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耕作制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江南;耕作农具;土壤耕作
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
Abstrac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sanessentiallinkofthefarmcropssystem,whichhascloserelationwithcropsplantersystem.Thisarticlewillaima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Firstly,wewillcarryontheconcretesoilcultivationlinkofeachmaincrops,thendiscussthecultivationsystemindifferentcropsdistributionareacombiningwiththecropsplantersystem.
keywords:Jiangnan;cultivationfarmtools;soil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简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问题,实质在于通过犁、耙等工具的机械作用改变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等因素,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与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其由一系列的技术环节所构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开沟、筑畦、中耕、耘耥等[1]。从历史上来说,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对此诸多前贤学人已有相关研究[2]。对于江南所在的中国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韬先生的研究最为突出。他认为古代中国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统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开垅作沟及套复种的免耕播种。具体来说,又有两种结合方式,一种是稻麦两熟田的水耕与旱耕结合,即耕耙耖耘与开垅作沟的结合,另一种是套种田的耕与不耕结合[3]。不过,虽然诸多前贤学人已有开创之作,但由于他们的研究基本都是总体性的,故对于作物种植过程中具体的土壤耕作环节问题却论述不多。基于此,本文就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探讨,时空范围则限定在近代的江南东部平原地区[4]。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我们将先对近代江南地区的耕作农具进行简要论述,然后再对各主要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具体土壤耕作环节进行探讨[5],最后再与作物种植制度相结合以探讨不同作物分布区内的土壤耕作体系问题。
1、近代江南地区的耕作农具
土壤耕作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耕作农具,而这些农具又是与一个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具体的作物种植相适应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耕作农具也应该是土壤耕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近代江南地区的土壤耕作农具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畜力耕作系统,主要农具为犁、耙、耖,由畜力牵引进行;一个是人力耕作系统,主要农具为铁搭,由人力使用进行[6]。当然,这两个系统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相互结合,如在冬播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前期的土壤耕作可凭借畜力或人力进行,但后期的开垅作沟与中耕管理环节却通常只能由人力进行。
畜力耕作系统的最主要工具就是犁。与自然环境与具体的作物种植制度相适应,近代江南地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犁型,即小犁与大犁,也就是水地犁与旱地犁。水地犁主要用于水稻播种及插秧前的水田耕作,而旱地犁主要是用于耕稻板田,也就是割稻后的土地耕作,另外棉花等旱作也是使用这种犁。水地犁犁头为尖形,犁耳为鱼背状,这样在耕作时土就自然会向左右两侧分散。旱地犁的构造略同于水地犁,惟是犁底较短,犁辕较长,犁身稍偏于后,原因在于旱地犁较水地犁耕作时费力,所以犁身较短,这样耕作时就能减少负土量。同时,旱地犁重量较轻,犁辕较长,则这样耕作时拖拉才会更加有力[7]。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地犁在江南地区的应用中占优势地位。犁外,就是耙与耖。耙的作用在于把大土块弄碎以利于作物种植的进行。耖则是水稻耕作过程中的特有农具,其作用在于进一步把土块弄碎,起熟化水田土壤的作用。对此,《王祯农书》云:“耖,疏通田泥器也,耕耙后而用此,泥壤始熟矣。”但其更主要的作用还在于把泥浆荡起混匀,再使其沉积成平软的泥层,以利于插秧的进行。正如邝璠所云:“耙过还要耖一番,田中泥块要匀摊。摊得匀时好插秧,摊弗匀时插也难。[8]”对于秧田整治而言,又有一种称为耱的农具。耱又名耢,用于摩平整细田面,通常是一块平板,摩刮起的泥土运至凹处逐渐填放、刮平。在江南水田地区这项作业通常被称“落平”[9]。对此,《王桢农书》亦有言:“平板,平摩种秧泥田器也。用滑面木版,长广相称,上置两耳,系绳连轭架车,或人拖之。摩田须平,方可受种。即得放水浸渍匀停,秧出必齐。”
铁搭是人力土壤耕作的主要农具,其也有多种形制,以适应于不同环境与不同工作环节下的工作。如在浙江平湖县,每年秋收之后,为种植春花作物,此时须将田土翻转一次,俗称翻寒田,工具就向用大铁搭,亦称铁耙(俗称寒田铁搭),此种为铁搭中之最大者,四股之端各有铁角,翻土最为有力。春花收获后,在种水稻前,田地亦须翻转一次,俗称翻白田,相比之下,翻寒田是深耕,故用大铁搭,而翻白田较浅,只用中等铁搭(俗称尖刺),其股端为尖形。种水稻所用工具则为小号铁搭(俗称摊耙),功用在于将田土摊匀。又凿沟所用之铁搭,名带翘,大小略小于寒田铁搭,股较细,为防止折断,在尽头横套铁条一枝[10]。嘉善县,铁搭则有满封、套封、平齿、尖齿之分类,满封、套封用于水田翻耕,而尖齿、平齿大多用于旱地耕作[11]。铁搭整地后,通常再用相同的工具弄碎泥块,也有用人力拖拉耙进行的,在耙上放大石条,由人拉动耙田。
曹幸穗先生认为,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一种简单化趋势,即人力代畜力,从“犁耕文化”倒退到了“锄耕文化”[12],而其实质就是人力耕作系统对畜力耕作系统的代替。当然,这种趋势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而是很早就已出现。如据曾雄生的研究,南宋以后,由于人口的迁移、增长及在此基础上的多熟制的推行,江南地区能够用于饲养耕牛的土地日益减少,于是耕牛的饲养量也就日渐降低。到了明代,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以致于人们不得不以铁搭代替耕牛耕地,所以《沈氏农书》与《补农书》也很少提到养牛的情况[13]。只是到了近代这种趋势更趋严重。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口压力所导致的土地零细化。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因而单靠人力加简单的铁搭就足以胜任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耕牛的使用也就变得没有必要。如在崇德县:“耕地面积狭小,又无荒山草地,平时耕种,人力足以胜任,故牛之饲养尤少,几云绝迹。[14]”开弦弓村,也是“农田较小,每户的土地又是如此分散,以致于不能使用畜力,农民只用一种叫做‘铁鎝’的工具”[15]。常熟兴隆镇亦存在同样的情形,“田少劳多,历史上很少养牛,个别富裕人家偶有饲养”[16]。对于这种情形,德国人瓦格纳也说:“南方的稻田常是极小,以致兽力无所施,这上面固然全靠锄头(即铁搭——笔者注),即在较大的田地上,锄头的使用也是完全普遍的。[17]”与之相反,在那些相对耕地面积较多而人力较少的地方耕牛的饲养就会增多。如在吴江县,其东北部地区相比于西部地区,由于人口少而耕地面积多,故全县的耕牛基本上就都分布于此[18],自然畜力耕作系统也就更为盛行。当然,这种趋势并非是直线进行下去的,在某一短暂时期内也曾有所反复。如运动后,江南地区的耕牛饲养就一度有增长的迹象[19]。之所以如此,除移民习惯的因素外,背后的关键原因可能还在于人口大量死亡所导致的战后人地关系的相对松弛。
2、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
水稻整地,分秧田与本田两种。秧田整地,多选择土质肥沃、灌溉便利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之,细细耕耙。如果是冬闲田的话,一般都要冬翻,预备播种前再行翻垦,灌水后反复耙碎,然后进行掏秧沟的工作(据笔者所见,此项工作通常用脚踏进行)。通常沟深半尺左右,两沟间即为撒播稻谷的畦面(俗称秧扇),有时为保证秧沟笔直,先用草绳对面拉直,再沿绳掏出秧沟。秧沟做好后平整田面,并去除稻根等杂物,再用推秧板推平田面,然后便可播种了[20]。为防止过多的稗草混于秧苗间,有时会采取如下措施:“将面泥丕刂去,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以所浸谷下之。[21]”据笔者在江南农村所见,每条秧畦宽约1.5米左右。秧田整地的基本技术要求,姜皋认为要“宜平宜松”[22]。
本田整地,因前作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如《双林镇志》所载:“冬日刈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三月重加翻劚,谓之钞田,欲其土块细碎得水易融合也。有冬不及垦,直至插秧时爬转者,曰筅箒田,以稻本尚留也。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曰镬蓋田,以土片大如镬蓋也。又有并不垦转,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谓之烂水田,此皆惰农所为,良农不出此。至若得种春花之田,菜麦既收,翻平沟稜而细削之,谓之折麦稜。[23]”不过总体言之,主要分为三种,即冬闲田、绿肥田与冬作田,此外还有一种就是长期渍水的冬水田,只是在江南地区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管哪种形式,具体耕耙耖的三个环节基本不变,只是每一环节进行的次数各不相同,通常耖只在插秧前进行一次,耕与耙则可能需要进行多次[24]。
冬闲田,俗称白板田,一般先要进行冬耕,但不耙。对于冬耕的基本要求是力求早,正如农谚所言:“正月犁田是块金,二月犁田是块银,三月犁田是块铁,四月犁田是个鳖”[25],这样经过一个冬天的冻融与曝晒,土壤疏松,又可除草沤肥与消灭害虫,因而对于春种有极大的好处。正如宋应星所言:“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藁化烂,敌粪力一倍。[26]”而对于冬闲田的具体耕作环节问题,包世臣曾有详细论述:“刈稻即起板,勿耢。……入春冻解,又耕之,及时,又耕之,乃耢。冬不耕者,老土耗下泽,流土刮上膏,土板不经冻,块硬稻柔,不能起土,收常减。春不耕者,土性冻涩不和,亦减收。[27]”是为三耕一耙。当然,各地情况并非整齐划一,如吴兴县第六区,先冬耕或春耕一次,分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第九区则是先冬耕,然后临插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则在这两个地方耕作环节为两耕一耙[28]。而在桐乡县,传统习惯则是多不从事冬耕:“农民狃于习惯,每年种稻一次后,多不从事冬耕,坐令大好空间,逐年荒废,殊堪惋惜。[29]”
对于绿肥田,通常为二耕一耙,立夏至小满时节犁转土地直接把绿肥翻入土中,或者先把绿肥作物砍成二至三段再翻耕。第一次通常干耕,几天后灌水以让绿肥充分腐烂,然后插秧前再浅耕一次,耙耖后便可插秧[30]。对于绿肥田的土壤耕作,松江县广大农民的基本经验之一是“早车(耕)田,慢种秧”,就是说翻耕红花草和移栽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以利红花草充分腐熟[31]。其具体的土壤耕作环节为:小满前一周左右时,把绿肥翻入土内七八寸深,小满时节再用水车向田内车水,当田内积水到达一定程度时再用牛牵引进行耕田,耕过之后再用耙进行碎土作业;没有耕牛的农家则用铁鎝进行耕翻[32]。
冬作田则通常为两耕两耙,冬作物收获后随即平整沟稜,先干耕,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一两天的晒田作业,然后灌水耙田,待插秧前再进行一次耕耙作业,随后耖平即可插秧。在旧松江府地区,冬作田的具体耕作环节为:耕田开始前先整理田畴,然后犁翻土地,有用牛力,亦有用人力者,耕后耙,是为第一次;耙后灌水入田,四五日后再犁、再耙,是为第二次;也有少数农家为力求精细而进行第三次者[33]。嘉善县冬作田的传统大田耕作亦多为两耕两耙[34]。
而对于长期渍水的烂水田,一般是一年只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获后通常不耕,只是到来年插秧前再行耕耙耖的工作,一般只进行一次。对于这种田块,由于常年积水而又只耕耙一次,因而对于作物的生长很是不利,所以曾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农学家瓦格纳说:“耕作仅限于种稻之前幾时,……土壤的耕作这样少,而土壤的流通空气也很少,结果便看见这种长在水中的土地完全普遍的发生一种沼铁,很有害于植物的生长。[35]”
