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眼科学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卫生士官眼科学教学安排的局限性
目前,基层部队对卫生士官的职能定位还不太清晰,卫生士官多为全科学习,分科不细,从而造成从事专科的卫生士官较少,眼科等专科又属于较细的分科,专业知识分化度很高,造成普通卫生士官对眼科等专科知识重视不够;且卫生士官总体培训目标不明确,眼科学培训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存在普通理论课程偏多,实战和操作课偏少,职业教育特点不能实现,部队对岗位专业人才需求还不能满足。就如我校目前卫生士官的眼科学教学课程为4课时,传统讲的是常见的白内障,黄斑变性和屈光不正等常见眼科疾病,但卫生士官在基层部队所常遇到的疾病如结膜炎和干眼症,以及战场眼科学急救的内容涉猎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卫生士官教学模式的滞后性
职能教育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部分专业教员对卫生士官所需的任职教育内涵认识不够,不能用任职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行为;知识结构更新较慢,仅满足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军事知识和与军事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了解偏少;实践和战场教学能力欠缺,较多类同普通高校医学的教学模式。另外,有些培训机构存在教员更新流动过快,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造成教员培养、教学研究、方法探讨、经验总结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员的教学准备、授课质量和课后辅导等方面,未完全实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管理与科研质量的提高。
1.3卫生士官基础水平的参差性
受训预选卫生士官大多没有卫生方面的从业经历且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目前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实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有不小的困难。有的经过一定的医学培训,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基础;有的来自其他工作岗位,没有任何医学知识;有的具有大学学历,有的仅有初高中文化,文化和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势必影响教员对授课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另外,也存在一些学员学习专科的主动性不足、怕难怕学等现象,给教学管理带来相当的难度。
2卫生士官眼科教学的改革
针对上述的这些眼科学教学问题,我教研室在实施了5年卫生士官眼科学教学后进行了教学总结和思考,根据卫生士官人才培养方案,准备在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2.1突出眼科学急救内容
战场急救是基层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广大官兵战场自救互救的基本手段。眼科战场急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引起高度重视。战场急救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卫生士官身处战场急救一线,对于眼科急救知识的掌握及面临急、重症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由于课时限制,教学改革的内容选择非常重要,选择范围过广,卫生士官一时接受不了,反而不能达到教学目的;选一般的常见疾病,遇到常见战场的急症疾病处理不了,不符合卫生士官的职能教学需求。所以笔者通过与有经验的教员及卫生士官学员一起经过讨论,最后建议就眼异物、眼化学伤、眼球破裂及眼睑裂伤四种眼科急症进行教学,考虑通过解剖生理、疾病发生发展及急救诊治三步来培养教育学员。
2.2调整课堂眼科学急症教学方法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卫生士官学员来校学习前多半未参加过卫生队工作,对临床疾病认识较少,对眼科急症和急救方法知之甚少。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PPT和视频相结合,与卫生士官学员充分互动,进行受伤士官和军医角色扮演小品等,把眼科的急症形象而立体地展现在学员面前。同时焕发起学员求知若渴的学习动力,并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掌握急救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眼化学伤时,可以用一个酸烧伤的小品引出授课内容,通过对如何判断酸碱烧伤及急救处理的讨论把眼化学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展现在学员面前,生动形象,便于掌握。
2.3增加眼科学急救模拟操作练习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有以下几点好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我认真研究课上所需实验器材,做出一个制作实验器材所需材料清单,拟定制作实验器材的合理步骤,用于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课上,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反复研究实验器材的制作。在沟通交流中,趁机对学生做制作指导。把制作器材安排为当天的家庭作业,为第二天的实验课做准备。在同学们对制作器材的好奇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习《日晷》一课,要求大家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我指导学生完成材料清单、制作步骤后,安排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同学们都很好奇,都很有兴趣。
第二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己制作的日晷来了,还互相讨论着日晷的作用。我一看,他们制作的日晷精美极了,大小不一。包括制作的材料,刻度线的划分,晷针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我夸奖了同学们后,同学们就缠着我问制作这个日晷起什么作用,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就给学生仔细地讲解了日晷的作用以及日晷的演化,还有现存的几个著名日晷。同学们学到知识后,都争先恐后的想用自己制作的日晷去太阳下试试。我又指导学生在太阳下测试日晷与时间的关系,晷针影子与太阳位置、高矮的关系。至此,《日晷》一课基本完成,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通过自己制作实验器材,不少学生还能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在课后作实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问。
迁移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在制作器材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刻理会器材本身所代表的科学含义,更多的迁移到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上。
