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木材料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土木材料论文

第1篇

1)涵盖内容繁多、逻辑关系较差。本课程学习内容涵盖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包括了各类材料组成、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检测和控制等等;各类材料性能各异且用途不同,因此各章之间联系较少,导致逻辑关系不强。2)内容叙述性较强。教材内容涉及到与各类材料、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实践经验和技术标准,偏重于叙述性,基本概念多、经验性的内容多,因此学生极易感觉到杂、乱、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除了应抓住重点学好理论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实践环节,为此,本课程开设有多个学时的实验课,旨在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检测技能。

2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

大量调研表明,多数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教学模式表现为“灌输式”,实验性质基本为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和研究类实验较少,具体表现如下:1)开展形式:多以分组。高校本科学生基数较大,实验教学多为分组进行。2)指导模式:授课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较多,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3)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一般只限于教材中规定的特定实验,其中验证类实验所占比例过大,而设计类和启发类实验相对较少;且考虑到实验学时的设置,实验过程较复杂、耗时较长且耗资较大的实验,实验教学尽量不涉及。4)实验教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指导书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设备进行相关实验即可。5)实验报告:近似或者雷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做的实验项目相同,做相同的实验,得到近似的实验结果,一组或一个班写出基本相同的实验报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塔式”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兄弟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现有实验室的条件,遵循层次化、模块化的指导思想,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分三阶段逐步提升的“塔式”方式:基础设计阶段、对比分析阶段与后期处理阶段。1)基础设计阶段:将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分组后,要求其根据与本次实验项目相关的多种工程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且将设计方案在实验之前上交给实验教师审批,待审批合格后方可安排实验。这一阶段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对比分析阶段:同一批次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汇报实验设计方案与实验现象、结果,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小组的结果并找到原因,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后期处理阶段:待同一个实验项目全部结束后,实验教师将本年度所有批次的实验方案与结果公布后,要求每个同学对本项目进行总结,并以此作为实验部分的考核。下面以“胶凝材料(水泥)的基本性质”为例,详细说明一下“塔式”教学模式。1)根据理论课进程,实验室要及时备好不同标号的水泥。实验教师通知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每个小组选用不同胶凝材料设计方案。根据已经审核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指导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逐步完成水泥细度、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与水泥胶砂强度等实验内容,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2)同一批次实验全部结束后,各小组通报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结果,要求每小组成员做好记录,并引导学生回顾理论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胶凝材料的性质,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程叙述性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所有班级本实验项目结束后,实验老师将所有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总并向学生公布,要求每人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法对统计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做好自己科研的支撑。

4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第2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除了上述实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学生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并没有必然对应关系。实验成绩主要是对实验报告的考评,依据单一,而且往往实验报告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以致学生做好做坏一个样,动手操作与旁观一个样,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不主动学习、实验不动手操作惰性的纵容。因此,要改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关键在于打破这种不对应关系。学生课堂学习通过试卷考试来考评,但实验成绩不能采用试卷考试成绩来考评,因为试卷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操作情况。那么,要建立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做到学习中有考评,考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真正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的两个目的。

二、实验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一)实验过程控制

为了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在实验课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1)按照自愿组合原则将每个班学生分成实验小组。

(2)详细讲解考评规则,强调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的结合方式,让学生清楚考评规则。

(3)课堂理论教学可利用视频、动漫等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实验;实验课将不再讲解实验操作、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4)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格式不作限定,但其中必须包括小组如何分工合作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实验,传统实验都安排约2个小时,其中30分钟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但实际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实际操作时间短,但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对实验不熟悉,实验现场只好边看书边做,或者看别人做完后自己再依葫芦画瓢,学生实验操作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安排上将实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取消教师讲授时间,将实验完成时间纳入考评成绩,以促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及分工合作安排,做到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人人动手操作,而不是由个别学生包办,并将实验过程的分工合作情况纳入考评成绩。1小时实验时间分成三部分:5分钟由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用仪器和原材料;40分钟由学生实验操作;15~20分钟安排实验讨论。

(二)实验情况讨论

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出错,一旦发现学生操作失误,就马上中断学生实验,再指导应该如何操作,甚至代替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表面上保证了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使实验过程变得不连续,而且打击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方,教师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成熟的实验概念强制代替学生初次的实验思考。其结果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对自己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应注意的细节、实验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程序是否正确都不清楚。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好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指导,不打断学生实验,只在旁边观察,了解与掌握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实验完成后再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对操作失误的要进行重点分析。讨论分析具体步骤如下:先请一位学生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注意事项等陈述一遍。在此基础上,其他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实验情况以及学生讨论的情况,对每个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与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下具体举例说明。实例一:在水泥胶砂实验讨论中,有学生说他们发现胶砂搅拌后不均匀,影响了试件成型效果。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引起搅拌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搅拌叶片与搅拌锅底距离过大,由此强调说明实验设备对实验精确性的影响,每次实验前应对实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验;然后提出如何才能使胶砂搅拌均匀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搅拌叶片停止90秒时应该做什么这一实验细节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除了强调规范中“用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的内容外,还可以引出如果用刮具将锅底胶砂搅拌起来,将有利于提高胶砂均匀效果这一实验技巧。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细节重要性的认识。实例二:粗骨料表观密度测量实验中包括饱和面干、开口孔隙等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用湿抹布将粗骨料表面积水抹干就直接称量。针对这一问题,在讨论时,首先对多孔材料空隙结构和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作简单复习,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出现的细节错误,突出实验操作细节的重要性;同时对饱和面干、材料空隙结构、表观密度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将正确实验操作程序从头至尾复述一遍,突出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实验知识。

(三)实验报告内容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学生在形式上自由发挥,但在内容上要包括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小组每位成员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介绍以及实验操作的体会、实验结果分析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如结合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等。

(四)实验考评方法

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实验时间、实验卫生、实验操作、实验讨论和实验报告。具体考评细则和评分标准如下:

(1)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验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小组成绩即为小组每位成员的成绩。其中每个班级10个小组前两名得分为100分,中间六名为90分,最后两名为80分。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评只作为一个鼓励措施,考评成绩不能太低。

(2)对实验卫生情况的考评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根据每个小组实验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等的整理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实验卫生是良好实验习惯的表现,考评成绩上可拉开差距。

(3)实验操作成绩占考评成绩的10%,考评对象为小组。主要考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情况和操作熟练的程度,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

(4)实验讨论考核成绩占考评成绩的30%,考评对象为每位学生。所有实验完成后,讨论时学生未发言的0分,有一次发言的80分,两次发言的90分,三次及三次以上的100分。发言讨论能反映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讨论成绩占考评成绩比例应大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

(5)实验报告成绩占考评成绩的50%,考评对象为小组。考评内容为实验报告内容,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在考评细则中,只有实验讨论的考核是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其他四项都是对小组统一评分,鼓励团队合作;对实验报告,如果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一份,很多内容会重复,流于形式,因此,可调整为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由小组统一提交一份具有实际内容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要点

相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加重了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

(1)教师和助教集中精力,随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操作情况,按照考评细则及时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时间、卫生情况、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讨论发言做好定量考评;

(2)保证实验仪器运行稳定;

(3)讨论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四、结语

第3篇

大量调研表明,多数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教学模式表现为“灌输式”[5],实验性质基本为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和研究类实验较少,具体表现如下:1)开展形式:多以分组。高校本科学生基数较大,实验教学多为分组进行。2)指导模式:授课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较多,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3)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一般只限于教材中规定的特定实验,其中验证类实验所占比例过大,而设计类和启发类实验相对较少;且考虑到实验学时的设置,实验过程较复杂、耗时较长且耗资较大的实验,实验教学尽量不涉及。4)实验教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指导书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设备进行相关实验即可。5)实验报告:近似或者雷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做的实验项目相同,做相同的实验,得到近似的实验结果,一组或一个班写出基本相同的实验报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塔式”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兄弟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现有实验室的条件,遵循层次化、模块化的指导思想[6],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分三阶段逐步提升的“塔式”方式:基础设计阶段、对比分析阶段与后期处理阶段。1)基础设计阶段:将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分组后,要求其根据与本次实验项目相关的多种工程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且将设计方案在实验之前上交给实验教师审批,待审批合格后方可安排实验。这一阶段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对比分析阶段:同一批次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汇报实验设计方案与实验现象、结果,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小组的结果并找到原因,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后期处理阶段:待同一个实验项目全部结束后,实验教师将本年度所有批次的实验方案与结果公布后,要求每个同学对本项目进行总结,并以此作为实验部分的考核。下面以“胶凝材料(水泥)的基本性质”为例,详细说明一下“塔式”教学模式。1)根据理论课进程,实验室要及时备好不同标号的水泥。实验教师通知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每个小组选用不同胶凝材料设计方案,选用的实验材料具体见表1。根据已经审核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指导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逐步完成水泥细度、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与水泥胶砂强度等实验内容,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2)同一批次实验全部结束后,各小组通报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结果,要求每小组成员做好记录,并引导学生回顾理论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胶凝材料的性质,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程叙述性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所有班级本实验项目结束后,实验老师将所有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总并向学生公布,要求每人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法对统计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做好自己科研的支撑。