以上我们主要从畜力耕作系统的角度论述了近代江南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环节。与之相比,人力耕作系统由于没有畜力等外力的协助,因而在具体的耕作环节上可能就相对简单一些。如在开弦弓村,人们先用铁鎝翻地,“翻地以后,土地粗,地面不平。第二步就是耙细和平地,使用同一工具。一个人翻耙平整一亩地需要四天”。平整土地后灌水入田,每亩田再用一天的时间加以平整,然后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说,具体的耕作环节只有一耕两耙,并不进行冬耕。至于铁搭耕地的具体过程,则如下[36]:
农民只用一种叫做“铁搭”的工具,它的木把有一人高,铁耙上有四个齿,形成一个小锐角。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
平湖县的人力翻垦工作,也只是在春花作物收获之后、将种水稻之前,用铁搭将田翻转一次,然后用摊耙将田土摊匀,即行插秧[37]。吴兴第一区,本田整地也是只靠人工进行,虽亦为冬闲田,但冬季多不耕地,通常只是于预备插秧时用铁鎝翻土一次,再耧平即可[38]。在此更是只有一耕一耙。至于具体的耕作法及效率问题,光绪《松江府志》则有此记载:“一土大一锄,以旧稻幹根为准,以锄去根二,三锄去根六,所谓三铁搭六稻幹。如此来而往复,一人日可锄一亩。”
对于翻垦稻田的技术要求,沈氏认为一是要深,二是要趁好天气,他说:“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老晴天气,二、三层起深。[39]”此外的另一项技术措施就是要力求做得平整,这样才能够使整个稻田都能够均匀的得到水的维护[40]。田整好后插秧,当秧苗长到一定程度时便进行耘耥的工作,以清除田间杂草与疏松土壤。
3、其他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
棉花,对于前作而言亦有好几种情形,即冬闲田、草子田与冬作田。冬闲田,一般也要进行冬耕,把表土翻到下层,把底土翻到上面,然后来春播种时再整理一遍。“隔寒将地岔起,以冀害虫冻死,曰岔地。清明后耙松,曰倒地,以牛犁之,曰翻。若土块过粗,再驶一过,曰划。[41]”不论冬季还是春季的整地,“宜多次”,如此才能使“泥土细熟”[42]。当然,在具体的整地环节上可能各地情况不一,如在嘉定,冬闲田就先于冬间翻耕一次,然后到播种前再仔细整地一次[43]。太仓县则不冬耕,通常是于清明前后耕起整地[44]。绿肥田,则到谷雨左右再行耕田,连同绿肥作物翻入田中以做基肥,在川沙就有此种方式施行:“掩入苜蓿头以作基肥,总以土壤匀细、经画井然为合宜。[45]”冬作田,又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元麦、蚕豆等冬播作物的话,则到立夏左右收获之后再行耕耙土地。如在嘉定就是如此,春花收获后直接用犁耕地,然后用铁耙(又称为划耙)弄碎土块,并平整土地[46]。太仓县具体环节亦同[47]。如果是小麦、油菜等冬作地,由于小麦与油菜的收获期要到小满左右才开始,而这通常已错过了棉花播种的最佳时机。正如农谚所云:“谷雨早,小满迟,立夏种花正当时”、“立夏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回家。[48]”为把握农时,人们便采取了免耕播种的方法,即在冬小麦收获前一二十天把棉籽播于麦田内,待小麦收获后再行发育。对此,包世臣曾说:“沟塍种小麦者,及小满可于麦根点种。刈麦,棉长数寸,锄密补空,每窝三茎,深锄细敲,无减专种。[49]”在川沙这种方式被称谓“攒花”,只是小麦通常要条播方可。但由于可将“花子及时播入”,因而也就“毋庸翻垦”[50]。
与水稻整地相比,棉花整地过程中没有耖的工序,耕耙次数也没有那么多,相对较为简便一些。但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做畦开沟,这项工作要在耕耙之后进行。在南汇,做畦的工作俗称分畹,“令土凸起成行,畦背之阔无过六尺,高七寸,此行与彼行交错如犬牙,俾一泄水”,但通常是“阔以三尺为度”,且“尤须中高边低,取其泄水”。做好畦播种后开沟。沟分两种,即直沟与横沟,直沟是与畦相平行的沟,横沟又称腰沟,与畦相垂直。“每塍周围务开极深水沟一条(深一尺五寸阔一尺),其在田心每隔三四畹开沟一条(较周围之沟略浅狭),每畹头开小水沟一条(长约五六尺),尤须开浚极深腰沟一条,不然多雨时恒恐水积伤苗。[51]”与南汇相比,嘉定的畦宽在1.5米至3米之间,通常在2米左右,也是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便于泄水,畦与畦之间为排水沟,沟深在10到20厘米之间,每隔二三畦的沟开得稍微深一些,畦的两头也分别开沟一条,类似于腰沟的开浚。棉花播种于畦的中间,临近排水沟的两侧则种植大豆[52]。畦做好后播种,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再进行多次的中耕锄草工作。
麦类作物,水稻收获前几天先排水干田,收获后随即耕翻土地,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进行耙的作业[53]。即使耙的话,由于时间紧促,一般也只能是一耕一耙,然后作畦开沟,畦宽通常与上述棉花畦相类似。沟也分两种,即横沟与腰沟。正如《王祯农书》所言:“起土仑为疄,两疄之间,自成一畛。一段耕毕,以锄横截其疄,泄利其水,谓之腰沟。”对于麦田整理的技术要求,《农政全书》有言:“玄扈先生曰:耕种麦地,俱须晴天,若雨中耕种,令土坚土各,麦不易长,明年秋种亦不易长。南方种大小麦最忌水湿,每人一日只令锄六分,要极细,作垅如龟背。”沈氏则认为:“垦麦棱,惟干田最好。如烂田,须垦过几日,待棱背干燥,方可沈种。”张履祥亦说:“种麦又有几善,垦沟揪沟,便于早:早则脱水而埨燥,力暇而沟深,沟益深则土益厚;早则经霜雪而土疏,麦根深而胜壅,根益深则苗益肥,收成必倍。[54]”畦做好后播种,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清沟理墒,对此徐光启曾言:“冬月,宜清理麦沟,令深直泻水,即春雨易泻,不浸麦根。[55]”在此过程中有时还同时进行敲菜麦沟的工作,就是用铁锹拍打麦的畦棱以使之紧实,一方面起壅土的作用,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水。
其他一些冬播作物,如油菜、蚕豆等,与小麦的整地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赘述。只是就油菜来说,在某些地方畦可能要作的比麦窄一些,如笔者在湖州所见的油菜畦,大约只有50——60厘米宽,高约30厘米左右,畦面很窄,宽约十几厘米左右,极为类似于北方的红薯沟。草子,一般都是采取免耕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于稻将成熟时之时,寒露前后,田水未放,将草籽(红花草)撒于稻肋内,到斫稻时,草子已青,冬生春长,三月而花,蔓延满田,垦田时翻压于土下,不日即烂,肥不可言。[56]”
桑树[57],作为一种多年生植物,对于已成型之桑园自然翻耕无法用牛力进行,只能由人力用铁搭进行。按照沈氏的记述,一年之中,桑园的翻土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在秋后、冬季前进行,称为垦,“垦地须在冬至以前,取其冬月严寒——风日冻晒。必照垦田法,二三层起深”。第二次是在春季进行,称为倒,也就是按与第一次相反的方向进行,“若倒地,则春天雨水正多,地面又要犁平(即扒平——陈恒力注),使不滞水,背后脚迹,尽数揉平”。对于垦地与倒地,要在晴朗天气时进行,“非天色极晴不可。若倒下不晒一日,即便逢雨,不如不倒为愈”。此外,桑园还要随时锄草,称为丕刂,亦是“尤要天晴,尤要草未生而先丕刂”[58]。包世臣也认为:“凡桑田皆宜春秋两耕,隔间三尺。[59]”当然,每一个地方不一定都是完全按照包氏、沈氏等所说的方法进行,如在吴兴,翻耕就只在冬季进行一次[60]。
4、余论
土壤耕作制度是与一个地区的作物种植制度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作物种植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土壤耕作制度与之相配套,以达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江南地区可大体分为三个作物分布区,即桑稻区、稻区及棉稻区[61]。棉稻区,作物种植夏作以棉稻为主,轮作方式以一年棉一年稻与两年棉一年稻占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地势较高,受水害的程度轻,因此本区冬季作物的种植就相对比较普遍,但由于冬播作物的种植主要是在轮种水稻时才种植,棉花播种后则通常是休闲或播种绿肥,而棉花又是本区最主要的作物,所以总体的作物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为主。稻区,则由于地势过于低洼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冬季作物的种植,因此本区大部分地区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只种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闲或种绿肥作物。但由于本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开垅作沟与良好的水利设施等保障措施的实行,水稻——麦油等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在本区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桑稻区,则一方面由于地势低洼,另一方面也受蚕桑高收益的影响,冬季作物的种植也并不普遍,在种植制度上则以一年一熟制占优势地位,绝大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闲或种绿肥作物[62]。
由于作物种植制度的不同,则各区间土壤耕作体系也必然就有所不同。棉区,棉稻轮作,则土壤耕作体系结合了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耕耙与开垅作沟及棉麦套种与草子撒播过程中的免耕播种环节。具体耕作环节为:一年棉一年稻,则结合方式为:耕耙(或免耕播种)、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两年棉一年稻则为:耕耙(或免耕播种)、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稻区,一年一作的话,则为耕耙耖——免耕播种(若种绿肥);一年两作,则为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桑区,由于桑的情形比较特殊,只有人力垦倒这一环节,而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由于一年一作占优势地位,则土壤耕作制度主要为耕耙耖——免耕播种(若种绿肥)。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由棉区至桑区,土壤耕作制度呈现逐渐简化的趋势。棉区由于冬季作物种植广泛,且夏作物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因而土壤耕作制度也就最为复杂;桑区,田以一年一熟为主,地也只是以人力垦倒,因而也就最为简单;稻区,即有大量的一年一熟制,也有相当程度的一年两熟制,因此土壤耕作体系处于两者之间。
[1]刘巽洁等:《中国耕作制度》,农业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第195页。
[2]如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农业出版社,1981年12月;(日)天野元之助:《中国传统耕作方法考》,载华南农学院主编:《农史研究》第3辑,农业出版社,1983年4月。
[3]郭文韬:《略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中国农史》1989年第3期。
[4]大体相当于原苏、松、嘉三府、太仓直隶州全部及湖州府大部。
关键词:江南;耕作农具;土壤耕作
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
Abstrac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sanessentiallinkofthefarmcropssystem,whichhascloserelationwithcropsplantersystem.Thisarticlewillaima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Firstly,wewillcarryontheconcretesoilcultivationlinkofeachmaincrops,thendiscussthecultivationsystemindifferentcropsdistributionareacombiningwiththecropsplantersystem.
keywords:Jiangnan;cultivationfarmtools;soil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简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问题,实质在于通过犁、耙等工具的机械作用改变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等因素,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与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其由一系列的技术环节所构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开沟、筑畦、中耕、耘耥等[1]。从历史上来说,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对此诸多前贤学人已有相关研究[2]。对于江南所在的中国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韬先生的研究最为突出。他认为古代中国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统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开垅作沟及套复种的免耕播种。具体来说,又有两种结合方式,一种是稻麦两熟田的水耕与旱耕结合,即耕耙耖耘与开垅作沟的结合,另一种是套种田的耕与不耕结合[3]。不过,虽然诸多前贤学人已有开创之作,但由于他们的研究基本都是总体性的,故对于作物种植过程中具体的土壤耕作环节问题却论述不多。基于此,本文就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探讨,时空范围则限定在近代的江南东部平原地区[4]。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我们将先对近代江南地区的耕作农具进行简要论述,然后再对各主要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具体土壤耕作环节进行探讨[5],最后再与作物种植制度相结合以探讨不同作物分布区内的土壤耕作体系问题。
