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的变化瞬息万变,唯有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变中取胜才能取得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的好坏是企业能否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关键因素,假如说企业施工质量差,进度慢,势必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难以再次获得市场。一般意义下的工程项目是指水运施工企业和业主签订的项目合同,而在市场经济下,项目要拓展到市场,即当前广义所说的市场上竞争得到的项目,在市场大环境下执行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提升竞争力,周而复始参与新的市场。因此,要在深度上做好项目管理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2一定要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企业要有强大的企业文化,要有发展战略眼光,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要求,在变化中生产与发展。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就不能适应市场要求,就会在市场变化发展中呗淘汰出局。因此,实施管理创新,就要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构建和战略地位的定位,要发挥企业的综合效应。在水运工程项目的管理创新过程中,以人才为关键,以市场为战略目标,不断了解市场,捕捉市场变化信息,以不断实现创新要求。
3水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方案
3.1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的关键是加大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保证经费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树立创新观念,对企业的科学管理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以立足于市场需求,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当做摆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当做一项重要、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充分认识其紧迫性和艰巨性,将创新工作抓在实处。
3.2创新组织机构
要适度延伸水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体和空间,因为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有项目经理、项目部,项目部不是企业本身,而只是企业的代表,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混淆项目部与企业的明确责任。企业与项目经理之间有责任约束,但不能对其进行制约;项目部只是以局部利益为重,是企业发展的隐患之一。应从招投标、签订合同、项目实施、市场评价全过程及综合效益的取得为出发点,创新组织机构,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3.3创新体制
完成组织机构的创新后,要对组织机构的体制实施创新。项目的合同履约期是项目的一个生命周期,此时的项目部已经变味企业的分公司,不能看做是企业派出的机构,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体制就要,建立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构建科学的法人管理结构。
3.4创新机制
组织机构和体制创建完成后,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创新方案,但还要对机制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创新方案具备强大活力。创新的机制要以企业实力的增强为目标,不断提高营业利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其建立健全规避风险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保证决策程序科学、民主,降低市场风险。
3.5创新技术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特征以及原则等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下文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之中的合同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改革。
1.1提升监督管理效应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维修需要技术含量较高技术的支持。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要逐渐将工程设备的提升重点放在改进工程设备的技术水平上面,并运用最科学的检测技术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测维修,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具备良好的技术条件,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实施效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工程施工情况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等,对已制定制度进行相应修改与完善,以确保符合工程实际管理情况。同时以管理制度为规范在施工工程中时刻加强运行管理。为了更好的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预期的投资以及建设目标并且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投资的基本效应,应当加监督效应管理,这一点相当关键,只有全面的实现了对监督机制的合理控制才能够很好的避免工作中出现突破工作限额的情况,并且更好的实现设计以及施工等项目的完善,为更好的实现物力以及人力财力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保证企业的最佳效益,并且为企业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造价管理以及控制,加强全过程的监督,以更加健全的思想和更加成熟的理念不断的实现相关项目的创新与改革。
1.2加强技术的组织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分级管理,即建立场站、班组、车间技术管理系统。施工技术组织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要在工程施工期间经常开展技术交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针对施工问题展开分析,并建立全面技术组织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施行全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之中的管理思想和政策相当明确,并且在当前的发展环境趋势影响之下,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也将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全面的完善,相关水利工程维护的经费渠道将全面的拓展,这一点对于保证施工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加强进度和评价管理
施工合同中已明确了项目的开工和竣工日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标准,而整体施工目标是根据施工项目各分部分项目工程的进度来制定的,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施工进度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原材料、工程造价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效率施工。从而与预计的进度计划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调整,保证在工期时间内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
2结束语
整个建设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质量施工控制,在参与工程施工的各方都与施工质量控制负有一定相应的责任,其中施工单位要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为此,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有五个主要方面,即“材料、人、技术、机械、环境”,施工阶段控制质量也就是要对这五个质量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1.1人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又取决于工序质量,而工作质量决定于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参与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心里行为、文化修养、身体条件、职业道德等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人是可控制的对象,要杜绝产生失误,就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因素。第一,要有符合条件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是覆盖面宽以及专业交叉渗透,施工管理人员不只是要有相当深度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的知识与经验,以及更要具有丰富的工程时间经验及遭到突发实践的紧急经验。而施工企业也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更加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因人、因环境、因目标、因事的不同而采用的相应组织管理的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可能保持协调,要做到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管理工作。第二,工程建设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要不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管理人员、直接施工人员都要具备资格证。要不定期的进行培训,要有过硬合格的现场技术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而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文化修养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如何。
1.2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个优质的工程必须要采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合格与否的材料,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为此,必须要加强材料的采购,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也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各类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所有采购的施工材料入库前,均应根据严格规范的报检制度进行抽样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1.3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工程实施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施工的机械设备,选择合适的并准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施工质量保证的主要措施。它的主要质量控制是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与操作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
1.3.1机械设备的选型选择机械设备的要求,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的原则。选配的施工机械应具备工程的适用性,同时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及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1.3.2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主要是性能参数,它的参数指标确定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1.3.3使用操作要求应执行“人机固定”的原则,要做到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机械设备技术的规定,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例行工作,以便机械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杜绝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3.4施工方法或工艺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法指的是施工技术方案、工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等。从一定程度来讲,技术工艺水平的高或低,都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采取先进合理的技术、工艺,根据规范的工法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定会对组成质量因素的产品精度、平整度、密封性、清洁度等物理、化学特征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1.3.5质量控制环境因素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措施,各种能源介质的供应,通风、安全措施、照明,施工场地空间条件、通道、交通运输、道路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否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进行顺利,施工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及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周边建筑、地下障碍物和其它不可抗力等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进度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作为三大控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进度失控,定会导致人力、物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拖延工期后再赶进度,将会增加建设的直接费用,工程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在关键时刻(如截流、下闸蓄水等)耽误工期,赶不上有利的施工机会,就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延误工期就会直接导致经济的损失,盲目地、不协调地追赶工程进度,同样也是片面的,同时也会对非生产性支出产生大量的增加。工程建设各部位的施工进度步调要统一协调,与资金投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以及移民征地等方面要做到协调一致,同时要适应自然规律,如现场气候、水文、气象等,这样才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果。为此,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包括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地管理性文件(如现场指令)等。施工企业在确定可行的进度计划应在投标阶段就要拟定,在施工期间必须要严格依照合同及计划进度进行施工,根据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整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多个施工阶段,控制好每个施工阶段,以确保总工期能按期或者提前完成;按分包单位的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是工序的管理,通过了解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方可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计划进度。
