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外文化比较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外语教育;传统文化;跨文化

在担任外语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一直在思考,高校外语院系是否存在着有别于社会外语培训机构的独特价值?诚然,在师资质量、教学环境、国际交流、研究氛围等方面,高校具有社会培训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大学扩招、家长与学生乃至社会都关注就业率的现实,使高校外语院系沦落为高级的、过渡性质的培训机构。大学生或者希望从这里获得通过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的秘笈,或者希望通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以顺利找到工作,或者希望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取得理想的雅思、托福等出国留学语言测试的高分。事实上,教育与培训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培训意味着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而教育则是通过教与学来达到扩增心智的目的。

在西方,大学被认为是西方或民族文化的守护者甚至是守门人。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承载传统文化、综合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又担当了什么角色呢?联系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发展,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面对西方文化拥有健康的心态

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固然存在着糟粕,但更多的则是让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结晶。众多的人口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大学》开篇讲了八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漱溟先生总结道,“在儒家的领导之下,两千年间,中国人养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增添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智慧、提高人格修养、奠定清明安和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为人之道,修身为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格物、致知”的同时不忘“诚意、正心、修身”,将来实现“平天下”的愿望,利用外语工具,充当中外交流使者。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字Cultura,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Edward B. Tylor)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其绵长的寿命中,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吸收多种文化,放射影响周边地区。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例如:墨家主张打破血统论和宿命论,只问是非曲直、贤愚勤惰;道家注重本体论与辩证法,“道法自然”,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三种轮回的思想;范缜发表《神灭论》批判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明代李贽著《藏书》68卷,公开反孔非儒,称《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世界,彼此交锋碰撞。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某一种思想,而是对不同文化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寻找自己的答案,从而找寻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这对外语院系的学生尤其重要,能够避免学生在深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时候对传统文明视而不见、走向全盘西化的误区。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高校培养跨文化优质人才

历史上,张元济先生曾评价洋务派设立的同文馆、广方言馆、船政学堂、水陆师学堂,一针见血地指出“泰西教育之法,莫不就其本国之民质、俗尚、教宗、政体以为之基础,各有其独立之道而不可以强同。一切教授规则皆受成于部。凡所损益,一以国民精神为主,故学成之辈,无不知爱其国、卫其种”,建议“勿标讲求西学之名”。京师大学堂则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方针,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培养体制下,学生力求精通母语和目的语,灵活应用语言,在不同语言间自由转换。老一代翻译界的大师,如傅雷、戈宝全、钱钟书、叶君健、朱生豪等人,他们学贯中西,外文精湛,国文功底深厚,其翻译作品不仅实现了“信、达”,还能达到“雅”的高度,久经时间考验。在外语院系遍地开花的今天,教育部对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持鼓励态度。以2000年《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大纲建议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在附录中推荐十几本关于中国文化的参考书目。学生只有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外文化,才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然而目前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缺失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讲授,这是巨大的损失。高校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具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还体现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上。目前我国高校外语院系开设了大量西方文化课程,例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专题等等。然而,在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母语文化的渗透。例如,我们的学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语讲述圣诞节的来历,却难以用英语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甚至有学生在被询问中国节日的细节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西方很多节日都是跟宗教历史有关的,我们很多节日是跟吃有关的。”这种想法竟然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同。诚然,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但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以伦理组织社会,又怎么是简单的“节日跟吃有关”能解释的?如果外语院系学生本人都不深入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怎么可能向其他人介绍中国文化呢?《20世纪的社会转型》作者阿兰·图雷纳提出,“现代性并不是一笔勾销往昔,而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往昔纳入到尽可能多的未来。”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国家维护文化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比以往更突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是很难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文化认同不是一个中性的活动,而是带有价值观选择的、有喜恶倾向的活动。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越来越注重运用文化力量来获取国家利益,为其战略目标服务。美国一直致力于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扩展到全球,用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最终实现全球霸权。面对这一现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应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先生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今,英语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3月公布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翻译著作大约有2.4万种,其中从英文翻译成其他文字的占60%,而美国的英语著作又占其中的80%;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用本民族文字写的作品,能够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语言出版的,只占这2.4万种翻译著作的5%。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在西方获得认同,往往需要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脱节。在中外双向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才能同世界其他民族分享中华文明的结晶,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贸易。然而,没有精通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走出去”战略只是纸上谈兵。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腐朽落后的被淘汰掉,精华的则被保留和发扬。无论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还是为了高校培养跨文化优秀人才、国家提高综合实力,在高校外语院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外语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高校能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张通往工作的门票;高校能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有文凭的工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分享几千年文明结晶,充当传统文化的守门人,恰恰应当是高校外语院系和社会语言培训机构的区别之一。