1、近代江南地区的耕作农具
土壤耕作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耕作农具,而这些农具又是与一个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具体的作物种植相适应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耕作农具也应该是土壤耕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近代江南地区的土壤耕作农具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畜力耕作系统,主要农具为犁、耙、耖,由畜力牵引进行;一个是人力耕作系统,主要农具为铁搭,由人力使用进行[6]。当然,这两个系统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相互结合,如在冬播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前期的土壤耕作可凭借畜力或人力进行,但后期的开垅作沟与中耕管理环节却通常只能由人力进行。
畜力耕作系统的最主要工具就是犁。与自然环境与具体的作物种植制度相适应,近代江南地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犁型,即小犁与大犁,也就是水地犁与旱地犁。水地犁主要用于水稻播种及插秧前的水田耕作,而旱地犁主要是用于耕稻板田,也就是割稻后的土地耕作,另外棉花等旱作也是使用这种犁。水地犁犁头为尖形,犁耳为鱼背状,这样在耕作时土就自然会向左右两侧分散。旱地犁的构造略同于水地犁,惟是犁底较短,犁辕较长,犁身稍偏于后,原因在于旱地犁较水地犁耕作时费力,所以犁身较短,这样耕作时就能减少负土量。同时,旱地犁重量较轻,犁辕较长,则这样耕作时拖拉才会更加有力[7]。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地犁在江南地区的应用中占优势地位。犁外,就是耙与耖。耙的作用在于把大土块弄碎以利于作物种植的进行。耖则是水稻耕作过程中的特有农具,其作用在于进一步把土块弄碎,起熟化水田土壤的作用。对此,《王祯农书》云:“耖,疏通田泥器也,耕耙后而用此,泥壤始熟矣。”但其更主要的作用还在于把泥浆荡起混匀,再使其沉积成平软的泥层,以利于插秧的进行。正如邝璠所云:“耙过还要耖一番,田中泥块要匀摊。摊得匀时好插秧,摊弗匀时插也难。[8]”对于秧田整治而言,又有一种称为耱的农具。耱又名耢,用于摩平整细田面,通常是一块平板,摩刮起的泥土运至凹处逐渐填放、刮平。在江南水田地区这项作业通常被称“落平”[9]。对此,《王桢农书》亦有言:“平板,平摩种秧泥田器也。用滑面木版,长广相称,上置两耳,系绳连轭架车,或人拖之。摩田须平,方可受种。即得放水浸渍匀停,秧出必齐。”
铁搭是人力土壤耕作的主要农具,其也有多种形制,以适应于不同环境与不同工作环节下的工作。如在浙江平湖县,每年秋收之后,为种植春花作物,此时须将田土翻转一次,俗称翻寒田,工具就向用大铁搭,亦称铁耙(俗称寒田铁搭),此种为铁搭中之最大者,四股之端各有铁角,翻土最为有力。春花收获后,在种水稻前,田地亦须翻转一次,俗称翻白田,相比之下,翻寒田是深耕,故用大铁搭,而翻白田较浅,只用中等铁搭(俗称尖刺),其股端为尖形。种水稻所用工具则为小号铁搭(俗称摊耙),功用在于将田土摊匀。又凿沟所用之铁搭,名带翘,大小略小于寒田铁搭,股较细,为防止折断,在尽头横套铁条一枝[10]。嘉善县,铁搭则有满封、套封、平齿、尖齿之分类,满封、套封用于水田翻耕,而尖齿、平齿大多用于旱地耕作[11]。铁搭整地后,通常再用相同的工具弄碎泥块,也有用人力拖拉耙进行的,在耙上放大石条,由人拉动耙田。
曹幸穗先生认为,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一种简单化趋势,即人力代畜力,从“犁耕文化”倒退到了“锄耕文化”[12],而其实质就是人力耕作系统对畜力耕作系统的代替。当然,这种趋势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而是很早就已出现。如据曾雄生的研究,南宋以后,由于人口的迁移、增长及在此基础上的多熟制的推行,江南地区能够用于饲养耕牛的土地日益减少,于是耕牛的饲养量也就日渐降低。到了明代,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以致于人们不得不以铁搭代替耕牛耕地,所以《沈氏农书》与《补农书》也很少提到养牛的情况[13]。只是到了近代这种趋势更趋严重。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口压力所导致的土地零细化。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因而单靠人力加简单的铁搭就足以胜任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耕牛的使用也就变得没有必要。如在崇德县:“耕地面积狭小,又无荒山草地,平时耕种,人力足以胜任,故牛之饲养尤少,几云绝迹。[14]”开弦弓村,也是“农田较小,每户的土地又是如此分散,以致于不能使用畜力,农民只用一种叫做‘铁鎝’的工具”[15]。常熟兴隆镇亦存在同样的情形,“田少劳多,历史上很少养牛,个别富裕人家偶有饲养”[16]。对于这种情形,德国人瓦格纳也说:“南方的稻田常是极小,以致兽力无所施,这上面固然全靠锄头(即铁搭——笔者注),即在较大的田地上,锄头的使用也是完全普遍的。[17]”与之相反,在那些相对耕地面积较多而人力较少的地方耕牛的饲养就会增多。如在吴江县,其东北部地区相比于西部地区,由于人口少而耕地面积多,故全县的耕牛基本上就都分布于此[18],自然畜力耕作系统也就更为盛行。当然,这种趋势并非是直线进行下去的,在某一短暂时期内也曾有所反复。如运动后,江南地区的耕牛饲养就一度有增长的迹象[19]。之所以如此,除移民习惯的因素外,背后的关键原因可能还在于人口大量死亡所导致的战后人地关系的相对松弛。
2、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
水稻整地,分秧田与本田两种。秧田整地,多选择土质肥沃、灌溉便利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之,细细耕耙。如果是冬闲田的话,一般都要冬翻,预备播种前再行翻垦,灌水后反复耙碎,然后进行掏秧沟的工作(据笔者所见,此项工作通常用脚踏进行)。通常沟深半尺左右,两沟间即为撒播稻谷的畦面(俗称秧扇),有时为保证秧沟笔直,先用草绳对面拉直,再沿绳掏出秧沟。秧沟做好后平整田面,并去除稻根等杂物,再用推秧板推平田面,然后便可播种了[20]。为防止过多的稗草混于秧苗间,有时会采取如下措施:“将面泥丕刂去,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以所浸谷下之。[21]”据笔者在江南农村所见,每条秧畦宽约1.5米左右。秧田整地的基本技术要求,姜皋认为要“宜平宜松”[22]。
本田整地,因前作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如《双林镇志》所载:“冬日刈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三月重加翻劚,谓之钞田,欲其土块细碎得水易融合也。有冬不及垦,直至插秧时爬转者,曰筅箒田,以稻本尚留也。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曰镬蓋田,以土片大如镬蓋也。又有并不垦转,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谓之烂水田,此皆惰农所为,良农不出此。至若得种春花之田,菜麦既收,翻平沟稜而细削之,谓之折麦稜。[23]”不过总体言之,主要分为三种,即冬闲田、绿肥田与冬作田,此外还有一种就是长期渍水的冬水田,只是在江南地区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管哪种形式,具体耕耙耖的三个环节基本不变,只是每一环节进行的次数各不相同,通常耖只在插秧前进行一次,耕与耙则可能需要进行多次[24]。
冬闲田,俗称白板田,一般先要进行冬耕,但不耙。对于冬耕的基本要求是力求早,正如农谚所言:“正月犁田是块金,二月犁田是块银,三月犁田是块铁,四月犁田是个鳖”[25],这样经过一个冬天的冻融与曝晒,土壤疏松,又可除草沤肥与消灭害虫,因而对于春种有极大的好处。正如宋应星所言:“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藁化烂,敌粪力一倍。[26]”而对于冬闲田的具体耕作环节问题,包世臣曾有详细论述:“刈稻即起板,勿耢。……入春冻解,又耕之,及时,又耕之,乃耢。冬不耕者,老土耗下泽,流土刮上膏,土板不经冻,块硬稻柔,不能起土,收常减。春不耕者,土性冻涩不和,亦减收。[27]”是为三耕一耙。当然,各地情况并非整齐划一,如吴兴县第六区,先冬耕或春耕一次,分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第九区则是先冬耕,然后临插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则在这两个地方耕作环节为两耕一耙[28]。而在桐乡县,传统习惯则是多不从事冬耕:“农民狃于习惯,每年种稻一次后,多不从事冬耕,坐令大好空间,逐年荒废,殊堪惋惜。[29]”
对于绿肥田,通常为二耕一耙,立夏至小满时节犁转土地直接把绿肥翻入土中,或者先把绿肥作物砍成二至三段再翻耕。第一次通常干耕,几天后灌水以让绿肥充分腐烂,然后插秧前再浅耕一次,耙耖后便可插秧[30]。对于绿肥田的土壤耕作,松江县广大农民的基本经验之一是“早车(耕)田,慢种秧”,就是说翻耕红花草和移栽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以利红花草充分腐熟[31]。其具体的土壤耕作环节为:小满前一周左右时,把绿肥翻入土内七八寸深,小满时节再用水车向田内车水,当田内积水到达一定程度时再用牛牵引进行耕田,耕过之后再用耙进行碎土作业;没有耕牛的农家则用铁鎝进行耕翻[32]。
冬作田则通常为两耕两耙,冬作物收获后随即平整沟稜,先干耕,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一两天的晒田作业,然后灌水耙田,待插秧前再进行一次耕耙作业,随后耖平即可插秧。在旧松江府地区,冬作田的具体耕作环节为:耕田开始前先整理田畴,然后犁翻土地,有用牛力,亦有用人力者,耕后耙,是为第一次;耙后灌水入田,四五日后再犁、再耙,是为第二次;也有少数农家为力求精细而进行第三次者[33]。嘉善县冬作田的传统大田耕作亦多为两耕两耙[34]。
而对于长期渍水的烂水田,一般是一年只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获后通常不耕,只是到来年插秧前再行耕耙耖的工作,一般只进行一次。对于这种田块,由于常年积水而又只耕耙一次,因而对于作物的生长很是不利,所以曾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农学家瓦格纳说:“耕作仅限于种稻之前幾时,……土壤的耕作这样少,而土壤的流通空气也很少,结果便看见这种长在水中的土地完全普遍的发生一种沼铁,很有害于植物的生长。[35]”
以上我们主要从畜力耕作系统的角度论述了近代江南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环节。与之相比,人力耕作系统由于没有畜力等外力的协助,因而在具体的耕作环节上可能就相对简单一些。如在开弦弓村,人们先用铁鎝翻地,“翻地以后,土地粗,地面不平。第二步就是耙细和平地,使用同一工具。一个人翻耙平整一亩地需要四天”。平整土地后灌水入田,每亩田再用一天的时间加以平整,然后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说,具体的耕作环节只有一耕两耙,并不进行冬耕。至于铁搭耕地的具体过程,则如下[36]:
农民只用一种叫做“铁搭”的工具,它的木把有一人高,铁耙上有四个齿,形成一个小锐角。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
平湖县的人力翻垦工作,也只是在春花作物收获之后、将种水稻之前,用铁搭将田翻转一次,然后用摊耙将田土摊匀,即行插秧[37]。吴兴第一区,本田整地也是只靠人工进行,虽亦为冬闲田,但冬季多不耕地,通常只是于预备插秧时用铁鎝翻土一次,再耧平即可[38]。在此更是只有一耕一耙。至于具体的耕作法及效率问题,光绪《松江府志》则有此记载:“一土大一锄,以旧稻幹根为准,以锄去根二,三锄去根六,所谓三铁搭六稻幹。如此来而往复,一人日可锄一亩。”
对于翻垦稻田的技术要求,沈氏认为一是要深,二是要趁好天气,他说:“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老晴天气,二、三层起深。[39]”此外的另一项技术措施就是要力求做得平整,这样才能够使整个稻田都能够均匀的得到水的维护[40]。田整好后插秧,当秧苗长到一定程度时便进行耘耥的工作,以清除田间杂草与疏松土壤。
3、其他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耕作
棉花,对于前作而言亦有好几种情形,即冬闲田、草子田与冬作田。冬闲田,一般也要进行冬耕,把表土翻到下层,把底土翻到上面,然后来春播种时再整理一遍。“隔寒将地岔起,以冀害虫冻死,曰岔地。清明后耙松,曰倒地,以牛犁之,曰翻。若土块过粗,再驶一过,曰划。[41]”不论冬季还是春季的整地,“宜多次”,如此才能使“泥土细熟”[42]。当然,在具体的整地环节上可能各地情况不一,如在嘉定,冬闲田就先于冬间翻耕一次,然后到播种前再仔细整地一次[43]。太仓县则不冬耕,通常是于清明前后耕起整地[44]。绿肥田,则到谷雨左右再行耕田,连同绿肥作物翻入田中以做基肥,在川沙就有此种方式施行:“掩入苜蓿头以作基肥,总以土壤匀细、经画井然为合宜。[45]”冬作田,又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元麦、蚕豆等冬播作物的话,则到立夏左右收获之后再行耕耙土地。如在嘉定就是如此,春花收获后直接用犁耕地,然后用铁耙(又称为划耙)弄碎土块,并平整土地[46]。太仓县具体环节亦同[47]。如果是小麦、油菜等冬作地,由于小麦与油菜的收获期要到小满左右才开始,而这通常已错过了棉花播种的最佳时机。正如农谚所云:“谷雨早,小满迟,立夏种花正当时”、“立夏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回家。[48]”为把握农时,人们便采取了免耕播种的方法,即在冬小麦收获前一二十天把棉籽播于麦田内,待小麦收获后再行发育。对此,包世臣曾说:“沟塍种小麦者,及小满可于麦根点种。刈麦,棉长数寸,锄密补空,每窝三茎,深锄细敲,无减专种。[49]”在川沙这种方式被称谓“攒花”,只是小麦通常要条播方可。但由于可将“花子及时播入”,因而也就“毋庸翻垦”[50]。
