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建设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合同

1加强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

(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54-55.

第2篇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

(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54-55.

[4]戴杭菊,戴为民.浅谈工程建设的索赔和争议及解决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8):60-62.

[5]张修林.FIDIC国际工程合同DAB争议解决方式研究[QL].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2005,4-10.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合同

1加强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少数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许多工程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若没有书面协议,一旦一方毁“约”,将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2)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其次,承包商应当具有承建相应工程的资质。

(4)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往往是漏掉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6)无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无源之水”。

(7)国际间合同的疑问。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2.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应沟通的没有沟通。

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

(2)应变更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3)应发出的书函没有发。

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应签字确认的没有签字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应追究的过了诉讼时效。

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6)应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有的企业对抗辩权认识不足,不会合理的行使。

(7)应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的没有足够重视。

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仅注意了主要义务的履行,没有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

有些义务要求对方的履行时间长。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对方反映,这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3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策

3.1建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企业应专门成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统一审核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履行。这是由企业法律顾问职责、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有“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的职责,同时,该办法也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经济合同的任务。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选好人员,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工程管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做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还要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3.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

4总结

总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必须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洪会.入世后我国企业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54-55.

第4篇

城市防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征地拆迁、城市排涝、流域防洪和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因此必须对防洪标准、防洪方案和工程总体布置等进行充分论证、综合规划。特别是各县(市)城镇以前基本上都是不设防城市,并且大多没有系统的防洪规划。因此,县(市)城镇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系统地做好规划论证和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切忌盲目冒进,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技术保证,有利于选择重点分期分阶段实施,从而避免边施工边设计造成的工程考虑不周的情况,杜绝工程建设随长官意志随意变更和浪费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2、要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好城市防洪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

城市防洪工程一旦立项实施,面临的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征地拆迁问题,征迁工作进度如何,往往决定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和效果,由于历史原因,城镇临河、濒江一带往往民居和工厂企业很多,造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量很大,问题也很多,遇到的矛盾也很集中,处理不好,往往会触发集体性的群众上访事件,既不利社会稳定,又使工程建设难于实施。由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到与洪水竞赛问题,施工期季节性要求很强,工程一旦开工,工期就必须有可靠保证。为此,地方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工程的征迁工作,加强领导和协调,并一定做到: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合适的拆迁安置和补偿办法,合理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注意化解矛盾,切忌急燥、粗暴;要保障拆迁补偿费用及时到位,切忌挪用、挤占老百姓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从事城市拆迁的单位一定要有资质。

3、要拓宽思路,走市场之路筹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资金

城市防洪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县城的防洪工程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超亿元,与县(市)自身财政状况相比较,投资非常巨大。靠以往那种单一的政府投资方式将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地方财政也无力承担。同时,由于县城大都不靠大江、大河,且城市规模小,中央的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因此,县城进行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墨守成规和“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拓宽思路,以城市经营理念,依据城市防洪工程建成和环境改善后城市土地会大幅度升值的市场因素,大胆采取“以地抵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从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4、要规范管理,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要建管结合,重视工程建成后的管理。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按“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来组织工程建设,把项目法人责任制乃至终身负责制放在突出位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一定要在工程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工作,绝不能再走以往“重建轻管”的老路。由于县(市)城镇以往都基本上是不设防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城市防洪设施,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因此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立项后就要按建管结合的原则尽快组建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机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所增加的土地,要优先考虑用于工程建设和今后的管理需要,保证管理机构及人员工作、生活用地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以避免管理单位出现生存困难的现象。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机构在工程建设时可为项目法人单位,承担建设管理职责,工程建成后则为防洪工程管理维护单位,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得到应有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工程效益的实现。

5、城市防洪工程应给流经市区的河道留有充分的行洪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寸土寸金,出现了土地开发向河滩要地,向河道争空间的现象,为了与河争地,就不断地把堤防向河道推进,修筑高堤。从眼前看扩大了城市建设用地,可能是利大于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水利的角度看,却是不利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防洪标准的要求将逐渐提高,但是河道的堤防却不能无限制地加高,而且堤防的防洪安全总有一定的限度。同时缩窄河道,人为地改变了河流的流速、泥沙输移、宽深比的动态平衡,也造成河流两岸原有的生态和城市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受到破坏,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有这方面经验教训,正研究退堤和扩大河漫滩,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城市防洪建设中应对占用河道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报批,把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好,应留有充分的河流空间以满足将来城市发展所要达到相应的防御洪水的能力或水平的需要,即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6、城市防洪工程应重视生态环境景观,要充分认识到滨江空间的作用,要全面更新观念,从多功能、综合性考虑,城市防洪工程应和城市排水、排污建设有机结合,城市防洪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利防洪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转变,水利行业也正在逐步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取代单一的工程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日益增强,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单一的防洪保安功能的防洪建设与管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了。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须把防洪减灾与城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使防洪工程建成后既是一条防洪线,同时也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程的建筑物不仅要带给居民安全保障,还要给居民一个充分展示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因为流经城市的河流两岸的绿地、树林是城市中最自然的风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堤防的结构型式进行技术与经济的论证,也要重视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景观充分结合,要充分发挥滨水空间的作用,让其在高水位时用以行洪,在平时则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自然景观。在实践中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已被许多城市所接受,并把它作为工程设计者格守的一项重要准则。

城市防洪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和排涝工程两大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回顾几年来防洪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发现多数城市有两个方面未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很好地统一起来。一是没有和城市排水工程相结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将城市排水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截然分开,由城建部门负责市区的排水规划,水利部门负责河道防洪规划,两者在工程设计或水文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省份制定了《城市排水排涝设计规定》,但仍有概念上的差异,造成防洪工程的总体布局(主要是排涝工程)难趋合理,甚至出现排涝泵站无水可抽,而涝水却漫溢市区街头的怪现象。二是未能和城市排污处理工程相结合。目前城市排污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防洪工程建设,往往是城市污水直接穿堤排放于河流中,这样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也留下了汛期洪水穿堤倒灌造成涝灾的隐患,严重影响了堤防功能正常发挥。因此,在将来的城市建设中必须把城市排水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起来,统一实施;对污水应进行集中处理,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考虑。

7、加强非工程或其它工程防洪措施

修堤建闸是城市防洪的一项直接有效办法,但并非唯一措施。从1990年代频繁的洪水可知,流域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洪水频繁肆虐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县市修高堤建大闸,不仅投资大,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堤防工程难以顺利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广开思路,从其它角度来思考城市防洪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以削峰、错峰为目的,可以采取如上游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分片种植保水植物和产流时间不同的植物,规划河流走向,兴建调洪水库、水闸、排洪渠等其它水利设施,尽可能错开洪峰的相叠,增设预警调度系统,完善抗洪抢险组织管理等。通过多行业、多部门共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加强非工程措施,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防灾减灾体系,来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

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任何建筑物都有其设计运行时限,堤防工程也不例外。

现时的堤防工程只能是现阶段历史文化、物质水平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设计标准的提高、施工技术的进步和设计理论、新材料应用的发展,必将对今后堤防建设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多为今后的堤防建设留出一定的“空间”。这就要广大工程设计建设者思考堤防如何结合城市的持续性生态发展,即要有长远的观念。创新是一个产业、一项工程的精髓,是技术进步的动力。要鼓励因地制宜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从长远看,这需要职能主管部门的扶持,给出切实的优惠政策,也需要设计单位之间、施工和新材料企业生产、管理部门间的技术融合、信息反馈,这样才能带动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这次千里江堤建设中就涌现出一些新的设计探索,如射水法、高喷技术和土工织物材料在堤防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5篇

南涧县农村供水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主要是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特别是1998年以来,全县狠抓了农田水利建设,着力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从2000年至2004年全县共投入向国家、省州争取的水利建设资金970.87万元,其中中央国债551.96万元,带动地方配套346.87万元,群众自筹投资(投劳)72.05万元;共计完成集中饮水工程69件,单户工程(水窖)297件;全县共计解决44873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安全饮水调查评估结果,2000年以前建的农村引水工程仍能正常运行使用的不足10%,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不足5%,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全县各乡镇进行多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推动改革深入健康进行,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需要对改革思路和深层次政策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一、全面认识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与性质,找准问题的关键,是搞好改革的前提

