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新科技论文范文

农业新科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新科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新科技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

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

参考文献:

第3篇

尽管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最大的支持,各级领导也对发展现代农业相当重视,但基层工作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仍然不强。有的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表面做做样子,工作开展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对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方面,更是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体现出形式化的局面,这与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极其不适应,也成为了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正面面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

二、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推动农业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很可能制约农村的发展。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做好监督与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目标,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人才因素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就谈不上科技创新的其他工作发展。努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与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刺激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能力、适应性强的人才队伍。此外,如果站在广大农民的角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科技不仅能解放劳动力,更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创新、运用新型农业科技的能力,进而促进自主农业科技创新。另外,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开展更多的创业培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发展农业。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基础作为依托,充分考虑农业产品、农业技术与农业条件,整合资源,加强对农业创新成果的应用。一方面,配置好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各项体制,大力推动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另一方面,仅仅围绕农业的全局性与前沿性,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研究,并激励相关机构自主创新。除此之外,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高效的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实际运用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应加快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搭建科技平台,整个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

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更大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大市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将我国农业科技国家化。展望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探讨,分享世界的成果,共同为打造现代化农业努力。同时,仅仅围绕我国农业所要实现的目标,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吸收与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脚步。

三、结语

第4篇

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说,它报道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方针政策,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科学工作者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反映等等。①本文根据张占山主编的《农业实用新技术》②和牛盾主编的《1978-2003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③中关于农业科技的分类,以及《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涉及的内容及农业行业的特点将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进行分类,即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将科技新闻报道大致分为以下10个类别:品种资源与育种、土壤肥料、栽培管理、贮藏加工、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用新技术、高科技、科技人物及其他。

二、《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报道量对比分析

1.各类科技新闻报道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研究发现,两时期的科技新闻报道量有较大悬殊。1980.6-1981.5期间科技新闻的年报道总量只有621条,而2006年的科技新闻有2387条,超出前者1766条,增长了284%。除水产养殖技术外,其余类别的科技新闻年报道总量均有大幅度增长。(见表1)

2.不同时期科技新闻侧重点相同

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新农村建设时期,栽培管理、畜牧兽医、品种资源与育种三类科技新闻均是这两个时期的报道重点,报道总量均排在前三位,而且相互间的排序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见图1,图2)

三、从报道比例看科技新闻的内容设置

统计显示,栽培管理、畜牧兽医、品种资源与育种三类科技新闻的报道量排序虽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是它们的比例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三者趋向于均衡。土壤肥料、贮藏加工、高科技等三类科技新闻在这两个时期的报道比例改变甚微,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大了新的实用技术、科技人物等的传播力度。

1.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强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加大了新品种推介的报道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新品种的报道仅有15条,占品种资源与育种类科技新闻年报道量的15.3%;而2006年有228条,是前者的15.2倍,所占比例也上升到了46.34%。这足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在宣传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大,对推动品种改良所起的作用。

统计还发现,改革开放初期的15条新品种报道中,涉及的农作物只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水果、油料作物。而新农村建设时期报道的新品种种类不仅增加了,而且报道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图3)

2.科学施肥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报道热点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不堪重负,而一些专家却指出,我国传统化肥施用利用率仅35%左右,农民买化肥的钱多半是白花了。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上下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测土配方施肥虽然科学,但普及率还不够高,许多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为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唤醒农民朋友们科学施肥的意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对测土配方施肥予以了大量的报道;在147条土壤肥料类科技新闻中,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新闻就有78条,占该类新闻的53.06%。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向农民朋友们介绍新化肥,教农民如何施肥,如何改善土壤等。新农村建设时期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虽然还有,但报道量已大大减少。

四、从报道比例看科技新闻的内容设置

统计显示,栽培管理、畜牧兽医、品种资源与育种三类科技新闻的报道量排序虽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是它们的比例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三者趋向于均衡。土壤肥料、贮藏加工、高科技等三类科技新闻在这两个时期的报道比例改变甚微,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大了新的实用技术、科技人物等的传播力度。

1.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强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加大了新品种推介的报道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新品种的报道仅有15条,占品种资源与育种类科技新闻年报道量的15.3%;而2006年有228条,是前者的15.2倍,所占比例也上升到了46.34%。这足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在宣传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大,对推动品种改良所起的作用。

统计还发现,改革开放初期的15条新品种报道中,涉及的农作物只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水果、油料作物。而新农村建设时期报道的新品种种类不仅增加了,而且报道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图3)

2.科学施肥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报道热点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不堪重负,而一些专家却指出,我国传统化肥施用利用率仅35%左右,农民买化肥的钱多半是白花了。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上下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测土配方施肥虽然科学,但普及率还不够高,许多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为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唤醒农民朋友们科学施肥的意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对测土配方施肥予以了大量的报道;在147条土壤肥料类科技新闻中,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新闻就有78条,占该类新闻的53.06%。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向农民朋友们介绍新化肥,教农民如何施肥,如何改善土壤等。新农村建设时期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虽然还有,但报道量已大大减少。

3、改革开放初期重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期重经济作物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发表的197条关于栽培管理的科技新闻中粮食作物占多数,有79条,占该类新闻的40.1%;关于经济作的有65条,占32.99%;余下的53条为综合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期,情况发生了逆转,关于粮食作物栽培管理的报道只有160条,占总数的28.67%,而关于经济作物的却上升到了289条,占总数的51.79%。研究中还发现,关于蔬菜、水果的栽培管理类新闻在报道量上有着惊人的增长速度(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小麦、水稻是重点报道对象;而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蔬菜、水果成了明显的报道重点。据研究发现,新时期关于蔬菜、水果栽培管理方面的科技报道中,有较多是关于大棚、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少。

4.畜牧兽医类科技新闻出现新内容

畜牧兽医类科技新闻不仅报道量上有了很,而且内容上较前一时期丰富,出现了新的传播内容。八十年代初期,《农民日报》主要报道鸡、鸭、猪、牛、羊等禽畜的科学饲养,以及介绍一些国外的养殖技术。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除了报道以上内容外,还增加了宠物方面的报道等,以及动物疫病防治诸如禽流感等内容。在禽流感时期,几乎每期报纸都会有关于禽流感的报道,而且经常出现在报纸版面的重要位置。

5.科技人物的报道明显增多,新农村建设时期注重宣扬科学精神

比较两个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不光报道数量上有很大差距,而且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变化。创刊初期,《农民日报》关于科技人物报道普遍较少且简短,在20篇科技人物报道中,其中仅有12篇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出现,图片小,且采用的是黑白印刷。这些新闻一般只是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简短的介绍,无法将科技人物从事科学活动的事迹进行全面地传达。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专门设立了中华农业英才风采、农村科普先锋等专栏,加强了对科技人物的新闻报道。据统计,2006年的科技人物报道占年报道量的7.62%,而改革开放初期所占比重仅为3.22%。新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篇幅普遍较长,能详尽地报道科技人物及科学精神,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读者学习科技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科学精神的舆论导向作用。

