通常要经历包括6个阶段的培养周期:

1.项目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设立机构和建章建制。机构是改革推进的载体,在准备阶段要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持续发展。规章制度是规范项目的保障措施,是为了项目有秩序、有条理的发展。

2.项目启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确立项目选题库。选题可以来源于多个渠道:当地政府招标的政策咨询项目;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师申报的项目中应用性较强的子项目;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跨领域、面向现实、涉及公共部门的有价值的选题;人才培养单位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研究方向,申报的重大项目中的部分实践性问题。二是项目申报。将学生4-6人分为一组,形成科研团队,自主申报项目。三是项目评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性和最佳研究团队进行评定,并及时给予师资支持,鼓励使用“双导师”制和支持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3.项目实施阶段。各项目小组开始进行调查研究和小组讨论。各个研究团队在指导教师的领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实施实地调研;围绕计划和实地调研结果进行交流,做汇报准备。在这个阶段,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能直接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碰撞,积极参与,将明显地提高自身能力,促进个人学习的循环。

4.项目交流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以“公共管理论坛”的形式为各个研究团队提供交流平台,做调研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沟通,带动下一届学生的学习循环;同时,应该加强项目基地的建设,及时收集学生调研反馈的结果,提供项目的单位机关协商合作,建立校地合作研究基地,这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长效机制,使研究长期化、制度化。

5.顾目评估阶段。评估就是要奖优惩劣,鼓励认真研究、效果明显的团队,惩处敷衍了事、项目中断或没有实际效果的团队。最后将优秀成果汇编,形成案例、调研报告。这个从正负激励手段出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障研究科学性和持续性。

第8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应用专业型人才 实践教学考核 效能提升

一、实践教学价值理念:应用专业型人才取向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一种既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能衡量是否满足社会、满足学生“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重培养应用通用型人才,使学生“从其他学科里受到了异样的启示,获得了开阔的思路,获得了自由及自制。因此,普通本科院校要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较宽,主要为地方培养各个行业所需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以实践教育为重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在校得到的多是理论上的抽象东西,它只有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体现知识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推进、深化的再教育过程。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整合协调,高平台支撑

(一)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实践为导向,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专业特点,把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探索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践,专业人士报告等。实践课教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学校等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公共管理的相关专家和本校实践课教师根据现场调研或课题研究,结合实践教学考核的具体要求,编写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教材。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政府的合作以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实习基地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衔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公共事业管理的实务。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

(三)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引进人才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高校已有成功的做法。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学校要主动“走出去”,要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到企事业单位、政府及社会组织兼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与企业、政府、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学校也要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组织中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兼任本校教师,以实现实践教育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四)构建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发明创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教师在课时安排、薪酬、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核个案分析

管理者一般都具备三种不同的基本管理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种不同的管理技能虽然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其要求权重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三项基本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各类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能力。这三种技能仅仅通过管理学理论学习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实训中主动体味、不断积累,才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对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大量增长,为了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可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为大致以下环节:

1、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含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见习环节

包括专业的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活动等,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环节

包括课程论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创作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4、专业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环节

包括各类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入生活,考察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流程

1、实践教学考核结构

实践教学考核实习单位评价、实验报告评定、实践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四个层次构成。

2、实践教学考核基本内容

(1)实习单位评价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表现、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实习报告评定,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3)实践带队教师评价,由实践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态度,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评价;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3、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

(1)实习单位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实习岗位职责履行的主要情况;

②分析和解决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

③实习单位上级交办的事项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完成情况;

④实习成果验收。

(2)实习报告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

①实习报告内容的全面性、条理性、系统性;

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习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③实习报告的规范性;

④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带队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的实习的组织性、纪律性;

②学生的实习态度和主动程度;

③与实习单位领导职工相处是否融洽;

④给单位带来的经济社会效能。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①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总体评价;

②对学生实习效果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

③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可靠性的评价;

④对学生实习抱怨或者投诉的情况。

4、考核结果的反馈与适用

把考核结果与实习成绩、促进学生就业挂钩。考核完成后,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填写《实习考核结果备案表》,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实习考核结果,学生根据考核结果,结合自身就业与职业发展,分析自身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本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院系跟踪考核改进情况,对同学的反馈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分组进行指导。对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同学,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补足或者重新实习。把评估结果与学生的评优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年度考核不能评优评先,对被评为优秀的同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四、实践教学效能提升:多元互动,优化环境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教学流程中各方面和环节相互配合、协调、合理运作,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要兼顾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断拓展实践教学领域,综合运用实践教学形式,需要高校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努力争取国家与企业的支持与投入,谋求共同发展。

(二)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改变以控制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和选择性不足,以学校为中心,院系管理活力不足;以管理者为中心,平等性和服务性不足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转变管理方法与理念,切实实现以师生为本,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平等性,以院系为重心,增强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以服务教学为本,坚持管理与服务统一。

(三)政府要宏观指导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履行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发挥教育财政的调节功能,统筹安排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依法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在资金投放、师资调配、教师培训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方式。

(四)实现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实施法制化保障,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实践教学发展、激发学生应用能力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和整个社会所遵循的准则,是实现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有效保障。

(五)权力下放,实施校本管理。教育管理体制带有严重的“以官为本”痕迹,学校的诸多管理权力,包括职称评审、人事任免、干部聘用、工资制度等最后决定权不在学校,而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最有发言权的学校却没有最终决定权。校长负责制尚不成熟,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激励管理无法自主有效的实现,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权力下移,将办学自主权真正转移到学校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政府从对学校的日常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与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指导上,主要是运用立法、财政拨款,教育规划、政策引导、教育评估、信息服务等手段对学校事务进行指导和调控。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兰.地方普通高校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进高教质量提高.中国教育报,2008-4-17:4

[5]管理学实验教学的规划与设计探索.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2.