(一)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

南涧县农村供水工程种类,大体可归纳为水窖(池)蓄水供水工程、供水对象以几个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和供水对象以自然村或十几农户为单位的分散式供水工程,其特点主要有:

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村供水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村供水工程,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

农村供水工程遍及全县各乡镇,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就单个农村供水工程看,技术比较简单,但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它涉及水利、农业、政策、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搞好统一规划,加强指导。

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

农村供水工程是以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从总体上看,农村供水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低收入群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基于农村供水工程公益性强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每年都安排给南涧县一定补助经费给予扶持。粗略估算,几十年来,政府财政补助约占农村水利总投入的85%。

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南涧县农村供水工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等;另一类是供水对象以几个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中式引水供水工程和供水对象以自然村或十几农户为单位的分散式引水供水工程。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农村供水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多地处荒野,无人值守;风吹日晒雨淋,易老化损坏;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规划与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二)农村供水工程的性质

农村供水工程是山区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除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外,农村供水工程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

农民是农村供水工程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合作办水利,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以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有关法律和政策对此有明确规定。

(三)找准问题的关键

从50年代到70年代,农村实行合作社和集体所有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民办公助”原则,国家对集体经济组织兴建的农村供水工程给予补助。建成的设施归公社或生产队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管理。那时,所有权是清晰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一致,工程维护管理较好。

农村实行以后,土地包到了农户,牛、马、犁、锄头等生产工具分到了户。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是:没有集体经济组织依托的“集体”到底是谁?集体所有制以什么形式来实现?“集体”虚设,农村供水工程所有者主体自然就“缺位”。跟着带来的问题是基层政府代替“集体”承办本该由“集体”办的事,造成政府“越位”,政府与农民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角色“错位”。农民兴建农村供水工程,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是自己要干的事情,结果变成政府要农民干,甚至被人理解为政府加重农民负担。由于工程集体所有的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维护管理责任自然就很难落到实处,造成“集体”所有的工程,有人使用,没人管理,老化、损坏、丢失严重。因此,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解决集体所有的实现形式,即有一种组织扮演“集体”角色,负起工程“业主”责任,明晰所有权;二是解决已建成工程经营管理活力的问题,促使工程良性运行。

能否把农村供水工程工程交给个人管理?不行。理由前面已有阐述。继续沿用目前这种由乡或村代行“集体”职责的办法行不行?首先,乡政府不行,因为它是政权组织。其次,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小组或村委会,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行“集体”职责,村内工作按“一事一议”原则协商办理,但它毕竟不是管水组织,而农村供水工程往往是跨村、跨乡建设和管理的,必须要有新的管理组织解决原有体制不顺的问题。

(四)明确改革目标和原则

改革要以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增强经营管理活力为重点,以提供良好服务、实现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为目标。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已建成设施的巩固和效益发挥,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利于加快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明晰所有权

从宏观上看,这个“民”是集体的“民”。从每一个具体工程微观层面看,这个“民”是“受益者”。“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是农村供水工程体制改革要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具体来说,不同类型工程,应实行不同管理体制。

(一)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

农户自用为主的微型蓄引提工程,政府可酌情在经费上给予补助。这类工程作为农民的家庭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农户自有工程自己用不完的水,允许在农户之间,按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调剂余缺,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最佳效益。

(二)在村社一级管引供水工程中,推行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

在村社一级管引供水工程中,受益农户较多,应当按工程分布范围,组建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这种体制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不按乡、村行政区划组建,更符合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特殊要求,可以避开乡、村借水费名义搭车收费或截留挪用等问题。第二,明确用水户是建设主体、投入主体、所有者主体、受益主体,形成了以用水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第三,机制灵活。合作办水利,就是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设备的出设备,可以以物换工,以资换工,以工换工,以工换水,每个成员的权利、责任和应尽义务都严格按章程办事。第四,合作组织要按法律规定注册登记,成为有法人地位的服务实体,受法律保护,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五,合作组织有章程,民主选举负责人,在内部采用民主协商方法决定成员出工、出资分摊以及水费计收等大事。第六,财政投资部分形成的资产应为政府所有,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投资人的身份参与用水合作组织,监督用水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为用水合作组织代管固定折旧回收资金(工程复建改造基金)。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不是过去合作社组织的简单重复,它是新形势下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是体制上的创新。目前南涧县各乡镇都有不同形式的供用水组织,由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以基层水利站为载体建立的,群众参与较少,管理人员较少,无法按成本核算的方式去管理工程,应当在实践中逐步规范成正规的用水合作组织。

(三)在乡(镇)一级农村供水工程推行按“股份合作制”企业管理

乡(镇)一级农村供水工程,大多都是跨村或跨乡的农村管引供水工程,以向乡属企业、乡级机关单位、乡镇集市固定个体户供水为主,兼有村民生活供水任务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参照“股份合作制”企业办法组建企业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内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劳动者与所有者相结合,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产权清晰,所有者的权、责、利十分明确,有较强的内在经营活力。为了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吸收有钱的“大户”投资入股,并给予合理投资回报。但要防止出现“水霸”垄断公共供水设施或利用公共水资源牟取暴利的情况。政府财政投资部分形成的股权应为政府所有,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通过持股参与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并负责代管固定折旧回收资金(工程复建改造基金)。

三、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加强经营管理,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组建的合作组织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千方百计发挥工程效益。

(一)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直接经营管理

这种方式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加以提倡。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监督,保证复建改造基金的提留。

(二)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经营管理

用水合作组织内部找不到合适人选时,可以聘用外部的“能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被聘者为用水合作组织“打工”,领取报酬。用水合作组织对受聘者监督,促使其真正对工程的日常经营管理负起责任,搞好服务。

(三)承包

承包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它通过合同契约,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承包者比合作组织聘用的管理负责人有更大的自。承包者可以是合作组织内部成员,也可以是社会上的人,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组成的小组。

承包方法简便易行,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维护管理差,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易被农民接受,已有多年实践经验,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应当作为农村水利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以提倡。

(四)租赁

严格地说,它与承包经营管理属于同一类型,因为工程所有权没有改变,只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得更进一步,租赁者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多的自。租赁者可以从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利润中获取报酬,同时也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和风险。因此“租赁”主要适用于经营性较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乡镇一级的农村供水工程。这种方式在南涧县各乡镇机关引水工程管理中应用较多。

四、履行政府职责,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服务、监督

第6篇

1.东莞地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

1.1东莞共享工程的概况与建设目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东莞市分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根据国务院、文化部的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和图书馆发展趋向,依托全市城乡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镇级基层服务点和村级基层服务点三级网络建设,形成了城市帮助农村、中心带动基层、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1.2如今东莞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

从03年开始,东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充分依托东莞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大力推进共享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下半年,东莞32个镇(街)图书馆都已经成为基层服务点,实现镇级全覆盖率100%,镇、村两级基层服务点共达到123个。按照国家共享工程中心的要求,我们的基层服务点在硬件设备和服务效果上都已经达到一级标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与东莞当地的图书馆之城建设相结合,共同促进,收到良好的效果。

1.3东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简介;

东莞地区在行政架构上分为市、镇、村三级,东莞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东莞分中心设在东莞图书馆内)是由市财政资助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目前东莞图书馆下属的分馆共有40个(其中镇级分馆26个,村、企业、学校分馆14个)。随着市委、市政府关于东莞打造图书馆之城的目标的实施,总分馆在业务上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使得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密不可分,利用已经成形的总分馆网络推进共享工程建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东莞走的是一条有东莞特色的共享工程建设之路。

2.依托总分馆体系,推进共享工程建设;

2.1依托总分馆体系,把镇级图书馆改造成基层服务点;

