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教学行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行为导向教学法”兴起于德国,是通过行为活动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针对性强,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兴趣得到提升。通常运用此方法教学时,是围绕一个课题、项目展开,通过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创新探索。其过程包括: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
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模式下,有以下具体的方法模式可供参考。
1、项目教学法
该方法是将具体的项目或者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手机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过程当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咨询、评价、指导。
2、案例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对一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利用所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任务驱动教学法
模拟真实的职业情境当中的任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当中使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来解决职业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职业技术的熟练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以“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要尽量以平等、朋友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安排,过程当中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的行为活动。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具体应用探索与分析
2.1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具体应用的探索
2.1.1.精心设计项目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一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的不同,项目的设定要基于其专业实际岗位的相关项目。项目的设计要尽量涵盖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所有知识点。项目的设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必须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岗位特点,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项目的难以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让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开发的资料有能力自主的去开发。
(3)、项目设计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正确的引导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索和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笔者的探索案例是以“世博风采宣传”为题目的一个word图文混排项目。要求学生用上前两单元所学知识和预习的即将学习的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word图文混排,并尽量做到美观大方,符合实际宣传需要。
2.1.2.分组教学
为了提高效率,尽可能的让每个同学都能最充分的参与到项目当中,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不宜超过五人,并由成员推选出小组长,然后进行项目的分析和计划,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项目。
2.1.2.过程控制与项目成果评价。
在项目教学法当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咨询和引导。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资料查询的线索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现场指导。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时刻牢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可能的不干扰学生的分工和思路。但是,要留意各个小组的项目进度和疑难困惑,发现问题的时候,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对于学生解决困难,或者具有普遍存在性的问题,可以集体讲解。
笔者在这一项目教学当中,仅提供了相关的材料来源网站。绝大部分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很好,一部分小组遇到了问题之后,通过翻书、上网查询来解决,并没有直接向笔者咨询。这一点儿很值得表扬。大部分的小组遇到的问题,通过咨询解决之后,也能够做到不犯第二次。学习效率极高!
最后项目成果评价,在鼓励与肯定了学生的同时,又对其项目开发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同时,对新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述。而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有了兴趣,心中存有了问题,针对性比较强,所以听讲认真,学习效率非常高。
2.2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当中的应用探索。
2.2.1精选案例。
案例的选择,或者是创建,要具有代表性。对案例当中的错误设置,要有深有浅,生动形象。太简单和太难都不容易起到该有的效果。笔者实施的是excel案例教学。设定了一个成绩单。其中有几处表格计算及设置错误。
2.2.2分组讨论案例。
分五人小组进行案例的错误的寻找和改正。过程当中教师仅仅稍加引导即可。然后再进行问题展示。一个小组说出一个存在的问题,并派代表进行实际操作改正。
2.2.3最后,需要教师将错误进行总结,并演示最标准的改正方式,同时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的灌输。
2.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当中的应用探索。
2.3.1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设计和选择任务是教学方案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难度要适度,不能太简单,否则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欲望。太难也不行,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笔者在课堂上是使用了power-point的实际应用任务:让学生自选一个题目,制作一个不少于十页的ppt文件。
2.3.2任务分解。
对于一个任务,不光有笼统的布置,还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的分解,以方便学生完成任务。要知道,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那些与教学无关的地方,教师要预见性的帮学生初步解决。而在这个powe-point任务当中,笔者将任务分解为:一、创建ppt文件,新建足够的空白ppt页。二、将搜集的材料的图片用画图工具进行简单处理。三、为幻灯片的文字图片添加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果。四、创建一个交互式的ppt文件。五、加入一个超级链接。通过任务分解,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工作更加调理,提高了效率。但是却没有减少知识的学习。
2.3.3任务结果评价。
任务结果评价时,要遵循“实事求是”和“鼓励”的原则,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且让其建立自信心,同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评价相匹配的就是紧接着的结合所做任务对于知识的系统的讲解。因为有了任务先行的基础和对部分问题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非常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程属于记忆性较强的课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整个课堂都始终保持充满激情和活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广大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工夫,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中学阶段是充满好奇的阶段,中学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感到新奇,都愿意听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历史课堂上通过给学生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个人离不开社会”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借鉴社会上所关注的“狼孩”的典型故事,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问题充分引导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历史知识。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给学生讲解国家为了培养后代提供了许多良好的环境,包括父母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这不仅教给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教给了学生做人,使学生懂得努力学习,争取以后为了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因此,充满趣味的历史课堂对于提高历史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在课堂讨论中,点燃趣味性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历史教师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要注重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学生的亲密朋友,和学生之间要消除隔阂,平等相待。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广大历史教师要逐步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懂得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带有启示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得到能力的提高,还要在愉悦的氛围下得到锻炼。尤其是对于那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引导,正确启发,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紧张感。例如,在讲授农耕文明时代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泱泱中华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可以从时间上去引导,通过创设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讨论题目,使学生从问题中学到知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人文初祖、大禹治水等等这些带有显著特征的历史事件入手,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激发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