第10篇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招聘引进的严格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换句话说,符合教师资格是从业的法定条件。教师资格认定包括政治思想、学历和能力等方面,即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分析高校教师招聘引进的条件可以看出,学历条件是刚性条件,没有研究生学历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是难以进入高校担任专任教师的。在现实实施中,条件往往更高。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获得博士学位,个别学校或专业还要求应聘者取得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来自名校名师。国内一流大学对应聘者筛选时,更倾向于有海外求学、讲学或工作的经历。然而,这种过分注重学历、学位的倾向,使本来全面的,要求政治思想坚定、品德高尚、注重能力的综合标准变成单一的学历学位标准。因此,高校引进和招聘人才和名师,应当全面考察其是否遵纪守法,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思想品质是否高尚,治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敬业精神,是否热爱学生,个人生活作风是否良好等等,对违法乱纪者、道德品质恶劣者、学术造假者、生活作风糜烂者一票否决。近年来,在高校及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的事件不断曝光: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东北财经大学“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华中师大胡春林硕士论文“更牛”抄袭事件(仅致谢不一样);汪晖《反抗绝望》事件等等。上述事件中,有的虽然是学生所为,但也反映出为师者治学不严。在这种师德师风堪忧的特殊背景下,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些学术造假事件的背后,反映出高校教师入口不严和管理混乱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高校是产生思想和生产知识的神圣殿堂,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者的感情,恶化了不良学术风气,打击了创造创新者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毒害了部分学生,他们抛弃学业的严谨,惧怕科研的艰辛,选择探索的抄袭捷径。网络世界的出现为学术品质恶劣者、成果抄袭者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此风不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学位含金量大大缩水,导致科研能力不足,服务企业、党政部门以及社会的水平下降。

二、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激励保障有力

在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应然关系来说,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但在实然状态下,教师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学校的教师资源也是有限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太重,必然影响到教学精力的投入,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其科研精力投入必然减少,直接影响到科研的产出、科研的质量。在高校职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待遇兑现过程中,科研的分量极大,有的学校甚至实行科研数量、级别一票否决制,任务繁重的教师只有三种选择:一,放弃职称晋升,听凭科研处罚;二,身体透支,在教学和科研两条战线同时作战,以牺牲个人生命健康为代价;三,投机取巧,导致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在职位设定、工作量底线、量化考核以及待遇兑现过程中,应当并重看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人力资源开发深层研究中,价值观、敬业态度、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等软能力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和重要,是人力资源考量的优先因素,因而,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重点分析教师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毋庸置疑,今天的教师待遇总体是不错的,在各种职业评价中,仍然是许多优秀人才向往和满意的好职业。但受到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影响,优秀人力资源在选择就业单位和进行服务时,总是充分考虑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科研平台、管理水平和领导者素养等综合因素,因而,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教师待遇,包括学术休假、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困难帮助等,既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也是吸引广大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上,防止精力外投,无暇科研,弄虚作假,敷衍教学,冷淡学生的积极对策。

三、人性化培训与开发,合理进行岗位流动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创新环境、复杂环境以及多变环境,倡导人人培训,人人开发,终身开发,因而,坚持培训开发面前人人平等十分重要。培训与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完成任务的前提,不能有的教师经常培训深造、访学交流,有的教师则无机会,甚至职业生涯期被完全剥夺了发展的权利。这种权利被剥夺,意味着教师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意味着竞争劣势,意味着教师间的不平等和尖锐矛盾。需要决定培训,需要决定开发。平等是一种美德,是人的尊严的象征。公平公正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人性的需要。剥夺人的权利,中止人的发展机会,是造成教师教书育人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重能力,轻学历,学历和学位都应当体现在能力上。“确立‘能力本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其目的就在于摒弃和转变传统人力资源培养、考评、使用和开发中倚重权力、关系、金钱等外在身份要素,阻滞人的能力拓展和发挥,把人力资源考评、使用和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以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价值。”在强化人性化培训开发的同时,还要进行岗位合理流动。人的能力总是变化的、发展的,岗位也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在高校内部,特别是相近、相同专业间进行岗位合理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才的作用,避免人才的浪费,有序转岗的制度设计可以使不同能力的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降低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

四、优化生成环境,形成自律

第11篇

关键词: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要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条件,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解决和改善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涉及到怎样使农民工租到或买到舒适而又经济的住房,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农民工家庭却无法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环境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方面。在住房保障面不断扩大背景下,加强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解决他们的实际住房困难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都市农民工居住现状

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是四川省内人口的净流入地区。流入的省内外农民工主要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据统计,2009 年成都市“80后”、“90后”的新生代劳动力已经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30% 左右,成为新增市场劳动力的主体。但成都市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差,如2008年调查的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米的占66.9%,20平米以下的占总体比例的89.4%。并且相当部分民工的住房不能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设施,他们的住房质量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落差。①