参考文献:

[1]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汪清松,查昌国,张国定.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张元济,著.教育救国论[M].侯且岸,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批评策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老师 引导 跨文化交际 避免 跨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89-02

一、总述

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创始人泰勒(E.B.Tylor)在其著名的《原始文化》(The 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可见,不管是东、西方文化都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而这种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的思想、行为、语言、非语言等方面的交往称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及文化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学生由于对英汉民族文化习俗了解不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造成交际障碍,交际就会显得别扭,“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往往发生。

所谓“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语言学家艾奇(Edge)曾经说过:“人们通常并不介意外国人所犯的语法错误,但对于在社交场合所犯的错误(social mistakes)却无法谅解。”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尽量避免中外跨文化冲突或是跨文化语用失误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大学英语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基本习俗是避免跨文化冲突的基石

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国家、民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就了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美国人不拘礼节、欧洲人重视称谓、德国人喜欢直截了当,英国人性格相对保守并且讲究礼仪,澳大利亚人在一定程度上兼有英国人的性格但是更趋于开放。因此,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具体交往对象具体对待的原则。但前提是必须了解他国的基本习俗,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处出错的尴尬局面。

(一)东西方价值理念的不同。西方社会主要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影响,相信世界是直线的(a line)和可控的(controllable),因此西方人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东方主要受到孔子(Confucius)学说的影响,认为世界是个圆(a circle)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constantly changing),所以中国社会一直推崇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追求个人的发展被视为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因此,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文化差异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东西方国家不同的价值理念,参照他国的理念与其进行不卑不亢的交往。

(二)西方各种不同的习俗都是源于其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习俗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它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问候习俗、介绍习俗、送礼习俗、拜访习俗、宴客习俗、隐私习俗及禁忌习俗等等。

1.社交习俗:首次见面握手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而欧美人更习惯拥抱。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英美被认为诚恳、诚实;而眼睛到处乱看,会被认为是狡猾、不诚实。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而黑人则略有不同,他们说话时眼睛盯着对方,听话时却东张西望。“OK”的手势在美国是表示“成功”而在巴西是“”的替代语,向某人做这一手势是指某人作风不检点。

2.隐私习俗:如果你对一位英国朋友说: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is your salary?你就不要指望英国朋友有什么友好的回应,因为在他看来,对你这种毫无礼貌地打探个人隐私的人是不必理睬的。

3.宗教、饮食习俗:在接待外宾中,要根据被接待的民族特性、等来配菜。如来者是伊斯兰教徒你千万不要上猪肉,是印度教徒你一定不要上牛肉。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们忌吃各种动物的头、脚、内脏,忌吃狗肉、蛇肉等。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更不能给对方夹菜,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Help yourself…)。

4.送礼习俗:送花忌送双数,忌送白色,因为他们被看作是厄运的征兆或死亡的象征。日本人不喜欢荷花,意大利人讨厌。

5.颜色习俗:红色在西方的反面含义是专横、暴躁和傲慢;在美国黄色有期待、怀念和思慕远方亲人归来的意思;蓝色的反面含义在一些国家是抑郁、悲哀、空虚阴冷的意思;绿色是穆斯林教徒最偏爱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生命、青春、活力和希望。

另外还有称谓习俗、数字习俗、动植物习俗等等。总之,掌握各个国家的民族习俗,对避免跨文化冲突起到了直接的基石作用。

三、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词句、短语及习语等在西方国家的不同用法以避免尴尬的境地