3、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阶段当中,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如近一时期以来,有部分工地因施工人员的一个烟头而引起大火,从而导致影响工程质量;还有因为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事件等。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的大事。
3.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监督体系,完善安全监督网络的建立,管理机构要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逐层制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2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程建设中重要一项,应贯穿整个生产全过程,包括水利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因施工人员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因此要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3安全检查
为了消除不安全的因素,施工企业可通过工程特点来选择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等方式,来保障安全生产。如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4、施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
详细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市政工程项目的一些特点是保障其管理有效性和准确性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对于当前我国的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当前的很多市政工程项目而言,因为其特殊性导致其施工现场的环境一般来说都比较复杂,有的市政工程项目需要在极为繁华的城市中心进行建设,有的市政工程项目则需要在一些较为危险的河流上方进行施工建设,这种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不断增加,给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2)很多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还涉及到了大量的高空作业,比如一般的桥梁工程项目以及城市中心的一些立交桥或者是高架桥等都会涉及到大量的高空施工作业,这种高空施工作业也必然会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并且还会给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麻烦,进而对于相应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因为市政工程项目是一个统称,其涉及到的具体施工项目是比较复杂的,对于这些极为复杂的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其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进而也就对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规模较大也是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具备的一个典型特点,尤其是对于一些市政道路或者是市政桥梁工程项目来说,其施工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而这种较大的施工规模必然会造成管理的任务量增加,并且随着这种规模的扩大化,其涉及到的承包方也就比较多,这种工程分包问题也给具体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5)市政工程项目还具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工期的要求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尤其是对于很多城市中心的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其一般都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进而不仅仅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会给具体的施工管理造成较大的麻烦和困扰,必须提升相应的管理水平才能够适应这种难度较大的管理需求。
2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来说,要想切实提升其管理的水平和效果,还应该重点针对其项目管理的要点进行准确地把握,只有明确了管理的要点,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对应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当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把握好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然是管理的一个要点,这也是市政工程项目的一个本质要求,只有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具备了较强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障其具备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较大程度上促使其为后期的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这也是避免市政工程项目后期使用中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来说,其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是比较多的,任何一个和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密切关联的影响因素都是其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比如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各类施工材料而言,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其最终的施工质量,而这也正好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所在,此外,针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或者是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是其管理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目标所在,因为这些对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要加强相对应的管理和控制。
2)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必然也应该作为一个要点来把握,并且这种成本的管理还是所有建设单位都极为关心的一个话题,这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获利状况,理应得到全面有效的关注和管理,对于这种成本的管理来说,其最为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成本流程进行详细全面的控制,比如第一步应该做好相应的成本预算工作,这是保障其成本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对于市政工程项目而言更是如此,预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成本控制效果;第二步应该针对其具体的成本支出履行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监控,保障其成本支出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无端支出影响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第三步则应该针对最终的市政工程项目做好相应的结算审查工作,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其索赔过程进行全面关注,力求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
3)加强相应的安全管理也是市政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一个根本要求,因为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其涉及到的危险施工操作是比较多的,比如高空作业有着较高的危险性,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并且很多市政工程项目的外界环境还比较恶劣,也很容易造成一些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对于这种安全管理来说,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应该切实加强对于安全施工的宣传,保障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进而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4)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来说,还应该重点加强对于进度的控制和管理,上文中提到市政工程项目对于工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很多工程项目都要求必须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因此,加强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这种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施工,避免出现工期延误问题。
3结语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主要存在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组织、控制、协调、创新、领导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和越来越多国际化的工程项目在我国进行,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作出相应的改变,摒弃以前相对传统的的管理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追随时代的步伐,在工程建设中占得先机。经济模式的多样化也带动工程管理项目向着多样化的发展,在当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主要存在着7中管理模式,分别是DBB工程管理模式、DBM工程管理模式、BOT工程管理模式、PMC工程管理、Partnering工程管理、EPC工程管理以及CM工程管理模式。在下文将会逐一介绍这些工程管理项目[1]。
(一)DBB工程管理模式
Design-Bid-Build即设计-招标-建造工程管理模式,简称DBB。这一种工程管理模式,在市场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DBB也是种个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这一种工程管理模式最大的特性就是在工程实施时,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步骤来进行,倘若上一个步骤没有完成,那么下一个步骤就无法进行。
(二)DBM工程管理模式
Design-BuildMethod即设计-建造工程管理模式,简称DB。与上文DBB工程管理模式的不同的是它没有招标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明确的规定后,业主可以选择唯一的一个承包商对工程项目负责,包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并不需要进行招标。在建设中承包商必须要对工程建设设计成本负责,但承包商也可以通过竞争招标将一部分分包出去。
(三)BOT工程管理模式
Build-Operate-Transfe即建造-营运-移交工程管理模式,简称BOT。其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是工程一种融资与建造并存管理模式,主要是将政府的基础建设项目授权于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对工程的建设和资金的筹集负责[2]。
(四)PMC工程管理模式
ProjectMangementContranctor即项目承包,简称PMC。项目承包工程管理模式在当下的工程建设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指在业主在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时聘请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建设全程的负责,包括组织工程建设或阶段性的管理负责,如项目的设计和采购等阶段性工作。
(五)Partnering工程管理模式