与水稻整地相比,棉花整地过程中没有耖的工序,耕耙次数也没有那么多,相对较为简便一些。但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做畦开沟,这项工作要在耕耙之后进行。在南汇,做畦的工作俗称分畹,“令土凸起成行,畦背之阔无过六尺,高七寸,此行与彼行交错如犬牙,俾一泄水”,但通常是“阔以三尺为度”,且“尤须中高边低,取其泄水”。做好畦播种后开沟。沟分两种,即直沟与横沟,直沟是与畦相平行的沟,横沟又称腰沟,与畦相垂直。“每塍周围务开极深水沟一条(深一尺五寸阔一尺),其在田心每隔三四畹开沟一条(较周围之沟略浅狭),每畹头开小水沟一条(长约五六尺),尤须开浚极深腰沟一条,不然多雨时恒恐水积伤苗。[51]”与南汇相比,嘉定的畦宽在1.5米至3米之间,通常在2米左右,也是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便于泄水,畦与畦之间为排水沟,沟深在10到20厘米之间,每隔二三畦的沟开得稍微深一些,畦的两头也分别开沟一条,类似于腰沟的开浚。棉花播种于畦的中间,临近排水沟的两侧则种植大豆[52]。畦做好后播种,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再进行多次的中耕锄草工作。
麦类作物,水稻收获前几天先排水干田,收获后随即耕翻土地,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进行耙的作业[53]。即使耙的话,由于时间紧促,一般也只能是一耕一耙,然后作畦开沟,畦宽通常与上述棉花畦相类似。沟也分两种,即横沟与腰沟。正如《王祯农书》所言:“起土仑为疄,两疄之间,自成一畛。一段耕毕,以锄横截其疄,泄利其水,谓之腰沟。”对于麦田整理的技术要求,《农政全书》有言:“玄扈先生曰:耕种麦地,俱须晴天,若雨中耕种,令土坚土各,麦不易长,明年秋种亦不易长。南方种大小麦最忌水湿,每人一日只令锄六分,要极细,作垅如龟背。”沈氏则认为:“垦麦棱,惟干田最好。如烂田,须垦过几日,待棱背干燥,方可沈种。”张履祥亦说:“种麦又有几善,垦沟揪沟,便于早:早则脱水而埨燥,力暇而沟深,沟益深则土益厚;早则经霜雪而土疏,麦根深而胜壅,根益深则苗益肥,收成必倍。[54]”畦做好后播种,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清沟理墒,对此徐光启曾言:“冬月,宜清理麦沟,令深直泻水,即春雨易泻,不浸麦根。[55]”在此过程中有时还同时进行敲菜麦沟的工作,就是用铁锹拍打麦的畦棱以使之紧实,一方面起壅土的作用,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水。
其他一些冬播作物,如油菜、蚕豆等,与小麦的整地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赘述。只是就油菜来说,在某些地方畦可能要作的比麦窄一些,如笔者在湖州所见的油菜畦,大约只有50——60厘米宽,高约30厘米左右,畦面很窄,宽约十几厘米左右,极为类似于北方的红薯沟。草子,一般都是采取免耕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于稻将成熟时之时,寒露前后,田水未放,将草籽(红花草)撒于稻肋内,到斫稻时,草子已青,冬生春长,三月而花,蔓延满田,垦田时翻压于土下,不日即烂,肥不可言。[56]”
桑树[57],作为一种多年生植物,对于已成型之桑园自然翻耕无法用牛力进行,只能由人力用铁搭进行。按照沈氏的记述,一年之中,桑园的翻土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在秋后、冬季前进行,称为垦,“垦地须在冬至以前,取其冬月严寒——风日冻晒。必照垦田法,二三层起深”。第二次是在春季进行,称为倒,也就是按与第一次相反的方向进行,“若倒地,则春天雨水正多,地面又要犁平(即扒平——陈恒力注),使不滞水,背后脚迹,尽数揉平”。对于垦地与倒地,要在晴朗天气时进行,“非天色极晴不可。若倒下不晒一日,即便逢雨,不如不倒为愈”。此外,桑园还要随时锄草,称为丕刂,亦是“尤要天晴,尤要草未生而先丕刂”[58]。包世臣也认为:“凡桑田皆宜春秋两耕,隔间三尺。[59]”当然,每一个地方不一定都是完全按照包氏、沈氏等所说的方法进行,如在吴兴,翻耕就只在冬季进行一次[60]。
4、余论
土壤耕作制度是与一个地区的作物种植制度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作物种植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土壤耕作制度与之相配套,以达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江南地区可大体分为三个作物分布区,即桑稻区、稻区及棉稻区[61]。棉稻区,作物种植夏作以棉稻为主,轮作方式以一年棉一年稻与两年棉一年稻占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地势较高,受水害的程度轻,因此本区冬季作物的种植就相对比较普遍,但由于冬播作物的种植主要是在轮种水稻时才种植,棉花播种后则通常是休闲或播种绿肥,而棉花又是本区最主要的作物,所以总体的作物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为主。稻区,则由于地势过于低洼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冬季作物的种植,因此本区大部分地区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只种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闲或种绿肥作物。但由于本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开垅作沟与良好的水利设施等保障措施的实行,水稻——麦油等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在本区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桑稻区,则一方面由于地势低洼,另一方面也受蚕桑高收益的影响,冬季作物的种植也并不普遍,在种植制度上则以一年一熟制占优势地位,绝大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闲或种绿肥作物[62]。
由于作物种植制度的不同,则各区间土壤耕作体系也必然就有所不同。棉区,棉稻轮作,则土壤耕作体系结合了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耕耙与开垅作沟及棉麦套种与草子撒播过程中的免耕播种环节。具体耕作环节为:一年棉一年稻,则结合方式为:耕耙(或免耕播种)、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两年棉一年稻则为:耕耙(或免耕播种)、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开垅作沟——免耕播种(若种绿肥)——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稻区,一年一作的话,则为耕耙耖——免耕播种(若种绿肥);一年两作,则为耕耙耖——耕耙、开垅作沟。桑区,由于桑的情形比较特殊,只有人力垦倒这一环节,而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由于一年一作占优势地位,则土壤耕作制度主要为耕耙耖——免耕播种(若种绿肥)。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由棉区至桑区,土壤耕作制度呈现逐渐简化的趋势。棉区由于冬季作物种植广泛,且夏作物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因而土壤耕作制度也就最为复杂;桑区,田以一年一熟为主,地也只是以人力垦倒,因而也就最为简单;稻区,即有大量的一年一熟制,也有相当程度的一年两熟制,因此土壤耕作体系处于两者之间。
-------------------------------------------------------------------------
[1]刘巽洁等:《中国耕作制度》,农业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第195页。
[2]如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农业出版社,1981年12月;(日)天野元之助:《中国传统耕作方法考》,载华南农学院主编:《农史研究》第3辑,农业出版社,1983年4月。
[3]郭文韬:《略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中国农史》1989年第3期。
[4]大体相当于原苏、松、嘉三府、太仓直隶州全部及湖州府大部。
[5]对于大豆,由于一般是间作于其他作物行间,土壤耕作方式也就与其间作的作物相同,因此不予以专门论述。
[6]受资料所限,在论述过程中将主要围绕畜力农具耕作系统展开进行,对人力农具耕作系统只能简单论及。虽然就实际情形而言,由于近代江南地区存在着一个人力代畜力的趋势,因此人力耕地在近代江南地区或许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有限,因此只能简单提及。
[7]《浙江农佃制度之调查》,《中外经济周刊》第207号,1927年4月9日,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392页。
[8](明)邝璠:《便民图纂》卷1《耖田》。
[9]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第18卷《农机具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第50页。当然,耱并非完全由畜力来牵引,在缺少耕畜的地方亦有用人力拖拉的。同样,耙也有用人力拖拉进行的。
[10]据《浙江农佃制度之调查》《中外经济周刊》第207号,1927年4月9日,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394页;刘大钧:《我国佃农经济状况》,上海太平洋书店,1929年9月,第156——158页。
[11]嘉善县志编纂委员会:《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224页。
[12]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03—106页。
[13]曾雄生:《跛足农业的形成——从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国农区畜牧业的萎缩》,《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14]赵文彪:《崇德、德清兽疫防治之经过及畜产调查》,《浙江省建设月刊》第8卷第9期,1935年3月,第14页。
[15]:《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25页。
[16]常熟市兴隆镇志编纂委员会:《兴隆镇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1页。
[17](德)瓦格纳:《中国农书》,王建新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9月,第232页。
[18]吴江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吴江县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年7月,第191页。
[19]如《乌青镇志》卷7《农桑》所载:“清咸丰庚申、同治甲子吾乡两次兵燹以后,村落为墟,田地荒芜,豫、楚、皖及本省宁、绍、台之客民咸来垦荒,其耕耘多用牛功,……既省费,亦省功,乡民亦有用牛力耕田者。”
[20]姜彬主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32—133页。
[21]民国《乌青镇志》卷7《农桑》。
[22]姜皋:《浦泖农咨》。
[23]《双林镇志》卷13《农事》。
[24]当然,各工作环节在每次操作时可能并非只进行一遍。
[2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农谚》,中华书局,1961年,第197、198页。
[26](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粒》,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页。
[27](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1上《农一》上《任土》。
[28]何庆云、熊同龢:《吴兴的稻麦事业》,《浙江省建设月刊》第8卷第6期,1934年12月。
[29]《拟请督导各乡农民,从事冬耕期增副产而除螟患案》,1946年7月28日。桐乡市档案馆,档案号:M8—12—65。
[30]邹超亚主编:《南方耕作制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31]《上海市松江县城东单季晚稻丰产经验调查研究报告》(初稿),1959年12月25日,上海松江区档案馆,档案号:6—11—20。
[32]满铁:《江苏省松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40年,第82页。
[33]《松江米市调查》,1936年7月1日,第41页。要指的一点是,由里面的论述可知此处的松江指的是原松江府,而非单纯指松江县。
[34]嘉善县志编纂委员会:《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33页。
[35]瓦格纳:《中国农书》,王建新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38页。
[36]:《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25—126页。
[37]张宗弼:《浙江平湖农业调查报告》,《统计月报》第1卷第3期,1929年5月。
[38]何庆云、熊同龢:《吴兴的稻麦事业》,《浙江省建设月刊》第8卷第6期,1934年12月。
[39]陈恒力:《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40]F.H.King:FarmsofFortyCenturies。
[41]民国《嘉定县续志》卷5《物产》。
[42]民国《南汇县续志》卷19《风俗志二·物产上》。
[43]满铁:《上海特别市嘉定区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11月,第66页。
[44]满铁:《江苏省太仓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11月,第68页。
[45]民国《川沙县志》卷5《实业志·农业》。