3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第4篇

论文摘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自成一体,并在几千年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广泛影响其他国家。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土木为材”的中国传统建筑。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同时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简述中华传统建筑的优越之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选择;土木结构;群体组合;斗拱

一、概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它创造出许多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建筑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极其重要的标志,往往伟大的文明都伴随着伟大的建筑。如我们所熟知的雄伟古老的中国长城、方正高耸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静穆的希腊帕提侬神庙、清丽纯美的印度泰姬陵等。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能够看到我们现代中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不足之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发生阶段: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并确立自身体系,成为之后2000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同时,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工程,如秦之上林苑、阿房宫、长城,汉之长乐宫、未央宫等;(二)过渡阶段:魏晋南北朝。魏晋为秦汉之余脉,南北朝为隋唐之初始。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云冈、龙门石窟建于此时,敦煌石窟亦始建于此时;(三)成熟阶段:隋唐五代宋辽金,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砖被更多地使用,琉璃制作工艺大为提高,建筑构件比例逐步定型。建筑类型完善,规模极恢宏,图样和模型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建筑师成为专门职业。这一阶段中隋唐建筑雄伟、简洁、朴实,两宋建筑则精巧、繁缛、绚丽;(四)程式阶段:元、明、清(1840年前),建筑技术达到极至,建筑体系高度标准化、定型化,个体建筑形制凝固,总体设计发达。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本“语汇”都离不开土与木。

二、中国传统建筑之精神

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执着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梁思成曾指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这一词句作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围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这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而黄土的本质又适宜于用多种方法(包括经过挖掘的天然土质、晒坯、版筑以及后来烧制的砖、瓦等)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之掺合运用对于中国建筑在材料、技术、形式传统之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

中国建筑从其起源意义上的材料选择开始,就走上了土木结构这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中国建筑的原型可分为“穴居”和“巢居”商大类型。《墨子·辞过》对穴居起源有以下描叙:“古之民未知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对于巢居起源,在《庄子·盗跖篇》有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是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而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是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人类文化史的一条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两者往往是同步对应的。建筑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主要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的,它必然受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而生产方式又深受时代、地理与种族因素的影响。中华原始初民世代繁衍生息于“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广阔的亚洲北温带区域,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富,为创造无与伦比的农业文明提供优越的条件。以“耕耘为食”的大地文化与“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恰成内在的文化对应。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土地和木材,这正是东方大地农耕文化的有力馈赠。

中国又是一个非常重视生命的民族,此即《易经》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在原始初民看来,植物春华秋实,夏荣冬枯,死而复生,绵绵不绝,生命永存,比起石头之类“死物”来,自然是更富于生气的。同时大地本身,虽然不是生命本身,但它含蕴着生命之气,此亦即《易经》所谓“地势坤”,大地“厚德载物”,“含吐万物”,“应地无疆”。《管子·水地篇》所谓“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大地与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中国建筑自古以土、木为材,在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上,又是与远古农业文明相联系的,对大地(土)、植物(木)永存生命之气的钟爱与执着。

三、中华传统建筑之特色

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结构上,由于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外观。从而出现中国建筑所独特的群体组合和独有的技术文化即斗拱。

斗拱,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名片,“知名度”极高,是中国建筑文化一项突出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它的出现由以下所决定:

(一)为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的木材的性能所决定。木材是自然形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与石材等不同的韧性,但木材的长度、粗度与刚度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木材这种建筑材料的性能与整座建筑荷载之问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推动了斗拱的发明。

(二)为中国建筑的空间造型所决定。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是一种大屋顶形制,而且是一种以大屋顶为主要空间造型的土木合构的建筑样式。其始终要求较大的出檐,这就造成了梁柱最大的承重力与屋顶重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便促使承檐结构大发展,而逐渐发展成为组合复杂的斗拱。从结构技术意义上讲,斗拱对屋之重载具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檩的结合,使其木构接榫处不因过重的压力而受到损害,在力学上具有分力的作用。由于外檐斗拱具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分力作用,正是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出檐深远;在伦理学功能上,斗拱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品位、等级观念在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斗拱形象的政治伦理色彩总是以中国皇家宫殿、坛庙之类为最典型、最强烈,推崇王权,是以建筑技术所表达的斗拱文化的强烈主题;在审美功能上,斗拱是独具风韵的美的构件,它的美由技术转化为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斗拱之结构错综多姿,具有错综之美;逻辑清晰,具有葱郁的理性之美;作为整座建筑的装饰,又具有装饰之美。

第5篇

1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与方法

作为较早成立的老牌农林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林科大”)的工程类学科巳经发展得较为全面,其中建设与发展得最为成熟的特色优势学科木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验中心、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等。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林院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办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号召,自2008年起,林科大开始构建学科交叉性科研平台,并在校内选取了生源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师资队伍雄厚的5个学院、5个专业作为试点,尝试探索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博士、学术型硕士两个层次)培养的有效模式与方法。截至2014年底,这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已初见成效,并将进一步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中扩展与延伸。

1.1制订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方案与计划,确保招生质量

林科大在国家研究生录取大纲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全校工科范围内的评审和专题会议,尤其是针对5个试点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特别会议,以“拓宽培养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保证考生具有一定的前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分专业拟订了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的专业条件、招生数量和考试科目。

因跨学科研究生录取与单学科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区别,在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察和面试环节中,林科大提倡以宽进严出为指导思想,实施较为宽松的、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录取政策。尤其在确定推免生录取方案时,适当放开导师自主招生的权利,并赋予导师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招生的特权,鼓励导师结合自身课题和培养条件招收跨学科研究生。

1.2针对不同学科要求制订培养方案,革新学习方式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以最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依据编排综合性、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工程类研究生而言,则更应加强其对数学、力学和材料学科内容的学习,并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较为成熟、实用的优化理论、算法与软件学习课程,如运筹学、有限元法、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等,使学生在后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撰写中尽快进人角色,解决课题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林科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依靠课堂讲授与讨论、提交作业与读书报告的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训、模拟实践、论坛汇报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各学科专业科研条件良好的研究所、实验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模拟。与此同时,积极鼓励试点专业学生借助学科平台,结合导师科研课题和自身学习兴趣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并对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资金。

1.3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位论文考核制度与办法

烟台大学的马晓丽教授曾明确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真正实现培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的目标,林科大研究生院经多方调研与论证,制订了《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及论文选题须结合科研课题实践,……研究生第二学年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得短于8个月。”将管理办法落实到具体考核指标上,则表现为由原来的考察专业知识转变为考察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前沿科学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1.4大力调整师资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素质和指导水平,完善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体系,林科大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校人事处进行多次讨论与磋商,决定尝试采用“取消户籍、强强联合”和“建立小团队”两种方法,力争在3~5年时间内初步建立一支具有跨学科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