Partnering即合伙人,其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相互信任、资源共享是合伙人运行的前提条件,从而实现共薛伟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赢的一种管理模式。也就是在双方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下,达成短期和长期的协议,从而对工程项目负责并参与到其中来。
(六)EPC工程管理模式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truction即设计-采购-建设,简称EPC。在我国也称为“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其要求是对整一个建设工程的内容和策划的具体工作全程负责。在实行建设中业主只是业主只是对建设的基本要求进行讲解,并没有提出基本的要求,工程承包者就要对起进行全面的负责并有效的组织进行。
(七)CM工程管理模式
Construction-Mananement即建设-管理,简称CM。主要是发源于美国的一种工程管理模式,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称之为发包式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快速路径法来进行施工,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招标-建设的传统模式。这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还可以缩小施工的时间[3]。
二、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随着经济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工程管理项目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迈向国际化[4]。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的工程管理项目模式正在不断的改变,并朝着多元化、成本低、管理模式先进的方向发展,以致力于我国的建设项目的发展,以此为我国的经济工程建设作出有效的贡献[5]。虽然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相对的落后,但是在经过不断改进以及创新,已经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一定的成绩,也为我国的工程管理模式迈进了一大步。
结束语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其市场经济呈现出资源不断优化组合、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就石化工程项目而言,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尽量的减少在项目管理链及其环节中的投入,不断集中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全面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让整个的项目的管理表现出责任与权力、过程与结果、风险与效益的统一,尽量以最低的成本预算、高品质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自从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这促进我国的石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又一次飞跃,而在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中,其应用项目管理技能和方法全面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以此积极培养我国石化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理念,从而促使我国的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国际化变成必然趋势。
近几年,我国的石化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体制正在进行全新的改革,其主要是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积极拓展国内、国际承包市场,以此来提升我国石化工程项目中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培育并发展出一批在国际是那个具有竞争实力的石化工程项目企业,更重要的在企业的管理体制及管理理念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二、石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因素
我国的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以以施工项目为对象,建立以项目责任制为中心,坚持以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相统一为手段,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全面的对项目中的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计划、指导、控制、组织,实现工程项目资源优化配置,以此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石化工程项目的管理一般包含两方面: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指的是由于工程管理不严导致工程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以此造成工程项目出现缺陷或豆腐渣工程的产生;而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主要是指在工程进程上控制不严以至于工程项目不能按时完成,最终导致大尾巴工程的出现,更重要的也是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切实做好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相统一,以才保证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
(一)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管理,其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整个工程的进度目标,统一做好工程的进度计划,以此来进行进度控制,其在与工程的质量、安全目标等协调的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
因此,在整个的石化工程项目中,要随时掌控工程的计划实施的具体进度,并要随时把实际的情况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要采用积极措施,促使整个项目的进度按照预定的技术目标实施,最终来保证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制,绘制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体制图以及施工流程图。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工程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有理有据,以利于工程项目实施进度控制。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项目进行控制。定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度及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制定出月进度任务及施工进度计划,要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个班组,在整个的工程项目中随时做好记录、检查,并技术处理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问题。
3、按照整个项目的施工阶段,以此确定工期进度控制目标。在整个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划中,根据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阶段,以此来确定不同的进度控制目标。制定具体的施工细则。
4、先期预防并排除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在整个的工程项目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不仅仅是施工单位,还有如:工程相关单位的协调不到位、不及时等等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另外还有如工程资金的供应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如遭遇地质、气候、水文及施工周围环境等的变化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
(二)工程项目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贯穿于整个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1、工程项目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例如:项目工程施工的原料采购;严格控制好原料的比例;随时要深入施工现场及工程完成以后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在项目工程的工程过程中及时处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在项目工程结束之后也要对工程的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项目要求的必须予以修改和更换。
2、工程项目施工的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3、在项目工程施工前严格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精心设计,要全面考虑各个方向的问题,严格按照方案做到精准施工。同时选择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这样不仅效率高,同时还可以提升技术标准要求,以此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失误,以此来保证相应的技术方案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4、充分考虑项目工程的环境因素。在项目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周围的客观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项目工程的质量与预期的一样。另外还要考虑到人员因素,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并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能够明显的提高工程效率。
三、石化工程项目中质量与进度控制的统一
石化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石油化工装置,其装的是高温高压的易燃有毒物质,其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其是装置满负荷、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如有质量问题,那将带来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石化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始终贯穿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管理的各个阶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工程的进度,只有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进步控制相统一,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目前,国内的石化工程项目的评估与报批及可行性评估等前期工作较长。因此,由于前期时间耽误,以至所带来的问题就成为后期项目施工的控制关键,所以整个项目的施工必须要把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控制进行有效的结合,严格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项目实施计划,以此来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虽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课题,但对于目前日趋白热化竞争的建筑市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则是必须摆在十分重要位置的大问题。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那种朴素的、一般号召式的成本管理模式上,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会由于实际成本的居高不下,在经济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甚至可能会由于经济问题的困扰而造成项目施工的无法运转,而施工项目运转成效又直接涉及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生存。所以,我们现在迫切地需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和解决有关成本控制的一系列问题。
二、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确定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途径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合同工程质量、合同工期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结合中标价,根据项目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情况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科学预测,通过预测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制定出费用限额控制方案,依据投入和产出费用额,做到量效挂钩。
2、围绕成本目标,确立成本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保证项目成本实现。搞好成本控制就必须把握好五项原则,即:节约原则、项目全员控制原则、项目过程成本控制原则、项目目标控制原则、项目动态控制原则。
3、查找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为了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必须采取以下办法和措施进行控制: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控制工程成本;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控制返工率控制工程成本;加强合同管理力度,控制工程成本。
4、制定落实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签定《项目成本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强化全员经济意识,落实完善各项定额,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最大限度确保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运作。
