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物联网导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TN0-4;G642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云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应用、泛在服务的推广,物联网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2013年5月的预测报告中认为是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1]。车联网是典型的物联网,涉及汽车业、通信业和信息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车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新的产业链的建立和快速成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该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而且拥有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商用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工业在十堰市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2]。因此,在我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大工程背景优势,紧密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路径,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并提出要围绕“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专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
因此,我校结合当前车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在科研、教研中积累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在车联网专业方向的综合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兴趣,进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导论课程将承担这一任务[3]。《车联网导论》课程首次对2011级学生开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车联网导论》课程整体设计
(一)内容和方法并重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本专业方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具有专业内容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能够全面概括本专业方向所涉及到的大学四年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说明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有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因此,设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车联网是能够对车用信息进行采集、识别、传输、融合和利用的一种物联网,能够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被认为是最容易形成系统标准、最具备产业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本课程从车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车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框架、应用范围具有初步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本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方法是“课程报告(60%)+课堂汇报(40%)。”这个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针对一个主题,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同时,还要以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体现在,学生刚刚从高中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主动式学习转变,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从查、思、写、讲等多个方面全面挑战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趣味性体现在,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考核,不仅能够在合作中找到乐趣,而且能够在PPT汇报过程中,体验评价他人和自我对比的乐趣。
(二)前后知识贯穿
《车联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清楚地说明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3]。为了能够组织教学课程关系,本课程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等四层的车联网分层基础上,通过把专业相关课程和车联网体系结构各层进行分学期的对应,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未来所学专业相关课程在车联网中处于什么位置。专业相关课程与某层的分学期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左图分类课程中红色字体的课程表示该课程与车联网直接相关。
另外,本门课程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同期,学生正在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其中包括Word和PowerPoint等内容。本门课程要求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课程汇报,用PowerPoint软件完成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二、培养综合素质
在《车联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培养。这种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外查阅大量资料,而且需要学生对科技写作进行实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文献检索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从学校主页找到图书馆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并进行关键字检索。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为学生后续的文献检索工作打下了基础。在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查找期刊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投稿模版和论文撰写要求。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论文格式、论文组织方式、参考文献,以及摘要、引言、结论等各个部分的撰写要求等。同样地,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科技写作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以及科技资料撰写打下了基础。特别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任务式的教导方法,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找到所需要的参考文献,而且撰写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为专业的课程报告。
二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本门课程还要求学生以10分钟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因此,学生还要准备正式的课堂汇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课程报告内容,而且在汇报内容组织、课堂过程、仪态等方面都要做精心的设计。虽然部分学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但是都认真对待,顺利完成了课堂汇报。每一届学生的都能够带来惊喜,例如,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图文并茂、视频穿插的设计,使得汇报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学生语言幽默,结合当前时事和网络语言,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对每一组同学的课堂汇报都要即时点评,包括PPT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点评要突出优点,使得学生增强自信,但同时也不能回避缺点,但是要注意语言表达,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在最初设计课程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即学生对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了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即这并不是一件随意可以完成的事情,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上好一堂课。
三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堂汇报和课程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自己选择主事人,分配各个任务。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够出色地完成课程考核要求。在学生提交课程报告时,需要注明本组成员的分工,在考核成绩上,会根据分工给予考虑。从对2011级学生开设本门课程开始,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通过本门课程的小组任务,学生们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效果
尽管《车联网导论》只有1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但是课程信息量大,同时尽可能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四、结束语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新生进行初步专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的设计,如何通^本门课程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并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了学生课堂汇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法,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要在学生自我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锡城;颠覆性创新与信息技术――兼谈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5(8):4-8.
[2]杨风.全力推进“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记十堰市汽车产业基地[J].专用汽车, 2015(10):72-75.
【关键词】物联网 课程 教学实践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63-02
一、引 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外在使能”的各种资产、携带智能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控、定位溯源、报警联动、远程控制、安全防范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任何智能物体间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将催生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鉴于此,2010年8月,教育部审批通过了35所高校获批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新设专业将自2011年开始招生。在2011年,又有27所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批。
二、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笔者所在的大学还未申报物联网专业,但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支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如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及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基于此,笔者在2011年连续两个学期开设了物联网技术导论的公选课,学生选课非常踊跃,170人的选课规模每次都爆满,从这可以看出当前本科生对物联网等新生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欲望。针对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在现有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1.合理选择教材
笔者结合选课学生的特点:不仅有理工科学生,还有社会科学类学生,选择了周洪波博士所编写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一书。此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物联网世界,且不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
2.严格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不仅是进行教学内容及进度的依据,也是考试考查的依据,更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一个好的教学大纲,非常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讲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让同学们明白物联网技术无论是在经济、生活以及国家战略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前景。让同学们掌握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了解基于四大技术的物联网支柱产业群,分别为RFID从业人员、传感网从业人员、M2M人群以及工业信息化人群;其次,着重讲述物联网产业链,即Device、Connect以及Manage(DCM)三层系统,或者也可称之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通讯与连接,包括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长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短距离有线通讯技术和长距离有线通讯技术。在物联网应用方面,通过物联网在城市市政管理、农业园林、医疗保健、智能楼宇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并通过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技术,让同学们对整个物联网系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教学方法和教学互动
物联网是个实用性很强、发展前景很广的技术。将来物联网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对人类的科技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都是一个未知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意和学生互动,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去描绘50年,甚至100年后因物联网的存在,人们的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既有讲述的环节,有和学生互动的环节,更有让学生分组讨论的环节。笔者希望此课程是个开放的课程,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运用多媒体等途径来呈现物联网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从而使课程生动形象,对错分明,环环相扣,印象深刻,气氛活跃。当然,这种讲课方式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就是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也即心灵交融,才能实现交往、沟通。
4.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物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在考核方式上突出强调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和发展前景设想,同时考查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督促与考核,客观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考核的评价标准上学生的成绩由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讨论报告、出勤率和最终课程论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讨论报告占20%,出勤率占20%,最终课程论文占60%。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联网技术,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并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三、结束语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技术,笔者依据物联网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物联网专业设置的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探索,摸清了教学规律,优化了教学过程,改进了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的思维和协作能力,能够畅想未来,把握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本科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新挑战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康晓慧、罗霄凤、张梅等.植物病理学方向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225~1227
3 张玉梅.物联网在高校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学术研究,2011(10):82~83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物联网工程导论”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入门引导课程,旨在帮助大学新生了解专业性质,把握专业全貌,掌握专业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物联网是一个涉及多领域技术的交叉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大学新生,凭借以往知识结构很难全面透彻理解本课程知识内容。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实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办法与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目标
物联网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众多领域。本课程将介绍物联网的起源及发展现状,阐释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特点,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及相关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物联网的含义,理解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现状,了解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把握物联网的技术调整方向。
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大一新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让学生宏观把握住本课程基本内容,掌握本专业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讲授内容宜广不宜深,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认知理解能力有限。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面授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学习,没有一点理论基础,虽然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学习起来有难度,尤其是学习一些抽象理论的时候,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吃力。此外,在讲课过程中提到一些名词,如路由器,学生几乎都听过,但大多都没见过实物,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要针对本课程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以便提高学生理解力。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室建设有待加强。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一方面一些高校单纯理论讲解,没有开设相关实验课程,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虽开设有相关实验,但实验条件简陋,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无法强化对学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
3.学生学习方法存在误区,考核方式陈旧单一。
学生习惯了以往中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过于依赖老师,课后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查阅文献资料少,另一方面死记理论,没有理解其内涵。这与传统陈旧单一的考核方式不无关系,长期以来采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考评机制,学生为应付考试,背诵记忆,不利于发散思维,也不能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学科建设不成熟,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
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开设不久的新专业,存在学科建设不成熟、主干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物联网是一门综合叉学科,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很难覆盖物联网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学、听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完善知识结构。另外,物联网涉及众多专业,可以将一门课由几名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发挥各个教师专业优势,力争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探究
1.优化教学内容。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内容丰富,针对物联网专业新生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参考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建议,教材要难度适中,内容结构合理,语言浅显易懂,可以选择一些实例较多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培养学习兴趣,教材每章节后面要附有练习题与思考题,便于巩固所学知识;(2)在开始每节课内容之前,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讲一下,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脉络结构有一个宏观认识,讲课过程中注意知识点间的衔接贯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内容讲完后,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串讲回顾,强化记忆与理解;(3)讲课过程中,少用专业词汇,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一些缩写词,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等,要对缩写词原文进行说明,注重基本概念,开展基础技术的学习。
2.丰富教学方式。
在新时代下,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讲课过程中多采用案例,如比尔・盖茨最早提出了“物―物互联”的设想,可以以比尔盖茨智能家居为例,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物互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一些前沿技术,而且对物联网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此外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前沿科技产品,如谷歌智能眼镜,苹果iwatch智能手表等,揭秘其中的技术奥秘,开阔学生眼界,发散学生思维。(2)讲课过程中多与现实结合,如讲传感器时,可以结合智能手机,其中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包括方向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讲课中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如教学生如何用手机控制电脑,这是通过现有一些简单设备很容易实现的,学生对科技带来的便捷会觉得神奇,也会有学习动力。(3)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让学生不畏惧老师,敢于在课堂发问,关于这门课的疑惑或现实中遇到一些难题都可以提问,老师要给予及时回答。
3.开展实验教学。
物联网涉及大量全新复杂的概念与技术,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理论。(1)设计一些基础实验,如讲解RFID时,可以利用RFID教学实验箱进行RFID功能演示与学生;讲解数据采集时,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板卡,实现数据的采集或利用开发软件模拟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无线区域网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蓝牙进行数据传输。(2)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可以借助本校现有资源,如我校农学专业比较强,学校里有小麦中心研究基地,可以在小麦种植区部署一些传感器节点,每隔一定时间检测一次土壤湿度、温度或有害物数量,这就是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实例,实现农业智能耕种。
4.完善考核机制。
传统考核方式多为试卷考试,新形势下新型专业考核机制要更合理全面。(1)课堂报告,不限题目,只要与该门课相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搜集资料,进行课堂汇报与展示,并对讲解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期末加分。(2)提交期中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根据论文立意、内容进行打分。(3)课程实践设计,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包含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内容、实验中问题、问题分析与解决。学生最终成绩应该是这些成绩的综合考量。
四、结语
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分析了“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考核机制四个方面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与建议,希望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培养出高精尖物联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962年――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要从事天体物理设备研制。如天体物理探测设备的研制,如天文电子照相机的研制、军用微光探测系统的研制、天文CCD系统、天体物理光导纤维系统的研制、光电成像器件的研制、高真空及超高真空系统的研制、光导纤维及光导纤维传像束的研制、工程测绘及桥梁、筑路工程等。自1985开始,主持我国最大的2.16米天文望远镜终端探测系统,即光纤与CCD课题的研究工作。1986年赴英国Durham 大学工作,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职称,1989年赴美国国立光学天文台(NOAO)工作,均从事天文纤维光学系统的研制工作;1991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世界天文纤维光学应用研究的进展会议,在会上报告了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成就,受到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赞扬和好评。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获得光导纤维应用与研制系统国家专利1项。
1993年直今,从事信息技术(IT行业)工程规划、设计、实施工作,亲自主持规划、设计、实施的工程多项,并撰写了《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建设导论》专著,发表了《中国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总体框架》、《信息在智能建筑及其他领域的内涵》等论文。一句话,总结我一生整整50年的科技工作,均没有离开《信息》,只不过工作在不同领域的信息和不同的信息环节上,所以至今《信息论导论》论文的发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任同方数字城市产业本部顾问。
【摘 要】本文回答了信息的简明广义定义;解释了信息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提出了信息的6+1理论;分析了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的判别标准及其内涵,例举了轨道交通建筑、轨道交通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工程图解;指出了目前最热门的与信息化有关的物联网的实质,及与互联网的关系,以及它在信息论中的地位等问题。
【关键词】 信息 信息化 智能化 医院装备
[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 the brief definition of the word "information"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that being built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 Bring up the "six plus one" theory, analysis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tization、infomationiz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What's more,this article also give the specific standard in Intellectual Earth,Intellectual city, Intellectual community,Intellectual architecture, Intellectual transportation,Intellectual security. Giving the examples in the blue print of Track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that used on Internet .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brings up the problems exist in internet.