从2003年起东莞着力构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截至2008年下半年,已经加入总分馆体系成为分馆的图书馆达到40个,镇一级分馆达26个。已经建成的分馆从设备、人员和服务上都符合共享工程的要求。利用好现有的图书馆总分馆网络,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必定事半功倍。东莞的镇(街)共有32个,我们通过对总分馆体系下26个镇(街)图书馆的整改,并对余下未加入总分馆体系的6个镇加以督促并进行适当扶持(举办培训班、现场辅导、搞活动、赠书、赠设备),终于在2007年下半年使得东莞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镇一级覆盖率实现100%。

2.2以镇(街)图书馆为依托,发挥其辐射作用,向农村推广共享工程;

在建设村级基层服务点过程中,我们发现村基层图书馆的场地、人员素质、设备等都相对落后,如何选做在农村推广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道难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到镇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他们比较熟悉自己本镇的村和社区的情况,因此,因此我们充分与镇级分馆合作,由他们负责大部分农村基层服务点的推广与建设工作,而我们主要负责最后的验收和支援。

举例:在东莞市常平镇,我们依靠常平分馆的工作人员对本镇的情况了解的优势,把选点、与村委会协商、人员培训、设备配置要求等工作都交由常平馆承担,我们分中心负责验收授牌和监督。截至2008年下半年,常平镇的桥梓村、金美村、下墟村、塘角村、板石村、东田丽园社区等都以加入成为基层服务点(按照当时的要求每个镇要有2个村建成基层点,常平镇超额完成了任务)。另外在此基础上,常平馆还发展了常平勤上集团、常平运城制版厂、常平宝丽美化工公司、常平振兴中学、黄水职业中学、常平第一小学等企业、学校图书馆成为基层服务点,把优秀的文化资源送到企业、学校中去。以镇(街)图书馆为依托,发挥其辐射作用,建设农村级基层服务点是东莞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来的方法。

2.3以丰富的电子资源为卖点,"推销"共享工程,吸引基层加入成为服务点;

共享工程的建设的目的就是给人民群众带去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新兴的电子资源服务,能很好地祢补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不足,给群众带来新的接受文化资源的方式。东莞分中心拥有着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各类题材的影视资源和课件,30万种电子图书,龙源、维普等电子期刊和各种电子报纸数据库。随着社会的进步,基层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已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的需求,我们打着"凡是加入成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图书馆,都能免费使用中心的电子资源"的口号,以此来吸引基层积极主动申请加入成为服务点,这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树立了共享工程就是给人们带来丰富文化资源的形象。

3.依托总分馆体系,提升共享工程服务效果;

3.1定期组织培训班,通过考核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由于基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通过现场培训和每年一次的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给他们介绍文化共享工程概况、数字资源的使用和网上上报系统等,在集中培训时通过上机考试、颁发合格证书等形式加深基层人员对共享工程的重视,从而提升基层服务点的人员素质。

3.2不拘形式,以创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群众;

在共享工程建设中,由于东莞的情况与西部地区不同。西部地区有专门资金用于购买卫星电视,并利用卫星接受信号播放影视资源的方式开展服务;而位于珠三角的东莞经济较为发达,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只能依托自身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推进共享工程,这是我们东莞的特色之路。由于总分馆体系下,馆与馆之间可实现资源的全市大流通,因此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形式也可以创新,我们的服务形式包括:免费上局域网观看课件、每周末播放热门电影、定期开展巡回展览、光盘外借、电子资源凭证免费使用、开展少儿影视专场、生活知识讲座等等。

4.对东莞共享工程建设的经验总结;

4.1依托总分馆体系,推进共享工程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事实证明,利用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推进共享工程建设,是可行的。传统的图书馆与共享工程服务相结合不但能增加图书馆的魅力,而且避免了文化建设的重复投资,节省人力与财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2共享工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东莞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不足。由于东莞地区经济较发达、休闲方式较多、家庭电脑和有线电视的较普及,所有对图书馆的依赖性不大。绝大多数人在选择文化消遣方式时会优先选择电视、上网等,对于到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源的动力不足。此外,共享工程所能提供的电影吸引力不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4.3对进一步完善共享工程服务的探讨;

在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利用新的方式来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利用东莞地区互联网线路发达的特点,可考虑利用网络来传播共享工程优秀的文化资源,这比现在的光盘播放、硬盘拷贝播放的方式要快得多。所以,我们设想使用IPTV(网络电视)的形式,使广大市民只要能上网,就能随时观看地到共享工程的影视资源。以后无论在家、网吧还是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都可以通过IPTV来点播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我们期望不久的将来能使用上类似IPTV这样的手段来推进共享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江苏省"共享工程"基层网点的建设与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06,(06).

第7篇

实际执行QHSE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会将以上四个基本目标针对班组、职工、项目、设备系统等管理节点进行分解。QHSE虽然是一个体系化管理模式,但是,针对每一个目标,QHSE都有着完全独立的监控管理模式。其PDCA循环可以概括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方面。计划是对单一目标的QHSE目标给出总体的评价指标和实现方式。其中,QHSE并不是简单的下达目标和考核目标的管理模式,而是就整个目标实现过程作出分解和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对分解目标进行合理的论证,防止项目中不可完成节点的存在。实施过程也是根据既定的计划目标和分解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因为QHSE提供了逐步考核的管理模式,特别是QHSE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执行团队的执行考核更加客观。检查过程是指对于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的每一个分解目标进行逐一的监控,对于已经出现的管理事故和实施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及其他问题进行汇总和研究,以便及时发现整个项目目标的问题,以便在出现更加严重问题前给出适当调整,防止企业因为管理问题蒙受损失。改进是紧随检查过程之后的重要过程,也是QHSE管理模式的管理原动力所在,通过对检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使整个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

2管理实例分析

某冶金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85亩,为一年消耗赤铁矿石180万吨的大型高炉式炼铁厂,该炼铁厂拥有550立方米高炉4座,设计年产量150万吨,建设阶段,需要安装高炉4座,粉磨机8台,常温空压机12台,高温空压机8台,风选机4台,布袋除尘机8台,给煤分离器4台,排烟风机4台。各类皮带机、链板机及风槽设备若干。此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转载点较多,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设备联合运转难度较大,牵扯的施工单位也较多,所以,文章项目管理过程中的QHSE分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梳理如下。

2.1业务量化和细化程度不够

QHSE的最大难点在于常见业务的分解上,如果能够将常见业务制定完全量化的评价目标和完全细化的目标分解,就可以保证QHSE管理落到实处。但是,冶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业项目。目前大多数冶金建设单位的董秘办公室或者行政办公室的文书中,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整个作业流程的足够的细节。而工程技术人员多数对于管理业务和管理实务并不熟悉。这就造成了整个项目中缺少可以编制企业整体QHSE目标和计划的责任人。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的QHSE管理分解工作是直接下发给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技术负责人分别制定的。这个过程相当于整个项目的QHSE都是由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员编制,使得其管理效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甚至很多基层单位的QHSE目标分解不具备可执行性。使用这种业余人员制定的QHSE目标管理整个项目,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所以,建议在项目管理中QHSE管理采用合同责任制。因为承包单位对于项目管理的细节较为熟悉,在施工开始前,由承包单位在竞标书中提出QHSE分解方案,直接将该目标写入分包合同中,会更加有效的实现QHSE的目标贯彻。

2.2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水平不足

因为QHSE管理系统的业务操作十分复杂,目前的项目管理技术公司已经将整个流程封装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即便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也有很多企业难以找到足够的管理技术人员对该系统进行完整的部署。不少承包单位更是不能充分意识到该系统的重要性,对于“额外增加”的管理内容抱有负面情绪。这些现象较为严重的影响到了QHSE管理模式在冶金企业的推广。

