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儒学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利用化学实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学科的优势就是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仅能揭示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更重要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兴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着“一切以实验为主”的原则。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为确保实验成功,课前坚持预做实验,书本上的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成功率低,我会积极的加以改进,让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正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因此学生不论是学习热情还是学习成绩都非常理想!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主要以实验为主。通过镁条燃烧前后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节课的成功后,有许多学生自愿报名,要担当班级的化学课代表,强烈要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每一节课之前争着帮老师拿实验仪器,甚至在每一节课之前有学生到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这都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起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听课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讲课速度,控制自己的音调高低,用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并且自己编一些顺口溜,既帮助学生记忆,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节课,在做完实验,分析完重要知识点以后,给学生归纳出顺口溜:“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既帮助学生记忆实验步骤和现象,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很有意思的。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仅有学习的兴趣我觉得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上课是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重要问题:
(1)化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怎么密切?
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污染一节内容时候,谈到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时。带着学生观察我们学习旁边的一个大型洗浴中心的锅炉烟筒的排烟情况;带着学生到马路上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候发生的现象;带着学生到化工厂附近闻气味、沿着化工厂的废水沟体会!通过此举,学习知道: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介绍每周的空气质量周报,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化学课的课堂上,我一直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课堂所有的演示实验,全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总结实验现象、自己动脑归纳实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课后不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只要回忆课堂上的实验,就能掌握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了!课后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第二天进行讨论。记得我在讲鲁教版《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节内容时候,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事先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支蜡烛,通过对蜡烛的观察、对蜡烛燃烧的观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有研究的价值。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外,坚持每节课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充当评委,做到人人参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四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四、坚持德育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一、利用化学实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学科的优势就是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仅能揭示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更重要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兴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着“一切以实验为主”的原则。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为确保实验成功,课前坚持预做实验,书本上的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成功率低,我会积极的加以改进,让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正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因此学生不论是学习热情还是学习成绩都非常理想!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主要以实验为主。通过镁条燃烧前后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节课的成功后,有许多学生自愿报名,要担当班级的化学课代表,强烈要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每一节课之前争着帮老师拿实验仪器,甚至在每一节课之前有学生到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这都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起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听课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讲课速度,控制自己的音调高低,用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并且自己编一些顺口溜,既帮助学生记忆,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节课,在做完实验,分析完重要知识点以后,给学生归纳出顺口溜:“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既帮助学生记忆实验步骤和现象,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很有意思的。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仅有学习的兴趣我觉得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上课是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重要问题:
(1)化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怎么密切?