所谓“取消户籍、强强联合”,是指在当前现有条件下,改进导师指导体系,整合与优化现有师资力量,打破学院与学科间的“户籍”壁垒,确立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基本职责。为此,研究生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在充分考察每个学科内研究生导师学科背景、科研实力、指导水平、师风师德和责任心的基础上,遴选出实力较强、师德高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导师,在课题研究、薪酬分配、研究生招生和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激励政策,取消跨学科招生导师原有学科和专业的“户口”,并鼓励导师根据课题和研究需要自主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结合实际需求招收与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中,林科大一贯强调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结合林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实施6年多以来,各试点学科与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课题攻关方案与研究生培养计划,整个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2.1基于学科特色,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自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实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以来,已初步构建了土木工程学科与生态学科、木材学科、食品学科和环境工程学科相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5个,各平台研究队伍分别来自不同学院,在增强了导师流动性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既避免了科研资源闲置与浪费,又提高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土木学院还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在建设产学研科研基地的同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如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依托行业优势和需求联合招收、指导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为服务社会、促进合作创造了条件。仅2012~2014年3年间,土木工程学科依托各交叉学科平台已成功获批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及以下科研课题10余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结合科研课题,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完善现有的培养方式与体制,各科研团队结合学科特点对不同层次、研究背景的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为每个跨学科研究生选派了1位导师和1~2位副导多师,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灵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如由土木院肖宏彬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结合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草一体化髙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引进”’于2012年招收了本科专业为生态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1名,为使该生能够明确生态学科与土木学科对土壤、植被和生态防护研究的异同点和关联性,尽快融人课题中,课题组为其制定了包括公共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高等工程数学等)、生态学科课程(高级土壤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实验技术等)、土木学科课程(高等土力学、有限单元法、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学术报告与讲座(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讲座、植被生态学专题、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进展等)和生产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培养环节,并选定林学院一名教师为副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研究方案中“建立网格型髙强度林草混交根系成型技术”部分内容。

2.3拓宽培养口径,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

土木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加强能力训练为基本思路,寻求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的途径与方法。具体做法是:1)按照知识结构的需求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安排选修课程,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2)改变理念、调整模式。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在纵向上由过去的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强调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主要通过邀请跨学科专家讲座、举办跨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建立校内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增开工程实践课程和软件分析课程等方式,压缩不必要的课程,培养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积累上有充分准备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对于某些跨学科课程采用分学科联合授课的形式,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块,各模块可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开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跨专业选修课“复合材料选论”目前已包括“高等胶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木材学”“现代材料实验技术”“材料结构表征与应用”“材料科学工程导论”“现代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和“工程材料设计与测试”在内的8个模块。

3结语

林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机制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林科大的改革实践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导师指导水平欠提升和跨学科研究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髙等不足,这也是林科大今后在跨学科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完善的方向。

第6篇

摘要: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櫆上继方苞的义法说,文道皆论,而重心落脚于文的一边。他将文章分为行文与行文之实两层,并将义理、书卷、经济降格为材料,将文学提升为能事,尤其突出神气音节的地位,将方苞的义法引向了文学审美一端,为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说及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奠定了基础,是桐城派文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散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 I0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4039707

方苞、刘大櫆、姚鼐号称“桐城三祖”。然而,在桐城派的研究中,学术界历来都有重方姚而轻刘的倾向。与此相应,提起桐城派,人们想到的不是方苞的“义法”说,就是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刘大櫆在桐城派中几乎就是一个陪衬。毫无疑问,在桐城散文学中,作为奠基者的方苞,与作为集成者的姚鼐及其文论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刘大櫆及其文论的价值与地位也绝不容轻估,否则,桐城派散文学就很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理解。

一、文道重心的偏移

文道说是中国散文学中的核心命题,方苞的“义法”说也是文道说的转换或者延伸。虽然说不同的论者有不同的文道论,但是,几乎所有的文道论者都是将文道捆绑在一起,并将道作为文的本源或主导因素,而将文视为道的显现,只是决定的色彩强弱各不相同而已。在文道关系中,道常常是重心所在。从欧阳修开始,文道的重心开始向文的方向偏移。到方苞义法说,文道重新合一,“义”“法”连皮带骨,难以分割,“义”中有“法”,“法”里含“义”,而法也同样是为义所规定。

作为方苞的后继,刘大櫆论文也讲文道,讲义法。“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辞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作文本以明义理、适世用”等说法[1]4107,分明可以看到文道说、义法说的痕迹。这里的“义理”、“书卷”、“经济”,与文道说中的“道”,义法说中的“义”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从它们脱胎而来。其中,“义理”直接从“道”与“义”而来,“文道”说与“义法”说的主张者不时也会称“义理”。“书卷”则大致从“六艺”而来,“经济”即经邦济国,也与从韩愈以来论者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一脉相承。

不过,刘大櫆显然不像方苞那样对“道”、对“义理”依依不舍,而是在离道向文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快得几乎离开了原有的文道之轨。他在说“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之后,紧接着就说:

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1]4107

虽说他提到“义理”等,也看到它们在文章写作中不可或缺,正如工程中不能离开土木材料一样,但这里的“义理”已经与韩愈等人的“道”,与方苞的“义”有了距离,它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独立概念,而是其它概念(“行文之实”或文料)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且,“行文之实”或文料也是以文人与行文的对象出现的。材料并不等于文章,也不会自动生成文章。它们要成为文章,还要依靠文人的手段。材料是前提,文章是目标,而文人及其行文则是决定性因素。在他看来,不是义理(道)决定文章,而是文章包含义理。文章离开义理可以存在,而义理却有赖于文章。“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朱子谓‘无子厚笔力发不出。’”[1]4107正因为这样,他在打量散文发展历史的时候会说:“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要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彩照耀。”[1]4112又说:“天下之势,日趋于文,而不能自己。上古文字简质。周尚文,而周公、孔子之文最盛。其后传为左氏,为屈原、宋玉,为司马相如,盛极矣。”“唐人之体,校之汉人,微露圭角,少浑噩之象,然陆离璀璨,犹似夏、商鼎彝。宋人文虽佳,而奇怪惶惑处少矣。”[1]4114对于文华的发展持积极肯定态度,而对上古的文法未备和后代文华的退化意存批评。

第7篇

写好公文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事实、数字,这都是公文表达出来的“干货”,当然十分重要。“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清·刘大:《论文偶记》)写公文如巧匠有具有禾无材无料也做不成东西。以上是从形成与表达两方面说的。

所谓详尽地占有材料,一是要“尽”,就是尽可能广泛地占有材料,“贪多务得”、“竭泽而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二是要“详”,就是详细具体。一件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反影响效果;一件工作的动因、背景;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来龙去脉,都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占有,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

占有材料,就公文写作而言,有三条途径:

1.平时积累,就是积学储材。平素注意学习、观察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古人所谓“积学”,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袁守定:《占毕丛谈》;“占”,看;“毕”,简册),说的是一个道理。平时学习、观察积累丰富,知识面广,写作时其构思就容易触类旁通、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

2.受领任务后,查阅文件,搜集资料。这样得来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与撰写任务、与公文主旨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操作方法是首先学习相关的中央文件,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查阅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最后翻阅手册、年鉴等工具书及报刊、杂志上相关的情况报道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始终应注意查阅、收集围绕本单位工作的各项统计数字以及信息、简报、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做到:上下通达,全局了然于胸,命笔瞻前顾后。

3.构思之前,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况,也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组织召开座谈会、调查会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实际调查的情况与撰写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可以修正;出入较大,要尊重实际。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相抵触,也要尊重客观实际,采用恰当的方法,妥善协调。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

(二)严格筛选材料

调查、搜集、积累而来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写字台上,而是要不断地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爬梳剔抉,进行筛选。筛选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

1.材料的相关性

这是以写作要表现的主旨,即写作意图和逐步形成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同材料的。与公文主旨有关联的材料,取;无关的材料,舍。在已经选取的材料中进一步筛选: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十分有力、紧密相关的材料,要详,要具体、充分;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虽有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关系又比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有的论者提出“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或主张“重则详,轻则略;近则详,远则略;点则详,面测略”。这些来自实践经验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材料的取舍、详略,对于公文构思十分重要。不经过这一步,就很难搭起架子。

第8篇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文章在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和强化常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构建了院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创建了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并取得了显著运行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实践基地;学生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27-03

随着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1-2],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但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学生创新想法多,动手实践少;活动简单重复多,创新创造少;临时组织多,长效运行少。2011年以

来,学院在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和强化常规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构建了院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创建了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并取得了显著运行效果。

一、创建了设施精良、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学生参与科研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校教务处、资产处、团委和土木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共建的协议,建立了南京工业大学首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土木名校为标杆,经过5年建设,建成了设施精良、管理有序、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的活动平台。

(一)院校支持设立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

在校教务处、资产处、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土木工程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的协议,创建了学校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专门开辟了近300平米、相对固定的创新实践活动

基地。在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费的支持下,投入近百万元对基地进行建设。基地设有机械加工室、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材料测试室、CAD工作室、加载试验区、作品展示区,并配有计算机、100 kN万能试验机、应变测试仪、数字信号采集系统等先进仪器和开发工具,以及自行研制的多套用于桥梁、体育场、高层建筑等模型的加载和测试装置。基地主要为学生自主创新和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CAD等多项赛事服务。目前创新基地拥有学生会员300多人,3年来共累计开放5 000多人次。基地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热心创新引导的指导教师队伍。基地还专门建立了网络互动平台,方便了会员与指导教师的交流。