大学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对词句的介绍,一般就只讲其基本用法,有时讲了一词的多种用法,可是学生没有具体的语境练习,久而久之便抛于脑后了,然而这样的一词多意在跨文化交际的中却屡屡出现。笔者在公派去澳洲留学之前对澳洲文化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写给澳洲很多大学的自我介绍中用了一个词“naughty”来描述自己有时有点“顽皮的、童心未泯的”性格。结果到了澳洲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只是词典里“顽皮的、淘气的”,而是“性感的、不听话的、不守规矩的”。怪不得笔者给澳洲各大学发了那么多的申请信都石沉大海,估计人家还以为她生活作风不检点、道德品德有问题,在试图“勾引”他们呢!笔者曾在澳洲遇到了很多词同义不同的尴尬局面。大家都知道“pink”在英语中是“粉红色的”意思,但是却被澳洲用在公共厕所里,表示女性月经期所用的卫生巾及部分人注射用的针管等必须丢在指定的箱子里。笔者非常困惑,于是向其男性导师讨教,最后造成自己当面想钻地洞的难堪局面。笔者有一次想对导师说“It’s my honor.”(是我的荣幸)但由于口误说成了“I’m a honor.”(我是一个处女。)以至于导师大笑,笔者还痴痴的全然不知道导师在笑什么。

这样的尴尬例子在异国实在是举不胜举,笔者无法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向大家展示太多的由于跨文化交际导致的同词不同意的用法,只是想用这些例子提醒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不要片面地只学词的个别意思,而应该多查阅课外资料,多形式多渠道学习英语;同时,大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收听外语新闻、报刊杂志、英文歌曲、英文原著、赏析地道的英语广告、各种地道的英文标语等,并尽量参加有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等切实有效的途径来学习英语,尤其是涉及到的跨文化,以避免不同的尴尬局面,在跨文化交际中如鱼得水。

四、大学英语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西方国家的禁忌,并学会用委婉语来缓冲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禁忌语(Taboos)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

很多动物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属于禁忌的范畴,如:bat(贱妇,丑女、),chicken(见面熟的年轻女人),hen(爱管闲事或嘴碎的中年妇女),cat(恶妇、包藏祸心的女人)等。英国人也不要自以为是地恭维某位中国人是gay dog(快乐的人)、lucky dog(幸运的人)或old dog(老手),因为中国人谁也不会高兴自己是一条“狗”(dog)。因此人们在说话的时候都会尽量避讳运用这些词。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常常有紧密联系、相互水融的。不能说禁忌的东西自然就有了委婉语来替代。例如:

人们忌用skinny(瘦骨嶙峋)而说slim 或slender(身材苗条)。说plain?鄄looking(长相一般)而不用ugly(丑陋、难看),忌说crippled(瘸子)、blind(瞎子)、deaf(聋子)、dumb(哑巴)等而统称为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残疾人),在美国,没有了poor people(穷人)而只有low?鄄income group(低收入阶层),没有了prostitute()而出现了woman of the street, street walker, fancy woman, girl, girlie, call girl, joy girl, working girl, lady of pleasure等等避讳的称呼,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社会的进步,各国人们观念的更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禁忌语、委婉语也在更新,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

五、大学英语老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针对大学生特有的特性,对其可以采取渐进式、启发式、交流式、示范式、比较法、融合法、注解法、实践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利用图片展示法、布置学生查找法等进行正面引导。

(一)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文化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并把其放在一定置;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要博览各种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资料,力求做到文化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眼神表情等形象,尽量做到“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尊重隐私,,信守约定,热情适度,谦虚适度,不卑不亢,爱护环境。

(三)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言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注意示范和纠正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规范的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站姿坐姿、举手投足、服饰打扮等等。拓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从而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广大英语教师在面临繁重教学任务的严峻考验的同时,要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向学生们传授跨文化交际的“额外知识”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作为现代语言教育者,我们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现代语言学家把交际能力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条件下,对谁,说什么,怎样说”。 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问题。美国语言学家Saplr则把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所为所想……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因此,大学英语老师要创造各种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尽量避免中外跨文化冲突,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泛文化培训(culture?鄄generaltraining)和定文化培训(culture?鄄specific training)。

参考文献:

[1]浅谈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http:///language/2011/0322/w201103221653593934.ht