[Key words]information; Informatization; Intelligentization; hospital equipment
引言
在我国“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7.23”浙江勇温线铁路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其原因而言,从已报道的资料看,恰巧问题就出在信息设施(硬件)与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及活件)上,这里指的活件就是操作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的人。教训是深刻的,这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深刻理解和掌握信息论的精髓之重要!说信息是轨道交通和一切交通系统的灵魂完全不为夸张!
信息化是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慧型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安防等等领域追求的目标,或是目的,总而言之,信息化是目前人类社会走向智慧型生活的先导、灵魂,这个论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了。但更为理性地认识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这个当今世界人们都甚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既然定名为“信息论导论”,自然就不是针对其细节进行讨论,而是试图在这方面给出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但又是十分明确概括地来描述信息论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可以给业内人士在规划自己本部门,或自己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途径,不为当前一些商业炒作而夸大某些还不够实际的东西而迷惑,是本文的目的。
信 息 的 定 义
谈到信息,当今社会人们无处不把信息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其定义是什么,恐怕并不是很多人能够简单明了地回答出来。这是一个哲学名词,到目前为止,信息这个名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准确的定义,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香农”理论,这个理论说,信息就是“确定性的增加”,这个定义是使人费解的,至少说不够通俗、不够全面和不够广义,是狭义的,这个定义是香农在贝尔研究所任职时针对通信行业而下的定义。
有关“信息”的定义,不下N种,太多版本了,这种局面,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信息”概念方面的不确定性,不够有把握,不能一针见血地说清楚,才造成各种解释都有!有点象在天文学中出现的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人类有史以来有各种版本的宇宙起源学说,如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今天的“大爆炸说”等等,这些学说,不断被天文学家用新的观测事实所否定,然后又出现新的理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即使今天的“大爆炸理论”,仍然还有解释上的矛盾之处,需要科学家继续去进一步地探索之;“癌症是怎么产生的?自癌症这个词出现以来,也有各种解释癌症产生的原因的版本,但都还未见到权威性解释的报道,所以才出现人们对癌症恐慌症,才在人们中流传着这也致癌,那也致癌,其实可能就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癌病因,才会出现这种局面;“光的本质是什么?人们开始认识光的时候,只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产生了基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几何光学理论,但随着不断地发现新的实验和观测事实,又才明白,光还具有波动性,和衍射性”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这些重大的科学问题,人们认识它,的确有一个认识过程,要求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确切无误的定义,那是脱离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只有当人类累计了大量的观测事实和实验事实之后,不断地从认识,到否定,再认识,再否定,直到得到一个比较接近于真实的那样一个定义或解释,才是比较全面而肯定的结果。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作者比较赞同较为靠谱的简单而明了的信息定义是:信息就是可被主体感知的附着于各种客体(载体)上的自然界物质或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及其运动变化呈现出的状态,例如通过感觉通道(如人或动物、植物的眼、耳、口、鼻、肢体)的神经系统能感知的某种物质或能量存在的形式或其运动变化呈现出的状态,我们称这种“存在形式或状态”就是一种信息。
信 息 的 6+1 理 论
信息论要研究的内容就是这些可被感知的物质或能量存在的形式及其变化状态的产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利用等环节的一切手段和范畴。如图1所示: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对任何物质或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化状态的前6个环节(侧重技术层面)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层面在规模上做到了最大化,也可以这样认为,智能化就是这6个环节的最优的技术状态,所以说智能化是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撑,就是这个意思;而信息化则是现代人类对任何物质或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化状态在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层面在利用上实现了最优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辩证关系就十分清楚了。它们两者是同一事物在“信息”这个概念之下的前后不同环节而已,我们称之为信息的6+1理论!
物质、能量、信息是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什么,物质就是人类能够感知的实体东西(小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大到组成宇宙的星球、星云、星系等);而能量则是使物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能够感知但不是实体的东西;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而是反应这两者的存在形式和它们发生变化的状态。这三者不是一个概念,但又是有内在联系的组成自然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当了解了信息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之后,我们才能谈得上去利用它。利用信息是人类的目的,是根本。但为了利用信息的目的,则首先要做好信息的产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等6个技术环节。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1个使用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6个技术环节。根据信息的6+1理论,智能化是为信息化服务的,那么如果智能化系统做得很好,而由于利用它的人为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活件”,如政治原因、人的操作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等原因,使得智能化所具备的优异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挥,打了折扣,我们就可以认为信息化不尽人意,这是“利用”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活件”出了毛病。例如一个建筑智能化工程做得很好的小区,小区的中心控制机房,即智能化的集成中心,它的技术含量是相对比较高的,但由于使用它的人――“活件”是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保安人员来操作管理,其结果是事过不久,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软件的丢失,硬件的损坏,致使其功能不能做到应有的发挥,这种例子在许多智能建筑领域,不在少数;“7.23”勇温线特大轨道交通事故,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活件”出了问题;反过来,如果“利用”信息的需求,即信息化的需求来势凶猛,要求甚为迫切,在资金和人力都具备良好的条件下,那么也将是推动智能化发展的积极动力。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信息6+1理论,但其中传输、处理、存储、等4个环节在当今技术水平下有大致的共同点,做法差异也不大,所以撰写成书本或教材,有一定的共同性,因而在目前出版的一些《信息论》的专著或教材中,多以此4个环节来描述,很少提及信息的产生、采集、利用这三个环节的内容,其原因就在于此。当然在同一个行业或领域的《信息化》专著中,会将信息论的7个环节都要涉及到,才能成为一本实用的著作。然而对于信息的产生、采集和利用,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的差异就太大了!内容也太多了!可以说,对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来说,这三个环节,都可以写一套专著,成为一个领域!就以信息采集这个环节举例而言,天体物理研究中,我国1991年落成了直径为2.16米的光学望远镜,配备了自制的光导纤维分光系统来收集来自天体的光谱信息,以供进一步处理来解密天体演化的本质;2010年又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以光导纤维为引导的6米级的大天区多目标光谱施米特望远镜;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共体等)正在讨论将联合建造一台直径30米的巨型光学望远镜、等值口径约1公里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用来探索来自宇宙的更多信息的秘密;而在医学领域,用1mm左右直径的纤维透镜和5-10微米直径的相关光导纤维束作成的多种内窥镜(如胃镜、肠镜、腹腔镜等)被广泛用来采集人体内不同器官的各种医学上所需要的信息、还广泛采用各种各样的显微镜来采集人体内部导致疾病的微生物或病菌的信息;高倍显微技术用于科研等等领域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人类在智能建筑领域,楼宇自控系统中安装在楼宇机电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被广泛用来采集智能建筑内部各种机电设备的工作信息,以保证其安全正常地运行;在平安城市领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安装了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监控摄像机采集安全图象信息,传至公安部门的各级指挥中心,用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在新闻领域,各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记者到世界各地发生新闻的现场,用摄像机、拾音设备采集各种新闻信息发回自己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进行报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领域,均已产生或正在产生着各种不同的信息,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都需要我们去采集,就这一个信息环节,就可以写成一部百科全书;还有信息的产生和利用这两个环节,也如同采集环节一样的,其内容之多之广,不计其数。真是太丰富了,内容太多了!
因此在已发表的有关《信息论》专著或教材中,很少去触动这三个环节(信息产生、采集、利用)的大内容,过去那些《信息论》专著也好,还是教材也好,都具有很大的狭义性和局限性!