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自建成3年以来,累计开放近800天,累计进入基地开展创新活动5 000多人次,举办了4届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大赛。

(二)构架学生亲手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途径

通过国家和学校的长期建设,学院已经拥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如地震模拟振动台、大型三轴实验仪、拟动力实验系统等,10万元以上设备80多台套,价值接近4 000万元。长期以来,由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使用,学生接触和使用较少。针对此项问题,在学校和学院的组织下,确定了大型精密仪器“专管共用”的原则,积极向校内外开放,做到资源共享。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围绕学院现有高科技设备,设立专门的开放实验课题,使学生能亲手操作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这样,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批学生通过开放实验获得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部分成果获得了江苏省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的奖励。

二、构筑学生自主管理和发展的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

针对师生实际,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形成了学校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基地形成了日常运行顺畅、师生参与积极、活动成果丰硕的局面。

(一)组织学生科协负责创新基地日常运转

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由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兴趣和爱好,并热心参与其中的由学生组成的从事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学生团体。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引导学生把勤奋学习、热爱真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作为在校期间主要兴趣和热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及自主创新实验,增强广大学生的科技意识,浓厚学校科技氛围,营造一个从事科技活动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推进科技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科协制定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规定了协会的性质、组成方法、组织机构及各部门权力和义务,并通过《会员管理制度》实施管理,采用入会时签订《会员安全协议》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创新基地日常运行和管理完全由学院大学生科协负责,制定了《值班制度》保障基地的规范顺畅运行。

科协根据学习课程进展制定本年度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各项活动预算,科协自行组织和开展了多届“禁断迷塔”“迷你屋”等比赛,全校学生参赛踊跃。基地坚持日常开放制度,学生自我服务和管理,基地运行顺畅,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

(二)校、院多方积极支持创新基地发展

基地建立了由学院、教务处、资产处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谋划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聘请学科刘伟庆、孙伟民等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对创新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分团委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学院设立专项经费,由基地副主任教师负责提供创新用材料、工具准备、材料试验等保障工作。校院为基地配置了50多万元的万能试验机等先进加载、量测设备,每年投入5~10万元用于基地材料和工具的购置;基地的经费来源除校院拨款外,还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等。

三、形成以创新基地为平台、结构设计竞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以创新基地为平台,建立并完善了结构创新大赛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营造了师生踊跃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实践了丰富多彩的结构创新竞赛内容,取得了显著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通过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术氛围以及在校外的影响力。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术底蕴,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土木工程事业的繁荣发展积蓄了力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加深对土木工程学科的了解,深化土木工程系列的教学改革,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

建立健全了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营造出师生踊跃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采用了丰富多彩的结构创新竞赛内容和形式,5年来涉及高层、大跨、桥梁等结构形式和铝合金、木材、纸张、有机玻璃等材料种类。2006年在国内首次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举办了结构设计竞赛,至今已举行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大赛3届,2 5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了各类结构设计竞赛,普遍感到受益匪浅。2010年第七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邀请赛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采用振动成了“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向学生开放先进设备——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加载试验,受到参赛学校的一致好评。积极参与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的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广泛动员,精心指导,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由学校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为使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院于2003年制定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竞赛章程,成立了大赛组委会,由相关专业的教授及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作品的各项评审和推优工作。在每次大赛前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二)竞赛内容多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构设计创新竞赛内容是学院组织专家精心设置的,几年来,大赛题目涉及了高层建筑、大跨结构、桥梁结构等,采用的材料涉及铝合金、木材、纸张、有机玻璃等,结构创新大赛内容表现出较大的广泛性,有利于从不同侧面和层次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举各方之力,为结构设计创新竞赛提供保障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竞赛作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参加的学生越多越好。如果参加的学生数量众多,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能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组织保障成为重要的环节。笔者所在学院取的措施是:由学院领导和教务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和策划;聘请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学科的副校长以及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长担任顾问,对大赛工作进行具体技术指导;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分团委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组织各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分组对学生进行指导;由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提供材料准备、工具准备、材料试验等保障。参赛的学生表示,在比赛中从理解规则、结构选型到计算、制作,以前学过的内力分析、刚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知识都得到了全面综合运用和系统强化,培养了全局思考的意识,进一步拓展了创新能力,感到受益匪浅。学校为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到学校和教师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四、结语

通过上述工作,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探索了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创建设施精良、学生专用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形成校院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构筑以创新基地为平台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基地的开放开辟了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新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李曼丽.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ivi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base based on studentself-management

LU Wei-dong, SUN Wei-ming, DONG Jun, HAN Ai-ming, XU Xun, XIONG Zhong-hong, ZHU Ting-t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16, P. R. China)

Abstract:

第9篇

1980年夏天,正在读研的徐世慕名拜访了来大连开会的著名混凝土大坝温控专家朱伯芳,就此确定硕士论文题目。由此,他与“混凝土断裂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他人生大部分时间为之孜孜努力的研究方向。

2009年11月16日,徐世正式出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他面对的仍然是打了30年交道的实实在在的“混凝土。不同的是,他正在努力地将传统的硬且脆的混凝土,通过科学的魔方,改良成为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新品种。

“我将继续发挥学术专长,带领建工学院的学科集群走向国际一流。”56岁的徐世平静地说。

“最年轻的元老”

1979年夏天,徐世考上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赵国藩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他早早地做起了准备,并瞄准了当时国内还没有开始研究,国际上才刚刚兴起的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领域。1980年,时任国家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铮老先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于骁中先生刚刚在《水利学报》上发表了关于混凝土断裂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徐世对该方向的研究兴趣更大了,但是对其发展前景还不是十分明晰。

正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朱伯芳工程师正在大连工学院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朱院士是研究大坝温控的,那时他在国内已经很有名气。我去拜访他,想听听他对于我选择混凝土断裂力学作为研究方向的意见。”当时的徐世此前也未曾有与朱伯芳谋面的机会。但朱伯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世。“他对我说,60年代就想从事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但是组织不同意,安排我去三门峡大坝研究大坝温控。现在有机会了,就要好好做。这个领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你辛勤耕耘,一定能收获很多的果实。”

研究方向确定下来了,但随后又碰到更为棘手的问题――缺乏试验和测试设备。“我当时所有的研究经费总共不过500元,但要做断裂力学试验,必须测试裂缝口张开位移,所需要的夹式引伸仪一支就要800元。”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结果,从没做过实验仪器的徐世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支夹式引伸仪。

经过一番打听,徐世找到大连工学院机械系卫国强副教授寻求帮助。卫老师告诉他,加工夹式引伸仪需要16硅2锰弹簧钢,但这种弹簧钢在市场上买不到。这让徐世傻了眼。“市场上买不到,我就一家一家地到企业去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1周的寻找。徐世娘终于在一家军工厂找到这种弹簧钢。“但他们不卖给我。因为我想买1公斤,他们说要买就得买一捆,一捆是32公斤。”徐世一咬牙,就把这32公斤的弹簧钢搬回了实验室。随后,徐世又找到学校基建处,希望买些实验用的木材水泥、砂与石子。“我告诉他们我手上仅剩的一点经费,看能买多少?基建处的老师说,你这点钱买一样材料都不够。算了,我们送给你得了,也算为你的研究工作做些奉献。”

“走进科研殿堂的第一步,我是在大家的无私帮助下完成的。”徐世感激地说,自己当时只有满腔热情和一股子韧劲,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热诚帮助和周围同事的鼎力支持给了他无穷的力量。“经历的这些小挫折,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会以平常心对待科研中碰到的困难,努力去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

1981年的冬天,徐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当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学术会议上,他的研究论文被《水利学报》和《冶金建筑》(现为《工业建筑》)两个期刊选中。这是他进入混凝土断裂力学这个领域以来发表的首篇学术论文。与他的论文同样受关注的,还有他的实验测试仪器。徐世娘回忆说:“国内很多同行买不到16硅2锰弹簧钢。后来他们找到我,我就陆续邮寄给他们,解了他们研究中的燃眉之急。”