[46]满铁:《上海特别市嘉定区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11月,第66页。
[47]满铁:《江苏省太仓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11月,第68页。
[48]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农业出版社,1980年5月,第507页。
[49](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1上《农一》上《作力》。
[50]民国《川沙县志》卷5《实业志·农业》。
[51]民国《南汇县续志》卷19《风俗志二·物产上》。
[52]满铁:《上海特别市嘉定区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11月,第63页。
[53]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大农科1924年所作的《江苏省农业调查录》(沪海道属、苏常道属及金陵道属)里很明显的看出来。就所有的春花作物来说,这一点似乎很普遍。
[54]陈恒力:《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7月,第39、106页。
[55](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6《树艺·谷部下》。
[56](清)姜皋:《浦泖农咨》,见《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7]严格来说,桑并不能算做大田作物,不过考虑到桑树在近代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及大面积种植,因此在此把其作为一种大田作物对待。
[58]陈恒力:《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42——43页。
[59](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1上《农一》上《任土》。
[60]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4编《农林畜牧·蚕桑》,(丁)174页。
关键词:耕地制度 轮作休耕 政策建议
一、耕地轮作休耕的背景与意义
7月4日,中农办、发改委等部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目前,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也在下降,耕地退化日益严重,基础地力不足,污染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突出的耕地问题以及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我国必须逐步推广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现阶段,由于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制度,导致国内外市场粮食粮价倒挂明显。粮价倒挂导致了现阶段我国粮食仓储量过剩,但充足的粮食储备也为我国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供了契机。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意义重大[1]。一是提升耕地地力和粮食产能。旱作物轮换一般是以禾谷类为主或者是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水稻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轮作可以调节土壤性状,改良土壤生态;休耕可以让耕地休养生息,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保护和提升地力,为增加粮食产能做准备。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长期以来,耕地地力消耗过大,农药化肥使用过量,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肥力和有机质下降,而且某些化肥所含有的重金属还会威胁人体健康。耕地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投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品种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耕地轮作休耕可以提高粮食质量,调整农业结构,同时可以提高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从而满足更加多元化的粮食需求,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3]。
二、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确权问题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意味着要对耕地上种植的粮食或作物品种以及选择哪部分耕地进行耕种、哪部分耕地进行休耕作出统一安排和规划。显然,耕地确权就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部分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耕地还没有确权,在分配补贴问题上,农民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然而,对于已经确权的地区来说,承包权和经营权已经分开,耕地使用变得更加复杂,耕地统一规划的难度却会增加。因此,如何把握和细化耕地确权问题将是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一大挑战。
(二)轮作休耕时的作物和时间选择问题
在耕地轮作时为了保证农民收益,必须要考虑地区农业环境的特殊性,考虑选用哪些作物进行轮作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地力和农民经济效益的目标;在耕地休耕时,必须考虑休养多长时间才能使土地地力恢复,若时间太长,农民对这一制度会产生抵触心理,若时间太短,地力恢复不完全,休耕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此类具体问题都需要政府作出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解决[4]。
(三)休耕面积和补贴价格的确定问题
如何确定当年休耕的耕地面积,同时,又该如何确定国家给予休耕农民的补贴数目,都是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怎样确定休耕耕地面积的问题,由于耕地多少和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如果休耕耕地过多,可能就会影响当年的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何确定合理的休耕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另一个就是补贴问题,由于不同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同,政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合理的耕地补贴价格,如果补贴过高,可能会导致下一年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降低,如果补贴价格过低,农民就不愿意实施轮作休耕制度。另外,如何保证补贴发放到位、足额发放是重点,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也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本问题之一。
(四)轮作休耕和农民生计问题
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农民种田收益有限,如果休耕时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就很难再回来,同时,耕地荒废也会影响整个农田生态,难以保证这些耕地将来还适宜种粮。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耕地,让一部分农民休耕意味着休耕期间农民的收入将大幅减少,所以要考虑的一点是,如何留住农民,在休耕时怎样鼓励农民从事其他事业获得收入,从而使他们在耕地休耕时也不会大量离开农村;另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如何在耕种的土地上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对于农民而言很困难,怎样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关键。
(五)不同区域的耕地轮作休耕问题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环境不同,同时,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南方耕地相对于北方耕地更加贫瘠和分散,南方水田较多而北方旱地较多,那么如何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轮作休耕制度十分重要。此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不同地区农民的收入不同,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除粮食收入外很难从其他来源获得收入,那耕地对于这部分农民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在此类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否会存在更大的阻力也是需要思考的[5]。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耕地轮作休耕的意识
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很多农民认为轮作休耕打乱了自己的耕种计划,减少了自己的收入,于是对这一制度的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国家可以在基层政府建立耕地轮作休耕项目部门,专门负责该制度在农村的推行,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展示已经实施轮作休耕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农业经济成果,让农民更加了解这一制度的优势所在。农民看到了耕地轮作休耕的优势和长远收益,会更加愿意配合政府推行这一制度,政府也可以制定出统一的轮作休耕计划。
(二)确立科学的轮作和休耕计划
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轮作作物和不同的休耕时间,同时也要根据每亩土地的预计粮食产量和国家安全粮食产量来合理确定休耕耕地的面积,具体事宜安排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政府应该组织专业人员来进行制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要将保护自然环境和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相结合,确定实施轮作休耕制度的耕地的具体面积,选取轮作的作物品种,设计休耕的时限,最终制定出符合国家和农民利益的合理方案。
(三)确立合理的耕地补贴价格,和农民签署协议,保障农民利益
补助标准则是“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生活有保障”,政府确立的补贴价格要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保证农民在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同时,政府要制定详细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发放的具体操作方式,保证农民可以获得合理的休耕补贴。此外,要让农民配合政府实施轮作休耕制度,政府必须和农民签署协议,使补贴正规化,有据可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足额地拿到补贴。为了保障农民利益,政府应该实行专项拨款,建立补贴资金问责制度;同时也要公示补贴的资金数目和流向,保证补贴信息透明化,以便公众进行监督。
(四)政府要给予农民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于如何轮作和休耕,农民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保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政府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增加农民的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同时,对于休耕的农民,政府也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指导他们从事其他事业,如从事副业、林业、畜牧业等等,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防止由于农民大量离开农村而荒废耕地的现象发生。
