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外比较文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Claire Kramsch 在《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理解目的语文化需要与自己的母语文化相比较……以跨文化为导向的文化教学不仅是信息传递,它还包括对目的语文化及母语文化的深思。”由此可见,交际本身既有外国文化的参与,又需要母语文化的参与,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是花在学习中国文化典籍和提升母语素养的时间精力就远远不够。这样造成的局面就是很多外语学习者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却不知端午节的来历和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甚至有学生在翻译“Milky Way”时翻译为“牛奶路”而非“银河”。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把这钟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二、 非英语专业母语文化知识的调查
笔者于2014年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计807人,来自10个不同的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统计学、生医工、工程力学、教育、计算机、历史、文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使用了陆魁秋先生设计中国文化常识问卷, 其问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交际规范以及民族和信仰诸多方面, 共30小题,每题100分, 满分为3000分。接受调查的807名学生中,其中5人放弃,共收集802份问卷,人均总分为895分(大约相当于百分制的30分)。调查的结果反映出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现象严重。
三、 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点教授外国文化知识,这样致使学生在课外花大量时间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使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冷落。在笔者所教的2014级四个专业的学院中,开设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课时只51节,共计3学分,占其选修总课时的(705课时)的7%,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可以看出,母语文化根本没有课时的保证,因此学生如果自己不能在课外自觉学习中国文化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
其次,从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 中国文化的课文篇章甚少。而以英语国家为背景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几乎比比皆是。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英语学习者即使主观的想通过教材来弥补母语文化的缺憾,但是客观情况却不允许。
再次,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语人”,首先需要英语教师成为真正意义的“双语人”。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师资队伍来说,除了具备好的性格和良好的基本功,广博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外,过硬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还需加强。
最后,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薄弱。外语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其中母语文化在实现“社会文化能力”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文化能力又包含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整合与积淀能力。在语言能力层面,如果一个人母语学不好,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在语用能力层面,同样要求对母语文化的理解;而评价能力又是建立在分别对母语和目的语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者需要通过本人对于语言承载的文化在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内化,最终积淀成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
关键词: 语料库 中外护理学 论文标题
1.引言
学术期刊论文是研究者们获取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个能恰当并且准确反映出作者的真实表达意图的标题十分必要,它通常是吸引读者停下脚步潜心阅读的前提条件。好的标题能加速读者的搜索定位时间,它在、阅读和收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学者们在汲取国外期刊的研究精华的同时,也将各自的发现用英文展现出来,期待传播得更广。但由于二语的缘故,会出现语法错误、结构不当、用语口语化等问题。很多论文的英文标题就是中文题目的直接翻译。科学论文具有独特的写作体裁,其标题作为论文的缩影,更需要注意遵循它的写作范式,而不能简单地直译。选取中外护理学论文的英文标题建立专门用途语料库,比较分析标题的结构和话语功能,以期在英文标题的撰写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论文标题的研究综述
从事语篇体裁分析的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学术论文的摘要、引言、结论等部分都做过详尽的比较分析,其中论文的标题也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拿不同学科的论文标题进行比较,分析集中在标题的长度、标题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Haggan 区分了文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的论文题目,他总结了标题的三种基本结构:完整句子结构、复合句结构及占大部分的名词性短语结构。Soler选取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综述论对比,发现完整句子结构的标题最能体现生物科学学术论文的特性。Wang和Bai做的医学类论文的研究表明名词性短语结构的标题所占比重最大。庞继贤和陈B对比分析了中外应用语言学标题结构差异,提议国内论文作者少使用“研究”“初探”等词,并深入探究作者的拟题策略所隐含的社会文化依据。有关医学类的标题研究还有张晓枚等利用语料库分析中医药类论文标题中介词的分布特点及用法。而护理学的论文标题研究相对很少。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入手,期望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展现护理学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
3.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至2016年间发表的护理学权威期刊的论文标题建立两个语料库:一个是国外期刊标题语料库(IJT),来源于Oncology Nursing Forum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共99条,形符数为1264;另一个是国内期刊标题语料库(CJT),来源于《护理学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共90条,形符数为1349。利用AntConc软件比较两个语料库的高频词汇,同时细分标题的结构特点,分析该特点的语用功能。
4.研究结果
4.1标题的高频词汇
使用语料库工具的词表功能分别显示两个语料库的词表,发现IJT的高频实词和CJT的有差异,见表1(因两个语料库大小很接近,就没有列出词频比率)。
表1 IJT和CJT的标题高频实词词频比较
表1中仅仅列出排名前六的高频实词。在IJT中,词频最高的是cancer,查看它的索引会发现这些标题都体现出一个主题,那就是癌症,这说明IJT收录的这些期刊对癌症关注度很高。而在CJT中,排名第一的是patients,表明这些文章的出发点是病人本身而不是疾病。另外,analysis在CJT中使用频率较高,反映出此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比如meta分析。而在IJT中,analysis出现的概率很少,只有两次。这个发现同庞继贤、陈B的研究有重合的地方,即不要过多使用“分析”之类的词语。
4.2标题的结构类型
参照Haggan和Soler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标题结构划分为名词短语结构、复合型结构和完整句子结构。名词短语结构又可细分为:
4.2.1一个名词短语,如Center of Excellence to Build Nursing Scholarship and Improve Health Care in Italy.