自涉足混凝土断裂力学领域的研究以来,徐世就一直执著于国内研究混凝土断裂力学的研究。1985年,在河海大学举行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徐世就被与会的一些老教授称为这一领域“最年轻的元老”。“搞基础研究不仅难度大,周期长,而且要耐得住清贫。”徐世说,建筑行业本身来钱又快,一旦受到市场诱惑,很多人就直接下海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很少。“到我2004年从德国回国后发现,原先仅有的几个同行早已退休了,那时真的感到愈发寂寞。”

重视科学原创,服务国家建设

传统混凝土易开裂,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成为引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和开裂后裂缝宽度难以控制等缺陷。为克服混凝土这些不足,徐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围绕国家大项目潜心研究,努力攻关。

“建筑为什么会寿命短,是因为混凝土易开裂,开裂之后引起钢筋锈蚀,导致膨胀,又进一步引发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开裂,这样就对这个建筑结构产生严重的危害,从而致使结构失效,丧失使用功能。”徐世说,从事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减少裂缝危害的理论支撑。甚至是研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

1983年,徐世撰写基金申请书,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获准项目“混凝土断裂和损伤的机理”。在这个项目中,他采用激光散斑干涉法,发现了混凝土裂缝失稳断裂前存在着裂缝的稳定扩展阶段和断裂过程区,并提出了混凝土断裂概率模型和尺寸效应公式;1984年,徐世又负责承担了水利水电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工程实际的需要,徐世和他的课题组成员大胆地进行了国际上最大尺寸和最大规模的混凝土I型断裂韧度测定,在国际上最早将光弹性贴片法应用于测量混凝土断裂过程区,发现了当试件高度大于2米时,混凝土断裂韧性为常数,其断裂过程区长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混凝土大坝的裂缝安全评定。课题的成果已应用于我国东风拱坝裂缝的防治分析中;1986年,徐世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混凝土裂缝的评定技术”的全国招标会上中标。徐世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级配混凝土断裂实验研究。该研究为我国高混凝土坝的裂缝防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徐世远赴德国继续他的研究。当时,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的赫尔斯道夫教授,对徐世完成的国际上最大混凝土断裂试件的断裂力学实验研究成果很看重,帮他联系到了当时正值盛年的斯图加特大学奥托格拉夫研究所的莱茵哈特所长,建议他去德国之后在莱茵哈特教授那里开展合作研究。赫尔斯道夫教授还专门给德国洪堡基金会写了推荐信,帮助徐世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励基金。

在德国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徐世度过了他依然忙碌的国

外研究岁月。莱茵哈特教授为徐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自由而宽松的研究环境,配备了强有力的实验研究小组。“德国教授擅长把基础研究与工程相结合,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徐世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能解决的纯剪切断裂试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首次实现了各向异性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的纯II型断裂韧性和断裂能的测试。特别是利用这个难能可贵的可以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的机遇,他系统地完成了混凝土双K断裂模型和基于裂缝粘聚力的裂缝扩展阻力新KR曲线的理论架构和基础。

1998年开始,为发挥徐世的学术专长,大连理工大学支持他建立了国内课题组。徐世同时带领这个课题组开始了对“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断裂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这是基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展的课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他们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系统测试了混凝土的双K断裂模型的断裂参数,测试了不同混凝土等级的基于裂缝粘聚力的裂缝扩展阻力新KR曲线,建立了以能量释放率为参数的双G断裂模型及新的GR阻力曲线理论等。近年来,该研究成果已经在三峡大坝裂缝稳定性分析等国家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2005年6月,该成果还被作为制定我国水工混凝土断裂韧度测试规程的基本理论。

“从1998年开始,我的研究开始从‘混凝土的断裂韧性’转向‘韧性断裂的混凝土’。”徐世说,转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变传统的配制混凝土的方式,设计制造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实现节能环保。“传统的混凝土是脆性的,它的抗拉强度比较低,再怎么进行温控,也很难避免出现裂缝,所以必须要提高材料的韧性、增强材料自身抵抗开裂的能力。”

2000年,徐世带领其国内课题组率先开展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研究。2004初,徐世完全回国后,这一研究工作取得了加速进展,在国产胶凝材料基础上研制出极限拉伸应变高达3~6%和挠跨比高达12%的应变硬化UHTCC新材料。这项研究工作改善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本征缺陷,可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长期使用安全性下降和服役时间达不到设计寿命的问题。俄罗斯《大众机械》杂志2007年撰文将该材料列为未来能够使人类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无缺的十大新技术之一,与其并列的有相变随即闪存,汽车智能一体化、可印制太阳能电源技术、防伪护照、人体局域网、等离子电弧汽化技术、网络视频技术、聪明药丸等。

“现在桥梁桥面铺装用的混凝土为了防止开裂,铺得都很厚。如果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桥面铺装厚度可大为降低,桥梁自重得以减轻,相当于桥上的汽车载荷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的隧道衬砌一般都用60~80公分厚的混凝土浇筑,如果使用新材料,降低它的厚度,隧道的开挖量减少了,用的混凝土也减少了。特别是,我们国家基础设施的重大工程结构。比如大型桥梁、高混凝土坝、城市地铁和城市建筑使用寿命如果能达到100年甚至300年以上,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国家财富的积累和真正意义的节能环保―我们不用生产那么多水泥、不用去挖那么多山和毁坏那么多植被了,就可以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了”徐世说。

以创新带动学科发展

原大连工学院老院长钱令希先生来自浙江大学,他给徐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钱老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浙大人的‘求是’精神,真的让我打心眼里佩服。”徐世说,“求是”才是科学态度,才是科学家应该坚持的。“正是钱老先生力邀,叫我从德国回来的。能有机会到浙大工作,更应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并将这个理念贯穿到我的管理和科研中。”

在受聘担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前,徐世像做基础研究一样,对国际顶尖大学士木工程学科的设置和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发现,这些国际顶尖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土木与环境工程的相互影响,特别注重学科交叉、新材料和新材料结构的研究。徐世说,材料的创新是土木工程结构领域最带有革命性的根本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目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世界著名大学得到了广泛研究,其研究趋势已经从传统的被动地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性能,包括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断裂性能、耐久性能,可靠性等,转向主动地根据工程需求研究出具有集多种高性能性质于一身的高性能材料和结构。“有趣的是,这些研究高性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的学者,大多是我在混凝土断裂力学领域的研究同行。”徐世说,“我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根据研判和实地了解,徐世描绘了浙大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已有80余年厚实发展历史学科)的愿景――学科发展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集群:岩土工程、空间结构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学科和建筑学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交通工程学科。经过几年的努力,土木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前3名,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前5名、建筑学进入前8名,在大平台建设上迈出一个新台阶,承担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大项目,在土木水利工程学科几个主要领域出现若干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和影响的学术成果。

“要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营造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宽松的学术环境。”徐世说,根据他自己近30年不断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和领导创新团队的管理经验,他认为三个“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分布配置是比较科学的: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大平台、大团队建设,承担和完成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对提高学校学术声誉具有显著影响的大项目、大成果,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工程科学的研究,进行长期持续性的原创积累;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为社会服务的横向工程项目的工作。

第10篇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其他有关的文件精神。

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间接转引的。公文中所反映的情况主要指直接发生的、发现的、总结概括的事实情况,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遇到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过程、动向)、工作的进程(作法、经验)种种。它在公文里表现为具体事例、现象概括、数字统计等形式。这种直接发生的事实情况,是第一手材料。此外,公文的事实情况里也包括间接转引来的事例、概述、数字、经验、成果等。

无论哪一类材料,都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可靠。“情况确实”,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这在新旧两个《办法》中是一致的。为了做到材料可靠、情况确实,我们在材料准备上一般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占有、筛选、核实、加工。

(一)详尽占有材料

写好公文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事实、数字,这都是公文表达出来的“干货”,当然十分重要。“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清·刘大:《论文偶记》)写公文如巧匠有具有禾无材无料也做不成东西。以上是从形成与表达两方面说的。

所谓详尽地占有材料,一是要“尽”,就是尽可能广泛地占有材料,“贪多务得”、“竭泽而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二是要“详”,就是详细具体。一件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反影响效果;一件工作的动因、背景;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来龙去脉,都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占有,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

占有材料,就公文写作而言,有三条途径:

1.平时积累,就是积学储材。平素注意学习、观察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古人所谓“积学”,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袁守定:《占毕丛谈》;“占”,看;“毕”,简册),说的是一个道理。平时学习、观察积累丰富,知识面广,写作时其构思就容易触类旁通、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