2.3项目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不少项目目前已经开始通过较为严厉的行政介入手段推行本QHSE的管理模式,但是,因为冶金建设项目内部绝大多数管理部门的人员都存在类似的执行困难,所以,基于法不责众的原理,项目几乎不可能因为QHSE管理模式推进的不作为撤换所有的承包单位。所以这种矛盾状态使得单纯的行政施压的方式无法有效的促进生产单位完成QHSE的执行。因为项目承包单位对于QHSE的推进难度主要来自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所以建议项目在推行QHSE的过程中,执行QHSE准入制,使得进入项目的所有执行和承包企业在参与项目之前就紧密围绕QHSE的四个要素的要求进行。

2.4顽固问题被搁置

以往的QHSE推进工作中,存在了很多因为QHSE的超前性,特别是QHSE对于环境和健康等难量化问题的量化难度带来的实际工作问题被大量搁置,因为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使得QHSE的推进工作没有办法得到切实落实。建议企业在QHSE的推进工作中,首先将此推进工作作为一个重点管理项目来进行研究,积极的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QHSE推进的阻力被最大程度的解除。

3结束语

第8篇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而与之相配套的市政工程管理发展相对缓慢,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使得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质量安全隐患,给市政工程的保质保量安全完成造成了消极影响,滞缓了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市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业务水平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来源复杂,其中,农民工所占比例最大。由于流动性大,难以组织管理,使得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直接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能不足,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等重视度不够,为了方便,不采取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十分常见。由于市政工程中高空作业、高危作业相对较多,一旦没有严格遵照安全规定,切实落实保护措施,就极有可能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据有关统计,安全意识缺乏已经成为引发我国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1.2市政工程设计不科学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最基本前提,也是工程施工的蓝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起点。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质量安全。由于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猛,而相关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专业人员相对匮乏。此外,少数政府部门急于树立形象,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导致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设计科学性、规范性降低,从而给工程施工造成大量质量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少数市政工程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使得市政工程的实施往往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矛盾,工程建成后几年内就要拆除,从而造成政府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

1.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高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施工工艺、建筑材料、施工标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后,特别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对于工程施工技术的高要求,使得上述差距表现得更加突出。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不够,使得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难以全部达到要求。

1.4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不过关

施工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使用质量性能水平低于技术要求的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或者是缺乏质量意识,材料入场检验把关不严,没能及时清除劣质材料,或者施工设备保养维护不到位,以上种种,都给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2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各项促使,严格遵守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工程的顺利平稳推进。

2.1加强施工监管力度,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对整个施工过程予以科学严密的质量安全管理。项目部要充分发挥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作用,实施质量安全责任制,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用科学的方法规范起来,辅以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施工的各个步骤都能满足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工作。施工单位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应有的安全施工技术。对于重要岗位,要坚决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安全教育更加贴近建筑工人生活实际,要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安全生产与自己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联系,真正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把安全观念融入贯彻到日常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中。质量安全管理单位要加强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抽查活动,督促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限期整改,预期没有整改完成的予以行政或经济处罚。

2.2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针对市政工程设计人才缺乏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与对口的大专院校充分沟通,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中、长期教育为市政工程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加大市政工程设计规划审批力度。在市政工程项目立项之初,通过召开规划会议等方式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确保工程与当地长期规划符合,防止资源、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在工程施工设计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设计中使用的数据计算准确,引用规范合理适当,避免因为设计方案的不科学严密,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产生。

2.3加快施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工作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加大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可采用政、产、学、研的联合机制,成立重点、难点施工技术攻关小组,以点带面,推动我国整体建筑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大国外先进施工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引进工作。从我国实际需求出发,对国际先进建筑施工技术有针对性地予以引进。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为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顺利推广夯实道路。

2.4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建立严格的材料入场检查制度。对每一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要认真检查其名称、规格、批号等供应信息,并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抽检,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使用。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放置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做好防火、防盗和防潮工作,保障材料质量稳定,设备运转正常。

2.5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对工程施工实行目标化管理,将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并把质量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通过经济手段加强质量安全控制。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3结束语

第9篇

1.1阻止地表火和树冠火

以防火林带为例,通过一定密度和宽度,造成林下蔽荫,抑制杂草生长,并使冠下增湿降温,从而降低了燃烧性。通过修枝、清林或林带下栽种耐阴灌木,就可阻止地表火和树冠火。

1.2节省土地兼得收益

与防火线、生土带相比,生物工程防火可节省大量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可生产出木材、药材、果品、蔬菜或其他农产品。如广西扶绥县光西林场,在防火线上营造了木荷林带,17年生时蓄积已达38.2m3!hm-2,防火效果显著。营造油茶,5年可收茶籽;营造棕榈,5年可采棕片,10年进入盛产期,可连采数十年。

1.3保持水土增加肥力

生物工程防火使的防火线覆盖上林木或其他绿色植物。这样就减弱了地表径流,肥水留在林地,达到保水肥土之目的。据光西林场调查,营造林带10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9.8%,全氮含量增加了48.7%,全磷含量增加了35.4%,速效磷增加了1倍,速效钾增加了85%。

1.4节省劳力和资金

防火线、生土带需年年铲草、翻土,花费大量劳力和资金。生物工程防火劳力和资金投入少,且只集中至前期,以后的经营期又能收益。全过程比较,生物工程防火明显节省劳力和资金。

1.5与营林同步结合

生物工程防火的设计、营造,应与造林设计、营造同步。如造林前没有考虑防火阻隔系统或在天然林中,生物工程防火就与抚育、更新、林分改造等营林措施同步。整个营林过程中,尤其间伐、卫生伐和更新过程中,均可考虑与生物工程防火相结合。防火生物工程本身同样需要旨在提高阻火性能的系统经营措施。因此,防火生物工程与被保护林分的经营可以同步结合。

1.6实现林农结合

生物防火工程往往少不了果、药、茶、菜等农业经营的内容,尤其散居在山区林区的居民,缺少耕地,难以制止他们的毁林开荒,在防火线上进行林农复合经营,实属益林利农一举多得。林区居民寻求耕地与生物工程防火结合起来,可实现林农结合,取得经济、生态、社会多种效益。

2生物防火措施

利用防火生物工程就是在落叶松林区或新造林地进行人为干预,主要办法:一是调节林地和林分结构,减少林分的易燃程度,增加其难燃性,提高林地和林分的抗火性;二是在大片针叶林区营造阔叶树种形成天然的防火林带,阻隔和控制林火发生及蔓延。

2.1调节林分结构

在已造樟子松林内,间植、条植、带植,具有防火性、含水性大,并与针叶树混交生长良好,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阔叶树种,如:胡桃楸、椴树、榆树、水曲柳、黄檗、槭树等。

2.2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

在造林的大片针叶林区,可根据地形、林龄、林权、行政区域,因地制宜规划设置,林带要尽量封闭成网络,宽以10~20m为宜。林带结构最好选择复层混交林,主要选择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郁闭大、含水率高、萌芽力强、含树脂和挥发性油类物质少的阔叶防火树种,如:水曲柳、胡桃楸、榆树、椴树等。通过营造设置生物防火带,可降低林分的燃烧性,提高林分自身抗火阻火能力,这种措施比开设防火隔离带省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提高森林抗火阻火性能。

3生物防火工程特点

3.1有效性

通过林分结构调节及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等森林培育措施,减少了林内易燃成分,保护地表水散失,提高了林分的抗火阻火能力,阔叶树种的引进,改变了森林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林火的发生,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3.2持久性

随生物防火树木的生长,郁密度逐渐增大,保水性能逐渐形式,结合科学的抚育措施,其防火作用明显提高,作用时间也可持续15~30年,是其他方法不可及的。

3.3经济性

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用材、药用的抗火、耐火树种。在保证防火作用的基础上,还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胡桃楸的果实可生产核桃乳,核桃乳对人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防癌,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黄波罗皮可以提取小檗碱,是制消炎药物不可少的成分。另外生物防火不仅能减少由森林火灾造成的破坏,而且减少用于防火、扑火所需要的巨大投资。

3.4生态性

我国资源紧缺,特别是近几年森林资源匮乏,各地相继开展造林工程,同时实施生物防火工程造林,这对资源保护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还可有效减少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对森林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作用。