6.沼气技术是农用新技术类新闻中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时期出现无公害技术

兴建沼气是生态家园建设中的重要内容。1980年7月23日,《农民日报》新开了大办沼气专栏,对沼气的功能、沼气池的建设等基本常识进行普及。新时期,《农民日报》开设了生态家园建设版,主要报道沼气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积极宣传这一技术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好处。

在这两个时期,沼气技术均得到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关于沼气技术的新闻报道有25条,占农用新技术科技新闻总量的50%。25年以后,关于沼气技术的报道量上升到了123条,仍占该类新闻总量的50%。作为我国农业的权威媒体,《农民日报》所作的长期宣传和报道在沼气技术的普及上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新时期,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是农用新技术中的新秀,其报到量仅次于沼气技术,有72条之多。《农民日报》通过“无公害食品行动”专版,大量报道了全国各地无公害食品行动情况,以及向农民朋友们介绍无公害技术等。

五、《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报道表现形式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构成元素及新闻组合层面对科技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探讨,即主要从新闻图片、版面构成等进行研究。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科技新闻的图片数量明显增多。改革开放时初期的科技新闻图片有98幅,25年后,增加到了522幅。研究发现,品种资源与育种、栽培管理、农用新技术、科技人物等科技新闻在不同时期均使用了较多的新闻图片。在图片尺寸方面,80年代初期普遍很小,平均20cm2左右,如1980年11月23日的一幅科技人物的图片大小为5.3cm×3.9cm。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所使用的大多数图片尺寸都比较大,而且新时期的报纸有些版面采用彩色印刷的形式,更为清晰、形象生动。

八十年代初期,《农民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一般编排在第六版,该版设有农科试验、学科学、国外农业科技等专栏。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打破了只用一个专门的版面来报道科技新闻的局面,将过去的小专栏演变为现今的专版或专刊。并对农业科技新闻作进一步的分类,设立了动物保健、畜牧兽医等版面,且在版内设立了家禽门诊、饲料与营养等专栏,方便读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六、建议

1.图片的使用应“宁缺勿滥”

图片可以使新闻更具说服力,但图片的使用应“宁缺勿滥”。建议在选择图片时,首先应考虑其是否符合新闻事实;其次再考虑艺术效果。

2.根据农民的信息需求来确定媒体的报道内容

从农民的信息需求出发,是《农民日报》稳定和扩大读者群的有效途径。时刻想着农民的需要,不断研究读者心里是涉农媒体办得出色的关键。

3.农业科技新闻分类应细化,让小专栏成为读者的阅读向导

研究发现,小专栏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八十年代初,《农民日报》设置的专栏有:时政新闻、每周农情、农村新事、大家讨论、今日世界、祖国在前进、国外农业科技、学科学等。现在的《农民日报》将曾经的小专栏扩大为专版、专刊,而且在许多版内也设有小专栏。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专栏的引导而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仅方便而且快捷。从而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民日报》版面设计的人性化。

4、应给农民留有说话之地,建立互动传播机制

要想确切知道受众的实际需求,唯有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果《农民日报》能够单独开辟一个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读者来信的版面或者专栏——以农业科技为探讨对象,来聆听农民朋友科技需求方面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并给予回应。这样有问有答的双向互动版面更实用、更有针对性。

注释

科技新闻,/fanben/article/20050529/9260.asp,2005-5-29

张占山:《农业实用新技术》[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牛盾:《1978-2003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赵红银:《选自〈农民日报〉之〈中外种业周刊〉良种良法版的图片新闻》,2006-01-21。

第5篇

健全金融机构信贷配置机制

陕西要因地制宜,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投资中把握重点。一是根据种、养、加、储、运、销等农业产业链及各个环节不同类型农业科研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需求,有针对性、多元化、多层次地开发与创新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二是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技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降低信贷风险。三是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尤其是农业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需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农业竞争力和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国均处于劣势、金融体系欠发达的省份,陕西应特别重视本省迅猛发展的农村合作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置作用的发挥。据陕西银监局资料,2011年陕西有农村合作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2937个,从业人数23984人,资产总额3734亿元,法人机构107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机构)9个,从业人数154人,资产总额12亿元,法人机构7个;农村互助资金组织1450个,覆盖率达5.31%,在西部仅次于宁夏和重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3月底,陕西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4878家,从业人员53501人,实收资本3871.37亿元,贷款余额达4447.25亿元。陕西应全面培育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资金会等新型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的小额信贷和联户贷款业务,解决农户采用农业科技的资金需求。

建立科技创新投资的产、学、研、园利益联动机制

鼓励涉农企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农业科技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人才培养等不同需求,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基础与引领作用,农业科技园区对科技创新的平台作用、科技成果全程式跟踪评价和示范带动效应,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整体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陕西的农业企业整体实力及在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中的主体作用较弱,尤其是在国内上市的农业类企业偏少,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农业科技融资的企业少。陕西要重视对涉农企业科技证券化融资的培育,鼓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规模。处于种子期、创建期的农业科技企业尤其要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的投入,成长期和成熟型的农业科技企业要设法拓宽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等渠道。不仅如此,陕西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大力扶持小型微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通过星火计划、科技惠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活动等扶持并激发小型微型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陕西科技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陕西农林科研院所具有巨大潜力,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优势平台,陕西应利用这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建立科技创新投资的产学研园联盟,以市场机遇和经济效益为驱动力,形成利益联结与制衡机制,互动互助,相辅相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迈向新台阶。

建立对农户科技创新投资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农户需求是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标尺,农户对农业科技应用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及其成果的应用。农户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的投资量、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受产业特质、劳务收入、土地制度、劳动者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户投资行为具有创新、模仿和保守性并存的特点。因此,要从关注农户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户的投资能力,引导农户的投资结构,解决农户投资的资金来源,改善农户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建立农户对科技创新投资的引导与激励机制。一是引导和鼓励农户的资金投入,可尝试以劳力股形式入股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等。二是优化投资结构,从偏重化肥、良种、农机等硬性技术投入转向对农业生产的新方法、新工艺的投入。三是尽快建立政府投入与农村金融服务有机结合的引导机制,重点引导农户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子女科技文化教育的投资,创新农地流转机制,提高科技产品开发与农户投资能力和意愿的协调性。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江苏的45%,居全国第27位。较低水平的收入制约了农民对科技的投资。另外,陕西农业依倚的特色产业,如以苹果、猕猴桃为主的果业、蔬菜业和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等产品价格近几年波动剧烈,农民所承受的市场阵痛引致了他们在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上投资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由此看来,除上述措施外,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农户的市场意识与投资技能,给农户科技投资进行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以引导和激励农户自发利用多种渠道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金融投资,对陕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显得尤为必要。

第6篇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制约,加之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扰,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于完善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较强的农业技术开发能力,但是由于受内部传统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开发出来的技术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而农业企业有很强的技术需求,但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弱。

2.农业科技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成长期,技术积累和经济实力较弱,加之一些企业家的短期行为和技术外部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3.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技术创新风险按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决策阶段风险、技术开发阶段风险、生产阶段风险和市场阶段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农业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及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扶持不足,使农业科技企业难以应对技术创新风险。