[2]王美瑜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http:///?i93910

第3篇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文化交融的结果之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在学习方面也不止只限于书面知识,更多的外国学生因为学习汉语,所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不止注重衣食住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大多对佛教文化比较感兴趣。本文就将从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来看中外文化交流进行论述。我们知道,印度佛经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地区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中原地区。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以白马驮经到达洛阳,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伽谶也是通过这条路线来到中原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于科技的发展,所以实习方式多元化,可以简单概括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因为实习是跟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工作。在平时讲课时就接触到了外国学生。学生为印尼学员,信教,所以在讲课前会进行祷告。这也是本文来源之一。

中外文化交流有多方面的。例如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等。宗教间的交流为其中一个方面。本文将从宗教方面,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去研究中外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主要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并且结合Chinlingo平台的实习经历,研究在宗教方面,中国与外国之间,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很多书籍介绍的主要为佛教东传的过程,忽视了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活动。其实,在印度佛教东传的同时,中国的僧人兴起了西行求法活动。西行求法活动,可以追溯于西晋时期。据统计,西晋时,已有三人西行求法,东晋已多达37人,六朝时达百人以上。因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推动了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

可以看出,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学涉及人生领域的许多课题,触及民族文化的内核,因此,它的影响深远、巨大。其影响不止体现在宗教文化方面,也体现在文学、医学等各个方面。在文学方面,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例如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等其他僧人的作品的出现,保留了中国文字学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医学方面,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各种印度医学观念也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方法,针对在宗教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进行对比,看中外文化如何在宗教方面体现出来交融,并且通过宗教,与其它文化方面的事件进行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在宗教文化中,看出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国文化的,即包容性。

一、主持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答辩人:目的:因为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单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特别细微的阐述。但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的文献却少之又少。本文欲从这两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阐述,从而得出论文结论。

二、主持人:本篇论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答辩人:本文欲从六个方面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即:

第一章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的结果;

第二章是有关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意义;

第三是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四章我主要写了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这两件事情的异同;

第五章我针对这两件事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个概述。

最后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概括,也就是我们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是怎样一个态度。我的论文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就是这样。

三、主持人:在你研究的课题方面,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答辩人:我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文献研究法:针对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中外文化产生的影响,翻阅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比如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以及法显的《佛国记》等,种类有许多,在论文撰写初期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2、对比法:对中国以及外国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又与“一带一路”进行结合,产生现实意义。并得出我们针对此现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得出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对现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第5篇

[论文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文化教学指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流工具,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语言习得的重要体现,也能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凸显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力图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这些语言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极为关注学生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一、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模块话题融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以含有丰富信息的话题为载体。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来融入文化教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就以模块为单位,不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了较为新颖务实的题材,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块的题材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使文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以外研版《必修教材一》为例,Module1选取的题材为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包含了美国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文章,教师可以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贴近语言、学习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的兴趣。而外研版《必修教材四》 Module 3则选取了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 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身势语言相互问候,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们礼貌、有好地交流。这一题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能热爱本国文化,尊重他国习俗养成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

二、聚焦Cultural Corner,开展多种活动,体验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的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发现、理解、体验才能真正有所得。

《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中,均设置了cultural corner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这一部分深化和拓展了本单元的话题,突出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极好载体。例如,在《必修教材一》中,Module 1的Cultural Corner 通过美国学生的来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美两国的中学教育系统的异同。《必修教材二》 Module 6的Cultural Corner则通过阅读文章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让学生了解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及其主要电影作品,旨在让学生大致了解并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主要情况、特点和风格,并学会通过影视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教师可以聚焦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已构建的友好学校平台,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写回信或发出电子邮件,可要求学生制作学校宣传册,电影海报,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报告等。教师还可将“设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利用各种资源,在分享、交际中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亲身体验,思考并实践文化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

三、开展文化反思,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教学有着自身的特质,完整的文化教学离不开文化反思。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应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在学生习得文化知识、产生了文化意识、体验了文化交流之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反思,以切实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师生关系、不同的交际礼仪。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文化反思,交流自己的感受。鲁子问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有全面的文化意识,不能把西方文化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而要有客观、宽达的文化教学态度。”因此,我们的文化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学生崇洋媚外,不能把西方文化全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当然也不能让学生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本族文化的情感。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敏锐察觉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而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习得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新思路、新理念,并在其中凸显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这毋庸置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并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意图及其中所贯彻的课标原则与精神,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并利用各种媒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当仔细地分析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教学改革 对策研究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上世纪末,曹顺庆先生提出了“失语症”。虽然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诊断却具有普适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文学界、文化界及教育界统统都患上了“失语症”。该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在中国教育界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也愈演愈烈。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在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从丛教授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Chinese Culture Aphasia)(从丛,2000)。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色鲜明,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着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备天然的文化资源优势。因此,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文化失语症”使得众多英语学习者,包括许多英语水平达到中级或高级水平的人,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却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外语教育工作者提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母语文化的教学。下面仅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

