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物流市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24家企业招聘信息发现,招聘有工作经验人员的企业43家,要求被招聘人员熟悉仓库管理流程的有54家,优先录用持有叉车证人的有15家,必须有叉车证的有10家,要求熟悉电脑操作,主要指office、用友、金碟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有37家,要求会使用ERP软件的有13家。可见,企业更愿意招收“科班出身”的仓库保管员,会开叉车、熟悉办公软件又无疑成为应聘时的重要筹码。
二、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效对接产业需求的策略
(一)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
1.区域物流企业的分布情况。苏州共辖6个市辖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从数据可知,苏州地区物流业发达,对物流人才需求大。仅物流企业就有279家,国际货运企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2.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相城区确立了建设“苏州商贸物流副中心”的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区内的望亭国际物流园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物流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州市服务业重点项目。随着普洛斯物流、越海物流、盛丰物流等大型物流集团的落户,已形成综合联运区、多元物流区、国际物流区、标准化仓储区和公共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块,集现代物流功能、内陆口岸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于一体,为大型厂商在长三角、全国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的综合性物流园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综合物流园区、中国物流重镇。北桥物流园规划建设面积700亩,建成后将成为苏州城北崭新的物流服务平台,为苏州众多的生产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同时,相城区作为“苏州现代制造业副中心”,企业云集,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是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的家具批发市场,现有1600多家家具生产厂家,3000多家家具销售商,年销售额高达120亿元,家具批发市场对物流业的依赖较大,进一步催生了相城区物流业的发展。随着高铁新城、苏相合作区建设大幕的全面拉开,以每年各投入“百亿”的目标,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目标的实现,相城区的物流业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3.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作为相城区唯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对接地方产业,设置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方向是仓储配送。从2009年开始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相城区。从近3年的招生情况看(见表2),该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略有增长,基本保持不变。仅从地方企业对仓库保管员的需求来看,每年就有100多人的缺口,“副偏离”较大,显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近年的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相城区,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其余5个市辖区范围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以后,该专业应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每年保持90人的招生量。同时,进一步开发专业方向,可以增加“货运”方向,以满足企业对跟单员岗位的需求。学校还应扩大该专业社会培训的规模,为企业在岗职工进行职前职后培训。
(二)课程设置对接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一种职业导向性标准,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2]《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物流师”职业的定义是:“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采购、储运、配送、货运、信息服务等操作和管理的人员。”物流师职业共分四个等级: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从学历层次、职业资格的鉴定条件来看,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规格是物流员。《标准》清晰地界定了物流员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从职业功能上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货运3个专业方向;从工作内容上看,物流员主要从事操作工作。可见,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应是操作人员。学校目前开设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是仓储配送,主要就业于仓库保管员、理货员、仓管单证员和叉车驾驶员岗位。学校根据《标准》,不含选修课程构建了物流员的相应课程(见图1)。同时,根据《标准》中物流员的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确定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该专业积极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贴近岗位工作实际,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项目化专业课程。积极开发精品课程,开发的《物流案例与实训》被评为苏州市精品课程。
(三)人才培养对接就业岗位
1.强化技能训练,对接岗位需求。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教学过程深度对接生产过程,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深入开展“五化”教学,即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关系师徒化。学校应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调研数据中15家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提出有叉车证者优先录用,10家企业明确要求被聘者必须要有叉车证,37家企业要求会使用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为此,学校适当增加实训课的课时量,加强叉车、堆高车的作业操作,开设办公自动化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考证。学校还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大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2.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积极主动寻求资源,扩大校企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努力做到贴近行业办职教,贴近企业谋合作,贴近市场办专业,把职业、行业、企业的生产要素和核心岗位技能引入到教学中。学校与区内20家物流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式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一是“订单”培养。与苏州汇源物流有限公司、苏州丰亿物流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培养,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校企双方根据职业标准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二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苏州盛丰物流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按照该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科学设计流程,促进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同时将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科技知识等融入校内的实训基地中。除此之外,学校积极与企业沟通,为学生搭建暑期勤工俭学平台。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认识实习、中期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升了适应岗位的能力。
关键词逆向物流电子商务退货处理
1逆向物流的含义
最早提出"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
逆向物流逐渐形成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消费者退货行为。退货的原因很多,如商品质量问题、递送对象错误等。也有可能是零售商没有使用修理商服务,直接将商品退回制造商;也有可能是无缺陷退货,如飞利浦公司每年都会因此造成几千万美元的损失。②供应商产品召回行为。产品召回制度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目前许多欧盟成员国实施了专门的法律,要求制造商在知晓其产品存在缺陷后采取措施进行召回。随着消费者权益的增加,产品召回从最初的汽车、电脑迅速蔓延到手机、家电、日用品等各行业。③国际和法律的环境保护要求。比如德国1991年《包装废品废除法令》通过并成为法律,强调企业有责任管理它们的包装废品,包括收集、分类、循环使用包装物。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电子商务的出现预示着产品推向市场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虽然消费者选择增多,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消费者可能使用即将淘汰的产品或者不需要的产品,并且随之产生了更多的退货和更多的浪费问题。
总之,为了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声誉,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来降低退货与召回损失,提高再生循环利用意识。于是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法制规范的三重压力下,逆向物流问题愈发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2B2C电子商务市场的逆向物流
B2C电子商务市场成功地打破了时空界限、简化贸易流程,但虚拟性的电子商务市场不稳定性也大大提升了。主要原因是:其一,信息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让产品入门障碍低,大量信息涌入,给消费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增加了虚假信息误导的可能。其二,电子商务市场中有形产品的交易订购和配送与经营者分离,这些分离在给交易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其三,无形产品(信息商品)的比例大增,使用之前并不知该产品的质量如何,一旦消费者购买了一次次品,他更有可能马上转向替代品市场。此外,无形产品容易被复制。市场上常常存在大量的"赝品",盗版光盘、非法共享软件都是这类产品,由于价格原因,这些产品往往比正品有更强的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制造商们为此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商品的生命周期。
那么,商家如何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忠诚呢?波士顿公司发现"缺乏良好的退货机制"是导致顾客拒绝网上购物的第二大原因。伴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吸引力加大,几乎涉足于零售业的各大公司无不涉足B2C电子商务领域,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在这一领域内也慢慢得以显现,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其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慢慢受到人们的瞩目。如何在B2C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处理好逆向物流问题呢?
2.1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妥善处理退货问题
首先,无论是虚拟组织还是水泥加鼠标的B2C组织,一个零售企业要想拥有稳定的顾客群和较低的运营成本,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的退货系统。但是,退货绝非无原则的退货,首要的是制定合理的退货政策,包括:①制定合理的退货价格。退货货款包括按照原先的批发价进行全额退款和按批发价打掉一定的折扣两种方式,调整退货价格,可以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总体利益达到最优;②设计最佳退货比率。比如有些厂商采用零退货的策略,不接受来零售商的任何退货,而在发货时给予折扣。实际上,厂商及零售商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合适的退货比率以平衡由此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③明确退货责任。在制造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合同中明确退货商品的权属,只有详细而明确的条款必须在合同过程中就得以体现,才能避免出现纠纷。
其次,是要设计好电子商务环境下退货逆向物流网络。通常B2C的购物网站都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考虑到退货的可能性。由于消费者看不到实物,所以无论购物网站设计的多么富有吸引力,如果不能处理退货问题,消费者只能是好奇的看客而绝非忠诚的客户。同时要尽量避免由于消费者一时冲动购买产品导致的退货情况,这样在"购买"键旁边创建一个"取消"键,让顾客有改变其主意的可能,并且设置服务热线或Email,让消费者在一定时限内有取消订单的权利;②明确退货规则。网络零售商应当把有关退货规定张贴在网站里显眼的位置,同时将商品的特色以及使用方法标注得清清楚楚。比如注明内衣购买慎重,售出不退;产品包装完好十天内保退保换等等。消费者拿到产品后,包装盒中应再次明确具体的退货规定;③选择合适的渠道,保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能及时到达。同时供应商应提供在线订单追踪;售出后还应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积极地征询顾客意见;④用合适的方式实现顾客退货要求。通常包括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两种,前者当电子零售商在设计购物网站时,就建立一个在线退货管理系统,电子零售商凭借系统进行处理。后者通过第三方来实现的,比如设立退货服务代办点。
2.2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准确快速的获得信息,保证逆向物流顺利进行
目前,逆向物流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产品数据信息的缺乏,因此应该建立为逆向物流服务的IT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
(1)信息收集。逆向物流的信息收集除了退货信息记录外,还主要包括有害产品的召回、过期产品的提醒等信息数据的收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采用通过Email、或者销售网站主页问卷调查等灵活手段获得这类信息。
(2)信息交换。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是物流的两个方面,目前物流(正向物流)常常采用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都是采用此数据格式来进行贸易交易或信息交换等。逆向物流目前尚未采用电子数据,很有必要与正向物流加强联系,从正向物流的电子数据中获得逆向物流所需要的生产、销售情况(包括产品的销售地方、销售数量)、顾客使用情况等信息。(3)网络深度参与。可以在网站上专门设置二手交易内容,更好地获得产品淘汰与进入淘汰等方面的市场实时信息。
2.3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对返回产品再处理
虚拟公司或网络加实体公司收到返回的物资和产品之后,可以采用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整修、维修、再利用、再销售或回收(将产品拆散再进行销售)。
(1)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无论是在传统市场还是电子商务市场,缺乏最新功能,但是仍然可以使用的产品,可以放到仓库中以备更新后再次使用。由于设备功能再生的生产制造成本低于制造新品的成本,所以在不少制造商都使用这种方法。
(2)维修。返回的物品有保修的和非保修的两类。非保修产品维修是消费者付费解决问题的,所以对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保修期物品的回收。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和平衡维修成本和新建成本。如戴尔公司对于处在保修期内的笔记本电脑常常采用直接回收损坏产品给消费者予以调换的办法,但调换的部件也并非是全新的,而是来自集中整修后的。
(3)再利用。零部件通常采用再利用的方法,到达使用寿命的设备可以分解为部件和最终的零件。部分零部件状态良好,它们会被放置在零件仓库中供维修使用。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可以直接体现在网站上的二手零部件专栏内。
(4)再销售。有些返还产品状态良好,可以进行再次销售。比如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的包退物品,不合适的退给商家,商家经过处理可以再次销售。
2.4不同厂商结合自身特点,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合理选择逆向物流模式
在发展逆向物流以及处理退货等问题时,通常可以自身发展逆向物流或寻求第三方逆向物流等选择。
(1)对于B2C市场中的大型零售企业,他们有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及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考虑自身发展逆向物流。倘若企业自身已经拥有正向物流系统,则可以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通常需要在虚拟公司内部建立专门的部门,单独处理。但如果令顾客满意,仅仅要求顾客将商品寄回某某地址,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多国家都允许顾客将商品交回收集点,比如BP澳大利亚公司与.au公司和Caltex公司合作使用居民区内的便利店接受回收物品。
(2)对小型企业来说,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核心竞争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自身发展逆向物流存在困难,则可以寻求第三方逆向物流,以保证退货顺畅快速的移动。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由于电子商务的分散性特点,其客户遍布范围通常很广,所以寻求第三方逆向物流是大小企业都常采用的方式,很多公司委托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承担逆向物流管理业务。由此有些公司也逐步发展成为以逆向物流管理为主的专业化公司。如美国Genco公司就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化逆向物流管理的公司,UPS公司也接受退货物流服务。