4.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因为前者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均占绝对优势。然而,在我国,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业之外,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开发机构要么资金不落实,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要么没有明确的技术开发方向,要么基础条件薄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企业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5.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激励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除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外,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技术创新周期和高风险等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业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其结果是企业轻视技术的自主创新,竞相引入成熟技术,虽扩大了生产能力,却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①]。

6.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

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开发的弊端,造成了其研发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二、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建立一支适应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队伍,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知识产权意识。目前,农业知识产权审查、审判人才、律师人才奇缺,特别是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将是困扰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教育事业,大力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提高灵活运用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策略的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工作更好开展、各学科更好发展。这是我国解决农业知识创新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同时要在全社会开展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宣传我国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在司法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队伍建设。根据农业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法官,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和专业法官集中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另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案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其途径包括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委托专家组进行技术鉴定和走访有关农业技术专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理想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中间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农业技术创新。如我国的种子行业是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市场结构,种子法律法规对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种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以激励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技术创新。

3.建立由政府引导,以企业和社会力量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投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是农业科技的重要投资者,而在我国目前财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途径的投入机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尽快设立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担保基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定向募集等,启动资金应以政府为主。同时,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项目从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风险投资机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实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减税或免税。其次,建立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保障体系。为鼓励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应对投资者在投资中的经济风险予以保险,为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再次,要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支撑条件。

②发展农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体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社会、个人、企业多方参与,并同国际接轨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引导民间的大量游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筹资渠道的多样性。

5.加大农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而非个别产品或企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51]共性技术尤其是农业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础性和关联性。开发农业共性技术往往投资大,外部性强,所以,一般农业科技企业不愿意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因此,需要政府通过项目引导,协调组织大学、农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应重点支持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并显著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技术领域。

6.消除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要通过整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技术创新人才的资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项目合作;再次,加快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重视科研中试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设。此外,要改革农业高等教育体制,调整优化教学培养结构和方式,面向市场,加强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一定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第8篇

随着信息革命及农业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各种涉农刊物众多,竞争激烈,为了刊物的生存,一些期刊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一些期刊的质量飘忽不定。出版发行上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知识与意识,重出版、轻发行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则过度依赖邮局单一的发行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冲击,人们获取农业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与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农业科技期刊不再一方独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期刊发行量的逐年快速下降,个别期刊如今的发行量只有鼎盛时期的1%。除个别刊物外,大多生存艰难,更无从发展,加上出版费用的不断上涨,期刊的运行方式也从过去的向作者付稿酬变为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形成涨价———发行量下降———再涨价———再下降,读者或订户越来越少的非良性循环。农业科技期刊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期刊占市场份额越大,其效益、读者、作者、期刊经费以及信息资源等方面就会越好,而期刊的内容、质量、定位、行业景况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市场占有份额,农业科技期刊只有首先做好做强自己才能有把握市场的机会。

2农业科技期刊提高发行量的对策与措施

2.1资源整合做大规模重复办刊、数量多而规模小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特征,也是科技期刊品牌效应不强的主要原因。期刊特别是农业科技期刊的当务之急是与时俱进,加大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为期刊出版发行开辟出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就农业科技期刊而言,小而全固然运作灵活,但要想做到高水平、高效益,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现阶段条件下最可行的就是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期刊资源,走集团化办刊之路,扩大科技期刊经营规模,通过并购整合,集中优秀人力、财力、物力、广告等资源,从而形成具有较强品牌优势、较大影响力和经营能力的期刊,打造出优秀的农业科技产品,有利于期刊发行量的扩大。例如,上海市农科院信息所在2008年前后就将原有的5份期刊加以整合,集中管理,专业编辑,统一市场运作,互相依托,互相补充,升级节支,有效地提升了刊物的整体水平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提高期刊质量办出特色农业科技期刊要练好自身内功,不断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质量是所有期刊的生命线,对于农业科技期刊而言更是如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提高期刊的科技含量和先进程度,及时准确地捕捉社会需求信息,深入到知识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发掘知识技术资源,促进并引导科研人员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活动,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具体来讲编辑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掘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农业科技期刊尤其是重点期刊的编发人员所处的位置高、视野广、信息快、判断准,良好的研发条件非常有利于办出优秀的刊物。就具体办刊宗旨而言,研究类刊物必须坚持因事而立,科普类刊物要坚持因时而立,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与特点,建立刊物的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注重挖掘刊物的内涵、深度和广度,追求刊物内容的高、新、快、真,在形式与内容上甚至比网络更要有吸引力,把读者的眼球从网络上吸引回来。有了更多的用户就掌握了市场,就有了不断提升的动力和发展空间。另外,应大力开发期刊广告业务,广告的收益对期刊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期刊有了充足的广告收入就能降低定价,而价格优势又可以刺激读者的购买欲。随着发行量的上升,客户会更加乐意在刊物上做更多的广告,从而使刊物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良性循环。

2.3重视发行专业操作重视改变目前大多数刊物重出版、轻发行的现象,其实发行与编辑在刊物运作过程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犹如人的左右手,分工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一个刊物要想真正成功,没有发行量的保证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强化发行力度、拓展发行渠道,是应对网络冲击比较积极而有效的举措。刊物发行部门同样必须练好内功,这是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文化概念的延伸,(农业科技期刊)发行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业务属性,而是农业科技信息研究、传播、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行是业务,更是专业。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发行工作,发行管理者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要熟悉所操作刊物的特点与内容,也要了解读者的特点与需求,了解农业科技动态,甚至农业资源、农业地理概况以及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小型的农业科技数据库,充实专业素养。这些对于保障乃至不断提高刊物发行量,搞活期刊经营将有极大的帮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取固定、灵活相结合的发行模式,运用综合发行、专业发行、自办(自建网络)发行、以及委托发行等方法,针对不同的用户推出不同的信息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宣传的效率,让读者能很容易地找到、订阅到他所喜欢的刊物,让刊物能更加精准、及时地出现在可能需要的读者面前。如此,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2.4利用网络优势为传统出版所用网络技术向传统出版物发起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出版发展的无限机遇,期刊的网络化将成为传统出版物新的发展形式。网络可以使期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时效性,实现及时传播和更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工具,开发具有自主版权、专利版权、公共浏览等的网络平台途径,实现期刊的网络出版和发行,以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扩大科技期刊的发行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嫁接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在发行印刷版的同时电子版一并发行,这是传统期刊吸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自己服务、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捷径。目前,每个刊物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网址或网页,作为传统纸质期刊网络化的展示平台,应该满足越来越多网络使用者的需求(初期应实行电子版订阅模式),网络版同时还可以具备检索往期内容等,以方便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2.5利用期刊自身专业资源,进行拓展服务。每一个专业科技期刊所载内容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读者或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广的延伸服务,如利用其掌握的宝贵的专业资源,开展过刊检索、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信息检索及咨询、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既要关注理论研究的发展,更应重视信息科学的应用与开发。一定意义上,一本期刊就是一个数据库,一个专业图书馆,这是为读者服务的基础。一般来说,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这点更适用于农业科技期刊,与期刊专业相关的拓展服务和市场推广大有可为,可以很好地提升期刊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与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第9篇

