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施工成本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施工成本管理论文

第1篇

1.1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之一,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了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与应用。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往往都是关于施工项目的规章制度较为完善,但关于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有的企业不完善。一方面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不明确,所以成本管理责任分工也不清晰,导致企业出现成本管理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施工人员成本管理积极性,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2]。

1.2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等形势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与产品的不断创新,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公路建设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公路施工项目的获得,忽略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地位的提高。

1.3缺乏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方式,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对公路施工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成本预测与分析[3]。

1.4企业成本竞争意识较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增加了,成本作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途径,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要掌握市场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竞争意识较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发展。

1.5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全面认识与控制

在现实中,一些公路施工企业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仍采用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与控制。成本管理贯穿于公路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在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中,都有大量的人力与资金的耗费。因此,由于对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控制,将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与进度[4]。

二、提高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1)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企业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为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保障。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的主要途径,明确成本管理的分工责任、职务等内容。换句话说,成本管理机构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责任与工作内容的分工。成本管理机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a.项目的管理层,也是项目的决策层,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掌控着整个施工项目的资金分配权;b.项目的基层管理,主要是由技术方面、施工管理者以及生产管理者组成,包括项目工程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财务人员,一方面是对项目管理层的决策进行实施;另一方面,是对现场施工作业层人员的控制与管理;c.现场施工作业层,也是项目的最低层,主要执行项目的实际施工操作,并达到项目管理层的要求[5]。

2)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有效规范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一个较大的公路工程项目来说,为了有效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作业人员的施工标准与操作行为。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要明确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明确成本管理的操作标准与行为规范;b.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c.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d.规范化工作流程;e.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与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成本管理自觉意识,有利于企业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2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势。所谓作业成本计算法就是以实际项目作业为研究对象,将作业过程中,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耗费量看成一个整体,计算出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成本耗费量。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主要有以下优势:a.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有利于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化发展,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控制;b.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实际作业情况而变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2)作业成本计算法实施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主要步骤如下:a.根据公路施工项目,设定作业中心机构,并计算出作业量;b.制定作业成本控制标准,有效降低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消耗量;c.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计算实际作业量;d.对计算作业量与实际作业量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作业量不同的原因;e.根据d.分析的结果,构建作业成本动态发展目标[6]。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如何适应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成为企业兴衰的主要课题。笔者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对如何搞好成本管理提出几点思考。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缺陷分析

1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结果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有的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的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以及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3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严重削弱。一些单位在经营成果的考核兑现中。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反映成本管理的真实水平,被一时的“大规模、高产值、高效益”的虚假繁荣所迷惑,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只知盈亏多少,不知盈在何处,亏在何处。不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离开成本管理抓效益的做法,是造成一些单位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潜亏严重、发展缓慢的主要症结。

4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这种核算体制经常因业务人员提出报告的时效性滞后而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动地“卡”。一旦反映在财务帐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这种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5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全面。一些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之中,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施工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独立费等)核算。缺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造成非制造成失控。工程成本直线上升。

6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目前,有不少施工企业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

二、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1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市场竞争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优取胜,以精品工程占领市场的观念。要把建筑产品的工程规模、科技含量、内在质量、外在观感度作为创造精品工程的基础,变为全体员工的一种自觉行动,改造吏锪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精品工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其次要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确实把企业的各项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用效益第一的观点来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以效益评先进、用干部、形成人人讲效益,环环抓效益,事事增效益的良好气氛。

三、正确处理好成本与质量、规模、方案设计、预测、决策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最佳结合,追求成本管理的极限效应。

四、是树立科学决策,化解市场风险的责任意识。

科学决策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适应市场、获取市场份额的头等大事,也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水平的试金石。同样的市场,同样的环境,不同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因此,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决策中集思广主,分析深透,对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要有充分的思想估计,把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建立起谁决策准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决策不失误。

五、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思想。

成本管理的主体—人,是决定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挖掘人力资源,极大地调动人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鼓励和保护员工展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更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精打细算,精耕细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做出贡献。

六、施工企业的产值规模是取得经济做益的前提。

1没有产值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有了产值规模,不等于就有了效益;当企业的产值规模达不到企业经营的最佳需求时,势必造成资源闲置,人、财、物的浪费;反之,当企业的产值规模超过了经营管理能力时,势必造成企业管理粗放,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因此,施工企业一方面要防止因产值规模而造成资源浪费,出现投入少,产出也少,使企业长期处在贫困线以下,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盲目扩展规模,“广种薄放或广种不收”,使企业陷入粗放管理的困境。

2必须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施工企业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开始,经过组织施工生产到全部工程完工,项目解体为止,整个运行过程都将影响成本的变化。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正是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分析考核兑现转变。成本管理范围的变化,决定着成本管理质的变化,而这种范围和质的变化则是成本管理创新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成本管理由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有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又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将从生产成本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必须搞好工程式项目成本的测算评估,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测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目标成本指标、是现代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又一特征。因此,工程项目一开工,必须由法人、项目经理部按照下管一级、谁管谁测评、评干谁测评的原则,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成本客观公正地进行测评。测评的主要内容;

(1)测评投标报价的科学性。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论证和详细的现场核算,来检算投标报价是否合理,有无错编错列,漏算漏项现象,将报价成本与现场测算成本进行对比,测算评估出经营效益,指标项目目标成本的分解。

(2)合理测定目标成本。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科学设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按作业层直接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独立费);项目部间接管理费;上级机关管理费(利息、税金、基金等)进行分层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测算出市场能够接受的成本单价,科学确定各项成本指标。

(3)合理测定资金流量。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搞好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要科学合理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保障条款为基础。量入为出,最佳产出,保证施工生产需要的原则编制。资金使用要集中控制,合理调配,适当补充,加大资金的回笼力度和筹措运作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的周转。同时,要强化监督约束机制,防止乱借、乱投、乱用工程资金问题的发生,保证项目所需资金不受影响。

(4)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根据项目测算评估指标,对项目工期、质量、安全、利润、银行上交款、科研项目、现场及队伍管理等按项目工期、年度进行分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位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签订纵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部——各作业层、工班、个人;横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书记)——各分管领导——各业务部门——个人的目标责任合同,按照奖罚对等的原则,实施重奖重罚。将优胜劣汰的市场竟争机制引入企业成本管理之中,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动态成本管理,不断提高成本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4必须建立以“成本否决”为核心的成本管理制度。

(1)模拟市场,实行“成本一票否决”。上至企业的第一责任人,下至各责任成员,都必须树立成本第一的责任意识,必须从思想上确立不懂成本管理的企业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会成本管理的企业班子不是好班子;不搞成本核算的干部不能任项目经理和工程队长。在干部任用、职工考核、工资晋级,奖金发放等方面都要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度。