最后,从宏观角度来讲无论是B2C电子商务市场,还是现代逆向物流,暂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WTO的大环境下,要想增强核心能力和综合实力,就不能继续忽视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物流管理。这不仅需要市场探索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对现有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认真研究,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有效规范,最终建立一个适应现代逆向物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适当的时候构建强大的信息平台,加强逆向物流管理链上各环节的信息沟通。
参考文献
我国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许多企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功能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技术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还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近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这个数比前几年的总和翻了一翻;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形成了一批声誉、效益俱佳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时,物流企业的构成情况有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企业转型而来外,还有外资企业,如深圳的新科安达,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较高;还有民营经济,如宝供物流,体制上有得天独厚优势,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点;还有从大型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如从美的集团分流出来的安得物流公司。这都为物流服务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物流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一、加入WTO后我国物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
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和国际经济接轨,这会促进国际大公司调整在华经营战略,增加在华投资,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为物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而且随着国际物流大企业的进入,他们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国内物流基地和物流网络的建设,把为国际跨国集团提供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理念及模式引入中国。同时,中国物流企业也有机会从国内走向国外。所以,这必将开创物流业发展的新局面,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物流服务业的市场范围将扩大。加入WTO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珠海九川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以新的理念为生产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积极引进ERP管理软件,启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信息和配送网络辐射全国的同时,还在美国注册了分公司;现已发展日本“松下”、中国“乐百事”、美国“沃尔玛”等知名企业为固定客户,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在国际物流服务中树立了品牌形象。
其次,物流服务业的市场容量将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因素的作用。加入WTO后,国与国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关税大幅度降低,商品和设备的进出口更为自由、顺畅,国际贸易额将大幅增加,物流业务量相应会大幅上升。二是间接因素的影响,即企业理念的更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理念有差异,前者强调分工协作,对物流专业化的需求更强烈一些,会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如武汉(百威)啤酒公司就一直致力于核心业务,把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外包给武汉储运总公司等2家物流企业。加入WTO后,随着外资企业的日渐增多,他们的这种经营理念必将影响和改变国内企业,使广阔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三是有利的发展趋势。现在,世界加工制造中心正逐渐从东南亚各国向中国转移,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必将加快。这些生产制造商为了提高竞争力,将更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技术,集中精力制造优质产品,把物流交给高效优质的专业物流公司完成。
第三,有利于引进外资,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相比,外国物流企业有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所以,加入WTO后,相互融合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更新改造,升级换代。
毋庸置疑,加入WTO后在资金、市场、理念等方面的改善,有利于物流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入世后能直接受益的主要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如纺织、家电等行业;而物流服务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真正得到发展只是近几年时间,与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欧美、日本等国相比,没有比较优势。而且加入WTO后物流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非常高,根据签订的WTO协议,道路货运、仓储行业、货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都会对外开放。以道路货运行业为例,从加入时起就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境内货物运输;一年后,允许外资控股;三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这表明,经过短期的过渡后,我国物流企业将和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所以,面临的机遇只是潜在的、可能的,面临的挑战却是现实的、严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入WTO后,会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即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欧美、日本等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大规模的进入是大势所趋。它们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夺取市场份额。目前已有少数外资企业以各种方式进入国内物流市场,2001年8月份,美国物流业巨头BALLY公司登陆南京,以一种全新方式开办了百利物流超市;全球最大的速递公司---美国的UPS,也直航中国;新加坡港务集团加盟广州港,双方合资8亿元组建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2、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欧美等国物流发展的实践表明,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即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发达国家专业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例平均在50%以上,如美国为55%,日本为70%。而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盛行,“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一般企业都自办物流,建有车队、仓库等设施;还有部分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主要为特定部门或行业服务。因此,货运市场呈现货源封闭状态,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入世后对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
3、物流人才匮乏并不断流失。在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新形势下,培养和吸引各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物流真正形成产业并快速发展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世界现代物流服务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物流业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一方面,许多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了该专业的博士教育,并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了物流课;另一方面,外国物流企业对在职员工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很重视,定期组织培训,并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中国物流服务业只是起步阶段,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也不多。据人才市场调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而符合条件的却极少;物以稀为贵,天津大田物流聘了一个CEO,年薪达到169万港币。另外,在中国设立的物流服务业外企,大都实施“人员本地化”的开发与应用战略,其雇员一般以中国人才为主。在外资企业优厚待遇吸引下,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已初见端倪。
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实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从生产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消费者的一整套服务系统,包括相关的物流延伸服务,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落实到行动中,落后的管理、技术、设备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如佳杰科技(中国)公司长期以来为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该公司向外发送的货物主要是小批量、高价值的商品,而目前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只能提供大宗运输和骨干运输服务,或没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难以满足要求。
5、缺乏提供国际化物流服务能力。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际物流在物流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若要适应这一变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目标,物流企业需要有相配套的体系、网络、设施、人员。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说,离这个要求还很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有全国性的物流网络,短期内还谈不到向国外延伸。即使一些具有国际能力的物流企业,一般只从事国际间的干线运输业务,没有在国外的配送终端体系,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企业。
6、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应运,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分拣、装卸、存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二是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实现网络化,把物流信息及时反映在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库上,由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调度;外部联系通过英特网,既可以在网上登记需求和网上支付,又可以对物流服务进行跟踪调查。这在国外比较普及,联邦快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电脑包裹追踪系统,UPS在90年资110亿元购置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化上的投资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00年其400亿美元的货物运输业务中有55%来自网上。而在我国只是起步阶段,仅有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等少数新型企业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
二、改进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加入WTO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今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从实际出发,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改进管理,强化功能,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经营机制。治标须治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间合理配置。现有的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僵化、设施落后和人员老化等因素影响,在提供物流服务时效率低、服务差,处于竞争劣势。所以,应通过资产重组方式,以产权为纽带,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北京市物资储运总公司2001年7月控股组建百事通物流公司,9月份开始运营,由于机制活、服务好,年底已发展13家较稳定客户。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股份制方式成立了国际货代公司,主要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进出口服务,仅2000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300万元,纯利润400万元。
2、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增值服务。在欧美国家,物流服务业功能全、水平高,企业和客户联系紧密,甚至是战略合作伙伴。如以制造飞机而闻名的英国宇航公司,专心于制造领域,把采购、加工、配送等业务全部交给阿波罗金属有限公司完成,使其成为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鉴于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而且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储运总公司近几年积极开拓相关业务,使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迅速发展,为海尔公司入库成品配送的收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为小天鹅、日本三菱公司加工收入2000年增长59%;并与这些大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3、加快网点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发展物流网点。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是物流的现实基础。现代物流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库存,降低运输费用,加快交货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只有具备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每笔业务的收取、存储、分拣、运输和递送工作,才能保证物流畅通。在物流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今天,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发展物流网点时,一定要视企业规模和业务量而定,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
4、不断增强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一方面,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地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除了民营和外资企业外,许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基本上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因此,为了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整合物流企业,组建大型集团,与进入国门的跨国物流集团抗衡。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与跨国公司竞争国际市场。
5、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如改进运输工具、购置先进设备、兴建立体仓库等,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为提供优质服务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外部和国际互联网相连,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为社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主要是企业营销人员针对目标市场开展的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细分、销售等活动。2000年,管理学家JameHoyt和FaizulHuq首次把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物流研究上。他们认为,供应链关系中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相当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物流的“购”和“买”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对于物流企业营销的研究主要从深度营销的角度出发,集中在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客户需求、技术需求及整合客户关系上。