2.受领任务后,查阅文件,搜集资料。这样得来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与撰写任务、与公文主旨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操作方法是首先学习相关的中央文件,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查阅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最后翻阅手册、年鉴等工具书及报刊、杂志上相关的情况报道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始终应注意查阅、收集围绕本单位工作的各项统计数字以及信息、简报、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做到:上下通达,全局了然于胸,命笔瞻前顾后。

3.构思之前,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况,也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组织召开座谈会、调查会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实际调查的情况与撰写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可以修正;出入较大,要尊重实际。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相抵触,也要尊重客观实际,采用恰当的方法,妥善协调。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

(二)严格筛选材料

调查、搜集、积累而来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写字台上,而是要不断地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爬梳剔抉,进行筛选。筛选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

1.材料的相关性

这是以写作要表现的主旨,即写作意图和逐步形成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同材料的。与公文主旨有关联的材料,取;无关的材料,舍。在已经选取的材料中进一步筛选: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十分有力、紧密相关的材料,要详,要具体、充分;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虽有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关系又比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有的论者提出“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或主张“重则详,轻则略;近则详,远则略;点则详,面测略”。这些来自实践经验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材料的取舍、详略,对于公文构思十分重要。不经过这一步,就很难搭起架子。

第11篇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其他有关的文件精神。

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间接转引的。公文中所反映的情况主要指直接发生的、发现的、总结概括的事实情况,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遇到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过程、动向)、工作的进程(作法、经验)种种。它在公文里表现为具体事例、现象概括、数字统计等形式。这种直接发生的事实情况,是第一手材料。此外,公文的事实情况里也包括间接转引来的事例、概述、数字、经验、成果等。

无论哪一类材料,都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可靠。“情况确实”,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这在新旧两个《办法》中是一致的。为了做到材料可靠、情况确实,我们在材料准备上一般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占有、筛选、核实、加工。

(一)详尽占有材料

写好公文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事实、数字,这都是公文表达出来的“干货”,当然十分重要。“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清·刘大:《论文偶记》)写公文如巧匠有具有禾无材无料也做不成东西。以上是从形成与表达两方面说的。

所谓详尽地占有材料,一是要“尽”,就是尽可能广泛地占有材料,“贪多务得”、“竭泽而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二是要“详”,就是详细具体。一件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反影响效果;一件工作的动因、背景;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来龙去脉,都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占有,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

占有材料,就公文写作而言,有三条途径:

1.平时积累,就是积学储材。平素注意学习、观察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古人所谓“积学”,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袁守定:《占毕丛谈》;“占”,看;“毕”,简册),说的是一个道理。平时学习、观察积累丰富,知识面广,写作时其构思就容易触类旁通、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

2.受领任务后,查阅文件,搜集资料。这样得来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与撰写任务、与公文主旨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操作方法是首先学习相关的中央文件,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查阅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最后翻阅手册、年鉴等工具书及报刊、杂志上相关的情况报道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始终应注意查阅、收集围绕本单位工作的各项统计数字以及信息、简报、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做到:上下通达,全局了然于胸,命笔瞻前顾后。

3.构思之前,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况,也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组织召开座谈会、调查会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实际调查的情况与撰写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可以修正;出入较大,要尊重实际。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相抵触,也要尊重客观实际,采用恰当的方法,妥善协调。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

(二)严格筛选材料

调查、搜集、积累而来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写字台上,而是要不断地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爬梳剔抉,进行筛选。筛选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

1.材料的相关性

这是以写作要表现的主旨,即写作意图和逐步形成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同材料的。与公文主旨有关联的材料,取;无关的材料,舍。在已经选取的材料中进一步筛选: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十分有力、紧密相关的材料,要详,要具体、充分;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虽有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关系又比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有的论者提出“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或主张“重则详,轻则略;近则详,远则略;点则详,面测略”。这些来自实践经验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材料的取舍、详略,对于公文构思十分重要。不经过这一步,就很难搭起架子。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填料要求;检测

路基是公路路面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程序,一般都是由石块或者土修筑而成的结构物,是整个公路质量的保障。

一、填石料的选择

1.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对填石料控制中粒径和级配的控制可以在石料开采的场地进行。其中,对于填石料粒径要求最大在层厚的2/3以下,并且不可以超过25cm。对于那些粒径过大或者是大于1/2~2/3层厚且级配不好的石块,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形成石块之间点线接触,造成填石料之间的缝隙过大,造成公路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因此,对于影响路面质量粒径较大的填石料应当将其集中起来,实施二次爆破或者是人工破碎等方式来进行加工。另外,对于已经进行填石的还可以用压路机对粒径较大的填石料进行碾压,要注意在碾压过程中,若是存在填石料级配不好、细料偏少的情况,可以选择进行细料的补充,然后在进行碾压。

2.填石料在进行铺施时应该采用渐进式摊铺法,填石料运送的汽车应该按照规定的路线前进,按照水平分层,先边后中、先高后低的方式进行卸料。在对路基进行碾压施工时,如果存在缺少某种粒径填石料情况时,可以选择用该级级配的填石料来代替,以免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在摊铺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填料粒径过大或者是级配较差等情况,可以选择在摊铺的每层表面的空隙内进行石屑、石渣以及中粗砂的填充,利用高压喷嘴向缝隙内喷水,反复几次,直到补充的材料完全进行缝隙中。

3.对于那些特殊情况产生的填石料(如隧道爆破等),在进行选择时应该注意其强度以及风化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易风化的岩石会在短期内会与空气、水等自然条件形成反应,影响自身的硬度、颜色等性状,因此不适合用作公路建设的填石料。另外,一些强度相对比较低、碾压易碎的岩石也不适合用作填石料。如果选择这种材料进行路基的填埋,会与自然条件发生反应而风化甚至是变成粉末,影响路面的性状,造成不均匀降沉,严重影响公路的稳定性以及使用性能。因此,在对路基填石料的选择需要进行CBR检验,只有符合要求的岩石才能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应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

二、路基施工管理

1.加强填石路基地基排水管理

填石路基存在空隙大等特点,水会从路面或者是边坡进入到路基中,很容易就会渗入地基中。另外,有的路基下方存在地下水,也会浸湿路基。这些进水的情况都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以及使用性。所以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路基下面存在地下水以及路面水,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采取引排、拦截等或者是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砂砾石、片石等透水性材料,形成透水层,对影响路基性状的水分及时进行疏散,防止其对路基带来不利影响。

2.加强路基承载力管理

在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承载力是一个施工重点,如果路基的承载不好就会影响整个路面的形状,甚至会造成公路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公路施工前应该对路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确保地基的荷载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各种路堤以及填石施工的要求。在路基出现大规模沉降时,路基的内部很容易就会出现剪应力,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路基存在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处理,否则严重的会诱发路基的塌陷和降沉,所以在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路基承载能力的管理,确保公路的质量。

3.加强路基边坡码砌管理

路基边坡码砌需选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强度比较大并且不易风化的石块,在对边坡进行码砌时要注意其表面码砌而成的台阶应该在20cm左右,石块之间细缝可以选择用细石渣将其填满,保证边坡表面的平整性,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后期公路绿化防护。

三、填石路基具体施工工艺

1.施工前准备

填石路基施工前准备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表土清理、填前碾压、测量放线和填料运输。

2.填石路基基底处理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求填石路基基底的强度要均匀,如果基底材料是岩石和细粒土混合,应该加强对细粒土的处理,降低两者之间承载力的差异。对于混合基底来说,可以选择将岩石炸平,并且在细粒土部位设置过滤层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如果是细粒土基底,可以选择在填石路基上设置2~3层过滤层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并且要求材料的总厚度在30~50cm范围之内。另外,土木材料的使用还可以增强地基的均匀性。

3.填石路基摊铺

路基摊铺的施工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是利用推土机来进行粗推,第二是人工配合机械设备精平,第三是在细缝内填入细石渣、细石屑等,以此来保证路面的平整性,第四是在路基地表设置2%的路拱,以便于路基表面的排水,第五是配置专业人员对平铺后的路基进行质检,检查路面的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保证在最佳松铺厚度50cm左右,对于局部出现的过厚或者是过薄的现象,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的减薄或者是填补,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层厚度。

4.填石路基碾压

填石路基碾压主要注意的方面有路基碾压厚度、速度、遍数以及填料的含水量等。路基的碾压厚度对路基的压实程度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在压实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层的密实程度与厚度成反比例关系,其中以表层5cm密实程度最好。碾压的速度主要决定碾压轮在单位面积内压实的时间,因此碾压速度比较低时,单位面积的碾压程度要比速度快时高很多哦,对材料的作用力也就越大。

5.路基质量检测

填石路基的压实检测一般分为水袋检测法和表观质量检测法两种。水袋检测法标准是每200m抽检6点、少于200m最低抽检2点的检测频率表,要求路堤合格率要在75%以上,路床合格率在90%以上;表观质量检测法的标准是,在进行碾压过程后,路堤表面没有明显的孔隙,大粒径填石之间没有缝隙十分紧密,利用铁锹等工具无法对路基进行开挖。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填石路基施工对公路的整体建设以及后期使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填石路基技术的研究与掌握,对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喻永华;侯烈高速公路填石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北方交通2009(6).