1.以租赁住房为主要居住形式。根据调查,目前,成都市最低价的商品房在6000元/平方米,二手房最低价在4500元/平方米,这个价格远远高于大多数农民工的经济承受力,大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个人或家庭从市场租赁住房。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形态众多,主要包括4类:自行租赁、用人单位提供住宿条件(包括用人单位提供集体宿舍或住在雇主家中,如保姆)、居住在工棚等工作场所、其他类(包括自购及投亲靠友借住等)。其中自行租赁比例最高57.2%,用人单位提供宿舍占26.5%,建筑工地工人集中住在工棚中占11.6%。其他类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在城市里工作多年,有了积累的农民自购住房;二是短期投亲靠友借住,这两项占到4.7%②。总的来说,成都市农民工以自行从市场租赁住房为主要的居住形式。

2.居住地主要集中于城乡结合部。根据调查数据估计,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五分之四。这个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缺乏专业技能。因而较少有机会在繁华市区工作。二是由于农民工在这些地区比较容易租到廉价的住房,可以降低城市生活成本,这与农民工的低收入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三是城乡结合部在观念意识、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一定程度地延续了农村的许多特征,农民工在这里容易找到心理认同,能够较快地融人新环境。③

二、成都市农民工居住现状的问题分析

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

目前,《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只规定了,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农民工,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但这个规定不是强制性的,很多用人单位基于节约经营成本的原因并没有给农民工缴存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实现职工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还需要不断完善,但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认这是一项比较适合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然而,随着目前城市中低收人群体中农民工的出现,住房公积金制度缺乏适应这一群体的措施。如果将农民工纳入到住房公积金体系,大部分农民工的收入还远不可能达到在城市购房的水平;另一方面异地之间公积金提取和转移等问题给农民工使用公积金造成一定的障碍。对他们而言,公积金的实施可能会使他们现时收入降低而导致其生活水平降低。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住房消费水平非常低,如何让农民工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功能同时又不加大农民工雇主的负担是政策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新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必须做出对策来解决或者缓解这个难题。

(二)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是阻碍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重要因素

收入偏低是制约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因素。在知识与技能日益重要的今天,农民工由于学历低、经验少,只能选择在工资较低的行业工作,有限的工资除了要支付基本生活需要、教育、医疗和娱乐之外,已经所剩无几。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农民工的实际生活质量可能还不升反降。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强,生活成本的加大同样成为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因素。城市较高的房价与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之间的矛盾,是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障碍。

三、解决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的对策

农民工住房保障是解决农民工定居城镇的重要举措,其政策设计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效率,不但要注意农民工住房保障建设的效率,还要注意整个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效率。⑤构建多层次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需要完善的、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支持。⑥

1.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要逐渐扩大住房保障体系的范围,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能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模式。城镇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应当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户籍约束,降低申请条件,扩大其保障对象的范围,以使广大农民工这一确实需要保障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可以享受城市的保障性住房。⑦允许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在能够提供一定时期的居住证明、住房困难证明和收入证明的情况下,申请廉租房,以实现社会公平性。比如可以要求购房者连续缴纳综合社会保险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2年以上;首次在城镇购房等。对户籍的限制可考虑逐步放宽。在城镇保障性住房还不能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需求及二元户籍障碍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可以由政府或用工单位兴建专门用于农民工的廉租住房。将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为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长远的保障,对农民工来说是件值得期待的好事。

2.健全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虽然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购房能力,但少数高收入农民工具备购房能力。调查显示,有购房能力的农民工 对于在城市买房的房款筹集方式,接受公积金贷款和银行贷款的农民工分别占到47.7%和32.5%。⑧少数高收入农民工,尤其希望通过公积金贷款来提高自身的支付能力。因此,健全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势在必行。当前,很多农民工的雇主对交纳农民工的住房公积金积极性不强。要让住房公积金覆盖到农民工群体,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严格地规定企业交纳其雇佣的农民工的住房公积金。同时,为了能提高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公积金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采取政策等相关激励措施。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可采取“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首先要保证每个有正当稳定职业的农民工都有条件进入住房公积金体系。其次,为了不给企业增加更大的负担,在实施初期,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初期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制定不同层次的标准,主要是要保证全面性的覆盖率。对农民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可以逐步和城镇居民靠拢,符合条件的,就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还可以允许其因工作变动等正当理由一次性提取公积金用于购房或支付房租。同时,农民工群体的高流动性是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考虑的问题。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将更加迅速,要解决农民工走到全国各地都可以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的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全国转移支付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要增强异地公积金转移机制的可操作性,农民工因工作地点变更的,其个人公积金账户可以随其他社会关系同时转移。只有实行了公积金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住房公积金才能真正惠及农民工,并为农民工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3.分类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强,因此在构建面向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政策时,不应采取“一刀切”模式,而只能根据农民工的需求与政策建设的可能性来分类保障,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的保障问题。所谓分类是根据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的意愿等标准,将农民工分为不同类别。对农民工实施的住房保障,在现阶段就需要体现多元化原则。

2010年11月,成都市政府《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区(市)县将分别建立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把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统一纳入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建房补贴等方式解决其住房困难。大规模推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是成都市消除因收入差距导致居民基本居住权益不平衡的有效举措。以龙泉驿为例,2011年2月25日龙泉驿区房管局公布的数据,当年全区将建设廉租住房500套、公共租赁住房1500套;“十二五”期间,总共建设14000套公共租赁住房,以解决经开区产业工人和城乡中等及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⑩廉租住房不仅较好的解决连续性和流动性的问题,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具有自我生存能力。随着政府投入财力的增大,经济租用房存量可以快速增长,非常有利于扩大受益者群体。从而提高保障性住房制度公平性和有效性。住建部近期提出“公租房并轨”的方案。“公租房并轨”是指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然后通过财政发放房租补贴的方式,区别对“城市低保人群”“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等进行住房保障的手段,逐级根据保障对象收入水平,制定与之对等的租金补贴政策,从而完成对应人群的住房保障。