比如《正电与负电》一课中,我让学生从家中找废旧的丝绸、毛皮以及小巧的橡胶、玻璃制品等。课上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同样兴致高昂,都说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前就没有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没有用心去想事情的原委。有同学说:“我身上总会粘上一些草屑,挥之不去,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在干活时衣服和草屑摩擦而带电,吸住了草屑。”有同学说,平时梳头时头发总是会被梳子带走,原来也是摩擦带电啊!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他们说是从他们制作的器材摩擦中带电想到的。可见,正是因为他们亲手准备的、他们熟悉的材料启发了他们,让他们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科学。激发了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的热情,他们能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他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研究,就能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从小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学生通过制作大量的实验器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有的同学不知所措,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笨手笨脚的亦步亦趋,常常弄翻了水杯,弄坏了器材。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自觉、自主、顺利完成实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大量的自制实验器材的制作,让他们手上的技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做什么事都不再毛手毛脚。
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制的实验器材,能够清楚地对器材进行操作,也能清晰地了解器材的特征、作用等。能够更加明白实验的内容与目的。在实验中也会更加注重一些微小的细节,去发现一些器材的不足与改进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植物的根》一课中,我让学生尽量的多带一些植物的根,有的同学带来了生姜。于是同学们就此提出了问题,有的说生姜不是根,有的说生姜是根。这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我决心让他们探究一下植物根的特点,就引导他们,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根的特点,最后由老师点拨说明生姜是茎,是地下茎。在争论中,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学们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总结,才能得出科学的答案,而不是死记硬背老师的结论。在实验中学到了真正的科学知识,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对他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结合教材内容,“见缝插针”,使科学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
“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它密切相关。有关圆的知识在战国时期的《墨经》、《考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授课中将有关史料穿去,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我向学生介绍,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我国已有了圆的概念,考古说明我国夏代奴隶社会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圆形的建筑。至于圆的定义和性质在《墨经》中已有记载,其中,“圆,一中同长也”,即圆周上各点到中心的长度均相等;此外,还进一步说明“圆,规写交也”,即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终点与始点相交的线。这与欧几里得的定义相似,而《墨经》成书于公元前4~3世纪,是在欧几里德诞生时间问世的。再比如圆心角、弓形、圆环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圆锥等一系列概念与性质,在《墨经》、《考工记》、《九章算术》等书中都有记载,在讲到这些内容时,我便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这样,随着这一章教材的不断展开,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概貌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我国古代就对这些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论证几何学的萌芽,几乎与古希腊的几何学同时产生。
二、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作出过卓越贡献。该章的“读一读:关于圆周率π”对此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到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用古率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所得到的值均小于实际值,于是不断利用经验数据修正π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3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的π值。我国以这一精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记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科学的艰辛以及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还进一步介绍:同学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是在18世纪以前,“π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一直是许多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证明了π是无理数,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人类对于π值的进一步计算并没有终止,例如1610年德国人路多夫根据古典方法,用262边形,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项工作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数刻在他的墓碑上,至今圆周率被德国人称为“路多夫数”。1873年英国的向克斯计算π到707位小数。194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计算的结果后,产生了怀疑并决定重算一次。他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来做此项工作,结果发现向克斯的707位小数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确的。后来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人已经算到第十亿位。同学们要问计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义?专家们认为,至少可以由此来研究π的小数出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对π认识的新突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数比圆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也使学生受到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