二、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已制定了物流市场营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方面,有的将物流市场营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在设计思路方面,有的从物流营销岗位职责入手确定课程内容,有的从物流营销工作流程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都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上,大多是根据物流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时。也有部分课程标准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的4P或6P理论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国内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能够结合物流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但总体上来看,许多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深入剖析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区别,没有制定出具有物流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因此,建议在深入分析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后,比较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异同点,以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物流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使其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具备物流企业特色和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特点。
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
1.课程定位
“物流市场营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职高专学生特点,结合本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细分和选择物流目标市场、制定物流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方案等实战技能。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设计指导思想
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划员、揽货员、业务员等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由物流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负责人共同分析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按照技术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领域,并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细分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三者的统一。课程的学习领域分为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营销战略策划等五大模块。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扮演物流营销岗位工作人员,教师通过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物流营销各个学习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从而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本课程将建立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和教材、能力训练区、互动答疑、实训视频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和互动交流。这些体现了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等模块的系统学习,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了解营销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一是会使用物流市场营销各种实战工具和工作技巧;二是能应用物流市场营销分析方法;三是会制定物流市场营销调研方案;四是能制定物流市场营销4P方案。(3)素质目标。一是能自主进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二是能较好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三是具备物流营销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四是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能够迅速融入集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实施建议
鉴于物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建议在教学中根据现代物流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依据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研法等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引导开展课程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5.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将能力和素质考核放在首位,同时辅以知识考核,力求能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考核时,从项目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进行,项目考核总分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汇总得出本课程的整体成绩。项目考核从5个能力训练项目开展,其中各个项目的分值分别为:营销基础认知10%,物流市场分析调查与预测20%,目标市场选择策略20%,物流营销手段策略20%,综合性项目30%。每个项目通过学生平时在项目实训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每次提交的实训报告或作业完成质量来评分。
6.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1.1服务营销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从事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因此服务营销的理念可以为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服务营销,首先要从服务的特点入手,相对于有形产品来说,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易变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因此在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上,需要综合使用营销策略的7Ps,即除了要考虑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外,还需从有形提示、人员、服务过程等方面进行营销策略的设计。
1.2关系营销
第三方物流一般通过与重要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实现盈利,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中小物流企业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营销强调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并通过有效沟通和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2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和问题
2.1宣传促销、主动服务的意识淡薄
临沂中小物流企业大多习惯在物流园区设立一个营业部,然后等待顾客主动上门寻找服务。很少有物流企业主动寻找客户,少数企业虽然也通过网络和报纸的方式,一些服务信息,但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渠道少,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开拓。
2.2同质化竞争严重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受到资金规模的影响,现代物流设备设施较少,工作效率不高,综合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服务水平普遍偏低,使得低价竞争成为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主要市场竞争策略,造成企业利润水平不理想,制约了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2.3市场定位不清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无法掌握客户的真正需求,所以难以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而为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2.4品牌意识缺失
由于专业营销人员力量的不足,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固守在传统的营销方法上,忽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营销的思维。
3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改进建议
3.1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积极主动的开展营销工作
要想改变以往被动营销的局面,必须依靠专业的营销人员,通过广告、人员促销等活动,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3.2提升服务质量替代价格竞争
客户在选择物流服务的时候会考虑到价格因素,但价格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物流企业只有依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遵循服务营销的基本规律,从企业外在形象展示、人员素质提升和服务流程规范等角度,提升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
3.3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打造品牌形象
临沂中小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对临沂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内部经营条件,进行企业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品牌营销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品牌传播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赢得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3.4物流营销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注中规模原则,物流业产生效益取决于它的规模,所以进行市场营销时,首先要确定某个客户或某几个客户的物流需求具有一定的规模,才去为他们设计有特色的物流服务;注重合作原则。现代物流的特点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物流企业本身并不一定必须拥有完成物流业的所有功能。物流企业只有做好自身的核心物流业务,而将其他业务交给别的物流企业完成,才能取得更大的物流效益。所以,物流营销还应该包括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联合的工作;注重回报原则,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
4结束语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五、物流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本的总和增减,而非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六、物流系统的选择
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库的数目、区位、规模、运输方案等一系列决策,它包括一个总成本,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D=T+FW+VW+S
其中D为物流总成本;T为物流总运输成本;FW为总的固定仓储费用;VW为该系统总的变动仓储成本;S为因延迟分销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选择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对总成本加以检验,选择费用最小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选择: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主要针对单一工厂的企业仅在一个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这种情形下,可以减少产品运输的成本,但工厂可能远离原材料市场,工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将增加。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主要针对一个企业在几个市场上进行销售,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战略:
(1)直接运送产品至顾客,这种方案在服务和成本上不存在优势,运货速度相对而言较慢,顾客订货量较小,企业承担的运输成本过高。
(2)整车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仓库
相比之下整车运送的成本比零担运送的成本要低,在市场附近设立仓库,可以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但同时增加了设立仓库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企业应当权衡一下建立仓库所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运输费用和提高的服务效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企业应当在该市场附近建立仓库。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通过分销系统来节约成本,制定工厂到仓库的运输方案,使运输成本最低;决定工厂的数量和区位使总分销成本最低。
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提供者本身不拥有产品,是一个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专业公司。也称为“合同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趋势。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可以降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专业优势降低作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
另一方面,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物流水平已经成为实力的一种体现,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能够加快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处理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尽量确保货物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实现对顾客的承诺,降低企业的存货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
关键词:逆向物流B2C退货处理
逆向物流含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逆向物流明确定义: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其成因主要有四点:
退货。各行业都面临顾客退货问题,退货原因很多,如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递送商品数量有偏差等等。甚至也有可能是无缺陷退货,这给飞利浦公司每年造成几千万美元的损失。
产品召回。产品召回制度源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许多欧盟成员国实施了专门法律,要求制造商在知晓产品缺陷后采取进行召回。随着消费者权益的增加,产品召回从汽车、电脑迅速蔓延到手机、家电、日用品等各行业。
环境保护要求。如英国,1997年制定的《垃圾掩埋税收法案》使得处理固体废品的成本比以前更加昂贵。我国也于2003年出台《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明确规定制造商有义务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品和升级换代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市场,电子商务的出现预示着产品推向市场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并且随之产生了更多的包装,更多的退货和更多的浪费问题。
B2C市场特点
电子商务主要分两类: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B2C)和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如果按照交易特性还可继续细分:C2C、C2B、B2E、B2G、G2C等等。其中,B2C电子商务市场具有广阔潜力,据美国eMarketer的报告(2005年5月),从2000年到2004年全球增长8-9倍。随着电子商务市场吸引力的加大,有零售业务的各大公司无不涉足B2C电子商务领域。
与传统市场比较,电子商务市场信息量增加、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但不稳定性也大大提升,尤其是面对个体消费者的B2C交易。究其原因主要是:
信息技术带来低成本优势,同时给制造虚假产品信息提供方便;大量信息涌入,给消费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增加了虚假信息误导的可能;电子商务市场中有形产品的交易一般是由传统市场与网络渗透进行的,订购和配送与经营者分离,这些分离在给交易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支付通常采用先交钱后交货的方式,目前电子商务的退换承诺实施不理想,这也给买者获得满意的商品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电子商务中无形产品比例大增,这些无形产品多半是信息商品或服务,使用前不知该产品的质量,一旦消费者购买了次品,他更有可能马上就放弃该类型的产品而转向替代品市场。而且,无形产品易被复制,市场上常常存在大量的“赝品”,盗版光盘、非法共享软件都是这类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比正品有更强的竞争力,制造商们为此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正品退出市场,严重影响商品的生命周期。
总之,B2C电子商务市场当前发展还不成熟,商品鱼目混珠、市场环境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家更好的利用其市场潜力,也阻碍了电子商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B2C市场的逆向物流管理
商家如何在潜力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忠诚呢?波士顿公司发现“缺乏良好的退伙机制”是导致顾客拒绝网上购物的第二大原因。实际上,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正随着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慢慢得以显现;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其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B2C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处理好逆向物流问题呢?