(一)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互联网思维嫁接模式1、两种思维嫁接的方式: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用户思维,其次是社会化思维,其本质是物质与信息传递,而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过程本身也是信息的传导过程。通过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嫁接,吸取更大范围、更多资源参与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人员之间、科技人员与用户之间、科技人员与市场的全方位互动,促进技术成果的完善。同时大大缩短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体现技术成果转化的简单快捷、直观可视与应用标准化。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思维转换: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传统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必然要与市场接近,科技创新可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由科技人员、企业、农民提出研发需求,将研发需求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打破原有部门、地域界限,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通过网络,组织相关人士出谋划策,广泛征集创新思路与产业发展意见,让者和其他思维碰撞,让用户参与研发,让未来的成果提前与市场对接。即使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亦能使研究与产业应用更加接近。3、互联网思维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布局:一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的多元化。通过推广体系的技术示范与农民培训、电视频道、科技入户等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畅通技术推广渠道;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品种、技术在线展示与自助培训,实行定向推送技术。三是构建线上展示与线下示范的O2O形式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强化物联网应用,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业技术云服务平台落地服务站,集中在网上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实现线下现场观摩与线上展示结合。

(二)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技术创新推广思维的融合模式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目标与方向。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一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泛团队集群研究为平台,打破部门地域、技术领域界限,体现群策群力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思维模式。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以技术“物化”创新与推广为导向,以简约化创新与技术标准化信息传递为目标的推广思维模式。三是基于农业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网络在线展示与标准化技术在线自助培训推广新模式。四是基于移动互联平台,集成农业政务信息、技术与市场信息、农资产品、农产品配送等功能,建立模块化、菜单化与技术推广定制的农民电商园、智慧农民手机卡的技术推广与产品营销云服务平台模式。2、建立面向农户、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推广云服务平台。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农业技术的泛推广,须统筹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库,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云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云平台运作前,必然要回答建立哪些类型的数据库,由谁建?建立后的数据库怎样为农业生产发挥作用?如农业产能数据、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数据、农业生产技术数据等,做好云平台的顶层设计。其次,通过推广服务云平台,解决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结合点、云平台服务方式与农技人员、农民的结合点以及农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模式;第三,要解决技术传播与互联网媒体、微媒体的结合方式,使尽可能多地覆盖更多地区、更多领域、更多农户。3、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准化信息传递与推广。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必然要求提供标准化的技术信息。首先,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想到将农业技术成果变成数字化、可信息传递的网络“产品”,变为农民、企业易于接受的图片、动画视频、标准化文字等。科技管理部门要将提供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产品与各类农业应用型研究项目的评价考核挂钩;其次,通过平台集聚相关涉农科技成果,建立易于分类、检索与推广的农业大数据库,实行全国范围的农业大数据联网互通;第三,通过线上与线下示范,以及手机推送App、微信平台载体技术,让农技人员、农民知道最新技术成果,实时了解市场行情,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第四,通过农民及农技人员互联网应用后的口碑宣传,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

二、互联网思维对园艺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一)互联网思维对园艺科技创新与推广思维方式的影响1、园艺产业技术创新思路转变。农民、农业企业对园艺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较高,对园艺产品的市场价格比产量更加关注。对园艺产业技术创新的思维逐步从传统“品种--配套技术--加工”狭义的产业体系技术研究,转变为从生产到餐桌,从农资供应、机械耕作、信息指导到物流配送的广义产业链式研究。根据顶层设计、反向推导、目标公开、底层互动、跨界协作、系统集成、成果物化、迭展的原则,构建园艺产业科技创新大团队、技术集成大平台的互联网创新思维。2、建立园艺技术物化与集成优化网络化推广的思维理念。在园艺生产中,更多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物化方式被用户所接受,如种质资源以种子种苗的形式进行物化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如新型农膜、基质、新型肥料、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以及新型设施装备、新型农机等等本身就是物化成果;对于灌溉技术通过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对于授粉坐果技术以提供蜜蜂、熊蜂、生长调节剂进行物化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也可通过色板、性诱剂、杀虫灯等进行物化推广。即使对于难以物化的栽培技术,也可通过微电影、视频、图文教材、挂图进行物化推广。园艺产业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生产模块,标准化的物化产品,提出不同设施、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系列技术集成优化方案。

(二)构建园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平台1、构建园艺产能经济数据监测平台。园艺产业产能经济数据监测平台包括区域内园艺生产产能的监测、生产基地与市场价格指数分析,产业发展分析与产业政务信息等方面,由政府部门相关产业政务信息,加强省、市、县农业部门对区域园艺基地生产运行监测,包括品种结构、种植面积、产能与上市时间等。及时准确、系统掌握区域内园艺生产信息与发展动态。通过监测平台,实现园艺产业发展运行预测预警,准确把握行业走势,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苗头性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政府宏观决策、指导服务。2、构建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以园艺产品优质优价为导向,与产销对接平台对接,重点引导区域内园艺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加强质量产品追溯,并积极加入省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提高上线园艺企业生产的品牌、质量意识。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实现产地追溯、品牌追溯、质量追溯。通过园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优质产品产能监测分析,集中重点宣传展示江苏园艺品牌产品。3、建立联产联销的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推进园艺产品消费定制。一是为省内园艺生产者、经纪人、批发市场、集团消费大户提供供需信息的平台,促进产销对接。二是为优质可追溯的园艺产品提供联产联销的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改变传统“生产基地+经纪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以产品溯源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园艺产品配送企业和城市溯源果蔬联营店,实现优质产品的联产连销,实现优质优价而不超价。三是实现园艺产品从大宗消费走向品牌定制消费。结合部省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在商品化、品牌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园艺生产基地销售分拣、分级、品牌销售。通过平台,进一步推进云订单、云销售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园艺生产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能够实时看到基地田间生长状况、了解种植过程及投入品使用情况,增加对基地产品的认同和信任,建立定制需求,逐步引导蔬菜生产实现生产溯源。4、构建园艺产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云平台。建立区域性园艺生产技术在线培训系统,改变传统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模式。一是建立园艺技术创新需求互动平台。园艺技术创新需求与创新方向,实现技术人员之间、技术人员与用户之间、研发人员与推广人员之间互动。实现专家在线解答,组织远程视频诊断等;二是建立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网上示范平台,在安排科技示范任务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线下实体展示点,在网络相关展示信息,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开辟现场视频展示,成为农业科技云平台的线下落地服务站;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数据库。集中国内外园艺科技创新成果,购买、委托制作或网友免费提供园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可视化技术推广课件,如生产微视频,图文电子教材、专家现场培训课件等,供网络(移动互联)在线学习;四是建立园艺技术推广与营销互动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联网互动方式,如农民学习技术交流讨论,学习分享园地,专家智库等;五是建立集聚农民及生产者关心的农资采购与优选平台。通过各类农资产品的网络展示、现场示范与用户评价,推出一批优质农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集中推出一批江苏名牌园艺产业、名牌园艺产品品牌、名牌园艺产业基地、名牌园艺技术成果、名牌园艺技术专家,推进园艺生产全程标准化。