三、在实践活动中拓展趣味性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实践中拓展历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生活在社区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学生所生活的社区有多大的面积,住有多少人口?平时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社区民众生活在社区有什么样的优越感,同时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哪些改进?根据这些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绘制一张改善社会生活布局的平面图,并在历史课堂进行展示评价,鼓励优秀,鞭策落后。这种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历史实践课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致,还促使学生对历史课程更加喜爱。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使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浓厚。
四、在课堂引入中,诱发趣味性
历史课程虽然大都是记忆性的知识,但是历史课程和社会生活的结合也是十分紧密的,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尽量活跃起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枯燥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去诱发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真正感到幸福。例如,在讲授中国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歌曲《十送》,来渲染课堂的气氛,通过多媒体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送?在的途中都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导入,将学生一下子带入历史课堂中来,使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五、总结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参与对话,学生方能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秀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同时对话式教学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召唤,新课标的要求。
阅读中的对话教学,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合理谋划布局,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观念。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互动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多鼓励、启发、鞭策他们,让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迸射出智慧的火花,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多肯定、赞许学生的见解。只有真的相信学生,不低估他们的能力,自己不再是课题的主宰,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强化了民主参与的主动学习习惯。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实现了真正的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受教育者。
二、注重过程,确立正确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分数的结论,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样的阅读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要求我们在对话中实现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在对话中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提炼、凝结知识,在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思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知识得到整合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学会学习的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养成习惯。这是对话过程中才能实现的。至于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面对各种不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三、重视知识的生成,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摘要:组织行为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管理学科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管理学科教育更多地把把握系统理论知识、练习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为例,我们积极进行了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课程特征、明确教学定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搞好课程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分析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探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猜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具体来说,这门课程有以下特性摘要:
第一个特性是综合性。以其内在构成来看,跨越了多个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探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这些知识是教师搞好课程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
第二个特性是权变性。由于组织行为学的探究对象是人、人和人、人和组织,而有关人的学问往往比较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和技术性学科通过公式、定理、程序解决结构性新问题有很大不同,同样的管理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同样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管理行为造成,所以,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权变思维。
第三个特性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管理者对员工的猜测、引导和激励都依靠于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把握并实践这种互动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多是翻译版本,尽管国外的科学探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依托国外情境获得的探究结论在中国的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教学的内容构建在国外探究的成功体系之上,系统介绍国外相关探究结论;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转化可体现国情、反映最新实践成果的本土化探究项目.以实现国际前沿理论的“软着陆”,使内容更加适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一方面选用了国际公认、被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由美国教授加里·德斯勒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9版作为教材,同时又选取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剑峰编著的《组织行为管理》作为参考教材。
2.切实做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
鼓励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始终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英文水平是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国际管理接轨、成为一流人才的关键,采用双语教学正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能促进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两种语言来组织课程体系,一为展现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二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专业化技能。除了选定了英文教材之外,我们还给学生预备了大量的诸如Disneyland(美国迪斯尼乐园)文化分析等丰富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
3.扎实做好特色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
注重和行业的联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211工程”大学,我校以服务电力工业为目标,培养电力企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大力进行了特色案例组织编写工作。在教学内容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许多具有电力特色的案例,诸如国外闻名的跨国公司、电力行业的巨头ABB公司的战略设计案例等,并结合教师自身参和过的企业科研项目,创意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相关案例,力求培养和行业密切相关的管理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合格的管理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熟悉自己和熟悉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实战技能的增强。
1.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把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和课堂实践。因此,在开课之初,教师就和学生约法三章摘要: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动。教师充分相信每位学生,走进课堂的学生就意味着已经阅读了教材、辅导材料和案例,没有认真预备的教师将扣除学生平时成绩的得分。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新问题、带着思索来听课并主动参和课堂讨论,课堂效果非常好。
2.鼓励团队学习,以团队表现作为评分依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仅有精神激励是不够的,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挂钩能够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我们采用了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对于大部分已经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大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等额的案例讨论小组,每次作业都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案例陈述,案例的分析和陈述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小组的成绩,只有小组的团队成绩高,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
日常的案例分析是考察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一制定了案例分析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对案例汇报的评价有客观依据并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
该评分标准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成为学术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职业化素质的管理人才。