4生物防火工程保障措施

生物防火措施在已造林地适用,在未造林地也适用,只要按规划进行森林培育,就可以起到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火灾的重大作用。

4.1通过广泛宣传,提高造林户对生物防火工程的认识,推进生物防火工程的实施;

4.2规范植树造林规划设计,严格执行生物防火工程造林规划,提高森林的综合防御能力;

第10篇

在此阶段,需要编辑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了解作者近期工作重点、课题研究方向,分析研究标准编制会议纪要、专题研究报告、专家意见等资料,将图书的创作意图、市场前景以及行业需求等与《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员进行深度交流,激发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写作热情,用我们的专业素养赢得作者信任,就规范配套书的编写达成意向,奠定《标准》配套图书的出版基础。综上所述,选题开发阶段,调研分析是基础,行业热点是导向,提前介入是方法,赢得作者是核心。在此阶段,编辑应当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通过深入沟通探讨,把优秀的创意落到实处,这是一部好作品诞生的先决条件。

二、出版过程:密切沟通协作,合力创新内容

出版策划是将选题思路变成作品的创造性工作,图书出版阶段的策划是全过程策划的关键一环,编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着手。1.亮点与特色突出在目前同质化和跟风严重的图书市场,若想成为畅销书或长销书,自身一定具有同类书所不具备的亮点和特色。这就需要编辑在进行策划时将书稿中的亮点和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创新内容和表现方式,提升图书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与作者探讨《标准》配套书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方式时笔者发现,由于《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执行依据,给出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具体项目、验收方法和判定标准,因此该配套图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涉及工程项目众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验收表格众多,由此带来的困扰是不利于各施工企业的工程资料编制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了有效支撑标准应用落地,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资料编制的标准化流程,经与作者协商,编辑对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尝试,将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合理分类并编号,填补了工程资料没有统一编码的空白,也为今后的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考虑到目前工程资料管理软件种类繁多,并无行业公认的权威软件。随着新版《标准》的,相应软件也都需要修改升级。为了进一步配合《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宣贯实施,满足全国各地资料编制的需要,经与《标准》主编单位协商,建工社联系业内权威软件公司,围绕该配套图书特点,编制了配套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以配套光盘的形式作为该书的有益补充,方便读者使用。2.内容与形式并重“内容为王”一直是被广大编辑奉为圣经的四个字,科技图书尤其如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过剩,让优质内容的价值急剧降低,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出现,使之前那些有着很强质量吸引力的内容,很容易就被替代。因此,在保证内容的稀缺性和高含金量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考虑读者在内容的权威性、使用的方便性以及查阅的快速性等方面的需要,既重视内容,又不轻视形式。内容与形式并重,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是此阶段编辑策划的重点所在。以《标准》配套书为例,由于《标准》是未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总纲,因此它的内容应围绕总纲展开。为了进一步配合内容、突出重点,该配套图书在形式上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①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50844-2013)的要求,将该书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宣贯培训系列丛书体系中,作为标准实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进一步提升该书的权威性;②把该书宣传广告词放于封四,有助于读者迅速抓住重点,掌握该书核心内容;③提供增值服务,附赠免费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设计光盘激活码,既保护知识产权,又为读者提供全方面多渠道的技术支持;④针对该书中所介绍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设计与之相配套的功能介绍广告作为插页,既增加经营性收入,又进一步扩大宣传,帮助作者塑造品牌价值。当然,作为出版策划,出版的每一个环节:开本、纸张、封面、版式、定价、字体、字号、勒口、环衬的设计同样都非常重要。在此阶段,编辑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策划理念和表现方式与出版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充分沟通,注重细节、突出亮点特色、创新表现形式,通过共同努力使图书的外观形象、制作成本和内在质量达到该策划阶段的目标。

三、营销推展:理念贯穿始终,渠道多管齐下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大众图书市场出现了很多因营销而畅销的图书,但科技类图书大多处于自然销售状态,科技编辑的营销意识相对薄弱。图书出版后,很多编辑认为工作已经完成了,销售需要依靠发行部门完成。其实,专业图书更需要持续营销。随着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渠道与终端的价值在不断提升,编辑应根据自己策划的图书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通过在营销理念、方式和渠道上下功夫,提高图书的市场认知度。针对《标准》配套书的营销策划,建工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1.传统营销不放松科技图书在营销策划阶段,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图书自身要素体现营销理念,克服表现形式单一的弱点。编辑应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对图书的营销手段、方式和销售目标等进行营销策划,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并在与发行部进行充分沟通和磋商的基础上,就书稿的定位和推广等拟定整体营销方案,确保营销方案的顺利实施。为配合《标准》和其配套书的同步上市,《标准》配套书在营销策划时着重进行了海报设计,并通过在全国各发行网点和实体店张贴海报、在传统媒体书讯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另外,《标准》配套书还在专业杂志、网站上刊登了新书书讯和部分连载章节,在《标准》的全国宣贯培训会议上开展了专家新书推荐和现场答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效果。2.新兴媒体显身手在充分利用传统营销方式的同时,更要让新兴媒体在图书营销中发挥作用,拓宽图书的营销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延长销售周期。专业图书的读者对象较为单一,因此宣传营销工作应重点集中在新兴专业媒体上。《标准》配套书在发行过程中,通过在出版社官网、出版社官方微信、中华钢结构论坛、土木在线、豆瓣读书、微博等媒体平台上拟写推荐文章并请作者在线答疑,在筑龙网开展“建筑安全月读书赠礼”活动,与读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3.同步推出抢先机目前图书市场跟风和重复出版现象严重,因此图书上市时机的把握也非常关键。《标准》是建筑施工领域最重要的通用性国家标准,为了配合《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宣贯实施,保证标准的权威性、时效性,将《标准》配套书的出版时间控制到《标准》的实施日期之前,两者择机同步推出抢占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选题策划阶段需要与作者协商配合的要点之一)。

四、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肥城市;山区水利;工程建设

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总面积1277.3km2,由于地形复杂,水资源时空、季节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是基本市情。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1m3,仅为全国的12.9%,属于极度贫水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共涉及13个街镇,221个村,山区人口23.65万人。因此,充分利用山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加大山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相结合,新建以地形为主易积蓄的蓄水天池,利用管道的联通达到池池相连、池池相通,对接好现有的主管道达到保水利用、节约灌溉成本的目标。

1工程建设主要目标

通过建设山区水利工程,一是能够为农村人畜饮水提供饮水水源,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二是能够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能够为农村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四是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五是能够发挥防洪、除涝、保障安全等除害减灾功能。

2工程规划基本思路

以发展水源为先导,坚持开源和节流相结合,挖掘可用水源,按照“天上水蓄起来,地表水拦起来,外来水引进来,地下水保起来,全民节水动起来”的节水原则,肥城市确立了“优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雨洪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的总体方略。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在增强水库防洪能力的同时,增加水库蓄水量;新建“五小水利工程”,尽最大限度积蓄“天上水”;实施河道综合整治,通过河道清淤、险工护砌、修建拦河坝等工程措施,既要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又要使河道拦蓄雨洪资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汶河水、黄河水等客水资源,积极做好引水调水工作,在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同时,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引汶调水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起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多措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成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城市;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有利时机,进农村、社区、党政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组织开展节水活动,加强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从我做起、厉行节约”的节水氛围。

3主要建设经验及做法

3.1高度重视山区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专题调研,摸清全市607个行政村中221个山区村的用水现状,组织编制《肥城市山区水利工程规划》。该规划全面考虑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实际情况,符合小型水利设施的发展方向,计划利用2015—2020年6年的时间,对221个山区村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综合治理。实现新增灌溉面积5187hm2,改善灌溉面积5320hm2,恢复灌溉面积2200hm2。目前,肥城市正紧密围绕这一规划,逐步推进工程实施。

3.2建立“三条线一大片,水利设施围山转”