第10篇

作为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农业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十分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其管理也较相对单纯的企业或政府、事业部门更为复杂,因而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以适应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展的战略需求。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大致涵盖了如下内容:

(一)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农业科技园区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必须以农业技术为核心开展运营,其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也必须以此为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从理论上看,其性质介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其内部组织既包括事业性单位、也包括企业单位,特殊情形下也可能包括个人群体,其资金组成结构既包括国有资本,也包括私人资本等。因此,对于这样的组织综合体,其战略定位可以概括为:以科技集成、推广、示范为核心任务,促进园区成员效益最大化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园区综合体长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该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不同路径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可供选择的路径可设计为三类:一是以农业技术集成、推广、示范能力发展的路径;二是以园区参与者效益提升能力发展的路径;三是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影响度与管理成熟度发展的路径。由于不同农业科技园区所处区位,以及面对的发展基础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其路径选择的最优化决策也必然有所不同。

(二)管理定位与布局优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其本质在于规划、吸收、选择、整合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和示范过程中来,针对园区内不同的参与对象,提供共同与集群发展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显然,管理定位一是需要明确参与对象,并界定这些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从而规划各类主体的数量与资质;二是需要明确园区将为参与者提供何种公共设施和服务,并同时兼顾这些供给品的效率与公平;三是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对参与者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这些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各参与者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功能相关性,以及园区提供整体产品与服务的运营成本。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与空间布局可以理解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三)招商策略与结构优化。理论上,农业科技园区的入驻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与示范过程中,因此,园区管理者应当制定灵活、有效的策略吸引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入驻。这些策略往往与园区的经营战略与理念直接相关,包括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的政策优惠,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集群效益等等。在吸引企业事业单位入驻的前提下,园区运营管理者也需要对申请单位进行资质评估,以及结构平衡。在资质评估方面,需要考虑入驻单位直接或间接提供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意愿与能力;在结构平衡方面,需要考虑不同类别单位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各环节的数量搭配比例,以及单位性质、类别与农业科技功能的适配性问题。实践中,招商策略的实施过程与结构优化过程具有高度相关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者应当力图在招商过程中尽可能实现结构优化。

(四)政府支持与运营优化。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明确的公益性质,它对带动地区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主要应当体现于财政支持与政策支持两方面。财政支持主要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适当且必要的财政投资支持,以形成园区公共产品,同时对科技园区的运营以及入驻园区的公益单位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以提高科技园区与入驻单位参与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积极性;政府政策支持除体现在各种财政补贴规制外,也包括种资质审批的便利。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优化主要体现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发展成本、整合发展优势、塑造品牌等等。本质上看,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健康运营,但考虑园区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它兼顾了地区公益与地区产业整合,以及带动社会经济的功能,其发展动力与可持续性可能受到市场冲击而有所折损,因而强化政府的支持十分必要。

二、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实践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3年9月申报成立,2014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综合事务管理局、规划建设与农业发展局、科技环保与产业发展局、投资促进与国际合作局、财政局。按照国家“121工程”的要求,当前正在抓紧筹建园区投融资管理公司,并申办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事项。

(一)理念、目标与定位。为促进科技发展带动高效型现代农业产业的形成,宜宾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理念为:建设“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生态园区的同时,要建设“清明、清正、清廉”的廉政园区。相应地,园区发展目标涵盖经济效益、科技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目标方面,至2016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2020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到2016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500元,到2020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科技效益目标方面,至2017年,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30项,孵化企业40家,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至2020年,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0个,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40项,孵化企业80家,培训职业农民15,000人次;社会效益目标方面,解决当地就业10,000人以上,辐射带动农民50万人以上;通过3~5年建设,最终建成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宜宾、宜人、宜智、宜业、宜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上述目标引领下,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为:发挥国家战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结合长江区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占据国家南向经济的重要节点优势,利用乌蒙山扶贫示范新区的政策优势,将宜宾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高地、农业发展转型的示范基地、农村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基地、科技与农业结合发展的转型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城乡统筹产业模式的创新基地。

(二)模式、结构与投融资机制。根据宜宾市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园区管委会选择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为:突出地方特色,以科技创新促进宜宾市农业、林业的转型升级,形成“茶、竹、粮”三条相对完整的核心种植业加工生产链条,兼顾其它绿色产品加工生产,构建“产、学、研”集群式产业链条体系,以科技应用技术的研发、企业应用转化和向一次产业初端产品的普及覆盖,带动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的高效联动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和新农业业态的发展,培养一批新职业农民,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新业态示范园区、科技创新孵化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针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管委会确立了“三足鼎力”、“四维互动”的主体结构打造引领川滇黔、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其中,“三足鼎力”是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国际集群同时并存;“四维互动”是指科研院所、企业、国际合作以及市区通过内部关系协同,形成联动机制,使得园区在四大驱动力催动之下健康、快速地步入发展轨道。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园区管委会大胆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新机制,成立政府控股的混合投资开发公司作为平台,通过PPP/BT等项目融资以及股权投资等以股份分红、项目投资参股回报等,做大做强资本积累,发挥投资建设、土地经营、技术咨询、资产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创新拓展市场化运作解决政策资金的新途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该机制的结构关系与运行过程见图1。

(三)招商、服务与成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一个网站、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资料”推介园区,突出“科技”、“生态”、“环境”、“产业”、“综合”的特色,“抓龙头,重感受,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同时,管委会注重发挥政府委托管理的职能作用,从规划开始,注重搭建平台,注重引导科技成果的产生和对产业的扶持。对标杆式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引导其发挥龙头的引领示范作用,对园区入驻人才注重人文关怀,在环境设施打造上营造以人为本、舒适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技术引进上突出产业衔接和集群效应,并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完整的发展布局。为确保园区内入园企业的健康发展,园区管委会对重点项目分别建立了“实施协调领导小组”,保障项目落地和原料供给。同时,管委会还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体系,拟建信息化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以茶叶交易为先期重点的产品实时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当前项目处于规划编制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园区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国际贸易交易中心;进行企业服务中心以及网络网点建设。通过招商努力与服务创新,科技园区初步对接了中科院植物所、生态所及中国农科院,拟订合作条件达成协议后,将共同组建“宜宾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和合作打造中国西部茶叶科研和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四川省情,与四川农科院、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打造特色农产品科研平台以及专业专科的科学研究平台。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园区与四喜农业的桑葚干红加工项目投资1.6亿元,占地190亩,年产值14亿元,项目实施可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桑葚产业链,助农增收,亩产上万元;与高原农业达成的魔芋精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占地500亩,年产值20亿元,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饮料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进一步拓展魔芋精深加工产业链;与四季大通集团达成微冻保鲜液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10亩,利用国内领先的微冻保鲜专利技术建设西部基地,促进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升级;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化工产业集群签署《中德农业科技生态园共建项目正式协议》,共建生态低碳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与马来西亚隆基马中集团公司签署了投资120亿元的“东盟国际产业园”项目投资事宜,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通宜宾与东盟十国的合作通道。