4.增加城市农民工收入,改善自身购房支付能力

城市农民工能否在城市安居乐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农民工单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在城市的住房问题不太现实,还需要多种外在因素的支持才可能实现在城市的定居问题。外在的因素很多,如提高政府的监督能力控制房价,让农民工也有可能实现购房的梦想;完善住房租赁市场让农民工能顺利租房;完善法律制度使城市农民工能享受城市公共住房的优惠。农民工自身的一些原因造成农民工难以定居城市,比如由于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以及工作技能水平低所造成的,同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选择,导致择业范围狭窄,往往集中在一些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社会基础行业。但稳定性不好、短工制、收入不高、无保障或者保障不完全的工作特征会导致外来务工人员为了工作方便而频繁更换居住地。⑾因此只有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主要靠出卖体力劳动赚取收入的工作现状,才能帮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更有利的位置。同时也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以此来提高各阶层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发展。

注释:

①郭正模,李晓梅.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镇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突破[J]社会纵横.2012(8):163-164.

②阮可.杭州农民工安居保障问题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2012,11:50-52.

③梁燕平. 农民工居住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桂林市的调查.[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04:20.

④郭正模,李晓梅.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镇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突破[J]社会纵横.2012(8):163-164.

⑤康海华.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一个社会公正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05:15-16.

⑥任兴洲,廖英敏,刘卫民.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0):4-5.

⑦王艳霞.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03:19.

⑧《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住房态势及其政策框架[J].社会与人口,2010(10):70.

⑨叶文彬.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保障性住房机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4):236.

⑩成都加快保障房建设 关注毕业生农民工住房难[N].四川日报,2011.03.07.

⑾孟研.我国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012.06:30-33.

参考文献:

[1]叶文彬.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保障性住房机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4):236.

[2]李欣欣.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国外经验借鉴及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9(70):4-6.

[3]李水英.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综述[J].管理学家,2010(10):391.

[4]国务院农民工办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前瞻性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376-378.

[5]丁富军,吕萍.转型时期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种政策过程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0(1):65-66.

[6]候稚.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J].上海房地,2O10(6):1l-l2.

郝俊英,张煜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9(1):73-74.

[7]张道航.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其解决路径[J].大连大学学报,2011(1):83-87.

[8]吕萍,周滔,等.农民工住房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冲突[J].中国房地产,2007(3):49-51.

[9]刘双良.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54-55.

第12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教师 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指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的工作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情况。[1]从2005年全面推广新课改以来,已呈现出阶段性成效,但许多教师出现新教改迷惘,不了解新课改实质,从而导致进展缓慢、进退两难的“高原现象”。因此研究初中阶段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原现象”,对九年义务教育中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初中教师在新课改后出现的“高原现象”,总结其衍生、影响,揭示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措施,也显得十分必要。

一、初中教师“高原现象”的影响

1.影响教学的质量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而初中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较弱,依赖性较强,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很多初中教师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挑战而陷入“高原期”,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容易在认识上出现职业认知钝化,不再充分而认真地备课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致使教学活动沉闷、枯燥和程序化,缺少生机和乐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学风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弊端。[2]如果没有正确、科学、人文的应对措施,不仅会对教师本身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一步殃及学生,破坏整个教育的和谐气氛。

2.影响个人的发展

教师的“高原现象”发生后,一般结果有二:其一是突破了这一阶段,改良自己教学方法,从此更上一层楼;而另一种结果就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很多教师在“高原现象”后对工作的责任心以及自我挑战的意识相对薄弱,对自己的相关工作失去了信心。有的教师付出了大量心血,而学生的成绩反馈却不明显,认为自己将无法进步,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等很多方面都受到了直接的负面影响,由此所带来的学生不满意其教学、学校不满意其绩效等又反馈于教师本人,使其背负巨大压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初中教师“高原现象”的成因

1.社会原因

(1)社会地位偏低。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学”的地位不断提升,而社会却变相地过高提升学生的地位,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并且社会对教师的看法与教师的神圣职责越来越不成比例,据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一项研究表明,初中教师相比20年前的职业声望下降许多。教师劳动属于一种复杂劳动,其劳动力的价值明显高于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值。因而,就目前教育、教学工作对一些教师而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严重挫伤教师自身的效能感,产生高原现象也是行之必然。

(2)培训的形式化。在新课程改革中,很多初中教师面对改革无所适从,急需各方面的培训,但在初中教师的培训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培训基本上就是一种形式,交完了培训费,上几天的课,紧接着开卷考试,这样的培训根本就没起到什么作用;②目前的培训没有针对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一般忽视教师的兴趣与需求,仅仅自我照本宣科,不顾及参加培训的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培训的形式化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甚至产生消极、被动甚至抵触的思想。

(3)教学制度的评价矛盾。在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完善、成熟的同时,课程评价却严重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不断走向多元化和适应性,《新课标》也主张加强形成性评价,但传统的“分”观念依旧占据着主流,教学能力的评价制度也与“分”直接挂钩。社会一方面呼吁学生要减压减负,一方面家长又要求抓住成绩,因此,初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又在实际中强调“应试教育”,教师面对各种压力的无奈选择,也是“应试教育”难以扭转的原因。