案例汇报的评分主体也进行了变革,评分依据一个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评判,另一个是没做案例汇报的其他几个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学生之间相互测评,十分认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开展性格测试引发学生自我思索
开展性格测试等和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自我反思。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喜好、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猜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摘要: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冒险性测试、权力和影响策略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国际文化智商测试等。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把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进行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寓教于乐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和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和能力。在讲授到组织行为学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我们采用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充分地心得文化差异的实际效用和跨文化管理的艺术性,学生们的参和热情都非常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观察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映,引导学生思索权变要素在管理中的运用。我们在课上共采用了两次情境模拟摘要:一个是决策练习;一个是传销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参和活动中把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5.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案例教学不仅是国际上公认且通常采用的管理学科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育部对管理类教育明确规定的必选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框架提高分析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帮助学生搭建组织行为学宏观层次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我们分别从组织战略、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几方面结合经典案例进行讲授,所选择的案例坚持了以下原则摘要:启迪聪明,契合实际,电力特色。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启发性,学生参和积极,见解各异,思想碰撞之时有很多好想法、新思路都迸发出来。在每次学生做完案例报告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对案例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讲解,给出学生一个导引,一种点拨。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其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国的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障碍。而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让学生硬着头皮去背理论不同,它强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理论获得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去重新认识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够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看和操作,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透过一定的经济现象去理解和参悟知识,能够通过操作实践验证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去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似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生涩的理论,但是却不具备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分析经济现象,例如可以让他们利用边际分析和各种动态模型完成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来必定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师资队伍因素。很多学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配备的都是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对微观经济学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选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践设施配备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软件的辅助,需要实训场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办学资金、教学观念和场地条件的制约,没有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硬件条件。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微观经济学涉及到诸多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沿袭其他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方法,使得实践教学陷入和理论教学一样的困境。学生感受不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问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僵化问题,实践教学依赖于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习来实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着力解决微观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课堂,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最佳平台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适用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适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经济学理论或者某一经济现象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式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讨论教学法符合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渴望交流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讨论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偏理论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将会容易许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展示与补充实践资料或者实例来达到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应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讨论教学法。这种讨论又可分为专题讨论和实际应用讨论两种。首先,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所谓专题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某一系统的知识之后,组织学习结合当前社会领域内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但是这种专题案例讨论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争论性,这样才具备专题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选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也可以选取我国颁布的某项经济政策作为案例,例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学生为了得到观点,必须要去寻找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要查询资料,这种讨论能够避免学生讨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当然。这种讨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其次,应用式的讨论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就劳动力要素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应用式讨论,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生产要素理论。
2)穿插式案例讲解法。上文提到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让他们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时,海域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微观经济学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消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需求弹性这一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超市促销和特价活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超市的促销和特价活动就是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就能够更好的理解需求弹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教师可以选取饥饿时吃包子的案例,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吃第一个包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第二个包子会觉得非常香,等到他们吃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们的满足感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呕吐反应。这说明了效应的递减作用。让他们通过案例中效应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边际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项目教学。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项目实践。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实训室,可以开发配套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经济学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这一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室,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作为两个公司来竞争同一个国外项目。而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组成国外项目负责小组,两个公司要想争取到这个项目,就必须要和外国项目负责小组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行贿采用正常的方法争取项目,另一种则是通过行贿来完成对项目小组人员的收买。通过贿赂或不贿赂的选择,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这种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操作项目的平台。