(2)强化成本的预测控制。不深入市场调查,不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所确定的成本目标就是一个盲目的、脱离现场院实际的目标。因此,必须建立生产经营过程中与成本相适应的预测监控和即时信息反馈系统,实施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的成本控制调节,及时分析预测企业成本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不断发现问题,采取调整措施,保证“成本一票否决”的科学性、权威性。

(3)做好成本管理与其它各项工作的最佳结合。凡是影响成本的一切因素,不论是技术、行政、对外承揽,还是党群管理等方面,都应纳入成本管理的范畴,都要进行成本和功能、成本与方案、成本与资源、成本与工艺、成本与质量、成本与规模、成本与体制机制、成本与市场竞争等可行性论证、客观上要求成本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的动态因素相结合。把企业管理集中在成本管理上,用成本效益作为检验企业其它各项工作的标尺。

5必须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走科技创新增效之路。

首先,要建立法人——项目经理部——作业层三级成本管理体系,正确处理三级之间的关系。法人为经营决策、成本利润、资金控制中心;项目经理部为工期保证、质量创优、成本核算、资金回笼中心;作业层为施工生产、现场管理、队伍管理中心。建立以企业法人为核心,项目管理为重心,作业层管理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重点是搞好工程项目“一级管理、两层分离”,一个项目只允许设一个银行帐户,一本财务预算总帐,一本成本物资总帐。作业层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台帐,实行日清月结,能核算出当日成本收支,及时调整估算出当日成本盈亏的的管理机制。

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决策、运行、控制机制相配套的成本制衡机制。完善内部的成本激励机制,按岗位责任、工作目标、成本内容与每个人的工资奖金挂钩,上下浮动,促使全体员工在实现各自成本责任目标的同时,实现整个企业的成本利润目标。法人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即按岗位风险责任的大小确定奖罚数额;工程项目部推行绩效结构工资奖金分配制,即按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完成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实际出勤等确定合理基数,进行分配;作业层实行工效挂钩分配制,即按成本超节、完成劳动定额、安全质量等确定工资收入,按计件分配。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促使企业各级管理者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关心企业效益。完善内部的成本控制机制、利用改制机会,鼓励职工按比例配股、通过不同形式参股等,实现股权多元化,让职工能够而且愿意以某种方式参与企业的监督控制,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对每项成本支出部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所有都代表以及全体员工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数据报告及偏离目标成本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本管理正在从经验型走向精密管理,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科学时代下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必将与施工生产、技术工艺、企业信誉等交融在一起,在改进技术,提高工艺,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时,又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来促进科技进步。这就需要把科技创新增效的重点放在高、精、难、险的工程上、放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上;放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放在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上;从而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

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常通过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分析考核的依据。

2成本目标分解

将成本目标按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来分解,具体分为:土石方与地基基础成本;框架结构成本;钢筋混凝土成本;门窗成本;屋面及防水保温成本;装饰成本;脚手架及模板等措施项目成本。

3项目成本计划表

4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技术措施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材料管理、现场文明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1)进行科学的现代化现场管理及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出厂、配料、下料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场地,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层层把关,降低材料消耗。

(2)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费的开支。

(3)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节约医疗及劳动保护费的支出。

(4)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5)合理安排好各工序,各工种间的穿插,减少浪费,节约资金开支。

(6)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7)目标控制原则。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8)组织措施。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9)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包括:

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②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与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

③机械费的控制: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参考文献

[1]李永福.主编.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报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

[2]王雪青.主编.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2).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近年来,水利工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是施工项目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增加工程施工企业利润的最主要途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获得效益,要取得好的效益,就必须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1]。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直接费、管理费、临建费、业务费等项。其中直接费指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费(如水泥、钢材、木材、砂石料、白灰、砖、沥青等)、人工费、机械台班费等。管理费指该工程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如员工工资、办公费、招投标费用等;临建费指重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工程施工人员所需要的临时房屋建筑费用,或者租赁民房的费用等;另外还包括业务费,它是指工程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即现场招待费,当地突发事故等的维护费等[2]。

显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所包括的费用繁多,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才能达到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施工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时,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确定计划成本,再结合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指标进行控制。还应遵循成本最低化控制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目标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做法包括直接及间接成本的控制,其中直接成本费占总投资的70%左右,控制好了直接费就确保了工程的效益[2]。它包括主要材料的进料及材料管理费用;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与安排费用以及机械化作业的费用。

同时间接成本控制的非常重要。间接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最优组合方案及办公费用的合理化支出控制,进出场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选择好最优的进出场路线。在临建费的控制方面,既要在保证耐用的条件下选择最经济的临建材料,同时又要设计好临建的规划,让临建的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意识的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全员参与、渗透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混杂,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各司其职,实质无人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2]。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的不完备

产品成本的合理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通常由于工程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3]。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使得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口号上。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3.1工程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中标以后,首要的工作是施工前期准备,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而合同的多数条款都与工程造价有关系,所以合同条款的明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和环节由施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投标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投标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投标经验,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勘验。高度重视材料、设备及人员的管理。水利工程中材料及设备、人工工资的造价往往超过整个工程造价的75%,其余为工程的间接费用[3]。因此,选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材料一分重要。采购人员应对材料质量、价格多家比较,反复核算,才能采购到建设单位满意,满足工程要求,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材料。在材料使用上,严格计量制度,利学合理下料,才能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工程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妥善安排堆放和保管,减少二次倒运。在施工人员组织上,要选用精良的施工队伍,顶算造价中的人工费要包干,实行超支不补、结余自用的原则,严格控制计划用工,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

3.2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利学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程序排列施工先后顺序。广泛推行流水作业,立体交义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配,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编制出施工技术上先进合理、人员安排上精良的施工方案,并均衡合理安排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中要考虑原材料的需用量和库存量,杜绝材料积压、闲置、浪费。

3.3工程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

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决算单位工程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决算所需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变更联系单、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各种人力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及其他一些有关竣工决算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施工资料收集齐全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进行水利工程结算,不缺项、不漏项,正确套用水利顶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同时加速工程资金周转工程竣工验收决算通过后,应按合同条款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任由建设单位无故拖欠工程款,以至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4]。

加强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应把工程成本纳入主要的目标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的过程的管理上,既要重视产值,更要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要做施工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才能真正做好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康永鸿.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施工管理,2001.9

[2]彭宇炯.浅析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对策[J].水利施工,2006.3

第5篇

(1)工程项目计量与付款的对象是业主

以承包完成的合格工程量为依据,包括计价、计量等程序,由于要达成控制成本的目的,必须设置工程支付的台账,通过对照每期支付的数额和数量,统计出总支付额和施工完成情况。