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污染一节内容时候,谈到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时。带着学生观察我们学习旁边的一个大型洗浴中心的锅炉烟筒的排烟情况;带着学生到马路上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候发生的现象;带着学生到化工厂附近闻气味、沿着化工厂的废水沟体会!通过此举,学习知道: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介绍每周的空气质量周报,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化学课的课堂上,我一直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课堂所有的演示实验,全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总结实验现象、自己动脑归纳实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课后不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只要回忆课堂上的实验,就能掌握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了!课后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第二天进行讨论。记得我在讲鲁教版《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节内容时候,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事先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支蜡烛,通过对蜡烛的观察、对蜡烛燃烧的观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有研究的价值。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外,坚持每节课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充当评委,做到人人参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四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四、坚持德育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儒家 黄酒 绍兴 文化习俗
自古以来,以孔孟之学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就被看做是我国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儒家的各种学说更是被推崇为治国安邦的基本观点。所以,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酒文化。
儒家文化讲究“德”字,酒文化中也少不了“酒品”和“酒德”。从字面上就可知,酒品酒德是说饮酒者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不能像历史上的夏朝亡国的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除此之外,儒家所推崇的酒德也体现在《尚书》和《诗经》中,这就是“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实际上儒家没有建立反对饮酒的立场,相反,也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而且,儒家在饮酒时候很注重正确饮酒,也就是饮酒时该有的德行。
在远古时代,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饮酒早就成为一种大家应当遵守的礼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饮酒礼节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变得越来越繁琐,且随场合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不一定要恪守既成的饮酒礼节,但在某些必要场合,要注意饮酒的分寸。明代文人袁宏道就曾写下传诵千古的名文《觞政》,其灵感就是来自于一次看到酒徒不遵守酒礼,有失酒德。这篇文章既是对行饮酒令之人写的,也是对一般饮酒人写的。
众所周知,黄酒位列大酒种之一,发源于中国,且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儒家学说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宣扬以清淡无为为中心的中庸之道;而黄酒正恰恰性温且厚重。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之道不仅是以和为贵讲究和谐的伦理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一种方式。黄酒同样也以“温和”著称,恰恰与儒家学说互相融合。黄酒本身集甜酸苦、新鲜涩于一体,六种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稍稍偏向其中任何一种口味,都会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黄酒的这种“中和”确是其他酒种所没有的。白酒辛辣,不够温和;啤酒带苦,缺乏厚重;而西欧最为推崇的葡萄酒又偏向酸涩。唯独黄酒口味刚好,深得人们青睐,好似我们推崇的“中庸”之道一般温润,甚至被誉为国粹。
说到儒家的中心思想,非“仁”莫属,仁是儒家学说的最中心范畴和道德准则。孟子常常以“仁义”为重。“仁”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尊重和关怀。黄酒,作为一个传统酒种,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既可以成为善的指引,也可以助长恶的发展。所以在饮酒的度上来说,我们要正确把握。酒德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使人解乏,消除疲劳;二是可以用于强身健体;三是可以成就礼数。黄酒有着表达爱心释放情感的作用,这就与儒家主张仁义的思想不谋而合。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诗词,可见酒的确是表达情感、增进友情的一种催化剂。陆游也曾经写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名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借酒寄情的诗词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而这些约定俗成的酒礼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规范,深入道德、制度、习俗等各个方面,渐渐形成了酒文化。
子曰“己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厚老实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的表现,且忠孝是仁义的基础,这个“孝”,不仅体现为尊重父母和长辈,更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儒家的忠孝之学正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黄酒既以“温润”受大家称道,其酒俗一直以“尊老爱幼,朴实厚道”为主,这又与儒家学说所推崇的“忠孝”精神相承一脉。这从黄酒的发源地就可轻易看出。绍兴黄酒远近闻名,当地酿酒人薪火相传,不仅传酒也传酒之道。
儒家学者有着积极进取的顽强意志和观念,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勇夺中原大地后置酒文台,大加庆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学派认为应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方针,应当有献身国家与人民的精神和百折不屈的进取思想。这一点从黄酒中也可看出,且借黄酒得以升华。谈到近代,女英雄秋瑾一句“吾辈爱自由,勉强自由一杯酒”,正可谓把自己的赤胆忠心表露无迹。当时在绍兴有很多像徐渭一样胸怀大志的文人进入官府当师爷,他们有勇有谋,刚柔并济,处事方圆。就如黄酒所具有的温和性质一般,既不会硬去以石击卵,也不会趋炎附势。
绍兴文人身上具有的美德与胸襟完完全全在黄酒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清代文人袁枚就曾在《随园食单》中写过:“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枚这样一个比喻,不仅大加赞赏了绍兴黄酒,更加总结了黄酒之魂。这也充分道出了黄酒与儒家学派之间的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 田明扬.酒史与酒诗[M].长春树书坊,1984.
[2] 杜金鹏.中国古代酒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3] 张远芬.中国酒典[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 袁立泽.饮酒史话[M].台湾:国家出版社,2003.