智 能 化 / 信 息 化 的 判 断 标 准 和 内 涵
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电子政务等的判断标准和内涵是什么?其实对于上述这些智能/信息化领域,简单明了地可以用10个字就能完全给它们定义其判断标准,即只要做到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这10字标准就可以全盘满足这些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用这10字标准可以解释一切智能领域的功能要求,这10字标准本来是起源于给智能建筑定的标准,可是仔细想一想,它又何尝不是其他智能/信息化领域的判断标准呢!标准定了,那么用什么技术手段(即内涵)来保证这些标准的的实现呢,那就是在智能建筑中我们最开始提及的只要我们设计的系统,在软、硬件的配置上能保证在该智能领域,实现了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BA、OA、CA)等功能,就谈得上实现10字标准了。如图2所示:
这10字标准里,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有其特殊而深刻含义的,只有在一切为了安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后面的8字标准,如果人都没了,大楼被烧了,铁路火车撞车了,城市被炸了,还谈什么高效、舒适、节能、环保!?。“7.23”浙江勇温线铁路动车追尾重大事故,车毁人亡,再一次给人们说明了这一道理的正确性。最近铁道部颁发的动车降速措施,就是以人的安全为本,在重视安全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地发展我国干线轨道交通的正确举措。
为了保证这些内涵功能的实现,我们举几个实例参考说明一下:
图3A、3B是实现医疗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功能的姊妹图,是互为补充的图解。从图3A看到,这是所述领域智能化/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图,对于不同的智能化/信息化领域,图中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EIS)的内容是有所差别的;而图3B则是前者的细化内容,一目了然!以此类推,任何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均可按此方式进行规划,和细化,只不过改变其中的专业设施和应用信息软件系统就可以了。这一对姊妹图的图解格式,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业内智能化/信息化各领域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定位,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是业内可以为之借鉴参考的实用图解格式。
1、医院是人类社会保障生命安全的救护、医治、保健的场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医院的装备更加现代化,这些装备可以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从人类身体上采集到各种健康的、病理的信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时间就是生命,远程视频会诊,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不出远门,就地享受到众多国际、国内著名医学专家的会诊,得到更好的正确的治疗措施;网上预约挂号、中国人口重多的庞大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等,均需要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医疗管理平台,所有这些涉及与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无不与医院智能化/信息化有关。
2、在智能建筑中,体育场馆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是甚为复杂的,我们以它为例,看看怎么来实施,下面图4A、4B是一对实现体育场馆智能/信息化系统的姊妹图,是互为补充的图解:
轨道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图6B是更加细化了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可能工程内容。图6C和图6D是一个轨道交通枢纽系统的宏伟概念图和一个真实的指挥调度中心实例图(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指挥调度中心)。
物 联 网 的 实 质 及 在 信 息 论 中 的 地 位
当今的物联网把信息的产生和采集这两个环节发挥到了极值。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什么,其实就是互联网的延伸,它的核心内涵(与互联网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所谓RFID(射频认证)的芯片感知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使得任何事物的信息都可以被感知,也就是任何事物的信息的产生和采集,均可通过RFID感知芯片和无线(或有线)网络技术得到,余下的环节就可以交给互联网来承担了,所以说它是互联网的延伸,互联网是它的基础,它离不开互联网。为了实现RFID芯片产生的无限多个信息的认证和处理,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发展IPV6的无限网络认证技术和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存储技术。这是物联网时代交给互联网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物联网是我们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又一次革命,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特点也仅仅是前面所提及的6个信息环节中的头两个,即在信息的产生和采集上与互联网相比,有着更大的规模罢了!物联网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人类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使用的更为广泛、更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采集技术手段罢了!但是商家看好这个环节,做了比较大的商业炒作,人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去促进这个领域的健康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的泡沫经济。
【参考文献】
【1】王顺德 《信息在智能建筑及其他领域中的内涵》 2011年 第8期 P83-8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2】王顺德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建设导论》 2007年 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内部专著
【3】王顺德 “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总体框架” 《智能交通》 2010年 第09期 P86-88 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4】王顺德 “光纤技术及其天文应用现状” 天文学进展 第4卷 第二期 1986(4-6) P136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王顺德 “Fiber Optics Feed At Beijing Astronomy Observatory (BAO)”A.S.P. Conf.Ser.Vol.3 1988 P18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王顺德 “Working System in Fiber Optics on The BAO 2.16m Telescope”A.S.P. Conf.Ser.Vol.37 1991 P119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7】王顺德 “我国2.16米望远镜的光纤耦合分光系统” 自然杂志 1992 第15卷 第7期 P500-50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论文关键词:物联网,融合
近年来,通信行业迅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3G这个名词已经为大家所熟悉,3G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通讯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将目光聚焦到物体网络互联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关注。3G和物联网都是通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新生事物,各不相同,又相互关联,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G技术简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手机(1G)和第二代数字手机(2G)而言的,是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紧密结合的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1G只能用于语音通话,目前已经被淘汰,2G增加数据传输的功能,3G较之以前的技术,主要区别在于无线空中速率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一些2G手机上不能实现的应用都可以在3G手机上实现,主要表现在视频通信、高速上传/下载、流媒体传输等方面。现在3G的应用非常普遍,手机无线上网随时随地,收发邮件、查询信息、微博微信、在线视频等等,都已经为人们所熟悉,除此之外,3G利用卫星辅助定位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m到50m,有利于开展城市导航等精度相对要求高的定位业务。
物联网简述
物联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物体的网络互联,它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实现人与物或者物与物的对话,使得所连接的物品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它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和扩展,通过无线传感、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等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和跟踪,再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军事情报、工业监测等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物联网:一个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物品搬运摆放时会自动提醒你是否要轻拿轻放,是否需要隔离处理,货车装载会自动提示超重和发车时间,运输过程可以跟踪监控等等。
3G与物联网融合
3G网络和物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两网融合将是锦上添花,不仅可以是3G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也可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的智慧和智能。
1、智能支付
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卡类支付、网络支付之后,手机支付受到了新的追捧,通过移动终端对所有消费进行支付,既方便又快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消费。物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这种消费支付方式成为现实。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手机刷公交卡就是将RFID芯片与手机SIM卡合二为一,用户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用其进行一些公共事物的消费,除了公交刷卡之外,也可以用于医院看病、超市购物、公园门票等,而且还可以用于身份鉴别、门禁管理等,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诸事不愁。其实现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移动电子商务服务。
2、智能应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火警和急救是社会应急的两大方式,急救信号一旦发出,就是和时间赛跑。所以,应急技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将应急车辆安装物联网系统,并且和3G定位系统进行融合,可以通过3G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的视频传输,和3G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通过高速传输技术实时获取应急道路拥堵情况的信息,选择最佳最快的通行道路,赢取更多的应急时间。3G物联网物联网传感器还可以将病人体征数据和火险等级等现场情况及时传输到控制中心,方便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判断和指导,提高远程施救的能力。
3、智慧交通
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车辆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城市,高峰期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一件可怕的事情。由于交通的拥堵,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城市公交又重新受到众多上班族的青睐,3G和物联网联合打造的智慧交通能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顺畅和愉悦。公交站牌不在只是一个路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将会动态呈现,某路公共汽车距离某站点最近的在哪,预计几分钟后到达将非常清楚,等候的乘客将不再焦虑。车辆管理和调度人员将能实时了解车辆的位置和运行情况,车内乘客的多少,是否需要增派车辆等等。同时,这些信息也可以通过3G手机网络准确获取,乘客可以踩着点坐车,让公交车变成带司机的私家车。
4、智慧管家
家是每个人心中的港湾,家的安全永远是人们心中所系,尤其是城市上班族,白天经常家里没人,防火防盗就更加的重要。3G和物联网的结合,共同打造安全网络,感应器可以将感应到的危险信号通过3G网络直接反映到手机上,主人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控制家里的天然气阀门或预设安全措施,如有人为破坏,也可以通过视频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就像家里有个管家长期看管一样,可以放心出行。
小结
3G和物联网融合是两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的方式也不仅限于本文所例举出的几种形式将会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这些应用都是刚刚起步,随着网络智能化终端的发展和普及,这些智能化的应用也将逐渐走近每一位普通民众,使得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智能和智慧。
参考文献
1 赵海阔,赵宇杰,石 蕊。3G技术综述,甘肃高师学报,2010, 5.
关键词:“互联网+”;《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联网+”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项行动计划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本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环境,“互联网+”的引入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双向互动、实时互动的模式,推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高校打造更科学、合理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核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并利用经验数据检验经济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认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广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目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时量不足。《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经典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经济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熟练运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经济关系,大概需要70个课时。但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各大高校安排的课时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学课时最高,设置6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计量课时设置更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本科计量教学课时平均仅为48学时。课时量的限制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重大阻碍。
其次,课程衔接困难。《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方面基础。经调查发现,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各大高校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是比较重视的;而数理统计作为《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经济问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为今后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与《计量经济学》脱节,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对数理统计知识讲解甚少;再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各大高校在该课程中讲授矩阵及其特点,并未将其与多元回归的分析相结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没法将其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得花时间讲解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因而大量减少对《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各大高校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授内容过于简单,与经济学结合不够紧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
1.2教学模式传统
其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这种单一传送知识的授课方式,会在短时间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并且会让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热情低、依赖性强,学生也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其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重点理论知识所有侧重的阐述说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学生掌握从选择研究的经济问题、构建模型、到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这些过程。因此,对本科生而言,要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论知识。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考核,70%-8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能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修正,还要求对估计结果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测试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路径
基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1改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
首先,合理安排学时。自克莱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到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学班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开始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阶段至少要掌握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经典模型的基本应用,并适当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经典的计量经济模型,所学的内容较多。但是从调查的资料看,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难以保证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更无暇顾其次,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没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掌握会很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经济类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对而言,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更多的课时。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数量时,应加强数理统计的教学,并在课程内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基础的经济数量分析,提升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计量经济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课程内容。在开课初期,教师针对导论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章节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初级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开设“超星学习通”,将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营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更加多样化。具体每节课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拓展学习材料以文档、视频等形式放在“学习通”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其次,课中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专题和讨论等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任务点设置练习题和小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及学习材料,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和教师实时互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测验。