(2)深刻体会公路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实际的工作经验

管理人员要将工程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之间的联系理清楚,加深对成本管理的了解,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深入了解成本管理,非常关键。在施工单位看来,施工生产的核算是独立的,但对于公路企业来说是重点。

(3)对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不善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点多、线长、距离比较远,机器设备需要不停来回搬运,如果之前没有合理、健全的调控制度,和一定的约束机制,就会出现机械设备使用频率和搬运频率不断增加的场面,这样不但会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还会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

(4)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工程项目开始施工之前都应做好预算,具体到每一个工程中的每一个项目中,所花的费用最多和最少各是多少,这样施工人员心中就有了大致的估算。反之,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成本缺乏估算,控制制度不严格没有定制成本费用指标,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铺张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公路工程部门中核算工作一般得不到重视,往往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财务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领导们只注重期末利润的核算,很少关注前期成本和收入,继而财务人员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导致制定的核算制度不够全面。

(6)考核制度的制定不严格

成本的控制效果一般是通过考核来反映的,只是在实际当中,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往往会忽略了考核这一项目,要不就是完成任务一样走个形式,将考核敷衍过去。导致考核力度不够大,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2怎样才能做好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其将施工的整个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项目的成本管理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显而易见,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离不开成本的管理的。工程成本一般指的是从施工的那一刻起,所有发生的经济事项所产生的费用总和。成本的管理应该从成本的预算开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成本控制,使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来降低施工的成本,直到施工完毕。

(1)成本的计划

在施工之前应该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做好成本的预算工作,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编制计划成本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制定计划成本的过程中应注以下几点: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明确本企业本年度计划可完成的工程量,做好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拿出企业历史成本资料以及合同类的工程成本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制定好施工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全面考虑和分析不可抗力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及时做好防备措施。

(2)成本计划要严格实施

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开始前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经济效益所做的综合性计划,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成本计划的实施措施,主要指怎样才可以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将工程成本减少到计划成本或是低于计划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怎样才可以降到最低,可以从其费用的构成进行分析,将那些可以省略或可以减少的费用,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从项目成本的主要支出入手,分别编制计划用量,计划可降低的成本。

(3)成本的控制

成本一般指的是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及各项费用的开支。控制成本,就是将这些项目逐一进行要求、监督和限制,不断发现错误和不断纠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偏差,将每一个项目都控制在计划中。成本控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组织施工、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搜集大量施工方案,通过多个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监督控制,工程一旦竣工,及时验收结算,将花费成本过高,或者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项目,及时追究其责任;通过不定期考核、竞争上岗等方法将员工做合理的搭配,使员工的收入与职责、劳动强度与工作绩效相结合,实行工资动态管理,把竞争和自我约束机制引入工资管理制度中去;做好材料的才够工作,对市场上的货源提前做好调查,做好价格、搬运费等的预算选择最合理,最实惠的一组材料;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以及管理部门的紧密配合,在会计核算中正确计算折旧费用,严格把控成本核算这一关,不能将项目无关的费用计入工程成本,成本的核算要正确的分类,不但要准确还要及时;必须重视成本计划的考核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做好此次施工工作总结的同时,为下次施工核算积累一定经验。这是实施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也是最具有意义的一个环节。首先,按照各自承担的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层层考核并作出评价,以计划成本中的成本降低率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和每个员工的职位、工资等进行对比,在做相应调整,实现能者多得的体制,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成本管理目标的核心。企业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员工的劳作和付出。其次应该运用完整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例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认真的比较和分析,并作为今后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参考。

3结语

第6篇

一、成本构成

交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工程施工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和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活动所发生的现场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临时设施费等。

二、成本控制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成本管控)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方面并贯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它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它费用开支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各项费用消耗,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同时保证企业目标利润实现。

三、工程施工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招标价格逐渐走低,有的企业甚至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即使中标,利润空间也很有限,逼使其在质量上投机取巧,导致工程项目质量低劣,而这种情况不仅直接危害社会,而且危害到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国家管理制度的完善,监督管理的加强,公路的质量检测不仅监理单位检测,而且建设方也加大检测力度,省、市、县交通质量监督部门同时都参于相同的质量抽检,同时社会民众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形势迫使施工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的成本管理。目前企业大部份项目成本管理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比较差,成本控制并不理想,项目成本普偏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高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需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质量检查费用等4类。少数施工企业强调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在提高,但也过多增加了所付出的质量成本。大多数项目经理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视质量,结果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2.工程施工项目时间成本高

时间(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程项目都有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工期不是越短时间成本越低,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工期成本最低才是目标。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要求,但因为生产控制措施不当造成工期拖延,或者因为气候和环境等自然因素造成工期滞后,没有科学调整工期,经常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3.工程施工项目物料成本高

施工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成本中的比重最大,可达60~70%。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的不准确,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在堆放料物的地方,经常发生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经常发生物料被盗事件;有的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严重,有的物料运输距离长,使物料运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物料运输成本过高。

4.工程施工项目设备成本高

目前机械设备使用费用约占项目总价的10~20%左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临时工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岗,造成施工机械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一些项目为了保证施工不间断,没有计算好设备租赁与购置成本的比较;盲目购置而造成设备闲置;在高额的设备购置费用折算到设备成本时,由于预算定额设定的机械设备原值和拆旧率过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费用实际支出一般要超过预算定额给定水平,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亏损。

5.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本高

许多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管理成本控制环节,不进行管理成本的预算和计划,管理费用的开支由领导说了算,存在随意性;有此项目的管理成本计划和实施出现“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管理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控制,使管理成本脱离实际。

四、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1.质量成本管控措施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质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超过了合理水平,属于质量过剩或浪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的相互关系。工程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订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

2.时间成本管控措施

时间(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亦可称其为工期损失。时间(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工期和降低成本相结合,使时间(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在施工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要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对工期成本实行动态管理,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

3.物料成本管控措施

物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物料费用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物料采购的计划,包括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减少仓储,避免出现“工完料不尽,垃圾堆里有黄金“的现象;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改进物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合理堆放现场物料,避免和减少一次搬运和摊基损耗,严格物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分配给施工作业队,节约时给与奖励,不合理利用时扣工程款,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合理的使用物料,减少物料成本损失。

4.设备成本管控措施

在控制机械使用费方面,除了要向甲方建设单位协商索取补贴外,最主要的是要自己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力度,正确选备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尽量做到一机多用,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费;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尽量做到人机固定,落实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实行操作员、驾驶员经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机械设备被合理规范的使用并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第7篇

关键词:施工成本;成本管理;项目管理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全面推进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全面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高。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许多公路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工程成本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和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避免超额投资,更是为了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最终目标是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投资者和社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公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机遇和挑战同在。一方面国家各种方针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公路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的加入,使得各施工企业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对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严格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成本与公路项目建设