2.学校原因

(1)学校的管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组织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其组织氛围(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氛围和心理氛围)的好坏是相当重要的。学校的管理与组织的氛围成正比关系,而大多初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带有专制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并没有将教师看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完成某种教学或评估的需要,模式老套,教学设置陈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分工上,也没有落实到任人唯贤的举措。一个正规合理的高校管理,不仅能使教师心情舒畅,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士气与干劲,对教师的“高原现象”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反之,则会逐渐地抑压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发集体职业“高原现象”。

(2)教学环境。学校的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整个学校的风气,领导的水平以及学校文化氛围等。首先,社会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使得高校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90后学生问题也随之复杂起来。如逆反心理、厌学、逃学、娇惯、沉迷网络等,一些学生背景复杂,这些都需要教师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因此,一个教师如果无法驾驭一节课,就无法有效的带动课堂的气氛,并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并“连锁反应”到自己的声誉、薪水等其他方面,该教师也会因此承受沉重的压力。

3.个人因素

(1)焦虑与压力。近年来,中学聘任制的施行,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的压力增大,以及承担公众对教育体制的不满等,教师群体自身承受到了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一项有近9000名教师参与的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访者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访者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而新课程改革把更多的期望压在了老师的肩上,压力的接踵而至,促发着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

(2)思维惰性的影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基本上是论资排辈,这让许多年轻的教师感到很不公平。所以许多教师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资格老了才有机会,因此产生思维惰性。阿特金森于1963 年提出的动力模型:动力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也就是说:当教师认为自己的不可能进步的时候,动力强度就会降低。当产生思维惰性的时候,许多老师面对着新课改各种各样的新教案与新书目,以及搜集资料、备课、设计教案、学校大小会议、课程培训等繁多事务时,就会不断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从内心深处讨厌这种改革的创新,因此新课改引发的“高原现象”如期而至。

三、初中教师“高原现象”的解决对策

1.提高初中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的低下使他们在与教师职业相比较而言诸如经济待遇、职业声望、社会权益等方面的出现失衡是导致“高原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认可初中教师的各种劳动成果,加大学校和社会对初中教师的灵魂力量,加大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与提高[3],保障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满意程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遏制“高原现象”的产生。

2.学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会不断追求,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实行民主的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作为学校,应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自由度,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由于厌倦、自卑等因素造成的“高原现象”。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培训、提高的方式,帮助教师克服“高原现象”。[4]只要学校从机制上提供保障,彻底打破旧式“大锅饭”模式,优秀教师自己在主观上也会不断努力,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会很快走出高原期。 

3.加强自信心,学习相关知识

活到老,学到老。克服教师新课改中的“高原现象”,最终还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不能因一时的“教师收入低”、“教育行业弱势”等现象而沮丧,而应该更多看到教育工作的意义和责任。教师要有追求卓越的强烈愿望和自我成长的自觉意识,面对着自己能力相关的不足,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高原现象”,要了解“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积极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本所在。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5],通过学习新知识让自己找到解决的突破口,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钻研与反思新课改的教材,求教于有经验的前辈,或是争取参观、考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的专业化水平,以期突破“高原现象”。

参考文献

[1] 宋智灵. 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探析[J].泰安学院学报,2007(1)

[2] 李楠. 高校教师的职业高原问题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

[3] 石雪莲. 重庆地区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13篇

企业联盟是一种互惠互生的组织形态,这种互惠互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联盟内部知识的共享,也影响到企业联盟整体与外界环境中的知识共享。企业联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其实就是成员企业间通过合作促进彼此间的知识共享过程,通过知识共享促进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增值利用,甚至是共同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由于企业联盟内外部的各种知识共享活动而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由于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发展演化,并反过来促进基于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向高层次发展。

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层次分析

国外关于知识网络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工业界提出的,其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实际构建方面,同时也有些对其经济结构、市场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众托院士则从知识网络的构成层次出发,提出知识网络的3个层次,即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和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2]。技术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基础,由无处不在的构成网络的各种技术组成;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各种联系,知识资源内部也因知识间的各种关联而形成知识资源网络;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关键,所有的知识都是被人创造的,同时也要被人利用。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这3个层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3个层次的网络正如人体的骨架、血肉、经络一样,形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关系的网络,甚至是复杂的超网络。企业联盟内的知识网络是与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的,由于联盟内外部知识共享活动的推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1.1技术网络现代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技术层面主要指构成技术网络的硬件设施、技术软件及相关标准等,表现为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不管是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目前都是在一系列技术应用与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既包括计算通信技术、企业知识门户、企业联盟知识交换与共享平台架构技术、云计算共享服务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也包括企业联盟知识的自动发现与采集、自动标引与组织、知识挖掘、知识链接、互操作、可视化、知识自动存储与保存等应用技术及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构建中会应用到多种先进技术,因而涉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由于技术的选择、应用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管理与共享效率,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发展,这也使技术层面的网络呈现出开放、交互、动态发展的特征,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兼容、互操作、可扩展等功能。如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结成联盟,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应用与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包括知识共享网格、云计算平台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数据库制作与、互联网信息与知识采集、引文链接、知识单元语义检索等应用技术及标准,通过各种技术所形成的网络将知识资源、出版者、作者、用户等联系起来,构建了便于知识共享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