第13篇

关键字 旧厂房 功能再生 生态策略 建筑改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gold factory i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divide space function of the old factory building, explor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ecological renovation aim at building facade, interior space and roofing, to prolong the life of old factory building from improving the building space comfort, energy saving and waste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and make a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ts intrinsic value.

key words The old factory building Functional regeneration Ecological strategy

Building renovation

建筑的建造和运行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每栋建筑从建造、竣工、运行到最后的拆毁阶段都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而当旧建筑被人们在情感上所遗忘和抛弃时,只有对它们进行重新梳理、挖掘、整合,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高效、节能、环保 ,才能使它们重新焕发出内在的活力与激情。如果能将生态技术策略有效地和改造策略相结合,一方面避免了建筑拆毁需要的能量,另一方面,生态策略将会减少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消耗。基于生态理念下对旧建筑进行空间功能再生的最终目的是在赋予其新功能的同时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并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与健康指标,使旧建筑重获新生[1]。

1 从旧厂房到校园文化创意展览馆

西南林业大学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金工厂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学校迁至新校址建设的第一批建筑,现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本研究试将其改造为大学生文化创意展览馆,主要考虑到目前工厂仅用来存放小型机械设备,利用效率低。而校园里经常有各种规模不同的画展,模型展,手工艺品展,创意作品展等,一般都在学校标本馆门前空地举行,但室外空间风雨无常经常给展览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校园内急需一个文化创意展览馆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文化精神交流。然而厂房通透开敞的大空间、自然的结构构件、不加掩饰的构造细部都能够与文化创意展览馆明亮、流动、自由的建筑特点相适应。

2 从空间的开放到功能的开放

原厂房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内部墙体间隔着柱子、梁等结构构件,映衬着梁与柱的搭接方式,整个空间表现出大跨度、大空间、大面积和大体量的特点(见图1及图2)。正是这近乎15米高的开敞空间引导着设计以开放的方式布置展览馆的功能。在垂直方向上,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需要加层以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加层方案在利于结构加固的前提下完成[2]。在水平方向上结合厂房的建筑结构积极营造自由流动且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用流线型的展墙和展板打破横平竖直的空间格局,努力使空间环境有起伏、有节奏、有隐现、有收放还有明确的导向。一层中庭下沉空间结合室内绿化来组织展览,加强交流空间的质量,同时也实现了“绿色”的生态理念(见图3)。二层抬高的多功能展示厅由可移动的展板来组织展览,当有临时的展览活动或举行毕业设计展时,可通过移动展板和增加展示柜的方式来改变展厅格局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多余的展板可放置在三楼的储藏间(见图4)。三层则进行学生个人收藏的展示与出售,参观者在欣赏时也可动手参与制作,提高趣味性学习的效能(见图5)。

图2 原厂房平面图(作者自绘)

图3 厂房改造一层平面图(作者自绘)

图4 厂房改造二层平面图(作者自绘)

图5 厂房改造三层平面图(作者自绘)

3 采用适宜的生态策略

厂房的改造理念首先基于生态。然而,保留和节约并不意味着生态的全部,从以人为本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造后的生态策略同样应予关注。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挖掘适宜的生态策略十分重要。本方案生态性能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建筑节材、节能水平和建筑内部环境舒适度的提高上,改造从建筑外立面﹑室内空间和屋面等使用了多种生态策略,并力争与旧厂房的改造内容结合起来,尤其注重使用低技术前提下的适宜策略[3]。

3.1外立面表皮的生态改造策略

从材质特点来看,原厂房使用的主要材质为混凝土、红砖,外窗面积比较大,立面风格稍显简单呆板(见图6)。由于考虑到展览馆需要丰富活跃的氛围,本方案采用引入新材料进行墙体局部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首先,在原有墙面的基础上,通过局部覆盖木栅格来打破较为呆板的原始立面风格,对于大多数外窗则采用了隐藏和抠显的手法进行完整保留。其次,将入口处的少许墙面拆除换上玻璃幕墙。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木材属于可再生资源,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好,改造后形成的类似双层的表皮系统有助于建筑的保温隔热;而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木材及玻璃的使用为原厂房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它们与传统的混凝土实材形成实与虚、质朴与华丽、粗壮与精细等多种对比关系[4](见图7)。

图6 原厂房建筑立面(作者拍摄)

图7 厂房建筑立面改造图(作者自绘)

3.2室内空间的生态改造策略

室内空间的生态改造策略主要是引入了中庭系统。研究表明,中庭的大面积玻璃维护结构在透射阳光的同时,阻挡了来自室内的长波辐射,有效防止了室内热量的外溢,形成温室效应,有利于提高冬季建筑室内温度;而中庭内外部空间空气压力差引起室内外空气流动,中庭较高的垂直高度加快了气流速度。形成烟囱效应,所产生的良好自然通风,在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的同时,加快了室内多余热量的对外排放,降低了夏季室内温湿度[5]。中庭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室内的温湿度,还改善了建筑内部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它不仅是建筑的联系功能模块的核心空间也是建筑的视觉中心(见图8)。此外,设计在一层下沉中庭空间内栽种植物,以室内绿化的方式组织展览,种植植物不仅能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还能通过植物叶片的遮阳作用减少太阳辐射热地吸收,改善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实现节能。

图8厂房空间改造剖面图(作者自绘)

3.3 屋面的生态改造策略

原厂房的屋面是钢桁架,上面承载着石棉瓦顶面,无任何采光及通风措施,因而不能满足展厅的采光和通风要求(见图9)。设计将原屋面改造为采光屋面来提供自然采光以减少照明开支,用玻璃透光材料取代部分原屋面材料并架高形成屋面采光带,在侧面设置通风气窗[6]。但顶部采光很容易产生眩光,所以室内空间局部使用遮光卷帘布作为反光板,不仅简单经济而且外形美观。此外,室内墙壁和天花板选择利于漫反射的浅色材质,为了自然光在室内的漫射效果,内墙用白色涂料重新粉刷。屋顶的改造增加了室内庭院绿化的可行性,淡化了“冰冷”的旧厂房气氛,形成了充满人性化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展览建筑形象。同时,屋面改造结合双侧窗以及中庭系统,很好的改善了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空间舒适度(见图10及图11)。

图9 原厂房屋面(作者拍摄)

图11 厂房自然采光示意图(作者自绘)

4 将从前的记忆注入现在的功能

4.1 旧建筑的保留状况

改造中旧建筑保留程度较高,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是重点。原厂房的结构构架传达出特别的空间气氛,被完整保留;对于外墙则采用更换材料进行墙体局部更新的方式基本保留,内墙面被重新粉刷;而建筑内部主要按照改造后的功能需要进行了加层及空间的划分;屋面改造则是在原基础上利用透光玻璃设置了采光带并增设了通风气窗。整个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开敞通透的空间特点。

4.2 废旧材料的再利用

在旧建筑改造中,最合理的节材手段就是充分地利用原有材料,发挥其再利用的潜力,通过“再利用”、“重复使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7]。因为旧建筑中留有不少带着历史记忆的旧材料,本次设计尽量将它们运用到新空间场所的营造中。改造将厂房原有隔墙保留作为行为艺术展厅的墙体;将拆除下来的废旧门窗作为室内栏杆及中庭的玻璃维护结构;原厂房的吊车梁被保留下来用作室外的造景元素;室内可移动的钢楼梯及梯状钢架构件也被保留作为室内绿化支架及墙面装饰;除此之外,可利用的还有废旧的小型机器设备﹑废弃钢管及废旧轮胎,设计将它们分别作为室外造景元素及室内装饰用品,它们变成了营造建筑内外环境的重要景观因素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去延续场所精神(见图12)。设计尽力去挖掘原有废弃材料的内在价值,对它们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实现了生态节能的初衷,也保留了原厂房的特色和气息,可谓是一举两得。

图12 废旧材料再利用意向图(作者自绘)

5 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理念下对西南林业大学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金工厂进行了功能再生设计,设计结合了原厂房自身的建筑特点、使用特点及空间特质得出改造与再生的基本生态策略。在改造设计中结合了宏观及微观的改造策略,外立面表皮、室内空间以及屋面的更新是结合旧厂房特点进行生态改造的具体措施。其次,改造设计根据改造条件选择适宜的策略和更新方式,使各系统间相互配合,尽可能降低系统内的互相干扰[8]。总之,基于生态节能技术的系统改造方式减少了建筑运行过程所需的能源消耗,增加了室内环境舒适度并提高了废旧材料的利用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刘光弧,鲁光编著.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和再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鹏举,薛剑,范桂芳.空间引导功能—内蒙古工业大学旧厂房改造创作札记[J].建筑学报,2010(4):83-84.