(五)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所以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环境选择不同的轮作作物和休耕时间,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农民以往种植作物的收入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保障不同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让农民更加容易接受这一制度,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六)推行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前提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那就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国家需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我国将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体系[N].中国农资,2016(26)
[2]婧蓝.耕地轮作休耕是生态环境前进的一大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6(7)
[3]邵海鹏.“十三五”轮作休耕背后的战略考量[J].农村・农业・农民,2016(4):8―10
[4]郑红明.抓住时机试点休耕[J].中国粮食经济,2016(3)
论文摘要 由于花生重茬种植,青枯病逐年加重,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其发生危害规律,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指导花生生产。
正阳县耕地面积12万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0万公顷,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复种指数增加和旱地轮作年限的缩短,造成土壤内花生青枯病病残体大量累积,致使花生青枯病成为正阳县花生生产上最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害从苗期一直到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高,重发年份一般田块病株率10%~30%,有的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着花生产业的发展。该病造成的损失与发病早晚有关,结荚前发病绝收,结荚期发病损失30%左右。
1菌源及发病症状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细菌性病害,细菌(P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呈革兰氏阴性,具好气性,生长温度范围10~41℃,最适合生长范围28~33℃,生长酸碱度为pH值6~8,最适pH值6.6。该细菌致病性很强,寄主范围很广,最常见的寄主植物有花生、烟草、茄子、辣椒等;禾本科植物和甘薯、西瓜、大豆、绿豆、豇豆等对青枯病免疫。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重。感病初期顶梢第2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早晨延迟开展,午后提前闭合,白天虽现凋萎,晚上还能恢复。以后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叶片变为灰绿,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湿润时用手挤压可见菌脓流出。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2.1传播途径
花生青枯病种子不带菌,其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一般存活3~5年,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地下水均造成该病的扩散和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至维管束,由维管束向上蔓延,从而引起青枯死亡。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2.2发病条件
一是品种和耕作制度。花生品种 间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一般珍珠豆型和龙生型品种比普通型品种抗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立型品种抗病。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二是气候条件。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发病盛期在花生盛花期前。通常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cm深处地温稳定在25℃以上开始发病;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5cm地温稳定在30℃以上进入发病盛期。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在花生生长季节,阴雨之后,尤其是暴雨骤晴天气易暴发流行该病,这是由于暴雨初晴或久旱暴雨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地上的蒸腾和地下的吸收失去平衡所致。三是地势和土质。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大。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为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四是土壤肥力及种植密度。有机质含量少,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花生青枯病发生较重;有机质含量高,种植密度适宜,配方施肥,尤其是接种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田块,花生长势强,发病轻。
3防治措施
3.1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目前适宜正阳县种植的花生品种大都是直立型品种。通过近几年的花生种植实践证明,远杂9102、远杂9307等花生品种高抗青枯病,而白沙系列次之。
3.2避免花生连作种植
新垦地种植花生,青枯病极少发生,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附近病土的扩散和流水的传播,土壤病原菌逐年积累,发病也逐年增加。一般连作2~3年便会点片发生,而且病害每年增长的速度为10%~30%,3~4年便会普遍发生。轮作地块花生青枯病发生较轻,一般应与玉米、红薯、西瓜、绿豆、大豆、豇豆、水稻轮作。尤其是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青枯病发生严重田块,要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花生青枯病基本可以得到根除。
3.3配方施肥,培育壮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
带有病菌的土杂粪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故土壤增施土杂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消灭病菌。同时增施氮磷钾多元肥,具体方法是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30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钙15~30kg/hm2,培育壮苗,增强花生根系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害。
3.4切实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
每15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50~60mL,拌匀晾干播种。注意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种子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
3.5及时拔除病株
花生结荚前,发现田间有零星病株时,立即拔出并带出田外,可把病株放在日光下曝晒2d或者阴干3d,其所含病菌即死亡,从而减少侵染源。
论文摘要由于花生重茬种植,青枯病逐年加重,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其发生危害规律,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指导花生生产。
正阳县耕地面积12万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0万公顷,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复种指数增加和旱地轮作年限的缩短,造成土壤内花生青枯病病残体大量累积,致使花生青枯病成为正阳县花生生产上最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害从苗期一直到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高,重发年份一般田块病株率10%~30%,有的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着花生产业的发展。该病造成的损失与发病早晚有关,结荚前发病绝收,结荚期发病损失30%左右。
1菌源及发病症状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细菌性病害,细菌(P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呈革兰氏阴性,具好气性,生长温度范围10~41℃,最适合生长范围28~33℃,生长酸碱度为pH值6~8,最适pH值6.6。该细菌致病性很强,寄主范围很广,最常见的寄主植物有花生、烟草、茄子、辣椒等;禾本科植物和甘薯、西瓜、大豆、绿豆、豇豆等对青枯病免疫。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重。感病初期顶梢第2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早晨延迟开展,午后提前闭合,白天虽现凋萎,晚上还能恢复。以后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叶片变为灰绿,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湿润时用手挤压可见菌脓流出。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2.1传播途径
花生青枯病种子不带菌,其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一般存活3~5年,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地下水均造成该病的扩散和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至维管束,由维管束向上蔓延,从而引起青枯死亡。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2.2发病条件
一是品种和耕作制度。花生品种间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一般珍珠豆型和龙生型品种比普通型品种抗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立型品种抗病。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二是气候条件。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发病盛期在花生盛花期前。通常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cm深处地温稳定在25℃以上开始发病;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5cm地温稳定在30℃以上进入发病盛期。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在花生生长季节,阴雨之后,尤其是暴雨骤晴天气易暴发流行该病,这是由于暴雨初晴或久旱暴雨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地上的蒸腾和地下的吸收失去平衡所致。三是地势和土质。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大。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为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四是土壤肥力及种植密度。有机质含量少,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花生青枯病发生较重;有机质含量高,种植密度适宜,配方施肥,尤其是接种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田块,花生长势强,发病轻。
3防治措施
3.1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目前适宜正阳县种植的花生品种大都是直立型品种。通过近几年的花生种植实践证明,远杂9102、远杂9307等花生品种高抗青枯病,而白沙系列次之。
3.2避免花生连作种植
新垦地种植花生,青枯病极少发生,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附近病土的扩散和流水的传播,土壤病原菌逐年积累,发病也逐年增加。一般连作2~3年便会点片发生,而且病害每年增长的速度为10%~30%,3~4年便会普遍发生。轮作地块花生青枯病发生较轻,一般应与玉米、红薯、西瓜、绿豆、大豆、豇豆、水稻轮作。尤其是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青枯病发生严重田块,要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花生青枯病基本可以得到根除。