三、宜宾经验总结与政策启示

第11篇

1.1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②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外部动力包括:①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新兴、高效产业发展对产业竞争力、效益提高、收入增加的需求拉动。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最活跃的时期。

1.2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及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转型发展是指农业从一种产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产业形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经营组织的转变,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力等向科技第一核心要素等投入的转变,生产工具由手工、人畜力为主向现代化机械应用为主的转变,农业布局分工由国内区域布局与分工向全球化布局与分工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由孤立、封闭的小农市场形式向开放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形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由立足国内自给自足经营向全球化布局经营的转变,经营主体由一家一户向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转变;农业管理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理念上由单一投入管理向全产业链、系统化集中管理转变,方式上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高效和智能的智慧化管理转变,目标上由注重提高产能向提高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将出现多种形态并存的状态。

升级发展是指从一种产业水平提升到另一种产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产品)的优化与升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品种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品种特性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营养及专用化的升级,品种结构布局由多样性向专业化、随意性向标准化、小面积向规模化等方向的优化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由单一技术向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方向的发展,由平面化生产体系向空间、立体式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更加注重多元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和目标产品的生产技术系统应用;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由传统农产品向商品、专用功能产品的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更加突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过去高投入高产出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贸易上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水平将大幅提升。

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转基因方法和技术、基因克隆、生物反应器、干细胞、分子改良(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药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等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组学、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如人工叶片)、3D打印等技术,对生物产品创制等产生重大变革。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等的发展,提升了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产生重大变革。三是智能化农业工程控制技术不断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施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生产性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微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磁力杀菌和电场杀菌技术等不断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五是生态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的发展,将对传统农业投入品、制造技术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农业第二入品创制产生重大变革。可以看出,基因鉴定与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生物药物创制技术、精准化施用与管控技术、远程诊断与信息化处理技术等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当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强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十分强劲。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使农业科学向纵深、综合、交叉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水平。②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交叉,不断催生出一批新兴学科,同时成为新技术创新的“爆破点”,引爆产业技术革命,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强大动力。③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引领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变革,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突破[9]。外部动力主要包括:①农业转型动力,要求发挥生物品种光合作用及其增产潜能,利用生物体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满足人类与自然在包括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价值将实现突破性提升。②农业升级动力,要求借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产技术的力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农产品生产将更加突出以高效化为标志的综合能力提升,带动农业产能的重大变革。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2.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将成为未来10~2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主导技术是指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技术。今后一段时期,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改良、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等依然是支撑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和技术层面进行一体化发展并取得突破,以实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先导技术是指代表未来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催化性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纳米技术、空间农业技术、海洋农业技术、极端环境农业技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生物合成与3D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这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新生长点,催生出一个产业的全貌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与变革。当今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正在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10]。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发挥强势、培育优势、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为此,应重点加强“三大先导技术”的创新突破:一是“农业生物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各种“组学”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等,实现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分子设计、组装与合成,大幅提高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营养、安全、高效性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精准农业技术、下一代农业通信网络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数字虚拟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技术等,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装备农业,实现智慧型现代农业的变革和发展。三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重构技术”,重点发展光能生物高效合成与转化技术、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生物工程过程处理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生物制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生态建植与修复技术等,发挥生物体物质合成与贮存性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能,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命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长期制约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如品种单产低、耕地肥力差、农田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等,需要更加发挥科技的核心驱动力作用。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也处于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生长点,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凝练,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3.1农业科技重大命题的定位

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是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的统一布局,需要努力攻克的长期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重大难题和需要培育的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新生长点的关键性重大选题。重大命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2新时期农业科技重大命题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物进化、农业生物品种创制、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智慧农业和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建议当前要重点实施以下若干重大命题:

3.2.1“农业生物进化与系统还原”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业生物发育生殖与遗传进化分析、农业生物信息诠释与功能基因挖掘、农业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及其分子调控、动(植)物经络系统与还原调控等重大任务,阐明农业生物的本质特征。

3.2.2“农业生物品种的现代化创制”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动植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重要畜禽及园艺植物“国产化”品种培育、C3植物的C4合成途径与高光效育种、特殊逆境生物品种改良与开发、动植物杂种优势聚合与利用、粮食作物固氮育种等重大任务,继续挖掘和利用生物性能。

3.2.3“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粮食作物高产优化生产系统、农艺农机智能化融合技术与装备开发、工厂化产肉理论和技术系统、农林生物质功能化利用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2.4“农产品质量与功能的提升增值”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产品安全要素全程监测与精确控制系统、鲜活农产品周年安全贮藏与智能分级技术系统、新型农业生物功能产品开发、农产品及食品工业化精深加工技术体系等重大任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经济价值。

3.2.5“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现代化重构”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后备耕地功能定位与综合利用、中低产田提质改造及受损农田修复、清洁流域环境与生态重构技术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还原体系、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减灾技术系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重大任务,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3.2.6“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系统、基于导航系统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系统、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与优化决策巨系统等重大任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生产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3.2.7“新兴农业产业生长点培育”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垂直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新型纳米农用制品创制、农业干细胞、生物反应器与功能药物开发、极端环境农业生产技术系统、太空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海洋农业种养殖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为我国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

3.3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机制构想

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科技、推广、教育、企业、生产人员的作用,建立研-学-推-企-产-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创新与应用的推进机制[11,12]。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重大命题纳入国家及行业科技计划,设立相应的科技工程,如现代种业科技工程、智慧农业科技工程、农业生态系统重构工程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组织科研、推广、教育、企业、生产等部门及其相应学科创新团队、推广服务团队和生产管理团队等开展大联合协作攻关;要重点做好全国性宏观统筹与学科布局,组建各具特色的学科创新团队,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在重大命题中的牵头作用,由上、中、下游各学科团队组成重大命题主要任务的基本实施单元,通过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应创新工作机制,并从资金、人才、平台和政策等方面保障重大命题的组织实施。重大命题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组织制定重大命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着力构建重大命题的目标控制与评价系统、知识流动与资源共享系统、成果集成与分享系统,构建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机制和各模块集成的系统工作方法,在项目层面建立科研工作分析决策与指挥机构、学术咨询机构和命题分析诊断与评价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价值评价,加强项目成果的集成创新和成果的中试熟化与转化应用,推动成果集成应用和重大成果形成,最终实现项目预期的目标。

4展望

第12篇

农业作为古老而传统的产业,具有风险大、周期长、区域性强、品种多、易受资源限制和环境影响、与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天然相联等特殊属性。农业的创意即是把创意理念引入农业,是一种拓宽农业生产途径、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业态,它既有创意产业的一般特性,又有农业产业的特殊属性。农业科技的创意创新是指发生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科技的创意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始和主要的动力之一,一般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如耕作制度、农业区域、品种种子、栽培饲养、动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水利灌溉、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还可延伸和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关系中。