[3] 王海松,臧子悦.适应性生态技术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10(9):41-44.

[4] 黄荣荣,夏海山.生态语境下旧建筑改造的美学价值[J].华中建筑,2009(8):200-203.

[5] 杨姗 硕士论文.基于生态技术的旧厂房办公类改造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73-76.

[6] 廖美萍.天然采光及通风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J].包钢科技,2012(4):73-74.

第14篇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市场经济,效益为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全力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否做好工程成本的管理,便成为企业效益好坏与否的决定因素。特别在建筑工程微利和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要想赢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否则难以生存。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统一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下, 以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为手段,以加强材料、人员、机械管理为重点,适时进行成本管理,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费用、提高效益之目的。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成本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一、影响房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因素

1、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如施工材料价格上涨、相关税率上调等。

2、资金是项目施工管理系统的关键部分,工程施工既是一种生产活动,又是一种经济活动。工程施工要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3、项目的项目经理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和较强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并能充分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如质量问题返工、任务小组冲突造成窝工等都是实施管理时容易影响成本的因素。

4、设计是施工得以进行的前提,设计的深度除了应达到规范的要求,还应达到工程实际施工的要求。具体的影响因素如设计要求难以达到,设计错误等。

5、技术系统是影响施工成本管理的核心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如任务衔接出现问题、难以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缺少必要的施工设备等因素都会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

6、其他因素。如第三方原因,突发特大暴雨,意外事故等。

二、房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方法建议

1、施工机械费约占施工总成本的15%左右,应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一是确定机械手的岗位职责, 每天记录所内机械及外租机械使用情况。机械手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维修、 保养机械,也应该确实的溶入到工地中,了解工程进度。二是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窝工与浪费。每天晚上工长和技术人员必须安排好该工区第二天机械设备详细使用计划,交由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协同项目经理、总工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作统筹协调安排。并在当天晚上通知机械手:“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干什么,由谁来安排”。在施工过程中,某一工序接近完工时工长或技术人员必须及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安排另一工作并做好当班签字与记录以备核查。

2、把住材料采购关。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总工、工程部长、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实验部门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各种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可以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钢材、木材、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3、落实责任,实行材料包干使用。在现场根据施工工段或工区划分成立包干小组,由工长、 技术人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包干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另外要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一方面什么部位用多少料,用什么样的料,有多少节余的潜力,他们最清楚。另一方面成本控制离不开施工技术,技术必须与成本、经济效益相结合否则它就没有生命力。

4、以工程量取料,不能突破限额。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 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 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 要重点控制。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部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技术员(此种至少有两个人签认)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 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5、搞好配合,节约用料。如钢筋制作:由技术人员以单线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钢筋下料单”并注明用什么型号的钢筋。然后协同钢筋班长及有关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料制作。 最后钢筋班长和技术人员要对对边角料进行记录并交由有关人员整理归放,做好标记。另外在钢筋制作过程中,钢筋班长必须清楚不同型号的钢筋每一个焊缝需要多少焊条,要用多少领取多少,每个部位用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作为以后评估奖罚的依据。再如浇筑混凝土:在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做好交底交由拌合站。在浇筑过程中,拌合站工作人员确保混凝土不外流,后台施工人员要保证混凝土不流失。最后施工人员要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还剩多高,由技术人员算出具体还要多少方,以尽快通知拌合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对边角料及时回收。二是对特殊材料实行以旧换新(安全帽、手套等等)。三是对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正常报废由项目部承担,否则由使用人自行承担。四是对“假退料”认真处理。所谓“假退料”是月末施工项目对已领未用而下月仍继续要用的材料不退库,但同时编制本月的退料单和下月的领料单。这样可以减少退、领料的搬运,便于正式反映当月实际耗料的常用方法。尤其对项目施工中只完成制作尚未安装的材料耗用,通过办理“假退料”手续,适当折扣部分材料成本,达到收支相对平衡。

7、科学计划,“量体裁衣”。在施工开始前,技术、计划人员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算人工费。在开工前与用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用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8、责任到人,工序承包。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用工负责人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工长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也可在施工开始前与用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这样也可以达到避免生产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

9、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每天晚上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用工计划,第二天早晨由工长派工,使用工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工人数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工人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第15篇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其他有关的文件精神。

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间接转引的。公文中所反映的情况主要指直接发生的、发现的、总结概括的事实情况,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遇到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过程、动向)、工作的进程(作法、经验)种种。它在公文里表现为具体事例、现象概括、数字统计等形式。这种直接发生的事实情况,是第一手材料。此外,公文的事实情况里也包括间接转引来的事例、概述、数字、经验、成果等。

无论哪一类材料,都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可靠。“情况确实”,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这在新旧两个《办法》中是一致的。为了做到材料可靠、情况确实,我们在材料准备上一般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占有、筛选、核实、加工。

(一)详尽占有材料

写好公文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事实、数字,这都是公文表达出来的“干货”,当然十分重要。“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清·刘大:《论文偶记》)写公文如巧匠有具有禾无材无料也做不成东西。以上是从形成与表达两方面说的。

所谓详尽地占有材料,一是要“尽”,就是尽可能广泛地占有材料,“贪多务得”、“竭泽而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二是要“详”,就是详细具体。一件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反影响效果;一件工作的动因、背景;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来龙去脉,都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占有,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

占有材料,就公文写作而言,有三条途径:

1.平时积累,就是积学储材。平素注意学习、观察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古人所谓“积学”,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袁守定:《占毕丛谈》;“占”,看;“毕”,简册),说的是一个道理。平时学习、观察积累丰富,知识面广,写作时其构思就容易触类旁通、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

2.受领任务后,查阅文件,搜集资料。这样得来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与撰写任务、与公文主旨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操作方法是首先学习相关的中央文件,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查阅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最后翻阅手册、年鉴等工具书及报刊、杂志上相关的情况报道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始终应注意查阅、收集围绕本单位工作的各项统计数字以及信息、简报、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做到:上下通达,全局了然于胸,命笔瞻前顾后。

3.构思之前,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况,也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组织召开座谈会、调查会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实际调查的情况与撰写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可以修正;出入较大,要尊重实际。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相抵触,也要尊重客观实际,采用恰当的方法,妥善协调。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

(二)严格筛选材料

调查、搜集、积累而来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写字台上,而是要不断地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爬梳剔抉,进行筛选。筛选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

1.材料的相关性

这是以写作要表现的主旨,即写作意图和逐步形成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同材料的。与公文主旨有关联的材料,取;无关的材料,舍。在已经选取的材料中进一步筛选: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十分有力、紧密相关的材料,要详,要具体、充分;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虽有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关系又比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有的论者提出“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或主张“重则详,轻则略;近则详,远则略;点则详,面测略”。这些来自实践经验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材料的取舍、详略,对于公文构思十分重要。不经过这一步,就很难搭起架子。

2.材料的典型性

这是要求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典型一词,在不同领域里有不同的含义,在公文写作中就是指代表性强。一份材料,它在自身所属的某一类事物中,最能体现该类事物的总体本质特征,并且预示着该类事物总体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份材料就是典型性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只有筛选出典型性的材料,使用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使公文的观点鲜明,主旨突出,增强内在的说服力。所以,筛选典型性强的材料对于构思公文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公文的文稿在下笔之初就标定出质量的较高起点。所谓“七分材料三分写”,指的就是材料的质量对于整篇公文质量的重要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