保障售后服务,妥善处理退货
从首次接触到售后服务,时刻关注顾客体验,才是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关键。无论是虚拟组织还是实体加虚拟的组织,一个零售企业要拥有稳定的顾客群和较低的运营成本,必须有一个高效退货系统。制定合理的退货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合理的退货价格:退款包括按原批发价进行全额退款和按批发价打折两种方式,在一定的批量约束下,调整退货价格,可以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总体利益达到最优;最佳退货比率:比如有些厂商采用零退货的策略,不接受零售商的任何退货,而在发货时给予折扣,由此,厂商及零售商通过合适的退货比率可以平衡成本和收益;明确退货责任:在制造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合同中明确退货商品权属,只有详细而明确的条款在合同中得以体现,才能避免纠纷。
设计好电子商务环境下退货逆向物流网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考虑到退货可能。由于消费者看不到实物,只凭网络了解,所以无论购物网站设计的多么有吸引力,如不能处理退货问题,消费者更多地只愿意成为好奇的看客。同时要尽量避免由于消费者一时冲动购买导致的退货情况,这样在“购买”键旁边创建一个“取消”键,允许及时地改变,并设置服务热线或email,让消费者在一定时限内可以取消订单。
明确退货规则。网络零售商应把退货规定张贴在网站的显眼位置,同时标清商品特色与使用方法。如注明内衣购买慎重,售出不退等等。消费者拿到产品后,包装盒中应再次明确具体规定,如何种情况可退货,怎样退货以及退回商品的包装要求等等。
保证消费者商品及时到达。同时供应商提供在线订单追踪;售出后还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征询顾客意见。如dell电脑的网上销售系统一样,清晰地令消费者明白自己的电脑在制造还是已经出货、何时到达。
使用最佳方式实现顾客退货。包括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两种,前者在设计购物网站时,就建立在线退货系统。后者通过第三方实现,如设立退货服务代办点。两种方式都需要保存相关记录,从而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情况。
借助电子平台,高效获取信息
信息在逆向物流中至关重要,目前,逆向物流中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产品数据信息的缺乏,因此建立逆向物流的IT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是逆向物流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逆向物流的信息收集除了退货信息记录外,还应包括有害产品的召回、过期产品的提醒等数据的收集。过期产品已经流通到销售部门或用户手中,因而其使用状况等信息收集起来相当困难,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通过email或销售网站问卷等灵活手段获得。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支持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是可行又必要的。由此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使用状况等信息,从而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相应经营决策。
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是物流的两个方面,目前物流(正向物流)常常采用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都是采用此数据格式来进行贸易交易或信息交换的。逆向物流很有必要与正向物流加强联系,建立信息交换系统,从正向物流的电子数据中获得逆向物流所需的生产、销售情况以及顾客使用情况等信息。
此外,利用网络深度参与。在产品专门网站上设二手交易内容,更好地获得产品淘汰与进入淘汰等方面的市场实时信息。
关注生命周期,做好产品再处理
虚拟公司或网络加实体公司收到返回的物资和产品后,有如下方法可以采用:
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对于缺乏最新功能,但仍然可以使用的产品,可放到仓库中以备更新后再次使用。设备功能再生的生产成本低于制造新品的成本,所以不少制造商都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施乐公司按照严格的性能标准制造再生设备。
维修返回的物品有保修的和非保修的两类。对企业来说,真正问题在于保修期物品的回收,需要认真考虑和平衡维修成本和新建成本。如戴尔公司对于保修期内的笔记本电脑常常采用直接回收损坏产品予以调换的办法,但调换后的部件是集中整修后的。
再利用零部件通常采用再利用的方法,到达使用寿命的设备可以分解为部件和最终的零件。部分零部件状态良好则可以放置在零件仓库中供维修使用。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可以直接体现在网站上的二手零部件专栏内。
再销售有些返还产品状态良好,可以进行再次销售。比如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的包退物品,可能有些退回商品包装都完好未动,商家会再次销售。
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逆向物流模式
对于B2C市场中的大型零售企业,由于有较卓著的声誉、较先进的管理、及有效的信息系统,所以可以考虑自身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倘若企业已拥有正向物流系统,则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同时设置商品交回收集点,如BP澳大利亚公司与.au公司和Caltex公司合作使用居民区内的便利店接受回收物品。
对小型企业来说,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核心竞争力等因素,自身发展逆向物流存在困难,则可以寻求第三方逆向物流。由此在保证退货顺畅进行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
由于电子商务的分散性,其客户遍布范围通常很广,所以寻求第三方逆向物流是大小企业都常采用的方式,很多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逆向物流业务。有些公司也逐步发展成为以逆向物流为主的专业化公司。美国Genco公司就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化逆向物流管理公司,该公司现已成为美国逆向物流管理业界的最大型企业。
从宏观角度来讲无论是B2C电子商务市场,还是现代逆向物流,我国暂时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WTO的大环境下,要想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就不能忽视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物流问题。这不仅需要市场探索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对现有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认真研究,对电子商务市场有效规范,最终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逆向物流管理链上各环节上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埃弗雷姆.特伯恩(EfeaimTurban)等[M].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第2版).电子科技出版社,2004
【摘要】人才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联系在一起,与人事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因此,更好地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推动我市经济健康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才市场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中国人事报,2006-10-30
论文摘要: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货畅其流,但在现实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物流市场的诚信度低或诚信体系很不健全是一大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物流市场诚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利因素正制约着发展的速度,物流市场的诚信问题就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已十分严重,物流企业信用问题的有效解决,物流业信用治理模式和体系的构建,成为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目前我国物流市场诚信状况
1.物流市场陷入“柠檬市场”怪圈
部分物流企业的失信行为影响了整个物流行业的诚信度,使顾客对市场上所有物流供应商的服务和信用存在怀疑,导致出价很低,而诚信企业的优质服务是无法按低价提供的,最终结果是劣质企业获得交易机会,占领市场,诚信企业难以立足,致使物流市场沦为“柠檬市场”。
2.在代收货款业务中,运输单位携客户货款潜逃
代收货款业务的出现和不规范运作,给物流运输企业携货款潜逃提供了机会。从正规运作的角度讲,货运企业收到货款应及时向商户兑付,但实际操作中代收货款的兑付期一般为3天到一周,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从而使货运企业容易产生违规挪用货款行为,当长期积累无法偿还或形成挤兑风潮时,货运企业就容易产生携款潜逃的行为。
3.过度承诺,实际服务质量达不到,违约后拒不承担责任
某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为了拓展市场、竞争对手,不惜承诺以低价格提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高质量服务。货主根本不可能以拒付运费为条件约束物流提供商,迫使其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高质量服务,因为双方都清楚,货物本身的价值远远高于运费。至于依法追偿,整个诉讼和追偿过程花费的时间、人力、金钱等各种成本相当高昂,甚至高于物流提供商违约给货主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于货主而言,诉讼追偿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也就是说,付诸法律也不可能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形成有效的震慑和约束。
4.违规泄漏客户商业信息,对客户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损害
在合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能够清楚掌握顾客企业内部的运营信息乃至商业机密。尽管根据合同和商业惯例,物流供应商有义务替顾客保守机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物流企业因其内部管理松散、草率或是受某些更大利益的诱惑,将其掌握的顾客信息泄漏或出卖给其他利益主体,最终导致物流交易双方信用关系破裂。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这种失信行为无论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其结果都是给顾客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害,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
二、我国物流市场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1.物流企业信用观念不强,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不到位
一些物流企业没有较强的信用观念,短视经营,或者抗风险能力不足,服务质量无保障,更无法建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很不到位,这也是导致物流供应商违约失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物流企业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如在合同签订阶段,为拓展市场或高估自身服务能力,导致过度承诺;或是对物流作业过程管理不足、失控等,最终使得实际服务不能满足合同要求,形成失信。
2.我国物流信用方面法规尚不健全
我国信用立法滞后,司法、执法效率不高,物流业信用缺乏法律保障。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商业信用法或社会信用法,针对物流行业信用的部门规章更未引起特别关注,关系社会信用及特定行业信用问题的法条只零散地出现在《合同法》、《担保法》及《贷款通则》等相关法规中。信用立法滞后的同时,司法、执法过程也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诉讼成本过高、执法不严、办事效率低下等。
3.我国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市场监管难以到位
对市场监管的监管制度,基本上也只是依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家,对于失信往往当作“经济纠纷”或者是“合同纠纷”处理,缺少强力措施。尤其对其中的经济犯罪难以做到事前监控,事后依法罚处。正是由于政府的监管不力,再加上信用立法工作滞后,才使行业失信惩戒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失信行为得不到严厉的处罚,失信成本低,物流企业的失信行为才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物流行业协会组织发展还不够成熟
在行业协会方面,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协会组织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尽管现已形成数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协会,但各协会都还未在物流服务各领域树立绝对的权威地位,也尚未将所有物流企业纳入其会员范围,未得到所有物流企业的认可,因此,其行业自律作用还不能够得到广泛、充分的发挥,致使基于信用管制的行业自律主体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三、我国物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策略
1.物流企业自律
诚信就是对承诺的兑现。现在,对物流服务的质量作出承诺已经成为国际物流标杆企业的信用标识。在诚信指导服务的同时,服务又体现诚信。有时无形的诚信甚至比有形的资本还重要。因此,物流企业应严格做到诚实守信,把加强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放在首位。企业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按照行业服务规范的要求制定服务标准,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条款,依法经营,自觉遵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法则,恪守商业信誉和公认的道德规范,不发生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2.完善我国物流信用方面的法规建设
吸收和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尽快完善法规建设,严格物流市场的准入和行业标准。对申请经营者的资金、办公场所、运输车辆、装卸工具、货场面积、仓储仓库都应该有一个规范的量化指标。规范物流行业发展中的无序现象,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创建一种鼓励低成本、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经营的机制。同时,国内各相关专业部门还应集中在一起,派出代表进行联席办公,然后委托某部门进行管理,这几个部门联合参与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政府要对真正的物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做大、做专和做强。
3.建立社会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运作流程的透明度
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电子政务资源来打破物流条块分割,加强企业间、各级政府部门间及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透明,并据此建立物流企业的诚信评价机制和商业信用监督制度,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人员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使物流外包企业、物流企业、其他相关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等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与监督,提高物流运作流程的透明度。通过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定期评估报告,确保公共信息平台这一整体的长展与物流业的动态发展步调一致。
4.加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政府对物流企业行为的规制,对维护物流市场秩序,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实施我国物流企业信用管理的相关处罚条例,强化并提高对代收货款的接货人和货运公司的资质认证,支持和促进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监督行业协会信用自律的公正性,真正发挥监管职能。
5.加强银企合作,实现电子结算
可以通过加强银企合作,超出一定数额的要在验货后由银行代收的办法,避免在短时间内代收货款在货运公司大量积累。合理的代收货款返还时间是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防止接货人环节出现问题,从法律环节上要求各网点接货人务必每天两次从银行向货运公司总部全额汇出当天所接收的代收货款。还可以利用银行先进的现金流管理方式和安全可靠的区域间现金流流通体系,还可使物流公司不直接接触资金,通过POS机刷卡,网上银行代收货款等方式,避免现金交易,实现电子结算。
参考文献:
[1]鲁建东.物流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探讨[J].物流科技,2007,30(4):51-52.