二、中国文化“失语”对策研究

1.教材建设

在教材编写方面,现有英语教材中大多都只涉及目的语文化,很少涉及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占的比率太少。单向导入目的语文化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材建设上,要增加反映中国文化内容的材料,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词汇,让学生能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我们可考虑选取中国作家所写的英文名著,如丁往道的《中国文化掠影》;或引入英语国家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赛珍珠的《大地》;教材应开列中国文学与文化参考书目或编写与主教材相配套的中国文学文化教材,作为学生课后阅读之用;有关中国文学文化内容的教材编撰可采用汉英对照,也可采用全英文式。如果考虑到内容的时新性,还可引入优秀的当代中国作品的英文译文片段和反映中国社会内容的英文报刊上的优秀文章。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帮助其储备文化知识,培养爱国情操,还为颂扬宣传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打好基础。

2.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等中国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现出中国文化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来欣赏中国文化,同时可开设中外文化对比课程,强化学习者的对比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体例上体现出由易渐难的层次特点,体现由语言知识到文化应用的系统特色;在教学目的上体现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在课程性质上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对象上,应考虑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实际。切实详细设置生动、详实、趣味性与知识性并举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还有待英语教学工作者们不断研究。

3.考试改革

考试对于强化中国文化教学是有利的“助力器”。英语考试可谓伴随着国人的一生,考试门类齐全,每种考试都加深了国人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而面向国人的母语水平考试又有多少?故欲提高中国文化教学,则需要增加中国文化测试的内容和比重,真正体现对中国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同。考试改革的方式宜灵活多变:可以采取听、说、读、写、译等方式,可以增加文化常识的考题,也可要求学生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同时还可把目前大学英语考试中的作文试题与文化考试融为一体。另外,让学生写文化方面的论文以作为其课程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也是可行的。

4.教师素质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独特的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英语语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更需具有相当的双文化或多文化知识。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一直是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目的语文化了解的同时提高母语文化素养。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中外文化知识和中外文化评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比较法,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从而使学习者对两种文化产生直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有关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并同母语文化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交流意识,让他们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地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母语文化,这个世界仍是隔离的世界,那么学习外语又有什么意义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呼唤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各大高校需积极做出改革措施,实行教材和教学改革,借助考试引导强化,再加上教师从旁指点,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并不难。唯有加强母语文化教学,我国的大学生才能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禀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第7篇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必然冲击着本民族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宗教、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会根深蒂固地体现在言语行为上,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仅仅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忽视文化知识,是达不到语言交际目的的。因此,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跨越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便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匾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

几年前,有幸通过了浦东新区的各项选拔考试,成为浦东赴加拿大学习交流的英语老师中的一分子。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新奇过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给我带来的震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飞机上下来,很多老师第一件事情是找厕所。可是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因为所有的人都在找:WC或者TOILET。然后,在接团老师的指引下,才恍然大悟,人家的厕所不叫WC或者TOILET,而是WASHROOM。一群英语老师相对着苦笑,个个脸上无光。

在后来两个月的学习交流中,此类事情一件接一件,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意外中颇有感触。回国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文化背景,以减少将来可能面对的文化冲击,使所有学习英语者能更好地学有所用是一件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事。《新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合理的语境教学,积极的引导方式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做机械的语法练习,从而使他们在一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好的语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交际法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学习语言,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一办法目前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得有声有色,比较常用的问路、看医生等情境不再一一列举。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适当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逐步过渡到教学过程全英语化。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评价者要善于用全英语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和鼓励,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并且要注重对学生在该语境中的表现给予合理积极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在品尝成功中一步步增强信心,产生兴趣。

二、区分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正确使用语言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文化认识上的差异会引起很多社交场合的误解。