其次,还应优化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使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案例教学库,案例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主,比如将热议的话题转为案例分析,将这些案例与每一章知识点紧密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另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让学生真正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过程化多维考核制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或上机演示,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分,避免搭便车现象。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上的学习、阶段性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综合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能力。最终成绩可设置成: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课程论文(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超星学习通”上课程视频的学习、的小节作业以及签到;实验报告布置两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建立理论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完成建立经典模型和非经典模型的全过程;课程论文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可采用师生互动评价法,学生自评(30%)+教师评价(30%)+同学互评(40%),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研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算法课是必要且是必须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讲授计算领域中不同问题的标准算法,更重要的是分析其算法复杂度,并且在诸多可行算法中选择一种时间或者空间效率最高的方法。美国著名算法大师Donld Knuth认为“计算机科学就是算法的研究”,他主持设计的TeX排版系统被誉为是“不存在Bug的系统”,这是以大师严密的算法设计基础为保证的。前微软高级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计算机科学实质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则是模拟人类思维的一种算法科学。计算机算法的应用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机器学习、电信及互联网、一般制造业、经济与金融业等。算法技术不仅在计算机领域,而且在其它理工及社会科学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任何问题的求解,都离不开一般性的算法设计原则,在笔者执教的学校,数学和信息安全两个非计算机专业已将该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因此,提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水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2教材选择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其中的《算法导论》是国际上被引用频率最高而且知名度也最高的专著,但是由于它篇幅过长,在国外多用于两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因此难以将该教材系统地用于学时有限的本科教学;《算法设计与分析》是美国工程院院士UIIman等三位大师合著的优秀教材,该书的目的是将算法领域的基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重点在于对算法思想过程的理解,而不是算法的实现细节和具体的编程技巧。但是该书内容和习题难度都较大,因此更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国内的专家王晓东和周培德所编写的教材也很优秀。这些教材都被我们重点推荐给学生作为参考书。
出于上述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沙特学者M.H.Alsuwaiyel所著的《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作为教材,该书基本覆盖了传统算法设计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含了概率算法和近似算法等一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在传统教材中并不多见,是一些高端算法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该书不是欧美传统名校教材,但作者在南加州大学攻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此该书吸收了欧美优秀教材的风格,且文笔简洁流畅。该书的内容及习题难度适中,便于课堂教学及自学,是一本适合本科教学的好书。
如果一个本科生能够学好本教材,并在后面的硕士阶段,学好UIIman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之后再将《算法导论》学习好,则必将打下坚实的算法理论基础,为终身的职业生涯所受用。
3兴趣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理工科三年级学生,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数学分析、概率及线性代数的基础,而且具备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等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刚学过数据结构,翻开算法教材,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中确实有部分章节如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图的遍历等取材于数据结构课程。因此会有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认为是在学习重复的课程。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会教育学生两课程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数据结构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果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对其信息处理过程建立数据模型;而算法设计课程的重点是算法的效率问题,其主题是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主要论述如何运用算法技术改进已有一些算法的效率,或者对复杂问题进行求解。
近年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发展迅速,CPU、外存、内存的性能在持续提高,价格却大幅度下跌。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软件的效率已经不再重要了,只要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在第一节的绪论课中引用《算法导论》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算法效率的重要性。设有两个排序算法:其一是插入排序,时间复杂度为c1 n*n, c1是一个不依赖于n的常数;其二是归并排序,时间复杂度为c2 nlog n,c2是一个不依赖于n的常数,一般情况下c1< c2。n是待排序数列的长度。对于这两个实质上属于不同数量级的算法,很多人并未真正感觉到log n比n优化多少,甚至当n较小时,插入排序比归并排序还要快速一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n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以后,无论c1比c2小多少,归并排序均比插入排序快速。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排序结果的对比,则效果更为显著。假若在高性能计算机A(10亿指令/秒)上运行插入排序,而在低速计算机B(1千万指令/秒)上运行归并排序。此时硬件条件是机器A比机器B快了近100倍;软件先决条件是 c1值为2, c2值为50;数据集的规模n为100万。
计算得到:
机器A运行时间为2*(100万*100万)/10亿=2000秒
机器B运行时间为 50*100万*lg(100万)≈100秒
结果是惊人的,用了快100倍的机器处理相同的数据集,反而慢几乎20倍。如果数据集大10倍为1000万,那么机器A要算2.3天,机器B只要20分钟,这一差距是令人震惊的。
事实上,算法技术的发展没能跟上硬件的发展,其发展空间还很大,盲目崇尚硬件建设而忽视算法技术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电信应用中,虽然硬件和软件技术发展很快,但是用户的需求更是呈爆炸式增长。一个国家网内就可能有成百万实时在线用户,每秒几十万次用户交互发生,夜间有成千万的话单记录要处理。当一台内存中存放近百万用户资料,则浪费16个字节就是浪费16M空间。如果记录的数据结构及处理算法设计不合理,则内存很容易不够用,大量工作任务会被抛弃。要在这样的平台软件上构建软件,必须对每个字节空间、每个计算机指令的使用优化到位。否则,即便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的软件技术是无法承受高性能、高容量计算的需要的。算法技术能支持开发人员在软件设计阶段从理论层面保障系统的效率达到最优。
经首次引论性教学,绝大多数同学认识了算法课程重要性,明确了学习目的,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理论教学
课程教学组在教材内容上选择了以下内容:
(1) 算法分析基本概念,数学预备知识。这些都是本课程工具性方法。
(2) 堆和不相交理论。介绍了能有效实现优先队列的数据结构。
(3) 归纳法、分治、动态规划。介绍了计算机技术中十分重要的递归为主题的设计技术,递归要求能够将待解问题抽象为递推表达式,确定初试值和递推终止条件后就能将复杂问题化解为嵌套的简单问题。
(4) 贪心算法。介绍了如何求解最优化问题。
(5)NP完全问题。介绍不确定性图灵机在P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这类论题对于培养学生将来思考问题复杂度是个导论。
(6) 回朔法。介绍有组织的穷尽搜索算法,对一些问题尤其是解空间很大的问题有效。我们介绍了3着色、8皇后等经典问题。
(7) 概率算法和近似算法。一般性介绍近20年来算法研究迅猛发展的领域,以扩展学生知识面,但不做考核要求。
其他内容如数据结构、图遍历等是数据结构和图论课的内容,本课程内不做讲解,供学生预习课程时选读;对于域指定问题的迭代改进和计算几何技术等高级课题,推荐学生根据兴趣自学。
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主张双语教学。我们也有这样的规划,但是考虑课程有一定深度,三年级本科生英语运用还有限,为此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先采用中文教学。但是我们鼓励学生同步阅读英文版教材,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研和国际化软件研发的需要。
5科研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
科研式教育并不是新生事物。在二十年前,我国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就对高年级学生讲授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导师制研教结合型教学,使得很多学生读研时就能取得优秀的成果。作者所执教的是重点工科院校,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便于我们展开科研式教学:一是有超过60%的学生主观上有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愿望;二是学校有丰富的图书馆资源,能全文检索CNKI、硕博士论文、IEEE、ACM、ELSERVIER、SPRINGER等中外优秀电子数据库。在教学中,作者也将在科研中读到的一些新颖实用且难度适中的论文摘录下来介绍给学生,并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除了阅读教材,我们还鼓励学生读一些高端的杂志,例如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四大学报,ACM期刊,Softwar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等刊物,从其中检索感兴趣的论题。读核心期刊有几点好处:这些刊物审稿严格,文章无论是学术性、前瞻性、理论正确性及写作水平都有保证;减少检索的开销。读者可以先在这些高水平杂志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后,再广泛检索与主题相关的其它刊物或会议文章。引导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读高水平论文并不是过高要求,算法设计及数据结构教材中大部分章节内容其实也都是来源于前二十至五十年的国际知名算法学术期刊,其中选择ACM、IEEE及ISAM杂志内容的比例最高。现在的一些学术期刊中刊出的优秀算法,过几年就会被大量的引用或实际应用,也许再过十至二十年后就会被引入未来的教材之中。
我们认为,在本科高年级展开研究式教学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好处。对打算深造的同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思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多成功的学者就是在大学受到某门课程老师的影响而走上科研道路的。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工科博士生学习到第三、四年后才开始发表一级论文,很多硕士生毕业前才急忙撰写可发表成果。而同时有些博士生入学两年就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就培养了研究型思维,为以后深造明确了方向并作好了理论准备。如果本科阶段就培养研究型学习方法,那么在日后深造过程中多出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正是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的论题。
重视理论而实践不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上,知名的软件鲜有来自中国人的原创。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环节,我们布置了基本的排序、递归、贪心、回溯等论题的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不仅仅是单纯的算法实现,最好能够编制出实用美观的界面,将算法更友好地呈现出来。无论以后的工作或者深造,目标是可应用或者可发表的成果,都需要研发者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实践与理论教育是并重的。
6结束语
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此课程实践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通过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学生的课程成绩也一届好于一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引导式教育,很多同学开始萌发研究型思维,课余经常向老师提问,有的问题有较高难度,老师都要回去研究资料才能解答。在来自本校新入学的硕士生中,不少同学反映受益于此课,有些同学读研究生后不久就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算法类论文,这也正是我们当初所期待的。我们教师仍然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及方法引进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中,还发现一个现象,数学系的学生比计算机系的考试成绩要高一些。最简单的因素,是他们理论思维能力更强,如何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及增强工科学生学习本课程能力,是我们课程教学组今后要探索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M.H.AlsuwAIyel. 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毕业论文答辩稿一:
尊敬的各位教授,早上好!
我叫xx,论文题目是《我国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法律问题研究》,今天很荣幸能向在座的各位教授学习,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关注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课题。
下面我将从选题、内容、观点、意义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论文。
第一点,我想先说说为什么要选这一课题。大家都知道,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热,二是新。热就是热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出现短短两年时间,就引起金融界、法律界、房地产界、政界、理论界等领域的极大关注,成为热点中的热点。新就是新颖,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是近两年来刚出现的新事物,老百姓对其了解不深,学者研究不多,操作者也在摸索中,政府管理处于真空阶段,立法更是空白,所以对各行业、各领域来说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都是全新的事物。这一个既热又新的课题引起我个人的好奇和兴趣,同时在沈教授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也大胆地决定以此为题,了解和研究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并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也希望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点,想说说论文的结构、主要观点和大概内容。为了把个人集资合作建房这个题目研究清楚,我的论文采用了由浅入深、从面到点的结构方式。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概述。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在各个城市采用不同模式的实施情况,包括北京的与开发商合作、重庆的委托代建、深圳的盘活烂尾楼等模式,然后从纷繁多样的现象中总结出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概念,最后进一步通过评析目前存在的多种观点,表明本文倾向于将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法律性质定性为个人合作行为。第二部分是对我国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产生原因及存在必要性分析。本部分首先从思想根源和现实根源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产生原因,然后再从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三方面全面论述了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存在必要性,表明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出现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三部分是对国际住宅合作社经验的分析与借鉴。本部分通过介绍国际住宅合作社的发展历史以及各国发展住宅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表明虽然我国暂时未有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但是可以借他山之石,借鉴外国的相关做法。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法律模式选择分析,本部分首先阐明了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提出了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立法原则的两个设想,接着通过介绍现行法律法规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可行性规定,提出了制定《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条例》的立法模式设想,最后针对该条例的具体立法内容,运用比较分析、提出建议的方式,详细论述建立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制度所需要的法律基本内容构造,包括管理组织模式、土地使用权取得模式、融资、资金监管及建设工程监管模式、房屋分配模式、物业管理及维修资金模式共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点,想说说研究这一课题的价值意义。意义有两个,一是实践意义。自2003年首次出现的时候,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许多人将之看作为现今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一种对抗,希望能藉此实现自己的购房梦想,而且非常期待能够住进自己建造、自己管理的理想家园。因此,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正常产物,研究该课题具有实践意义。二是理论意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既无成功先例,也无明确而完善的法律指引,因此无论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还是对于合作建房者们来说,都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研究该课题还具有理论意义。希望能藉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个人集资合作建房。
最后一点,想说说论文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本身是新生事物,各界对其认识不深也不全面,人类认识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到深的,这是人类的一条规律,个人集资合作建房是个新事物,同样要经历这一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本人时间、能力有限,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理解难免存在偏颇与不足。由于上面这两方面原因,论文可能存在研究不深,探讨不全面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与老师期望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在论文打印方面也存在一些错别字。因此,恳请各位老师予以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会继续关注、学习、研究这一课题。
谢谢大家!