1.2知识资源网络企业联盟内外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构成知识资源的基本因素即知识单元之间总存在各种关联,这些相互关联的知识资源网络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基础与内容体系。企业联盟作为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种主要渠道,不只是促进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而是要根据知识流加强知识管理、重组和整合[3]。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网络需具有以下功能:①知识资源的发现与采集。构成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知识资源,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成员企业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规章制度、技术方案、专利文献、会议录、报告等。除了联盟内部的知识资源外,有些与企业联盟经营活动相关的一些外部知识资源也是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重要客体,如外部的市场信息和知识、竞争对手知识等。这就要求能够识别企业联盟共享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内部知识资源,能够发现企业联盟外界环境中存在的与联盟知识需求密切相关的知识资源。②知识资源组织、挖掘与开发。对于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所涉及的各种内外部知识资源,要根据知识共享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组织、挖掘与开发。分类与主题方法是传统而经典的知识组织方法;另外,知识本体论等新方法也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中逐渐得以应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知识资源组织方法,都要力求有效地揭示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以方便知识的检索和利用。随着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知识共享需求的不断提高,除了对已有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外,有时也需要采用知识挖掘技术,对大量已积累的知识资源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规律和隐含的知识价值,并生产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方案和知识服务产品,如知识库、智能工具、应用软件等。③知识资源的提供和服务。要根据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要求,为其提供专利文献、会议记录、学术论文等知识资源;或通过智力劳动提供深层次的知识资源服务。如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依托的资源主要有CNKI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自身的知识资源、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用户已有数据库或生产的信息资源等。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内容包括了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源数据库,以及企业、医院、基础教育、城市建设等专业知识仓库等。如从CNKI数据库的作者库中,可以得到描述与管理我国各学科专业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从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的引文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知识的引用与被引用知识、学术和成果评价知识等。

1.3人际关系网络在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形成一定的联系。企业员工是知识的创造者、传递者、加工者和利用者,大量的隐性知识都存在于员工大脑中。每个企业员工都有自身的个人人际关系网络,每个成员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网络,成员企业之间又会构成联盟共有的人际关系网络,甚至在企业联盟及其外界环境之间还可能存在的一定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有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存在,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包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非常多而复杂的,如CNKI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出版企业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作者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CNKI用户与用户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CNKI服务提供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客观存在和推动,CNKI的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

2.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基础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不断演化的基础是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和开放性等。

2.1.1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有些是长期的,有些则是短暂性的,而从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一般联盟关系发展得越长久,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其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更深入更有效。虽然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3个层次都会随着联盟关系的发展而变化,但是知识共享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相对稳定的联盟关系及合作基础上,不管这种企业联盟关系发展的时间长短。知识共享网络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各成员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联盟伙伴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知识交换实现互补,才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等更高层次的知识共享活动。

2.1.2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企业联盟与外界环境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向外界环境供应知识,或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是指企业联盟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另外,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也包括对未来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扩展的适应能力。因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网络应避免因新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滞后现象,能适应技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变化。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也会因为合作的深入而不断得以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可扩展性。

2.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知识具有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4]。由于企业联盟间知识关系的影响,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可用三维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表现为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沿知识共享能力维的集成优化现象。

2.2.1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樊治平等曾以“知识协同”“knowledgecollaboration”“knowledgesynergy”作为主题词在国内外的几大著名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发现“KnowledgeManagement”杂志前任主编Karlenzig较早提出知识协同共生问题,并认为其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可以动态集结内部和外部系统、商业过程、技术和关系(社区、客户、伙伴、供应商),以最大化商业绩效[5]。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过程中,知识协同共生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如成员企业为完成共同的合作任务,会互相贡献和吸收对方的知识,表现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协同进行产品开发等。共享网络内的知识协同往往涉及不同成员企业的多个业务部门,有些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知识流的整合,有些则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知识内容的重组,都要求参与知识协同的网络节点能利用联盟内的某些技术网络进行协作,能快速了解并获取对方的知识,能及时响应其他节点的需求,各业务部门能互相配合高效地完成合作任务,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知识共享网络内的协同共生,能减少成员企业知识交换与共享时滞,大幅降低知识共享成本,减少不同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冲突,避免知识创造的重复,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正如Anklam曾指出的,知识管理正迈向以知识协同共生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企业通过协同方式进行知识创新,能够弥补知识缺口,有效解决知识情景嵌入和路径依赖问题[6]。成员企业间在知识的协同共生过程中,或出现知识流的整合,或出现知识内容的重组,或出现思想的交互与碰撞,或出现思维的激发与创新等,这也是所有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组织互利共赢的表现,我们认为这就是知识共享网络的协同共生现象。

2.2.2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一方面,随着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人力和知识资源都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成员企业之间会有技术交换、专利技术交叉授权、知识库的相互调用、人员互换、专家派遣等活动,这一过程其实也是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呈现出相应的动态调节现象。如果成员企业为了自身的某种利益,不顾联盟长远的发展和联盟的知识共享目标,而对自身的技术进行过度的保护、对自身的知识资源突然大量删减、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大量的招聘或解雇等,都会严重破坏联盟内部的知识共享网络,而不会出现所谓的“动态调节”现象。另外,任何一个企业联盟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而在企业联盟生命周期中往往有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在任何阶段都能容纳其他新的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或加入到其他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中去。企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合作伙伴不断地加盟中来,也总有一些联盟伙伴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出已有的联盟,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必然会引起成员企业之间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调整。当然,这种动态调节是渐进的,是以保持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为基础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应该有相应的联盟合作条约进行约束,也不可能是随意性的,应该要考虑到联盟整体利益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意愿。