3.3配方施肥,培育壮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
带有病菌的土杂粪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故土壤增施土杂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消灭病菌。同时增施氮磷钾多元肥,具体方法是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30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钙15~30kg/hm2,培育壮苗,增强花生根系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害。
3.4切实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
每15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50~60mL,拌匀晾干播种。注意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种子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
3.5及时拔除病株
花生结荚前,发现田间有零星病株时,立即拔出并带出田外,可把病株放在日光下曝晒2d或者阴干3d,其所含病菌即死亡,从而减少侵染源。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在我国,此病虽早有发生,但危害较轻。随着本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本地区小麦田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就可能有部分茎蘖死亡,未及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
1.症状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发芽后,芽鞘可受病菌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小麦3-4叶期时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
2.病原
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和立枯丝核菌 R.. Solani Kuhn。该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近的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菌株生长适温20-25,13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完全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明显受至抑制。小麦纹枯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水稻、玉米、大豆,但对棉花无致病力。
3.发生规律
调查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在本地区田间发生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病株越冬期、病情回升期、发病高峰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夏越冬,小麦3叶期前后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引起苗黄,甚至死苗。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发展趋于停止。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和病苗上的病菌向上扩展,继而不断进行再侵染。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的拔节后期至孕穗期,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破坏输导组织,使水分和养料不能及时运往穗部,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此外,麦株病部常可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向四周扩展进行再次侵染。
4.发病因素
4.1气候因素
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湿度,所以病害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秋、冬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4.2栽培措施
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用氮肥过多,冬前麦苗生长过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连作,发病均较严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
4.3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来说,生产上现有推广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力都较差,大多容易感病。例如宿9908、周麦16、周麦18、周麦22等。论文大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纹枯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论文大全。但是,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改良品种发病后比较耐病,病势扩展慢,对产量影响小。论文大全。例如百农矮抗58、燕农19、邯单6172、齐麦22等抗病品种。
5.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选育抗性品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除草,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尽可能的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具有抗小麦纹枯病的小麦品种,如
1)药剂处理麦种:在小麦播种前采用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如三唑酮、三唑醇以种子重量0.03%的药量(有效成分))进行拌种,可以压低冬前发病基数,减轻危害,达到控病目的。
2)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特别是发病田块,应因地制宜地在适期范围内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
控制密度: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尽量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造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
3)防除草害:选择适应本地区麦田的化学除草剂,做好杂草化学防除工作,或配合人工除草,不仅解决了麦田杂草的危害,而且促进了麦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利于田间通风,减轻了纹枯病的发生。
4)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
5)麦田管理:提高整地质量,培育壮苗和加强麦田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以降低田间湿度。提但是早春中耕,促进麦苗健壮。春季有寒潮时,要看天灌水,尽量减轻低温、寒害的影响。
6)早春喷药防治:本地区3月上旬,每亩次用5%井霉素水剂150毫升对水60公升普防一次,如遇暖冬,或3月间有低温天气,应适当增加田间药剂喷洒次数,这样才能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论文摘要 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论文摘要 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论文摘要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论文关键词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 350~3 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 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 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 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论文摘要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要求较严格,只有施用适量、适时、均均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介绍了锌、硼、钼、锰、铁、铜等常用微量肥料的施用技术,以期为微肥的科学施用提供参考。
随着近年来化肥投入量的急剧增加,农田有机肥料投入的减少,农田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日趋明显。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已成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一种制约因素。豫北地区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年使用微肥的实践表明,施用微肥一般可使农作物增产10%~20%。施用微肥既要考虑到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又要考虑到气候、耕作制度和其他肥料施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做到有针对性地施用。微肥用量范围较窄,过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多则引起中毒。因此,施用微肥要做到适量、适时、均匀。
1锌肥
对锌肥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等,常用锌肥为硫酸锌,一般可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①基施。适宜播前耕翻的作物。施硫酸锌15~30kg/hm2,拌细干土(或有机肥)150~225kg,在播前施于土壤中,基施有后效,一般可持续2年左右。②追施。用硫酸锌15.0~22.5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苗期至拔节期条施或穴施。③叶面喷施。硫酸锌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1%~0.3%。小麦0.1%,玉米0.2%,水稻、果树0.1%~0.3%。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各喷施1次,严重缺锌土壤需在大喇叭口期再喷施1次。喷液量一般为750~1 125kg/hm2。④拌种。每1kg种子用硫酸锌4~6g,先溶于水中,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的7%~10%,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播种。⑤浸种。谷子用硫酸锌0.02%~0.05%溶液浸种6~8h;水稻种先用清水浸泡1d后,再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泡24~48h。
2硼肥
对硼敏感的作物有油菜、甜菜等,常用硼肥为硼砂。硼肥以喷施为主,也可作基肥和土壤追施用,一般不作种子处理用。①基施。适用于严重缺硼和中度缺硼土壤,用硼砂7.5 kg/hm2,如用硼酸应减少1/3的用量,拌细干土150~225kg或与氮、磷、钾化肥充分混合。条施要施于种子的一侧,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肥效一般持续3年左右。②叶面喷施。一般硼酸用0.1%浓度、硼砂用0.2%浓度(果树可用0.2%~0.3%浓度),每次用肥液750~1 050kg/hm2,在作物苗期至生长旺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
3钼肥
主要用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和小麦,常用钼肥为钼酸铵,可以拌种、浸种和叶面喷施,一般不作基肥用。①拌种。每1kg豆类种子用钼酸铵1~3g,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25%~30%。溶液过多,易造成种皮脱落,影响播种和出苗。钼酸铵要用热水溶解。②浸种。不适宜用于花生、大豆等大粒种子,多适用于水稻、棉花、绿肥种子。一般用0.05%~0.10%的钼酸铵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③叶面喷施。用0.05%~0.10%钼酸铵水溶液,豆科作物在苗期至花前期喷施,蔬菜在苗期至初花期连续喷2~3次,每次用液量750~1 125kg/hm2,每次间隔5~7d。
4锰肥