4.2.2多个名词短语,如The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workplace violence against nurses in Harbin.
4.2.3分词短语,如Using Photovoice to Explore Nigerian Immigrants,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复合型结构是指通过冒号或破折号连接主标题和副标题,如Moral Distress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Report of an Institution-Wide Survey。完整句子结构出现频率较少,如Narrative education cultivates car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表2从整体上显示CJT和IJT标题类别所占的比重。
表2 CJT和IJT标题别
从表2可以发现CJT和IJT的标题都是以名词短语结构为最多,其次是复合型结构,完整句子结构最少。这和Haggan的结论部分一致,即标题结构由名词短语构成的比例最高。相对于IJT来说,CJT标题结构呈现出更明显的对名词短语结构的偏好,所占比例超过90%。而两个语料库都体现了完整句子结构标题出现概率很小,仅有一例。这说明不管是国内期刊还是国外期刊都很少使用句子作为标题。表3将名词短语结构标题进一步细化,分成一个名词短语结构(NP),多个名词短语结构(nNP)和分词短语结构(PaP)。
表3 CJT和IJT标题中名词短语结构类别
IJT的名词短语标题结构类别分布比较均衡,分别为一个名词短语结构(47.5%),多个名词短语结构(33.8%),分词短语结构(18.8%)。而CJT中超过半数是一个名词短语结构(68.7%),分词短语结构仅占2.4%,结构分布差异大。
4.3 标题的语用功能
从上述的语料库统计中发现大部分护理学标题采用的是名词短语结构。通过检索两个语料库的词表,可以找到这两个语料库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见表4。
表4 CJT和IJT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
综合两个语料库,出现频率最高的介词有and, of, in,the。介词and用于连接两个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Build Nursing Scholarship and Improve Health Care),of表示所属关系(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Family Nursing Knowledge Into Clinical Practice),in指示研究范围(in Italy,in the United States),the主要用于限定(the Relationship)。综合以上的高频词所体现的功能,可以发现期刊论文标题的话语功能有:体现研究对象,体现研究范围,体现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目的,体现研究问题,等等。
5.结语
通过对所收集的国内外护理期刊标题的语言和结构特点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国内护理期刊标题同国外一样,都是以名词短语结构为主,但存在结构形式较单一的问题:名词短语结构标题主要是单个名词短语加后置修饰语形式,分词短语结构较少;另外复合型结构标题也要少于国外期刊。这说明国内护理学论文英文标题的撰写和国外的主流习惯还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分析标题中的介词总结出标题的语用功能。标题能表明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是什么,非常清楚明了,这进一步说明标题的重要性及写好英文标题的必要性。
标题,作为学术论文的精髓,值得研究者们细细斟酌。本次研究仅仅是一个小型的初步探讨,存在语料不够多的问题,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希望本研究能够对研究者英文标题的撰写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Haggan,M. 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linguistics and science: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 N.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 riting titles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 R.& Allison,D.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2003.22: 365-385.
[5]Wang,Y.& Bai,Y.A corpus-based syntactic study of medical research article 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睿赵硕.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J].外语教学,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庞继贤,陈B.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 姜亚军.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历时研究[J].外语研究, 2010(3):36-39.