[关键词]水产品 冷链流通质量安全 HACCP WSN 模式构建 政府对策
中图分类号:T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089-01
1. 引言
就冷链流通模式而言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在发达国家已经成型[1]。然而,冷链流通产业在我国还是起步期。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以达到突破贸易壁垒和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目标。减慢冷链物流发展的原因有:成本高;水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并且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缺乏一批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详细见解。
2. 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的不利影响
运输过程损耗极高。运输过程中有着极高损耗,令人差异诧异的是物流费用竟然达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依国际通用标准,易腐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得超过其总成本的50%[3]。我国因为严重缺少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操作人员,许多先进的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还在建立之中,因此,不能及时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水平。
冷链物流占比极低。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几乎尚未建立,并且人均冷库容量我国仅7公斤。货运汽车的比冷藏容量中冷藏保温车占市场货物需求份额很低。目前,冷链市场应用率在我国偏低,不是说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冷链物流的价格过高,从而导致成本太高。
政策扶持不到位。在政府对服务行业的发展重视度不够,对服务行业公司的赋税过重等约束性体制下,冷链物流以及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说是十分困难。根据在空调制冷大市场的调查了解,在宏观方面,尽管国家给出了指导性的方向意见和支持政策,也给予了某些企业适当的补贴及优惠政策,但仍有很多企业代表反映提出: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行业法规不够明细、不够准确,政策春风最后仍难以惠及企业[5]。
3. 解决措施
3.1 建立有关HACCP监测的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
(1)HACCP的控制原理:
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进行纠偏行动计划、建立验证程序、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系统。
(2)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流程:
就不同冷冻水产品而言,其冷链物流是不同的。因考虑到其应用的大众性,因此确定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如下:基本流程包括捕捞、清洗整理、加工、速冻、贮藏等几个方面。当然,还包括每个环节的搬运及装卸[4]。
(3)利用HACCP体系分析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
其步骤如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L)、建立验证程序。危害分析以上步骤中及其重要。我们首先要弄懂 HACCP原理的基础是是什么以及HA的危害分析和控制措施如何进行。在分析工序的特异性、针对产品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会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是通过HACCP具体分析的。对于不同企业、不同消费人群,危害是相对的也是不同的[4]。可能在水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危害有:货物遗失、原料污染、货物损坏、冷藏和冷冻温度、集装箱破损,以求达到要求,不要造成产品中微生物含量仍很高,最终引起产品变质的后果。
3.2 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
3.2.1基本结构
(1)总体结构:
因为 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是一个无线传感信息采集系统,归于软实时系统冷链水产品货物位置、温度信息的采集传输过程中。其中数据的延迟对系统应用的影响不是很大。此系统的基本结构一共分3部分: 安装在托盘、周转箱上的温度传感器节点和安装在冷藏车、冷库等。
(2)系统通信协议
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协议有ZigBee和IEEE802.11Bb蓝牙等。因为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的温度数据实时采集具有小范围、低速率、无线传输的特点,因此其适用于ZigBee通信协议[2]。
3.2.2系统硬件设计
(1) 监测节点
水产品的温度信息能够在冷链物流过程中被传感器监测节点实时感知,并且通过ZigBee网络向协调器发送温度数据。所以,ZigBee 射频模块、微处理器、能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是构成监测节点的必要组成部分。
(2)协调器
网络协调器用于建立和维护ZigBee网络,在本研究中协调器同时充当网关,接收上位机的网络配置命令并向上位机传递冷链监测温度信息。因此,网络协调器需要由微处理器、 ZigBee射频模块、上位机通信接口和能量模块构成。为与网络监测节点形成无缝ZigBee 通信能力,协调器的微处理器和射频模块同样采用CC2530 片上系统。
4. 水产品冷链管理决策模型的构建
水产品冷链信息的决策支持模型
(1)操作管理:
水产品冷链的加工过程对水产品的加工操作过程有特定的要求。依照水产品良好操作规范,最关键要点就是严格控制水产品的加工时间,并且依据水产品的操作规范对冷链安全进行分析[6]。水产品安全状态的判定是以抽取事件集合的时间跨度作为评价的依据。
(2)品质评价:
品质评价是针对水产品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而建立的评价模型。以及依照水产品品质的衰变状态,相应地做出决策。而食品的环境温度对品质安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有理论指出,食品品质的衰变与温度波动的关系密切,在流通中品质降低是累积的、不可逆的。
参考文献:
[1] 潘澜澜,宋若冰,薛冬娟.基于质量安全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分析及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12,01:236-237.
[2] 齐林,韩玉冰,张小栓,邢少华,傅泽田.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08:134-140.
[3] 周海霞,韩立民.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2,04:19-23.
[4] 郝丹. 基于HACCP监测的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82-83.
[5] 张小栓,邢少华,傅泽田,田东.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1,03:45-49.
[6] 吴稼乐,孔庆源,朱富强,陈坚.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制冷,2008,03:42-46.
[7] 田尉辰.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化与设计研究综述[A].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海洋学会:,2013:1.