2宁波市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创意、创新实践

2.1创意、创新的实践

回顾宁波市农业历史,有很多创意、创新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稻生产为例,其创意、创新包括:品种的更换、更新(20世纪50年代的农家品种整理推广,60年代的矮秆品种引进选育,70年代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90年代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优质稻米品种推广,21世纪初籼粳杂交晚稻的示范推广),耕作制度的改革创新(20世纪60年代双季连作稻的推广,70年代稻麦三熟制推广,90年代种植业结构调整,21世纪农作制度创新),栽培模式的创新(三高一稳、稀少平栽培、模式栽培、叶龄栽培、轻型栽培、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育苗方式的创新(大、中、小苗培育,二段育秧,乳苗抛栽,盘式育秧,机械插秧,旱育秧,半旱育秧),施肥方法的创新(重基早追后补施肥法,V字型施肥法,平衡施肥法,施足基肥、适施面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前氮后移,根外追肥,配方施肥等),水浆管理技术的创新(薄露灌溉,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促蘖,适时搁田控蘖,以水养胎,干湿到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的创新(农业、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又如农作制度创新,这是浙江省农民和科技人员实践的伟大创举,突破了以前种植业的耕作制度范畴,把农林牧副渔五业紧密结合起来,种养结合、间作轮作、套种套养、生态循环,开展了粮经结合(如稻菇轮作)、粮禽结合(如稻鸭共育)、粮鱼结合(如稻田养鱼、虾、泥鳅)、林下经济(如山林套种灵芝)、水产(鱼虾鳖)套养等模式,使单一利用的耕地拓展到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据光能利用、物质循环、多级转化、生物共生互补、生物的生态位和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构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生产生态系统,做到物种上多种群(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不同品种)结合、组合上多序列(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之间)、搭配上多模式、空间布局上多层次(间套种,立体种养)、资源上高利用(生物共生互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技术上多学科综合配套、产品上多样化(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微生物产品)、效果上“三高一持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取得的成效

农业科技创意、创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蔺草的挂网,解决了蔺草倒伏难题;二段育秧和高山育秧,提高了秧苗素质和繁殖系数;喷灌、微滴灌技术的应用,节约了劳力,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培等无土栽培技术,解决了作物生长对土壤的依赖;拉线(杆)授粉、棚内养蜂,提高了杂交水稻制繁种和草莓的结实率;吊针注射农药、肥料,解决了大树施肥喷药难的问题;茭白田套养甲鱼,找到了防治福寿螺的有效途径;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能有效防治对虾病害;鸡稻轮作、稻鸭共育,使生物共生、资源互补、粮禽双收;蔺草田套直播晚稻,破解了蔺草焚烧难题;从稻田挖沟养鱼到挖塘养鱼到稻鱼(虾、泥鳅、黄鳝)共育(或轮作)思路的转换,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效益;设施栽培的推广,解决了蔬菜反季节栽培问题;精品农业、都市农业的提出,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延伸了产业链,且依托、服务、适应城市的发展,构建、培育了融生产、生活、生态、科教、文化于一体的高层次、高科技的现代农业体系,具有食物保障、就业增收、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体验参于、美化环境等功能。

3宁波市当前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生产劳动者文化低、年龄结构老化,易受传统思想束缚,精力、资金不足,信息渠道不畅,商品观念不强,竞争意识不强,因而农业创意意识淡薄、创新思想落后。

3.2设施手段落后,新技术推广速度不快,科技相对滞后。

3.3由于体制落后和机制僵化,缺少相应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在农产品和技术廉价的时代,农民缺乏对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的兴趣,农技人员缺乏激情。

3.4农技人员忙于应付事务工作,直接从事科技工作、亲自参与试验和实践的时间少,拿来主义、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和重引进、模仿、嫁接而轻理论研究、实践创新的现象较多。

4推动宁波市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意、创新的途径探讨

4.1广泛地收集信息,积极向外学习

要创新,首先是要学习,引进、模仿、嫁接创意、创新农业模式和先进技术,这是最便捷、实用、有效的途径。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书刊、网络,开展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学习,加强创意、创新信息的搜索、收集、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即推广应用。

4.2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来

实践出真知,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了解社会需求,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维水平,从而发现新萌芽,酝育新思想,激发新的灵感和思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灵感,是众多发现、发明的原石和见证者,也是创新活动的实践者。农技人员要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工作中,发挥好突击队和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及至无穷的过程,得到提炼升华。

4.3学习借鉴其它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原则。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发展相对滞后,科技进步慢、应用少,应积极借鉴生物、信息、工业、医学等领域中的先进科技理念引领农业,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的仪器设施武装农业,如在农业中积极应用机械化装备、化学工业、分子育种、智能大棚、太阳能温室、网络技术、分析仪器设备和循环经济、创新经济理念、工商业管理模式等。

4.4培育创新主体,开展自主创新

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而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是思维的蓝图。要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寻找新的灵感,虽然书本知识、外地技术、前人经验为新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新的思维,但这些技术与当今的前沿技术相比,已经落后,只有自主创新后的技术才是一流技术。

4.5有科学家精神,有企业家胆略

第13篇

作者:董丽华 蔡秀梅 杨华 马凤华 邹丽新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

考察交流给科技人员提供了难得的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的接触机会,可以使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在这些研究领域进展情况,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避免走弯路,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选派专业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离开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科研工作及合作交流都无从谈起,因此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拥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是成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合作交流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应该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这直接影响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效果。应当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爱岗敬业、具有培养潜力的科研人员,针对重点学科领域,赴该学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有关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我省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争取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的科技援助项目争取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提供的国际援助项目,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真正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大项目的后续工作力度,决不能虎头蛇尾。在欧共体援助的吉林省玉米向日葵开发项目执行期间,欧共体国家选派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援助,传授先进农业技术,缩短了我省农业与欧洲国家的差距。单位派出二十人(次)赴欧共体国家进修学习,派出人员学成回国后,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科研工作,很快提高了吉林省农业科技水平。同时欧共体援助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提高了项目执行单位的科研设备水平。由于该援助项目的实施,使我院农业科研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鼓励外国优秀企业、公司直接投资,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通过外国优秀企业、公司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或者中外合资办公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高科技领域的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创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领域。鼓励企学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有技术或资源特色、竞争力强、融资性好的科技型企业。激励企业与科研主体创业积极性,扶持企学研结合型技术创新项目,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对国际合作项目作好跟踪服务对于已有初步意向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即组织力量,搞好项目建议书,并与对方进行认真的磋商,争取促成友好合作。我们积极利用参加国际研讨会、培训班等机会向国外专家或组织介绍我省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不断巩固合作成果,拓展合作领域。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实践中继续积累新经验,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目前国际合作呈现出纯援项目减少、互利性项目增加的发展趋势,非政府间协议项目如“自由申请项目”、“所际合作项目”等呈上升趋势。今后不仅要重视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合作,重视与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而且要重视民间的合作。掌握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对外资助的主要领域以及主要项目,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如引进技术、引进智力、互派专家讲学、合作研究与共同开发,举办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交换动植物遗传资源及信息资料等,寻求更多的合作方式,确立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格局。把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纳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国际合作成果推广工作力度,真正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从目前一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推广现状看,许多项目成果推广转化的效果不理想。当今世界科技产业日益向国际化、系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合作项目执行中,鼓励科研人员直接参与成果推广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推广、示范、生产一条龙,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形成一定规模和效益。