2、鼓励学生走出校外,做项目调研。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诸多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经济活动。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些理论,就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活动项目调研。在校外项目调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选择适合的项目。校外项目调研活动要求项目是现实的、真实的,因此,在选择项目时要选择附近的,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到实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选取可行的项目,例如有些企业是全封闭管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搞调研,对这类企业经济活动的项目调研必然很难实行。
2)明确项目设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做项目调研,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项目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明确调研任务,要设置好调研项目。可以将微观经济学中几大重要理论设立为分项目,让学生依次完成分项目的调研。如以某某企业微观经济学分析为总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如下子任务研究:一是对企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该企业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任务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企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企业消费者行为的初步调查,并给企业提建议,为其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宝贵意见。三是对企业的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考察企业短期生产函数,考察企业生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通过这些项目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消化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3)做好项目展示和评价。要将学生项目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调研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建立针对学生实践的考核方法,要将实践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微观经济学考核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校企联合,让实践教学现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将来多数是要走上企业的经管岗位的,因此,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岗位实际,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开展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经管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让他们说一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哪些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常用到的,哪些现象是能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通过他们的现场解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能够让他们重视实践教学。也可以利用企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经管人才这些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机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到企业经管岗位上,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经管类岗位工作的要求,让他们树立岗位意识,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矫正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一、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1.构建校本教研的新理念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适应新一轮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理论培训:学校根据需要进行主题性的理论培训,如,新课标培训、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学校主题化建构培训、教学案例撰写培训等。
教学技能专题培训:为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装备的作用,我们规定教师必须参加相应的计算机培训,并提供培训“菜单”:多媒体使用技术培训、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和检修、课件制作培训、网络使用培训、网络管理培训,为教师收集和整理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建立促进教师学习的基本制度
为促进教师的学习,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先后建立了如下制度:
(1)建立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将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进行备课研究,制订具体的授课内容和各阶段的上课方案,促使每位上课的教师积极准备,使集体备课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2)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度。为了发挥外出学习的价值,改变“看看激动、听听感动、回家不动”的局面,我们对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做到“三个一”:上交“一份”听课体会、在学校做“一次”信息传达、在年级组上“一堂”公开课,迫使外出教师能认真学习,又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二、改变备课行为,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的计算机与多媒体使用培训外,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本本备课方式,从而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1.主辅备课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组中,将同一教案的内容由有业务专长的老师担任主备,其他教师辅备。将教师从传统的应付检查等被动的甚至是无效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我们建立年级备课组,先集体讨论、总体把握,然后是组内分工,形成初稿。
2.教案复备
各教师根据自己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把集体讨论后的整改意见和建议附在教案后面,当单元或学期结束后统一汇总,为下一轮教师提供实践的依据。
现如今,随着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拓展应用,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经变成了一项十分平常的事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减轻了教学负担,同时也能够迎合学生的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许多对物理定理和机械原理的讲解,与其他课程相比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运用传统的板书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物理课堂上来,可以帮助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可以图片、声音甚至视频为载体一步步展现出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极大程度的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和讲解的时间,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初中物理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寓教于乐,直观易懂,充分体现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料体现趣味性
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料日益丰富,网络已经充分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其为教学活动所用,丰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分析筛选,找到一些合适的视频等资源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也通过学生熟悉的方式迎合了学生的需求,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需要进行重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本知识之外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新途径,激发他们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物理的兴趣,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是对课本教学的一项有力的补充和拓展.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也符合时展的需求,迎合了学生对于网络的新鲜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趣味性.
三、增加物理实验的比例体现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利用物理实验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物理实验是体现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任务适当的增加物理实验的比例.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电流的热效应时,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演示一个小实验,用一个简易的装置把电阻丝和铜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分别在电阻丝和铜导线上覆盖上纸片,在闭合电源开关后不久纸片就会燃烧起来[2].通过这个小实验,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同时形象的向学生演示了电流热效应的直观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体现趣味性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还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休息和娱乐时间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织课外活动,以物理知识竞赛或者物理知识辩论会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定期组织专场的物理知识讲座等;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例如,通过钟表的运动发现钟摆定理,通过两个小球同时着地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等.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想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应当充分利用课余的活动时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3].