11月15日,普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InfoPrint)携其全线解决方案亮相2007年国际数码印刷出版设备及图文影像印制技术展览会。展会期间,不仅展出了数码按需打印的系列硬件InfoPrint 5000、InfoPrint 4100和InfoPrint 2210,还带来了IPPD和IPM等输出管理软件,并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其优质的服务和耗材供应等信息,面向中国客户全力推出其整体解决方案。
Unisys与中国航信加强合作
日前,Unisys公司宣布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为中国航信再添加10台企业级ES7000/one服务器及相关服务支持。中国航信是中国旅运业唯一本地信息技术方案供应商。
中航信此次购买的服务器将与现有的ES7000服务器共同使用,并将配备开放消息交换引擎(OMSE)的应用和功能,为机场和航空公司日常通信系统进行扩容。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3的操作环境下,Unisys ES7000服务器将为开放消息交换引擎(OMSE)应用提供一个强大的运行环境。
ES7000/one服务器提供稳定、灵活的架构,使中航信能够平稳有效地管理关键业务数据,为客户提供稳定有效的实时信息交流、配送产品及服务。
博科MyERP ERA――新一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对ERP的需求,主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MyERP ERA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律和管理理念,形成了更贴近中小型企业动态发展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它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等不足,以及业务灵活多样、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特点,主要考虑满足成长型企业业务及管理持续发展的要求。
MyERP ERA是一种策略驱动的成长型ERP,可以通过系统自身具备的策略驱动性、完整性以及跳跃性来自动调整业务模型,协助中小成长型企业构建成长型组织架构、全生命周期系统框架和动态管理策略链,更好地适应每个企业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生命周期。
富士通JAIMS奖学金再次面向中国地区招生
口前,由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设立的亚太奖学金再次开始面向中国地区全面招生。该奖学金设市于1985年,是富士通最著名的助学项目之一。富士通已连续数年在中国开设此项奖学金。今年的招生对象更加侧重于优秀的中层管理人才,获得奖学金者将在富士通公司设在夏威夷的日美经营科学研究所(JAIMS)进修国际跨文化管理学课程(ICMP)。
基于回馈社会的意愿,富士通创立了旨在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亚太奖学金,并在公司设立的JAIMS进行进修。这是一个密集式的研修课程,主要探讨全球商业及跨文化议题。学员通过在夏威夷的实体课程并在日本实习一周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与此同时,JAIMS也为学员提供在美国、日本及中国知名企业中的实习资格,目的在于向亚太地区的商业人才提供学习日本、美国及中国的不同文化、价值及管理方式的机会,进而深化亚太区域企业及员工的相互了解。
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圆满结束
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11月11日在深圳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会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部分物流企业及物流研究、教学、咨询机构等方面的代表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审议了《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关于增补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的说明》、《关于(中国物流学会会员考核办法)的说明》、《关于组织开展首届“物华图书奖”评选工作的说明》,还颁发了“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7年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奖、“2007年中国物流学会优秀特约研究员”奖、第二批“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证书、“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组织奖”。
2007中德RoHS技术论坛在南京举行
由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主办,信息产业部电了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技术促进中心、德国电子电气协会(ZVEI)、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公一J和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共同承办的“2007中德RoHS技术论坛”10月31日在南京召开。此次论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论坛围绕中欧RollS标准的概况、最新发展状态和未来展望、中欧RoHS标准化程序的基本信息、EU-RoHS豁免的原因和分析、RoHS可替代技术,以及RoHS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信息产业部黄建忠处长介绍了中国电子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工作进展及管理办法的内容,德国专家介绍了实施欧盟RoHS指令过程中的经验及研究成果。
2007中国现代物流(秀洲)论坛召开
10月27日,中国现代物流(秀洲)论坛在嘉兴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主办,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以及来自普洛斯、盖世理、AMB、仲量联行等外资工业地产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发表得要演讲,共同探讨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态势与嘉兴市秀洲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机遇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嘉兴现代物流园肩动暨沃尔玛华东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开工仪式也于同日举行。
海运达沃斯深圳启幕
11月23日,被誉为“海运界达沃斯”的2007第二届全球海运经理人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主办,吸纳了500余位国内外航贸界高级经理人参与,“联纵赢变”成为本届海峰会的焦点主题。
为期两天的峰会,通过互动论坛、企业推介会、招商对接圆桌会、名片晚宴等新颖的会议模式,通过行业专家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求解,实现全球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并达成了与会者借会议商的夙愿。
2008广州零售展明年6月举办
2008第四届中国(广州)零售业展览会将于2008年6月19~21日在广州举行,届时将为业界提供一个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平台。据介绍,这次展会将展示以“商业自动化”为主导的POS收款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商业安全系统、RFID技术、冷冻冷藏陈列设备、商业仓储物流设备等。此届展会与RFID技术紧密结合,展览面积将达到8000平方米。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高峰论坛:中国国际RFID高峰论坛、中国香港RFID应用专场论坛、中国工业打印机应用论坛、生物识别论坛、电子支付NFC(近距离通讯)技术高峰论坛等。
数字
856万吨
自4月18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来,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均实现历史性增长,铁路日均发送货物856万吨,同比增长7.6%。
公路物流港模式是对中国传统物流的一次颠覆性变革。
――何黎明
在苏州传化物流基地奠基仪式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黎明指出,公路运输是中国物流最重要的方式,然而公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没有像“航空港”、“海港”等实现整合管理和运作。传化物流确立的公路物流港模式宣告了一个新的物流时代的来临。
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港口物流;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needs of hinterland econom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interland economy will also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port logistics. At presen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Guangxi is facing many good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s the ba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nterland of Guangxi beibu gulf port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us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gxi beibu gulf port logistics and the hinterland economy, found that both have higher correlation, but also the existence of some not harmonious facto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hinterland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0 引 言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等,广西迎来多区域合作发展的大好时机。而推动港口和海运发展将成为促进多区域合作的有效手段。但是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存在着港口规模小,集疏运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偏低等问题,不能满足腹地经济区内相关产业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反过来港口物流发展不足也制约其腹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腹地经济为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主要货源,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空间保证。同时,腹地经济向港口物流输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高素质人才,对港口物流的发展发挥服务支撑作用。港口物流发展需要腹地经济的大力支持,腹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将带动港口物流建设。所以,研究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港口经济腹地,是指港口的经济服务区域,为港口提供进出港货物的经济范围,其内涵是港口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1]。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面积广阔,按照吸引作用的大小和范围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腹地,包括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南宁、玉林和崇左等,也就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辖行政区;第二层腹地主要包括广西的其余地市;第三层腹地是作为新战略支点所辐射的中南西南部分地区[2]。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科学性,结合区域经济整体性原则,将研究范围限定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
1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1.1 港口物流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影响。港口物流能够直接推动腹地经济的发展。比如港口物流服务于港航、船运等直接产业的发展,继而带动当地GDP、地区财政收入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增加,直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港口物流的发展能促进腹地经济范围内增长极的形成。它促使大量生产要素不断地向港口以及周边低成本地区转移,吸引关联产业的相对聚集,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现象”,逐渐在腹地经济发展中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对区域整体繁荣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港口物流发展对腹地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港口物流的发展会扩大港口的规模,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国际航线数量等,吸引周边港口的许多货物来此港口中转,刺激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港口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港口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马太效应[3],促进腹地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1.2 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物流的影响。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产生大量货物运输诉求,增加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腹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港口与海外市场相连接,将腹地的产品销往国外;另一方面,腹地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海外进口加工原材料和产成品等资源。因此,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结构、对外贸易情况等影响着港口的吞吐量。
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物流运作提供空间保证。腹地经济的发展和港城的建设,促进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港口货物的运输和中转提供了便利条件,扩大了港口的腹地空间范围。因此,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内陆交通运输通道的连接提供了发展空间,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物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腹地经济的发展吸引人才、企业和资金等的集聚,促进了区域内金融、运输、信息技术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而港口物流需要一个综合的配套服务体系,这些行业的发展为港口物流的运作提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2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2.2 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及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各个因素数列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对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相似,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二者关联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4]。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样本的数据量多少、数据的分布有无规律性等一样适用,已经在生态、农业、教育、经济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灰色关联分析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在广西的三大产业及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港口物流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与外贸进出口总额关联度较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弱,这与区域产业的结构有关系。
①广西第二产业产值与港口物流的关联度最高为0.8167,说明现阶段影响港口物流的关键因素是第二产业,从第三章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占三大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第二产业的发展通过港口对外输出产品及输入原材料、半成品等各种资源,这也促进了外贸进出口额的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与港口物流的关联度为0.7886。
②港口设施的完善、营业收入的增长刺激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5]。但是从计算结果来看,港口物流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很低,重要原因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与港口的发展不协同,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③港口物流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低为0.6228。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关,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此外,港口货源类型也由低层次的原材料转变成了加工制品出口。
(2)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关联度较低。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 907.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起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将会加快沿海港口与经济腹地的通达性。据2013年广西统计公报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额1 0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的关联度仅为0.6737。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与港口的发展步伐不一致。
3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上文对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腹地经济各个主要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二者之间有着较高的关联度,但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制约了港口物流的发展,为了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协同发展,并结合本文的分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3.1 加大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力度。港口在广西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扩大港口腹地区域的对外开放就显得很重要。从发展的需要看,随着中国东盟贸易的频繁往来,大多货物都需要从港口城市进行进出口,因此,进一步扩大港口开放对于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3.2 整合广西北部湾三大港口资源。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成立有利于统筹规划北部湾港口的管理。第一,按照广西北部湾港口的整体布局,推进各港口规划,对港口进行统一建设,避免在港口资源及设施等方面的重复投入,导致成本支出过多。第二,对港口进行统一经营,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从全局角度考虑,立足整体利益,统筹和指导各分公司开展各种港口经营活动,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形成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6]。
3.3 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是港口物流向更广大的经济腹地延伸的关键。一是加快铁路建设,尽量避免因铁路的疏港能力不足导致货物到港后被积压、分流,造成广西港口、铁路的货源流失的状况。二是加速铺设广西高速公路,形成以北部湾港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公路运输网络,提高了港口的集疏运效率,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4 完善和建立港口的相关产业。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相关产业,加快完善港口外部配套环境,提高综合服务功能[7]。首先,可以从政府的优惠政策着手,吸引各地企业来投资建设,加快临港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通讯、水电、金融、保险等服务型行业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港口周边产业企业的快速良好高效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3.5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推力。广西北部湾港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其未来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多专业的物流人才。广西地区高校作为培养广西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建立贴近实际的教学实践基地,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与企业深入交流,使得人才培养更具备针对性与地区性特色,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也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在职物流人才再教育,进一步深化在职人员作业技能,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等。
参考文献:
[1] 郭启松. 青岛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叶时湘.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R]. 南宁: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2014.