沿北部旅游环山路一条线,充分做好雨洪资源利用文章。建设适应山区实际的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提升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沿中部康汇河一条线,做好地表水利用文章。充分用好矿坑水、雨洪水等地表水资源,扩大康汇河区域的灌溉面积,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沿南部漕浊河和安孙灌区一条线,做好客水利用文章。加大资金投入,调引汶河水,充分发挥漕浊河和安孙灌区的作用,为边院、汶阳、安庄、孙伯四镇山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水源;围绕尚庄炉水库周边区域一大片,做好农业水源载体打造文章。将尚庄炉水库作为中心水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增加周边山区农田灌溉面积。

3.3积极争取并实施项目

2013—2014年实施完成的总投资7600多万元的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以及正在实施的2015年投资1200万元的新增省级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都把山区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近两年来,针对规划确定的221个山区村,逐步采取挂账销号的方式,先后完成了43个山区村的水利建设,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溉水平。

3.4加大山区水利投资力度,提升灌溉水平

肥城市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加大抗旱工程投入的机遇,提前编制项目规划方案,通过积极对上争取,促成抗旱应急调水、新建水库等一批项目的落地。上半年组织实施总投资560万元的湖屯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将汇河湖屯镇驻地段的矿坑水经7.6km管道,调至北部山区,6月30日完成了试调水。投资554万元建设了孙伯镇抗旱应急提水工程,通过9.6km的管道,将大汶河水提至孙东、西坞、东坞水库;投资550万元建设了石横镇抗旱应急提水工程,通过2.7km的管道,将赵庄水库内的黄河水,调至北部山区保安、对福山等山区村,满足抗旱应急灌溉需求。2016年度老城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已通过泰安市专家评审,该项目提取杨庄矿矿坑水,通过8.6km的管道,向老城街道办事处北部月庄、乔庄、大石关等村供水,确保120hm2农田的灌溉需求。

3.5积极策划项目,推进山区水利建设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涉及15个镇街区、140个村,其中山区村110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通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全市607个行政村饮水主管网村村通,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大汶河2号坝至漕河引水项目,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自汶口2号坝上游北岸取水口由东向西,跨越岱岳区大汶口镇、马庄镇、肥城市汶阳镇,至引汶济漕干渠与漕河交汇处。年可引水3000万m3,能保证边院、汶阳、安庄、孙伯4个镇17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补给当地地下水源。三是中部山区河库联通调水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康王河南军寨段新建拦河坝1处,建设引水流量1m3/s的提水泵站,铺设调水管道,利用群力放水洞,将康王河水调至白云山南灌溉中央桃行,并调水至桃园杨顾李水库及其周边东里、长山、罗汉等水库,解决桃园镇中部山区缺水问题。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供水量500万m3/s,新增农业灌溉面积1334hm2。四是山区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涉及8个镇街、165个山区村。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3800hm2,改善灌溉面积3933hm2,恢复灌溉面积1667hm2。五是肥城市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21亿元,涉及13个镇街、217个村,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km2。六是尚庄炉水库与周边水库连通项目,投资2300万元,通过建设连通工程,使尚庄炉水库与西张、东陆房、胡桥、张安东、陈楼等水库互通,增加尚庄炉水库的进水量,确保库区周围山区村农田及时得到灌溉。

4结语

第12篇

工程静态总投资53.3亿元,水电站安装4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2.5万kW,总装机容量50万kW,年平均发电量20.18亿kW•h。拦河大坝全长665m,最大坝高83m,正常蓄水位203m,总库容24.08亿m3。枢纽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船闸1座,可通过2×1000吨级船队,年设计通过能力1050万t。同时配套建设合川千斤滩港区,港区建1000吨级多用途、件杂、散货泊位各1个,年吞吐量105万t。工程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是提高嘉陵江通航能力。2004年嘉陵江重庆段完成货运量约300万t,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腹地内运输需求不断增长,预测2010年和2020年货运量分别达到600万t和1080万t。工程建成后可渠化嘉陵江航道180km(其中III级航道70km,Ⅳ级航道88km,Ⅴ级航道22km),使本梯级以上嘉陵江干流70km航道的通航船舶提高到1000吨级,还可以使支流渠江和涪江110km航道由通航50吨级船舶提高到通航300吨级和500吨级船舶;二是本工程投产发电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重庆市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三是具有拦沙功能,可拦截嘉陵江泥沙进入长江,减少三峡库区和重庆市港口淤积;四是改善库区两岸农田的灌溉条件,并利用水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库区周围旅游资源。

2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布置

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总体布置自左岸向右岸依次布置船闸、厂房、冲沙闸、泄洪闸及挡水坝段。

2.1船闸

船闸设计标准为三级,闸室长180m,宽23m。上游最高通航水位203m,上游最低通航水位200m,下游最高通航水位190.92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176.30m。

2.2泄洪建筑物

泄洪建筑物由15孔(单孔净宽13m)泄洪闸、5孔冲沙闸(单孔净宽16m)组成。

2.3发电厂房

厂房为河床式厂房,分为主机间和安装间,主机间总长206m,宽26m。水轮机采用轴流转桨式机型,采用4台机组,单机容量12.5kW。电站水头范围7.9~25.4m。

2.4拦河坝

大坝为重力式闸坝,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0a一遇。

3建设特点

3.1分期建设,工期较长

在通航河流航电枢纽工程多采用分期建设,即在同一河道处既要满足干地施工又要满足施工期间河道顺畅过流以保证通航,其建设程序为先利用围堰保护在部分河床上形成干地基坑,剩余一部分过流通航,二期或三期建设一般是利用前期完建建筑物导流,然后将剩余河道利用围堰形成干地施工完成剩余建筑物。草街工程总体施工方案选用分期施工方案,一期施工左岸船闸、厂房、5孔冲沙闸,该期工程量大且集中,主要目标是尽快完建挡水发电,同时满足施工期通航的任务要求,草街一期工程围堰为全年挡水围堰,导流时段为全年;二期工程施工右岸15孔泄洪闸,施工时段为2个枯水期。草街主体工程计划工期长达67个月,但作为主要建筑物的船闸、厂房等一期工程实际工期仅有39个月,一期工程具有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剩余泄洪建筑物为二期工程,在施工期兼有泄洪要求(枯水围堰,基坑过流),无法连续作业,耗时漫长。

3.2空间狭窄,施工平面布置复杂

水上项目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出于节省投资、满足通航等的要求,不能或不应形成较大的施工空间。这一特点在航电枢纽项目中表现更加突出,草街航电项目一期基坑是整体工程建设的重点,但扩大一期基坑带来了导流建筑物和围堰工程的巨大增加。在狭窄的基坑中要完成大量土石开挖、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机电安装等高强度、多专业的协同作业是该工程建设的难点。精致、详细、跟随进度随时调整的平面布置是克服以上困难的唯一办法,草街项目一期基坑在长宽200~300m范围内规划了8条施工通道,其中4号道路、R1、R2等道路在施工中多次进行了调线处理;基坑共架立MQ600以上门塔机10台,部分门塔机要进行2次以上的移位,由于场地狭窄,给设备平面布置带来了困难。

3.3多单位、多专业共同施工,相互干扰严重

草街航电枢纽工程规模大,存在多家单位共同施工的局面,平面、立体交叉严重,如草街右岸纵向围堰施工中,200.0m高程道路开挖与178.0m高程边坡开挖同时进行,施工任务空间交错又分属不同的施工单位,既有平面交通的相互干扰又有纵向开挖顺序、落石安全的干扰协调。后期土建具备一定形象面貌后机电、金属结构安装任务参加进来,更加剧了这一问题,以草街1台机组段为例,当土建象形达到158.0m以后,水轮机埋件安装与土建二期混凝土每周交接工作面1次,同时进出口工作闸门、检修闸门、拦污栅金属结构安装也在进行中,每一个环节要经历不同的专业领域,以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会带来总体计划的滞后及合同索赔的出现,同时也给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3.4配套设施众多,对管理要求高