1、公路项目建设的生产流动性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数量分布不均以及工程建设的不可逆性,在较长时间内大量占用和耗费人、财、物,这便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优化工程施工成本,减少资金闲置造成的损失。此外,鉴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及其不可逆性,本着合理投资的原则,工程施工的资金投放越晚越好,即资金的投放应前紧后松,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的成本。

2、工程施工的合作性要求高。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环节多,施工组织多样,一项工程通常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单位的密切配合。若缺乏合作性,将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因此,如果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通力合作,有效沟通,树立“全员理财”的观念,通过合理预算、责任到人,将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标。

3、工程施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自然因素、外部干扰等。因而工程建设的成本管理具有不可比性,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据工程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之,在项目管理中,要坚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质量、进度、安全控制为目标”,本着“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强调主动控制,全面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二、公路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成本分析有利于公路施工成本管理。整个施工过程由不同的成本构成,包括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实验成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各种成本,应将成本进行合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进行细致的成本分析,从而有利于成本预算与后期的成本控制。将整个建设成本看成一个大整体,再分析细化各个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费用的支出,从而优化成本管理。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制定工程成本管理制度,成立成本管理机构,明晰职责,在成本管理上树立务实创新的思想理念,根据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机制与方法,积极发扬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树立全员理财的新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能够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

3、积极预测,合理报价。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要体现科学、客观、前瞻与竞争的特性。与此同时,预测市场风险,特别对于大型的跨年度工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市场行情预测施工同期材料的价格,根据国家政策与法律预测人工单价和各类费率的变化,并将前期的同类工程进行比较,预测该工程期望效益。然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运用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等方法制定本管理方案。总之,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预期利润的最大化。

4、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先进的过程成本管理流程。从成本目标的编制、执行到工程结算,均实现过程管理,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明确工程成本中量、价、费之间的关系,达到精准、细化的成本管理目标。

5、通过增加收入、减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分析原因。同时,加强合同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6、提高工程变更的预见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对整个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要。工程变更需要项目管理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工程的成本影响作出评估,综合各方意见与建议,实施恰当的变更方式。

三、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获得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通常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以便获得工程的承建,这便对施工单位的总收入和利润产生严重的影响,成本控制由此成为施工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既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又有利于预测与回避工程风险,对于整个工程的投资建设与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对于电力体制的改革,不仅是我国国有火电安装企业的机遇,同时它也是一个挑战。对于厂网的分开和竞价的上网,开发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对投资成本的压缩控制;而当前电力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一些开发商不得不提高电力安装企业的管理要求。在全国的50多家电力企业中,所面临的就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断的下降。而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少,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管理的加强,然后对劳动率进行提高,进而从各个方面都进行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该企业在市场内继续生存。而如何对成本进行降低,从哪些方面降低或是利用什么策略进行降低,都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对实施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招标价格较低,使得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下滑现象,并且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得不得不对成本管理进行改进。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中,在成本管理中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存在问题:

1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缺乏。对于成本管理,其核心部分就是所有员工。并且对于在整个电力施工企业,成本就是对产品的质量和工期以及安全等等各种指标的反映。而在现实的国有企业中,只要一讲到成本管理,则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导,是计划部和财务部的事情。并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成本的意识也不强,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甚至是都认为浪费一些是无所谓的。并且有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赶上工期而不断的增加材料或机械设备,导致材料费用的浪费;技术人员对数据的提供不够精确,又再一次增加了材料的费用,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因此,在现有的电力施工企业中,成本管理理念的缺乏是整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大障碍。

2工程预算的不重视。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对工程的预算往往只存在表面,经常都是在初期阶段进行的预算,而没有进行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质量的仔细评审,并且也没有依照现实的情况进行劳动力价值和工机的考虑,最后由于施工预算太过于草率,使得整个企业的投标价出现偏差较大的现象。

3重产值和轻效益现象的出现。在当前的电力施工企业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而市场变得开放以后,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则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没工程的企业赚不到钱,有工程的企业也赚不到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竞标价的降低,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的不够规范和整个企业的我行我素,对经济市场的不重视,经营管理的理念仍然停留在经济的计划时代,只是策略,而没有真正的实施。

4激励机制的有效完善。在整个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其关键就是对经济制定的认真落实,对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利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奖惩分明。

三、对成本管理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

1全面贯彻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的管理理念。在电力施工企业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投标到竣工的整个过程的成本管理理念的贯彻。对于投标阶段,要依照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财务等其他部门的管理费用的计算,然后通过招标文件中的规定计算出整个工程的总体施工的费用,也就是对工程图纸内部的所用施工进行预算。所以,在电力施工企业中,要将成本详细的分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甚至是每个职工上,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才能将成本降到最低。最后,在材料这里还要把好关,实行优化对比,对库存和压货的现象进行避免,并对废旧物做好回收重复利用的效果。

2对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制。在所有的电力施工企业中,对每个项目成本的计算都要依照施工图。而施工企业的核心就是工程,其结构模式、施工环境或工程规模都不相同时,其成本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同时也可以对低价格中标的现象进行避免,最后对整个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提高。在对工程预算进行编制时还要遵循以下规律:首先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做好前期预算的工作;其次,在编制之前,对相应的资料进行仔细和搜集和确认,最后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和预算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3以经营效益为核心。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力施工企业,其发展的共同目标都是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经营计划的制定,做到统筹兼顾和权衡利弊,最后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有: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勤俭风气进行培养,制定相应的责任成本规则,实现各个工作人员职责范围的明确,杜绝浪费,提倡勤俭节约。

4建立责任和成本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对于目前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存在,分别是公司对整个工程项目经理的管理和对所有下属工作人员、工地以及部门的管理。而如果建立一套责任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则可以对成本进行层次分明的管理,起到奖优罚劣和多劳多得的作用。并且在最后,还要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做到个人职责范围的明确。

四、结语

第9篇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水利企业的成本管理会逐渐实现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不管是在施工前、施工中还是施工后期,都能够准确完成成本核算,并进行及时的订正和反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人才和科技结合,能够大大降低工作力度,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此文也涉及到成本管理问题的叙述,指出我国水利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个别不足,并简要叙述解决措施,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水利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辉煌,因此只要我们不断认识错误、摆正发展方向,实现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代化过渡指日可待。

2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水利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理念都很滞后,缺乏创新,使很多企业中的成本管理工作,都呈现出非常死板和机械的状态,缺乏足够的活力就像一潭死水。同时也存在着管理理念错误的现象,很多企业认为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就是要一味的降低施工成本,而不考虑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这些错误的成本管理思想,是要在企业运行中,需要不断改正的。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使水利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2成本核算方式落后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账务逐渐应用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与人力工作效率相比,计算机具有快速性和准确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和质量,这一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并没有得到部分企业的应用,也就是说在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中,依旧存在着手工做账的现象,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3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目前的水利施工企业内部构造中,很少有单纯负责成本管理的部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成本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没有特定的部门和特定的人才对水利施工的财务支出进行科学的预算、控制和决算,就有可能导致水利建设中严重的浪费现象或者是严重的质量问题,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大量的有关于建设的实际数据,而这些数据是考察水利施工企业整体建设情况的重要依据,如果在成本管理中失去科学性,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4成本管理中信息不准确