[3]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王景敏. 港口物流与多层次腹地经济的关联性研究――以广西北部湾港为例[J]. 市场论坛,2011(12):74-76.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场;企业空间价值场
一、文献综述
(一)场理论文献综述 “场”的概念最早源于物理学。十九世纪下半叶法拉第为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提出空间是虚空的,该空间中布满磁感线,后经麦克斯韦的数学处理后,至19世纪末“场”已被物理学界普遍认可。场论提出以后,随着物理及数学的不断发展、场论及其研究方法地不断完善,各领域的学者开始尝试借用场论观点解决本领域的问题,不断充实与发展着场的概念。1885迪尔卡姆将“场”概念引入了社会学当中,他提出对社会起源的探究也必须基于场理论,同时指出社会场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种场的叠加。当前在社会科学中唯一较为系统的“场论”,是由克勒奠定的。20世纪30年代库尔特.勒温提出了有关人的行为的“心理学场论”,并借助于拓扑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计量、描述。后经众多学者的积极推动与发展下,逐渐被人们用于管理实践,如我国学者丁耀华提出了“管理场”理论,郭咸钢提出了G管理模式等等,此处不一一列举。除此之外,场理论还被用于经济、文化、教育、气象、化学、生物、物流等领域,产生了、政治场、文化场、气象场等场的概念,且在场的计量方面也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二)资金空间价值文献综述 陶贵良(1986)认为,资金在一定空间条件下运动,空间条件的不同可以驱动资金运动流向发生变动,因此资金是具有空间价值的。陈万江(2011)指出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以及外部系统环境会影响企业的空间价值。企业需要依据外部系统环境的改变来调整自身系统,以寻求价值最大化。唐现杰(2006)指出货币空间价值理论是一个增值理论,是由企业经营领域的变化(包括产品领域和地域领域两个方面)引起的。在计量方面,他引入货币空间价值率的概念,并从时间价值率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并借助空间移动和特定移动过程技术,建立起基准空间和递层划分为价值空间微元,采用货币时间价值已知现值求终值的方法,确定基准空间求得微元的价值空间。张根龙(2008)指出企业空间是因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单位货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同一时点上购买力的差异性就是空间价值。陈平、黄娟(2009)提出了“货币空间价值”的本质应是企业由于经营领域的变化所实现的资金价值增值。认为平均资金利润率包括时间价值收益和“空间价值”收益,空间价值是由产品和地区领域的不同引起的;计量方面从分部报告的角度提出了货币空间价值的计量模型,利用方程矩阵求解,模型的形式类似于时间价值中普通年金系数。陈淑华(2009)指出决定空间价值的因素:利润率、投资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状况以及政策因素并提出了相对空间价值率和绝对空间价值率的概念,在计量方面以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为基础给出了具体的计量模型。
(三)企业价值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价值主要有:资产价值法、净值折现法、价格乘数法。其中资产价值法按资产核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了账面成本法、清算价值法、重置价值法、市场价格法;净值折现法按流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了现金流量折现法、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股利折现法;价格乘数法按影响价值的关键因素的不同分为市盈率、市账率、托宾Q法。上述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价值,但在评价企业价值时存在一定的缺陷:(1)评价时所采用的指标单一化,不能全面反映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具有整体性,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公司整体资产发挥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单一指标很难涵盖影响公司价值的所有因素。(2)大多数方法是基于静态概念的企业价值评价结果。公司是处于特定环境系统下的复杂的动态系统,这种复杂性使公司在设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内部和外部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又影响到企业内部生产运作的协同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外部相关人对企业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到公司价值的生存和发展(3)各评估方法脱离具体地域环境,企业资源中人、财、物会因为地域的不同,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同。如A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本科优秀毕业生,当前面临就业城市及行业职位的选择,从A的内在价值角度来讲,他的个人能力(体力、智力、工作胜任力等)不会因为所选城市、行业、职位的不同而改变,但是因为A选择的城市、行业及职位的不同,影响其内在价值的发挥,因此A对企业产生的利润贡献率是不同的,价值的评估结果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事物的评估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而存在。
二、企业空间价值场
(一)企业空间价值场的定义 物理学中,场具有叠加的性质,鉴于本文研究的方便性,将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场概念全部叠加统一为社会场。企业存在于区域内的社会场中,受到社会场中各个场力的影响。基于不同行业分类下企业的特点,同时为了研究的简便性、可行性及必要性,我们有选择地考虑在社会场中对该类企业评估存在重大影响的若干个场,比如:经济场、资源场、管理场、文化场,将若干个场就构成了企业的空间价值场。从企业空间价值场概念可以看出:它是某个地域空间内,受到若干个场力的共同作用及影响。企业是具有一定内部结构的人、财、物的集合物质体,因此,它的评价不能脱离空间而存在。
(二)企业空间价值场的客观存在性 物理学证明任何物质都不离场而存在。“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相互作用的媒介和处所。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空间范围内存在着诸如:管理场、资源场、文化场、政治场、经济场等众多场,这些场在空间范围内叠加,形成一个社会场。各叠加的社会场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存在于该空间范围内的任何物质。
(三)空间价值场中的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是由资产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三部分组成。其中:资产价值是指以资产的内在价值与企业财务杠杆运用带来的价值增值,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劳动价值论当中的价值的含义,它是凝结在资产当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总和。这里要与会计上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区分。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一部分空间价值加上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我们都知道不同地区同一件商品的价值相同,价格不同,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别源于不同地域对产品的空间价值评价不同时间价值是指企业未来盈利现金流量折现。空间价值包括内部空间价值和外部空间价值。空间价值包括内部空间价值和外部空间价值。内部空间价值是指企业内部各项资产及人力资本以一定的比例构成的空间组织协同效用的价值。即通常所讲的协同价值,利用内部结构外部效率Q来衡量;外部空间价值就是同一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市场对其评价的价值也不相同,这里的地理位置是由于不同物理空间范围内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等客观环境的不同引起的企业价值的不同评价,利用地域空间行业价值率E来衡量。
(四)空间价值场场强 由经济场、资源场、管理场、文化场等各种场叠加而成的社会场体现为不同地区范围内经济的发展水平、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消费水平的不同,即不同地区的社会场的场强是不同的。因此在评价企业价值的时,不能脱离社会地域这个环境的存在。在描述相同事物在不同地域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不同的评估差异,这里的空间的场强,这预期投资收益的差异涵盖了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协调性、行业竞争性等各个因素。这里依不同行业领域建立预期收益率。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内竞争者的数量等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模型计算出来的是对比价值,即与基准空间相比的增量空间价值。因为选取的基准空间是所有区域范围内的最劣空间,即可认定在该区域内的空间价值可以忽视不计,视为零,基准空间点的企业价值只体现出资产价值和时间价值。
三、企业价值计量模型构建
(一)模型的假设 不同地域空间内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社会要素构成了巨大的企业价值场。在各种要素的作用力下形成空间磁场,由于不同空间内要素的构成比例不同,因此不同空间内产生的场效应是不同的。在计量时依不同行业对社会要素的依赖度的不同,构建基于不同地域空间的行业价值率E,再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的财务状况,计算企业价值。
假设1:评价的企业只从事单一行业内产品的生产及服务
假设2: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及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只在所在地域范围内进行,消费者也是企业所在空间范围内的消费者
(二)模型的建立
(三)地域空间行业价值率E
(四)实例模拟分析
四、模型的修正及适用性分析
(一)模型的修正
(二)初创企业模型的适用性 本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有的企业做出价值评估,也适用于初创企业投资选址问题。企业在选址时,可以建立基于行业的城市三维空间立体坐标系。在建模时要确定基准空间,基准空间是指所有区域范围内企业发展的最劣区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用(0 0 0)原点坐标表示,该点处的行业经济发展水平最差的地区、政府支持力度最薄弱的行业,社会相关外部人评价最低的企业作为评价的基点。即我们认为企业的外部空间价值为0。一般X轴表示市场资源企业有利度(可从资源的稀缺程度、政策的扶持、消费者偏好等方面来衡量),Y轴表示行业发展水平(可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发展阶段、当前以及未来的行业利润率等方面来衡量),Z轴表示单位资产产生的企业价值。这样就将三维空间内某一点处的Z值赋予物理场中场强的意义。在评估最终企业价值时,就根据企业的资产状况乘以选择对应的Z值即可。本文建立的是空间直角坐标系,即认为X轴、Y轴的因素对地域空间行业价值率影响程度是相同的,在实际上中,这种关系并不是1:1的影响,此时企业可以采用极坐标的方式进行求解。此外,X轴、Y轴下各影响因素只选择了比较重要的,忽视了一些非重要的因素,可能产生估计误差的问题。
本文评估的企业外部空间价值是一个差额跟增量的概念。“差额”指排除了时间价值因素影响后的余额,即排除由于时间因素产生的纯劳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时间风险报酬后的价值。增量是指选定的基础空间的价值为基础由于地域不同产生的空间价值增量,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本文的评估方法对于初创企业选址、财务经理人员提升企业价值以及企业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恢忠:《物质·意识·场》,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根龙:《关于货币空间价值的探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 唐现杰、陈平:《论货币空间价值》,《理财者》2003年第2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管理模式;物流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33-02
在当今社会,物流日益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物流企业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大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两大系统组成,一个是物流价值管理系统,它是主要基于物流价值流转过程的系统;另一个是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它是基于企业流程的实物流转过程的系统。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价值分析的物流系统决策下的主要管理模式。
1 建立物流价值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物流系统发展和应用的需要随着物流系统在企业的应用,物流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通过建立物流价值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流、信息流以及实物流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显现出实物流程的价值创造过程,且有利于物流系统良好地计划、组织、控制业务,从而有效推动物流系统发展和应用。
1.2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物流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后,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其服务水平。企业通过建立五路价值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订单与顾客价值系统、运输与网络价值系统等有机整合起来,从而在提高物流价值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的框架概述
在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中,其框架组成的基础为技术经济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不同的重要阶段,分别是关于物流价值的分析、核算和决策,其基本框架可参看图1。
根据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下文对各个模块加以分析。
2.1 物流技术经济分析在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中,要想保证其良好实施,必须要以物流技术经济分析为基本保障,它主要是帮助企业对自身物流业务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解读,从而为实体物流流转的方向、经济价值等进行分析;为物流价值的分析、核算和决策提供重要的统计数据。
2.2 物流价值分析系统它是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比物流系统的成本投入和价值创造,从而达到科学定位各个物流过程的目的,为准确地做出物流业务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保障。
2.3 物流价值核算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对企业的每一个物流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分解,并结合相关的数据,判断每个实体物流过程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与其相符合的投入水平,精确计算投入成本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物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 物流价值决策系统它是这个系统运作的核心环节,这个系统结合物流价值分析和核算的结果,然后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比如对于创造价值系数比较大的流程和作业,企业应持续保持和发展;反之则应考虑改进(或者取消)做出外包的选择,从而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3 基于价值分析的物流系统决策下的主要管理模式分析
在基于价值分析的物流系统决策下,其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保障物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1 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的实施物流价值管理系统的根本目标是保障物流价值的实现。在这个系统的实施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系统。第一,物流价值分析系统。企业在运用物流系统中,需要充分实施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其主要包括对物流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分析;建立健全良好的物流价值实施的保障体系,从而为企业物流业务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对目前的物流供应链情况,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优化和重构;通过产业组织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来拓展供应链。第二,物流价值分析实施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①订单顾客价值系统。随着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让客户对企业的服务满意。本系统主要是实现与目标客户的沟通和联系。评价该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是顾客反应时间和订单满意率。②供应保障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具备企业业务活动的历史数据资料,并且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供应保障系统的监督体系,从而为企业的物流业务提供良好的保障。评价该系统的主要指标是供应保障成本、周期、订单质量和配货。③运输网络价值系统。在物流业务成本支出中,据相关统计结果发现:物流系统成本支出的关键是运输网络价值系统。因此,要想保障企业物流系统的经济性,需要优化物流运输网络价值系统,其方法如下:根据现有运输网络绩效,对其展开评价,然后从中选出对物流网络绩效具有关键性影响的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对其经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最终做出决策并实施在实际中。④库存控制价值系统。它对库存成本控制、客户反应时间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主要是建立在准确预测市场产品需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库存网络运行的可控程度和透明度,从而大大缩短库存周期的周转时间、降低采购成本。⑤仓储拣货价值系统。它主要在原材料、产成品、区域仓储等环节的运行中发挥作用。衡量该系统的指标主要是出货、拣货、仓储、入库的速度和准确性。