[5] 王春瑜.明朝酒文化[M].台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
[6] 沈汉,朱自清.中国茶酒文化史[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
[7] 万伟成,丁玉玲.中华酒经[M].天津:百化文艺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120-02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企业,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课程建设更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将企业文化主动融入高职教学全过程,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具体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企业、认知社会,结合自身目标和条件,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课程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坚持“以生为本”,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民生问题,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要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利用校企结合的潜在优势,融入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创新高职德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更是高职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第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教学,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方向。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岗位型人才为己任。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和信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精神、价值观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目前的课程教学,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和行为约束,不善于回答学生应关注生存问题而产生的各种迷惑和疑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我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很大影响,他们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壮大,也关注自己的成长、成才。所以,对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向企业延伸,围绕企业文化的营造和提升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行业的,作为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则成为企业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企业的要求,将企业精神进一步具体化,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跟企业所倡导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结合起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着力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顺应企业发展,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现在企业选择人才,不仅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即更看重学生个人基本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理解和认识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职业意识,团队协作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品质等。
二、 目前高职教学融入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界,对校企合作各地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比较多,专业方面的课程合作比较少。目前的校企合作多数是由学校或者职能部门与一些骨干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界定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而系部尤其是专业层面的比较少,特别是实质性的项目更为少见。
第二,校外教育就业层面的合作比较多,科技攻关、社会服务层面的课程比较少。也就是说,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或优先提供就业机会,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而真正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的比较少,双方有机结合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的更少。
第三,学校提供的服务比较多,企业主动提供的服务比较少。目前的校企合作多半是学校出于评估考核,为学生就业等需求,主动找企业合作的多,学校有求企业的比较多,而真正互通有无、有机结合、合作共赢的比较少,甚至有些是老师或领导的情面简单的协议合作,这些都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严重不符。
上述各种迹象表明,目前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还处于缺失状态,而学生很希望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将企业文化完全融入高职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也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建设问题,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过程。可以说课程建设和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反馈。主要表现在:学校应该参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和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系统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环节,将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一、日常教育,构建师生的弘儒之礼
班主任少不了和学生接触,更少不了对学生言行的敦促。但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强,逆反心理重,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如何把握分寸、掌握好度呢?这是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生受教育的等级束缚,让下层人民的子女也享受了受教育的权利。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应该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用统一的尺度对待学生,不能歧视差生而只重视优生,要尊重每个学生,给予他们以尊严。孔子的诲人不倦更是为后代的教师树立了一根标杆。无论怎样叛逆的孩子,如果感知到你不倦的教诲,你真诚的态度,他们也会报你以坦诚和听话。孔子的因材施教更给了我启迪,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教育。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儒家教育的理念启迪了我,让我处好了师生之道,增强了教学实践能力。
二、品读延伸,渗透处事的弘儒之道
(一)编写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结语
(一)明确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小学教育逐渐偏离了最根本的“育人”的教育目的,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逐渐明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教育,能够使学校和家长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成长也能够使教师们体会到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学校也会因为学生的成长而更加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二)帮助教师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征,但学校教育是教师面对多个学生的集体型教育,这使得课堂教学成为进行教育的主要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因此受限制,很多要求学生保持纪律的教学规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的开拓和创新。
(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以“礼”为基础,以“德”为主线,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养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里的违背校规行为明显少了,学生们在行为举止方面也更加得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增多显得更加和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就此建立起来。
二、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的方式