在我们交流中比较普遍的一些情况,如果能在英语教学中及时地告知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便了解了文化的差异,不再按原有的固有思路去交流了。比如:在商场、学校等一些公众地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习惯为走在后面的人挡住自动门,以使后面的人顺利进出。但是当他们招待别人时,却不像我们那样一定会让客人先吃。他们可以自己管自己打开饮料而不去管你,而让你“Make yourself at home."(随意,别客气。)这时候,我们就要人乡随俗了。

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要使学生能够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讲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包括谈话的习惯。否则,尽管学生能够在语法方面正确无误地讲英语,但可能造成误会和不愉悦。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取舍,结合一定的语言材料,适当地根据需要点出不同的交流习俗。 三、利用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

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报刊、电影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减少文化冲击的影响有很大的帮助。

我经常推荐给学生的报纸有《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ShanghaiStudents ’ Post》,《中学生英语辅导报》等。这些报纸都紧跟时代步伐,内容新颖,涉及面广,最主要的是内容难度适宜,深受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喜爱。

原版的一些经典影片由于其经久不衰的口碑而受到我的大力推荐。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也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如:《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Kungfu Panda(功夫熊猫)》中:The secret ingredient of my secret ingredient soup is...nothing. 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认为它特别,它就特别了。)-一我常常用这句话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行,自己真的就行了!

同时,有些地方我也会适当加以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Forrest Gump(阿甘正传)》中阿甘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为什么美国人要这么说?原来外国巧克力有不同的包装、口味、形状和颜色。以前没有标志,十二块或二十四块,每个都只能拆开包装,放在嘴里,品尝了之后才知道个中滋味。妈妈其实就是在告诉阿甘人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不可预测,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所以阿甘也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第8篇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定位。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类文化的精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观念,因此,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浓郁的文学内涵,体会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异域文化,使学生懂得从他者的眼光透视本民族文化,逐渐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注重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性教育,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2003年春颁布的修订《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视语文的文学教育,《大纲》指出语文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规定了选文的标准以及比例,“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新大纲对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视既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为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文学规律,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范本,并向世界文学名著辐射,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学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

文学是以审美形象的形态存在的,与科学活动的概念相比较,文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同样认为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而外国文学内涵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向解读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做定性的解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文学形象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对话,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以及评论界对莫泊桑《项链》及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即小说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作品认真研读就会发现,女主人公身上具有远比爱慕虚荣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她的单纯、不满足于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丢失项链后对命运坚毅的抗争。而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讽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意义的获得,只能以学生走进作品、深入体验文学形象为前提。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中的戈多是谁?戈多的意义何在?戈多是否会来……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感受,调动想象和联想去“对话”、去“填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的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同时,外国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异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阻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关文学流派主要特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适时开展中外文学比较,知晓文化差异,感受文学魅力。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认识局限,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理解、评价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不是去讲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将中外文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适时、适当比较。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与蒲松龄的《促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们却有相似的主题。《变形记》以人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促织》以人变成蟋蟀的情节都表现了人性异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蒲松龄和卡夫卡在表现人性异化的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蒲松龄只是从现实的层面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异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没有失去自我后的焦虑、孤独、恐惧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讨好、驯顺的蟋蟀,并以此给成名一家带来了的美好结局。而卡夫卡则是从哲学的层面有意识地观照了觉醒后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平台,寻求中外文学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意蕴,感受其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类似的比较颇多,如贝克特的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与的《雷雨》的比较、《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比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等。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为学生营造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在中外文学的比较中知晓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适应多元社会的外国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技法,品味语言,也可以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课堂讨论、放映外国文学名著电影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文学规律和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实现《大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的目标。

三、开设外国文学名著选修课,进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对选修课的开设、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要求。这不仅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选修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高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设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所选篇目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选讲篇目可以依据《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三课外读物建议中推荐的篇目,同时兼顾其他作品。

2、不讲授外国文学史和进行文学评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作品。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和作品众多,教师一个学期可以选择一、二部作为范例,进行具体的阅读、欣赏指导,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节概貌,进行精彩片段欣赏,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品的文学技法,把握文学形象。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自读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促,比如,组织讨论、写读后感和欣赏短文等。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之以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