三、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目前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上,虽然做了努力和很多工作,但大都是部分成本管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诸多成本、费用支出的不合理性,还有很多缺陷和漏洞,其具体表现如下:
1、目前,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上,只是对生产成本进行了部分控制,没有对生产成本、经营管理费用和专项成本实施全面的控制。
2、单就生产成本的控制而言,作为控制标准的单位内部施工定额既不准确、不全面、也没有形成系统。
3、项目成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还没有真正深入地落到实处,项目成本观念还没有在全体员工中牢固地树立起来,没有形成全员管理的氛围,在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多偏差和漏洞。
4、已执行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些办法,也只是对直接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控制,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办法还有待于尽快补充完善。
四、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1、推广项目成本核算,降低消耗,节支增效
从人、财、物的配置入手,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条件,结合行业统一定额,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成本核算定额,逐级进行部分成本核算和全部成本核算管理;同时,实行多种分配方法,对主要工程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管理费进行核算与分析,人工费管理实行基本工资、产值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结合;材料费管理实行以内部核算定额消耗为基准,严格控制采购库存量;机械费管理实行以设备运行费为基准,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同时,在各作业队建立利益激励机制,设立目标激励奖和安全质量专项奖;把主辅材料消耗水平和费用支出与完成工程量挂钩,严格考核奖罚,从而增强作业队的成本核算意识,做到减少超挖、节省材料、提高工效和设备利用,尽可能多的完成工作量。在实施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实际安排,如施工工期、进度安排等,适当调整定额,实施成本核算、定额分配。
2、采取工程项目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成本控制
实施内部承包制,就是在单位内部职工或项目部中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中标工程的施工经营管理者的责权利关系,促使经营管理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内部承包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工资与效益完全挂钩。这样,可以使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并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积累经验,而且可操作性强,易于管理。
采取承包制,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切实抓好组织发包机构、合同内容确定、承包基数测定、承包经营者选聘等环节的工作:
(1)组织发包机构应以施工单位中经验丰富的经营、计划、预算、财会、人事等部门的人员组成;
(2)合同内容的确定要责、权、利明确,尤其安全、质量条款要严格,分配条款要切实可行;
(3)承包基数的测定比较复杂,应根据承包项目,以定额、中标单价为基础进行测算,这是通过承包制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4)承包经营者的选聘可以采取直接选聘和竞标两种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应考虑技术人员配置的比重。
采取内部承包制能使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促进急、难、险、阻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和单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易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施工单位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他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它也有弊端,主要问题是管理较为粗放。由于是内部承包,如发生重大失误导致成本严重超支时则不易处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关键线路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
3、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
承建一个工程项目,就必须从人、财、物的有效组合和使用全过程中狠下功夫,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比如,对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机构要精简直接,人员要精干高效,设备要充分有效利用。对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换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也使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组织水平有很大关系。
4、改革项目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成本管理
改革项目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实施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手段。在强化项目成本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可以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把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其经营业绩挂钩,根据经营管理者的实际业绩和企业经济效益来制定其报酬,让其既要承担管理责任和经营风险,又要获得与良好经营业绩相适应的报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制定分配制度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制订的分配制度要合理、切实可行;二是经营业绩评价要系统、科学、有效;三是监督、考核要有制度,严格规范进行。
5、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减少施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项目施工技术、试验、质检、机械制配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实施技术攻关,大胆尝试,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并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小创造、小发明纳入本单位的奖励序列,鼓励技术改造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同时,要学习同行业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践应用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如在土方填筑施工作业中,采取微波炉烘烤快速测定含水量法,使质检取样速度提高一倍,为土方填筑作业抢得宝贵时间,既缩短了工期,又提高了工效,对生产成本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6、工程索赔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建筑工程投标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投标报价决策面对的是复杂的待建项目,难以预测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低价中标不可避免。而要搞好低价中标项目的成本控制,除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外,工程索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索赔时,要针对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索赔条款,成立由熟悉合同、懂经营管理的人员组成的索赔小组进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原始记录和监理签证手续的完善,详细收集整理与索赔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编制完成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正式索赔文件;理出索赔的重点,加大索赔的力度,转变思路,讲究策略,做好沟通和谈判工作。
关键词: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采取一系列监督措施,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1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
1.1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在成本控制中,要求做到: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在经常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1.2全面控制原则
1)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涉及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应形成全员参与项目成本控制的成本责任体系,明确项目内部各职能部门、班组和个人应承担的成本控制责任.
2)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在工程项目确定以后,从施工准备到竣工交付使用的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自始至终使施工项目成本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1.3中间控制原则
又称动态控制原则.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应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中间控制.只有通过施工过程的实际成本控制,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1.4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节约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
1.5例外管理原则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一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称为“例外”问题.如在成本管理中常见的成本盈亏异常现象,即盈余或亏损超过了正常的比例,本来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突然发生失控现象,应视为“例外”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加以纠正.
1.6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还应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性控制.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
2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合同价并根据项目的施工条件、设备情况、人员情况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系统地预测[1].
2.1工、料等费用的预测
首先分析工程项目的人工费,根据当前的各工种的人员工资水平,结合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所需人工费合理.其次,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仓储、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并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
2.2施工费用的预测
在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费用作出准确的预测.
2.3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也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作好分析、预测.
2.4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应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井按实际发生及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临时设施费的分析、预测,应在详细地调查,充分地论证的前提条件下,确定合理的目标值.
2.5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预测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
2)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
3)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
4)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
5)对气候的分析.总之,通过对上述几种主要费用的预测,即可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也可确定必须在多长工期内完成该项目,才能完成管理费的目标控制.
3寻找有效途径,降低施工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2].
3.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部应将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进行成本控制的另一个组织措施应该是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工作的程序化.