(一)从教育管理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的主要规则,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就必须先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入手。例如,学校可以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专门的“读经”“讲史”课程,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教师、学生都重视的必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对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采办加强管理,不准统一购买或变相发动学生购买教材,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本校小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从本校最为有利的课程资源出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编写出轻松易读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另外,学校还应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组和教师岗位的多样化安排,进行教师培训,使在校任职的每名教师,都能够胜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一个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例如,将班级作为单位,通过布置教室,适当地创设传统文化的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思想家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警句墨宝;在黑板报上开辟“今日传统文化”专栏,以“文学知识——传统文化展现”为主要的模式,每天更换传统文化宣传内容,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各科教师也应该重视在教学语言使用和教学内容导入方面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语言情境和学习情境,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和学生分享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也可以在美术和音乐教学内容导入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优美的古代音乐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浓厚,还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个人品行修养是指导个体发展的重点内容。展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就意味着德育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之一,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范本,因此,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是可行的。例如,以“三礼”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基本的仪态教育、仪表教育和礼仪教育,如礼貌用语、礼貌的肢体语言、发型、着装、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以及公德心、爱心、孝心等。“三礼”教育是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进行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细节行为的矫正效果最好,在德育教育日趋结构化的小学教育中,“三礼”教育的实施能够填补德育教育的漏洞,为学生的行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模板。
三、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教师作为教学责任人自身的素质提高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因而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的主力——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们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二)采用渗透式教育方式而不是强制学习众多的国学典籍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很好的学习教材,因此很多学校以“读经”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方式,久而久之,读经教育必然会陷入“课堂教育”的怪圈,一遍遍的朗读和背诵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使学生心生厌烦。因此,即便是学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经史教育课程,也不该采用强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而是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式的教育。
(三)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衣食住行方面的行为礼仪,也有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修养,无论是艺术文化方面,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做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主线。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重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不单单从学生的德育教育或者文化教育角度进行渗透,而是应该进行全面的渗透性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关键词:英语文化导入英语教学
引言
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演变、发展都和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其语音、句法、语义以及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运用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散布于语言系统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甚至制约着语言的结构、修辞、交际模式等。在外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对加深学生对外语的领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把外语教学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很难甚至无法做到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
我们习惯于用东方文化背景去理解西方文化,尽管外形上非常相似,而由于貌合神离,常常形成难过的关口,所以抓住英汉区别,了解背景知识,应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教学已成为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各高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的大学生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但英语口笔头的交际能力却很差,说起话写起文章来往往词不达意,这里面原因很多,如过分重视语言的输入积累而忽视了输出创造,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但教学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不够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英语老师只热衷于给学生讲授语言点,缺乏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传授和解释语言知识的能力,殊不知正是那此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构成了我们“语言的底座”(Sapir,Edward.1972.LanguageDefined),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效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要正确使用一种语言必须具备两类知识,一类是有关该语言本身的结构体系方面的知识,也即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的实际知识;一类是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的实际知识,包括各种“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交际知识、交际规则,这两类知识的融合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对母语和外语都是如此。学生只有在熟知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之后,才能更加自如和准确的使用英语,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大学英语》精读的编写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融知识性、利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课文的词汇解释简明扼要,练习安排合理有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际能力,这是这套教材的特点和优点。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首先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伦理道德、生活习惯、等影响、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些宏观因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必要,因为他们不象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语言材料,和外教交流的时间相对也少。所以在课时最多的精读课教学中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大学英语》精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科技、人物、风俗、生活等很多方面,但由于篇幅的原因,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只能是略有涉猎,课后的注释也不可能详尽,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些更直观、更丰富、更有趣的文化信息。比如第一册有两个单元都是描写发生在圣诞节期间的故事Unit5:AMiserable,MerryChristmas;Unit7:TheSampler,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圣诞节的起源、它的庆祝方式、它在西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而导入课文教学。
2对英语习语的讨论
习语是指在意义和结构两方面都相对稳定的词组和句子,包括谚语、格言、固定表达法等。习语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尽管英汉语言中部分习语很相近,如“toburnone’sboat”和“破釜沉舟”,如“wallshaveears”和“隔墙有耳”,还有一些英语中的习语已成为汉语习语的一部分,但大多数英语习语在汉语中是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补充一些解释和说明,比如介绍它们的起源,和汉语习语进行比较,引入相关的习语,等等,这样学生既获得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大学英语》精读中出现的习语都很常见且具有代表性,在课堂上花一些时间进行讨论是很必要的,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Thiswasthelaststraw,Iwasveryyoung:theprospectofworkingunderawomanconstitutedtheultimateindignity.(Book2.Unit4:MyFirstJob.Line43-44)