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不能局限于口头讲解,或者就书本讲书本,而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将生活因素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学习,这是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路径。如在《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尤其是社会发展变化关注不足、积累匮乏,具体学习时没有直观的感知印象。对此,笔者运用现代化媒体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生活条件变化方面专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立足于住房条件、交通条件、通讯条件三个细微角度,以十年为间隔向学生播放一组对比图片,从二十年前的书信、十年前的电话到现在越来越精巧的智能手机,从低矮的房屋到高耸的商品住宅楼,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汽车,通过这样的阶段性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悟到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弥补学生因为局限于校园、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而对社会感知的匮乏的遗憾。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帮助,利用网络搜集大量信息图像、文字,或者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提高历史教学信息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快乐。
二、以开放民主的研究营造浓厚氛围
历史学习既有严肃的要求,又有拓展空间,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时间等知识点的记忆上,必须严谨、一丝不苟,来不得一丁点差错,但是在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等环节,则可以进行充分拓展,以此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一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针对的背景、中国当时国内状况及这场战争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笔者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延伸,联系当前中日纠纷,以及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各类维护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当今中日之间和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外交成就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振兴民族、强大国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维护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认真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疑惑,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以此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探究。
三、以拓展延伸的活动增长学生才干
有教师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在讲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布置了一个探究题:“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布置完题目,教师紧接着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页,看‘课前提示’,谁来读一下呢?”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念“课前提示”第二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然后,教师说:“很好,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来做‘典题训练’……”听课的教师都懵了,这怎么能叫问题探究呢?该教师根本就没有结合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没有讲这三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似乎学生只要记住这三个结论就可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几乎所有课堂上都出现了“探究学习”。可是,究竟什么叫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应该如何操作?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哪些基本技能?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在设置“探究学习”环节之前应该重点关注的。显然,该教师只是贴了一个“探究”的标签,而真正进行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教师要设计可探究的主题),学生积极参与,经过探究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和再创造,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还包括提出问题),最后主动发现概念、规律和结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然后再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历史学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二、假课堂指令
《维护和平的尝试》一课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般教师都是不上的。有一次公开课,有位教师选择了这一课来上,激发了听课者极大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看看他会怎么上、会有哪些新意。该教师站上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同学们用10分钟看书,看看战后人们进行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尝试。”学生一看有这么多老师听课,都很认真地看书。可是不到4分钟,教师就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说好10分钟的,结果4分钟不到就叫停了,这是严重的教学不诚信行为,是老教师发出的一个假指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说的是“用10分钟看书”,所以,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是慢慢看的,当教师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的时候,很多学生其实是没有看完内容的。而在这4分钟内,教师一直“钉”在讲台上,既没有下来“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也没有在中断学生看书的时候征询学生的意见,而是很“果断”地说“好了”,然后就叫学生站起来讲,结果是叫了三位学生,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其实,在日常教学中,乱发指令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的教学行为并不少见: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既不分组,又不指导学生合作讨论,而是比较放任地由着学生自由聊天;又如经常布置学生“课后探讨题”,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后续跟进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失信的课堂指令,大多数教师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并没有什么。在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今天,诚信作为对公民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准确“发号施令”,须知,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假历史结论
某教师在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教学内容时,出示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另一段是经过翻译的通俗易懂白话文:“上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山峰,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你断绝!”然后设问:“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学生有说古文好的,也有说白话文好的。可是,教师断然地说:“很明显,还是白话文好!”然后开始讲“文学革命”的相关内容。“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听到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笔者就一直在咀嚼着,是不是真如该教师说的“还是白话文好”呢?后来翻了一下的《什么是文学》。说“: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按照这一标准,教师出示的那段白话文是非常明白清楚的,但缺乏修辞和音律的要求,可以说是大白话一段,那就谈不上“有力能动人”,更不用说“美”了!相比之下,“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相当地撼人心魄了!所以,在回答教师提问时,有相当多的学生说古文好,但教师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白话文好”,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荒谬的。
21世纪教育创新行动纲领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国民素质的需要。传统教育模式在内容上比较注重基本的具体知识,在教学原则上强调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讲授、复习、练习和重复记忆,在组织形式上注重课堂教育为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往的传统教育已完全适应不了急速变化着的时代潮流,以应试为目标的传统教育以及相配套的传统实验教学越来越暴露出了它的种种弊端性。
一、化学实验创新的必要性