2)管理业务的标准化.职能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应成为管理业务标准化的具体标志.
3)报表文件的标准化.
4)数据资料的完整化和代码化.
3.2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降低成本的保证,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多进行不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找出既保证质量,满足工期要求,又降低成本的最佳施工方案.
不但在施工准备阶段,还应在施工进展的全过程中注意在技术上采取措施,以降低成本.例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法,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降低材料的储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等.
3.3经济措施
1)认真做好成本的预测和各种成本计划.认真做好合同预算成本、施工预算成本,并在施工之前做好“两算”对比,为成本管理打下基础.
2)对各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进行跟踪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开支.
3)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并对后期的成本做出分析与预测,做好成本的动态管理.
4)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找业主签证.
5)及时结算工程款.
3.4合同措施
1)选用适当的合同结构.
2)合同条款严谨细致.在合同的条文中应细致地考虑一切影响成本、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并最终使这些策略反映在签订的合同的具体条款中.
3)全过程的合同控制.
合同谈判是合同生命期的关键时刻,这个阶段,施工企业在报价时,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的经营总战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和合同的风险程度等因素,以调整不可预见风险费和利润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选择最有合同管理和合同谈判方面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人作为主谈人,进行合同谈判.
在合同执行期间,项目经理部要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有施工变更的图纸,注意积累素材,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3].
例:某高速公路由于业主高架桥修改设计,监理工程师下令承包商工程暂停1个月.试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可索赔哪些费用?
可索赔如下费用:
1)人工费:对于不可辞退的工人,索赔人工窝工费,应按人工工日成本计算;对于可以辞退的工人,可索赔人工上涨费.
2)材料费:可索赔超期储存费用或材料价格上涨费.
3)施工机械使用费:可索赔机械窝工费或机械台班上涨费.自有机械窝工费一般按台班折旧费索赔;租赁机械一般按实际租金和调进调出的分摊费计算.
4)分包费用:是指由于工程暂停分包商向总包索赔的费用.总包向业主索赔应包括分包商向总包索赔的费用.
5)工地管理费:由于全面停工,可索赔增加的工地管理费.可按日计算,也可按直接成本的百分比计算.
6)保险费:可索赔延期1个月的保险费.按保险公司保险费率计算.
7)保函手续费:可索赔延期1个月的保函手续费.按银行规定的保函手续费率计算.
8)利息:可索赔延期1个月增加的利息支出.按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
9)总部管理费:由于全面停工,可索赔延期增加的总部管理费.可按总部规定的百分比计算.
4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对目标和实耗数据的不断对比分析,来找到施工成本偏差的原因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项目的赢利[4].
1)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通过静态的成本核算分析达到动态成本管理的目的.项目内部应在月末或季末召开成本分析会,直接对影响成本盈亏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找出影响成本降低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写出分析报告,并制定出下期切实可靠的计划,为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2)在成本分析过程中,通过对计划完成指标进行测算,考核计划的完成效果.施工成本考核,包括施工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考核.
5结语
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施工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自接到工程项目招标信息起,即开始了该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5].因此,企业只有逐步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各种制度,尽最大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才能使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敖丽莉.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28):2322234.
[2]张国珍.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王清样.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张学芹,金兴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天津建设科技,2007(2):50252.
由于建筑市场从来都是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标承包商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中标只是获得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权,能否盈利还要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工作弱化。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甚至垫资启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缺乏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一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定期的财务报表,是一种事后检查,没有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与现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相差甚远。
3、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一些分公司只注重施工过程制造成本的核算,忽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还是依靠人工报表来完成,项目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严重滞后,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5、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一些分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
二、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思路与对策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纵向贯穿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横向涉及企业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等现场部门。结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具体如下:
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公司应以项目经理部、各二级分公司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各工程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2、确定责任目标成本。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成本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3、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内部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公司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按照“成本最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理,制定本企业内部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费定额、劳动定额、设备租用定额和费用控制定额。企业内部定额每年或半年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调整一次。对正在施工的项目,根据调整后的施工定额及时调整施工预算成本。
4、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工程项目管理费用依据费用项目及其分配率在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进行分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支出。对于超计划和计划外开支必须严加审查,由项目经理部集体研究决定。
5、强化索赔意识,抓好索赔工作。索赔是相对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适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6、及时进行完工清算。项目经理部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包队伍的工程,都要完工一项清算一项。预算人员应办好有关资料的交接,以防丢项漏项。当整个项目完工后,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及时办理财务账目的结算和移交工作。
近年来,由于电力建设、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一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每个事故项目都存在的,那就是没有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措施,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认为安全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各项检查评比,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于是没有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进行安全工作,不仅没有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还使得安全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但是很多领导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从眼前利益出发,认为安全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实安全生产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另外,部分安全管理人员还存在安全观念不强,思想浮躁等问题,造成这些安全管理人员不自觉履行自身的职责,不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虽然这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重视每一个可能危害施工安全的小细节,才能有效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建议
2.1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安全投入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如果没有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都是没有项目效益可言的,再加上现在是电力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安全生产不仅是项目效益的前提,也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要想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意识到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
2.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①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想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来实现。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知识;认真学习与电力工程相关的安全技术等。