第14篇

关键词:台湾;公民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台湾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8年推出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台湾学校的道德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当前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重公民教育,淡化意识形态教育

尽管台湾小学和中学的旧课程标准是分别制定的,但都十分注重道德教育。1993年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要把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的人作为设计目的,要求把课程设计的中心放在“品德教育”上(另一中心是“生活教育”);中学也同样提出了五育均衡发展的设计目的,同样强调“品德教育”是课程设计的中心(另两个中心是“生活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而在新课程纲要中,课程设计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和能进行终身学习”的人上,德、智、体、群、,美等概念在课程设计目标的界说中消失,“品德教育”不再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另外,在本次课程改革拟定的六项重大议题中,“道德教育”未列其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向公民教育的转换。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摆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采取一系列的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公民教育课程,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要素,通过教师的引导、升华活动体验的课程设计形式。例如,在台湾中小学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组织,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成人礼”、“停水体验”、“为自己写一份遗书”等这样的实践常常可见,改变学生被动被动,呆板的学习方式。

3.采取多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隐性教育的作用

首先是通过设置综合的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隐性教育,台湾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社会学习领域每一学科虽有其独特的研究范畴、组织体系以及探究方法(mode of inquiry),但这些独特性是来自研究角度(perspectives)的取舍;若就现象本身而言,人、时、空与事件却是不可分割的。善用多元教学策略,多元教学策略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采用各种可以灵活教学的方法,如“社会议题辩论”、“道德困境讨论”、“角色扮演”、“创作与欣赏”、“发表”、“合作学习”、“主题探索”、“方案教学”、“学生社团活动”、“户外教学活动”等。此外,由于情意的发展比认知的发展更为复杂,所需时间更长,新课程纲要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并取得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配合。

通过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隐性教育,通过学校和班级的情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形象和师范作用。这些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比课堂教育更有感染力,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更持久深远。此外,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建设,学生在校务委员会,课程委员会等机构任职,学校创办各种组织学生可以讨论和辩论,通过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此外台湾地区的影视业比较发达,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工具向民众宣传台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二、台湾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秉承着相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在当今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共同的问题。台湾道德教育改革的成败,对大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积极推进公民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意识淡薄。佛山“小月月事件”更是凸显了经济发展,而人们的公民意识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公民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台湾地区的公民教育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培养认同感、责任意识,即,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体制等的认同,培养公民自身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主体意识的培养。(二)培养权利、义务及其二者相统一的观念,在这其中不仅包括权利意识教育、义务意识教育,更应该包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教育。(三)培植社会的民主、平等现代精神。这既是现代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元社会的形成,相应价值观的培育,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也便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教育无非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尤其是公民教育在这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民教育都是作为基础课程开设的,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把实践课程作为教育方式纳入教育体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台湾地区做出的努力和成绩都是为各国所共睹的。

但是现阶段我国内地的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学科的角度看公民教育的课程并没有以单独的课程形式而存在,现在的公民教育仍旧是政治教育、德育。因为,在现阶段,我国大陆公民教育的实施目标还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灌输,其目的是培养认同国家的顺民、善民。这其实还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单向度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只是单方面地强调对国家的服从、责任,而对公民教育本身更应该注重的一个维度,也是现代社会尤其需要的公民的自由、权利、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等却是涉及甚少。这种公民教育既不适合当下深刻变革的社会环境,更不适合当代社会人们思想价值观变化的新实际。因此,立足于当下大陆的实际,抓住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有利环境,适时推进公民教育,不论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逐步构建公民教育的体系

在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尽管缘于各国各地区的相互学习、借鉴,公民教育的模式出现了趋同的发展方向。但是,这种趋势却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发展。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其公民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等方面也就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公民教育体系也便具有了各自的特色。我国台湾地区的公民教育是在自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其公民教育虽然有短期的间断,但是其连续性要比大陆强,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具体到内地,从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开始,决定首先在初中开始实施公民课程,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这个时候也应运而生。后来,虽然这一计划因故未能实施,但是,1995年,国家教委通过《中学教育大纲》,把公民教育列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强调对公民进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由此,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成为贯穿其中的侧重点和核心内容。

近些年来,公民教育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学术热点问题。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也并不鲜见,还编写了一套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公民读本》,教学工作也在试点进行中。由此可见,在当下祖国内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

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以往, 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和以政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与社会接触少, 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不够, 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 以至于一些学生形成了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是其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相应情感并反复体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 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道德实践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 它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境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德育的过程中, 我们不应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接受某种现成答案的被动对象, 而应加强道德的实践性环节, 鼓励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教育过程, 使道德教育受体与道德教育主体统一起来。社会实践内容丰富, 包括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勤工助学等。通过实践, 使学生走向社会, 最终将社会伦理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 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 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4.优化校园环境, 发挥德育的渗透性

校园环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它具有一种同化力量, 能绕开意识的障碍, 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学校作为社会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机构, 其德育除了外在的教育以外, 还要注重潜在的教育, 形成内外结合的环境教育机制和合力。因此, 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 有计划地选择、加工、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主要由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二个方面组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包括校园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建设, 以其丰富多样的感情特征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 不自不觉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