毕业论文答辩稿二: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叫xxx,来自xx级财务管理x班,我的论文题目是《谈企业的成本控制》,论文是在x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肖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四年来的各位授课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从会计公式:收入–成本=利润可以看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的高低。通过成本控制主体在一定职权范围内,把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现代本管理理论,引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明确成本责任制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寻求更多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顺利实现。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规范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成本控制概述,对成本控制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从企业的体制、价值链和管理方面入手。第四章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思路,引入现代的成本控制方法第五章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剖析海尔集团的成本控制方法。第六章结束语,是整个设计的总结,说明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由于本人思维逻辑性不够严谨以及个人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使论文在内容严密上和结构的完整上有待提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毕业论文答辩稿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工商管理学院20xx级财务管理本科4班的XX,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这篇论文是指我的指导老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文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思路的形成还是文章整体框架的搭建均得益于XXX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他还对本论文具体章节的推敲和语言的组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与我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在此,我想对他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将就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向各位老师做出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分国外研究动态和国内研究动态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从而准确定位金融衍生产品应用的现状。
第三部分为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理论概述,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和分类。金融衍生产品分为金融远期、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详细论述了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风险管理、筹资、投资、公司治理及合理避税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就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分为(1)充分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2)充分了解相关信息(3)坚持风险控制为目的(4)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四个方面。
第六部分为结论,主要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然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研究方法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则可以保证我们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查阅法。在理论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理论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参考了大量专业文献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3.归纳分析法,鉴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得经验证据往往不足,归纳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中运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第三,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
1、论文写作前期面临思路不清,对论文题目解读不够明确等问题。本人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虚心听取XXX老师的意见,对论文从宏观上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然后在写作中不断完善。
2.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本人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同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到了大量研究所需的资料。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总的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论文中一些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会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感谢各位老师!
毕业论文答辩稿四: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来自**学院**班,我叫**,我的论文题目是******,本篇论文是在***教授的指导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她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事一同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
一、选题缘由、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步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障碍,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台,导致我国出口竞争力受到极大影响。农业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意见中,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要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这更加显现了加快海南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造成海南农产品出口不畅的原因很多,而进口国设置越来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海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最主要障碍。所以本文根据海南省农产品出口遭受技术贸易壁垒影响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如何应对和跨越技术贸易壁垒,并提出可供借鉴的措施和路径。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自****年**月上旬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有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最主要是来自于海南的新闻网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阅读资料,拟定提纲,调研,写开题报告初稿、定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年*月正式定稿。
三、论文的结构
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约一万五千多字:
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还有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海南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研究状况。其中包括海南出口的特色农产品及特点,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特征和海南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三部分介绍了海南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分析了其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状况和海南主要出口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海南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包括国际方面的因素和海南农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也就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了海南农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包括针对农产品进口国采取的措施和针对海南农产品自身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63-02
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产生与现状
自2009年8月同志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物联网已成为当前全球各国应对经济低迷的重要科技手段。2013年2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面向21世纪的全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物联网技术程。目前国内著名大学已经纷纷开设或准备开设物联网相关课程,希望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兴技术,提高学术科研和工程水平,保持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同步。在教育部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中,就包括增设物联网专业。从教育部号召高校设立物联网专业学科开始,全国已有近700所高等院校向教育部提交了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申请,目前已经有67所本科院校建立了“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技术”等相关专业。
然而,由于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建设都刚刚起步,高校在专业目标、人才培养、课程教材、师资和实验设备等方面都面临众多问题。笔者长期从事物联网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和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希望能在本文给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理论研究领域,从传感器网络和泛在计算发展到空间物理信息系统;在技术研究领域,从RFID和Zigbee发展到M2M;在市场应用领域,从企业关注和行业需求到政策层面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然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一些挑战。
1)专业归属不清。目前在已获得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院校中,有的将物联网工程专业归属通信学院,有些归属到计算机学院,还有的归属到自动化学院。出现归属不清有着其现实原因:物联网是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和测控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多个应用领域,因此在专业归属方面存在多样性。然而,由于归属的不同,每个学院根据各自的学科背景和基础条件来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规划、实验体系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跨多个学科,其自身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物联网应用也在推陈出新。如何制定出适应技术更新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还需深入探索。从企业角度来看,物联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应用于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绿色制造和智能医疗等多个工业领域,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需面向其行业应用。同时,作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须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专业人才教育思想。
3)专业人才培养条件匮乏。物联网工程专业刚刚起步,师资、设备和教材都面临匮乏的境地。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师资,既有行业应用背景又跨多学科的教师较为缺乏,培养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实践教学薄弱,物联网专业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所需的开发平台、仿真平台和应用平台都较为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最后,物联网专业教材更是缺乏,目前尽管已有一些物联网书籍,但太偏应用,难以作为教材使用,且未形成完整教材体系。
4)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物联网/传感网相关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等都来源于科研成果,尽管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很多理论和方法都还完全成型。同时,如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转化用于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发现由于有些理论较为系统,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实验系统也较复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
3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于学校自动化学院和工业物联网和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出版了《测量与控制用无线通信技术》等系列教材,自行设计和研发WIA-PAS、ISA100和6LowPAN等实验实训研发平台,培养了学术水平高,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近2年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的探索。
3.1 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符合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突出“传感器网络”技术优势与“三网融合”特色,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物联网核心专利、标准、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国际国内技术优势,培养面向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等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传感网系统规划、应用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3.2 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整合学校教学资源,探索适合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属于集成、交叉技术,当前任何一个专业都难以覆盖其全部内涵。成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内外相关专业、合作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规划、实验实训体系建设、专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比如通过实验室和思科公司的科研合作项目,由思科公司赞助、本教学团队负责组织实施面向重庆市高校的“思科杯”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该项大赛还被纳为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的主题活动之一,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3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更有成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答辩、实做报告、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前沿技术、相应的开发能力;对专业导论课程,采用教学团队的授课模式,教学团队教师在物联网的不同研究方向有着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成果,通过团队授课,既带来了各方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且使得每个方向的讲解更加透彻和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重点实验室现场讲授理论课程,将实践融入理论,充分沟通交流讨论,增强了教学效果。
3.4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形成
如何有效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平衡学科前沿技术、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兼顾用人需求与教育教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和验证。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将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4 结论
由于物联网是一项新兴前沿技术,本身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而且物联网应用也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如何规划物联网工程专业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在分析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并将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莉莉.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架构及发展趋势[J].软件,
2013(2):142-143.
[2]铁维骥.物联网的发展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43-43.
[3]刘忠宝.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0):58-60.
[4]王晓喃,钟珊,严海英.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2):16-18.
世界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早、成熟度高,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会计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教育目标,它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是该领域方面具有一定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通过归纳总结了他们在会计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特点,可以对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找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办法。
1、美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1)会计教育的目标
美国是会计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会计教育仍承袭英国的师徒制。在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大学开设的会计课程与CPA考试课程紧密相关。到1950年,美国会计教育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会计专业,但是会计教育的重心仍是为学生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做准备。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大公司经济权力的空前集中等环境因素,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发生严重背离,会计教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1989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ce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简称AECC)成立。1990年9月AECC在《会计教育的目标》(Obiectives of Education for Accountants)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在将来成为职业会计师,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Lire-long leaming)的技能。也就是说,会计教育不可能传授职业会计人员应掌握的所有知识,但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技能,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2008年1月31日美国商学院联盟(Association to Advance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简称AACSB)明确指出会计教育目标应多样化。目前最盛行的会计教学目标为:专业胜任能力、沟通技能、团队技能、道德规范、企业管理知识、批判性思维、有效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会计人员能全面分析事物的各个因素,并不断进行反思,实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或做出合理的决定。