②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由于项目施工人员和项目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同,应该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力争使所有的项目施工人员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地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所有的项目生产管理人员都具有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保证所有的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正确地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
③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实行安全标准化监督,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保证各级安监人员的管理和工作都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严格监督现场施工人员的各项生产流程,使各类防护用品都能被正确的使用,充分的发挥防护作用,同时在施工现场配置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应该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资料显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施工是否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的职责,并对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违反相关规范标准的人员,无论是谁绝不姑息,保证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⑤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虽然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是未知的,一些危险点通过分析是可以被发现的,因此应该加强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只有发现了危险点,才能采取相对应的预控措施,未雨绸缪,及时地把安全隐患消除,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为了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该制定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并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
2.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于不注重安全工作、操作不规范、健康状态差等原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加强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使之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自觉地依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②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各类施工设备对项目施工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设备反而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威胁,因此,必须注意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发包方都会委托专门的机构来书写招标文件、招标合同,在合同中详细地记录了任何对于承包商的制约,防止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合同的漏洞巧立名目来刻意提高工程的造价。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规定了施工工期,对于工期拖延的要求承包商向发包方支付工程延期罚款,那么就能有效杜绝承包商后期拖延工期来提高工程造价情况的发生。在合同中明确对施工过程中零件的品牌以及型号进行规定,以避免承包商对上述的部件进行掉包,影响工程的质量。对于合同进行严谨的编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潜在的情况都能够进行考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建设部已经推出了《施工合同的标准》一书,该书详细地介绍了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工程造价紧密相关的各种条款。这些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对承包方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约束,然后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这些条款涉及到合同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明显的工程造价条款、经济责任条款、隐含的经济条款等。这些条款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标准,条款清晰、简洁,对承包方的制约性比较大。这些条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施工合同价格的固定方式必须明确是固定总价、固定单价还是可调价格。由于在招标的过程中,中标的企业和业务之间的合同并没有明确中标的价格是否是上述价格的哪一种固定价格的合同方式,一般使用的工程情况是施工周期短、施工规模比较小的工程。对于工期较长,并且施工规模庞大的工程主要采取的施工方式为可调价格的方式,因为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可变的因素。所以在确定是利用哪种价格方式的时候,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来确定到底采用哪种定价方式,目前电网工程大部分是采用固定总价及固定单价合同,确保工程造价可控。
其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条款,这些条款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由于电力工程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出现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所以在合同中一般要对这些情况加以考虑,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实际的情况。
最后,由于施工阶段几乎占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99%以上的时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最好的方式就是工程拨款的方式。对其拨款的形式可以按照其进度,也可以按照时间节点,但是必须是在合同的规定之下采用多节点控制来对工程施工造价进行控制,拨款的方式、拨款的时间都应该在合同上具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发包方的利益,也能够维护承包方的利益。此外,合同还应该对质量违约、工期违约以及环保违约等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具体的合同控制应该严格掌控好签证的价格控制,计价方式严格按照合同进行,要做到及时防止承包方利用一些潜在的签证来提高工程的造价。签证以及变更必须明确,要留有记录,最好将其明确到图纸上。作为业主要加强自身从业人员的专业与技术素养,来对合同进行更好的控制。
2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合同的签订是进行造价控制的源头与关键,只有各项影响工程造价的条款都在合同中进行了有效的约束,才能够使得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作为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更要对合同进行仔细的研究,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并且充分利用合同中的条款对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事前对合同条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的造价。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现场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造价,具体的举措如下:在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较为隐蔽地增加施工造价的工程,这个时候造价工程师以及业主和施工方监理等都要及时地进行记录测量。对于测量的结果,造价工程师检查无误后进行签字。如果工程造价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合同以及施工过程,就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签证,进而避免造价的升高。施工的过程一切按照当初的图纸规定,如果图纸不发生变更就无需进行签证,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或者业务提出了签证,那么工程造价师确认之后再进行签证,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的工程变更的情况,工程造价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这些责任进行明确,然后确定责任人的相关信息保证施工正常地进行。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利用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图纸以及合同的不明确来获得签证的,造价工程师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不给予这些签证认可,比如在电缆沟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其做五遍以上的防水措施而施工单位只做了一次。在包签证的过程中,按照原始的图集而没有进行相应的变更,对于这种情况要明令禁止,还有的施工单位在多雨的季节多报签证费用,由于之前在合同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这些签证应不予以签字。除了注意签证或变更增加的工程量外,工程造价工程师应关注由于客观原因减少的工程量(尤其是隐蔽工程),如线路桩基础、变电站地基处理等实际工程量比施工图开列量减少时要及时做好记录,并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出版变更。如果有些项目单次报价有利于业主,那么造价工程师应该及时地将这些信息上报建设单位并进行综合的预算测评,为业主确定工程承包造价的单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好四项造价业务指导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监控,利用工程变更及签证一览表及时分析工程变更原因,及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同时可动态、全局地分析工程造价情况,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1建立施工质量各项检查制度
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质量检查相关制度的建立。作为工程业主,也就是项目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关于施工质量各项检查制度建设工作,从而使得工程质量的检查与复核及认可能够得以实现。如此,既能够有效确保项目业主的合法利益,同时又可以促使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有利于水利工程最大程度上实现其合法效益。项目建设主体单位必须付出相应的精力按照相关制度规范的要求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检查工作,从实际出发,承担起对工程建设在质量上的监管工作,并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1.2施工质量的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位置
不断完善水利施工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指导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正确开展施工行为,同时提高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加强,可以有效地实现工程建设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监理单位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利用长期在工程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工作经验,建立起一套完整严密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控制程序和方法,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构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的管理。因此,必须深化对水利施工质量管理核心地位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推动水利工程建设。
1.3勘察设计的质量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勘察与设计是其中的两个关键基础与前提,其质量效果将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及功能都产生直接的影响。设计工作与勘察工作质量的保证是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也只有确保设计与勘察成效的高质量,才能够建设出质量优上的水利工程,进而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人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因而,水利工程设计与勘察工作必须引起各方重视。
1.4政府部门对于水利项目的质量管理