3.2 物流价值分析管理系统的评价和决策第一,构建物流价值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就目前来看,现代物流绩效(或者价值)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质量评价指标(比如准确率、满足率等)、财务评价指标(比如物流总成本、物流资产价值、物流总费用等)、效率评价指标(比如仓储运输库存效率、物流劳动生产率等)。构建物流价值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如下:一是对标准质量和标准成本进行定义;二是对标准质量和标准成本的效能比率进行定义。完成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计算出物流价值效能。第二,物流价值决策。完成上一个环节的计算后,就需要利用质量成本决策矩阵(如图2所示)来完成物流价值的战略决策。
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参照以上矩阵模型,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保障物流企业取得效益最大化。
4 结 论
综上所述,建立物流价值管理系统,既是推动物流系统发展和应用的需要,同时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企业还要根据自身实际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确保价值物流分析管理系统的良好实施,使企业物流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森,张席洲,黄进等.军事物流系统决策问题求解的综合集成方法[J].物流技术,2013(11):264-266.
[2]张晓锋.基于价值分析的物流系统决策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2(18):45-48.
[3]邢光军,林欣怡,达庆利.零售价格竞争的生产商逆向物流系统决策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9(3):307-314.
[4]郭婷婷.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哥本哈根会议已渐行渐远,但是它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和绿色经济的理念却深入人心。各大企业、各大高校都纷纷把低碳这一宗旨应用到生产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引进、培养低碳人才的重要性。
一、对低碳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的战略性选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战略性措施,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动。拿可再生能源来说,以风电发展为例,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成为世界第二,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而言,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显的相对滞后。面对低碳经济及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人才需求,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有所反思,在认识到低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上,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具有前瞻性。
进入新世纪后,各个省份都已开始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江苏、广东等省份等尤为明显,因此不仅是针对高层人才、研究开发的领军人才、技术负责人还是针对产业层面的一线技术工人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个层面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高校率先觉察到了低碳人才培养的气息,开设了相关的院系和专业,比如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现有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在国家低碳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再生能源不但包括风能,也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水能等,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能够对低碳人才需求量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此外,低碳经济概念自身包括很多方面,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新能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人才,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也要均衡发展。
二、在低碳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高校学科配置对低碳人才培养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院系及学科设置由教育部统一管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一直未纳入到学科体系当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国内低碳经济及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对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有限。教育部于2010年3月9日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表示,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与鼓励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这表明,碳技术将成为下一个科技的制高点,低碳科技人才也将是下一个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重点,谁培养更多优秀实用的低碳人才,谁就掌握了新科技的话语权和定位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为此,有必要从现在起就要有意识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有这一系列举措对于推动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放开手脚培养低碳行业的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另外,要将新能源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的教育规划中,不仅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更要包括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要紧跟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站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下思考。
二是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凸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低碳产业的发展步伐。尽管我们的产业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前不久,在四川内举行了两场与低碳产业有关的论坛,两场论坛除了研讨低碳产业如何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外,一个重要的呼声是,加强低碳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发展渗透。由用工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去年底以来低碳经济,与低碳相关的行业如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等企业,招工数量大量增加,但实际供应量却很少。其中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为数不多的专门开设有低碳专业课程的高校,2008年被乐山市授予“乐山硅材料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毕业100余名学生,早早就被企业抢购一空,学校打算在师资、教学仪器和实习实训设备上加大投入,扩大该专业的在校生规模。
三是国家、企业、学校在低碳的“产学研”合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就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关于低碳的“产学研”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成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低碳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产学研”合作的摘要求,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将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从而带来效益,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和院校的人才形成一种互通的良性合作,既能弥补企业人才不足,同时也能弥补院校教师技术方面的不足。
三、在低碳人才培养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展低碳学科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低碳人才的一条重要出路。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能够适应低碳时代的需要。因为低碳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市场的,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教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企业要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培训来进行企业自身员工的培养,也可以请高校代为培养,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目前,高校和企业都在重视研究开发,怎样让两者相互衔接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衔接、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整合是一个长期处于研究和探索中的现实问题。我们要积极寻找大学与行业结合的更多动力因素,加强双方合作的需求强度与弹性,树立“战略联盟”意识,突破以往产学结合的固式,从战略层面出发,以协议的形式缔结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产学研联盟,取得高校、企业共赢的结果。
第二,在人才战略方面,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技高一筹的跨国公司早已起步进行这样的尝试,跨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早在1997年5月便成立了中德研究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巴斯夫与中国的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其发展基金迄今为止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人民币低碳经济,培养了大批具备低碳理念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力诺能源光电子研究所”,共同研究太阳能中的高温利用技术,现在首批技术成果“钛金管”已经面世;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太阳能采暖、制冷技术已经成熟,即将实行产业化推广;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建立了太阳能检测实验室,并合作办学,培养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人才。
第三,随着低碳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低碳人才的培训机构在市场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能源管理培训网便是其中的一家。随着低碳经济的兴盛,培训网的学员也在成倍地增加。实际上许多人才只要在理念与知识结构上稍加补充就能成为低碳人才,而这其间继续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院校开设的环境教育课程仅局限于城市、资源、生态及相关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其他专业很少或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完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四,教育在低碳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未雨绸缪。针对教育部提出的积极申报与国家低碳领域相关的学科专业,各高校应依据自身的基础条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整合资源,在发挥原有各专业的学科基础上而调整。现在国家提出来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原有产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相关低碳产业的培育,专业的设置要根据低碳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低碳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例如各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低碳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等活动,如学校水处理与循环系统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学校照明系统改造等。通过专题讲座、论坛、参观、讨论等形式的教育,让师生了解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理解构建低碳校园的意义,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
第五,在人才培养上,尤其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要创造新的培养模式。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培养学生开放式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常规能源的技术发展相对已发展的较为成熟,而节能减排技术、清洁技术等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该领域不断的探索,勇于创新,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在职业技术教育上要加强学生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走近企业,更多的接触实践,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走进企业中进行学习。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在理论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未来产业的发展。
第六,发展低碳经济是个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需要加强低碳领域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特别要提高企业决策者的低碳意识和理念。另外要吸引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抢占未来低碳产业的制高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即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二是鼓励新能源发展的系列配套措施,包括财力投入、CDM人才培养、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
目前国内大学在低碳人才培养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北京大学今年新增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强调能源-资源的一体化进行人才培养;继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低碳研究所后,北京交大首家“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于2010年4月成立,该中心旗下有低碳教育、低碳物流、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等在研项目近30项,它将促进我国高校在低碳技术及经济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并开发有关低碳的课本教材、培养新低碳科技人才。
低碳人才培养的意义在于当这些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知识的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并成为未来的领导者时,他们对环境的关心、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追求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丽蓉.低碳人才需求渐热[N].人才市场报. 2010-5-22
[2]吴建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9,(11)
[3]石定寰.培养低碳人才助力绿色经济[J].中国电力教育,2010, (6)
[4]郑艳.低碳人才何处觅[N].国际商报.20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