在美国,会计教育界必须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给会计教育界,并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因此,美国会计教育总能培养出符合会计职业界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2)美国会计教育非常重视会计入门教育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EC在1992年6月公布的《会计教育状况公报》中强调第一门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建议各大学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应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名称可以叫《会计学导论》。它主要介绍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和政府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会计入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也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2、英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在会计教育方面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着称。会计专业多隶属于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会计通常与经济学、管理学学位结合在一起设置专业,很少设置单纯的会计专业学位。英国本科会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每个学年均包括两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短学期经常开设一些课时较少的专题课程,聘请客座教授、实务界人士讲授,开拓学生眼界。
(1)会计教育的目标
英国各大学会计专业都会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规定的质量框架下,围绕着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4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生应知应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道德修养教育。认知和智力技能主要指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能力。核心和转换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管理信息能力、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实务操作能力指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自主技巧。
(2)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06―05
一 引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课程是根据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自学考试课程设置与全日制的相同层次差别不太。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自学考试课程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没有教学班级,多数自考考生是在“孤军奋战”,是处在“准永久性学习集体缺失”的环境下,学习充满孤独感,缺少面对面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1]。自学考试课程学习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克服时空障碍、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参与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只能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2]。
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将是一种新的重要的途径,也是自学考试制度重现繁荣的一条重要途径。VLC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缩写VLC,中文译名为“虚拟学习社区”或“虚拟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是在线学习与虚拟社区的结合,是学习社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是一组共享语言和价值的社区成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媒体,采用学习策略进行的交流和合作学习[3];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向深层次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满足知识时代教育要求的强有力的工具。应用VLC构建基于网络的自主和协作学习环境,能够为网络环境下自学考试助学提供一种新的、具体的助学模式。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等理论作指导,研究基于VLC的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并以自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短线)《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案例,以短线自考生和指导教师作为VLC的成员,研究基于VLC的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的自学考试课程VLC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二 VLC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VLC是社会性、学习性和技术性的统一体。其组成要素可归纳为人员、“物”与学习信息三大类。人员包括教师、学习者、专家等;物包括网络平台、交互工具和网络多媒体资源等;学习信息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交互工具进行传播的学习内容和情感内容。有学者认为,VLC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利用恰当的智慧活动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使人与人在社区中构成交流和互动的团体;也有学者认为“VLC是教学的组织形式”[4]。VLC的构建有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但纯粹意义上的自组织VLC或被组织VLC都不存在,VLC一般是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5]。VLC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学习者具有共同目的和文化背景,具有公共的空间和时间,它是基于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形成的,学习者共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和承担学习任务,逐步形成和共享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6]。
三 自学考试课程VLC构建和教学设计的理据
自学考试课程VLC构建和教学设计的理据主要有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知学徒与合法边缘参与理论、分布认知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传播理论揭示了自学考试课程VLC教学/学习活动所涉及的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性以及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7]。学生的知识、态度、传播技术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的效果有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或协作工具、社会情境支持等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解决和概念的发展,并以领域内实践学习社区的学习方式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并将目标知识和技能都融会于问题解决之中[8]。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揭示了构建一个典型VLC所应具有的基本要素。认知学徒与合法边缘参与理论(Theories of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强调把学习视为向实践社区的合法边缘性参与过程。新手参与到社区中,最初给予非常轻的工作,从周边的工作开始,逐渐转变到比较重要的工作,获得真正被承认的地位。这种参与形态变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本质。而人在参与社区的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学习[9]。认知学徒与合法边缘参与理论隐喻了VLC的运行模式:学习者具有异质性,一部分学习者与教师是其核心成员,是“老手”和“小老师”,另一部分是“新手”,处于其边缘。VLC的作用就是帮助学习者从“边缘”到“核心”,从“新手”到“专家”。形成一个向VLC核心区靠拢的向心力。分布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理论认为,认知是分布存在的,不仅分布于参与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的各个成员的大脑中,而且广泛分布于有关的工具、知识表征模式以及其他的人工制品上。因此教育目标也应从个体掌握知识转向协作的绩效。分布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理论揭示VLC中知识的分布性和共享性[10]:VLC中的学习者和教师所具备的分散性知识和能力能够互相给予支持与协助,并在共同学习活动中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设计理论认为,“主导―主体”教学设计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确定“先行组织者”、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情境创设、信息资源的提供、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11]。
四 自学考试课程VLC构建和教学设计
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是根据VLC的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网络技术支持条件,制定学习策略,设计开发网络平台,选择网络学习交互工具,确定学习交互方式及交互内容,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本研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知学徒与合法边缘参与理论等指导下,从VLC组成的三大要素对自学考试课程VLC进行设计与构建,再对VLC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设计。
1 VLC的设计与构建
(1)“人员”――VLC成员构成。VLC成员由4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和28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短线自考生(以下简称“学生”)构成(VLC初始状态时)。VLC核心成员由教师和4名学习成绩较好、比较热心和善于交流的学生组成。4名学生是“学生导师”,承担部分教师的角色;同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导师”作为小组的指导者、答疑者和评判者,承担部分教师的任务。在其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VLC的运行和学习活动的开展,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学生导师”。其余24名成员是对VLC学习方式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相互之间存在异质性(相互之间成绩有差异),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梯度。学生(本专业其他自考生)可以在VLC的运行和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自愿加入。
自学考试课程VLC中的应用设计模型(初始状态),如下图1所示。
(2)“学习信息”――学习内容的确定。《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引领学生进入该领域,认识该领域的导入性课程。在普通高校中,该课程占34学时,2学分。该课程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和就业领域,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调查发现,因该课程专业性、理论性强,加之学生是本科自考生,普遍反应学习效果不好。根据自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学习目标和考试大纲要求,将《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内容设计为一系列学习主题,并对各学习主题知识进行分析,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
(3)“物”――网络交互工具和网络平台设计。交互工具和网络平台是VLC学习者的协作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内容以及VLC学习交互工具的选择原则,结合网络技术支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都在校园网内),选择学习交互工具有:异步类:① E-mail,用于社区成员间,发送、接受资料作业等。②BBS(是网络平台功能模块之一),用于社区成员讨论,发表建议。同步类:即时信息工具QQ。QQ群用于小组学习交流。网络平台包括资源性支持(如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课件)、管理性支持和评价性支持三大模块。
2 基于VLC的自学考试课程教学设计
(1)学习者分析。分析VLC学习者是为了了解他们的起始能力、学习态度和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的情况,为教学外部条件适应学习者内部条件提供重要的依据。学生者分析如下:①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在一个批次录取的大学专科新生,正在参加自考本科学习,他们的成绩虽然有差异但都能够满足学习起始能力的要求。②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教师根据问卷情况选择成员,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相关情感因素。③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使用能力,信息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都能满足VLC学习活动的需要。
(2)学习目标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在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基于“学”的学习目标分析,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和所选取的学习内容特点,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学习知识点和目标。
(3)学习策略设计。VLC学习策略设计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特点,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应用于概念学习,知识点的掌握和与学习主题相关信息的查询、提取及加工;协作学习策略主要应用于知识深层次的理解、思维的具体化和知识的共享,相互之间对各自知识的印证。表2是根据内容选择策略的分析表。
(4)交互方式和交互内容设计。在VLC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CMC)为主要方式,同时也存在面对面(F2F)方式。VLC的交互内容设计是指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其交互的方式,再由内容的交互方式选择相应的交互工具。
交互方式和交互内容的设计如表3所示。
(5)学习评价设计。VLC学习评价既是其教学效果的总结,也是修改其教学设计的反馈信息。VLC学习评价过程包括数据资料收集、数据资料处理和得出评价结果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参加自学考试统考)相结合。数据资料收集手段有:①观察,教师对VLC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行为现象进行考察,利用BBS和QQ 等交互工具的记录功能,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信息。②问卷调查,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反应信息等。③自学考试统考,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效果和教育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学习评价数据资料处理的方法有:使用归纳、分析、统计描述(包括平均分、及格率和标准差)和统计检验[12]等方法,并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态度和认知效果方面对自学考试课程VLC的学习活动和效果等做出评价。
五 应用效果分析
VLC学习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技能的获得,态度的改变和情感的发展等方面。本案例研究以笔者和教师的观察记录,对学生的访谈记录、问卷调查以及考试成绩,分析自学考试课程VLC的应用效果。
1 研究者和指导教师观察记录分析。从学生与学习伙伴及同组学生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从“基本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完成”“熟练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从对小组长的汇报和角色扮演的观察来看,小组汇报内容经历了从空乏到翔实的过程,角色扮演经历了生疏到熟练、从胆怯到自信的过程。处于观众位置的学生气氛热烈、表情愉悦、经常鼓掌。在VLC网站上,学生积极上传作业、学习成果和学习活动描述;积极登陆VLC的学习论坛,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学生导师”和“认知学徒”学习方式对自考生的学习有帮助,有助自考生向自学考试课程VLC核心部分靠拢,有较多的自考生加入到VLC。
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在学习实践前后,对社区中的学生成员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是:(1)学生对是否愿意学好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学生由“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迷茫”到“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变化。(2)学生对能否学习好自考课程所持自信态度的人数有较大的改变,且提高的幅度较大。(3)通过VLC实践学习,有89.3%(25人)的学生认为基于网络和基于资源的学习能力有提高。学生对技术性要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自学考试课程学习中作用认识发生改变,大多数学生认为其有助于自学考试课程的学习;能够为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提供一个能够克服时空障碍,培养自学考试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师生都能够参与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班级概念和归属感明显增强,VLC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考生对课程学习态度朝正面、积极的方向变化,促进社区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 应用VLC学习自学考试课程和一般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程度。使用SPSS 15.0处理参加VLC学习的学生成绩和我院该专业的自考生统考成绩(数据见表4),得出统计结果如下:应用VLC学习自学考试课程的学生统考成绩的平均分比我院该专业的自考生平均分提高13.5,标准差(S)减少3.12,及格率提高了37.2%。通过平均数(一个样本平均数 与一个已知的总体平均数 )差异程度检验[13],Z=26. 40>2.58,P≤0.01,参加VLC学习的自考生的平均分和一般自考生的平均分差异非常显著。
考虑到自学考试课程VLC构建与应用可行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基于VLC学习的意愿,本案例研究的取样是采用目的性取样方法[14],参加VLC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该专业一般自考生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但基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对于VLC初始阶段运行帮组较大,但随着VLC运行和学习活动的持续开展,其他自考生的参与,参与VLC学生更具有一般性。因此,虽然本案例研究采用目的性取样方法,上述分析结论符合实际,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结语
由于VLC的多维性(社会性、技术性和学习性),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较一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多,因此应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考虑VLC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应用规律,研究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而研究VLC支持下的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模式和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自学考试课程相整合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自学考试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基于VLC的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为VLC的设计、构建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研究案例。从教学设计视角的探讨VLC的设计与构建,对VLC学习活动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裨益,可以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自学考试课程整合向更高层次发展,为自学考试学生解决和克服其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参考文献
[1] 贾洪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25.
[2] 武法提,王建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开放教育研究, 2008,(3):14-18.
[3] Julia Gerhard, Mayr Peter & Sabine Seufert. Classroom Component of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Case Study of an MBA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St. Gallen Switzerland[A]. Mehdi Khosrow-Pour (Ed.),Web-Based Instructional Learning[C]. London:IRM Press,2002. 150-162.
[4] 高文.面向新千年的学习理论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03, (4):31-35.
[5] 孙旭,程学竹.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形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44-47.
[6]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11.
[7]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37.
[8]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当代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6):50-56.
[9] Lave, J., &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9-41.
[10] Salmon, G., No distribution without individual’s cognition: A dynamic interactive view[A]. In G. Sal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C].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7-11.
[1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0-241.