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坚持贯穿于整个建设活动过程当中,并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或者某个阶段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政府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上必须加强工作力度,并且要建设相应的管理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委托给监督机构,实施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等。所以,政府单位对于水利项目质量管理单位管理工作的加强能够有效保障质量管理相关单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确保质量管理单位运作的规范性。
2关于增强水利项目质量管理相关措施的建议
2.1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终身责任制
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与检测、企业自控”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管理主要从行政上对建设工程进行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设主体资格管理、工程承发包管理和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制定质量监督工作方案,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检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工程质量验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先落实水利工程各单位、部门和各个项目负责人以及各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做到责任终身制,从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监管力度,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质量管理单位和政府相关单位应该加强质量教育,促进员工和社众质量意识的增强。因此,要强化培训力度,分级分层对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定期进行专门培训,并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2.2项目工程施工设备及材料上的把关工作必须加强
从内容上分析,把关工作主要有:材料采购与材料检验;处理剩余材料;选择工程机械设备;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等。例如,在钢筋进入工程现场时,必须对其检验报告、合格证及进场的复验报告进行检查;在水泥进入场地时,要对等级、品种、出厂日期、包装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做好关于安定性与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复验工作。工程材料与设备的把关工作必须严格贯彻相关标准与规范,与此同时,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需对监督控制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有效提升检测水平。小型的水利项目检测还有很多处于目测阶段,其主观性更强,因而工程质量的评价过程中不够规范。为了让质量检测的水平有效提高,基层部门必须做好一些必要的检测、校验设备的配备工作,对施工质量及项目所需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
2.3对工程技术相关资料与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需加强
在工程施工及安装进行过程中,质量资料详细记录了施工阶段各项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是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重要记录。其不但对于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控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之后,为工程建设质量情况与工程管理、维修的了解与查询工作提供了丰富且有力的信息依据。在项目施工或者安装阶段之前,施工单位与监理方共同列出施工对象质量资料各项清单,并且随着项目施工进度的发展,施工单位要不断地对构配件、材料、施工作业各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填写和补充,将新情况记录下来。施工质量的记录资料必须完整、真实,有关的各方必须签字完备且结论清楚。在工程效果验收过程中,如果建立机构发现资料不全或者有缺少部分,则可以拒绝验收工作。通常,对于复杂度较高且规模较大的工程,在实施资料管理的工作中可以多配置一名或多名业务能力较高的管理人员,对于规模较小且资料并不繁复的工程,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指定一位熟练资料管理,受过相关业务培训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资料的管理。
2.4相关管理人员在技术素质方面的培训必须加强
工程施工方必须加强对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并严格考核内容与标准,让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与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升,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以此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降低项目事故发生率。当前,各小型的水利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出现问题相对较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基层的水利人员在综合素质上不高,且质量管理的能力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各级与各部门对基层水利相关专业人才及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有计划、分批次地要做好人才选拔与深造工作,最大程度上适应岗位需求与市场标准。
3结束语
一、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的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决定着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供应,以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检查和管理。弱电施工进度表的建立是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其施工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施工安装图设计(深化二次设计)、管线施工、设备(进货)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
2.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蚧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建立文件报告制度,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3.施工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增加人工成本。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4.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安全重于泰山,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各项措施。
二、工程技术管理
1.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弱电系统工程要在系统设计、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安装工艺管理弱电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工艺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要抓住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为最后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3.技术文件管理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各阶段实施的共同依据。这些文件夹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验收规范、弱电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等,这些技术文件都有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正确的上述技术文件,因此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案、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例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科学的管理。
三、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弱电工程单位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执行ISO9001系统工程质量体系,要贯穿在弱电系统的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要确实抓好以下的质量环节:
1.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
2.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3.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
4.配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5.现场设备或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6.主控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7.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监控参数设定表的填写和枋对;
8.调试大纲的审核和实施及质量监督;
9.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
10.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
11.系统验收和质量标准;
12.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
13.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和要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1、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1.1 缺乏规范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现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很多承包商,没有建立出一套完善且全面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出现的风险经常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临时的处理,使得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效比较低。
1.2 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如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及项目部的内部组织结构中,没有将风险管理部门及其职能考虑进去,使得企业中没有履行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职责的专职部门和人员。
1.3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在当今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人们对于风险的存在都表示认知,但是不具备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施工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也不完善,从而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风险事件。企业经营者与项目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仅局限于对于工程的进度、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及明确的目标。虽然建筑施工项目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些风险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降低或者转移的。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完善项目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存在侥幸心理、风险意识淡薄的施工人员及企业,很大可能发生风险事件。
1.4 缺乏识别风险的基础资料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还存在缺乏识别风险的基础资料的问题,使得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成本较高。建筑施工风险的管理过程中,要识别施工项目风险。因为只有了解了施工项目风险,才能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但是由于施工企业没有针对项目而编制的风险管理手册,使得没有参考依据进行施工项目的识别资料,造成了施工项目的风险识别比较困难,其成本也很高。