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与互补。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高师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需从源头入手。

首先,改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外国文学素养。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过应试教育走进高校的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薄弱,外国文学素养尤其欠缺;由于专业化的制约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淡薄。二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观念陈旧,王采丽在《清理与反思》中就指出:“外国文学名著的一些教学提示和指导材料有许多内容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的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有些教学者仍然当着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是很可悲的。”教学形式单一、僵化。教与学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在课余阅读、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研究中培养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喜爱和探究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外国文学作品情感、内涵和艺术技法。教学时,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术观点的展示、师生平等的对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电影精彩片段、图片、音响、相关文字资料的插入等,从视觉、听觉、情感、思想等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欣赏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取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透视剖析作品,引进外国文学学术动态,让学生的视野更宽,眼界更高。

其次,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衔接。

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文学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外国文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渗透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适当地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看,选入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方现代派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指导。但是,这种教学决不能与语文教学法等同。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运用文学理论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国文学功底;又要指导学生从深奥的理论中走出来,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欣赏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备课,自己讲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博襟和眼光的人类意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统一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外国文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每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献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学教育学科教学原则”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文学启蒙教育论稿》、《文学启蒙艺术》、《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出版座谈会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6)

[7]潭晶华.高校专家建言:外国文学教育值得开发[J].作文世界,2003,(7).

[8]庄文中.学一点外图文学[J].中学语文教育参考,1994,(2).

第9篇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APP;手机;高校;推广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了移动网络的极大改善,手机里的各种APP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超星集团依托于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分析了现有检索和阅读软件的功能,添加了办公和聊天功能,致力于打造一个更为便捷的移动学习平台。下面分析一下高校在校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超星学习通的使用特点,进而论证超星学习通在高校使用的可行性。

一、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

当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向了电子媒体,这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可分割,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

1.阅读方式的转变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的阅读方式就是传统的纸质媒体――书籍,最理想的阅读场所是图书馆,尤其临近考试时,高校图书馆都是座无虚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仅只是局限于生活,对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信息化带来的电子产品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就连现今的课堂教学也多采用多媒体方式,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掌握速度越来越快。加之传统的阅读方式比较枯燥,白纸黑字的纸媒既没有音效,又没有动态画面,缺少吸引力,让大学生情趣寡然。另外,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功能落后于文献的组织功能,借阅书籍又要事先在管理系统查询检索,读的同时还要牢记在规定的期限内返还所借书籍,手续烦琐。

2.手机阅读的兴起

移动互联网近几年发展迅猛,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因为阅读载体携带的方便性,手机阅读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喜爱。有学者针对在校学生阅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图书馆阅读模式、电子阅览室阅读模式和手机阅读模式三者中,手机阅读读者占比46.6%,电子阅览室阅读读者占比40.3%,图书馆阅读读者仅为13.1%。同时,阅读成本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高校学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于他们来说,网络电子资源既丰富又可免费下载,而纸质资源一旦在图书馆内检索不到,就要付费购买,相比较而言,前者是首选。

二、超星学习通手机客户端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超星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学术传播和知识服务的融合创新,产品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技术快速更迭,其内容的设置既考虑到新技术的融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又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状态、阅读时长以及读者的个性化设置,在学生使用阅读功能的同时还可以自行编辑,组建自己的数据库甚至成为作者。

1.超星学习通针对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设计产品功能

超星学习通通过优质内容供给和阅读工具体验,让高校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最终形成阅读习惯。而阅读、评论、转发等功能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全方位支撑阅读。对阅读结果理解记录、记忆储存、评书论述、二次汇编等产生创新结果,通过小组、笔记、转发、消息、通知等社交模块方法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将阅读结果与实际场景结合,实现针对工作、学习、生活中问题解决的实践创新。在激发阅读欲望、满足阅读需求、提供优质体验、增强知识创新后实现的是一种包含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2.超星学习通满足高校师生的检索范围

超星学习通搭建了跨行业、跨机构知识、信息与情报等特色资源聚合的云共享平台,汇集了1860年迄今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学数据、故纸堆、标准、专利、成果等约6.3亿条元数据和近亿条全文数据,以及百万集高校、科研院所、报告等音视频资源,同时通过海内外知名的中外文数据库和图书馆,实现了文献的共享保障。

综上可知,超星学习通APP具有海量数据库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收集论文资源、培养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小组学习,师生间的课业指导,教师的讲义准备,甚至是教师间的工作交流。

参考文献:

[1]卜书庆,李爽.论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50):37-40.