今天由于知识和信息量的爆炸,再也不能片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再也不能简单的靠知识记忆、储存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一切问题。如果只知道知识的积累和重复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的合理结构、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即使再多,在遇到实际问题面前也会变得毫无用处。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方向转变,教育也由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向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只告诉学生怎样记,更要使其知道怎样去想、怎样去做,通过创新实验活动去激励思维、培养能力,要让受教育者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主动吸取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化学实验创新的特点
化学实验创新应具备以下特点:新颖性、启发性、探究性、绿色性、趣味性,教学手段多样化及现代化。实验是介绍化学的媒介物,化学实验现象是认识化学真知的向导。因此,实验的设计与安排要新颖,富有启发性,能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引起思维的积极活动和注意力的迅速集中。
环保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作为与环境及污染都有密切联系的化学而言,在实验教学中引进“绿色化学”的理念已是必然趋势。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有环保观念,还需要在行动上成为一名环保卫士。因此,教师不仅对所加化学试剂量要控制好,废水无害化,还要尽量使药品能循环利用,仪器浪费达到最低。例如,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中的碘及溴,从而回收四氯化碳;实验室制氨气可以用硫酸铵取代氯化铵,从而减少试管的破损率等。
三、化学实验创新的研究思路
化学实验创新应包括实验本身的创新及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思路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可以从网络及文献资料中提取实验选题;从实验异常现象中产生创新点;改进“缺陷实验”寻求创新点等。下面举例说明通过实验异常现象及“失败实验”获得创新。
例如,在做银镜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1 mL AgNO3 溶液后,然后加入氨水溶解,再加几滴新制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境。实验失败,由学生寻找可能的原因。 转贴于
原因:①试管没有洗净,可能有油脂或其他杂质附着在试管壁上。解决的方法:清洗过的试管再用稀NaOH溶液刷洗一下。②在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加入量不合适,教材的描述“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因此,为避免氨水加入过量,应将氨水加到沉淀溶解且仍有少量浑浊时为止。由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成功了。在此过程中,学生没有盲目跟从教材,而是自己探索得到了最佳结果。
四、改进演示实验,整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通过实验创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能力的提高必须要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因此,很有必要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整合起来,在创新的同时不要忽视考点。
例如,我在讲完“钠与氧气反应”内容后,让学生思考:钠与氧气加热可以燃烧,那么钠燃烧时能用水来灭火吗?钠在有水时还能不能燃烧呢?然后,我让学生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放一张滤纸浮在水面上,又在滤纸上放一小块钠,盖上表面皿后观察。学生能观察到“钠与水接触后融成小球,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滤纸表面窜动,溶液变红”等现象。此时再让学生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根据分析猜测,如果不要滤纸,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又是什么样呢?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很容易记住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五、将趣味实验引进课堂,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我校是将趣味实验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来开展的,事实上,趣味实验引进课堂教学中也会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维教育;思维培养
一、小学生对于视觉思维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它使学生彻底改变往日的死读书,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此外,创新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拥有了创新型人才,便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的繁荣强盛,因此,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概括能力是一切思维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反应速度、灵活程度以及深度与广度的品质。只有拥有高超的概括能力,才会灵活的将所学知识做迁移,并也会潜移默化的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概括能力来说,他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进行思维培养的重点,学生要想将单纯的认识事物表象上升到视觉思维认识上,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抽象概括能力。视觉思维的间接性特点,就是指运用于已有的知识体系间接反映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而不是单纯的对客体进行完全的复制或者模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沉闷的环境会使学生的情绪难以高涨,无法进行有效地思考,而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但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不是指胡乱地猜想,而是有依据地猜想,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检验,若学生的猜想是错误的,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积极进行指导,提醒学生应该从哪个方面分析。最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不可一昧地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们的猜想。
二、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是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二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三是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 ,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三、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辐射 发散 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激活和引导学生。
一
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在小说《项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巧妙的结局构思,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除了课文教学之外,作文教学也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审题,如:以“朋友”为题的记叙文,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遗憾的是许多教师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作文训,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二、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煞费心机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都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现行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有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
三、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在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课堂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而戏剧、诗歌语言中空白则更多。如:《雷雨》、《日出》等里面有好多留白都可以想象。
文学作品中既然存在这些留白,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作出合理推断。
二
上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要做的“激活”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活”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是相对次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础上做好“引导”的工作。
一、教给方法,引导倾听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他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其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倾听也要做到“三心”,一要专心,二要虚心,三要用心。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经常强调:“听”与“说”同样的重要,“说”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明白,“听”要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老师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也喜欢专心听讲的同学。
二、榜样示范,善于倾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我首先带头用心地倾听,无论同学的发言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绝对做到认真地倾听,用心地倾听。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树立他们的信心,这样一来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善抓典型,鼓励倾听