部分水利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忽视工程开发的实际可行性和后期工程的维护和检修,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材料的选择、人工成本以及其他建筑费用上,这就会使企业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缺乏可信度和科学性,会使最终消耗的成本大于核算的成本,高估企业在建筑中的实际收益。同时有些企业很有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而将数据信息进行虚报、谎报,这种误差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很有影响的。

3提高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要从思想上重视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仅需要水利施工企业中的领导者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了解,企业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切实关注到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领导者要起到带头作用,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进行及时的了解,在企业内部开展不定期的知识培训工作,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使内部的工作人员承担起自己肩上的任务,积极投入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同时也要不惜代价,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本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实现高效率和精确性,才能确保企业来之不易的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上的降低意外消耗,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在企业内部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机制,使企业中的员工都能够根据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展开成本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未来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近几年来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情况来说,实现职责、权利一致性,有利于企业在日后的建设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成本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工作注意事项,提高以后的管理水平。

3.3完善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水利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更加科学,根据上文所说,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准确或者数据核算不精确等,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能够大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存在,形成以财务管理为工作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此同时,计算机能够在水利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实现自动化,对市场中的变化进行第一时间的了解,并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建设的调整,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制定一部分奖惩制度

在水利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时候,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更能够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对那些努力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并取得良好绩效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对那些工作散漫、没有进取心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保持持久的动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要帮助员工树立一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他们在不断的努力中,提高工作能力、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来讲在进行员工的绩效考核时,要制定统一的规则,确保公平性和开放性,使每一个员工的努力都不能白费,只有这样才能将成本管理制度落实下来。

4结语

第10篇

施工企业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和队伍素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项目部只管生产任务的完成,成本意识淡薄,把成本管理看作可有可无现象仍然存在。目前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资超支严重。项目成本构成主要是由工、料、机三大部分组成,人工成本在招投标综合单价中的比例,当然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的施工环境、机械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随企业效益等各方面因素而浮动,当前项目部在劳动力使用上,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两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三人,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却使用高工费的劳力,职工对生产经营状况可以不闻不问,但每月的工资、津贴、奖金一样不能少拿,从而人为的扩大人工费开支。

(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及不重视材料管理制度。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它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部在购入大型结构、施工钢材及各种配件、低值易耗品等时,无计划的采购现象比比皆是,或采购计划非常随意,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及采购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另外项目部未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也不懂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采购人员大都是项目经理“信得过”的人,对材料的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甚至购买不达标的材料,从而增大材料需要量;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①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②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③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

(4)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具体体现在:①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开支无计划,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②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但又不及时核对清理,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③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导致多付货款,应收款无法收回;④收入、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⑤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物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继而造成项目部成本控制不准。

(5)安全事故较多。项目的安全、健康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但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纪律松弛,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②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③机械设备年久失修,开关失灵,仪表不准,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④缺乏安全技术措施;⑤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⑥领导违章指挥。

(6)间接费用控制不力。间接费是指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其他费用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严重失控。办公费开支无计划,办公人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随意买;有的项目部领导不顾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员工工资可以欠发,外欠款可以拖延,但小汽车不能不坐,而且讲究档次。

(7)分包工程存在漏洞。分包就是承包人把从业主那里承接到的工程中的某些分项工程或工作分包给另一个承包人来完成,与其签订分包合同。在工程实践中,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就万事大吉,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并不是中标价偏低的原因),形成巨额亏损。

(8)合同管理混乱。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项目部合同管理的意识淡薄,对购货、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有的项目部甚至与对方签订“一边倒”的合同,对方只有权利没有责任,而项目部则只有责任没有权利,导致项目部出现较大亏损。

2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1)人工费的控制。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25.80地,合同规定人工费补贴为30元/工日,两者相加,人工费的预算收入为55.80元/工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要劳务合同时,应该将工费单价定在50元以下(辅工还可再低一点),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关键工序的不时之需。

(2)材料费的控制。在实行按“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水泥、钢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基准价×(1+材差系数)。在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以上述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建设单位按实补贴。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等于工程量乘以定额台班单价。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由于上述原因,有些施工项目在取得建设单位的谅解后,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和增加的机械费补贴来控制机械费支出。

(4)构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砼构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工程(如屋面防水等)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特别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工程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工程造价的55%~70%。由此可见,将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就有了相当大的把握。

(5)加强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合同管理,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承包合同的工程价款应以重新编制的施工预算依据进行确定,另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

(6)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财务人员要大力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财经纪律,使企业的成本始终处于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之下,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7)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安全工作要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小事故要当大事故抓;别人的事故要当自己的事故抓,险肇事故要当事故抓。另外,不应把搞好安全生产单纯看作技术性工作,而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奏效。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事故发生后,应认真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②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使用前通过检验排除隐患,按性能使用,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技术措施,如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等。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傅承涛,安永芳.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7,(2).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

前言

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发展,在成本治理上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市场竞争观念。首先要树立以优取胜,以精品工程占领市场的观念。要把建筑产品的工程规模、科技含量、内在质量、外在观感度作为创造精品工程的基础,变为全体员工的一种自觉行动,改造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精品工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其次要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

1、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是从培养“复合型”的工程预算人员开始。所谓“复合型”的工程预算人员,是指能够熟练地按施工图纸、工程合同、地区预算单价和上级有关规定,规范地编制工程预、结算。同时又能按照上述资料与规定,结合工程施工条件、技术难易、工期长短、市场劳务与主要材料价格预测以及本企业的技术、设备特色和具体工程任务情况等诸多规定的可变因素,提出工程保本价位和符合当时建筑市场行情的利润期望值,供企业决策层确定标价的参数。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国有市政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很合理,对于高素质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民营、私营企业的高待遇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对本来就人才优势不足的城建企业特别是国有市政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成人员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别单位对经营、技术人才用时重要,用过不要,对人才的重视没有持续性。另外,国有市政企业内部经营性、技术性人员的工资报酬远低于市场上的民营企业、事务所和房产公司,使得这些人员纷纷跳槽。近年来,市政国企已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相继出台了有关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办法,提高了相应人员的地位和工资,这一举措对于人才流失的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但是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强。

2、做好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科学地进行工程投标是一门科学,当前的城建市政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竞争和不规则的运作,但随着招投标法制的健全,这些违规操作将会得到遏制。在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投标,争取中标,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我认为投标单位应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先进的施工方法、一流的管理水平、相对合理的工程报价和工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企业精干投标队伍