航电枢纽项目大规模、高强度、多专业的特点决定建设中很难利用社会资源,自建项目配套设施众多。草街项目为满足施工需求,专门建设了场内交通道路30余km、35kV变电站2座、砂石加工厂2处、先后建设混凝土拌合楼7座。仅以混凝土生产为例,纵向围堰项目中曾创造单月最大浇筑混凝土方量13万m3的记录,左岸基坑长期维持5万~6万m3/月的高强度浇筑,最小配置的拌合楼为3×1.5m3自落式楼,理论产量120m3/h,如此强度的生产和生产配套设备很难找到社会资源。为保证如此众多设施、系统的顺畅运转,对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合同管理涉及面广,成本控制困难

3.5.1成本控制受工程变更影响较大

航电枢纽工程在专业上更接近于水利水电项目,招标阶段使用的是初步设计,合同清单及技术条款难以预估到技术设计阶段的各种细节,合同书中有众多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描述不清的现象,如草街厂房混凝土在合同中仅有13个品种,但在技术设计蓝图中的混凝土品种达到30多种;冲砂闸顶梁在合同中列明为现浇混凝土,设计蓝图中要求采用预应力预制梁,同时工程地质情况变化大,这无疑就增加了工程变更。

3.5.2成本控制受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

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市场不可预料情况出现的频率加大。如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国范围的生产物资价格变幅巨大,调价工作涉及面广,既要考虑品种又要考虑时间段间的差异,给建设成本控制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

4建设中的体会

4.1用制度约束项目设计研究工作

从前述可以明确看出,无论出于控制成本的需求或是复杂条件下有序开展建设的需求,准确、提前完成的设计文件对工程建设均有重要的作用。按照我国目前现行的投资体制和水电行业设计阶段划分,初步设计工作均比较粗糙,设计细化工作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难免有众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如:停工待图、边设计边施工、电子版图指导施工、合同变更频繁等现象,在这种局面下质量保证难度加大,投资控制难度加大。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草街项目实行了设计图审查制度,根据两年多来的运行发现审查制度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受时间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从制度上约束设计研究工作,在设计合同中对各阶段成果的准确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将之与设计费用相联系,力求招标设计更接近于技术设计。

4.2加大配套设施投入

航电枢纽项目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工程,一切工程实体中的进展均来自于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在工程建设中对配套设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尤其是交通道路及混凝土供应项目更有特殊的意义。草街工程场内交通在工程前期多为泥结石路面,使用中频繁修复、泥泞不堪,对工程进展造成极大影响,后期道路全部改为混凝土硬化路面,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混凝土是航电枢纽工程的重要材料,且具有量大、强度高的特点,能否随时满足一线需求直接关系到进度目标的实现和工程索赔的控制,草街工程在前期虽综合各方意见超额配套了生产系统但在实施中依然有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断料现象。笔者的体会是砂石系统和拌合系统配置能力应考虑0.5的折算系数,如左岸共计配套拌合系统360m3/h(铭牌产量),月铭牌产量18万m3,实际最大月产量7.5万~8.0万m3;砂石备料量不低于30d的使用量;在单一品牌水泥供应无法保证需求的地区,拌合系统应优先考虑多系统方案,单体拌合楼应考虑增加使用粉料罐数量以达到灵活调剂各品牌水泥的目的。以上配套设施的投入会增加建设成本控制的压力,但与工期损失及索赔损失比较应是项目建设可以接受的。

4.3正确认识工程质量的含义,明晰质量进度关系

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实体质量,工程实体质量的好坏是决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对工程质量的理解应包含以下几点。

4.3.1充分发挥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

结合目前工程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实施过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而要实现过程控制需改变现在普遍实行的质检即是质量管理的观念。工程建设中普遍实行了三检制、监理制度,建设机构中均建立了质检科室,配备了质检人员,质量管理也弱化为单纯的质检人员和质检机构的责任和行为,而过程控制更多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才是落实过程控制的核心,要改善工程质量应从制度上明确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的质量责任及质检人员的质量监督、检查责任。

4.3.2提高施工技术,加强现场管理

建设项目往往工期十分紧迫,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关系非常重要,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以落实环节为纽带和核心,“良好的工程质量是建立在优良的技术措施和现场管理之上,而好的技术和现场管理又有助于加快进度和节约成本”。换句话说就是质量依赖于好的技术和管理,进度同样依赖于技术和管理,先进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必然会得到质量和进度的双赢,前者是因后者为果。比如:草街船闸项目开始只使用100t履带吊入仓浇筑混凝土,入仓强度不高,浇筑仓面大,在混凝土初凝前覆盖前层有困难,存在产生施工冷缝的质量隐患。后经过总结分析,增加了设备投入,采用100t履带吊和反铲溜槽结合的方式,入仓强度加强,施工进度提高,反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消除了施工冷缝质量隐患,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4.4形成以业主为主体的管理体系

众多建设项目实行监理负责制,监理工程师的职责简称为“三协调两控制”,监理工程师承担极大的责任,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但对监理工程师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责任难以落实等负面意见不绝于耳,建设管理中对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成为大家普遍反映的难题,对航电枢纽这类大型工程需要协调和控制的事务庞杂表现更为突出。笔者以为监理工程师从根源上缺少原动力是造成不良反映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点很难得到改变,业主是项目建设成败的直接责任者,也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结合三峡等项目的管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应为“建立以业主为主体的管理体系”,或者说建立“大业主小监理体系”,强调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的责任和权力,弱化在工程过程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结合前述多专业的特点强化业主人员配置,增加业主管理职责。

5结语

第13篇

水利基建统计数据中的基础数据,在编制年报时是采用历史数据加当年数据而成,但由于一些基层单位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交接不清等原因造成统计报表不准确。另外,对待统计工作不够严谨,也是造成统计误差的原因。在基础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统计标准及格式,比如在采集各标段“完成工程量”时,统计人员没有统一格式、上报方式及上报单位,造成各标段有的是施工单位报送、有的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送、有的是监理工程师报送,有的采用电子邮件、有的采用纸介质、有的采用电话等,最终造成采集的信息误差大而不能使用。

二、统计工作应积极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作为基层水利建设单位的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上报相关的上级部门。另一个任务就是统计成果的利用,这是在大部分水利建设单位所忽略的,建设单位应充分利用统计资源,使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就是在项目建设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使项目的相关利益者满意。所以项目管理者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及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项目范围、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任务来开展的。统计是着重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它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从数量上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与统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统计工作作为建设管理的一种方法,在工程建设管理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统计工作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命脉,贯穿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程质量与参建者坚定的质量安全意识密不可分,更离不开严谨的统计工作。比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根据统计资料,可以及时发现材料与完成工程量的关系是否存在问题;提前了解下一步工作中所需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配备情况,有助于提前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统计工作在控制工期中的强化作用。施工工期是水利工程建设重要的核算指标之一,关系到国民经济新增生产能力动用计划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工期长、投资大、施工条件复杂,使得工期控制较为困难。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工期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建设管理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在这里统计人员根据采集的完成工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将工程进度情况、完成情况、完成比例、计划工期对比、预计完成时间等做简洁清晰电子图表,以旬报或月报形式分发到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使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三是统计在控制施工管理中的管控作用。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多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这对施工单位来说,即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还要获得合理的收益,对施工单位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有较强的施工管理队伍和水平精湛的施工技术人员,才能达到施工单位预期的目标。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点是较难实现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能在投资和中标价不变的情况下即能实现建设单位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的目标,又能实现施工单位合理收益的目标?简单的说圆满完成建设工程是双方的共同目标,这就需要统计人员在信息采集时不只采集我们需要上报报表中的几组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将采集范围扩大,专门进行施工管理相关分析,为施工单位提供帮助,使其在物资采购、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达到圆满完成工程建设的共同目标。