这句习语取自“It’sthelaststrawthatbreaksthecamel’sback”,意为“再也不能忍受”,教师可在课文后面注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它的用法。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要求来看,文化导入对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是一种有机的补充和促进,不会冲淡对语言基本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既要注重对具体的文化点的解释,又要考虑到宏观的文化背景,还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跨文化意识,要对中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研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可能到英语国家去亲身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所以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悟力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英语文化导入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涉猎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书籍报刊并指导他们进行阅读。总之,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旦坚持下去,学生都会受益匪浅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输入 英语教学 差异 途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和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为企业所看好。而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功利思想较为严重,一味追求英语证书,忽视了语言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以及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以旅游、商务或外事文秘等为谋职方向,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只强调英语语言结构,而忽视语言的背景文化和相关知识的输入,势必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文化的载体,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语言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成相互交际而使用。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本文主要是谈人们在说英语时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正如River所说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Kramsch认为文化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英语教学必须与社会相适应。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王佐良先生所指出的:“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在使用上自然地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对待表扬,中国人与西方人有显著的不同,一位英美人士夸你:“Your picture is very good.”中国人一定会说:“No,it’s just so so.”这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难道你是一个判断力低下的人吗?反之夸奖一位西方人:“You speak Chinese very well.”他则会勇于表现自我“Thank you.”或“I’m glad to hear that.”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
1.听说技能的影响
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再构建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势必影响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同样,说的能力不仅仅是语音、语调的问题,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甚至误解。如:到别人家串门或作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起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2.阅读技能的影响
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语言水平的问题,文化背景知识也十分重要。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及其他专业知识共同作用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会对语言学习者产生消极的影响。如:safe from Boreas and bluecoats,seemed to Soapy the essence of things desirable.(O.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不受北风的侵袭和警察的干扰,似乎成了苏比所有心愿的精髓。Boreas在希腊神话中是北风之神,bluecoat指警察,因为警察身穿蓝色制服。
3.翻译技能的影响
翻译同样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赵元任先生说:“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实践中即使是简单的词语也不可背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民族风俗随意处理。如:as thick as thieves亲密无间,又如:He saw himself,in a smart suit,bowed into the opulent suites of Ritzes.(他发现自己身着漂亮的礼服,被恭恭敬敬地引进像里兹饭店一样豪华旅馆的客房里下榻。)“里兹饭店”在欧美国家家喻户晓,以奢华著称,后来成为豪华宾馆的代名词。
四、文化输入的途径
1.创设语言文化环境
教师要重视环境的设计,多收集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文化典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只有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越了解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语言国家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英语学习也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
2.渗透文化学习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就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随文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中“colour”系列单词时,教师可列举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也可以补充一些有趣的习语如:White怀特(白色)、Brown布朗(棕色)、the White house(白宫)、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等。另外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根据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3.在生活中注意英美文化的渗透和吸收
学习和掌握英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利用课外时间,正确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杂志,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语言国家文化的欲望,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地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学生才能一点一点地感受到culture shock,才能逐渐运用所学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合理的交际。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 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关键词]优化课堂 优化教学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处理好相关因素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
1.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语文教学是否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真正作到发挥主导作用,在备课中就必须坚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从而体现教师所具有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志在于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创造强烈的诱因,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重要,如两人对话、猜谜、游戏等。在课堂活动中应该让各类学生都能参与,并且乐于参与,通过相互间的语言交流和合作,锻炼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学到了活的语言知识。尤其是要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语言实践,获得成功的经验,逐步树立起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像这样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一直在教师的认识“加工”塑造中,同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始终是积极主动处于认识发展的主体地位。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小学语文课的每一教学内容从认识的整体上来看,都有其相对的主要和次要内容,教师要想在教学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知识的主线,把握教学关键,挖掘教材本身的智力因素,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精心设计,认真选取,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4.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方法。大纲指出,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为了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展开联想,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气氛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由易到难、难易适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到所讲的内容,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掌握。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1.铺垫复习。铺垫复习是教师帮助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路搭桥工作。通过复习,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智能准备。复习是讲授新知识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简单的回顾可以承前启后,使知识点上下衔接,浑然一体,自然过度。在铺垫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等方法