常用锰肥为硫酸锰,主要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花生、果树等。可以基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①基施。用硫酸锰15~3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也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均匀,在播种时施于土中。基施硫酸锰肥效可持续1~2年。②叶面喷施。用0.05%~0.10%的硫酸锰水溶液,在作物的苗期、生长旺盛期或花前期喷施最为适宜,喷液量一般为750~1 125kg/hm2,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d。③拌种。每1kg种子用4~8g,按种子与肥液重量比10∶1将硫酸锰溶解,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即可播种。④浸种。用0.05%~0.10%的硫酸锰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种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
5铁肥
常用铁肥为硫酸亚铁,可以基施、喷施,多用于果树林木。①基施。用硫酸亚铁75~150kg/hm2,与有机肥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坑施或沟施于土壤中。②叶面喷施。硫酸亚铁喷施浓度为0.2%~0.5%。为提高肥效,可加尿素、柠檬酸、黄腐酸等。硫酸亚铁与尿素的浓度为0.3%~0.5%,在作物缺铁症状初期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d。
6铜肥
常用铜肥为硫酸铜,可以基施、喷施和作种肥。①基施。用硫酸铜10.5~15.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开沟施在播种行两侧,每隔3~4年施1次即可。②叶面喷施。将硫酸铜配成0.02%~0.20%的溶液,在作物苗期至开花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每次用肥液750~1 125kg/hm2。③拌种。每1kg种子拌硫酸铜1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均匀地喷在种子上,阴干即可播种。④浸种。取硫酸铜加水配成0.01%~0.05%的溶液,将种子放入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播种。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解决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油菜大面积高产高效的关键。其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
青海省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甘蓝型优质油菜的生产。生产的油菜产量高,平均产量可达3 750kg/hm2,最高产量达到5 250kg/hm2;产值高,每生产1kg油菜籽的产值,比生产1kg春小麦的产值高2~3倍;品质优,需用量大。
甘蓝型油菜生产全机械化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油菜生产技术装备,是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甘蓝型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术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条播和点播,要求下种均匀,无明显断条,行距相同,行向笔直,播种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2整地技术要求
耕地深度应在20cm左右,深浅一致,翻垡良好,地表植物残株覆盖严密;整地平整,土壤松碎,墒性好,上虚下实,底肥覆盖严密。
3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要求
一般采用育苗装置,将种子播入营养钵内,在一定条件下集中育苗,然后将育好的钵苗用移栽机移栽到大田。育苗移栽的种子必须进行精选,经过包衣处理,制钵机制取营养 钵时,需按要求配制好营养土。根据不同品种和耕作制度,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移栽油菜小苗,用土压实,不产生萎根、伤苗现象。
4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要求
播种前3d喷施除草剂,播种机进行播量、行距调整。播种量按5.25~6.00kg/hm2,与22.5kg/hm2尿素、5.25kg/hm2二铵和37.5 kg/hm2 3911颗粒剂混合调匀,使总播量达到97.5~105.0kg/hm2。其调整方法可按不同类型播种机的调整要求进行。
5农艺管理措施
甘蓝型油菜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苗期气温低、蕾薹期干旱、花期以后气温升高,进入雨季。往往造成苗期生长缓慢、营养积累量小;蕾薹期以前花芽分化水平低,无效枝和无效果多;花期以后,枝叶徒长,打乱生殖生长过程,造成落花落果、秕粒率高、千粒重小。应根据高原气候影响状况,用农艺措施调节和控制。
早期开始争取获得较多的田间生长时间,增加油菜对外界水、肥、气、热资源的吸收量,播种、松土、间苗、定苗、防治病虫害、追肥、浇水要提前,实行秋耕、秋施肥和冬灌栽培措施。
重点促根、促叶,前期增水、肥,中期控制水、肥和中耕,减缓生长速度,延长花期分化发育时间,保证后期落花落果少,无效果比率降低,角粒数增加,无倒伏,实现丰产丰收。
6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6.1病害防治要求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休闲轮作制,同时注意种植密度适宜,灌溉恰当,施肥量科学合理。
6.2虫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害虫主要是黄条跳甲成虫和茎龟象幼虫。一般用22.5kg/hm2 3911拌种或进行毒土处理,能防治上述2种害虫。若处理效果不好,可在盛花期前用药剂喷杀。
6.3草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草荒治理,主要是针对野燕麦、香薷、微孔草、灰绿黎、荠草等杂草,一般用48%的氟乐灵乳剂2 250~2 550mL/hm2,以尿素或砂土为稀释剂,进行混合拌匀,于播种前撒于土壤表面,立即用圆盘耙或旋耕机将药剂带翻入表土下6~8cm处可以基本防治苗期草害。
7油菜收获技术要求
7.1分段收获
在油菜80%角果呈黄色时,用割晒机收割铺放田间,边割边捆,即时堆垛,以防裂角落粒。放置7~15d,待油菜后熟干燥后,再用联合收割机或脱粒机脱粒。用收割机拣拾时,应将联合收割机割刀部分换成拣拾器,同时更换凹板网筛,调低清选风扇的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拣拾脱粒。
7.2联合收获
采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时,油菜成熟度需达到90%左右,要求收割脱粒干净,总损失率小于5%,割茬高度在10~30cm,秸秆可粉碎还田或收集再利用;收割前,要更换凹型筛网,在割台左侧装上分禾板和立式切割装置,适当调低清选风扇的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
论文摘要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要求较严格,只有施用适量、适时、均均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介绍了锌、硼、钼、锰、铁、铜等常用微量肥料的施用技术,以期为微肥的科学施用提供参考。
随着近年来化肥投入量的急剧增加,农田有机肥料投入的减少,农田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日趋明显。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已成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一种制约因素。豫北地区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年使用微肥的实践表明,施用微肥一般可使农作物增产10%~20%。施用微肥既要考虑到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又要考虑到气候、耕作制度和其他肥料施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做到有针对性地施用。微肥用量范围较窄,过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多则引起中毒。因此,施用微肥要做到适量、适时、均匀。
1锌肥
对锌肥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等,常用锌肥为硫酸锌,一般可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①基施。适宜播前耕翻的作物。施硫酸锌15~30kg/hm2,拌细干土(或有机肥)150~225kg,在播前施于土壤中,基施有后效,一般可持续2年左右。②追施。用硫酸锌15.0~22.5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苗期至拔节期条施或穴施。③叶面喷施。硫酸锌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1%~0.3%。小麦0.1%,玉米0.2%,水稻、果树0.1%~0.3%。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各喷施1次,严重缺锌土壤需在大喇叭口期再喷施1次。喷液量一般为750~1 125kg/hm2。④拌种。每1kg种子用硫酸锌4~6g,先溶于水中,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的7%~10%,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播种。⑤浸种。谷子用硫酸锌0.02%~0.05%溶液浸种6~8h;水稻种先用清水浸泡1d后,再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泡24~48h。
2硼肥
对硼敏感的作物有油菜、甜菜等,常用硼肥为硼砂。硼肥以喷施为主,也可作基肥和土壤追施用,一般不作种子处理用。①基施。适用于严重缺硼和中度缺硼土壤,用硼砂7.5 kg/hm2,如用硼酸应减少1/3的用量,拌细干土150~225kg或与氮、磷、钾化肥充分混合。条施要施于种子的一侧,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肥效一般持续3年左右。②叶面喷施。一般硼酸用0.1%浓度、硼砂用0.2%浓度(果树可用0.2%~0.3%浓度),每次用肥液750~1 050kg/hm2,在作物苗期至生长旺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
3钼肥
主要用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和小麦,常用钼肥为钼酸铵,可以拌种、浸种和叶面喷施,一般不作基肥用。①拌种。每1kg豆类种子用钼酸铵1~3g,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25%~30%。溶液过多,易造成种皮脱落,影响播种和出苗。钼酸铵要用热水溶解。②浸种。不适宜用于花生、大豆等大粒种子,多适用于水稻、棉花、绿肥种子。一般用0.05%~0.10%的钼酸铵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③叶面喷施。用0.05%~0.10%钼酸铵水溶液,豆科作物在苗期至花前期喷施,蔬菜在苗期至初花期连续喷2~3次,每次用液量750~1 125kg/hm2,每次间隔5~7d。
4锰肥
常用锰肥为硫酸锰,主要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花生、果树等。可以基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①基施。用硫酸锰15~3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也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均匀,在播种时施于土中。基施硫酸锰肥效可持续1~2年。②叶面喷施。用0.05%~0.10%的硫酸锰水溶液,在作物的苗期、生长旺盛期或花前期喷施最为适宜,喷液量一般为750~1 125kg/hm2,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d。③拌种。每1kg种子用4~8g,按种子与肥液重量比10∶1将硫酸锰溶解,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即可播种。④浸种。用0.05%~0.10%的硫酸锰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种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
5铁肥
常用铁肥为硫酸亚铁,可以基施、喷施,多用于果树林木。①基施。用硫酸亚铁75~150kg/hm2,与有机肥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坑施或沟施于土壤中。②叶面喷施。硫酸亚铁喷施浓度为0.2%~0.5%。为提高肥效,可加尿素、柠檬酸、黄腐酸等。硫酸亚铁与尿素的浓度为0.3%~0.5%,在作物缺铁症状初期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d。
6铜肥
常用铜肥为硫酸铜,可以基施、喷施和作种肥。①基施。用硫酸铜10.5~15.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开沟施在播种行两侧,每隔3~4年施1次即可。②叶面喷施。将硫酸铜配成0.02%~0.20%的溶液,在作物苗期至开花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每次用肥液750~1 125kg/hm2。③拌种。每1kg种子拌硫酸铜1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均匀地喷在种子上,阴干即可播种。④浸种。取硫酸铜加水配成0.01%~0.05%的溶液,将种子放入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播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