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我十分注重抓住典型,对其进行真诚的鼓励,让学生品尝到倾听的喜悦。如:对听得很认真的同学,我会对他说:“你听的很认真,看得出你懂得尊重别人,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对指出别人发言中有细小错误的同学我会说:“这么一点的小错误你都听出来了,你真用心,还帮他改正了不足,你真了不起。”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周有光.《我国语文的时代演进》第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 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第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 《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5] 《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课堂问题行为是伴随班级授课制产生而产生的,是课堂管理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影响正常课堂的教学秩序、教师教学、自身及他人学习,并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课堂行为。①
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界定主要从“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从质的维度上看,主要是看学生的行为是否破坏课堂秩序,是否违反班级规定。从量的维度看,主要是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否经常发生;问题行为的强度是否影响了课堂纪律或他人学习;问题行为的持续时间有多长。②
在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强调,即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水平的限制,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不能以此作为学生优良、好坏的判断标准。
二、内隐理论
内隐是指相对于外显而言的、为常人所难以关注到的心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它难以为人所察觉,却真真实实存在着,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内隐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是包含了内隐智力理论、内隐个性理论、内隐压力理论、内隐领导理论、内隐绩效理论等理论的理论体系。Ross(1989)在研究内隐理论和个人成长历史建构关系时认为,内隐理论是类似于图式的一种认知结构,包括对事件特征的内隐特性的具体信念,以及对时间特征稳定与变化条件的一系列原则。③
最早的内隐概念是Polany在1958年的《人的研究》中提出的内隐知识的概念。他将知识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内隐的知识是指我们在实践中运用而难以用言语表达、传授的知识,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1985年,Sternberg也提出了内隐知识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行动定向的知识,在没有他人直接帮助下获得,它帮助个体达到他们个人所认为是具有价值的目标。”内隐知识具有自动性、粗糙性、抗干扰性,外显知识根植于内隐知识,外显知识的积累、理解及应用都依赖于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是被意识到的内隐知识,内隐知识是外显知识的根源。
本文所提及的内隐理论并不是内隐智力、内隐个性、内隐领导等内隐理论体系的子理论,而是从心理的角度关注个体情感、意志、兴趣等易被常人所忽略的因素来分析问题的思维倾向。
三、内隐理论视角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个体的心理特点是个体行为表现的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倾向的学者在分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原因的时候,会从刺激、强化等角度思考问题。因而会得出,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老师的管理方式不当,从而给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强化,促使了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然而,从小学生内隐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因素,会有不同的解释,具有如下特点。
(一)渴望被关注。
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尊重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小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主要由父母承担,因此这两项在正常情况下能得到满足。而更高级层面的爱与尊重的需求则需要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得到满足。小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为渴望被关注。在我们对某位学生的访谈中,有一位同学这样跟我们说:“老师只关注那些成绩好的,从来都不点我起来回答问题。”这反映出,这位学生极其渴望被老师关注,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二)意志品质薄弱。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特点,意志品质尚未发展完善,易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等课堂问题行为。在我们的观察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上课时东张西望、不看课本、发呆等,这些情况在我们发放的问卷中却并没有反映。在对“老师上课时,你会怎么做?”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中,96%的学生选择了“认真听讲”的选项。在分析这个差距的原因中,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还不能意识到自己上课的状态。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处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向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思维方式由具体向抽象过渡,思维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这个提升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是不平衡的,很多学生思维的抽象水平及意志品质并不是很完善。
(三)兴趣不稳定。
小学生年龄特点在兴趣上表现为极易对某一新鲜事物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极易被其他信念刺激所转移。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每当将做某个游戏或者看某个视频的时候,学生普遍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或者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其他方面了。在我们的问卷中,对于“你喜欢哪个科目?”问题的回答上,70%以上的同学都选了3~4个科目,只有少部分同学选了1~2个科目。这表示他们自己本身对自己的兴趣不清楚,而且兴趣不稳定,极易改变。
四、内隐理论视角下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从小学生情感、意志、兴趣等内隐心理品质的特点,我们分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目前的小学班级规模普遍是30人以上的大班化管理模式。因此,教师在精力分配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倾向于点成绩好的同学发言,每堂课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近40人的课堂,真正与教师对话的学生10个都不到。这样不均衡的课堂互动方式,导致教师的精力在学生的分配上不均衡。那些经常没被点到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老师不会点我起来回答问题,老师不关注我。学生被关注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他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代偿“渴望关注”需求的缺失。
(二)生理发展不平衡,意识品质薄弱。
虽然小学高年龄段的学生可能已经处于皮亚杰的“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深度。但是就整体而言,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尤其是在意志方面还十分薄弱,具体表现在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分心。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经常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其实,这种现象是那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表现。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不应该对其经行批评、指责,而应该积极引导,在课堂上与不同的学生的加强互动,用丰富的刺激(故事、图像、互动等)吸引其集中注意力于课堂。
(三)兴趣多样而不稳定。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极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因此他们的兴趣随时可能产生;又由于其兴趣具有不稳定性,这种兴趣常常又会稍纵即逝。因此,即便一些年轻的老师通过视频、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但还会有部分学生会分心,做其他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做的是选择游戏、视频、图像等新鲜刺激方式吸引学生时,要注意这些刺激的本身的变化性。就是要选择本身具有变化性的刺激来吸引学生,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扩大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这种生生间的交流会将课堂的新鲜刺激成几何级放大,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结语
从内隐理论理论的视角分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可以发现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源不是教师管理方式不善,而是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在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独特表现,教师需要对小学生阶段性的心理特点特殊处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其心理特点的角度因势利导地选择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策略,才能达到改善课堂秩序的目的。
注释:
①张彩云.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J].中国特殊教育,2007(8).