论文摘要:新媒体是一个很有弹性的相对性概念,不同时期对其的解释并不相同.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即时性、沟通上的互动性、内容上的整合性等特点.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种类型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体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总起来讲,新媒体的类型主要是网络媒体、新电视媒体、手机媒体三种类型.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 )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 New 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 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Over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ach corner on the 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 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 " 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 " L " 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 The Global 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 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2. 3手机媒体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用这句话形容今天的手机再合适不过了.手机是手中的交际圈、是移动的生活艺术.如今,手机已经不只是普通的通讯工具了,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功能多样化、设计个性化的时尚手机更是倍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关键词:社会化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驱动机制
一、 导论
论文首先将梳理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概念,识别出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内涵要素与外延范围;接下来将基于科技接受模型提出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驱动机制理论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二、 理论背景与模型提出
社会化电子商务的重要驱动力量来自于用户的不断参与,如何驱动用户不断地参与社会化电子商务便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虚拟社区成员的参与行为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营销效应,如提升品牌关系、建立社区承诺、创建忠诚顾客的友谊群组、促进购买行为和社区推广、激励新产品开发中的创意贡献等。四位学者在《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心理机制研究述评》一文中,对近十年来有关虚拟社区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并认为在后续研究中应当加强对虚拟社区参与行为心理机制的理论解释。而已有研究表明,一种电脑科技越能被成员所接受,成员参与使用该科技的行为意向就会越高。同时,当成员认为某个博客网站更容易使用,更具有乐趣时,他们对博客的参与意向也更高。鉴于“容易使用”与“更有乐趣”都属于科技接受模型的范畴,而博客与虚拟社区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之处,本研究将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的视角分析虚拟社区成员参与行为的驱动机制。这一视角在我国当前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原因在于,社会化电子商务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的虚拟社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因此,在已有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接受模型视角的研究能够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加强相关领域的理论解释。
科技接受模型源于理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理理论由Fishbein和Azjen所提出,主要用以探讨实际行为,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信念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预测个人的实际行为,两位学者在理理论中对于个人行为提出了两项基本假设:第一,个人行为在自我意志的控制之下而发生。第二,个人采取特定行为的意向是该行为发生的立即决定因素。
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之行为研究,以预测并解释个人的行为。Davis将理理论简化,并聚焦于电脑科技研究领域提出了科技接受模型。该模型延续了理理论中对于个人行为的两项前提假设,但是删除了理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及其前因变量“规范性信念与动机”,并以“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作为使用态度的前因变量。
科技接受模型自提出后,便在实证研究中广为应用,并为本研究垫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也进一步支持了基于科技接受模型视角研究虚拟社区成员参与行为的合理性。原因在于:第一,科技接受模型的产生,便是为了了解使用者对于信息科技的使用行为;第二,科技接受模型架构简单易用,并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第三,科技接受模型运用的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都获得了支持,同时,科技接受模型也经过许多学者的探讨、实验与修正,不需要针对所涉及的科技的差异而特别制定衡量工具;第四,科技接受模型获得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验证了科技接受模型对于信息科技使用行为的解释力与重要性;第五,科技接受模型的提出者Davis曾提出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在模型基础上纳入其他新变量进行探讨。多位学者在此后的研究中,均发现科技接受模型如能够加入其他的影响因素,将可以提升整体的解释能力。
社会化电子商务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的虚拟社区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本课题据此选取科技接受模型的视角,研究如何提升使用者对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接受度与参与度,并进而促进社会化电子商务中虚拟社区成员的参与行为。基于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本文整合知识共享因子、知觉行为控制与社会影响等变量,最终构建出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用户驱动机制的主效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7个假设,这7个假设全部呈现出变量间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
假设1:科技接受因子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化商务中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
假设2:知识共享因子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化商务中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
假设3:便利条件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化商务中用户的知觉行为控制;
假设4:虚拟社区自我效能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化商务中用户知觉行为控制;
假设5:社会化商务中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参与意向;
假设6:社会化商务中用户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参与意向;
假设7:社会影响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参与意向。
三、 实证分析
1.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量。本研究的科技接受因子指的是影响科技接受的因素,参考已有研究的观点,本研究中科技接受因子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享乐性三个构面;知识共享因子指的是影响知识共享意向的因素,以利他主义,预期互惠、声誉、信任、期望关系作为知识共享因子的构面;便利条件定义为“使用虚拟社区的外在基础条件限制”,即“欲使用虚拟社区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设备、电脑软硬件设备或他人的协助等特定资源”;虚拟社区自我效能定义为“成员使用虚拟社区时,对自己使用虚拟社区表现能力的自信程度”;虚拟社区使用态度定义为“成员对于虚拟社区使用行为的正负面评价”;知觉行为控制定义为“虚拟社区成员在使用过程中感知到的难易程度,或是对于使用虚拟社区所需资源与机会的信念”;虚拟社区参与意向定义为“使用者认为自己使用虚拟社区的可能性”;此外,本研究还以“关键多数”与“主观规范”作为社会影响因子的构面。关键多数的定义为“认知周围使用虚拟社区人数将会增加的程度”;主观规范的定义为“具有影响力的他人对某成员使用虚拟社区的看法”。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量详情如表1所示。我们统一将构面下的题项得分将进行平均化处理,以进行之后的数据分析。
2. 数据收集、预处理与检验。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工作基于某网络社区平台展开。我们在社区平台成员库中随机抽取成员,然后在时隔半年的两个时间点进行数据收集,使被挑选的成员在线填写问卷,此过程将滚动进行,以实现有效问卷数量2 000份的保证。数据的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第一,剔除问卷填答不完全及有明显遗漏与错误的问卷;第二,剔除问卷填答时选择某一数字比例超过80%的问卷;第三,剔除网龄在3年以下,或者每天上网时间平均在2小时以下的问卷;第四,剔除在虚拟社区中没有上传或下载行为的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构念的信度都在0.8以上,表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同时,本研究中使用的量表,都来自于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且已经被多次使用,因此,这些量表具有内容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结果优良(χ2/df:2.95;GFI:0.95;AGFI:0.92;RMSEA:0.056),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再观察各个测量问项与构念之间的t值,所有的t值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
3. 模型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表中路径系数为标准化路径系数,以便于比较不同变量发挥影响作用程度的大小。
表2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构念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无法证明本文提出的7个假设有误,显示出我们提出的驱动机制模型获得了很好的支持。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将社会化商务中顾客参与的驱动机制阐述如下:科技接受因子与知识共享均显著正向影响了顾客对于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便利条件和自我效能均显著正向影响了顾客的知觉行为控制;顾客对于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以及顾客的知觉行为控制进一步同时显著正向影响着顾客对虚拟社区的参与意愿;此外,顾客在虚拟社区中受到的社会影响也会直接显著正向作用于他们对虚拟社区的参与意愿。在这一过程中,使用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作为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对于使用态度而言,其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的对比情况为:0.55 VS 0.72(0.65*0.55+0.66*0.55),显示出强中介效应;对于知觉行为控制而言,其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的对比情况为:0.22 VS 0.13(0.29*0.22+0.30*0.22),显示出弱中介效应。即,顾客对于虚拟社区的使用态度在顾客对虚拟社区参与意愿的作用过程中,更能发挥其引导作用。
四、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文献基础,对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识别出其核心的内涵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用户参与行为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获得了实证分析的支持。论文的研究结论对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并将成为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社会化商务实践活动的参与各方提出如下实务建议:第一,社会化商务虚拟社区平台的运营者应当将科技接受情况、知识共享水平、用户获得的便利条件作为创建并运营虚拟社区的重中之重,确保上述三者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以提升顾客的参与意愿;第二,在虚拟社区中展开各类社会化商务活动的企业,应当重视顾客自我效能的提升,通过有效的沟通策略,使顾客在心智中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在客观条件还存在改善余地的大前提下依然能够对社会化商务保持充足的信心;第三,各方还应长期保持与虚拟社区用户的实时互动,多倾听,重反馈,使顾客的使用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做到愿意登陆虚拟社区,并热衷登陆虚拟社区的程度。对于后续研究,我们建议应当重视调节变量在驱动机制中的效应发挥,考虑将虚拟社区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互联网使用情况(网龄、日平均上网时间、社会化媒体使用时间、好友数等)、成员实际参与的时间长度等作为模型的调节变量。调节变量的引入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社会化商务中虚拟社区成员参与行为驱动机制在不同类型成员间的区别与联系,以进一步深化社会化电子商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驱动机制模型,对开展社会化电子商务活动的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Wang, C.,and Zhang, P.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ommerce: The People, Management, Te- 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Dimension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 rmation Systems,2012,(31):105-127.
[2] Zhou, L.Zhang, P., and Zimmermann, H.D.Social Commerce Research: An Integrated View[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3,(12):61-68.
[3] 楼天阳,褚荣伟,李仪凡,和陆雄文.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心理机制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5):33-40.
[4] 胡隆基,唐月,毛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小型纯电动汽车使用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5,(5):122-125+130.
[5] 苏君华,董宏志.面向搜索引擎的用户接受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3,(11):64-68.
[6] 宣亚雷,王子彦.风险技术公众接受模型拓展及CCS技术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1-5.
[7] 代宝,刘业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流行性的SNS使用意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47-51.