2.引入新课。在复习铺垫中,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往知识的生长点上,教师要提出带有启发性、思维性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是全新、难又不是太难,激发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始终如一种积极的状态。
3.探索新知。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情况和教材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全体学生设入解决问题的探索之中。在学生思考之时,教师可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外向引导,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巩固练习。课堂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方法。在弄清小学语文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加强每个学生的听读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听写、朗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5.课堂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将一节课的内容整理归纳,强调重点以及注意问题,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为学习形成知识网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因素; 教学重点
一、前言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增强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敏感性,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用各种手段、方法将目的语言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取得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1. 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意义上, 而忽略了词汇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如果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往往会造成理解上或用词上的错误,甚至导致交际上的失败。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入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习文化。例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汇反映了英美人的个人独立意识,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在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中它是一个褒义词,和民主、平等、人权相对等。但在国内很多人把“Individualism”作为一个贬义词把它译成“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是我们所崇尚的集体主义的绝对对立面。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的特有心理,也让他们成功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导入有文化背景的习语或典故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例如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在英美国家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智慧的象征。然而,在中国有些人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就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四单元《Experiences in Exile》文章中有这么一个句子:“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 my mother tells us.” 其中包含了一个典故“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 相传在西方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可以左脚先着地,认为这样往往是不吉利的。后来“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就引申为“一个不吉利的开端把事情弄糟了”。文章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或做事顺利,才告诉他们要“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教师讲解这个典故的来历,学生便能真实理解作者的意图。
3.结合社会历史政治背景进行教学
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是文化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的《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对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晚宴等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中有两篇涉及枪支的文章,对美国枪支管理政策的介绍和枪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4.指导学生课外的文化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接触交谈。例如有的影片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从中悟出人生哲理。影片《阿甘正传》里,无论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后说:“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 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这是阿甘对命运的思索。人的命运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还是像羽毛那样漂浮不定,或许两者兼有,或许两者同时发生。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三、文化教育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需要同等重视
目的语文化教育应重视比较异同。母语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中占据主导,学习目的语文化要通过内在认知体系的转化才能完成。比较异同能够让这一过程更加顺利,并带来更加透彻的理解。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倘若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者的失败,而且是教育者的失败。
2.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批判性眼光并信守道德准则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对任何目的语文化都能做到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进行批判性学习。教师需要通过“授人以鱼”最终“授人以渔”。教师自身须秉持正确的文化教育原则,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科学的文化观。
四、结语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必须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情境融合、阅读分析、写作练习、培养文化意识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文化教学。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洋池.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6.
[2]肖淑云.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7.
关键词:小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作为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其发展至今已拥有着深厚的底蕴。历经了上千年历史熏陶的数学文化,有着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它含蓄、优美而又神秘,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揭开层层似烟似雾的轻纱,透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发现其内里的本质。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有许多教师,尤其是年龄稍长的上一代数学教师,仍在采用陈旧的“填鸭式”教学,单纯的将课本知识“原滋原味”的讲解给学生,而关于数学文化而言,有些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功底就不够深厚,对于数学文化也一知半解,完全不能够在教学中利用数学文化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数学文化是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将数学文化摒除在数学教学之外,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应国家新课改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及修养,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必不可少。数学文化的深入课堂,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何呢?首先从数学文化的定义来说:狭义的数学文化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指除狭义的数学文化内涵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的知识的一种综合性文化。了解相关的数学文化就对相关阶段的数学历史、数学故事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都有了一定的涉猎,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数学文化是数学科学的基础,想要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势必要了解数学发展的渊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的数学只是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枯燥,而小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深奥的数学知识很难透彻的理解,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状,对于各种数学公式定义及解法知识单纯的死记硬背,对于这些公式定义的来源极少有人了解,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兴趣是引导学习最好的老师。