关键词:外语教育;传统文化;跨文化
在担任外语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一直在思考,高校外语院系是否存在着有别于社会外语培训机构的独特价值?诚然,在师资质量、教学环境、国际交流、研究氛围等方面,高校具有社会培训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大学扩招、家长与学生乃至社会都关注就业率的现实,使高校外语院系沦落为高级的、过渡性质的培训机构。大学生或者希望从这里获得通过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的秘笈,或者希望通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以顺利找到工作,或者希望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取得理想的雅思、托福等出国留学语言测试的高分。事实上,教育与培训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培训意味着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而教育则是通过教与学来达到扩增心智的目的。
在西方,大学被认为是西方或民族文化的守护者甚至是守门人。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承载传统文化、综合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又担当了什么角色呢?联系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发展,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面对西方文化拥有健康的心态
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固然存在着糟粕,但更多的则是让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结晶。众多的人口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大学》开篇讲了八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漱溟先生总结道,“在儒家的领导之下,两千年间,中国人养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增添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智慧、提高人格修养、奠定清明安和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为人之道,修身为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格物、致知”的同时不忘“诚意、正心、修身”,将来实现“平天下”的愿望,利用外语工具,充当中外交流使者。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字Cultura,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Edward B. Tylor)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其绵长的寿命中,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吸收多种文化,放射影响周边地区。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例如:墨家主张打破血统论和宿命论,只问是非曲直、贤愚勤惰;道家注重本体论与辩证法,“道法自然”,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三种轮回的思想;范缜发表《神灭论》批判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明代李贽著《藏书》68卷,公开反孔非儒,称《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世界,彼此交锋碰撞。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某一种思想,而是对不同文化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寻找自己的答案,从而找寻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这对外语院系的学生尤其重要,能够避免学生在深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时候对传统文明视而不见、走向全盘西化的误区。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高校培养跨文化优质人才
历史上,张元济先生曾评价洋务派设立的同文馆、广方言馆、船政学堂、水陆师学堂,一针见血地指出“泰西教育之法,莫不就其本国之民质、俗尚、教宗、政体以为之基础,各有其独立之道而不可以强同。一切教授规则皆受成于部。凡所损益,一以国民精神为主,故学成之辈,无不知爱其国、卫其种”,建议“勿标讲求西学之名”。京师大学堂则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方针,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培养体制下,学生力求精通母语和目的语,灵活应用语言,在不同语言间自由转换。老一代翻译界的大师,如傅雷、戈宝全、钱钟书、叶君健、朱生豪等人,他们学贯中西,外文精湛,国文功底深厚,其翻译作品不仅实现了“信、达”,还能达到“雅”的高度,久经时间考验。在外语院系遍地开花的今天,教育部对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持鼓励态度。以2000年《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大纲建议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在附录中推荐十几本关于中国文化的参考书目。学生只有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外文化,才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然而目前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缺失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讲授,这是巨大的损失。高校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具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还体现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上。目前我国高校外语院系开设了大量西方文化课程,例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专题等等。然而,在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母语文化的渗透。例如,我们的学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语讲述圣诞节的来历,却难以用英语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甚至有学生在被询问中国节日的细节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西方很多节日都是跟宗教历史有关的,我们很多节日是跟吃有关的。”这种想法竟然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同。诚然,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但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以伦理组织社会,又怎么是简单的“节日跟吃有关”能解释的?如果外语院系学生本人都不深入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怎么可能向其他人介绍中国文化呢?《20世纪的社会转型》作者阿兰·图雷纳提出,“现代性并不是一笔勾销往昔,而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往昔纳入到尽可能多的未来。”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国家维护文化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比以往更突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是很难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文化认同不是一个中性的活动,而是带有价值观选择的、有喜恶倾向的活动。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越来越注重运用文化力量来获取国家利益,为其战略目标服务。美国一直致力于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扩展到全球,用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最终实现全球霸权。面对这一现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应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先生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今,英语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3月公布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翻译著作大约有2.4万种,其中从英文翻译成其他文字的占60%,而美国的英语著作又占其中的80%;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用本民族文字写的作品,能够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语言出版的,只占这2.4万种翻译著作的5%。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在西方获得认同,往往需要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脱节。在中外双向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才能同世界其他民族分享中华文明的结晶,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贸易。然而,没有精通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走出去”战略只是纸上谈兵。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腐朽落后的被淘汰掉,精华的则被保留和发扬。无论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还是为了高校培养跨文化优秀人才、国家提高综合实力,在高校外语院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外语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高校能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张通往工作的门票;高校能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有文凭的工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分享几千年文明结晶,充当传统文化的守门人,恰恰应当是高校外语院系和社会语言培训机构的区别之一。
参考文献:
[1]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汪清松,查昌国,张国定.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张元济,著.教育救国论[M].侯且岸,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批评策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