1.5 工程保险与担保市场尚未形成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符合资格条件的经纪人与担保人,才能形成建筑施工工程保险与担保市场。虽然我国的一些银行开展了担保业务,但还没有普及。担保公司之间也没有完善的竞争机制,一些保险公司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还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操作。目前的建筑施工工程保险形式非常单一,灵活性不足,对于工程建设与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
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主要包括四种,风险控制对策,风险转移对策,风险分散对策以及风险自留对策,虽然这四类对策所采用的方法及针对的方向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尽量减少风险的潜在损失。
2.1 风险控制对策
风险控制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手段,通过逐渐的控制风险,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甚至于避免发生风险,从而有效的减少风险潜在的损失。
第一,加强回避风险的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承包人应该有意识进行风险回避,注重风险,在人、财、物以及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投入来提高管理与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安全质量意识,再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这样对降低安全、质量事故等产生的建筑施工工程风险概率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整个企业的素质也是十分有利的。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施工工程风险的损失,更应该提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方案。
第二,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既作为工程项目的法律文件又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依据。其中的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包括由法律服务机构与合同监理部门等实施的外部管理和合同内部管理措施两方面,其中合同内部管理措施包括合同签订、履行以及书面材料管理等。
指导思想方面:在坚持“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签订有利的合同。承包商应该始终坚持转移或减少风险的基本原则,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签订一个平等互利的合同。
人员配备方面:在商签合同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熟知与精通合同的人才参与。承包商所选定的合同谈判人员应对工程技术、法律、经营管理以及造价、财务方面又都一定的了解,这样有益于谈判过程中均衡各方智力,平衡信息对称状态,在增加谈判力量的同时提高认别风险的能力。
对策安排方面:在合同中转移和限制风险对合理分配双方的风险是十分有力的。承包商应该认真研究业主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况,明确规定业主应该承担的风险责任,谨记随意接受业主的免遭条款。
签订合同与过程实施方面:一定要养成少说多定的工作习惯,绝不轻信任何口头的保证与承诺。
2.2 风险转移对策
工程风险的转移,就是有意识的将风险转给另一方来承担,而另一方要与该工程有相互的经济利益关系,工程保险与工程担保都属于工程风险转移。通过工程保险与工程担保的全面推行,施工企业可以将工程风险依法转移,从而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损失。
第一,工程保险。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保险,是由施工的承包方或发包方依据约定的保险合同支付给保险公司一定的保险费用,而保险公司依据合同来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承担赔偿或支付保金。在施工阶段的工程保险包括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保险。
第二,工程担保。建筑施工合同的当事人,依据法定程序来避免建筑施工工程出现交易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以后的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就是工程担保。由于设定的义务不同,可以分为发包方支付担保与承包方履约担保。
2.3 风险分散对策
发包人方面:所谓的分散工程风险是指依据法律合理划分工程,然后将施工难度相近、工程量相当的单位工程发包给各个承包人。这样做可有效的降低承包人的风险,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投资效果。
承包人方面:分散工程风险主要依靠采取分包工程和联合投标等合作类的方式来将风险共同承担下来。尤其是对于那些投资数额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较长的大风险施工项目,更需要承包者进行适当的合作,来共同承担施工项目的风险,从而使得风险可以合理的分散。
另外,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来及时的调整工程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签订一些补充协议、变更协议等,也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散。
2.4 风险自留对策
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技术,风险自留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由企业自身承担,对于不能转移或分散的风险,留给风险承担人。因此,风险承担人需要经过充分的评估与测算,来留出足够的风险金。自留的风险金又叫预留金,可以用来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及误差、索赔等情况。
3、结论
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由于施工项目的工程越来越复杂,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工伤等事故发生频繁,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因此,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都要在履行合同的同时,增强项目风险意识,预先制定出防范风险的计划,将风险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建筑施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对我国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建筑施工项目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南京延明体育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冯佳, 龙吟华. 工程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理念探析[J]. 世界家苑, 2013,(4):78-78.
建筑质量决定于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后期维护,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多项因素。但是只有建筑施工是建筑项目实体的形成过程,其施工质量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各个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也在施工环节。但是建筑施工的结果是大宗产品,不像一般商品可以更换配件,整件更换,甚至退款等[1]。因此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控制意义重大。总体上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在于:(一)影响因素众多。建筑产品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且呈整体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多想因素都可以对其进行干扰甚至严重影响,如施工设计,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气象,水文,管理措施,建设周期和资金实力等。产品的唯一性使得建筑施工方必须关注对质量有影响的每一个因素,保证科学施工。(二)质量浮动大。建筑施工不像生产流水线,其产品是唯一的,而不是批量生产的。尽管建筑施工也有一定的施工规则和套路,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所处的地理环境,投资环境,随着每一个项目的不同而不同。
2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其特殊性。但是任何建筑的参与都是由人,材料,施工技术,也即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组成,因此在进行质量控制时,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2]。
2.1制度上加强对人的管理和控制
人的管理必须靠制度来实现,让人能够充分的融入到建筑施工项目这个大的组织中来。对于建筑施工质量而言,最应关注的是以下几类人:(一)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组织者和质量保证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二)项目技术负责人。它直接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负责,在制度规范上,应明确一下责任:严格保证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科学施工;(三)施工队或班组人员。他们是执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具体操作者,在规范制度上应明确以下责任:领会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施工要求,积极将各种设计意图,为按照科学施工的原则变成现实打下基础。
2.2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而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没有高质地的材料,一切建筑施工质量都不会有保证。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3]。(一)材料进场验收。基础环节是对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进行检查。其次要检查材料的证明文件和供应商的供应资质,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二)材料的抽样送检。对部分重要材料试验的取样、送检过程,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将试样封存,直至送达试验单位。
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多,对各种建材的质量控制都很重要。但是最需要建设方加强质量控制的还是常用材料。对建筑施工项目而言,最常用的建材就是水泥,钢筋和砖块等。水泥是一种有效期短、质量极容易变化的材料,同时又是工程结构最重要的胶结材料,它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泥不仅要进场检验,抽检,还应该注意必须设立专用库房保管,保证库房通风、干燥、屋面不渗漏、地面排水通畅,另外不同品种的水泥应分开存放,分开使用。钢筋是建筑工程的脊梁,起着固定整理的作用,对不同的钢筋,应按照产品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按炉罐号、批号及钢筋直径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应该标准的规定。砖块是建筑施工的主体,特别是住宅楼,商住楼等,砌体工程所使用的砖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生产厂家、产品标记、批量及编号。合格证编号、实测技术性能和生产日期、检验员和承检单位签章等。
2.3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工序控制
建筑施工的各种建材,如钢筋,水泥,砖块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这种原则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二)控制工序活动中的各种关联因素。(三)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一般是分阶段进行,分阶段验收。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直是施工项目强调贯彻的方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意义重大。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融入到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中,但是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额因素众多,如果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总之,只有提高建筑质量,才能确保建筑的社会实效性,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做到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阮文易.谈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四大控制”[J].工程质量,2007(1):13-15.
[3]广素梅,段德智.谈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9(6).