[2]杨茜.提高高校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质量的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55-56.

第10篇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11篇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年09月25日—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年05月02日—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年06月01日—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年06月08日—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年06月15日—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12篇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09月25日—20**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年03月01日—20**年**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年**月02日—20**年**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年**月01日—20**年**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年**月08日—20**年**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月15日—20**年**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1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讲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文化和习俗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无所不包,文化具有社会和民族属性,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而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伴随因素。社会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使语言更加丰富、细密。文化具有导入的特征,即不同的文化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传授的。但交际文化的导入需要通过语言来做中介,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的介绍与诠释,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和人文历史。此外,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例如外国人很难懂“警察叔叔”的涵义,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同样,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造成的误译也屡见不鲜。如a lucky dog(幸运儿)常被按字面翻译成“幸运狗”,这与我们不了解西方人视狗为家庭成员有很大的关系。“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如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东西”等等,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正如西方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就无法深刻理解林黛玉之美与白雪公主的美有何区别。可见,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交际的语言能力,外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二、语言教学必须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就要了解对象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等知识。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沃尔夫森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语音和语法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人们认为交际错误有语法和语用两种错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时,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被称为语用错误”。语法错误只会让人觉得语言学习者的水平不够,而语用的错误常会被人误会为对对方风俗习惯的不尊重从而产生严重的麻烦。所以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运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因此,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深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呢?初中英语用的教材是新目标Go For It,这套教材涉及的话题很多,文化知识面很广。教材在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再适当地拓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下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介绍一些渗透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短小的对话,像Greetings,Telephone talk等等。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不同,体验英语国家文化,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对于英语初学者,这种方法是很受欢迎的。如在教授Book 7(B)Unit 8 Order

food时,笔者将教室假设为西方面馆店,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告诉学生英语国家的人是如何进行餐桌服务、如何点菜、如何付款等等。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模拟表演,教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学生学得如何,而且这也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

再例如: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例如: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很好!”中国人往往回答“哪里,哪里,说得不好。”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等来回答。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

(3)讨论法

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间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2.利用课外活动,渗透跨文化意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因此还必需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一些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按照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多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从而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因此,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那些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因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的交际。当然,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并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从多侧面传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戴焱.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9.

第14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第15篇

一、强调差异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摒弃原来的只围绕文法和主旨分析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发展学习者多方面智力的课程,使学习者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因此,课程设计应合理分配关注度,在考虑知识接受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策划能够发挥其智力优势的内容设计。如,在诗歌及戏剧教学中,增加基于音乐-节奏智能方面的设计。在课堂上精选与名著和作家相关的乐曲、歌曲、歌剧等,以背景音乐的形式进行莎剧朗诵、James Joyce翻译及朗诵、歌曲演唱。音乐活动的媒介会对人的情感、动机产生直接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音乐、节奏智能的发展,更能加深学习者对诗歌、戏剧的理解。在文学流派和不同国家作家作品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基于逻辑-数理智能方面的设计。

在文学作品角色塑造和创作背景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如,对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画像、照片、雕塑以及作品中涉及的地点、景观、自然现象等添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虚拟再现,这些可以让学生与虚拟的自然界互动,如利用三维虚拟空间的方式再现圣保罗大教堂、白金汉宫、西敏寺诗人角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自然的智能。

二、强调整体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向,英美文学课程设计应该对多种智力领域一视同仁,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智力。首先,建立文学语料库,丰富及多样化学习者的欣赏资料。比如,在讲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时,学习者不仅可以在语料库中观看《特洛伊》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诗歌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海伦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

其次,建立中外文学比较分析库,让学习者以中国文学为参照体系来分析、衡量外国文学中的文化思潮与文学现象,从而更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外文学的价值。如,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平行阅读,从而对比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眼中的自然与中国诗人、著名的归隐田园诗人眼中的自然;以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为切入点,对比阅读《天路历程》与《西游记》,更深入地理解英国文化中的基督徒的救赎精神。

三、突出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