投标的前期工作首先要认真做好资格预审工作,确保通过资格审查,其次在通过资格审查后,组织相关部门依据招标文件针对工程规模、特点、中标机率、是否盈利等问题进行招标评审,确定是否参加投标。在人员构成上要专业配套,选配一些精通预、结算业务、掌握招投标知识、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并负责为决策层提供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通过对市场的综合分析和对本企业的经营实力及经营目标的权衡,最终完成投标文件。

2.2结合“企业定额”,做好工程预算

我们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报价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与传统的“量价合一,固定取费”计价方式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工程量清单报价,“量”是统一的,竞争的是“价”和“费”,这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要获取利润、赢得中标必须要制定自己的“企业定额”。即:

(1)工程实体消耗定额,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

(2)措施消耗定额,包括模板的配置与周转,脚手架的合理搭设与拆除,机械规格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性项目;

(3)分项工程建筑产品价格表,即建立详细的材料数据库:市场材料台账和人工单价台账;

(4)工程费用定额,即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详细项目。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应是以企业自身的“企业定额”为计算依据,只有这样,企业的报价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有利润。

2.3结合工程特点,巧妙报价

通常在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适当调整报价内部各个部分的比例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效益。支付条件良好或能够早日结账的项目,其报价可适当降低,前者如政府项目或银行项目,后者如场地平整及土方开挖等;预计工程量会不断增加的项目或设计图纸不明确的项目,单价可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以多获利润;工程内容解说不清楚的项目或预计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适当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也会减少。有些项目在报价清单中是以暂定金额的形式出现的,这些项目有的在施工中可能不做,也可能做的数量比清单中要大,可根据工程特点和类似工程经验,分析确定其报价。

3、加强合同管理,努力做好施工项目合理索赔

随着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的实施,施工方要对工程量重新进行计算和审核,认真做好签证。目前较薄弱的环节在于对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及合理索赔方面。现在的工程大多实行固定价合同,结算时只能对设计变更作增减,所以充分挖掘施工合同的内涵,合理索赔就显得很重要。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发展,在成本治理上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3.1合同管理施工合同

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律文件和技术、经济文件,是工程概预算最终确定的重要保证。市政工程结构复杂,投资大,同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合同执行期长,合同内容多。因此,施工合同除了工作范围、工期、质量、造价等一般条款外,内容还涉及保险及税收、文物、专利等多种关系和因素。所以在签订合同时应全面考虑,仔细斟酌每一条款,否则,可能造成合同履行的重大损失或失败。施工企业要认真组织施工,保证按期按质竣工,全面履行合同,由此才能全部结算工程价款,从而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并赢得良好的信誉。

3.2索赔

索赔是合法的所有者,根据自己的权利提出对某一有关资格、财务、金钱等方面的正当的权力要求,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的边缘科学,也可说是一门“艺术”。在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劣势地位,业主却好像高人一等,常常提出一些有悖技术规范和常理的要求,拖欠工程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针对这样的业主,施工企业更应做好施工记录,拿出依据向业主提出索赔要求。施工企业要善于收集、整理与施工索赔有关的依据和资料,如施工合同、图纸、招标文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隐蔽记录、双方来往函件等。施工索赔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内容一般为:

(1)索赔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具体情况的简单描述。

(2)索赔事件在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中依据条款。

(3)简要说明对索赔事件的及时记录,发展动态及对工程成本、工期、工程质量带来的不利因素和后果。

施工索赔首先要找准索赔事实和索赔依据,其次要编写强有力的索赔报告。索赔事件发生后,不但要有索赔的依据、事实和费用的计算,而且还要编写出实事求是的索赔报告,数据要准确无误,语言要婉转恰当,文字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方深刻理解索赔事件的缘由。

第12篇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一、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导致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的原因

(1)建筑市场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工程招投标中的行政干预、地方保护、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行为比较严重,虚假招标、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违法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工程立项审批不严,业主行为缺乏制约,导致压级压价、索要回扣、垫资施工和拖欠工程款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审批企业资质时把关不严,导致市场竞争主体良莠不齐;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施工队伍发展失控,的供需关系失衡,导致恶性竞争的产生。(2)建筑产品价格改革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执行的是低价微利的价格政策和国家定价的计划价格制度,即定额取费制度,建筑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这种制度用固定的定额和取费比例去套瞬息万变的市场,既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也难以真实显示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效率水平,使价值规律难以发挥作用,造成建筑产品价格严重扭曲,无法激励企业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挫伤了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弱化。一是成本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宏观成本控制、监督职能弱化,使企业的成本行为失去了约束。二是在财务会计制度中,把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不要求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使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行为的调控失去了信息来源。三是在国家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的指标数量明显偏少;在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检查、评比、排名等活动中,侧重于利税指标,缺乏相关的成本指标。这样,从客观上助长了国有施工企业不重视成本指标、忽视成本管理的倾向。(4)在过去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成本所形成的外部压力消失后,观念转变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重要表现,成本竞争力的强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受“成本无法再降低”思维定式的束缚,习惯于按传统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忽视了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只包实现利润和上交财政任务,而不问成本,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千方百计地抓利润,不遗余力地承揽施工任务、扩大生产规模,认为成本管理是难度大、奏效慢的苦差事,因而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

2.成本管理内容片面

(1)仅仅注意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忽视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许多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忽视投标报价、供应过程和经营管理成本的管理。(2)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许多企业由于受“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的传统成本管理观的影响,仍然把成本的升降作为评价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片面强调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消耗和节约开支,忽视整体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影响了企业的信誉,为获取长期效益设置了障碍,又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损失,有悖于降低成本的初衷。(3)只注重节约,忽视工程索赔的管理。“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是现代成本管理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国有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节约”、轻“开源”的倾向,特别是对作为“开源”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索赔管理重视不够。

3.成本管理作用弱化

(1)成本失控。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国有施工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使成本管理工作长期停留在事后评价阶段,缺乏科学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一旦反映到会计账目上,已是既成事实。(2)成本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主观臆断造成本的情况比较严重。成本信息失真,除了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不力等外部原因外,主要还是企业内部原因所致。例如,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承包经营目标,突出任期内的工作业绩,或为了偷逃税收,谋求不正当利益,要求财会人员根据领导意图任意编造虚假成本,把成本指标作为利润的“调节器”,使成本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另外,企业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业务素质低,也是导致成本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3)成本补偿不足。足额的成本补偿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也是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在国有施工企业的成本补偿中“不足”与“过头”并存,但补偿不足是主要倾向。这里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不尽合理、完善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突出近期效益,短期行为严重,故意不提或少提折旧,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在核算利润时只转收入,不转或少转成本等,从而造成成本补偿不足。