同时,台湾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由学校、家庭、社区、政府部门以及其它社会和民间组织共同联动、实施的联动体系,从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他们历来比较注重对公民进行日常生活实践的训练,重视个体的参与和技能的培养,一般将这种训练放到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去实施。他们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在课外活动的设置上注重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例如,在高中时学到法律知识这部分,就有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组织在当地法院旁听审判。我国内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上主要是通过道德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对公民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不够。教育在技能培养上并不具有深厚的传统,所以我国内地应该意识到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并将技能培养加以细化。

参考文献:

[1]

[2]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M] 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 2011.3

第15篇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 管理理念 成本意识 效率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高校通过学校之间的合并、整合、扩建新校区等方式形成同一所大学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多校区办学已成为高校普遍的办学模式,但传统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了。高校发展管理要求进行管理理念创新。

1.当前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战线过长,许多工作仅仅浅尝辄止,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因校区间距离较远以及学科差异,各自都按照本身要求开展工作,交流较少,以致于有些苗头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往往事故发生了,问题暴露了,才反馈到校领导,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长期以往,学校长久发展后劲可能受到制约。

1.1管理跨度加大,管理效益下降

同一所大学的校区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新建校区更是如此,老校区位于市区,空间较小不能满足高校扩大发展,新建校区时基于征地成本的考虑,几乎都选在比较偏远郊外,这样难免会给师生的教学活动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第二,多校区办学高校虽然学科门类齐全,但存在学科方向相差较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容易在学科建设上出现主次颠倒,轻重不分,难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阻碍学校特色的形成。其次,从单一校区到多校区,学校的管理模式由学校—院—系三级变为学校—校区—院—系四级,管理环节增多;原本单一校区管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新校区的增加打破了原有的稳定,管理复杂程度增加,新的管理难免出现管理信息不畅、多头领导等现象,使得管理成本提高的同时也使管理效率低下。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校园文化危机。

校园文化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淳厚的文化氛围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其凝聚力所在,新建校区不可能短期内复制原校区那样厚重的校园文化氛围。

1.2资源分散,共享困难

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由于地域、学科、归属关系等原因,使得校区之间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对于物力资源来说,即使某一校区的仪器设备闲置或使用不足,但由于地域、学科、归属关系等,其他校区利用这些尚有余力资源的机会却很少。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增加了管理层次,容易产生职务重叠、职权不清、冗员过多等,形成非专业教学人员在教职工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引起资源浪费。

1.3办学成本增加

为确保各校区的正常运转,管理成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给学校增加了巨大的经费压力。如方便师生在各校区的工作学习,各个校区之间必须开通校车,导致交通费用呈直线上升;新建校区通常地处偏远,为调动教职工在这些校区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学校采用了给予教职工增加补贴的形式;校区的分散,校区之间通信联络成本和学校安全保卫成本大幅度增加,这样导致了非教学活动的支出庞大。

2.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管理管理理念的创新

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必须直接地面对市场,高校已经成为一个办学经营实体,必须依靠自身解决多校区办学模式带来的新问题,因此,高校发展管理不能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应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的经验,转变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强调成本与效率,提高办学效益。

2.1 树立和提高成本意识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由国家统管的单一模式,从而导致了缺乏必要的

成本意识,甚至“不计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教育投资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的资金来源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办学成本问题在高校管理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新建校区投资巨大。成本问题是关系到一所大学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高校要维持良性运转,需要更好地“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坚守成本的底线,坚持“量力而为、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因此,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向员工宣贯组织的成本理念,使每人都能理解组织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是紧密联系的;.建立激励机制,运用“成本考核”和“成本否决”等手段从严管理,使员工意识到组织控制成本的严肃性; 建立“资源节约型”、“资源节约型”和“低成本运营”的校园文化。

2.2 树立和提高效率意识

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是密切相关的,追求效率则是高校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效率,具体到学校主要是指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源配上要尽可能地达到资源共享,是高校现阶段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最为有效的途径。

2.2.1整合基础资源,大力推进物力资源共享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加强各校区办学资源的协调和统一配置,基础性项目、公共项目和重大项目,由学校统一建设,各院系共同使用,减少资源配置的闲置性浪费,克服重复建设的弊病,建立科研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实现物力资源校园内共享。尚有余力的设备,通过面向社会有偿使用等途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在校区专业布局时,最大限度利用好各校区的资源,避免实验室设备在不同校区重复投资、建设,把使用实验设备共性强的专业尽量放在同一个校区。

2.2.2 培育“一个大学”理念,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育各校区成员对“一个大学”理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多校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人事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校区的特点;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其次,遵循“一个大学”的理念。对学科建设确定的发展主线,应将用最大的师资、财政整合,形成合力,以求达到最快、最优达到目标,从而推动学科发展,提高整体办学实力。最后,下移运行“重心”,积极推进二级管理。多校区办学由于管理层次增加导致管理成本提高和运行效率降低,因此需把人、财、物及业务权下放给二级学院,进行新的扁平式的、网络式的管理,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和多样化,以适应文、理、工等不同需要。同时,在着力提高机关各部门行政工作效率基础上,要对机关管理各要素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减少机关占用的管理资源,降低公共管理的成本。

把成本意识与效率观念渗透到高校管理之中,构建基于成本与效率的管理新模式,对于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宏等.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中的规模经济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11

[2]欧阳集.关于地方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07.2

[3]崔炳辉.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