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不如语文的生动,英语的新奇,自然科学的趣味,相反还有一点枯燥。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思维强的一门学术性科学,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如果没有产生数学兴趣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过于艰涩难懂的数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增加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各种数学小故事与小游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建立数学兴趣,培养数学兴趣,为将来更加深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我国目前数学文化渗透的现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对于新课改要求的实施各地区实行水平参差不齐,体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当然在这里说的并不是教师的数量,就目前而言教师的数量还是客观的,这里的师资力量是指掌握新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文化掌握具有一定的高度的优秀教师,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师大多数才有的是“继承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老的数学教师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采用自己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其次,学校领导对于数学文化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将数学学文化教育问题写入教案,执教教师没有重视数学文化渗透的问题;另外,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些数学教师为了完成课时要求,对于数学文化教育忽略或者只是象征性的讲解一部份,这些方面都严重的阻碍了数学文化与数额学课堂的融合。
三、 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 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产生数学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的,知识仍旧来源于生活。数学产生的初始,是为了生活计数,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记录时间与食物数量的结绳记事,后来为了方便用绳子将珠子串起来形成了最早的珠算,在后来的阿拉伯数字的产生。数学就是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现中而形成的。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摈除一切以教科书为主的理念,要教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发现萦绕在身边的数学知识,例如:加法运算,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让学生放学后观察身边有什么东西相加的十,比如校门口的榕树有几棵,枫树有几棵,那么他们一共有几棵;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说出身边的各种三角形及其特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传授了课堂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在回答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心理自信能力的培养。
(二) 将数学历史纳入课堂,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
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数学从产生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从小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点来看,故事性教学的效率较高,原因在于故事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故事中的知识接受能力较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数学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倒相关的数学知识上来,然后通过讲故事,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课堂知识,在教学中,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利用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利用浮力测量皇冠体积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浮力的运用等。
(三) 丰富数学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手段之一,利用知识竞赛或者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欢笑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数学文化以及数学知识告诉学生,并让学生回家后扩充知识,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获胜的同学可以给与小红花或者铅笔、橡皮擦等作为奖励,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更加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四、结语
数学文化是及数学知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数学文化是千百年来历史沉淀的精华,传承和发扬数学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数学文化充分的渗透入数学课堂中,让孩子体会数学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探索数学发展,推动数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渗透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1,(3):86-87.
[2]刘丽霞.在数学文化中提升数学课堂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3):61-61.[3]王江涛.渗透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3,(5):140-140.
[4]谢章海.数学课堂别忘了数学文化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2,(32):12-1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主体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指的是其中的积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礼治精神。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的文化要素,推进特色大学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开展专业与梦想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的新内涵,具体研究如下。
一、勇于开拓专业领域中的文化新内涵
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文化内涵并与课外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所学专业,开展旅游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研究,从而促进学科教学,丰富大学生文化底蕴。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专业学生学习中
如今旅游增温不下,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只有以文化为底蕴,旅游业才能有档次、有品位,常胜不衰。唐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王维、元稹、高适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中国古典诗词范围广博,涉猎从自然到人文的风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唐诗,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记述自然风光、名川胜迹、人文建筑、服装服饰、风土人情、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节日庆典、传统习俗包罗万象,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产,如能有针对性地应用到旅游专业学科教学中,则可为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从边塞诗中了解我国古时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了解丝路上的主要城镇、朔漠风光、异域风情和异域文化。借助唐诗对黄河流域的叙述,了解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繁华古都。从对长江流域的叙述角度出发看唐诗,看春江花月、烟雨楼台和文人雅士的江南特色。通过收看《舌尖上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以及阅读董桥的散文如《乡愁的理念》等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将知识和理念、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
(二)将饮食文化融入专业课学习中
中国自古以来重自然,爱生命,追求和谐,饮食活动注重情趣,烹饪讲究技巧的施展、饮食器具的挑选、菜点的安排,注重审美情趣。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点。如风味多,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四季有别,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讲究美,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的命名,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等来命名。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花鸡、鸿门宴等;食医结合,药膳同源等。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人文情怀,不管是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团团围坐,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分担朋友内心的痛苦。此外像孔府宴、满汉全席,席中还有诗歌答奉、百戏歌舞、投壶行令,文采斐然。其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珍馐菜肴达三百多种,它拥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二、寻找区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构建特色大学文化