4.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1)从成本管理方法来看,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相互脱节。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有事后的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缺乏严格的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考核。另外,由于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一些现代管理方法,如ABC分析法、价值工程、经济数学模型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推广、运用很不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的效果。(2)从成本管理手段来看,仍以手工操作为主,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电算化程度偏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成本管理人员操作能力的培训等方面投入不够,二是适用于工程成本管理的软件开发相对滞后,已开发的一些工程管理软件不够成熟,实用性较差。(3)成本管理机构不健全。从宏观来看,国家缺少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统一协调运用计划、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审计等宏观调控手段,对企业成本进行宏观指导、控制和管理。从微观来看,尽管多数大、中型国有施工企业建立了成本管理组织,但其职能、工作目的、程序、手段、要求等并不明确,而且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成本核算,对如何确定企业的成本经营目标,如何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等,往往无暇顾及。

二、强化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素质

国有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提高思想认识。上至企业法人,下至项目经理、作业队长和班组长,都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牢固树立起“抓效益必须抓成本”的观念,把抓成本管理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加强对全体员工成本与市场竞争力、成本与效益、成本与员工利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节约观念、成本效益观念和成本竞争观念,激发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人人关心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人人参与成本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全体员工成本管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素质。只有成本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成本管理素质全面提高,才能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化为创造性,激发出有效的成本管理行为,并使之成为持久、自觉的行动。

2.完善成本管理组织和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

首先,建立健全专职成本管理机构。即在企业财会部门内部设置成本管理科,负责统一协调供、产、销和人、财、物各方面有关成本的经济活动,制定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组织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对企业的成本实施专业化的综合管理。其次,要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工时和材料消耗、设备利用、费用开支、工程量统计、工程洽商变更、工程质量、未完施工盘点等原始记录的填制、审核、传递和保管制度,制定先进合理的内部施工定额,并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进行修订,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收发、转移、报废和清查盘点制度,完善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最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横向落实各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其监督、指导、服务、控制和协调作用,保证企业对施工项目的宏观控制;纵向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层次,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建立以企业法人为核心、项目管理为重心、作业层管理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系。

3.丰富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内容

(1)重视成本预测,做好投标报价工作。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投标班子,其人员组成除了企业法人、三总师和预算人员外,还应吸收成本管理人员参加。在投标决策前就注入成本思考,根据招标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本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职工素质等条件,在深入研究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踏勘施工现场的基础上,对招标工程的实际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并注意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现代成本预测方法,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估计中标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对业主的资信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分析评估。(2)加强工程索赔的管理。工程索赔形成于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是承包商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首先,国有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索赔机构,配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熟悉法律、掌握谈判技巧、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员;其次,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索赔意识,在招投标、签订合同和施工全过程中尽早预测,随时发现可能索赔和应索赔的因素。(3)重视工程质量,强化质量成本管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成本是统一的。因此,国有施工企业首先应端正经营思想,贯彻“质量兴业”的方针,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规范质量管理工作;其次,加大科技进步与提高工程质量的结合力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生产的技术含量;再次,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正确、及时地做好质量成本决策、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重点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适当增加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以减少或避免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内部返工损失和外部索赔损失。(4)完善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一是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将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的采购权收归企业法人层次,实行集中采购,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以及材料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估体系,大力推广招投标采购方法,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控制度,杜绝盲目采购、重复采购和采购过程中的营私舞弊现象,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确定实现资金成本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结构,加大资金的回笼力度和筹措运作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周转。同时,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杜绝乱借、乱用资金的现象,保证施工生产所需资金不受影响。

4.以项目管理为重点,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项目是施工企业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的立足点,是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是创造效益的源头。因此,国有施工企业应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上。

(1)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人,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核心是推行项目经济与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取代企业与项目签订的“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变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营承包关系为经济责任的监督与执行关系,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地位,消除项目承包制下“以包代管”、“以包抗管”的现象,防止项目成本失控和企业效益流失。(2)做好目标成本的制定和分解落实工作。制定先进、可行的目标成本是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项目中标后,企业应及时组建项目经理部,由企业法人会同“三总师”组织技术、投标、财会等部门的人员和项目经理,根据中标项目的合同价格、项目技术含量的高低和难易程度以及外部条件,在充分考虑拟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正确预测目标利润,合理确定上缴费指标,采用倒推法制定项目的目标成本。(3)加强目标成本控制。一方面,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按企业界定的成本核算范围、内容和程序,建立目标成本控制信息反馈制度和监督机制,把住人工、材料、机械、费用、进度五大控制关口,及时将实际成本脱离目标成本的信息反馈到各责任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成本监控,推行项目财会人员委派制,经常组织财务检查,加大审计监督工作力度,防止项目成本失控和成本信息失真。(4)实行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成本考核严格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成本管理的成效。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企业,项目经理部作业队(或项目内部各职能部门)施工班组个人的目标成本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5.加强宏观管理,改善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外部环境

完善宏观成本调控体系,强化成本监督。首先,国家应建立宏观成本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和颁布成本管理的法规制度,统一运用计划、市场、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调控手段,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其次,完善宏观成本管理法规,尽快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本法》,从法律上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范畴和主要内容,规范成本构成和形成机制,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及其结果;再次,财政部应尽快出台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完善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明确国有企业应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成本报表,并适当增加成本指标在企业经济效益考核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最后,加快推行和不断完善财会人员委派制,并加强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政府监督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打击力度,遏制成本信息失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东超.项目法施工的成本控制[J].陕西建筑.2006,(7).43-47.

[1]刘牛生.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施工企业管理.2006,(9).60-61.

[2]冯莉莉,薛林立.浅谈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经济师.2003,(3),283-284.

[3]高继红,杨荣利.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模式探索[J].经济师.2000,(3),141-142.

[4]李济贵.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3,(9),22-23.