中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的微型化更是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中小学校目前现有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数量有限,使化学教学中的大部分实验均由教师演示,导致许多实验学生无法亲自动手体验和观察,影响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若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则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学方式的变化,给实验教师的教学发出了新的挑战。如果课堂上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还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则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或课堂上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依然按常规实验去做,这样需要较多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对环境也有污染。所以在中学逐步广泛推广微型实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演示实验是探索新知识和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又是学生实验操作和技能最直接的模具。因此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的演示实验,并对一些实验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例如,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用燃烧匙盛放硫粉进行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药品用量过多,燃烧时间较长,做完实验后仍有剩余不易熄灭的物质,因而产生大量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对于这个实验,教师这样改进:①将一细玻璃棒的一端烧至红热状态后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再用青霉素瓶作微型反应容器,用酒精灯加热到红热状态,迅速打开盛有氧气的青霉素瓶的胶塞,立即将自制“燃烧匙”插入,盖上胶塞,可观察到红热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深蓝色火焰。②燃烧完毕后,用注射器向青霉素小瓶中注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
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创新的欲望。
又如,化学人教版第一册“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探究实验,课堂上教师让3个学生向三支小试管中分别装入少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在3个气囊里分别装入块状石灰石、块状石灰石、粉末碳酸钠,然后教师让3个学生同时把气囊中的药品倒入试管中并观察气囊的变化;并让全班学生记录现象,探究内容如下表:
通过上述探究,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适宜方法。
二、改大型实验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概念、巩固科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微型仪器做实验,一方面出于为学校节约实验经费开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化学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氨气有很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完成该实验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为学生亲自实验:
(1)实验目的
①学生通过“氨分子的扩散”探究实验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
②对该实验的改进,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2)实验用品 矿泉水瓶、眼药水瓶
这样改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且减少药品的用量及浓氨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改变了当前实验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抄”实验的现状。
三、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时间、空间及仪器和药品选择上都十分有限,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思维没有被完全打开,家庭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有充裕时间自主进行探究实验,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替代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是学生个人行为,参与意识强,家庭合作气氛浓厚,思维活跃。例如,学完实验室制取CO2内容后,要求学生自制一瓶CO2气体:
(1)药品 鸡蛋壳、石灰石碎粒、碱面、食醋、干燥剂小包(配制澄清石灰水)。
(2)仪器 青霉素瓶、输液管、注射器、塑料袋、饮料瓶、滴眼液瓶(扎许多针孔)。
关键词:问题讨论;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础概念和规律,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学内容。因此,分析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方法,对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的准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2.选择讨论问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能力水平,把握好讨论问题的难度,注重讨论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问题。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圆周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行车转动与变速问题,这样的讨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制定讨论规则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言不均衡、组织不力和讨论无序等问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围绕这些问题制定一些讨论规则,以保证问题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明确小组成员在讨论时的责任,有条不紊开展问题讨论;明确讨论的内容,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等。
二、以问题讨论为导向教学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合作性原则
三、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加强小组合作,组织有效讨论
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较差或者性格内向,不愿意在讨论问题时发表看法,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以提升问题讨论学习的效果。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讨论分析问题:①哪些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②如何知道是否存在感电流?③感应电流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会减轻学生的紧张感,自由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讨论学习更有成效。
3.交流讨论成果,重视信息反馈
在问题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彼此分享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对讨论问题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如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的表现,学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归纳总结的讨论成果等,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依据信息反馈的结果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分析讨论的成果进行回顾,从而将物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注重评价考核,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讨论交流的成果,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以正面积极的鼓励为主,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并且将课堂评价与书面测验相结合,这样可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让学生认可评价的结果。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以问题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赖佳颖.高中物理讨论式教学实施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