第14篇

信息技术连接农业与市场信息的桥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扩大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收益率,缩短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从某种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开创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新体系或者新天地,它根据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特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新型科技传播体系,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同自然的规律相和谐。例如,电子商务就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经营中的典型运用,它集多种信息技术于一体来进行农业贸易活动,其高效率、高收益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营销的缺陷,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营销方式的发展方向。其主要优点有:

第一,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互联网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可将触角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它推销农产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二,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环境的不断完善,农副产品信息网应运而生,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拓宽了农副产品经销的市场空间。

第三,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就能更好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不可否认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农产品市场信息却瞬息万变等,往往导致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增加了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通过其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很好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决策、生产、分配、消费等的有机衔接和运转。农民掌握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交易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

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效能和速度就越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就越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就能尽早实现。因此,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随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了“一主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一主”是以政府主体构建的农业科技传播管理体系,它主要依托国家、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多元化”指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和涉农企业等通过不同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服务模式,比如“企业+专家+协会+组织”和“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但是,截至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应用还很薄弱,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农民利用科技等能力还不强,这也是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主要差距。为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发展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政府主导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领域要不断拓宽;再次,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实现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效性;最后,农业科技推广手段要更趋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

2、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需要载体,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化,称为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方便信息渠道传播的农业信息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信息具有“能使农民操作”的可操作性、科学有效性和因地制宜的适用性,利于农民对农业知识的吸收和接受。事实上,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3、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媒介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科技推广,势必要借助媒介,媒介发展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也就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从传播的任务上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选择就是传播渠道的选择,渠道选择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首先,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在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农村的信息主干网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可以考虑由电信企业投资建设,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电信企业负责,政府给予经费补助。随着我国“村村通”工程的逐渐深入铺开,电信网络的基础建设会更进一步加大和基本保证网络全覆盖率。互联网依靠电信网而发展,发展的趋势是“三网融合”,主要通过电信提供的ISDN、ADSL、DDN等宽带服务。其次,还可以制定优惠措施方便农民上网,同时农林水产网站的信息应免费给农民使用。农业科技信息媒介建设,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物质基础。

4、要借助信息技术服务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认可度决定于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接受程度,接受度高的农民会更快地将农业科技信息应用于实践,而这种能力恰恰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在信息社会,农民在对信息接收能力的素质主要表现为信息素养,也往往被称为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农民信息素养提高往往通过“科技传播”和“教育”这两个途径。但对于农民,在没有直接利益驱动下,他们主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和学习的动力不足,“教育”的效果已经非常有限。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科技传播,从传播效果中的利益驱动激发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可见,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的成败。

要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业的支撑是农业的信息化,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过程也就是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在信息社会,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硬件的投入和建设,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更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农技信息网站要迅速发展,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和传播农技信息要进一步延伸,农技实用数据库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要加大开发。比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农业网站的传播,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以最大化的适应农民的科技需求。其中,网站资源应加强几种类型资源的建设:第一种是各级政府部门专门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其涵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在加快农副产品流通、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农业科技交流和引资招商等方面进行的公益信息服务;第二种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创建的农业科研教育信息网站,它们不仅具有专业权威性、服务范围地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而且在农业科技研究与服务方面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优点;第三种是涉农企业和赢利机构所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它们一般以企业经营范围为中心,进行自身产品及科技的宣传、销售、服务等,并通过开展相关的农贸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共享与双赢。

第15篇

作者:魏小红 单位: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只有不断对软硬件进行更新,选择质量优良的软硬件产品才能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正常运行,跟上时展的脚步。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而农业科技档案保存了许多重要内容,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创造的特征,资源弥足珍贵,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的高效性。因此不仅从应用方面,而且从安全方面考虑也要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以保障档案系统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档案服务人性化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在信息化背景下,应改变传统档案管理“重保存、轻利用”的理念,树立起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意识,在保证档案管理专业性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性,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二要创新服务手段。档案馆要通过互联网广泛开展服务,建立档案网站,为档案使用者实现档案信息网上检索提供方便,做好档案资源库建设,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在实践中要对服务的方法不断创新。例如:可以开展“一对一”农民科技档案服务,即为某些种养规模较大的农民建立专门的档案,把档案管理部门主动为农民搜集相关档案信息,通过互联网供农民查阅,更好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档案的科技利用率。最终建立以现有档案部门为基点,以服务“三农”为核心职能的档案信息体系。三要拓展服务领域。将传统的农业科技档案主要为科研单位、农业生产企业服务,转化为向全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可以针对科研部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农民等部门服务,为其建立不同的档案数据库模块,实现档案管理的“精细化”,使农业科技档案部门成为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指挥部、智囊团、咨询中心。四要利用信息化促进档案管理中的交流与反馈,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了解档案使用者的现实需求,深层次研究开发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管理的合理性、快捷性、准确性。档案管理部门可通过建立网络论坛、微博等形式,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交流与沟通。档案管理模式市场化农业科技档案馆是农业科技信息的聚集中心和交流中心。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一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也是国家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创造性的探索科技档案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农业科技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活力。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的科技档案使用过程进行商业化运作。各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可将一些农业科技资料到互联网,进行适当的收费阅读,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档案资料咨询服务,扩展科技档案管理咨询业务,为档案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科技信息指导咨询、科技资料检索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可将档案管理工作拓展到扩展到社会活动中实现商业运作。农业科技档案馆要深入的进行市场挖掘,研究自身特色,把传统的信息采集、编目、使用、咨询等业务扩展到社会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增强科技档案馆的品牌知名度和群众认可度。

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复合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在数字化条件下,农业科技档案馆要树立“人力兴馆”的意识,把既精通传统档案管理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的人才做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要建立学习型档案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人才进行精细化培养,强化数字化应用的重点。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的体制和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接受数字技能的培训。二要建立文化型档案馆,不但要做好员工管理、技能上的培训,更要做好人文观念上的培训,要丰富档案馆文化内涵,使员工理解农业科技档案馆的精神实质,热爱档案管理工作,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档案馆的发展中去。三要建立研究型档案馆,档案馆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各类农业科技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及农业科技知识的运用水平,提升档案编研能力,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保证。总之,农业科技档案包括着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各类文字、图纸、数据、声像等资料,囊括了农业科技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总结、成果鉴定”各个领域,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再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更为档案管理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服务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软硬件更新实时化、档案服务人性化、档案管理模式市场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复合化将是农业科技档案馆管理信息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