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深入社会实践,结合城市承办的各种博览会、文艺演出、体育盛会等形式,开展寻找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活动。以吉林省农博会为例,开展专业与区域文化融合研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体现吉林省民俗文化特点。吉林省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人居多,是世界公认的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农博会展览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将梦想与景观设计的实践融为一体,突出区域民俗文化的特点,如汉族传统民居――土坯房子篱笆寨;满族传统民居――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朝鲜族传统民居――立柱支撑、纵横梁木、进门就是炕。“地窨子”“马架子”“闯关东”时的民居。现代生活方式替代了传统民俗,但是我们不该让当代大学生忘记优良精致的民俗文化。
三、开展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企业文化研究实践活动
企业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结合大学所开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企业文化,丰富所学专业的文化底蕴。如一汽大众企业文化研究、北京同仁堂的企业文化研究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求职就业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同仁堂有着335年悠久历史,三百多年来,同仁堂人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严格遵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经营中坚持“德、诚、信”的优良传统,确保同仁堂招牌的熠熠生辉。改革开放以后,同仁堂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观、义利观、质量观、激励观,发展观、人本观,将企业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中。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比较;文化词汇教学法
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自身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也要因人而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在诸多的问题当中,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词汇教学时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呼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念的改变
作为语言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应该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者都看到了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数量的庞大、系统的复杂和用法上的交叉,导致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又普遍认为它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又牢固地记住词语、准确掌握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研究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人群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使更多的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效地学习汉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外界变化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也是一种语言中最能够反映其文化特征的一个因素,注意到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异对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
二、从隔离到融合,形成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法
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或者简单的增加文化课的比重,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在词汇教学上的困境,我们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从词汇与文化隔离到词汇与文化相融合
过去,学者多注意到对汉语的实际有用性的探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精读、阅读、听力、写作等课程,词汇教学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单独开课。这样让词语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学会词语的用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学生可以较快记住某个词汇并掌握课本示例中给出的用法。但问题是学生对记住的词只是掌握了读音和最浅显、最基本的含义,一旦语境有变化或某个语素被替换,这个词就又成了陌生的新词,在交流时往往存在词语的误用。
经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大多数课堂上在讲授新词汇时所进行的词汇释义只是就词论词,并没有达到词义内涵的高度。因此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课程,力求通过文化的普及来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社会的变迁、习俗的传承都会在文化中得到体现,固态的、凝滞的文化是死的文化,是对语言学习没有帮助的,只有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活力,如果把文化和词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无疑是拿死的文化进行教条式的灌输,对词汇学习、语言学习是无益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迫切的要求。从语言与词汇、文化与词汇的关系来看,过去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不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把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词汇发展和使用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动态的词汇使文化更好、更迅速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改变词汇与文化割裂的局面,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利用文化导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使词汇与文化相融合,彼此促进、彼此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的因素,形成独特的文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意识到教学思路的转变之后,更重要在于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设计词汇教学新方法。既然把词汇融合如其他课程和单独开设文化课对词汇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把词汇课与文化课融合,即把那些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容易被学习者误解误用的文化词汇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结合具体词语,向学习者传授其文化根源,利用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内部的文化因素,彻底掌握这些文化词汇的使用方法。
所谓汉语文化词汇,就是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反应汉民族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特征的词汇。它包括如四合院、旗袍、重阳节等汉语知识文化类词汇和如汉语称呼、寒暄语等汉语交际文化词汇,以及如颜色词、动植物词汇象征意义等汉语心理文化词汇。
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以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词汇表层意义的传授,而新的文化词汇教学应该是独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针对这个目标,编写合适的教材,在教材中不是要把所有汉语词汇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都一一列举,而是有选择地择取具备强烈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生母语国家文化具有极大差别的词语为例,比如汉语中的龙文化、红色文化和称谓文化等进行重点讲授。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比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词汇课中,可以先分析文化间的共同之处,唤起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较快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防止因民族差异引起的文化反感。在两种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展示差异之处,借助具体词语进行分析,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者可以辅以各种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片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模拟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这个词语,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即内容适度、教材适度、知识量适度和文化含量适度。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包含的文化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涉及文化的词汇都要讲,必须有所选择,要对其他课程的内容理解有帮助和对语言使用有益处的;所选取的词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词语不应该在讲授的范围之内;所教授的词汇及其文化含义并不是越多越好,文化的传授应该是输入积极地正面信息,与时代精神和事物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摒弃。
三、利用文化词汇教学法,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