三、做好统计工作需要强化的事项

第14篇

性质与职责大田滴灌工程建设项目是公益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应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责,必须对项目的技术方案、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按照水利部水建管[2001]74号文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进一步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审核、申报工作;办理工程报建、开工报告报批手续;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在现场的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落实工程建设计划和资金;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标准、内容组织工程建设,负责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等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协调解决好工程建设的外部条件;负责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采购的招标工作,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并明确各参建单位质量终身责任人及其所应负的责任;负责按照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决算等。项目法人在履行上术职责的同时,要接受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稽察,定期报告项目建设情况。上述职责同样也适用于大田滴灌工程建设。

二、大田滴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㈠项目法人力量薄弱、管理弱化大田滴灌工程建设虽说是“小型”,但有些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却不小,如近几年国家实施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建设项目,其建设规模一般都在万亩以上或数万亩以上,投资规模也在数千万元以上或亿元以上。因此,在工程的建设管理上必须像对待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那样,进行规范和强有力的建设管理。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的组建上,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规章制度、充足的管理人员。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就是在项目的建设管理上要以项目法人为主体,要求项目法人必须向投资方负责,按照项目法人的性质和职责,项目法人应该在工程建设中,有健全的职能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其人员配备应与所承担的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应有合同、财务、技术、质量安全等职能机构,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人员配备应有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管理人员。在大田滴灌工程建设具体实施中,虽然成立了项目法人机构,但很不完善,一些工程建设项目中,项目法人无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充足的管理人员,一些项目法人只配备财务人员,无技术管理人员、无质量管理人员、无招标和合同管理人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行政部门的职能机构代替项目法人管理机构,以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代替项目法人的项目管理。㈡项目法人技术实力不足项目法人组建时,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技术实力不足,所配备的业务技术人员实践经验少,不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项目建设程序不明,对项目划分模糊不清,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对施工单位所做的施工资料的完整性无法判断。㈢施工单位实力不足大田滴灌工程建设的招标中,尽管要求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施工队伍参加,但因工程类型属小型工程,一些有实力的大施工单位不愿介入,往往在招标过程中,一些投标的施工单位,看起来很强,名称叫得很响,资质很硬,业绩辉煌,但实际上并不是那回事。而真正参加投标的人实际是借用这个单位的资质来参加投标的。一些做饭的、唱歌的、跳舞的、摆摊的也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借用大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来参加投标,这些人中标后,既无施工队伍、又无施工设备,项目经理无现场管理经验、技术负责人不懂技术、五大员形同虚设。施工开始后,只能东拼西凑,找人层层分包,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施工进度难以保证,施工资料做得一塌糊涂,一些工程施工结束了,施工资料还作不完整,甚至未作,给项目法人的控制管理带来很多麻烦。㈣工期特殊,施工条件差大田滴灌工程建设施工期往往与农业生产期发生矛盾,一般情况下,施工只能到了秋收后才能进行,在农作物未收割前不能施工。到了秋后,气候变冷,施工期短,一些施工队伍本身就是凑合性的,实力不强,资金短缺,项目部设施简陋,现场施工条件差,施工作业人员生活简单,挨冷受冻,安全保障差,难以做到精心施工,难以保证施工质量。㈤项目法人施工现场人员缺位由于施工期天气较冷,施工单位临时设施简单,同时由于工程项目分散,施工现场分散,项目法人派到现场的人员生活及交通不便等因素,施工现场项目法人驻现场人员基本不到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处理,没有充分体现出项目法人的责任主体,如施工放线、施工设备进入现场,有时受到项目所在地群众的阻挠,仅靠施工单位协调处理难度很大,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三、建议

大田滴灌工程建设管理中,项目法人除在做好资金的协调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应注意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㈠组建完善的工作机构目前在大田滴灌工程建设当中,项目法人的组建很不完善,有些只有名称,而无实际履行职责的能力,用行政管理来代替法人管理。为保证大田滴灌工程建成后能发挥效益,在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把它当作大工程来修建,要专门组建项目法人,不能以水行政主管部门来代替,项目法人不仅有名,还要有人,要有一批有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项目法人组建中,要有内设机构,特别是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同时项目法人派驻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是懂业务的骨干人员,不能是外行在现场去滥竽充数。项目法人驻施工现场的人员要参与工程的施工放样,参与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参与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监督,参与工程的计量与资金结算,预放施工单位在工程计量上做手脚。还要协调施工单位与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以保证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工。㈡细化工程设计方案大田滴灌工程建设项目由于面广量大且分散,在石羊河流域大部分工程在井灌区实施,一般情况下,工程设计是以一眼井做典型设计,而典型设计往往不能在每一眼井都切合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做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因项目法人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应会同设计部门对具体项目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而细化设计必须对每一眼灌溉井进行,从以往的情况看,大多数大田滴灌工程项目没有细化设计,致使一些工程完工后不能正常运行。㈢选择好工程施工单位大田滴灌工程建设在大型正规施工单位不愿参与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是项目法人需认真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在对参加投标的单位进行认真的考核审查,看其是否是“冒牌货”,即借用正规施工单位的资质而参与投标的,若是借用资质的,必须拒绝其参加投标。二是对进入现场的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核查,看其有无履行职责的能力与水平,对能力差、水平低的人员坚决要求调整,甚至责令其退场。㈣做好工程的计量工作工程量是工程结算的依据,施工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应提前组织自己的人员进行工程量的核算计量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预防施工单位在工程量的核算中弄虚作假。大田滴灌工程建设项目大部分都是单价合同,同时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工程设计都是粗线条的,在施工放线中调整较大,施工中项目法人必须对工程的总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使工程量的核算能正确无误。㈤重视工程的调试运行工作从以往建成的大田滴灌工程项目看,一些工程建成后使效果不理想,如许多大田滴灌工程建成后,没有很好的运行就闲置不用了,究其原因是建设完成后没有进行很好的调试运行。因此应把工程的调试运行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建设内容来对待。一是要在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要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对工程进行调试运行,以此来检验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合理性。二是要组织对用户的培训工作,使用户正确掌握工程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为保证建成后的工程能正常发挥效益奠定基础。这样所建的工程才能验收,才能交付管理单位管理使用。

四、结语

第15篇

1.1成槽凿孔之前对大石块预爆处理

在水利工程坝基防渗施工中,如果出现大石块,则可能对施工的进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坝基防渗施工情况,在开始成槽凿孔施工之前,需要采取预爆处理的措施,对地质中存在的大石块进行爆理,注意在爆破的过程中,要在孔内进行爆破工作,而针对一些直径较大、位置相对集中以及深度较深的大石块,需要先用钻孔机对这些大石块进行有效的钻孔工作,在安置预爆装置来进行爆理,在将大石块处理过后,就可以有效的保障坝基防渗施工的进度,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坝基防渗施工的难度。

1.2成槽过程中大石块的处理

如果是深度较小的大石块或者是飘石,就应该采用岩心钻机还要搭配金刚石的钻头,对试块进行钻取之后在孔内对其进行爆理。对于一些探头石或者是深度较大的大石块,在试块表面的下方能够设置聚能爆破筒,采用的炸药为乳化炸药,炸药桶的实际规格和装药的实际数量要根据石块自身的深度和提举来确定。

1.3漏浆处理

在砂卵石层会很容易出现架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会对钻孔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钻孔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这一问题,就会形成严重的漏浆现象,一旦漏浆显现产生,就会使得砂卵石层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种漏浆现象进行处理,可以在作为回填材料的粘土中适当的加入一些片石,以提高回填土的粘性和强度,从而在利用挤压的方式将处理过后的回填粘土粘结到出现渗漏现象的砂轮石层部位,从而有效解决漏浆问题,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4塌孔处理

在对防渗墙进行施工时,需要这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塌孔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将粘土与碎石搅拌融合,作为填充料填充到塌孔处,对其形成有效的填补处理,提升防渗墙施工的质量。接下来,要依据具体施工的条件和现状来对防渗墙采取压实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塌孔的问题,对塌孔的程度进行全面掌控,针对塌孔方位需要借助直升导管法来进行回填处理,并对回填的位置进行推平和压实,然后,在重新进行钻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防渗墙施工的质量,也可以降低塌孔问题对防渗墙的影响力。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