第13篇

从当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项目部门之间的沟通太少,很多部门都是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对其它部门的事务都是缺乏积极性,比如计划部门只是按照工程进度进行计划,对工程质量等问题不考虑,技术部门只是考虑技术上的问题,对企业成本企业利润不考虑,而仓库管理部门,只管进出库,不管质量好坏等。从表面上来看每个部门都尽到了自己的工作责任,其实缺因为缺少了合作,所以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了。项目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和沟通,对企业成本进行相应的最经济方案的实施,做到施工过程中,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又控制了企业的成本。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成本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强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使得企业良性发展。

二、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

1.遵从权责分明的原则

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成本管理,责任的原则,坚持以项目管理的人力成本管理的核心,和各个环节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为更好的实施建设,同时要明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每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明确建设部门的原则,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责任,做一份好的必要的规划和预算造价。做好管理和控制措施,不仅可以达到节约建筑成本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原则。

2.全面控制的原则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也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控制原理,通过宏观统一控制集成包括建筑的各个环节,对施工项目和整个队伍的建设,从而有效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也会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的概念,并严格遵守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以其较好的状态来实施建设,此外,还可以促进各级员工加入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施工成本控制的整体。

三、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1.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也在时时变化,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来应用在当今的一些工程项目上,要改变建以往成本控制粗放的状态。这需要管理的双方都加强工作,做到更新自己的成本管理的理念。做为管理者应该全面的考虑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和相应的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做到把成本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使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得到协调。另外还应该把现代的成本管理理论传递给企业的其它员工,使他们也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能积极的配合管理者的工作,全企业的人都形成成本管理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施工的进行和企业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算想做好成本管理,都没有制度可查,所以我们应建立相应完善的成本管理。在施工过程当中,成本管理才能有章可寻,有制度可用。首先建要优化管理结构,并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的进行整合,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对不同的工程成本体系也不同问题不同的分析,不能统一进行衡量成本,比如在对多栋建筑的施工中,场地设置、原材料的存放地点等会增加二次运输成本,如果相应的材料和设备存放在施工的建筑内部的话,就能有效的减少二次运输成本。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具体进行分析,把企业成本的管理同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力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使企业员工能自觉的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3.做好成本预控工作

想要做好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最开始应该进行成本的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首先必须预控程序,比如如配额管理,工程测量,预算管理等。我们知道施工企业定额是外包的,都是有一定数额的,但是当前对于建设项目的评估,大部分企业出于实际利益的目的,在企业定额的过程中加入了非常多的其它因素,往往偏离实际的配额。所以我们在进行配额产品的平均先进的原则,所使用的材料数量标准的规定,控制好数量和价格的成本,并逐步进行完善,力保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4.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当中,施工技术的管理非常重要,很多情况都是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从而出现了技术问题,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从而引发建筑安全事故,从而还要重新返工,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从而更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所以一定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企业技术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细处,把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都要实行责任制,对项目负责,出了问题要找到专人进行处理,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加强技术管理,从而达到加可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四、结语

第14篇

1.1工程在施工前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1)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组织建立项目部门管理机构,将这一管理机构视为企业施工经营管理的前提和依托。好的项目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对施工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评测者应为专业的管理从业人员。工程的修缮工作要极其注意,对有关的拆除工程所得的旧的材料要加以利用,并对其进行现场的价值评估。

(2)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现场工作进行经验总结,规划和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方案,促进工程造价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平时的工作时,如有较特殊的工程项目,管理阶层应不定时的对现场进行勘察,掌握工程的进度,能更好的了解整个工程现场的情况,对那些隐蔽项目给予警示作用,保证工程项目健康实施。

1.2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控制

1.2.1对工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1)人工劳务费是直接作用在施工工程里的一项费用。在对劳务工人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专业技能强、技术娴熟、服从指示和安排、配合度高、工资合理的人员班组和技术作业人员。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施工队伍的调配也是相当重要。另外,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承包方式不仅能在人工劳务费方面节省开工资本,还能够高效高质量同时兼顾,完成工程任务。

(2)建筑材料在项目施工中占非常大的比重,成本费用极高,因此,加大对材料成本控制,是实现有效成本管理控制的首要工作。项目在施工时,要根据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材料的编制和入场计划,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满足施工质量和设计规格要求的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根据施工的进度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材料进场要定量,争取不压材料,对于没有使用完的材料要妥善保管。就材料而言,要从细节入手,使损耗降到最低,做到节约成本。

(3)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显著的,它能提高施工的效力,加快施工的进度,弥补了人工劳力的不足。然而,机械的单个价格比人力单价成本高很多。所以,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机械和人力进行调配。另外,对机械应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编制计划,对机械成本进行有效节约。

1.2.2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能节约部分施工成本

现如今,园林景观工程包括很多专业领域,如园林的绿化工作、市场工程、水利电力设施安装、小型土建工程及装修装修工程等。在这一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制定合理有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减少交叉施工浪费的不必要的时间和原材料,更能降低施工成本。

1.2.3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

确保工程质量对节约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有重要作用。只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产品一次性就能被接收,从而降低返工的几率,减少工程返修的费用,减少施工的成本。另外,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它能够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文明施工自然可以提升企业的气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2工程在施工后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在工程竣工后,对绿化工程要进行养护处理。要有计划的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绿化带的质量,保证植物存活,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对不能成活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换。其余的园林景观工程,要定期给予养护和维修,及时处理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工程使用时所需的养护成本。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15篇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这些工程信息后,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一旦决定参加工程的招投标,施工企业招投标中心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准确计算工程量,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得利润,创优良工程还是合格工程、工程的奖惩等综合因素,做出合理报价、编出标书,做好投标工作。

二、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首先,测算所需用工,确定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其次,测算所需材料及费用,重点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等。第三,测算使用机械及费用。投标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第四,测算间接费用,间接费占总成本的15%~20%左右,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务费用等。通过对这些主要费用的预测,初步确定工、料、机等费用的控制标准,确定工期,完成管理费的目标控制。所以说,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三、寻找有效途径,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管理单位、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经济实体,应对管理单位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心核实,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则积极协调业主、监理、设计搞好签证追加。如属材料价格上涨,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施工企业承担差价部分。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作为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帐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提高工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保证人工费不突破。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要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规格型号,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严格制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实行量方、点数、过磅,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不亏方短缺,保证其数量。在施工过程中,实行限额领料。施工完毕后,要做到“活干料净”。

(3)机械费的控制。根据细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调整后的单价分析,编制机械利用计划。在施工中,自有机械应加强保养,合理使用,外租机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减少停滞,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

(4)加强质量管理。要严把工程质量关,质检人员要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管,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5)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特别是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确保把合同落到实处。

四、注重成本核算,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核算主要由企业财务中心和项目部组织实施,对每一项目的每一阶段根据成本清单认真进行汇总,对项目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成本比对,对项目的每一步都要仔细控制。具体做到施工队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设备费,项目部人员工资、福利、补助、劳保、医保、办公、差旅、培训、车辆使用、招待、招投标等各项费用指标全部纳入成本核算,达到成本控制标准的,给予一定奖励,正常情况下,超成本控制标准的部分,由项目部内部调整解决。财务中心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之外,还要筹集资金,合理调度资金的使用,让施工企业的所有资金合理使用,保证各项目的正常进行。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还应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成本,人才流失就会形成人才坏账,防止人才流失是人才成本控制的关健一环。二是专业设备成本,一些大型专业化设备,用途单一、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将这种设备成本分摊到此项目中,形成的成本才是真实的成本。三是社会成本,在目前情况下,社会成本也应考虑在项目成本之中。总之,只有抓住了成本控制,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施工企业才能获取最大利润,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