[8] 吴亮,邵培基,盛旭东,叶全福.基于改进型技术接受模型的物联网服务采纳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2,(3):66-74,1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7120213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4CGL015);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项目号:BJRC201316)。
论文关键词:车体广告,内容,文本内容,形式
公交车体广告是以汽车车身为载体的广告形式。它作为户外媒体的新型代表,正日益引领着各个城市的广告新趋势,创造着各城市新的一道风景线。其日益增长的效益和影响,使其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0年4月北京街头的公交车体广告为对象,对其广告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以展现目前北京地区车体广告的风貌。
一、 研究资料的获取
2010年4月17-19日,笔者使用数码相机,在北京街头,主要是航天桥、花园桥、外文印刷厂附近公交站点,对经过的车辆进行街拍,共拍摄到39幅公交车体广告。
二、 流动风景线——车体广告内容及文本内容分析
(一) 广告类型
任何形式的广告,从效益上都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商业广告,一类是公益广告。车体广告作为广告形式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街拍的广告中,有37幅属于纯经济效益型的广告,只有2幅“2010年国际长跑节”“少年NBA挑战赛”广告算得上公益类型的广告,公益广告作为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其传达的摘要求,但还不能突破资金和体制方面的限制,真正独立发展,纯社会效益的公益广告还很欠缺。公交车作为流动的媒体内容,受众范围广泛,投放公益广告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何加大政府出资的公交公益广告投放,也许是大幅提高公交广告的未来前景。
(二) 文本的符号学分析
在符号学研究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符号解释为一种二元关系,即能指和所指。[1]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亦即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根据索绪尔的解释,我们很容易理解符号,公交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流动的媒介形式,可以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能指和所指关系,即流动的符号学,公交车体的每一种能指在流动中也就创造了内蕴更加丰富的所指。这种新的能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文字简洁,运用大画幅的图片,这种能指以流动的形式展现,并且以公交车车体作为载体,形成“视觉经济”的所指,同时也形成人们关注户外流动媒体,达到放松视觉的所指。有了车体广告的公交车,可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公交车,它成了一种“视觉经济”的代表,一种“自我消遣”的代表。
(三) 人物文本分析
笔者街拍到的广告中有18幅涉及选用人物作为广告文本的一部分,通过对出现人物的广告进行了人物年龄层的划分统计,以人物或是人群作为产品广告的,青年人即实际年龄在18-40岁的人占据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青年群体会在广告人物选择中受到如此的偏重,一方面, 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中最具创造力、表现力、最活跃的一部分,选取这样的群体成员做广告的“代言人”,可以增添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广告的商业性意味着广告的背后有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广告公司在广告的前期策划中,必然考虑到受众群体以及广告中人物的选取,不仅会考虑到广告受众与广告中所选取的人物在年龄层上的贴近性,而且会把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充分考虑进来,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12幅在青年群体这个年龄选取“代言人”的广告中,有5幅是以外国人为“代言人”的,这几乎占据了青年群体这个年龄层广告代言的百分之五十。跨越了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以以极大的宽容度吸纳外国文化的进入,文化的全球化,使各种文化在中国融合,国人也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中西文化鸿沟进一步缩小,外国人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媒介上。另一方面,看惯千人一面的相同面孔内容,使得皮肤黝黑,或是蓝眼睛金头发的西方面孔在车体广告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成为吸引外国人聚居的地方,车体广告在投放中也需要适当关注这部分群体的需求,这种车体在流动中,展现新北京的国际风貌,异彩纷呈。
(四)、文字文本
车体广告作为流动媒体,穿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不会像读报纸一样仔细阅读广告中的每一串文字,因此,车体广告文本内容应力求言简意赅,以最有表达分量的“字眼”抓住最大数量的受众。车体广告中的文字文本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1、 中英文对照文本
本研究中,有14幅广告文本内容中英文对照,即在中文文本内容下以小字号或是相同大小字号形成内容的对照,增加了广告文本的信息含量。这种中英文对照形式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扩大广告的受众的覆盖范围,使外国人也可以读得懂中国的广告,将外国人纳入到广告的受众范围之内,提升广告效果。另一方面,中英文文本的对照出现体现了一种国际化的文化内涵,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中国广告中的运用,充分说明了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发展现状,同时也以公交车体广告展示出中国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精神风貌,反映出北京为满足这座城市的外国人的身心诉求所做的努力,体现出北京这座城市的兼容、负责的风范。
2、 网址文本
从街拍到的广告统计中,有7幅广告中刊登了企业或是产品的网址作为文字文本的一部分。虽然这个比例在所有广告中仅占到约百分之十八的比例,但是这种在文本中运用网址背后的文化发展情况却值得我们给以更多的关注,正如有的品牌广告会包括企业或产品的厂址或是电话号码一样,产品网址作为文本内容的加入,说明了文化的跨媒体发展趋势,互联网作为当下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力军,它强大的舆论和宣传效果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规范化程度的加强,相信越来越多的车体广告的文字文本将会把网址囊括进来,同时也会促进那些没有自己网站的企业认识到建立企业网站所蕴含的宣传价值和商机……
三、 车体广告形式分析
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固定户外媒体的延伸,不仅具有固定户外媒体的一般特性——受众范围广,视觉冲击力大。而且,凭借其流动性大的特点,公交车体广告可以接触更广泛的受众,作为流动的户外媒体,车体广告无论在色彩和布局上也都有其特定的形式。
(一)、新型流动载体户外广告
公交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在车体形状、轮胎、排气管道、车窗等的布局上都与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有着一定的差别,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以公交车体为载体的广告,受到公交车体布局的限制,车体广告一般布局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和车体的尾部。
单层车和双层车在车体广告布局上也存在差异内容,一般公交车车体呈长方形,单层的公交车以车窗下沿为界限,划分为两个部分,而车体广告主要布局在车窗以下部分的车体外围,车体广告或依照车轮的布局,利用除车轮部分以外的全部车体外围,车体广告整体呈不规则形状,或车体广告呈规则的长方形,利用车体外围部分,居中展示车体广告占整车的一部分;双层的公交车体广告则利用了除车窗以外的全部车体部分(除车头外),车体广告呈不规则形状。
(二) 色彩形式的运用
色彩的运用作为美工技法的一种,在平面广告的创作中更是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公交车车体平面广告作为以公交车为媒介载体的平面广告,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公交车体广告要想抓住有效的受众,就必须能在流动的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因此在车体广告创作中要特别重视视觉的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在“色块”的运用和“冷难色调”的选取上。
1、色块的运用
公交车体广告的创作,偏向于以某种主色调为背景色进行,此处,为了方便叙述,笔者将其称为“色块”。在笔者街拍到的39幅车体广告中,对色块的典型运用有35幅之多,占街拍的广告整体比例的89.74%,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流动性极强的广告户外广告类型,要想提高受众到达率,抓住受众的眼球,就必须符合受众观察移动物体的视觉习惯,色彩的面积分布决定着画面色调的形成和色彩主次关系的调整。成块的色彩刚好符合这种在瞬间“吸引眼球”的需要,能够在流动的瞬间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如果色彩过于繁复、复杂,不但不能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反而会给受众带来视觉疲劳。因此,车体广告设计中,对色块形成整体的把握,并运用到车体广告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2、色调及明暗的运用
色彩本身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冷暖,只有人的器官感觉才能给人们温暖、凉爽或是寒冷的感觉,这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暖色指黄、黄橙、橙、红橙、红和红紫:冷色指黄绿、绿、蓝绿、蓝、蓝紫。中间色是白和灰。通过对街拍的车体广告中色块的冷暖色调选取进行分析发现,在车体广告中,暖色调的色块相对于其他色调的色块来说,受到更多的重视,占到总数的46.15%,在街拍到的屈臣氏车体广告中,车体整体粉红色,这种暖色调不仅利用整体色块抓住眼球内容,同时带来温馨的感觉,这很容易使人对屈臣氏那种同样如家一般温馨的购物环境产生心理上的同感,从而激发购物的欲望。暖色调诸如红、橙、黄给人火热的感觉,且能给人的感官带来更大的刺激,冷色调诸如蓝、蓝绿,给人清凉的感觉,虽然从笔者的粗略统计中,广告设计中暖色调的运用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广告设计中冷暖色调的选取,也要根据产品的定位适当的选取色调,不能一概而论,诸如饮品的广告,就要适当的选取冷色调,这样可以给人带来清爽的,如果盲目的选取暖色调作为主要色调,反而会适得其反。
四、 小结
以上是笔者对公交车体广告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对车体广告这种媒介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公车车体广告作为流动的户外媒体形式,具有覆盖面广、受众量大、冲击力强等优点,不仅充分利用车身资源,且大量运用“色块”,重视暖色调,文本多媒体、中西融合现象明显,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商业广告比重过大,公益广告投放相对不足等。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译.《文化研究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2].王友江著.《平面设计基础》[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3].王肖生、姜智彬著.《现代广告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 邮电高校 信息类专业 专业学位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Posts Colleg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eaching Paradigm Shift Exploration
QU Hongchun, JIAN Shuang, WANG Wentong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Networking Network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Abstract Under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a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colleg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information specialty, analysis shows several aspects to the practice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eaching model, for instance, the positioning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disjointed professional needs and the teachers. There are a few observations about developing full-time graduate students 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specialty; professional degree; teaching mode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逐年增加专业学位的招生比例,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达到同等比例,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转变为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背景下,结合邮电高校的发展特色,以信息类专业为例,谈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转变的看法。
1 信息类专业概述
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下,社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极大的应用与发展,甚至推动了各个产业的重组,同时,也促使了一批新产业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产业结构,促进了社会经济更快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开设了信息类专业的高校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法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四个门类。硕士学位授权点包含十二个一级学科和三十八个二级学科(含一级学科覆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也在八个领域进行招生。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虽然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概念性的区分,邮电高校也在结合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方式,但学校大部分的教学体系基本上都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用和创新的特点不能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被充分体现,造成了全日制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同质化。
2.2 实践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相脱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具有实用与技术性的特点,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取向为根本的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用于指导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建设。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并不高,实践教学安排也不太合理,许多工作流于形式。由于实习基地少,学生自己找到企业进行实习很难,即使有实习机会,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以致于使实习形式化,没有实习收获。总之,以行业为导向,使社会、企业参与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这对高校传统的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3 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国家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中对“双导师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学校安排理论造诣较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论文选题等等,同时还应安排一名校外的实践导师,协助校内导师指导论文,在研究生实践期间给予必要的辅导。但目前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优势,我国大部分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并没有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与指导。稀缺的高校资源使大多数高校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中。同时,高校引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通道尚未完善。在双导师制的培养中学校负责指导学生的导师很难与校外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使得校外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难以得到质量保证。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转变的思考
3.1 依托邮电高校的科研优势,提升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
在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方面,邮电高校也做了很多工作。依托邮电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重庆邮电大学发展最快的信息类专业特色优势学科之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有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庆市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技术市级工程实验室、重庆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智能电网输配电工程技术中心、重庆是嵌入式软件测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有重邮-思科(CISCO)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研发平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借助实验室研发平台和实验室相关科研项目,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了解项目合作单位的技术需求,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的要求。在实验室平台和项目的支撑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实践创新思维和工程思维,领悟对理论与实践的正确评价问题,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3.2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完善导师队伍的建设
研究生指导教师不仅承担着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的攻关任务,还承载着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任。建设一支学术质量较高,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重庆邮电大学不断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人员,建设高水平的联合导师队伍并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制定和执行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和方式,为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努力,不断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各学院开拓进取,大力实施“2356”产学研合作工程。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负责负责牵头制定学校产学研合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2年学校也荣获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学校工作获得肯定的同时,也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3 强化高校和企业责任,构建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学校方面,首先应不断加强与行业的尖端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一起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根据企业及职业要求,加强课程的建设力度,为日后的实践环节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应制定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参与企业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包括导师的遴选、实习指导的管理、论文的选题、成果的管理等。
企业方面,企业的各级领导及企业导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责任,与高校一起统一思想,精心策划,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明确各方的职责,树立起学生在对待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培养计划,真正地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尽好企业责任,也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加强对高校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扶持力度,协调高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4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尚处于初步阶段,邮电高校也积极地在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模式之路。当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yjg110207);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自动化类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2013-11-04.
[2]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亮.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3] 邵杰,王成华,江爱华.浅谈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